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25年时间开展了四届学报评优活动。研究会前理事长潘国琪先生曾主持首届学报评优活动并全力支持此后历届评选,他在接受采访时谈了学报评优的缘起、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这项工作的建议。他指出:推动学报事业发展是研究会的神圣使命,评优是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举措。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 篇1: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的多重维度

摘要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是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本质论”“特色结构论”“特色方法论”和“特色意义论”的总和。从本质内涵看,“特色”是一个比较性概念,内含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核心是凸显“差异性优势”;从构成要素看,学报“特色”的形成是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和形式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方法手段看,主要有“特色栏目”“特约主持人制”和“名家对话”等“特色化”实践形式;从意义价值看,特色办刊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本身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都有积极作用。要深入理解高校社科学报特色问题,须从本质内涵、构成要素、方法手段及意义价值等层面进行多维度反思。

关键词 高校社科学报 特色 特色论 特色化

赵强,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主要从事编辑学、城市哲学研究。

当前,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问题已成为学界和业界探讨的热点。针对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问题,虽然学界和业界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总的看来并没有形成一致看法。究其原因在于对特色本身缺乏反思,从而导致特色问题在本体论和方法论、理念和实践层面的混乱。笔者认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是针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本质内涵、构成要素、方法手段及价值意义的论述,“特色本质论”“特色结构论”“特色方法论”“特色意义论”是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的多重维度,要深入理解高校社科学报特色问题,须进行多维度反思。

一、作为本质内涵的“特色论”

由于对“特色”的泛化使用,学界和业界在谈到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时候,多数将其作为一种常识来理解,并没有对特色的本质作进一步的全面的思考。虽然有些学者用“独特”“风采”“个性”等与“特色”相关的语词来对“特色”加以解释,但这种解释只能给“特色”一个侧面说明,形成的是一种模糊的印象,并不能从根本上揭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本质问题。“熟知并非真知”,只有揭示特色的本质内涵,才能给高校社科学报特色以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特色应具有以下内涵:(1)特色首先是比较性概念,通过比较,一方面,呈现出该学报和其他学报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有层次上和程度上的表现,或是显著的和整体性的,因而是根本性的差异;或是不显著、局部的,因而是基本性的差别(如谈的问题虽然相同,但是角度、视域或方法不同,同样能够凸显特色)。另一方面在比较中凸显优势。特色不仅是一种事实性差异,更内含一种价值性追求,即通过“特色”,办刊人力图最大限度地呈现本学报优于其他学报的一面。特色往往和优势密切相关。不同的主编和编辑,独特的视野和能力,学报所依托的该校独特的专业设置和科研机构及学校所属区域的特殊文化,这些都是别的学报无法具有的优势,将这种比较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体现了本刊的特色。(2)特色是创新的一种形式,内含学报的不断发展,深层目的是使学报能够实现其学术交流和引领学术的功能。当前高校社科学报的现状是种类多,但是千刊一面,不能有效实现引领学术的目的,而特色就是摆脱这一困境,从而使学报获得合法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选择。特色是在不能完全实现专业化条件下展示其生命力的一种努力,是突破重围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有效选择,因此说,特色内含着突破重围、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含义。(3)特色内含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这主要是就特色的形成而言。所谓特色的偶然性,是指形成特色的诸多因素具有偶然性:如形成特色的主观因素即主编和编辑的知识构成、学术兴趣及爱好,以及学校的专业设置和科研机构的组成,甚至学报主办单位所依托的地区、区域的历史文化等,相对于高校学报而言都是偶然的。特色的必然性是指特色的形成又受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虽然社会科学研究从综合不断走向专业化、分支越来越细化,但现实是当前的学术管理体制决定了专业化不能根本实现,因此转而走向特色化。从这一点看,特色的产生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作为构成要素的“特色论”

