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2024-06-06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共9篇)

篇1: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模拟电路基础》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任教班级:电子161班 任教老师:李焕娣

本学期期末考试经过学校的统一部署和严密组织,已经顺利结束。本班共有9名同学参加考试,无缺考。本次考试题目大部分都是课后习题,以及每个模块的重点,因此学生考试成绩比较理想。通过这次考试,反映出平时日常教学中一些问题,现结合学生成绩的分析及平时表现,认真思考,反思通过对这次考试结果,以便更好地指导下学期的工作。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分为A卷和B卷。试卷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问答题,分值各为20分,基础知识部分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学生做起来较得心应手。

(二)成绩分析

按照学校对学生知识目标的考查,完成特优目标3人,其他均超过校平均分。

(三)存在的问题

本次考试大致有以下几条:

(1)以往学生学习模拟电路的积极性很高,平时表现较令人满意,因此从思想上对学生的要求有所放松,对学生过于信赖,特别是进入复习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向其他学科倾斜,花在学习模拟电路上的时间较少,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与巩固,导致一些学生复习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2)本次试题题量较大,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容易心浮气躁,特别是遇到计算题,烦躁的情绪影响了学生答题的思维,一些学生胡蒙计算题答案。

(四)改进措施

(1)利用学生手头上的资料,加强计算题训练,特别是限时训练。考试后,要求学生利用好模拟电路的PPT教程,每天练习计算题,要求注意加强方法,让学生正确认识计算的重要性,逐步提高计算技能。

(2)指导学生坚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后巩固,课上认真记笔记等,继续夯实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总之,今后要更加努力,不能存在麻痹思想,对学生要严格要求,检查落实到位,希望下学期会有转机。

篇2: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江 苏 科 技 大 学

2011 -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

期中考试

试题

题号

三1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如图1-1所示电路,电压US等于

V。

A.1

B.3

C.5

D.7

图1-1

图1-2

2.如图1-2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时,a、b端的等效电阻Rab等于

Ω。

A.4

B.6

C.8

D.10

3.如图1-3所示电路中,求解I1、I2所需的网孔电流方程是。

A.B.C.D.图1-3

图1-4

4.图1-4所示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A.B.C.D.5.在RLC串联的二阶动态电路中,若R=100Ω,L=1mH,C=0.1,则其零输入响应

状态。

A.无阻尼

B.临界阻尼

C.欠阻尼

D.过阻尼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如图2-1所示电路,2A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W。

图2-1

图2-2

2.如图2-2所示电路,输出电压=

V。

图2-3

图2-4

3.如图2-3所示电路中,IS

=

A。

4.如图2-4所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0时刻开关S断开,则=

A。5.如图2-5所示电路中,6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产生的电流I的分量为

A。.图2-5

三、计算题(第1题10分,2~4题每题15分,共55分)

1.电路如图所示,求解电流I。

2.计算如图所示电路中的U1和I2。

3.如图所示电路,求RL为何值时,RL能获得最大功率,并求此最大功率Pmax。

篇3: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可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职业操作技能, 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还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电子行业领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掌握适当的电路基础知识, 具备一定的电子职业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拓展他们的视野,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的改革历来受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窦建华等完成的安徽省教改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提出:需要从教学思想、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1) ;张东志在主持的《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及《2009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中提出:必须对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开发主体、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构建 (2) ;毕国芳在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高职数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验》的阶段性成果中指出: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方式将电子产品电路内容融入课程 (3) 。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 学校项目团队构建了创新性的“5533”课程模式, 并取得标志性成果 (4) 。

一、“5533”课程模式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本文以“四环相扣”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理论为指导, 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 结合长期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 创新性地提出了“5533”课程模式, 即基于工作过程的“5步机制”, 按“5步结构”设计教学模式, 按课堂教学做一体化“33步骤”实施教学。

(一) 基于工作过程的“5步机制”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 实施“行企生产流程分析→职业岗位分析→提取行动领域→学习领域选择→学习情景设计”的“5步机制”, 由校企专家组成的项目团队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 (见图1) 。

