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编辑网络传播论文

2022-04-25

摘要:高校学报编辑对高校学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为了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编辑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编辑水平、创新能力等,为高校学术的发展打下基础。较强的专业素质、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的编辑创新能力是一名优秀的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学报编辑网络传播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学报编辑网络传播论文 篇1: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刍议

摘 要:若想使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得到进步,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发展,从而使其可以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学报身负传播知识等重责,因此在对其进行编辑时,需要对其不断地创新,从而使其充分发挥应用作用;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将就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编辑管理、观念以及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性研究,以期可以使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得到更多进步。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创新

为了对本校的教学成果及科研成果进行展示,需要通过高校学报等相关学术期刊进行表达,基于此,高校需要对学报的编辑工作产生足够重视,并且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其进行创新调整,从而使学报这一文化阵地发挥其应有作用,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普及,并且予以后人更多的启发和引导;为了实现以上目标,需要对编辑工作进行创新调整,将更多专业化、信息化的内容融入其中,并且对理念、策划、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促进高校学报的发展。

一、将创新工作渗透到编辑团队

若想使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质量有所保障,需要对编辑团队及团队内的人才进行重视,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和优势,并将创新工作向高校学报编辑团队进行渗透,促进学报的未来发展;基于以上方面需要,需要对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进行培养,从而为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很多高校无法为创新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由于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并且未能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受到一定阻碍。

为了更好的开展编辑团队及人才的创新工作,更好的完成高校学报编辑任务,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对编辑工作进行创新调整:

(一)与外界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为了使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编辑团队及编辑人才得到更多的创新发展,便不能闭门造车,因为固步自封便无法使编辑工作得到更多进步和发展,也就无法更好的应对时代及社会的需求;基于以上情况,编辑人员需要和他人进行更多沟通,从而将所有人掌握的信息进行共享,分享彼此之间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感悟和经验,更好的对学报的编辑工作进行创新。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一双“慧眼”,从而发掘更多的英才,将更多的优秀作者作品进行收录;当作者遇到问题和困难时,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者需要给予作者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并且和作者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沟通,从而更好的了解作者写作情况及思想状态,为之后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对编辑工作的创新工作予以更多重視

高校的领导层人员必须从思想层面进行改变,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作用及意义有更多认识,从而使编辑的创新工作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具体来讲,可以从薪资待遇方面入手对工作进行调整,并通过为编辑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氛围等方面招揽更多人才;此外,学校可以与实力强劲的名校进行更多交流对接,从而招揽到更多专业水平较高的编辑人才为学校进行效力。

(三)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手段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者的各方面素质及专业水平进行提升

目前,我国高校的很多学报编辑工作者并非专业出身,因此在开展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时可能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基于此,学校需要从编辑规范、技能等方面入手,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从而使编辑人员对编辑工作的相关法律条款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更多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培训教育,高校编辑人员的学术素养及编辑水平也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而这样的人才进行学报的编辑时便可以为学报的规范性及标准程度提供更多保障。

很多情况下,高校学报的专业性及学术性较强,若非专业出身的编辑人员对其进行编辑时,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阻碍,基于此,编辑工作者需要对自身认识进行培养,确保日常工作按时完成的基础上可以对自身水平进行不断的提升,开阔自己的学术眼界,阅览更多的专业书籍,最终使自己可以更好的开展今后的编辑工作,更加自然、熟练的将创新元素纳入稿件的编辑工作中。

二、从观念层面进行转变和创新

编辑人员若想对高校学报进行更好的编辑和创新,需要从思想观念层面上进行创新调整,为编辑的创新奠定坚实基础;随着观念层次的转变和创新,编辑人员便可以自然而然的将创新向日常工作中进行渗透,将所有细节工作进行创新调整,下面将就其进行细致分析:

首先,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需要将精品战略引入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对编辑工作进行创新,精品学报可以使编辑工作打破现状,更好的展示其专业性及学术性等特点;编辑工作人员需要对精品意识进行提高,对题材进行丰富和创新,并将表现形式进行完善,从而使人们可以透过学报对此学校特点等有更多认识。

