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2024-05-29

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共8篇)

篇1: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性障碍。在对我国人口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口问题的种种表现,进而阐述我国在人口问题上采取的解决办法。说明重新审视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关键字:中国人口问题、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

前言

我国人口问题十分严重 ,人口因素很难自发地与社会其他要素相适应 ,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解决了生育率与死亡率不对称性的矛盾 ,解决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类自身再生产不平衡性的矛盾 ,解决了家庭生育计划与社会适度人口不一致性的矛盾 ,促进了人口因素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性别比例的严重不对等和老龄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学者和专家针对这个问题作了不少的研究和讨论。

人口安全是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2003 年6 月12 日,在中国人口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口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人口、社会与SARS”学术研讨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不仅要关注国家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信息安全,而且还要更加关注人口安全”,这是中国学者和中国政府率先提出“人口安全”这一概念,也升华了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

“ 适度人口 ” 即“最优人口 ” ,指既未“过剩 ”也非“ 不足 ” 的“ 最理想 ” 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一国(或地区)这样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 ,可以使该国(或该地区)获得最大(或最优的)经济利益和社会福利。

影响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

在我国建国初期为什么我国的人口会增长的如此迅速,学者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传统观念因素和现代政策因素。

传统观念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在我们的思想上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一个靠精耕细作的农业大国,多一个人是相当与多一份劳动力,而其中的支出无非是多一双筷子而已。因此产生了人多办事好的传统。

同时,在古老的中国,小农经济与宗族制度联姻,孕育出传统的中国文化――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生育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 “家天下” 的社会, 皇权依赖于族权,国法得意于家法,统治奉行 “独尊” 的儒学, 在 “治国” ,“齐家”两方面都与生育文化密切相关。用孟子的话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这样, 孝也就是 “传宗接代” , 传宗接代, 无子不孝的伦理道德,千百年来形成了人们生育观念的思维定势,已不再是迫于社会群体规范成为个体的自觉要求, 这种生育观为中国人口迅速增长提供了伦理道德基础。

现代政策因素

在现代政策方面影响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 我国建国初期实施按人头分配粮食住房和补贴的政策, 同时人工流产和绝育受到谴责和禁止;第二, 50年代末期马寅初人口理论受到严厉批判, 从此, 人们对人口控制谈虎色变, 噤苦寒蝉;第三, 60年代盛行 “人手论” 径直鼓励人口迅速增加,在 ‘大跃进’ 运动中,人口多被说成是好事。人口越多, 手也越多, 便越可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第四,“文化大革命” 中无政府主义盛行, 人口增速失控, 从1965—— —1970年连续5年创平均增长2.6%的记录。人多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流动和分布的挑战。人口数量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但目前的问题并非如何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而是如何让已经生活在国土面积上的人口拥有更好的生活。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是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最直接的方式。事实上,我国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为迅速的城镇化过程,目前城镇化率为 43 %, 今后 20-30年时间内还将有超

过 5亿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无法阻止的历史潮流, 但我国目前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并没有为农村人口进城做好准备,同时,农村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之后对新农村建设所带来的挑战。因此, 人口的流动和重新分布是关系中国今后发展的重大问题,国家应该从战略的角度加以考虑和解决。

其次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挑战。我国人口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人口素质的差距仍然很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落后至少 4年。目前, 我国每年约有 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各种不健康人群规模巨大,心理和精神性疾患明显增加,地方病患者达 6000万人左右, 智力残疾人达 544万人。2000年 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 7.8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 4.63%。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 47.6 %。重学历教育轻劳动技能培训问题突出。很显然, 我国的人口素质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 人口素质低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文明与和谐和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第三是人口加速老龄化的挑战。中国目前虽然还不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国家, 但老龄化的速度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 2017年, 中国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 10 %, 达到 10.42 %;2025年达到 13.59 %;2030年达到 16.59 %;2035年会 20.13 %%。人口加速老龄化会降低生产性人口比例,加大消费性人口比重,增大劳动力成本,降低储蓄率, 并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第四是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的挑战。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减缓,但目前仍然处在劳动年龄人口最为丰富的时期。考虑到城镇化的影响之后,我国目前仍然需要每年为近2000万左右的城镇新增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到 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 8.3亿人, 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 5000万人,但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 40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缺口将继续存在。同时, 劳动力供需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日益突出, 一方面是对生产性人员的巨大需求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 另一方面则是高校大学毕业生越来越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结构性失业问题不断加剧。日益加剧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不仅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也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严峻挑战。

第五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挑战。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大多数省区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直居高不下, 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9.45。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工选择性别的结果。持续升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必然会对将来的婚姻和家庭形成严重冲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是要逐渐改变人们对男孩的性别偏好,消除性别不平等,提高妇女的地位。

计划生育——人口问题的良药?

一、政策成果

中国人口出生率在 1970年为 33.43, 2002年下降到12.86;自然增长率在 1970年为 25.83, 2002年下降到 6.45; 妇女总和生育率在 1971年为 5.4 ,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 1.22。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低年龄组人口的漏报可能使这一数字低估了实际的生育水平,但考虑到漏报因素后,2000年的总和生育水平也不可能超过 1.8。

二、政策的负面影响

由以上可以看出计划生育政策为我国的人口控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在政策实施30年后的今天,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独生子女的问题。

(一)独生子女政策及其现状

学术界也广泛展开对独生子女现象的不同领域、不同程度的研究:风笑天教授曾根据统计数据把我国独生子女人口的发展经历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9 年到1984年,这六年是独生子女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年均增加独生子女约440 万,1979 年时为610 万,1984 已达2817 万;第二阶段从1985 年到1989 年,这五年是独生子女人口增加最慢的时期,年均增加独生子女仅为150 万左右,远远低于前一阶段;第三阶段是从1990 年到1994 年,这五年年均增加独生子女约220 万;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指出,未来的家庭将是倒置的金字塔型。截止到1995年,我国累计独生子女数达到8000 万人;到1997,累计独生子女数达到8800 万。城市多一点,农村少一点。今后,中国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人群会越来越多。按照中国现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未来的中国城市会形成相当多的“421”家庭:四个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子女。

(二)独生子女比例过高给人口安全带来的隐患

中国疾病监测和伤害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全国每年大约四千万中小学生遭受各种意外伤害,因意外伤害造成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总量的26.1%,并且这一数字在以每年7%

~10%的速度上升;翟振武根据1990 年的全国生命表推算认为全国独生子女家庭中至少有432 万家庭的孩子在25 岁之前夭折,有968 万家庭的孩子在55 岁之前死亡;桂世勋教授认为至少有8%~9%的独生子女在55 岁之前因患病或其他原因非正常死亡; 个人建议与意见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也给我们的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下负面的影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让这些滞后的因素尽量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那么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做一些什么是来控制或者弥补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呢?