1. 分析生产流程

调研的企业有: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普天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重庆梅安森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航凌电路板有限公司等, 由电子行业企业专家提供电子产品生产的物流 (电子元器件和材料) 、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对应的工作岗位信息, 给出各个岗位的职责、能力要求与素质要求。

2. 确定职业岗位

通过调研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售后技术服务了解相关岗位的信息, 同时, 根据行业企业专家提供岗位职责、能力要求与素质要求, 由校企专家共同确定电子信息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职业面向和目标定位。

3. 提取行动领域

通过对调测工位、检验工位和售后服务技术员等的行动领域 (即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 结合课程性质和目标, 提出共性职业能力要求, 如 (1) 对各种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性能检测、装联焊接和电子线路板的调试; (2) 电子线路图、PCB印刷线路板图的识别; (3) 熟练使用仪器仪表工具调测、检验产品性能; (4) 加电检测、诊断、故障维修等, 从而为学习领域选择提供了现实依据。

4. 设计学习领域

根据岗位职业知识和能力需求, 由校企专家共同研究设计学习领域, 并分解为具体的、相对独立的、序化的模块和任务, 任务名称由“操作动词+对象名词”组成, 任务安排要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以满足能力培养和认知过程的要求 (如表所示) 。

5. 创设学习情景

根据前述成果, 提出打破学科界限, 实现课程有机整合, 即以《电路分析基础》为主, 整合《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模拟电子技术》、《电子工艺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电子设备装接工》等课程的相关内容, 设计和开发课程。按技能操作先行、知识学习配套的原则设计学习情景, 学院专家根据学习领域细化为职业技能和知识 (例如, 企业专家认为把惠斯通电桥电路学懂用精, 就可掌握企业产品中的温度测量、浓度测量、压力测量等多种电子传感器电路, 其对应的知识有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子元器件模型、串并混联电路模型等, 分析方法有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和节点电流法, 技能有电阻电路的连接、稳压电源的使用、数字万用表的使用和电阻、电流、电压的测量记录分析等) , 以学生“能够做某事——满足某个岗位某项工作”的要求为基础, 精心研究设计学习情景, 编写特色教材, 建设精品课程教学资源。

(二) 按5步结构设计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组织由多个实验任务组合形成模块、模块组合构建课程 (如图2所示) ;以“技能操作先行”、实验任务驱动的“信息获取→方案研讨→连接测量电路→分析与总结→巩固运用”的5步结构设计教学模式 (如图3所示) 。强化课程从实践 (感性认识) 开始, 理论知识 (理性认识) 跟进, 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获取:学生看书, 获取任务信息和知识信息;

●方案研讨:学生分组讨论, 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 小组发言交流;

●连接测量电路:学生电路连接、加电测量和数据读取记录;

●分析与总结:学生交流并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分析任务完成情况, 学生互查并总结本课时收获;

●巩固运用:以实训题为扩展任务, 安排实验室开放主题, 学生自主学习研讨、完成实验报告。

(三) 按课堂教学做一体化“33步骤”实施教学

“教”理解为教师 (指人) 和教书育人 (指行为) , “学”表示学生 (指人) 和学习 (指行为) , “做”是大家一起共同完成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任务 (如图4所示) , 构成教学做循环递进上升的技能、知识、素质架构。

●教——教师提出任务, 作导演;

●学——学生看书, 提出方案交流, 教师点评、补充和演示;

●做——学生技能操作、任务总结交流;

●教——教师点评、分析讲解;

●学——学生分析电路和结果检查;

●做——教师指导, 学生巩固运用

教学做一体化“33步骤”实施教学, 可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大胆实践、主动思维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另外,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过程控制。安排模块任务现场,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 突出学生主体, 构建自我评价能力的分组轮流考评、以操作技能为主、实验报告分析为辅、结合课程综合考评构成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二、“5533课程模式”的特色

1.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突出了岗位职业化要求, 任务选择从工作实践中来, 理论知识跟进, 以学生“能够做某事——满足某个岗位某项工作”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设计, 同时, 安排能力扩展内容, 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打破学科体系, 实施相关课程的部分内容整合, 简化复杂的数学理论推导, 强化操作技能, 学以致用。

