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农村建设

2024-05-28

浙江新农村建设(精选十篇)

浙江新农村建设 篇1

一、能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一) 发展农村能源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提高生活质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电价每调低0.1元, 农户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了370元、667元、909元。但是目前, 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问题。农村的能源问题更为严重, 农村的用电一遇到供电紧张就拉闸断电, 农民买了电器也不能用。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适合新时期要求的新型农村能源。

(二) 发展农村能源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农民增收

发展农村能源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 就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如近年来推广的“猪—沼—作物”能源生态经济模式, 就是把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 把养殖业所产生的废弃物转换生成可再生能源沼气和有机肥料, 既解决了农村燃料问题, 又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既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 发展农村能源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大量的畜禽粪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已经严重污染了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 成为农村的一大公害。通过加快农村能源发展, 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沼气项目建设等, 短期内低成本地改变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 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改善人居环境, 阻断疫病传染源, 使农村村容村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根本变化, 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四) 发展农村能源有利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的新农村

发展农村沼气、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不仅使农村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而且通过改厕、改厨等建设, 把农村的“三废” (秸秆、粪便、垃圾) 变成“三料” (燃料、饲料、肥料) , 实现了社会要生态, 农民要致富的目标, 促进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的能源问题

(一) 常规能源不足

浙江省是典型的能源资源贫乏省份, 煤炭保有储量为12000万吨, 只占全国的0.012%, 经过50余年的开采, 其可供开采的煤炭资源已经枯竭。据浙江经贸委发布的消息称, 再过两三年, 浙江将完全退出产煤省行列, 届时所需煤炭将全部依赖省外调入;水力资源总量930万千瓦, 仅为全国的0.9%;陆地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资源, 海上待探明的除已被上海开发的平湖油气田外, 只有100-200亿m3天然气、100-200万吨凝析油三级储量。

在常规能源极度短缺的情况下, 为了首先满足城镇的需要, 浙江省农村所能分配到的额度就更小了, 能源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更加突出。目前, 浙江农村人均能耗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2009年仅为0.9吨标煤每人, 远远低于同期全省人均能耗2.0吨标煤的水平。浙江农村用能总体上来说, 以煤炭和电力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010年浙江农村对商品能的需求将达到4919.77万吨标煤。这将对浙江的能源供应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农村的能源需求不能够满足, 势必对其经济发展以及生活的改善产生负面影响, 也将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 农村能源利用设施落后

农村能源的利用设施可以分为供能设施和用能设施两大类。供能设施属于基础设施, 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供能设施落后, 直接导致农村供能不足以及供能成本上升, 从而导致农村的能源需求不能满足以及农民的用能成本增加, 最终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社会的发展。

用能设施落后可能导致能源浪费、经济成本上升和环境污染三方面的结果。首先, 用能设施落后可以表现为能源利用率低, 这必然导致其能源消费过程中的更多浪费;其次, 用能设施落后还可以表现为利用之后的有害气体和需要处理的残渣多, 污染环境;最后, 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处理残废气、残渣都会增加生产成本, 不利于产品的市场竞争。用能设施落后包括生活用能设施落后和生产用能设施落后。以省柴灶为例, 虽然说政府在农村大力推广省柴灶, 但其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也只有20%而己, 远远低于液化石油气的60%。另外, 乡镇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也是农村用能设施落后的重要表现之一。

(三) 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浙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总体来说是比较低的, 仅为35%左右,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 而农村中的耗能大户乡镇企业, 相对于城市的大企业来说, 其生产工艺和设备普遍落后, 管理水平较低, 这必然导致更低的能源使用效率。近几年, 浙江经济虽然快速发展, 但是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继续得不到根本转变, 这种“透支”资源而要付出的代价将是巨大的。比如公认的耗能大户造纸工业, 每生产1吨纸张, 国际平均能耗为0.85吨标准煤, 而省内综合能耗一般要达到1.55-1.7吨标准煤, 比国际水平高出近一倍。在有效用能需求相同的情况下, 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必然要求更多的能源数量, 才能保证生产生活的需要。

三、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最佳出路

(一) 可再生能源概述

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可以再生的, 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它具有资源丰富、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性的特点。既不存在枯竭问题, 又不会对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和地热能等。

目前, 发达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因:提供多元的能源供给, 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减少因为传统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环境污染;尽量替代核能;发展新兴产业, 创造就业机会;扩大技术以及设备出口等。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扩大能源供应和缓解能源短缺。浙江必须借鉴国内外, 特别是发达国家、欧盟国家解决能源问题的经验, 更好的解决农村发展中遇到的能源问题。

有统计显示,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量是每年73亿t标准煤, 而我国2008年一次能源的全年消费总量是28.5亿t标准煤。从这两个数据中可以看出, 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大有可为。

(二) 浙江农村发展可再生能源前景

浙江省虽然在常规能源方面非常缺乏, 但却拥有相当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其中, 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小水电、生物质能储量折合标煤分别为10200万t、3143万t、1136万t、143万t、3340万t, 总计17962万t, 而浙江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为1.5亿t。因而, 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资源对于缓解浙江的能源危机是大有裨益的。

相对于常规能源, 农村可再生能源具有以下优势: (1) 资源丰富。相对于常规能源来说, 可再生能源可谓是取之不尽。浙江全年日照时数为1400-2200小时, 年太阳辐射能为1280千瓦时/平方米, 每立方米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年可利用太阳辐射能折合标煤0.102吨。对于生物质能, 农村更是可以变废为宝, 可利用资源量不仅种类多, 而且数量多, 如秸秆、木屑、人畜粪便等等。 (2) 运行成本低, 节省开支。相对于其他的可再生能源来说, 小水电的运行成本要稍微高一些。小水电的运行成本包括人工和检修两部分, 涉及到电站与电网的配合、电站与水源的配合, 同时还需要经常性的维护、保养, 定期检修、大修等。但相较于火电、核电等常规能源发电, 其运行成本是比较低的。 (3) 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发展。使用可再生能源, 首先替代了常规能源, 减少了使用常规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特别是沼气、秸秆气化, 还能直接改善农民的家庭居住环境。

建设新农村, 并不仅仅是提高农民收入, 更重要的是全面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GDP的增长。浙江在常规能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 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刻不容缓, 是解决浙江农村能源问题的最佳出路。

摘要:当前, 浙江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能源问题, 主要体现在常规能源不足, 农村能源利用设施落后, 农村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方面。建设新农村, 并不仅仅是提高农民收入, 更重要的是全面的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GDP的增长。浙江在常规能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 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刻不容缓, 这是解决浙江农村能源问题的最佳出路。

关键词:浙江省,农村能源,新农村建设,可再生能源

参考文献

[1]戴彦德, 任东明.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问题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地位和作用[J].可再生能源, 2005 (2) :7

[2]刘永春.加快农村能源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N].农民日报, 2006-02-06

[3]马晓芸.浙江农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10) :11-12

浙江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篇2

王静波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衢州江山市四都村和金山村的实地书面调查和与当地村委的座谈交流,分析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化调查

一、引言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并专门具体部署了新农村信息化的工作内容。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4年强调新农村信息化的问题。信息化是我国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本世纪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新农村信息化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浙江可以说是我国新农村改革的试验田。秉承“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原则,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实现。浙江的城乡配套改革也走在全国各省区前列。在肯定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存在的问题,包括投入不足、资源分散等。因此,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社区服务等多种途径对浙江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加快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浙江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调研状况

本次调研范围为浙江衢州的江山市,选择当地的信息化示范村四都村和非信息化示范村金山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挨家挨户走访村民,进行书面问卷调查,同时与当地村委干部展开座谈交流,通过两类群体的不同角度,调查当地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分析非信息化示范村和信息化示范村的异同,从而研究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尚存的一些问题。同时还走访社区,给当地居民提供免费的电脑维修与操作培训。这也有利于收集居民所需帮助的具体内容,为以后的继续帮助打下基础。

书面问卷调查分为农民的关注度、信息化的作用和农民的需求三部分展开。与当地村委的座谈交流内容分为当地政府对电子政务的理解与规划、当前电子政务操作与现状和百姓对电子政务的需求与关注三部分。

(一)调查地区基本情况

四都村位于四都镇中心,村民分布相对集中,共约600多户。该村于2007年被评为信息

化示范村,基本上实现了有线电视到户,村民电话、手机的拥有率在80%以上。当地农民以种植柑橘为主要产业,种植面积超过6000亩。开展调查也比较顺利。

金山村由青山和北山垄两个村合并而成,人口936人,2007年申请信息化示范村,尚未挂牌。村民电话、手机等通信设备的拥有量也较高。该村也以种植柑橘为主,同时还种植一些水果、蔬菜等。由于金山村村民思想相对保守,问卷调查的开展相对困难也大些。

(二)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当地村委干部的座谈交流可以看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中央政府在保障以往支农政策和给农民实惠力度的同时,更是惠及“三农”的新政策。在关于对政府目前是否有必要提倡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中,94%的四都村村民认为有必要,金山村100%的村民认为有必要。这说明中央提出新农村信息化的优惠政策是受到老百姓欢迎和肯定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民心工程,更是大力推进国家农业发展的壮举。

2.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以来,新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都有所加强。由调查可知,四都村81%以上的村民家里都已经拥有了电视、电话和手机,金山村也有71%的村民拥有了电视、电话和手机。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到位,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这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与信息网络已初具规模

伴随着电视、电话、手机等通信设备的普及和使用,电话网和电视网等信息服务网络也得到普及,并在村民的生产生活起到很大作用。在关于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发展等的信息渠道的调查中,两个村70%以上的村民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和电话咨询等途径来了解获得相关信息,信息服务网络已经成为提高村民生产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涉农信息整合有所改善

通过关于解决新农村信息闭塞的问题的调查中,四都村18%的村民认为有明显解决,44%的村民认为有部分解决,38%的村民不是很清楚;而金山村16%的村民认为有明显解决,41%的村民认为有部分解决,43%的村民不是很清楚。基本上,有一半的村民对新农村信息服务持肯定态度,也就是说当地涉农信息资源服务已初步形成并将逐步走向深入。通过调查研究,也发现一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新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

经过近几年的新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相当到位,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但是互联网的建设和使用还有待完善。互联网能够提供众多涉农相关信息,如生产科技资料、市场信息等。而从电脑普及率的调查可知,四都村只有21%的村民拥有电脑,而金山村拥有率则更低。由于网络建设的缓慢,使不少村民认为电脑对他们的没什么用处。因此,电话网、电视网、互联网的“三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完善,这也将为大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提供硬件基础。

