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制论文

2024-05-28

法律规制论文(共8篇)

篇1:法律规制论文

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

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格式条款,比如去银行办理银行卡,去移动公司申请号码等.该公司通常会提供一份表格,后面附上条款内容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客户只能选择在上面签字,却不能对其某部分条款提出异议.这种形式的`合同提高了效率,能够反复使用,但同时其订立双方实力的不对等性也经常引发处于弱势地位的利益损害.

作 者:陈旭 周立峰  作者单位:陈旭(温州医学院)

周立峰(中国农业银行温州城东支行)

刊 名:知识经济 英文刊名:ZHISHI JINGJI 年,卷(期):2010 “”(10)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法律规制论文

政府机构改革,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新中国建立以来,大的机构改革就有7次,分别在1953-1954,1957-1958,1961-1963,1970-1971,1982-1983,1988,1993-1994年进行。如果加上开始、尚未结束的这一次改革,则有8次。撇开正在进行中的这一次,前7次改革都没能摆脱“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由于机构重叠庞大,人浮于事现象严重,加之政企不分和职能交叉,导致了第8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目前,中央一级的机构改革已经完成,国务院人员编制总数减少47.5%,省一级的改革尚在进行,省以下各级政府的机构改革还有待于开始。

应当说,机构改革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一方面,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个人对国家的依赖加深,政府职能日益扩展,政府的规模也日趋庞大;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资源的有限性,也由于政府规模膨胀带来的管理效率低下、官僚作风严重,因而,政府不得不采用机构改革的方式来确保政府规模的合理、行政机关设置的科学和公务员的活力。

机构改革多涉及政府职能的重组、行政权力的再分配、政府规模以及公务员队伍的调整。从表面上看,机构改革似乎仅仅是行政机关的事情,因为改革的结果往往表现为行政机关的变化和人员的减少,但实质上,机构改革却与广大公民的利益直接相关。机构改革涉及对行政权的重新界定,而行政权的大小则直接影响到公民的自由。行政权越大,意味着公民的自由度就越小。另外,机构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控制政府规模,而政府规模决定着公民负担的多少。政府的一切运作都是由纳税人支付的税款来支撑的,政府的规模越大,意味着公民的负担越重。当然,改革本身也是需要成本的。每一次机构改革,都面临着机构人员的调整,国家需要安置分流人员,需要时间、精力和财力。

由于机构改革关系到全民的利益,因而需要建立在民主、理性、公正的基础上。公民作为普通的纳税人,有权了解和参与机构改革;机构改革的设计者应当地位超脱,独立于各种利益之上;改革方案需要广泛调查研究以及科学论证。为保障公民的参与、改革过程的理性以及改革方案的合理公正,需要法律的规制。这是因为:首先,法律规制可以保障公民参与权的实现。公民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和程序来参与机构改革,需要在法律上予以明确。如规定公民参与对机构改革方案的讨论,机构改革的研究机构应有社会各界的代表等。没有法律对参与权的规定与保障,公民的参与就只是一句空话。其次,法律规制可以保障改革过程的理性。改革方案由谁来设计论证,由谁作最终的决定,改革方案又由谁来负责推行,都需要法律的规定。除了合理分配机构改革的各种权力外,还可以对机构改革的.程序进行全面规范,以保障机构改革权的合理行使。改革过程的理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改革方案的合理公正。再次,法律规制可以保障机构改革的有效推进和改革的最后成果。由于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所以改革方案一旦为立法所肯定,任何人都受其约束,违法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可见,通过法律规制可以减少改革的阻力,也可以防止改革成果的流失。

目前,西方国家的机构改革大多在法律的规制下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通过立法成立一个改革研究委员会。该委员会为非官方组织,吸收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由其负责对机构改革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机构改革的建议报告。第二,由立法机关制定有关机构改革方面的法律。对机构改革研究委员会提出的改革建议,一般要在政府和社会进行广泛讨论,立法机关可以采纳其合理部分制定法律,决定改革。第三,有关改革的法律制定后,由政府具体推行。在推行过程中力求稳妥,往往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美国新政后的政府重组,日本二战后的几次政府改革都是遵循这一改革模式,并取得了较好成果。

不能说上述改革模式完美无缺,但有一点则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它的民主与法治精神。在我国,机构改革往往由政府自行设计,并依靠运动式的行政手段推行。改革的设计者也是改革的推行者。虽然政府的部分改革方案需要权力机关

篇3:商标淡化及其法律规制

1.1 商标淡化的概念

“淡化” (dilution) , 英文原意为“稀释”。商标淡化的法学概念至今在我国立法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学界对商标淡化的理解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认为, 淡化是指商标显著性及商标的内在价值、识别功能, 因他人在不相同, 不类似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而被弱化、削弱, 甚至丧失[1]。有的学者认为, “淡化是指对与他人驰名商标或商号的商业性使用, 降低了该驰名商标或商号指示和区别有关商品或服务的能力”[2]。美国《1995年联邦商标淡化法案》 (The Federal Trademark Dilution Act of 1995) 将“淡化”定义为:“减少、削弱驰名商标对其商品或服务的识别性和显著性能力的行为, 不管在驰名商标所有人与他人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或者存在混淆和误解或欺骗的可能性[3]。”此定义较具代表性。

笔者通过学习思考认为:商标淡化是一种特殊的商标侵权行为, 是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文字图形及其组合在其它不相同或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或者其它领域使用的行为, 从而玷污、削弱了驰名商标的显著性和识别性的行为。

