浙江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2023-05-20

第一篇:浙江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地税发〔2009〕46号

颁布日期:2009-6-24

各市、县(市、区)地方税务局(不发宁波),省地方税务局直属一分局、稽查局:

为进一步落实好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规范和加强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省局制订了《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报告省局。

附件:《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试行)》

二ΟΟ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浙江省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负有营业税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纳税人)。 第三条 营业税差额征税管理按照“清单申报、凭证扣除、鉴证审核、预警评估”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 纳税人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要合法、真实、完整。合法是指准予扣除的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必须符合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真实是指确属已经实际发生并能提供合法有效凭证证明的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完整是指应当按照时间顺序,以清单形式逐笔如实申报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

第五条 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合法有效凭证具体是指:

(一)支付给境内的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且该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的行为属于营业税或者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以该单位或者个人开具的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二)支付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政府性基金,以开具的财政票据为合法有效凭证。

(三)支付给境外单位或者个人的款项,以该单位或个人的签收单据为合法有效凭证,税务机关对签收单据有疑义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证机构的确认证明。

(四)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合法有效凭证。

第六条 纳税人应根据取得的扣除项目合法有效凭证逐一填列《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在进行营业税纳税申报时,除按现行规定申报报表资料外,同时报送《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的电子信息。《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在申报系统中直接填写。

第七条 纳税人应按规定建立并如实登记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台账,按纳税归属期单独统计核算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金额。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扣除:

(一)扣除凭证内容与实际发生情况不符或虚开的;

(二)扣除项目金额核算不清的;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纳税人应按以下原则计算当期计税营业额:

(一)纳税人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业务,相应的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金额在实现收入时扣除。

(二)纳税人转让金融商品业务,可在同一会计末,将同一大类金融商品在不同纳税期出现的正差和负差按同一会计汇总的方式计算并缴纳营业税,如果汇总计算应缴的营业税税额小于本年已缴纳的营业税税额,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退税,但不得将一个会计内汇总后仍为负差的部分结转下一会计。

(三)纳税人从事除上述

(一)、

(二)款以外的业务,按当期实现的营业收入扣除同类业务相关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计算计税营业额,应扣未扣的部分可结转下期抵扣。

第九条

税务机关应加强营业税差额征税的信息化管理,做好合法有效凭证的信息比对工作,逐步实现网络比对。

第十条 纳税人应在次年5月31日前,向税务机关报送分项目扣除金额汇总情况的自行审核报告或提供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鉴证报告。

第十一条 税务机关要建立税负预警制度,坚持管查互动、以查促管。对税收负担异常、税负偏低的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评估发现有重大问题的,移交稽查部门稽查。稽查部门应将稽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管理部门。

第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本办法报送纳税资料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三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各市、县(市)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执行。

附件1:

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

1、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运输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与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简称货航)开展客运飞机腹舱联运业务时,国航以收到的腹舱收入为营业额;货航以其收到的货运收入扣除支付给国航的腹舱收入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通信线路工程和输送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电缆、光缆和构成管道工程主体的防腐管段、管件(弯头、三通、冷弯管、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球筒、机泵、加热炉、金属容器等物品均属于设备,对建设方提供的这些设备,其设备价值不包括在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中。

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价值,具体设备名单的范围按省地税局浙地税函〔2004〕436号文件规定执行。

5、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计税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6 、邮政电信单位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同为用户提供邮政电信业务及其他服务并由邮政电信单位统一收取价款的,可以扣除其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7、单位或个人开办快递业务,如与邮电单位合作开办,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合作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8、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短信公益特服号“8858”为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9、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公司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合作开展的“短信捐款”业务,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公司该项业务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0、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为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的捐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1、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8858”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2、电信单位跨地区、跨网通信业务。对电信单位发生的跨地区通信业务,可按其取得的本地网全部话费收入加上从其他地区网分割回的话费收入减去分割给其他地区网的话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对电信单位发生的跨网通信业务,可按本通信网全部话费收入加上从另一通信网分割回的话费收入减去分割给另一通信网的话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3、电信部门以“集中受理”方式为集团客户提供跨省、市、县的出租电路业务,由受理地区的电信部门按取得的全部价款减除分割给参与提供跨省电信业务的电信部门价款后的差额为计税营业额。

14、通过手机特服号“9993”为中国红十字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红十字会捐款后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5、电信单位销售的各种有价电话卡,由于其计费系统只能按有价电话卡面值出账并按有价电话卡面值确认收入,不能直接在销售发票上注明折扣折让额,以按面值确认的收入减去当期财务会计上体现的销售折扣折让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6、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10660888”为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捐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7、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10699966”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8、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10699999”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19、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应就其向CDMA用户收取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所属网络资产分公司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0、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应就其向TD-SCDMA用户收取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分公司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所属分公司从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分得的TD-SCDMA业务收入按照“邮电通信业”税目缴纳营业税。

21、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手机特服号“10699996”为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接受捐款业务,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中国华侨文化基金会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应就其向电信用户收取的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联通新时空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所属分公司取得的电信收入按照“邮电通信业”税目缴纳营业税。

23、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金融商品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4、经中国人民银行、原对外贸易部(现为商务部)、国家经贸委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经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确认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以及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以其向承租者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减除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以上所称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包括由出租方承担的货物的购入价、关税、增值税、消费税、运杂费、安装费、保险费和借款的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

25、金融企业从事受托收款业务,如代收电话费、水电煤气费、信息费、学杂费、寻呼费、社保统筹费、交通违章罚款、税款等,以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委托方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保险人将其承保的以境内标的物为保险标的保险业务向境外再保险人办理分保的,以全部保费收入减去分保保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27、准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代收的以下资金项目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具体包括:按规定提取的证券结算风险基金;代收代付的证券公司资金交收违约垫付资金利息;结算过程中代收代付的资金交收违约罚息。

28、准许证券公司代收的以下费用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为证券交易所代收的证券交易监管费;代理他人买卖证券代收的证券交易所经手费;为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代收的股东账户开户费(包括A股和B股)、特别转让股票开户费、过户费、B股结算费、转托管费。

29、准许期货经纪公司为期货交易所代收的手续费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

30、准许证券公司上缴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准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主承销商代扣代缴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从其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中扣除。

31、私人住宅、小卖店以及其他单位(即公用电话兼办人)利用其自用电话兼办公用电话业务,以其向用户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邮电部门的管理费和电话费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2、从事货物运输代理业务未参与运输劳务的,应按“服务业-代理业”征收营业税,以其向客户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给承运者的运输费用及其他代办费用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3、非电信单位在代理公用电话、手机充值卡等业务过程中,将部分业务分给各个代办点,非电信单位从委托方收取价款后,再转付给各个代办点手续费。对代理单位按差额征收营业税,即以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支付给各个代办点手续费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对代办点,按其取得的实际收入征收营业税。

34、从事物业管理的单位,以与物业管理有关的全部收入减去代业主支付的水、电、燃(煤)气、维修基金以及代承租者支付的水、电、燃气、房屋租金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5、从事旅游业务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替旅游者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后的余额为为计税营业额。

36、 纳税人从事广告代理业务的,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广告发布者(包括媒体、载体)的广告发布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37、对劳务公司接受用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排劳动力,凡用工单位将其应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上交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下同)以及住房公积金统一交给劳务公司代为发放或办理的,以劳务公司从用工单位收取的全部价款减去代收转付给劳动力的工资和为劳动力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为计税营业额。

38、外事服务单位为外国常驻机构、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其营业额为从委托方取得的全部收入减除代委托方支付给聘用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和交纳的社会统筹、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39、航空公司包机业务,其计税营业额为向旅客或货主收取的全部价款减除支付给航空运输企业的包机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0、单位和个人举办展览活动,以其取得的收入扣除实际支付的场地费、展台搭建费、广告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1、勘察设计单位将承担的勘察设计劳务分包或转包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以其取得的勘察设计总包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勘察设计单位或个人的勘察设计费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2、代理报关业务,以纳税人向委托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海关、检验检疫、支付预录入等单位及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费用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支付海关的费用包括税金、签证费、滞报费、滞纳金、查验费、打单费、电子报送平台费、仓储费;支付检验检疫单位的费用包括三检费、熏蒸费、消毒费、电子保险平台费;支付预录入单位的费用包括预录费。

43、单位和个人转让其受让的土地使用权,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土地使用权的受让原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4、单位和个人转让抵债(包括法院判决)所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抵债时该项土地使用权作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5、单位和个人销售其购置的不动产,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不动产购置原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不含个人购买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非普通住房和超过2年转手交易的普通住房)。

46、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各种产权转移、股权转移、兼并、分立、整体拍卖、改制等非购置所得的不动产,如销售的不动产有原购入凭证的,计税时可按规定给予扣除。

47、单位和个人销售或转让抵债(包括法院判决)所得的不动产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抵债时该项不动产作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48、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运输企业的运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试点物流企业将承揽的仓储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仓储合作方的仓储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

49、国家税收法律、法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附件2: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

年 月(期)营业税计税营业额扣除项目清单

填报单位(盖章): 上月(期)序号 转入抵扣金额(1) 收款方名称

其中本月

凭证号开具日抵扣抵扣金(期)转入下码

项目 额 (2) 月抵扣金额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合计

/

/

/

/

单位:至角分

当月(期)实际抵扣金额(4)=(1)+(2)