2.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与信息网络还不够完善

在关于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发展等的信息渠道的调查中可知,当地的柑橘的市场价格基本上是通过电视、报纸和上门收购行情等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市场信息的获得相对被动、滞后和不全面。四都村作为信息化示范村,却仍有70%的村民对农业科技不太了解,很多耕作都是凭借传统经验,受到政府组织的指导不够。在关于农业科技了解情况的调查中,70%以上的村民对此不太了解,这也说明了农业科技的相关培训和教育比较薄弱。

3.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等“三缺”问题比较凸显

在推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技术、缺资金、缺人才是普遍遇到的重要问题。在关于新农村最需要加强的地方,四都村31%的村民选择了懂得技术,分别有25%的村民各选择了拥有文化和学会经营,18%选择了掌握信息。金山村32%的村民选择了拥有文化,29%选择掌握信息,25%选择懂得技术,还有14%选择学会经营。而关于最希望政府提供的帮助内容的调查中,两村的村民都认为是技术指导,分别占34%和47%,资金支持和提供就业岗位紧随其后。同时从当地村委了解到,村中年轻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和高学历人才的在外就业,导致新农村的劳动力老龄化严重,且科技文化水平普遍很低,也就形成了新农村信息化人才严重短缺。

4.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有待加强

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需要有组织、有领导的,需要有专业指导的队伍带动、引导。农民普遍反映这方面工作还不够、信息提供落不到实处的问题,从与村委干部的座谈中得到答案:真正懂电脑操作的信息员太少;目前还没有正式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信息联络员的上岗和培训;上级领导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关系到联络员开展工作的顺利程度。

三、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重视新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政府应十分重视而且是继续重视通讯、广播、电视、网络等用于农业信息系统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硬件建设,重点支持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和多种信息产品的研制开发、协作和服务,加强全国农业信息科学的学科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等。

(二)加大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和企业参与到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政府可以推动建立邮政、电信、移动等普遍服务建设并引导开拓新农村市场、降低新农村资费;可以挑选部分农产品龙头企业或农产品合作组织或种植大户作为新农村信息化扶持的重点,利用重点扶持对象的发展来带动农民投入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以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个人、外商投资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

(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可以学习日本的成功经验,尝试建立并不断完善包括各批发市场的各种农产品的销售信息和生产数量、价格行情预测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这样,农民可以根据系统的信息准确了解某一时段的各种农产品销售量和价格,然后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能力确定和调整生产品种及产量,使农业生产井然有序。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健全后,农民就可以凭市场信息适当调整自己的种植结构、种植品种和农产品质量,提高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利润。

(四)加强文化科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

文化知识的教育首先可以围绕新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展开。新农村中小学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信息传播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在普及和巩固新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前提下,逐渐开展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充分发挥新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综合功能,传播农业科技、提供农产品供求信息和培养农民职业技能服务,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可以开展新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信息化技能和转产转岗就业能力。

(五)建立及时、全面、公开的公共信息平台

浙江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及对策初探 篇3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216-01

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这是我省的基本国情。小城镇建设在推动农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她不但是农村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和中心,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党中央在十五届三中全会时还首次把小城镇建设发展纳入党的纲领文件。由此可见,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建设,已成为我国在21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本文结合我省的一些情况,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一些问题和对策作一初步的分析,以供商榷。

1农村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城镇的布局规划工作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小城镇建设的投资数量大而且回收期长,一旦建成后又具有位置的固定性,这就决定了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作好布局规划工作,以保证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是目前由于在规划工作中存在欠缺,小城镇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规划起点不高、不够合理,小城镇建设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明确,如:有些地方忽略了城市与小城镇之间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关系,过分强调城市发展的需要;有些地区小城镇的规划虽然开始了,但规划不够细致,缺乏科学依据,具体操作困难较大;有些地区小城镇规划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求不协调,落后于经济建设步伐,造成巨大的浪费。

2)小城镇建设规模小。小城镇建设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具有最佳规模的问题,只有当小城镇建设达到最佳规模后,才能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小城镇发展,规模比较小,难以达到小城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发挥。

3)农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它关系到小城镇能否合理地满足人们的工商业活动和生活需要。而目前大多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薄弱,能源短缺,通讯设施落后。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环保设施不健全,供水排水设施落后的现象普遍,严重地影响到小城镇建设事业的发展。

4)农村小城镇的管理落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社会范围内的流通已是大势所趣。这要求在小城镇管理上,实行有利于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管理。但目前对许多小城镇而言,他们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等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户籍管理制度,严重地影响了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机会,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5)小城镇的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些地方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小城镇的环境污染严重,市容脏、乱、差现象严重,社会治安问题较突出。不但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将给小城镇的物质文明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

2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基本对策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政府部门对小城镇的建设必须进行引导和干预,通过科学的规划进行调控,根据各地的基础条件和客观要求确定小城镇的功能、发展规模以及如何调整产业结构、配置基础设施等,使城镇规划与当地的区域规划相互衔接。小城镇的布局,要根据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程度、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情况,从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尽可能做到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避免重复建设。注意保护资源、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增长和保护耕地,保持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我省义乌市为例,当地政府依靠商品流通这一特色产业(该市有闻名国内外的小商品市场),发展了服装、针织、彩印、文具、小五金、饰品、毛纺、拉链等在全国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优势的第二产业以及饮食娱乐业、旅馆业、仓储业、旅游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等具有相当规模优势的第三产业。在规划工业布局工作中,义乌市采取集中办好工业园区,促进产业向中心城区、卫星镇集聚的方法。以前义乌办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4个工业小区,形成乡乡开发,村村办厂局面,既形不成规模,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加快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促进企业集群,形成规模优势,按照建设现代化商贸大城市的发展目标,1998年义乌市对全市工业园区重新作了规划,调整为1个经济开发区、5个工业园区,以引导众多家庭工业进特色小区孵化发展。在规划和布局时要发挥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作用,这一点在我省做得较好:省委组织部、省乡镇企业局和浙江大学华夏乡镇企业学院一起,通过与加拿大奎尔夫大学合作,执行加拿大国际联合开发署(CIDA)资助的“加快中国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国际项目,两年来浙江大学共邀请加方专家10多位,举办了两期国际培训班,培训骨干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和乡镇镇长100多人次,传授加拿大有关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先进经验,为我省的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及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城市化标准。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发挥我省乡镇企业发达的优势,据统计, 2007年我省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达到了7804亿元左右,占全省工业增加值86%;上缴税金1278亿元,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78%;乡镇企业数111万家,吸纳就业1353万多人,占农村劳动力近58%。为此, 政府要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互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三位一体,同步发展。要采取相应的优惠措施,加大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提高其城市化水平,以提高城镇的城市功能。为乡镇企业搭好“戏台”,为乡镇企业“唱大戏”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从而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3)采取优惠政策,改善小城镇发展体制。要制定优惠的土地政策,吸引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对向小城镇聚集的乡镇企业在土地使用上给予优惠,要结合当地的产业和市场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如:绍兴柯桥的轻纺、诸暨的珍珠、天台的滤布、东阳的建筑、永康的五金、乐清的纽扣等等,吸引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有的城镇甚至达到了几十万人口。应建立健全土地地区性价格差异换算体系,允许农民用自家的承包地或乡镇企业原有的土地,来置换或抵消他们进入小城镇进行建房、办企业、务工、经商所使用的土地,以降低农户和企业的进城成本;要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和保护耕地的关系,对城镇非农用地的使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统一征地、统一转让,转让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鼓励农民向小城镇聚集的户籍政策,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镇一体化管理,让人口在城镇和农村之间自由流动,为农民进入小城镇创造条件。

4)城镇建设要结合农业产业化,加强与农业的联系。城镇工业应立足当地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龙头企业是城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可以提高城镇的整体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食品加工业在我省有许多特色,如:新昌茶叶、临安笋干、山核桃、奉化黄桃、庆元食用菌等等。城镇工业的发展反过来促使农民投资进一步投资农业,又如义乌市,依托商品流通产业,政府鼓励经商富裕起来的农民反哺农业开发,发展了特种养殖、蔬菜、水果、优质大米等有一定规模的效益农业,其中特种养殖规模居全省前列,同时还结合农业园区,创办农民公园,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5)重视环境保护。在今天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要彻底屏弃忽略环境资源价值的传统观念,遵循有价、有偿使用的原则,通过市场机制,将环境成本纳入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把农村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结合起来,选择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制定农村环境监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6)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教育要走综合的道路,实行农业、科学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教育转变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要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其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质的各类实用性人才。要结合生产实际组织农民学习先进实用的种、养、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技术,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学忠.我国乡村城镇化的必然性、现实问题和对策,经济问题,1999,5.

[2]窦祥胜.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9,8.

浙江新农村建设 篇4

一、已征地地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世代以农耕为主的失地农民, 猛然变身为户籍上的城镇居民, 曾赖以为生的农田劳作技能转眼成为无用之功。千百年形成的农耕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不会因土地使用性质的突变而急变。相反, 失地后的农民在谋生方式、发展方式上却被迫转换。面对这一切, 失地农民在思想上、心理上却没有做好准备, 从而导致一些错误观念甚至负面影响的产生。

1.迷失的金钱观

应该说, 我国人民历来崇尚“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的金钱观。然而, 在现实中, 许多失地农民, 骤然面对总额不小 (相对他们务农的收入) 的土地补偿款, 则迷失了原有纯朴善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某街道为例, 2000年开始土地被大量征用后, 人均获得了2.5万~3.5万元的补偿费;又因城镇规划需要, 有的村民住宅被折迁, 按家庭人均350元~500元/月至回迁止的补偿;再加上人均回购新农居房50m2 (价格630元/m2) , 而这类农居房因紧邻杭州市的有利地理因素, 目前市场价为4500元/m2, 从而产生了至少15万元以上的溢价房款。这就使得当地每户家庭都有一笔可观的财产。但是, 由于上述所有的经济利益都按人口平均分配, 因此, 老人们在一些子女眼中的身价倍增, 同时也成为家庭矛盾总爆发的导火线。为争夺父母名下的财产, 有的兄弟姊妹们较量使劲, 或捷足先登抢先把父母的份额拿到手, 从而小吵天天有, 大吵三六九, 兄弟妯娌混战致伤送医院、报110的也不鲜见。在这些财产争夺战中, 父母的利益及需求无人顾及。作为父母, 他们又无法满足每位子女的财产欲望, 一旦自己的财产被子女瓜分完毕, 有的就成了被子女踢来踢去的皮球, 生老病死无人理睬, 晚景好不凄凉!此类因财产引发的家庭纠纷, 每当村委、街道调解无效后, 递送法院立案的也不少。

