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分类管理培训材料

2024-06-25

企业分类管理培训材料(精选8篇)

篇1:企业分类管理培训材料

一、施工企业常用材料的分类

施工企业的材料种类繁多,按其在施工中的作用和存放地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原材料

原材料是指企业用于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而存放在仓库的各种材料,包括主要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和其他材料等

(1)主要材料是指用于工程施工并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种材料,如黑色金属材料(如钢材)、有色金属材料(如铜材、铝材)、木材、硅酸盐材料(如水泥、砖瓦、石灰、砂、石等)、小五金材料、电器材料、化工原料(如油漆材料等)。

(2)结构件是指经过吊装、拼砌或安装即能构成房屋建筑实体的各种金属的、钢筋混凝泥土的和木质的结构和构件。如钢窗、木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等。

(3)机械配件是指在施工生产中使用的施工机械、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等替换、维修用的各种零件和配件,以及为继续设备的各种备用备件。如曲轴、活塞、轴承、齿轮、阀门等。(4)其他材料是指不构成工程实体,但有助于工程形成或便于施工生产进行的各种材料,如燃料、油料、催化剂、石料等。

(二)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是指使用期限较短、单位价值较低,不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各种用具物品,如铁锹、铁镐、手推车等生产工具,工作鞋、工作帽、安全带等劳保用品,办公桌椅等管理用品。(企业在生产、管理以及其他跟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劳动材料,其单位价值不超过规定限额,如,2000元以下200元以上(含200元)和200元以下等,或其可使用期限不超过1年(贵重或稀有金属制品除外)。例如,专用工、卡具、办公桌、椅子、电扇、计算器、劳动防护用衣、鞋、防毒面具、电流表、安培表等等)

(三)周转材料

周转材料指企业在施工生产过程中能够多次使用,并基本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但价值逐渐转移的各种材料,如模板、挡板、架料等。(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定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

(四)委托加工材料

委托加工材料指委托加工中各种材料和构件。

篇2:企业分类管理培训材料

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二○一四年一月六日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

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一、矿井基本情况

1、矿井位置及生产能力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公司永煤公司2011年6月兼并重组煤矿,位于登封市送表乡康爻村,本矿东北距登封市约25km。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前身为登封市金鑫煤炭有限公司,2011年河南煤化集团对登封市金鑫煤炭有限公司进行了兼并重组,更名为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目前矿井六证齐全,为生产矿井。

2、矿井储量及开采方式

矿区位于登封煤田郭沟~新新勘探区内,井田面积0.6141km2。开采二叠纪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平均煤厚3.16m,煤层倾角在32~39°之间,截止2013年底,矿井实际剩余可采储量177万吨。矿井采用三立井开拓方式,开采水平+175m,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悬移支架炮采放顶煤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煤工作面采用ZH2000/17/24Z型整体顶梁悬移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3、瓦斯、煤尘及煤层自燃情况

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均为瓦斯矿井。2013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瓦斯矿井,具体瓦斯参数如下: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2.46m3/t矿井绝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对瓦斯涌出量0.91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4.78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65m3/min。开采煤层不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特征,自开采以来从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2013年5月,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鉴定: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2.85%,煤尘有爆炸性危险。

4、矿井采掘情况

开采最深标高为-210m,开采垂深790m。矿井布置2个采煤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剩余可采储量177万吨。

5、煤的物理性质

二1煤为黑色,以粉状为主,少量粒状,结构简单,层理不明显,次生裂隙发育,具擦痕及磨擦镜面,偶含少量结核状硫化物,下部常有次生方解石呈细脉状出现。真密度1.56t/m3,视密度1.38t/m3。

6、矿井通风

矿井目前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主、副井进风,回风井排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7、矿井排水系统

主排水系统采用一级排水,设主、副水仓,总容量1020m3。矿井涌水沿副井井筒直排至地面。

中央水泵房设计安装了3台MD155-30×9型水泵,单台泵流量155m3/h,水泵扬程270m,配套电机功率185kW,电压380/660V,1470r/min。目前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8、矿井供电系统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矿井10KV双回路供电分别来自杨家门35KV变电站和新新35KV变电站,矿井供电系统由地面10KV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和五平巷采区变电所构成。

地面主要风机房、压风机房、主、副井提升绞车、井下掘进局部通风机和井下主排水设备等主要设备均为双回路供电。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均符合防爆要求,两证一标志齐全,有完善的接地、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

9、矿井提升运输系统

主井为立井提升,主井井深296m,净直径φ4.2m,装备2JK-2×1/20E型提升机一部,电机功率355kW,电压380V;提升容器为JGS-2.0箕斗,担负全矿原煤提升任务。副井深254m,净直径φ4m,装备型号为2JK-2×1.3/30E提升机一部,电机功率110kW,电压380V;提升容器为单层1t罐笼,担负全矿人员、设备及物料、矸石提升任务。各种保护装置和深度指示器等设施齐全,灵敏可靠。

二、瓦斯分类管理依据(一)瓦斯等级 1、2008年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5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5 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6.29m3/t,绝对涌出量为2.59 m3/min;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以《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2008年度郑州市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豫煤安„2008‟826号)文批复为低瓦斯矿井。2、2009年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72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41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6.29m3/t,绝对涌出量为2.59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m3/min;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09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豫煤安„2010‟66号)文批复为低瓦斯矿井。3、2010年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72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6.41m3/min;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对郑煤集团公司所属煤矿2010年度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豫工信„2011‟180号)文批复为低瓦斯矿井。4、2011年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7 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42 m3/min;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2011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豫工信煤„2012‟153号)文批复为瓦斯矿井。5、2013年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64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1 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4.78 m3/t,绝对涌出量为1.65m3/min;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已评审,待批复。