-(3)

备注(填列记账凭证号码、合同号等相关内容) 当月(期)发生的抵扣凭证项目及金额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办公室

年6月23日印发年6月23日印发打字:胡一鸣校对:税政一处

李晓丽 2009

2009

第二篇: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餐饮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餐饮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餐饮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场所设置要求、消防安全管理措施、防火检查和隐患整改、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及灭火应急疏散演练、消防档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面积≥200m2的餐饮场所。其它餐饮场所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98-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餐饮场所 restaurant 独立建造或设置在其它建筑内的营业性餐饮场所,例如餐厅、餐馆、饭店、酒店、冷饮厅、茶吧、酒吧及其它具有餐饮性质的场所。

注:建筑面积≥1000m2或餐位数≥200座的营业性餐饮场所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3.2

单层、多层民用建筑 single story or multi-story building 9层及9层以下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3

高层民用建筑 tall building 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3.4

地下民用建筑 underground building 单层、多层、高层民用建筑的地下部分,单独建造在地下的民用建筑及平战结合的地下人防工程。 3.5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lighting evacuation indicator sign 用不燃材料制作,通过电源发光方式发出疏散指示信号的疏散指示标志。 4 消防安全责任和职责 4.1 一般规定

餐饮场所应建立消防安全责任体系,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 餐饮场所应向社会公开承诺,保障消防安全疏散条件,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接受社会监督。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餐饮场所应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备案,建立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联系制度,及时反映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4.2 消防安全责任人

餐饮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应履行下列职责: a) 组织审定消防安全工作计划和消防安全资金预算方案; b) 确定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各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

c) 组织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 d) 每月至少参加一次防火检查;

e) 组织火灾隐患整改工作,负责筹措整改资金。 消防安全责任人应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备案。 4.3 消防安全管理人

消防安全管理人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指定,应履行下列职责: a) 拟订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资金预算方案; b) 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c) 组织防火检查,每月至少一次; d) 组织整改火灾隐患;

e) 组织建立消防组织,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宣传教育、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f) 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每月至少一次。

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由消防安全责任人承担本条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备案。 4.4 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餐饮场所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a) 分析研究部门、岗位消防安全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 b) 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施日常防火检查、巡查; c) 落实火灾隐患整改措施;

d) 管理、维护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 e) 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 f) 编制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演练; g) 记录消防工作开展情况,完善消防档案; h) 完成其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4.5 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

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经公安消防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应履行下列职责:

a) 掌握自动消防系统的功能及操作规程;

b) 每日测试主要消防设施功能,发现故障应在24小时内排除,不能排除的应报告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责任人; c) 核实、确认报警信息;

d) 发生火灾时,启动相关消防设施。 4.6 其它人员

其它人员应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及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熟知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消防安全常识,发生火灾时及时引导顾客疏散。 4.7 承包、租赁或委托经营 实行承包、租赁或委托经营、管理时,产权单位应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订立的合同中应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它建筑消防设施应由产权单位管理。两个以上产权单位或产权人合作经营的商场,各产权单位或产权人应明确管理责任,可委托统一管理。

5 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5.1 消防安全制度及制度要点 5.1.1 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应包括会议召集、人员组成、会议频次、议题范围、决定事项、会议记录等要点。 5.1.2 消防组织管理制度

应包括组织机构及人员、工作职责、例会、教育培训、活动要求等要点。 5.1.3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频次、培训对象(包括特殊工种及新员工)、培训要求、培训内容、考核办法、情况记录等要点。 5.1.4 防火巡查、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检查频次、参加人员、检查部位、内容和方法、火灾隐患认定、处置和报告程序、整改责任和看护措施、情况记录等要点。 5.1.5 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应包括责任范围和职责、突发事件处置程序、报告程序、工作交接、值班人数和要求、情况记录等要点。

5.1.6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安全疏散部位、设施检测和管理要求、情况记录等要点。 5.1.7 燃气、电气设备5.1.8 和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设施登记、电工资格、动火审批程序、检查部位和内容、检查工具、发现问题处置程序、情况记录等要点。 5.1.9 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设备登记、保管及维护管理要求、情况记录等要点。 5.1.10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应包括组织机构和分工、联络办法、预案的制定和修订、演练程序、注意事项等要点。 5.1.11 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

应包括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考评目标、内容和办法、奖惩办法等要点。 5.1.12 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

餐饮场所还应制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管理等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制度。 注: 消防安全制度应予公布,注: 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订。 5.2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餐饮场所应制定下列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 自动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b) 变配电室操作规程;

c) 电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d) 燃油燃气设备使用操作规程; e) 其它必要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注: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应予公布,注: 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订。 6 场所设置要求

6.1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安全布局 6.1.1 耐火等级

餐饮场所应设置在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

注: 也可设置在已经公安消防部门核准的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 6.1.2 安全布局和防火分隔

6.1.2.1 附设在其它建筑物内的餐饮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楼板与其它场所隔开。

6.1.2.2 设置在住宅建筑底层的餐饮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楼板与住宅部分隔开。餐饮场所的安全出口应与住宅部分隔开。 6.1.2.3 餐饮场所不应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6.1.2.4 厨房与餐厅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隔墙或采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

6.1.2.5 以闪点≥60℃的柴油为燃料的餐饮场所,应设置储油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隔墙与其它部位隔开,柴油总储存不应超过1m3。 6.1.2.6 设置在地下的餐饮场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不宜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三层以下; b) 应设置防烟、排烟设施。 6.2 安全疏散设施 6.2.1 安全出口

6.2.1.1 餐饮场所的安全出口数不应少于2个。

6.2.1.2 餐饮场所中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6.2.2 疏散宽度

6.2.2.1 餐饮场所内疏散楼梯、走道的净宽应按实际疏散人数确定,其最小净宽不应小于GBJ16-8

7、GB50045-9

5、GB50098-98中的有关要求。

注: 设置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的餐饮场所,注: 其楼梯和走道最小净宽不注: 应小于1.1m;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餐饮场所,注: 其楼梯最小净宽不注: 应小于1.2m,注: 走道最小净宽不注: 应小于1.3m(走道单面布房)或1.4m(走道双面布房);设置在地下人防工程内的餐饮场所,注: 其楼梯最小净宽不注: 应小于1m,注: 走道最小净宽不注: 应小于1.2m(走道单面布房)或1.3m(走道双面布房)。首层疏散外门最小净宽不注: 应小于1.4m。

6.2.2.2 人员密集的餐厅,疏散出口的总宽度不应少于通过人数与百人疏散宽度指标(m/100人)的乘积。

注: 通过人数为人员密度指注: 标注: (人/m2)与餐饮场所建筑面积(m2)的乘积。餐饮场所的人员密度指注: 标注: 宜为(0.75~1)人/m2。百人疏散宽度指注: 标注: 一般为(0.65~1)m/100人。 6.2.3 疏散距离

6.2.3.1 餐厅最远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

6.2.3.2 其它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设置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中的餐饮场所不应大于22m)。

6.2.3.3 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应40m。

注: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注: 其最大直线距离应为上述距离的一半。 6.2.4 疏散楼梯间

6.2.4.1 设有餐饮场所且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大于1000m2且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不大于10m的地下人防工程,及设在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及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餐饮场所,应设有封闭楼梯间。

注: 高层民用建筑的分类执行GB50045-95中的有关规定。

6.2.4.2 设有餐饮场所建筑面积大于1000m2且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高差大于10m的地下人防工程,设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餐饮场所应设有防烟楼梯间。

6.2.4.3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应符合GBJ16-8

7、GB50045-9

5、GB50098-98中的有关要求。

6.2.4.4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 注: 多层民用建筑内封闭楼梯间可采用双向弹簧门。 6.2.5 其它要求

6.2.5.1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侧拉门。 6.2.5.2 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疏散走道上不应设置少于3个踏步的台阶。

注: 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注: 超过10º且每级离扶手0.25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0.22m时,注: 可不注: 受此限。

6.2.5.3 安全出口处不应设置门槛、台阶、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疏散门内外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6.3 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6.3.1 设在地下建筑内

室内装修的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注: A级为不注: 燃性材料、B1级为难燃性材料。 6.3.2 设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

6.3.2.1 营业面积100m2的餐饮场所,其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和窗帘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6.3.2.2 营业面积≤100m2的餐饮场所,其顶棚、墙面、地面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注: 设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的餐饮场所当装有自动灭火系统时,注: 除顶棚外,注: 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降低一级;当同注: 时装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注: 其顶棚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降低一级,注: 其它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不注: 限制。 6.3.3 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内

6.3.3.1 设置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餐饮场所,其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它装修材料不应低于B1级。

6.3.3.2 设置在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餐饮场所,其顶棚、墙面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6.3.3.3 设置在电视塔等特殊高层建筑内的餐饮场所,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均应达到A级。

注: 除100m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及顶层餐厅,注: 当同注: 时装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注: 除顶棚外,注: 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降低一级。 6.3.4 其它要求

餐饮场所其它部位的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还应符合GB50222-95中的有关要求。

6.4 建筑消防设施 6.4.1 消火栓 6.4.1.1 设有餐饮场所的多层公共建筑超过5层、住宅建筑超过6层、其它民用建筑体积≥10000m3的应设有消火栓系统。