3.教学设计转变师生角色,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4.由工作过程提取的任务驱动, 实现真正的教学做一体化。

5.建立学生为主体的形成性考评和终结性考评机制。

6.课程学习与素质培养紧密结合,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实践效果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实践, 学生普遍在认为《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学习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通过边学边做的学习形式, 强化了电路测量分析能力, 突出了操作技能训练;在任务、例题、练习与思考和实训题的选择上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能接触到的一些现实电路问题, 具有生动、具体、鲜活的特点,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并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和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过程中, 企业专家认为学院能“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的道路, 体现了高职院校的特色。尤其是以全新模式开设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必将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课程设置了职业情景, 以技能操作为先行, 实验任务驱动来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了学生对电子行业生产流程、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了解, 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业压力, 学员教师能及时地洞察社会动态, 以企业需求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提高了学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 值得借鉴和推广。

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质量工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永恒主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 深化推广已有的教改成果,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发挥教学团队的洞察力和创造力, 以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为导向, 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参考文献

[1]窦建华、潘敏、郭铭铭:《“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载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6期, 第131-133页。

[2]张东志:《高职项目课程设计与构建的思考》, 载于《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8期, 第481页。

[3]毕国芳:《项目教学法在电子电路分析与应用课程中的实践》, 载于《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6期, 第159-160页。

篇4: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究

摘要: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以电路理论为主体,旨在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但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还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本文就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关键词:电路分析基础课程 案例教学法 案例

1 课程现状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1.1 教学现状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建设已引起我国教育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路分析基础在高校教育环节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门以电路模型和非实际电路为研究对象,以求解电路的状态,系统中电量的变化为课程研究内容的课程,电路分析基础重在分析。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必需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电路分析的方法,并能预测实际电路的特性,从而改进实际电路的电气特性,从而设计出新的电路。

但目前来看,虽然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新型教学手段不断引入,但电路分析分析基础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1.2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核心是“案例”,它的本质是设置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通过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设计和激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授课质量。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当时采取的案例都来自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这种方式,积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始于1990年。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性的特点。能有效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及案例设计原则

2.1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目的

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案例,并进行分析,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双向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变以往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为今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案例设计原则

在设计案例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必须严加选择,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

2.2.1 真实可信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它必须来源于实践,而不是由教师主观臆测和虚构出来的。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细节,模拟实际,引导学生认真地对待,深入分析各数据和案情,训练他们的分析能力,并鼓励他们找出最终答案。

2.2.2 客观生动 在设计案例时,教师除了要保证案例真实,还要摆脱以往传统的编写方式,变枯燥乏味为客观生动,如采用一些文学手法,来加重气氛,提示细节。但一定要注意的是,案例的生动性必须是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服从于教学目的。

2.2.3 多样化 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该只设计出情况,保留结果;设计激烈的矛盾冲突,保留处理办法和结论。未完成的部分,是教师留给学生的,引导和鼓励他们进行决策和处理,尽量保证解决方法的多样性。设计的案例结果越复杂,越多样,就越有价值。

2.2.4 相关性 在设计案例时,还要注意所选的案例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一旦脱离课程内容,所设计的案例就是无意义的。

2.2.5 典型性 即案例的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和普遍性,能起到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安排的案例一定要立足实践,具有典型特征,覆盖面广,有助于学生从多方面验证所学理论。

3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

要想保证学生系统地掌握电路分析基础这门课程,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传授必要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大量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算习题把握电路知识,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及时进行知识小结。

3.1 电源

从定义来说,电源就是指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它来源于“磁生电”原理,其中水力、风力、海潮、水坝水压差、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及烧煤炭、油渣等都可以转化成电能,产生电源。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源是干电池。作为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第一章的重要知识点之一,电源的产生类型有很多,发电机能把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干电池能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发电机、电池本身并不带电,它的两极分别有正负电荷,由正负电荷产生电压。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当前的电网并网和新能源的应用及未来的前景预测,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了解电源知识,通过学科的前沿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3.2 电桥

