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相关论文

2024-05-21

博弈论相关论文(通用5篇)

篇1:博弈论相关论文

关于能源价格的 博弈论分析

学院:理学院 专业:数学091 姓名:李军

学号:0907010170

2010年12月21日

一、背景:

目前能源行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最终似乎都可以归结为能源价格问题。能源价格是能源市场最重要的要素。如果能源价格包含了外部因素,竞争性定价机制将是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途径。分析目前我国的能源价格结构现状,研究我国能源价格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从博弈论的角度讨论如何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为我国完善能源价格体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引言:

能源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能源价格包括煤炭、石油、电力等产品的价格。能源的价格政策可促进生产,鼓励节约,使能源尽可能地获得充分合理、最有效的利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安全。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价格体系的合理性。

中国能源发展现状: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

(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

(3)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

(4)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基本能源消费占世界总消费量的l/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带动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上升。自1993年起,中国由能源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能源总消费已大于总供给,能源需求的对外依存度迅速增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我国的能源价格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的价格体系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能源价格偏低。价格偏低,导致了能源需求强劲,而能源供应紧张,由此产生供需矛盾。随着经济的增长这一矛盾日益加剧,从长期来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我国正在倡导节约型社会,价格偏低也不利于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廉价的能源的消耗。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到2005 年底,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21.1 亿吨标准煤,每万元GDP 所消耗能量比“十五”计划指标上升了27%,比“九五”期末上升了7%。其次,能源比价不合理。我国能源比价是很不合理的,国际上按热值计算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价格比为1:1.5:1.35,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为1:4:3。比价不合理不利于保护环境,不利于能源可持续发展,不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耗结构。如今煤炭等污染较重的不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太重。而煤炭等污染较重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主要原因是相对于其它能源而言,它的价格偏低。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能源价格体系改革。

现从博弈论的角度探讨我国的能源定价问题,试图通过博弈形成较为合理的价格结构体系。

二、模型建立与分析

(一)建模前提假设

假设,有n 个厂商生产不同的n 种能源。Pi 为第i 个厂商的战略,它是能源i 的价格,于是第i 个厂商生产的能源i 的需求函数为:Qi=ai-biPi+n(k≠i)

k = 1 Σ λikPk(i=1,2,„,n)(1)其中0<λik<1,表示第k 种能源对第i 种能源的替代系数,ai,bi都是大于零的常数,ai,bi,λik可以从历史数据中推算出来。

假设厂商无固定成本,边际生产成本为Ci。厂商同时做出决策,于是各厂商的支付为:Ui(P1,P2,„Pn)=PiQi-CiQi(2)

(二)模型建立

Di 为用C 代替D 中的第i 列所得的行列式。

(三)纳什均衡分析

由纳什均衡的定义可知,P*i就是纳什均衡的定价决策。

(四)结论

能源i 的定价与厂商i 自身的生产成本、其它能源生产厂商的定价、其它能源对它的替代系数有关。当其它参数不变时,可以得出:(1)当其它能源价格Pk变化时,会带动能源i 的价格Pi的同方向变化。但其变化幅度比前者小。如目前我国煤炭价格的上涨带动了电价的小幅度上涨。当其它能源的定价很低时,能源的定价也会较低,于是能源整体处于廉价水平。这也符合目前我国能源价格总体水平偏低的实际情况。

(2)当能源i 的生产成本变化时也会带动能源i 的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化。但是成本变化程度△Ci大于价格变化程度△Ci/2。例如目前我国进口原油价格的上涨而引起国内成品油价的上涨,但前者幅度更大。

(3)当能源i 的替代系数增大时,能源i 的价格也上升。也就是说如果扩大能源i 的应用范围,可以使得能源i 的价格上涨。由此如果着力开发新能源的应用范围,可以是新能源的价格上涨,从而使得新能源的开发及应用更具动力和活力。

三、政策分析

以上能源价格的博弈论分析,分析了能源定价的原理,为我国形成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要通过采取健全储备体系等措施,增强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在价格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垄断行业改革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为了应对价格大幅波动、供应形势偏紧等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和影响,应尽快建立主要初级产品的储备制度,包括国家储备、地方储备和商业储备制度,形成储备体系;同时,既要明确各级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也要明确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责任,各方面要共同应对市场变化。此外,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增强我国在初级产品国际贸易中的议价能力、合理利用进出口贸易手段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对于增强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很重要。

二要灵活运用财政税收手段,减轻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的冲击。要研究运用特别收益金等从资源性产品获得的收入,建立相应产品的价格调节基金,当价格波动幅度过大时,启用基金用于补贴生产企业和特定群体。

三要“小步快跑”地理顺价格关系。随着高成本时代的到来,长期以来价格关系没有理顺所累积的矛盾正在集中显现。可以在不改变现行定价机制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分阶段、有步骤、小幅度地进行调整、逐步向国际市场价格水平靠拢,并针对特定群体同步采取补贴措施。制定提价方案时,充分考虑提价的频率和每次提价的幅度,尽量避免引起上述问题。

四、基于模型的思考与管理对策

(一)长期建议:

(1)煤炭。要继续坚持煤炭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形成的原则,推动重点合同电煤价格逐步与市场价格接轨。要逐步提高煤炭开采的准入门槛,建立全国性煤炭交易市场,促进煤炭企业间有效竞争。要建立探矿权、采矿权交易市场,确保企业通过公开竞争获得资源。要逐步提高煤炭资源税标准,最终实现煤炭资源超额利润全额上缴。

(2)原油。要放开原油进口,允许国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进口原油。要积极参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通过建设国内石油期货市场,增强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

(3)成品油。要尽快放开成品油进口、生产、流通和销售领域,将国内原油开采和成品油加工销售环节分开,允许符合产业政策和标准的企业和个人参与成品油的进口、生产、流通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尽快研究从消费端开征燃油税,通过制定差别税率,调节消费结构;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针对特定用户进行补贴。参照别国成功经验,探索建立以税收调节成品油价格的机制。

(4)天然气。要尽快放开天然气特别是液化天然气进口,允许符合政策和标准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天然气的进口贸易。参考沿海地区LNG到岸价格,计入LNG的储存、管输等成本,作为城市门站价格;

