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2024-06-04

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为加强法制建设,有效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深入开展,更好地贯彻落实《档案法》,坚持依法治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关于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惠安县档案局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坚持“合理行政和行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的原则,治理自由裁量权的滥用,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树立我局公正、公平、公开执法的良好形象,为我县档案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具体措施

(一)制定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性标准。

我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实际,对行使职权范围内所涉及自由裁量权的条件、范围、裁决幅度及实施种类予以合理的细化和分解,明确各个层次执法人员的权限。为今后执法人员合法、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制定了可供参考的指导性标准。

(二)建立和完善与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有关的行政执法制度和程序。

1、建立裁量公示制度。为了增强规范自由裁量权运行的透明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效率,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将自由裁量权具体标准予以公示,裁量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以外,允许公众查询。

2、建立行政执法职能分离制度。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防止以权谋私、滥用权力和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将行政执法的调查、审核、决定、执行等执法职能进行适当分离,使之分属于不同的工作人员掌握和行使。

3、建立裁量事项层级办理和重大、复杂裁量事项集体会办制度。明确裁量权行使的层级职权,一般程序分层级办理:行政执法人员提出处罚意见,交本部门、机构领导集体研究,并由部门、机构领导签署意见,送县档案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审核批准。罚款数额个人超过1000元、单位超过10000元或重大、复杂的裁量事项,行政执法部门进行集体讨论提出处罚意见后,经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集体讨论研究,作出处理决定。

4、行政处罚案卷中应当有集体讨论过程和结果的记录,集体讨论的人员应在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5、依法进行听证程序。对公民罚款1000元以上;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罚款10000元以上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依法举行听证。

6、制定行政执法回避制度。行政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间接利害关系的影响具体行政行为公平、公正实施的,不得参与该事项的处理,以避免人情执法、关系执法现象的发生。

(三)建立健全对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行使的监督机制。

1、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制定与自由裁量指导性标准相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滥用自由裁量权的执法人员,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2、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接受人民法院、政府法制和监察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

3、建立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的体系和网络,健全举报投诉反馈机制,对举报投诉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并向举报投诉人反馈处理结果。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和信箱,信箱设在县档案局监督指导股,举报投诉电话:87383404

(四)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培训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服务意识,熟悉和掌握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确自身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方面的职责和权限,懂得违法、执法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保障机制,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保证行政执法必要的经费,使行政执法工作正常开展。

(六)按照权责统一原则,在明确执法依据、执法主体资格、分清执法责任、规范执法程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行政执法责任制。

(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档案法制意识。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尊重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和维权意识,更好地提高档案行政执法社会知名度。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领导,成立“惠安县档案局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工作。

长:黄平辉

副组长:王连川

成员:庄秀宗、李志强、陈晓峰、庄雅璇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档案局监督指导股,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及情况综合。

惠安县档案局

二00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篇2: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科学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从源头上防止滥用交通行政处罚权,促进交通行政执法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我省交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要以交通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符合立法原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另行设定行政处罚种类;行政处罚档次的划分,不得超出法定幅度。

(二)合理性原则。建立健全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行使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要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三)公平公正原则。交通行政处罚行为要做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防止和避免发生不同情况相同对待,或者相同情况不同对待等随意处罚的现象。

(四)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在交通行政处罚过程中,要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不断增强管理相对人法制观念,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从而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三、主要任务

(一)梳理行政处罚项目。对交通法律、法规、规章涉及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按照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幅度等内容进行逐项登记,做到不遗漏一个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项目,每个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项目都要有合法依据。

(二)细化行政处罚标准。在梳理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项目的基础上,对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按照下列要求,制定科学、具体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和适用规则,作为本系统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依据。

1、交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行政处罚种类的,要明确适用不同种类行政处罚的具体条件。

2、交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行政处罚幅度的,要根据涉案标的、过错、违法手段、社会危害程度等情节划分明确、具体的不同等级(一般不少于轻、中、重三个等级)。

3、对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规定不予行政处罚:(1)不满14周岁的公民有违法行为的;(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3)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行政处罚的。

4、对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规定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2)受他人胁迫、诱骗、教唆实施违法行为的;(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实施违法行为的:(5)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其他情形。