特色不仅有丰富的本质内涵,而且有大量展示本质特征的显性和隐性的内容和资料。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不能凭空产生,必须依据一定的特色构成要素。特色的构成要素是特色展示自身的条件和依据,深刻分析特色的构成要素,是深入全面理解学报特色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特色的构成要素不能一概而论,当做进一步具体的分析。(1)构成要素的类型划分。总体来看,构成要素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主体要素,即具有能动性以及和创新思维有关的要素,也即人的要素,主要是编辑,尤其是主编的能力、人格、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另一个是客体要素,即能动性作用的对象,也即是主编、编辑加工作用的对象。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客观要素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隐性的内容要素和显性的形式要素。显性形式构成要素包括栏目设置特色、行文风格、版式特色、装帧设计特色等;隐性内容构成要素包括选题策划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及时代特色。这些显性形式要素、隐性内容构成要素和人的要素是社科学报特色的主要内容。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要素既有主体的作用,又有客体的作用,是主客观作用的统一。(2)构成要素的系统性。构成要素的系统性是对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把握。不同类型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关联的。高校社科学报特色的形成并不是某一个方面要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多种要素的综合作用下而凸显出来的结果。这些要素综合起来形成了社科学报的差异性优势。形式要素、内容要素和人的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栏目设置、行文风格、版式特色、装帧设计等形成学报形式特色的形式要素无疑受办刊宗旨、探讨的问题、选题策划、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特色、地域特色及时代特色等这些内容要素的决定和影响,而这些内容和形式的构成要素又都要经过主编、编辑的加工才能完整呈现出来,从而烙上主体要素能动作用的印迹。“……但选题策划、栏目设计、学科优势、编辑意识及其道德追求、价值标准及期刊所推崇的研究方法、行文风格等均是足以体现色彩和风格的要素。而在这诸多要素中,唯有编辑意识是能动的,要使其余的要素都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色彩和风格,都要依靠编辑特别是主编的作为才能成为现实”。[1]可见,学报特色是内容要素、形式要素和人的要素共同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作为方法手段的“特色论”

特色化是为了形成特色而采取的手段、方法和途径。学科拼盘、普遍趋同、低水平重复是当前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存在的突出问题。“但事实上,真正有价值的跨学科研究的成果根本填不满众多的综合性期刊的版面,绝大多数的综合性期刊都呈现出学科拼盘的特点”。[2]为扭转这一现状,学界和业界都将特色化作为方法和手段。特色化过程也是编辑尤其是主编在差异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一定模式和途径使综合性学报的特色性在现实中呈现的过程。“所谓‘化’,就是要把对某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作为一种基本固定的模式来操作,特色化也就是高校社科期刊要在与特色相关的所有要素或部分要素方面尽可能地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以加深读者对学报的印象。可见,特色化是一种办刊方法”。在特色化的过程中应该贯彻一种“生态过程观”。高校社科学报的宗旨和定位、编辑主体、编辑客体及针对问题进行原创[3]等特色化链条中的环节虽然在形成社科学报特色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每个环节都不足以孤立形成学报特色,学报特色的形成过程应该是这些环节的联动,是过程的综合。

当前,特色化实践的形式主要有“特色栏目”“特约主持人制”和“名家对话”等类型。“特色栏目”是高校社科学报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本校学科与科研优势或地域特点与历史传统为基础,开设的具有时代特色和学术针对性的稳定而持久的栏目。特色栏目将差异性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使问题意识和创新理念得以凸显。“特约主持人制”是高校学报特色化的又一创新形式。特约栏目主持人是某一学科或某一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作为优势栏目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特约主持人能够充分发挥其分管学科的专业性与前沿性的巨大优势。“特约主持人制”的引入,可以实现学术资源共享和办刊优势互补,是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化办刊的有效探索。[4]“名家对话”是又一种高校学报凸显特色的形式和方法。这种方式易于处理那些有争议、悬而未决或存在模糊认识的问题。名家对话这种特色化办刊形式为争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商谈在学术形成机制中的特殊优势。“名家对话”符合学术发展规律,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当然,这几种特色化形式可以综合体现出来。这几种特色化的实践形式成为众多高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其深层原因在于,它们从学科综合到问题导向、从完全依靠编辑到广泛吸纳学者、从封闭办刊到开放办刊的办刊实践,在神与形、主与客、内与外三个层面实现了新的有机统一。三个层面的有机统一适应了当前高校社科学报亟待变革的要求,对提升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引领功能,推动高校社科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有特殊意义。

有一点需要强调,“特色”和“特色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特色”主要侧重“特性”。因为特色主要由主编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等主体因素决定,因此特色具有不可复制性;而“特色化”主要强调“化”,在操作层面解决特色问题,是一种可以操作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呈现一定的环节和技巧。放弃特色这一神而专注形式的“庸俗特色化”是“去特色”的首因。当前,一些高校学报不顾特色条件和科研现实,一味地搞特色栏目就是“庸俗特色化”的典型表现。

四、作为意义价值的“特色论”

