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运球说课稿

2024-06-07

原地运球说课稿(精选8篇)

篇1:原地运球说课稿

《复习原地运球》最新说课稿

一.教学理念

以新课标为指针,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本课以蹲踞式起跑为主教材,复习原地运球。在教学中创设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从而实现了学校体育与生活、快乐体育有机结合。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蹲踞式起跑,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环节的技术。

2.通过复习篮球原地运球,使学生熟练掌握和进一步提高篮球原地运球技术。

3.通过教学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反应和力量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教材分析

1.蹲踞式起跑:包括“各就各”、“预备”、“鸣枪”三个环节。它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并获的一个较大的向前冲力,为起跑后的加速跑创造有利条件。

2.篮球的原地运球技术: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配合四个环节。最大的特点是底重心,侧身护球。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语言法、直观法<示范法>、纠正法和分解与完整法。

2.学法:自学法、自练法、观察模仿法和自评法

五.教学组织形式

1.全班教学:全班学生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同时模仿做蹲踞式起跑的三个环节。

2分组轮换:将学生分男女生,进行轮换练习,男生先蹲踞式起跑,女生复习篮球技术原地运球。十五分钟后交换。

3个别指导:对差生进行单个指导,让他有所提高。

六.教学步骤

课题常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篇2:原地运球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来自******实验小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平二四年级小篮球单元第一课时,内容为:“原地运球”。首先,介绍本课的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为理念,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为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学玩中掌握原地运球技术,从而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篮球原地运球是小篮球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运球的手型、击球部位,能够做到手指、手腕、小臂柔和用力运球,并做到上下肢协调,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原地运球技术的掌握能够很好地为行进间运球打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敏感期,他们好动、善于表现,具有一、二年级拍、抛、玩、耍、运小篮球的基础,手指关节、肌肉发育尚未完善,手指控制球的能力较弱。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我确立本课的

四、重点、难点 重点:运球手型正确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五、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为:

1.认知目标:能知道原地运球的动作方法和要领。

2.技能目标:约80%的学生能够手型正确,用力协调,约20%的学生手眼并用连贯协调运球。

3.情感目标:能为同伴加油叫好,指出同伴的不足。

六、教法和学法

为了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主要运用讲解示范、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口诀和游戏竞赛等教学方法;学生主要以观察、思考、体验,合作练习为主,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学练情况进行即时评价和激励性评价。

七、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部分:第一:准备部分:激发兴趣,热身活动阶段,第二,基本部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阶段;第三部分:结束部分,身心放松总结阶段。

首先介绍本课的准备部分:课的开始,体育委员整队,队列整齐,精神饱满,报数声音洪亮,教师介绍学习内容原地运球并要求学生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动脑,认真学练,避免冲撞,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我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散开带领学生进行原地击掌抛接球、腰间绕球、胯下8字绕球,左右手来回拨球,原地左右手运球,听信号站着、蹲着运球等熟悉球性练习约7分钟,让学生手指感知篮球,活动各关节,为篮球原地运球教学做好铺垫。本环节预计用时约8分钟。

第二个环节:基本部分用时约27分钟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1.讲解、示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以右手原地运球为例),两腿前后开立,自然弯曲,五指分开,掌心空出,在右脚侧前方,手臂带动手腕,五指柔和用力按拍球的正上方,学生观察、思考,模仿,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2.讲解、示范原地运球手型与手触球部位方法,组织学生一手托球,一手用运球手型击打篮球,左右手交换反复体验,各练习10-15次,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错误动作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明确原地运球手型与手触球部位动作要领。

3.教学生说口诀“两腿弯曲站、小臂带手腕、掌心空着按、篮球玩得转”,组织学生手脑并用边说口诀边徒手模仿练习7-8次,练2-3组,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两腿站立姿势、手臂带动手腕按拍球的错误动作,提示学生眼看前方。体验屈膝弹动,小臂带动手腕上下肢协调用力按拍球的徒手动作。

