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2024-04-19

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精选10篇)

篇1: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近几年来,X县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培植和发展特色产业,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镇依托当地丰富的牛羊皮资源,开展招商引资,以企兴农,发展镇域经济的做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一、做法

X镇现辖50个村,总人口3.7万人,其中

回民人口占到1/3,耕地面积6万亩,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财政收入122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在地方性税收中,该镇羊皮收购加工业所占税收达到37。

X镇曾经是一个经济弱镇,收支矛盾突出,经济总量少,曾经是该镇面临的主要困难,近几年来,在工作中,长官镇党委、政府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回避而是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特别是在发挥当地牛羊养殖业这一优势上做大文章。

(一)引导促发展。

由于X镇回民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多年来当地农民一直有饲养牛羊的习惯,并逐步发展了一批牛羊贩运加工专业户,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区域性特色产业,因势利导,把这一产业当作促进全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他们制定了优惠政策,对原来一部分有资金积累的贩运、宰杀大户,引导和扶持他们办企业、上项目,为促进该项产业的快速发展,他们选派精兵强将成立专门班子,协调企业同各部门的关系,促进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已经有大型皮革制造企业、肉食冷藏企业、畜产品经销企业12处,年产值超3亿元,其中羊皮收购企业发展到9家,年羊皮经销量达到400万张。羊皮经销业的发展带动了全镇农户牲畜饲养量连年成倍增长,2003年饲养量达到30万只,仅养殖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80元,现在养殖宰杀、分割、牛羊肉冷藏、牛羊肉、牛羊皮运输、加工的产业化格局已经形成,并正在迅速发展壮大。下一步该镇将扩建畜产品交易市场和新建占地面积103亩的畜产品经销小区,以满足该镇畜产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二)招商促跨越。

该镇党委、政府按照培植龙头企业,壮大基地的原则,立足当地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在工作中他们采取“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的原则把工作主要精力放在招商引资上。2002年10月份,通过一收购大户同浙江金鑫皮革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浙江客商对当地的条件很满意,为使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镇党委书记亲自抓该项目,为企业选址、办理证照、联系施工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在镇驻地建起了宁津诚鑫皮革厂,2003年该厂羊皮加工达到150万张,产值7000万元,今年该厂又计划投资600万元扩建羊皮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加工羊皮300万张,其年加工能力将消耗该镇羊皮收购量的70,可实现产值1.2亿元,年纳税将达到200万元,同时在县委有关领导及长官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该厂投资1800万元的羊皮深加工项目,也有望于年内开工建设,届时该企业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这一项目的实施将很快促进长官镇经济的跨越发展。

二、启示

X镇立足当地优势,发展经济的做法,对全县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同时这一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对我们最大的感触和体会是:要真正发展当地经济,把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需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立足资源优势,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应对方案,最大限度的发展经济。

(一)抓资源优势,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近几年,x镇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和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文环境优势,找到了一条适合该镇特点的发展路子。对全县来讲,我们要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要善于寻找和发挥这些优势和条件,使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使个别优势变为群体优势,使单一优势变为综合优势,促进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要选准发展民营经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象我县的五金加工业、地毯业、x打火机业、x木器业、柴胡店蔬菜生产等,都具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利用好这些优势,因地制宜的做大陪强,使其形成产业化发展专业化经营的格局,是加快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抓项目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x镇羊皮收购加工,之所以能够成为该镇一项优势产业,关键是狠抓了项目建设,正是该镇12处畜产品收购加工冷藏企业的建设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项目是加快发展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的命脉,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大谋划和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入,使传统产业的主导产品逐步实现从单一型向多元化、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从底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转变,形成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资源与生产能力配套的工业格局。

(三)抓招商引资,走经济跨越发展之路。

x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其充分发挥了羊皮经销

篇2: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李培育

镇域经济,是最基层的综合性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重要基础和主要支撑。为进一步研究镇域经济的发展前景,在对前甸镇域经济进行调查后,总结了前甸镇发展镇域经济的基本经验,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前甸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前甸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加快发展为第一

要务,通过调整镇域经济结构,优化镇域经济布局,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发展。以2009年为例,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3,900万元,比上年增长4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800万元,招商引资66,053万元,实际利用外资1030万美元,出口创汇2210万美元,全口径财政收实现14,171万元,镇财政收入实现34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58元。在全市47个乡镇综合实力排名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位。

1、经济结构趋向优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加快一产业,做强二产业,发展三产业,积极调整经济结构,镇域经济结构不断趋向优化。目前,一产、二产、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7:2。

2、特色农业初步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坚持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多元化发展的农村发展新路子。目前,已形成了台山村无害化种植生态旅游村,大道村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前甸村经济苗木及大米生产基地。另外,狐、貉等特种养殖,山野菜、食用菌深加工也初具规模。

3、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聚集效应凸显。通过培植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民营企业不断壮大。确定了以铁林集团为代表的矿产资源加工,以

永茂建机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以顺前造漆为代表的精细化工,以东进实业为代表的房地产开发等四大支柱产业。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28家、私营企业150家。

4、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把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作为发展镇域经济的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近几年来,詹家地区的居民享受到了同城市居民一样的供水、供热;在202线前甸段安装路灯2300米,修建村路长25公里,新建桥梁2座等等。

5、区划调整后,为前甸镇经济发展提供了空间。区划调整后,前甸镇土地面积增加到150平方里,是原来的近4倍,人口增加近1万人,这为发展经济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

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前甸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大中型工业企业少、科学化程度不高,产业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国有土地储备少等等。

三、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镇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乡镇,潜力在乡镇,后劲也在乡镇。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1、整篇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规划。做好规划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按照规划去安排前甸经济发展布局。一是把前甸镇西部作为商住区,大力发展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三产业。二是以前岭工业团地和大柳工业团地为中心,做大做强二产业。三是把前甸东部地区作一产业发展区,发展特色农业。

2、增加国有土地储备,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将木材市场和大东沟作为发展房地产业的土地储备;二是扩大前岭工业团地土地500亩,达到1137亩、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土地,扩大大柳工业团地

500亩,达到910亩,作为发展机械加工业土地;三是完成前甸村土地征用,作为以市中心粮库为中心的粮食物流产业发展土地。

3、加强与金融部门合作,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政府要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联系、协调金融部门加强与中小企业合作,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资金瓶颈问题。

4、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一是大力发展水稻、玉米和果蔬产业,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农民实现增收。二是利用台山、大道等村的城郊优势,整合耕地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致力发展无公害蔬菜、观光农业、水稻养鸭等产业。三是继续采取优惠扶持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抚顺金泰粮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抚顺金宇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和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篇3: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一、准格尔旗转型发展现状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黄河沿北、东、南流经197公里,隔河与山西、陕西毗邻,有“鸡鸣三省”之称。全旗总面积7692平方公里,总人口36.69万人,辖1个开发区、1个工业基地、9个苏木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境内矿产资源富集,探明含煤面积2824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以上,有低灰、低磷、低硫、高发热量的“绿色煤炭”美誉;探明高岭土储量60亿吨,石灰石50亿吨,同时有丰富的铝矾土、白云岩、石英砂等资源。

