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改进计划书

2024-06-29

销售改进计划书(精选6篇)

篇1:销售改进计划书

20**年,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密切关怀下,在公司各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与高效配合的前提之中,销售全体人员经过努力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业绩有了较好的增涨,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同时销售部也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在后续的工作中还需要大力的改进工作方法与工作技能,提高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水平。

随着市场逐渐发展成熟,竞争日益激烈,机遇与考验并存。销售工作仍将是我们公司的工作重点,面对先期投入,正视现有市场,作为销售负责人,我激情高涨,信心百倍,又深感责任重大。着眼公司当前,兼顾未来发展。未来,在公司各级的领导正确思想的指引下,在销售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突出重点维护现有市场,把握时机开发潜在顾客,注重销售细节,强化优质服务,稳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以更好的成绩向公司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销售指标回顾与制订:

回顾近几年的销售情况,根据近几年的.销售情况和增涨幅度,确定下一年的销售指标(需大量的数据支持)

二、销售指标拟定与分解:

1、年度销售总指标(数据);

2、月度销售指标(数据);

3、分顾客年度销售指标(数据);

4、分顾客月度推进销售指标(数据);

三、市场细分:

根据近几年的销售额度,对市场进行细分化,将现有顾客分为VIP用户、一级用户、二级用户和其它用户四大类,并对各级用户进行全面分析(顾客的支持层面、信用合作层面、产品满意层面分析)。

四、具体实施方案:

1、具体分工:

由各区销售将分工明细确定

2、销售交流:

各区定期与顾客组织交流,与公司的技术和服务团队一起交流(具体方案和形式可自己决定,要创造良好的舒服愉快的交流环境与方式)

3、顾客回访: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相似品牌有七八种之多,与我司品牌相当的有三四种,技术方面不相上下,竞争愈来愈激烈,已构成市场威胁。为稳固和拓展市场,务必加强与顾客的交流,协调与顾客、直接用户之间的关系。

(1)为与顾客加强信息交流,增近感情,对VIP顾客每月拜访一次;对一级顾客每两月拜访一次;对于二级顾客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安排拜访时间;

(2)适应把握形势,销售工作已不仅仅是销货到我们的顾客方即为结束,还要帮助顾客出货,帮助顾客做直接用户的工作,这项工作列入我的年度工作重点。

五、销售团队管理与建设;

1、督导各区的销售工作;

2、定期的销售总结;

销售总结工作是需要和销售计划相结合进行的。销售总结主要目的是让每一位销售人员能很具体的回顾在过去销售的时间里面做了些什么样的事情,然后又取得的什么样的结果,最终总结出销售成功的法则。当然,我们可能也会碰上销售不成功的案例。倘若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也应该积极面对,看看自己在销售过程中间有什么地方没有考虑完善,什么地方以后应该改进的。

定期的销售总结同时也是我与销售人员的交流沟通的好机会。我能知道销售团队里面的成员都在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碰到什么样的问题。以便我以及可以给予他们帮助,从而使整个销售过程顺利进行。

销售总结同样也可以得到一些相关产品的信息,知道竞争对手的一些动向。要知道,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

3、销售团队的管理;

销售团队的管理可以说是一个学问,也是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今的销售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单独一个销售人员的魅力了。很好的完成销售任务,起决定性左右的就应该是销售团队。

在所有销售团队里面的成员心齐、统一,指标明确为一个基本前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每一成员的潜能优势,是其感觉这样的工作很适合自己的发展。感觉加入我们的销售团队就像加入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中间。我想,每一个队员都会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我们的环境的。

公司为大家创造了很好的企业文化,同时也给大家提供和搭建了很好的销售平台,所以,销售人员应该感觉到满足,并胸怀感恩的心。

现在的销售人员不是过去的简单的找工作,而是会分析公司的文化,公司的策略,公司的背景等等很多方面。所以销售团队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设想销售部门的每一个销售人员都是有自己的想法,都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销售产品,那么,还会有公司文化,公司形象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让每一位销售人员学到相应的东西。

4、销售团队的沟通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团队内部和公司要有上下沟通,水平沟通,问题研讨。

5、销售培训

销售人员培训的主要作用在于:

1、提升公司整体形象

2、提升销售人员的销售水平

3、便于销售总监的监督管理

4、顺利构成定单的产生

六、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的评定虽然比较繁琐,但是势在必行。

对于很好的完成销售指标,绩效考核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数据。

绩效考核大致的内容包括:

1、原本计划的销售指标

2、实际完成销量

3、开发新顾客数量

4、顾客的拜访数量

5、顾客的回款情况

6、月定单数量

7、增长率

8、新增开发顾客数量

9、丢失顾客数量

10、销售人员的行为纪律

11、工作计划、汇报完成率

12、需求资源顾客的回复工作情况

一个制造型的企业销售是公司的龙头,生产是公司的核心,技术是成功的关健,人是企业战略走向的决定因素。销售工作除了要做好市场以外,还需要与公司的各级和各层的紧密配合才能真正地走出去,才能走得步伐稳健有力,潇洒漂亮。企业的成功需要有你、有我、有大家的支持与配合,需要我们大家友爱才能更完美。

