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论文提纲要求(格式)

2024-05-11

文科论文提纲要求(格式)(精选12篇)

篇1:文科论文提纲要求(格式)

内容摘要。一般为中文摘要,如有英文要求则要附上英文摘要。摘要应该以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围绕主题展开,明确介绍重点。一般用200-300字高度概括全篇论文的精华。

关键词。又称主题词,从论文中选出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单词或术语。一般以3-8个词以显著的字体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正文。1、绪论;2、本论;3、结论。

参考文献。在论文主体的后面列出参考文献,目的在于表明的科学态度和对前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并方便读者去查阅参考文献之前专门列出一项“致谢”。

论文的有关各部分全部誊清后还应加上封面,如指导老师有特别要求列出论文提纲的也应一并附上后并装订成册。封面按规定格式写上论文题目、主考学校、专业全称、指导老师、姓名、论文完成时间等。

篇2:文科论文提纲要求(格式)

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的内核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年轻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及突发事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注意师生间的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1.反思课堂气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一方面,年轻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另一方面,有的课堂表面看起来气氛异常活跃,但也要注意一定程度上是否忽视了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分析,是否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是否肯定是学生内化后参与的一种真实表现。

2.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爆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年轻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根源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年轻教师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年轻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

3.反思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孕育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在提倡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今天,教师一路铺垫化难为易的突破难点的教学方式值得推敲,学生是否真正克服了难点,能力得到了升华还是个未知之数,而且也违背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年轻教师不防试着尝试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让不同层面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争论中丰富提升认知。最后由教师居高建瓴地加以分析,排解学生存在的疑问。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让学生突破了难点,也使年轻教师掌握了大量不同学生思维习惯、认知水平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学大有裨益。在这个过程中,年轻教师只需顺势而发,不用考虑课堂的完整性节奏性等问题。

1.学年论文提纲格式

2.学年论文格式要求

3.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格式要求

4.写论文的格式与要求

5.论文格式要求

6.新闻论文格式要求

7.论文格式的要求

8.论文全文格式要求

篇3:《作者简介》书写格式要求

根据有关部门制定的杂志编排规范的要求,本刊所刊稿件均要有“作者简介”项,敬请作者(多作者为第一作者)在投稿时提供相关信息,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位,职称/职务,简历,研究方向或分管业务。

摘要:<正>根据有关部门制定的杂志编排规范的要求,本刊所刊稿件均要有“作者简介”项,敬请作者(多作者为第一作者)在投稿时提供相关信息,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学位,职称/职务,简历,研究方向或分管业务。

篇4:文科论文提纲要求(格式)

关键词:文科数学;现状分析;教师素养

教师专业化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而对于高中文科数学这一传统科目下的特殊一面更是需要提高教師的专业化素养去应对高中文科数学这一教学中的难点。

一、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一)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的现状

针对当前的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情况,笔者以问卷形式在C市的一所高中进行了调查,以期在小范围内看到高中文科生数学的学习情况。笔者对该校的两个文科班(一个重点班和一个普通班)100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作了一个调查统计,基本情况如下:60%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只是一般;14%的学生对数学一点也不感兴趣。15%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必要。对于学习数学的困难,学生们给出的答案很丰富,笔者发现只有少数几位学生谈到学数学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大部分学生给出的答案还是遇到不少的困难。对于你的数学老师教得如何?普通班的学生都用“一般”“还行”“还可以”来形容,也有少数同学对数学老师非常反感。而重点班的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老师教得很好。

在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高中文科数学教学现状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对于高中文科数学教师来说不得不算得上是挑战。

(二)文科数学学习的难点

1.学习心态不正,兴趣低落

很多文科学生对数学天生提不起兴趣,在学习中找不到方法,虽然倾尽全力,却收效甚微。自然而然地对数学产生厌恶、恐惧、自卑心理。

2.综合素质不高

常有人说:“成绩不好报文科。”文科班成了很多学生的避难所,这种趋势导致文科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

3.高中文科生数学思维的弊端

①数学思维的肤浅性: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②数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尽相同,其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③数学思维定势的消极性:由于高中文科生已经积累一些解题经验,很难使其放弃一些陈旧的解题经验,思维陷入僵化状态,不能根据新问题的特点作出灵活的反应,常常阻碍形成更合理有效的思维。

二、实现高中文科数学有效教学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要进行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数学修养,提高对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优化数学知识结构),提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能力。

(一)对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1.深厚的本体性知识。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扩充数学学科知识,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知识。

2.宽厚的条件性知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修养,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重视吸收现代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及教学模式。

3.广博的文化知识。教师要满足学生的研究兴趣,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4.丰富的实践性知识。教师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严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积累丰富的实践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二)数学教师五大转变

1.教育观念的转变。新课程侧重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情景—探究—应用”为主线,在这样一个层面上,让学生获得知识,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职能要转变。由“师道尊严”转向“陪伴学生的伙伴”,由“单向知识传递”转向“多结合信息交流”。

3.课堂设计要转变。教师要创设出多种多样的新情景、新模式,还要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注重教学目标的多重性、知识性,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教学信息,还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做到这些,才算是有效地做到课堂设计的转变。

4.教师的知识内存要转变。课改的新理念要求,教师的知识内存由传统教学的学科单一性转向拓宽知识视野,渗透学科间的知识,成为知识的多面手。

5.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

(三)数学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新课程中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