2.变异的爱情观

失地农民渐渐鼓起的钱袋, 使他们在婚嫁之事的定位上显现出失常。物质财富增加了, 婚嫁讲究规模排场本无可厚非, 但当它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并在自由恋爱的过程中, 以爱情的名义掺入婚姻买卖, 则令人深思。如浙江省一些失地农民家庭, 为子女操办婚礼 (主要是男方) 通常要耗资8万~20多万元, 主要用于彩礼、给新娘买首饰衣服、拍婚纱照、办酒席、装修新房等, 花尽所有的土地补偿款后, 有的还需举债而行。问及原因无非是:办得体面些, “风光”;没办法, 跟风;不这样操办, 女方不乐意。有的姑娘在恋爱时索要高额彩礼, 不达目的以分手相要挟, 美其名曰“有面子”。在当地, 只要操办过两场以上婚礼的家庭, 几乎家家负债, 一等婚礼结束就分家单过, 谁欠下的债谁偿还。“高价婚姻”成了沉重负担, 使不少失地农民又成为贫困户。

3.不知所措的消费观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更是广大农民持家守业发家致富的看家本领。在生活宽裕的前提下, 提升日常消费水平也无可厚非。党和国家把发展生产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 有的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款等收入全部用于建造装修新房、砌垒豪华坟墓, 则表现出有悖于传统美德, 影响了失地农民的进一步发展。当问及一些家庭是否愿意进行投资?只有极少的人回答有机会愿意“投资经商”, 更多的人则是一片茫然。

4.缺失的公共利益观

“村容整洁”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提出后, 在已征地农村, 这方面的建设则得益于靠近城市的有利地理位置 (基层政府财政资金的宽裕) , 出现了前述的崭新面貌。但是, 在已征地农村仍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本来新修建的笔直的村道却变得弯曲难看。问及原因, 才是当地外来人口增多, 租房业兴起, 失地农民就千方百计占地搭建房屋以增加收入。一些宽敞的公共场所, 被占用堆置私人杂物, 邻里街坊竟相仿效, 凭添了村容村貌建设的难度, 加大了基层干部的工作难度。不少村民家中窗明几净, 但对公共卫生却视而不见。更有少数人置有关法规和制度于不顾, 在即将征用 (或已征用还未开发) 的土地上植树、建房、挖鱼塘, 坐等补偿, 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5.不良生活观

土地被征用后, 在一些地区, 以前已被禁止取缔的如卖淫嫖娼、大小赌博、封建迷信等现象又有抬头。参与者主要是一些失地后重新就业不充分、主动寻找就业门路意识淡薄、等靠依赖思想严重、手中又握有不菲土地征用补偿款和失地后利用土地补偿款发展生产经营或开厂设店的村民。聚赌者下注越来越大, 不分时节地点, 男女老少齐上阵聚赌的现象也不鲜见。有的输尽全家土地补偿款, 夫妻反目闹离婚;也有的因赌资纠纷杀人, 酿成严重的刑事案件。较强的经济收入还成为不少失地农民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财力基础。一些年青人也表现出贪图享受、不思进取, 打工上班嫌累, 上学求艺嫌苦, 仗着父母手中有一些存款, 整日闲散家中, 聊天打牌逛街吃饭成了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 连结婚养育后代也依赖老人。这些现象显然与新农村建设中的“乡风文明”要求格格不入。

二、新农村建设中已征地地区问题产生的根源

任何问题的出现总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已征地地区农村出现的问题, 也必然是一定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

1.现实之因

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且30年不变, 但只享有土地使用权。对土地的使用也由改革开放前的划拔逐渐变为有偿使用, 从而使土地的潜在价值被挖掘。以浙江省为例, 邻近城市周边的农村土地瞬间即成为稀缺资源而价格倍增。浙江省因经济基础比较雄厚, 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明显强于别的省市。广大农民因土地被征而人均获赔几万元是前所未有的事,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做梦都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钱。征地后无地可种, 以前他们由于被束缚于土地上,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年四季生产方式基本不变, 生活于同一区域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落差无己, 生产利益有限, 物质上无从攀比, 大家相安无事, 保持着朴素的价值观。然而, 征地带来的突变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愈越了他们所能理解和承受的心理底线, 对市场经济、城市化也缺乏应有的准备。农转非后, 身份变了, 思想情感、生活习惯等却不是说变就能变的。由此, 失地农民被抛进现实的大涡轮中急速旋转, 传统农民的小农意识如眼光狭隘短视、计较眼前个人利益、缺乏远大目标的弱点充分暴露。

2.历史之因

我国政府多年来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 使农民受教育有限是不争的事实。新中国建立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遵循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农民支持市民的原则, 农村教育是真正的“人民教育人民办”, 农民以微薄的收入支撑着农村教育的大厦。直至如今, 我国的教育投入还是重城市轻农村, 重大学轻小学。可以说, 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是失地农民中依然存在大量文盲半文盲的直接原因之一, 而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陡增的现象, 又是导致失地农民求学改变命运的动力不足的另一原因。受教育不足的直接后果, 即是文凭低、受专业教育少, 而无一技之长则再充分就业难, 获得高收入工种难, 从而造成新的失业人群, 不可避免地就容易滋生事端。

3.面子之因

国人常说“死要面子活受罪”, 意即指人可以为面子受罪甚至死亡。面子问题缘于我国传统文化中以群体为本位, 以家庭为中心, 人际关系重伦理、风俗习惯重情谊等因素。由于每一个社会人都生活于一定的社会人际关系中, 失地农民亦无法诠释传统文化的内涵, 内心深处依然遵循着传统文化, 并体现于日常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中, 即他们往往以他人为参照物反衬自己的得失感受。如今因征地有了比过去强得多的财力 (实力) , 就有了他们视为挣面子的本钱, 因而以张扬攀比斗富讲排场的生活消费来向人们显示富有;以婚恋为由索取“高价彩礼”等行为的出现, 除了提高生活质量外, 更有向人显摆挣“面子”的用意。

4.制度之因

一般来说, 在政府财力范围内, 一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本应覆盖全体公民, 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但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 至今仅保障了2亿左右的城市居民, 广大农民则未能被惠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虽然附着在城市户口上的社会经济利益被越来越多地剥离, 但一些隐性和显性的利益依然存在。然而, 失地农民农转非后, 他们的发展权、就业权、就学权、就医权、养老权等各权与“真正”的城市人之间, 鸿沟仍然存在。如浙江省杭州市属的肖山区、余杭区, 在6年前被划入杭州市辖时, 明确规定两大区3年过渡后正式融入杭州市。而如今6年多过去了, 大量杭州市出台的涉及百姓利益的红头文件上都会有小括弧 (肖山区、余杭区除外) 。而杭州市八大区中, 恰恰是这两区的失地农民数居前位。

三、已征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出路

已征地地区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 既正常也是必然的。关键是各级政府是积极应对, 还是消极应付;是正面迎接, 还是视而不见;是标本兼治, 还是得过且过;是防微渐, 还是听之任之, 放任自流。作有为政府, 就应总结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独特性及已有条件:如因为有征地补偿, 农民的经济基础强于其他地区的村民;地理位置靠近大城市, 能较多接受城市的经济辐射, 思想上较易接受城市的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高于其他地区, 具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 等等。并在此基础上, 更好地建设新农村。但不能将城市模式简单地植入这些地区, 而应该思考如何利用当地现有条件及需要, 构建一个有别于城市又先进于一般农村的特殊之地。笔者认为, 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提升失地农民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具有市场竞争意识及能力, 并作为劳动力资源流动起来, 以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的认可。

1.教育对象应实行分类施教

学龄前儿童、青少年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投资群体, 前者已基本进入村办、镇办或民营幼儿园学习, 后者则大多进入小学、初高中学习, 家长抱怨较多的是“学费太贵”、“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由于这个群体的孩子独生子女增多, 他们集万般宠爱于一身, 染有娇骄二气的孩子不在少数, 明显缺乏父辈的吃苦耐劳精神。不少人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 就成为了新一代的失地农民。因而对他们应设定一条受教育原则:绝对不能再出现新文盲或半文盲。

青壮年的受教育程度, 从目前来看, 文盲、小学生、初中生最多, 高中生次之, 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极少 (基本是毕业后回原籍) 。就业情况, 则与文化程度呈正比。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以小店主、泥瓦工、自行车修理工、建筑工地小工、农贸市场小商贩为主, 基本是低技术或无技术要求的工种, 从业不稳定, 流动性大, 就业环境恶劣, 工伤残没有保障, 收入也不高。

而5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大部分是文盲、半文盲和小学生, 初、高中生极少。他们中只有40%的人能充分就业, 对未来的生活较多忧虑, 担心粮价上涨以及孩子学费、家人生老病死的费用等, 精神上寄托于神灵。随着时间的推移, 无工可打闲赋家中的人将越来越多。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一是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与他们能否充分就业且就业后能否获得理想的收入成正比。二是受教育程度越高, 眼界越开阔, 思路越广, 就业渠道越宽, 可选择的工种越多, 对失地后的生活工作担忧越少, 甚至就业的半径距离越长;在家中争抢父母财产的现象也少些, 反而能较好地尽到赡养的义务;也能接受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环境等这样的意识, 并自觉地遵守。反之, 受教育程度越低, 就业地点离家越近, 跳出家乡赴外地闯荡的精神越少, 有的甚至连外出闯世界的想法也没有。三是受教育程度越低, 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意识越低。在笔者造访的低教育者中, 几乎所有人对从业环境、工作条件都比较漠视, 没有人事前与企业订立过就业合同。同时, 他们自主创业、再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政策法规了解得也很少。四是受教育程度与竞争能力的强弱直接关联。受教育程度越高, 掌握的知识技能越多,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抵御竞争的冲击力越强, 反之则弱。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对学龄前儿童、青少年群体, 应强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不使一个孩子缀学, 并应奖励上高中至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青年人。青壮年处于人生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面临的困惑、担心、压力是各年龄段中最强的, 因而他们是施教的重点对象。

2.教育内容应实用并易吸收

根据失地农民各年龄段的特点, 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坚持学用结合。如浙江省坎山镇在2006年1月, 为引导失地农民重新就业, 就举办了一期摩托车维修培训班, 邀请浙江大学的专家讲解摩托车的构件、行驶中常见的问题及如何维修等知识, 原本只通知了30位摩托车爱好者及几位修理工, 没料到消息一传开, 村民们就自发地从各村赶来, 使只能容纳50多人的教室, 最后挤进了80多人。第二, 政府“埋单”, 为农民打造“终身教育”课堂。由于失地农民普遍缺知识、缺技术、缺信息, 适应市场的能力弱, 因此, 地方政府应拔专款购电脑、图书和聘请专家, 根据不同对象、层次的实际需求设置教学内容, 坚持对失地农民实施“终身教育”的理念, 使他们掌握一至二门专业技术, 以达到由物质自保推动思想观念的进步。第三, 持之以恒搞普法。就目前而言, 不少失地农民对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是一片空白。他们中有人参与黄赌毒等活动或任意剥夺父母的权益, 还缘于对法律的无知。所以, 只有懂法才能守法, 普法是当务之急。