注: 住宅建筑指注: 底层设有商业服注: 务网点的住宅。

6.4.1.2 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和建筑面积300m2的地下人防工程内的餐饮场所应设有消火栓系统。

6.4.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4.2.1 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餐饮场所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6.4.2.2 设在建筑面积1000m2的地下人防工程和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餐饮场所应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注: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应符合GB50084-2001中的有关要求。 6.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4.3.1 每层建筑面积3000m2或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餐饮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6.4.3.2 设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内,设在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内且建筑面积500m2的餐饮场所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应符合GB50116-98中的有关要求。 6.4.4 火灾应急照明

6.4.4.1 餐饮场所的下列部位应设有火灾应急照明:

a)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b) 设有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建筑的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 c) 疏散出口和安全出口;

d) 设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建筑面积1500m2的餐厅,建筑面积300m2的地下餐厅,设在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餐厅;

e) 消防控制室、自备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以及发生火灾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6.4.4.2 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火灾应急照明灯应设置在墙面或顶棚上,其照度地上不应低于0.5Lx,地下不应低于5Lx;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房间应保持正常的照度; b) 应急照明灯间距不应大于20m;

c) 火灾应急照明灯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d) 火灾应急照明灯的电源除正常电源外,应另有一路电源供电,或者独立于正常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供电;或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设置在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内的餐饮场所不应少于30min);或选用自带电源型应急灯具;

e) 应急照明在正常电源断电后,电源转换时间应不大于15s。 6.4.5 疏散指6.4.6 示标6.4.7 志

6.4.5.1 餐饮场所的下列部位应设有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a) 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上方; b) 疏散走道。

6.4.5.2 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指示标志图形应指向最近的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 b) 设置在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上方的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0.3m; c) 设置在墙面上的疏散指示标志,标志中心线距室内地坪不应大于1m(不易安装的部位可安装在上部),走道疏散标志灯间距不应大于20m(设置在地下人防工程内的餐饮场所不大于15m);

d)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e)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设置在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和地下人防工程内的餐饮场所为30 min),且在工作电源断电后,应能自动接合备用电源。 6.4.8 灭火器

6.4.6.1 应选用ABC干粉灭火器等适于扑救餐饮场所火灾的灭火器。 6.4.6.2 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6.4.6.3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大于1.5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15m。

6.4.6.4 灭火器的配置还应符合GBJ140-90中的有关要求。 6.4.9 其它消防设施

餐饮场所还应设置其它必要的消防设施。

注: 设置在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内的餐饮场所消防设施的设置应符合GBJ16-87中的有关要求;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餐饮场所应符合GB50045-95中的有关要求;设置在地下人防工程内的餐饮场所应符合GB50098-98中的有关要求。 7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7.1 一般要求

新建、改建、扩建或者变更用途、重新进行内部装修的餐饮场所,应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申报审核。开业前,应向公安消防部门申报消防安全检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使用或者开业。

7.2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餐饮场所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火灾容易蔓延、人员和物资集中、消防设备用房等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并实行严格的管理。 7.3 电气防火管理要求 7.3.1 一般要求

7.3.1.1 电器设备应由具有电工资格的人员负责安装和维修,禁止非电工人员作业,徒工在作业时需有证电工监护。

7.3.1.2 防爆、防潮、防尘的部位安装电气设备应符合安全要求。 7.3.1.3 每年应对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性能检测。 7.3.2 电气线路敷设、设备7.3.3 安装的防火要求 7.3.2.1 电气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应采取下列防火措施:

a) 明敷塑料导线应穿管或加线槽保护,吊顶内的导线应穿金属管或B1级PVC管保护,导线不得裸露,并应留有70cm×70cm的检修孔1至2处;

b) 配电箱的壳体和底板宜采用A级材料制作。配电箱不应安装在B2级以下(含B2级)的装修材料上;

c) 开关、插座应安装在B1级以上的材料上;

d) 照明、电热器等设备的高温部位靠近非A级材料、或导线穿越B2级以下装修材料时,应采用A级材料隔热;

e) 不应用铜线、铝线代替保险丝。

7.3.2.2 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线路的敷设还应符合GB50303-200

2、GBJ16-8

7、GB50045-9

5、GB50098-98中的有关要求。 7.3.4 电气防火管理要求

餐饮场所应加强电气防火管理,采取下列措施: a) 增加用电负荷应办理审核、审批手续;

b) 营业期间不应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作业; c) 不应在营业区、仓库区使用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电热器具; d) 非营业时间应关闭非必要的电器设备; e) 停送电时,应在确认安全后方可操作。 7.4 可燃物、火源管理要求

餐饮场所应加强可燃物及明火设施管理,采取下列措施: a) 餐饮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b) 餐厅内不应采用明火照明和取暖,禁止使用溶剂汽油、可燃气体做燃料的取暖炉具; c) 餐厅内严禁存放、使用充装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液体、气体的钢瓶;

d) 高火险等级以上天气,禁止以柴草、木柴、木炭等为燃料的餐饮服务经营用火; e) 营业时严禁明火维修作业和油漆粉刷作业;

f) 严格内部用火审批制度,落实现场监护人员和防范措施; g) 固定用火设施和大型用电设备应确定专人负责; h) 配电设备等电气设备周围不应堆放可燃物;

i) 装修施工现场动用电气焊等明火时,应清除周围及焊渣滴落区的可燃物质,并设专人监督,禁止在运行中的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和切割。 7.5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要求

餐饮场所应落实下列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措施:

a) 防火门、防火卷帘、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照明、火灾应急广播等设施设置齐全、功能完备;

b) 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疏散图示,在常闭防火门上设有警示文字和符号;

c) 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禁止占用疏散通道,不应遮挡、覆盖疏散指示标志; d) 营业期间禁止将安全出口上锁,禁止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禁止在公共区域的外窗上安装金属护栏。 7.6 建筑消防设施、器材管理要求 7.6.1 一般规定

7.6.1.1 餐饮场所应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日常管理,保证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配置齐全,并能正常工作。

7.6.1.2 餐饮场所对其配备的灭火器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具备资格的维修单位实施的功能性检查。

7.6.1.3 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餐饮场所,每年应由具备资格的单位进行一次功能测试。 7.6.2 灭火器管理要求

7.6.2.1 对灭火器应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建立维护、管理档案,记明类型、数量、部位和维护管理责任人。

7.6.2.2 灭火器应保持铭牌完整清晰,保险销和铅封完好,应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 7.6.2.3 灭火器材应放置在指定部位,应摆放稳固,不应被挪作它用、埋压或将灭火器箱锁闭。

7.6.3 消火栓系统管理要求

消火栓系统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a) 消火栓不应被遮挡、挤占、埋压; b) 消火栓应有明显标识; c) 消火栓箱不应上锁;

d) 系统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7.6.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理要求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a) 洒水喷头不应被遮挡、改动位置或拆除; b) 报警阀、末端试水装置应有明显标识; c) 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

d) 系统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7.6.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理要求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a) 探测器等报警设备不应被遮挡、改动位置或拆除; b) 不应违章关闭系统,维护时应落实安全措施; c) 应由具备上岗资格的专门人员操作; d) 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

e) 系统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8 防火检查和隐患整改 8.1 防火检查 8.1.1 一般规定

8.1.1.1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餐饮场所营业期间,应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并确定巡查、检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 8.1.1.2 其它餐饮场所也应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检查。 8.1.2 检查、巡查的频次

8.1.2.1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餐饮场所应每月至少组织1次检查。 8.1.2.2 餐饮场所营业时间每2小时按巡查地点进行一次巡查。 8.1.2.3 班组交班前,由班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共同进行一次巡查。

8.1.2.4 检查结束,应做好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应在检查记录表上签名,存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8.1.3 巡查、检查的内容

8.1.3.1 营业期间,消防安全巡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b)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c)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d) 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方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e) 消防安全值班人员在岗情况; f) 其它消防安全情况。

8.1.3.2 营业结束后应清除可燃杂物,检查是否遗留未熄灭的烟头等火种,并应关闭营业用电,切断相关部位的电源。

8.1.3.3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餐饮场所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b)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应急照明等安全疏散设施状况; c) 灭火器材配置情况和功能; d) 用火、用电管理情况;

e)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f) 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g) 日常防火巡查情况;

h) 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 i) 其它需要检查的内容。 8.2 火灾隐患整改 8.2.1 一般规定

8.2.1.1 对火灾隐患应采取措施整改。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人员应逐级上报至消防安全责任人。

8.2.1.2 对公安消防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申报检查、验收。 8.2.2 整改要求

8.2.2.1 发现下列火灾隐患,应责成有关人员立即改正,并做好记录: a) 高火险等级以上天气使用明火的;

b) 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c) 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它用的;

d) 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方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e) 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f) 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g) 其它可以立即整改的火灾隐患。

8.2.1.3 对不能立即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期限和人员,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或重大火灾隐患,应将危险部位停业整改,并落实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措施。

9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及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9.1 宣传教育、培训 9.1.1 一般规定

9.1.1.1 营业期间,应告之顾客安全疏散、逃生方法。

9.1.1.2 春、冬季防火期间和重大节日、活动期间应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9.1.1.3 新员工上岗前应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9.1.1.4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餐饮场所每年应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培训。 9.1.1.5 宣传教育、培训情况,应做好记录。 9.1.2 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