(二)冲击地压或煤与瓦斯突出情况

矿井自开采以来,未发生过冲击地压或煤与瓦斯突出现象。

(三)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矿区总体构造为一单斜构造,井田内无发现岩浆岩,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综合评价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构造。

(四)煤层瓦斯含量

2012年3月,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我二1煤层瓦斯含量进行了测定,煤层瓦斯含量为2.69m3/t。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五)开采垂深

矿井开采最深标高为-210m,垂深790m。

(六)瓦斯异常情况及地应力集中情况

矿井开采煤层为“三软煤层”,且位于登封煤田郭沟~新新勘探区浅部,瓦斯逸散条件较好,无瓦斯异常情况及地应力集中情况。

根据《河南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分类管理实施意见》要求,综合以上情况,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为瓦斯矿井,应为Ⅲ类瓦斯管理区矿井。

三、矿井瓦斯管理情况

(一)生产系统能力

1、根据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报告,矿井各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结果依次为: 主井提升系统核定能力为46.1万t/a 副井提升系统核定能力为46.38万t/a 排水系统核定能力为38.4万t/a 供电系统核定能力为98.18万t/a 运输系统输送能力为63.09万t/a 采掘工作面核定生产能力为33.96万t/a 通风系统能力为33.96万t/a 地面生产系统能力为47.5万t/a

2、根据《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煤矿瓦斯分类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豫工信煤„2012‟113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分类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豫政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办„2012‟18号)精神,Ⅲ类瓦斯矿井管理区的矿井按最小生产系统(33.96万t/a)能力的90%组织生产,因此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可按30.56万t/a。3、2013年受地方政府政策约束,矿井实际生产原煤19万吨。

(二)矿井“一通三防”系统

1、通风方面: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风井安装2台BDK638-№18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功率2×90kW,一备一用。现使用主通风机功率90kW,总进风2723m3/min,总回风2847m3/min,等积孔为1.54m2。采区通风实现分区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不存在不合理的串联通风、无风、微风、循环风等现象。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要求,严格按要求每10天进行测风,并及时调整风量,完善通风设施,确保井下通风设施、设备完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2、监测监控:矿井安装KJ95N安全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具有双回路供电,配备不小于2h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双机热备份,备机能在5min内启动。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落实应配的各类传感器,各种传感器位置安装悬挂合理,并有专职监测监控员,持证上岗,全天24小时值班,配有CH4、CO、CO2、温度、烟雾、负压、风门开启、设备开停、风速等传感器对井上、下各地点进行综合实时监测监控。安全监控系统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并实现了与永煤公司联网。每月对安全监控设备定期维护和调校,瓦斯传感器有专人负责每7天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

3、人工检查:每班配有3名专职瓦检员利用光学瓦斯检测仪对井下各工作面和进回风巷的瓦斯浓度进行巡回检查。矿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队长和班长、技术员、电工下井,都按规定配带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检查沿途瓦斯情况。实现了瓦斯检查无盲区,做到了瓦斯检查手册、瓦斯板牌、瓦斯台账“三对照”,不存在瓦斯检查假检、漏检、空班现象。

4、瓦斯预防:对井下各采掘工作地点选择合理的风速排放瓦斯,并利用煤层注水等方式稀释瓦斯,工作面上隅角派专人管理瓦斯,杜绝了井下瓦斯积聚和瓦斯超限。同时,每班配有专职电工巡回检查机电设备,杜绝井下电气设备失爆、带病运行。

5、消防降尘方面:地面建有200m3的消防降尘水池,管路分别采用φ159mm、φ108mm,φ50mm沿副井井筒敷设至井底、采区下山及采掘工作面等工作用水地点。巷道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做到了每条巷道都有供水管路。井下煤仓与溜煤眼、放煤口、以及运输中的各个转载点均安设洒水降尘设施,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距安全出口20~40m处设置净化水幕,在井下设有液压泵站对采煤工作面进行煤层注水,减少煤尘飞扬,井下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综合防尘措施,另外对井下变电所、泵房、液压泵房、各运输机电设备附近都配备不少于2台灭火器和沙箱等消防器材。

6、制度方面:矿井建立瓦斯防治工作组织机构,健全了通风及瓦斯管理制度、瓦斯超限、停风撤人制度、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通风瓦斯日报签字制度、瓦斯检查制度、瓦检员巡回检查制度、安全监测及安全仪表管理制度等各项瓦斯管理制度,并切实贯彻落实;按要求配备有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和瓦斯检测仪器,杜绝漏检、假检现象,瓦斯检测仪器定期校正并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鉴定;通风科认真审核当日瓦斯日报表的内容,在确认日报表准确无误后,每天报送矿长、总工程师进行审核、签字,存档。

矿井每月组织两次专项检查,井上、下全面对安全隐患大排查,全面检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查一通三防工作,对存在的通风不合理、瓦斯治理盲区落实责任,按“五定”原则严格进行整改;对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隐患消除前停止一切采掘活动。

(三)“六大系统”建设情况(1)压风自救系统

矿井安设两台空压机,型号分别为FAOG-180A型和OGFD-20.2/10型,压风管路分别采用φ159mm、φ108mm,φ50mm沿副井井筒敷设至井底、采区下山及采掘工作面等工作用风地点。

(2)防尘供水施救系统

由地面容积200m3的消防水池静压供水,管路分别采用φ159mm、φ108mm,φ50mm沿副井井筒敷设至井底、采区下山及采掘工作面等工作用水地点。矿井主要运输巷道每50米安设有三通装置,主要进回风巷及采掘工作面均安设有风流净化水幕,井下各放煤口、运输转载点等地点都安设有喷雾装置。

(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2011年11月对矿井KJ95N监测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KJ95N系统地面设备主要由两台监测主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传输接口、避雷器、工作站组成;系统监测主机能实现24小时连续不断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存盘处理,并通过本机显示器、大屏幕外设显示器显示,也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各种报表。