准格尔旗充分利用资源、区位等优势,抢抓机遇,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80.96亿元,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1673.23亿元,累计实现财政收入689.06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7.04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49.14亿元。成为自治区改革开放30年十大典型之一,被国家列为“呼包银榆经济区”的重点开发地区,被自治区确定为“沿黄沿线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重要增长极。

二、准格尔旗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从总体上看,煤炭资源的开发 , 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一业独大”较突出 , 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从产业发展来看,2013年 , 全旗实现工业增加值604.23亿元,煤炭行业实现增加值近470亿元 ,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近45%, 占工业增加值的77%,资源型特征明显。从产业结构布局上看,尽管准格尔旗加大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 , 但煤化工、电力等煤炭转化工业尚处成长阶段;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远未形成规模效益,新型工业化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破解上述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发展。

三、准格尔旗转型发展思路和措施

( 一 ) 转型发展思路

当前,准格尔旗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期、产业结构优化期、改革创新关键期,“三期”叠加要求既要保持合理发展速度,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又要加快推进结构转型,在转型中提升质量。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准格尔旗要深入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落实市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立足煤炭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寻找自身个性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逐步实现转型。

(二)推进转型发展的措施

1. 坚持以编制规划先行,全面引领经济转型发展。做好规划工作,确保产业发展、基地建设有规可循、有策可依,以规划引领转型。进一步完善“六大基地”规划,争取“大路国家现代煤化工基地规划”、“煤电灰铝一体化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划”、“准格尔中部矿区总体规划”等规划获国家批复。同步完善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等规划。

2.坚持以支柱产业为支撑,全力构建经济转型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1)改造提升煤炭产业,保障转型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必须充分依托煤。全旗现有煤矿130座,核定产能2.7亿吨,2013年煤炭产量2.58亿吨,今后将积极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现代化煤炭生产输出基地。到2017年,全旗煤炭产销量稳定在3亿吨左右,原煤洗选率达到95% 以上,单井平均生产能力提高到200万吨 / 年以上,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90% 以上,矿井回采率达到80% 以上,地方煤炭企业整合为20户,进一步延长原煤稳产期限,为主导产业延伸提供原料支撑,为实现经济转型赢得重要战略回旋时间和空间。(2)加快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国家节能降耗“双控”要求,坚持延伸煤。一是打造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抓住大路煤化工基地作为“蒙西地区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富煤近水、产业集聚的组合优势,全力打造国家一流的千万吨级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积极推进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尿素、煤制其他产品的碳一化工、煤干馏多联产及其产品副产品深加工、煤化工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8条产业链,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到2017年,通过煤化工转化原煤1亿吨,实现增值4倍以上。煤制油达到200万吨,煤制天然气160亿立方米,煤制甲醇500万吨,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140万吨,煤制乙二醇70万吨,煤制化肥500万吨,其他产品超200万吨。二是打造煤电灰铝循环产业示范基地。发挥煤铝伴生独特优势,抓住准格尔至天津南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机遇,大力发展高水平火电和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加快构筑“高铝煤炭—火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铝产品加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建成国家级的高铝煤炭综合利用基地。到2017年,集中布局高铝煤电力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生产高铝粉煤灰1500万吨以上,利用大唐“碱法”、开元“铵法”、神华“酸法”等已形成的工艺技术,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规模达500万吨,联产电解铝及铝加工产能突破200万吨。(3)培育壮大非煤产业。在做好“煤”字号文章的同时,坚持不唯煤。一是打造陶瓷生产基地。目前,全旗已建成陶瓷产能6900万件、在建产能8000万件。今后将依托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优势,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全力打造内蒙古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日用陶瓷、陶瓷酒瓶、礼品瓷和建筑陶瓷。到2017年,建成日用陶瓷生产线20条以上,日用陶瓷生产能力达到10亿件,其中陶瓷酒瓶产能达到3亿件;建成卫生陶瓷生产线15条以上,卫生陶瓷产能达到900万件;建成建筑陶瓷生产线4条,建筑陶瓷产能达到3600万平方米;工业陶瓷生产线1条。二是打造沿黄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准格尔旗北部沿黄河一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毗邻呼包鄂三大主要消费城市,有利于集中发展现代农牧业。今后集中力量打造以十二连城乡为主,以大路和布尔陶亥为辅的沿黄现代农牧业基地,在推动种养殖业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到2017年,土地规模化经营示范基地总面积达到15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4万亩;牲畜存栏量稳定在55万头(只),新建年出栏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处,存栏1万头的养牛基地1处,养殖园区4处,培育建设生猪育肥户60户左右,肉羊大户120户左右;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总面积超过3万亩,水产品总量达到500万公斤。(4)激活第三产业发展活力。发挥煤炭积累资金优势,坚持超越煤,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是旅游产业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发挥黄河峡谷、油松王等自然风光和漫瀚调等特色文化资源优势,打响准格尔文化旅游品牌,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打造黄河风情旅游产品(城坡旅游区、包子塔旅游区、小滩子旅游区、龙口旅游区)、宗教文化旅游产品(油松王旅游区、准格尔召旅游区、阿贵庙、上喇嘛洞)、生态观光旅游产品(水镜湖休闲度假旅游区、黑圪崂湾沙漠旅游区、十二连城现代农业观光区、砒砂岩风景区、太子滩)、历史民俗旅游产品(王爷府、十二连城遗址、点素敖包)等“四大旅游产品”。二是商贸流通业方面,以特色化、专业化为导向,加大各类新型商贸企业引进力度,全面优化商业网点布局,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规模适度、错位经营、独具特色的城乡商业服务网络。三是服务业方面,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商务服务业、发展高端信息服务业、优化提升金融服务业,构建较为完善的组织服务体系和多层次、多元化运作体系,全面提高服务业水平。四是物流产业方面,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统筹规划与重点突破、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物流体系与产业格局、扩大规模与提升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煤炭、煤化工、陶瓷产品、农畜产品、商贸物流工程等五大物流工程。

3.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打造经济转型发展的优良环境。(1)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全力抓好改革创新。牢牢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机遇,突出公共资源市场化改革,破除影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一是加快推进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土地出让等政府性资源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利用BOT、BT、特许经营等市场化路径解决城市供热、供气和垃圾处理等问题。二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014年,旗人民政府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清理、整合、规范我旗审批事项,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能。今后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实行部门联动,全面优化审批流程。三是深化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旗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为载体,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推动政府投资、融资、管理、偿债等权责一体化管理,使城市、园区建设更多地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四是推动企业重组。充分发挥资源杠杆作用,推动煤炭企业之间、新建电力项目、煤化工项目与现有煤炭企业重组;推动煤炭企业与非煤企业重组。

(2)在硬环境建设方面,重点提升产业转型承载能力。准格尔旗铁路通车里程达到402公里,铁路运力突破7000万吨;公路里程达到285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7.6公里,一级公路84.8公里,二级公路683.7公里,三级公路446.1公里,四级公路1350.5公里。9个乡镇(苏木)均已通油路,并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建成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14座;苏—东—准天然气主管道横穿境内。今后应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一是完善交通网络。争取建设纳日松至龙口、前房子至龙口、大饭铺至龙口3条高速公路,推进呼准鄂铁路、准朔铁路、巴准、沿河、准神、大马铁路项目,积极推动准格尔通勤机场前期工作。二是强化水利支撑。完善园区、矿区和城镇供水体系,重点建设大路西部供水工程。三是优化供电网络。建设大路、川掌2个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龙口220千伏、海子塔220千伏等11个输变电工程,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四是加快管道建设。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依托陕京四线等重要运输管道,规划建设至京津冀地区的天然气及其它煤化工产品外运管道。