9.1.2.1 宣传教育和培训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b) 本单位和本岗位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c) 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d) 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逃生自救的知识和技能; e) 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9.1.2.2 新职工上岗消防安全培训后,应达到“四懂、四会”要求。

注: “四懂”即懂火灾的危险性、预防火灾措施、火灾扑救方法、火场逃生方法。“四会”即会报火警1

19、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9.2 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9.2.1 组织机构

灭火和应急疏散组织机构应包括下列组织:

a) 指挥员:公安消防队到达之前指挥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

b) 灭火行动组:扑救初起火灾,配合公安消防队采取灭火行动; c) 通讯联络组:报告火警,与相关部门联络,传达指挥员命令; d) 疏散引导组:维护火场秩序,引导人员疏散;

e) 安全防护救护组:救护受伤人员,准备必要的医疗用品; f) 其它必要的组织。 9.2.2 预案内容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 发现火情,首先报警,讲明起火单位、部位、时间、单位详细地址,可燃物质、火势等情况;

b) 通讯联络组立即迎接消防车辆,并视情况与供水、供电、医院等单位联络; c) 指挥员组织扑救初起火灾,关闭相关阀门,切断电源,利用灭火器材实施扑救; d) 不能控制火情时,现场指挥员应立即下达所有人员撤离命令; e) 疏散引导组尽快有秩序疏散人员;

f) 安全防护救护组配合医护人员抢救受伤人员;

g) 火灾扑灭后,寻找可能被困人员,保护火灾现场,协助事故调查; h) 指挥员组织填写事故报告。 9.2.3 演练的实施

9.2.3.1 演练时应在餐饮场所入口处设置带有“正在进行消防演练”字样的标志牌。 9.2.3.2 演练结束,应总结问题,做好记录,修订预案内容。 10 消防档案 10.1 一般规定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餐饮场所应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详实、准确,并附有必要的图表,不应漏填、涂改,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10.2 档案内容

10.2.1 消防安全基本情况

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b) 餐饮场所消防审核、验收、检查法律文书; c) 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d) 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e) 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

f) 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g) 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h) 新增消防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i) 楼层消防安全疏散图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10.2.2 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a) 消防设施检查、自动消防设施测试、维修保养记录; b) 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c) 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d) 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 e) 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记录;

f)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g) 火灾情况记录; h) 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10.3 保管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餐饮场所应确定消防档案保管人员。

流动保管的巡查记录等档案,交接班时应有交接手续,不应缺页。往年的档案不应丢弃、毁损,应保存10年以上。重要的技术资料、图纸、审核手续、法律文书等应永久保存。

第三篇: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

(2005年8月1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文明施工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21号)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以下简称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其施工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和文明施工应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省建筑施工安全最高奖。

第三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管理和评审工作由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建立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专家库,成立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由评审委员会投票确定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除主任、副主任外,评审委员会委员由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在每次评审前,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评审专家库由全省建设系统从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专家组成。

第四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主要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我省有关规定等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数实行总量控制,择优评选。每年评审工程个数原则上控制在160个。申报指标分配按工程所在地属地原则分配,专业工程按相关专业部门分配,依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当地工程建设规模情况;

(二)当地安全生产总体水平;

(三)适当考虑地区及专业平衡。

第六条 创安全文明标化工地是建设工程全过程创优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安全文明标化工地和工程质量创优应具有一致性和互动性。“钱江杯”优质工程应先获得“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称号。

第二章 评选范围和条件

第七条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规模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10000座以上的体育场或3000座以上的体育馆;

(二)1000座以上的影剧院;

(三)150间以上的饭店、宾馆;

(四)设区市城区10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楼、图书馆、教学楼、商场、单体住宅等,工程所在地在县(市)的,建筑面积可控制在8000平方米以上;

(五)20000平方米以上功能有机联系的公共群体建筑,30000平方米以上配套建设的住宅小区,旧城改造中15000平方米以上连片建设住宅,10000平方米以上的高层商住楼,10000平方米以上统一规划建设的村镇住宅群,8000平方米以上配套的别墅区;

(六)独立装置的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七)建安工程量在2000万元以上的城市道路、桥梁、管道工程、垃圾处理、堤岸工程等市政公用工程;建安工程量在5000万元以上的隧道、轨道交通、净配水厂、污水处理、城市广场等工程;

(八)规模无具体划分标准,但建安工程量在1000万以上的特殊工程;

(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10公里以上,二级公路20公里以上,五级航道10公里以上,沿海码头万吨级以上,内河码头300吨级8个以上;

(十)长度500米以上的公路桥梁,1000米以上的公路遂道;

(十一)单体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仿古建筑,或造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

(十二)达到国家计委规定的大中型项目标准的工业、交通、市政、水利、电力等其他建设工程;

(十三)工程规模未达到上述规定,但在创安全文明标化方面成绩特别突出的工程。

第八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企业一年内未发生三级及以上工程建设重大事故;

(二)在浙江省内注册或登记进浙的建筑业企业;

(三)工程的总承包单位或主承建单位;

(四)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的主承建单位。主承建单位按以下原则确定:

1、在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承建面积最多的一家企业,其建筑面积应达到小区建筑总面积的30%以上,且不少于15000平方米(群体建筑不少于12000平方米,村镇住宅群不少于6000平方米);

2、当有两家以上企业符合条件1,且两家企业承建面积之差小于10%时,可由两家以上企业联合申报,均为主承建单位;

3、当参加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施工的每家企业承建建筑面积均达不到上述规定,无主承建单位时,由业主组织申报,可选择三家符合条件的参建单位。

专业承包企业完成建安工程量占工程分包工程量20%以上的,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的施工企业承建工程量占该工程建安工程量10%以上的,可作为参建单位申报,但参建单位总数不得超过三家。

第九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市场行为规范;

(二)已列入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创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计划,且被设区市或相关专业部门确定为“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参选工程”并已获得挂牌的工地;

(三)在上10月1日以后本9月30日以前竣工;

(四)已获得工程所在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有关专业部门的建筑安全标化工地;

(五)施工现场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机械设备;

(六)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齐全、整洁、卫生,结构安全;

(七)办理了建筑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条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不得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

(一)工程施工中发生四级及以上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

(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相关人员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三)恶意拖欠民工工资,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发生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有责投诉、治安案件或其他事件的。 第三章 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

第十一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企业应填写《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申报表》(附件一)。申报房屋建筑工程的,经工程所在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上报;申报专业工程的,经相关省级专业部门(省市政协会,下同)签署意见后上报。

第十二条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根据申报指标,择优推荐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推荐申报名单的文件和有关资料于当年11月15日前上报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十三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需提交下列资料:

(一)《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申报表》(一式两份);

(二)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复印件);

(三)参建单位的证明材料(如:分包合同复印件);

(四)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签署意见的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原件);

(五)工程办理建筑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

(六)一篇介绍工地创建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组织网络和实施计划与措施的书面说明材料,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

(七)工程基础施工、主体结顶和装饰三阶段的工程外观与有关检查分项(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十个检查分项)安全状况的彩色效果照片及介绍施工过程的录像资料各一份(录像放映时间5—10分钟,采用光盘制作);

(八)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对申报工地在基础、主体结顶和装饰三阶段有关安全检查分项的评分表(主管部门负责提供,参照JGJ59-99执行);

(九)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关于安全标化工地的证明(文件形式,主管部门负责提供);

(十)浙江省建筑标化参选工地检查记录表(主管部门负责提供,附件二)。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十四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程序:

(一)在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若干名,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申报工地的资料进行审查,综合平时监督检查情况,形成审查意见;

(二)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若干名,组成评审委员会;

(三)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主要议程有:

1、听取审查意见汇报;

2、查看申报材料;

3、评委评议;

4、无记名投票初步确定获奖工程。 第十五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实行公示制,对评委会评定的获奖工程在网上公示后正式确定获奖工程名单。

获奖工程名单由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发文公布并颁奖。

第十六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每年一次,评审时间为每年12月份。 第五章 评审纪律和奖励

第十七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单位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行贿送礼,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销申报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企业下一的评审资格。

第十八条 检查、评审人员要秉公办事,严守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撤销其检查、评审资格。

第十九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创建和评审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监督电话设在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二十条 对获得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施工、监理企业和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给予以下奖励:

(一)授予主承建单位《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荣誉证书与奖牌,授予参建单位荣誉证书。获奖工地及其主(参)建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名单一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表彰;

(二)在《施工安全与设备管理信息》专刊上予以登载。 第六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创建省安全标化工作的领导,主动指导和积极帮助相关企业开展创建活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升创建工地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对已列入创建计划的工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生产或工程质量问题的,要及时督促整改;发现存在严重问题或整改不及时、不主动、不彻底的,要取消其挂牌和申报资格。 第二十二条 为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凡列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创建计划的工地,在工程基础完工后,对符合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创建要求的,由企业申请填写《浙江省建筑安全标化参选工程匾牌领取单》(附件三),经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级相关专业部门)或安全监监督机构检查同意后,在工地大门口醒目处悬挂“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参选工程”匾牌,接受社会监督。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参选工程” 匾牌由省建筑业管理局统一制作。“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参选工程” 挂牌工程个数实行总量控制。

第二十三条 省、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挂牌工地建立检查记录台帐。对挂牌工地要加强过程监管,进行随机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

(一)市场行为;

(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三)安全生产状况;

(四)文明施工状况;

