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备增员谈寿险营销管理

2024-04-26

从刘备增员谈寿险营销管理(共2篇)

篇1:从刘备增员谈寿险营销管理

郑向军

第 1 页

1999.8.6

从刘备增员谈寿险营销管理

增员一直是我们各级主管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有的主管成于增员;有的主管败于增员;有的主管伤心于增员;有的主管烦恼于增员。近日又看《三国演义》,突然发现,从增员的角度看三国中的各色“主管”为壮大自己队伍所做的各种“增员”动作,又有了新的感悟。比如看刘备的建立队伍的过程,虽然与我们主管增员有本质的不同,但有些做法对我们的增员及管理工作还是有蛮现实的指导意义的。

刘备生长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他虽然家贫,以“贩履织席为业”,但“素有大志”。刚开始的时候,刘备也是单枪匹马地闯天下,可谓人单势孤。就是靠从一兵一卒开始不断地增员,才逐步形成了一支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从而成就了霸业。可以说,是增员造就了刘备。

纵观刘备一生的增员,有顺利的时候,有不顺利的时候。遇到问题,多加反思,永不气馁,注重改进,是刘备的一大优点。看他一生不同阶段的增员方法,脉络是非常清晰的。前期主要是不拘一格,盲目增员;中期则注重选择,更下苦功;后期是创造环境,注重培养,才有了滚雪球式发展的良性循环。

那么,刘备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呢? 我们首先来分析刘备本人的增员理念。刘备其人,论武功,虽然从“三英战吕布”看也差强人意,细论起来,与众多名将相比实可说是稀松平常。因此刘备从很早就树立了“要想有更大的成就,必须要建立队伍”的观念。他自己的生涯规划就是要走管理道路,通过建立属于自己的一支强大的团队来成就霸业,最好是建立国家当皇帝。这从他为两个儿子取名“封”、“禅”可见一斑。

有了想法,就开始付诸行动。书上说,刘备在“桃园三结义”之前就“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开始做增员的准备工作:准增员对象的面谈与选择。直至遇到关羽、张飞,查其言,观其行,了解了他们确有真才实学,又志同道合,终于下定决心郑向军

第 2 页

1999.8.6 “桃园三结义”,并借助张飞的资财和商人张世平、苏双等人资助的马匹、金银,以抗击“黄巾之乱”的名义“聚乡勇五百余人”,初步完成了早期队伍的组建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战斗)中,刘备一直是在尽一切机会增员,先后增过赵云、孙乾、简雍、糜竺、糜芳、陈登、吕布、徐庶等人,其中有成功,有失败。可以说是兼收并蓄,求才若渴,不拘一格,求量不求质。虽然靠刘备的人情化管理,队伍曾一度壮大,但由于多的只是战将(业务高手),缺乏具发展思路的管理人才,导致始终建立不起正常的管理秩序,队伍总体战斗力不强,发展方向不明确,结果屡战屡败,队伍曾几度萎缩至只剩几个人。

这一时期的刘备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发展的迷茫期,增员、管理、团队建设、发展思路等一切都更象是“跟着感觉走”,显得极为混乱。在徐州时刘备刚可自保,本应扩充实力,苦练内功,却追求“战功”,急于扬名立万,中了曹操之计去攻打袁术,结果既折损实力,又被吕布所乘,失去根据地。先败于袁术,又败于吕布,只好归附曹操。后盲目参与“衣带诏”事件,被曹操打得数次全军覆没,又被迫先投奔袁绍,继而投奔刘表。这么坎坎坷坷下来,要是换一个人,恐怕早就丧失信心,依附于人,沦为一个平庸的小官吏了。也就是刘备,百折不挠,屡败屡战,还能坚持下去。但这时候的刘备一定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反思过程的。

随着各地诸侯的势力范围已逐步划清,原有的增员方式已不适用,而且刘备历经磨难,耳闻目睹,也吸取了不少的经验教训:

原先走到哪里,就有人来投奔,可是走的地方比别人少,又不肯多下工夫,增员机会自然就比别人少。曹操、袁绍、孙权手下不少的名将当初都是想成就一番事业而没找到机会的人,谁去增都会成功的,可惜被别人捷足先登;

原先听说谁不错,只要“皇叔”的牌子一亮,那人就来了,而这一着也逐渐地不灵了。可人家曹操,百忙之中不忘花精力增员,走到哪里都先招兵买马,四处寻访,自然声名远播。才俊之士,互相介绍,竞相投奔,如荀攸介绍程昱、程昱介绍郭郑向军

