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行政职能

2024-05-26

档案局行政职能(共8篇)

篇1:档案局行政职能

临海市档案局行政执法职能及其法律依据

一、行政许可(共5项)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档案验收

法律依据: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竣工验收或者鉴定以前,应当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机关档案机构对其档案先行验收合格。”

(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 法律依据: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以前,应当经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机关档案机构对其档案先行验收合格。”

(三)国家所有的档案提前接收入馆的审批 法律依据: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情况,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

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卖、转让或者赠送的,必须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向外国人和外国组织出卖或者赠送。”

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二十五条“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非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向综合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出卖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报请县级以上档案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二、行政监管(共6项)

(一)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门对违反档案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行为的查处。

县级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具有《档案法》第二十四条、《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所列违法行为,应依法查处。”

5、《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违反《档案法》案件,按下列分工查处: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违反《档案法》案件,由同级或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必要时会同其上级主管机关查处;公民违反《档案法》案件,由发生违法行为所在地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各级档案馆违反《档案法》案件,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违反《档案法》案件,由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主管机关查处。”

6、《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第十三条“凡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查处的违反《档案法》案件,查处机关都应受理;如按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不应由本单位受理的,要及时移送有权受理的机关。”

7、《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第十四条“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纠正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违反《档案法》案件的错误或不适当的决定。”

8、《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查

(六)对重大活动档案进行监管 法律依据:

1、《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指导全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市、县(市、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按职责分工,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工作。”

2、《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第九条“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组织承办单位的联系,及时掌握重大活动的有关情况,督促、指导、协调组织承办单位收集、整理重大活动档案。

3、《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二条“集体所有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重大活动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未经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向国家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出卖、转让、赠送,不得私自携运出境;禁止出卖、赠送给外国人。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前款规定档案的管理,根据管理需要,可以依法采取代为保管、收购、征购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

4、《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七条“有关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

录。重点收集和保管的档案范围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3、《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第三条“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范围,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报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四、行政处罚(共2项)

(一)档案的利用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二十四条“在利用档案馆的档案中,有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擅自提供、抄录、公布、销毁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的;涂改、伪造档案的违法行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档案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罚款数额,根据有关档案的价值和数量,对单位为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对个人为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三十三条“个人和组织利用档案时,不得涂改、伪造、损毁、丢失档案,不得擅自传抄、复制档案,不得泄密。”

4、《浙江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有关单

十四条“按照国家规定禁止出卖国家所有的档案,经省级以上主管机关和省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可以向国内外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出卖档案的复制件。”

3、《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二十五条“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非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向综合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出卖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报请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倒卖牟利,严禁私自出卖、交换或者赠送外国人。”

4、《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第二十四条“按照国家规定禁止出卖国家所有的档案。经省级以上主管机关和省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可以向国内外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出卖档案的复制件”;第二十五条“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非国家所有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向综合档案馆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赠送、交换、出卖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报请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严禁倒卖牟利,严禁私自出卖、交换或者赠送给外国人”;第二十六条“国家所有的档案以及对国家、社会具有保存价值或者应当保密的非国家所有的档案及其复制件,需要携带、运输或者邮寄出

1《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国家档案局1991年第2号令)第十四条“各级国家档案馆应于每年年终将本开放档案的全宗目录、档案数量和利用后产生的重大效益等情况报送本级和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三)档案销毁清册的备案 法律依据: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二十一条“本省各级各类档案馆、单位档案机构应当定期对档案进行鉴定,对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列出销毁清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后予以销毁,销毁清册应当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四)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情况的处理

法律依据: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二十三条“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情况,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国家所有的档案,由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档案形成单位整改,或者经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检查和同意后由有关档案馆提前接收入馆;

篇2:档案局行政职能

关键词:档案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为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改革要求,档案部门也相继开展起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设,并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开展起构建与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相关的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制度建设。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制度的建设是一项新工作,许多问题都需要探讨。这里就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一些基本问题做一探讨。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内涵