这里的“作为意义价值的特色论”是指有关高校社科学报特色办刊对期刊发展乃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的观点和看法,根据对特色办刊的作用和意义的认可程度,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激进特色价值观”“保守特色价值观”和“温和特色价值观”。“激进特色价值观”极力鼓吹“特色”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的根本作用,主张把“特色”提升为办刊的最高理念,甚至把“特色”上升到决定高校社科学报生死存亡的高度,认为特色不仅对高校社科学报发展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进步都有根本意义。“特色生命论”“特色生存论”和“特色灵魂论”等都属于此观点。“保守特色价值观”极力反对抬高“特色”对办刊的意义,认为“激进特色价值论”所鼓吹的“特色”未必是特色,而且特色办刊并不符合社科研究规律。换句话说,人文社科研究根本就不需要所谓特色化,“特色”有悖办刊宗旨和学术使命,一味追求特色是编辑界作风浮躁的表现。业界部分编辑持此种观点。而“温和特色价值观”既不完全赞成特色价值生命论,也不完全赞成特色否定论,既不像激进主义那么乐观,也不像保守主义那么悲观,而持一种“夹缝生存论”观点,把特色办刊作为一种无奈选择看待。这种“温和特色价值论”首先认定专业化办刊从根本上符合当前人文社科研究从综合向专业细分发展这一规律,但是现存的期刊管理体制、学术评价机制乃至当前的教育体制却使专业化办刊短期内无法实现。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高校社科学报才选择了“特色”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笔者基本认同“温和特色价值观”的观点,但是不完全等同。笔者认为,在当前的高校社科学报管理体制、学术评价机制及教育体制没有根本转型的条件下,特色化办刊虽说是无奈的选择,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方式。从内容上看,特色办刊加深了对某一问题的深入理解,推动了新思想的持久争鸣与交流,在学术研究上产生了标新立异的效果;同其他办刊理念相比较而言,特色办刊旨在通过一种话语权的塑造来谋求高校社科学报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术的交流,推动综合性学报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总体来看,特色办刊对学报本身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虽说由于体制原因专业化办刊短期内不能实现,但即使体制的束缚解决了,高校社科学报走上了专业化发展之路,相信特色发展依然需要,并且其功能和重要性也不会因为高校社科学报实现了专业化转型而有所削弱。

参考文献:

[1] 朱剑.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发展[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2] 朱剑. 学术风气、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J]. 苏州大学学报,2011(2).

[3] 韩璞庚. 学术期刊的编辑理念与刊物特色[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

[4] 廖智宏. 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与栏目主持人论[J]. 出版广角,2010(8).

作者:赵强

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 篇2:

完善评优机制推进学报事业发展

摘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25年时间开展了四届学报评优活动。研究会前理事长潘国琪先生曾主持首届学报评优活动并全力支持此后历届评选,他在接受采访时谈了学报评优的缘起、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这项工作的建议。他指出:推动学报事业发展是研究会的神圣使命,评优是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举措。四届学报评优活动成绩卓然,充分展示了学报的成绩,评出了导向,树立了标杆,鼓舞了士气,为名刊建设、为学报的良性竞争、为学报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他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优机制,修订评委聘任办法,实现动态管理,以使学报评优活动健康持续开展。

关键词: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学报评优活动;机制保障

先生1937年生于湖南望城,属牛,慈眉善目,性格温和、诚恳、幽默,工作勤奋。他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曾多年担任研究会秘书长、常务副理事长、理事长,为研究会的创立、发展、壮大付出了大量心血。1999年他亲自主持了研究会首届学报评优活动,对此后举办的历次评优工作,他也给予关心,全力支持。值此研究会成立25周年之际,笔者走访了潘国琪先生,就评优活动的有关问题向先生求教。