5、对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规定从重处罚:(1)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2)违法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3)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4)在共同实施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5)多次实施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6)妨碍执法人员查处其违法行为的;(7)隐匿、销毁违法证据的;(8)胁迫、诱骗他人或者教唆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的:(9)对检举人、证人实施打击报复的;(10)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实施违法行为的;(11)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

(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1、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说明理由制度。行政执法人员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应当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对当事人的申辩意见是否采纳以及处罚理由,在处罚决定中予以说明。

2、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合法性审核制度。对涉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政处罚,除依法当场处罚外,案件调查人员应当提出行政处罚建议,交本单位法制工作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核。

3、建立健全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责任追究制度。要将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纳入执法责任制及依法行政工作评议考核内容进行考核,促进交通各执法单位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明确工作任务(10月20日)。布置全省交通行政执法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各部门要及时召开工作会议,抽调专门人员组成起草工作小组,高质量地完成本部门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工作。

(二)梳理行政处罚项目,细化处罚标准(11月15日前)。交通执法各部门要依据本部门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逐件梳理行政处罚项目,结合违法行为的适用主体、违法情节、违法次数和数额、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在规定的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制订本部门的细化标准,报厅法规处。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由厅法规处负责拟订。

(三)集中修改,提出初稿(11月25日前)。由厅抽调各执法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厅起草小组,集中办公,对各单位上报的细化标准进行审核、修改、完善,对《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进行讨论、修改。形成《江西省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初稿)》和《江西省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初稿)》。

(四)征求意见,汇编成册(12月20日前)。厅起草小组将两件初稿分送有关单位和专家征求意见。根据所征求的意见进一步修改后编印成册,交厅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提交厅务会讨论。

(五)公布处罚标准(12月30日前)。将厅务会讨论通过的《江西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和《江西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通过门户网站、办事窗口、新闻媒体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向省政府报送备案。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江西省交通厅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 长:孙茂刚 省交通厅副厅长

成 员:王圣义 省公路局副局长

刘伯康 省稽征局副局长

彭发根 省高管局副局长

严春生 省航务局副局长

王赣军 省运管局副局长

胡大根 省航运局副局长

栾建平厅质监站站长

谢元银 厅办公室主任

汪明彦 厅监察室主任

梁雅端 厅法规处处长

袁望京 厅基建处处长

钟彦祯 厅财审处处长

秦小辉 厅运安处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厅法规处,由梁雅端任办公室主任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交通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充分认识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认真学习兄弟省市和我省试点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确保本部门的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顺利进行。

(二)发扬民主,保证质量。交通各行政执法部门在细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市、县行政执法部门的意见,充分听取一线执法人员的意见,充分听取有关专家和管理相对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

篇3: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一)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由两个英文单词administrative和discretion组成的,是一个复合词。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英国著名法官霍尔斯伯勋爵指出自由裁量权是指任何事情应在当局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去行使,而不是按照个人观点行事,应依照法律行事,而不是随心所欲的。戴维斯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在可作为和不可作为之间做出选择的权利,自由裁量的行使将影响个体权利。德国行政法学家哈特穆特·穆雷认为行政机关处理同一事实要件时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构成裁量。法律没有为同一事实要件只设定一种法律后果,而是授权行政机关自行确定法律后果。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姜明安教授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依据立法的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利”。1杨海坤、章志远表示法律只对行为的内容、方式、程度等规定了一定的范围和幅度,行政主体可以凭自身对法律精神的理解和执法经验,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做出自认为最恰当、最合适的行政行为。1983年王岷灿的《行政法概要》给出了我国行政学界的第一个自由裁量的定义:“凡法律没有详细规定,行政机关在处理具体事件时,可以依照自己的判断采取适当的方法的,是自由裁量的行政措施”。2王名扬先生在《美国行政法》一书中的定义是:“自由裁量是指行政机关对于做出何种决定有很大的自由,可以在各种可能采取的行动方针中进行选择,根据行政机关判断采取某种行动,或不采取行动。行政机关自由选择的范围不限于决定的内容,也可能是执行任务方法、时间、地点或侧重面,包括不采取行动的决定在内”。3司久贵将行政自由裁量权定义为“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判断、自行选择和自由决定以作出公正而适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4从以上各种表述中不难看出,虽然表述的形式不尽相同,但他们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理解并不存在实质上的分歧,笔者认为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在行政权力缺少羁束性规定的情况下,由行政主体依照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结合具体情形,自行选择、判断、决定以作出合法的适当的行政行为的权力。它包括以下基本内涵:第一,行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第二,行政自由裁量权使用目的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第三,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二、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异化的原因