1.1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内涵。有关权力清单的内涵,目前尚无统一的含义。有学者认为:“所谓‘权力清单’,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各项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并将权力的列表清单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1]也有学者认为:“权力清单就是对于各级政府及其各个部门权力的数量、种类、运行程序、适用条件、行使边界等予以详细统计,形成目录清单,为权力划定清晰界限。换言之,清单所涵盖的范围就是行政权力的合法行使范围,清单以外就是行政权力不能随意进入的范围。”[2]尽管一些专家、学者对权力清单内涵的表述不一,但笔者认为,其所含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对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基本要素作如下认识:一是清单是档案行政权力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即档案行政权力在梳理、科学归类后以清单为载体,列单明细,对外公布。二是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内容应包括档案行政职权、行使依据、主体及流程等。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档案行政权力晒在阳光下,规范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档案行政权力边界,必须按照清单所列档案行政权力依法行政,不允许越权。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宣示和明确的是“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理念。凡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可行使的档案行政权力均列在清单上,未列的档案行政权力,即法未授予的档案行政权力,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均不得行使,行使即构成违法。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来说,“法无授权不可为”就具体明确化为“权力清单上未列者不可为”。

1.2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内涵。有关责任清单的内涵,目前也尚无统一的含义。有学者认为:“责任清单是指政府采用清单的方式,列明政府部门承担的责任事项,公布责任事项的承担主体和追责情形,明确部门间的责任边界。”[3]也有学者认为:“责任清单的含义是‘法定职责必须为’,明确了行政机关职权之下相对应的责任。”[4]依据这些认识,可以这样认为,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将所有法律、法规赋予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统一整理、归纳为一张清单,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宣示和明确的是“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理念。因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对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上列出的法定职责,必须认真履行,不履行即构成不作为,就属于违法并应承担相应的违法责任。对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来说,“法定职责必须为”就具体明确化为“责任清单上所列职责必须为”。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区别

2.1 两者的目的不同。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目的是为了建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和法治要求的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角色;理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推动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职责的规范化、法制化。具体来说,就是为了控制档案行政权力并使其在法治的范围内行动,按照“权力法定”、“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原则,梳理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档案行政权力,使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行使的每一项档案行政权力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样,可以规范档案行政权力运行,减少档案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随意性,避免权力寻租;可以进一步厘清层级之间的职责关系,突出不同层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和服务重点,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管理效能。

“‘责任清单’的目的在于建立与权力相适应的责任追究体系,减少遏制权力乱象,一旦权力不作为或者乱作为,有关责任主体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5]制定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目的在于通过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明确档案行政责任主体,健全问责机制,促进档案行政主体(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积极主动履行职责,避免不作为。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切实履行职责。具体来说,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的法治原则,明确档案行政行为和与之相应的法律后果,确保每一个档案行政行为都有明确的档案行政责任和责任主体,做到权责一致,权责自负。

2.2 作用不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主要解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乱作为的问题。具体作用有四个方面:一是划定档案行政权力边界。以清单形式对各项档案行政权力的边界进行明确规定,可以使档案行政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有效减少档案行政权力越界行为,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二是规范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档案行政权力清单有助于构建权责统一、清晰具体、密切协同且无交叉的权责体系和程序化、法制化的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流程,规范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杜绝乱作为;三是确立制度性授权。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对档案事务的办理流程、相关的法律依据、岗位的权责范围做出非常具体的规定,确立了一种制度性授权机制;四是强化社会监督。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监督功能贯穿于档案行政权力运行的始终,具有监督主体广泛、监督内容明确、监督途径多样、监督力度增强的监督功能优势,对权力运行构成刚性监督的高压态势。

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重点是解决部门“不作为”问题。具体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推行档案行政履职规范化。通过清单列表方式明确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所承担的档案行政责任,划清档案行政责任的行使范围使档案法定职责具体化,操作规范化。二是推动档案行政追责程序标准化。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原则,档案行政责任清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全面梳理追责情形和追责依据,形成档案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实施主体、追责方式和追责程序,使追责程序标准化,便于问责追责。三是警戒预防潜在档案违法冲动。通过梳理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目录并予以公开,使得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以此划定档案行政行为的“警戒线”,使在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就事先知道那些档案行政行为可以作为,那些不可以作为,以及其行政行为导致的各种后果。同时,也使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责任意识,预防其潜在档案违法冲动。3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的关系