篇4:对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仁风镇镇长毕义忠

镇域经济是以集镇为中心、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多层次区域性经济体系,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加快镇域经济的振兴,对于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仁风镇地处济阳县东北部的四县交界地,地理位置偏远,区位优势不明显,镇域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近年来,我镇立足实际,突出重点抓特色,夯实基础促发展,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农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异军突起。但认真分析我镇镇域经济发展,还存在镇域经济总量偏小、发展特色不够鲜明、发展步伐较为缓慢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壮大镇域经济、提升镇域经济总体实力,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结合仁风镇目前的发展情况,就如何进一步推进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狠抓招商引资,在推进工业立镇上下功夫。加快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是乡镇迅速崛起的关键。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不放松,加快项目引进,发展自主税源,是乡镇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全力抓好项目引进,力争引进过亿元的项目5个以上,实现在税收上的自主性。要狠抓招商引资,一是要把最精干的人员充实到招商引资队伍中来。二是为了招商引资要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人财物到位。三是坚持“兼收并蓄”,积极建立招商引资信息库,储备投资项目和税收信息。四是要调整招商技巧,通过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方式,确保项目谈得快,引得来,落得下。五是要抓住项目不放松,努力做到时间上紧盯,步伐上紧跟,手续上紧办,决不放弃任何一个有效项目和客户。

二、突出特色调整,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下功夫。围绕壮大西瓜、奶牛、林果三大农业特色经济,全力抓好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提档升级。一是做强西瓜产业。继续扩大精品西瓜种植面积,加快品牌基地建设,在江家、西街、大里等村继续新建富硒西瓜精品基地;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把西瓜推介为全国的知名农产品。二是做大奶牛养殖业。加快奶牛小区建设,为奶农提供更加宽松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地大客户来我镇搞养殖,进一步提高奶牛小区存栏量,完善新建的东街奶牛小区配套设施,五年内力争再新建3处以上小区,全镇奶牛存量超过1万头。三是做优蔬菜林果业。继续新建蔬菜大棚片区,着重在二二○线以北发展北部蔬菜大棚,力争再新建3处以上蔬菜棚区,逐步建立一处蔬菜批发市场。加快富硒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在苹果、山楂、薄皮核桃、包金梨上推广应用富硒技术,逐步推行全镇所有农产品的统一富硒,提高产品品质,打造推向全市乃至全国的精品农产品。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建立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适度农业产业的规模经营。

三、注意扶持引导,在壮大民营经济上下功夫。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既坚持“放水养鱼”,又注重加强税收征管,逐步变规模优势为财税优势,力争把棉花加工、木材加工培育成为我镇重要的自主税源,提高民营经济对镇财力的贡献率,力争明年民营经济为镇财政贡献的税收额度达到500万元以上。一是拉伸棉花产业链条。全力抓好民营企业和规模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继续鼓励棉花加工企业合并、重组、技改,形成棉花加工的大集团,逐步引进棉纺、印染等行业的进入,拉伸产业链条。建立仁风镇棉花加工协会,及时掌握全国及世界的棉花加工信息,掌握市场动态,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避免企业无序竞争。二是提高林木加工业产品附加值。在对木材加工园区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力争吸引外地大型板材加工及家具生产等企业来仁风投资建厂,对板材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依托资源优势,在开发乡村旅游上下功夫。以观赏、品尝、休闲、度假为主发展乡村旅游业,繁荣农业和农村经济。一是努力挖掘本地乡村农业旅游资源,逐步开发特色产业资源。结合仁风镇农家生态园的开发利用,把西瓜采摘、西瓜文化节、农产品推介、鼓子秧歌表演结合起来,利用现有的西瓜、苹果、山楂、薄皮核桃、包金梨、葡萄、大棚蔬菜等资源,打造乡村旅游、餐饮、娱乐一体化。二是优化旅游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加强与省、市旅游公司的联合,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逐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格调与品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借农业旅游推进招商引资,吸引各地客商来投资,兴办旅游产业。三是实施政策扶持,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成立专门的乡村旅游办公室,负责管理、协调、宣传等,力争把乡村旅游这篇文章做好。

篇5:镇域经济的发展与思考

(经济社会发展办狄占泰)

镇域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它是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镇域经济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步伐,提升镇域经济总体实力是关键。就城关镇而言,如果从这几年来的发展变化看,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从长远和全局看,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仍然与之相距甚远,要想实现与先进发达地区同步甚至超越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近几年来,城关镇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立的“3341”项目工程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234”发展战略,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聚精会神搞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理念,以群众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为目标,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镇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抓基础、强后劲,调结构、促增收,使镇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努力打造新型文明城镇,有效促进了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镇走“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带农”的发展

1路子,以提升城市品味,改善人居环境, 塑造良好城市形象,不断促进全县经济建设快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着力实施黄家学城中村改造项目和北海子城中村改造项目,有力推进了镇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二、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非公经济总量明显提升。树立“无商不强、无商不富”的理念,大力招商引资,狠抓非公经济发展,使非公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仅今年一年,全镇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金额达到了27亿元之多。通过招商引资,引来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企业,有效改善了以往的“高投入、高消耗、低回报”的非公企业现状。非公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而且还解决了一批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群众增收,助推了镇域经济发展。

从目前镇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影响追赶先进发达地区的步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一、基础薄弱,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通过不断加大投入进行夯实完善,全镇的基础设施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其基础建设总体水平仍然与之差距甚远,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农业发展后劲依然显得不足。

二、产业化程度较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在产业结构

调整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群众增收,但从总体来看,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低,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主要体现在科学化程度不高,产业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规模化程度不高,总体实力不强,难以形成聚集效应;专业化程度不高,特色经济、优势经济、龙头经济不突出。

针对城关镇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我认为,推进镇域

经济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必须要结合实际,创新发展思路,狠抓措施落实,做到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推进,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才能推进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提供保障,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开展。招商引资是发展镇域经济的有效手段。我们要采取分解招商目标任务、保障招商工作经费、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定重点招商领域、完善招商优惠政策、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六位一体”的工作措施,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有效开展。

二、依托优势,推进产业科学化调整。发展镇域经济必须要以产业作为支撑,产业的发展程度影响决定着镇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方面,要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努力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建设水平,努力推进产业

发展科学化、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提升产业档次与实力,实现产业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对接。

三、夯实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进镇域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薄弱的基础设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把强基础、增后劲作为促进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努力降低农村群众的劳动成本投入,加快发展步伐。

四、城乡统筹,实施强镇带动战略。城镇对于聚集第二、三产业、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并利用好城镇优势,进一步提升城镇建设水平,优化城镇环境,大力招商引资,以第二、三产业的聚集发展,推进非公经济的发展壮大,从而增强城镇吸附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的能力,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发展,最终实现镇域经济的发展。

五、龙头牵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镇域经济发展要靠产业来支撑,产业发展则需要龙头来牵引。因此,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产业发展、提升镇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力度,进一步壮大企业群,努力发挥聚集效应,以企业群的发展壮大来带动产业群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企业自身的整体实