3.教育形式应灵活多样化

采取何种形式, 对失地农民进行教育, 这是影响农民教育实际成效的关键, 因此, 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与再就业谋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无论是办夜校、培训班、法律研读班, 还是采取教师授课、现场咨询、图书查阅、网上浏览、编印刊物、推荐读物等, 只要围绕“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总体目标, 坚持“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 就一定能使农民手握技术, 走向市场。

综上所述, 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农民拥有较高的谋生手段, 提升他们的观念, 接受社会的变迁。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已征地地区, 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榜样。

摘要:城市周边农村的土地被大面积征用后, 一些地方政府按照城市模式来建设这些地区, 意欲使之城市化。然而, 这些地区在外观上可能很快就实现了决策者的设想, 但其内涵却依然会保留着传统农村的特征。就此, 本文探讨了该类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显现的问题及其根源, 并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对策。

浙江新农村建设 篇5

日期:2010-04-02 11:02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日前,临海涌泉镇先锋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布信息后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原先该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化学残渣“锡泥”作为废物直接投入临江,自从在平台“生意旺铺”中发布信息后,立即吸引了江苏两家需要“锡泥”作为原材料的化工企业来谈判。现在该企业每月可出售“锡泥”60多吨,每吨售价高达1.8万元,直接经济效益达108万元。

涌泉镇是浙江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试点乡镇之一。随着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首批66个试点乡镇的推进,当地农村经济正呈现出新的活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播下希望的种子

2009年,浙江省委组织部开始在全省远程党教系统的基础上,按照中组部“党员受教育、农民得实惠”的重要指示,联合中国电信浙江公司、浙江省经信委、农业厅、网盛生意宝、网盛电信等启动了“三纵一横”的浙江农村信息化总战略,并着手建设“时代先锋·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依托“时代先锋·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三纵一横”的创新工作思路,以农村政务、商务、服务为纵,乡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横,把农村的乡镇政务、农民的电子商务活动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经过资源整合,以互联网方式构建一个为“农民、农村、农业”提供政务、商务、服务“三位一体”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首批66个乡镇建成的信息网,既是当地乡镇独立的综合信息化平台,同时彼此之间还实现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互助推广”。这既避免了单个乡镇网“信息孤岛”的产生,而且通过相互“抱团”,用低成本的运作方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用户和影响力的最大化。

浙江省委组织部有关人士认为,平台的建设不仅拉近了基层地方政府与广大农民之间的距离,大大推进了互联网与信息化在农民群体中的普及应用,而且直接服务于以乡镇为落脚点的浙江“块状经济”,成为当地民营乡镇企业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中国制造”的一面窗口。

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内,在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和网盛生意宝等的具体承建推进下,全省已有66个乡镇建成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对外窗口,展示乡镇文化、地理优势、招商投资政策,同时设立企业、特产专题网页,让世界了解当地乡镇与“块状经济”。目前,66个试点乡镇共有965个行政村、8000多家企业和600多家农家乐“入驻”,还汇聚了大量乡村景点、农特产品等信息,并且每天都在大量增加。其中,商务总站已有190多万家企业“入驻”,并以每天几百家的速度递增,而各种商机信息的发布量保持在每天近40万条,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针对许多农民不了解、不会用网络和信息的现状,中国电信浙江公司还展开了多场次多层次的培训活动,据统计,全省累计共举办培训会议150余场,培训讲师200多人次,共培训乡镇机关工作人员、镇村信息员、企业代表、农村经营户代表5000人左右。66个乡镇工作人员和村官的培训率达到90%以上,70%以上的企业和经营大户已开展培训。全省各市、县(市)分

公司也初步建立了内训师队伍。

信息之花竞相开

如果说农村信息化示范村的创建解决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问题”,那么农村信息化综合平台的建设解决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干什么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农民可以通过平台获取生产生活中的各类信息,对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业现代化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才几个月时间,临海市喜洋洋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手段,已销售柑橘1280吨,出车76车,销售额达到480万元,精品柑橘销售近5000公斤,实现销售额5万多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临海涌泉镇农民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真正达到了为农民致富,农村企业增效的目的。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余姚梁弄镇的旅游景点和农家乐,经平台推荐得到了广泛传播,知名度越来越高,国内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前段时间天气还较寒冷,但进山游玩的客人仍络绎不绝,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滚滚财源。

3月18日,宁海胡陈东山桃花节拉开序幕。只能容纳3000多人的会场,竟挤进了5000多人,还有人流不断涌来。往年,胡陈乡也年年举办桃花节,但总只有两三千人。今年来了这么多的人、且有不少是非宁海籍人士,他们是怎么获得信息的呢?许多人答曰:从网络上得知的!有了人流,就有了物流、资金流。桃花节期间,胡陈乡的五六十家农家乐餐位满、床位满,村民们揣着鼓鼓的腰包,乐得合不拢嘴。

对于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带来的好处,绍兴索密克汽车配件公司王经理也深有体会。自从在平台上发布公司产品供应信息后,来电询问产品信息的电话显著增加,谈成了好几笔生意。

平台开通之初,绍兴许多农家乐、农副产品商店的经营户们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加入平台,结果不出一个星期就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意。绍兴县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加入平台后,就有50位网友对该中心进行了推荐,该中心经理开心地说:“网友的推荐是我们最好的免费广告。”而舜江人家农庄在平台上发布信息后,生意好得天天爆满,老板笑着说“是网友给我介绍的”。

在尝到了“甜头”后,平台的好处越来越得到试点乡镇农民的认同。现在,农户和农村经营户都从原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加入平台,转变到主动上门找到电信公司,要求尽快安排加入平台。

这不,安吉溪农乡的白茶开采在即,黄杜村的白茶大户陈锁,便加入平台,借助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将自家的“千道弯白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发布在农村信息服务网站上。海韵茶场的老板郭伟,将白茶的生产流程以及白茶的营养价值等内容都发布在服务平台上,他说:“我很重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有新信息我马上传到网上,等白茶一上市,一定有不少客户登录我们的网站。”

还是宁海胡陈乡副乡长、信息化工作组副组长陈开友的话较有代表性。他说,搞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我们总共投入了30多万元,这对一个财政收入有限的山区乡镇来说,是一笔不菲的投资,但如果从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则利莫大焉———胡陈洋芋虽然品质好、口感佳,但过去只能卖两三角一斤,如今有了信息化平台,价格上升到一元多一斤,真正体现了优质优价。仅此一项,全乡农民可增收7000多万元!通过网络,胡陈乡农民还实现了网上直接交易。

村务管理显身手

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对外实现了省内各个村的网站和域名访问等功能,对内实现了村务管理系统和OA自动化系统,不仅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还是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记者点开一试点乡镇的网页,网页政务部分有时政要闻、远程党教、村务管理、地方动态、党政领导、政府服务等主要栏目。首页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该镇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状况,并介绍了乡镇领导和各自的职责,提供了一个有事找领导的窗口。在时政要闻栏目,除了国家、省市区县各级的新闻动态,更多的是一些涉农信息,让百姓了解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一些新闻和政策。通过本镇动态、本地公告,老百姓可以了解镇里的一些新闻动态和公示公告,例如镇里召开了什么会议,举办了什么活动,老百姓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基层政务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内网系统,系统分为村务管理、村务公开和镇村通三块内容。村务管理主要针对基层组织的日常办公和业务工作的管理,围绕人口、资源资产、公共管理服务三条主线,像人口、计生、党群、社保、资产等都可以通过这里进行管理。村务公开分对内和对外,对内,有权限的人员可以登录系统查看所辖村的公开信息,可以开设几个村民的公共帐号让大家来查看;对外,村务公开信息还可以与村的外网进行对接,信息可以直接展示在村网上面。该系统还实现了镇村联动,实现了简单的办公收发文管理,镇村间数据的报送和统计。

有了这个对内的系统,连村民的基本信息等都可一览无余,比如征兵的时候,村里有几个应征对象,比如搞计划生育的时候,村里有几个育龄妇女,都能实现鼠标一点,尽在掌握之中„„这一来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来也是一种“无纸化办公”。

基层政务管理系统以全省各基层乡镇、行政村为服务对象,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改变了基层政府的办事模式,实现了农村管理办公自动化,优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加强乡镇对各行政村的管理,得到了各级村干部和村官的好评。

衢州新塘边镇毛香水书记是这样评价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她说,平台为乡镇实现了办公系统功能、资源的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功能与服务功能,取得了三大好处,一是有效地展示了本镇特色,提高乡镇知名度;二是促进办公自动化;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绍兴县柯岩街道州山村村官钱晓琴说,“我们村目前已经建立纸质的一户一档档案,但是档案变更与查询非常麻烦,尤其是外来人口管理方面问题更加突出,现在有了这套平台,我们已经着手把繁杂低效率的纸质档案管理迁移到农村综合信息应用平台的村务管理系统上来,不但解放了村委的人力,更提高了管理效率,一举两得,还获得村委村民的一致称赞。”

嘉善县姚庄镇村官说,“作为村官,我觉得村务管理系统的最大优势是综合性,像人口管理、党员管理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条线’,通过一个网站能解决很多问题,实用性很强,非常方便。”

信息致富“播种机”

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并不仅仅在电子政务和帮助农民致富上,它也是网络报刊、网络人口学校、网络技术培训等“素质培育”的大平台,为农村涌现更多素质高、技术佳的“人才群”,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农民用不起,不了解、不会用网络和信息的现状,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张新建总经理在今年的两会上建议,建立“一村一站一村信息官”的模式,引导大学生村官发挥知识和创新优势,成为“农村首席信息官”,为将信息化从村口引向农户,帮助农民及时、直接地从网上获取农业和科技方面的信息,上网发布信息为农民寻找商机,突破农村信息化的最后障碍发挥关键作用。

据了解,这一模式将在浙江部分乡镇试行,使大学生村官成为农村信息致富、发展的“宣传队”和“播种机”。所谓“一村一站一村信息官”,就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每个村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并配备一名大学生村官进行管理和运营。在服务站内以“政府出一点、电信贴一点、电脑商补一点、村里掏一点”的方式,配置电脑,接入宽带,添置服务站所需相关用品,直接为村民提供上网,提供信息收集、发布服务。同时,让服务站成为村级信息化普及的培训、传播基地,手把手为村民进行信息“扫盲”。此外,政府要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农村首席信息员培训和认证,对首席信息官提供创业政策,让大学生村官更乐意创业在农村、扎根在农村。