(四)数学课程评价要求定位在依纲不依本

我们一定要做到思维的转变,才能比较好地驾驭新课程,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巩固“双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达到了既动脑又动手的目的,这是新理念、新课程的要求。

(五)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借助电脑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想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和高中文科数学教学的现状就必然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此来满足新课标对高中文科数学的要求,实现有效的高中文科数学教学。

(作者单位 赵玉娇: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立波: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七中学)

篇5:成果鉴定材料要求及格式、提纲

(2011年起)

摘 要

第五部分 应用技术成果鉴定的技术资料

一、应用技术成果鉴定所需的基本技术资料

(一)计划任务书或者合同书(自选课题须提供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

(二)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三)技术研究报告;

(四)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包括原始记录);

(五)设计图纸及有关说明、工艺文件与图表;

(六)质量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

(七)查新报告;

(八)用户使用情况报告(2家以上);

(九)涉及污染环境和劳动安全等问题的科技成果,须有市级或市级以上相关主管部门出具综合评估报告或证明材料;

(十)局部技术已获专利的须提交专利证书;

(十一)已发表或交流的论文,被他人引用、推广应用情况的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

(十二)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具备的其他文件。

提供的鉴定技术资料和有关文件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引用文献资料和他人技术必须说明来源;鉴定材料文件必须打印、装订整齐、符合档案部门的要求。

二、研究工作总结报告的内容要求

(一)研制单位概况。

(二)选题立项的背景及其目的、意义。

(三)准确的完成单位(不包括一般试制加工单位及一般协作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名单(按解决该项成果技术问题所作贡献大小排序)。

(四)技术方案的论证和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

(五)项目研究进展基本情况。

如工业项目的试制、试产、试销、试用;农业项目的试种、试养;医药卫生项目的临床观察及应用等情况。

(六)研究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七)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计划任务目标与已完成指标对比表格,未完成计划任务目标的原因说明。

(八)研究工作的主要经验与体会以及下一步的研究发展目标等。

三、技术研究报告的内容要求

(一)概述:项目研究的目的,目前的技术现状,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既项目的难点)

(二)项目研究(设计)思路、原则,采用的详细技术路线、方法(措施)、技术原理(和机理)、试验方法、实验数据、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的效果及主要技术特征(性能、指标、参数)。(即项目的特点)

主要技术指标:工业项目需主要工艺、技术参数,装备水平,检测手段,原材料来源及消耗情况,环保、安全及卫生状况等;农业项目需试验设计,试验材料,试验方法,试验对比数据等;医疗卫生项目需各种实验数据、图表(图片)、统计分析,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结果,临床研究病例数及对照研究资料,随访资料及应用反馈材料等。

(三)国内外同类技术的背景材料,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分析。技术的新颖性、先进性、适用性、成熟度和创新点。(既项目的创新点)

(四)经济效益(一次性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及前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意义。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意见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设想等。

四、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的内容要求

适用于产品类科技成果鉴定,是对产品或工艺进行技术指标测试的结论性资料。包括:具体技术名称及内容,原订参数及测试结果,测试条件和方法,测试记录(包括原始数据和有关图表),环境试验后的特征及结论等。工业项目需主要工艺、技术参数,装备水平,检测手段,原材料来源及消耗情况,环保、安全及卫生状况等;农业项目需试验设计,试验材料,试验方法,试验对比数据等;医药卫生项目需各种实验数据、图表(图片)、统计分析,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结果,临床研究病例数及对照研究资料,随访资料及应用反馈材料等。

属检测鉴定的科技成果,须提供由国家、国务院各部委和省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测试分析报告及主要实验、测试记录报告(含原始记录)。

五、设计图纸及有关说明、工艺文件与图表

适用于产品类科技成果鉴定,须提供设计文件、工艺规范、有关图样(图纸)、生产工艺流程图、产品使用说明书、标准化审查报告、主要生产设备清单等。

六、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技术条件)是对产品的性能、参数、指标、质量、规格以及试验、工艺、检验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是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部门的一种共同技术依据。属产品类的科技成果,须提供产品或技术所采用的相关质量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其中,企业标准,须经市级或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备案。

七、查新报告

查新报告是指查新机构用书面形式就其处理的查新事务和得出的查新结论向查新委托人所做的正式陈述。它是通过文献检索,以文献为依据,针对具有实质性的内容、特征、性能、指标等,经过对比分析,真实地反映查新项目在国内外所处的位置和技术水平。需要与国际同类技术和产品进行比较的项目,必须提供国际联机检索的证明材料。

查新报告应由国家科技部、国务院有关部门及省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科技查新资质的科技信息机构出具。

八、用户使用情况报告

这是反映成果整体质量和使用效果的反馈性报告。它包括:成果名称、使用条件、运行、使用时间。成果质量稳定程度、使用及维护方便程度,外观质量和同类产品比较、存在问题、改进建议等方面的内容。用户使用情况报告应由直接使用的单位提供,一般不少于2家用户报告。

九、不同行业成果鉴定所需的补充材料

根据不同行业和专业特点要求,除规定的基本材料外,还需要提供以下相关补充材料:

(一)农业类成果 1.农林作物新品种(系)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成果,须出具由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在鉴定前组织专家进行现场实测的测产报告;新品种选育项目应有详细的育种进程、实验数据和区试报告,以及品种审定机构出具的品种审定证书。

2.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成果,应出具法定检测部门的检测报告、专家现场验收报告及用户使用证明材料。

