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公路企业生存

2024-04-20

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公路企业生存(精选7篇)

篇1: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公路企业生存

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公路企业生存

公路企业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它粗略的讲有公路客运企业、公路物流企业、公路施工和养护企业等。从一个基层公路管理部门职员来讲,我的视野和接触的所探讨的公路企业仅指公路养护企业。公路企业 随着经济的日益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占据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主导地位,实现对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机制。当前,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都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都要到市场上通过竞争去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完成价值目标。公路养护部门作为社会公益行业,它的最大价值目标就是实现道路交通的畅、洁、绿、美、安,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的道路交通环境。那么,针对当前我市公路部门的实际,就如何提高竞争力去实现自己最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目标,谨此浅谈几点看法。

一、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提高行业整体业务水平。

公路养护机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更多地带有行政色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越来越不适应公路发展的需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路面等级得到了很大提高,养护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养护生产的需要,成为了制约提高养护竞争力的“瓶颈”。但是,我们在传统的养护模式中不难发现:它带给我们一笔

围内,积极培育养护市场对公路养护工程实施招标,根据各线路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养护指标,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按照合同条款和养护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支付养护经费,切实增强养护人员的责任心,为逐步走向养护市场积累经验,打下基础。

(三)实行养护分项内部承包责任模式。

对一些公路养护特殊的小项或单项养护内容,公路管理部门可采取集体或个人承包的方式进行承包养护。按照“三定”的原则(定人员、定经费、定指标)把养护人员的收入与养护业绩挂钩,实施奖惩兑现以保证养护质量,用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由承包人承担法律后果。

(四)加大养护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市级以上的公路管理部门应集中技术力量对养护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并进行推广,在条件成熟的市、县级的养护生产中应用,总结经验改进工作,促使养护成本的降低,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

二、以人为本、培树牌品,提升养护职工综合素质。

当前,公路养护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就必须把企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只有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理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才能有效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进而为公

职工参加与工作对口的专业进行本科、研究生学历学习或根据发展需要参加第二学历学习;集中有限的教育经费,有计划重点培养公路行业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做好公路专门人才、工程项目技术带头人、岗位技术能手的外培、自培工作,分类建立健全以上人才的档案,给与以上人才一定的特殊待遇,储蓄和爱护公路各级专业人才。

(三)关注职工生活质量,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

营造栓心留人的内外部环境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留人上要坚持环境留人、文化留人、制度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和发展留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和不唯身份,把能力与实绩作为人才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对职工队伍的冲击力更大。因此,要重视、把握、利用好职工的“趋利”思想,不能一味要求职工只讲物质,要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解决职工困难。要立足于不断提高职工收入,提高职工生活质量,让职工得到实惠,不断调动职工积极进取,勤奋生活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新形势下公路工作的发展。

三、信守承诺、着眼公益,转变公共服务新理念。

公路养护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围绕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切实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运输保障能力。

(一)体现公路的通畅和经济实用原则。

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要真正使养护部门走出一条既体现公益性也具有市场性的发展模式,完成行业最大价值目标,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养护特点的新的管理机制,努力争取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各个部门的支持配合,形成合力,使养护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才能保证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公路的投资效能和社会效益。

篇2: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公路企业生存

发布时间:2011-7-19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佚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开放程度更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营销战略。本文分析了当代市场竞争环境的特征,针对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营销观念的创新,并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阐述了适应市场竞争的和营销战略。

[关键词] 市场竞争 中小企业 营销战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开放程度更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方式、竞争的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小企业经过商战的风风雨雨成长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市场竞争的新形势,中小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营销战略,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当代市场竞争环境的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市场逐步成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无论企业是否愿意,市场竞争都将从国内扩展到同际,市场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当代市场竞争新环境表现出以下特征:

1.市场竞争主体复杂化

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不仅有国内企业,还有国外企业;不仅数量剧增,而且类型众多;在规模上不仅有国际级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有众多的中小企业;不仅有现代化企业,也有传统企业。这些形式各异,实力不同的企业,共同参与市场竞争。

2.市场竞争行为差异化

企业营销发展如今,企业更善于深入掌握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更准确地选择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这促使企业更多地选用差异化竞争策略。

3.市场竞争空间拓展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消费者不断产生新的需求,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企业为抢占市场则发生新市场的争夺战,从而拓展了市场竞争的空间,这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使企业面对更大的竞争压力。

4.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市场竞争主体的复杂化,竞争行为的差异化以及竞争空间、领域的扩大,都导致了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企业科学地、系统地、高水平的竞争也是市场竞争激烈的重要体现。

5.市场竞争的合作趋势

按传统的观念,竞争就是你死我活,与竞争者的关系就是敌对关系。而当代企业更多地采取合作竞争,靠合作关系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谋求更大的、共同的发展,从而抗拒更加激烈的竞争。

二、适应市场竞争,创新营销观念

面对市场竞争的新形势,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缺乏现代企业家的胸怀,发展壮大的气魄和现代营销观念,明显地表现为小富即安、不愿想、不敢想把企业做大;企业缺乏团队精神,乐于单打独斗,不善于与人合作,难以适应市场激烈的竞争;不敢承担责任,缺乏创新精神,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诸如此类的陈旧观念,将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大

市场上的生存与发展。为适应国际化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中小企业必须进行营销观念的创新,树立新的营销观念。

1.树立战略观念

营销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多数中小企业不够重视营销战略策划工作,直接影响了营销整体运作效率和效果。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运用系统的思想,以整体性、长期性、持续性、动态性的思想规划企业的发展和市场营销战略,即把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加以整合,对这些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而且,企业不仅要顾及短期利益,更要关注长期利益,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营销战略要有应变性,根据变化了的营销环境适时调整、修正完善,以达到预期战略目标。

2.树立市场导向观念

无论参与市场竞争,还是进行企业营销战略策划,都要坚持市场导向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到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市场为出发点和关注点,将企业决策系统与市场紧密联系,不断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企业的营销活动。同时,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市场的准确预测,开拓市场空间,并且通过产品研发创新和营销创新,引导市场,创造新的需求。为了做到比竞争者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企业还应努力寻找和培育更多的竞争优势,或通过合作竞争、或通过发展差异化,做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事,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赢得有利市场地位。