1. 我国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方式和执行程序上存在着弊端

我国遵循“宜粗不宜细”的原则造成行政自由裁量幅度过大。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传统的“宜粗不宜细”的思想方法造成行政自由裁量幅度过大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种类不断增多,社会生活日趋复杂,政府职能日趋扩大,行政裁量的范围已拓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立法指导思想适应了变革时期社会实践的要求,但也加大了自由裁量权的实施空间。在立法模式上,我国实行的“先改革后立法”的立法方式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不当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的重要阶段,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行政事务也就显得复杂多变,甚至出现了一些新生事务找不出法律依据相对应的情况。在立法执行程序上,人情化因素比较严重,存在着行政执法程序缺位,错位的现象。同时,执行程序的标准过于宽泛,很难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形成有效的约束和制约。

2. 法律、法规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约束薄弱

在我国有关行政管理的法律和规章中,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范很多,但大都显得过于宽泛,无一定的标准可循,尤其是反映在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上。此外,还有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只规定了处罚的种类,却无处罚的幅度,甚至有的连处罚种类都未规定,只规定了对违法的行政相对人“可以处罚’但究竟是何种处罚却不清楚。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约束较小,因此就留下了被滥用的隐患。其具体表现为:第一,行政实体法律制度不规范。目前我国有些法律、法规对自由裁量权的规定过于笼统和原则,一些法律、法规对某些行政机关设置的职权过大,尤其对自由裁量权,往往规定过于宽泛,可自由选择的余地太大,而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约束又较小,并且没有顾及到公民权利一旦受到侵害后的法律责任。第二,己有的某些行政程序的设计也不够合理,由于缺少程序法律约束,执法人员极易滥用自由裁量权,因此完善行政程序立法迫在眉睫。

3. 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长期的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管理层面的各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与客观现实相比,还存在差距。具体而言,我国目前的行政法制监督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l) 立法方面,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监督的法律规定。目前关于法律监督的有关规定不全面,比较分散、抽象、原则,至今,还没有制定监督法来明确规定法律监督的体系、方式、实施保证措施等。 (2) 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权力配置整体安排不科学。权力机关监督、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力量对比不合理、不协调一致,未能真正形成监督合力。权力机关的监督仅停留在形式上,没有切实可行的配套监督机制,未能真正独立行使监督权力,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3) 监督主体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直接影响其监督作用的发挥。如作为行政系统内的专门监督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由于它们与行政机关有着行政隶属关系,使得这种监督在实践中很难真正履行其监督职责,以致虚监、失监等现象相当严重。总之,由于行政执法监督中存在上述问题,使行政权处于缺乏有效监控的状态下,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

4. 行政执法者的角色冲突致行政自由裁量权形式不当

行政执法者具有双重角色。作为社会公民,具有公民的角色,有权接受服务和享有公民的个人权利;同时,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又责任为公民提供服务,维护公共利益。这种双重角色时常会产生冲突性的义务,使行政人员面临两难的选择困境:牺牲个人利益以保全公共利益,还是以公共利益的放弃换取最大化的个人利益。某些行政执法者在面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时选择了前者。想方设法地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