(5)电力。要按照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和配电价格实行政府按照成本定价的改革目标,稳步推进电价改革。要全面落实差别电价、小火电降价、可再生电力加价,严格清理取消对高耗电产业的优惠电价。要继续推行分时电价等电力需求侧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煤电价格联动。要改革销售电价分类结构,逐步将按用电用途分类改为按电压等级和负荷特性分类,使各类用户价格合理反映供电成本,减少交叉补贴。

总的来讲,能源价格和税收改革的目标是,无论上游价格还是终端价格,均应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二)价格改革

关于能源价格和税收改革的时机问题,改革目前已经刻不容缓。目前矛盾已经发展到政府的价格政策处在两难境地、十分被动的局面,若再不改革、政府继续保持制定价格的权利,在高价格时代,不仅政府要承担通过干预价格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要承担为能源生产企业补贴的义务,而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正处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通过健全的市场机制推动企业从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型,则很可能错过转型的历史机遇;再者,从价格改革自身来讲,如果未来国际能源价格进一步攀升,改革本身的难度也会更大。从以上几方面来讲,长痛不如短痛,当前亟待启动价格改革。

(1)要按照市场导向原则的要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逐步放松政府对价格的直接管制,引入竞争机制,让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对部分不能形成竞争的领域,政府制定价格时也要充分考虑市场供求状况。

(2)要落实污染者和使用者付费的原则,还原真实成本。无论是能源生产者还是能源消费者,无论是企业还是居民,在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要缴纳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排污等各种费用。

(3)要合理设定资源税费标准,真正体现资源稀缺性。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应当通过资源税费代表全体人民获得相应收益,并以资源税费作为调节资源配置、维护企业公平竞争的手段。要调整完善现行资源税政策,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使资源税征收额度与能源资源市场价格、进而和资源开采收益联系起来。要逐步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最终使得因资源开发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即资源性产品价格中的资源价格部分全部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保证全体人民作为所有者的权益。

在具体推进改革的进程中,为解决能源价格改革可能给低收入群体带来冲击、以及可能给高耗能产业带来冲击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在能源价格市场化的大前提下,一方面能源价格改革要和财税改革相配套,不再以直接干预价格、而以财税政策作为主要手段进行能源价格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被高耗能产业主导有复杂的原因,单靠推动能源价格和税收改革不能解决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的问题,而且可能导致经济减速等新问题

因此,从解决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问题的角度来看,要毫不犹豫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要与财税、金融、垄断行业、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等其他领域改革相互配套,只有相关措施综合配套加以推动,才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式平稳地向期望的方向转变。

五、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周志明, 陈敏《博弈论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杨志勇, 林勇《统计数据失真蔓延的进化博弈论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胡洁 高俊 费立明《客户经理开展信贷业务的博弈论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顾巧论《基于博弈论的逆向供应链定价策略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张伟《电信业价格竞争行为的博弈论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钟师鹏 谢霖铨《基于博弈论的能源价格研究》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陈其安《基于博弈论的发电厂商竞价策略研究》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魏震波《博弈论在上网竞价中的应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廖虎昌《基于博弈论的云南省水量定价模型》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崔萍《博弈论在企业薪酬决策中的应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刘艳琨《基于博弈论的会计信息失真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杨辉《从博弈论看统计数据质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张永胜《互利共赢的博弈论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房正义《无线网络中的博弈论应用研究》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刘昶伶《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论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过琥岗《“固定薪酬”的博弈论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邹宇《国际商务谈判的博弈论议价模型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刘艳婷《对“最低价格承诺”现象的博弈论分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徐品锋《博弈论在薪酬体系的运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叶德磊《日常生活中丰富生动的“博弈论”》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于皓瑾《博弈论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岳华《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的博弈论分析》 书籍:姜启源 谢金星 叶俊《数学建模》 书籍:谢识予《经济博弈论》

书籍: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新闻:林伯强《“十二五”需要切实推进能源价格改革》 新闻:财华社《中国将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

篇2:博弈论相关论文

企业社会责任 (CSR) 的缺失已成近年来不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中国企业要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承担其对社会的相应责任, 是不容置疑的。虽然几次公司法修改都提到承担社会责任, 而实际上, 直到2006年, 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本土企业只有18家。

本文针对这些现象, 采用博弈论的理论, 构建博弈模型, 证明在价值博弈中, 企业只有认真履行社会责任, 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一、博弈模型

(一) 建立博弈模型

1. 模型假设

二人博弈:一人为代表股东利益的公司, 即法人组织;另一人为利益相关者, 此处仅包含消费者, 因为消费者是与企业最直接相关的利益群体, 使博弈分析简便。

博弈策略:公司只有两个策略, 或称两个选择,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或者不履行, 没有中间状态;利益相关者也只有两个策略, 对应公司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买账, 即愿意买账和不愿买账。

动态博弈、双方信息对称

2. 建立博弈模型

Players:企业 (firm) ——F;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s) ——S

Strategy:F——履行CSR、不履行CSR (N-CSR)

S——买账 (Pay) 、不买账 (N-pay)

Payoff:在建立收益时, 按照“个体行为理性”为原则。

企业收益理解为:如果履行CSR, 企业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 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如保证产品高质量而对生产每一流程严格把关, 由此产生的稍高成本、向政府部门上缴足额税费等。经过这些责任后, 企业还能获得的收益。相对的, 如果不履行CSR, 企业能够获得多少收益。

利益相关者收益理解:如果企业履行CSR, 企业产品成本势必会有小部分提高, 利益相关者如果对提高的部分买单会获得多少利益,

Model:图一, 博弈模型, 2×2的矩阵, 每个矩阵单位由2个元素构成。

模型说明:

左上方单位 (80, 70) ——企业F履行CSR, 利益相关者 (消费者) S愿意买单, F获得的收益为80, S获得的收益为70。

右上方单位 (60, 80) ——企业F履行CSR, 利益相关者 (消费者) S不愿意买单, F获得的收益为60, S获得的收益为80。

左下方单位 (100, 50) ——企业F不履行CSR, 利益相关者 (消费者) S仍愿意买单, F获得的收益为100, S获得的收益为50。

右下方单位 (80, 60) ——企业F不履行CSR, 利益相关者 (消费者) S也不愿意买单, F获得的收益为80, S获得的收益为

(二) 模型分析

分析此博弈模型, 发现模型存在一个均衡:那就是当公司不履行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也不为付账, 即右下方 (80, 60) —— (No CSR, No pay) 达到纳什均衡。