4.组织学生右手持球说口诀进行原地运球20-30次,练3—4组,练习中教师反复提醒学生注意按拍球的部位和控制球的落地反弹点,眼看前方,在队伍巡视中进行针对性的纠错,及时对学生学练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反复练习,熟练动作。

5.信号指挥学生高、低、坐运球,学生双脚前后开立,眼看前方,原地高姿运球,看到教师握拳,降低重心边数数边低姿运球,学生随老师坐在地上运球,体会小臂、手腕、手指运球动作,依次调节学生下肢疲劳,反复训练3-4组。6.组织学生二人一组面对面自主练习,互相纠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给予学生评价,用时约3分钟。

7.引导学生尝试用左手进行原地运球30-35次,练2—3组,提示学生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左手在左侧前方运球,依次来调节右侧运球的疲劳。

8.请2-3名优秀学生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给予同伴评价,最后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第三个环节:结束部分用时约5分钟

安排学生手持篮球进行按摩拉伸练习约3分钟,使学生动作舒展,身心放松,最后教师针对学生学练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布置课外作业,宣布下课。

八、本课特色:

1、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学玩中掌握本领。

2、教学中围绕主教材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觉融入课堂,完成学习目标。

3、本课的组织结构严谨,以自学、合作学习为主,注重教师的引导、点拨与评价,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本课预计练习密度:35—40%.预计平均心率:130-135次/分

为了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运用了一些器材,小篮球49个,篮球场一片,课前进行了安全预案,检查场地,器材,安排见习生,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篇3:原地运球说课稿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体育 (水平二) 行进间运球 (新授) 和辅助内容:运球接力, 接下来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说教学流程这7个部分向大家介绍。

1 设计理念

本课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自我调节”的教学理念,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本课的器材, 源于少年儿童常见的篮球, 将它作为教学的载体一物到底, 并根据水平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进行教材的编排。力求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会、会中得, 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体验到体育课的情趣所在。

2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水平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七章小球类与游戏单元。是本单元“认识篮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原地传接球”的第三课时。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提高学生的控球技术, 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小球类与游戏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小学三四年级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3 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3班, 班级大部分同学喜欢小篮球活动, 对小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但是他们对小篮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了解并不是很多, 学生各方面素质良好, 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 男生基础较好, 女生素质普遍较差。且不喜欢表现自己, 所以在练习中需要多鼓励, 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班风很好, 同学间团结互助, 有较强的凝聚力。

4 说教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语言、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创新能力。

2) 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 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 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3) 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完成练习的情况各有不同, 通过纠正获得正确动作的, 提高学习的信心。

4) “三点式”循序渐进法:在教学过程中, 做到先准备部分“慢一点”再到新授部分“稳一点”最后拓展部分“快一点”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

5) 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掌握技术动作, 激发学习的兴趣。

5 说学法

通过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练习法等学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要求学生带“问题”练习,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6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教材及学生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篮球学习, 展现出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 使80%的男生、70%的女生能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时手触球的部位和手臂运球的正确动作。

3) 情感目标:通过游戏, 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体验体育的快乐, 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本课的重难点

1) 重点:运球时触球点及手臂的正确用力方式。

2) 难点:运球时能抬头观察周围情况。

7 说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课前将40个篮球摆成直径大约3米5个圆圈, 每圆圈8球;音响设备;球操音乐, 放松操音乐;篮球框五只。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三个内容:

一是课堂常规;

二是抢球游戏,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绕摆好篮球的场地慢跑热身, 当教师吹响哨声时, 所有人速度将双手压于一个篮球上。以达到迅速集中注意力和分发篮球的效果;

三是热身球操。要求学生精神饱满, 步调一致, 反应迅速。基本部分也分为三个内容:

一是复习原地运球。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和有效的复习, 我为这是环节设计了: (1) 小组内互相观察练习; (2) 抬头看教师手势练习; (3) 模仿教师运球动作练习等3种方式。

最后叫3位不同水平的学生展示, 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评和分析。目的是让学生对比自己, 引起注意, 改正错误。