其次,对自身的知识进行丰富,掌握更多新的科学知识,使自己的眼界拓宽,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从而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编辑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学报可以具备更多本校特色和新意,扩大读者群,增强高校学报在学校及社会方面的影响力。

再次,现在我国正在进行文化转型,在这一特殊的时期,高校学报除了需要承担知识的普及、传播任务之外,还需要对文化构建及创新等方面工作进行负责,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些使命,编辑人员需要将文化构建等意识植入与脑海中,从而实现观念创新,进而实现对学报编辑工作的创新。

最后,通过实践及理论基础的辅助对编辑观念进行创新。创新意识并非观念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基于这种情况,学报编辑人员需要对自身水平进行提升,通过更多的实践对经验进行积累,不断的充实自己,最终才能对编辑内容的学术价值等方面进行精准判断,更好的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进行创新。

三、对编辑管理方面工作进行创新优化

编辑人员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进行创新优化时,需要对编辑管理方面的创新工作产生足够重视,这也是编辑工作得以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基于此,编辑者需要将饱满的精神和热情投入编辑工作中,对原有的消极怠工态度进行转变,最终使学报编辑工作的效率及质量有所保障,下面将就编辑管理方面的创新工作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首先,主编需要对自身水平及判断能力进行提升。为了更好的对编辑工作进行创新调整,主编需要对稿件进行精准的判断,学报编辑工作中,初、复审意见对主编的决定具有重要影响,最终得出的终审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了达到以上方面要求,执行主编需要对评语中的干扰因素及个人色彩因素进行排除,从而提炼评语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做出最终的判断,并科学合理的对稿件进行创新,做出通过与否的决断。

其次,上一点中提到的初审对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编辑人员需要切实做好稿件的初审工作,从而更好的完成稿件判断及审核工作;稿件内容可以被认为是判断工作的重要依据,当然还需要对本校对学报形式、宗旨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考量,并对通顺度及发表价值等内容进行判断;复审之前的初审工作对学报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学报质量水平,所以编辑人员需要对初审及筛选工作重要性有更多认识,从而选取价值及学术性较高的稿件进行发表。

最后,上面两点中也提到了复审工作,而复审工作对编辑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由于“门户之见”于学术界而言并非罕见之事,再加上个人观点的差异等原因,可能使人们对稿件价值有不同看法,基于此,需要对复审人员的选择方面引起重视,从而对文章价值有更加精准的把握;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进行创新时,编辑人员需要对其合理性及适度性方面进行把握,而复审专家的作用正体现于此,执行编辑在对复审专家进行选择时,需要对其责任心、专业等方面因素进行考虑,从而使复审工作发挥更多作用。

四、对策划选题进行创新发展

策划和选题可以被看作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第一步,因此若想对编辑工作进行创新,可以对策划选题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下面对其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对固步自封办报模式进行创新调整,面向社会对其进行改变,从而使实际和理论之间进行更好的联系,让二者共同进步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其次,形成创新意识,在策划和选题时能够考虑到创新方面的要求;编辑人员需要对读者需求等有所了解,从而更好的完成策划及选题的创新;编辑人员可以对新方法、理念等方面信息进行搜集整理,最终使选题的创新及质量水平有所保障;再次,对目前研究尚浅的课题进行取材,从而使选题更“新”,开展此类工作对编辑人员的文学素养方面具有较高要求,考校学报编辑工作者的能力,因此编辑人员需要从自身进行转变,对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内容进行掌握和了解,从而使选题编辑工作具有更多价值和新意;最后,和专业人士建立更多联系,通过座谈等形式进行研讨,对选题工作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还可以将专家们最新且价值较高的文章稿件收录到学报中;以上方法通过对选题时机及内容方面的“新”实现了學报编辑创新。

除此之外,编辑人员还需要将更多现代化、信息化技术融入编辑工作中对其进行创新,让稿件的接受、深度及加工等方面的编辑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高校学报更好的完成知识的传递、普及以及启发后人的目的,需要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进行创新调整,本文对相关的编辑工作创新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对策划、选题、编辑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完善,希望负责此项工作的编辑人员可以借鉴文中的观点及建议对己身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的不足进行调整,从而更好的应对时代的需要,促进我国高校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参考文献:

〔1〕江波,罗雯瑶,刘景芝,等.高校学报编辑胜任特征模型的初步构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7):733-738.