(三) 模型修正

初始模型均衡的正确性不好判断, 在今天, 大部分企业都是不太重视CSR, 绝大多数消费者也更关心产品性价比, 这个均衡是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稳定的。但是并不能确保经过重复博弈后仍然稳定。故博弈收益会在多次讨价还价后发生变化, 因此对模型进行修正:

修正:当企业没有履行CSR积累了严重后果时, 如长期环境污染导致居民投诉、或是严重损害到员工利益, 发生罢工甚至更激烈的后果时, 这种均衡就会被打破, 两方会进入再次博弈;如果均衡出现在右上, 即企业履行CSR, 利益相关者却毫不关心, 不去付账, 那么企业失去了履行CSR的物质来源和精神支持, 没有了现金支持, 即使有长期的良好企业形象最终也只能破产。因此, 可以想象, 这个博弈模型的最终均衡应为CSR-pay, 如图二。

(四) 模型讨论与说明

利用博弈模型讨论CSR和利益相关者的可行性:博弈论 (Game Theory) , 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 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 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利用博弈的例子不胜枚举, 价格战博弈、污染博弈、贸易博弈、企业博弈等等。在现代企业理论中, 运用博弈的典型是委托——代理关系。因此, 从原理上, 本文是可以用博弈论进行思考的。

模型假设中, 利益相关者只讨论了消费者, 实际上对政府、员工、环境、债权人等一一博弈后, 发现会达成同样的均衡, 因为在利益角逐中, 员工、环境、政府、其他社区的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性质一样, 希望达到双赢局面。

博弈结果:博弈后得到两个均衡: (No CSR, No pay) (CSR, pay) , 现在的均衡是 (No CSR, No pay) , 劣于期望达到的均衡 (CSR, pay) , 事实上, 如今社会发展中充满了不是最优反映的均衡, 没有达到最好的结果, 选择让步后能一致的结果, 也是可以接受的。

二、结论

本文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 构建了CSR—Stakeholder的博弈模型, 通过两者最优反应的选择, 发现, 在博弈中可以达到2个纳什均衡, 之一为 (No CSR, No pay) , 反映了现在的状况, 大部分企业由于企业规模、生命周期等原因不关注CSR, 利益相关者由于收入水平、购买意识等问题忽视CSR, 导致这个纳什均衡的产生;之二为 (CSR, pay) , 这可以说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就需要双方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从大局出发, 达到最终协同, 共同发展, 获得“双赢

摘要:本文基于博弈论理论, 构建了一个CSR—stakeholder的博弈模型, 从中找到纳什均衡。该均衡为今后企业是否履行CSR提供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CSR,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博弈,均衡

参考文献

[1]企业社会责任报告.http://baike.baidu.com/view/4327166.htm

篇3:重点高中相关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1953年,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同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办重点中学”。6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示范学校的意见》并具体分配了各地举办重点中学的具体数目。1962年,教育部再次发出《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的通知》,并提出了具体措施[1]。197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指出:“切实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以提高中小学的质量,总结经验,推动整个中小学教育的发展。”[2]1983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重申了举办重点中学的必要性。1995年,国家教委发出《关于评价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的通知》,提出根据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建设的原则,将于1997年前后,分三批评估验收1000所左右示范性高中。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用示范性高中取代了重点高中,一些地方用星级学校代替了重点学校,示范性高中、星级高中与传统的重点高中并没有实质区别。

二、 重点高中利益博弈的参与者

博弈,这是一个从西方学术理论中引进的术语,是指在遵循一定规则下的人们进行的一个共同的活动,而且进行游戏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博弈论研究的对象就是“理性的”行动者或参与者如何选择策略或如何作出行动的决定[3]。重点高中属于严重短缺的资源,稀缺资源一直都是“理性经济人”争夺的目标,个人和组织的寻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决定了利益相关者围绕重点高中这个平台相互博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教育由原来国家一元价值转变为多元利益主体。重点高中在这个大趋势下涉及的多方面利益亦变得更加复杂,多种利益缠绕在一起,其中最主要的是家长、学校、政府三个群体的利益,这三个群体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家长可以再分为强势家长和弱势家长,学校也可以细化为重点高中和弱势高中,同时政府也可以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但同是重点高中带给强势家长与弱势家长的利益有所差别,重点高中和弱势高中的利益博弈更为直接、明显,甚至是激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针对重点高中也存在着利益交叉和融合,既一致又分歧。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分散化是重点高中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重点高中能够满足各主体的利益需求。同时政府、学校和家长对重点高中利益的博弈是动态过程,重点高中能否长期存在取决于相关利益者能否从重点高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实现主体、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三、 重点高中带给博弈主体的利益

1.政府在博弈中获得利益

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像彪悍的猎手,到处追逐他心目中的利益。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会在某一个竞争平台上去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社会转型期,政府组织,尤其地方政府自身利益比较突出地表现出来。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一旦产生就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理性经济人”,也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必然导致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在公共政策实践中,政府自身利益的恶性膨胀对政府管理和决策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就政府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而言,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主要载体,在与社会、市场、公民及其他组织的利益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这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制度保障[4]。地方政府与学校、家长接触更为频繁,相互之间的利益也就变得尤为复杂,地方政府是由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单个个体所构成,地方政府在与学校、家长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就难免会产生以组织为依托,直接或间接为个人谋利益,从而影响或违背相关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地方政府也不会像中央政府那样把全国的教育统筹起来通盘优化,地方政府受地域局限性,会更多地关注当地利益,重点高中能够满足当地政府一定程度的利益追求。