第二部分是学习行进间运球。

学生刚接触行进间运球, 学生在持球练习时大多学生心理都是比较兴奋和冲动的, 都有拿上球就快速运球的想法和行动, 但是欲速则不达, 学生往往是运球运得满场追球、捡球。因此课堂上新授阶段要求学生在原地运球的基础, 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行进间运球。这个阶段强调的是一定要慢慢运球, 最好是一步一步, 脚踏实地地运好球, 要控制住学生的运球速度, 以达到打好基本功的目的。

1) 向学生介绍行进间运球这项运动技术结构、在篮球运动中的处地位和重要, 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师进行完整示范, 让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整体动作表象和了解各个技术环节过程。并按照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到复杂方法来逐步掌握动作技术, 安排如下练习:

3) 集体尝试练习, 要求学生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行进间运球,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行进间运球, 找出原地和行进间运球的区别。

4) 小组讨论练习, 让学生进步一了解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触球点和落球点的区别, 教师提示放慢运动球速度。

5) 集体绕篮球场边线运球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技术。老师巡视指导, 全面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

6) 人球不同线运球练习, 通过人在线上走, 球在体侧运的练习, 加强对运球时球落地点的掌握。

学生对行进间运球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 通过“看时间”和“找朋友”的两个游戏让他们熟练运动技术, 让他们能进行抬头运球和运球时高低姿势的转变。通过游戏练习让他们的在行进间是把球运稳, 在上阶段的基础上把根基打得更扎实, 为下一阶段的快速运球做好准备。

7) 游戏:“同学同学几点钟?”让学生绕篮球场运球, 教师站场地中央, 提问:同学同学几点钟?并举高双手, 让学生观察手指个数。几个手指就是几点钟。

当12点钟时, 所有学生从高姿行进间运球, 变为低姿原地运球。目的是让学生克服运球时, 不能观察周围的缺点, 要求学生尽量在运球时抬头。同时进行高低姿势的转变。

8) 找朋友游戏:将男女生分成2大组, 分别在半个篮球场地内自由运球, 遇到同学时, 通过握手、击掌、交换球等方式交朋友。在限定时间内交到一个朋友加一分。掉球一次减一分。

采用游戏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提高练习的效果, 进一步巩固动作技术。通过“看时间”和“找朋友”的游戏, 有效地突破了本课教学难点:球时能抬头观察周围情况。而流程3、4步小组讨论练习和集体绕篮球场边线运球练习则很好得实现了本课教学重点:运球时触球点及手臂的正确用力方式。

第三部分是运球接力比赛。

第一轮采用叫号出发的形式进行比赛, 让学生进行第一轮尝试, 教师观察各组学生, 适当调整各组实力。

第二轮采用接力比赛形式, 1号运球出发绕过标志物后运球与下一位同学击掌, 2号方可出发。

运球接力比赛这一阶段, 通过一些竞赛来加强练习效果,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一步巩固提高技术技能的目的。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练习, 学生基本都可以掌握好行进间运球技术。

结束部分:

采用配乐模拟划船的方式, 让学生对手臂进行放松。一边放松一边总结, 达到缓慢收心, 总结评议的效果。

篇4:结合《原地运球》谈小学体育教学

课题名称:原地运球(水平三)

(片段一)开始与准备部分

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内容。

引导学生大声喊出课堂口号。

师:“篮球宝贝。”

生:“加油!加油!加油。”

师:“篮球宝贝。”

生:“静静静。”

引导学生说出喜爱的篮球明星,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四个小组,出示比赛的明星画板。

团结协作、熟悉球性游戏: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自主抛球,传球,熟悉球性。

分析:简单的问候,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创设“加油!加油!”的口号,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添了凝聚力,这正是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体现,而“静静静”口号的设置能让教师把握课堂节奏,教师没有简单地直接进行分组,而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明星,并努力成为此队的一员,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激发了学生投入课堂的热情。熟悉球性的练习,教师没有规定特定的动作,而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自主进行拍球、抛接球的练习,整个过程完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利用音频,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这是我们所提倡的“学讲”核心: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