电桥是用比较法测量各种量(如电阻、电感、电容等)的仪器。最简单的电桥装置仅由四个支路组成的电路,其中各支路被称为电桥的“臂”。在课堂环节,教师要通过具体案例,引入传感器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引导学生在掌握电桥平衡理论的基础上,在复杂电路中找出电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3 串联谐振

在电阻、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XC与感抗XL相等时,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即为串联谐振。串联谐振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适用于大容量,高电压的电容性试品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串联谐振是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正弦交流电路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收音机的使用原理,作为具体案例,拉近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性思维。

4 小结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导学生深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在此环节中,授课教师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案例,深入理解电路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掌握课程知识。

案例教学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引入实际案例,更新了以往的育人质量评价观念,并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运作机制,因此,各高校为了确保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学生的学习理念更新工作,正视学生的需求惯性和思维惯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积极创新,找出多种解决方案。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图片、音响、动画、录像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科学的授课方法应当能鼓励学生见仁见智、集思广益、举一反三。授课教师在教课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增强其沟通能力和讨论技巧。同时高校还要做好教师团队建设,鼓励教师做好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要在课程教学时间安排、场地安排和教学保障上做好服务工作;要逐步推广案例教学的范例,做好教师案例教学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钰玲.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方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04).

[2]杨志清,肖洪祥.独立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6).

[3]彭宏娟,李崇容.探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J].消费导刊,2010(05).

[4]韩冰,钟洪声.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S1).

[5]商敏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大众科技,2008(09).

[6]钟洪声,汪玲,王明珍,李廷军,崔红玲,吴义华.《电路分析基础》中的课程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4).

[7]汪玲,钟洪声.《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4).

篇5: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20分)

1、电阻与电感元件并联,它们的电流有效值分别为3A 和4A,则它们总的电流有效值为()。

A、7A B、6A C、5A D、4A

2、关于理想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下列各式正确的有()A、u=ωLi B、u=Li C、u=jωLi D、u=Ldi/dt

3、耦合电感的顺串时等效电感为()。

A、Leq=L1+L2+2M B、Leq=L1+L2-2M C、Leq=L1L2-M2 D、Leq=L1L2-M2

4、单口网络,其入端阻抗形式是Z=R+jX,当X<0时,单口网络呈()A、电阻性质 B、电感性质 C、电容性质

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

1、图1.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吸收的功率为。

2、图1.2所示电路中电阻的单位为Ω,则电流I为。

3、已知i=10cos(100t-30)A,u=5sin(100t-60)A,则 i、u的相位差为 且i u。

4、为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对容性负载,应并接 元件。

5、三相对称电路,当负载为星形接法时,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 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

三、电路见图3,用网孔分析法求I。(10分)

四、电路见图4,RL=10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L的电流。(10分)

五、电路如图5,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c(t)。

六、(10分)

电路如图6已知:U=8V,Z1=1-j0.5Ω,Z2=1+j1Ω,Z3=3-j1Ω,求

(1)输入阻抗Zi(2)求I1、I2、I3。



七、求图7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15分)

图7

八、含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8,已知n=1:10,US10000V,求负载R上电压有效值U2。(10分)

图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2011电路分析基础期末模拟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1、C

2、D

3、A

4、C

二、填空:(每空2分,共14分)

1、-15W 2、1A 3、120° 超前

4、电感

5、UL=1.732UP IL=IP

三、电路见图3,用网孔分析法求I。(10分)解:Ia(1+1)-Ic=-10 Ib(2+2)-2Ic=10-2 Ic=-2 解得:Ic=-2A Ib=1A Ic=-6A ∴I=Ib=1A

四、电路如图4,RL=10Ω,试用戴维南定理求流过RL的电流。(10分)解:uoc=10-5=5(V)R0=10Ω

I=1/4=0.25(A)

五、电路如图5,开关K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闭合后的uc(t)。(11分)解:uc(0+)=5V uc(∞)=10V τ=RC=10s uc(t)=10-5e-0.1tV