〔2〕江波,罗雯瑶,刘景芝,等.高校学报编辑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一项实证研究[J].出版科学,2016,24(2):47-50.

〔3〕杨红梅.高校学报编辑的角色变迁及其基本定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75-978.

〔4〕温优华.网络传播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三大理念[J].出版发行研究,2013,(1):44-46.

〔5〕钟晓红.高校学报编辑职业素养自我修炼之路:碎片化学习[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5,36(6):135-138.

〔6〕王玫武,章颖,潘伟彬等.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报编辑的心理现状及对策——兼谈高校学报编辑素养的提升[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62-6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作者:徐阳

高校学报编辑网络传播论文 篇2:

高校学报编辑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高校学报编辑对高校学术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为了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编辑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编辑水平、创新能力等,为高校学术的发展打下基础。较强的专业素质、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的编辑创新能力是一名优秀的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素质

高校学报是传递高校科技信息、学术知识的重要载体,而质量以及水平的高低也将取决于编辑人员的素质水平,可见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素质水平高低的重要性。为了保证高校学术以及科技信息传播的顺利进行,应保证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学报编辑需具备的素质

(一)较强的专业素质

高校学报编辑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提升高校的教学水平。高校学报编辑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以及较广的知识覆盖面,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劳动特点。高校学报编辑在撰稿、组稿、选稿的过程中,应多与读者、专家以及作者交流,并应多抽时间参加学术会议,全面掌握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发展动态,以便于编辑选取更为优秀的稿件,发挥出编辑的最大效应。在对专家稿件编辑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应做到实事求是,能够对各科各专业研究的了解度提出合理的质疑,而且,专家的稿件所带来的影响力极大,如果稿件的研究方法不够严谨、研究结构不够成熟、稿件的内容过于陈旧的话,一旦征用很容易误导读者,同时也会影响到专家的声誉,更不利于高校学术的研究发展,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凭借自己娴熟的专业素质严格把好稿件的质量关。在对年轻知名度不高的人士稿件编辑的过程中,应将其与专家稿件有效区别开,并且应将稿件的应用价值以及学术水平的评审点调整到与其能力相符的水平,编辑亦应通过自身的专业素质给这些人士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从中选出更多优秀的稿件,全面提高高校学术水平,为高校的学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学报编辑除了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1]。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对编辑工作有献身精神和热爱精神,更应有不怕吃苦受累、甚至牺牲个人利益更好地完成工作的意识。另外,由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会存在一定的矛盾现象,应合理处理好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要真正做到勤奋向上、谦虚谨慎、正直宽容,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三)专业的编辑能力素质

编辑必须要具备专业的编辑能力素质,才能做好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

1.较强的编排操作能力。编排操作能力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也是影响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例如,很多职称人员所撰写的论文,经常出现文理不通、语句不顺的现象,这时则需要编辑人员对其进行修改或提出一些修改建议等[2]。通常状况下,高校学报编辑人员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编排操作能力,主要是需要编辑人员熟练掌握修辞知识、语法规则等,同时,还要对文字有一定的驾驭能力,掌握相关的人工语言,例如,图标语言、数学语言、计算机语言、符号语言等,准确地发现稿件中的语法不贴切、文字疏漏和错误等问题,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修改,从而保证刊物稿件的质量。另外,编辑应善于对稿件期刊总体设计有一定的审美观,不仅要保证期刊稿件编排的质量,同时也要从期刊总体上体现出美观性。