(片段二)基本部分

带领学生进行低姿、高姿运球体验练习。提示学生眼睛要向前看。

讲解、示范运球的重点:运球手形与手触球部位。

引导启发、组织学生通过喊数字、看部位、蹲蹲乐、方法进行集体练习,强调本课重点、难点。巡视学生运球练习。要求:模仿老师练习方法。

示范两人一组抢断球游戏,参与学生游戏。

分析:

1.带领学生进行高姿、低姿的运球体验时,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该如何运球,而是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后,再强调运球的动作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形成了较为直观的运球的动作方法和要领。

2.游戏是体育课堂中较为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游戏的设置,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在教师强调高低球的运球的注意事项时,没有简单地说,而是应用了切实有效的方法,在学生练习时,教师不定时问出问题,如“我现在伸出几个手指”,“我的鞋子是什么颜色”等,这一环节的设置,使得学生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不低头看球,“抢断游戏”的设置,更是强化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为了球不被抢走,自然而然地会盯住抢球同学,而不会看球,这两个小游戏的设置,让学生容易犯的低头看求的错误很容易得到解决,同时学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并乐于参与,体会玩的乐趣,做到在“玩中学,玩中练”。

3.学习动作技术的时候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必将有力地推动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小学段的学生主要以模仿为主,很多时候教师往往讲得多而做得少,在这堂课上,很多时候,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模仿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看”的能力,并形成具体的表象,这是这节课指定的情感目标实现的方法之一。

(片段三)结束部分

带领学生做拉伸及放松练习。

小结本课情况。

分析:

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教师带领学生做了拉伸练习,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过程中,教师在舒缓音乐的伴奏下,和学生围坐在一起,这一场景很自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原本的和谐氛围更好,真正体现了教师仅仅是学生的朋友的这一理念,让学生的“身”与“心”真正得到放松。在总结课时,不是单纯的教师讲,而是鼓励让学生说,培养学生敢说、会说的能力。

本课是原地运球,内容比较乏味枯燥,很多学生对球很感兴趣,但是不愿意简单练习某一个项目。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课堂,参与到课堂,我尝试了以下思路:

一是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设置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及能够解决教学中困难的游戏。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不同,在设置游戏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这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之间已经有了竞争的意识,所以在设置游戏时,很多时候设置的是小组比赛,如“运输小梯队”,“双人对抗战”等。

二是实施教学时充分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教学中不要一味地为了游戏而游戏,更重要的是把德育渗透到游戏中。在本节课中教师设置的“梯队运输”等游戏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团结勇敢拼搏,根据体育教学以“体”育人的特点,在教学中,把育体和育心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愉悦心情,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喜悦,人人感到“我能行”、“我想学”、“我要学”。

三是多媒体教学相辅助。很多时候进行场景设置时,要注意多媒体的配合,我们在上体育课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音频、视频的作用。本节课上很多时候以音乐为背景,并考虑当前环节,配以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更投入。

篇5:原地运球说课稿两篇

一、教材

本课授课的对象是初中八年级(水平四)的学生。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篮球运球接力比。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本次课的篮球教学是让学生学会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动作,以便更好的锻炼身体,促进身体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次课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知目标:使学生学会和掌握一些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的控球、运球能力得到提高。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比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个性。

根据以上的学习目标确定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为:

1、追逐跑

2、篮球运球

3、篮球运球接力

重点:用手的感觉控制球。练习时,要求学生抬头运球,提高手感控球的能力。

难点:手脚动作协调一致。强调运球时,用手拍按球的后上方和掌握运球时“哪手运球哪腿同时迈步” 的节奏。

二、学情

针对本次授课对象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并对优秀的篮球选手特别的敬佩,也都喜欢参加这项运动。启发学生从最简单的运球技术开始学习,引导学生从基本运球技术开始学,树立起他们对学好篮球的信心,并将运球技术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程序教学法的模式,有步骤的进行。本次课我主要通过各种提问、示范、互动、比赛等教法,使简单的运球变得有趣、丰富。通过启发思维、讲解示范、分层教学、教学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法