1.2 商标淡化的特征

1.2.1 商标淡化的对象必须是驰名商标, 而非普通商标

驰名商标较普通商标具有更强的显著性, 代表了更为优良的品质、人格、信誉, 并极具市场吸引力,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甚至超越了企业的有形资产。

1.2.2 商标淡化行为限制在不同类或非竞争类商业领域

传统商标侵权行为是非权利人未经商标权人的许可, 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行为即构成商标侵权, 这时用传统混淆理论就可以保护商标权人的利益。而非权利人在不相同、不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无疑会削弱、降低驰名商标识别的能力, 损害商标的经济价值。此时传统的混淆理论无法规制上述侵权行为, 淡化理论不考虑是否有混淆的可能, 扩大了驰名商标权人的保护, 它是混淆理论的突破和补充。

1.2.3 商标淡化侵害后果长期性、潜在性、不可逆转性

淡化理论是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之理论, 是因为淡化侵害了驰名商标的内在价值, 这种内在价值正是商标权人历经多年的艰辛培育、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智慧, 最终获得的, 它是商标权人的无形财产和财富来源。由此得出商标淡化造成了两种损害:直接的驰名商标损害, 间接的驰名商标权人的不可挽回的损害。

2 商标淡化性质的界定

2.1 淡化商标行为构成了商标侵权

在商标领域中, 商标的显著性充分体现在:商标权人或商标设计者通过智慧、知识和技术的投入, 获得了具有显著性的商标。商标的商誉可体现为一种财产权益。淡化商标的显著性和商誉的行为, 实质上就是对商标权的侵犯。

2.2 淡化商标行为具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性质

淡化驰名商标行为人借助驰名商标的良好信誉, 吸引消费群体, 扩大自己的销售量, 非法获取利润, 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这一行为不仅侵犯了商标权人的利益, 而且侵犯了消费者和其他竞争者的利益, 破坏了社会稳定秩序, 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3 商标淡化在商业领域中的表现形态

3.1 在非竞争性商品或服务上使用驰名商标或与之近似的商标

其突出特征是淡化商标行为人, 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仍然作为商标使用在不相同或不相似的商品或服务上。如, 我们把服装上的驰名商标“恒源祥”, 用于洗涤类产品上, 则直接冲淡了“恒源祥”商标与服装类商品的直接联系。

3.2 将他人的驰名商标或与之近似的标记用于企业的名称或商号

驰名商标注册为企业名称或商号, 正是淡化者利用驰名商标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 而弱化了驰名商标的信誉和内在价值, 给商标权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国著名的“花都现象”, 就是典型案例。

3.3 将他人的驰名商标作为产品的名称、包装和装潢使用

将驰名商标用作自己的商品名称, 或者把驰名商标的独特形象用于商品的包装和装潢上, 使消费者发生误认、误购, 损害了驰名商标的商誉和显著性, 最终侵害了商标权人的利益。

3.4 抢注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的域名

这种网络侵权也属于淡化驰名商标的行为。域名具有排他性, 一旦抢注成功, 必定妨碍驰名商标权人利用网络为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 使商标权人失去了巨大的商机。

4 商标淡化在商业领域中的危害性

4.1 淡化驰名商标行为对驰名商标权人利益的侵犯

首先, 驰名商标是高品质、高品位产品的代言人, 向消费者表彰企业的品格和魅力。淡化商标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商标权人的利益。其次, 淡化行为会造成他人商标与商品之间独特联系的冲淡, 长此以往削弱了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再次, 淡化行为通过“寄生”在驰名商标上, 推销淡化者的商品, 慢慢侵蚀了驰名商标的独立价值。

4.2 淡化驰名商标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商标的识别作用, 可以缩短消费者搜索产品的成本, 而淡化行为削弱了商标的标识作用, 误导消费者, 破坏消费者对商标标识的原来商品的信赖, 消费者对驰名商标产生了失望的心理,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认牌购物的心理因素。

4.3 淡化驰名商标行为给同行业的其他竞争者造成了不公平竞争

对与侵权者处于同一竞争领域的其他竞争者来说, 侵权者利用驰名商标搭便车的行为, 一开始就使得其他竞争者处于竞争的劣势, 而侵权者占据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往往在竞争中胜出。这是典型的不公平竞争。

5 我国对商标淡化行为法律规制的分析

我国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起步比较晚, 源于1985年加入《巴黎公约》。在国内商标立法中, 对淡化没有作出明确规定, 只是在一些条文中体现出了淡化的相关理念。

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的《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 以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了与驰名商标淡化相关的部分问题。2001年修订的《商标法》对其他淡化驰名商标的行为进行规范。第13条第2款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容易导致混淆的, 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2008年11月至12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 其中有条文规定:“足以使相关公众对使用驰名商标和被诉商标的商品来源产生误认, 或者足以使相关公众认为使用驰名商标和被诉商标的经营者之间具有许可使用、关联企业关系等特定联系的, 属于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容易导致混淆’。”很明显此条文扩充了商标法第13条“容易导致混淆”的内容, 这是我国司法实践对驰名商标淡化内容的一个补充, 为保护驰名商标提供了法律依据。

6 我国商标淡化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6.1 立法理论基础混乱, 是一种“扭曲”的淡化理论

关于立法理论基础混乱的观点, 可以从《商标法》第十三条的具体规定得出: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容易导致混淆的, 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 误导公众, 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这则条款对驰名商标提供了“跨类”保护, 但条款中将“容易导致混淆”、“误导公众” (在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也有出现) 、“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作为并列要件出现了。“误导公众”是混淆理论的要件, “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是淡化理论的判断标准。我们知道, 淡化理论突破了传统混淆理论, 不论他人的商标是否构成假冒、混淆、误导, 只要对驰名商标有“淡化的可能”就确定侵权。