3.农林作物微肥、有机肥、无机肥、复混肥等科技成果应出具法定检测部门的检测报告,应包括主要成分、生产工艺、产品标准。对增产部分应出具用户使用证明材料。

4.生物技术科技成果应出具法定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对有产品的科技成果应有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产品检测报告及行业准入证。

(二)畜牧类成果

1.经过国家畜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且核发的《畜种审定证书》。2.新品种繁育方面的科技成果已达到规定的数量,遗传性稳定的材料。3.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推广该项科技成果符合省畜牧产业政策的意见。4.涉及牧草产量、牲畜(家禽)饲喂等方面,须由省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委托的专家在鉴定会之前,进行现场实测,并出具实测报告。

5.涉及兽药方面的,应提供农业部备案批准的兽药证书,国家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或省兽药管理部门出具的兽药检测报告及兽药标准。

(三)水产类成果

1、在省内生产、繁育的原种、良种、品种和杂交种,须提供省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的审核材料。

2、从省外引进的原种、品种和杂交种,须提供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证明材料;从国外引进的须提交检疫证明材料,在大面积自然水域中推广的,须提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报告。

3、从省外引进推广的天然水产种子资源,须提供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在大面积自然水域中推广的须提供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报告。

4、涉及产量的,须由省科技成果管理部门委托的专家在鉴定会之前进行实地勘验,并出具勘验报告。

(四)工业类成果

1.相关的检测检验报告(由法定检测机构出具)2.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环境评价报告、安全生产证明

3.涉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的成果,必须提供主要组分的结构图;放射性物质必须提供法定检测部门出具的放射性检验检测报告;含毒性物质必须提供法定检测部门出具的毒理检测报告,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和操作规程。

4.涉及食品、化学农药、化学试剂、复混肥、溶解乙炔等产品的成果,必须提供有关行业部门的生产许可、卫生许可、市场准入证明、环境评价报告。

5.煤炭类成果必须提供采矿许可证、安全评价、环境评价报告 6.地质类成果必须提供地质勘察许可证明材料

7.建筑、建材类成果必须提供企业资质证明、有害气体检测报告、环境评价报告,天然物质还需提供放射性检验报告。

(五)医疗卫生类成果 1.科研设计方案

包括研究对象(病例)诊断标准与疗效标准;治疗组与对照组划分方法;施加手段方法;统计方法;项目实施计划步骤。

2.研究报告

包括临床研究和试验研究的全部内容。

(1)试验研究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提要、材料、方法与结果(包括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报告)、讨论分析和签名几大类。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的还应包括药效实验、抗菌抗病实验、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2)临床研究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题目、提要、概述、一般资料与诊断标准、观察方法、疗效标准、治疗方法、疗效结果(包括图表和典型病例)、讨论与结论;试验设计、总结、各临床负责人员的姓名、专业、职称及课题负责人签字、各临床研究单位盖章等。

①新药II期临床前研究包括制剂工艺和研究背景资料、质量标准和起草说明、稳定性实验及报告、II期临床计划等。

②医药包装、容器、医用材料及制品等,要求有材料质量标准和稳定性、毒性试验、生物相容性试验等。

③医用新产品要求有新产品的性能测试和运行试验报告,质量标准和技术规格,有关设计、技术图表、技术指标和环境测试报告,工艺和产品标准,审查报告,使用说明书,物资来源,成本分析研究及其他附件等,并提供样品和样机。

④新药、新生物制品必须具有新药证书或有关法定单位的检测报告及批准文号,环境评价需有调研设计,数据结果与国内外标准化比较等。

3.临床病例及统计表要求标明病人的病例号、性别、年龄、入院症状、出院时疗效。

(1)临床应用及观察实验报告要本着对照组、实验组随机抽样的原则(一般性疾病各组不少于30例,疑难病症不少于20例)。

(2)新药II期临床试验研究一般应不少于300例(其主要病种不少于100例),必须设对照组,其病例数根据专业和统计学要求而定;避孕药应不少于1000例,每例观察时间不得少于12个月经期;少见病种所需病例数视情况而定;临床验证一般应不少于100例,必须另设对照组,其病例数根据专业和统计学要求而定。

4.随访报告是指病人出院后,医院对病情进行回访的原始记录,须提供病人对病情治疗情况的证明材料。

5.涉及使用实验动物的,所使用的实验动物应符合《国家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必须有实验动物合格证。

(六)计算机软件类成果 1.软件需求说明书 2.数据要求说明书 3.概要设计说明书 4.详细设计说明书 5.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6.用户手册 7.操作手册 8.测试计划 9.测试分析报告

计算机软件类成果可参照国标《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8567-2006)编写鉴定材料。第六部分 应用研究和软科学成果鉴定的技术资料

一、应用研究成果(论著、论文)鉴定所需的技术资料

(一)计划任务书或编著出版报告

编著报告应写明著作编著出版的目的、意义,著作的内容摘要,编著方法,理论的创新性及特点应用情况,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参照应用技术成果的相关要求编写)