3.树立合作竞争观念

中小企业要勇于参于竞争,克服小富即安思想,在竞争性市场上,中小企业的营销管理者应明智地与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关系,协同合作,相互支持,坚持双赢,互相了解对方利益要求,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并努力使双方的共同利益得到实现,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适应市场竞争,选择营销战略

在创新营销观念的前提下,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利用自身相对优势,选择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营销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

1.坚持“集中”的战略原则

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在认真分析自身特点和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选择营销战略。大型企业规模大,实力雄厚,竞争力强,中小企业拥有资源有限,营销能力和管理水平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如果中小企业与之正面竞争,胜负不言而喻。与大企业进行比较,中小企业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但中小企业也有相对的优势,如机动灵活,善于应变;结构简单,工作高效;技术专门,便于创新等。在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呢?集中的战略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中小企业可集中经营一种产品,集中力量于一个市场,采用专门技术,使自己的资源相对集中,以取得局部市场的相对优势。即中小企业集中自己的力量在某个经营领域,以获得相对竞争优势。

2.选择适应市场竞争的营销战略

(1)采取填空补缺的营销战略,避开与大企业直接竞争

中小企业应发挥机动灵活、市场适应性较强的优势,寻找市场空白领域,尽量避开与大企业、跨国公司的直接竞争。因此,对中小企业来说,一种有效的营销就是进行填空补缺市场营销,即企业通过深度的市场细分,把需求未满足或未充分满足而竞争又较小的补缺市场作为目标市场,然后集中全力为这个市场服务,通过专业化经营获得最大收益,为小企业谋求发展机会。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可从以下领域寻找市场空白即补缺市场:一是大企业尚未涉及的新兴市场领域、或大企业未曾进行过积极营销的局部区域;二是大企业不愿涉足的,批量小、品种多、零销微利的领域;三是市场需求变化大,竞争变化十分频繁,大企业认为信誉风险大不愿涉足的领域。中小企业寻找到适合企业经营的空白市场后,凭借自己快速灵活的优势针对顾客需要,为其提供有价值和特色的专门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此形成竞争优势,并逐步扩大顾客资源,努力取得成功。

(2)采取共生双赢的营销战略,使企业做大做强

这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单薄的特点而选择的营销战略。共生双赢营销策略是指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共享,整合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共同把市场做大,从而实现共赢的一种战略。这实际上是一种“配角”关系,这种关系一旦确立,中小企业的产品就成为大企业产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客观上增强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大企业的市场也就成了中小企业的市场。这样中小企业不必为订单、融资、销售而伤脑筋,而且可以利用大企业的销售网、技术力量和信用能力使中小企业在产品质量、生产管理和企业形象等方面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基础。

(3)采取联合竞争的营销战略,创造竞争优势

这一策略是多家独立的中小企业,为了抓住和利用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联盟,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共同分享由于联合竞争带来的利益。中小企业通过结

成企业联盟,互相取长补短,以各种方式借助外力,对企业外部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实现聚变,创造出超常的竞争优势,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我国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各省,大量的中小企业在某个区域集聚,形成了极大的竞争力。当然企业集群并不是简单的企业集合,也不是随便哪个地方都可以形成企业集群,它需要一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习俗环境等为基础。

(4)采用特色营销战略,争取竞争主动权

这是根据中小企业经营范围窄,比较容易接近顾客而选择的一种营销战略。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技术开发和工艺创新,可以取得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科技发展成果;或设计出新结构、新规格、新式样的产品;或具有独特技艺或配方的老字号产品;或由于提供特殊的销售服务而具有一定的信誉等,这些都可以使中小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从而以独特的优势取得竞争的主动权。某种特色营销一旦建立,就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获得竞争优势地位,增强竞争力,而不被其他企业所替代。

(5)采取以快致胜的战略,抓住市场机会

快进快退就是中小企业发挥工作高效、善于应变的优势抓住机会选择的一种营销战略。快,即快进快退。快进快退包括两个层面的进退:一是行业方面的进退,二是产品和服务的进退。无论行业进退还是产品和服务的进退,都强调一个快字。当中小企业在选中适合自己经营的产品和服务以后,只要具备基本的生产要素就应快进,反之,当中小企业发现自己所在行业和所经营产品与前途暗淡时,就应快退。快进有利于抓住时机,超前行事,去引导和创造新消费热点的产生。但快进不是盲目地进,尤其是当某类产品和服务已成为被市场追捧的热点后更要谨慎,因为消费热点变化太快。适应不断拓展的市场竞争空间,中小企业在快进快退中生存,在快进快退中发展,这正是中小企业活力的表现。

(6)重视关系营销,巩固市场地位

关系营销是指企业为了建立和维持与顾客(包括消费者、中间商)之间长期、稳定的关系,保持双赢局面,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开展的营销活动。企业在对发展新顾客投入相当精力和资源的同时,不应忽视与老顾客之间关系的维持。如果中小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领先一步与顾客建立起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旦顾客从企业获得了高度的满足,他们就能放心地购买企业的商品而不会被任何竞争对手挖走。关系营销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因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越牢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也就越稳固。

(7)实施品牌战略,谋求可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立足市场,就要实施品牌战略,因为没有强势品牌支撑的“市场”必然缺乏稳定性,也就是说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有力保障,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就要做品牌。中小企业要在品牌竞争中取胜,需要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策和合理的竞争策略。中小企业要与大型企业营销相区别,因“企”制宜制定品牌营销策略,做好品牌定位、品牌命名、品牌传播等工作。由于品牌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小企业更要持之以恒做好品牌营销,沿着品牌不同的发展阶段,持续进行,才能使品牌价值日益显示出来。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中小企业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谋 求可持续发展。