篇2:销售改进计划书

三、竞争分析

现今,市场汽车品牌多如牛毛,各有所长,也各自拥有着自己的市场份额。那么“靠什么竞争?靠什么发展?”变得至关重要。江淮和悦的价格主要是在5.7-8.9万元之间,江淮和悦的主要竞争对手:吉利帝豪EC718、奇瑞A3、奔腾B50、中华骏捷等。和悦与奇瑞A3、中华骏捷比较,在产品平台方面,在外观、内部空间、动力等各个方面都更具优势。现在中国车市是一个正在不断在扩大的时期,中国人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急剧上升。当然各地城市也是一样的,市场的空间还很大,据目前的调查,车市上的销量正在不断的上升,江淮和悦汽车有很多类型,安全性能好,还有相对其它车来说较低,性价比超高,价格低,外观设计也相当的完美,各种小的缺陷很少,售后服务比其他类型的车好很多,所以相信江淮和悦汽车可以抢占市场。

汽车销售计划书篇三

一、概述

三年前,奥迪全新Q7正式在国内上市,代表着奥迪品牌开始在国内SUV市场上发力,首先要抢占的就是顶级豪华SUV市场。奥迪Q7凭借自身不凡的魅力,在国内也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关注。近日,奥迪宣称,奥迪Q7这款大型SUV将推出新款,新车将配备新的LED照明灯和人机界面的设计。

奥迪从去年起已经在各大国际车展上展示Q7。这是奥迪的第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车,将运动性、功能性、高科技和豪华品质融为一体,为豪华SUV市场设立新标准。

由于这是被定位为四轮驱动的SUV,身为车坛quattro四轮传动先驱的奥迪,自然马虎不得,从外形设计到实际功能都下足功力。

几个星期前,奥迪安排了各地的媒体记者到德国慕尼黑进行冰地测试,获得不错的评价。这次他们安排另一批媒体记者到沙漠测试,不外是为了展现Q7从冰地到沙漠无所不“行”的能力。

30余项外观内饰改进

新奥迪Q7有容乃大的胸怀气度,让新奥迪Q7即使置身在机场停车场的车阵中,依然有着傲视群雄的气势。此外,新奥迪Q7更加注重内饰细节,并增加了多项豪华配置。被LED勾勒出的日间行车灯是新Q7外观最大的亮点。尾灯和转向灯同样采用了LED的线条造型。后视镜调节旋钮和坐椅调节按键采用了大量镀铬元素修饰,具有出众的手感且便于操作。

第三代MMI多媒体交互系统是新奥迪Q7豪华配置的又[1]一亮点,首次装备的3D立体导航系统将城市中的重点建筑物以立体的方式显示,便于驾驶者更高效地识别目标。作为国内轴距最长的顶级SUV,新奥迪Q7以3002mm轴距为车内乘员提供了宽敞舒适的空间。不过,如此超大的空间却让记者突然感到自己的娇小。此外,新奥迪Q7还提供了第三排坐椅的选装装备,全新设计的“轻松进入”功能使乘员进出更加便捷。

TDI发动机首次登场

新奥迪Q7此次在国内首次发布了柴油动力版。这款奥迪3.0LTDI发动机使用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和带压电陶瓷喷嘴的燃油共轨直喷技术,明显提升了发动机的性能表现。强大的低转速扭矩输出使新奥迪Q7在不同速度下均能表现出强大的提速能力。由静止加速到100km/h仅需8.5s,而综合油耗仅为9.1L/100km。

二、营销现状

奥迪Q7,1月首次亮相洛杉矶汽车展,是德国汽车制造商奥迪在20开发的历史上的首款suv用车,并于今年夏天全面推向欧洲和美国市场。这款全尺寸豪华运动型多功能汽车,是继大众汽车E平台上开发出途拉格、卡宴(E平台由大众和保时捷共同开发,卡宴属于保时捷品牌)后,奥迪借助该平台开发的又一款奥迪品牌的suv。

这款奥迪的首款suv,长5085毫米,宽1984毫米,高1697毫米,轴距为3002毫米,搭载的发动机发动机是奥迪久负盛名的FSIQuattro,排量分别是4.2升和3.6升。另外在欧洲市场上奥迪Q7另有一款柴油发动机。

推出以来,在欧洲市场的表现一枝独秀,但在美国市场上却是差强人意。这确实和德国大众当初的预料大相径庭。当初奥迪Q7的市场销售计划是,一半的销量量是美国市场。但这款车在美国上市四个月以来,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量只占到了整个销量的30%。

奥迪销售和市场总管瑞尔夫.威勒承认,奥迪Q7之所以在美国的市场销售没有达到预定目标,是因为其本身的品牌形象,同勒克萨斯或宝马相比,缺乏广泛的认同。

奥迪Q7奥迪从去年起已经在各大国际车展上展示Q7。这是奥迪的第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车,将运动性、功能性、高科技和豪华品质融为一体,为豪华SUV市场设立新标准。由于这是被定位为四轮驱动的SUV,身为车坛quattro四轮传动先驱的奥迪,自然马虎不得,从外形设计到实际功能都下足功力。

在前四个月里,奥迪A6的销量增长了42%,达到79400辆,保持全球C级高档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奥迪A3共售出85900辆,增长了19%,仍是全球增长率最高的车型。奥迪第一款SUV———奥迪Q7的销量格外引人注目,在上市之前,奥迪Q7的订单数就已超过了15000张。从3月初欧洲上市至4月底,奥迪公司共向用户交付了6300辆奥迪Q7,Q7的销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订单数字还在继续攀升。据悉,奥迪Q7将于今年年中分别登陆美国和中国市场。