1、启发思维:提问学生:你们看过NBA吗?认识姚明吗?你们还认识哪些篮球明星?首先唤起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回忆精彩的篮球场上运动员熟练的运球技术及各种准确的投篮技术是多少的漂亮而神奇,是一种力与美的结合。由浅

入深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然后提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篮球运球,接着老师简要地介绍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这两种运球方式。

2、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方法和直观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进行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可采用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增强他们爱好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4、教学比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及参与的积极性,采取运球接力比赛,在基本掌握运球技术的基础上让他们适当竞争,这符合篮球本身的特点,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比赛过程中既学习运球技术、锻练体能,又和同学团结合作,使学生在技术、素质、心理、生理上都得到提高。

四、学法

1、体验: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自主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个性化:完成和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化,发掘学生潜能。

3、兴趣:通过运球接力跑,体验到篮球的乐趣,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五、教学程序

1、热身部分。

按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课的开始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适应下面课的运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

2、学习技能部分。

(1)讲解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能学会基本的篮球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动作,确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尝试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练。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球性,掌握基本篮球技术。(3)学生进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空间,一部份同学在很快掌握一个动作后可以迅速进入下一程序学习新的技能,充分体现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球接力:学生运用自己己掌握的动作进行比赛,通过学习和比赛使学生从中获取了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术的形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勇于竞争的意识。

3、恢复身心部分。学生经过上面的练习,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心肺功能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这种状态降下来,恢复到常态。本人安排了放松操这一内容,使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得到充分放松,可很好的使学生身心得到恢复。

最后简要小结本次课的教学过程,感谢同学们与老师完成了一节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应用到今天所学到的技能。

场地器材:篮球场2片;篮球12个;录音机1台 本课的平均心率:135—150次/分左右

运动密度:35—40%左右

篮球运球说课稿

如何在课中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课中的活动更贴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是设计本节课的重要切入点。本课意在能使体育学习活动真正充满“健身性和教育性”,通过“篮球运球”的教学,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求得综合能力的发展。

为了展示本次课的教学过程,我从以下几方面去展开。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球类运动有着较为明显的互助与合作性。篮球运球属于(水平三)基本内容的主题教材之一。本课用“篮球运球”作为教学内容,因为它具有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和谐发展的生动而丰富的活动形式,是小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内容。

三、学情分析

针对本次授课对象的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动能力强,求知欲强,好胜心强,思维敏捷,反应快。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认知的发展,学习中的互助合作,自主学习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更进一步培养。

四、教学重、难点

因为本课是新授课,学生对篮球运球动作的掌握较为粗浅,所以本节课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手的感觉控制球,教学难点:手脚动作协调一致。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95%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控球、运球的技能。

3、情感目标:在学习和比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参与运动的热情,发展个性。

六、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本次课我主要通过各种提问、自练、示范、互动、比赛等教法,使简单的运球变得有趣、丰富。通过启发思维、讲解示范、分层教学、教学比赛等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1、启发思维:提问学生:你们玩过篮球吗?看过NBA吗?认识姚明和易建联吗?你们还认识哪些篮球明星呢?首先唤起他们的求

知欲,让他们回忆篮球场上运动员精彩的动作。由浅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然后引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篮球运球。

2、讲解示范:教师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方法核心之一,教师带有启发性地讲解示范,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动作的要领、方法和直观正确的动作概念,而且还能促使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爱好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4、教学比赛:采用运球接力比赛,使学生在基本掌握运球技能的基础上让他们适当竞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符合篮球本身的特点。在比赛过程中既锻炼身体、掌握运球技能,同时检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在技术、素质、心理、生理上都得到提高。〈二〉学法:

1、体验:通过老师的启发和学生的自主练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个性化:完成和自己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充分展示不同的运球形式,体现学生个性化,发掘学生潜能。

