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市文化博弈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城市精神塑造和城市文化特色凝练,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要从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空间特点、城市色彩组合、现代品牌企业培育等方面去挖掘、培育与发展城市文化特色。人文、诚信、包容、创新、开放、和谐、活力和卓越等是青岛市城市精神的题中之义,诚信、包容、和谐和卓越是新时期青岛市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城市精神。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营城市文化博弈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营城市文化博弈管理论文 篇1:

伦敦市场多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之比较研究

摘 要:伦敦市场是伦敦市重要的城市空间,既保持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又融汇了多个国家的文化特色,近几年逐渐成为伦敦旅游的核心之地。从梳理伦敦市场的典型类型与空间分布入手,通过研究伦敦市场的发展模式、文化特征、经营时段、产权管理、政策支撑以及推动社区发展等几个方面,试图总结其从“地方”走向“全球”过程中所具备的关键因素,意在为中国城市焕发空间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伦敦市场;特色化发展模式;多元文化

1 伦敦市场是伦敦城市空间的奇葩

伦敦市场是伦敦城市风景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伦敦传统商业的重要载体,映射出最具英伦情调的文化,又是展现伦敦世界城市风貌的重要城市空间,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它们大多历史悠久,有的甚至可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经历了伦敦大规模的城市重建与城市更新,却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历史与文化特色,既立足于伦敦本土,又逐步享誉全球,可以说,伦敦市场带给伦敦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还有更大的社会与人文的效益。

1.1 伦敦市场是伦敦重要的经济空间载体

目前,伦敦大都市区拥有350多个市场,出售商品种类繁多。伦敦市场每年的营业总额4.3亿英镑,占全伦敦零售业总额的0.94%,并且提供7319个全职工作岗位。

伦敦市场凭借毗邻城镇中心的区位优势,吸引着大量的消费者。2010年关于伦敦市场的调查报告指出,大部分在城镇中心购物的顾客都会同时逛逛附近的市场,顾客在城镇中心的商店里每花掉1.75镑,就会同时在附近市场里消费1镑。很难想象,没有了市场的城镇中心会是什么样子,调查显示近42% 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去没有市场的城镇中心,80%以上的旅游者都会到伦敦知名的市场逛逛。

同时,伦敦市场给低收入社会群体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伦敦市场十分鼓励新创业者的加入,并且积极为其提供更为便宜的创业场所,鼓励市场中小商店诞生以及新型商业体的存在。早在2005年11月,伦敦发展委员会开展的调查就已经表明消费者在市场里的每天消费3000-15000英镑,所有的商贩几乎都大力推崇市场的存在。

1.2 伦敦市场具有独特的人文特色

伦敦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场所,是伦敦城中充满独特人文气息的城市市场。现今每一个伦敦市场,都是在伦敦的漫长演变中通过优胜劣汰而存活下来的,都充分地展现了伦敦这个全球城市多元文化的风采。在伦敦的市场里,人们既能体会到最本土的英伦文化,又能饱览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因此,这里的传统文化是多元而独特的。

伦敦市场是伦敦人的“起居室”,人们在这里买菜,买衣服鞋子,与商贩讨价还价,在这里与家人朋友一起喝咖啡聊天,还有人在这里工作,创业,维持生计。同时,伦敦市场也是世界各地旅游者的必经圣地。人们慕名而来,感受最地道的本土文化, 在Camden Lock市场里体验着伦敦缤纷繁杂的商业特色,在Borough市场里购买伦敦高品质的生鲜食品,在Convent Garden市场里感受伦敦的创意产业,在Old Spitalfields 市场里品尝伦敦的各类风味美食。无论是那些大名鼎鼎的特色市场,还是那些随处可见的小市场,在游人眼中,都是不平凡的。

可以说,伦敦市场发展至今,已经是伦敦城市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是构建大伦敦人文特色的中坚力量,是展现伦敦城市活力与多样性的重要构件,因此笔者认为,研究其从“地方”走向“全球”的动态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国城市焕发活力具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2 伦敦市场的类型与空间分布

2.1 伦敦市场的类型

伦敦市场是经过城市漫长演变发展所形成的城市空间,目前尚无对其准确的定义。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与查询相关资料,暂且将拥有一定数量的小型零售店面、摊位,或者集聚在特定区域的小型零售店铺、摊位集聚区称为“市场”,它既有传统的集市概念,又有现代商业集聚区的含义。伦敦目前存在四种典型的市场类型,街道市场,各类专业市场,以及有“盖儿”市场。

街道市场(street market)是伦敦市场最为常见的类型,通常沿主要城市街道露天式布局。这类市场通常以零售为主,也会批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这类市场通常是综合类市场,包括家居用品、服装与配饰、水果蔬菜等各类食品。例如女王市场(Queen’s Market)、Petticoat街巷市场、东街市场。

专业市场(specialist markets)是指专门售卖某类商品的市场,是英国的一大特色。这类市场通常包括艺术品手工艺品市场、服饰市场、旧物市场等,摊位摆放更为灵活,例如以售卖古董著名的Bermondsey 广场市场,格林威治的手工艺品市场,Queensmead 学院周边的大型的车后盖市场。此外,农产品市场(farmers’ market)也是专业市场中的一类,农民通常直接将其农产品拿此售卖,物美价廉,具有较高品质。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叫做专项食品市场(specialist food),例如法国食品市场、意大利食品市场。

有“盖儿”市场(covered market)是指非露天的市场,具有永久遮挡物。这个分类是从物质结构上考虑的,从销售内容上,与街道市场或者专业市场基本相同。这类市场通常是城市更新后的产物,多以店面集聚在一个或几个街区为主,形成小型零售店面集聚区。例如Old Spitalfields市场就是通过传统食品市场的改造,通过加建玻璃屋顶,增加商业店面,形成封闭围合有内庭广场的市场集聚区。