今年夏天奥迪Q7美国市场的销售仪式上,奥迪副总裁,美国市场执行经理约翰.德纳森向外界表示,奥迪Q7主要面向的市场是美国市场,这这里,大型运动多功能用车有着可观的市场份额。在德国市场上,这款7座的奥迪SUV,起始售价为48,900欧元,在美国市场上,其起始售价是40,000美元,折合欧元的价格仅为31,000欧元。即使这样,Q7美国市场的销售也没有象大众当初的预测一样,表现出应有的红火。Q7这种美国市场表现冷淡的状况,也再次体现美国汽车市场当前对大型豪华SUV的需求现状,燃油的价格仍然很大程度上抑制着市场对这种车型的需求。

虽然美国的市场表现冷淡,但总体的Q7销售却为奥迪带来了较好的利润,因为Q7的在大众的欧洲本土市场上,销售表现却非常火爆。美元币值的疲软汇率,使奥迪回避了因此可能带来的损失。

三、SWOT问题分析

奥迪作为世界知名的豪华轿车品牌,随着中国的国门的打开,都纷纷的进入中国市场,以不同的市场占有率,分据着中国的高档豪华车市场。本文将分析奔驰、宝马和奥迪汽车在中国营销的差异。

中国的市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市场,区域差异,经济差异,消费心理差异都注定这些汽车豪强必须制定全面适应中国国情的营销策略。

对手——三者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个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环节,从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上,客观的分析奥迪、宝马及奔驰的外部和内部的营销环境。这些差异就直接影响了这三个汽车巨头在华的营销策略的制定。

优势:

奥迪,第一个在中国实现本土化生产的汽车企业,有先入的优势。母公司是大名鼎鼎的大众公司,给了奥迪坚实的后盾。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轿车服务网络,现阶段,在中国有着“官车”的形象,是它作为豪华车的最大官方“证明”。据悉,奥迪新款Q7的变化比较小,主要是大尺寸的运动型保险杠,使这款车与奔驰M级和宝马X5成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新款奥迪Q7采用全新的LED照明尾灯,另外奥迪也将会选配LED转向灯和日间行驶灯为新款奥迪Q7搭配。此外,新车还将采用全新轮毂设计和较低的车身颜色。

在内部方面,2010款奥迪Q7采用了奥迪的多媒体界面(mmi)的最新版本,包括三维导航地图、交通数据和操纵杆控制等。采用的人机界面将升级更好的语音控制单元,比如说:“我饿了”,汽车将指向附近的餐厅。另外,奥迪Q7拥有非常好的车辆安全性,包括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5星的测试结果和顶级安全奖由美国公路安全(IIHS的)保险学会奖。

劣势:

奥迪,因为长期以“官车”自居,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目前私人购车成为主流的情况下,“官车”的形象成为最大的阻碍。品牌认知度不如奔驰、宝马,往往中国的消费者“误认为”不是豪华轿车。本土化产品的更新换代迟缓,无法满足中国的主流市场的需求,到目前只有A6和A6L应对中高端主流市场。奥迪Q7定价比价高适合的人群比较单一。

机会:

中国的轿车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

中国加入WTO,非常有利于各大汽车品牌入驻中国这个大市场,随着中国的GDP不断的攀升,社会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先富起来的部分人对豪华轿车的需求强烈。中国也能为他们实现国产化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奔驰最纯豪华轿车血统的轿车形象已经深深的植入中国消费者的心中。由于近年来宝马出现了负面的社会影响,如“哈尔滨宝马撞人案”、“义乌人大代表驾宝马酒后袭警”等,不幸染上是“道德败坏”的部分人的奢华轿车。奥迪在社会公关上获得了机会。宝马,在中国拥有大量的年轻成功群体的情况下,张扬个性的品牌特征很符合这部分的消费心理。威胁:

9月1日,中国政府调整了汽车消费税,3.0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由15%上调至25%,4.0升以上的乘用车由20%上调至40%,欲给年初兴起的SUV市场重压。宝马豪华7系和SUVX5,奔驰的E级都受影响。

奥迪由于更新换代迟缓,宝马和奔驰都已经推出新车型对付奥迪A6及A6L,势必打破奥迪的独占鳌头、遥遥领先的优势。更多的豪华轿车品牌进军中国市场,像日系的皇冠、雷克萨斯,美系的凯迪拉克,瑞典的沃尔沃等。

四、目标

“奥迪在中国最大的优势就是机构的强大和产品的成功。”魏勒说。事实上这样的战略目标,在今年奥迪一系列的中国市场运作中已经充分表露。全新奥迪TT宣布引进中国以前,只是在今年德国世界杯上进行了简单的亮相,而其在中国上市与欧美完全实现了同步。在这之前,今年上半年引进中国的奥迪Q7也是在欧美上市几个月后,即完成了其中国的适应性试验,引进销售。但很明显,全新奥迪TT的引进速度还是比奥迪Q7引进时的速度更迅速。

其实,奥迪成功品牌已经给其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年头十个月奥迪全球共计销售汽车75.77万辆,增幅为8.7%。其中中国成为增长最快的国别市场,增长速度为60%,销量为65950辆。

奥迪Q7在中国的上市标志着奥迪品牌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随着奥迪在全球不断推出更多的新产品,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将不断引入奥迪的最新车型,以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对高档豪华车的个性化需求。

展望未来,奥迪销售事业部将以奥迪品牌建设为战略核心,继续提升品牌美誉度,积极参与和支持与奥迪品牌内涵相符的社会公益、经济、文化及体育等项目,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产品方面,不断丰富产品线,为用户提供技术领先和顶级品质的产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保持奥迪在高档车市场份额上的领先地位;在网络建设方面,继续提升网络数量和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个性化的增值服务。这一战略框架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用户满意度,继续保持和巩固奥迪作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领导者地位。