6.2 立法模式上的层次不一, 效力不等, 缺乏可操作的具体规范

我国现有立法中对驰名商标反淡化的保护的条款零乱地分布在商标法与各种规章中, 法律层次不一, 效力不等, 淡化立法制度较为落后。我国对于驰名商标淡化保护的法律主要是《商标法》, 但是其本身规定并不完善, 而弥补这个不足的却体现在《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商标行政执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这种多头立法最终导致部门法之间的冲突及执法的不一致。

6.3 现行立法中在商标淡化行为的性质评判方面存在明显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1) 行为性质评判的法律依据不统一, 破坏了法制的统一性。《商标法》仅规定了将他人已经在我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和已经使用的情形, 而《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中则分别对将与他人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在非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已经注册、已经使用、以及将与他人的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一部分使用等情形作出了相应的规制[5]。这样的立法体例, 会导致同一性质的淡化商标侵权行为, 分别由不同的立法主体予以评判, 很有可能得出不同的评判结果。

(2) 现行立法中关于淡化行为性质的法律评判结论应明确统一。《商标法》第52条规定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表现形式, 该条第 (五) 项“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可以被理解为含有商标淡化侵权行为, 但条文中没有明确表述商标淡化行为的侵权性质。因此, 立法者应当明确把商标淡化行为归位于商标侵权。

参考文献

[1]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

[2]李明德.美国知识产权法[M].法律出版社, 2003.

[3]苏珊·瑟拉德.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立法与实践[J].外国法译评, 1998, (4) .

[4]黄晖.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M].法律出版社, 2001:181.

篇4:“过劳死”的法律性质及法律规制

[关键词]过劳;过劳死;工伤;职业病

一、“过劳”与“过劳死”

“过劳”的概念源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属于精神病学的范畴,用来描述那些躯体、情绪、精神、人际关系、行为严重耗竭失常的病人。在市场竞争激烈、生存压力趋大的今天,“过劳”一词已发展到专指由于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而导致的健康问题。

“过劳死”(Karoshi)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是指“因过度的工作负担,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发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从而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的一种社会医学现象”。?譹?訛在美国,“过劳死”被认为是由长期慢性疲劳诱发的猝死,是在“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础上发展、恶化的结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目前正成为“过劳死”的高發国家。

法律上的“过劳死”,是指基于劳动用工引发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使劳动者超出正常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劳动,导致劳动者最终无其他明显原因而死亡的情形。认定“过劳死”至少要满足以下要件:第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过劳死”的认定以劳动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需签订过书面的劳动合同或有其他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第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使劳动者长期超出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强度进行劳动,其中一方面要求劳动者存在“过劳”的事实,即劳动者长期从事超出了法律规定的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的劳动,另一方面强调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如长期安排超时加班加点、实施高强度的劳动定额、进行强迫劳动等,即用人单位有过错。如何界定“劳动强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从目前来看,劳动时间是用于衡量劳动强度的最好尺度,也是判断劳动者是否过度劳累的最为直接的办法。第三, “过劳死”是没有其他明显原因的突然猝死,通常需要通过尸检排除劳动者由于自身突发疾病引起死亡的可能。而就目前“过劳死”的一些案例来看,猝死者大多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自身疾病史,长期过度劳累又诱发了心肌梗死、心跳骤停、脑中风等直接死因的发生,因此这种情形下“过劳”只是诱因, 但劳动者若有病史但处于服药控制中,猝死则可认定为与“过劳”有关,属于法律意义上的“过劳死”。

二、“过劳死”法律性质的探讨

关于“过劳死”的法律性质,曾有学者提出职业病说、非职业病说、工伤说、侵权说等多种主张。笔者认为“过劳死”属于工伤,理由是:“过劳死”作为一种职业伤害,是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疲劳和紧张造成的伤害,符合工伤的构成条件。

首先,工伤应为因“工”而伤,认定工伤的基本条件是伤害须为工作原因导致,即劳动者的工作与损害之间应当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才能成立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列举的“属于工伤”的七种情形即为明证。与工作无直接关联的伤害在传统上不被认为是工伤,但是现代社会法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及社会正义理念伸张的需要,往往会对工伤的范围做扩大化的适用,该条例在第15条同时列举了三种“视同工伤”的情形即属此例。这种立法模式的选择及取向本身折射出工伤法律的包容性,也为将“过劳死”整体纳入工伤法律调整提供可能。

其次,从“伤”的角度,“过劳死”应该属于职业病范畴,而职业病是工伤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工伤法律调整范畴。职业病是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慢性损害。1994年,日本劳动省就已正式把“工作过度”列为职业病,近年日本官方又把“过劳死”正式列为职业病的一种。

三、“过劳死”的法律规制

(一)在《工伤保险条例》中补充规定“过劳死”一项及其认定程序。在“过劳死”的认定标准上,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例如在“过劳死原因”的列表中加入“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疲劳和紧张”这一项,考察劳动者在生前最后6个月内,每月加班是否超过80小时,以此作为判断“过劳死”的依据;另外把工作时间的规律性、出差的次数、办公场所的温度状况和噪音等作为相关指标考虑进去。?譺?訛“过劳死”的认定程序可以按照工伤认定程序进行,但是鉴于现实生活中死亡原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应当把企业或雇主的过错作为判定“过劳死”是否属于工伤的重要要件,因此建议在“过劳死”的工伤认定中采用过错推定的归责原则,若企业或雇主能够举证职工“过劳死”纯属劳动者本人原因(如心理缺陷、个人爱好、隐瞒严重疾病)所引起,或者劳动者的劳动时间符合劳动法的规定、工作量在正常劳动定额之内的,视为企业或雇主没有过错可以获得免责,否则就应当推定其有过错,进而承担相应的工伤法律责任。