宋:1999年研究会举办首届评优活动,当时有着怎样的背景,其初衷是什么?回顾往事,令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科学文化事业也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我国高校学报事业伴随着这股暖暖的春风,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20世纪90年代,全国社科学报数量超过千种,质量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很有影响力的学报。1988年学报有了自己的行业性组织——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这是我国社科学报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行业组织。以杨焕章理事长为首的研究会工作班子,根据当时学报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的需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编辑队伍建设方面:开展编辑学研究,举办编辑教育培训班,推进编辑学者化,表彰优秀编辑,等等。编辑理论素养和编辑技能的加强,大大提高了学报的学术含量和编辑含量。随着这些工作的开展,全国学报加强了沟通和联系,编辑同仁增进了友谊和团结。因之,众多学报人认为,不论是学术大环境,还是学报小环境,开展全国学报评优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在上述背景下,研究会为了推动学报事业进一步健康繁荣发展,为了回应学报人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积极酝酿开展一次全国学报评优活动。当时有这样一些想法,一是通过评优,展示新时期我国高校社科学报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二是通过评优,树立标杆,发挥示范作用;三是通过评优,使各学报衡定自己的位置,总结得失,向新的目标出发;四是通过评优,形成你追我赶、争优创新的良好局面。应该说,研究会的这些想法是蛮好的,代表了广大会员的意愿。但评优迟迟未能付诸行动,直到1996年我任理事长,这件事仍在搁浅。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当时社科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因而无可遵循,全国性的社科学术期刊评优活动也极少见,因而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从主观上讲,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想把这件事做好,但又怕做不好伤了和气,影响团结,因而总是处于信心不足的状态。后来经过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1998年内制定好评审标准,确立评审程序,于1999年正式启动。这次首届评优活动,带有尝试性,但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成功的标志是,评出的结果比较客观而准确地反映了学报的实际状况,评出了导向,树立了标杆,鼓舞了士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1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9卷第5期

宋媛完善评优机制推进学报事业发展——潘国琪先生访谈录

通过首届学报评优,我深深感到,学报研究会最主要的使命是全力推动学报事业的发展,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转,学报评优的唯一目的也在于此。我在这件事情上曾缺乏信心,有过犹豫,但经过努力,还是办成功了。为什么能办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作为研究会工作班子的领头人,自身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坚定的信心,要紧密依靠广大会员,要善于汇聚工作班子的集体智慧,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做到了这些,最终就能把好事办好。

宋:目前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评价问题,大致有两种机制,一种是同行评价,是关于研究成果的一种价值判断;另一种是专业机构的评价,比如是否入选三大核心期刊和三大刊物的摘转率,以及有关文献评价研究机构统计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做定量评价。那么,您认为从学会角度进行评优活动,其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潘:你所说的这两种评价机制,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按现在通行的说法,就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我看到的一些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大都兼顾了这两个方面。当然具体内容上会有不同,各项指标的权重也有区别,执行当中就更有差异。我们在报刊上常看到批评某种评价体系的文章,指出某体系如何不科学、不合理,等等。应该说,不少批评者的某些意见是合理的,但遗憾的是,这些批评者并未或很少提出自己的一套主张。这说明,社科学术期刊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制定一个科学而严密,又被多数专家认可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很难的。需要集合一批专家进行十分认真而深入的研究。

究竟什么样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是科学的、欠科学的或不科学的,我真说不上来。但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倒有点看法。我参加过一些评优活动,在操作过程中,有的评委很看重量化指标,诸如文章转载率,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获奖情况,等等,着重于定量分析。有的评委则偏重于平日对某刊物的印象,着重于定性分析。这算不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呢?我认为,应该算是。在我看来,有的评委偏重于平日对某刊物的印象,说明其读过某刊物,这应是一种定性评价。除此以外,那些量化指标里包不包含定性评价呢?对这个问题,专家们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是包含有定性评价的。比如,就转载率而言,二次文献的编辑大都是学有专攻的,他在选文时是经过分析、推敲、比较而作出判断的,尤其是一篇文章多次被转载更是如此,这当然包含了定性评价。又如,被引频次,凡引用者应是相关学科的研究者,在一般情况下,认为对其研究有价值才予以引用,尤其是一篇文章多次、十多次,甚至上百次地被引用更是如此,这当然也包含定性评价。总之,我认为,数字本身体现的是量,数字背后包含着质,也就是说,包含了对文章的价值判断。所以,在学术质量评估(包括评优)中,既要看重定性评价,又要看重定量评价;既不要指责偏重于定量的做法,也不要轻视评委的“印象”。当然,这二者究竟给予什么样的权重则是值得研究的。

我们学报首次评优,采取的虽然也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但在具体做法上有其独特之处。

一是在定量方面,数据的使用比较合理,除了各申报单位自报的数据外,研究会还委托文献计量单位根据三大文摘多年转载率的数据,重新制作了各学报三年、五年平均转载率的排序表,这样就能显示出各学报质量稳定的程度,因而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正。

二是定性方面,下足了工夫,做得比较准确。首次评优,共聘请学报界23位评委,他们既有专业特长,又有多年的办刊经验,能够全面把握所评学报的质量和水平。这23位评委足足忙了九个日夜,大部分时间是审读文章。在各自审读的基础上再分组作定性分析,判断文章的学术价值,而后提交总评委会讨论确定。以上两点,应是首次学报评优较为独特之处,而正是这一独特之处,评出的结果赢得了广大学报同仁的认可与赞扬。