(8)注重“微笑服务”的效应

微笑是人的一种表情,是一个人内心真诚的外露,它具有难以估量的社会价值,它可以创造难以估量的财富。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微笑,他不花什么,但却创造了许多成果。他丰富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他是一刹那间的产生,却给人留下永恒的回忆。”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麦克耐尔教授认为:有笑容的人在管理、教育、推销上较会有功效。一个纽约大百货公司的人事经理说,他宁愿雇佣一名有可爱笑容没有念完中学的女孩,而不愿雇佣一个摆着扑克面孔的哲学博士。世界著名的酒店管理集团,如喜来登、假日等都有一条共同的经验——“微笑”。美国的麦当劳快餐店老板也认为:“微笑是最有价值的商品之一。我们的饭店不但提供高质量的食品、饮料和高水准优质服务,还免费提供微笑。”

发自内心的微笑给人一种友善亲切的感觉。真诚的微笑,能产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效应。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曾说:“当你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一脸苦相没人理睬你。”原一平在日本被称为“推销之神”。他在1949年~1963年,连续15年保持全国寿险业绩第一。其实,他身高只有1.53米,而且相貌不扬。在他最初当保险推销员的半年里,他没有为公司拉到一份保单。他没有钱租房,就睡在公园的长椅上;他没有钱吃饭,就去吃饭店专供流浪者的剩饭;他没有钱坐车,每天就步行去他要去的那些地方。可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至少从表面上没有人觉得他是一个失败者。自清晨从长椅上醒来开始,他就向每一个他所碰到的人微笑,不管对方是否在意或者回报以微笑,他都不在乎,而且他的微笑永远是那样的由衷和真诚,他让人看上去永远是那么精神抖擞,充满信心。终于有一天,一个常去公园的大老板对这个小个子的微笑发生了兴趣,他不明白一个吃不上饭的人怎么会总是这么快乐。于是,他提出请原一平吃顿早餐。尽管原一平饿得要死,但还是委婉地谢绝了。原一平请求这位大老板买一份保险,于是,原一平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业绩。这位大老板又把原一平介绍给他的许许多多商场上的朋友。就这样,原一平凭借他的自信和微笑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最终使他成为日本历史上签下保单金额最多的一名保险推销员。

商品作为联系企业和客户的媒介,在流通过程中靠商品的质量和优质服务产生增值的,是靠营销人员在对客户的服务中去完成的。营销人员的“微笑服务”,体现了对顾客的热情和关心,是一种爱的表现,可以拉近与顾客的距离,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更容易使营销人员与顾客达到沟通的目的,从而使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招财进宝。一张笑脸,蕴涵着商机,微笑能产生魔力般的效应。因此,营销人员在关注销售商品的同时,要分析顾客的心理要求,重视商品质量的同时,更要重视亲情化的服务和温馨的氛围。营销人员的微笑服务,必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营销,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营销人员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但能够促销,更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塑造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管理的目的和竞争的必要手段,而服务态度又是塑造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无数事实证明,良好的服务有利于塑造形象,良好的形象又能为企业争得多种效益。微笑是提供服务和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这种微笑无形中塑造了企业的整体形象。平时在人们的议论中,在进商店受到营业员的冷淡与恶劣的对待后总是非常气愤的,有的发誓不再进这家商店。相反,顾客来到商场,服务员的微笑常常打动顾客的心,能产生一种魅力,使他们下次再来。这就是众多企业关心的所谓“回头客”。服务员真诚的微笑,在他们受到真诚恰当的礼遇后,他们会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还会促使他们在一定场合进行宣传,达到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因此,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做到微笑服务是最基本的职业修养。

现在大部分商店企业都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把营销人员的微笑作为服务质量的重点。在香港,大小商行、公司的老板都懂得要在日趋白热化的商战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有精明的经营策略和优质价廉的商品这一经商“硬件”,还要有能抓住消费者情感的服务“软件”,其中之一,就是微笑服务。在香港,只要走进商店,店员就会走到跟前,笑脸相迎。若是上午,店员会问声“早上好!”接下来便是殷勤探问“需不需要介绍什么货品给您?”即使是无意购物,只是随便看看,店员也不会改变他的笑脸。据说,现在香港许多商行、公司的老板,在招工时已将“礼仪”作为录用新职员的条件之一,礼仪素质差的人不容易录用,而在工作中粗心大意、不讲礼貌得罪顾客的人随时会被“炒鱿鱼”。

篇3:论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保险业竞争力

一、市场竞争是提升保险业竞争力的根本

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通过“看不见的手”, 促使企业不断释放创新能力、推动竞争力的提升。竞争力只有在市场竞争中, 在与竞争对象相比较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体现。没有市场竞争, 不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 竞争力的提升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 提高保险行业竞争力必须在竞争的环境下来研究, 正确处理竞争主体与行业的关系, 通过营造开放、有序的竞争环境, 促进公司培育和提升竞争力, 并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一是从微观的公司层面来讲, 各公司要根据在市场竞争中所处位置, 结合外部环境, 有针对性地选择并培育自身优势, 提升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友邦突出个人营销管理优势, 中国人寿突出网络优势和重视农村市场, 平安重视先进管理和品牌等, 都给自身创造一片崭新的市场空间。面对大公司, 中小公司更需找准市场切入点, 发挥专业化优势, 才能在竞争中立足。二是围绕公司竞争力的提升, 推进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 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前提, 通过市场主体多元化, 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目前, 中国保险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市场体系不完善, 市场效率低下, 局部低水平恶性竞争与整体竞争优势缺乏并存, 保险业竞争力与国际对比差距较大。培育和提升我国保险业竞争力, 要研究国际保险业发展经验、教训和趋势, 结合实际有序推进保险业的市场化改革, 完善市场体系, 鼓励竞争, 支持竞争, 在竞争的锤炼下培育竞争优势。