(三)著作样本

(四)公开引用或应用证明

指国内外重要书籍、报刊中引用、评价该著作的材料复印件及教学单位的应用证明材料,一般不得少于3篇(件)。

1.科技专著:要求提供公开评价、引用证明或外单位的使用证明。

2.科技教材:要求提供除本单位以外的教学单位使用教材(或作为教学参考书等使用)情况证明。

3.科普图书:要求提供公开发表的书评、读后感或提供相关技术应用部门的使用证明。

(五)发行量、再版次数及译成其它语种的证明 要求提供最新版本的科技著作样书或出版单位证明。

(六)国内外、同类著作的编著出版情况和对比分析报告

(七)查新报告

二、软科学研究成果鉴定所需的技术资料

(一)计划任务书、合同书或开题报告

(二)研究总结报告或规划文本

1.研究总结报告包括概况、研究方法、主要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等。2.规划文本包括历史现状调查分析集、发展战略集、可行性论证集、数据、规划、模型集等及各种图表集(网络图、结构框图、生产力布置图、规划图等)。

(三)专题论证报告或调研报告及有关背景材料

专题论证报告包括概况、分析、数学模型、方案及实现途径和与文字说明有关的图表等;调研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现状分析、发展思路、对策建议等。

(四)模型运行报告

包括模型概况与功能、模型框图及运行的主要内容和计算结果分析等。

(五)有关单位采纳或应用情况证明

(六)社会评价或效益分析报告

包括报刊评论、发表论文、获奖情况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

(七)国内外研究对照材料

包括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及水平、对比分析与结论、参考文献目录等。

(八)查新报告

项目完成单位:项 目 来 源 :研究起至时间:项目所属学科:(填到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联系人及电话:编写日期: 《XXXXXXXXXXXXXXX》项目

研究工作总结报告(公 章)

年 月 日

编 写 说 明

1、《研究工作总结报告》主要是从项目组织管理的角度编写,是对研究工作做事务性说明,而非学术性说明。《研究工作总结报告》是对项目研究全过程的全面回顾与总结,属于工作情况汇报,是评价研究开发工作的主要依据。完成单位须认真撰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齐全。

2、“项目来源”可填写:国家计划(基金)、省计划(基金)、市计划(基金)、横向委托、自选、其他。

3、“项目所属学科”按照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填写到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4、《研究工作总结报告》规格统一使用A4纸,打印文字采用4号宋体字,要求字迹清晰,页面整洁,于左侧(纵向)装订成册。

(一)研制单位概况。

(二)选题立项的背景及其目的、意义。

(三)准确的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四)技术方案的论证和研究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

(五)项目研究进展基本情况。

如工业项目的试制、试产、试销、试用;农业项目的试种、试养;医药卫生项目的临床观察及应用等情况。

(六)研究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七)计划任务完成情况。

计划任务目标与已完成指标对比表格,未完成计划任务目标的原因说明。

(八)研究工作的主要经验与体会以及下一步的研究发展目标等。

《XXXXXXXXXXXXXXX》项目

技 术 研 究 报 告

项目完成单位:项 目 来 源 :研究起至时间:项目所属学科:(填到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联系人及电话:编写日期:

(公 章)

年 月 日

编 写 说 明

1、《技术研究报告》是对项目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分析与总结,是评价项目研究开发工作的主要依据。项目完成单位须认真撰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齐全。

2、“项目来源”可填写:国家计划(基金)、省计划(基金)、市计划(基金)、横向委托、自选、其他。

3、“项目所属学科”按照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填写到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4、《技术研究报告》规格统一使用A4纸,打印文字采用4号宋体字,要求字迹清晰,页面整洁,于左侧(纵向)装订成册。

《技术研究报告》编写提纲

(一)概述:项目研究的目的,目前的技术现状,国内外发展的趋势,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既项目的难点)

(二)项目研究(设计)思路、原则,采用的详细技术路线、方法(措施)、技术原理(和机理)、试验方法、实验数据、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取得的效果及主要技术特征(性能、指标、参数)。(既项目的特点)

主要技术指标:工业项目需主要工艺、技术参数,装备水平,检测手段,原材料来源及消耗情况,环保、安全及卫生状况等;农业项目需试验设计,试验材料,试验方法,试验对比数据等;医疗卫生项目需各种实验数据、图表(图片)、统计分析,主要技术指标测试结果,临床研究病例数及对照研究资料,随访资料及应用反馈材料等。

(三)国内外同类技术的背景材料,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分析。技术的新颖性、先进性、适用性、成熟度和创新点。(即项目创新点)

(四)经济效益(一次性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条件及前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作用意义。

篇6:文科论文提纲

副标题――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

关键词:网络教学 asp 网络课程

摘要:本问简要介绍了关于网络教学的意义,以及我过网络教学的模式现状,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

目录;

摘要――――――――――――――――――――(300字)

引言――――――――――――――――――――(500字)

一、网络教学(XX字)

1.1 .网络教学现状-----------------------------------

1.2.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分析--------------

1.3.网络教学的优势-------------------------------

二、网络课程(XX字)

2.1. 教育建设资源规范-----------------------------

2.2. 我过网络课程模式现状与问题的思考------------------

三、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理论基础(XX字)

四、网络教学平台功能描述(1000字)

公告板--课堂学习--答疑教室--概念检索--作业部分--试题部分--算法演示-----

-- 技术文章--课件推荐--课件下载--资源站点--管理部分

五、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现实(XX字)

5.1.课堂学习-----------------------------

5.2. 公告板------------------------------------

5.3.概念检索-----------------------------

5.4.技术文章---------------------------------

六、数据库部分的设计与现实(1000字)----------

七、用户管理权限部分的设计与实现(1000字)------

八、结论(500字)------------------------------

九、参考文献(200字)----------------------

1.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2.法学毕业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3.英语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4.学年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5.会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6.专科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7.法学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8.会计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9.文科论文提纲要求