(五)其他情况。

对挂牌工程,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安全监督机构至少随机抽查三次。填写《浙江省建筑安全标化参选工地检查记录表》。检查要详细记录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提出综合评价意见。该表作为该工地申报、评审的主要依据。申报时,该表作为申报资料之一,由县、市级主管部门逐级上报。

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对已获得挂牌的参选工程实行动态管理,适时组织专家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填写《浙江省建筑安全标化参选工地检查记录表》作为该工地评审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四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安全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督检查或各类专项检查中,发现存在工程质量或安全生产问题比较严重的,可实施摘牌处理。 摘牌分为临时性摘牌和永久性摘牌。临时性摘牌可待存在问题整改完毕,经复查符合要求后重新挂牌。给予永久性摘牌处理的,取消其申报资格。

第二十五条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给予永久性摘牌处理。

(一)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主体市场行为存在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

(二)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不及时整改的;

(三)无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无针对性、操作性,专项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严重不符或专项方案未经技术负责人审签的;

(四)发生第十条规定的情况之一的;

(五)累计被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临时性摘牌三次以上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每年的具体申报和评审要求,另行发文布置。

第二十七条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有关专业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本部门)安全文明标化工地的评选和推荐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一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申报表 工程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申报日期▁▁▁▁▁▁▁▁▁▁▁▁▁▁▁▁▁ 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制

填 表 说 明

1.本表由主承建单位填写。

2.企业名称应为全称并加盖公章,专业类别按资质标准分类填写;工程名称应写全称。

3.三阶段评分应按工程所在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或省级专业部门评定的结果填写。

4.工程所在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应对该工程在文明施工、安全防护各个方面作出综合评价,列出主要优、缺点。

申 报 单 位 情 况

表一 主承建单位 企业名称 (公章) 专业类别 资质等级 电话

法定代表人 项目经理 资质等级

地址 邮编

企业名称 (公章) 专业类别 资质等级 电话

法人代表 项目经理 资质等级

地址 邮编

参建单位 企业名称 (公章) 专业类别 资质等级 电话

法人代表 项目经理 资质等级

地址 邮编

企业名称 (公章) 专业类别 资质等级 电话

法人代表 项目经理 资质等级

地址 邮编

企业名称 (公章) 专业类别 资质等级 电话

法人代表 项目经理 资质等级

地址 邮编

监理 单位名称 (公章) 资质等级 电话 项目总监

地址 邮编

业主 单位名称 (公章) 电话

地址 邮编

工 程 概 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筑面积(平方米)/规模 工程造价(万元) 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质量情况 竣工备案时间

三阶段评分 基础 主体结顶 装饰 申 报 理 由

注:可另加附页

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综合评价:公章 评委会评审意见: 年 月 日 省建筑业管理局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附件二

浙江省建筑安全标化参选工地检查记录表(第 次检查)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筑面积(平方米)/规模 工程造价(万元)

年 月 日 开工时间 竣工时间

形象进度 临时摘牌 第 次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市场行为

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安全生产状 况

文明施工状 况

综合评价意见

处理意见 结果反馈

检 查单位和人 员

年 月 日 注:可另加页

附件三

浙江省建筑安全标化参选工地匾牌领取单 企业名称(盖章)

工程名称

工程详细地址

建筑面积 工程造价

开竣工时间 项目经理

企业联系人 联系电话

企业自评情况

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检查情况: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公章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评审办法

浙质安监【2002】3号

发布日期:2002年4月23日 施行日期:2002年1月1日

第一章 总则

为了更好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建设工程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办法。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以下简称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是我省建设工程建筑安全最高奖,其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应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具较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评审工作由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组织和实施。

成立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委员会和设立评审委员专家库,由评审委员会投票确定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除主任、副主任外,委员的组成,每年作一次调整,由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在每次评审前,从评审委员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审委员专家库由全省建设系统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和专家组成,人数不少于30人。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实行公示制,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工地经公示后报省建设厅审定,由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发文布并颁奖。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每年一次,评审时间为10月份。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实行总量控制,每年由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发文下达各地、各部门的申报指标。

第二章 评选范围和条件 参加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选的工程规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10000座以上的体育场或3000座以上的体育馆;

2、1000座以上的影剧院;

3、150座以上的饭店、宾馆;

4、地级市城区8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楼、图书馆、教学楼、商场等,工程所在地有县(市)的建筑面积可控制有5000平方米以上;

5、20000平方米以上功能有机联系的公共群体建筑,30000平方米以上配套建设的住宅小区,旧城改造中15000平方米以上连片建设住宅,10000平方米以上的高层商住楼,10000平方米以上统一规划的村镇住宅群;

6、独立装置的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7、建安工程量在2000万元以上的城市道路、桥梁、管道工程、垃圾处理、堤岸工程等市政公用工程;建安工程量在5000万元以上的隧道、轨道交通、净配水厂、污水处理、城市广场等工程;

8、规模无具体划分标准,但建安工程量在1000万元以上的特殊工程;

9、达到国家计委规定的大中型项目标准的工业、交通、市政、水利、电力等建设工程。

参加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的工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市场行为规范。

列入当地地级市建筑安全管理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创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计划,且在上8月1日至本7月31日内结顶(以主体结构验收时间为准)。

符合国家、省颁布的有关施工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要求,主体结顶后被所在地地级市建筑安全管理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评为本地区、本部门最佳安全标化工地。 施工现场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使用密目式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落地式外脚手架、外悬挑脚手架、提升式脚手架、物料提升机等搭设达到省内施工先进水平。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齐全、整洁、卫生,结构安全。

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办理了建筑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施工过程中未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工程建设事故: 重伤或死亡一人及以上的事故;

工程倒塌或报废、施工机械设备损坏、火灾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万元及以上的事故;或虽未造成一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但已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事故(如新闻媒体曝光);

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治安案件及其它事故。 主体结构验收质量较好,竣工验收后及时备案。

施工过程中得到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及附近居民的好评,没有居民投诉,为不扰民工程。

在接受各级建筑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中,结果炎优良或未受到通报批评以上处理的。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单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有独立的建筑企业资质。

工程的总承包单位或主承建单位。

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的三承建单位。主承建单位按以上原则确定: 在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查镇住宅群)承建面积最多的一家企业,其建筑面积应达到小区建筑总面积的30%以上,且不少于15000平方米(群体建筑不少于12000平方米,村镇住宅群不少于6000平方米);

当有两家以上企业符合条件(1),且两家企业承建面积之差小于10%时,可由两家以上企业联合申报,均为主承建单位;

当参加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施工的每家企业承建建筑面积均达不到上述规定,无主承建单位时,由业主组织申报,可选择三家符合条件的参建单位。

专业承包企业完成建安工程量占工程分包工程量20%以上的,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的施工企业承建工程量占该工程建安工程量10%以上的,均可作为参建单位申报。参建单位总数不得超过三家。

第三章 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

各市建筑安全管理部门和省级专业部门必须于每年1月底前和7月底向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上报本创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计划。

各市建筑安全管理部门和省级专业部门根据申报指标,择优推荐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并在本地、本部门公示后,将申报名单和有关资料于每年9月15日前行文上报给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必须在工程主体结构结顶后进行。企业应填写《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申报表》(附表),申报工业与民用工程的,经工程所在地地级市建筑安全管理部门签署意见后上报;申报专业工程的,经相关省级专业部门签署意见后上报。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需提交下列资料:

1、《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申报表》(本表一式两份,其它资料一份);

2、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

3、建筑业企业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 工程总承包、分包合同(复印件);

塔吊、提升式脚手架等专项施工许可证(复印件); 安全防护用品产品合格证、准用证; 工程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或备案手续; 工程办理建筑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

地级市建筑安全管理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关于最佳安全标化工地的证明(文件形式);

工程所在地级市建筑安全管理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对申报工地有基础、主体结顶和装饰三阶段有关安全检查分项的评分情况,以及出具的工程建设无事故证明;

工程主体分部质量验收单;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含安全技术措施)、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文明施工技术措施、防火技术措施(应含平面图和立面图);

一篇介绍工地创建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组织网络和实施计划与措施的书面说明材料,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

工程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顶和装饰四阶段的工程外观与有关检查分项(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十个检查分项)安全状况的彩色效果照片一套,及有关介绍施工过程的录像资料(放映时间5分钟左右,采用光盘制作)。

工程竣工后补报下列资料: 竣工验收备案证明;

工程所在地地级市建筑安全管理部门出具的有施工阶段工程建设无事故证明。

第四章 评审标准和评审程序 第十四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程序:

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对申报工地实施监督管理。根据各地、各部门申报计划,结合全省安全大检查或不定期地对申报工地进行抽查,抽查情况作为评审的依据之一。

每年9月底前,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组织人员对各地、各部门的申报工地进行初审,结合平时监督检查,形成初审意见。

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从评审委员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

每年10月召开评审会议,主要议程有: 听取初审意见报告; 审查申报材料; 委员会评议; 举行无记名投票; 现场公布投票通过名单。

对评审投票通过工地进行全省范围公示,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规定期限内,有群众举报、投诉的工地,经查确有有符合条件的予以取消。

对经公示后的工地,报省建设厅审定,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发文公布。

第十五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评审内容和标准: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标准、规程和我省实施意见;

本办法第

六、七条规定的条件; 平时安全监督检查情况; 其它规定。 第五章 评审纪律、奖励和其它

第十六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单位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行贿送礼,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消申报和评审资格。