第一,人口政策要遵循人口发展规律。任何政策都应遵循客观规律,人口政策也不例外。我们在制订人口政策时,既要考虑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要考虑人口自身的协调发展,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合理,比例协调。年代实行的“一孩化” 政策,不仅没有达到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的目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人口结构的不协调。作为一个人口高速增长的国家,要在短时期内扭转这种趋势,必须考虑人口增长的惯性,考虑国民的可承受能力,使之 “软着陆” 才是最佳选择。

第二,人口政策要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我们在制订人口政策时,首先应关注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口与资源发展的关系、人口与环境发展的关系。但是,我国 年代以来实行的人口政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只有人口生育政策的内容,没有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人口政策的这一缺陷,给随后出现的生育以外的人口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困难。

第三,人口政策要有科学的人口理论为指导。没有科学的理论,就没有科学的政策,就没有科学的行动。在我国,人口理论的研究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在理论与政策的关系上,不是政策依据理论来制订,而是理论为现行政策服务,为现行政策找根据。独立的、理性的理论研究和思考较少。马寅初的 《新人口论》 受批判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人口理论从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销声匿迹,很少有人研究或发表人口理论的文章。马寅初和《新人口论》平反后,人口理论研究得以繁荣,但又基本上形成了一边倒的倾向,不同的声音很少。有的文章脱离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不负责地宣称中国的适度人口是 9亿,甚至 6亿,好像中

国的人口问题就是控制生育问题,而且越少越好。— 年间实际工作中出现的 “一孩化” 政策,与这种理论氛围不无关系。

参考文献

1、黄宏,郭凤海,“5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人口问题得失的再评价_兼评一种流行的人口问题历史观”,《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陈雯,何雨,“独生子女_我国人口安全视野中不容忽视的焦点”,《青年探索》

3、穆关宗,“我国人口政策应如何走”,《中国社会科学报》

4、李红梅,“中国的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导报》

5、张车伟,“我国人口问题性质的转变及其新挑战”,《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一期

6、杨桓国,“历史地看待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江西社会科学》

7、王晶,师吉,“论计划生育政策对实现福利适度人口的意义”,《人口学刊》2010年第1期

8、金小桃、周海炜,“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人口问题综合治理”,《人口学刊》2007年第3期

9、唐兆明、吴绍礼、谢正峰,“21世纪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前沿论坛》

10、王国强,“关于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1月 第1期

11、贾景梅,“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商业--学术探讨》2009年第4期

篇2: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备受瞩目的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在2021年5月11日发布。如果回头来看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发布的日期(2011年的4月28日),与今年其实差别不是很大,但大家对本次普查结果的热切期盼,反映了社会近几年来对人口问题的关注。目前,我国人口仍处于正增长的阶段,但是人口增速不断放缓。“10年间,我国人口的主要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反映了推动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历程,也符合人口自身发展趋势和人口与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呈现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等。

通过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的特征和趋势,可以全面摸清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最新情况,有利于准确的掌握我国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人才流动情况;方便国家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均匀发展。通过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我总结出一下几个特征:

特征一:少子化特征显著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规模分别为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和1200万左右,出生人口规模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为1.3,远低于更替水平2.1,也低于“低生育率陷阱”警戒线1.5。目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下跌明显、有陷入“低生育率陷阱”风险等问题,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为防范人口发展存在的风险与挑战,需坚持系统观念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努力促进生育率回升,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赢得主动的必由之路。【1】虽然我国一度在出生人口规模变动之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效果明显,二孩生育比例一度超过了50%,但随着时间推移,二孩生育比例趋于平稳。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认为人口问题不仅仅是颁布几个政策就能解决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大部分年轻人的育儿观念与以前人们不同。随着生育成本,养育成本的提高、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母亲产后就业权益无法保障等等问题都是造成生育率低下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的不孕不育患者规模庞大,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卫健委发布的数据,平均每8对夫妇就有1对生育困难,不孕不育患者规模庞大,高达4000余万人,如何解决这部分群体的生育问题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特征二:老龄化情况严重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8—2020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从17.9%上升至18.70%,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预计我国“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20%左右,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到2035年前后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人口结构变化呈现新特征,尤其是老龄人口快速增加,必将对我国经济运行、居民储蓄、劳动力市场和养老负担等多个方面产生冲击和影响。【1】本质上,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的难题,是一个整体结构变化的过程。更何况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如果以65岁为基准的老龄系数从7%上升到17%所需时间比较,中国只需要30年即可完成西方发达国家70~150年的人口转变历程。【2】这也使得我国“未富先老”的问题更加凸显。社会养老的物质基础源于国民收入的分配,而国民收入增长的实现有赖于劳动力的稳定增长和协调适配。年轻人口是人口红利的最大创造者,集聚着实现国家安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人口推力、人口活力和人口动力。一个规模、比重、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年轻人口“亏损”的国家缺乏老龄问题治理的人口基础和物质基础。【2】所以目前我国当务之急就是统筹、整合、协调制定好老龄化社会的方针。

从健康情况和寿命来看,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持续提高,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8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3.6千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1.5千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从2010年的1.6%提高至2020年的2.5%。【3】这也意味着因为健康的提升使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时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长。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他们大多具有知识、经验、技能优势,身体状况还可以,发挥余热的潜力较大。【4】竟然传统的“人口数量红利”会不可避免地逐渐消失,那么就要从提高人口质量方面着手培育和增强“人口质量红利”,所以我国在退休年龄方面有相当大的挖掘潜力,增加劳动力供给,减轻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为此我们要加大“老有所为”的观念宣传。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完善基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消除后顾之忧。