(二)在立法上明确将“过劳”及“过劳死”列入职业病的防治范围,以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同时对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给予更全面的保护。我国目前是以封闭式的列举方式确定的职业病范围,纳入职业病范围的职业病分10类115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卫生工作的加强,职业病范围的确定方法将趋于开放,职业病的范围也将扩展。对主要是由于雇主严重违法所引起的劳动者“过劳”现象,可以参照美国“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诊断标准给予认定,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按职业病处理。

[注释]

?譹?訛温晓妮:“治未病与过劳死” 时珍国医同药2009年第20卷第2期。

?譺?訛汪飞:“过劳死”的法律规制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尚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9,(1).

2.温晓妮.“治未病与过劳死” .时珍国医同药,2009,20(2).

3.许建宇.“工伤保险立法完善刍议”.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10.

4.汪飞.“过劳死”的法律规制研究.

篇5: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行政垄断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认清规制行政垄断的现状,构建完善的规制行政垄断的法律法规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特别是完善《反垄断法》关于行政垄断的规制,厘清行政垄断的界限,确实有效地规制行政垄断。

关键词:反垄断法;行政垄断;行政权力

一、我国行政垄断的成因

(一)体制不健全和立法不完善

我国行政垄断的产生与计划经济体制联系密切,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政府对市场具有直接干预的权力,政府直接控制企业及其产品流通。

而市场经济则要求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不能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只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因此,从计划经济体制延续下来的行政垄断现象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仍然会大量存在。

目前我国规制行政垄断的立法还不够完善,《反垄断法》有一部分条文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应用通常会产生歧义。

《反垄断法》没有给行政垄断明确的法律定义,这对厘清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关系是十分不利的,而且会影响行政垄断执法效果,从而影响到《反垄断法》的权威性。

(二)权力寻租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有句名言说:“权力导致朽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朽败”。

权力寻租是一种世界各国都面临的社会问题,行政垄断实质上是一种行政权力的滥用行为。

权力寻租是发生在政府和私人之间以及经济活动领域的一种社会现象,追求违法经济利益是行政权力滥用的最基本动力和深层原因。

权力寻租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还会损害社会公平,行政垄断往往是行政垄断主体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不法生产经营者制造销售伪劣产品、谋取暴利服务,并从中获得非法利益。

二、我国规制行政垄断的完善

(一)完善规制行政垄断的立法

法律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规制行政垄断应属于行政法,因为行政垄断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其授权组织,行政垄断是行政权力滥用的结果。

也有学者认为规制行政垄断应该属于反垄断法,这种观点认为行政垄断本质上是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经济的一种行为,具有经济违法性,应该用反垄断法来规制。

徐士英教授认为“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是我国的必然选择”,结合我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借鉴国外规制行政垄断的经验,可以看出行政垄断应由反垄断法来进行规制才是最有效和最佳的途径。

目前实施的反垄断法专章规定了行政垄断,但是仍然有诸多不足之处。

(二)设立独立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规制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执法机构面对的是强势的地方甚至中央部门,这些地方和中央部门手中掌握着行政权力。

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看,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合理设置关系到能不能有效地规制行政垄断。

根据《反垄断法》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反垄断机构是由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执法机构组成的一种双层模式,造成反垄断执法职能的分化,执法成本高而效率低,不能树立其权威性。

目前反垄断机构的设置最佳方式就是设立一个独立、专业和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这个机构具有的权力应高于国务院各部委,以便有权规制涉及部委和省级政府的行政垄断,并且行使权力不会受到其他行政权力的干涉。

(三)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

以我国现实的国情来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事实证明,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的是规制行政垄断的有效途径。

结合我国的现实背景可从以下途径进行:首先,以权利制约行政权力。

承认和保护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权利是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最根本的目的。

权利本位的观念也是现代法律理念发展的趋势。

这就涉及到《反垄断法》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即行政垄断的主体一旦侵犯市场主体的合法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现在实施的《反垄断法》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应当尽快完善,这也是制约行政权力,规制行政垄断的迫切需要。

其次,以权力制约行政权力。

这涉及建立一个独立、专业和权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这个机构的权力必须能够制约其他行政权力,从而实现《反垄断法》规制行政垄断的目标。

最后,以法律程序制约行政权力。

制定严密的法律法规,规范权力运行过程。

我国历来是个重实体轻程序的国家,行政权力的使用往往有程序而不遵守,关于程序的法律规定也极少,这也是行政垄断现象大量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合法的行政程序能够有效地制约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行政权力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徐士英.竞争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6:我国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

我国反对行政垄断的现行法律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行政垄断有关方面的责任制度,加大了对有关行政垄断主体的处罚力度,同时建立和健全了反行政垄断有关司法救济制度。

各国规定了对于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主体的制裁的各种不同的方式,实行了对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的综合运用,同时为履行世贸组织规则中有关司法审查的要求,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制度需求,放宽市场主体对行政垄断案件的起诉条件的限制,扩大司法机关对行政垄断案件的管辖范围和有效制约,增强司法机构对行政垄断的管辖力度和效果,实行司法权力对行政垄断的最终审查和约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篇7:电信资费的法律规制