2.较高的文稿鉴赏能力。高校学报编辑应严格遵循期刊的宗旨以及专业发展状况鉴别稿件的价值,不仅要做好选稿阶段的工作,同时还要进行加工定稿,因此,要保证稿件符合期刊的要求,则需要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具备较强的文稿鉴赏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稿件的质量[3]。文稿鉴赏能力是编辑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以及学识修养等为基础总结的能力,如果一位编辑具有较高的文稿鉴赏能力,说明这位编辑也同样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大量的实践中不断累积形成的,这大多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编辑人员。新编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实践经验较少,但新编辑却有着较新的知识结构、创新性思维、新的思路,这是老编辑很少具备的,也就是说,新编辑、老编辑都有着各自的文稿鉴赏能力,如果相互探讨、交流、学习,可以让各自的文稿鉴赏能力更上一层楼。

3.较好的编辑创新能力。编辑创新能力是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要想提升创新能力,必须要提高编辑的研究和学习能力,因为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专业范围越来越广,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性越来越强,各科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同时,对高校学报编辑的知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学报编辑应不断地通过研究和学习相关的新知识,了解更多前沿动态,掌握各科专业知识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承担高校学报编辑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二、高校学报编辑素质能力提升的策略分析

(一)积极做好在职编辑人员的再教育

当前高校学报编辑素质水平对高校学术发展的影响极为严重,因此必须保证高校学报编辑具备较强的编辑人员素质[4]。当然,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之下,对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要保证编辑人员素质水平能够满足当前的发展现状,就必须做好在职编辑人员的再教育工作,确保在职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编辑人员需及时更新、调整、补充,这样才能避免编辑的知识面出现陈旧、老化的现象,这也将影响到编辑对新问题、新事物、新观点的洞察力,缺乏独到的见解,势必会影响到编辑的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到学术的发展。在职编辑人员应更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更要跟踪当前最新的科学技术,并时刻关注最新科技成果,以此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科技信息等,不断培养编辑人员的职业敏感性、科学素质等,为高校学报学术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另外,在对在职编辑人员进行再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用在职攻读学位、自学、进修等方式,不断地丰富编辑的知识面,使高校学报编辑真正能成为一个可以掌握时代发展脉搏的编辑,这样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有效促进学术的进步。

(二)组建高素质编辑队伍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编辑队伍支撑,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提升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不仅要对在职编辑人员进行再教育,同时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编辑队伍,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5]。面对高校未来的发展,应将现有的编辑人才能力最大的发挥、潜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因此,应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对编辑人才起到激励的作用。另外,在正确激励机制运用下,不仅能够鼓励大批的编辑才干,同时也更有利于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员,尤其是一些高学历的青年人加入,将会给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增添新鲜的血液,更有利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全面提高编辑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也极为迅速,而且,信息化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对提高编辑工作效率有着极大地作用,但由于一些编辑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使得高校学报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受到制约,不利于编辑工作效率的提高。面对当前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中所存在的这方面现状,应通过提高编辑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为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效率的提升做出一定的贡献。在网络时代发展下,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主要通过网络传播,而且,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信息传播环境也向着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这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当务之急,高校应提高编辑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编制一支掌握先进现代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的编辑队伍,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效率。另外,有着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编辑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大量的知识,一方面可以便于自己学习,提升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先进的学术研究,为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科知识的不断更新,高校学术发展也在不断地摸索知识的前沿。编辑在高校学术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应将自身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不仅要具备编辑的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同时更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掌握更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为高校学术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参考文献:

〔1〕徐红星,徐云峰,陈海林,张向凤.江苏省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现状分析[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01).

〔2〕占莉娟.高校學报编辑增强与作者对话有效性的着力点[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05).

〔3〕王丽婷.基于目标体系的高校学报编辑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01).

〔4〕杨荣星.论编辑素质对学报学术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02):132-134.