宋:学报评优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四次,您觉得取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要对学报评优成绩做出恰当的评估并不容易,需要学报界同仁共同总结。我作为一个亲历亲为者,也只能大致概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学报评优推动了学报事业的发展。前面谈到,学报评优的初衷是要展示新时期高校学报的成绩,是要树立标杆,发挥示范作用。通过四次学报评优,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初衷,学报的成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就示范作用而言,由于树立了标杆,其办刊经验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发挥了助推作用。比如,由“双十佳学报”发展到“三十佳学报”,百强学报由100家发展到第四次评优时的160家,优秀学报由86家发展到第四次评优时的219家,优秀栏目由3个发展到第四次评优时的204个。更为可喜的是,这些数字里面蕴含着学报人的强烈责任感,争先恐后的上进心,不断创新的办刊理念,以及攻坚克难的勇气。如果说,那些数字是学报评优的显在成绩,那么,这些可贵的品格则是学报评优累积的精神财富。

第二,学报评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举其要者有三。一是评价标准有特点。开展学报评优首先要有一个标准,没有标准就无所遵循。学报评优标准是在多次调查的基础上,由研究学报质量评估专家起草,广泛征求意见,经反复修改而制定的。这个标准内容比较全面,各项标准分解得比较细致,如业务标准就分4个方面11项,所赋分值也较恰当、精确,可操作性强。以这样一个比较严密、客观的标准衡量各学报大都能与实际相符。这一标准经过四次评优实践的检验,作过一些补充和修改,已更臻于完善。二是评审过程有亮点。亮点之一,学报评优先是由各省市学报研究会进行初评,几乎每家学报都申报参选,这就有广泛的基础。而后推荐到全国学报总评委会总评。这就为优中选优提供了保证。亮点之二,在总评过程中坚持遵循“三公”、“三不”、“三严”的原则,即公开、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搞本位,不徇私情;严格执行标准,严肃认真操作,严守评审纪律。这就确保了评优的质量。三是奖项名称有创新。学报首次评优,经过集思广益,在奖项名称上没有按惯例分一、二、三等奖,而是分“十佳”、“百强”、“优秀”三等。虽然实质上也是一、二、三等奖,但奖项名称不同,等级概念模糊,受奖者的心理感受比较舒坦,因之,受到了广大学报人的称道。这一奖项名称沿用至今,仍有其吸引力。

十多年来积累的这些经验,体现了研究会历届工作班子努力的艰辛,凝聚了广大学报人的智慧,是一笔值得珍惜的宝贵资源。

第三,学报评优为教育部名刊工程的实施作了铺垫。教育部名刊工程启动之前,学报评优进行了两次。其评价标准、评价原则,以及评优中的某些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为名刊工程准备了条件。我记得学报第二次评优活动的时候,教育部社政司靳诺司长为启动名刊工程做准备,驱车百余里,亲临评优现场作调研,和总评委进行座谈,了解评优具体情况。后来制定的《教育部社科名刊实施方案》,吸收了评审标准中的某些内容,如将“《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所提供的数据及排序”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还特别提到应参考“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1999年和2002年两次评奖获奖情况”。事实上,学会评出的“双十佳学报”和“三十佳学报”中的大部分已入选教育部名刊;入选教育部名栏的也基本上是学会所评选的优秀栏目。仅就上述情况而言,学报评优的成绩也是不可低估的。

第四,学报评优已成为常态化。为什么要评优,实际上是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报事业。每家学报质量的提高,毫无疑问,主要是靠各编辑部苦练内功,评优只是一种外部动力,但这一外部动力的作用却很重要,因为通过评优,各学报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定出新的目标,或是更上一层楼,或是奋力追赶;还可以在比较中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长,发现自己的软肋,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又可以学习兄弟院校学报多样的办刊经验和办刊路径,以检讨和修正自己的办刊理念。总之,评优这一机制可以激发全国学报的蓬勃活力,形成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局面。研究会已实现评优常态化,连续坚持了十多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不容易,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绩。

宋:从1999年到2013年,评优活动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学术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您觉得今后学报评优应该有哪些机制保障,以促进评优活动健康而持续地开展?