六、(10分)解:(1)Zi=2Ω

(2)I1=4∠0A, I2 =3-j1=3.16∠-18.40A,I3= 1+j1=1.41∠450A

七、(15分)(a)Rab=6Ω;(b)2V(a点正),2Ω;(b)4V(a点正),3Ω

篇6: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反向)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大),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增大),发射结压降(减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集电极)、(共发射极)、(共基极)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直流)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交流)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A/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1/F)。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1+AF)BW,其中BW=(fh-fl),(1+AF)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共模)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于1),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 点)漂移,也称(温度)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调波),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载流信号)。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KUxUy)1、1、P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

2、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3、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等电极电流I(增大),发射结压降UBE(减小)。

6、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静态工作点,采用(直流)负反馈,为了减小输出电阻采用(电压)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A/1+AF),对于深度负反馈Af=(1/F)。

10、共模信号是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

11、乙类互补功放存在(交越)失真,可以利用(甲乙)类互补功放来克服。

12、用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频率称为(调频),低频信号称为(调制)信号,高频信号称高频(载波)。

13、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比共射极电路(好),fa=(1+B)fβ。

14、要保证振荡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必须具有(正反馈)网络。

15、在桥式整流电阻负载中,理想二极管承受最高反压是(2U2)。

二、选择题(每空2分 共30分)

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B)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C)它的稳压值U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F)状态。A、正偏 B、反偏 C、大于 D、小于 E、导通 F、截止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C),该管是(D)型。

A、(B、C、E)B、(C、B、E)C、(E、C、B)D、(NPN)E、(PNP)

3、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主要是(B)、(C)、(E)。A、U0高 B、P0大 C、功率大 D、Ri大 E、波形不失真

4、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B),此时应该(E)偏置电阻。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增大 E、减小

5、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C)而设置的。A、稳定Au B、放大信号 C、抑制零点漂移

6、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负反馈组态是(A)。A、压串负 B、流串负 C、压并负

7、差分放大电路RE上的直流电流IEQ近似等于单管集电极电流ICQ(B)倍。A、1 B、2 C、3

8、为了使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强,一般引入(A)负反馈。A、电压 B、电流 C、串联

9、分析运放的两个依据是(A)、(B)。A、U-≈U+ B、I-≈I+≈0 C、U0=Ui D、Au=1

1、三端集成稳压器CW7812的输出电压是(A)。A、12V B、5V C、9V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管脚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C),该管是(E)型。

A、(B、C、E)B、(C、B、E)C、(E、C、B)D、(PNP)E、(NPN)

3、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B)失真,下半周失真时为(A)失真。A、饱和 B、截止 C、交越 D、频率

4、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C)而设置的。A、稳定Au B、放大信号 C、抑制零点漂移

5、共模抑制比是差分放大电路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它反映放大电路(A)能力。A、放大差模抑制共模 B、输入电阻高 C、输出电阻低

6、LM386是集成功率放大器,它可以使电压放大倍数在(B)之间变化。A、0~20 B、20~200 C、200~1000

7、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Uo=(C)Uz A、0.45 B、0.9 C、1.2

8、当集成运放线性工作时,有两条分析依据(A)(B)。A、U-≈U+ B、I-≈I+≈0 C、U0=Ui D、Au=1

9、对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有(B)(C)(E)。A、U0高,B、P0大 C、效率高 D、Ri大 E、波形不失真

篇7: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基础会计》试卷(B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开卷)

层次:班级:学号:姓名:

考生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企业购入甲材料货款10 000元,增值税1 700元,外地运杂费800元,则甲材料的采购成本为()。

A.11 700元B.10 800元C.12 500元D.10 000元

2.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在引起负债增加的同时可能会引起()。

A.资产减少B.所有者权益减少C.所有者权益增加D.负债增加

3.某企业五月末“本年利润”账户贷方余额76 000元,“利润分配”账户贷方余额21 000元,则五月末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的金额为()。