“要让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关键要让他们能在农村找到发力点。”张新建总经理说,综合信息服务站就是要成为大学生的创业之地、立业之地。“在服务站,大学生村官可以向农民宣传信息化,开展电子图书、网络教育、信息咨询、电子商务方面的信息培训和服务。”

为了浙江农村经济实现新的腾飞,2010年,浙江省将全面推广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计划为500多个乡镇建起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并力争在2011年覆盖全省1000余个乡镇。

浙江建德农民点点鼠标就能办好事情

日期:2010-04-20 09:07 作者:郑伟林 李牡娇 来源:杭州日报网

乾潭镇红地球葡萄园的李增土,原来只能在新安江公众网上发布葡萄供应信息。之后,有些商业网站找到他,让他做网页,可都要收取不小的开通费。现在,乾潭镇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专门为他的葡萄设置了一个免费信息发布区,而且这个平台直接链接在农村中国网上。

“葡萄销售量提高了许多”,李增土说,去年不少远处的客人都是在网上看到信息后,自驾游过来采摘葡萄。

据悉,从2009年6月开始,浙江建德着手申报创建首批省级农村信息化示范县(市),目前全市16个乡镇(街道)全部拥有各自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平台上各乡镇要闻动态、企业名录、招商项目、文化下乡等信息一应俱全,每个乡镇有什么特色,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所有内容都一目了然。

建德信息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建好新农村信息平台,发布农副产品、乡村特色旅游及相关农业资源,同时可利用农村管理系统进行村务公开、网络办公、信息浏览等。

大同镇徐韩村的大学生村官李万欣告诉记者,把所有的信息都存在平台的数据库里,在查询和统计方面相当便捷。上一次,他们村里要交60岁以上人员统计表。通过登录平台后搜索,几秒钟功夫,所有的信息都出来了,和以前的人工统计方法相比,不能同日而语。

浙江新农村建设 篇6

[关键词]江西新农村 农村教育新体系

[作者简介]尹姗(1965- ),湖南攸县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讲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曾青云(1958- ),江西吉安人,江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成人教育研究;孙卫星(1957- ),男,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中心支行。(江西 南昌 330027)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63-03

江西是一个农村人口较多,农业比重较大,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要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江西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站在历史的高度鸟瞰江西新农村建设,可以发现农村教育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基石与支点。在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之间,集中表征出过去与现在江西农村建设的问题与矛盾,同时也孕育着江西农村发展的前景与未来。如何把握好建设新农村与农村教育的复杂关系,进而以农村教育新体系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我们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对建设江西新农村与农村教育新体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深度探究。

一、建设江西新农村呼唤农村教育新体系

(一)农村教育新体系是建设江西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浩瀚工程。依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目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着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推进社会和谐,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尽管要求与目标涉及甚广,内涵博大精深,但只要对其本质属性与外部关联稍加分析,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制定“20字方针”要求的初衷、目标实现过程以及最终实现目标,都离不开数以亿计的土生土长在中国农村的广大农民群众。

实现建设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全面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应是第一位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需要有政府的支持、技术资金的投入,更迫切地要求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能有一个强势转化,否则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将由资金、技术转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这意味着江西新农村的“新”,不仅新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生活富裕,新在农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更新在培养新农民。培养新农民离不开发展农村教育,但从目前江西农村教育整体上看,教育体制、运行机制、教学质量、办学条件等软硬件环境,都与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要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对现有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行革命性变革,通过教育格局调整、体制创新、制度建设、资源整合、环境优化、城乡互动,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农村教育体系,进而以农村新教育建设推进江西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新教育理念及其特征

农村新教育既是一种办学理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是对传统农村教育观念扬弃基础上的创新,是农村教育体系的重新规划、教育目标的重新确立、教育格局的重新调整、教育行为方式的重新抉择,彰显着“人本”色彩和文化底蕴。其基本内涵是:在教育结构上,以基础教育(义务教育)为原点,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延伸,构建农村教育“铁三角”;在教育体制上,由以政府体制内办学为主转为政府体制内办学与社会、企业、个人体制外办学并重,加快农村教育“社会化”;在资金筹措与资源开发上,由政府财政性供给和运作为主转变为政府供给、开发与社会、村镇、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开发为主,实现农村教育资源投入“多元化”;在教育运行机制上,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开发农村乡土人力资源为基点,以现代教育改造传统教育为动力,以促进城乡教育互动为切入点,以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创农村教育新局面。

农村新教育还具有明显的现代特征:一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突显持久性。它不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某一发展阶段需要而进行的短期性建设,更不是为了满足某些政府政绩需要搞的应急性建设,而是面向现代、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长久性教育体系建设。它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农村新教育建设强调主动性与互动性。不仅致力于农村教育的自主发展,执著追求农村教育完美的主体形象,而且激励城乡教育互动和内部诸要素间的互流,最大限度地推动城乡教育和内部教育板块的无缝链接,力图通过城乡教育与内部要素的交流与交换,为农村教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激活农村教育潜力,延伸农村教育链条,形成教育发展新生态。三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注重实效性。它不是样板工程,更不是亮化措施,而是面向广大农村人口、惠及子孙后代的公益性事业。它不仅要求在蓝图规划上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前沿性,而且在建设的实践中更注重务实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机制、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建设等方面,必须与建设新农村发展要求相适应,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三)农村新教育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建设江西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相比以往,“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呼应新时期发展战略转变、统领全局的新提法。新农村建设的“新”集中体现在,一是城乡之间良性互动和谐共存,持续发展;二是农村各项社会制度逐步完善;三是新农村要体现出社会和谐,人民生活幸福。而要切实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意,就需要有着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新教育建设就是这个着力点。

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温度计”,集中反映建设新农村的成果与程度。农村新教育建设不仅是新学校建设、教学基础设施的增加、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学生就读率的增长,而是当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与水平的真实反映。江西乃至全国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发展的实践表明,尽管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区域性差异和历史的惯性作用,但农村教育是否有所发展,则是一个共同话语,透过农村教育这个窗口,人们可以大致估量出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程度。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了,而农村教育未有起色,那么,这种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可能就属于政绩工程之类或急功近利式的泡沫经济。同样,凡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切实有所发展,当地农村教育发展的程度与水平就肯定会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另一方面,农村新教育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推进器”,有力推动建设新农村进程。建设新农村最缺乏的就是人才。过去,为了解决农村建设人才不足的矛盾,国家和各级政府曾大力推行过城镇科技人才支农、企业送技术下乡等举措,但对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庞大人才需求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建设新农村需要的人才,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而且要留得住心,扎得下根,这决不是依靠外部人才支援所能达到的语境。需要大力发展和创新农村教育,构建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和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的新型农村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和数以亿计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储备与智力支撑。同理,一个地方的农村新教育建设搞得好,当地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和技术人才数量就必然显著提升,并由此产生巨大的同向推力,开创当地建设新农村的新局面。

二、构建农村新教育新体系构想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新体系

构建“三位一体”体系,是农村新教育建设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农村新教育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以农村基础教育为主体,以农村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为两翼,三者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覆盖农村区域,跨越时空的教育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广大农村人口提供教育服务,不断满足建设新农村的教育需求,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要点是,一要盘活农村基础教育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和师资的多元功能与效用,构建农村新教育建设的主要基地。可以采取基础教育资源叠加利用和交错使用的方式,突显农村中小学一校多能形象,促使农村基础教育资源不仅为农村中小学教学服务,还可为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学校既是普通教育中心,又是农民文化技术教育和培训中心、农业科技知识培训中心,还是农业科技的示范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成为乡村基层开展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二是要继续发挥农村职业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整合,加快农村成校和职校的恢复与建设,重点解决“房子、班子、票子”问题,建立全新意义上的农村职成教育体系。

(二)创建“多元互动”的农村教育新模式

创建“多元互动”的教育模式,是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方法论选择。运行何种教育模式,关系到农村新教育的实效性与持久性,可以说,特定的教育模式既是农村新教育植根的土壤,又是一切教育活动运作的逻辑空间。“多元互动”教育模式的首选任务就是要阐明农村新教育是怎样一种主体构成与体系结构,怎样一种实施过程和行为推进,怎样一种资源整合与社会参与,其运作的关键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流动和各类教育无缝对接。

一是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无障碍交流与交换。包括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消除由于信息不通或不对称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并通过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入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工作,推动城乡教育资源、人才的无障碍流动,鼓励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形成城镇支援农村,农村反哺城镇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是要实现农村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教育链条脱节是以往农村教育的沉疴,农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缺乏必然的通道。农村基础教育除部分和少数学生有幸进入高中和大学外,绝大多数学生初中、高中毕业即失去了接受再教育的机会,而农村成人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又由于生源不足难以维系,出现“有要求而无需求”的怪现象。农村新教育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各类教育的无缝对接,对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实行分流分层培养。农村学生初、高中毕业后,可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分别纳入高中、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轨道,从而形成完善的农村教育链条。

(三)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教育新环境

农村教育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是不争的事实。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尽管党和国家再三强调农村教育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出台了多种政策与举措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但这些政策和举措在落实过程中被片面曲解或断章取义,有名无实,真正落实到位且发挥效应的不多,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所必要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恶化,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中排序末位。在许多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缺乏制度保障,似乎可有可无,教育经费拖欠或挪用现象普遍,农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处于难以维系的境地。这些问题的存在,尽管有其特殊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但绝不能成为搪塞推挪的借口,而更应该触发对历史症结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行动的理性选择,换而言之,就是要通过加快农村法制建设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村新教育建设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育人环境。

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为营造“和谐安定”的农村新教育建设的环境积累“要素”。作为新教育建设的重要构件与基础,应当立即着手农村新教育建设所必需的社会与法制环境的构建与完善,以此保障和支撑新教育建设的“和谐安定”发展。这种“和谐安定”的环境,应将历来党和国家有关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理念与政策方针注入农村各级政府,将全社会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引入广阔农村;应对现有的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梳理,对农村新教育未来建设所需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凝练与制定。此外,应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更为前瞻的眼光,对农村新教育建设的未来做出既符合中国社经济发展潮流又重乡土实际的蓝图勾画,为未来农村新教育建设实践提供必要和卓有成效的社会与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林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作用[J].教育评论,2006(2).