潘:学报评优既然已成为常态化,今后必定要不断地持续开展下去,而且应越做越好。为此,就要有更好的机制保障。

我认为,首要的还是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或说是评价体系。应该说,现在的评价体系是有优长的,但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还是如何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问题。学报评价体系文本中在定量方面规定得很具体,容易把持,而在定性方面则无明确实际操作的要求,定性与定量如何权重更是阙如。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与此相关的是,由于二次文献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关注度不同,表现在转载的数据上就不一样。因此,二者在定性与定量权重上也就应有所区别。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细化的规定。另外,随着新情况的出现,或说是学术生态环境的变化,“评价体系”也应增加新的内容,比如,学报数字化实现的程度,国际论文比,等等。因此,对现有的评价体系有必要加以修订,使之更科学、严密和完善。

如何建立一个更周全的评委聘用机制也是很有必要的。四次评优的评委都是聘用学报界的同行专家,如前所说,这有其优长之处,但也有一种反映,认为这种评委组成方式,是学报自己评自己,过于封闭。这种意见不无道理。其实可以考虑聘请部分高校和社科院系统的学科专家担任评委。从他们的角度审视学报,可能会得到一些新的启示;而他们通过评审学报,对学报会有一个整体和深入的了解。这种评委组成方式,有利于互相交流信息,更有利于保证学报评优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平、公正。

另外,我还主张学报评优应建立一种动态管理机制,就是说,受奖学报应有进有出。比如某学报是“三十佳”,如果质量滑坡或出现其他问题,下次就应降低获奖等级,让其他具备“三十佳”条件的学报补位。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获奖学报始终有压力感,有危机感,不敢放松懈怠,不敢高枕无忧,从而不减争雄之志,长久保持奋进不止的精神状态。这种动态管理机制,必会使获奖学报以及研究会的学报评优活动保持恒久的活力。总之,学报评优不能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倘若如此,久而久之,评优就会丧失其应有的功能,以致最后归于沉寂。当然,要实行动态管理,难度是很大的,有诸多问题需要细致研究,但为了评优能健康持续开展,为了学报事业的繁荣,再难,只要有勇气面对,必定是能做好的。

在访谈的最后,先生鼓励我统计历年来学报评优情况,认为这些统计资料也许会对今后评优活动的开展和学报史的编写有所助益。谨遵先生建议,我对学报评优情况进行了简要概括并作了初步分析。

宋:研究会四次学报评优活动情况简要统计及分析

(一)基本情况

之一,1999年,研究会举办首届全国学报评优活动,20家学报被评为“双十佳学报”,100家学报被评为“百强学报”,86家被评为“优秀学报”,1家学报荣获“特别贡献奖”,33家学报荣获“质量进步奖”,3家学报荣获“栏目策划奖”, 3家学报荣获“整体设计奖”。

之二,2002年,研究会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评优活动,共评出“双十佳学报”22家,“百强社科学报”112家,“优秀社科学报”125家,1家学报荣获“特别贡献奖”,37家学报获质量进步奖,19家学报获栏目策划奖,13家学报获整体设计奖,6家学报获编辑质量奖。

之三,2006年,研究会举办第三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评优活动。在奖项设置上与以往相比有所调整,“教育部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单列为“全国社科学报名刊”,“双十佳”学报增至“三十佳”,最终评出“全国社科学报名刊”11家,“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30家,“全国百强社科学报”154家,“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2家,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48家,特别贡献奖1家;在栏目奖项方面,评出“全国社科学报名栏”16家,“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116个。

之四,2011年,学会举办第四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活动,共评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根据教育部公布名刊名单)26家,“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34家,“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160家,“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19家,“特殊贡献奖”1家,“特色栏目”204个。

(二)数据统计

1.学报奖此处将评优奖项“社科名刊”、“双十(三十)佳学报”、“百强学报”、“优秀学报”统称为“学报奖”,以区别于栏目奖项。

在奖项的设计上,评优活动有意淡化了第一、二、三等奖的级别区分,但如果将其还原,则 “社科名刊”、“双十(三十)佳学报”等同于“一等奖”,“百强学报”等同于“二等奖”,“优秀学报”等同于“三等奖”,可看到不同级别获奖学报数量的变化(表1)。

作者:宋媛

高校文科学报管理论文 篇3:

浅谈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优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高校文科毕业生,抓好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文科教育改革的关键。本文旨在指出目前我国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实验教学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文科实验教学;数学体系;优化设计