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是相互配套、监管制约的关系,两者密不可分,都是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依法治档的重要举措。

3.1 相互配套。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与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是共生的,有权必有责,权力和责任是统一的,拥有多大的权力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负有多大的责任才赋予多大的权力。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要行使档案行政权力,就要承担对等的档案行政责任。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厘清了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档案行政权力界限,清理了一些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档案行政权力,明确规定了哪些行政职权事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必须为、哪些事项不能为,主要解决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乱作为的问题。档案行政权力清单规范了档案行政权力运行,有效挤压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档案行政责任清单则是明确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边界,一旦不作为、乱作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档案行政责任清单按照“法定责任必须为”的要求把“该管的事管住”,主要针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不作为的问题。两张清单,相互配套、相辅相成。

篇3:档案局行政职能

一、加强对重点档案管理的依法监督、指导

要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控股企业的档案工作作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重点管理的对象与范围, 实施重点监督指导。其原因在于“这些单位形成的档案是国家的重要财富, 确保国家档案安全与完整, 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对专业档案管理的依法监督、指导

从现实看, 这几年政府执法部门、专业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与事业广泛开展, 各领域各部门实际的专门工作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专门档案, 比如像学籍档案、出生档案、婚姻档案、公证档案、地名档案、地籍档案、房产档案、劳模档案、保险档案、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等等, 这些档案资源具有较高的公民个人凭证性、生活利用性价值, 如能全部进馆对实现档案馆的亲民性和公共性将起到根本性作用, 可以彻底改变档案馆只有党政文书档案的窘境。因此, 要加强对这些档案的依法监督、指导, 使其更广泛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三、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的依法监督、指导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广泛应用, 电子文件大量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这种情况下,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会同政府信息产业部门联合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法, 确认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 明确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政府信息产业部门的职责, 统一电子文件的软硬件设施, 依法管理电子文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逐步制定和完善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 使电子文件的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赠设相应的管理机构, 行使监督、检查、指导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的职权。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给档案监督指导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 对档案监督指导部门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不仅仅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关注点, 更是我们档案界依法监督的重点, 要将监督的重点逐步从现代化技术接触较少, 掌握不多的困境中走出, 积极探索电子档案管理的新思路。

四、创新档案工作依法监督的方式与途径

要提高档案依法监督的时效性, 加强对“十二五”时期各项建设中形成的大量档案、资料的经常性监管, 发挥事先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的作用, 构建全方位的立体档案依法监督指导模式。通过监督指导发现问题、进行处理处罚和提出加强管理的建议是档案依法监督指导工作的基本模式。实践证明, 这种依法监督模式同时也使监督指导的依据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 我们必须考虑到依法监督指导应当在如何保证档案及档案工作不出现问题上发挥作用, 而不能把查处的问题越大看作依法监督指导的成绩越大。如何从制度上和机制上加强管理和监督, 从而有效避免问题的发生, 维护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这才是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角度看, 就是要建立适应各个门类档案, 特别是各种特殊载体档案形成特点的事后归档监督与事前参入监控结合的依法监督指导模式。要建立重点档案直接监管控制模型, 有条件的要实施联网监控。

重点档案直接监管的方式, 是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重点档案形成、积累、归档和管理等重点和关键环节上采用登记、验收、检查、组织、调节等各种有效形式实行及时、超前、跟踪监管。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的直接微观的业务指导和政府职能转变后的间接宏观的执法监督, 具有监管直接具体、时效性强、对象复杂、聚合效应明显等特点。重点档案直接监管体现了监管对象和监管方式的有机统一, 体现了档案工作基本要求和实现手段的统一, 符合既要管住, 又要管好的行政职能转变精神。

五、搞好各单位的档案执法检查

与职能部门相结合, 深入推行档案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 建立健全档案执法检查工作长效机制。受职权范围的限制, 档案管理部门只靠自身的力量, 对档案违法案件和违法人员, 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罚, 致使一些单位领导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检查不屑一顾, 从而导致档案行政执法形同虚设。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与同级人大、政府、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相关机构通力协作, 强化档案执法检查工作, 将执法检查与业务指导相结合, 实现档案执法检查经常化、制度化, 并且要有广度与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执法监督、教育培训方面的缺位以及业务指导上的错位现象, 促进业务指导、培训教育、监督检查更加规范标准, 提高服务水平, 强化档案业务基础工作, 更地为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

