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刘备人物评价

2024-05-17

三国演义刘备人物评价(精选7篇)

篇1:三国演义刘备人物评价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演义里极其重要的一个人物,没有他就不会有三足鼎立,没有他就不会有诸葛亮的出山,他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

刘备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这是他性格中远远胜于曹操的地方。曹操行事残暴,时常就屠城,刘备行事多与曹操相反:曹操急暴,刘备宽仁;曹操狡诈,刘备忠厚;曹操篡汉,刘备扶汉,因此,刘备深得人心。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到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杀他。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篇2:三国演义刘备人物评价

经过一段时间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我对小说中的刘备颇有赞美之意,纵观三国鼎立,北魏曹操,西蜀刘备,东吴孙权可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可见,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孙权都可称得上是一世枭雄,但是能称得上是仁义之君的唯有刘备一人而已。下面,我就从刘备一生来分析刘备主要事迹,对《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自己的观点分析。

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之后,生于生于公元161年,逝于公元223年,公元221年成立蜀汉,史称蜀汉昭烈帝。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仁主,礼贤下士,谦虚仁义,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许多人逐渐推翻了 “拥刘反曹”的倾向,倾向于“拥曹反刘”,认为他借仁义之名,骗取世亲刘表的荆州,族兄刘璋的西蜀。

青梅煮酒。当时刘备虽贵为皇叔,但是一举一动都有曹操的耳目的监视,刘备是个聪明人,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如果那时他不装出一副被迅雷之势所吓到的样子,恐怕刘备的一生也就会结束在曹操的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之下了,也就不会有之后三顾茅庐与赤壁之战。

徐州兵败。刘备徐州兵败是个不争的事实,从陶恭祖三让徐州,到刘备重掌徐州,再到刘备徐州兵败,徐州成曹孟德的囊中之物,刘备得徐州得的漂亮,失徐州失的英雄。

三顾茅庐。说起刘备,不得不提起诸葛亮与三顾茅庐。第一次,诸葛亮出去远游,没有见到他,第二次再去诸葛亮还没有回来,便又回去了,第三次刘备再去诸葛亮的住处,书童说诸葛亮回来了,但是在睡觉,于是刘备便等待诸葛亮的醒来,直到张飞性急,在屋外放了一场火,刘备才第一次见到了诸葛亮。由此可见,刘备是礼贤下士的品质使诸葛亮感动并出山辅佐。

赤壁之战。刘备听取诸葛亮的意见,与东吴孙权联盟,而联盟的第一战便是赤壁之战,虽说赤壁之胜刘备并没有出谋划策,但是赤壁之战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也是刘备人生不可忽视的一个转折点。

由西蜀称帝。在诸葛亮的天下之计中所提,刘备要想兴复汉室,西川是必须取的,而当时西川是他皇室宗亲刘璋的,刘璋暗弱,无力抵抗外敌侵略只好请刘备帮忙,刘备帮忙后刘璋反而在落凤坡设下埋伏妄图刘备的性命,刘备逃过一劫,因而举兵攻下益州。刘备的仁义使他拥有了卧龙凤雏,使他拥有了五虎上将,使他帐下的谋臣武将为他出生入死,可见刘备的人格魅力已足以吞并天下。曹操死后,曹丕篡权,刘备随之称帝,而刘备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兴兵伐吴,替关羽报仇,虽孔明赵云阻拦及时,但张飞被叛吴的士兵杀死后,刘备决

心伐吴,后夷陵之战败于东吴陆逊,无奈元气大伤,与公元223年白帝城托孤后,崩于白帝城永安宫,刘备的死无疑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遗憾。

篇3:三国演义刘备人物评价

一、一哭一笑, 一阴一豪

在我看来, 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气质、风度、承受力的最佳时刻便是他面临绝境之时, 而《三国演义》的作者正做到了这一点, 他把刘备与曹操分别放在危境之中, 写出了两种不同的政治统治者的气度风范。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当时的刘备可以说是一个有贤相、武将辅助, 有人民跟随的一代枭雄, 虽然他缺少根据地, 但他有着传统民本思想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民心。《三国演义》一开始便借张角之口说出:“至难得者, 民心也, 今民心已顺, 若不乘势取天下, 诚为可惜。”此时的刘备在危急之中紧紧抓住的便是“民心”二字, 当他在船上望着两县百姓扶老携幼将男带女, 滚滚渡河, 两岸哭声不绝, 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 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至襄阳而不得入城, 过刘表之墓时便哭告:“辱弟备无德无才, 负兄寄托之重, 罪在备一身, 与百姓无干, 望兄英灵, 垂救荆襄之民。”当众将建议暂弃百姓, 先行为上时, 玄德曰:“举大事者, 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我, 奈何弃之?”当百姓并糜竺、糜芳、简雍、赵云一干人不知下落时, 玄德大哭曰:“十数万生灵, 皆因恋我, 遭此大难, 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 虽土木之人, 宁不悲乎!”