3、兴趣:通过运球接力跑,体验到篮球的乐趣,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七、教学程序

1、热身部分

按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课前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让学生的身体状态很快的适应学习

技能部分的运动强度,同时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最好手段。因此在学习开始前采用螺旋跑和球操作为准备活动,导入热身阶段。

2、学习技能部分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与学”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以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为主,以快乐学习为主的方式。

(1)激发思维:通过老师提议,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图片练习,尽量展示自己的运球方法。

(2)讲解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能学会基本的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动作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3)分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练。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球性,掌握基本篮球技术。

(4)运球接力赛:学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动作进行比赛,通过学习和比赛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勇于竞争的意识。

3、恢复身心部分:这一部分是人体活动由动态恢复到静态的一个部分,安排了韵律操这一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得到充分放松,使身心得到恢复。

最后简要小结本次课的教学过程,让全体同学们自评、互评。非常感谢同学们与老师共同完成了一节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锻炼中能应用到今天所学到的技能。

篇6:原地运球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省职业技能教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省技工学校综合教材《体育》全一册第四章篮球第二节基本技术部分。

篮球是以球为主,以投篮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形式灵活,不仅富有对抗性、集体性,而且富有健身性、娱乐性、艺术性、趣味性。它对全面发展身体、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运球和投篮都是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运球不仅是进攻队员摆脱防守创造传球、突破、投篮得分的桥梁,也是进攻队员发动快攻、组织与调整战术配合,瓦解防守阵形的重要手段。运球急停急起是在运球推进时,进攻队员利用速度变化来摆脱防守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的运球方法。投篮是篮球运动中唯一的得分手段,竞赛中进攻队员运用各种技战术都是围绕创造机会进行投篮得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各种投篮方法的基础,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和转换其它攻击动作,及在不同距离和位置上均可应用的优点。在初中阶段,学生都已经学过这两项基本技术,今天,再次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这两项基本技术的运用能力,为今后的组合技术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重难点

(1运球急停急起重点:手臂动作 难点:脚步动作和手臂动作的协调配合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重点:出手动作(伸臂、屈腕、拨指动作 难点: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学情:技校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篮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球类运动项目,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学习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一般。

教学目标:

1、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好篮球基本功的意识;2、90%以上的学生能在运球急停时较好地控制身体重心,进一步明确急停与急起时手按拍球的部位,提高控制球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能力;改进和提高投篮技术;发展灵敏和协调等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发展自学自练自评能力。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教育教学原则、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主要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和游戏竞赛法。分层教学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半场运球急停投篮部分,定点投篮晋级成功的学生可以先做运球急停投篮(或跳投练习,再参加自投自抢的罚球比赛,没有及时晋级成功的学生则直接参加罚球比赛。运用游戏竞赛法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游戏和竞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最终的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学法指导上,主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方面,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有效解决组内共同存在的问题,实现小组共同的目标。通过自我展示和追逐练习时自主选择练习伙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热身(约10分钟

1.跨步急停、急起的脚步练习:熟悉脚步动作,与运球急停急起作好衔接。

2.熟悉球性练习(包括拍起放在地上的球、蹲着运球、原地高低运球、原地体侧前后推拉运球等练习:体会手按拍球的部位和力量大小,提高控制球能力。

3.展示不同的运球方法与技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体验运动乐趣,了解学生的运球能力。

(二学习园地(约32分钟

1、运球急停急起(约14分钟

(1运球跨步急停练习:提高学生急停时控制身体重心的能力和体会手按拍球的部位。

(2原地运球看手势做急起运球练习:培养抬头习惯和体会脚用力蹬地急起的感觉。

(3看信号急停急起运球练习:培养抬头习惯,提高反应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能力。

以上练习的同时,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低头运球、急停时身体前冲、急起时蹬地迈步不及时、手脚配合不协调时丢球和带球跑等现象予以相应的指导与纠正。