第十七条 检查、评审人员要秉公办事,严守纪律,自觉抵制不下之风,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撤消其检查、评审资格,直至建议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创建和评审工作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监督电话设在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都督总站。

第十九条 对获得省建设安全标化工地的主承建单位授予〈省建设安全标化工地〉荣誉证书与奖牌,参建单位授予荣誉证书。获奖工地及其主(参)建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经理名单一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表彰。

编制当年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专辑。

第二十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评比实行动态管理,对评审前后存在下列情况的工地取消其评比资格或荣誉称号;

发生工程建设事故的;

安全检查、日常巡查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

竣工后不能提供竣工验收备案材料、建筑安全管理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出具的工程建设无重大事故证明的;

申报资料不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规定每年的具体申报评审要求,另行发文布置。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浙江省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暂行规定

(1993年7月15日浙江省城乡建设厅浙建施[1993]139号文件印发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的水平、实现安全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有本省辖区内施工的建筑安装企业,均应执行本规定。 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三条 施工企业都必须建立、健全各级保部门安全检生产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

第四条 各项经济承包要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安全保证措施。

第五条 总分包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书必须有双方责任明确的安全生产内容。

第六条 企业招用的新工人必须进行公司、工区(或工程队)和班组的三级安全教育,及时做好记录和签名。并建立安全教育卡。

第七条 工人变换工种,须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并记录入卡。 第八条 工人须熟悉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

第九条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有较全面、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大型或特殊工程应有单独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及技术措施,并有明确的电气防火要求。

第十条 安全技术措施应针对性强,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签字盖章。

第十一条 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分部(分项)工程必须作较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局面安全技术交底,双方须履行签字手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操作证二年内有效。

第十二条 电工、架子工、焊工、起重工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二年内有效。

第十三条 中小型机械操作工,企业可自行组织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一年内有效。 第十四条 企业界要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检查要抓住重点部位、危险岗位,并有时间要求。

第十五条 安全检查应有局面记录,检查后履行签字手续,对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要发整改通知单,并及时整改,做到定人,定时间、定措施。

第十六条 班组在班前须进行上岗安全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并有考核措施和记录。

第十七条 企业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必须在二十四小时之内上报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并保护好现场,事故调查按浙政[1987]22号文件精神规定,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认真调查、分析和处理,并按时结案。

第十八条 建立工伤事故档案制度,发生事故不得隐瞒、虚报和拖延不报。 第三章 脚手架

第十九条 钢管脚手应用外径48MM、壁厚3—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缝的钢管。

第二十条 竹脚手架的立杆、大横杆、支杆、顶撑、剪刀撑、护栏杆等有效部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7.5CM,小横杆有效部分小头直径不得小于9CM。

第二十一条 不准使用青嫩、枯脆、虫蛀、白麻和有裂缝的竹杆及有节疤、霉点的竹蔑,工期三个月以上工程,毛竹架立杆及扶栏不能用竹蔑绑扎。

第二十二条 扣件的质量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要求,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并有出厂合格证,不得有脆裂、变形、滑丝,规格与钢管相配。

第二十三条 绑扎的铅丝规格不得细于18号,双股并联捆扎。

第二十四条 钢管脚手架地基平整夯实,立杆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砼预制块或厚度有5CM以上垫木上,并有避雷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第二十五条 毛竹脚手架的立杆应埋入地下30—50CM,坑底夯实并垫砖石块;如不能挖坑的,应设扫地杆,有排水措施。

第二十六条 立杆、大横杆、剪刀撑搭接长度,钢管脚手架不少于40MM,且不少于二个扣件紧固;竹脚手架不少于1.5M,且不少于四道绑扎,立杆和大横杆接长点必须错开。

第二十七条 脚手架外侧每隔9米必须设一道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自下而上连续设置。

第二十八条 立杆的横向间距为1.2M,纵向间距砌筑竹脚手架高度不20M以下为不大于18M,钢管脚手架18—2M,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不大于20CM,大于20CM的必须设站人片。

第二十九条 脚手架封顶,里立杆应低于檐口1米。 第三十条 竹脚手架必须设顶撑,落地顶撑必须搁在砼垫块或木板上,每根顶撑与立杆绑扎不少于三道。

第三十一条 脚手架与建筑物拉结,每高4M,水平每隔7M设一拉结点,拉结材料用两根并联的8号铅丝或用刚性拉结。拉接应牢固、稳定、上下错位转角外加密。

第三十二条 脚手架的外侧,自第二步起必须设1M高的防护栏杆和20—30CM高的档脚板(杆)或档脚网,顶排的护手栏杆不得少于二道,高度分别为1.3米和0.9米。

第三十三条 沿街面或居民密集区及高压线外脚手架处侧应用脚手片全封闭隔绝,高压线上方张设安全护网。

第三十四条 脚手片必须满铺三步(包括操作层),绑扎牢固,脚手片铺设交接外要平整、牢固,无探头跳板。

第三十五条、 走人斜道(直上,之字形)坡度不得大于三分之一,设防滑条,两侧应设两道防护栏杆,斜道平台不少于3平方米,临边围脚手片防护,斜道纵向距处侧及横向两终端应设剪刀撑可设二道栏杆,难以设斜道的,应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第三十六条 严禁搭设单排竹脚手架,严禁钢竹混搭。

第三十七条 脚手架搭设前应有书面技术交度,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可分层、分段)合格后挂牌使用,并有验收签字手续;拆除时严格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第三十八条 高层(30M以上)及特殊脚手架搭设,拆除应有专门的组织设计,使用前验收应有设计人员参加,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 “三宝”“四口”防护

第三十九条 购置的安全帽应为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并按规定做好定期检验工作。

第四十条 正确使用安全帽,扣好帽带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的安全帽。 第四十一条 安全网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第四十二条 正确使用安全网、立网不能代替平网。无外脚手架施工作业时,每层应设安全平网,再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全平网。高层建筑高应从二层楼面起设安全平网,往上每隔四层设一道,再设一道随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网。

第四十三条 安全平网支撑一般每隔3MM设一道,角度为45。,材料以钢管为宜,用毛竹的梢径不小于7.5CM,支撑点必须生根牢固。

第四十四条 立网要随施工层而升高,高出施工层1M以上。 第四十五条 安全网拼接严密、网内要及时清除杂物。 第四十六条 安全带有合格证书,生产厂家经劳动部门批准,并做好定期检验。

第四十七条 安全带高挂低用,要挂历有牢固可靠处,不准将绳打结使用。 第四十八条 安全带使用后有专人负责,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里。 第四十九条 1.5M以内的预留洞口,坑井,用固定盖板防护,1.5M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或下放安全网,护栏高1M,设两道水平杆。

第五十条 通道口应搭设防护棚,棚宽大于道口,棚顶满铺脚手片,高层建筑棚顶设双妓脚手片。

第五十一条 电梯井口应设高度不小于1。2M固定门栅或双道防护栏杆,楼梯口要设临时护栏。

第五十二条 阳台、楼面、屋面等临边应设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间距大于2M设立柱。

第五章 施工用电

第五十三条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 电必须严格执行JGJ46—88《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第五十四条 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上或设备容量在50KW以上及50KW的应单独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第五十五条 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工地的施工用电设备和配电箱金属外壳都必须连接专用的保护零线,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不可混用。

第五十六条 施工用电系统必须保证灵敏可靠的两级及以上的触电保护,杜绝漏保护范围,动力与照明的保安器必须分开,触电保安器必须选用省级审批许可生产的产品。

第五十七条 电工要做好钢管脚手架、井架、龙门架、塔吊等的防雷接地及设备的接零保护,接地和接零不得在一个工地同时混用。

第五十八条 触电保安器的触电动作电流必须保证安全使用要求。总配电箱第一级动力用电触电动作电流必须在75—50MA及以下,照明用电必须在50—30MA及以下;开关箱内的触电保安器规格应与施工机具配套,一般机具(拌合机,卷扬机等)应选用<30MA的触电动作电流,插入或平板振动器、潜水泵,水磨石机及各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等应选用<15MA的触电动作电流。

第五十九条

外电架空线与脚手架等最小距离按JGJ46—88第3.1.2条要求。塔吊等任何部位与架空线路最小距离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如达不上述要求,必须用围护杆、安全网进行封闭,并悬挂醒目警告牌。 第六十条 配电箱引入、引出线要采用套管,进出电线要整齐并从箱体底间进入,严禁使用绝缘差、老化、破皮电线。移动式配电箱各开关箱进出线必须使用橡皮绝缘电缆。

第六十一条 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电线严禁架设在脚手架、树等处,不准用竹质电杆。

第六十二条 架空线离地面应有足够高度,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小于3M,室内灯具不小于2.4M。

第六十三条 照明灯具、电箱等金属外壳应做接零保护。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触漏电保护。

第六十四条 手持照明灯、危险场所应用36V安全电压,特别场所(潮湿、容器,筒体等)用12V安全电压。

第六十五条 现场照明要用绝缘胶线,不肥用花线,塑料胶芯线。 第六十六条 配电箱制作要有防雨措施,门锁齐全,有色标,统一编号。 第六十七条 开关箱要一机一闸一保险,箱内无杂物。开关箱,配电箱内严禁动力、照明混用。