2.2 伦敦市场的空间分布特点

伦敦市场通常位于或者毗邻各区城镇中心,60%的市场,以及68%的街道市场位于伦敦内城,在伦敦郊区相对较少(图1)。这种空间分布特点与伦敦市场起源、郊区化有关。伦敦市场源自于欧洲中世纪城市,当时的城市空间是以街道为主体,商贩通常在城中心的重要街道两侧聚集,并且在固定的时间出现,这样逐渐形成了街道市场,并且被保留至今。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了伦敦大规模的郊区化,伦敦郊区也形成了以超级市场、大型购物中心为主导的社区商业业态,其周边环绕着大面积的私家车停车场,因此,伦敦的传统市场是很少出现在郊区的。

但是,食品市场由于占地面积大,物流运输要求频繁,已经逐渐向伦敦外围迁移,目前四分之三食品市场形成了以伦敦中心区为核心圆周式分布在外围。但是农产品市场和与非食品类的专业市场在伦敦市郊之间却出现断层,尽管地方政府一直鼓励发展农产品市场与专业食品市场,但是私人经营者一直面临营业困境,这一方面是因为零售形式日益广泛,另一方面还有来自于超级市场与打折商店的竞争压力。

3 伦敦市场成功经验总结

3.1 寻求特色化发展模式

每个伦敦市场的成功发展都有自己独特的路径。伦敦市场数以百计,完全实现错位发展几乎不太可能,大多数出色的市场都是善于多方面经营,在营造空间特色、区位特点、选择服务人群、销售产品类型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掘自身的独特要素,坚持自身的文化底蕴,运用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寻找亮点,构建特色。伦敦很多受欢迎的市场大多是特色化发展的成功典型(表1)。

伦敦Borough Market市场的特色是,专门售卖伦敦本土高质量的食品。它位于伦敦桥南部,有数百年历史,经历了几次搬迁,现在的市场始建于1851年,目前已经成为伦敦最受欢迎的食品市场,以批发为主,一周中只有两天半时间可以零售食品,尽管价格明显高于普通的食品超市,但是其优秀的食品质量依然吸引了很多伦敦本土人,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

位于伦敦北部的Camden Lock市场(图2),是伦敦知名度最高、吸引游客最多的复合型市场。它的主体由四个市场组成,包括以工艺品为主的Camden Lock Market市场,以时尚为主题的Camden Stables Market市场,以及出名很早的Camden Market市场等。这个市场地区不仅有各色的特色市场,还有很多的餐厅、酒吧、剧院与影院等。在周末,所有的店面全部营业,满大街人山人海,将整个Camden镇变成了娱乐的海洋。

此外,位于著名Convent Garden Jubilee Market Hall市场区的Apple Market市场,以伦敦本土的手工艺制品、草本护肤产品为主题,市场中有部分下沉广场,底层是各式冰饮、餐饮的集聚区。每逢周末,在下沉广场中央、广场入口增添各种表演成为市场的一大人文特色,促进了周边很多临时性工艺品集市的出现,很多外来游客都是为了买到便宜又最具伦敦特色的本土工艺品才来的。从伦敦最受欢迎的10个市场(表1)的经营特点可以看出,特色化、错位发展是关键。

3.2 包容多元文化发展

伦敦市场的成功发展离不开对于文化多样性的鼓励与扶持。伦敦作为公认的全球城市,其在人口构成、宗教信仰、阶层构成等多个方面注定要多元化发展,才能使整个社会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这种多元融合的特点也充分体现在市场的发展演变上。伦敦市场通常位于老区,或者紧邻城镇中心,这类地区通常是人口构成、宗教文化最为复杂的地区,还是社会低收入者与大量外来移民维持生计的地方。市场的经营者,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私人业主都会通过良好的基础设施投入和适度的税收政策、公平的申请程序搭建了门槛很低的创业平台,随时欢迎不同文化背景的新型店面加入,在很大程度上包容了不同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饮食方式等。例如位于伦敦东区的Brick Lane 市场地区就是以孟加拉语言为主,混合了80多种语言的多元文化地区,很多外来移民都到这里寻找家乡特色。在这里,多元的文化不是靠作秀做出来的,也不是政府短时期一蹴而就的,而是靠真正的市民生活支撑的。

随着伦敦全球化城市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复兴的大规模建设,很多伦敦市场都面临着被“中产阶级化”的压力,通常,“复兴”后的市场会带来价格的上涨、业态的同构,从而引发消费人口单一、文化吸引力下降、经济效益下滑等很多社会问题。为此,很多市场利用价格杠杆和政府补贴的形式来维持经营的多样性,进而保持文化的多元发展。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在那些大名鼎鼎、享誉全球的典型伦敦市场里尤其常见。文化的多元融合增强了这类市场的旅游吸引力,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的双赢,同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更新,避免了自身的被“中产阶级化”的压力。

3.3 灵活的经营时段

伦敦市场的经营时段是灵活多样的。通常,大多数常规的伦敦市场周一到周五是上午10:00-下午4:00,在周末会适当提前开张、延时关闭各1小时。此外,伦敦还有一些专门的周日市场(Sunday Markets)(图3),这类市场往往存在于一些大型市场中,有的具有专门的建筑空间,有的是露天形式的,多以专业市场形式为主。例如,位于伦敦东部著名的Brick Lane市场周边的Sunday Up市场就是一个只在周末开店的市场,人们在这里边喝啤酒边欢度周末,凝聚了当地市场的人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临时性市场,通常是在周末占用其他的开敞空间,例如停车场、或者商业区的城市广场。这些灵活经营时段的利用离不开灵活的市场租金的管理,很多临时市场或周末市场的小型商贩只需缴纳经营时段的租金,降低了经营门槛,也保持了这类市场的可持续性。