面临危难之时的哭可以说是真实可信的, 他的哭有着悲愤, 有着彷徨, 有着自责, 也有着希望, 从他的哭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百姓的宽厚仁慈, 对百姓来说他是仁君、明主。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民心”是他此时唯一的资本, 是他内心的支柱。他的哭也有着功利的一面, 他的哭换来的是百姓的同情, 百姓的支持, 得到的是百姓的心。刘备以真诚、动情的哭声感动百姓与将士, 渡过危难, 而曹操呢?

赤壁之战可以说是曹操最为狼狈, 几乎陷入绝境的一次。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乌林之西, 宜都之北, 操见树木丛杂, 山川险峻, 乃于马上仰面大笑不止, “吾不笑别人, 单笑周瑜无谋, 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时, 预先在这里伏下一军, 如之奈何?”……操坐于疏林之下, 仰面大笑:“吾笑诸葛亮、周瑜毕竟智谋不足。若是我用兵时, 就这个去处, 也埋伏一彪军马, 以逸待劳;我等纵然脱得性命, 也不免重伤矣。彼见不到此, 我是以笑之。”又行不到数里, 操在马上扬鞭大笑。……在虎窟逃难之时曹操三次大笑, 虽三笑被人所破, 但他的笑表现出他的自信, 他的从容, 他的气度, 他的笑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定军心的作用, 他用笑掩饰了内心的疑惧。他的大笑是一种极至的表现, 从某一侧面可见他的豪气。

一哭一笑两相对比, 我们不难看出刘备与曹操的个性区别, 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刘备是哭对人生, 而曹操可谓笑面人生。”一哭一笑、一阴一豪, 正是两位权术家个性区别所在。刘备的哭是其阴柔、软弱、犹疑一面的表现, 而长期以来其阴柔的一面是和他的宽厚、仁慈的形象相连的, 从一定程度上, 他以哭得到了民心。而曹操虽有其残忍的一面, 可是从他那豪气冲天的大笑, 我们不难看出他的自信与果断, 可谓一个热血男儿。

二、流动的美感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曹操都不能给我们以完全的英雄的感觉, 而相反是那些文臣武将诸如单骑救主的赵子龙、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 给我们一种完全英雄的形象, 令人看后心潮澎湃, 崇敬、羡慕之情油然而起。曹操、刘备这两位“英雄”却让我们感到一种英雄价值的失落, 原因何在?在我看来,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某种特殊的缺陷或过失, 而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好坏参半的特性, 这一点是阻碍他们表现鲜明自我形象的某种不确定性, 使他们给人以不一致的印象, 但正是如此才造成了人物刻画上流动的美感。当实际和设想的稳定性的美感相对立时, 才引出人物性格的发展、流动。曹操和刘备正是这种人物形象。

曹操兼具政治家的才能、残忍与诗人的豪气、敏感, 刘备仁义中有着狡诈、柔中带刚。曹操二十岁初任官时便不避权豪;谈论董卓时, 大小官员一个个只是“掩面大哭”想不出除害的办法, 唯有曹操却“抚掌大笑”;他那通文精武的才能在简练经济的作者笔下也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说出“大英雄者, 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地之志”, 直截了当地对刘备表示“今天下英雄, 唯使君与操耳”;那份豪气与雄心不能不让我们为之一震。对于深得人心的刘备, 他始终怀着戒心, 但考虑到“方今正用英雄之时, 不可杀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 他未曾杀掉从小沛逃命的刘备, 这位“有权谋”“多机变”的奸雄, 确实让人们看到一个干练的将才, 一个有眼力有魄力的统帅, 正如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的那样“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当然, 他也有着“宁教我负天下人, 不教天下人负我”的自私、凶残、狠毒的言行, 也有着虚伪弄假、装模作样, 以及杀了人而一再猫哭老鼠的做法, 这又引起人们的鄙视怨恨。但从曹操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的人”, 一个“活的人”。他的身上有一种流光溢彩的光芒, 他的雄才大略, 他的权谋机变, 他的“横槊赋诗”“对酒当歌”的气概与才华, 他的声音笑貌, 都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

刘备作为人民心中的“仁君”“明主”的形象也不是单一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有着宽厚仁慈、爱民如子、重义的一面, 但刘备是一个枭雄, 一个欲夺天下的霸主, 他也有着狡诈的一面。他为了自己的生存, 对吕布出尔反尔, 不讲信义, 在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 以韬晦之计瞒过曹操等, 这都可见刘备城府之深, 心机之重, 他的性格也是复杂的。

从政治层面看罗贯中塑造的刘备、曹操是基于“拥刘反曹”的倾向, 但从美学观点来看, 却不尽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者是从“真的人”的角度来塑造这两位人物的, 二位人物身上存在着二元对立的倾向, 但都同样善于权术, 同样有着雄心与野心, 从某种程度上说曹操是“真小人”, 刘备是“伪君子”, 性格都是复杂而流动的, 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