第六十八条 严禁其它金属丝代替熔丝,熔丝安装合理。

第六十九条 露天变压器设置符合规范要求;配电间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和警告标志,变配电室不能堆杂物,要有防火器材。

第七十条 严禁接地接零混接,接地体可用角钢,不得使用缧纹钢,电阻符合规范规定。

第六章 井字架

第七十一条 井架基础要平整夯实,架体底座必须安装在砼基础上,并用地脚螺栓或轧桩紧固

第七十二条 井架采用附墙式的,应与建筑物刚性连续,连接点垂直距离不得大于6M,顶部有加固措施,严禁与脚手架连接。

第七十三条 吊盘必须装防坠落装置及上下限位装置,每层有灵敏可靠的停靠装置,吊盘内严禁乘人。

第七十四条 井架高10—15米时设一组(4根)缆风绳每增高10米增设一组。

第七十五条 缆风绳严禁用钢筋代替,与地面角度45。—60。。缆风绳要固定有地锚上,并不少于三只绳卡,严禁固定在电杆、树木、脚手架等处;缆风绳与架体连结要用吊耳或卸甲,绳卡不少于三只。

第七十六条 钢丝绳质量符合要求,不锈蚀、缺油,断丝不超过规定,在运行时,钢丝绳不准拖地,卷扬机卷筒必须安装防护罩。 第七十七条 井架三面设安全网围护,底层入口处设安全自落门,吊盘进出料口设安全门。

第七十八条 联络信号明确,分层有醒目层次标志。

第七十九条 卷扬机要设防雨操作棚,定机定人,导向滑轮与卷扬机应保持足够距离。

第八十条 高层井架应设避雷针,并单独接地。 第八十一条 严禁使用摇臂把杆或背包式吊篮。 第七章 塔吊

第八十二条 塔吊必须有灵敏的三保险(吊钩、绳筒、断绳),五限位《吊钩高度、变幅行走前后,起重力矩、驾驶室升降》装置

第八十三条 塔吊司机、指挥持证上岗。

第八十四条 严禁使用断丝超标准、报废、锈蚀钢丝绳。 第八十五条 路基与轨道。

(1)路基坚实、平整、有排水措施。 (2)枕木铺设符合说明书要求;

(3)路轨压板、连接板、螺栓符合要求,道钉安装牢固;

(4)路轨内严禁堆杂物,路轨两侧和二端处堆的与塔吊回转台尾距离大于50CM。

(5)路轨纵横高低差、轨误差均不小于1%,道轨接头高低差小于2MM; (6)路轨两端各设一通拉杆,中间拉杆间距不大于6M; (7)夹轨器齐全有效,路轨两端均有缓冲,离轨端不小于1M。 第八十六条 塔吊行走范围电缆线不能有接头,有良好卷线器,电缆线不能乱拖乱拉。

第八十七条 路轨两端必须接地,中间大于25M增设一组,电阻不大于4欧姆。

第八十八条 塔吊与输电线路距离按照GB5144—85第8.4条规定,并有严密防护措施。

第八十九条 塔吊应有单独配电箱,并配触漏电保护器。 第九十条 严格执行“十不吊”,不违章作业。

第九十一条 塔吊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经验收人签字后方可使用。

第八章 中小型施工机械 第九十二条 搅拌机、砂浆机等 机体安装平稳、坚实、有接地或接零保护。操作棚符合防雨要求,排水畅通。

第九十三条 搅拌机、砂浆机等的各类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防护罩灵敏、安全有效,料斗保险链、钩、操作杆保险装置齐全有效,并做到定机、定人、持证作业。

第九十四条 木工平(压)刨外露传动部位必须有防护罩,露天放置时应有防雨棚,平刨刀刃处装有护手防护装置,压刨设有回弹安全装置。

第九十五条 木工平(压)刨必须接地或接零保护,并安装触漏电保护器、灵敏有效。

第九十六条 电锯的传动部位有可靠防护罩和防护档板或月牙罩,操作必须有单向电动开关,接地、接零良好,触漏电保护器灵敏。

第九十七条 手持式电动机具防护罩壳齐全,橡皮电线不得破损,单独安装触漏电保护器且灵敏,接地或接零保护良好。

第九十八条 电焊机的进出线防护要密盖严实,焊把及把线绝缘良好。 第九十九条 电焊机有可靠防雨措施,做到一机一闸,

一、二次电源线处有防护罩,二次线应用线鼻子。

第一OO条 各类气瓶距明火距离大于10M,距氧气、乙炔气瓶必须装回火防止器。

第一O二条 潜水泵电源不得破损、老化,接地、接零良好,触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

第九章 文明施工管理

第一O三条 施工现场应设围墙、栅栏,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第一O四条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一图三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安全生产记录牌)。

第一O五条 施工现场道路畅通、平坦、整洁、场内排水良好,建筑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处理。

第一O六条 建筑材料及周转材料严格按布置图分类堆放,堆放整齐。 第一O七条 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拖鞋、喇叭裤、裙子等上岗。

第一O八条 施工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一O九条 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并符合卫生、通风、照明等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供应等应符合卫生要求。

第一一O条 食堂用品应与施工用品分别放置、严禁混杂。 第一一一条 施工现场要有防火管理制度,建立防火责任制,有专人负责,并配备必需的消防器材。

第一一二条 焊割工持证上岗,明火作业有审批手续。

第一一三条 木工间应有禁烟牌,易燃物及时清理,易燃物与明火的安全距离符合规定。

第一一四条 高层建筑应设置高压水泵或其它防火设备,并有上下通讯装置。

第十章 附则

第一一五条 本规定未涉及部分按国家、部颁标准执行。 第一一六条 本规定由浙江省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一一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浙江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的通

浙建建〔2005〕41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三章 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五章 评审纪律和奖励

第六章 监督与管理

第七章 附则

各市建委(建设局),宁波市城市管理局,温州市市政园林局,绍兴市建管局,省级有关专业部门,省市政工程协会:

现将《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原《关于印发》(浙质安监〔2002〕3号)同时作废。

附件:《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

二○○五年七月二十七日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文明施工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04]21号)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以下简称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其施工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和文明施工应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省建筑施工安全最高奖。

第三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管理和评审工作由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建立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专家库,成立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设主任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由评审委员会投票确定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除主任、副主任外,评审委员会委员由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在每次评审前,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评审专家库由全省建设系统从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专家组成。

第四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主要依据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我省有关规定等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和规范。

第五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数实行总量控制,择优评选。每年评审工程个数原则上控制在160个。申报指标分配按工程所在地属地原则分配,专业工程按相关专业部门分配,依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当地工程建设规模情况;

(二)当地安全生产总体水平;

(三)适当考虑地区及专业平衡。

第六条

创安全文明标化工地是建设工程全过程创优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安全文明标化工地和工程质量创优应具有一致性和互动性。"钱江杯"优质工程应先获得"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称号。

第二章评选范围和条件

第七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规模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10000座以上的体育场或3000座以上的体育馆;

(二)1000座以上的影剧院;

(三)150间以上的饭店、宾馆;

(四)设区市城区10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楼、图书馆、教学楼、商场、单体住宅等,工程所在地在县(市)的,建筑面积可控制在8000平方米以上;

(五)20000平方米以上功能有机联系的公共群体建筑,30000平方米以上配套建设的住宅小区,旧城改造中15000平方米以上连片建设住宅,10000平方米以上的高层商住楼,10000平方米以上统一规划建设的村镇住宅群,8000平方米以上配套的别墅区;

(六)独立装置的工业设备安装工程;

(七)建安工程量在2000万元以上的城市道路、桥梁、管道工程、垃圾处理、堤岸工程等市政公用工程;建安工程量在5000万元以上的隧道、轨道交通、净配水厂、污水处理、城市广场等工程;

(八)规模无具体划分标准,但建安工程量在1000万以上的特殊工程;

(九)一级公路或高速公路10公里以上,二级公路20公里以上,五级航道10公里以上,沿海码头万吨级以上,内河码头300吨级8个以上;

(十)长度500米以上的公路桥梁,1000米以上的公路隧道;

(十一)单体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仿古建筑,或造价在1000万元以上的综合性园林绿化工程;

(十二)达到国家计委规定的大中型项目标准的工业、交通、市政、水利、电力等其他建设工程;

(十三)工程规模未达到上述规定,但在创安全文明标化方面成绩特别突出的工程。

第八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企业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企业一年内未发生三级及以上工程建设重大事故;

(二)在浙江省内注册或登记进浙的建筑业企业;

(三)工程的总承包单位或主承建单位;

(四)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的主承建单位。主承建单位按以下原则确定:

1、在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承建面积最多的一家企业,其建筑面积应达到小区建筑总面积的30%以上,且不少于15000平方米(群体建筑不少于12000平方米,村镇住宅群不少于6000平方米);

2、当有两家以上企业符合条件1,且两家企业承建面积之差小于10%时,可由两家以上企业联合申报,均为主承建单位;

3、当参加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施工的每家企业承建建筑面积均达不到上述规定,无主承建单位时,由业主组织申报,可选择三家符合条件的参建单位。

专业承包企业完成建安工程量占工程分包工程量20%以上的,住宅小区(含群体建筑、村镇住宅群)的施工企业承建工程量占该工程建安工程量10%以上的,可作为参建单位申报,但参建单位总数不得超过三家。

第九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市场行为规范;