特征三:城镇化和人口流动趋势明显

自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正式确立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结构由此产生。改革开放放松了僵化计划体制对规模巨大的相对过剩人口的行为束缚,使得人口流动开始成为出生和死亡两大自然因素之外影响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主导力量。因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存在,乡村医疗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先天不足,乡村传统价值观念遭受冲击,家庭规模结构转变和农村土地收益下降等因素,【2】致使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10年间增长了将近70%。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海、沿江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这些数据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所带来的劳动力需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一些相对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方,所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相互叠加,大大提升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以及城市间流动的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就表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所在,每年上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城,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持续释放巨大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4】因此,我们既要从人口流入地做好增量规划,也要从人口流出地做好减量规划。以应对未来将长期存在的人口和经济空间格局大调整的趋势。

【1】汪彬。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09

【2】穆光宗,林进龙。中国老龄问题治理的战略思考。[N]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

【3】佚名。应对人口挑战,把握人口机遇。[J]中国总会计师 月刊,2021.05

篇3: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人群,在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实现生命活动以及从事社会活动的人类的生命体征。作为全世界人口数量第一的大国来说,人口问题一直是我们所忧虑的的。中国所实施的是走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我们必须从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而人口问题便是我们即将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14亿,这是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骄傲的数字,在这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孕育着这样一群勤劳勇敢优秀的中华儿女。如今,无论是科技领域、金融经济,还是文学艺术,体育盛事,都能看到中国人拼搏的身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逐渐强大的民族,也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人口大计。

二、人口与现实生活

从2012年开始,我国实施节假日小型车免收高速公路过路费的政策,而带来的是高速公路的严重拥挤的结果,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往常1个小时的高度时间要堵上近白天的世界,人们纷纷在高速公路上拍照留念,记下这高速公路如同停车场般的景象。不仅高速公路,各大旅游景区也达到了历史客流新高,日接待量达到近百万人,走到哪里,或许已经看不到优美的风景,只有一个个窜动的人头吧。而当14亿人口同庆新春佳节时,更是一场大的战役,春运是年年被搬上各大新闻报纸的头条,南上北下,海陆空,各处都是一片人满为患的景象。近期在中央电视台做的一期关于《人口大计》的教科影片中,更是生动具体的举出北京最大的专科妇产医院病房少,挂号难的问题。走到哪里都无法逃避的现象便是拥挤了,这是中国独有的特色,也是作为中国人必须要习惯的一种生活。

三、人口与实际发展

1.计划生育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不仅为全社会节约下了高额的抚养费用,也使中国的经济变革处境开始变得宽松,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生人口的总数已经有了明显下降,但是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观念里,“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一直支配人们生育行为。尤其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古老的思想使得生男孩的意识仍然十分强烈。因此,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严重不平衡,性别比例失调过大对于中国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2.人口老龄化。人口重多、底子薄弱、生产力也不够发达是我国基本国情最重要的特点。虽然实行计划生育之后,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口的年龄结构已不声不响的发生了变动,人口问题出现了老龄化的倾向,大街小巷流动的人流中多了星星点点的白发,这些变动使我们在经历人口增长浪潮冲击的同时,又面临另一个人口老龄化“白色浪潮”的冲击,人口老龄化对人口发展,经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按照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标准,我国在2000年已经宣告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化比例的增加,除了面临养老投入的自己问题,也是对都是独生子女的我们的一次考验。正如一句古话所说:“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于养天下。”在这一个漫长的老龄化过程中,会有更多的问题和困难,等着我们去解答与克服。

3.人口少子化。无论是在传统的社会还是现在的社会,家庭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细胞”和“元素”。家庭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二十一世纪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人口急剧增长,并且人民家庭婚姻观念的多样化。据统计数字表示,在1982年人口第三次普查显示,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4.41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下降为3.96人,2010年至今更是降到3人左右。这种变化是全国性的。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家庭规模都有明显的缩小。这些都是我们即将面对的问题。

四、我国人口的伦理政策与道德规范

第一,人口问题必须与地球所享有的资源相适应。中国的人口众多导致了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最终将导致生活资料的缺乏。为了人类更好的生存,必须让可再生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第二,中国的人口压力,使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而奔波的环境中,生存条件是极为不充分的。因此,无论从国家还是社会,都应该为人口发展提供可靠的条件支撑。

第三,优生优育,正确的人口观念,将取代“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古老人口观念,控制人口的再生数量,确保新生人口质量。

第四,优养优教。重视儿童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健康发展。尊重并维护妇女和儿童的人格尊严和人身权利。

中国人自古相信:“民之众寡为国之贫富”、“民之众寡为国之强弱”。当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一个国家的强弱,俨然不能用人口数来衡量。但是,人口问题,也是每个国家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因此,解决人口问题,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义务和责任。无论从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发面得到全方位解决。

摘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口大国,我国人口是世界人口的一部分,中国人口的变化与世界人口变化同步。然而在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人口问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人口少子化等问题。既然人口问题是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那么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更准确的从伦理视角下审视人口问题。

关键词:人口,社会发展,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1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97.9.22.

[2]田雪原.《人口大国的希望:中国人口转变的理论与实际》[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05页.

[3]李建新.《中国人口之殇》[M].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54页.

[4]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编.《201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

[5]罗国杰.《公民道德建设通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年.