篇7:文科论文提纲步骤(网友经验)

(2)细致的资料调研,把初步调研再深入一部,看看这工作是否确实没被做过,也可以做两个最初步的简单尝试(可能是计算可能是实验,但一定都很初步),算是对自己的想法摸底试探一下,顺便再检验和细化一下研究提纲。

(3)开始研究,(比如说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已经对提纲中当初假设的结论进行细致检验了。一般我在这个阶段会写不少ppt,一方面是组会汇报用,一方面作为课题进展的record。光数据图表本身还不行,必须把分析加上去。之所以是ppt,是因为比大段文字好写,但是其中的逻辑检验并不弱,这个时候就是把提纲进一步细化,把逻辑分析过程都加进去的时候。

(4) 在分析数据和写阶段性ppt的过程中,有可能把事先的假设推翻了,那么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推翻了也可以产生一篇有价值的文章,说明另一个结论,那么可以写文章了。第二种,很不幸,推翻了这个研究就不太有意义了,写不出像样的文章,那么必须改换目标,重新做假设,重新设计实验。第二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但关键是要发生得足够早,(而且一般也不是把全部假设都推翻,只是推翻一部分),办法就是阶段性数据分析和阶段性ppt一定要做得勤做得严密,对细化提纲的逻辑分析部分时时要做并且时时严格检查自己。我之所以说提纲,是因为做这些事仍然不需要大段的文字,而只需要关键处的几句话,几个词(辅助以图表),中间的话靠说话(或脑子里想的话)串联。这个细化的提纲(在ppt里)会有很多“因为。。。所以。。。”的结构(不一定用这俩词儿),每一个“因为。。。所以。。。”都要想透彻,保证确实没有漏洞,如果有漏洞就要看还有什么实验是原先没有想到、现在需要补做、才能保证论证严密的。

篇8:论文格式及排版要求

用微软word排版, A4纸型, 左右边距2.5 cm;正文行距为固定值16磅, 其它均为单倍行距。

2、论文题目:小2号黑体居中。标题不超过20个字。段前10mm。

3、作者姓名:

多作者属不同单位时, 在姓名上标上与单位序号 (见下条) 对应的数字上标, 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 之间空两格;4号宋体居中。段前8mm。

4、作者单位:

多单位时, 单位名称前标上序号, 之间用分号隔开。且要在对应单位的作者名上加上对应的序号上标。一个单位不用标序号。小5号宋体居中。段前单倍行距。

5、摘要:

“摘要”二字中间一个空格并加粗, 加冒号, 放在摘要正文段首。摘要内容为小5号宋体。段前8mm, 段落左右缩进2个汉字, 单倍行距。

6、关键词:

“关键词”3个字, 小5号宋体加粗, 加冒号。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小5号宋体。段落左右缩进2个汉字。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1行。

7、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5个字加粗, 加冒号。多个分类号用分号隔开。分类号为小5号宋体。

8、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5个字加粗, 加冒号。文献标识码为小5号宋体。

9、英文题目:各实词首字母应大写。4号新罗马居中。段前8mm, 单倍行距。

1 0、英文作者姓名:

姓名拼音按姓前名后的顺序书写, 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 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写字母大写, 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多个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 之间两个空格。小4号新罗马, 段前8mm, 单倍行距。

1 1、英文作者单位:

单位首字母大写, 多单位时, 单位名称前标上序号, 之间两个空格, 如:1company 2.company;姓名上的角标同中文。小5号新罗马居中, 单倍行距。

1 2、英文摘要:Abstract加粗, 后面加冒号,

并与摘要内容空一格。5号新罗马, 段前8mm, 首行缩进2个汉字, 单倍行距。

1 3、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加粗, 后面加冒号, 并与关键词空1格, 如Key words:Word;Word,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5号新罗马, 单倍行距。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1 4、收稿日期:“收稿日期”4个字为6号宋体加粗, 加冒号。

1 5、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4个字为6号宋体加粗, 加冒号。内容包括:基金项目名称, 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个基金项目之间用分号隔开。

16、作者简介:“作者简介”4个字为6号宋体加粗, 加冒号。作者简介包括:姓名 (出生年-) , 性别, 学位, 职称。多个作者, 其间用分号隔开, 最后以句号结束。 (14、15、16三项为角注)

17、正文:单栏。中文为5号宋体, 首行缩进2个汉字, 段前8mm, 行距为固定值16磅。论文内计量单位及符号均采用国家标准单位及国际通用符号。

18、图片:图片必须有序号和图题。图号根据文章中图片数目按照阿拉伯序号标识出来, 图号和图题空两个字符格。图题居中, 排列在图片下面。中文为小5号宋体加粗;段前段后0.5行, 单倍行距。

19、表格:表头居中排列在表格上面, 表格编号按照阿拉伯字母排序, 表格编号和标题内容之间空两字符格。表头居中, 为小5号宋体加粗, 段前段后0.5行, 单倍行距。表内为6号宋体

20、一级标题:居左排, 中文为4号宋体加粗, 段前段后7mm, 单倍行距。

21、二级标题:居左排, 中文用5宋体加粗, 标题使用1.1, 1.2;单倍行距。

22、参考文献:居左排, 段前段后各8mm, 小5号宋体加粗。

篇9:文科论文提纲注意事项要点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科论文提纲注意事项要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根据论文题目,充分、大量的搜集查找资料。可以通过图书馆各类藏书和情报机构电脑文件检索,国际互联网络的远程登陆、查询、浏览或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来获取论文素材。还可以进行实地调查,可通过开会、访谈、观察、统计、论证、实验学习等方法来获取资料。

