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课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25

历史网课学习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历史网课学习心得体会

疫情当前,为防止开学形成学生聚集,学校延期开学,但学习不能落下。停课不停学的网课成为当前的主要学习方式。我们学校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观看省实验的老师录制的直播网课。我们本校老师要认真观看并做好听课记录及课后的作业读记等反馈的工作。

我们九年级历史课主要是复习课。由省实验优秀的历史老师录制,九年级师生共同学习。我每次认真学习记录历史复习课的时候,都感觉到自己有很大的收获(特别是xx老师),对比优秀老师结合我校实际学情我觉得有许多地方是我要努力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在导入复习单元课之后,赵老师他们运用年代尺和知识框架清晰明确本单元的事件,知识框架的建立能清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中外历史情况,而且能够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复习的主题板块和线索,这个环节用时不多,但非常行之有效。之后基础知识的精讲,赵老师简洁的语言或列表呈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在能力提升环节,赵老师运用大量的材料,引导出事件的原因影响,既补充了课外材料又加深了对时间的理解,并通过部分点击中考真题来加以理解运用,提升学生的做题方法。

综合探究(整合联系)也是省实验历史老师常用的复习手段。大量的材料、图片、图表能更好理解本单元的事件的原因、比较、影响及前后时间之间的联系。最后用简图直观表达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这有利于学生在写短文时候思路清晰。这方面也是我在日后复习教学中要多学习多借鉴来提升自己的重要方面。另外在本次听课学习中复习的是中国史知识,除了像年代尺这样进行纵向比较,省实验老师通常会把中国史和同时期世界史重要事件加以对比。这种横向的对比也是我需要强化的一个方向。

总之,在这次听课学习中,我感受到了省实验历史老师系统、渊博、扎实的历史知识,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加深了我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是学到了优秀复习课的一些教学方法,真的受益匪浅,感谢!

篇2:历史网课学习心得体会

顶岗实习,我们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身份的转变,从学生到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什么是教师?怎样成为教师?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些问题都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但是通过网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做一名好教师,就需要我们用极大的热情,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保持良好的师德,在当初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选择师大,就是因为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没有人可以永远17岁,但是永远有人17岁,而教师可以陪伴一个又一个17岁,帮助每一个17岁实现自己的梦想,终于有机会走向岗位实现梦想,我们将会严格遵守教学大纲,将自己在大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同学们,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与兴趣,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把控课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扎实。

在顶岗实习中,我们还有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自身的发展进步,作为学校的教学任务之一,登岗实习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知识的获取者,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将会有一位教师作为师父,在师傅的身上将会拥有我们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实践经验,也会拥有我们所最需要的模范作用,但是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我们还需要自身学习,学习微课经验,PPT等专业知识,在大数据发展的今天,网络授课,微课等愈发重要,所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将提高自身能力,让自己和学生同时发展进步。

在顶岗实习中,我们也将遇见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来自于学生也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作为大学生,我们的`心智也还不够成熟,在实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影响,可能会焦虑,会忧伤,但是我们必须学会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切记做到情绪稳定,不可将自己的情绪带入课堂给同学们造成不好的影响。

篇3: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及体会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研究性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的方式, 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封闭教学、学书本知识、记书本内容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从学生的兴趣、特长出发, 让学生选定自己擅长或喜欢的课题, 以课题组为单位, 在教师的引导下, 带着问题去质疑、查询、探索, 从而得出结论。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发现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应试教育真正转向素质教育。

二、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体会

甘肃省从去年开始实施新课程计划以来, 在高一年级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我校研究性学习的第一阶段已经告一段落。现谈谈这一阶段研究性学习中的认识和体会。

(1) 研究性学习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提出了全新的革命。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问题的提出以及相关史料的提供、得出的结论, 都由教师预先设计, 教师很大程度上代替学生的研究和思维。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这就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都要突破原有的教与学的封闭状态。为此, 我们教师不能再搞“一言堂”, 更不能越俎代庖, 替代学生的研究和思维, 只能扮演指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研究性学习更为重视的是教师“导”的作用,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 研究性学习凸显了学生的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传统的历史教学是“书唯上”“专家观点唯真理”, 教师是权威, 考试成绩至上, 学生接受知识, 背诵理解知识, 做题巩固知识。而研究性学习则与此完全不同, 它把研究过程、能力的培养看得比结论和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 至于学生经过探索研究所获得的最后成果, 其评价的标准不在于成果本身具有多大的价值, 更重要的应该是学生通过对研究过程的体验, 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获取知识进而应用知识。