电信资费的法律规制

陈晓航

摘 要:较之从前,我国的电信法律规制有了很大发展,但和国外电信法律规制相比,尤其是在电信资费法律规制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本文在给出国外电信资费的相关法律规制的同时,介绍了中国电信资费法律规制的进程,给出了未来中国电信资费规制特别是法律规制的走向,强调了《电信法》的及早出台。

关键词:规制;电信规制;电信资费法律规制;《通信法》;《电信法》

规制(Regulation),又称管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通常指为克服市场失灵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弊端,政府通过实施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的交易行为。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产业组织理论以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垄断和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研究对象,规制经济理论以政府规制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对象,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十分活跃,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和提高经济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途径。

政府对电信业的规制内容(Regulatory content)包括市场准入规制和市场行为规制。市场准入规制主要是许可证制度。市场行为规制具体包括价格规制、互联互通、普遍服务、资源(标准)使用、服务质量等。规制治理(Regulatory governance)指通过一定的制度或机制安排,协调规制机构与所有利害相关者(如电信运营商、用户、规制机构雇员等)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规制机构制订和执行科学的规制法律法规,利用行政干预来纠正市场失灵现象,从而最终达到规制目标。电信资费的法律规制在电信资费事后管制和构建高效监督体系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一、国外电信资费法律规制

在垄断时期,西方国家的电信资费政策由有关电信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决定。这些立法构成主管部门对电信资费进行管制的主要依据,在美国,有关电信资费管制的联邦立法有两个:一个是《1934年电信法》,另一个是对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简称FCC)进行管制授权的《FCC法》联邦立法确定了资费的定价原则、基本定价办法、管制的目的、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管制机构的构成、进行管制的权力范围及行使权力的方式、程序等。除《1934年电信法》和《FCC法》两部专门电信立法外,其他立法也可对电信资费管制发生法律效力如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在这些立法中,消费者在接受电信服务时,享有和接受其他服务同样受保护的权利。

引入竞争前西欧、日本、澳大利亚电信的经营管理体制虽然和和美国有很大不同,但在资费政策决定上,这些国家和美国大同小异,资费政策的基本内容也由国家立法明确规定,主要电信业务资费调整要报国会审批。以英国为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放电信市场的国家,其电信市场从完全垄断逐步走向完全开放。英国电信业改革的历程和中国的情况十分类似,经历了寡头垄断时期、双寡头垄断时期,然后逐步开放。2003年7月1 7日,英国议会批准了新的《通信法》草案,从而2003年《通信法》取代1984年《电信法》成为英国电信规制的根本性法律文件。这是英国依据欧盟的新规制框架和有关电信规制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并结合全球电信规制成果和英国自身的经验对英国电信规制进行的重大改革。英国2003年《通信法》的颁布旨在进一步完善市场规范,建立更高效的监管体系。下表列出了《通信法》与电信资费相关的改革前后对比及其启示(参见表1)。

表1 英国2003年《通信法》与资费相关改革及启示

措 施 改 革 前 改 革 后 启示

上限规制

发展延续

构建有效

事前规制 上限规制初期,OFTEL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针对BT降低服务品质以降低成本、交叉补贴排挤竞争对手等情况,通过颁布服务标准和细化电信业务分组等方式,有效解决这种情况。新《通信法》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质量的相关条款,进一步细化电信业务分组,保障竞争公正公平。同时加强对资费成本的监控,确保资费正确反应成本,与价格上限相吻合。采用价格上限规制模型(RPI-X),构建有效的事前规制体系,有效抑制恶性价格战。服务质量等配套规制方法激励电信运营商自动提高电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以获得更多利润

事后规制

有法可依

构建高效

监管体系

在1998年《竞争法》、《2002年企业法》法律效应保证下,有效规范行业合理竞争 电信资费规制进一步效法《竞争法》原则,遇到不涉及互联互通争端的反竞争行为个案时,在《竞争法》等框架下展开调查,只有在竞争法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使用行业监管权力

以2003年新《通信法》为核心,指定了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对企业的竞争行为进行监督,以进一步晚上市场规范,建立更高效的监管体系。

充分重视

社会监督

“顾客小姐”充当社会监督的角色 赋予“顾客小姐”更独立自主的度量标准,同时成立“电信意见调查员”,保证消费者充分了解电信资费信息,并提供似的那个的顾客争议解决机制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社会监督作为顾客的独立喉舌,保证电信规制部门及电信运营商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利益

新《通信法》较原有的《电信法》在资费方面有所改进。电信行政管理费用取代了许可费,并取消了固定收费项目。2003年《通信法》第38款规定OFCOM(通信管理局)可以确定行政管理费用,以替代原电信法规定的许可收费。尽管这种收费机制在结构上与许可费类似,但在收费范围上有一些重大变化。

中国电信资费法律规制

随着世界范围内电信业的自由化浪潮,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要求被提上了改革日程,资费规制政策越来越重视“市场效率”这一目标,一系列规制举措得以颁布和实施(见表2)。

表2 中国电信资费规制进程

2000年之前 完全的政府定价,电信企业一律需遵照政府制定的统一资费标准收费

2000年 《电信条例》颁布,规定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定价三种方式,增值电信业务实行市场定价,基础电信也不基本实行政府定价

2002年 政府完全控制电信业务资费的现状被打破,已经形成较充分竞争的电信业务实行市场调解价,电信市场竞争水平由此跃上新台阶

2004年7月1日

信产部204号文件 针对局部地区各电信企业之间不正常的价格竞争行为,204号文件要求各大电信集团公司加强对电信资费的内部管理,规范下属企业的资费行为,加大对电信资费的内审内控力度,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