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具有资质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和准运证,并于集团公司联网,及时上传实时监控数据。地面中心站具有双回路供电,配备不小于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2h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双机热备份,备机能在5min内启动。系统能实现故障闭锁和报警、就地和异地超限断电、设备运行可靠,满足安全生产条件。

(4)人员定位系统

2011年11月对矿井KJ69J型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安装人员定位分站5台,无限编码接收器18台。人员定位系统能实时掌握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和活动踪迹。定位分站、基站等相关设备符合标准运行正常。

(5)通讯联络系统

2012年4月对矿井通讯联络系统进行了更换,安装了DH-2000型矿用程控数字调度机,DH-TKB08智能调度台二部,可用电话128门,井上、下通讯联络畅通。该系统具有双向语音通信、组呼、全呼、查询、人机对话、连续监测、发布紧急通知和危险警报等功能。

(6)紧急避险系统

井下设有紧急避险硐室,设施、设备齐全,经验收合格投入使用。矿井““六大系统”已建设完成,并于2013年6月通过永煤公司验收。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严格落实“一号工程”,加强瓦斯治理工作。切实把瓦斯治理做为“一号工程”来抓,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必须做到监控系统有效,瓦斯超限立即撤人,严禁违规作业。

2、加大对通风系统的优化力度,降低通风阻力,进一步优化通风系统,及时封闭无用联络巷,保证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3、加强通风瓦斯管理。合理安排采掘布局,加强巷道修理维护,优化

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瓦斯分类管理汇报材料

矿井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加强通风管理,杜绝瓦斯积聚现象。加强瓦斯管理,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努力实现瓦斯零超限目标。凡出现瓦斯超限的,要按事故追查,分析原因,追究责任。

4、始终坚持瓦斯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确保通风系统稳定、灵敏、可靠。

5、严格落实国家煤监局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和集团公司瓦斯管理“十条红线”,实现瓦斯零超限、零事故、零影响。

6、加强监测监控系统维护和调校管理,确保系统运行稳定、监控有效。虽然我们在瓦斯治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今后将在瓦斯防治与管理方面继续努力,不断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及先进的技术装备,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力度。严格执行瓦斯管理制度,防止瓦斯超限、积聚,坚决杜绝瓦斯超限作业和瓦斯事故,加大瓦斯治理的力度,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篇3: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的意义

2009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此法令, 注重引导企业诚信自律, 旨在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增强企业质量自主管理的责任意识。较2003年的旧《办法》有了重大改变。出口食品、动植物产品生产企业不适用新《办法》的规定。出口产品的具体检验监管方式, 由企业类别和产品风险等级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突出产品风险等级的重要性。实行二维分类管理方式, 对不同企业出口产品检验放行执行不同的宽严程度, 产品风险等级越高, 检验监管方式越严格。新《办法》突破了原有对同一生产企业抽批率一成不变的束缚, 实现了从“检”到“管”的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的重要转折, 由单纯的产品检验向企业监管转变。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 200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 (FDI) 流量明显减少。据联合国贸发会议 (UNCTAD) 的统计数据, 2008年全球FDI流量由2007年的1.83万亿美元减至1.45万亿美元, 下降约21%。其中发达国家吸收外资总额为8401亿美元, 下降32.7%。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传统吸收外资大国的外资流入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对跨国并购的冲击尤为严重。2 00 8年全球跨国并购额为11837亿美元, 减少27.7%。目前, 跨国公司利润普遍大幅下降甚至亏损, 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困难, 投资意愿和能力均大大削弱, 加上一些国家鼓励产业回归,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对外直接投资。UNCTAD预计, 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会进一步下降, 且降幅将超过2008年。

进入2009年以来, 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 工业产出和贸易萎缩的速度加快。近期, 美国经济恶化势头出现趋缓迹象, 但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仍在下滑, 各国经济刺激计划见效也尚需时日, 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最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再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 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1.3%, 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下降3.8%, 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将分别下降2.8%、4.2%和6.2%,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仅增长1.6%。

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 世界经济短期内明显复苏的可能性不大, 外部需求低迷状况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对保持进出口发展既要坚定信心, 又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把各项应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认真落实好已经出台的、符合WTO规则的各项政策措施。进出口企业要苦练内功, 加大营销力度, 推进自主创新, 增强综合竞争力, 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2009年1月~6月, 我国进出口总值为9461.2亿美元, 同比下降23.5%, 其中:出口5215.3亿美元, 下降21.8%;进口4246亿美元, 下降25.4%。6月当月, 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825.7亿美元, 同比下降17.7%, 其中:出口954.1亿美元, 下降21.4%;进口871.6亿美元, 下降13.2%。

为缓解经济衰退带来的国内就业压力, 许多国家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据世界银行统计,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20国集团中17国推出或拟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大约有78项, 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关税、实施贸易禁令、出口补贴、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以及多种形式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基本上都采取补贴等较隐蔽的方式, 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采取提高关税、贸易禁令等传统做法。一些国家在应对危机中还不断推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 如在财政刺激计划中加入了歧视性采购条款, 并向运转不良的国内企业提供补贴等。

近日, 贸易保护主义问题成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热议话题。阿根廷生产部突然对外发布公告, 将对进口该国的汽车轮胎采取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制度, 这对中国轮胎出口企业而言, 无疑是当头一棒。而就在前不久, 我国玩具出口遭遇印度“玩具业强制质量标准”, 理由是出于“对玩具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的担忧”。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 各国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拯救本国经济,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去年也曾就中国非公路轮胎反倾销反补贴案, 发布肯定性损害终裁公告, 裁定中方输美涉案产品对美国相关产业构成实质损害。该案件是美国针对中国的首次轮胎反倾销调查, 也是中国橡胶行业迄今为止面临的最大规模反倾销调查。