篇4:档案局行政职能

关键词:行政强制;档案行政强制;档案行政强制措施;档案行政强制执行

1 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的概念

档案行政强制措施与档案行政强制执行在档案学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及已有文献中有关档案行政强制概念的陈述,对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进行界定。

1.1 《行政强制法》有关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的规定。2011年6月《行政强制法》颁布,并已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第二条对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作出了明确规定。其第一款规定: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其第二款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其第三款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行政强制法》既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合二为一(合称为‘行政强制),又在同一法中将它们‘一分为二(分别规定‘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之所以将它们“合一”,是基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有其行政行为上的共性;之所以将它们“分二”,是基于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在法律设定和法律适用中的严格区别。[1]

1.2 已有文献中有关档案行政强制、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概念的陈述。《行政强制法》颁布前,档案学界对档案行政强制的研究非常少,有关档案行政强制的定义只有两个。李建芳认为:“档案行政强制是档案行政主体为实现法律规定的状态或防止危害社会的行为而对义务人所采取的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档案行政行为。”[2]胡春华认为:“档案行政强制,是指档案行政主体及由档案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为了实现档案行政管理目的,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强制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档案行政行为。”[3]两个概念共同点在于:档案行政强制是档案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是强制性行政行为,是为使相对人履行义务的行政行为;不同点:一是李建芳认为,档案行政强制是为了“防止危害社会的行为”而采取的“具体档案行政行为”,二是胡春华认为,实施档案行政强制的主体还应当包括“由档案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与《行政强制法》第二条的规定相比较,上述概念明显存在界定不清,概念混淆与模糊等问题。

1.3 档案行政强制、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概念的界定。依据《行政强制法》有关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规定,根据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及有关档案行政强制研究的已有成果,笔者认为,档案行政强制包括: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档案行政强制措施是指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在档案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档案违法行为、防止档案实体损毁、避免危害档案实体事件的发生、控制档案实体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行政相对人的档案实体或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档案行政强制执行是指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或者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于不履行档案行政决定的行政相对人依法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为。

2 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

2.1 《行政强制法》中有关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设定的规定。有关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行政强制法》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行政强制法》第十条对行政强制措施给予了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对行政强制执行给予了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简单地讲,就是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设定,其他档案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执行必须由法律设定。

2.2 已有文献中有关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设定的陈述。李建芳1998年时认为:“我国目前法律明文规定的档案行政强制体现在《档案法》第十六条,即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或者应当保密的档案,档案所有者应当妥善保管。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代为保管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时,可以收购或者征购。”[4]

胡春华2003年认为:档案行政强制的几种主要情形包括“1.《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集体……征购。这里就是强制保管和强制收购或征购。2.《档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或个人有第一款第四项、第五项……并可以依照本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征购所出卖或者赠送的档案。其中第一款第四项指‘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的,第一款第五项指‘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外国人的。这里是强制征购。3.《档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携运禁止出境的档案或者复制件出境的,由海关予以没收,可以并处罚款。这里是强制没收。4.《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对当事人在十五日内不缴纳罚款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在第二十九条又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档案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里是滞纳金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包括强制划拨、人身强制等”。[5]

徐广虎2012年认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档案行政强制职权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这就是《档案法》第十六条第一款,集体……征购”。[6]

综上所述,关于档案行政强制的设定,已有文献中的表述意见相同的是《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对集体……征购”属于档案行政强制。李建芳、胡春华两位先生没有对这一条款所规定的内容属于档案行政强制措施,还是属于档案行政强制执行进行说明。徐广虎先生在文章中虽然使用了行政强制与行政强制措施两个概念,但同样没有就档案行政强制措施与档案行政强制执行进行区别。

意见不统一的是《档案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是否属于档案行政强制,且胡春华先生也没有就这两个条款规定的内容属于档案行政强制措施,还是属于档案行政强制执行进行说明。

存在疑问的是《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二十八条。由于《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属于部门规章,没有设定行政强制的权限,这一条能否成为设定档案行政强制的依据值得推敲。