二、保险业特征决定提升竞争力的方向

对于整个行业来讲, 提升保险业竞争力, 不仅要解决与其他行业相一致的人才问题、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等问题, 更需要结合保险业的特征,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明确着力点。第一, 保险业作为新兴产业, 凸现战略规划对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性。目前, 我国保险业处在难得的历史机遇期, 发展速度快, 增长潜力大, 外部环境变化快, 发展机会多。公司和行业能不能抓住机遇, 积极应对, 通过科学的战略规划, 把握机遇, 顺势而动, 加快发展, 决定着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命运。实际上,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程也验证了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上世纪80年代后期, 平安、太平洋、中华联合等公司顺应打破独家垄断的市场化改革要求, 迎来发展的第一个时期。90年代初, 适应人均收入提高,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入, 医疗、养老、教育等体制改革的需要, 寿险业抓住机遇, 实现了反超产险的跨越式发展, 并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 随着综合经营的浪潮到来, 银邮业务开发, 销售渠道创新, 进一步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目前, 全球化的跨国经营又促进了集团化经营的变革。实践证明, 只有站在战略高度, 抓住机遇才能取得发展。第二, 保险业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 决定风险管控技术和营销能力创新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由于商业保险是对同质独立性风险的识别、评价、集合和分散, 风险管控技术对企业经营具有核心价值。而产品的可模仿性消减了替代壁垒, 对供给方的市场拓展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 保险作为无形产品, 产品交易与理赔在时间上分割。对于保险意识不强、市场开发程度不高的中国保险市场, 人们往往形成低估风险, 高估自保能力的行为特征, 使得产品营销, 特别是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营销变革和创新十分重要。第三, 保险业以提供保障为基本职能, 决定了诚信和服务是提升竞争力的根本。保险是未来对约定风险事故发生提供赔偿或给付的承诺。保险经营的是一种承诺。风险的不确定性使保险交易具有非即时清结特征, 产品交易质量体现于服务之中, 体现于对承诺的兑现过程, 保险供给方是否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优质的服务能力成为投保决策的重要参考, 成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第四, 保险业以“大数法则”为经营原理, 决定了协同与信息处理成为提升竞争力的保证。大数法则是保险经营的理论基础, 损失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保险经营成本的不稳定性。对此, 保险公司一方面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稳定损失概率, 摊薄、稳定平均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集团化经营、交叉销售将过剩资源低成本运用到其他险种、部门或领域, 实现范围经济。因此, 保险经营往往涉及多样资源、多种技术, 需要有效的协同和资源整合, 解决其中的冲突和矛盾。大数法则经营原则下的另一个问题是信息技术、数据积累、精算基础, 这些因素往往决定着产品设计、组织管理和运作效率。在风险复杂化、多样化环境下, 能否高效率地运用先进的IT技术抢占竞争先机是提升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第五, 保险业的不完全市场特性, 决定了适度监管是提升竞争力的保障。与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不同, 保险市场属于不完全竞争市场, 其突出表现是信息不对称性和外部性。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是指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和保险人所拥有的信息不充分、不完全, 存在隐藏信息问题和扭曲行为问题。保险人可能借助专业技术信息的不对称, 欺诈误导投保人。投保人则可能利用自身风险状况信息的不对称进行逆向选择或引发道德风险。这就要求监管部门以明确的规则使信息通畅, 针对违法违规、欺诈误导、恶性竞争问题加强监管, 做好信息披露, 保护被保险人利益, 并减轻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对市场效率的影响。保险市场的外部性是指保险市场主体行为的经济后果并不全部由其自身承担, 而使成本或收益外溢给其他主体, 也就是说保险供给行为对保险行业外部产生直接影响, 却没有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或外部收益内部化。如农业保险。农业保险对农业健康发展, 甚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其风险过大, 单靠商业保险很难有效承担, 因此, 只有依靠适度的财政支持, 才能有效开展农业保险。这种保险所具有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 要求政府和监管部门以引导、支持或适当干预等方式介入, 保障产品供给, 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当然, 政府监管要坚持适度原则, 警惕和避免政府干预过度、监管过度导致的“政府失灵”, 影响市场效率。因此, 监管部门应恰当地界定监管边界, 以适当的干预和支持, 引导并促进保险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三、保险业竞争力是围绕竞争优势多因素有机组合的体现

从路径分析来说, 竞争力的培育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对于保险业, 也是如此。保险业竞争力并非单一优势孤立发挥的作用, 而是以市场竞争为背景, 寻找竞争优势, 围绕竞争优势配置资源, 以核心要素为基础, 多要素共同支撑形成的有机整体。它是在一定制度环境下系统中各部分相辅相成产生的合力。一方面, 培育和提升竞争力要突出重点, 基于企业或行业的自身条件, 在一定的内外部制度环境下对企业比较优势进行重点挖掘, 这些优势是客观的、独有的、难以替代的, 培育过程彰显个性, 甚至可以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注重培育后发优势、领先优势、比较优势, 避免一味追求大而全、标准化。另一方面, 培育和提升竞争力要系统化、全局化, 在核心优势基础上, 通过各要素间的配套、整合形成完整、协调的支撑体系。如果片面追求单一要素的优势, 而忽视系统功能、结构均衡、后援支撑, 容易导致优势资源与运作环境相脱节, 使核心优势陷入“孤岛”困境并逐渐“荒废”, 不利于持续、稳定发展。而不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掘, 追求“大而全”的全面优势, 不区分重心, 撒胡椒面, 也很难真正形成优势。

四、保险业竞争力是适应市场竞争的过程, 体现阶段性特征的反映

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理解保险业竞争力, 就是要看到保险的市场化进程和市场环境对提升竞争力的影响, 重视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阶段特征。一是要与市场经济阶段性要求相适应。中国保险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发展同步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研究保险业竞争力要分析不同阶段的特点, 把握发展过程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分清轻重缓急, 科学定位, 有的放矢。改革开放以来, 保险业职能由计划经济时期为财政筹集资金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过渡, 服务领域有效拓宽, 保险功能逐步发挥, 竞争格局显著改变, 保险与相关产业和要素市场的关联度日益紧密。培育和提升保险业竞争力必须关注、适应这些变化, 增强前瞻性、战略性。二是要与体制改革外部环境相适应。保险与法律法规、产权制度、社会保障、文化习俗等制度安排息息相关, 保险业发展受到制度环境、人口素质、信息技术等诸多客观条件影响, 培育保险业竞争力要注重环境适应性, 不脱离实际, 不盲目照搬国外经验。例如, 责任保险被认为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保险产品, 也是许多公司开展差异化竞争的领域, 但其发展需要法律责任体系的相对完善。近几年, 我国责任险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仍差距很大, 这与国内相关法制不健全、不配套不无关系。此外, 诸如营销、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发展都与市场外部环境密切相关。三是要与企业内部管控水平相适应。竞争力蕴藏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全过程, 以企业现有规模、技术、人才和管理水平为条件, 与企业管控的承受力相匹配。目前, 保险公司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之一就是内部管理的不足, 特别是险种设计、精算水平、营销手段、风险防范、成本控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如果无视管控, 盲目追求某一要素的“先进性”, 容易导致竞争优势与管控脱节或者停留于表层缺乏支撑, 出现“食洋不化”现象, 不利于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 甚至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