3.4 多样化的产权管理模式

伦敦市场的产权形式与管理模式上既有公共的,也有私人所有的,也有公私联合经营形式,而联合经营的数量很少。数据统计表明,伦敦大约一半的市场是由地方政府管辖的,并且大多遵循1990年制定的地方管理法规(以及1999年威斯敏斯特区行政管理规定),这类市场的经营管理缺乏灵活性。地方政府通常只是将市场看作是一系列独立商店的集聚联合体,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其统一规划管理的职能受到了限制,例如不能擅自移动摊贩的固定摊位,只能将营业执照发放给个人而不能发给企业,并且税收来源有限。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联合交通、环境、规划等其他职能部门公同协商解决,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伊灵顿区政府就在市场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它通过部门联合会议,定期举办个人创业培训班,来促进当地市场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相反,私人企业管理经营的市场具有更强的弹性。他们对市场的空间布局具有更大的管理权限,可以根据具体商业氛围的变化,灵活的调配市场中摊位的空间布局。此外,他们还利用可观的税收收入进行基础设施的配建、市场治安管理等。例如,伦敦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就拥有全市26个农产品市场中18个市场的管理经营权,通过为每个市场量身定做发展计划,选择更有商业价值的区位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5 “100个伦敦市场”计划

伦敦地方政府部门一直认为伦敦市场是繁荣商业系统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城镇中心的活力和乡村经济。尽管25个伦敦市区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市场的政策,但依然有很多市场面临城市再开发的威胁。2006年,伦敦市长提出的食品策略包括100个行动计划,覆盖了食品链条的8个阶段,其中三项行动计划涉及伦敦市场的发展,且主要关注批发市场而非零售市场。期间伦敦交通委员会也参与其中,包括增强步行空间、提供社区里的停车空间以及增加公共交通指示牌。但是伦敦市长与大伦敦政府依然认为这些措施还是不够充分,于是决定效仿伦敦市长于2002年7月提出的100个公共空间计划,制定100个伦敦市场计划,通过联合更多的相关部门,专业人士与地方代表(零售商与消费者),促进新市场的诞生,保护传统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计划主要致力于三个层面,第一是完善政策,各区的地方政府大多制定了一套政策保护本地市场,帮助其避免再开发的威胁,在伦敦市层面制定促进城镇中心零售业与娱乐业的规划导则,将市场的发展融入城镇中心的发展;第二是鼓励市场中经济类型多样化,通过增加摊位与开展培训计划,不仅帮助原有私营业主更好的经营生意,也意在吸引新的零售摊贩加入市场,其中有的市场甚至鼓励临时经营者的加入;第三是增强市场安全性并且提高市场的吸引力,包括在建筑与市政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公共设施四大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100个伦敦市场计划不仅关注伦敦市民,还要关注其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从空间选择就能看出端倪,其中83个市场分布在伦敦内城,同时更多关注承办2012年奥运会的伦敦东部地区。

3.6 社区发展的粘结剂

伦敦市场是一种功能复合的社区空间,是社区中重要的社会交往场所,逐渐成为老年人、妇女,还有很多有小孩的家庭周末的休闲场所。这里不仅有满足当地需求和口味的各类商品,同时具备良好的交通可达性,通常位于社区中心,这是其成功地成为社区交往空间的重要前提。此外,与社区互动良好的商贩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商贩与消费者的互动构成了社区关系的纽带,对于增强社区活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由于很多伦敦市场大多位于社区中心,往往毗邻城市公园、广场,抑或自身包含小型的公共广场,因此,市场往往在周末或者节庆假日扮演重要角色,社区居民在这里举行各种庆祝狂欢活动。很多伦敦市场已经逐渐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标识地区,具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再者,伦敦市场作为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场所,对于低收入的社区尤为重要。它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健康食品,同时也是大量社区居民的工作场所,逐渐成为承载伦敦市非正式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

4 后续的思考

不可否认,伦敦市场在伦敦繁纷的商业体系中所占份额甚小,但是对于伦敦在构建全球城市过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体现社会包容性方面又绝对属于点睛之笔,可以说,伦敦用了极低的经济成本赚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成为世界了解“地方”伦敦的重要平台。伦敦市场的发展是从“地方”走向“全球”的过程,在保持地方传统的同时,又彰显了其海纳百川的文化潜力,是很值得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学习的。总结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是中国规划师在今后类似项目中值得关注的方面。

4.1 避免城市更新过程中的“中产阶级化”

伦敦市场的良性发展与其在城市再开发中的成功博弈密切相关,这种传统城市空间在城市更新中面临消失的问题在中国城市中尤其普遍。很多城市为了提升地区功能、升级产业,抬高了地区发展门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将传统的、大众的东西摒弃在外。其实,传统的东西,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生活空间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滞后性,这也是其能保存至今的关键原因,单纯的“中产阶级化”式的更新,只会给它们带来“拔苗助长”,直至毁灭。在这里,笔者建议采用渐进式、小规模更新的办法,增加新的元素,融入传统的空间,在保留原来的特色同时,逐渐演绎出新的生活内涵与城市空间。