收集资料主要注意三种:

1、与论题直接相关的原始材料;

2、他人对该论题或相关论题的研究成果材料;

3、与论题有关的社会、文化、语言、历史背景等方面的材料。

收集资料既要有历史材料,也要有现实的材料;既要有正面材料,也要有反面的材料;既要有面上的`材料,也要有点上的材料;只有全面地拥有材料,才有可能产生正确而富有创见的观点,展开深刻而周密的论述。

有了充分的材料,还要进行整理分析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资料进行推敲、筛选,留下最能反映本质、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同时提炼和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论点,明确拟定论文提纲。

形成论点时应注意:

1、论点要鲜明,不能含糊其词,同时论点又要辩证,不能走极端;

2、论点要科学正确,不与常理和事实相背离;

3、论点要准确,不要夸大其词,防止偏颇。

拟定论文提纲可以是简单提纲,也可以是详细提纲。简单提纲只是概括地提示论文的要点;详细提纲则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详细的列出来,这样写作时就能更顺利完成。

篇10:文科论文格式

关键词:传统法律 刑事化 法律文化

人类历史上各古代文明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典,如西方的罗马《十二表法》,西亚的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及中国古代早期的《法经》,乃至由汉至唐制定的一系列的法典,大都包罗万象,无所不及。古人立法的不论刑事、民事、程序、实体等现代分类的标准,全部在同一部法典中予以规定的情形,后人称为“诸法合体,民刑不分”。

但为何西方会形成民刑分立,而中国传统法律却一直以刑法为为主,甚至民事行为也依靠刑罚解决问题。这种现象被学者将之称为“中国传统法律刑事化或公法化”,指出在中国古代,中国有刑法无民法,民事行为甚至违约行为概以刑法处罚之,可以说民事法律已经刑事化②。但为何同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中西方法制却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呢?

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学界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原因之一:是特定人群的价值追求不同,是文化类型的不同造成的。

这是梁治平先生的观点,他认为中西法制中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规定之不同,是由于中西文化类型的不同造成的。我国古代法律政令实际为道德之器械,以道德统摄法律,这也是我国古代法统一性的价值基础③。

古人于道德和法律实际是不加区分的,因而才“出于礼则入于刑”,立法者依其道德准则编制人类行为的法典,司法者则在实践中尽力推行之。婚娶、收养违制和幼卑犯等所以被视为严重的犯罪,是因为这类行为在道德的考虑上比较严重;田土、钱债等关涉民事者,所以为立法者所轻忽,又是因为它们在道德上无适轻重(所以民间细故)。这种对于行为的道德评估充分地表现于刑罚方面。

原因之二:由于传统中国国家权力和国家规念异常发达所致。

这是张中秋先生的观点,他认为,一个社会的国家集权和观念愈发达,其刑事也必然发达。如果发达到使个人独立存在的价值与利益变得无足轻重或基本丧失,国家代表了个人(个人完全消融在国家之中),侵犯私人权益是侵犯国家利益破坏社会秩序,那么这个社会的全部法律必然表现为刑法和刑法化法律①。

原因之,三:经济基础及“家国同构”的伦理属性所决定。

范忠信先生认为,中国自西周即出现的一家一户小农耕作、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由这种经济生活方式决定的全社会“一盘散沙”的性质,由这种经济基础决定的血缘家庭(宗族)的强大的内聚力(亦即排斥外来权威之力),可能历史地决定了:中国若要利用国家形式推动社会进步和增进共同福利,必须有比西方更强大的国家机构和集权权力,必须更经常、更强烈地向人们灌输国家观念。因为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的中国古代百姓最缺乏的正是国家观念②。

第二个问题,即为何私人间行为实际上构成对国家的伤害的问题?范先生是从中国“家国同构”的伦理属性上来解释的。因为家之伦理亦是国家这架政治机器的黏合剂,是以家之逆子必为国之乱臣,是以移孝可以作忠,是以“齐家”可视为治国手段之一。所以对家内成员问关系准则的侵犯(哪怕仅为民事侵害),实在有可能使国之黏合剂分解。至于这个家庭(族)和那个家庭(族)之间的民事关系,被视为国这个大“家”里的“兄弟”关系,互相有民事侵害也被视为违背了“兄友弟恭”,“贵贱有序”之类伦常,故也有损于国家的根本原则,威胁国家的立国之本,所以也要以刑罚治之。

以上各位先生的见解,都给我们以启迪,并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进路和方向。

但为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会产生道德和法律彼此不分,乃至引礼人法的情况,法律政令是如何成为道德之器械,道德又是如何统摄法律的?中国古人为何做了这样的选择?则需从中国法律文化的底蕴中作深层次的操析。

二、笔者的观点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出发去探源寻根。我们知道,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意识与法律制度两个方面。其中法律意识是其深层结构,法律制度是其表层结构。法律意识尤其是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思想通常对法律制度起主导作用,它往往决定了法律制度的特色和样态。

就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说,儒家法律思想无疑是其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论基础,而且决定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性状和风貌。同样它也决定了中国传统法律刑事化或公法化的形成。

1、由其思想根源与治国方略决定

儒家法律思想是有其哲学基础的即天道论和人性论。二者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理论根据。