第 3 页

1999.8.6 嘉、郭嘉介绍刘晔、刘晔介绍满宠,满宠介绍毛玠,还有许褚、于禁等文武干才都是这样投奔曹操的。这些刘备也都看在眼里;

把人增进来,更要信任、会用。公孙瓒用不好赵云;袁绍、刘表“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虽曾人才济济,却最终大败亏输,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按说增的人也不少了,可到了用人之际,想用的人却总是捉襟见肘。论文呢,作诗念赋、写书管帐的不缺,机深智远、运筹帷幄者没有;论武呢,舞刀抡枪、会打打杀杀的有那么几个,攻城掠地、能独当一面者却实在过少。在团队发展的初期,甚至只能暂守一座城池,连守第二座城的将领都选不出来,极大地限制了事业的发展。刘备最缺乏的是两种人才。一种是能够分析形势,分清轻重缓急,并能有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战略分析家;一种是文武兼备,能够独当一面,自我经营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在这方面刘备最为头疼。

就这样,在长期的观察思索和严酷现实的教育之下,刘备逐步形成了第二阶段的增员思路:高举“匡扶汉室”大旗,建立“爱民惜才”的声誉,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增人之前,先要想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人;脑子里始终绷紧增员这根弦,平时多注意搜集增员信息;面谈之前多了解准增员对象情况,增员成功率自然会提高;对于认准的人,要用比以前大得多的精力进行增员面谈,可能的话,家访的效果更好。这种转变确实要多花许多精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增员徐庶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积累了使用经验。经过“三顾茅庐”增员了诸葛亮,这才终于柳暗花明,从此海阔天空。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刘备的用人艺术。诸葛亮论武功肯定是不行;论文才呢,写个诗词什么的也不见得是强项,若只出出点子、做个谋士又太大材小用,因此刘备提拔诸葛亮为军师(参谋长),并委以重任,又特意用各种方法帮他树立威信,使诸葛亮“如鱼得水、感激涕零”,终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先帮助刘备分析形势,认清了团队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策略重点。就任军师之后,又运用他出色的谋略和管理才能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并为刘备培养训练了姜维、向宠、郑向军

第 4 页

1999.8.6 蒋琬、费炜等一大批中坚管理干部,为以后的蜀国建国打下了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刘备的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地教育了关羽、张飞等原有的高级将领。他们也迅速成长起来,不但积极配合新进员工(诸葛亮等人)的工作,而且后来关羽也增员了关平、周仓、廖化、黄忠,张飞增员了严颜等,使实力进一步壮大。

而这时候的刘备也并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一手抓增员,一手抓管理,又先后增员了庞统、法正、伊籍、马超、马岱、魏延、马良、马谡等文武干才;并在诸葛亮的帮助之下,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完成了团队由初期的“人情化管理”向正规的“制度化管理”的重要转变,使更多的人才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迅速成长成熟起来。

至此,刘备兵强马壮,团队建设进入良性循环,战斗力和士气空前高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绩辉煌,乃至后来建国称帝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回过头来看,刘备一生能力的提高,团队的扩大,事业的发展,无一不是与刘备增员水平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因此我们说,是增员帮助了刘备,是增员造就了刘备。站在更广义的角度上讲,刘备在事业发展的中后期,能够经过巨大转折,逐步走向辉煌,与其说是因为运气好遇到诸葛亮,不如说是他突破自身瓶颈,综合素质的真正提升起到了更根本的作用。

“以古为镜,可以鉴今”,虽然我们各级主管经营团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建国称帝,但刘备的增员历程对我们各级主管和管理者还是有相当的借鉴意义的。总结起来,我想,有以下几条:

1、“有组织做大生意,无组织唱独角戏”,对一个单位来说,我们不重视增员,其他单位照样会增,大量好的人才进入其他单位(公司),会给我们单位未来的经营带来极大的被动;

2、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增员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随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作为一名主管,应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而相应地调整、提升自己。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的。刘备也是经历了一个“增员难度加大改郑向军

第 5 页

1999.8.6 进增员方法”的过程。增员确实很难,不增员日子会越来越难;