2005年8月2日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信产部、发改委 批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推出多种固定电话资费套餐方案,适应了移动、固定话音业务之间新的竞争形势

2005年8月19日

信部联清408号文件

(简称《通知》)对国内长途电话通话费、国际长途电话及港澳台地区电话通话费、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和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实行资费上限管理,IP电话扔实行市场调解价

中国的电信立法始于1982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通信线路的规定》和1986年《邮政法》的颁布实施。其后经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电信行业改革,从联通成立到邮电分营,再到电信、移动分家,再到2002年的中国电信南北分拆,中国一直以来都没有一部比较完整的电信法,仅有2000年9月正式颁布的《电信条例》。《电信条例》规定了电信业务实行经营许可制度、电信网间互联调解制度、电信资费管理制度、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等八项制度。经过七年多的实践证明,《电信条例》对促进电信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对开展电信监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创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国内的法律环境建设为实施上限规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中国2003年出台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企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进行了限定,从法律层面对电信企业产生了威慑。《反垄断法》的出台,有关限制企业不正当价格行为的法律适用条款也在不断增加,这些都有助于建设一个良好的电信市场。2005年由信息产业部、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也可以看作中国电信政府规制改革进程的大胆尝试,以下就是笔者面对《通知》的三点喜悦,和一点沉思:

第一,《通知》体现了中国电信业政府规制模式的制度创新。长期以来,我国的电信产业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模式过于单调,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而《通知》较好的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体现了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的协同作用。比如《通知》对国内长途电话资费、国际及港澳台电话资费等与公共利益休戚相关的资费标准做了明确规定,而对网络使用费也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上网费”,则可由ISP们(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和市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状况自行制定。政府行为不一定是负向的禁止或刻板的规定,完全可以通过柔性的行政规则来引导培育电信市场的发展。

第二,《通知》较好的处理了电信产业规制和竞争的关系。我国的电信产业至今还具备管制经济学上所谓的“自然垄断产业”的某些特征,在过去我国的电信主管部门常常面临公共利益和经营效率之间的两难选择,而面对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出现带来的中国电信产业主体多元化,以及“入世”门槛对中国电信业的挑战。《通知》中,政府不仅不再直接制定垄断价格,也认识到了电信业政府管制的能力和限度,努力为电信业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取消了电信业务附加费等收费项目;在寻呼机服务费、IP电话业务资费等资费领域实行市场调节价。这无疑是我国电信管制的可喜进步。

第三,《通知》体现了“立法为民”的指导思想,它更为关注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和作为个体的公民权利,这与现代行政法治理念有深层次的契合。《通知》中,长途电话计费单元由1分钟缩短为6秒钟,互联网业务资费的下调,都说明我们这次电信资费改革中,作为管制主体和立法动议者的电信部门,较多的考虑了作为行政相对方的消费者和企业利益。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村用户通话费用的下调,因为不管是所谓的“数网竞争”理论模式也好,还是入世后的外国电信业的进入也罢,短期内都很难波及到广袤的农村大地。电信资费改革能够关注9亿农民,关注寂静田野里这些“沉默的大多数”,虽属份内之责,但也委实难能可贵。

总体上讲,这次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方案是一个现阶段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前景美丽灿烂,但是其关键就在于这些制度设计能否落到实处,同时政府调整后的电信资费标准,虽然经过了缜密细致的调研,但实践落实过程中还要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特别是消费者和企业的呼声和诉求,不断加以调整完善。而如何让社会各界的声音传递回馈到电信产业主管部门并影响决策,这需要健全的法治化的行政决策程序来保障。同时作为这次电信资费改革最重要法律依据的《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通知》,是三部委联合颁发的规范性文件;而英国、芬兰等国外的电信改革都是以《电信法》的改革为前导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的电信资费改革还在进行,《电信法》还没有出台,仅仅有一部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电信条例》是远远不够的,《电信条例》作为一部全面与综合调整电信法律关系的部门法规,其局限性与缺陷也日渐凸现。《电信条例》作为一部行政法规的根本属性,不仅影响了它所调整法律关系的广度,还决定了所调整法律关系的深度。并且,在《电信条例》中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与缺陷,而由于它并非电信法,本身即为一部行政法规,所以,其缺陷就不可能通过其他法律法规来进行矫正。近年来,电信行业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在电信资费规制方面,价格战日益激烈,各式各样的资费套餐突破资费规制下限,甚至变相实现移动通信单向收费等。而这些问题也并非《电信条例》所能解决的,这就迫切要求了《电信法》的尽早出台。

未来电信资费管理走向

根据中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结合通信行业特点,中国未来电信资费管理的走向应该是: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决定价格,价格引导需求”的管理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

(1)事前规制,建立规范上限规制体系

在中国当前电信市场竞争仍不完全的情况下,实施上限规制可以起到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作用,防止具有优势地位的企业乱涨价、侵害消费者利益。上限规制还将给予企业更大的定价权,在这种方式下,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更为灵活的价格策略。因此,在事前规制上,进一步推进规范的上限规制体系的建立,中国政府对于电信资费下一步出台的规制政策应该