2.3 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设定的构想。依据《行政强制法》有关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设定的规定,根据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自身的特点,可以对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的设定作如下推论。

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必须由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设定,其他档案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且档案行政强制措施权必须由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具备资格的档案行政执法人员来实施。档案行政强制执行必须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由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强制执行的,由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法定档案行政强制措施。按照上述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设定的推论,依据《行政强制法》、《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个人认为目前法定的档案行政强制要有1项:按《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对集体所有的和个人所有的档案采取代为保管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

法定档案行政强制执行。同样根据上述推论,依据《行政强制法》、《档案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目前法定的档案行政强制执行有两项:第一项是按《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可以收购或者征购;第二项是《档案法》第二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对擅自出卖或者转让档案的;倒卖档案牟利或者将档案卖给、赠送给外国人的,必要时,可以征购。

3 结语

区别档案行政强制措施与档案行政强制执行对档案行政执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助于立法机关在《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修改时,正确地分别设定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其次,有助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档案行政强制中运用正确的强制手段,并防止误将档案行政强制措施作为档案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再次,有助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正确地分别遵循档案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最后,有助于对以往档案行政强制措施和档案行政强制执行进行有效梳理和清理。

参考文献:

[1]胡建淼.“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分界[J].中国法学,2012(2):90~97.

[2][4]李建芳.试论档案行政强制[J].湖南档案,1998(5):19~20.

[3][5]胡春华.论档案行政强制[J].机电兵船档案,2003(3):24~25+31.

[6]徐广虎.档案行政强制初探[J].中国档案,2012(3):32~33.

篇5:档案局依法行政工作报告

一、档案法制宣传与行政执法工作回顾

为加强对档案法制宣传和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确保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我们按照上级职能部门的要求和党组年初工作目标,及时地成立了领导机构,以局长梁春林同志为组长,副局长曾保生、何翠霞、纪检组长王炳生同志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法制宣传与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并选配了3名骨干抓法制宣传与行政执法工作,在局(馆)上下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此外,局党组一班人,还积极争取市党政领导的重视,将档案法制建设纳入了“五五”普法规划,市人大、市政府曾两次召开会议听取了档案法制宣传与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府并把档案工作写进了工作报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0周年之际,我们积极组织各单位开展档案法制宣传周活动,请市党政领导肖吉顺、符成安分别在电视台发表了档案工作电视讲话,市电视台图文频道两次共15天滚动播出了《档案法》和《条例》。以两办名义下文,召开全市档案工作表彰大会,通报表彰了52个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和45个先进个人,并召开了一次老档案员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基层档案员对全市档案法制宣传与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1月下旬,配合市委办督查室、市人大内司委等部门,对全市137个乡镇、办事处、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进行了一次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严重违法案件,在档案工作年检年审工作中,发现了少数单位未及时立卷归档,送检送审不及时等现象,我们按照档案法有关规定,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

针对我市兼(专)职档案人员变动频繁,业务不熟等问题我们有针对性地举办了乡镇、会计、建设、人事、水利、教育等9个短期培训班,从而,提高了档案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律法纪观念,增强了做好档案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尽管我们做出了努力,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一是主观努力不够,执法水平不高力度不大;二是主要技术力量不足,一些老同志退下去了,新同志还迟迟顶不上去,业务技术力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导致许多业务工作难以高质量的开展。

三、2013年档案法制宣传及行政执法要点

1、继续争取市党政领导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将档案法制宣传列入普法内容,列入年终考核和党政一把手离任审计内容。

2、抓好档案法制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同,积极开展档案行政执法,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登记年检制度,重点监督检查各单位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移交和管理情况,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3、继续抓好企改档案、民营企业档案和机关档案的指导与管理及试点工作。

4、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抓好档案的安全与保护和信息化管理工作,举办荣誉展览,建立名人及出版物专库,扩大档案的社会影响。

篇6:档案局行政执法主体清理结果

宣武区档案局

一、法定的行政机关 主体名称:宣武区档案局 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第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二)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发展计划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四)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

3.《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第七条第二款“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区、县的档案事业,依法对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组织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二、需要注明的情况:

2001年10月15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宣武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京文〔2001〕140号)规定:“档案局与档案馆合署办公,转为区委、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区档案局从政府职能部门转为事业单位,这既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相抵触,也使《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失去了具体执法机关。为了保障机构改革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切实依法履行档案行政执法职能,2002年5月20日《中共北京市宣武区委办公室、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宣武区档案局履行行政管理职能问题的通知》(宣办发〔2002〕23号)规定:“区档案局仍为区政府负责本区档案工作的主管部门,履行全区档案事业行政管理职能”,“区档案局具有执法主体资格”。

经过同级政府依法确认,区档案局具有了执法主体的资格。目前,区档案局作为事业单位,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的进程中,履行着行政执法权,形成了档案行政执法实际在法律上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相符,与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不相符的状况,既影响了国家法律的权威,也给各级档案局依法履行职责造成了现实的困难。

篇7:档案局行政职能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认真抓好档案安全工作,推动全县档案工作管理进程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按照省、州档案局要求部署,经县委领导同意,全县2021年至2023年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三年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着力解决好各部门、各单位在档案管理与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各部门、各单位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大力推进档案法制建设、加大依法治档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社会的作用,提升档案信息服务科学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检查内容

档案工作保障、档案保管保护条件、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档案管理情况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等。

具体内容详见《机关档案工作检查标准》、《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检查标准》(附件1、附件2)。

三、检查范围

县档案局负责对县级各部门、各乡(镇)、县属各企事业单位、垂管系统驻县各单位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四、时间安排

自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县档案馆对具体检查单位另行进行通知。

五、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对照检查标准,对本单位开展自查、对下属单位开展检查,如实填写自查情况,同时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涉及档案安全方面的漏洞隐患,切实加以有效整改,立即消除安全风险。并于8月30日前将自查表报送县档案局。

(二)县档案局检查后应向受检单位书面反馈检查意见,并要求受检单位20个工作日内报送整改情况;县档案局对全州执法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三)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县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要求,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附件:1.机关档案工作检查标准

2.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检查标准

木里县档案馆

篇8:行政复议行政执法档案管理的思考

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不仅仅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对于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管理问题也必须按照《档案法》执行, 要认真做好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立卷归档工作, 妥善保管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 为行政应诉以及案例分析保存完整的历史资料, 也为行政机关依法做好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工作奠定基础。

行政复议从申请人递交行政复议申请、立案、审理到做出行政复议决定整个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法律文书是行政复议档案的基础资料, 按照法律位阶原则, 法律位阶从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后法优于先法”这是法律法规的位阶原则和颁布顺序原则进行认真审理, 依据具体情况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符合法律规定, 并且整个行政复议程序合法的行政复议决定。

行政处罚问题中的乱罚款、滥处罚问题由来已久, 并且长期以来不能得到根本治理, 《行政处罚法》颁布后对于历史上发布的有关行政处罚的红头文件必须进行清理, 做好清理行政处罚依据、细化行政处罚标准、实施重大处罚报告制度, 从法律的角度为行政处罚戴上紧箍咒。行政处罚案件档案 (简称案卷) , 是指在依法办理行政处罚案件中形成的、反映执法活动全过程、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

责任编辑:张立敏

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行政处罚案件档案应当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进行管理,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明确岗位职责, 确保案件档案的规范、完整和安全。

行政复议、行政处罚案卷档案管理遵循一案一卷的原则, 有利于保密, 还要方便使用, 案卷档案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制度。整理、装订、立卷要由案件承办人负责办理。凡是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材料均应收集到档案中来。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决定执行完毕, 要做到及时将案件材料立卷归档。

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管理要本着“依法治档、管理创优、利用创效”的档案工作目标, 坚持把依法管理, 健全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管理机构, 完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规章制度, 实现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一是加强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充实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力量, 配备专职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管理员, 明确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 对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工作履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 并坚持将档案工作纳入领导议事日程, 确保档案工作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到位。

二是积极推进队伍建设。调配思想素质高, 文化素质较好, 热爱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事业的同志从事兼职档案工作, 在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管理体制上实现规范化管理, 不断提高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队伍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整体管理水平。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行政处罚、行政复议档案工作既是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重要事业, 也是适应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上一篇:浅谈当前普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