三、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范途径

1. 从程序上控制自由裁量权

任何行政权的行使都不能脱离一定事实上的方式、步骤和时限构成的时空范围。因此, 没有行政程序就不存在行政权的具体运作。总结国内外行政程序制度, 笔者认为在我国应该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行设定以下几项主要程序制度和规则: (一) 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 或称情报公开、情报自由, 是指凡是涉及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 只要是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范围, 都应一律向社会公开, 依法允许公众查阅、复制。信息公开制度从内容上包括: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举报调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协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诉讼制度,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制度,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增强了行政的透明度, 使公众参与行政的作出有了可能, 有利于发展、强化民主政治, 有利于清除行政腐败。 (二) 听证制度。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 凡是涉及相对人权益的, 事前通常要举行听证, 听取相对人的意见, 考虑相对人提出的有关的证据、材料等, 然后再作出决定和实施相应行为。听证制度给有关当事人提供机会发表意见, 陈述情况, 当面质证, 真正体现了行政相对人的主体性和参与的平等性, 同时也为行政机关作出公正的决定提供了程序保障。 (三) 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指, 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 因其与所处理的法律事务有利害关系, 为保证实体处理结果和程序进展的公正性, 依法终止其职务的行使并由他人代理的一种法律制度。这是自然正义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作为一项保障行政公正的法律制度之所以为人们所关注,是因为能满足人们要求受到公平对待那种与生俱来的期待。回避制度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亲属回避、地区回避、公务回避。回避制度的程序有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回避制度的法律价值在于确保法律程序的公正性,而法律程序的公正性则可以树立起利益冲突的双方当事人寻求法律程序来解决争议的信心,客观上也有助于产生社会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人类社会的变迁史已证实,任何在无秩序状态中消弥冲突,只会使冲突变得更加剧烈。 (四) 告知并说明理由制度。这是一项基本的行政程序制度, 该制度要求行政主体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时,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 必须告知行政相对人行政决定的内容, 并说明事实根据、法律依据以及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时所考虑到的相关因素等。从当代行政法的发展趋势来看, 行政主体必须对行政行为尤其是行政自由裁量行为说明理由渐成一般原则, 特别是当行政主体作出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决定或对一般原则作出例外规定时尤显得重要。这同时也是行政法治的要求。

2. 从伦理上的约束行政自由裁量权

行政伦理可以包括两个层次的内涵:公共行政领域里的活动的人员个体作为行政伦理的主体的意义上,行政伦理是指公务员的行政伦理意识、行政伦理活动以及行政伦理规范现象的总和。在政府、行政机关群体作为群体的意义上,行政伦理是指政治体制、行政体制、行政领导集团以及行政机关或者执行行政职能的其他部门。行政人员在公共行政的过程中存在的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的行为无不与其行政责任意识淡薄,服务意识丧失有关。我们知道道德做为自律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权利进行约束必须以立法形式把政府及公务人员从政的伦理规范明确下来,并以法制的强制性力量保证它们有效实施。行政伦理的制度化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可普遍化原则。行政伦理制度针对的对象是政府及其所有公务人员。不存在有特殊的公务人员存在。 (2) 可操作性原则。行政伦理制度化的内容必须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技术操作上通俗易懂,容易执行。(3)公务利益至上原则。行政伦理制度化的目的是保证大多数的利益得到保障。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得到贯彻。行政伦理教育可以通过说服、启示、诱导等手段加强行政主体的德行建设,使其具备和谐的行政人格。

3. 从激励约束机制上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其中保健因素,就是那些造成职工不满的因素,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使职工感到满意并激发起职工的积极性。它们主要有企业的政策、行政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以及各种人事关系处理等。由于它们只带有预防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激励因素,就是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惟有它们的改善才能让职工感到满意,给职工以较高的激励,调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它们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职务上的责任感等等。在双因素理论中保健因素属于低层次需求,而激励因素属于较高层次需求。在我国目前的行政条件下,物质保障、工作环境、工作设备等已基本条件都已具备。为了保证行政裁量权公正合理的使用,调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就必须注重激励因素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激励:加大对公务员行政伦理的正面激励。首先要提高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西方发达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是,一方面对公务员提出严格要求,另一方面实行高薪养廉。依据贡献与报酬基本平衡的组织原理,结合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应逐步适当提高公务员工资福利待遇,同时解决不同部门公务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同时,在考虑公务员的薪水标准的时候,还应当考虑到“高薪”的相对标准,即公务员薪水自身的合理性。第二,加重对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处罚力度。首先,要依法查处重大典型案件,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其次,要注重经济惩处,将公务人员的福利、工资待遇、养老金、住房补贴等经济待遇与廉政挂钩,增加对腐败分子经济处罚和追缴的条款,根据所触犯党纪政纪和法律法规的不同性质、行为差异和案件情节,分别处以1倍、2倍或更多的罚款,直至腐败分子倾家荡产、无力回天。最后,要在统一思想认识上加大力度。加大对腐败分子政治经济处罚力度,是反腐败工作一项重点内容,不能不教而诛。要高度统一思想,提高人们对从严执纪、从严执法的认识。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公务员行政道德的完善,更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公务员及行政机关的信用档案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公务员及行政机关更加关注自己的行政行为,增加其贪污腐败的成本,避免行政权力的滥用。

参考文献

[1]杨海坤, 帝志远.行政法学基本论[M].北京: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 2004.