4.2 鼓励“内生式”增长更新城市传统空间

作为具有五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很多城市都有像伦敦市场那样的传统型城市空间,比如历史街区、传统市场,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园、广场等,但是对于这类城市空间的保护与管理方式十分匮乏,尤其是如何“活化”这类传统城市空间,更是无计可施。尽管很多城市针对历史建筑与街区都有保护条例,但也只是侧重于物质结构维护与修缮,对于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里,笔者建议采用“内生式”增长模式更新传统城市空间。首先要充分研究这类传统城市空间中的市民生活,从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考察,明确维持这类城市空间存在中所必须包含的经济、社会、人口要素。其次,选择性注入新的催化剂,可以是新的经济形态,抑或新的人口类型,从而带来就业的增长与人口的增加,进而对原来的城市空间提出更新的要求。这种有内而外的更新方式是符合城市有机生长规律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Cross, J. California:‘Informal politics: street vendors and the state in Mexico City’[M].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 张景秋. 北京的文化包容性与世界城市建设[J].北京规划建设,2010,(5):39-41

[3] 刘蕾,朱喜钢.城市蔓延语境下的街道空间包容性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1,(7):59-63.

[4] 董君.欧美城市理论在城市活力方面的启示[J].低温建筑技术,2004,(3):22-23.

[5] 余亮如,陈琳.基于规划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特色思考[J].采矿施工,2008,(12).

[6] 伦敦政府.文化大都会2010—伦敦文化战略的传播[J].黄正骊,译.时代建筑,2010,(6):34-37.

责任编辑:蒋亚林

作者:于红

经营城市文化博弈管理论文 篇2:

青岛市城市文化特色凝练与城市精神塑造理路

摘 要:城市精神塑造和城市文化特色凝练,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青岛市要从历史文化传承、地域空间特点、城市色彩组合、现代品牌企业培育等方面去挖掘、培育与发展城市文化特色。人文、诚信、包容、创新、开放、和谐、活力和卓越等是青岛市城市精神的题中之义,诚信、包容、和谐和卓越是新时期青岛市需要传承和发扬的城市精神。

关键词: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特色;青岛市;新型城镇化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有的风景与繁华,都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青岛位于齐鲁之滨,背山靠海,环境优美,风景宜人。历史文化的人文与诚信、山海文化的包容与和谐,建筑文化的中西交融,企业文化的领先卓越,无不体现着青岛丰富多元的城市文化特色和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内涵。同时,青岛市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也正经受着来自快速城市化和市场经济浪潮等多重因素的挑战与冲击。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岛市更要进一步全面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凝练城市文化特色,塑造城市精神。青岛市城市文化特色凝练与城市精神塑造是一个传承与发展的过程,重点要提升多元文化主题之中的辨识度和整合度。人文、诚信、包容、创新、开放、和谐、活力与卓越,是青岛市城市精神的题中之义。青岛市要从历史文化、地域空间特点、城市色彩组合、现代品牌企业等方面去挖掘、培育与发展城市文化特色,要传承和发扬诚信、包容、和谐和卓越四大城市精神内涵。

一、从历史文化传承中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坚持诚信精神

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建制百年的城市历史一定不算久远,但青岛文明史有一定厚度。青岛市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大汶口文化和龙口文化等说明青岛人类繁衍的轨迹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以前。从东周建市到始皇东巡,从明清繁华到德日殖民,一路走来,青岛这座城市不仅仅具有传统儒家文化的色彩,还有西方文化的侵染[1]。回忆“五四”运动时期誓死力争的爱国运动,一声声震彻人心的口号下是不屈的铁骨铮铮;遥想从古至今涌现出的无数仁人志士,地灵人杰的土地孕育出的是鲜活的生命;犹记茶余饭后耳熟能详的民间佳话,谈笑风生间彰显的是这片兴旺土地的风土人情。沧海桑田,物事人移,纵使旧时的街道早已变得斑驳,曾经的风流也已不复存在,但那些精神财富,却是深深根植于依旧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青岛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在城市文化建设上,依旧有不容乐观的情况出现。在对于旧城区改造上曾有过盲目崇拜之风、脱离科学的规划、缺乏文化保护观念、急功近利的情况出现,使得原本记载着城市历史,蕴含城市精神,融入了城市人情感的建筑被拆除,改造后的城市建筑不仅丧失了城市原本的特色,而且丢掉了历史的象征,失去了城市的灵魂。同时缺乏对于历史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偏安一隅导致的目光短浅,以及盲目排外的狂妄自大,使得海纳百川的胸襟消失不见。又因其精致小巧的土地和城市历史的分外短暂难免使其缺乏不似北京西安那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青岛应当结合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文化支撑城市发展,建设高品位的文化城市。首先将厚实的文化产业作为根基,通过不断深入研究齐文化、青徐海岱文化、东夷文化、蓬莱文化以及崂山文化、琅琊文化、海洋文化等成熟文化的历史内涵,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整合凝练出青岛市城市文化特色。着重加强对于艺术、哲学、文化、民俗、历史等学科的教育和发展,通过富有特色,有益身心的民俗活动的开展以及全市范围内的大力宣传,使得当代的青年人能够学习和传承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认识到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引发对于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铭记历史,不改初心。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精髓,是一个城市的脊梁,是一个城市兴旺发达的力量源泉和逐步发展的精神动力。尊重历史、接纳历史、牢记历史,也是诚信精神的要求。一百年前,由于德日的占领,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留下了大量的异国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已经成为历史的证物、凝固的艺术和无言的史诗。历史是一座城的记忆,不论是光荣的还是屈辱的,不论是自豪的还是沉痛的,都应尊重、接纳和牢记。这些经历的存在,积极或消极地影响了这座城市的成长和发展。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青岛市不论是开放发展还是招贤纳士,都将以开放的态度去拥抱和迎接所有奔向它的人们,都将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外来移民的冲击和殖民文化的印记。