目前, 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 据统计, 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 我国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 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 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将不得不直面技术贸易壁垒的威胁。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要在竞争中争取主动, 必须树立“以质取胜”战略意识, 走质量取胜之路。质量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实力、素质、精神和希望所在, 更是一个企业的生命, 有生命力的企业才能保市场份额。其次, 拚价格不如拚质量, 保质量才能保市场。我国已是对外贸易大国, 世界排名第三, 何时成为贸易强国?取决于我们的产品什么时候开始不拚价格, 而拚质量。拚价格只能拼出贸易大国, 拚质量才能拼出贸易强国。产品质量是企业的信誉, 也是国家的信誉。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企业信誉, 而且影响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信誉。每个企业保住信誉, 一个地区、乃至国家才能保住信誉, 地区和国家有信誉, 企业的产品才能更有市场。

为此, 企业急需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 来使企业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能占有一席之地, 而且能继续保持企业的持续改进和基业常青。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 同样随着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变化”而“变化”, 也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形成文件, 更多的是需要将“静态”的标准运用到“动态”的管理中去, 针对具体的事情可进行适当的“动态”调整, 做到张弛有度。此外, 质量管理体系强调领导的作用和全员参与, 在实际的运行中, 如何体现和发挥领导的指挥和协调作用,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也是传统的质量管理方式所难以岂及的。所以, 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提升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需要在管理技术上和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建立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系统, 切实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建立出口企业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出口信用保险工作, 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风险防范体系, 提高出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同时, 对企业开展保单质押、出口退税质押融资给予支持。推动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管理。加强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和培训, 提高企业对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把外贸风险尽可能降至最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质检总局为帮扶企业应对危机及时出台了新《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办法》规定, 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评定标准应当包括以下要素:企业信用情况、企业生产条件、企业检测能力、企业人员素质、原材料供应方管理能力、企业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货及投诉情况、企业产品追溯能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情况、其他影响企业质量保证能力情况;出口工业产品风险等级评价标准应当包括以下要素:产品特性、质量数据 (如产品不合格情况, 国内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 退货、索赔和投诉情况等) 、敏感因子 (如进口国或者地区的标准和法规, 产品的社会关注度, 贸易方式等) 。

新办法还调整了适用范围, 明确了对出口食品、动植物产品生产企业不适用本办法的规定。企业分类管理期限一般为三年, 检验检疫机构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根据新修订的《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一家出口企业采用何种检验监管方式, 不是由企业一个因素决定的, 而是由企业类别和产品风险等级两个要素决定的。同一企业或类别相同的企业, 产品风险等级不同, 或者风险等级相同的产品, 企业类别不同, 采取的检验监管方式就不同。如果企业发生问题, 有可能被降类。这正是《办法》所谓的“动态调整机制”。

从出口企业的角度来说, 按照新《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提高自身信用、生产条件、检测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等综合水平, 有利于提升企业分类类别, 减少生产成本, 使出口产品检验检疫更为高效。

中国对外贸易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 对外贸易额全球排名第3位, 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同时可以看到, 中国的出口产品存在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的弊端, 中国与贸易强国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但在货物贸易中加工贸易占超过一半的比重, 也就是进口-出口的模式, 其制成品多为初级成品, 中国在这中间只赚个加工费。比如中国进口棉花, 把它加工成衣服就按定单卖给美国了, 但美国在卖出这个衣服时贴的是人家的牌子。同样的质量, 中国的非名牌只能卖200元, 美国的名牌就能卖800元, 甚至1000元。所以中国现在只是贸易大国, 而非贸易强国。如何缩短与贸易强国的差距, 实现中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 任重道远。

新《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有利于进一步理清企业、政府、进口国、进口商的责任, 广大出口企业, 应努力提高企业自身信用、生产条件、检测能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等综合水平, 从而提升企业分类类别, 根据产品的风险分级制订更为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达到出口产品检验检疫更为合理、便捷、高效的目的, 从而促进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中国真正实现从“贸易大国、品牌小国”到“贸易强国、品牌大国”的转变。

摘要:提高企业对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把外贸风险尽可能降至最低。国家质检总局为帮扶企业应对危机及时出台了新《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出口产品的具体检验监管方式, 由企业类别和产品风险等级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突出产品风险等级的重要性, 对不同企业出口产品检验放行执行不同的宽严程度。实现了从“检”到“管”的检验监管模式改革的重要转折, 由单纯的产品检验向企业监管转变。

篇4:让企业分类管理升级

AEO国际合作互认

获得AEO认证的企业可以获得海关提供的便捷服务,包括加速货物放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贸易中断或提高贸易安全威胁等级期间提供特别措施、在海关实施新的货物监管模式时予以优先考虑等,并通过各国海关之间的合作及相互承认来扩大享受通关优惠的范围。

海关总署自2008年4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分类办法》)和相关配套公告,将AEO制度关于守法、安全和海关与商界的合作伙伴关系等实体要求及贸易便利措施、认证程序纳入其中。在《分类办法》中将进出口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分成AA、A、B、C、D五个类别,其中AA类企业的标准和条件与世界海关组织的AEO制度相关要求一致,所以说AA类企业就是中国海关的AEO认证企业。

中国海关也积极开展AEO的国际合作互认项目。自2009年开始,中国海关先后与欧盟、韩国、日本、美国等国海关开展AEO互认合作。2012年6月,中国与新加坡签署了AEO互认协议,并将广州海关作为首个中新海关AEO互认试点海关。根据相关互认协议安排,中国海关对新加坡海关评定的STP+企业(安全贸易伙伴),新加坡海关对中国海关评定的AA类企业分别提供通关便利优惠。