[2]姜明安.沦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法律控制[M].法学研究, 1993 (l)

[3]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82

[4]王群峰:论我国当前权利道德失范及其治理[J]2004 (06)

篇4: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关键词:行政处罚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近年来,随着档案行政处罚工作的开展,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一些省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相继开展了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工作,制定了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及其应用标准。笔者结合参与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具体实践,从法学理论的角度对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概念、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必要的制度控制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一、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法定档案行政处罚权限范围内,遵循公平、合理的价值目标,对档案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给予何种幅度行政处罚的自主决定权。这一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这里所定义的自由裁量权主要存在于行政处罚中。按照档案行政执法行为的种类去划分,档案行政裁量权可以分作档案行政处罚裁量权、档案行政许可裁量权、档案行政征收裁量权、档案行政确认裁量权等。档案行政裁量权与档案行政执法行为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档案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主要行政执法行为,对行政执法相对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影响最为广泛和直接,对这些档案行政执法行为中自由裁量权予以规范和控制是档案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

第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和幅度之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必须受到严格的规范和控制。主要表现在情节轻重判断,事实定性,是否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以及作出何种行政处罚决定,多大幅度,适用哪些程序的选择或判断,与其他档案行政执法行为的自由裁量权相比,行政处罚裁量权的内容最多,运用也最普遍。

第三,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必须符合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是国务院对依法行政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国务院还将“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明确纳入“合理行政”范畴。由此可见,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从源头上缩小行政权力扩张,减少执法随意性,保障执法公正,提高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防止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发生违法违纪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

二、行使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公平正义、合乎情理、仅为正当目的。公平正义,就是要力求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这需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和法律精神及自己的理性判断加以灵活处理,出于善良的意愿,不谋取私利,不打击报复。合乎情理,就是行使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时,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们的正常思维,不偏激、不执拗,是出于一个正常人的正常思维而做出的行为。仅为正当目的,是针对非正当的私利目的而言的。广义上的“私利”可划分为“直接私利”和“间接私利”两种。“直接私利”是指,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直接能给行为人带来经济上或政治上的好处;“间接私利”是指,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虽然不能直接给行为人带来好处,但是却能给行为人带来未来的、可期待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如果当事人违法事实轻微,却被处以最高额的罚款处罚,就明显违背了公平正义、合乎情理、仅为正当目的的基本原则。

第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符合法定程序。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应当综合考虑违法事实(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及其危害程度)、违法性质(违法行为所触犯的法律法规及其本质属性)、过错程度(实施违法行为的主观过错情形及其恶性程度)、法定情节(当事人是否具有依法可以免除、从轻或从重处罚的情形)和认错与整改表现(当事人对违法行为的认错态度和整改情况),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情节裁量。《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规定: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档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不予行政处罚:未达到法定行政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应当责令其监护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朋友、父母所在单位、住所地的居民委员、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加以管教,并赔偿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精神失常,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责令其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朋友、父母所在单位、住所地的居民委员或者村民委员会)严加看管和治疗,并赔偿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依照法定形式裁量(不得采用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行政处罚种类)和依照法定幅度裁量(不得低于或者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幅度)。

三、对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制度控制

有了行使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必须遵循的原则,并不等于执法人员都能遵循原则办事,也不等于自由裁量权不会被滥用。对于自由裁量权还要从行政执法程序制度上予以保障。档案行政执法程序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和时限,除信息公开、回避、时效、听取陈述和申辩等一般性程序制度外,还包括了职能分离、说明理由、案件指导、集体讨论和备案等制度,这些制度是自由裁量权得以规范行使的重要保障。