3、什么样的人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我们才应该去增什么样的人,不能“拣到篮子里就是菜”、没有方向和重点,否则会得不偿失,反受其乱;而评价一个人是否我们需要的人,不止是看其有无工作能力,也要看其追求是否符合团队的总体目标、文化。联想集团老总柳传志有关“事业心”和“上进心”的一段话(详见《与100位老板对话》一书)对我们目前的增员、用人就很有指导意义。诸如吕布之流,只有上进心、毫无事业心的人,在我们团队中也是曾经有过的。我个人认为,有的领导人提出的“无论什么样的人才,在我这里都可以找到发挥的舞台,我都可以用好”之类的观点就很值得商榷;

4、“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把人才增进来并不是目的,创造一个人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的环境更为重要,好的人才还要放到合适的位臵上。在这里,帮助员工做好职涯规划就显得极为重要。我们现在才来讨论一些诸如“要是我有、那样的人才就好了”之类的话题毫无意义。人才是需要发掘的,但更多时候,人才是需要培养,不断成长的,“培养”应该重于“使用”,“用”应该重于“使”。松下幸之助提出的“松下是一个制造人的地方,兼而制造电器”对我们寿险营销来说尤其适用。一位台湾老师曾经讲过:“领导的真谛即在于助人成长”,说的也是同一个意思。

封建统治需要忠臣,需要明主,而我们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团队(企业),我们需要的,是团队的领导人、主管、全体员工共同成长的学习型组织。有没有形成一个人才愿意在我们这里发展的环境,有没有一个使有潜质的人有机会更快成长起来的制度,是我们永续经营的关键;

6、“找对人比找堆人重要”。团队建设更应注意寻找、培养未来我们所需要的各级领导者及优异的销售人才,而不是“武大郎开店”搜集一堆的跟从者。营销初期的一些“不要把营销员当成自己的员工看,他们只是些雇佣军,临时工;营销制吸引不来高素质的人,增员只能从找不到工作的人去寻找”之类的论调已经使我们一些单位的增员工作走进了死胡同。对我们有些单位来说,想方设法完成任务、追求“战功”固然重郑向军

第 6 页

1999.8.6 要,而未来一两年我们所需要的质优量多的各方面人才从现在开始如何着手去发现和培养更为重要;

7、“打碎自己,重塑自我是最难的”。一个团队的命运要想有一个根本的转变,首先需要团队的领导者要有根本的转变。作为一个团队的经营和管理者,自身的成长速度也决定着团队的胜败。刘备的成功,实际上是因为先有了自身的提高,然后才有可能想去有意识地增员诸葛亮类型的人。一心只希望能找到给自己扛活的人,而不重视自身学习成长的主管,注定早晚会象袁绍、刘表、刘璋一样被形势环境,甚至是被自己的团队所抛弃、淘汰。在这方面,刘备的成长历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

作为经营寿险的营销主管,增员和管理是我们需要长久研究的重要课题。一本《三国演义》,站在增员的角度,站在管理的角度;看刘备,看曹操,都对营销管理工作有或多或少的指导意义。

我们目前许多的团队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瓶颈,在下一步的营销发展中,需要我们的各级主管在团队建设上突破目前瓶颈,把团队领入新一轮的发展轨道。在这方面,刘备交出的是一份出色的答卷。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交出的,是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

篇2:从刘备增员谈寿险营销管理

(一) 商业模式的内涵

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 用于整合组织本身、顾客、供应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以及制度安排的集合。

企业商业模式包括三个含义:其一, 任何组织的运作模式都隐含有一个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 这些条件构成了组织运作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其二, 组织的运作模式是一个结构或体系, 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模式的各种运动。其三, 组织运作模式所包含的创新还是一种战略变革, 是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优势的制度结构的连续体。

(二) 对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及观点

1. 战略思想论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最早将商业模式称为组织的或公司的经营理论。加拿大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兹伯格把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称为“战略思想”, 他指出:“与战略规划截然不同, 战略思想是综合性的, 它包含直觉和创造精神。战略思想的成果是企业的一个整体的概貌, 一个愿景目标的不太精确的阐述。”

2. 商业模式变化的环境条件论

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公司管理咨询顾问艾伯特·维西奥认为整个系统必须产生额外的系统价值, 而非仅仅只是这五个构成部分的个别价值, 系统价值主要取决于决定组织内部与外部需要产生什么样的价值;加强管理各构成部分的绩效标准。