五、战略营销

●产品:

奥迪的产品一直都打着科技的牌子。在汽车开发上是很有实力的,曾经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的应用,世界第一辆采用全铝车身框架结构(ASF)汽车的展示等,都完美的诠释了“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

一汽奥迪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个性化订单推广模式”。产品采用“进口+国产”的模式,以不同车型面向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本着先入中国市场的优势,在中国的奥迪销量远远比奔驰、宝马大。

●价格:

在德国,奥迪被誉为平民的豪华车,在中国,奥迪最早是政府用车,价格就明显的比较高些,但是随着奥迪的渠道、服务体系的规模化,奥迪轿车的维修服务成本不断下降,新的A6L排量区间为2.0L~3.0L,除了新推出的3.0TFSIquattro豪华型售价69.6万元之外,其他9个版本车型基本维持了老奥迪A6L的价格区间,为34.82万~65.02万元。因此,奥迪在这次调整汽车新消费税中巧合般的影响不大。

当初A6通过高价上市击败了奔驰、宝马。随着A6及A6L的逐渐受到宝马5系、奔驰E级的冲击,A6车型降价是巩固霸主地位的办法之一。

●渠道:

“得渠道者等天下”,奥迪轿车在中国深得此道。在这三个品牌中,奥迪的渠道最为完善,最具规模。授权的经销商(4s店)已经有128家,这个是其他两家汽车公司所不能比的。成熟的分销体系是降低成本的好办法。

●促销:

奥迪的广告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深化诠释“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理念,一个方面是,突破“官车”的形象,为奥迪汽车重新定位,在不失去“权威”形象的情况下,赋予奥迪活力的、艺术的情感。

在公关中,奥迪除了走与奔驰、宝马一样的公益营销、体育营销和艺术营销外,在焦点事件营销上取得了成功。依托一汽大众,奥迪成为了20北京奥运会的正式用车的提供商,启动了“绿色·为奥运而动”的营销事件。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乘用车市场前景乐观,特别是SUV(sportutilityvehicles),即运动型多功能车市场成为了新的增长点,其中豪华SUV市场潜力巨大。奥迪Q7是一款优秀高端的SUV产品,对奥迪在豪华SUV车市场上以及整体豪华车市场上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品牌形象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奥迪Q7的市场销量和市场份额与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击败竞争对手,争取更多的消费者,使其对产品认可,对服务满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对奥迪Q7进行的营销研究中,主要根据其市场定位,在高档豪华SUV市场中的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分析奥迪Q7现有的营销策略,通过实际案例来解读汽车营销理论,通过对一个个营销要素进行分析以及对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解析,试图发现奥迪Q7的每个营销环节的利与弊,进而总结出一套适合该产品的整合式营销方法,对现有产品的后续营销策略提出建议。在研究中,肯定了汽车整合营销的实用性,对进口品牌和产品在中国的营销,提出了应当采用本土化的营销模式,来应对合资企业和进口车型在营销过程中的局限性。同时,把营销理论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真正确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战略,通过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其创新之处。

六、预算费用

媒体宣传:300万

相关活动宣传:50万

4S店内宣传:10万

其他费用:10万

七、风险控制

篇3:销售改进计划书

一、举例

例1:A公司2008年11月1日销售1 000件甲产品给B公司, 单位销售价格为500元, 单位成本为400元,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500 000元, 增值税额为85 000元。双方在销售协议中约定, B公司应当于2008年12月1日前支付货款, 如果对甲产品不满意, 在2008年12月31日前有权退回甲产品。A公司已发出甲产品, 款项尚未收到。假定A公司根据过去的经验, 估计该批产品退货率约为20%;甲产品发出时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实际发生销售退回时有关的增值税额允许冲减。

A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二、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1. 会计处理比较繁琐。

对于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假定其商品发出时能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出退货率, 且该商品销售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 则应确认其收入, 并结转其成本。在期末时确认估计的销售退回, 冲减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其差额确认为其他应付款, 等到真正发生销售退回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果退货期满时未发生销售退回, 则需要再转回原已冲减的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并转销其他应付款。这种会计处理方法比较繁琐, 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2. 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现行会计准则规定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 才能予以确认。对于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首先判断该销售业务是否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 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 应当确认收入, 结转成本, 否则不能确认收入。也就是说, 对于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企业应当在销售时对售出商品退货的可能性作出合理估计, 估计很可能不会被退回的部分, 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的, 应当确认收入。而估计可能会被退回的部分, 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真正转移给购买方, 相关的经济利益可能不会流入企业, 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的条件, 因此不应当确认收入, 应当等到协议约定的退货期满再确认收入, 结转成本。如果无法合理估计退货率, 也应等到退货期满再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收入。

3.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由于商品发出时销售企业无法准确得知退货率, 需要会计人员根据以往经验进行估计, 退货率的估计直接影响到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的确认, 如果高估退货率则会减少当期收益, 而低估退货率则会虚增当期收益, 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企业也可以此做为调节当期损益的手段, 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例2:沿用例1, 如果A公司在甲产品发出时能合理估计其退货率为20%, 则应将其中的80%确认收入, 另外20%暂不确认收入, 待退货期满时根据实际情况再做处理。

A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

按照上面的会计处理思路, 如果退货部分大于20%, 则超过20%的部分做一般商品销售退回处理;如果退货部分小于20%, 则参照例2中的 (1) 、 (2) 进行会计处理即可。

三、小结

对于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 能够估计很可能不会被退回的部分, 在商品销售时确认收入, 结转成本;对于无法确定退货可能性或估计可能被退回的部分应作为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销售处理, 在商品发出时记入“发出商品”账户, 在合同或协议约定的退货期满时, 再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这种会计处理方法, 一方面满足了会计核算要求, 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另一方面也便于会计人员理解和掌握, 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篇4:销售流程如何改进?