第一,职能分离制度。职能分离制度有利于建立权力制约机制,防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执法人员腐败和滥用行政裁量权,保障行政执法决定公平、公正,消除公众对行政执法部门偏私的疑虑。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人员不得主持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因此,为了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使的调查、决定、执行等职能应当依法相对分离,由不同的内设执法机构、执法人员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去行使。

第二,说明理由制度。在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过程中,说明理由是一项基本的制度要求,从执法相对人的角度来讲,它可以增强执法相对人对档案行政执法行为和处理决定的信服程度,避免对立情绪,有利于事后执行。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来讲,它意味着其在行使权力,作出自由裁量决定的过程中,必须排斥恣意、专断、偏私等因素,因为只有客观、公正的理由才经得起公开地推敲,具有说服力和合理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应当对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以及进行裁量的政策、公益等因素予以充分说明和解释。二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本身就是一种说明理由。三是如不予适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结案报告中充分说明理由。

第三,案例指导制度。案例指导制度是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中特有的制度。我国虽然不是普通法系国家,没有遵循先例原则和判例法传统,但是案例在裁判中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却是从古至今一直都有。在行政处罚工作中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可以弥补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裁量基准过于抽象、原则、模糊等先天不足,切实解决“同案不同罚”、“同事不同办”等问题,提高行政执法工作效率。为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明确案例的编选标准、编选程序、发布方式、指导规则等,精选本部门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典型案例汇编成册并依法公布,为行政处罚工作提供指导。

篇5: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内府发〔2009〕2号

信息内容: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内江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细则》已经内江市第五届人民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廉洁政府的重要内容,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方面和途径。

各地、各部门要把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保障准确执法、文明执法,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营造更加优质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服务环境和舆论环境。

各地、各部门要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市政府。贯彻实施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政府法制办负责解释。

二〇〇九年一月八日

内江市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实 施 细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障行政执法部门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四川省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执法部门(含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的组织,下同)在依法享有的行政处罚权限范围内,对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和给予何种幅度行政处罚进行裁量的权限。

第三条 本市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幅度内,结合工作实际,根据本规定制定本系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活动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明确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具体标准和程序要求,作为本系统各级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工作依据。

各行政执法部门可以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根据本规定,在上级行政执法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范基础上细化标准。

第四条 规范和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遵循处罚法定、公正、公开、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先行的原则。

第五条 规范和实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人为

本,符合法律目的,综合考虑、衡量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相关因素,所适用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

第六条 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范,应当由行政执法部门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后向社会公布,并报同级政府法制部门备案。

第七条 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变化或者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修订或者完善本系统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并按第六条的规定公布和备案。

第八条 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细化自由裁量标准,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选择行政处罚种类的,应当明确适用不同种类行政处罚的具体条件;

(三)法律、法规、规章可以选择行政处罚幅度的,应当根据涉案标的、主观故意、违法手段、社会危害程度、行为人具备的客观条件等情节划分明确、具体的不同等级;

(四)上一级行政执法部门对同一行政处罚行为制定了自由裁量标准的,下一级行政执法部门可以直接引用。

第九条 制定给予从重行政处罚的标准时,应当考虑下列情形:

(一)隐匿、销毁违法证据的;

(二)妨碍执法人员查处违法行为、暴力抗法等尚未构成犯罪的;

(三)不听劝阻,继续实施违法行为的;

(四)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经济秩序等违法情节恶劣,造成危害后果的;

(五)胁迫、诱骗他人或者教唆未成年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六)共同实施违法行为中起主要作用的;

(七)多次实施违法行为,屡教不改的;

(八)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实施违法行为的;

(九)对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

(十)侵害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群体合法权益的;

(十一)被处罚一年内再次发生相同违法行为的;

(十二)其他故意违法的,或者依法应当给予从重处罚的。

第十条 制定给予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标准时,应当考虑下列情形:

(一)违法行为人年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二)受他人胁迫、诱骗实施违法行为的;

(三)涉案财物或者违法所得较少的;

(四)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五)配合行政执法部门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六)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七)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八)未曾发生过相同违法行为的;

(九)主动中止违法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十)受行政行为误导的;

(十一)行政机关指使或共同参与的;

(十二)其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

第十一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

(一)违法行为人年龄不满14周岁的;