儒家天道论赋予天道以道德的属性,天道成了道德化的自然法则。从“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出发,儒家道德法则与自然法则没有区别。认为人间的道德规则与宇宙的自然法则是相通的,“礼”既是道德规则,也是自然法则,它具有至上性、普遍性和权威性。照儒家的说法,国家的现行法律必须合乎礼,合乎礼的法律就是“礼法”。“礼法”代表了自然与人文的统一了法律的道德精神。实际上,“礼法”是一种道德化了的法律④。道德的法律化正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由此可知,在中国古代,立法者是依其道德准则编制人类行为的法典,以现代观点看来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违法行为,因为严重违反了道德准则,因此会受到道德化了的刑律的处罚,而不考虑所侵犯的权益的经济价值的多寡。是否会受到刑罚处罚,以及刑罚的轻重的.考量都是以这类行为在道德上是否已足够严重为标准,这些才是当时的立法者所重视的,而不是现今依特定的事件如民事、刑事、商事等而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这就可以从一个方面来解释梁先生提出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道德和法律是彼此不分,法律政令是道德之器械,道德统摄法律的观点。

另外一个理论根据是儒家的人性论,即“性善”论。但这一理论又经过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统治和实践的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正,但其仍是建立在“性善”的根基之上。

第一个阶段:性善说源于孔子的“仁”。孔子没有明白说出人性是善的,只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相近的“性”是一种性善论的说法。这种性是上天赋予的道德性“天生德于与予”。

孟子从这种善出发,发展为人的性善论。他认为,人性中有天赋的四个“善端”,即仁、义、礼、智这些内在的道德品质,其中“仁”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因此,要求推行“仁政”,由圣人担任最高统治者,推行道德教化。

第二个阶段:既然善与生俱来,人为什么会犯罪?国家为什么又要制定刑法?在面对现实和具体问题时,性善说无法解释清楚各种违礼犯罪及其原因。因此,荀子强调人的“性”是恶的,但他认为这种恶是可以改变的,他提出的“化性”说就是要用礼义教化来改变人的恶性。“恶必生乱”,因此,制礼必用刑罚,只有通过刑罚的教化才能使人变善。

第三个阶段:汉代巨儒董仲舒为了使儒家思想适合当时统治的需要,综合了性善和性恶的观点,将法家的思想吸收为其所用。根据天人感应理论,他提出了“性三品”说。所以,汉以后儒家化的封建法律在性质上

和法家系统的法律并无二致,依然是刑法或刑法化的法律。

因此,儒家法律思想强调道德教化的作用,贬低法律的价值。性善论者认为,既然人性是善的,罪犯就不是天生的。人之所以会犯罪,那是人性堕落的缘故。为了防止人性的堕落,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靠道德的教育,不靠武力和刑杀。道德教育的内容,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之类的伦理@。

对违反道德者施加刑罚时,重视的是刑罚的感化功能,强调的是诛心作用。所以,刑罚的终极目的还是落在道德上。可见,这种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德治”方略,与西方建立在“性恶”基础上的“法治”方略的相比,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古代思想家也认为,法律与道德有密切关系,法律中体现了正义等德性,遵守法律不仅是一种法律要求,也是一种道德要求。守法就意味着守德。他们也比较重视道德教育,但更重视法律教育,他们认为,道德觉悟的提高有助于遵守法律。西方的“法治”强调的是保护人民的权利和限制行政权力,而中国的“德治”,它强调法律的工具价值,把法律视为皇帝的“治民之具”。西方思想家特别强调道德中的“正义”内容,突出其与公正、公平、平等等价值的联系,而中国思想家则特别强调道德中的“仁爱”内容,突出其与家庭,国家等价值的联系。

2、中国文化传统对私人财产的否定造成的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意识动态,儒家文化对私人财产权进行了道德上的否定,即认为对私人财产的追求是道德堕落、人格卑下的表现,这种道德观念也直接影响到了封建立法,导致封建法律不注重保护私人财产。“父母在,无私财”,“子妇无私货,无私蓄”。儒家的这种观念对后来的封建法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唐律》规定“不孝罪”就是把“别籍异财”(分家析产)作为罪状之一,予以严惩。

至宋明理学家更趋于极端化,对个人利益持一种压抑甚至否定的态度。理学家们在义利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轻视乃至否定个人利益。在这种义利观的影响下,也就不能产生出一种真正的个人财产权利的观念,而保护个人财产的所有权制度也就更不可能被制度出来。儒家的“重义轻利”的观念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的长期影响,使中国人难以产生明确的个人财产权利的观念,而往往将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看成是贪欲横行、道德败坏的表现,中国法就不可能对私有财产形成实质的保护。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法律刑事化的成因,是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结果,其中主要是受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反映在法律制度中,则是一切法律制度都是维护以“礼”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服务的,是一种道德律,而不是西方的权利义务律。这导致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关注的是言行是否符合被法律化了的道德,而不是个人的权利义务,更不会考虑个人财产的得失,只有当财产与以“礼”为核心的统治秩序密切联系时,财产才会被附带的作为法律关心的问题;但本质上,仍然是维护反映“礼”的宗法等级秩序,侵犯财产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侵犯了财产后面所反映的宗法等级制度。

篇11:2022年语文科教师总结格式

五年来,我的语文知识可以说是收获多多。从上学的第一天起,赵老师就教我们学习拼音、方块字,认、读成为了必要的基础。从一年级的《失落的一角》,再到二年级的《犟龟》,我们不但学会了读、写、认,还学会了一些人生的哲理。