〔5〕孙国军.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及优化途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7):127-129.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作者:姜黎梅

高校学报编辑网络传播论文 篇3:

基于SWOT分析法的中国高校学报发展环境

摘要:中国高校学报大都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办刊模式,具有内向性和综合性。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是其普遍存在的通病,办刊理念和学术竞争力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局限性,无法适应学术期刊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高校学报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剖析了中国高校学报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和面临的威胁,以寻找各因素最优匹配的决策方法,激励其调动优势,增强竞争力,提出了增强中国高校学报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四大发展战略:精品化战略、国际化战略、集群化发展战略和网络化战略。

关键词:高校学报;发展环境;SWOT分析法;发展战略

高校学报一直以来被视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窗口,在推动社会变革、促进科技发展、增进文化交流、发现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30余年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国外科技期刊也随之不断入侵,中国高校学报的办刊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是中国高校学报存在的通病,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综合性办刊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术期刊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1]。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高校学报应该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改革步伐,更好地发挥其特有功能和应有作用,增强影响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其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基于此,笔者从中国高校学报所存在的现实条件出发,应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2],对高校学报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及对策建议,为提升高校学报影响力和竞争力,树立期刊品牌,走特色发展之路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高校学报发展的内部环境 (一)高校学报发展的优势

中国高校学报具备一些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第一,高校學报种类繁多、涉及领域宽广、刊登内容广泛、稿源范围大、作者资源丰富。中国高校学报分类详细,几乎涉及到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第二,高校学报为各大高校主办,科学技术力量雄厚,人才优势明显。高校学报所依托高校的优势与特色是形成学报优势与特色的基础,相关学科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专家学者即可成为学报资源丰富的庞大审稿专家队伍,也是为学报提高优质稿源的作者队伍[3]。高校特色、科研优势与人才优势是高校学报发展的潜在优势。第三,中国高校学报一般均有专业的审稿专家和编辑人才队伍,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背景。高校学报应尽量发挥高校的专业和学科特色,走专业化的道路,着眼于高校优势专业的热点问题,使其不仅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更兼具较高的关注度。编辑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从大量稿件中筛选出高质量的论文,编辑加工后予以发表;同时对学科的研究热点积极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及时传播学术上的新成果和新技术,推动学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各高校对其所主办的学报均有一定程度的资金或政策支持。与其他专业期刊相比,高校学报的主办单位对其运作和经营均提供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经费支持。虽然主办单位给予的经费支持并不一定充足,大多仅能维持学报的基本运作,更有各方诟病学报有高校支持而活力明显不足,缺乏进取意识。但是高校学报等学术期刊本身市场性较弱,若无经费支持,完全推向市场、自负盈亏,恐怕大多数高校学报生存维艰,更何谈发展与壮大。

(二)高校学报发展的劣势

中国高校学报本应是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科学技术、科技信息,推动科技发展、知识创新的中坚力量和重要阵地,但其专业特色不突出、内向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弱化了高校学报的影响力。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期刊市场日益活跃与繁荣,而高校学报的发展面临重重危机,其自身存在着明显的弱势与不足[45]。

(1)高校学报大都为综合性学术刊物,而且各个高校学报所设置栏目也大同小异,学报对自身性质、内容与服务对象定位不准,很难进行合理的市场定位。中国高校学报特有的办刊特色是多个学科综合,内容庞杂,缺乏专业性,同质化严重,千刊一面,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与品牌。

(2)高校学报发行量小,影响力差,效益低下。目前中国公开发行的高校学报有2 000多种,然而发行量在1 000份以上的所占比例极少,发行量在2 000份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高校学报主要依赖于内部交换,外部发行量所占比重很小。学报发行量小就意味着读者少、没人看、没人买,以致于学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无从保证,更谈不上提高影响力和竞争力,树立优质的期刊品牌。

(3)高校学报办刊经费来源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差。中国大部分高校学报的办刊经费来源于学校拨款,另有部分版面费收入与广告收入等。许多学报的办刊经费、人员编制、办公条件都较为有限,严重影响其发展。