总之, 培育和提升保险业竞争力, 要站在宏观的视角审视, 以竞争的实践来检验, 立足实际, 以系统的、辩证的、联系的方法科学谋划, 在保险业改革发展中积极探索和推进。通过提高保险业的竞争力, 充分发挥保险业的功能, 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摘要:提升保险业竞争力是决定保险业发挥保障功能, 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市场竞争、行业特征对提升保险公司竞争力的影响, 对保险业竞争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 从宏观角度对提升保险业竞争力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键词:保险业竞争力,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竞争力:保险业发展战略选择.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332-351

[2]肖秋兰, 侯亚男.提高我国保险业竞争力的思考[J].经济视角, 2005 (7)

[3]刘东宝, 于兰婷.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的提升[J].现代商业, 2008 (12)

篇4: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公路企业生存

知识产权竞争的本质,无论是政府间的还是企业间的,都是市场通行权问题,即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市场通行权,是在市场上谁先、谁后、谁可、谁不可,谁能收钱,谁要付费的问题。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必然取决于制定者的利益,必然被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经济体或者企业所胁迫或利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案例表明,在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及市场竞争中,信息不对称是决定竞争胜负和收益多寡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被国际上广泛认同和实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实际上已经演变为某些国家竞争战略的自然延展和适应性变化。把知识产权规制战略看作某些国家的经济遏制战略的延展,表面上看是有点小题大做,但事实上既符合事实又有充分的理由。早就有学者指出,美国经济遏制战略是美国冷战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政策演变与整个冷战战略格局演变息息相关。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经济遏制战略是美国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部分。不仅美国,所有有可能、有能力的国家都希望通过经济遏制战略的实施,来“走赢”国际 竞争对手,获得竞争中的优势和领先地位。经济遏制战略的确是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形成的完整理论基础和策略体系构架,并且在美国全方位对外战略中规制化地实施执行的。但是,对于与自身存在全面或局部、长期或短期竞争的国家实施经济遏制的行为,可以说和国家的历史一样久远。这种战略在冷战时期在美国的国家战略中得到明确和正式实施。进入“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禁运,一方面美国政府单独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贸易管制,另一方面美国通过以它为首的西方17个国家建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和30余个合作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性贸易管制。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自然是美国经济遏制的重点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政府实行的贸易管制大致有三种类型:对直接交战国的贸易禁运,如1812年美英战争期间美国对英国的贸易禁运;在“中立”名义下实行的贸易禁运,如“二战”爆发前后,美国根据《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双方和任何外国出口武器弹药;在“经济制裁”名义下的贸易禁运,如日本侵华战争逐步升级、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二战”结束后直到冷战结束,美国政府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类型,其中既有美国政府单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也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7个国家建立巴统和30余个合作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性贸易管制,其涉及国家数量之多、之广,远非北约组织可比。作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遏制政策的基本内容,贸易管制构成美国冷战战略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950年12月3日,美国政府制定了全面管制对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出口的方针。16日美国商务部颁发“运输指令T-2”,禁止美籍飞机、船舶向世界各地运输最终出口地是中国的物资。在这一时期,美国建立起单独的贸易管制体系,并且推动西方国家建立了巴统和中国委员会,贸易管制的主要对象从前苏联、东欧国家转向中国。贸易管制的中心是禁运广义上的战略物资。冷战时期的结束,并没有改变美国的国家竞争战略,因而也就不可能改变美国的遏制战略。有的学者认为世界进入了一个新冷战时代,这时候美国和巴统组织的贸易管制政策逐步演变成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策略。再之后,随着世界各国发展重心向经济发展转移,特别是全球化的进展,使人们放松了对国家竞争的警惕,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其实,美国国家战略已经明确了竞争的新领域——商业、贸易竞争。

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发表讲话,首次阐述了被西方舆论界称为布什原则——美国竞争战略:第一,美国战略不再主要是“冷战时期的遏制与威慑原则”,而是要保持“先发制人”的权利,“在最坏的威胁出现之前”主动出击打败“敌人”;第二,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第三,美国“试图保持不可挑战的军事力量,从而使以往时代的军备竞赛不再有任何意义,国家间的竞争将局限于贸易和其他和平事业”。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传统意义的军事竞争已不可竞争,或者说美国不允许其他国家再竞争。如果国家之间还有竞争的话,那将局限于贸易和其他事业。事实上,这种竞争战略对美国而言已经实施多时了,当它的生物技术领先的时候,适时地将生物新品种纳入专利保护制度;当它的商务技术特别是电子商务占据了较大领地的时候,商务方法就进入了专利保护的范围,而这些规则则是针对全球的,用布什的话说是“普适全球的”。对于一时处于劣势的人群或者经济体而言,重张知识产权公正的成本过于高昂。颠覆式地修正一个已经被实施多年的知识产权制度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真理、力量,更需要政治、财力、环境条件和时间的巨大代价。因此不得不屈从于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框架,甚至幻想在屈从和追随的过程中试图超越或者“走赢”。事实上,如果侥幸走赢了,靠的全是运气。即使走赢了,依然是不公正的、不公平的,只不过是角色变了而已。虚幻的全球化并不能消除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

知识产权制度的马太效应严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事实上知识产权制度的演变,已经不仅仅是有些学者所认识到的“双刃剑”问题,而是被过度滥用成为合法的垄断工具。在现实中,你已经看不到由它引起的积极的发明创造活动,而是主动设置的市场通行权屏障和知识技术传播的障碍。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当今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市场通行权问题,是权益安排和竞争问题。