营销的发展在中国现阶段的很多行业,都是机会导向型的,这种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营销管理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营销的竞争。如今,企业越来越重视营销的效率,如何有效地管理销售成了很多企业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营销的过程管理逐步在大部分企业中开始实行,营销管理开始对原有自然随意形成的销售流程进行审视,通过科学的分析和规划,以提高营销的效率。

从业务流程的角度而言,销售的流程包括业务流程以及营销动作的全过程,包含从市场调研、谈判签约、代理商体系建设到终端建设、售点销售、促销推广等核心环节。销售流程的效率体现在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动作的规范性标准性、信息收集和反馈的动态适时性和真实可靠性等方面,如何对销售流程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改进,以有效提高营销的效率呢?本文就从销售流程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开始,提出销售流程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销售流程效率为什么不高

我们来看看销售流程效率不高普遍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形成的原因包括:市场环境变化,原有的粗犷的销售流程不能适应环境变化而带来的效率低下;流程受人为因素影响多,流程人为割裂,落后管理手段制约了流程的效率,流程执行缺乏过程响应以及支持反馈与监督,这些是流程本身管理不规范带来的效率低下;业务流程尚未显性化或者显性化程度还很低,管理者只看到局部,难以把握整个流程的效果,这些常常表现为业务高手做的市场就好,一般的营销人员在同样的市场上就不能做出同样的效果。

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那么,如何对销售流程进行改进,以提高效率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核心是,从销售流程设计的源头开始,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方法去设计好销售流程,然后才是流程执行和管理的问题。流程不仅仅是规范,流程是一个组织经验的积累,也就是说,流程的本质应该是在目前我们这个组织做某件事情最好的做法的经验总结和明确化。就销售流程设计而言,销售流程需要体现企业销售工作中的最佳实践的集合。

由此,销售流程设计上就需要有“隐性知识显性化,个人知识组织化”的设计原则,从销售流程的源头上进行改进才是根本。借用麦肯锡的观点就是:“你所要做的事,以前已经有人做过了,把这个人找出来。”如果我们能把他的成功经验流程化,然后按照流程执行,就一定可以提高绩效。成功的销售人必定有他成功的经验,如果将这些经验转化为流程,是不是更多人通过学习这些流程可以更容易获得成功?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内部的销售管理运作之所以规范,所遵循的就是这种模式。业务流程的效率提高基于销售动作的标准化程度,例如宝洁、诺基亚、可口可乐等跨国公司完全是集中管理,执行动作标准化,执行过程IT化,一般的本科毕业生就可以在它们设计严密的销售流程中完成复杂的大规模销售,而且销售成功率很高。诺基亚的城市经理早上和晚上部需要登陆网络进行各种报表的填写,反馈市场销售信息、消费者动态信息以及竞争对手信息。正是规范科学的一系列销售流程体现了诺基亚的销售标准以及管理要求,才使得诺基亚能够通吃手机行业,稳稳占据40%的整体市场份额。手机行业的时尚化和快消化对于诺基亚庞大的规模而言,没有高效的销售流程是不可想象的。

专业的销售技巧是分步进行的,例如现场销售环节,其销售步骤根据顾客的购买心理而设置,每种技巧的分法虽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例如现场销售流程分解为:

1,准备;

2,接近客户并引起兴趣;

3,探寻客户需求;

4,说明产品或服务可以给客户提供的利益;

5,说明实施这些利益是客户所必需的;

6,向客户提交建议书;

7,成交。

这些步骤把复杂的销售行为分解为流程,每一步骤又细分为许多易控的小流程。如探寻客户需求的子流程就是这样的:

1,面对客户的开场白;

2,用扩大式的询问开始,客户愿意谈,接着用扩大式询问找出线索,客户如果不愿意谈,参照有望客户形成条件用限定式询问说明状况,再用限定式询问确认状况,把限定式询问转换为客户需求;

5,产品特征、好处及利益的陈述;

4,探寻需求步骤结束。

如何有效地将企业的最佳销售实践转变成销售流程?业务流程的梳理和提炼基于业务动作展开,最好是由销售总监和市场总监牵头,提炼的主体是核心的、最高水准的业务人员,依据销售工作开展的顺序先进行业务动作的拆分,这里需要的就是经验和知识的结合,如果逻辑架构不够清晰,可以聘请咨询公司作为方法论的指导。相关的业务骨干参与其中,依据不同的流程,专业分工,分组提炼,撰写业务流程。笔者曾经负责一个咨询项目,就召集了企业销售精英30多人,在咨询公司的指导下,将所有的销售过程按照市场开发、现场销售、客户维护、客户提升等销售环节进行分解,再将所有的业务流程重组,以体现出最佳的经验组合为目标,这样的流程就隐含了最优的业务经验,使得初学者很快就能掌握技能,同时能统一企业的销售动作标准化,使得销售的效率最优化。在执行中调整