二、从地域空间特点中拓宽城市文化特色,发扬包容精神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空间,不同的地形地貌,不同的自然风物,必然造就不同的人文特点,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精神内涵。依山而建,便具有山的高远;因海而生,便具有海的胸襟;居于内陆,便保守本分;处于边界,便奔放自由。不同的地理位置决定着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建设目标必然决定着不同的城市文化。青岛是一座依山傍海的城市,不淤不冻的天然优良海港为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舒适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是大自然赠予的弥足珍贵的财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洋赋予青岛的是博大宽广。“层峦叠嶂,巍峨高远”,崇山赋予青岛的是刚毅挺拔。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政策的偏向性,使得青岛市民产生了排外、盲目自信、自我陶醉,目光狭隘的“小市民”思想,这与青岛市作为国际名城的形象十分不符,同时也和开放包容的山海和谐的地域文化极不相称,使得原本与山海浑然一体,蕴藏其中的精神品质背道而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度的自我感觉良好,必然造成整个城市的惰性,仅仅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不思进取,缺乏对于城市竞争的危机感,削弱对于城镇化建设的使命感,长此以往,必然对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甚至在全球化背景下和城镇化进程中,在城市之间优胜劣汰的博弈中陷入被动。在城市建设中,青岛应当摒弃一些盲目的优越感,发扬真正的博大包容的海洋文化,传播宽厚雄浑的高山文化。在经济政策、市民素质、文化习俗等方面都体现出强大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真正发挥山海和谐的文化精神。同时,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思想的指引下,构建生态宜居,幸福人居的环境体系,高效利用自然、技术、人文等元素,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等要素,在全市范围内,为市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立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山水相依间,挖掘城市的独特内涵,将山海的精神融入到城市精神的拼图之中,打造山、海、城一体化,和谐共处,井然有序的新面貌。在打造山海文化的建设中,形成崇尚力量的品格,向往自由的天性,和谐共处的理念,都将成为青岛城市建设的精神瑰宝,赋予城市文化独特的内涵。这座城市所独有的个体自觉意识、竞争意识和开创意识,都将比内陆文化更富有开放性、包容性、兼容性、冒险性、开拓性、原创性和进取性。这样的城市精神不仅有利于青岛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青岛市走向国际化道路。使之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不论寓居还是旅游,不论贸易还是创业,都将成为最具魅力、最具情怀、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三、从城市色彩组合中思考城市文化特色,坚持和谐精神

“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著名学者余伯平的诗,生动形象地总结了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形象特点。这不仅仅是青岛对生态色彩的选择,而且是对人文色彩的选择。单就颜色来看,绿色代表年轻与生机,生命伊始,孕育希望,是植物的颜色,象征着这座城市的欣欣向荣和朝气蓬勃;红色代表热情与活力,烈日如火,繁荣兴旺,是太阳的颜色,象征着这座城市的活泼友好,自由奔放;蓝色代表深邃与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海洋的颜色,象征着这座城市的包罗万象和细大不捐。这种多元的色彩组合,避免了单调和沉闷,也是青岛文化和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彰显着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异域风情。色彩搭配得当则会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纷繁复杂则会眼花缭乱、有碍观瞻。日益严重的雾霾,侵害着青岛的蓝天;肆意改造的老城区,剥夺了青岛的红瓦;行为不当的绿化,破坏了青岛的绿树;不断滋生的垃圾问题,污染了青岛的碧海。这些悬而未决的城市问题,损害的不仅仅是青岛的社会环境,更会影响城市文化的建设,破坏城市整体的市容市貌,削弱青岛市的精神内涵。城市色彩是城市活力四射的体现,是一种艺术创造的情怀,是生活跳动着的音符。在注重城市色彩整体性的同时,也应合理规划色彩在特定的时间与固定空间的科学运用,不仅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色彩内涵,更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赋予色彩具有时代意义和现代气息的关系和结构。城市色彩应该在保持多样性的基础上和谐统一,切实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优美风光融为一体,打造成城市品牌。城市是社会生活的统一体,单调的颜色只会让人感到冰冷,城市更是色彩的表现载体,人们生活在城市里,就是生活在某种色彩之中。居于其中的市民不仅能够看到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与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还能真切地感受到一草一木的呼吸,一砖一瓦的律动,在和谐悦目的色彩里倾听着城市的心跳,抚摸着城市的脉搏,在得到视觉舒心的同时,更多的是心灵的享受。青岛市在城市色彩的选择与定位时,应当与自身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人文特色、传统文化及市民文化的色彩偏好相结合,将色彩理念注入到城市精神中去[2]。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曾经说过:“现实生活的人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实在性之中,而是生活在诸形式的节奏之中,生活在各种色彩的和谐和反差之中,生活在明暗的协调之中。审美经验正是存在于这种对形式的动态方面的专注之中。”和谐统一赏心悦目的色彩,不仅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同时还象征着城市的精神内涵,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欣赏能力和时尚引领能力[3]。同时,和谐的城市色彩组合还可以为旅游资源的建设增色加分,充分展示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四、从名牌企业培育中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发扬卓越精神