篇4: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关键词:人口迁移 成人教育 发展

人口迁移是指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按是否跨越国界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形式。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成人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迅捷、最有效的手段。结合我国当前的人口迁移问题,探讨中国人口与成人教育发展的关系,分析成人教育对解决人口迁移问题的重大作用,展望成人教育未来的某些发展方向。无论对人口发展还是对教育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现状

目前,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包括留学生的派出和接受、国际学术交流人员的互派、国际间的劳务输出和输入的人口迁移等。近几年我国跨国的人口迁移加速发展,主要是留学生。根据Poston和Yu的估算,1980~1998年间华侨华人的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2.4%。目前80%以上的海外华人已加入居住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从目前我们对国际人口迁移的观察和初步研究来看,在坚持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中国国际移民的人数,在未来50年内,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小康到达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时段内将大为增加。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的主体方向是迁出大于迁入,但都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人口的国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扩大功能

1.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和跨文化教育功能应该加强。人口国际迁移加速已成事实,如此多的人投入到国际潮流中去,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他们作好了作国际人的准备了吗?他们能适应国际生活吗?我们知道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特色;世界上的政治事件如恐怖主义、宗教冲突等层出不穷;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反恐主义是当代世界出现的一种观念潮流。我们知道国家间人们的交往在经济各方面交往都大同小异,然而政治和文化的差异常常成为人们交往的瓶颈。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内涵应当扩展,其政治功能应该加强。

从长远看,成人教育者有责任去研发一种合适的结构和体系来传递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如发展和平教育,人权教育、民主社会教育、跨文化教育、多种宗教和信仰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等,在这里,成人教育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有远见的、未开发的、高层次的教育,是一种全球化教育。除此之外,我们必须考虑出国目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输送,而是交流,我们要交流,不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送给别人呀,我们也要学会里斯的《谏逐客书》,我们也要学会美国广纳人才,我们也要纳、要留,要把自己培养的人才真正有计划的使用,所以要在改革我国使用人才制度的同时,加强爱国教育。

2.语言教育应该发挥关键作用。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人口国际迁移当中,无论是迁出还是迁入,成人教育都应该加强语言教育。从目前全球化趋势来讲,加强语言教育有着深刻的重要意义。跨文化交际教育原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交往需要,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交往。外语教学是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好方式。语言学习和教育可以使人们在世界自由进行信息和思想交流;在多文化和多语言的世界里,可以使人们相互理解,接受文化和语言差异,无论是个人、集体、地方、还是来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国家,通过相互影响来形成共同的多文化共同体;促进个人发展,提高个人意识,自信和思想行为的独立,并具备社会责任,以一种良好的欣赏的而不是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人和不同的文化。而目前我国面向成人的语言教育过于单一,语言种类太少,人们选择余地很窄,面向迁入者的汉语教学就更少了。不能为人们的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事实上,如果能开设更多的语言门类教育,必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那么个体的人生发展机会就更多,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从某种程度上说,还可以缓解我国的人口就业压力,提高人口素质。

三、当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现状

1.国内人口迁移的基本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大量增加。主要迁移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最根本的迁移原因在于各地之间巨大收入差异;此外,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都加速了我国的人口迁移。根据200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可见我国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在加速。本文仅重点谈农村人口迁移与成人教育。

2.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重头戏。我国农村劳动力状况极不合理。一方面剩余劳动力过多。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二是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也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驱逐出来。山东菏泽教育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的李飞和孙峰华根据“四普”资料和1991年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测算出2000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0459.28万人。另一方面,虽然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科学化程度有所提高,但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仍然较低,劳动生产率低下。这种状况,是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趋势相背离的,也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累积了沉重的结构性负担。

四、人口的国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加强力度,起主导作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方向是城市。为了解决上述转移层次低的问题,提高迁移人口的自身素质,走内涵式转移的道路,成人教育在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方面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正是因为农村普通教育的欠缺不足,所以成人教育才有发展的必要,从这种程度上说成人教育补尝教育的功能应得到彻底的发挥。一方面,为提高人口迁移的质量,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发展农村各类成人教育,尽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社会所需的各种实用的培训,吸引和诱发劳动者获得高的劳动能力和职业变换能力,帮助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高层次转移,从而也可解决解决就业领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农村本身的需要,农村成人教育还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在农村普及科学种田的各类培训、讲座等。真正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以最少的人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鲁伊.13亿中国人:多了,还是少了?[J].三联生活周刊,2005,(3).

篇5: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研讨会简报之二

2005年12月24日,“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经济学家谈人口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行。会议探讨了我国人口未来的变化趋势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期简报报道第二场专题“我国人口老化、三农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内容。

我国199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及其未来影响

郭志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人口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人口抽样调查,国家计生委1993年的生育率调查,1997年和2001年调查。三个调查基本说明,生育率在90年代持续下降。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估算,总和生育率从1990年较高水平下降到2000年的1.23。分孩次看,一孩总和生育率,下降较小;二孩和三孩总和生育率在90年代不断下降,三孩总和生育率已降到很低水平。考虑更长时期,终生生育率从70年代的六个孩子下降到80年代初二点几的水平;80年代没有明显下降;90年代出现新一轮下降。

生育率下降受到婚育年龄影响,生育年龄推迟会使生育率在一定时期内下降。如果不划分孩次,90年代的生育年龄变化不大。如果划分孩次,一孩、二孩、三孩的生育年龄都有所上升。把生育年龄推迟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剔除出去,计算出的总和生育率是对终生生育率的一种估计,我们称作“去进度效应的总和生育率”。调整后的总和生育率比按常规方法算出来的总和生育率偏高0.2-0.3。调整后2000年的总和生育率由1.25上升至1.6左右。

进行地区间比较,生育率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一些省会城市,以及全省(包括农村)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江苏和四川。我国的生

育政策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不是统一的一胎化政策。东部较严,中西部较松,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较多,一些地方甚至没有生育政策。

现行生育政策分为一孩政策(独生子女政策),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可以生第二胎),二孩政策(主要在不太发达的农村地区),以及三孩政策(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生育政策人口比例是:一孩政策三分之一以上,一孩半政策50%以上,二孩政策约10%,三孩政策比例很小。把一孩半政策平分,一半生一个,一半生两个。最后得出生育一孩的人口占63%,二孩占三分之一以上,三孩忽略不计。全国平均生育1.47个小孩。

如果以1990年人口普查为基数,假定总和生育率从90年代初的二点几下降到2005年政策要求的1.47,模拟得出2000年总人口为12.67亿,高于人口普查数据。按照正式公布的2000年1.8的总和生育率(而不是1.6)计算会更高,少儿人口比例也会增加。

人口政策可以选择不同方案。下限方案是现行生育政策长期不变,其中考虑双独夫妇(夫妇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开放;上限方案是一步到位允许所有夫妇生两个孩子。中间可以有多种方案选择不同条件逐步开放二孩。