篇6: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一是在工业经济上求突破,建设经济强镇。坚持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形式,按照储备、在谈、建设、投产不断线的工作思路,努力在引进税源型、惠民型、环保型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重点依托东航、银光、华邦、枣矿等大集团、大公司,引进科技含量强、附加值高的项目,培植壮大优势产业,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坚持“一区多业”发展,以铁山工业园区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引导企业向“专、精、新”方向发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鼓励和吸引本地及外地企业入园区发展,使入园企业达10家。

二是在镇村建设上搭平台,建设生态城镇。按照确立“欧情城镇、生态宜居”的发展定位,突出城镇特色,完善配套功能,打造宜居北庄。坚持走多元化投入的路子,拉大“两纵五横”的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尽快高标准完成将军大街两侧欧式商品房长廊开发建设,把城镇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品位做高。按照“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大生态、大绿化要求,继续对镇驻地实行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镇村主要街道、村道路面全部硬化。

三是在文化旅游上创特色,建设旅游大镇。围绕“做大做强旅游,打造旅游大镇”的战略目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旅游产品、航空食品研发,扩大旅游市场,力争我镇在旅游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突出“大旅游、原生态、乡村游、红色旅游”的特色,以个性化、独特化赢得发展。重点对龙床飞瀑风景区、洪门葡萄生态村进行包装改造,彰显“农家

乐”旅游开发特色。重点突出旅游产品加工、旅游餐饮、旅游休闲、商贸流通等实施开发,在全镇各旅游景区形成特色的休闲区、文化区、购物区、娱乐区等,实现旅游三产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篇7: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镇域经济,思考

引言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镇域经济是一个建制镇行政区域内的经济, 是区域经济的一个单元和重要载体, 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 阳城县北留镇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 使镇域经济和城镇化建设均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 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建议通过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1 基本情况

北留镇地处阳城县东部, 晋阳高速、陵沁公路和侯月铁路穿境而过, 与晋城市和阳城县分别仅有半个小时的车程, 镇域面积83.7 km2, 3.6万余人, 其中镇区面积8 km2, 人口1.6万, 是晋城市重要的煤转电和煤化工基地, 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财税改革试点镇、国家园林城镇和山西省城镇化示范镇。

2“十二五”期间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北留镇经济总量和发展增速均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镇域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

2.1 园区经济

晋城市北留周村工业园区规划占地24 km2, 其中北留境内10 km2。目前共完成投资320亿元, 达产达效企业有阳电国际210万k W、大唐阳电120×104k W, 兰花田悦1 830和金象煤化工1 830。

2.2 煤炭支柱经济

皇城相府集团具备315万t无烟煤生产能力, 镇域内三个造气型煤项目具备100万t的年生产能力相府集团300万t和潮隆商贸投产180万t洗选煤项目。

2.3 装备制造业

台资企业龙鼎铸造投资5 000万元, 产能5 000 t高档铸件, 产值近亿元。民营企业德意园、奥美包装、腾岳、金厦建材等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运输服务业

围绕服务工业园区, 北留煤运、宇鹏运输、松源汽运等企业健康发展、逐步壮大。

2.5 旅游服务业

镇域旅游资源丰富, 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与周边3A景区海会书院、郭峪古堡、九女仙湖等, 形成以人文、山水、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优秀旅游目的地, 旅游经济成为镇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3“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

严格按照《北留镇总体规划》、《北留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3.1 交通路网建设

累计投资超亿元完成镇区北环公路和园区大道建设, 拉大镇区空间;投资6 000余万元完成33个村户户通街巷硬化工程, 改善出行条件;投资1 500万元完成横石乡村公路、皇九旅游公路提质改造, 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3.2 镇区建设

累计投资3 000万元完成文化广场建设, 打造全镇文化主阵地;投资3 500万元完成镇区环境整治、亮化、绿化、美化, 城镇品位进一步提高;投资2.3亿元完成镇区500套政府限价房和镇区5村680套居民住宅楼建设, 不断提高镇区人口承载力。

3.3 民生工程建设

投资4 500万元建成日处理5 000 t生活污水的处理厂和镇区及周边村污水管网建设;投资3000万元完成镇区垃圾填埋场建设, 累计投资8 000万元完成全镇30个村的煤层气入户工程, 覆盖率达到91%, 镇区实现100%全覆盖;投资6 500万元完成镇区集中供热一期工程, 5 000余户居民受益。

3.4 新农村建设

投资1 200万元实现全镇各村便民连锁、图书阅览、文体设施全覆盖;以皇城、史山、郭峪等5村为重点, 推进美丽乡村集中连片建设;投资2.8亿元完成皇城新区10幢高层住宅建设, 使周边3镇10村采煤沉陷区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累计完成造林绿化5 300亩, 建成生态园林村13个, 森林覆盖率达到56.1%。

4 存在的矛盾及问题

4.1 镇域经济后劲不足

一是仍然严重依赖煤炭产业, 由于煤炭市场的低迷和供给侧改革的深入, 煤炭主导产业和与之相关的洗选、运输等经济效益随之下滑;二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较低。

4.2 园区经济增速放缓

一是园区吸引力不强, 自2014年之后尚无企业入园;二是配套政策、技术、市场、服务等条件制约, 导致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能的企业不愿意来, 甚至皇城相府集团的锂电池、生物制药、电动汽车等项目相继落户晋城和太原;三是控制性规划和土地政策的限制和滞后也影响了园区经济发展。

4.3 镇级财政增收乏力

一是作为国家小城镇财税改革试点镇, 没有享受到国家的财税优惠政策, 镇级财政得不到镇域范围内企业税收的分成;二是作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没有得到国家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扶持;三是可支配财力有限, 用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更少。

4.4 旅游产业潜力尚大

一是皇城相府一枝独秀, 对周边景区辐射功能不强, 还是不能连点成线;二是对相关产业带动能力不强, 游客仅以游为主, 虽然综合收入逐年增长, 但门票收入占综合收入比例很高;三是旅游内涵单一, 没有充分利用品牌效应, 形成人文、自然和休闲的优势互补。

4.5 城镇建设步伐不大

一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二是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紧张,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全镇的耕地处于持平状态, 建设用地多通为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三是已建成项目无经济效益, 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和集中供热的运行每年需要大量的资金。

4.6 镇区规模增速缓慢

一是镇区服务业发展不快, 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二是缺乏相应的人口城镇化措施, 非农人口的增加多为大中专学生回乡就业;三是城镇化水平与阳城、晋城尚有较大差距, 园区企业的员工仅在北留上班, 在城里居住生活;四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加快, 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与非农界限后, 城镇对农民吸引力越来越小;五是政策限制, 镇区500套限价房出售比例不达50%;六是镇区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都是机械增长, 集聚缓慢一定程度上造成基础设施的浪费。

4.7 工业园区对镇域经济的贡献和对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不成正比

一是园区企业多为省市国有企业, 其产值、税收都不记入镇域经济统计指标;二是入园化工企业为晋城市区转移出去的三高企业, 尽管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同时带来失地农民就业、道路交通、环境污染等压力;三是企业享受城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等社会资源, 但不承担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责任。

5 建议及对策

5.1 科学规划、准确定位

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确保二者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

5.2 先行先试、勇于创新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确保小城镇改革试点、财税改革试点和扩权强镇试点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落到实处。