是对基础电信业务全面实施价格上限规制。同时开展有关的上限规制相关因素测算和评估工作,进一步深化上限规制的改革。

(2)考虑选择性的下限规制

上限规制主要在于促进和激励,而下限管理则更多的体现对市场的干预。即电信业在出现竞争者之间为排挤对手恶意降价、出现严重价格战时更适合使用下限管理手段。目前,中国的电信市场还没有达到有效竞争的程度,市场中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还存在影响正当竞争的不利因素。一些电信运营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不惜采取低成本的营销策略进行不规范价格战,形成恶性竞争。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资费上限规制方法。鉴于电信业长远稳定发展,在对电信资费进行规制时,应该考虑选择性的下限规制

(3)事前事后规制结合,构建高效监管体系

实施事前规制可避免非规制而引起的市场成本,事后规制可以有效规范不正当竞争。因此,未来资费规制应该强调事前、事后规制相结合,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从英国等发达国家电信资费监管趋势看,在事后规制上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并且十分重视社会监督,强调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和对不正当竞争市场行为的监管。目前,中国虽然已有一些法律条款对企业的低价倾销、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限制,如《反不正当竞争法 等。但是中国电信运营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仅仅依靠 反不正当竞争法》难以对电信行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起到实际的作用。而行业主管部门的调查、调节往往更具有实效性和现实意义。因此,在事后管理上,必须推动《电信法》尽早出台,以《电信法》为核心,结合《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反垄断法》,建立一个规范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规体系。

《电信法》应该用相当大的篇幅对电信资费的确定完善进行相关规定。《电信法》可以对资费问题做如下规定: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电信资费可以实行市场调节价,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自行决定电信业务收费项目及电信资费标准和计费原则;与用户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市场竞争不充分的电信业务,电信资费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这可以给政府机构未来在一些基础电信业务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定价,提供一个宽松的法律空间。消费者希望在制订或调整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电信资费时,电信管理机构应当进行听证。内容涉及上调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联的电信资费时,电信管理机构应当公开举行电信资费听证,征求电信用户、电信业务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正如1月11日,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公布,“降低手机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拟于1月2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提交听证会讨论的方案有两个,具体如下:方案一:取消现行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高出本地通话标准资费的每分钟0.2元。国内漫游通话费实行主被叫按同一标准收费。不占用国内长途电路的,后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中国第一法律门户 中顾法律网提供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付费用户上限标准每分钟0.4元,预付费用户每分钟0.6元;占用国内长途电路的,另外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每6秒0.07元。方案二:取消现行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高出本地通话标准资费的每分钟0.2元。不区分是否占用长途电路,不区分后付费和预付费用户,国内漫游通话费实行主被叫差别收费。主叫上限标准为每分钟0.7元,被叫上限标准为每分钟0.3元。占用国内长途电路不再另行加收国内长途通话费。其实,不管最后采取哪个方案,但这种听取各方意见的听证制度是可取而且及其必要的。

篇8:网络社群的法律规制

一、网络社群形式现况

首先, 社会矛盾通过网络集中爆发, 网络社群变流缓解。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社会矛盾也日益增多。城市化问题、法律制度构建问题、反腐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都在普及的网络中迅速传播。在网络环境中, 现实中具有相同利益诉求和共同命运的网民通过对事件的了解和相互沟通讨论, 会形成志同道合的网络社群。通过社群内部沟通后会朝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继续移动, 若出现“群体极化”则会爆发网络群体化事件。爆发于网络的社会矛盾想要解决, 最终必须在现实中找到落脚点[2], 而网络社群便是网络与现实的连接点。针对一个事件可能会形成多个以不同基点建立的社群, 但这些社群都代表了社会部分成员的基本价值取向。网络社群如何通过相关力量在事件中合理适当地转化矛盾尤为重要。

其次, 网络管理难点重重, 网络社群运用困难。目前来看, 传统管理模式在网络中并不适用, 而且经常起到激化事件的反效果。例如, 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知识产权保护、诽谤等典型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传播源头管理模式和强控制引导方式并不适用网络。政府经常通过掐断网络信息源头的围堵方式进行管理, 须知“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通过法律和有效地运用网络社群疏导意见上传下达尤为重要。网络让“警察”大众化, 上网的人似乎都能发布通缉令, “道德审判”正在逐渐排斥“司法审判”, 成为网络判断的主要内容。司法的公正性在网络中受到挑战, 这正是无序网络社群力量。法制化规范认可网络社群力量对疏导网络可以起到良好效果, 建设网络社群引导舆论, 同时规制传媒在网络中的网络监督角色, 将网络世界同步于社会现实法律。

再次, 网络道德习惯性失控, 网络社群集体化引导。成熟的网络技术、低廉的上网成本以及各种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等把大众带入了自由的信息时代。如今, 只要具备基本上网硬件和上网常识, 都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传播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3]这就导致任何道德观念都有了生存空间, 主流价值取向难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起到领导作用, 网络道德愈加失控。[4]容纳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尺度成为网络的一大特色。网络社群建立在既有价值取向之上, 会对道德观念进行集中化反映及追求。

二、网络社群的价值观建设

(一) 网络社群的自我观建设

每一个网络主体都是生长于某个特定的网络时空或某个特定的网络环境中, 诸多社会的属性和目的造就了网民的特殊性和个别性, 也是自我构成的特定要素。由网络社群决定“我是谁”, 而不是由我自由选择了“我是谁”。不同的网民以不同的基点联合起来形成各种网络社群, 才能为单一个体提供认同感和归属感。[5]网民会主动探寻人的自我, 为其个体所处的网络社会文化寻求认同。个体必须在网络社群生活中, 通过和他人不断地互动, 不断地反省和探求, 认知到自我和社群成员间的构成性关系, 从经验中理解自己的身份, 发现对自我的认同, 从而构建良性自我观。划定网络自我界限, 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恶性群体性事件。