(4)高校学报高质量稿源大量流失,学术质量与竞争力受到影响。多数高校学报,尤其是普通高校学报学术质量高、创新性强的论文并不多,这源于近年来政策导向的偏差,尤其是各高校对国外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文章的青睐与奖励政策,以致大量优秀稿件投向国外和国内重要专业期刊上。优秀稿源的大量外流致使高校学报的优质稿件严重不足,学术质量与影响力难以提高。

(5)高校学报出版周期长,传播速度慢,管理体制陈旧。中国高校学报大多数为双月刊与季刊,月刊相对较少,半月刊、旬刊与周刊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出版周期显然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要求。相比而言,发达国家科技期刊中周刊、半月刊比例更高。缩短出版时滞有利于吸引创新性强的优秀稿件,并获取更高的影响因子。管理体制陈旧、编辑工作缺乏活力、权利与义务不清、分配机制不科学、工作效率不高,也是造成学报出版周期长的原因。

二、高校学报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高校学报发展的机遇

1.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发展高度重视

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对高校学报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学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科技积淀、文化累积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进入WTO以及随之而来的期刊对外开放,中国高校学报也迫切需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担负起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技术进步、共创美好未来的使命。这将会给中国高校学报的良性发展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环境。

2.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和出版体制改革

目前大部分中国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比计划经济时代没有太大进步,市场竞争意识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低下。高校学报的营销策划理念尚未真正形成,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策划。中国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和出版体制改革对高校学报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高校学报作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体制改革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正面临着转换机制、走向市场的问题。如何推进体制改革,寻找适宜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改变其所面临的困境已成为当务之急。这种改革对于中国高校学报而言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助于高校学报更好地参与到国际、国内的文化竞争之中,切实担负起传播文化知识、繁荣学术研究、促进科技进步、振兴民族文化的重任。

3.国外先进办刊理念的引入

发达国家期刊市场具有规范的经营管理体制,成熟的市场机制、完善的法律环境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了期刊进一步发展。中国高校学报应积极学习国外优秀科技期刊的先进经验与办刊理念,改变各自为战的封闭局面,坚持开放办刊,加快改革步伐,切实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4.现代网络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促使传统期刊向电子期刊、网络期刊发展,并将逐步成为期刊出版的主流。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高校学报需要顺应潮流,尽早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编辑、出版、发行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促进传播手段的现代化,是高校学报面对国内外期刊竞争,谋生存、求发展,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趋势。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促进高校学报的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条件,借助网络技术还可进一步实现远程投稿、远程审稿,缩短出版时滞,减轻编辑工作负担,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二)高校学报发展面临的困境

1.国内外科技期刊和新媒体的竞争

国外著名期刊陆续抢滩中国期刊市场,凭借其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中国期刊争夺目标读者群与作者群,对中国科技文化成果展开了掠夺。而目前中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与政策导向也促使作者将论文投向国外著名期刊,致使优秀稿件外流,这严重威胁着高校学报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提升。相对而言,国内期刊整体布局不合理,同质化严重,相互之间构成威胁,稿源竞争也相当激烈。

2.转企改制、独立经营的双刃剑效应

随着国家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高校学报也要逐渐分批转制为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独立经营对于中国高校学报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学报的经营与管理更具自主性,也将学报推向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中,高校学报能否顺利过渡,使管理模式和经营体制适应新的形势,这是对高校学报的一大考验。高校学报在进入市场化的情况下面临着成功转型的困难。

三、高校学报发展战略思考 (一)高校学报精品化战略

精品期刊的打造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以及期刊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精品学术期刊具有行业覆盖率高、专业性强、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高、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等特点,可以有效传播学术信息、促进学术发展。集中高校学报的优势力量,创办精品期刊,可以有效提高其学术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学报能否准确定位直接关系着学报的生死存亡。高校学报的定位需要很好地体现学报的核心价值,高校学报的定位应从学科定位、受众定位和内容定位等方面下手。准确把握精品期刊定位,创建一流编辑团队,创新办刊理念,追求稿件内容的创新性、学术型和实用性,瞄准代表学科前沿的热点问题积极地进行选题策划、组稿和约稿,是提升高校学报学术竞争力、打造精品期刊的最直接方法。