许多人认为,实验是理工科学生的专有业务,高等学校的文科生不需要教学实验,更不需要实验室,这种观念在理工科院校尤为盛行。对于理工科院校是否需要文科实验室这个问题,一些长期致力于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学者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高校通常会安排文科学生在本科毕业前到企业、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参加锻炼实习,让学生借此接触了解社会,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但这种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实习有很多弊端,如学生的实习岗位和今后的工作岗位契合度有一定的差距;其次,如今企业大多数岗位都是流程作业,而实习学生一般被安排在某个固定的岗位,所以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好工作;再次,因不能全程伴随实习过程,教师因此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和解决。[1]而文科实验室教学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弊端,文科实验室教学发挥的这种重要作用决定了它应该受到重视。但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中,由于学科发展和教学条件的弱势地位,文科专业连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还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就更谈不上实验教学了。因此,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优化问题,就特别值得思考。

一、目前理工科院校文科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文科实验室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在建设文科实验室时一般照搬理工科实验室建设的模式。这种模式大多是根据实验项目的需要,建设满足实验教学和科研需要的实验环境和设备等。教师和学生则在符合实验项目要求的实验环境中,根据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的数据、结论。而照此模式建设的文科实验室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大量建设信息港、数据库和模拟环境,忽略了人文社会科学最本质的法则。比如在社会学方面的调查访谈中,非常重视前期的数据采集和素材收集,而不是依靠简单的技术手段的提高。所以,按照理工科实验室建设的文科实验室常常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在这种实验室中进行的教学活动也不可能达成教学的目的。

2.文科实验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理工科院校,由于文科实验教学缺乏一套相对健全的实验教学体系,严重制约了文科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文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实验教学体系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理工科院校往往忽视文科学生实验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理工科院校传统上忽视文科教育的重要性,文科教学基础比较薄弱,而文科实验教学更是文科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理工科相比,缺乏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记录、实验教案、实验报告等基础性指导文件。

(2)文科实验教学考核标准不健全。不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和传统的工作量计算方法误导教师形成了一种观念,他们普遍认为实验教学费时费力且工作量计算系数远不如课堂教学,因此多不愿参与实验教学。据调查,在很多理工科高校,实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系数与课堂教学工作量的计算系数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文科教师不愿意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也没有具体的硬性要求来规范教师的实验教学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所以,文科试验教学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加强和提高。建立完善的文科实验教学考核标准有利于约束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教学指导,也有利于约束学生完成各项实验项目。文科实验教学的考核标准既是对教师实验教学方法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考核标准的落实和强化有助于文科实验项目的展开。因此制定人性化的文科实验教学考评标准是当务之急。

(3)文科实验室教师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统一的实验室教师职称和待遇评定标准,专职实验室教师在工资待遇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其他授课教师或行政编制教师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实验室教师在实验室教学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4)实验室人员配置不足。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实验教学指导队伍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学术梯队;在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养提高上,缺少统一的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培训制度。

二、转变理工科院校中

文科实验教学的观念

1.转变理工科院校中行政管理层的观念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层掌握了整个学校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高校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等决策都是由高校行政管理层做出的。因此,如果理工科院校中的行政管理层对原本薄弱的文科实验教学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文科实验教学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制约。目前在很多理工科院校中,忽视文科实验教学的现象极其普遍。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不少理工科高校管理者认为文科和理工科不一样,不需要做实验,更不要说要有实验室了,或者认为文科只需要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室,用以存放一些文科资料和档案等就够了。这些观念已经落后于新的教育改革观念,也不符合社会对文科学生要求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事实上,“传统文科实验室的功能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验证和演示,随着现代科学不断的分化、综合,传统文科实验室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文科发展的需要。新的文科实验室的任务是结合文科各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和教学手段,对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构造虚拟环境,进行仿真、模拟,解决现代人文科学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社会问题”。[2]107 只有高校行政管理层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文科实验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去,才能有效地促进理工科院校中文科实验教学的提高。以法学专业为例,该专业非常需要把案例分析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实验教学方式。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实验教学只需要一些教学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就可以了,但由于没有一个具体的情境和实践环境去实践,很多时候这种实验教学达不到实践操作的效果。由于老师不可能带所有的学生参与到法院或者检察院的实习中,传统实验教学的缺失是让法学老师头疼的一个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理工科院校可以参照其他文科学校教学的做法,建立模拟法庭。学生可以通过模拟法庭切实了解审判机关的工作流程和感受法庭上的审判气氛,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模拟法庭中得到实践和锻炼。