知识产权已经从发明创新和技术竞争的保障支撑手段上升到直接的市场竞争工具。从国家、国际组织到企业和企业联合体在内的各经济体对于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和市场运作,已经由过去的对于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和市场竞争的支撑和保障手段,转变为直接的竞争手段。除国家间、国际组织间关于知识产权谈判桌上的争端和博弈之外,专利垄断、专利恶霸、专利流氓的出现和泛滥,都证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通过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在知识产权方面遭遇的重创和受到的损害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的损失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些企业是在茫然无知的情况下陷入了竞争对手的策略陷阱。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并不是中国企业技术的落后,也不是对别人知识产权的事实侵犯,而是由于对规则的不了解和信息掌握的不充分、不对称,而遭遇了法律、法规的规制性屏障。还有些是由于对市场行为规则的“盲目”而落入了知识产权的陷阱,更有很多是遭遇了专利恶霸的讹诈和专利流氓的勒索。这些事实说明,后发经济体在知识产权竞争中的输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拥有程度,事实证明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竞争中的损失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屡屡因为对规则的不熟悉和信息不充分而蒙受损失。

篇5: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公路企业生存

3、中国现在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对)

4、工业化中最大的特点是制造业的发展。(对)

5、中国目前经济增长很大程度靠消费来推动。(错)

第二单元:中国工业化

1、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有(资源、环境等无法承载;地区差别突出,地主保护主义严重;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现象同时存在、人口规模和经济不平衡性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

2、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发生的不平等现象可以通过“外部化”(即转变为国际问题)加以解决。(错)

3、以下这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化过程后,人口规模变动较大的是(美国)

4、工业化的动力和机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5、在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地区)中,大约有60多个国家实现了工业化。(对)

第三单元:中国制造业的竞争态势

1、外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投入了哪些要素(资本、经营、技术)

2、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国产品的最大优势是(价格低)。

3、产品划分原则包括制造地原则和制造人原则两类。(对)

4、反对工业化过程中的规则,战争就会产生。(对)

5、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说,GDP和GNP哪个大(后者大)

6、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量自改革开放以来直线下降。(错)

7、工业化过程中的规则包括(贸易自由化、资本输出自由、移民自由化)

8、中国在70年代制定的《中外合资企业法》,已经规定外商投资有限制。(错)

9、在以往的WTO谈判框架中,它的三大主要议题是(自由贸易、投资的国民待遇、自然人的国家流动)

10、比较优势的前提要素不流动,而商品可以流动(对)

第四单元:工业化新阶段竞争力的源泉(1)

1、中国的市场竞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税费减免、土地和资源、劳动者权益、环境成本、市场开放、利润让渡)

2、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有关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标准也越低。(错)

3、中国八个高耗行业的单位产品耗能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

4、中国市场竞争带有“色拼”色彩,所谓“血拼”就是把优势用到极端。(对)

5、世界2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中国占(一半)

6、企业之所以从耗费资源技术转向节约资源技术,是因为(技术本身的进步,有经济优势、国家对于资源和环境的管制制度)

7、幼稚期,制造业以采取耗费资源技术为主。(对)

8、制造业发展到成熟期,其市场状态为(饱和市场)

9、资源技术包括两种:耗费资源的技术和节约资源的技术。(对)

10、到2010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

11、成熟期,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都是高附加值产品。(错)

12、中国制造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幼稚期、成熟期、强壮期)

13、强壮期,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是物美价廉的产品。(错)

第五单元 工业化新阶段竞争力的源泉(2)

1、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有充分的弹性。(对)

2、制定环境保护的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一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效果、保持工业的竞争能力)

3、发展制造业是中国工业化的必经之路。(对)

4、中国经济的两驾马车(制造业、房地产业)

篇6: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公路企业生存

知识产权竞争的本质, 无论是政府间的还是企业间的, 都是市场通行权问题, 即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市场通行权, 是在市场上谁先、谁后、谁可、谁不可, 谁能收钱, 谁要付费的问题。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必然取决于制定者的利益, 必然被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经济体或者企业所胁迫或利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案例表明, 在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及市场竞争中, 信息不对称是决定竞争胜负和收益多寡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被国际上广泛认同和实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实际上已经演变为某些国家竞争战略的自然延展和适应性变化。把知识产权规制战略看作某些国家的经济遏制战略的延展, 表面上看是有点小题大做, 但事实上既符合事实又有充分的理由。早就有学者指出, 美国经济遏制战略是美国冷战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政策演变与整个冷战战略格局演变息息相关。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 经济遏制战略是美国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部分。不仅美国, 所有有可能、有能力的国家都希望通过经济遏制战略的实施, 来“走赢”国际竞争对手, 获得竞争中的优势和领先地位。经济遏制战略的确是在“二战”后的冷战时期形成的完整理论基础和策略体系构架, 并且在美国全方位对外战略中规制化地实施执行的。但是, 对于与自身存在全面或局部、长期或短期竞争的国家实施经济遏制的行为, 可以说和国家的历史一样久远。这种战略在冷战时期在美国的国家战略中得到明确和正式实施。进入“冷战”时期, 美国政府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禁运, 一方面美国政府单独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贸易管制, 另一方面美国通过以它为首的西方17个国家建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 (简称巴统) 和30余个合作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国际性贸易管制。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自然是美国经济遏制的重点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美国政府实行的贸易管制大致有三种类型:对直接交战国的贸易禁运, 如1812年美英战争期间美国对英国的贸易禁运;在“中立”名义下实行的贸易禁运, 如“二战”爆发前后, 美国根据《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国双方和任何外国出口武器弹药;在“经济制裁”名义下的贸易禁运, 如日本侵华战争逐步升级、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对日本的贸易禁运。“二战”结束后直到冷战结束, 美国政府对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 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类型, 其中既有美国政府单独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管制, 也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17个国家建立巴统和30余个合作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性贸易管制, 其涉及国家数量之多、之广, 远非北约组织可比。作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遏制政策的基本内容, 贸易管制构成美国冷战战略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950年12月3日, 美国政府制定了全面管制对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出口的方针。16日美国商务部颁发“运输指令T-2”, 禁止美籍飞机、船舶向世界各地运输最终出口地是中国的物资。在这一时期, 美国建立起单独的贸易管制体系, 并且推动西方国家建立了巴统和中国委员会, 贸易管制的主要对象从前苏联、东欧国家转向中国。贸易管制的中心是禁运广义上的战略物资。冷战时期的结束, 并没有改变美国的国家竞争战略, 因而也就不可能改变美国的遏制战略。有的学者认为世界进入了一个新冷战时代, 这时候美国和巴统组织的贸易管制政策逐步演变成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策略。再之后, 随着世界各国发展重心向经济发展转移, 特别是全球化的进展, 使人们放松了对国家竞争的警惕, 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 其实, 美国国家战略已经明确了竞争的新领域——商业、贸易竞争。