重点高中能够带来家长、学校、政府期望的高升学率,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体制是以地区的升学率为指标,升学率高就能在地区之间的评价中获得较高位置,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就能获得较高评价,受到上级部门的赏识,从而获得物质奖励或升迁机会,同时地方政府官员个人会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子女创造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政府官员作为行政组织成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搭便车为个人牟利的倾向。政府是社会公共资源的管理和分配者,教育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心,中央以及地方政府每年都要承担大量的财政拨款以及预算内教育经费,这对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同时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投资的长期性、滞后性等显著特点,政府不太愿意为教育投入大量的经费,对于这一点从中央、地方政府每年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具体情况就能得出相应结论。重点高中能够为当地政府缓解甚至解决一部分教育经费,众所周知重点高中每年都要收取大量的择校费,并且收取比例是相当高的,每一届新生都能为学校缴纳高额的择校费,收取的择校费归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使用,择校费按比例上交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办学所需教育经费的一部分,既从择校费的收取中获利,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弱势高中的投入力度,政府可以把上交的择校费作为预算内教育经费返还给学校,从而减轻政府自身的财政负担,还可以把重点高中上交的择校费作为专门的经费支持当地弱势高中的发展,这样教育部门就能相应地减少对高中阶段的经费投入,在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的前提下,择校费的上交为教育部门提供了寻租机会,教育部门会利用重点高中创租、收租,满足自身利益。

2.学校从博弈中获益

重点高中属于严重稀缺的资源,整个高中阶段的教育需求大于供给,高中教育仍然是卖方市场,存在着强烈接受高中教育愿望的消费市场,占据卖方市场的重点高中和当地政府就会从中牟利。重点高中利用自身优势招收足够数量的优质生源,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收取择校费,择校费是学校的额外收入,通过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分成后,剩余的学校自由支配,这样重点高中获得了额外的资源和动力,随着重点高中实力的不断增强,重点高中在博弈中拥有更多的筹码,获得更多的利益。另外重点高中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师资在区域内实现学校的大规模扩张,合并弱势高中或是建立分校,重点高中在规模扩张中不断蚕食弱势高中的利益,通过提供丰厚的待遇吸纳弱势高中的优秀教师为己所用,造成重点高中在区域内一枝独秀,最终实现重点高中教育垄断,在垄断中重点高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追求学校的利益,尽可能提高择校费的收取标准,招收质量更高的生源,实现重点高中收益最大化。

在区域内无以伦比的高升学率使重点高中在与弱势高中博弈时处于优势地位,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到重点高中就读,使不平衡的买方与卖方市场更加失衡,重点学校在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欢迎的过程中,拥有了更多与家长乃至当地政府博弈的资本,与家长博弈中掌握着主导权,能够从家长身上获得更多利益。政府自身的利益需求和利益偏好决定了对重点高中和弱势高中的支持力度会有所区别,重点高中能从政府那里获得更多的资源,无论是明显的教育经费投入还是可以利用的隐形社会资源,只要重点高中的资格不被剥夺,重点高中就会一直处在博弈中的优势地位,使家长和弱势高中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学校所需要的资源几乎都掌握在政府手中或者受政府控制,谁能挤进政府认可(有时是直接指定)的“重点”行列,谁就能比“非重点”得到更多资源[5]。重点高中得到的经济上的和其他形式的特别帮助,不一定都是政府行为,有些是“名牌效应”的作用。但这种名牌效应的产生又是与政府在经费、人员、政策方面的支持分不开的,作为当地政府主导下的教育组织,在追逐组织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地采取与政府一致的立场,甚至是采取合作形式共同牟利。正如R·芬德莱所说,他们采取的是“和上面合作的方式”而不是“来自下面压力的形式”[6]。

弱势高中在与重点高中博弈中,各个方面都将处于弱势地位,重点高中影响了弱势高中的利益,但弱势高中并不能取消重点高中,弱势高中只能在接受重点高中的前提下寻求利益,重点高中在招收的学生中大比例收取高额择校费,这一做法已被各类高中普遍采用,最终造成高中阶段收取择校费的盛行,弱势高中也能在这一潮流中实现自身利益,相对于重点高中收取的高额择校费,弱势高中可以收取相对较低的择校费,并不是所有的适龄学生都能到重点高中就读,弱势高中也有自己稳定的生源,弱势高中就针对这部分学生收取择校费,这也是弱势高中与重点高中博弈的间接收获,弱势高中由于升学率不太理想,起初并不会有收取择校费的企图,但在重点高中收取择校费的影响下,家长对收取择校费已经觉得合情合理,并且是毫不吝啬,在这样一种大氛围下,弱势高中也开始收取择校费,获得额外的但不如重点高中丰厚的择校费。所以重点高中在剥夺弱势高中利益的同时也为弱势高中带来了获益的机会,弱势高中也能在与重点高中博弈中获得间接利益。

3.家长(学生)在博弈中收益

就业市场的唯学历导向以及大学生就业难,学历和文凭逐渐成为寻找工作和获得收入的主要依据,人们竞相储备知识,为此学校也在不断满足和刺激这种需求,即人们对高学历的要求和期望,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学生数量在短时期内急剧膨胀,大学招生数量增加的同时失业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攀高。教育投资不一定获得相应收益,如果继续对高等教育不加筛选地盲目接受,接受高等教育不仅不能带来任何利益,还会教育致贫。虽然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但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就业情况依然被看好,受到冲击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低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代表着更高级的就业市场,相对于一般的大学具有更强的竞争力,适应性更强,能够在激烈的大学生就业中很好地生存下来,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在当前僧多粥少的大学生就业市场里,就读大学的层次越高,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就会越有安全感,家长为了子女能够进入到重点大学就展开了相互竞争。在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就业压力激增的形势下,高等教育的竞争压力势必传递到基础教育,以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竞争性、选拔性考试,尽管与法定宗旨不相符合,也能为社会和家长所认可[7]。我国的重点高中之所以为重点高中,其最显著的特色就是拥有高的升学率,在追求高的升学率方面,重点高中刚好可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重点高中的这一核心竞争力是获得家长和学生赞誉的基础,同时也是重点高中和家长博弈的根本。强势家长要对稀缺的重点高中资源进行博弈,重点高中意味着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更大,为进入重点高中进行必要的投入,会有利可图,将来不仅能够收回重点高中的投资,并且将会有更大的盈利,家长经过利益的权衡后,就愿意为进入重点高中而支付额外的费用。对于家长和个人来说,由于当前教育与就业的不确定性,接受大学教育并不意味着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业岗位与大学生已经由原来的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的关系,子女要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在高中阶段同样如此,家长之间要进行利益博弈,每一个家长都不想让子女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会选择进入重点高中,最终强势家长的子女获得了有限的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同时家长与重点高中博弈的过程中,由于家长的分散性,不能组成统一的组织,而单个家长根本没有与重点高中博弈的能力,最终家长只能接受重点高中的不合理要求,包括缴纳大量的择校费,家长从重点高中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为重点高中付出了额外成本。