有了正确的销售流程设计思路和方法,销售管理其实并不复杂。如果我们能把每天的销售行为做好,每周就是好的;每周都做好,每月就是成功的,而每季度乃至全年就不成问题了。管理者按这个要求去做,确定好每天可衡量的销售管理方式,比如,先将客户分区域整理,然后本着提高效率注重实效的原则,规定每个销售代表按区域每天拜访四个客户,每周写两到三份建议书及做两到三次产品演示;并且按照流程,要求销售人员填写每日行动报告,每周需要做拜访计划,通过教练及监督流程严格执行。这样,由于执行流程,确保了客户机会量与质的积累,坚持一定时期后,每人每月签订两到三个订单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数月后,销售绩效明显提高。

依据企业的最佳销售实践审视和重新设计好销售流程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经验是不断更新的,所以流程也需要不断改进,同时环境的变化也需要企业不断适应。要保证流程管理的持续性,企业需要设立流程管理职能,同时在销售管理部设立各个销售流程的负责人,各销售流程的负责人要与整体负责人进行讨论,定期进行流程的优化分析。

篇5:商品销售成本结转方法要改进

11商品销售成本结转方法要改进

摘要:在商业企业年复一年的使用某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往往会使库存商品价值不实,随之利润不实。解决误差时采用分批实际进价法或者采用能使差异额减小的某种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关键词:销售成本;结转方法;分批实际进价法;调整

一、结转销售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

在商业企业里如果年复一年的使用某一种结转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往往会使库存商品价值不实,随之利润不实。为解决这一误差,最好办法是在每年年终时采用分批实际进价法或者采用能使差异额减小的某种计算方法进行调整。

举例,某土产公司有关进销棕片资料:第一批购进100担@100元计10 000元,第二批购进250担@95元计23 750元,第三批购进50担@98元计4 900元,合计400担均价96.625元计38 650元。上季度实际毛利率为17%,第一批销售55担@120元计6 600元,第一批销售20担@130元计2 600元,第二批销售150担@110元计16 500元,第三批销售50担@140元计7 000元,合计销售275担计32 700元,分别按分批实际进价法、加权平均法、最后进价法、毛利率匡算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计算商品的销售成本。

(一)分批实际进价法

计算公式: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销售数量×该批商品销售进价

计算结果:

销售成本=(55担+20担)×100元+150担×95元+50担×98元

=26 650元

(二)加权平均法[2]

计算公式:

本期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增加购进商品金额-本期销售减少商品金额)÷(期初库存商品数量+本期增加购进商品数量-本期销售减少商品)

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本期加权平均单价

计算结果:

加权平均单价=38 650元÷400担=96.625元

销售成本=275担×96.625元=26 572元

(三)最后进价法

计算公式: [3] [1]

期末库存商品金额=期末某种库存商品数量×最后一次进货单价

本期销售商品成本=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增加购进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

计算结果:

期末库存商品金额=(400担-275担)×98元=12 250元

本期销售商品成本金额=38 650元-12 250元=26 400元

(四)毛利率计算法[4]

计算公式:

本期销售毛利=本期销售商品总额×上季度实际(或计划)同类商品毛利率

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商品总额-本期销售毛利

或=本期销售商品总额×[1-上季度实际(计划)毛利率]

计算结果:

本期销售成本=32 700元×(1-17%)=27 141元

(五)先进先出法

计算公式:

库存商品金额=以每月末最后数量往前推算数量×适用数量单价

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增加购进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库

存商品金额

计算结果:

库存商品金额=50担×98元+75担×96元=12 025元

销售成本=38 650元-12 025元=26 625元

(六)后进先出法[6]

计算公式

库存商品=以每月初库存商品或第一批进货数量往后顺推×适量单价

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增加购进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减少金额-期末库

存商品金额

计算结果:

库存商品金额=100担×100元+25担×95元=12 375元

销售成本=38 650元-12 375元=26 275元

以上各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对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影响情况,图示:

通过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分批实际进价法的核算结果完全正确,对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

毫无影响。但是在采用其他任何一种计算方法时,对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使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忽高忽低,且两者成比例增长而增长、降低而降低。

二、计算方法的不同对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影响

(一)在毛利方面:后进先出法能使企业毛利比实际进价法增加375元,增长率为6.2%;

最后进价法能使企业毛利比实际进价法增加250元,增长率为4.13%;加权平均法能使企业

毛利比实际进价法增加78.12元,增长率为1.29%;先进先出法能使企业毛利比实际进价法

增加25元,增长率为0.41%;而毛利率匡算法却使企业库存毛利比实际进价法降低491元,降低率为8.12%。

(二)在存货方面:后进先出法使企业库存商品账的账面值虚增375元,造成库存商品

实存数比账存数少375元;最后进价法使企业库存商品账的账面值虚增250元,造成库存商

品存数比账存数少250元;加权平均法使企业库存商品账的账面值虚增78.12元,造成库存

商品实存数比账存数少78.12元;先进先出法使企业库存商品的账面值虚增25元,造成库

存商品实存数少25元;而毛利率匡算法却使企业库存商品账的账面值比实际进价法少491

元,造成库存商品实存数比账存数多491元。

在本期营业收入和费用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销售成本的增大,就会使企业的利润减少,库存商品账的面值小于实际存货价值。反之,销售成本缩小,就会使企业的利润增加,库存

商品账的账面值大于实际存货价值,人们误认为这个差异就是仓库的货少了。

注释:

参考文献:

[1]商业会计编写组.商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79.135-145.[2]李大诚.商业企业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124-139.[3]江厚祺,孙佐军,关孝元.会计师必读-商业会计[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131-140.[4]商业企业财务会计编写组.商业企业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94-100.[5]