学会了读写认,我们踏入了更高的境界——学会认形近字,学会了多音字,学会了组词造句,还学会了理解和运用。渐渐地,我们又在词语的世界里攀上了一个高峰——近义词和反义词。我感觉自己对语文已经快到顶峰了。然而,我高兴得太早了,当遇上句子这个拦路虎时,我不得不停住了飞快前进的脚步。

可以说,句子是我最不拿手的。在作文里,我的句子经常会出现不通顺的现象。而且在考试中,造句、缩句、扩句我连连出错。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中我总是用词不当。不过,虽说我在句子这方面不拿手,但我依然很喜欢做这一类的题,因为,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我的能力。分段和读课文,我非常喜欢做这样的事情。分段可以提高我的概括能力,而阅读则能够提高我的写作水平。

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我总结出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首先要学会听: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抓住课堂上的40分钟,做好笔记。第二要学会说:经常和别人交往,有助于口才上的提升。第三要学会读和写。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阅读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大声朗读出来,还要及时把好词好句和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形成一份很不错的读书心得,才是大有收获。

五年来,我也养成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学习中,我书写认真,每次作业不但质量好,书写也很美观。课堂上,我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每天回家,我都会把今天学的知识总结一下。写作业前,我都会先复习今天的内容,写完后,再预习明天的内容,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利用这些学习方法,我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的听力考试中,我每次都能拿到满分。在朗读方面,我虽算不上是最好的,但也还不错。阅读方面,我能较好地理解文字内容。写字和写作方面,我认为这是我的强项。

篇12:文科论文提纲要求(格式)

为进一步提高同学们进行专业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能力,为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特制定传媒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和课程论文规范。

一、科研训练

科研训练一般要求在第4学期到第8学期前的寒暑假里或课余时间进行。一是要求传媒学院各专业的同学在假期中到新闻、广告、电视等各类传媒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网站等部门进行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二是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与专业有关的专业创作或研究工作。通过科研训练使同学们初步掌握进行专业科研的基本要求,充分了解各种传媒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使同学们及早规划自己的未来。

二、课程论文

参入教师研究的要在教师指导下联系实际,自行选题;进行研究或进行社会调查的,通过分析探讨,写出论文;在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或传媒单位,从事研究、观摩、专业实践的,提交研究报告、实践总结等多种形式;还可以针对某一课程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教师命题,对某一方向或专题进行探讨、研究、综述,写出论文。

三、论文的规范要求

(一)总体要求

1、题目:要对论文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要简明、准确。要求与专业实习内容结合起来确定课程论文的题目。题目应能反映自己对传媒类行业某一领域有较深刻领会,题目不宜太大,越具体越好。

2、在实践和查阅大量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论文的撰写,最好能与将来的毕业论文结合在一起。

3、课程论文的总字数不少于3000。

(二)课程论文的写作规范

为保证论文的规范统一,培养同学们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学校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制定传媒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格式规范,结合格式规范制作了参考范文,请各位同学遵照执行,请各位导师据此进行检查指导。

1、排版规范要求

课程论文(课程创作说明)均用计算机排版,A4纸单面打印(特殊要求除外)。上边距和左边距分别为25mm,下边距和右边距分别为20mm,装订线5 mm,行间距22左右或

1.5倍行距,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2、论文格式

(1)封面,使用学校规定的统一格式。

(2)题目。题目下方一行为专业班级,作者署名,再下一行为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署名。

课程论文题目(3号黑体居中)

××××专业学生姓名(小4号仿宋体居中)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姓名(小四仿宋体居中)

(3)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实践和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正文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造性。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其内容主要包括:

a前言

应说明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范围等;在综合评述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b论文内容: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涉及到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等要标明出处。有表格的使用三线表。

论文内容中一级标题“前言”等用黑体三号字居中书写,其它标题四号字体靠正文左边书写,与正文首行缩进2个字符对齐.所有标题应单独一行。正文字体选用宋体小四号。

各级标题编号采用“一”、“

(一)”、“1”“(1)” ……字体大小或样式应有区别。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上边距和左边距分别为25mm,下边距和右边距分别为20mm,装订线5 mm,行间距22左右或1.5倍行距。

(4)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建议应有外文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注释方法——在WORD中将光标移动到引用的段落后面(一般为句号前),点击 “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脚注-页面的底端-编码格式-①②③…――插入”完成第一篇文献注释,从论文的开始脚注引用文献,第一次按上面步骤设置后,从第二篇文献的注释开始点击“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插入”即自动完成每页参考文献引用的连续序号的注释。

引用的全部参考文献要在“参考文献”部分汇总,按论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

参考文献注释和文中“参考文献”汇总时参照下述格式书写:

A期刊

[序号] 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B专著

[序号] 作者.书名.其他责任者(如编者译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C论文集

[序号] 作者.论文题目,会议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时间(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年):起止页码

每条文献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排列,并应与论文中引用处所标注的序号相一致;文献序号后加一个空格,不加圆点“.”。

(6)附件

其它与论文有关的材料,如图表、译文及原件、影印件等。

3.范文

范文参考学院网站上《教学评估》一栏中的毕业论文范文。

4.课程论文上交时间

原则上应于第七学期结束前上交,有特殊情况的不得晚于第八学期开学后一周内。

四、有此教学环节的班级

编导0501,编导0502,传播0501,传播0502。

上一篇:管理经济学经典案例下一篇:小学生以微笑为主题班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