3. 商业模式的价值创造论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公司战略学助理教授阿兰·阿福亚赫博士认为, 应当把商业模式看成是公司运作的秩序, 公司依据它使用其资源、超越竞争者和向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依据它获利。因此, 应当把商业模式看成是公司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拉菲尔·阿米特和克里斯多夫·左特认为, 商业模式是企业创新的焦点和企业为自己、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客户创造价值的决定性来源。

总之, 对于企业组织来说, 商业模式并不仅仅代表一种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或者某种营销创新思路, 而是一种经营创新思想的具体实现形式,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套完整系统的经营机制, 重点强调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组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三) 非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

1. 非寿险公司商业模式的涵义

如同一般企业的商业模式, 非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即为其所构建的一整套提升企业与客户价值的要素集合。

商业模式的结构为三个基本的组分:顾客、供应商和股东, 在这三个组分中, 顾客、供应商与企业构成一条价值创造链, 股东影响到企业的产权结构和初始的资源条件。因此, 对于非寿险公司而言, 其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主要受到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 一是公司本身, 另一个则是顾客。前者是商业模式的设计者、选择者和决定者, 后者是商业模式作用的对象。企业是模式的主体, 采用何种模式与企业需要在多大范围内实现其公司价值有关。比如, 采用传统纵向一体化战略的企业与采用集中战略的企业不同, 其实现价值的范围不同, 涉及到的细分市场不同;对于顾客而言, 在与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时, 也存在顾客价值的实现问题, 意味着顾客需要与多少个企业组织产生交易关系, 也就是顾客实现其价值需要时所发生的交易的对象数量。

一般而言, 组织商业模式设计的三个方向:最佳产品, 客户解决方案和系统锁定。因此构成三种相应的商业模式类型。对于处于服务业高端地位的金融行业来说, 三种模式皆有实现的合理基础。但由于服务行业的特殊性, 以及金融产品的特质所决定, 金融行业采取客户解决方案的商业模式最具有合理性。该模式强调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以及客户的学习效应。通过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组合, 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这种商业经营战略的重点是锁定目标顾客, 提供最完善的服务;实施手段是学习和定制化。实施这种商业模式往往意味着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合作和联盟, 大家一起来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 非寿险业的拓展, 必须依赖于对于目标客户中心的一些列组织行为, 以此集合企业内外的各种要素, 才能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

2. 影响非寿险公司商业模式的因素

第一,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深刻地影响着市场中企业的商业模式。无论是行业内的大型, 或者是小型企业, 都需要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寻找利润最大化的生产供给均衡点。而不同的市场结构决定了这些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均衡点是不同的。

第二, 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是否有效, 会对商业模式的实施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组织结构是形成企业架构的基本组成部分, 包括股东及其权力机构, 决策机构, 监督机构以及执行机构等主体, 以及各主体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管理模式则是这些制度安排的关系类型, 是保障企业有效运作的基本制度安排模式。任何公司的商业模式需要直接依托于一定的组织机构, 人员, 以及约束机制, 才能进入到实施阶段。非寿险公司也不例外。如果没有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与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支持, 即使非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设计再完美, 也不可能获得持续的成功。

第三, 监管法律与制度。

金融监管法律与制度, 直接制约着非寿险公司的市场活动范围与空间。如金融领域曾经普遍实行的“分业管制”, “禁止兼业”等管制措施, 极大地限制了非寿险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与种类。这对非寿险公司寻求多元化经营, 追求范围经济效应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商业模式拓展与创新构成约束条件。而一旦管制放松, 则非寿险公司的业务模式将会产生大规模的变化。

二、非寿险公司的管理模式

(一) 管理模式的界定

管理模式是在管理人性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整套具体的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并将其反复运用于企业, 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自觉加以遵守的管理规则。

管理模式的形成过程, 是以一定的管理理论或者管理思想为指导思想, 结合管理环境的具体情况, 采用一定的基本思想和方式, 形成一套成型的、能供人们直接参考运用的完整的管理体系, 通过这套体系来发现和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规范管理手段, 完善管理机制, 实现既定目标。因此, 可以将管理模式理解为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 (操作) 制度系统。

(二) 管理思想的变革与管理模式的新理念

现代管理思想和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管理思想体系已基本形成, 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可归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人本观念突出, 注重对人的积极性, 创造性激励的管理思想。二是系统观念突出, 即注意组织内管理层次、环节、部门、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 旨在优化整体功能的管理思想。三是择优决策观念突出, 即决策必须是多角度、多因素分析之后的多方案比较。四是战略观念突出, 它强调管理行为要高瞻远瞩, 管理者要具有超前思维。五是权变观念突出, 即管理行为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 必须是随机应变, 灵活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企业管理模式的变迁突出表现为三种具体理念的兴起:

第一, 企业再造。一是从传统的从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变成信息过程的增值管理模式;二是企业再造不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的渐进式改造, 而强调从根本上着手。

第二, 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未来企业的模式。

第三, 组织结构的倒置, 即未来企业组织中将产生权力的大规模转移。传统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 最上面的是企业的总裁——中间层——基层。经济的快速发展, 顾客的个性化日益突出, 就要求将上述金字塔式结构倒置, 应为:顾客——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现场决策由一线工作人员决定, 而上层领导变为支持服务。

以上三个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企业“人本思想”导向的管理模式的特征。

(三) 非寿险公司的管理模式

1. 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的内容

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的核心, 即在于如何树立管理模式构建的理念与类型选择。作为典型的金融服务业形态之一, 非寿险业务的市场需求要求非寿险公司贴近市场, 贴近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因此, 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构建的理念首先应该是“以人为本”,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以员工激励为条件, 以此塑造企业文化, 在此基础上构建非寿险公司的管理体系。那么, 对于传统的非寿险公司来说, 面临的企业再造及流程优化任务, 必须以围绕客户需求的发掘与满足, 加强市场反馈信息的传递与沟通能力, 进行组织结构调整, 重点是“倒置型”结构的建立, 保障资源投入以基层为重, 以一线为先, 实现对公司高、中、基层员工的全面激励。

2. 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的决定因素

第一, 来自于公司内部的公司治理结构因素。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决策与监督力量之间的权力分布和制约关系, 也就决定了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关系。这重关系是构建管理模式最重要的决定力量。国内非寿险公司基本上都是股份制企业, 通过股份制企业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进而约束公司管理模式的构建, 这是国内非寿险公司管理模式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二, 公司决策层的管理理念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如前分析, 公司决策机构的管理理念决定了管理模式建立的导向。公司文化是这种理念的外现, 会直接反映出管理模式的内质。

第三, 来自于外部的法律规定与公司文化传统因素。一个国家 (地区) 对公司的法律性规定, 以及整个外部社会环境中的公司文化氛围, 都会影响非寿险公司的管理模式设计原则。

三、非寿险公司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统一

经营模式是企业配置资源并藉此持续不断地获取利润的方法集合, 一般表现为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等的方式与途径。非寿险公司经营模式是指非寿险公司配置各种资源并藉此持续不断地获取利润的方法集合, 一般表现为提供产品或服务、营运销售、盈亏衡量、风险管理等等诸多经营行为与管理活动。

本文认为:企业的战略因素决定了管理模式的长期生存能力, 而战略的决策方向与实施则取决于商业模式的设计。一定的商业模式决策了相应的战略取向与实施路径。如果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该战略不相匹配, 那么, 经过一个长的时期以后, 客观形势必将逼迫企业管理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进。所以, 非寿险公司的商业模式对其管理模式的运行会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同时, 为实现战略而开展的各种商业模式活动, 如营销活动等, 均需要一定的管理模式与其适应, 如此才能顺利推动这些执行活动的顺利实施。

因此, 经营模式包括了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 是二者的集合。企业的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者相互影响, 互为支持。其中, 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而管理模式则构成企业运营的基础框架, 是企业的“骨骼”, 对商业模式的贯彻实施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及有效发展, 管理模式不可能长期持久成功;反之, 如果缺乏管理模式的支持, 商业模式的实施效率将会大打折扣, 以至于失败。因此, 中国非寿险公司的改革与发展, 一定需要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的齐头并进, 以商业模式的创新改进为导向, 以管理模式的变革与提高为支持, 共同促进非寿险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型与推进, 二者不可偏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从刘备增员谈寿险营销管理】相关文章:

刘备05-27

说刘备作文04-28

写刘备的作文04-12

刘备人物形象分析06-25

幻想刘备传攻略范文06-11

刘备传完美攻略流程08-18

刘备三顾茅庐05-29

三国志刘备传攻略07-14

三国英杰传刘备传攻略02-18

与刘备的成语故事04-19

上一篇:解读齐云山景区的精细化营销管理模型下一篇:鸟给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