A.76 000元B.97 000元C.55 000元D.21 000元

4.某企业七月初用存款2400元支付下半年厂部房租,七月末仅将其中的400元计入“管理费用”账户,这体现的原则是()。

A.配比原则B.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C.权责发生制原则D.谨慎性原则

5.下列不属于采购费用的项目有()。

A.材料买价B.运杂费C.途中合理损耗D.采购员差旅费

6.企业取得的存款利息业务应记的贷方账户是()。

A.营业外收入B.其他业务收入C.财务费用D.投资收益

7.E单位代F公司偿还50 000元银行借款,并同意作为对F公司的追加投资,则对于F公司()。

A.资产负债同增50 000元B.资产增加、负债减少50 000元

C.负债减少和所有者权益增加50 000元D.负债增加和所有者权益减少50 000元

8.企业1—12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25 000元,1—11月累计已交所得税101 750元,所得税率33%,则企业全年净利润额是()。

A.140 250B.38 500C.101 750D.284 750

9.下列经济业务不改变企业资产总额的是()。

A.赊购一台设备B.向银行借入款项

C.接受某企业投资D.用银行存款向某企业投资

10.下列内容不符合资金运动规律的是()。

A.资产增加,资产减少B.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C.资产减少,负债增加D.负债增加,负债减少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外来原始凭证一般都是一次凭证。()

2.账面盘存制不记录财产物资的减少数额。()

3.财务报告就是财务报表。()

4.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发生变化。()

5.一个账户的借方如果用来记录增加额,其贷方一定用来记录减少额。()

6.在供应过程中支付的各项采购费用,不构成材料的采购成本,故将其记入期间费用。()

7.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化,但会使企业净资产减少。()

8.会计主体单位必须是法人单位。()

9.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应当各期一致,这符合可比性原则。()

10.在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下,收到货币资金就意味着收入的增加。()

三、简答题(共10分)

简述总账于明细账的联系与区别,说明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要点?

四、计算题(共20分)

星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有关账户的发生额资料如下:

主营业务收入1 144 900财务费用6 200管理费用20 800

主营业务成本944 280销售费用 14 600营业外收入800

营业税金及附加64 320投资收益6 000营业外支出5 000

其他业务收入35 000其他业务成本 31 500所得税费用 25 000

要求计算下列利润指标:

(1)营业利润:(2)利润总额:(3)净利润:

五、编写会计分录(共20分)

本年12月份内发生下列经济业务,编写相应的会计分录:

1.从银行取得临时借款150 000存入银行。

2.用银行存款8 000元偿还前欠某单位的货款。

3.用银行存款2 400元预付下半年房租。

4.采购员出差归来报销差旅费800元(计入管理费用),余款退回现金(原借款1 000元)。

5.接受某公司投资100 000元,其中80 000元是新设备一台,另20 000元存入银行。

基础会计(B卷)2013工商、电商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5、BBBCD6—

10、CCDDC

二、判断题(2×10=20分)

1-5 √×××√6-10 ×××√×

三、简答题(共10分)

联系:总账和明细账核算内容相同。区别:总账是所属明细账的总括,对明细账起着控制统驭的作用;明细账是总账的详细记录,对总账户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平行登记的要点:(1)登记的时间一致。(2)登记的方向一致。(3)登记的金额一致。

四、计算题(共20分)

(1)营业利润 =120000-2000+3 000=104 200元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00 000元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00000-25000=75000元

五、编写会计分录(20分)

1、借:银行存款150000

贷:短期借款1500002、借: 应付账款8000

贷:银行存款80003、借: 预付账款2400

贷:银行存款24004、借: 管理费用800

库存现金200

贷:其他应收款10005、借: 固定资产80000

银行存款20000

篇8: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学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电气电子、通信类专业的学习方法及后续的工程和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 这些电气电子、通信类专业的技术发展日新越异, 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课教师具备发展的眼光, 在学生掌握这门课的基础知识,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的同时又要尽量压缩课程的学习,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以应对新技术发展的挑战。