品牌,是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企业的精髓,是企业声名远播的证明,是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青岛便是山东半岛的城市品牌,这种品牌的构建,不仅仅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还得益于青岛市内的驰名企业所创下的企业品牌。近年来,随着名牌企业的相继崛起,为城市个性的构成和城市精神的塑造提供了条件,为青岛获得“品牌城市”的称号添砖加瓦。家电业的龙头海尔,饮品业的楷模青岛啤酒,制造业的代表双星,在经济上与青岛互利互惠,在文化上也与青岛荣辱共生。企业的经营理念离不开本土特色,企业的文化内涵离不开本土的历史底蕴,企业的知人善任离不开本土的城市精神。从海尔砸冰箱事件到品牌企业家精神,都彰显了青岛海洋文化的拼搏进取和儒家文化的诚实守信精神的影响力。作为人才集散地和文化、商贸、旅游中心,青岛凭借其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人才济济的人力优势,繁华昌盛的城市景观等成为我国城市品牌的典型代表。据统计,青岛企业中拥有世界知名产品两个,中国名牌产品有69个,中国驰名商标25个,有5家企业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4]。青岛市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崛起,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问题,青岛企业在中国众多名牌企业中占有较大比重,但是世界性知名品牌还不多。随着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跨国经营和投资已经成为当今经济活动的主流。怎样将企业发展壮大,拓展海外市场,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知名品牌已经成为青岛名牌企业的重大发展战略。青岛是孕育名牌企业的摇篮,名牌企业根植于青岛这片土壤,汲取精神营养。注重企业文化与城市特色相结合,充分发挥海洋文化的扩张性和冒险性精神,树立超前意识,发展走出去战略。将儒家文化诚信和谐的准则运用到企业经营和选拔人才中,将友爱、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注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同时通过打造名牌企业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品牌城市。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发掘有价值的文化品质,从西方文化中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逐步发展壮大。打造一座城市精神与企业文化浑然一体的名牌城市,继续强化企业名牌发展战略,塑造青岛品牌城市形象。品牌经济是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成为应对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青岛的很多企业文化都具有本土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意蕴,这是一种将企业自身与当地特色紧紧维系的地域情怀。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优势,必然会带来独特的品牌效应。不论是海尔的“开拓创新”还是澳柯玛的“诚信厚道”,都是这座城市内在的文化品质的彰显,是值得所有民族企业学习的精神内涵,而这种文化精神也必将成为支撑整个城市发展的动力。

爱上一座城市,不是因为它有多少摩天大楼,不是因为它有多少灯火辉煌,不是因为它有多么繁花似锦,而是身处其中,便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呼吸。它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有着鲜活的生命的存在,而这些恰好是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精神的魅力所在。它们是一座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和文化内涵等的不断沉淀和累积形成的,它们应该是对现有城市形态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青岛市城市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既有琅琊文化和蓬莱文化的争奇斗艳,又有儒家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水乳交融,在百年历练中,不断完善、持续发展。历史文化、山海文化、色彩组合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是青岛市凝练城市文化特色的四大着力点,要让浩然的正气、坚韧的锐气、蓬勃的朝气、无比的生气紧紧围绕青岛这座日新月异正在飞速发展中的年轻城市。诚信、包容、和谐和卓越,则是新时期青岛市要传承和发扬的城市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静静.浅议建设青岛特色的城市文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 谭业庭,杨奎臣.“美丽中国”视域下“美丽青岛”解读[N].青岛日报,2013-05-11.

[3] 洪永稳.论卡西尔艺术“生命形式”的理论价值——兼及对中国当代文论建设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1,(2).

[4] 穆子文.青岛品牌之都[J].企业技术进步,2010,(3).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作者:吕云涛 赵芙蓉

经营城市文化博弈管理论文 篇3:

让戏剧增添城市的魅力

戏剧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发挥着何种文化功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需要,是仅仅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休闲,还是城市文化品质构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什么“上海文创50条”中会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演艺业态与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深长思考的问题。

刚刚过去的五月,上海的戏剧舞台上可谓好戏连连,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剧场里“你方唱罢我登台”,着实让上海观众一饱眼福。其中,静安现代戏剧谷俨然成了申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上海的广大市民提供了优质的精神食粮。

静安现代戏剧谷创办于2009年,区政府联合相关单位,利用地处中心城区剧场林立,各种演出团体、艺术院校和文化机构齐全的优势,每年都举办各种戏剧活动。今年趁着“撤二建一”的机遇,在“国际静安,全城有戏”的口号下,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有很大提高,产生了空前的影响力与辐射力。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现代戏剧谷掀起的“看戏热”确实令人惊喜,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这一点,从观众的踊跃、媒体的关注和其他文化产业的跟进中,都得到了印证。由此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戏剧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发挥着何种文化功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需要?是仅仅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休闲?还是城市文化品质构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什么“上海文创50条”中会提出“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目标和要求?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演艺业态与模式?这些都是值得深长思考的问题。

被激活的城市文化记忆

了解一点上海近现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这座城市开埠以来的一个半世纪中,戏剧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市民大众的视线,或者说,戏剧始终是上海文化成长的一种叙事话语。

早在19世纪末,上海的舞台就曾出现“中西杂糅”的学生演剧,进而演变为文明戏,成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发祥地;同时,晚清的戏曲改良之风吹到上海,结出了奇异之果—“海派京剧”,它与沪上绘画一样,都是海派文化的代表;京剧作为北方剧种,却是在上海的剧场中跨出了现代化演剧与经营体制的第一步。梅兰芳、程砚秋、杨小楼等一大批京城“名角儿”,曾争先恐后地来到上海这个码头献艺,而且越唱越红,以至于北京京剧界流行“不到上海不算红”的说法。更何况上海本身还孕育了一代京剧宗师周信芳。所以,那时候在上海,“看话剧”“听京戏”就是一种流行和时尚。