2002年6月1日, 布什在西点军校发表讲话, 首次阐述了被西方舆论界称为布什原则——美国竞争战略:第一, 美国战略不再主要是“冷战时期的遏制与威慑原则”, 而是要保持“先发制人”的权利, “在最坏的威胁出现之前”主动出击打败“敌人”;第二, 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 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第三, 美国“试图保持不可挑战的军事力量, 从而使以往时代的军备竞赛不再有任何意义, 国家间的竞争将局限于贸易和其他和平事业”。

话已经说得很明白, 传统意义的军事竞争已不可竞争, 或者说美国不允许其他国家再竞争。如果国家之间还有竞争的话, 那将局限于贸易和其他事业。事实上, 这种竞争战略对美国而言已经实施多时了, 当它的生物技术领先的时候, 适时地将生物新品种纳入专利保护制度;当它的商务技术特别是电子商务占据了较大领地的时候, 商务方法就进入了专利保护的范围, 而这些规则则是针对全球的, 用布什的话说是“普适全球的”。对于一时处于劣势的人群或者经济体而言, 重张知识产权公正的成本过于高昂。颠覆式地修正一个已经被实施多年的知识产权制度所需要的, 不仅仅是真理、力量, 更需要政治、财力、环境条件和时间的巨大代价。因此不得不屈从于现行的知识产权制度框架, 甚至幻想在屈从和追随的过程中试图超越或者“走赢”。事实上, 如果侥幸走赢了, 靠的全是运气。即使走赢了, 依然是不公正的、不公平的, 只不过是角色变了而已。虚幻的全球化并不能消除国家、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

知识产权制度的马太效应严重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事实上知识产权制度的演变, 已经不仅仅是有些学者所认识到的“双刃剑”问题, 而是被过度滥用成为合法的垄断工具。在现实中, 你已经看不到由它引起的积极的发明创造活动, 而是主动设置的市场通行权屏障和知识技术传播的障碍。可以毫不讳言地说, 当今知识产权的本质是市场通行权问题, 是权益安排和竞争问题。

知识产权已经从发明创新和技术竞争的保障支撑手段上升到直接的市场竞争工具。从国家、国际组织到企业和企业联合体在内的各经济体对于知识产权的制度安排和市场运作, 已经由过去的对于技术创新、发明创造和市场竞争的支撑和保障手段, 转变为直接的竞争手段。除国家间、国际组织间关于知识产权谈判桌上的争端和博弈之外, 专利垄断、专利恶霸、专利流氓的出现和泛滥, 都证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 通过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在知识产权方面遭遇的重创和受到的损害案例的研究, 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竞争的损失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些企业是在茫然无知的情况下陷入了竞争对手的策略陷阱。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并不是中国企业技术的落后, 也不是对别人知识产权的事实侵犯, 而是由于对规则的不了解和信息掌握的不充分、不对称, 而遭遇了法律、法规的规制性屏障。还有些是由于对市场行为规则的“盲目”而落入了知识产权的陷阱, 更有很多是遭遇了专利恶霸的讹诈和专利流氓的勒索。这些事实说明, 后发经济体在知识产权竞争中的输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拥有程度, 事实证明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竞争中的损失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屡屡因为对规则的不熟悉和信息不充分而蒙受损失。

篇7: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的战略抉择

企业竞争的本质是企业家创新能力的竞争

从企业长期发展的逻辑推理,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一般来说是一场持久战、消耗战,在短期内消灭竞争对手是不正常的企业发展演变方式或者说这个行业本身就不健康。企业之间在发展过程中直接比拼的是企业家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其他方面的能力,是企业家对企业发展内在运营规律的把握与利用和对人性敬畏的结果,比如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见、洞悉,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或者管理创新,从而改变整个行业的利益格局和市场结构,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本质应该是提升整个产业或者行业的健康发展,产业的社会效果,而不是单个产品的最大效率(效率体现的是企业的组织运营能力或者说企业的执行力,是市场营销部门所追求的,只是企业经营全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少数企业家往往舍本逐末,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最终败在对产品品质提升上),同时更重要的是这种效果的提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促进人类文明的进化,当然这种贡献是企业家精神下的副产品。

企业之间的竞争还体现在企业家对行业游戏规则制定权力的争夺战。而当一个产业或者行业的游戏规则被产业或者行业领导者制定之后,这其实也宣告了产业的利益格局和市场结构已经定型。这时候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就由原来的决策层面向下移,转向了管理层面,也就是已经由社会效益竞争转向了经营层面上的效率之争,或者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由决策阶层之间的思想竞争转向了企业组织之间的执行力竞争。还可以这样说由决策层面的价值竞争转向经营层面的制造成本之间的竞争。而一旦竞争转向了制造成本争夺的话,那么整个产业或者行业就会呈现暴发式增长,这个时期就出现了同质化竞争的可能,这不仅不利于一个产业或者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还可能让本来有希望成为一流企业失去了成为时代弄潮儿的机会。

基于这样一种理解与判断,一般情况下,有想法的企业家会在这个阶段选择放弃原来的产业或者行业,重新去探寻一个新的产业或行业来实现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这就是普遍意义上的转型升级。

我们很熟悉的摩托罗拉在遭遇诺基亚的竞争压力时,与诺基亚在效率层面展开竞争,这直接使摩托罗拉由卓越转向了平庸。当时很多学者在为企业代言时,一味地讨好企业,不断地赞美某一个具体产品,而忽略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只顾赚取劳务费,而忘记了为企业献言的根本。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教授就曾经赞美摩托罗拉的刀锋系列手机,如果我们不质疑郎教授的判断力,也许我们只能认为郎教授是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因为只有说好话,回报才会更丰厚,多么富有悲剧性的一个恶性商业趋利论断,更多展现了人性的本质吧。