四、 促使利益博弈规范化的建议

重点高中作为博弈的对象和博弈的载体,成为个人、社会和学校三方主体直接或间接寻求自己利益的工具。从以上分析中,政府、学校、家长都能从重点高中运作中找到合适的位置,满足了自身的利益,究其各方面利益来源,政府、学校利益,主要以收取家长额外的择校费,以弱势高中的缓慢发展,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均衡发展为代价,学校差距越来越大,重点高中和地方政府在博弈中,只有收益,没有任何损失,是最大的赢家。地方政府在博弈中减轻了投资教育的沉重负担,家长付出了更多成本,地方政府和重点高中获得的利益由家长、弱势高中买单,在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当利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这种局面。

1.禁止高中收取择校费

高中阶段收取择校费属于让学生二次缴纳费用,高中阶段的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公民已经对公共产品缴纳对应的税收,高中阶段所需要的教育经费也应由政府相关部门来专门拨付。对公共产品进行二次收费,明显剥夺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不止一次禁止高中阶段收取择校费,但执行的效果却差强人意,收取择校费依然成风,究其原因,当地政府与重点高中存在共同利益,当地政府与重点高中存在“合谋”,政府职能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政府应淡化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倾向,凸显并加强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财政投入,保障高中阶段教育经费的按时足额下拨,严惩高中收取择校费的行为。

2.取消重点高中

高中阶段之所以出现不正当利益博弈,因为高中教育资源稀缺,当地政府和重点高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在垄断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当地政府应消除重点高中与薄弱高中之间的差距,促使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尽可能淡化重点高中的社会影响力,缩小学校的差异水平,使高中学校处在公平的竞争平台,杜绝获得超额利益的机会。鉴于教育的产品属性,当地政府应加强监督管理,加强薄弱高中的改造,拉近学校间的水平,实现高中学校之间良性竞争,营造一个公平的高中教育氛围,提高高中教育的质量。

3.完善和改革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增强就业市场容纳大学生的能力,使各类别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在就业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提高普通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就业能力,改变普通大学收益率不断下降的危险境地,努力提高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适当缩小高校之间的差距,增强普通高校吸引力,解开学生、家长的“重点教育”心结。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重点学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2] 中央教科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 潘天群.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王洛忠.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政府利益及其影响.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5] 冯向东.高等学校定位:竞争中的抉择.教育评论,2004(2).

[6] 罗纳德·芬德莱.贸易、发展与国家.发展经济学的新格局——进步与展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

[7] 朱家存.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篇4:博弈论相关论文

土地的征用一般带有强制的色彩,我国的农地征用一般是指有偿的征用,征地补偿也就是征地的收益的再分配,在这次分配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失地农民往往是利益受到侵害的一方。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2. 57% 。有预测表明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 (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 。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 从2000年到2030年的30年间,中国将占用耕地超过5400万亩,按照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表明到2030年左右,我国失地农民的人数将会超过1. 1亿人。失地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往往会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进行抵抗,给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创新土地征收的补偿机制,保证农民征地过程中的收益, 对于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为了探求土地征收制度与补偿机理,本文对征地过程中的相关利益主体的策略进行分析,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利益均衡的问题,为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建议。

2博弈模型相关利益主体的分析

2. 1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更多关注的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宏观目标,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然而地方政府是一个经济人,它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它有着自己的经济目标就是追求发展本地经济,提高财政收入,这就会产生地方政府不按照中央政府的指定政策来征用农民土地的动机。 它采取的策略就有合理征地和不合理征地,对于中央政府来说其策略为监督检查和不监督检查。

2. 2地方政府和失地农民

在这个博弈模型中,最核心的利益主体就是地方政府和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有着两种选择合理补偿和不合理的补偿,失地农民也有两种选择就是上访或者是不上访。

3博弈模型构建

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利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分析,并假设其都为理性的经济人,有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即存在相关的利益冲突。主要的博弈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征地补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的利益博弈,地方政府可以选择合理补偿也可以选择不合理补偿,当地方政府选择不合理补偿时,其将会获得收益为D,此时农民可以选择顺从或者是抵抗, 如果顺从则地方政府获得收益D,农民的收益为0,如果抵制,农民可以选择上访向上一级反映情况,那么农民需要承担一部分成本为M,抵制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下农民的效用不同,假设农民抵制成功的概率为P1( 0 < P1< 1) ,农民将会获得一部分收益L,同时也要承担成本M,其期望效用函数为: P1× ( L - M)- ( 1 - P1)× M; 失地农民上访成功,地方政府便会受到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其被查处的概率为P2( 0 < P2< 1) ,地方政府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 P2× C +( 1 - P2) × D

则支付矩阵为( 见下表) :

由上表可知,当失地农民选择顺从的时候,地方政府选择不合理补偿,因为这个时候可以得到经济收益D ( D >0) ; 当失地农民选择上访抵制的时候,地方政府的选择取决于- P2× C + ( 1 - P2)× D与效用0的大小, 如果- P2× C + ( 1 - P2)× D >0,地方政府选择不合理补偿; 如果- P2× C + ( 1 - P2)× D < 0,地方政府选择合理补偿。

当地方政府合理补偿的时候,失地农民选择顺从; 当地方政府选择不合理补偿时,失地农民的选择取决于P1× ( L - M) - ( 1 - P1) × M与效用0的大小,当P1× ( L - M) - ( 1 - P1)× M > 0时,失地农民选择上访抵制, 当P1× ( L - M) - ( 1 - P1) × M <0时,失地农民选择顺从。

分情况对该模型进行讨论: ( 1) 当P1× L - M > 0时, 即M/L < P1< 1时,地方政府采取不合理的补偿时,失地农民选择抵制,上访; 地方政府选择合理补偿时,失地农民选择顺从; 失地农民没有纯策略均衡,地方政府也没有纯策略均衡。求解该情况下的混合战略,假设地方政府合理补偿的概率为 α,农民顺从的概率为 β。