享受通关便利

与国外海关的AEO互认合作意味着国内的AA类企业不仅能够在国内享受通关便利,而且在与中国海关签署了互认协议的国家也能享受同样的通关便利。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海关合规管理,坚持守法自律,积极推动提升在海关企业管理分类等级,争取率先跻身海关AA类管理企业行列,充分利用海关国际互认提供的通关便利措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根据《分类办法》对AA类企业的评定要求,企业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加快升级过程。第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贸易的合法性;第二、主动配合海关管理,及时办理各项海关手续,严格按照海关规定提供真实、齐全、有效的相关资料;第三、及时、足额缴纳税款;第四、依法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保证业务记录的真实、完整;第五、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实现海关对企业经营管理和贸易安全的要求。

国内许多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因为不了解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升级的要求和条件,对办理升级的渠道也不清楚,导致许多符合升级条件的企业却未能升级、从而无法享受相关的优惠便利。因此,中海国际咨询有限公司通过发挥自身专长和资源优势,为优秀企业开展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升级辅导服务,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提升海关企业管理分类等级、充分享受和利用各项通关便利措施,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篇5:企业分类管理培训材料

档案升级管理材料整理分类排序指南

档案升级管理材料整理分类排序指南

档案整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必须遵守《档案法》、《保密法》和人事档案工作的有关规定,做到不泄密,确保档案的安全。

二、不得将规定所列归档范围之外的材料归入档案。

三、不得私自摘抄、复制、公布干部人事档案材料;不得擅自携带档案材料外出。

四、不得私自涂改、圈划、污损、撤换、抽取、增添或伪造档案材料。

五、不得擅自处理或销毁档案材料,整理中因审核剔出的档案,须登记,经领导审核批准后分清情况予以处理。

六、在整理中,要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管理,防止材料丢失或泄露材料内容。

七、本人不能整理自己的档案,必须回避,每个人档案中多余的资料应带回,该交单位必须交单位,该交给个人的交给个人,决不能随意销毁。

八、在整理过程中,核实、查阅要认真细致,不要忽视细节,各种表中该贴照片的一张不能少,新填的表册若无内容填写的表格中应写“无’’或划 “/’’之类的,所有的复印件都必须加盖本单位的公章,且签上日期 “与原件相符”的字样,新填的干部履历表应在最后盖公章处签署日期“属实”的字样。

九、档案中的材料,若无铅印页码的只要有文字的页面都必须标示页码(书写规范、正确,用铅笔标出),且与档案目录相符,原材料

中有铅印页码的不需重标。编号写在页面的右上角,页码写在页面的右下角(不被切掉处)。

十、档案中的原始材料若纸张腐朽、打过孔的都必须另附16k纸粘贴;剪切过程中,请特别注意,应保证原始材料的完整性,无论是表格或文字都不能切掉一点。每个人的档案材料都必须认真核查、核对,查必备的资料是否齐,页码、编号、分类标签是否无误,档案目录是否与材料一一对应,准确无误后,打好孔再装订,并装入标准的档案盒。

十一、在整理中,若遇新问题,共同思考共同解决,决不能敷衍。此次档案整理中,凡是抽查不合格的学校将按局在此之前召开会议的精神执行。

十二、以上注意事项,仅供各位领导、老师们在整理档案材料的过程中参考,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多多提出宝贵建议,希望得到大家的理解、支持,谢谢合作!

篇6:企业档案管理分类

企业档案管理分类设置十个一级类目,即:

1、党群工作档案管理分类;

2、行政档案管理分类;

A、行政事务 B、安全保卫 C、人事管理 D、公关接待

3、经营档案管理分类

A、经营决策

企业改革,重大经营战略性决策,企业发展规划,方针目标档案管理thldl.org.cn等。

B、计划工作

企业中、长期计划,年(季)度计划,各项专企业中、长期计划,年(季)度计划,各项专业发展计划,全面计划管理工作等。

C、统计工作

各种统计报表,企业综合性统计分析工作等。

D、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价格管理,会计管理,资金流通等。

E、物资管理

物资供应,仓库管理,废旧物资回收与修旧利废等。

F、产品销售

市场分析,用户调查,产品销售,广告宣传,市场分析,用户调查,产品销售,广告宣传,售后服务工作等。

G、企业管理

企业普查,企业整顿和企业升级,经济责任制管理,企业管理现代化工作等。

4、生产技术档案管理分类:

A、生产调度

生产组织,调度指挥工作等。

B、质量管理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等。

C、劳动管理

劳动定额、定员,劳动调配,劳动工资,劳动保护等。

D、能源管理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节能降耗工作等。

E、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工伤事故处理,职工安全教育等。

F、科技管理

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管理,技术引进,技术革新和采用新技术,合理化建议等。G、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检测与控制,污染治理等。

H、计量工作

各种计量检测工作。

I、标准化工作

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各种标准档案管理分类。

J、档案和信息管理

企业档案工作,各类数据管理,电子计算机系统,情报工作,图书资料工作等

5、产品档案管理分类:产品档案二级类目按产品种类或型号设置(同一产品型号内,包含产品从开发、设计、工艺、工装、加工制造、检验、包装、商标工艺、工装、加工制造、检验、包装、商标广告和产品评优的全过程。)

6、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分类:科研档案二级类目按课题设置(同一科研项目内,包含课题立项、研究准备、研究试验、总结鉴定、成果报奖、推广应用等项目研究和管理的全过程。)

7、基本建设档案管理分类:本建设档案二级类目按工程项目或建筑项目设置

(同一工程项目内包含工程的勘探测绘、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创优的全过程。)

8、设备仪器档案管理分类:设备仪器档案二级类目按设备种类或型号设置

(同一设备仪器内,含设备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修理和设备管理等全过程)

9、会计档案管理分类:

A、凭证

各种会计凭证。

B、帐薄

各种财务帐薄。

C、报表

各种财务报表。

D、其他

10、干部职工档案类:

A、干部档案

B、工人档案

篇7:文档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发布文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

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关联法规:

第二条海关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遵守海关法律法规情况的评估,核定企业的信誉程度,设置A、B、C、D四个管理类别。

关联法规:

第三条海关对企业实施动态的分类管理制度,依据企业在从事与海关业务有关的经

营活动中的守法和违法记录,及时调整对企业的管理类别。

第四条海关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施企业分类管理。全国海关实施统一的企

业分类管理评定程序、评定标准和管理措施。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海关总署成立由各有关业务部门参加的企业分类管理委员会,协调各部门做好企业分类管理工作,处理企业分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各关企业分

类管理工作。

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及企业分类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统一由企业管理主管部门归口负责。

第六条直属海关成立由主管关长牵头,各职能部门参加的关一级企业分类管理委员

会。其主要职责为:

(一)审定本关企业管理部门提交的企业管理类别的初审名单;

(二)协调有关业务部门做好企业分类管理工作;

(三)处理企业分类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四)监督落实企业的分类管理措施。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企业管理部门。

第七条直属海关企业管理部门统一归口负责企业的分类管理工作,其职责范围包括:

(一)受理企业申请,审核企业提交的有关文件和资料;

(二)汇总各职能部门提供的信息和记录,向企业分类管理委员会提交企业适用的管理类

别的初审意见;

(三)保存企业评定的原始材料;

(四)及时维护企业档案数据库企业管理类别标志;

(五)通知企业适用的管理类别(B类除外);

(六)跟踪企业分类管理措施落实情况;

(七)与所在地外经贸、经贸委、税务、工商、外汇管理等有关部门建立联系制度,互通

情况,共享信息。

第八条海关各有关职能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企业分类管理的联系工作,及时向企业

管理部门提供与企业分类管理有关的记录和信息。

第九条隶属海关的企业分类管理工作由直属海关依据本细则的规定确定。

第三章 管理类别评定标准

第十条海关评定适用A类管理的企业时应严格按照《办法》第六条所规定的标准进

行。

《办法》第六条所称“连续二年”,系指海关接受企业申请之日前两年。企业在两年前发生违反海关法律法规情事但至提交申请之日仍未结案的,不具备申请适用A类管理的资格。第三项“有正常的进出口业务”,系指企业年进出口总额在100万美元以上。

进出口总额以海关统计数据为准。

关联法规:

第十一条凡不符合《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各项条件,且未发生《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所列情形之一的企业适用B类管理。企业第一次办理报关注册登记时可按B类管理。企业注册登记后发生《办法》第九条或

第十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应对其实施C类或D类管理。

第十二条企业有《办法》第九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实施C类管理。

《办法》第九条第一项所称“违规”,以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第三章的规定对企业违规行为进行的处罚(处人民币一千元以下罚款的除外)且该处

罚决定书已生效为准。

第二项“拖欠海关税款”,系指超过三个月仍未缴纳正常进出口应缴税款,包括经海关

认定违反海关监管规定,除给予处罚外,尚需补交的税款。

该项同样适用于超过三个月仍未交付海关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和追缴的私货等值价

款。

第三项“账册管理混乱”,以海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对企业所作稽

查报告的结论为依据。

第四项“遗失重要业务单证,”所指情形为藏匿、损毁或不能提供有关单证,致使海关

无法监管。

第七项“出借企业名义,供他人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宜”,系指以收取代理费方式,让委托企业(或货主)自带客户、自带货源、自带汇票、自行报关,或以任何形式出让

其名义供他人办理进出口业务中付汇、收汇、报关等手续。

第八项“被外经贸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或警告等行政处罚”,系指外经贸部或其授权的省级外经贸主管部门根据《对违规、走私企业给予警告、暂停或撤销对外贸易、国际货运代理经营许可行政处罚的暂行规定》(外经贸政发(1998)929号)对企业进行的批评或处罚。

关联法规:

第十三条企业有《办法》第十条所列情形之一的,海关实施D类管理。

《办法》第十条所称“走私”,以海关处罚决定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为准。第一项所称

“二年内”,系指海关审核企业管理类别之日前两年。

企业以成立新企业或变更企业名称逃避海关分类管理和监管,海关掌握确凿证据的,对

其成立的新企业或变更名称后的企业实施D类管理。

第四章 评定程序

第十四条海关必须实行公开、透明的企业管理类别评定程序。关一级企业分类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定期召开会议,以多数通过的方式对本关区企业适用管理类别进行审定。

第十五条海关在开展企业适用管理类别评定工作中,应加强与外经贸、经贸委、税务、外汇管理、中国银行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并商上述部门向海关推荐监督员,列席有关企

业管理类别评定会议,对评定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六条主管海关接受企业提出适用A类管理的申请时向企业发放申请表(格式见

附件1)。海关受理企业申请后各职能部门应进行下列工作:

(一)企业管理部门负责审核企业提交的文件和资料;

(二)调查、侦查、稽查、监管、关税、保税、审单、统计等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提供企业走私违规、拖欠税款、加工贸易合同核销、进口海关必检商品签订免予取样化验协议后二年内的申报记录、企业会计制度和仓库管理、年进出口量、报关单差错率等信息资料及处理

意见。

(三)企业管理部门汇总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及意见,结合企业分类管理计算机

评定程序进行初审,初审意见提交关一级企业分类管理委员会评定。

第十七条主管海关应自评定企业适用A类管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有关企业名单抄送所在地外经贸、经贸委、税务、外汇管理、中国银行等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请上述部门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意见。反馈意见中对评定的企业管理类别出现异议时,海关应要求其说明理由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上述部门在规定期限内无反馈意见的,视为无不同意见。