(二)高校学报国际化战略

高校学报国际化应从期刊国际化、期刊质量国际化和国际化交流合作等几个方面着力[6]。期刊国际化包括作者、编委及审稿专家的国际化;期刊质量国际化包括学术质量、编校质量、经营质量等全方位的国际化,其中提升学术质量是学报质量国际化的关键因素,而优秀的选题策划、较高的创新性、鲜明的学术特色和准确的学术定位则是提升高校学报质量的重要方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广泛地参与国际科技信息交流,学习国际优秀期刊的先进办刊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办刊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助于高校学报打造精品期刊品牌。

(三)高校学报集群化发展战略

中国各大高校基本都有自己的学报,学术水平、竞争力与影响力各有差别、参差不齐。目前各高校学报均为自主经营、各自为政,哪怕是学科领域、栏目设置大致相同的学报联合发展的也很少。通过宏观调控与正确的政策引导,允许高校学报间进行期刊兼并或联合办刊,变分散经营为合作经营,共同面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信息时代给予高校学报的机遇与挑战。集群化发展战略有利于中国高校学报出版竞争力、经营竞争力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出版印刷效率、发行量、市场占有率等指标。高校学报集群化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资本扩张容易获得马太效应,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各自为政的中国高校学报寻求规模效应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四)高校学报网络化战略

当今世界已全面进入网络时代,高校学报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目前国外许多期刊已创办了Online版,实现了出版零时滞,完成了纸本出版向网络出版的转型。中国高校学报也应迎头赶上,借助网络技术对整个出版流程和传播方式进行整合与再造。高校学报可利用高校教育网络的设备平臺基础和人才、科研优势,研发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专门的网站,实现整个出版流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同时出版网络版与印刷版,提升传播速度。实行OA(开放存取),提升高校学报的开放程度,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78]。

四、結语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打造中国高校学报品牌的关键因素,是创造期刊品牌的基础,内部制度的改革和内部的管理也极为重要。品牌是长期价值的体现,如何寻找核心竞争力,打造精品期刊,树立品牌价值与中国高校学报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现有体制下,中国高校学报的发展既有困难和挑战,同时也存在机遇。高校学报在中国现代出版业转型时期如何运作、发展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探讨的、具有前瞻性的问题。利用现有的优势,抓住机遇,化劣势为优势,迎接各种挑战,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提高其影响力和知名度,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是中国高校学报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文义,张积玉.国家利益视域下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出版[J].思想战线,2011(4):9395.

[2]林月惠,林金安,崔金钟.《生命世界》杂志综合形势SWOT分析及其发展战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589591.

[3]方秀菊,陈敏娟.浙江理工类高校学报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4):578582.

[4]陈浩元,郑进保,李兴昌,等.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功能及实现措施建议[J].编辑学报,2006,18(5):323327.

[5]邓久华,王晶.关于高校自然科学学报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4,16(l):118120.

[6]赵文义,王磊,杨琦.学术期刊国际传播的互动性分析[J].编辑学报,2009,21(1):1113.

[7]赵文义,王卫勋.学术期刊市场化的逻辑与实现路径[J].科技与出版,2012(2):2830.

[8]赵文义,王磊,宋庆国,等.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1):8082.

Using SWOT method to analyze inner and outer circumstance of

Chinese university journals developmentCHEN Hongyan1,2, WANG Lei1,2, MA Yong1,2, ZHAO Wenyi1,2, SUN Shouzeng1,2

(1. Department of Magazine Publishing,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

2. Institute of Publishing Science,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

Key words: university journal; developing circumstance; SWOT analysis method; developing strategy

作者:陈红燕等

上一篇: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论文下一篇:课程教学理念下经济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