那么 α × ( - M)+ ( 1 - α)× ( P1× L - M)= 0, 求得: α =1 - M/P1L

结论是在失地农民抵制成功的概率满足M/L < P1< 1, 地方政府以1 - M/P1L的概率合理补偿,以M / P1L选择不合理补偿; 失地农民以1 - D/P2C + P2D的概率选择顺从, 以D/P2C + P2D选择上访抵制。

( 2) 当P1× L - M < 0时,无论政府选择合理补偿还是不合理补偿,失地农民的最佳选择就是顺从,此时存在纯战略均衡解( 不合理补偿,顺从) 。

4分析博弈结果

根据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结果,其均衡解为( 不监督检查、不合法征地) ,对于失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博弈结果其纯战略均衡解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个时候地方政府征地的成本很低,造成地方政府大量征地,会威胁影响到我国的征地安全,要使失地农民得到保障,提高地方政府合理补偿的概率,那么必须提高农民的收益L或者是降低农民抵制的成本M。博弈结果说明我国现阶段的补偿机制存在问题,地方政府有着不合理征地补偿的利益动机, 农民由于其获得收益较低,上访或者抵制成本较高,选择顺从,大量失地农民的存在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5根据博弈结果完善我国征地补偿机制的建议

5. 1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明确征地范围

《土地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是对于公共利益的界定却并不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公共利益有着自己的界定,必然会与中央的政策产生不一致,导致侵害农民权益事件的发生。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提高地方政府不合理征地的成本,能够有效规范地方政府征地行为。

5. 2完善征地补偿标准,推进土地征用的市场化进程

我国征地补偿目前采用的产值倍数法和区片综合定价法,不能很好地保证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不下降,要在征地的过程中引入市场化的机制,由征地企业去和农民进行协商补偿,避免政府在其中的 “寻租”行为。

5. 3健全征地补偿过程中的争议与纠纷裁决机制

允许农民拥有申诉权,成立农地纠纷解决机构,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监督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降低失地农民的维权成本。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用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征用部分农地。征地补偿过程涉及多方的利益主体,各方利益主体为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会采取不同的策略,从而形成博弈。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征地过程中的利益主体,通过博弈的结果分析征地补偿机制的不合理性,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篇5: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

【摘要】文章以日照市刘家湾赶海园为案例,在对赶海园景区利益相关者的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根据景区利益主体博弈的动态变化及两两博弈的情况,构建博弈模型,并对刘家湾赶海园景区利益相关方博弈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管理者限制了景区的可进入性;当地居民的参与度不高,游客满意度也很低,游客与景区管理者、景区管理者与当地居民存在一定冲突;当地社会媒体等监督者的监督流于形式。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规制机制。

【关键词】相关利益者;博弈 ;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5.01.004

旅游景区主要是指能够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并能满足其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职教育等的需求的区域场所,应该提供旅游服务设施和相应的旅游服务。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相关利益者的博弈日趋白热化,对于如何适当弱化管理者权力、参与者适当增权、三方博弈如何达到动态平衡的研究迫在眉睫。

对旅游景区中多个利益主体的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分析,一些学者从不同博弈个体与博弈角度的分析已经有了很多成果[1-5]。很多学者建立不同的模型来表达各种博弈关系,诸如罗浩和曹靖建立的伯特兰德博弈模型[6]、杨春宇的动态博弈模型[7]、陈志刚建立的二阶博弈模型[8]等。其他学者还涉及到了旅游扶贫模式中相关利益者的合作博弈(李瑞等,2012)[9]、民营企业开发旅游景区的博弈分析(依绍华,2004)[10]、绿色旅游中的博弈分析(王丽等,2010)[11]等方面。这些研究在揭示旅游景区利益相关方的博弈状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效益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刘家湾赶海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日照市涛雒镇东部海滨,距日照市区12公里,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万亩潮间带,千亩沿海防护林,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的故乡。园区由赶海园景区和金沙岛海滨浴场、沙滩高尔夫练习场两大板块组成,是以赶海拾贝为体验,集休闲度假、海上游艇、海水沐浴、沙滩运动、高尔夫练习为一体,具有沿海民俗风情特色的旅游景区,被誉为“亚洲最大金沙滩、中国第一赶海园”。

刘家湾赶海园总规划面积5.15平方公里,拥有5.4公里长的黄金海岸线。落潮时有1.3万亩潮间带,滩平沙细,面积广阔,盛产100余种贝类和蟹类,主要品种有竹蛏、文蛤、四角蛤、香螺、泥螺、马蹄蟹和花旦蟹等。赶海园万亩潮间带一望无际、沙细滩净,生产文蛤、竹蛏、西施舍等40余种贝类和马蹄蟹、花蛋蟹等10多种蟹类。浅水海域生产虾皮、海蜇等多种海珍品,是游客感知大海、回归自然的最佳去处。

(二)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刘家湾赶海园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游客满意度下降。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游客普遍反映刘家湾赶海园海产品不如宣传中的丰富,如有游客说道:“我只挖到了两三个蛤蜊,抓到了一堆小螃蟹,与景区宣传中丰富的海产品相去甚远,太失望了”。有游客反映景区特色不明显,很多场馆不开放,周边的污染也很严重。有些游客甚至反映景区标识物太少而且不明确,导致自己进入当地渔民的海产品养殖区,与当地渔民发生冲突。这说明景区管理需要加强,否则游客旅游收益下降,丧失了对该地的兴趣,进而会降低景区的收益。

(2)景区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刘家湾赶海园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管理不力的问题越来越明显。首先是景区未能与当地居民互利合作,反而相互阻碍,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其次是景区管理者对景区管理不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公共设施损坏、标识不明等问题显著,游客意见很大。景区管理者也未能调动监督者的积极性,反而压制监督者权力的行使,使得景区管理者与当地居民、社区存在一定冲突,不利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当地居民参与度较低。由于景区实行严格的监管政策,当地居民普遍参与度不高,无法彻底参与到景区建设和为游客服务中来。当地居民只能在景区门口拉客,提供当地产品和住宿等简单服务,而且该景区近距离游客较多,过夜客很少,导致当地居民收益较低。当地居民为了扩大收益,采用办理年票的方式,进入景区挖掘海产品,使得景区海产品丰度大大降低,与景区管理者、游客存在明显的冲突,阻碍了景区的发展。