甚至在艰难的抗战时期,上海的戏剧,尤其话剧的职业化进程也未受到影响,反而在“孤岛”和沦陷时期险恶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了演剧的繁盛景象。过去的史家往往将其视作“畸形的繁荣”,然而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原因。抗战爆发使得上海业已形成的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发生一时的萎顿,在电影和出版业遭到钳制和破坏的情况下,话剧这种原本带有精英文化性质的形式,以它相对低廉的成本和迅速的收益,很快填补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市场空缺,并且在商业化运作过程中被赋予了一种更为通俗的大众文化性质。与此同时,对备受物质和精神双重困苦的上海市民来说,到剧场这一独特的文化交流空间去看戏,得到了某种压抑情绪的自由释放。以今天的西藏路、南京路“黄金十字街”为中心,周边的大小剧场多达数十家。

这些历史事实说明,戏剧是民族文化凝聚、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文化血脉最为彰显的部分,戏剧在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中历来扮演着主唱的角色,而最近上海重现的演剧热潮,无疑激活了深藏在上海城市文化中的这份记忆。有研究者曾经指出,“人类文明史上每一次艺术的黄金时代,都有一个城市作为其背景与支撑,城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与艺术活动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并且对于艺术的繁荣来说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1的确,一座城市的艺术水平高低,就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城市形象、城市品质的标志性参照系之一。城市文化并非只是物质文化,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生活基础设施固然重要,但它们不能代替一座城市的精神文化建设,文化并不是为了给经济“搭台”唱戏,如果把发展经济作为最终目的而忽视精神文化,要保持上海国际一流大都市的地位是不可想象的。

戏剧在打造“新海派文化”中的功能

说到上海城市文化的特点,人们都会想到“海派文化”一词。作为中国地域文化谱系中最具现代性的一种文化形态,海派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甚至存在褒贬不一的评价。它在商业都会、移民城市、租界社会等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趋时求新、多元包容的特点常常受到称道,而它的重商意识、市民趣味又多遭不同程度的贬斥。其实,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所谓的优点、缺点,在一种文化形态中往往是掺和在一起,难以切割的,海派文化更是如此。比如,艺术领域里最早的代表—海派绘画与海派京剧,从好的方面说是打破陈规、敢于创新,风格上杂糅中西、不拘一格;从不好的方面说是着眼生意、媚俗小气,做派上炫技争奇、光怪陆离……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海派文化的传承时,用一种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作分析批判,去芜存菁;而不是笼统地肯定、否定,如同历史上有过的京派、海派之争;或者各取所需,就像这些年有些文化产品常用它来做一块块金字招牌。

二是唤醒城市历史文化的记忆并不等于“怀旧”。传统的海派文化无疑是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的可贵资源,但我们不能不跟随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去创造新的海派文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海派文化似乎被符号化、刻板化了,好像只有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那些老弄堂、石库门、月份牌、香烟盒、花园洋房、西装旗袍等,才是海派文化,而真正的海派文化核心和精髓却不见有多少传承和发扬。怀旧当然可以,但作为一座鲜活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城市文化怎能定格在那个年代?

所以,打造新的海派文化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和任务。那么,戏剧在这一任务中担负怎样的角色呢?如前已述,以戏剧为中心的演艺市场曾经是上海城市文化发展中举足轻重的部分。戏剧在上海,不同于乡间的社戏或村落的庆典,更非私家的堂会,它属于都市文化大众聚集的公共场所,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教育的、宣传的、审美的、娱乐的。尤其在当今传媒盛宴的时代,除了传统的报刊和影视外,数字化的网络新媒体无孔不入地包围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似乎一切商品交流、讯息交换都可以在网上完成,由此也培养了无数的“宅男”和“低头族”。但是,人归根结底仍需要精神与情感的交流,享受一种集体性的共鸣体验,剧场就提供了这样的空间。无论这种现场交流是仪式性的,还是游戏性的,演剧艺术总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整合著社会的价值观念,陶冶着人们的思想情操。这也就是许多人愿意离开身边的电子屏幕而赶到剧场里看一场戏的原因。

回到本届静安现代戏剧谷。这次活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弘扬和重塑海派文化的努力。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色能够说明。

首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特点。如同经济、科技领域不断地向国际最先进的水准看齐,新上海的演艺文化理应有更大的气魄和更高的眼界,瞄准世界一流的戏剧奋起直追。这些年北京、天津,以及乌镇戏剧节陆续邀请了一些欧洲名剧来演出,但从规格与力度上说都不如本届现代戏剧谷引进剧目来得强大。这次上海邀请的是具有262年历史的俄国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的两台戏和同样出名的立陶宛VMT国立剧院的三台戏,如此集中地展示国际著名剧院和导演大师的高质量作品,以及一流的表演艺术、舞台设计,真让我们的创作人员和观众大呼过瘾,也看到了差距。比如,《哈姆雷特》大家都不陌生,也欣赏过许多版本,但瓦列里·福金导演的作品依然那么具有吸引力,该剧没有胡乱的“解构”,而是在基本遵守经典文本的基础上新意迭出、令人深思。同样,图米纳斯导演的《三姐妹》和《假面舞会》,居然把兩出难排难演的戏呈现得如此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现代感,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真正高水平的舞台演出。其实多元化也是以质量上乘为前提的,戏本身的艺术水平不高,再多样的题材与形式也吸引不了观众。因此,广收博取,拒绝平庸,这应该是建设新海派文化的方向。