浙江新农村建设 篇7

一、发挥方山田鱼和稻米的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方山乡四周中低山环绕,森林覆盖率高,水源涵养量高,积雨面积大,小溪流密布,常年流水不断,水质无任何污染,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灌溉系统。独特的地理环境极适宜田鱼的养殖和水稻的生长,田鱼和稻米也就成了方山的两大生态农业优势产业,也是方山农业发展的重点。

(一)提高特色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生产能力。

要继续优化方山田鱼的品种,提高田鱼的品质和产量,并稳步扩大田鱼的养殖规模,提高方山田鱼的生产能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方山乡稻田养鱼有7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方山农民养成了在稻田、房前屋后的水沟、水渠和水塘中养鱼的习惯,“有水就有鱼,田鱼当家禽”是对方山稻田养鱼的真实写照。独特的地方优良鱼种,清洁的山间泉水,天然食物的喂养,使得方山的田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丰富,吃了以后能令人回味无穷,是天然的绿色食品,深受顾客的青睐,目前的市场售价高达38元/公斤;用方山田鱼加工而成的田鱼干松脆可口,色泽纯正,馨香沁人,除销往宾馆酒店外,还远销欧美,目前的市场售价已达160元/公斤,但仍供不应求。因此方山的田鱼产业是一项非常有地方特色、有开发潜力和发展前途的产业。但笔者通过对方山田鱼生产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方山田鱼的生产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田鱼的生产周期过长,从鱼苗长成一斤左右的成鱼需三年时间,影响了田鱼生产的经济效益;二是方山的田鱼养殖还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田鱼养殖以单家独户为主,比较散乱,且养殖面积还有日益萎缩的趋势,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产量低下;三是部分村民为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用外地价格低廉的彩鲤冒充本地田鱼生产田鱼干,使田鱼干达不到本地田鱼干的品质要求,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严重地影响了方山田鱼干的声誉。为此,我们必须着力优化田鱼的品种,依靠科技,在不影响方山田鱼品质、口味的前提下,提高田鱼种苗的纯度和产量,并培养产量高的田鱼品种,缩短田鱼的生长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以田鱼养殖示范园区建设为龙头,加大对田鱼养殖基础设施的投入,积极推进规模化养殖,切实提高产量,努力实现田鱼养殖的产业化;另外,还要加强对农民诚信意识的教育,并加大对假冒方山田鱼及田鱼干的打击力度,维护方山田鱼的品牌和声誉。

(二)改善并优化方山水稻的品种结构,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方山稻田养植是一个经过几百年发展而演化成的微型生物圈,稻田施农家肥,鱼可以除草、松土、吃稻虫,水稻不需要施农药,由于稻田不洒农药,不施化肥,生产的稻米无污染,质软粒大,是纯天然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深受市场的青睐,据调查,这种米在温州市场上畅销,最高售价达到8元/公斤,大大超出一般的稻米价格,效益显著。但目前仍有不少农民顾鱼失稻,管理粗放,产量低,且品种结构较为单调,一年只种稻一季,其余时间都让农田空闲,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特别是由于方山是华侨之乡,乡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已经出国打工或做生意,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些老人、小孩,劳动力严重缺乏,这更造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水稻生产用农民自己的话来说是只够自己吃吃,产量不高,水稻生产基本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原始状态,很难形成规模效应。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推广优质抗病虫的水稻品种,积极推广双季稻,针对方山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可以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从外面引进能人,推行规模化经营,切实提高方山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二、充分发挥方山生态和石雕工业的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

(一)依托方山的生态优势,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方山乡的生态旅游资源较丰富,地形地貌独特,自然山水风光优美。首先,方山特定的小盆地地形把方山隔成一个“世外桃源”,溪涧纵横,山泉飞瀑,隐耀其间,到处是潭潭清水,鱼光鳞鳞,使游客能真正体验到世外桃源的意境。其次,700多年的稻田养鱼成了方山特有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农民房前屋后都养鱼,形成了田头地角彩鲤欢跳的田园景象,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特别是2005年6月,在方山龙现(中国田鱼村)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亚洲唯一的“联合国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后,方山的稻田养鱼更是蜚声海内外,极大地提高了方山稻田养鱼的知名度,再加上龙现中国田鱼村的神话传说,对广大游客也有较大的吸引力;另外,方山的田鱼肉质细嫩,味道独特,吃了令人回味无穷,这也能吸引广大游客来方山赏鱼、尝鱼。再次,方山的南部还有海拔1106米的奇云山,山上有5000多亩的草甸,200多亩的高山湿地,这里草甸绵延,云雾缭绕,有江南之秀美,北国之风情,特别是阳春三月,呈现眼前的是“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动人画面,很有旅游开发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开发、利用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做好方山生态休闲旅游这篇文章,将会极大地促进方山经济的发展。

(二)利用方山石雕工业的优势,积极开发石雕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再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工业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的全过程,使其获取科学知识,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并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目前,工业旅游作为新兴的专项旅游项目,因其文化性、知识性、可参与性、现场性等特点备受游客青睐,并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工业旅游最早起源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如今,欧洲的“工业旅游”已相当红火,法国的“雷诺”、“雪铁龙”等汽车企业年接待游客都超过20万人次。我国的工业旅游起源于1999年初的海尔,现在国内工业旅游迅速升温,我们丽水的遂昌金矿从2003年起开发了以“探千古黄金迷、圆往昔黄金梦”为主题的黄金工业旅游项目,这是丽水市的首个工业旅游项目,效益显著。缙云的燕京仙都啤酒有限公司也正紧锣密鼓地在开发工业旅游。在青田,也有自己独特的工业———石雕业,石雕业在青田是龙头产业,且历史悠久,从考古和出土文物及有关资料判断,至今至少已有1700年的历史。青田的石雕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早已扬名海内外,那么,这些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又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用来加工石雕的叶腊石在地下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开采的?艺人们又是怎么把一块叶腊石加工成美妙的石雕工艺品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对广大游客来讲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而方山乡和邻近的山口镇都是青田有名的石雕之乡,中国石雕城也坐落在山口镇,青田石雕的矿石———叶腊石的主产地就在山口镇和方山乡的山体中,这里出产的封门清、灯光冻、黄金耀等叶腊石堪称中国奇石,名扬天下,并伴有动人的传说,还有这里的山体中采掘叶腊石的矿洞星罗棋布,并绵延到地下深处,对这些矿洞中已废弃的一些典型矿洞进行处理改造,完全可以成为观光旅游的好景点。总之,通过投资改造,把青田石雕从采矿、选矿到加工成精美石雕的全过程展示给游客,必将使广大游客大饱眼福,并能大大增强对青田石雕的认识,促进青田石雕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方山乡与山口镇合作,与有关企业、公司联合开发青田石雕工业旅游的前景十分广阔,对广大游客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并能极大地推动方山经济的发展。所以,方山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特别是在总投资50多亿元的滩坑水电站于2009年全部竣工投产后,形成了一个库区长80公里、水域面积达70.93平方公里的巨大人工湖,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又一个理想去处,这对方山旅游业的发展将起巨大的带动作用,使方山旅游业锦上添花,能有效地克服以往旅游景点单一、贫乏的缺点。当然,无论是方山的生态旅游也好还是石雕工业旅游也好,目前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业的基础设施还极不完善,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还严重不足,政府对旅游业的开发也没有太多的介入。今后必须要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投入,加快旅游业的开发速度,尽快使旅游业成为方山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三、发挥侨乡优势,积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国外转移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就业压力很大,尤其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庞大。为了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转移的渠道主要有农业内部转移、非农化转移、城镇和城市化转移、乡镇企业转移、出国转移等,其中出国转移是一条一举多得的好途径。通过出国转移,既能减轻国内的就业压力,又能为国家创汇,更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青田过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地形多山少水,可耕种的田地更少,为了生活,300年前青田人就有“排排秩走番邦”的传统,如今散布在海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田华侨已有20万人左右,归国侨眷也达20万人之多,在这里几乎家家都有人在海外闯荡,人人都有外籍亲戚,青田也就成了江浙一带非常有名的华侨之乡。方山乡是青田华侨的发源地,目前全乡有几乎一半的人口共计8000多人旅居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出国人数每年都在不断增加,是青田著名的“华侨之乡”,也号称“联合国乡”,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邻居带邻居,出国打工做生意,成了方山乡农民的传统,也是方山乡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出路,这也是一条有方山特色的农民致富之路。为此,我们必须积极鼓励农民出国,并努力简化出国手续,尽量降低出国的费用,积极为农民出国打工做生意创造良好的条件,以成功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国外的转移。

四、利用方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房地产业

方山乡位于青田县城的东南部,乡政府所在地离县城仅17公里,总面积37平方公里,毗邻中国石雕城所在地山口镇、青田的第二大镇温溪镇,另外还有仁庄镇等,按青田县的城市规划方案,该乡属近郊,如果青田县城到方山乡的公路改造拓宽,达到每小时70至100公里的车速,那么,从方山坐车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青田县城,特别是随着青田县城向山口镇方向的逐步扩张,方山乡离青田县城的距离将越来越近,与此同时,方山的东部又与温州市的瓯海区接壤,南部与瑞安市相连,因此,方山乡又被称为“温州的后花园”,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另外,方山乡境内四面高山环绕,四周山峰余脉向内部延伸,形成了大小不一的低丘缓坡和面积较大的盆地小平原。方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非常适宜于房地产业的开发,无论是开发公寓楼还是开发别墅楼,这里都是比较理想的场所,对房地产投资公司有较大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方山乡又是发展中的生态示范乡,这里的生态环境优良,全乡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95%,空气清新,基本无工业、噪声污染,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境内溪流密布,水系众多,水源充足,水质甘洌,有“世外桃源”之美称;此外,此地又是青田有名的华侨之乡、小康之乡,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是休闲居住养生的理想天堂,对广大购房户也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笔者认为促进方山房地产业的发展将是方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个新亮点。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房地产业在方山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社会公共基础设施也十分落后,目前已启动的只有一个占地面积5.65公顷、规划建设55幢别墅、可容纳1 132人居住的方山乡小康生态示范住宅区建设项目,为了进一步推动方山房地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方山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要对公路、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同时,还要着手对方山的房地产开发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并加强宣传力度,尽快让方山这个天然的居住天堂被更多的房地产投资公司和购房户所认识,推动方山房地产业的迅速崛起。

总之,我们只要抓住机遇,发挥方山优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方山的明天肯定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方山乡人民政府.中国田鱼村休闲渔业带验收资料[Z].2007.

[2]方山乡人民政府.青田县方山乡水产养殖示范区材料[Z].2008.