第十八条海关汇总反馈意见后,对无异议的企业立即组织实施分类管理;对有异议的企业名单进行复审。

对核准适用A类管理的企业,海关应自核准之日起30日内通知该企业(通知书式样见附

件2)。

第十九条海关各有关职能部门发现企业有《办法》第九条或第十条所列行为,应在制发的处罚决定书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将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及有关材料提交企业管理部门。

企业管理部门据此对有关企业管理类别进行实时调整,实施C类或D类管理。企管部门无权不予调整。有特殊情况的,须报经本关企业分类管理委员会同意。

第二十条对审定适用C类或D类管理的企业,海关应自审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组

织实施,并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有关企业(通知书式样见附件3)。

第二十一条企业管理部门应结合年审工作,根据《办法》规定的标准,对企业适用的管理类别进行核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管理类别进行调整。调整意见提交企业

分类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一)适用A类管理的企业在核定中未发现有《办法》第九条或第十条所列行为、但

不符合《办法》第六条第二至七项条件的,调整按B类管理。

对经调整后不再按A类管理的企业,海关应自调整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通知有关企业取

消对其实施A类管理(通知书式样见附件4)。

(二)适用D类或C类管理的企业在核定中符合《办法》第十七条有关条件的,转为

按C类或B类管理(通知书式样见附件5)。

《办法》第十七条所称“二年内”和“一年内”,系指自企业被审定适用D类或C类管

理之日起二年内或一年内。

第二十二条企业管理部门应对企业评定的原始材料进行归档并保存,以备必要时进

行调阅。原始材料保存期二年。

第五章 管理措施

第二十三条海关对经评定适用A类管理的企业应认真执行《办法》第十二条所列的各项便利措施。

第二十四条海关对适用B类管理的企业按《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进行监管。

第二十五条海关对适用C类管理的企业按《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实施重点监管。其中第四项“重点查验”,按《海关总署关于试行〈海关监管工作查验、检查、核销量化标准〉(试行)的通知》(署监(1998)247号)和《海关总署关于印发〈海关对进出境货物查

验规程〉(试行)的通知》(署监(1999)270号)规定办理。

第五项“不予办理异地报关备案”,系指经海关审定适用C类管理的企业不得在异地自行开展报关业务,必须在备案地委托专业报关企业或委托承运其货物的代理报关企业报关。

第二十六条海关对适用D类管理的企业按《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采取监控措施。对《办法》第十五条第三、四项“暂停”或“取消企业报关资格”的,各海关执行时应

按规定制发处罚决定书。

第二十七条凡办理异地报关备案的企业在备案地发生《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备案地海关应在制发的处罚决定书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将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及

有关材料寄送企业注册地海关,由注册地海关对企业的管理类别进行调整。

第二十八条各海关发现异地企业在本地发生《办法》第九条和第十条所列情形之一的,应在制发的处罚决定书生效后7个工作日内将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及有关材料寄送企业注

册地海关,由注册地海关对企业的管理类别进行调整。

第六章 加工贸易企业管理类别的评定和实施

第二十九条经海关评定适用A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海

关可不对其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

(一)实行海关派员驻厂监管或与主管海关实行计算机联网管理保税工厂的;(二)从事飞机、船舶等特殊行业加工贸易的;

(三)企业年进出口总额3000万美元(自营生产型企业出口额1000万美元)及以上,或年

加工贸易出口额1000万美元及以上的。

关联法规:

第三十条适用B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除开展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外,继续实行

现行的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制度。

第三十一条适用C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办理合同登记备案时,海关对其备

案进口料件收取应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税款等值的保证金。

《办法》第九条第五项“不按规定办理加工贸易合同核销手续”,系指加工贸易经营单位(广东、福建两省的加工生产企业在“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名义项下开展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加工生产企业可视同经营单位)超出海关规定的合同核销期限,经海关催核,仍

不向海关办理合同核销手续并无正当理由的。

第三十二条适用D类管理的加工贸易企业,海关不予办理新的加工贸易合同备案。

第三十三条加工贸易经营单位与承接委托加工的生产企业管理类别不一致时,以A、B、C、D为顺序,海关按较后的管理类别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经营单位不得委托适用D类管理的生产企业加工。

第七章 企业名单的报送

第三十四条企业管理部门应自企业管理类别审定或调整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企业

管理类别录入企业档案数据库并通知各有关执行部门实施。

第三十五条各直属海关审定的企业管理类别每日通过企业档案数据库传输至总署。

各海关通过“异地备案网上查询系统”查询异地备案企业的管理类别。

总署每日将企业管理类别的增量文件反馈各海关。各海关打印出在本关区备案的异地企

业的管理类别调整结果,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并执行。

第三十六条注册地海关对企业管理类别审定或对原适用的管理类别进行调整后,对其中经本关办理异地备案手续的企业,应在7个工作日内通报备案地海关(通报单式样见附

件6)。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经营单位与其委托代理报关企业、运输企业管理类别不一致时,海关按

经营单位的管理类别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第三十八条本细则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篇8:浅谈产地证企业分类管理

1产地证签证现状及相关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 检验检疫机构对外签证数量和种类也在逐年增大;同时,给惠国海关的退证查询数量也在迅速增长。 查询内容除例行查询外,主要集中在产地标准、商品分类及手签印章等几个方面。 大量的退证查询不仅影响作为官方签证部门检验检疫机构的权威和信誉, 还对企业的出口和结汇造成巨大的困难。

1.1 产地证签证绝对数量多,人均签证量大

2012 年苏州检验检疫局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9 万多份,签证金额46 亿美元。 以全年平均5 名签证人员在岗计算,人均年签证量为1.8 万份, 签证金额9.2 亿美元; 人均日签证量65份,签证金额329 万美元。 目前,原产地业务电子管理系统采用人工审单方式,相当于每名签证人员每天审核65 份单证、签署盖章65 份单证。