5.3 招商引资、园区引领

抓住园区经济龙头, 以产业建园区扩大城镇规模,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制定配套政策、提升服务质量, 在承接晋城市区产业转移的同时, 大力度招商引资, 吸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辐射带动的企业入园。

5.4 依托煤炭、延伸产业

抓住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机遇, 用好用活能源改革政策, 做精做细煤炭深加工文章, 延伸产业链条, 实现效益最大化。

5.5 整合资源, 全域旅游

以国家发展全域旅游、全民旅游为契机, 全民参与、全景打造, 使旅游产业成为镇域经济的强大引擎。以皇城相府景区为龙头, 整合周边旅游资源, 拓展生态观光和农耕文化体验;将新农村建设成果变身美丽风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大对农家乐的引导、扶持和监管, 不断提高旅游经济综合效益, 提高农民收入。

5.6 拉大镇区框架、集约利用土地

实施“两轴两线一心四区”的镇区布局, 以服务促就业聚集城镇人口, 将工业园区失地农民和乡村贫困人口异地搬迁在镇区集中安置, 在耕地面积不减的前提下, 推进增减挂钩、荒坡荒地开发等, 解决城镇建设用地紧张问题。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 提高土地利用率。

5.7 城乡一体,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推进、共同发展的要求, 结合新农村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 完善路网建设, 推进煤层气入户全覆盖, 扩大集中供热范围, 加强农村“四清一美”环境综合整治和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有针对性制定各类扶贫措施, 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拉伸产业链条, 构建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大农业体系, 推进城乡服务均等化。

6 结语

篇8:对林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二、制约江华林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公共基础设施滞后。客观分析,江华林区乡镇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的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居住较为分散,林农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常住人口小于300人的村落较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常住人口“空壳村”,如此小规模的村落既不利于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又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信息传播。二是困难的县财政制约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投入的大量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致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滞后,村民物质生活条件较差。目前,电话、公路未达到的村仍然较多,交通条件和信息通道亟待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项生活用品人均拥有量也远落后于农区。

(二)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林区乡镇群众文化教育较为落后,人均受教育年限低。文化程度稍高的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在林区的人口均为受教育年限偏低的“386199”部队。另外,林区许多先富起来的农民和高素质林农为了改善生活质量,纷纷移居县城或发达地区,留守林区的农民充当起林区经济建设主力军角色,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严重偏少。目前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比重由5:3:2调整到4:3:3,再放到林区,经济总量少,产业结构更不合理,主要原因是二、三产业经济不发达。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虽然在林区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但林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企业引进不多,林区经济与农区经济反差十分明显,生活水平与农区相比差距也呈逐年拉大趋势。

三、加快江华林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殊途同归,要把林区经济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江华新的增长点,必须要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维,要制定林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区位、优惠政策和林区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互促共进,共同繁荣,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要强化林区干部激励机制,营造一个“人人抓经济”的良好氛围。现在,林区乡镇大多数干部或忙于辖区内的社会事务管理和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或忙于向有关部门跑项目、跑扶贫资金,很少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今后,林区干部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工作方法,要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整理经济发展思路,制定本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注重社会事务管理同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少坐办公室,多到农户调研,切实发挥致富领头人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林区领导干部工作激励机制,逐步提拔一批年轻、有经济头脑的领导干部到林区工作,并对林区乡镇一把手经济建设政绩实行重点考核。

(二)依托林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一是在有一定工业基础的码市镇,出台涉及税收、土地征用、用电等一系列倾斜政策,重点发展林区环保型工业企业和林产品加工产业,积极鼓励广东省中小型、环保型、农林产品加工型企业到林区创业,为林区农民创造更多的本地就业岗位。二是开发林区旅游资源,加快林区旅游业发展。结合水电开发形成的冯河水面,打流域风情招牌,整合开发林区旅游资源,打造码市—贝江—水口—花江—务江沿河民族风情旅游带、码市宜春湖度假村等生态旅游名牌,扩大景区辐射功能,延缓游客停留时间。三是进一步加快相关服务行业(如饮食、住宿、导游等)和林区特色农产品商贸业发展。通过引导,让更多农民转移到较高收入的旅游及其相关服务行业中去。

(三)大力鼓励劳务输出,进一步推动林区人口向城镇集聚。随着“水电开发兴江华”战略的全面实施,小水电开发将带动大批企业的兴起,就业岗位将日益增多。政府要想方设法,加强引导,实施林区劳动力输出扶贫,转移林区剩余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要制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录用林区劳动力,如可以对录用林区劳动力占90%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工业园中安排工业用地;每录用一名林区劳动力给予一定税收减免优惠等等。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实施移民扶贫和林区行政村撤并,推动林区人口集聚,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林区集镇原有的卫生、文化、教育等设施功能,改善偏远村落农民的生活条件,又有利于林区第三产业发展和特色经济地带建设。政府要想方设法解决移民在居住、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消除移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移得出、安得下、稳得住、能发展”。

(四)适时转变扶贫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增加林区农民收入。林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后,农业劳动力人均拥有土地资源将会提高,政府要鼓励农民之间土地流转,让置留在农业的劳动力经营较多土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纯农业户的经济收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信息平台,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与林区农业基地联结,发展订单农业。同时,立足当地特色,推进药材种植、绿色食品深加工、竹木加工等,进一步健全特产加工合作机制,采取“农户+企业”或“农户+基地+企业”的形式,解决影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老大难问题。

(五)努力提高林区农民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林区农民的致富本领。目前林区劳动力文化程度和生产技能较低,提高林区农民素质和生产技能迫在眉睫。一是要增加林区教育投入。二是要定期对乡土人才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乡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三是实施教育扶贫。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到林区从事教育工作,引导优秀教师到林区交流,加强林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篇9: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据抽样调查推算,我县2004年农村劳动力达42万人,转移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6.7%,其中县内转移15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53.6%,县外转移13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6.4%,二者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5.7%和31.0%。进行转移的劳动力从性别上看,男劳动力比例高于女劳动力,占总量比分别为57%、43%;从各年龄组构成来看,以青壮年为主体,90%以上的劳动力在16-48岁之间,其中30-39岁的比重最高,占39.4%,其次是20-29岁的占28%,40-49岁的占21.3%,19岁以下及50岁以上的占11.3%。县内转移以自发转移为主要方式,主要转向我县的建材、竹木加工、建筑等第二产业和进城镇从事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县外转移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1、由劳动等有关部门和机构直接组织输出;

2、通过劳务市场获取信息外出;

3、依靠乡友和亲属联系外出;

4、纯粹的自发转移。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转移的流向以省外为重点。多年来,我县农村劳动力向省外转移高于省内转移,省内转移只占县外转移总量的8.7%。省外以广州、深圳、珠海、浙江等沿海地区及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为劳动力转移的热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占87%,转向西部地区的只占4.3%。如泗里河乡在东莞市厚街镇务工的劳动力就达4000余人。

(二)转移的行业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体。具体分5个层次:一是集中在广东地区的工业普工,主要从事于工业企业的生产;二是广州、深圳、珠海、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三星级以上宾馆、导游等服务业;三是河南、安徽一带的饼干、制糖等熟食加工业;四是广东、北京等地的建筑业,主要在一些国家重点工程如人民大会堂防漏工程、奥运场馆建设等工地从事泥木工;五是在广州、北京等地开办招待所。