(4)当地社区、居民监管不力。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居民、社区等监督者的监督流于形式,监督不力。在景区环境污染严重、海产品丰度下降、游客满意度降低等问题发生后,也没有有效地监督反馈,导致情况继续恶劣下去,没有得到改善。究其原因主要是景区管理者强势,监督者监督收益很低,趋向于无,导致监督者无法甚至无意行使监督权。

(三)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博弈论为工具,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模型,根据刘家湾赶海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景区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最后参考帕累托最优和补偿理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规制机制,促使三方边际效益最大化,最终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文中数据主要来源于日照市旅游局、刘家湾赶海园官网以及实地调研。

二、旅游景区利益相关方界定

在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的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参与博弈的主要有三方:管理者,主要包括相关的政府部门、参与景区管理的旅游企业、旅游景区本身的管理人员;参与者,主要包括参与服务的渔民、游客、相关的旅游服务企业等;监督者,主要包括不能参与到旅游服务中的当地居民、公众和社会媒体(如图 1)。他们是旅游博弈的相关利益主体,为了自身不同的利益而参与到博弈中。

管理者是旅游景区的调动者、开发者、协调者和监管者,是旅游规则的制定者、利益冲突的协调者,是景区中集各种大权于一身者,是三方博弈中的最强势的一方,主要包括涛雒镇政府、日照国际海洋城管委会、赶海园景区管理者。他们希望通过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居民的增收。endprint

参与者是旅游景区的参与者、服务的提供者,是旅游资源开发中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承接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参与旅游服务的当地居民、旅游服务企业等,他们往往在与管理者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与监督者博弈中经常会出现冲突与寻租并列的局面。

在社会监督阵营中,当地未能参与到旅游中的居民是监督的主体,他们希望在旅游开发中进行监督,以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失,他们处于三方博弈较弱势的地位。博弈最理想的状态是三方均能够实现各自的边际效益最大化,在博弈中实现动态的平衡,这也是我国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1  刘家湾赶海园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络

三、刘家湾赶海园景区利益相关者博弈模型的构建

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的管理者、参与者、监督者两两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博弈,因此,我们有必要构建博弈模型,分析三方两两博弈的行为。

(一)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管理者与参与者的博弈模型构建

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的管理者在制定旅游景区发展策略时可以选择“检查”和“不检查”两种;参与者可以选择的策略为“违规”和“不违规”。假设管理者检查时的成本为J1,其从检查中获益S1,则管理者正常收益为J1 -S1,管理者若发现参与者违规,惩罚收益为F,不检查时则可能出现事故,概率记为u,承担的损失为uD。参与者选择不违规时成本增加J2,若被管理者发现其违规就会被处罚金F,同时承担J2。则可以构建博弈模型(如表1)。

表1 管理者与参与者博弈模型

参与者

管理者 违规(1-P) 不违规(P)

检  查(Y) S1 -J1+F - J1- F S1- J1 - J2

不检查(1-Y) -uD 0 S1 - J2

(二)刘家湾赶海园景区参与者与监督者的博弈模型构建

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的参与者在较低的管理水平下,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会变差,就会与参与者发生冲突。监督者与参与者的博弈只有通过管理者才能形成实际的约束。因此建立良好的监督举报机制,会发挥监督者的积极性,对违规的行为举报,实现监督者的监督向管理者监管的传递。如图2所示:J2是参与者不违规时增加的成本,J3是监督者的监督成本,J4是当地居民所受到的损失。S2是监督者举报所得收益,S2> J3 +J4。则可以构建博弈模型(如图2)。

图2  监督者的监督向管理者监管的传递过程

(三)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管理者和监督者的博弈模型构建

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管理者以a和1-a的概率选择“积极监管”和“消极监管”,监督者则以b和1-b的概率选择“监督”和“不监督”。管理者选择积极监管的增加成本为J5,从中获益S3,则其正常收益为S3- J5,这时管理者的净收益一般为负,即S3- J5<0。消极监管会被监督,不仅被迫加强监管,还要承受惩罚M,监督者从积极监督中获得收益S4,监督成本J6,且S4> J6,则我们可以构建博弈模型(见表2)。

表2 管理者与监督者的博弈模型

监督者

管理者 监督(b) 不监督(1-b)

积极监管(a) S3- J5 S4 -J6 S3- J5 S4

消极监管(1-a) S3- J5-M S4 -J6 0 0

四、刘家湾赶海园利益相关者博弈结果分析

在刘家湾赶海园的发展过程中,各方利益群体的实力各不相同,三方博弈合力的方向、大小在动态变化着。

(一)景区参与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结果分析

刘家湾赶海园开发与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迫切希望参与其中,从中获得收益共享,但是景区的管理者可能会因为参与者违规的举动而遭受损失,所以加强监管。刘家湾景区的管理者占据主导和控制性地位,严格阻止当地居民的进入,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广大渔民的利益。当地渔民所能参与的仅仅是在景区外为游客提供纪念品、住宿等低级服务,获得的收益很少。

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景区管理者与参与者的博弈看成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过程。用Y表示检查的概率,P表示参与者不违规的概率,则上述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

若00,F>0,J1 >0, S1+F+uD>0,J1 < S1+F+uD时,管理者若选择以Y*、1- Y*的概率是否检查,参与者以P*、1- P*的概率选择违规或不违规,就会构成一个不完全信息混合策略完美贝叶斯均衡。

对于刘家湾赶海园来说,最希望保护和获得利益分享的是旅游景区所在地的原住居民,因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于这一方水土。所以在开发初期,参与者往往带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现实的情况则是景区管理者限制了当地居民的参与,虽然当地居民也会从景区开发中获得一部分收益,但景区与参与者互利共赢的局面很难出现。当地居民一旦发现达不到预期期望或者旅游负面效应的持续升级,如污染的扩散、犯罪率提升、交通拥堵等,则会否定当地的旅游开发,站到反对的一方中去,甚至会破坏旅游景区的建设。

由于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比如投入力度不够、标识牌较少等,导致游客旅游后的满意度很低。旅游景区管理者与参与者博弈的最佳结果是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加大惩罚力度、提高渎职惩罚力度、降低准入门槛,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参与者的违规,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