浙江新农村建设 篇8

本文拟以俞源古村落为个案, 对古村落产业结构调整及合理性作出理性分析和判断, 发现新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1 俞源古村落产业结构的调整历程及分析

古村俞源位于浙江武义县西部, 距县城20km, 现有农户700多户, 2000余人, 是目前全国较大的俞姓聚居地。从俞氏先祖迁移至此地, 已历800余年。1998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2001年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 村落产业结构的调整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俞源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从建国到1978年以前的缓慢变动阶段;1979年以来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和逐步调整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 俞源村的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 没有农村工业, 有少量的农村商业, 主要是一些小商贩、小手工作坊。在农业产业中仅以种植业为主, 在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作物为主。林、牧、渔业没有应有的发展。副业 (当时的副业指大农业以外的所有产业) 比重很小, 历史形成的农业=种植业=粮食的单一的农村产业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化。因此产业结构在这一个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单一的种植业结构。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当时中央对农村经济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 突破了单一种植业结构, 农业 (种植业) 以外的林业、畜牧业、渔业受到了重视, 并允许农村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副业 (指大农业以外的产业) 。这一时期与1974年以前村落产业结构相比, 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缓慢变化, 但村落产业结构中农业一直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低, 只是作为农业的必要补充而存在。从表1可以看出, 1960年俞源村总产值为83265元, 主要来自农业, 其中农业 (种植业) 产值为78622元, 占总产值比重为94.4%, 只有不到6%的产值来自林业。到了1965年, 俞源产业结构仍然没有多大变化, 主要产值仍然只有来自农业 (主要指种植业) 产值。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为90.5%。经过10多年的变化, 到了1978年, 畜牧业和副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特别是副业发展较快, 在总产值中占比达到13.2%。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农业 (种植业) 产值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降到68.37%。但从三次产业层次来看,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86.8%, 第二、第三产业合计占比只有13.2%。

第二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进入了变革阶段。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为开端的经济体制改革, 彻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微观运行基础,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这期间, 俞源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1982年、1993年和2001年分别引进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 提高了水稻单产量, 使俞源在人均耕地不到一亩的条件下, 实现了粮食自给。二是1998年面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 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大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主要发展油菜、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花卉等, 提高了农民收入。三是大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四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了一些小型工业。如两个小型水电站, 一家玩具厂 (由于经营不下去, 2001年已关闭) , 一家榨油厂。四是从1998年开始发展旅游业, 第三产业开始发展。

1979年以后, 俞源逐渐形成了农、林、牧、副、渔并举的农村产业结构格局。随着城市改革的启动和市场机制的深化以及城市和农村消费结构的变化, 促使村落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产业结构逐渐有了变化。

从表2可以看出, 1979年各产业总产值为35.49万元, 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分别为22.65万元、5.8万元、0.96万元、2.3万元和3.74万元。经过26年的发展变化, 到了2005年, 农 (种植业) 、林、牧、渔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其中, 农业 (种植业) 增加到208.88万元, 增加了18倍, 林业产值增加了近两倍, 尤其是牧业和渔业分别增加到224.23万元和38.44万元, 为1979年的223倍和17倍。与此同时工业各交通运输及服务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 通过分析也不难看出, 俞源现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第一产业仍然是俞源村的主要产业在总产值中占比86.97%, 第二、三产业分别占比只有9.61%和3.42%。在第一产业中农业 (种植业) 占总产值的比重在50%以上, 农业中种植业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占农业产值的80%以上。两年过去了, 2007年统计, 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80.9%、10.2%和8.9%。由于开始发展旅游, 带动了餐饮业, 另外还每年得到大约20万元左右门票收入, 其它产业变化不大, 产业结构较2005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1.2 对村落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

俞源村2007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例分别为:80.9%、10.2%和8.9%。按照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俞源村完全处于传统的农业经济阶段。发展经济学认为, 小农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的生产率低下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第二阶段是混合和多样化的农业, 是自给自足农业向专业化农业的过渡。第三阶段是专业化农业, 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现代化商业性农场。其中第二阶段基本特点是由于使用良种、化肥和水利灌溉, 可以在不减少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情况下, 腾出一部分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和进行简单的畜牧业生产, 使农民除了自给自足外, 能有剩余作为商品出售, 以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和投资能力。从俞源的现实来看, 很显然与现阶段的产业特点相类似。

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归宿。俞源村经过多年的发展, 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之建国初期确实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如果我们把俞源的收入水平与武义县乃至全国的农民收入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就能发现问题。

表3说明, 尽管总体上俞源村农民的人均收入呈递增趋势, 但与整个武义县的人均收入状况相比, 他们之间的差距呈递增的趋势。而且, 无论从实际收入还是增速来看都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 可以说, 俞源古村落经过50多的产业结构调整, 没达到提高经济效益, 农民增收致富, 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纵观俞源产业结构的调整历程, 从建国初期的单一的种植业结构, 到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再到发展特色种养殖业, 始终都是在大农业层次范围内, 没有实现三次产业调整, 换言之, 俞源村产业结构调整只是局限在农业结构范围内调整, 第二、三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俞源也做过发展工业的尝试, 发展过几个小型工厂, 结果经营不下去, 先后关闭。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俞源现处的农业经济发展阶段, 不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资本积累, 外力又不可能提供大量的支持;二是俞源地处偏僻小山村, 信息闭塞, 本地资源短缺, 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三是经营管理能力差, 现有的教育水平不能提供工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历史和现实证明, 完全靠农业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现代化。农业有它的先天弱质性, 即使在当今发达国家的高度发达的现代农业, 也必须有政府的扶持和其它产业的支持下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 俞源单一的农业结构调整, 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2 俞源古村落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由于发展农业的局限性, 又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 因此俞源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 就必须在第三产业方面寻找新的出路。根据俞源的实际, 应当把发展第三产业定位在为消费提供服务的产业上, 选择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产业, 发挥其“火车头”作用, 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最终实现经济的全面增长。我们认为, 俞源可以考虑把旅游业作为战略产业, 优先发展, 以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

2.1 从理论上来看, 旅游业具有作为战略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 (A.O.Hirschman) 主张不平衡发展战略, 他提出了“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和产业“联系”理论, 其核心内容为:一个国家在选择适当的投资项目发展时, 应当选择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 而在具有联系效应的产业中, 又应当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优先发展, 即选择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部门优先发展。战略产业一般应具有以下特征:从需求方面看, 具有较高的收入弹性, 即收入弹性基准;从供给方面看, 具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 即生产率上长率基准;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和一定产业关联度, 即产业关联强度基准。众所周知, 旅游业具有很高的收入弹性,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更多的消费不再用在满足吃饭、穿衣上, 而要考虑到进行高级消费, 这其中就包括旅游消费。从供给方面看, 技术的进步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 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也是符合生产率上长基准。而且旅游业涉及吃、穿、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具有相当长的产业链。也就是说,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更多产业的发展。

2.2 从实践上来看,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

旅游业具有回报高, 资源垄断性, 劳动力密集, 关联性强, 无污染等特点, 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永远的朝阳行业, 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并给予优先发展。特别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把旅游业更是作为先导产业优先发展。如许多加勒比海国家、南非等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在我国也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扶持, 俞源发展旅游业拥有广阔的前景。

2.3 俞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有利现实条件

一是基于俞源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背景的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全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俞源发展旅游业能够得到国家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浙江省经济发展位于全国前列, 加之武义县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 具备了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的实力。这些客观条件为俞源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整农业, 就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束缚, 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等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二是基于新农村建设使俞源基础设施条件得以改善基础。近年来, 浙江省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推出了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龙头的一系列工程, 使浙江的广大农民群众和村庄得到了实惠, 乡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2004年在全省开始了“乡村康庄工程”建设, 在武义县和俞源乡的关怀和支持下, 俞源村的的通村公路进行了扩建, 现在2km通村公路完全是沥青路, 村庄内主要通道由原来的泥石路改成了水泥路。对村内的卫生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 推行“三清三改” (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 改水、改厕、改路) , 迅速改善了村容村貌和农民生活, 对贯穿全村的两条溪流进行了清污, 开始组织专人负责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管理, 居住环境实行了亮化、绿化、美化。结合“千万农民饮水”工程, 俞源村还对修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村民饮水工程进行了扩建维修, 现在全村用上了卫生安全的自来水。村内公共设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村内道路、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到位, 围绕旅游开发村内商业服务业和运输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些条件的改善将更加有利于俞源的旅游业发展。三是基于俞源拥有发展旅游业所必须的人文资源。俞姓始祖迁入俞源至今以历八百余年, 俞氏先辈们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村落文明。它的一砖一石都极富人文色彩, 每一条古巷、每一幢古宅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村落布局神秘奇特, 村口设有直径320m, 面积8hm2的巨型太极图, 村内主要的28幢古建筑是按天空中的星座排布的, 村中还有防火、镇邪用的“七星塘”“七星井”,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据初步统计, 俞源村古代民居395栋, 构成了50多座较为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有大量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 以多、全、精、奇著称, 有“处州第一祠”之称的俞氏宗祠, 洞主庙更是充满传奇色彩;古建筑壁画保存完好, 木雕、砖雕、石雕精细, 巧夺天工, 将功能与艺术, 实用与美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并与建筑主体结构完美地融合起来, 独具江南风格;具有浓郁“耕读文化”色彩, 据考证明清两朝, 俞源俞姓考中秀才以上功名者达293人, 出过尚书、大夫、进士、抚台、知县等260人;历史名人荟萃, 刘伯温、宋谦、章溢、苏平仲、冯梦龙、凌蒙初等名家与俞源都存有许多不解之缘

因此, 俞源只要认真把握历史机遇, 努力争取多方支持, 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业, 并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全面发展、升级, 就可以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俞源旅游业的发展应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现代化建设与村落保护的关系问题。二是理顺村落旅游管理体制, 提高村民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中国历史悠久, 古村落众多, 其中有不少古村落的基本情况与俞源类似, 由此引发了作者对古村落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两点思考:

其一,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不能只局限在大农业范围内调整产业结构。也就是说,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 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在发展理论中, 常常把现代化进程分为内源的现代化与外源的现代化。根据现实条件我们可以选择后者。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国家帮助农村, 工业反哺农业, 为古村落发展提供了具大的推动力。因此, 我们可以借助行政力量的推动, 外部力量和外在因素引发, 促使产业结构主动的变迁。

其二, 在发展模式上, 跳出常规发展模式, 在特定的时期可“反弹瑟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按“农业为主———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主”这样的历史轨迹变迁, 如果欠发达古村落机械地遵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产业发展 (下转P115) (上接P32) 问题上亦步亦趋, 要求农业结构上升到一定阶段后发展工业, 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到一定的量才来发展第三产业, 则其过程将非常缓慢, 实现跨越式发展也将会遥遥无期。因此古村落必须抓住机遇, 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利用古村落环境优美, 文化底蕴深厚, 历史文物众多这一优势, 优先发展旅游业, 带动村域经济结构升级, 从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健益, 肖洪安.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J].农村经济, 2003, (1) :31-33.