(二)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

(三)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四)违法行为超过法定追究时效的;

(五)其他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部门对于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或者相似的行政违法行为,所适用的法律依据、处罚种类和幅度应当基本相同。

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部门对于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决定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作出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或者对具有本规定第九条的情形决定从重行政处罚的,应当由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15内将处罚决定书和必要的说明材料抄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和上一级主管部门。

行政执法部门对于社会影响面大、公众关注度高的行政处罚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应当采取公开审案等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 政府法制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制度,通过行政执法投诉、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行政复议、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等形式对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工作情况,作为行政执法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发证机关或持有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的人员可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或暂扣执法证;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或发证机关吊销其执法证,并由有关部门依据《四川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试行办法》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篇6: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经管委会同意,现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五月五日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利益,有效控制和减少行政处罚的随意性,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的通知》(陕政办发〔2010〕118号)(以下简称《规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的通知》(陕府法发〔2010〕4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和部署,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科学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从源头上防止滥用行政处罚,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

在省级行政机关公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后,通过梳理行政处罚依据、完善行政处罚程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等途径,促进行政执法部门正确行使行政权力,确保实施行政处罚行为公开、公平、公正。

三、主要任务及工作步骤

(一)认真抓好《规定》的培训和宣传工作

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纳入示范区管委会2011年法制工作要点,并将其作为本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的重点内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确定后,行政执法部门要以熟知新的执法标准为重点,组织本部门的全体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学习、培训,提高执行新的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向社会和行政相对人宣传《规定》的相关内容,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积极做好从重处罚案件、听证程序案件的备案和审查准备工作

从重行政处罚案件或者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应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备案和审查。按照《通知》的要求,在全省裁量基准制定完成后,适时启动从重处罚和听证程序案件的备案和审查工作。为了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管委会法制办公室和杨陵区政府法制局将在6月份集中开展此类案件的摸底调查工作,重点调查此类案件的数量及案件处理期间有无法制工作机构的审查意见,该意见被采纳情况,案件适用的法律是否准确,依据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案件处理是否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等。

(三)严格按照要求制定和公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

按照省法制办统一安排,省级行政机关将在2011年9月20日前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制度。省级行政机关法律、法规、规章裁量基准制定公布后,即作为全省执行该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处罚裁量的标准。管委会各工作部门如需单独制定裁量基准,需经管委会法制办公室审查同意后按照《规定》备案、公布,并同时报上一级相应工作部门备案;杨陵区政府各工作部门如需单独制定裁量基准,需经杨陵区法制局审查同意后按照《规定》备案、公布,并同时报上一级相应工作部门备案。单独制定裁量基准的部门要根据相应法律、法规和规章的立、改、废情况,适时修订裁量基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备案和公布。

无需单独制定裁量基准的部门,要对照省级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裁量基准进行认真核查对接,以确定本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项目的新处罚标准。本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项目及新处罚标准应在2011年9月底前通过门户网站、办事窗口等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四)积极探索重大案件公开制度

根据《规定》的要求,社会影响面大、公众关注度高的行政处罚案件要向社会公开。在全省统一的案件公开规范制度出台之前,可以参照国家关于政务公开的规定,探索重大案件公开的范围、方式、程序等。以有利于工作和方便监督为原则,将涉及国际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外的重大案件向社会公开。在探索过程中,及时总结案件公开经验,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以规范性文件的方式固定下来,为将来全省制定统一的案件公开规范积累经验。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各行政执法部门要切实提高对合理行政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实施行政处罚不但要合法、更要合理,实施处罚不但是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的权力、更是行政机关和执法人员责任的观念,各行政执法部门要高度重视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统筹安排,狠抓落实。管委会法制办公室要发挥职能作用和专业优势,对管委会各行政执法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指导和监督,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法律和技术问题。

(二)统筹安排,整体推进

要把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相结合,与加强行政效能监察、政务公开等工作统筹安排,互相促进,以增强工作的整体效果。各级执法部门要认真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联系、沟通和协调,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要加强宣传,使广大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充分了解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积极参与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和评议。