1.2 签证产品复杂,签发种类较多

目前,产地证签证产品涉及种类多,涉及农产品、化工、纺织、机械、小家电等几百种产品。 随着自贸区的签订,越来越多种类的产地证也就涌现出来,每种产地证的签订规则都不尽相同,所以这些,不仅增加了签证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影响了签证效率。

1.3 产地证签证企业管理不规范

企业产地证签证申报管理不规范, 不如实申报生产中使用的原料产地及企业的加工过程, 未能如实提供产地证申报资料并按规定保存一定年限。 部分签证企业申报员对原产地一知半解,有的签证企业申报人员变动频繁,有的申报员不如实申报产品进口成分。

2加强产地证签证企业分类管理的探索和实践

为更好地服务外贸, 签证部门致力于科学提高签证效率的研究工作,在原产地证签证业务中积极引入风险管理理念,逐步建立起原产地业务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2.1 风险评估创新划分

对于需要在进口国凭证通关结汇的产品来说, 能否及时领取原产地证书关系到货物的清关时间, 更关系到产品在进口国口岸的滞留成本和产品推向市场的时机。 针对不同原产地证书和不同产品的要求,制定风险评估标准,其次要根据各类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和主要原材料来源,对签证产品实施风险评估,同时还要结合国外海关退证查询时关注的产品和问题, 调整相应的风险评估结果。 根据这一风险评估体系,将签证产品划分为敏感产品和非敏感产品。 其中,敏感产品即我国现有科技水平下,难以判定是否符合原产资格的产品,如大屏幕LED智能电视、高端智能手机等。 非敏感产品即技术含量低、原料构成简单,我国生产水平下有足够能力完成其主要零部件生产的产品,如陶瓷、棉纺类服饰制品等。

2.2 区别对待,提高效率

在界定产品敏感属性的同时, 针对敏感产品和非敏感产品推出了分类管理措施。 规定只有绑定敏感产品的生产企业才能申办相应敏感产品的原产地证书, 一方面对敏感产品生产企业加强管理, 要求敏感产品生产企业注册申请时需进行实地调查并严格审核主要原材料的来源证明和产品加工工序, 判断产品是否具备原产资格,且年审时均需接受新一轮实地调查及审核。另一方面对非敏感产品生产企业和贸易公司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2.3 分类管理,缓解压力

将产地证企业按照A类、B类、C类、D类4 个类别进行分类。 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年度签证份数、年度产地证退单率、企业守法守信、产地证档案保管及退证查询等5 方面的情况。 对首次申办企业按照C类进行管理, 产地证签证部门在企业首次申领半年后或申办批次超过20 批后,对企业实施分类评定。A类申办企业需满足3 个基本条件:上一年度签证份数200 份以上,有经考试合格的申领员,上一年度产地证退单率在3%以下等。B类企业则要求上一年度签证份数100 份以上, 上一年度产地证退单率5%以下。C类企业对签证份数暂未作要求,但要求上一年度产地证退单率在20%以下。 如果上一年度申办产地证退单率在20%以上, 且因未规范申报导致证书被国外相关部门退证查询的,就归到D类企业。 对适用不同管理类别的企业,制定相应的差别管理措施。其中A类、B类企业适用签证便利措施,C类企业适用常规管理措施,D类企业适用严密监管措施。 以往无论是优质企业还是普通企业,不管出口的产品是否敏感,辖区外产品均需提供产地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异地调查证明。 分类管理实施后,如果是A类企业,除了敏感产品需要异地调查证明外,一般产品,首次申报原产地证时,申请人只需要提供样品、《产品成本明细单》及原辅料发票复印件,检验检疫机构仅做符合性审核即可。

3加强企业分类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3.1 加强日常考核和业务知识更新

通过签证企业记分制度,加强日常申报差错率的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辅以必要的激励制度, 从机制上保障产地证申报质量。 同时,加强对签证企业申领员业务知识的更新培训,积极宣传新的政策和法规,使企业及时享受到产地证优惠政策。

3.2 推进电子化进程

要真正实现签证企业的有效管理, 就必须推进企业分类管理的电子化。 通过建立签证企业诚信档案,结合日常调查和签证调查,通过计算机对每份产地证的申报质量进行记录,并梳理分类,对签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管理状况、违规情况、国外退证查询情况等及时进行了解和更新,帮助外贸企业守住道德底线、铸造诚信品牌。

3.3 做好签证产品风险分析

首先,分析签证商品的敏感程度。 一类商品是给惠要求和加工标准非常严格、产品科技水准要求高、生产企业易采用进口原材料及零部件代替、 被给惠国海关重点查询的或列入反倾销调查对象的产品。 二类商品是给惠要求和加工标准比较严格、被给惠国海关查询的一般商品。 三类产品是加工工序简单、设备要求不高, 出口生产企业可以生产或国内采购原材料、 零部件加工的,属劳动密集型或非技术密集型产品。 其次,按上述分类原则,制定详细的目录,制定不同的调查比例,确定重点抽查商品,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

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对签证产品、签证企业及申报员的三维分类管理模式,将企业签证商品的敏感程度、企业的签证管理状况、申报员申报质量有机结合,对签证企业进行分类定级,提高产地证签证管理的有效性根据这一分类管理体系,在界定产品敏感属性的同时, 可以针对敏感产品和非敏感产品推出了分类管理措施,为配合企业转型升级,可以对生产非敏感产品的企业开放了快捷通道。 大大缓解了签证部门的人手压力,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管理效能,保证了签证质量。

摘要:为更好地服务外贸,签证部门致力于科学提高签证效率的研究工作,在原产地证签证业务中积极引入风险管理理念,逐步建立起原产地企业分类管理体系,大大缓解了签证部门的人手压力,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管理效能,保证了签证质量。

上一篇:兰溪市的地方文献资料与旅游资源下一篇:必修二会考复习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