企业竞争起于企业初期的规划和产品设计,而且没有终点

很多人认为企业竞争是随着企业发展过程中慢慢产生的,其实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企业开创初期已经开始,只是很多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对市场和企业自身的认识不到位,并没有意识到竞争的存在,从而忽略了对企业竞争对手的正确认知,企业的竞争从企业开始时第一款产品就已经开始。

一个产业或者行业领导者在创业之初的设想往往是努力塑造一个健康的产业、构建一个良好的行业生态、发展格局和市场结构,这样大家都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公平竞争,如果这一良好的商业生态能够形成,产业或者行业领导者的市场份额会得到不断的扩大,那些不守规矩的后起之秀对整个产业或者行业结构和格局的破坏力会很弱小,从而保证了产业或者行业的健康、持续、有序的发展。这就需要产业或者行业领导者在创业初期就具备顶层设计的能力,一般的企业家往往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产业或者行业中,各领风骚三五年的景象,从企业发展竞争生态的逻辑,这是正常的商业法则。但从企业个体来说,任何一个创业者都不希望自己被牺牲掉在创业的路上,这就需要创业者从创业的准备阶段就有对企业竞争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把握。

通过与企业家大量的对话与调研,我在研究中发现,少量企业在其经营的最初就开启了“设计导向”模式,已具备以设计为主导的企业经营的战略性思维。这类企业往往在成立初期规模有限,但由于有着清晰的设计力与经营发展规划,往往可以得到很快发展并更容易沿着规划的路径前行,并取得经营成功。同时有一些企业,在创业初期,过度地关注市场,而忽略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这样的企业一般开始的发展规模是为了适应市场而构建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市场而扩张,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盲目扩张,从而导致产品过剩,最终因为不合理的资产配置、市场供需矛盾等各种原因而出现经营危机,而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1993年4月1日,西方的愚人节,IBM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重大危机,这位蓝色巨人变得步履蹒跚,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而这一天,IBM戏剧性地迎来了路易斯·郭士纳。郭士纳从前任埃克斯手中接过IBM的权利之柄,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纽约希尔顿饭店的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对他充满了好奇,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让一位外行来执掌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公司,是IBM在愚人节的一场产品推广“秀”而已,因为这样的事发生在极为官僚和保守的内实在是不可思议。郭士纳贯穿整个发布会的主题就是:“我是新来的,别问我问题在哪儿或是有什么解答,我不知道。”但是他说自己学习速度很快,而且有勇气采取严厉措施。实际上,在那一天他已明白无误地发出了对企业调整规划和改变IBM的信号:只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面对IBM这个保守企业的新变化,当时的英特尔、微软、HP等同类型大企业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呢?

上世纪90年代,英特尔遭遇浮点危机,它的创始人格鲁夫认识到这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发展道路上的转折信号,于是英特尔开始了产品品牌向消费者品牌的转型,他是基于科学逻辑做出的判断,而不是基于人性的逻辑做出的理解,结果是英特尔获得了现在,而放弃了未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英特尔不再是行业领导者的原因。微软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呢?微软的比尔·盖茨公开表示,IBM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完全转化成为市场产品,产品性价比也不高。盖茨的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是在企业内部,微软也提出了。net战略,。net的网络平台局限于Windos操作系统,它只不过是一种处理简单的整合工作,而不能够为客户带来多少价值,正是因为微软的决策阶层对整个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判断上的有限性,这也直接决定了未来微软的困局,而成就了IBM的卓越和郭士纳的伟大。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变是永恒的,只有不变是暂时的,但变化是遵循企业内在规律和商业生态。

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要对行业进行深耕细作

中国向来不缺少商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只要不是在醉酒的状态下盲目投资,一般都能够赚到第一桶金,但要完成生存后的飞跃却很难,这种状况其实就是一种持续竞争力的较量,除了前面两种重要的竞争力之外,还有一种对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提升,就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对整个产业或者行业进行深耕细作,深入了解行业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细节的改变,包括市场的变化规律、政府的政策导向、用户体验的成长等,或者说关注到整个产业或者行业的格局和利益结构中每一个毛孔的变化。

比如说把一个高科技或者消费型的产业或者行业改变为服务型的行业,由原来的企业自身主导转变为消费者主导,即让整个产业或者行业的经营逻辑发生根本的改变,由科学逻辑转向情感逻辑,这样就是完全改变了行业格局和利益结构,随着信息社会的瞬息万变,这种变化是时常发生的。这里面最有名的案例是IBM和苹果。IBM将一个高科技的PC转变成为一个服务型的,让PC由原来消费者被动适应它的性能价值转为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苹果公司让看不到未来的手机行业再一次的兴盛起来,它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苹果让手机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而是“个人移动应用平台”,这样让使用者可以主动掌控自己的时间,体会生命的价值。

毋庸置疑,深耕行业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谁能争到更多的市场份额,就看企业针对行业做出的解决方案是否更具差异化和竞争力。企业对产品技术研发能力、行业化布局、供应链交付及人才的布局是做出有竞争力的个性化行业解决方案的重要因素。而核心技术是支撑行业化整体解决方案的基础,只有把基础打好了,才有条件去谈行业化。快速的研发能力,成就行业化解决方案的响应速度及项目交付的能力,可以集中把一个子行业快速做进去,在面临相同机遇时,能够快速进入。在行业布局上,开放平台,与有研发能力的第三方进行合作,把最新的技术给到合作伙伴,同时强化自我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大对市场的拓展,一方面针对行业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同时还通过与行业第三方技术服务业进行深度合作,充分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需求,让整个商业形成一个相对健康的闭环生态体系。任何一个行业的核心技术都需要与互联网、物联网行业应用的跨界融合,在信息时代要快速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快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完全竞争化的市场,给企业在深化行业解决方案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境况,企业在竞争发展态势下是步履维艰,还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就看企业家的思考速度与突围能力,以及对行业的深耕细作程度,对行业研究越细越深入的企业竞争力必然越强。

上一篇:家里的温暖周记下一篇:佳能公司营销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