现行生育政策长期不变最平稳,总人口数最低;一步开放危险较大,2005年出生人口从1400万上升到3300万,人口最高处超过16亿。老龄化水平,到2070年,一步开放政策65岁以上老人比例较低,不到20%;现行政策不变这一比例较高,达到28%。60岁妇女中只生一个小孩的比例,现行政策不变将超过50%;一步开放政策会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一步开放政策将先上升再下降;现行政策维持不变,会急剧下降,二十几年减少两亿。

一步开放会出现出生危机,总人口过多。现行政策长期不变会在其他方面带来风险,比如劳动年龄人口下降速度过快、老龄化速度过快、独生子女家庭过多。因此需要有一个过渡期,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比较分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和试点。现行生育政策虽然已考虑开放双独甚至单独生二孩,但不足以完成整个

过渡,还需要有中间的衔接过程。

农村发展、劳工迁移与社会保障

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的问题,出路是将绝大多数的农民转移出来,这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需要把农业劳动人口减少到10%以下,韩国目前低于10%,日本5%,美国1.7%,法国2.3%。目前的社保制度下,农民不参保,只有进了城市、工业、非农产业,才能够进入社保(尽管农村有一些合作制的社保)。农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是年轻人,这意味着人口老化,而社保体系可能年轻化。按照14亿人口高峰计算,农业人口降至10%需要转移2-2.5亿农村人口。目前非农就业每年新增900-1000万,其中300-400万来自城市,农村只有600-700万,按照这个速度,至少需要二三十年。

而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进了城的农民尚没有加入社保,成为老龄化的核心问题。进城农民的流动性很强,社保体制的统筹率很低,农民加入社保后无法带走,缺少动机加入社保。因此农民工加入社保比重很低,造成两个问题,一是他们自己的养老,二是社保体制没人付费。所以现在的首要问题是,提高统筹程度的同时,实行一些过度办法,尽可能使新进城的农民工加入社保,对农民工的未来和整个体系都有好处。

另一个问题是农村留下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继续宣扬民族文化,鼓励农民工进城后将部分资金转移到农村,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投入,实行农村养老合作等。其他政策问题包括,如何让失地农民拿土地补偿的一部分买社保,创造商业保险模式、保险政策、保险产品,让进城的农民工为父母购买点商业保险等。

三农问题之所以被社会关注,是因为农民收入水平增长太低,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中国目前的收入格局是倒丁字形,80%劳动者属于低收入阶层。其中的一半已经从农村转移出来成为蓝领工人,平均年工资8000元左右;另一半是现在的农民,年收入平均3000元左右。GDP增长主要体现为20%人的收入增长,民工和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只有由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才从3000元涨到8000元。由于30%的劳动力等着从农村转移出来,劳动市场的竞争压力使这部分人工资不能增长。只有实现充分就业,这部分人的工资才能上涨。农村人口转移到10%以下还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如果是16亿人口,就需要更长时间。

如果依靠人口红利增长,社会矛盾不能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能逆转,会有比较大的风险。国际上拉美、印度因为收入差距太大,出现各种补贴、社会运动、财政赤字、外债、通货膨胀、金融危机,使经济陷入停滞。与此相比,失去人口红利的风险相对较小。在老龄化和充分就业之间进行选择,宁可要老龄化的问题,而不要不充分就业的问题。

人口老化、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与经济社会发展

曾毅(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0年总和生育率是1.22,如果加上25%的漏报,实际是1.62。如果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假设2012年后失去生育年龄上升的效应,总和生育率将提高到

1.7。二胎晚育软着陆方案假定平稳过渡到2012年,城镇终身生育率是1.8,农村2.27。

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总人口2050年12.6亿;二胎晚育软着陆在2050年总人口是14.6亿。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2025年将达到14.05亿的峰值;二孩晚育软着陆晚一点,2038年达到14.8亿的峰值。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2050年后人口增长速度是负的1-1.3%。

保持现行政策不变,老年人口比例和独居老人比例比二孩晚育软着陆都高得多,差距在2030年后急剧拉大。保持现行政策不变,65岁老人2050年占28%,2080年占38.6%,80岁以上老人占9%和17.6%。过高的高龄老人和独居老人比例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应该向二孩晚育平稳过渡。

两个方案的劳动年龄人口2030年后差别很大。长期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2030到2080年间,劳动年龄人口每10年减少1亿;二孩晚育软着陆在2030,2050,2080分别多2600万,1亿和2.74亿。劳动年龄人口急剧下降可能不是好事,劳动年龄人口过多会增加就业压力,这里面关系,请各位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一起探讨。

一孩半政策地区的出生性别比是124,二孩政策地区出生性别比是109。一孩半政策实际上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导向作用,导致了性别失衡;而二胎晚育软着陆不存在这种心理导向和负面影响。两种方案20-49岁婚龄女性与婚龄男性的比例的差异非常大,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现行政策不变方案在2030年到2050年2080年的总人口比二孩晚育软着陆少7840万,1.96亿和4.2亿,减少的人口基本上都是劳动力资源,只有2060年后,减少的人口中才有一小部分是老年人口。长期保持现行政策不变将导致劳力资源每十年减少1亿,是不可取的。

由于政府需要花费巨额财政支出对农村计划生育户进行养老补助,如果保持现行政策不变,这项财政支出将大幅度增加。如果实行二孩晚育软着陆,这项财政支出2021年达到72亿峰值后迅速下降,2050年几乎为零。假定计划生育户每年领取的600元养老金不变,保持现行政策不变比二孩晚育软着陆多支出5千亿。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补贴标准提高,财政支出会大大超过5千亿。

现行政策中,农村独女户生二孩和双独或单独夫妇生二孩的方案作为临时的过渡措施尚可,但作为长期政策调整方案会产生一些问题。农村独女户生二孩会产生心理暗示作用,男孩价值等于女孩两倍,使性别比升高。生二孩需要指标,可能会出现抢指标甚至假证明。双独单独夫妇需要抚养四个父母和两个小孩,抚养比是3:1。非双独非单独夫妇只让生一个小孩抚养两个老年父母,抚养比是1.5。存在公平问题。城镇双独单独绝大部分是城镇老住户,非双独非单独多是农村迁进来的新住户,现行政策可能会人为强化社会分层,老住户间通婚,新住户间通婚。由于与非双独单独子女结婚不能生二孩,有可能产生家庭矛盾。