[2]周正祥.与农村有关的经济发展阶段理论[EB/OL].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43398.jtml.

[3]Albert.O.Hirshman.”The Rise and Fall of Development Econmics”, in Essays in Trespassing:Economics to Politics and Beyond[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浙江新农村绿色住宅的综合措施分析 篇9

针对以上的现象, 在新农村推广建设绿色住宅将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并能同时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绿色住宅是以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容共生为原则, 以可持续性发展为战略, 体现出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的特点[2]。由于农村住宅接近自然, 可利用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比城市丰富, 因此除了提高农村能源利用率之外, 因地制宜地推进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建设集节能和环保于一体的绿色住宅对保护浙江省农村生态环境,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浙江农村住宅在节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 对新农村住宅在建筑设计体系、建筑维护结构体系、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1 建筑设计体系中的节能措施

由于浙江省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农村住宅夏季室内气温普遍超过30度, 冬季室内外温度几乎相同, 冬夏两季的室内热环境质量可以说是全国最差的。造成室内环境恶劣的原因除了气候客观原因之外, 建筑无一定朝向、建筑墙体、门窗等保温性能差、建筑设备效率普遍较低是主要的原因[3]。本文通过以下几点措施来达到节约能源和提高室内热环境的效果。

(1) 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单体设计从朝向、间距上保证住宅在冬季受太阳辐射面积最大, 夏季的自然通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 使各个房间功能设计合理, 空调房间尽量避免顶层设置以及减少东西向空调房间, 降低建筑能耗。

(2) 在立面设计上控制窗墙比, 特别减少东西向大面积窗。在庭院内东西向采取种植树木, 或攀藤植物来减少夏季建筑得热, 也可以利用当地的竹资源, 将经济的竹卷帘安置在窗外形成外遮阳体系, 提高夏季窗户的遮阳性能。

(3) 窗户是耗能较大的构件。改善住宅的窗户和阳台门的保温性能和加强窗户的气密性是节能的关键, 可以采用单框双玻塑钢窗, 窗框与墙体缝隙用聚氨酯发泡密封。

(4) 在水系丰富的浙江省, 可以以河道淤泥为原料, 开发推广适合于夏热冬冷地区的陶粒混凝土砌块自保温体系, 从而弥补单一的外墙内保温或外墙外保温体系。混凝土砌块具有密度小、相对强度高、保温性能好、耐火、耐久、抗冻性能优良等特点[4], 并且在建筑结构上解决了安全性, 耐久性和施工的方便可行性, 是浙江农村住宅值得推广的建筑新材料和结构体系。

通过以上各项节能措施不仅可以大大节省能源, 还可以保证室内温度稳定、冬暖下凉, 舒适度大幅度提高。

2 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在浙江省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 自2000年到2005年增加了64.9%[5]。大量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 已成为农村重要的污染源, 而污水处理率又极低, 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地表水质严重下降, 危害人身健康, 破坏生态平衡。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技术、低能耗、美化环境等优点, 是农村、小城镇污水处理的适宜工艺技术。新农村住宅可以采用厌氧预处理和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使农户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收集后进入厌氧池预处理池, 然后经过潜流式人工湿地, 利用微生物降解, 填料截留、吸附, 植物吸收等作用, 最终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

3 农村用生态垃圾箱的推广

随着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多。据调查, 农村平均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千克, 全国农村一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吨。但是由于农民居住分散, 决大部分农村地区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系统, 垃圾处理设施和措施却明显滞后, 这是导致生活垃圾污染周围环境的最主要原因。

生态垃圾箱利用太阳能-生物集成技术将农村食物性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该处理技术利用食物性垃圾自身携带菌种或外加菌种进行消化反应, 应用太阳能作为消化反应过程中所需能量来源, 对食物性垃圾进行无害化生物处理。处理完成的食物性生活垃圾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施于农田, 处理后的生活垃圾体积减少80%以上, 剩余的还可用作生物肥腐熟性有机物。此技术可从根本上治理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 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容村貌整洁”的目标。

2006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7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 在这样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 新农村的绿色住宅不仅要考虑到建筑本体的节能性能、提高居民的室内热舒适性, 还应该涉及到周边的环境保护, 例如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对于本文提到的几种节能和环境保护综合性措施, 可以弥补浙江农村住宅在节能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新农村绿色住宅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的材料、构造、施工, 还将受到地域、政策、居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所以在建设新农村的绿色住宅的同时, 要注意加强当地居民的节能和环保的意识教育, 将使绿色住宅的功效得到彻底发挥。

摘要:从分析浙江农村住宅在舒适性、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入手, 在建筑设计体系、建筑结构体系、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通过建设新农村绿色住宅各项综合措施的实施, 可以达到既提高室内舒适度又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绿色住宅,节能,人工湿地,生活垃圾处理

参考文献

[1]周鑫发.浙江农居节能潜力与措施的分析[J].能源工程, 2006 (3) :61~64.

[2]聂梅生, 等.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M].200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5~7.

[3]胡吉士, 等.建筑节能与设计方法-夏热冬冷地区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应用[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

[4]范锦忠.陶粒混凝土墙体的节能优势[J].新型墙材, 2005 (6) :26~29.

浙江新农村建设 篇10

一、调查方式和对象

(一)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选择社会实践活动地临安锦南街道柯家村, 其6个自然村分布较散。我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周边村民聚集开展问卷调查。短短7天时间共走访了近200户人家, 完成问卷300份, 其中有效问卷268份。

(二) 对象

被调研者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按年龄来划分, 18岁以下占13%;19-35岁的占34%;36-45岁的占16%;46-60岁的占27%, 61岁以上的占10%。按月收入来划分, 300元及以下占15%;301-600元的占5%;601-1000元的占8%;1001-1500元的占4%;1501-2000元的占7%;2001-3000元的占21%;3001元及以上的20%。按调研者的政治面貌来划分, 其中群众占75%;共青团员占20%;中共党员占5%;无民主党派。按文化程度来划分, 未接受过文化教育者占11%;小学文化水平者占30%;初中文化水平者占25%;高中文化水平者占17%;大学文化水平者占16%。

二、村民反邪教意识状况

(一) 当地村民与邪教接触的可能性

柯家村村民大部分以农田耕作为主, 其每日空闲时间较充裕, 每天空闲时间在4-6小时之间者居多占35.0% (图1-1) 。当地村民选择电视网络 (25%) 、体育锻炼 (21.8%) 等活动来打发自己的空闲时间 (图1-2) 。村里的天目学堂 (6.7%) , 不时开课为村民提供进修机会。当地村民的主要信息获取途径为电视 (89.9%) 、看报或杂志 (17.5%) 、上网 (17.2%) (图1-3) 等。这说明电视媒是村民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

(二) 当地邪教活动的现状

邪教欺骗人的手段包括短信、网络、直接传教、传单、电话等等。该村绝大多数村民不曾以任何形式接触邪教, 部分村民曾以短信 (3.4%) 、网络 (7.8%) 、口口传教 (4.1%) 、传单 (2.2%) 、电话 (1.1%) 、印有邪教资料的钱币 (1.9%) 等形式接触过邪教 (图2-1) 。

该村部分村民 (13.4%) 会选择害怕远离参与邪教的身边人。30.2%的村民认为不关自己的事, 采取不予理睬的措施;24.3%的村民认为自己应该关心帮助他, 但不报警;仅有29.9%的村民采取打110报警的方式 (图2-2) 。

针对当地村委的反邪教宣传力度调查显示, 反映村委没有开展过反邪教宣传活动的村民居多占52.2% (图2-3) 。这说明当地村委的反邪教的宣传活动开展的较少。

(三) 当地村民对邪教的认知

关于宗教信仰, 在受调查的村民中超过半数 (73.9%) 的群众表示“无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中, 信奉佛教的群众人数最多占近19.8%, (图3-1) 。村民认为世界末日不存在 (58.2%) 的占大部分, 其次一部分的村民表示不清楚 (31.7%) 。这说明当地村民半数以上不认可世界末日论, 但仍有村民对世界末日论的态度犹豫。该村村民绝大多数可以模糊区别 (46.2%) 邪教与宗教, 部分村民 (25.6%) 可以明确区别 (图3-3) 。这与该村村民基本都接受过教育, 其中小部分村民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密切关系。

三、村民反邪教意识产生的原因

(一) 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为精神文明建设打基础

柯家村村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建立了城郊蔬菜基地并趋向于统一化、规模化管理。村内有17家规模企业, 柯家村主要以服装、皮革、手套等环保型企业为主, 吸收了村里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为精神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拒绝为邪教滋生提供土壤

为增强村民体质, 在柯家新村等地新建了300平方以上的健身器材安装点。邀请留守妇孺参加排舞队、锣鼓队和腰鼓队。同时, 村委还要邀请富阳市越剧团表演越剧等, 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减少了赌博等陋习的存在。

(三) 武装村民的头脑, 用科学的精神反邪教

提高村民文化素质是反对邪教的有力武器。柯家村建立老年文化活动室、少儿活动室、综合培训室、乒乓室等。村图书室现藏书1500余册, 并开通“一证通”村级联网点。柯家村积极开展天目学堂, 应各农户要求, 定期邀请有关林、农、旅游、科技、教育等单位以及种养大户传授科技和旅游地理服务知识, 切实开阔农民思路, 提高农民素质。

四、关于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启示

(一) 发展农村经济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不断提高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入,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多方位发展农村经济, 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二) 健全反邪教工作机制以拒绝邪教滋生

农村反邪教工作应建立与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奖惩制度和“台账”制度, 使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3]。在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中,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传媒,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和农业现代技术教育。

(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在文化阵地的建设上, 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 以乡镇为依托, 以村为重点, 以农户为对象, 发展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4]。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 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正确地引导农民闲有所学、闲有所乐, 让邪教丧失蛊惑他们的条件和机会。

摘要:邪教恶势力依然存在, 农村依然是邪教侵占的主要市场。随着浙江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一千个文化礼堂建设工程的开展, 农村反邪教出现了新的局面。笔者以浙江临安柯家村为实例, 采用问卷调查, 实地走访, 座谈会等形式完成调研。结果显示柯家村村民具有一定的反邪教意识, 其原因主要归结为农民收入的增加、业余生活的丰富, 文化知识的普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农村社区反邪教的一些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反邪教意识,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其良.农村邪教组织产生的根源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01 (8) :99-101.

[2]黄春林.农村反邪教斗争与和谐文化建设[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7, 9 (1) :33-35.

[3]张好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反邪教长效机制的构建[J].北方经济, 2011 (8) :23-25.

上一篇:片段式议论文下一篇:作文教学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