(二)景区参与者与监督者之间的博弈结果分析

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监督者与参与者的博弈的焦点是监督者加强监督是否会降低参与者的收益。在良好的监督管理体制下,一旦监督者举报属实,参与者就要补偿当地居民的损失,并被处一定的罚金。参与者的成本将大大高于不违规的成本,我们会得出博弈的完美贝叶斯均衡为(不违规,举报)。因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监督者的监督成本越来越低,最后趋于零,若监督者能认真对待,严肃处理,将会促进参与者正规经营,降低管理者渎职风险与监管成本。endprint

对于刘家湾赶海园来说,监督者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无论是当地群众还是社会媒体,进行监督都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而且可能招来报复,然而其监督回报却很少,甚至趋向于无,导致监督者监督的积极性不高,无法发挥监督者的积极效用。当地居民在参与过程中违规率比较高,游客利益受到很大损失,如何有效地提高监督者的积极性,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景区管理者与监督者之间的博弈结果分析

刘家湾赶海园管理者与监督者持的博弈集中在管理者对监督者的态度上。我们根据博弈模型可以求得上述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

若00, S4>0,M>0, S4> J6, S3< J5时,旅游景区管理者以a和1-a的概率选择是否积极监管,监督者也会以b和1-b的概率选择是否监督,构成了不完全信息完美贝叶斯均衡。通过模型分析可以得出监督者的积极监督,通过降低监督成本、加大对景区管理者的惩罚力度,来降低管理者消极监管的可能性。然而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的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监督者即使实行监督,也很难形成置信威胁(见表3)。

表3 管理者与监督者的博弈

监督者

管理者 监督(b) 不监督(1-b)

积极监管(a) S3- J5 S4 -J6 S3- J5 S4

消极监管(1-a) 0 -J6 0 0

通过上述博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刘家湾赶海园管理者与监督者的纳什均衡解为(消极监管,不监督)。可以明显看出刘家湾赶海园的管理体制是旅游监管工作推进遇到阻碍的根本原因,而监管的低效又导致了旅游景区开发的过度、无序,景区总体开发水平不高,导致景区拥挤、环境破坏、居民积极性降低等各种问题的发生。而当地居民参与度普遍偏低,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社会监督更是虚有其表,没有实际权力,监督沦为形式,游客旅游满意度也很低。

五、刘家湾赶海园景区开发的规制机制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研究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来促进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利益均衡与权力重新分配

管理者要适当将权力下放,在旅游开发中不再盲目的以经济利益为唯一重点,要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寻求均衡点,不再是一家独大,而使社会整体进步、整体发展。如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改善、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大对旅游景区的保护和改善。

要对当地居民社区予以增权,调动起其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给予当地居民以一定的旅游景区开发与建设的权力,鼓励居民参与到旅游景区开发中来,使当地居民了解到他们在旅游景区开发中的权力与义务,发挥其对旅游景区管理者、游客的监督作用,同时还要使当地居民在参与旅游景区开发的过程中获益,提高其生活水平。

(二)进一步提高各方的环保意识

刘家湾赶海园景区管理者要积极宣传文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规定当地居民和游客在景区活动的行为准则,告知游客如何进行绿色旅游,减少旅游过程中对景区设施及环境的损害,减少旅游消费的外部性。游客和当地居民也要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与道德素养,时刻履行自己环保职责。

(三)建立一定的奖惩制度

景区管理者要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完善立法体系,建立执法队伍,加强执法力度。对于破坏公物、环境者予以罚款,情节严重者予以法律制裁,对于举报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六、结束语

旅游活动正在国内如火如荼的展开,在接待人数、收入上屡创新高,但在迅猛发展的同时,旅游景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交通拥堵、盲目乱建、卫生条件差、当地环境受损、基础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低等。本文以日照市刘家湾赶海园为案例,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建立三方之间的博弈模型,给出各参数变量,经过分析发现,刘家湾赶海园管理者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参与者的参与度普遍不高,一般只负责游客的住宿;而监督者更流于形式,没有任何权利,不能达到良好的监督效果。基于以上分析,文中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未来,如何对当地社区居民予以适当增权、提高社会监督的水平应当成为研究的趋势和重点。

参考文献

[1]黄金火,陈秀琼.我国公共资源类旅游乡村旅游景区悲剧的博弈讨论—从使用者角度剖析[J].资源科学,2005,27(5):180—186.

[2]李光勤,倪羽,杨晓霞.旅游乡村旅游景区(点)门票价格的博弈分析[J].价格月刊,2006(4):20-23.

[3]易兵.旅游城市文化与乡村旅游景区文化的博弈[J].产经前沿,2009(3):60—61.

[4]李正欢.经营权转让后旅游乡村旅游景区保护的动态博弈分析[J].闽江学院院报,2008,29(2):127—132.

[5]张安民,梁留科,李永文.旅游新乡村旅游景区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1):1041—1044.

[6]罗浩,陈浩,曹靖.基于伯特兰德均衡和智猪博弈的寡头乡村旅游景区竞合策略研究[J].地理科学,2012,32(7):784—788.

[7]杨春宇.中国旅游业管理制度变迁机制及多元动态博弈模型构建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6):12—19.

[8]陈志刚,蔡泽辉.非均衡性旅游地空间竞争中搭便车问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5):70—74.

[9]李瑞,黄慧玲,刘竟.山岳旅游乡村旅游景区旅游扶贫模式探析—基于对伏牛山重渡沟乡村旅游景区田野调查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1):94—97.

[10]依绍华.民营企业开发旅游乡村旅游景区的博弈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3):38—40.endprint

Study on Game Theory of Tourism Scenic Spot Liujiawan Village Beach

LU Jianqiang ; WANG Ti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00, China)

Abstract: In Rizhao  Liujiawan village beach combing park as a case,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range of stakeholders of the beach combing garden scenic area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game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scenic spot interest subjects and two game situation, build a game model. Garden scenic area development stakeholders of liujiawan village beach combing gam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ujiawan village beach combing garden scenic area management limits the accessibility, Local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and the resort tourist satisfaction is low, Tourists and scenic area managers, managers and local residents must be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local social media such as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upervisors also have a poor effect. Finally,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

上一篇:时间流失的人生感悟句子下一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