(三)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自发性转移是我县农村劳动力跨县转移的主要方式,大部分是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亲属带领、亲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动、自行外出闯荡等方式进行转移。据对8个劳务输出重点乡镇的调查,通过劳动等部门或机构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平均值仅为5%。组织者主要以劳动部门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每年组织向县外输出劳动力在2000人左右。2004年我县组织劳动力输出情况单 位 输出人数 输 出 地 域县劳动局跨省就业办、劳动技工学校 142 沿海地区县劳动局就业服务中心 113 沿海地区县职业中专 195 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通达电脑学校 350 深圳、广州等沿海地区各乡镇劳动管理站 877 沿海地区及北京

(四)转移的兼业性不太明显。尽管转移的劳动力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农业粗放经营的效益低下,加上来回往返费用高,所以即使在农忙季节,外出劳动力也一般很少回乡投入第一产业的生产,转移的兼业性不太明显。劳动力一旦外出,在外务工的时间就较长,据抽样调查推算,外出劳动力的年均务工时间为8.6个月。

(五)参与转移的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总体来看,我县北部地区转移劳动力比南部地区多。其中马迹塘、泗里河、武潭、大栗港、乌旗山等乡镇是劳务输出的重点地区,泗里河乡外出劳动力占该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武潭、马迹塘、乌旗山等乡镇外出务工者均达到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8%;灰山港、河溪水、石牛江等乡镇的一些偏僻村也有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县城周边乡镇出县务工者相对较少。

(六)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以初中及相当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我县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部分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 有初中文化的占59.2%,高中文化的占18.4%,大中专或中等职业技术以上文化的占7.1%,小学文化的占15.3%。我县劳动力转移情况(据县农调队对100户农户抽样调查推算)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投资少,见效快,是一种隐形经济。农民外出劳务不仅给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我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各产业中,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所获得的实际报酬往往要大于农业,产业之间的这种收入差异,成为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动力。近年来,我县一产业收入在占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年为52.7%,1998年下降到39.1%,2004年降至28.4%,而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增加88元,达到2349元,其中外出

务工收入857元,占36.5%,在增加额中劳务输出的工资性收入就占75%;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远高于从农业获取的收入,如2004年在家从事一产业的劳平纯收入仅1827元,而转向省外劳动力的劳平收入达到4736元,二者相差1909元。因此,我县农民收入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业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仍有所增加,主要是劳务收入的增长。据推算,我县仅转移到县外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收入每年在6-8亿元之间,剔除在外消费,每年回流县内的资金在5亿元左右。武潭镇劳管站与北京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建总公司联系输出劳动力127人 , 每人月工资达1800-2500元 , 除留足务工人员基本生活费外,该公司2002年直接汇入武潭镇劳管站的劳动力工资共达128万元(由镇劳管站再分发给劳动力家属)。

(二)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劳务经济来源于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越高,对二、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拉动效应就越明显。从县内转移看,劳动力从比较效益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比较效益高的二、三产业,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从县外转移来看,转移的劳动力在完成资本积累后,纷纷返乡创业,投身二、三产业,扩大了产业规模。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转移劳动力带回的资金为加大农业投入提供了保障,提高了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力,从而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大批的农民外出劳务,可提供大量的耕地转包给种养能手和大户,为加速土地的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三)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外出务工者中,一部分人员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带回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及市场信息,为返乡创业发展“回流型”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县相继涌现了一批回乡创业发展民营企业的农民老板,如武潭镇农民蒋国文在东莞打工几年赚回80多万元,先在深圳办起了电子厂,后回乡投资100万元开办了桃花江纯净水有限公司,成为当地民营企业的典型。大栗港镇何介中打工完成资金积累后,建起了湘中皮件厂,安置本地劳动力120多人。据县农调队调查统计,2004年我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3.4亿元,其中用于发展企业的投资1.55亿元 , 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9%,其中有半成以上为转移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投资。武潭镇2002年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投入资金550多万元,创办企业37个,安置劳动力1000多人。

(四)扩大了消费内需。劳务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购买力,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2004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2亿元,其中农村5.09亿元,占45.4%。农民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居住、医疗卫生、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明显加大,2004年人平生活消费支出2693元,其中居住消费增长13.5%、医疗消费增长86.8%、文教娱乐消费增长29.2%。

(五)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增大,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而在县内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能为缓解就业压力起到积极作用。2004年我县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仅为33.2%,在县内转移到乡镇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进城镇从事商贸、餐饮等服务业的为35.7%,而出县劳务的达31.1%,相当于提供11.2万个就业岗位。随着我县国有及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形势将更趋严峻,而有序组织劳动力转移可成为我县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影响我县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我县劳务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组织化程度、管理和服务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一)对劳动力转移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尤其是一些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偏差,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自己的事,与政府无关。同时,未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所潜在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把劳动力转移摆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经济工作来抓。虽然我县24个乡镇都设立了“劳动服务管理站”,但大多数只挂了个牌,有其名、无其实,特别是在乡镇劳管站与企业办合并后,由于存在债务、编制、归口管理等问题,大多是分灶吃饭,导致体制不顺,经费短缺,工作难以落实。

(二)政策措施未配套,管理工作乏力。我县劳务输出虽然起步较早,但有关政策措施未配套,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机制和制度不健全,导致劳动力流动渠道不畅、有效组织化程度低,加上赢利性中介机构较多过滥,严重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秩序。一些所谓劳务输出的中介机构,根本不具备劳务输出条件,对劳动保障政策、法律法规等知之甚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只求把劳动力送出去,很少为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考虑,导致许多农民上当受骗。如去年一对夫妇到高桥、三堂街等乡镇发布假劳务信息,在骗取劳务介绍费后却不知去向。

(三)一些农民外出劳务被侵犯合法权益。目前农民仍是弱势群体,进城务工时工资被拖欠、无端遭搜身、殴打及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所致工伤得不到赔偿等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同时一些用工单位要求交纳保证金、签订不平等合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现象较多,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一些农民外出劳务影响子女教育。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农民夫妇,其子女正值上学求知的年龄,生活不能自理,只得寄放在年迈的父母或亲友身边,对子女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培养不能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外出打工农民的一块心病。

篇10:对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镇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一、发展现状

“两州一市”总人口762.13万, 占甘肃省人口数34.07%。截至2010年末, 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共330.24亿元, 占全省8.05%, 固定资产投资384.5亿元, 占全省11.38%,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5亿元, 占全省7.78%, 大口径财政收入31.26亿元, 占全省4.2%, 农民人均纯收入2588元, 低于全省720元。两州一市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80.53亿元, 占全省8.16%, 贷款余额306亿元, 占全省6.9%。受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制约, 贫困面较大, 全省43个国家级扶贫县, “两市一州”有19个, 占全省44%, 是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 也是农村金融服务最薄弱的地区。近年来, “两市一州”各级金融机构,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金融政策, 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作思路, 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不断强化“三农”服务意识, 下沉经营服务重心, 积极拓宽“三农”金融服务领域, 为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 涉农贷款持续增加