(4一人徒手做急停急起,另一人运球追逐对方相应做急停急起练习(追逐练习:提高学生对抗中急停急起的能力,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同时结合规则精神,讲明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的判罚原则,强调练习时保持合理的位置。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约18分钟

(1原地持球投篮模仿练习:着重体会手腕手指拨球的感觉和全身协调用力。(2利用罚球区的站位线和罚球线进行定点晋级投篮练习:体会不同距离、不同角度投篮时手腕手指拨球的感觉和用力大小。

(3半场运球急停投篮(或跳投练习:以体会跨步接球、(起跳、举球协同配合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球和投篮的衔接能力。

(4自投自抢的罚球比赛:提高运投结合的能力和投篮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激发成功欲望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继续学习和提高篮球技战术水平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三调节与放松(约3分钟

手臂摆动练习和各种伸展练习(背景音乐《天鹅》:调整身心缓解疲劳,集中精力投入到下一节课。

四、场地器材篮球场,篮球(一人一球,跑表,录音机,音乐

篇7:《篮球运球》说课稿

1、运动能力:学习原地运球动作技术,建立正确的原地运球概念,让80%左右的学生掌握五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手法、

2、健康行为:体验篮球和同伴合作的乐趣。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气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目标设定,我确定了本节课重难点:

1、重点:手触球部位。

2、难点:上下按压。

结合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我将通过以下流程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

1、通过“抓尾巴”小游戏和熟悉球性“抛接球”腰部环绕等练习进行专项准备活动,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同时为主教材做好身、心的铺垫。

2、学生每人一球,教师运用“环形小贴纸”小道具,贴于手掌,散点练习原地运球,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手触球的部位和掌心空出,以此来解决本节课的重点。

3、“运球打点”“运球比快”“人动球不动”的游戏练习,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运球兴趣,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体验按拍球的方向和手随球向上缓冲的动作,解决本课的难点,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分层教学,小组长帮扶练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

4、学生在游戏“石头、剪刀、布”原地运球和“协作跑”的游戏中运用本课所学,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小组间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仅提高了运动量,还巩固了原地运球技术。

5、身体素质课课练环节:坐位提前推篮球来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

6、放松调整,小结下课。

篇8:原地运球说课稿

一、队列队形练习时是拿着球好还是放下球好?

学校的队列队形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有专门的队列条例,关于队列前后左右的距离都有明确的规定,而笔者在整队时前后间的距离明显太近了。

另外队列练习是否夹球的问题,笔者认为队列练习中是否夹球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当学生们在徒手队列中能轻松做到整齐划一时,可以让学生夹着球完成队列。但是当学生们徒手队列还不到位时,夹着球做队列明显是脱离了学生的学情。本课的情况说明在课前笔者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充分。

二、跪着运球好还是用其他的动作来代替好?

本课学生的着装全部是短衣短裤,而上课的场地上全是防滑垫,学生进行跪姿运球时膝盖可能会有疼痛感。课前,笔者觉察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也找了几名学生进行了尝试,这几名学生表示没有问题。但是在课堂上正巧有学生膝盖上有伤疤,他练习时可能会有些疼痛感,笔者适时对他的动作进行了变化,避免膝盖长时间跪地。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证明笔者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应提前对教学预设进行改进。

三、是否在这节课中留一点空间给学生?

备课组考虑到学生练习的实效性,自始至终都是教师引领着学生进行练习。陈教授提出的自主学习是这堂课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在这里笔者有些想法供大家指正。

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都有原地运球的基础,有的学生甚至不用教也能做得非常好,笔者思考着是否能对学生按能力进行分组,根据学生运球水平的差异性直接将学生分成三组进行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直接学习站姿运球技术, 水平稍低点的学生学习跪姿运球,水平较低的学生自主学习坐姿运球。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三组学生掌握动作后,再从三个小组各抽调出一名学生组成新的小组,让新组员将自己所学的技术和其他两名组员去分享,教会自己的伙伴。这种让学生来当“小教师”的想法,可以将教师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时间去对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上一篇:高三复习数词教案下一篇:小学环保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