(二)已列入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创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计划,且被设区市或相关专业部门确定为"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参选工程"并已获得挂牌的工地;

(三)在上10月1日以后本9月30日以前竣工;

(四)已获得工程所在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有关专业部门的建筑安全标化工地;

(五)施工现场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安全防护设施和施工机械设备;

(六)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齐全、整洁、卫生,结构安全;

(七)办理了建筑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条

施工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不得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

(一)工程施工中发生四级及以上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

(二)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相关人员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三)恶意拖欠民工工资,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发生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有责投诉、治安案件或其他事件的。

第三章 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

第十一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企业应填写《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申报表》(附件一)。申报房屋建筑工程的,经工程所在地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上报;申报专业工程的,经相关省级专业部门(省市政协会,下同)签署意见后上报。

第十二条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根据申报指标,择优推荐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推荐申报名单的文件和有关资料于当年11月15日前上报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十三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需提交下列资料:

(一)《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申报表》(一式两份);

(二)建筑业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复印件);

(三)参建单位的证明材料(如:分包合同复印件);

(四)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签署意见的工程竣工验收记录(原件);

(五)工程办理建筑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证明;

(六)一篇介绍工地创建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组织网络和实施计划与措施的书面说明材料,字数不得少于1500字;

(七)工程基础施工、主体结顶和装饰三阶段的工程外观与有关检查分项(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十个检查分项)安全状况的彩色效果照片及介绍施工过程的录像资料各一份(录像放映时间5-10分钟,采用光盘制作);

(八)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督机构)对申报工地在基础、主体结顶和装饰三阶段有关安全检查分项的评分表(主管部门负责提供,参照JGJ59-99执行);

(九)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省级专业部门关于安全标化工地的证明(文件形式,主管部门负责提供);

(十)浙江省建筑标化参选工地检查记录表(主管部门负责提供,附件二)。

第四章 评审程序

第十四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程序:

(一)在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若干名,组成评审专家组对申报工地的资料进行审查,综合平时监督检查情况,形成审查意见;

(二)从评审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若干名,组成评审委员会;

(三)召开评审委员会会议,主要议程有:

1、听取审查意见汇报;

2、查看申报材料;

3、评委评议;

4、无记名投票初步确定获奖工程。

第十五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实行公示制,对评委会评定的获奖工程在网上公示后正式确定获奖工程名单。

获奖工程名单由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发文公布并颁奖。

第十六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评审每年一次,评审时间为每年12月份。

第五章 评审纪律和奖励

第十七条

申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单位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不得行贿送礼,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直至撤销申报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企业下一的评审资格。

第十八条

检查、评审人员要秉公办事,严守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对违反者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撤销其检查、评审资格。

第十九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创建和评审工作接受社会监督,监督电话设在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

第二十条

对获得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的施工、监理企业和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给予以下奖励:

(一)授予主承建单位《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荣誉证书与奖牌,授予参建单位荣誉证书。获奖工地及其主(参)建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名单一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表彰;

(二)在《施工安全与设备管理信息》专刊上予以登载。

第六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创建省安全标化工作的领导,主动指导和积极帮助相关企业开展创建活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升创建工地的整体安全生产水平。

对已列入创建计划的工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生产或工程质量问题的,要及时督促整改;发现存在严重问题或整改不及时、不主动、不彻底的,要取消其挂牌和申报资格。

第二十二条

为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凡列入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创建计划的工地,在工程基础完工后,对符合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创建要求的,由企业申请填写《浙江省建筑安全标化参选工程匾牌领取单》(附件三),经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省级相关专业部门)或安全监监督机构检查同意后,在工地大门口醒目处悬挂"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参选工程"匾牌,接受社会监督。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参选工程"匾牌由省建筑业管理局统一制作。"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参选工程"挂牌工程个数实行总量控制。

第二十三条

省、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挂牌工地建立检查记录台帐。对挂牌工地要加强过程监管,进行随机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

(一)市场行为;

(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三)安全生产状况;

(四)文明施工状况;

(五)其他情况。

对挂牌工程,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安全监督机构至少随机抽查三次。填写《浙江省建筑安全标化参选工地检查记录表》。检查要详细记录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提出综合评价意见。该表作为该工地申报、评审的主要依据。申报时,该表作为申报资料之一,由县、市级主管部门逐级上报。

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对已获得挂牌的参选工程实行动态管理,适时组织专家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填写《浙江省建筑安全标化参选工地检查记录表》作为该工地评审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四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安全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督检查或各类专项检查中,发现存在工程质量或安全生产问题比较严重的,可实施摘牌处理。

摘牌分为临时性摘牌和永久性摘牌。临时性摘牌可待存在问题整改完毕,经复查符合要求后重新挂牌。给予永久性摘牌处理的,取消其申报资格。

第二十五条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给予永久性摘牌处理。

(一)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主体市场行为存在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

(二)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不及时整改的;

(三)无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无针对性、操作性,专项施工方案与现场实际严重不符或专项方案未经技术负责人审签的;

(四)发生第十条规定的情况之一的;

(五)累计被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临时性摘牌三次以上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省建筑安全标化工地每年的具体申报和评审要求,另行发文布置。

第二十七条

各设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有关专业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本部门)安全文明标化工地的评选和推荐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略)

第五篇:湖南省《旅行社星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实施办法

根据湖南省《旅行社星级划分与评定》地方标准(DB43/T510—2010),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评定工作职责

1、湖南省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统筹负责全省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授权并督导市州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开展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组织实施旅行社的星级评定与复核工作,保有对市州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所评旅行社星级的审核权;组织对四星级及以上旅行社的星级评定和监督检查工作。

2、各市州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在省级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的授权和监督下,开展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组织对本行政区内三星级旅行社的星级评定,并报省级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备案;组织对本行政区内

五、四星级旅行社的初评,并推荐呈报省级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星级旅行社的监督检查工作。

3、县(市、区)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根据市州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的授权开展旅行社星级评定和有关监督检查工作。

4、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由旅行社星级评审员具体实施。旅行社星级评审员的培训由省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组织,经考核合格后颁发证书。

二、评定工作方式和内容

1、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采取明查和访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明查和访查由旅行社星级评审员受旅行社星级评定机构委派进行。

2、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由星级评定组承担。评定组由2-3名评审员组成,按照旅行社评定机构的委派通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查工作。明查应提前三天通知。访查不通知时间、不透露具体检查人员姓名,可采取电话或网络访查、现场访查及随团访查等多种形式进行。

3、明查是依据《旅行社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对旅行社申请评定情况进行实地检查,重点查看旅行社达标情况,并进行现场打分。明查后需写出评审报告。

4、访查是依据《旅行社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重点了解和掌握旅行社经营行为、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情况。

三、评定工作流程

1、旅行社星级评定工作按照“申请—受理—公示—检查—审核—批复—公布”的流程进行。

2、申请:凡符合条件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旅行社,可根据自身情况向所在地相应评定权限的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提出评星的申请。申请材料包括:旅行社关于申请评定星级旅行社的报告;《湖南省旅行社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评分表》;营业执照复印件及其它必要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3、受理:相应评定权限的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根据旅行社申报材料,于15个工作日内做出受理与否的答复。下级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向上级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推荐申报时,除递交旅行社申报材料外,还应提交推荐报告。

4、公示:旅行社星级评定机构受理申请后,于15个工作日内在湖南旅游网公示该旅行社申请星级评定事项,公布评审机构监督电话,公示期为10天。公示期内收到的征询意见作为评定的参考依据。

5、检查:明查和访查等检查工作应在公示期结束后的1个月内完成。对检查未予通过的旅行社,相应的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应加强指导,提出整改意见,待旅行社创建星级工作达标后再重新进行检查评定。

6、审核:检查工作完成后,召开旅行社星级评定情况通报会,并由旅行社星级评定组写出评定报告,提出评定意见,报相应的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审批。

7、批复:对于评定合格的旅行社,相应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应将评定结果予以批复,市州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按权限报上级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备案。

8、公布:由省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向社会定期公布评定结果。

四、星级旅行社后续管理

1、旅行社星级复核工作每两年一次,其职责划分与复核程序依照《旅行社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进行。

2、复核不合格的,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星级的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

3、被降低或取消星级的旅行社,自降低或取消星级之日起一年内,不予恢复或重新评定星级。

4、已取得星级的旅行社如发生重大有效投诉和安全责任事故,造成恶劣影响,其所在地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应在权限范围内作出限期整改、降低或取消星级的处理。

5、旅行社星级变更或取消事项,应上报省级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备案。

6、受到警告、限期整改和通报批评处分的星级旅行社,应在30日内将整改情况报告所在地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

五、旅行社星级评审员管理

1、旅行社星级评审员由省级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选聘。应具备以下条件:大专以上学历;有旅游管理经验;三年以上业务工作经历;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2、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作风严谨。

3、公平、公正,保守被检查旅行社的商业秘密。

六、旅行社星级标牌管理

1、旅行社星级的标牌和证书由省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统一制作、核发。

2、旅行社的星级标牌应置于旅行社总部的明显位置。

3、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按相应权限决定提升或降低、取消星级的旅行社,应在10个工作日内将原星级标牌和证书交还授予机构,由旅行社星级评定委员会更换或收回。

七、本《实施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湖南省旅游局负责解释。

上一篇:中级工程师委托协议书下一篇:直接联系群众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