“两州一市”涉农金融机构紧紧围绕甘肃省委提出的“六大行动计划”和“四个一千万亩”项目建设, 从本地实际出发, 努力增加对农户、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劳务输出和中小型农产品加工的信贷投入。截至2010年末, “两州一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42.4亿元, 同比增长22.53%, 连续3年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涉农贷款占到全部贷款余额的79.22%, 同比增长29.14%, 新增涉农贷款54.49亿元, 占全部新增贷款的85.81%。在信贷资金的有力支持下, “两市一州”特色产业生产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基地, 如定西的马铃薯、中药材、花卉和设施农业, 临夏畜产品交易、民族用品生产和甘南的暖棚养殖、大棚蔬菜等都已初具规模。

(二) 农村信用社经济实力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甘肃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省属地方性金融机构, 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 不断深化内部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十一五”期间, 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933.3亿元, 平均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其中, “两州一市”2010年发放各项贷款121.5亿元, 较2005年增加74.1亿元, 增幅156.3%;涉农贷款112.3亿元, 占辖内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45.8%。较2005年增加71.1亿元, 增幅175%, 涉农投放占比达91.9%。信贷支持范围由传统的农村种养加、产供销扩展到新农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居民消费信贷等各个领域, 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超过其他银行, 由省内机构网点最多、分布最广、贷款投放最多的金融机构, 逐步发展成为全省“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同时, 在发展中消化和解决了大量的历史包袱, 全省14个市 (州) 的87家联社, 认购专项央行票据11.63亿元, 置换不良贷款9.57亿元, 置换历年亏损挂账2.07亿元。不良贷款率由5年前的31.9%下降至8.09%, 资本充足率由5年前的-6.90%上升至7.18%, 累计弥补历年亏损挂账13.9亿元。其中, “两州一市”农村信用社有486个机构网点服务于广大农村, 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和认购央行票据, 累计消化了1.43亿元历史包袱, 支农实力大幅提升。

(三) 商业银行的支农服务有所改善

一是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从政策性、准政策性贷款向商业性业务扩展, 发放了诸如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十一五”期间, 累计发放涉农贷款560亿元, 年均增长24%;二是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改革试点实施, 进一步下沉了经营重心。甘南、临夏两州是农行“三农事业部”改革全覆盖的试点地区, 机构网点筹集的资金, 总体上用于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 试点改革十分明显, 2010年末, 涉农贷款余额23.32亿元, 比去年增加18.56%。全省农业银行三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358亿元, 占全行贷款余额的42.5%;三是建设银行在严格信贷风险管控的前提下, 积极向总行申请在贫困地区设立村镇银行发放农户小额贷款, 恢复向农村地区“输血”的金融服务功能;四是邮政储蓄银行陆续设置了县级支行和网点 (一级支行、二级支行) , 开展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商户保证贷款等业务, 服务对象集中于县域内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经济主体。

(四)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服务中发挥了较好的补充作用

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的8个省份之一, 甘肃省加快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试点步伐。目前, 已设立村镇银行8家, 资金互助社4家, 累计投放“三农”贷款23亿元;共批设小额贷款公司106家, 注册资本金20.31亿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施行后, 对缓解我省“三农”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作用。

(五)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 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及农民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 规模养殖、规模种植蓬勃发展, 暖棚温棚、集约化生产等设施农业快速推广, 林果业和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优势产业日愈壮大, 农业生产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事业发展, 也都推生出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农民子女上学、农户住房建设、农民医疗养老保险同样亟待强化金融服务。总体上看, “三农”金融需求出现了贷款期限长、贷款数额大且多样化的新特点,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二、“两州一市”农村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和主要做法

(一) 把加大信贷投入作为“三农”金融服务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 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不仅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 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各金融机构不断探索金融支持农业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加大对农业结构调整、优势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三农”领域的信贷投入, 助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如定西市从干旱缺雨的实际出发, 全市金融机构重点加大对马铃薯、中药材、畜牧、花卉、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信贷投入, 有效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十一五”期间, 临洮县涉农金融机构每年平均发放涉农贷款近10亿元, 先后支持建成了18家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一大批规模种养大户, 带动形成了60万亩马铃薯、12万亩蔬菜、7万亩中药材和3万亩花卉产业基地, 使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值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82%, 农民人均从中受益占到了纯收入的75%;临夏州广河县以全膜双垄沟旱作农业为基础, 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培育支柱产业, 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 以联户养殖为方向, 大力扶持发展草食畜牧业, 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采取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方式, 发放畜牧养殖贷款3.5亿元, 新建规模养殖小区 (场) 16个, 大牲畜存栏6.5万头, 羊存栏30万只。2010年全县畜牧业创收1.8亿元, 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805元, 约占农民纯收入的1/3。

(二)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信贷支农的主要方式

信用乡镇和信用村社建设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了条件, 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很大。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通过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 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问题。一是为落实好甘肃省委、省政府2010年为民办的“14件、23项”实事之一, 农村信用社全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向“两州一市”的36.6万农户进行了评级授信, 占总农户的33.56%, 授信总额67.52亿元, 累计发放授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5.11亿元。为农户开展特色种植、规模养殖、高原温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信贷支持, 奠定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二是农业银行支农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以来, 深入开展服务“三农”试点、“三农”事业部改革试点、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整体推进试点工作, 总结推出了“公司+农行+农户”、“信用村+农村+农户”等10种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新模式。其中, “陇西清吉模式”和“临夏康乐模式”, 为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和规模养殖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三是邮储银行已开始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金融服务模式, 积极向农村市场延伸, 为邮政储蓄资金反哺“三农”进行了有效探索。

(三) 市县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为加强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整合和优化使用, 完善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风险财政补助制度, 政府搭建担保平台为缓解贷款难找到突破口。各市 (州) 政府积极依托地方财政资金组建的担保机构, 有效撬动了金融资金向涉农领域的投入。一是甘南州按照“政府出资主导、多元出资、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筹资8000万元, 于2011年2月成立了“甘南州畜牧业产业化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立足州内市场, 为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等畜牧产业链中的生产经营者提供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项目融资担保、信用证担保等方面的服务。担保公司与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广泛合作, 签订合作协议,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目前, 已提供信用担保5900万元;二是定西市各县区 (除漳县外) 成立了以政府出资为主导的10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注册资本2.48亿元, 为中小企业、妇女担保创业、特色养殖、居民购房等提供融资担保余额达11.87亿元, 其中, 为下岗职工及妇女创业担保贷款4.14亿元;三是和政县畜牧局成立的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以农村畜牧养殖小额贷款和妇女小额贷款担保为主, 为辖内农户和妇女发展畜牧养殖贷款, 解决了贷款担保问题。

(四) 人行再贷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农作用

“十一五”期间, “两州一市”人民银行累计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77.52亿元, 年均发放15.5亿元, 扩大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涉农贷款规模。“两州一市”农村信用社向农户发放贷款的25%来源于支农再贷款。有效缓解了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不足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支农再贷款作用, 较好地满足了农业生产的信贷资金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

(一) 受信贷规模的限制, 农村信贷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2011年国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 省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都受到严格限制。虽然, 2010年中国银监会提出“三个高于”的工作目标, 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速度, 增量和占比均高于上年。但是, 从调研情况看, “两州一市”的涉农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贷款均受到了贷款规模限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 受贷款规模总额的控制, “两州一市”目前只能发放1—3万元的小额贷款, 部分县市的存贷比例达不到50%。一方面金融机构大量资金闲置, 另一方面农户难以获取生产生活需要的信贷资金, 导致农村信贷供求矛盾日愈突出。