(3) 研究性学习凸显了更为丰富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有:学生构思教学设计, 阅读相关书籍, 表演课本剧, 组织辩论会, 进行参观访问, 开展社会调查, 撰写小论文等。在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资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并从中了解除教材以外的其他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

(4) 研究性学习使历史与现实生活更加贴近。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多来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例如我校学生选定研究的课题有:永昌民俗文化研究, 永昌历史名人研究, 探访永昌历史名胜古迹, 西路军浴血河西走廊研究, 骊靬文化初探以及参观调查本地的家族宗祠, 访问宗族中的长者, 就自己所在家族的历史写一篇小论文等。这都是当地学生熟悉的史实, 便于学生研究和查找资料, 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 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意识到历史就在自己身边, 历史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5) 研究性学习还是新生事物, 然而, 作为一种新的尝试, 我发现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 在研习过程中, 学生选题不科学, 存在盲目性, 致使研究性学习无从下手; (2) 一些学生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学分, 顺利毕业, 敷衍了事; (3) 一些研究课题的结果是网络资料大荟萃, 缺乏学生自己的观点; (4) 应试教育的陈规陋习依然根深蒂固, 研究性学习呈现形式主义、短期行为等, 宏观上展开得多, 具体学科的讨论尚在起步阶段, 况且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仍属薄弱环节, 研究力度亟待强化。

篇4:历史网课学习心得体会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学习;体会

G633.51

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可以称为灌输性的教学方式,它是以教师为主心,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决定学习方法、评估学习成绩,学生只能被动的跟着教师转,该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率往往极其低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改精神提倡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式的方法自主的学习,教师也把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引进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究式的教学虽然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可是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和教学现实的差异

1.1基础教育重视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性、品格的完善、提高与升华

以学生为本,把学生身心的、个性、人格的完善,潜能的开发,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各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基于此点,初中历史教学与改革必须围绕实现以学生展为本,重构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筛选与学生未来工作与生活有价值的基础知识,构建一个新的历史知识体系。

1.2分析和综合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

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分析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各自然科学学科与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科课程教学中;而综合能力的培养,曾企望通过课程的整合以形成综合课程,使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得以具体落实,但学科长期割裂的现实难以突破,因之,这一矛盾一直困扰着中小学教育。

1.3历史在初中教学中不受重视

历史在初中是一副课,长期应试教育和教育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影响,学生与家长不重视历史、片面强调分数、升学的价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训练,使学生成了机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精力去重视历史课的学习。所以说解决好初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现实的矛盾,才能使历史教学有真正的出路。

2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与设置探究性课程相关连。探究性学习的重心是学习,而不是研究;探究性学习应该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而不必拘泥于是否单独设置探究性课程和单独排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各门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式的探究性学习,更适合于当前学校教学的实际。

提出探究性学习的背景,就在于力求突破应试教育中所形成的“标准答案唯一性”的思想禁锢,以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的本质,是对原有事物及现有状态所进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改变;而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于其所应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围绕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与培养。从这个角度考察,探究性学习的核心,一是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与假设能力,二是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三是怀疑与批判能力,四是具有价值的选择;从而达到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优化,假设与提问的能力提高,同时,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历史知识的结构,既包括纵向时间及因果关系的链式结构,又包括民族、国家、地区等横向空间和内容上的综合性,具有知识层面的多元化和无限的包容性特点,这就给予课程教学内容采撷与剪裁增加了难度。为了实施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必须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使之既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实践。在新的历史知识体系构建中,笔者遵循了三条原则:一是注重历史内容的广度而不追求其专业深度,以形成多方位、多视角观察问题的思维能力;二是注重历史的时代特征而不追求面面俱到,有限的课时,不允许对每一个时空及交叉点上的全部历史过程进行全面阐述,而只能捕捉历史长河中每一个阶段的“亮点”,通过对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学习,以掌握觀察、认识历史问题的理论、方法与思维方式,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注重历史资料和历史过程的剖析,尽量避免给出唯一的或武断的结论而让学生硬记死背,通过剖析,既增加兴趣,又培养了能力。