评论

于学军(国家人口计生委政法司)

郭志刚教授从人口发展前景比较不同方案,倾向于人口政策的调整。我国人口发展,惯性大,周期长,具有不可逆性,因此人口政策规划要有前瞻性。以前过于强调人口过多的负面效应,对人口的比较优势和减少人口负面影响研究不够。

樊纲教授从社会公平角度论证不需要太多人口,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障以及劳动力转移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解决农民工问题,让农民从农村转移出去,是解决人口问题和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这一工作既要靠政府,也要靠市场。市场信号告诉人们去哪儿,政府为人口流动创造环境,让人们去该去的地方。

曾毅教授详实地论证了不同政策的后果,提出抓紧落实两孩晚育政策。说明任何公共政策都有利有弊,决策者要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利益,时刻关注政策的效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进行政策调整。

人口老龄化程度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生育水平,预期寿命和人口迁移。国际移民忽略不计;国内的人口迁移不改变整个国家的老龄化程度;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越好,但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会加深人口老龄化;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唯一可以调控的变量,就是多生孩子。不同政策方案,人口峰值相差1-2亿。

大家对与人口问题的讨论主要包括四个问题:多生1-2亿人口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多方面代价,包括环境压力、经济发展、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等,殊轻殊重;如果社会保障体系不变,多生1-2亿人能否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假设调控多生1-2亿孩子,会是谁生的,生在哪里,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是否能够就业;人们是否意愿多生1-2亿。

过去中国生育水平下降,主要靠计划生育。今天生育水平下降,有更多的非计划生育因素,包括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上升,人口加速流动,城市化

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孩子抚养成本快速上升,效益下降,结婚人口比例下降,离婚率上升,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不孕不育比例增加。

人口问题包括:生育问题、结构问题,素质问题和分布问题。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到低生育水平,且下降趋势并未停止,生育水平问题的重要性逐渐下降,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问题才是大问题。

自由讨论

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未来劳动力减少实现充分就业以后,我国的比较优势也不会完全丧失。如果2030年14亿人口充分就业,我国人均GDP是5-6千美元,与国际上是4万美元还有差距。下阶段发展应当靠提高生产率支撑经济增长及养老。

邬沧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政府面临三个困难:老龄化问题,失业问题,还有中国的继续发展问题。就业问题比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解决失业问题,也是解决老龄问题。现在社会保障的重点应放在中青年农民工和城市人口,解决他们的就业,对老年人也有好处。

赵耀晖(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拉美国家出现不稳定,和人口出生率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人口多的国家,失业率不一定高。人口政策如果放松,增加的是相对高技能的人,因为原来的独生子女主要分布在城市和较发达的农村地区。用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解决城市社会保障,同时再负担自己家里的父母,是不公平的。

樊纲(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篇6: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我国的人口、资源及环境发展的现状,并且论述了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协调问题。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亿,其中大陆人口为12.66亿。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大陆人口10年间共增加1321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01年我国年人口出生率为13.38‰,死亡率为6.43‰,自然增长率为6.95‰,总和生育率水平为1,8%。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2000年,我国15岁及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2%,比1990年的15.88%下降了9.16个百分点,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到3611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由8039人上升到11146入。同时,我国入口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0年,我国15-64岁人口比例为70.15%,比1990年的66.74%上升了3.41个百分点,0-14岁人口比例为22.89%,比199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为6.96%,比1990年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可见,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流动人口四个高峰相继到来,且相互叠加,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以及男女性别比例等问题交织,实现入的全面发展、统筹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国资源发展的现状

进入21世纪,我国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资源问题已成为最令人担忧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我国资源消耗的高峰期已经到来。根据中共十六大战略部署,我国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将在高速运行20多年的基础上,继续高速运行10多年,年均增长速将达到7.2%。高速发展战略离不开大宗资源的支撑,中国资源需求将急速增长。目前,我国90%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是来源于矿产资源,30%以上的农业用水和饮用水也都是来自属于矿产资源范畴的地下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矿产资源的消耗已呈激增态势,而我国目前在资源的使用上高消耗、高浪费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紧张形势。

(2)我国资源的自身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在资源总量上可称丰裕国,但在人均资源分配量上却是贫乏国,铁,锡、石油、天然气、钾、硫等大宗性矿产资源更为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完全依靠国内资源的局面将难以为继。据测算,按照现有探明储量和消耗速度,我国目前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10年可以满足需要的只有21种,到2020年只有6种。其中,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当属石油和铁矿石。一般认为,当一国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达到20%-30%时,就面临较高的风险。据此判断,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资源安全”问题。10-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严重起来。以2000年我国石油实际供应量为基数测算,如果供应量减少1%,使GDP的增长率下降5.83个百分点;如果减少5%,则GDP将负增长。2020年前后,若没有充分准备,“资源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瓶颈。我国环境发展的现状

30多年来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目前,虽然我国局部地区的污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和治理,但总体上看,污染程度依然居高不下,而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不少城市由于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受到“垃圾包围城市”的困扰。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源污染及土壤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和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等等,使得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2)水土流失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广泛分布,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随着城市化和工矿业的发展,地表扰动、植被破坏等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到356万平方公里,目前水土流失已经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3)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开采技术或冶炼技术等原因,我国矿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矿区,由于废气、粉尘及废渣的排放,使矿区的大气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矿业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废水,破坏了矿区的水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由于露天开采等粗放的开采方式,造成矿山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以及采空区的塌陷都极为严重。据对全国1173家大中型矿山调查,由于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遭到破坏的土地分别达到了1706.7公顷和743.5公顷,治理投资的费用高达2393.3万元。采空塌陷区面积达到201.4公顷,占矿山开发破坏土地面积的39.57%。同时,矿山开发占用并破坏了大量土地,并极易造成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4)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的生物多样性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目前大约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约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有398种脊椎动物处在濒危状态,约占我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