(二) 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 引发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

从调研情况看, 各县都存在严重的存差问题, 农村金融资源流失严重。2010年末, 被调查的6个县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55.6亿元, 贷款余额为88.79亿元, 除去备付金和存款准备金以外, 约有35亿元资金外流。以临洮县为例, 截止2011年3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2.2亿元, 各项贷款余额为25.8亿元, 存贷比率为49.6%, 金融资源流失近30%。流失的主要渠道还是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上存资金, 导致辖内信贷资金严重短缺, 引发涉农信贷资金供给不足。

(三)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缺陷, 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是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不合理。目前, 在县级以上中心城市金融服务已比较充分, 竞争比较激烈, 乡 (镇) 及以下行政区域除农村信用社设有机构网点以外, 其他机构基本没有网点分布, 加之农信社网点金融服务人员少, 难以满足我省农村经济分散生产经营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金融服务不充分, 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高度集中的授信管理模式造成农业信贷申请链条过长, 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点多、面广、小额、流动”的资金需求特点, 农信社等机构小额贷款与当前农户生产生活所需贷款期限延长, 额度增大的要求不相匹配;三是金融创新不足, 产品单一。目前, 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 除代理保险业务、代发工资外, 中间业务相对较少, 城市与农村金融服务差别较大, 直接融资渠道、信托租赁业务、各种农业保险下乡难, 造成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既不完整, 也不充分。

(四) 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严重制约农户获取贷款的成功性

农户贷款难, 归根结底是抵押担保难。银行为了规避风险, 贷款发放必须落实抵押担保, 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 其他贷款都需要提供各种形式的担保, 使得“三农”贷款难问题日趋突出。我省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 为“三农”贷款提供担保的专门机构较少, 金融机构出于控制信贷成本和风险的考虑, 短期内基本没有大规模开发农村信贷市场的计划, “三农”贷款难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

(五) 农户生产资料所有权受政策因素影响不能充当贷款抵押物, 造成贷款抵押难问题

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户是弱势群体, 普遍缺乏有效的、可交易流转的抵押品。一方面自身仅有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林权等受法律约束规定不能直接作为贷款抵押物, 另一方面由于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村土地评估市场不完备的情况下, 农户往往也不愿意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作为抵押物申请贷款, 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村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农户可交易性农村产权融资困难的问题。

(六) 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不能满足农村金融发展需要

“十一五”期间, 甘肃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累计1.9亿元, 保险赔款累计1.26亿元, 受益农户10万户次。其中, 2010年农业保险赔款4361.5万元, 受益农户3.3万户。从目前来看, 规模很小, 也主要集中在少数试点地区, 绝大多数农户急需的养殖业、种植业、设施农业等农业生产相关财产保险服务严重缺失。当前我省农业保险相对滞后, 市场规模小, 覆盖面窄, 政策性农业保险尚未全面推行。一方面导致“三农”经济收入平稳增长缺乏保障, 另一方面也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较高, 农业保险不能有效分担农村金融风险。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由于全省没有一家地方性保险机构, 各类保险保费收入资金全部集中到总部使用, 成为甘肃省金融资源外流的又一个渠道。

四、建议与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 要确保甘肃省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在高基数上前行, 农产品供给与市场价格在高变数中保持稳定, 农业农村发展在高要求下延续向好, 必须充分利用财政金融手段, 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 发挥财政金融资金的集聚效应和撬动作用。

(一) 积极争取贷款规模, 扩大涉农信贷资金投入

鉴于甘肃省属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总量较小, 信贷控制规模不能搞“一刀切”, 规模控制应与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相适应。省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向人民银行总行反映甘肃实际情况, 在确定新增贷款规模时予以倾斜和支持, 以有效满足“三农”、中小企业发展和灾后重建贷款需求, 更好地支持甘肃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甘肃省政府金融办应会同人行兰州中心支行、银监局和省信用联社, 研究制定人行县支行全覆盖、乡镇消灭金融服务机构“空白”发展计划, 并切实抓好落实。

(二) 强化财政与金融支农的合力, 撬动更多资金流向农村市场

2010年末, 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648亿元, 同比增长38.8%, 连续三年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新增涉农贷款404.3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 中央和省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功不可没。5年来全省财政支农资金完成696亿元, 在撬动贷款投放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积极作用。但是, 调查情况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主要是各级政府对农业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机构财政贴息的扶持力度还普遍不够, 支农补贴资金因来源渠道复杂、使用分散, 难以形成财政金融支农的合力, 未能充分发挥出财政资金吸引金融投入的作用。因此, 要继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 突出“三农”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项目集中财政资金投放, 采取财政金融合作方式,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金融资金的规模效应, 形成强大的综合支农合力。

(三) 从建立健全地方性担保公司入手, 推动担保和再担保体系建设

抓紧研究制定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担保体系的政策措施, 推动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 创新农村信贷担保方式和信贷担保品种。一是省级政府筹措担保基金为地方性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 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地方支柱企业的大额贷款担保需求;二是各地州市以财政资金为主导, 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 筹建专门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合作性担保机构;三是组建农村商业性担保机构, 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各种融资活动提供商业性担保服务, 弥补政策性、合作性担保机构未能涉足的经济领域, 政府以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 从而间接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目标, 加快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四) 控制资金外流, 研究制定出台资金回流农村的政策制度办法

按照中央“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要求, 在市场调节有限的情况下, 建议省政府采用经济和行政等强制手段, 尽快制定出台遏制农村金融资源外流, 引导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市场的制度办法, 促进农村资源的逐步回流, 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五) 支持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 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服务

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力度, 构建以资本为纽带、股权为连接、规则为约束的新型组织架构, 确保全省农村信用社总体改革目标实现。一是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手段, 促进各项涉农资金、财政资金“回流”农村市场, 借助农村信用社的网点和服务优势将资金投放到“三农”领域;二是废除社保资金等政策性资金不能在农村信用社开户结算的歧视政策, 为农村信用社平等竞争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奖励扶持等措施, 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壮大, 更加有力地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四是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资金, 鼓励农村信用社下设空白乡镇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五是对涉农信贷投入较大的行社由地方政府给予一定奖励。

(六)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结合我省实际,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加大招行引资力度的同时加快推动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 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机构, 不断拓展金融服务通道, 为金融产品创新、为金融服务下乡、为金融机构经营中心下沉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条件, 全面消除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空白。

(七) 各级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 积极倡导农村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

全面加强信用宣传教育, 引导农民增强诚信意识, 自觉恪守诚实信用, 督促公职人员自觉履行借款人或担保人责任。地方政府积极支持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 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充分应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逐步将农村企业、农户信用信息导入数据库, 建立起信用惩罚机制, 从社会信用的根源上解决农村信用保证类贷款发展缓慢的问题。

(八) 转化农民不动产成为有效贷款抵押物, 扩大信贷供给途径

甘肃省政府应出台地方性法规, 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及房屋产权等不动产转化为有效抵押物。鼓励各金融机构通过改革创新, 积极探索关于林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等抵押贷款指导意见和具体管理办法, 缓解农户等融资主体申请农地、农房贷款的后顾之忧。

(九) 组建地方性保险机构, 加快推进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上一篇:甘肃中小学取暖提质 农村学校隐患尚存下一篇:老年护理院合作方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