3.探究性学习应用于初中历史的体会

3.1只有创设情境,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一切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历史特点,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提出或者精心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并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在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促使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合理把握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只有明确质疑点,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方法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抓住历史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感到不甚理解的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发现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书本的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独立获取与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

3.3提高学生的求索新知识的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也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思考,大胆的探索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概括的能力。

4.结语

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在新的形势下,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题。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已被人们所熟知,并应用到了实际的教学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水平,而且有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做了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探究性学习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

[1]张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研究[J].历史教学.2002(06)

[2]姚成业.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作用的发挥[J].教育评论.2007(04)

篇5:网课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是自己的事。这种特殊的时期里一个学生能否做好自己的本分的工作就在于自律与自控。

学习的方法每个人是不同的,过去在学校里上课,学生的自由度没有那么高,现在我们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找到学习的最高效率,实现高效率学习,这样也有助于培养一个人深层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在学校里被迫地学习。

有科学证明,主动的学习比被动的学习接受的知识更多,学习的效率更高。在家庭环境下我们有更加安逸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的行为自由,而且老师的监督是非常有限的。这些条件是对我们的考验。

就我自己来说,我的学习有自己的一些要求和习惯,有时候更希望自己安排一些时间才能提高效率,而且我喜欢主动地探索,在家里有网络有书籍有网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一探究竟,自己疑惑的地方可以仔细斟酌,自己熟悉的就可以一带而过。这样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对我的锻炼很有用,我逐渐地找回了一种学习的高效率。

另外,我们的老师也在努力地学习网上教学,为大家的学习继续进行在默默付出着。上网课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着许多已知与未知的小困难需要克服。经过了两三周的学习,我们彼此适应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融入其中。

篇6:网课学习心得体会

从2月17日正式开设网课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还记得刚开始的那一周,我不太适应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老师在慕课上发布的学习视频只是简简单单的看一遍,错过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作息时间的突然变化也让我有些吃不消。但是没过多久,我便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家认真用电脑看学习视频以及老师的直播,课后用笔记本记清楚该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让我感觉和在学校一样充实,列清楚学习计划后,时间过的很快。在不断的学习与吸收的过程中,我慢慢养成了自律生活的习惯,即使没有老师的监督,也能自觉地去学习。除了网络课程的内容,我在空余时间记英语单词和学习计算机,为六级和计算机二级做准备,早睡早起,做到劳逸结合。我们都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理性思考、理性工作,不断锻造自己的韧劲。作为一位华夏学子,我们都要有不断奋斗的动力和坚持不懈的态度。

通过网课学习,我有下面几点建议:

其一,是不要认为没有老师的监督就不重视网课,要摆正学习态度,积极思考,与老师多加互动,不懂的地方课后询问老师。

其二,是学会劳逸结合,尽量不要熬夜,否则十分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列好计划,主动去学习,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可以为父母分担家务或者阅读书籍。

最后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建议用笔记本记录,用不同颜色的笔就行标记。学习视频反复看,跟着老师的节奏,记录好每一节的内容,课后多加思考,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篇7:网课学习心得体会

“已经确认了,在家上网课。”妈妈一脸无奈,“今年这样的上课方式,孩子的成绩怎么办呀?”爸爸眉头紧锁一脸担忧地看着我。在爸爸妈妈的聊天中,我懵懵懂懂地听到了“停课不停学”和“网课”这两个新词的,大概就是不用去学校上课,在家上电脑课的意思吧!我装模作样地学着爸爸的样子,摇摇头并叹了一口气,殊不知我心里欢欣雀跃不已,想振臂高呼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哈哈……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玩电脑了,幸福来得太突然!

在期待中,网课如约而至。我起了个大早,哼着小曲儿,早早坐在电脑前等待上课,当打开电脑后,听到电脑里不断传来“钉钉”班级群消息时,我才意识到网课和我想象中的相差太远,不停地看着老师发来的语文视频、数学教程、英语资料和体育运动,我连打开小游戏的时间都没有。完全不同的上课形式,我只能反复看视频。也许是过年期间对自己过于放纵,难已进入学习状态的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说不伤心难过绝对是假的,耳边还不时传来妈妈因为我开小差而发出的怒吼声,我进入崩溃状态,为此还哭了几场!