(二) 网络社群的国家观建设

国家有引导网民个人选择的责任, 同时网民个人也有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义务。“强社会、弱国家”的构建是网络社群建设的意义所在。以公共利益为基准的网络社群发展, 保障网民个人人身和财产权益的同时, 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现实意义。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 网民的美德也与其现实中相同, 是在网络社会中逐渐形成的, 必须通过适当教育获得。国家不能对网络发展持中立态度, 必须积极引导网民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也只有国家才有能力对网民的道德进行教育。若让网民在网络社会中自由发展和作为, 就会导致目前诸多网络问题, 例如网络人肉搜索、网络暴力事件。网民基本上是只顾自己的意愿而不顾他人利益, 结果只能是损害社会利益。同时, 网民通过网络这个较为开放的言论平台可以积极地参与政治, 改变传统较为单一的政治生活, 在实现社群利益的同时, 也实现自我价值。

(三) 网络社群的权利观建设

网络社群的网民应当享有法律权利, 在网络环境中的积极权利优位于消极权利, 在特定环境下网络社群权利优位于网民个人权利。网民享有权利, 但是应当在适当的界限内行使, 其主体当然是网民个体, 但网民个人权利离不开网络社群。网络社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有相同的价值基点, 也有一致的认同和感情。社群本身从产生到成熟, 都会最大程度满足网络社群成员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网民想要自己的价值利益得到认同就必须建立、加入符合自我权利的网络社群, 同时引导其顺向发展, 通过网络社群力量形成社会影响。例如大V、博主的社会影响。

(四) 网络社群公益观建设

网络社群成员基于对其共同价值追求的期待而汇集, 社群本身具有“内在善”, 内在善衍生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从而吸引更多的网民加入网络社群。网络社群内在善是基于现实生活相同或类似的历史、文化而形成共识认可标准, 社群成员以“合作”方式来促进共同善。网络社群内形成相互的责任与义务, 并透过表达对彼此的关心、分享共同的价值及相互了解, 提供社群成员道德的起点, 建立网民对网络社群的认同感及归属感。例如QQ群、网络推手。现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共同善的基础上可以建立道德基点, 从而形成庞大的特定的网络社群, 推进事件发展。相反的, 网络社群内部若以“共同恶”作为基点则会通过对网络社群的宣传和建设, 形成群体意见的极端化发展, 最后很有可能沦为违背道德底线的群体, 且其成员较为广泛。例如反政府网站、约架事件。这时法律必须对基点进行修正或排除。

三、网络社群的法治建设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 我国虽然已出台了一些规范信息网络的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 但是我国并没有一部系统的有关网络信息管理的网络法。网络法律环境更是面临诸多问题, 大量的网络法律争端得不到有效解决, 而且立法层次低、多头管理甚至不管理、相互冲突时有发生。缺乏必要的网络执法监督体系, 即使是依法判决, 执行情况也不令人满意, 整体来说网络环境较为无序。网络法制建设中的网络社群构建除了要提高网民素质和网站管理者的水平, 由国家引导也是必然手段, 这也和网络社群国家观相互呼应。[6]此前,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引下, 中央便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 同时通过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规则》, 是网络法制建设的进步。但现实说来:

首先, 要加快立法步伐, 转变法治建设观念。将网络立法尽早列入国家立法规划, 尽早出台一部网络法, 对于正在起草的有关法律和修订现有的法律, 应注意研究与增加涉及网络舆论方面的内容。在保障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基础上, 针对现存的积极网络社群基于引导, 适当规制消极网络社群。加强法官对网络案件审理的能动性, 适当引入网络案件网络审理的法律适用模式, 现实中小额诉讼民事案件也可引入网络审判。同时, 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的立法, 规制行业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鼓励行业自律。

再次, 净化网络环境, 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应当享有环境权, 网络环境作为现实存在的社会环境, 公民身处其中, 国家也应当给予基础保护。目前网络环境中存在较多的污染问题, 例如广告植入、黄色网站、病毒侵入。应当适当引入社区管理模式, 对网络环境以社群模式予以治理, 分集体进行内部管理和引导, 落实网络环境管理。例如以腾讯、新浪为单个有效网络社群。

最后, 要培养一批既了解网络, 又熟悉网络法律知识的专业人才, 合理引导网络社群发展。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业的网络部门, 与网络社群进行合理的沟通。引入培养社群领袖, 进入社群管理。同时在立法、审判、监督、执行以及打击网络犯罪等方面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稳定。法律引导网络群体成员寻找现实基点, 提供现实渠道供成员表达其合理诉求。同时肯定社群成员表达的权益, 鼓励其合法追求群体权益。

摘要:正确处理网络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诸多主体。而网络社群是分析网络问题的全新角度, 通过法律对网络社群进行规制是一项有效措施。在网络社群的规制过程中, 从社群思想方面来看, 法理层面的公民自我观、国家观、权利观、公益观建设都必不可少。[1]从网络发展来看, 转变法治观念、加快立法、培养法律人才势在必行, 即在遵从网络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规制网络社群, 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价值观,法律规制,社群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泽波, 杨雯雯.网民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对策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07 (09) .

[2]刘亚.网络舆论影响力与政府的引导调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7.

[3]孙伟.从华南虎事件谈网络舆论[J].新闻知识, 2008 (10) .

[4]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中译本, 译林出版社, 2001.

[5]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保险人员个人自我介绍下一篇:购房合同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