基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及教学改革的方法在很多文献中已经有描述[1], 这些方法都是各位教学名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总结, 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本文以作者所在的南京邮电大学电路与系统教学中心的授课经验出发, 基于教学中心多年来以沈元隆教授和刘陈教授等为代表的教学名师的教学经验总结的经典教材《电路分析基础》[2]为基础, 该教材将传统电路分析课程的两个学期的课程压缩到一个学期讲授。本文作者在基本概念灌输的过程中,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结合的授课方法,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电路系统的教学, 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分如下几个部分进行讲述:以基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的要点谈起, 基于改革给出了实际的实施效果的例子, 最后对改革效果进行了总结。

1 教学改革

1.1 多媒体、板书教学和习题各有侧重

本文作者讲授的《电路分析基础》共包括48课时, 含有16讲, 每讲3课时。其中含有2课时的课堂习题课及1课时的自学课时。该课程的核心包括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电路分析中的等效变换、网络定理、一阶和二阶电路分析及其它各种电路分析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 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即针对重点的概念和公式, 采用PPT的方式和学生进行讲解, 使得学生熟悉该课题的重点。针对重要的公式推导和习题, 先采用板书的方式启发学生一起进行推导, 同时在课堂上布置一些作业, 让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习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及时提高学习效果。另外, 为了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 每次课后都布置了10道题左右的课后作业以巩固课堂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习题中常犯的错误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得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 学生可以巩固对课堂知识的学习, 提升学习效果。

1.2 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不仅介绍了电路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而且还针对一些经典的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 因此和实际工程电路结合是非常紧密的。在讲授基本概念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是该课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程观念、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授课的时候, 如讲到实际的电路网络模型, 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典型的大规模电网络的Matlab软件分析仿真演示给学生看, 加深学生的实际体会[3]。同时, 通过学生自己使用Matlab仿真软件的编程模拟, 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分析和Matlab仿真分析编程模拟这两个环节的结合, 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论和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从而提高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1.3 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 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物理理论基础知识和能力, 才能理解该课程所讲述的各种复杂的电路问题,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 我们针对不同的电路的分析方法不同的特点, 将电路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数学理论知识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分析电路问题的能力, 巩固了课题学习的效果。另外一方面, 学生数学知识运用等能力的提高, 为其以后在科研工作中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电类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从而实现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提高的双赢。同时,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体会到数学工具等和电路工程问题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乐趣, 锻炼了独立思维的能力。

2 实施效果

本文作者以前后讲授6个班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为例, 其中某年针对3个班进行教学实践。如表1所示, 班级B01、B02和B03班为进行了教学实践的班级, 我们比较发现, B01、B02和B03三个班级的平均成绩、90分以上学生的比率、80分以上学生的比率及及格率总体好于未实施教学实践的A01、A02和A03三个班级。虽然可能存在部分数据的偏差, 如B02班相对于A03班的改进效果并不明显, 但实际上B02班学生总体素质相对于A03班偏低, B02班高考入学平均成绩不如A03班, 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另外, 学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所培养出来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工程思维等不是考试所能反映出来的, 这些能力让学生终生受用。因此, 教学改革的效果符合我们的教学预期,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还是成功的。

3 结束语

针对本科课程《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工作, 本文给出了作者的一些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 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根据对教学前辈们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出一套好的教学改革实践方法, 以供这门课程的教学同行们参考和探讨。另外, 我们也注意到,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 我们不可能将所有专业知识都传授给学生, 在扎实掌握《电路分析基础》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本科课程的学习最关键的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技术发展的科技人才, 只要课程教学始终抓住这个宗旨, 我们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才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摘要: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 对于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作者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体会, 阐述了通过该课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的方法, 最后针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总结。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实践,电路分析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文举, 王传生, 赵慧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1年6月.

[2]沈元隆, 刘陈.电路分析基础[M].3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年2月.