二、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的状态。目前,这种不协调发展的状况不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而且还产生了新的不协调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严峻性。人口、资源与环境整体发展不协调

当前,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其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人口与经济之间的不协调发展关系,主要表现在人口总规模急剧膨胀和劳动力适龄人口数量庞大对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随着经济产值增加,加大了对资源的大量

消耗和浪费,使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不断受到削弱和破坏,已出现了某些重要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污染和自然生态持续恶化。从另一方面来看,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人口、资源和环境各个子系统的内部发展不协调

从我国目前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人口、资源和环境各子系统内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非常普遍。人口方面,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效地抑制了人口自然增长,延缓了高峰期到来的时间,但同时,我国目前人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1)年龄结构的问题。我国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到2020年我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到2040年达到峰值年龄的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7%;

(2)新生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调。2004年7月15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有的省份竟达到135:100。到2020年,我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3000~4000万,这意味着平均五个男性中将有一个找不到配偶,将有数千万的男子无妻可娶,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光棍”,而且这一现象从明年开始将逐渐显现出来。

(3)人口将逐步进入负增长阶段。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如上海、武汉、浙江的余姚、常德、闽中等都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尤其是上海,已连续十几年出现负增长,这已经拉开了我国人口负增长的序幕。同时,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仍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日趋紧缺,有些资源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短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人均森林面积不足1/6,人均草原面积不足1/2,人均矿产资源也只有1/2。随着人口增长,各种有限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还将持续下降,对资源的需求却会大幅度上升。同时,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空心化现象仍将是一个长期面临的问题。尽管科学技术进步将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总体上仍将加重资源负荷,特别是加重了对土地和淡水资源的压力。我国环境资源系统的主要生物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超负荷的临界状态,一些有限资源已进入了承载力的临界点,如农业资源日益紧张,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我国的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动也直接影响着环境,尤其是人口数量长期持续增长,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已经开始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快速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也超乎寻常的增长。我国正以历史上最严峻的生态环境,担负着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人口活动量,生态环境压力超越了大自然许多系统的临界平衡极限。它直接威胁着当代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存条件,并将不断深化成为下个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危机之一。

篇7: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思考

摘要: 马寅初在经济理论上有不少建树,如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问题和人口问题,都有他的独到见解,有的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它的正确性。他为维护学术尊严,坚持真理的非凡勇气和高尚品德,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本文此外还讲述了人口和经济之同的关系及相互制约,以及对现阶段就业压力。并附上了一些解决方法,只有协调人口.经济发展,就业三者之同的关系,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关键词:马寅初 经济发展综合平衡 人口经济增长就业

1.马寅初和他的人口论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马寅初先生逝世已经32周年了。他在民主革命时期,为救国救民与反动势力进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维护学术尊严,坚持真理的非凡勇气和高尚品德,将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马老先生在经济理论上有不少建树。如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问题和人口问题,都有他的独到见解,的已被实践反复证明它的正确性。但当时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却受到了错误的批判,他被批判为是“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者”、“中国的马尔萨斯”、“一贯反对党、反对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理论战线上经过拨乱反正,对马老的错误批判,已作了平反,特别对马老先生的“新人口论”已逐渐为我国广大干部与群众所传诵和赞扬。

马老关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理论中,正确地阐明了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工业是主导的思想。马老针对我国人口增加得太快,而资金积累得较慢的现实,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人口太多,本来有限的国民收入,被六亿多人口吃掉一大半,以致影响积累,影晌工业化。因此,中国人口如继续这样无限制发展下去, 就一定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他竭力主张:“要提高农民分动生产力, 一面要积累资金, 一面要控制人口, ”努力“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入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他说:“人多固是一个极大的资源, 但也是一个极大的负担。我的新人口论主张保留它的好处,去掉它的坏处;保存这个大资源,但去掉这个大负担,方法是提高人口的质量,控制人口的数量。”马老这些科学论断和有力措她的建议,由子左倾思潮的干扰,使这些建议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而且对他进行了错

误的批判,致使我国的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1958年下半年以后,马老被点名批判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文字围剿和政治压力,马老却胸怀坦荡,无所畏惧。马老坚持真理的这一付铮铮铁骨和掷地有声的誓言, 将激励着我们后一代人。

2.我国人口与经济、就业的现状

人口与经济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一个生存问题。

2.1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制约关系

在社会中,消费者的数量总会超过生产者的数量。人口学将还没进入或已经退出生产领域的那部分人口称为从属年龄人口。中国人口结构现状如下。总人口:l,421,90,000,年龄结构:O—14岁:19.4%(256,600,000),15-59岁:69%(9ll,290,000)60岁或以上:11.6%(153,400,000)其中65岁或以上:8.1%(106360000)。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从属年龄人口比重大,社会负担高,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提高。而且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有:1)速度快,从成年型结构到老年型结构的转变,西方国家50~100年的时间,而中国仅用了20年时间;2)加速推进,2010年后老年人口的增加速度会越来越快。3)达到水平高,至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将比世界平均水平大6岁,4)是绝对量大,未来半个世纪我国将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总之,寻求新的筹资渠道不断充实社保基金,还要以企业和私人养老金计划、家庭养老和老年人自养等多种养老方式作补充。

2.2我国人口与就业形势

在就业市场主要是由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校的毕业生这三类群体组成。1)下岗职工数量呈现减少的趋势。由于劳动保障部颁发了关于做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人员有关工作的通知,基本上使国有企业由改制和主辅分离产生的下岗职工得到有效控制。2)农民工状况将得到缓解。虽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趋缓,但农民工的供给不会出现明显的短缺.主要有:第一。各级政府加大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力度。第二,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将被城镇医疗保险覆盖,优化了农民工的就业环境。第三,健全了劳动协调机制,强化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农民工的权益。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由于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增加,虽然每年硕士招生数量都有增加,能够使部分大学生推迟就业,但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仍然增长明显.