[5]高等财经院校试用教材.商业会计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1.116-128.说明:

1、初稿于1986年1月9日,共15稿,定稿于1986年8月23日。

2、载于1987年1月出版《教学与科研》(季刊)“财会研究”栏目,1987年第5期

第7页-第12页。主管单位:湖北省孝感地区财贸委员会,主办单位:湖北省孝感地区财贸

学校(内刊)。

3、修改后载于1987年3月20日出版《辽宁会计》(月刊)“工作研究”栏目,1987

年第3期第14页-第16页,主管单位:辽宁省财政厅,主办单位:辽宁省会计学会,刊号:

辽宁省期刊登记证第246号。

4、选载 1987年6月30日出版《会计学刊》(季刊)1987年第2期“资料选登”栏目,财会论文目录索引(1月-3月)第160页,主管单位:中国会计学会,主办单位:中国会计

篇6:销售改进计划书

【摘要】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建设是提升保险制品销售综合价值的关健,本文首先对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建设的主要模式以及发展历程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以及爆发阶段几个方面,对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调查研究。还从销售渠道服务属性不足、保险产品结构合理性不足、销售技术创新水平较差、销售形式过于单一等多个方面,对互联网保险稍售平台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研究,并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与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实际需求相关的策略,对提升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综合性建设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保险;稍售平台;销售形式

金融工作范围的拓展是发展金融业所呈现出的主体特征,因此,使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保险销售工作的执行,可以为互联网销售平台价值的完整变现创造有利的支持,以便互联网销售体系的价值可以得到足够完整的展现。

一、新形势下互联网保险销售的主要模式

在互?网保险推进销售渠道管理平台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兼业代理渠道的建设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因素。在进行保险制品的销售模式管理的过程中,保险性质的制品务必保证与同类保险制品具备排他性。因此,固定的互联网保险营销渠道很有可能产生与多种主体资源的同时关联,其销售的业绩也将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在单一的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实现了与多种类互联网保险资源融合的过程中,互联网保险的影响工作可以较为全面的展现出自身的价值,而在进行销售模式创新建设的过程中,使用提高成本投入的方式进行互联网保险营销渠道的拓展也是互联网保险销售的主要模式之一。

二、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建设发展历程

(一)初始阶段

在互联网信息资源刚刚产生的情况下,保险制品的销售平台建设工作也随之建立起来。因此,在中国保险信息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保险市场已经在技术层面得到了初步的建立。在网上投保功能得到了发展之后,互联网保险业务已经可以基本上满足社会各领域的保险销售业务建设需要。因此,对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进行合理的建设处置,是维护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价值的基础,也是确保互联网销售平台的综合性建设质量得到有效维护的关键。

(二)发展阶段

2012年以来,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随着相关法律法规资源建设的快速推进,互联网保险行业已经可以按照专业化发展的形式完成处理,并使各种基础性业务都可以按照规范化操作的方式完成对互联网技术资源的优化应用。在服务客户端逐步被社会各领域认可之后,携程和淘宝等重要互联网商业平台已经实现了对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的对接。另外,在余额增值属性得到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的发展已经可以得到足够的支持。因此,对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策略进行优化控制,是这一阶段互联网销售平台建设的主要工作。

(三)爆发阶段

互联网保险行业自2014年开始,始终保持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对保险行业的发展技术予以完善,可以为保险行业的创新性发展需求的满足提供帮助,并使互联网技术资源的价值得到更加完整的展现。另外,互联网营销业务的渠道在创新之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保险产品不断更新的过程中,市场的需求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这一阶段的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的建设工作被认定为互联网保险销售的爆发阶段。在这一阶段,传统的保险产品大量的被纳入互联网平台之上,因此,在进行保险资源的产品服务以及运营模式建设的过程中,销售渠道的价值可以得到较为完整的价值变现,而官网平台以及代理网站平台的建设也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与保险销售管理体系的对接,使保险产品的价值得到更加全面的价值显现。

三、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服务属性不足

目前,部分互联网保险工作在进行渠道建设的过程中,对于金融服务属性的认识不够完整,并没有完整的按照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创新处理,这就使得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建设难以完整的实现与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诉求的对接,无法在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建设方面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一部分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的执行对于电子服务渠道的价值认识不够完整,缺乏对传统信息资源控制渠道的重视,导致互联网保险业务的推进难以按照保险渠道的建设需求进行处理,难以在电子服务渠道建设方面取得进展。一些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在执行的过程中,对于电脑端技术服务的重视程度不足,难以按照移动客户端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的设计,这就使得客户端的应用价值无法得到完整的展现,很难在互联网保险销售渠道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缺乏合理性

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的设计是决定保险销售价值的关键因素,但是,一些互联网保险产品在实施产品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依然受到传统营销理念的影响,难以为市场环境中的保险产品资源结构合理性的控制提供帮助。还有一些保险资源在进行产品结构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保险产品不同种类的均衡性发展诉求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从保障性保险创新和健康性保险创新方面推进保险产品结构的改革,导致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发展难以在结构层面实现突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主要保险产品资源的创新处理水平。还有一些保险产品结构在进行创新处置的过程中,缺乏对理财型产品特征的关注,并没有从理财型保险资源的占比研究出发,对互联网保险产品进行结构改良,这就使得互联网保险产品由于结构的单一性,只能简单的凭借短期保险进行市场环境的开拓,并不能在业务占比方面实现与互联网销售平台主体需求的对接,难以为中长期保险的创新提供条件。