其次,在创新中求发展,才能以文化的独特性占据制高点。文化产业的生命在于“创意”,这些年我们却普遍存在同质化的弊病,许多作品大同小异,互相复制,如此下去势必难以持续发展。今年戏剧谷的展演剧目特别强调了原创性和首演率,据统计比例高达80%。即使普及版块“市民剧场”与往年相比也有一定突破,不仅普通市民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而且也不乏新的创意。比如饶有情趣的儿童互动剧目,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一条“国际范”的戏剧大道,请来世界各国的街头、公园表演艺术团队,戏剧、音乐、曲艺、杂耍应有尽有,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以往的上海一直是各路演出艺术的大码头和集散地,连越剧、淮剧、评弹等来自浙、苏地区的艺术品种,也是到了上海才逐渐成熟,走向巅峰,成了上海市民十分喜爱的形式。所以说,只有创新才能带来文化发展的活力。当然,在当前艺术原创力普遍羸弱的情况下,邀请各地名剧仍是主要的手段,相信今后逐步形成文化品牌后,将会有更多来自国内外的优秀演艺团体和人才,主动到上海来展示他们的新创意、新作品。

第三,新海派文化应当在商业与艺术两者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过去海派文化最受诟病的恐怕就是商业化引起的媚俗问题。本届戏剧谷活动就比较注意对市场的引导,一方面以精品佳作提升观众的欣赏能力,甚至专门设立了“学院奖”鼓励新人新作;一方面从资金、政策上加大对高端艺术扶持的力度,用政府补贴票价的方法使更多的观众有机会共襄戏剧的盛会。在艺术与商业的博弈中,不断提高文化产业主体的素质是必须的,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也不可或缺。同时,专业的艺术评论也应当跟上,不是一般的营销宣传,而是实事求是的批评,这方面仍需加强。

探索“演艺之都”的独特模式

“上海文创50条”谈到加快建设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时,提出“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创意企业,推进一批创新示范、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创意重大项目”的目标。静安现代戏剧谷作为上海首批15家文化产业园区中唯一以戏剧等演出娱乐类为主的产业园区,非常需要总结创办9年来的经验与不足,进一步明确自己在上海城市文化中的定位与发展模式,探索“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未来之路。

国际上大型的城市演艺产业,大致上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模式,它们都是以商业和金融中心为背景的超级大都市,具有深厚的、闻名世界的演艺文化传统,因此能在区域集中的剧院群落里,进行长年不断的商业戏剧演出。另一种演艺形态则是各种各样的戏剧节(或称艺术节),其中以英国的爱丁堡、法国的阿维尼翁和柏林戏剧节最为有名,号称世界三大戏剧节。一旦成为文化品牌,其影响力和辐射力相当强大。

从城市的规模、历史与综合实力来说,上海完全具备打造百老汇、伦敦西区那样的大型演艺中心的可能性,然而由于历史断层等原因,目前我们的演艺文化产业和市场尚未成熟,还需要在创作演出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剧场建设等各方面进行努力,所以只能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当下正在做并且能够做得更好的就是完善戏剧的节庆展演活动。每年秋季举行的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有了近20年的历史,作为国家级的大型对外文化交流节庆活动,它的宗旨是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艺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显然,国际艺术节展演的节目范围更大、品种更多,而且着眼于国际交流。那么,作为区域性、文化创意园区式的静安现代戏剧谷,除了集中于戏剧方面和春季开展活动外,应该如何彰显不同的个性特色呢?

首先,现代戏剧谷设计的三大板块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但是,在高端型的“名剧展演”与普及型的“市民剧场”中间,是否可以再给年轻的戏剧创演者们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爱丁堡戏剧节又称“前沿剧展”,它基本不设门槛,世界各地的戏剧人都可以自带新作参加演出,因此剧目之多令人瞠目,去年一届就演出了3000多个作品。柏林戏剧节则门槛较高,每年正式邀请的剧目仅10部左右,他们的口号是不求“最好”,但求“最值得关注”,由7名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从上一年度几百部德语戏剧中精选出来,要求在思想或艺术上独具新意。于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戏剧家的新作屡屡被选中,尽管每一届总有戏引起争议,很是热闹。对于我们来说,爱丁堡模式也许鱼龙混杂,过于庞大;柏林模式又失之苛严,过于专业。相比之下,阿维尼翁模式倒是值得借鉴,它分为“内”(In)、“外”(Off)两个单元,“内”单元是经过挑选邀请来的;“外”单元则是开放式的,一切经费自理,内容形式五花八门,以青年人的新作为主,但演出被限制在一个小时左右,一个剧场一天最多可以演到10出戏。由此看来,欧洲三大戏剧节几乎都是向年轻人敞开的,强调创新性、实验性,这的确也是戏剧的活力所在。这一点能否为我们的戏剧节借鉴,在制作经费上给以适当的支持,特别鼓励那些跨国、跨界的合作。

其次,现代戏剧谷每年都会提出一个展演的主题,这个做法很好,但还不够集中和鲜明。如果每年选邀的剧目围绕一个专题,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思考,也避免国内许多戏剧节的雷同化倾向。比如,今年的“名剧展演”就设了“节中节”,集中演出立陶宛的三台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有主题或主题模糊的戏剧节,会让人觉得主办方缺乏精心设计,请到什么戏就上什么戏,“拣到篮里便是菜”,效果就会打折扣。当然,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上困难很多,姑且作为今后一个努力的方向吧。

本届静安现代戏剧谷落下了帷幕,上海的观众已经在翘首以待明年的戏剧谷有更加精彩的表现。可以预见,随着一批有影响的老牌剧院(如上海大戏院、中国大戏院、长江剧场即卡尔登大戏院)的修复开张,以及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揭幕在即,上海的舞台将有越来越多的好戏登场,久违了的戏剧繁盛景象将会闪亮重现,为我们这座伟大的城市增光添彩,也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旭光:《文艺繁荣与城市文化之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作者:丁罗男

上一篇:中小学校道德学校管理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下的控制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