3和谐就业的对策建议

尽管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至6‰,但人口仍要持续增长10多年,人口将要增加2亿以上,2亿多人口对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十分巨大。经济发展在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上应该有所改变,构建人口、经济、就业三方和谐的发展有这样几个方面。1)加强社会培训。使居民都能够有机会参加培训确保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2)发展第三产业,积极疏导服务业就业领域。3)开放劳动力市场。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上途径多管齐下,可望将失业率控制在尽量低的水平。通过大幅度提高失业人员和城镇贫困人口的补助金标准,来确保现有的劳动者福利水平不致显得过低而导致因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

参考文献

[1]周梅妮.张振威.我国劳动人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分析[J]-商业研究,2009

[2] 胡子诚正确评价马寅初的综合平衡理论[J] 《探索》 1987年03月

[3] 周学馨 人口发展治理视野下的政府人口管理创新[J]-理论月刊2009(6)

篇8:我国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综述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 成人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迅捷、最有效的手段。结合我国当前的人口迁移问题, 探讨中国人口与成人教育发展的关系, 分析成人教育对解决人口迁移问题的重大作用, 展望成人教育未来的某些发展方向。无论对人口发展还是对教育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现状

目前, 国际间的人口迁移包括留学生的派出和接受、国际学术交流人员的互派、国际间的劳务输出和输入的人口迁移等。近几年我国跨国的人口迁移加速发展, 主要是留学生。根据Poston和Yu的估算, 1980~1998年间华侨华人的人口年均增长率约为2.4%。目前80%以上的海外华人已加入居住国国籍, 成为外籍华人。从目前我们对国际人口迁移的观察和初步研究来看, 在坚持改革开放的条件下, 中国国际移民的人数, 在未来50年内, 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从小康到达中等发达国家这一时段内将大为增加。我国人口国际迁移的主体方向是迁出大于迁入, 但都具有一定的规模。

二、人口的国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扩大功能

1. 成人教育的政治功能和跨文化教育功能应该加强。

人口国际迁移加速已成事实, 如此多的人投入到国际潮流中去, 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 他们作好了作国际人的准备了吗?他们能适应国际生活吗?我们知道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的一大特色;世界上的政治事件如恐怖主义、宗教冲突等层出不穷;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反恐主义是当代世界出现的一种观念潮流。我们知道国家间人们的交往在经济各方面交往都大同小异, 然而政治和文化的差异常常成为人们交往的瓶颈。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 成人教育的内涵应当扩展, 其政治功能应该加强。

从长远看, 成人教育者有责任去研发一种合适的结构和体系来传递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 如发展和平教育, 人权教育、民主社会教育、跨文化教育、多种宗教和信仰教育, 生态环境教育等, 在这里, 成人教育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有远见的、未开发的、高层次的教育, 是一种全球化教育。除此之外, 我们必须考虑出国目的, 人才培养不仅仅是输送, 而是交流, 我们要交流, 不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送给别人呀, 我们也要学会里斯的《谏逐客书》, 我们也要学会美国广纳人才, 我们也要纳、要留, 要把自己培养的人才真正有计划的使用, 所以要在改革我国使用人才制度的同时, 加强爱国教育。

2. 语言教育应该发挥关键作用。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 人口国际迁移当中, 无论是迁出还是迁入, 成人教育都应该加强语言教育。从目前全球化趋势来讲, 加强语言教育有着深刻的重要意义。跨文化交际教育原于两种不同文化的交往需要, 是为了方便人们的交往。外语教学是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好方式。语言学习和教育可以使人们在世界自由进行信息和思想交流;在多文化和多语言的世界里, 可以使人们相互理解, 接受文化和语言差异, 无论是个人、集体、地方、还是来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的国家, 通过相互影响来形成共同的多文化共同体;促进个人发展, 提高个人意识, 自信和思想行为的独立, 并具备社会责任, 以一种良好的欣赏的而不是歧视的态度对待他人和不同的文化。而目前我国面向成人的语言教育过于单一, 语言种类太少, 人们选择余地很窄, 面向迁入者的汉语教学就更少了。不能为人们的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事实上, 如果能开设更多的语言门类教育, 必定有更多的人去选择, 那么个体的人生发展机会就更多, 成功的机会就会更大, 从某种程度上说, 还可以缓解我国的人口就业压力, 提高人口素质。

三、当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现状

1. 国内人口迁移的基本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大量增加。主要迁移方向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最根本的迁移原因在于各地之间巨大收入差异;此外, 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都加速了我国的人口迁移。根据200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 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9.86个百分点。可见我国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在加速。本文仅重点谈农村人口迁移与成人教育。

2.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是重头戏。

我国农村劳动力状况极不合理。一方面剩余劳动力过多。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 是指超过农村产业需求的那部分劳动力, 其实质是许多农民正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的状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本身有很强的季节性特点, 这一特点决定了农业的劳动转化过程在时间上呈现出高度的密集性和分散格局, 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相对过剩。二是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 也把大量的劳动力从传统种植业中驱逐出来。山东菏泽教育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的李飞和孙峰华根据“四普”资料和1991年199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测算出2000年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0459.28万人。另一方面, 虽然农业上的技术进步和科学化程度有所提高, 但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仍然较低, 劳动生产率低下。这种状况, 是与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趋势相背离的, 也给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累积了沉重的结构性负担。

四、人口的国内迁移要求成人教育加强力度, 起主导作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方向是城市。为了解决上述转移层次低的问题, 提高迁移人口的自身素质, 走内涵式转移的道路, 成人教育在提高转移劳动力素质方面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正是因为农村普通教育的欠缺不足, 所以成人教育才有发展的必要, 从这种程度上说成人教育补尝教育的功能应得到彻底的发挥。一方面, 为提高人口迁移的质量, 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 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发展农村各类成人教育, 尽快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社会所需的各种实用的培训, 吸引和诱发劳动者获得高的劳动能力和职业变换能力, 帮助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高层次转移, 从而也可解决解决就业领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农村本身的需要, 农村成人教育还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在农村普及科学种田的各类培训、讲座等。真正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以最少的人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鲁伊.13亿中国人:多了, 还是少了?[J].三联生活周刊, 2005, (3) .

上一篇:供电所书面汇报材料下一篇:感慨夏天毕业的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