2.转变高校文科教师的观念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主体和高校发展的重要软件资源,他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理论上讲,由于在活动空间、教学媒介、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不同,高校教学方式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相对独立的,但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上应该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教师普遍认为高等教育以理论教育为主,实验教学可有可无,这种观念导致很多高校在理论教学方面都有完整的体系,如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合理的课程设置、精选的教学书目、较成熟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制度。而不受重视的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实验教学,甚至连自身的实验教学计划、实验大纲、实验教案都没有。[3]理工科院校中理工科的学科基础较强,据调查,64.2%的理工科老师有轻视实验课的潜意识,这个比率在文科老师中更达到了90%以上。所以改变传统的重课本教育轻实验教学的观念对于文科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在文科教育改革以及文科实验教学改革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人大将传统的一位教师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笔的旧教育模式转变为重文理渗透、重实验、重了解社会的新型文科教育模式,将单纯的课堂讲授发展为课堂讲授与现代化实验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文科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方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3.转变文科学生的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环境,文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境。由于受传统学习观念的影响,很多文科学生认为学习任务就是把课本知识学好,实验课程可有可无。在这种错误的学习观念下造就的学生,往往书面考试可以拿到高分,可是实践能力较差,学以致用的目的没有得到切实落实。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很多文科学生认为在大学里没有学到知识,这样的大学教育不能不说是失败的教育。事实上,实验教学对培养文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意义重大。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文科实验教学有着课堂理论教学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实验教学不仅传授学生以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人文素质的综合提高与实验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108-109 现代文科实验教学要求文科学生主动转变传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优化学习方法,将课堂学习和实验学习结合起来,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加强理工科院校中文科

实验教学优化的改革

1.加大文科实验室经费的投资力度

文科实验教学在很多理工科学校也有了一些发展,大部分情况属于一种自发的、分散的建设,投资力度较小。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等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文科教学没有引起理工科院校的领导的足够重视,学校行政领导忽视了对文科实践教学的投入。人文学科在理工科院校通常都是后起学科,文科学院和文科专业的建设也比较晚,理工科学校在文科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很少。

(2)学校管理不到位,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分散,各院系只管自己的事务导致实验教学的资金无法及时到位。

(3)学校实验室在实行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的同时,各院系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没有达成统一意见,学校规划投入到文科实验教学建设上的资金成为空谈。

建立高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学府的要求,必然要加大学校的学科调整和各相关专业的整合和联系,因此一定要加大理工科院校中的文科实验教学的投入。理工科院校在加大对文科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更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以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文科实验室建设资金到位并且实现常态化。

2.加强文科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稳定、业务素质高、充满活力的实验室学术队伍是文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根据文科实验室的技术特点,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既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和人文素质,又要熟练掌握一些先进的实验手段和方法。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109

(1)在设立文科实验室工作岗位时,应该将本学科中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吸收进入实验室,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稳定的专职和兼职队伍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梯队。青年教师具有较为先进的思想和活跃的学术能力,是高校教师的新生力量,要大力吸引青年教师进入文科实验室,带活文科实验室队伍。

(2)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

(3)加强实验教学和教务管理,制定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实验教学规章制度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纪律。

(4)制定激励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制度和政策,提高其在进修、提高、评优、福利、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待遇以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统筹规划文科实验室建设并进行科学化管理

理工科学校行政领导和文科专业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文科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了解所在学校文科发展的状况和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情况,充分调查其他学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可取经验,统筹实验室建设,打破和取消规模小、教学任务少、功能单一的文科实验室,优化整合资源,增强文科实验室的综合实力。根据学校长远的发展方向和要求,结合学校其他基础实验平台的建设要求,打破专业界限,以学科为基础构建文科实验室,并对现有实验室进行重新优化和设计。

四、结束语

实验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或“经验学习”。 由于起点低、基础差,而高校文科教育又处于重大的调整转型发展过程中,高校文科的实验教学因此承担着非常艰巨的使命。开展文科实验教学,必须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文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强应用能力”的社会需要人才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郝春燕. 对文科实验教学的几点认识[J]. 实验室教学,2006(5):9-10.

[2]徐婷,张晓燕,等.大学文科实验教学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0).

[3]许征程. 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39.(责任编辑、校对:臧莉娟)

On Optimizing the Experiment Educational System of Liberal Art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ies

ZENG Kai, TANG Wei

(Key Laboratory of Instantaneous phys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作者:曾凯 唐炜

上一篇:农业研究机构分析论文下一篇: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