篇9: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试卷

【关键词】马来西亚;成绩测试;试卷分析

成绩测试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测试,是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所用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考查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和阶段的学习之后,所掌握的汉语知识程度,看其是否达到教学大纲和使用教材所要求的范围内,外语水平达到的程度。成绩测试包括了期末测试和阶段性测试(Hughes, 2000),研究表明:“成绩测试不仅可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语言水平”2(原萍,2002)。成绩测试不仅能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作为教师检测教学成果的有效工具,对下一学期的教学有所改进。

一、测试对象

本套试卷的被试是理科大学初级汉语课的330 名学生,其中总院的考生有215人,7名学生缺考。在所有被试中,及格率为95.76%,获83分以上的人数在各分数段中,占百分比最多,为24.24%。根据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标准,学生完成课程后将达到介于一至二级目标,语言知识方面初步掌握汉语拼音的正确读音与四声、书写和掌握170个左右常用汉字和与日常生活、学校生活相关的最基本词汇、语法方面了解和掌握基本语序。语言综合技能方面,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能够理解最基本的,与个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而又十分有限的语言材料,并熟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候语,用简单的词语自我介绍或与他人沟通。初步了解生活中表达情感(感谢、道歉、告别语)的词语。

二、试卷构成及评分

该大学将成绩测试分为课程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占了总成绩的60%,一共是100%。由此可见,期末考试在该成绩测试是极具分量的。期中考试的试题设计与期末试卷大致一样,都有选词填空、词语翻译、以汉语拼音回答问题、阅读理解、句子翻译等等,期末考试则增加了造句部分,笔试时间一般是两小时。本套期末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改正错字和词语翻译组成,占试卷的30%;第二部分由以汉语拼音回答问题和阅读理解组成,占试卷的30%;第三部分则由词语填充、造句和句子翻译组成,占试卷的40%。期末测试主要以测试读、写两项技能为主,听、说技能以分离式测试体现,本文不做赘述。

三、試题分析

试卷第一部分是考察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共有三大题。第一题为汉字改正,第二和第三题均为词语翻译。汉字改正这部分是由出题教师使用电脑软件将汉字部分删除并配上汉语拼音让学生写出对的汉字;在第二题的词语翻译部分是将汉语词汇翻译成英语或马来语;而第三题则是将英语或马来语的词汇翻译成汉语。词汇翻译这一部分,出题教师除了选出课文中学过的生词,也将一些生词搭配出题,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这些词汇,例如:“老朋友”即old friend。然而,批卷过程教师们发现部分学生将“老医生”的答案写成“Doctor Lao”,乍然一见,是错的答案,正确答案是old doctor。虽说“老”是华人姓氏,而这一答案严格上并没有错。然而教师们都清楚这只是学生有错着的情况,经教师们商讨后决定不与满分,只给半分。

试卷的第二部分分两大题,考察的是学生对汉语的理解与应用。第一题以汉语拼音回答问题,共五小题。此部分原是根据图片提示回答相关问题,然而因为考试指示中并未说明答案应根据图片,加上有些图片未能准确显示相关答案,因此部分题目出现多种答案。试卷第二部分的第二题是阅读理解,题型是多项选择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部分是以英语出题,这使学生更能明白问题,加上文章有汉语拼音,便于学生阅读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在此部分获得满分。

试卷第三部分考察的是学生如何掌握书写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分三大题:选词填充、造句和句子翻译。即是考察书写技能,那选词填充部分理应归纳在试卷的第二部分。教师今后在出题之际应尽量避免使用阅读文章中的词语,这样将有效地测出学生的造句水平。句子翻译要求学生将英语或马来语句子翻译成汉语句子,采用双语出题是考虑到部分马来学生英语程度不高。然而部分题目却出现英语原句和马来语原句有些差异,导致有些学生在翻译此句时出现两种标准答案。出题教师以后应尽量避免出现此类错误,以免对通晓双语的学生产生混淆。

四、结语

纵上所述,马来西亚理大汉语教师应加强本身的汉语测试理论知识,将来出题时则能更有效地设计出好的试卷。马来西亚的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已有一段时间,语言测试方面的研究,仍留有大片空白,希望通过此次分析能为这方面的研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Arthur Hughes,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6

[2]原萍.成就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外语教学,2002.04

[3]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4]杨翼.对外汉语教学的成绩测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刘润清.语言测试和他的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上一篇:飘读书心得500字下一篇:小班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