第一二天在紧张慌乱中渡过,第三四天的我,渐渐进入了状态,开始跟上老师的节奏。但是因为长期时间盯着电脑,眼睛开始干涩,对于原本近视的我,无异于雪上加霜。此时我是怀念起学校的快乐时光来。因为我们考了好成绩而高兴地笑出“褶子”,因为我们考砸而怒不可遏的老师,此时看来是多么的亲切、可爱。想念一听到下课铃声就满教室疯玩的同学,耳朵充满了他们欢声笑语,想必此时的他们,也如同我一般枯坐在电脑前拼命学习,好希望早日消除病毒,重回学校呀。

篇8:历史网课学习心得体会

一、初中历史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 一) 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美国的教育专家施瓦布最早指出了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他指出: “儿童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 同时, 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 进而培养探究实际的积极态度。”这就是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 与探究性学习相适应, 是教师所运用的一个基本教学方式。

历史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从具体的问题或者学习的任务出发, 通过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 掌握对各种历史知识和资料搜集整理的能力, 并能够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 进而对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解释。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相关技能, 提高其历史问题探究能力, 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二) 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实践是认识问题的基础。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就必须进行实践。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 主动摸索, 发现问题,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这就是学习实践的过程。

2. 建构主义理论也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依据, 它认为, 理论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做的解释或者假设。而真正的解释源自于学习者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经过总结得来的。学习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将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体系建构的过程, 而不是教师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在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 教师应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应该做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支持者和评价者。

3. 主体性教育理论也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主体性教育理论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按照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教育者通过组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引导启发受教育者, 努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并实现自我的合格人才。在主体性教育实践中, 课堂气氛的营造十分重要, 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

二、初中历史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

( 一) 初中历史教学探究性学习所应遵循的原则

1. 遵循初中生心理特点的原则

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 想象力丰富, 思维十分活跃, 情感世界十分丰富, 有着较为朴素的爱憎观。因此, 初中生就像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璞玉, 如果雕塑的好, 都可以成为一件了不起的艺术品。因此,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应遵循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 在课堂的设计以及课堂氛围上, 都能够对其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2. 遵循探究性学习过程结构的原则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也是一种科学探索, 而科学探索是有一定的过程的。因此, 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应当参考科学探究的结构过程, 依据本学科的课程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3. 立足于初中生学习认知能力

进行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学习认知能力, 也就是主动教学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新课标明确指出, 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技巧, 具备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

4. 与初中历史探究学习的特点相结合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 具有主体性、实践性、体验性和开放性等特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必须结合这些特征进行教学, 而不能偏离这些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探究性学习的特征有着深刻的理解, 并能够在教学设计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 二) 实施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教学的途径

1. 探究性学习在常规课堂中的实施途径

在常规课堂上, 渗透教学方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渗透教学的关键在于, 教师在教学前精心设计所要探究的问题, 把探究的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营造活跃宽松的课堂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允许学生自由讨论, 开展辩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2. 探究性学习在历史活动课中的实施途径

历史活动课是一种全新的课堂形式, 是适应新课改要求而开设的。在历史活动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应该遵循“以活动促发展”的理念,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主模仿历史场景或者历史事件, 扮演不同的角色等, 通过形式多样的模仿历史的活动, 提高自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水平, 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 培养热爱学习历史的兴趣。

3. 探究性学习在课下的实施途径

在课下, 初中历史的探究性学习, 主要依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通过主动阅读历史书籍、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历史问题等, 使自身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素养得到提高。

三、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的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 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也有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 如何避免历史探究学习的模式化, 如何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素养, 如何进一步提高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水平, 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 说明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勇于探索, 不断反思,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本着为学生成长成才高度负责的精神开展教学工作。

四、结语

目前, 我国的教育改革深入推进, 在新的形势下, 教育工作者面临着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课题。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 已被人们所熟知, 并应用到了实际的教学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水平, 而且有助于学生历史素养的提升。但在实践中,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做了探讨, 希望能够促进探究性学习的不断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郝建彬.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0, (05) .

[2]胡德顺.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 2010, (07) .

上一篇:民工工资发放的保障措施下一篇:编导笔试要合理分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