篇7: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推进审批服务提速增效,营造规范、简单、便捷、高效的一流政务服务环境,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通过全面梳理我县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权力运行和办事流程,对审批授权、现场踏勘、技术评审等环节存在的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分类规范、健全机制等内容,形成制约机制,进一步提高推进项目落地、方便群众办事的效率和质量。

二、主要内容

(一)分类梳理裁量权限。各部门应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按鼓励允许类、限制类、禁止类3个类别分别梳理自由裁量权。1.对鼓励允许类事项,部门应充分授权窗口审批股办理。对涉及复杂及投资体量较大的需上报局领导审批的,应细化具体标准幅度,且不得超过办件总数的10%。

2.对限制类事项,特别是涉及用地、用林、用海、规划等重要资源配置或食品卫生、安全生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敏感事项,各部门应细化审查条件及标准,规范领导签批的时限及流程。

3.对禁止类事项,如碰触禁止性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项目或规划红线、用地红线的,坚决令行禁止。

(二)细化技术审查标准。各部门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窗口收件后需进行技术审查的,应明确技术审查环节并细化规范。1.对需由政府部门下属技术审查机构负责的技术评审,相关部门应分类梳理技术评审规范标准,压减自由裁量空间。

2.对需组织专家评审的,应明确专家评审的刚性修改意见条款和柔性修改意见条款,规范专家自由裁量幅度。

3.对审批过程中依法需要听证、招标、公示、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的,应明确上述环节的负责机构和时限,特别是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应明确技术合格标准,制订审查规范。

(三)规范现场踏勘环节。对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窗口收件后需进行现场踏勘的,各部门应对现场踏勘审核的条件、要求细化为具体标准,分档细化形成清单,不允许设置“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等兜底性条款,实行“清单打勾式”踏勘,对需整改的出具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同时,建立由窗口审批股牵头、相关股室参与的现场踏勘运行机制,防止踏勘权力体外循环。

(四)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各主管部门要对本行业审批服务涉及的社会中介机构,特别是对可研、环评、审图、图纸设计等中介机构出具的材料质量、收费标准、服务时限进行整顿和规范,建立服务质量定期通报和黑名单制度。

三、实施步骤

按照“全面推进、分批实施”办法,政府各部门分两批推进:

(一)首批实施部门。县发改局、商务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水利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气象局等8个部门先行推进,共分3个阶段进行。

1.自查梳理阶段。首批实施部门对照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梳理的要求全面自查,提出规范自由裁量权的具体措施,认真填写《行政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限分类梳理表》、《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现场踏勘梳理情况表》、《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技术审查梳理情况表》,于*月*日前将相关规范自由裁量权的纸质材料报送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县效能办进行审核。

2.汇总审核阶段。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效能办组织对各部门上报的规范自由裁量权情况进行审核。

3.实施公布阶段。首批实施部门规范审批自由裁量权意见上报县政府审定后,予以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二)第二批实施部门。首批8个部门外的其他政府部门列入第二批推进实施,具体时间另行部署。

四、保障措施

(一)要高度重视。规范审批服务自由裁量权是本轮行政审批服务改革的重点之一,具体由县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和县效能办联合牵头推进。各部门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组织实施,以推动工作落到实处。

(二)要抓住关键。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审批提速增效为出发点,认真全面梳理审批服务环节中存在的自由裁量权,抓住关键环节、关键节点提出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使改革取得实实在在效果。

篇8:惠安县档案局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方案

日前, 省档案局制定公布了《黑龙江省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 要求全省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遵照执行, 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市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另行制定标准。这标志着我省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有了统一的指导标准, 档案丢失、涂改、伪造等十三种档案违法行为有了详细的处罚标准, 自由裁量权将不再“任性自由”, 进而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同案不同罚”、“合法不合理”的现象出现。

档案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指档案行政部门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权限范围内, 对档案违法行为是否给予行政处罚、给予何种行政处罚以及在何种幅度内给予行政处罚的自主决定权。《执行标准》对每种档案违法行为都按照违法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划分为4个等级, 并根据过罚相当、合理合法的原则, 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幅度进行细化量化, 约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空间。

此外, 为保证行政处罚的顺利实施, 省档案局还制定了行政处罚公开制度、重大行政处罚集体讨论制度和行政处罚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上一篇:早操--青春下一篇:科技论文的特点与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