(三)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创新水平较差

技术创新是保证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的价值得到完整展现的关键,但是,很多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对于保险产品的定价以及业务流程的设计关注程度不足,这就使得与保险销售业务相关的技术创新工作难以获得有利的经营条件,无法为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的完整革新提供支持。一些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对当前市场环境变化趋势的了解,并没有对市场环境中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完整的收集管理,导致互联网销售技术的创新难以在丰富的信息基础上实现创新,无法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

(四)互联网保险销售形式过于单一

互联网保险销售形式是影响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但是,一些保险销售工作人员在保险公司与第三方保性业务平台进行销售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多元化体系的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因素予以对待,难以多元化互联网销售体系的建设操作提供支持。还有一些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在进行品牌形象以及品牌忠诚度控制的过程中,缺乏对性价比因素的重视,造成场景化因素的价值很难在消费群体的碎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实现自身的价值,难以为互联网保险销售形式的创新提供帮助。

(五)互联网保险法规建设质量较差

法规体系是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的终极保障,但是,一些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在运行的过程中,对于法规建设质量的关注程度不足,并没有将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发展作为一项高层次战略加以设计,这就使得互联网保险法规的建设存在过于简单的问题,难以与互联网保险销售价值的对接需要保持一致。

四、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优化改进方案

(一)提高互联网销售渠道服?账?平

首先,要强化对互联网保险业务本质的分析,使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更好的实现与金融行业建设需求的对应,为互联网技术资源应用价值的优化提供帮助。在进行客户体验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客户的忠诚度管理作为一项基础性因素加以对待,使渠道化网络服务体系的建设可以将自身的价值进行全面的体现,并保证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服务体系可以得到逐步的改良完善。要将渠道化网络销售平台的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予以定位,以便互联网销售渠道的建设可以更加成熟的实现与保险销售平台建设需求的完整对接,并保证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服务属性可以更加完整的展现自身的价值。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者必须强化对保险销售服务能力的重视,使销售性质的工作可以按照全渠道销售平台的建设特点进行操作,以便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可以更加完整的实现与销售服务标准优化诉求的对应,为互联网保险销售价值的完整展现提供有利支持。

(二)增强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设计合理性

首先,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建设人员需要强化对产品结构特征的关注,使产品结构的设计工作可以凭借自身的平衡性需要,更好的实现与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对接,以便互联网保险产品资源可以更加成熟的按照社会的新兴需求进行结构设计,保证可以为产品资源的创新性销售赢得更加有利的基础条件。在进行具体的保险产品结构设计的过程,要将不同类型的保险品种设计均衡性作为一项基础性条件加以对待,使互联网保险行业可以更加完整的符合产品结构设计管理工作的设计需要,以便互联网保险平台可以较为成熟的实现与保险产品设计需求的精准对接。要将互联网保险品种的创新由短期保险向着中长期保险进行改变,以便保险产品可以凭借时间层面的优势,更加完整的实现与市场主体需求的完整对接,为互联网保险产品更加完整的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提高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创新水平

首先,互联网保险销售人员必须将技术创新的价值予以明确,按照优化保险制品销售业绩的实际需求,对互联网保险销售技术的具体革新方向进行确定,为技术研发和引进成本的投放提供指导。互联网保险销售人员必须将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产品资源创新以及业务流程创新予以研究,为互联网保险体系的发展提供更加完整的客观条件,并保证更多可以满足保险销售主体成员个性需求的因素可以完整的实现自身的价值,为互联网保险销售创新提供帮助。在进行互联网保险销售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部分互联网保险平台的建设工作与多元化互联网环境对接不够完整,并没有将互联网保险销售体系的价值认可作为一项重要因素予以对待,这就使得互联网销售业务的执行只能在保险销售形式的价值得到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处理,难以为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的优化定位提供帮助。

(四)创新互联网保险销售形式

首先,互联网保险销售人员要强化对保险行业总体情况的关注,使保险的公司的基础性业务可以实现与第三方保险销售平台的对接,更好的体现多元化互联网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要求。要按照互联网销售平台体系建设的客观环境,对销售模式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结合保险公司品牌形象的建设需要,对更多的品牌忠诚度因素加以调查,为市场群体更好的实现优化定位提供有利条件。在进行第三方销售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互联网保险销售机制的运行作为一项基础性业务加以对待,使更多与消费群体相关的因素可以在互联网保险销售性质的意义得到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为保险销售形式的创新提供帮助。

(五)优化互联网保险法规建设质量

首先,互联网保险销售人员要将保险法规的建设与应用作为一项战略性因素加以考察,使互联网保险销售工作的价值可以得到较为完整的显现。在进行互联网保险长效发展机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法规体系建设与操作的实际需要进行互联网保险法规建设策略的分析,为保险法等法律资源价值的变现提供直接保障。要按照保险行业新兴产品资源的价值管理需要,对网络信息安全和基础性法制建设等业务进行设计,以便互联网保险法规的建设可以与互联网保险销售的风性控制诉求保持一致,并为互联网保险法规的建设提供直接支持,以便互联网保险法规的建设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展现。

五、结论

互联网商业体系的建设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现代商业活动的对接,因此,将保险销售工作纳入互联网商业体系之中,是保证互联网销售渠道的价值得到完整变现的基础。因此,对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建设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具体策略,可以为互联网保险销售价值的优化提供有利条件。并使互联网保险销售平台的价值可以得到足够完整的展现。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海尔现代企业管理下一篇:2011年团组织委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