三、得时皆英雄

哭也好, 笑也好;真小人也好, 伪君子也罢;奸雄也好, 枭雄也罢;两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不失为一个英雄。何以如此?从某方面讲人性是一种对人类行为易变性的强调, 任何情况下, 它都特别重视暂时性而不是与之对立的人物逐步变化或永久不变的特性。结果是判断英雄对时势反应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谓“时势所需”是指围绕和引起个别行动的特定的外在环境, “得时”这个术语的确切含义, 包括从抓住幸运的机会, 取得同代人的承认, 到对时代现象的某种高瞻远瞩, 但无论何种情况其含义都是中国英雄与世推移的奇特能力, 也就是遵照时代的要求, 适时地使他的行为和环境协调起来。如果像这样把追随时代而不是把目标如一作为英雄的特性来突出的话, “得时”便成为决定人物性格的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 曹操与刘备确实算得上是英雄。“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争霸、社会动荡的时期, 曹操应时而起可谓理所当然。正如曹操自己所说:“我若不称王, 世上不知多少人要称王称霸。”看似无赖, 实为箴言。刘备以恢复汉室为己任, 但最终顺应时势遵从孔明“宜从权变, 先进位汉中王, 然后表奏天子, 未为迟也”的意见, 做了汉中王。谁说不以时势论英雄, 历史上多少英雄不都是应时势而起吗?陈胜、吴广、刘邦、赵匡胤等等。从“得时”的层面上来说, 从实现个人的价值来说, 刘备与曹操确算得上两个英雄, 不失英雄之风。

篇4:论《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人物形象

關键词:三国演义 刘备形象

《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也堪称一部妙笔传神的英雄史诗。作者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竞起的历史题材,描绘了一群性格殊异、形象鲜明的乱世英雄,表明了“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贤是与” [1]主张。小说在“拥刘反曹”的观念统帅下,着力刻画了一个以仁义和贤明匡世济民的英雄君主形象——刘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之林中不可多得的仁君贤主的典型,“刘备”无疑是被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这一个,这既是人物自身性格丰富的生动体现,也是作者刻画人物手法多样性。作为代表演义小说最高水平的《三国演义》,历代学者评定不少。目前所见论及《三国演义》有关的文章,在某些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对蜀国君主刘备的态度上,争议还是相当大的:有人说他是至高无上的贤明的君主,有人说他是具有儒家精神的儒士,又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奸雄。他的人物形象的正确分析,要通过对《三国演义》这部文学著作反复细心的研读来进行研究。

一、明君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豪杰,蜀汉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的美誉,又有“枭雄”的称号[2]。

作为“明君”,刘备一生的作为,基本符合古人对“明君”最重要的两点期待:一是仁德爱民,有济世情怀;二是尊贤礼士,有知人之明。

就“仁德爱民”来说,刘备大半生都在颠沛奔走,屡遭挫败,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是很多;但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重视用宽仁厚德待人,与那些残民以逞、暴虐嗜杀的军阀截然不同,因而取得了人心。

尊贤礼士的一面,就是知人之明。用人有所长,如重用诸葛亮、庞统、法正,当然是最好的“知人之明”,对此不必多论;其实知人之短,也是了不起的“知人之明”。像魏延这样优点突出缺点也很明显的人才,刘备用其长处而避其短处,委以镇守汉中的重任,更是极具洞察力的表现,非明君不能为啊。在这方面,就连诸葛亮也未必可以与之相比。

二、枭雄

作为“枭雄”,《三国演义》中的叙述也是不少。刘备出身在早已败落的远支皇族之后,家境很清寒,没有曹操、袁绍那样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孙权那样继承父兄的大片地盘,几乎是靠白手起家,要想在天下大乱,群雄并立的时候开创自己的江山,没有几分骁勇之气是根本行不通的。事实上,“枭雄”恰恰也是刘备的一大特色,成为当时许多人对他的评论。例如:建安十三年(208),刘表刚刚去世,鲁肃建议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称刘备为“天下枭雄”。这种骁勇之气,主要表现有四方面:一是冒险精神。刘备刚登上政治舞台时,便经常亲冒矢石,不避艰险和风险。早年兵少,又年轻,他动辄“力战有功”,“数有战功”,也是必然的;赤壁之战的时候,面对生死存亡的机会,他白天打仗,晚上睡觉也不脱战袍,定要破魏,也不奇怪了。到至建安二十四年(219)争夺汉中的战役,他已经59岁了,手下也已兵多将广,但在“矢下如雨”的时候,仍然亲当矢石,奋勇向前冲,便可见他的冒险精神,至老犹在啊。二是机变权略。建安元年(196),投奔他的吕布趁他和袁术相攻之时候,袭取徐州;他失去立足之地,只能向吕布求和,屯驻在小沛,可以说是能屈能伸。建安三年(198),吕布被杀后,他跟随曹操到许都,可以说是暂栖虎穴。以上这些,都可见其机变权略。三是坚忍不拔。在汉末群雄中,刘备屡遭失败和挫折,有时甚至败得很惨;但是他从来不灰心丧气。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他每次都能转危为安。终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抓住历史机遇,逐步的发展和壮大起来了,成为鼎立三分中的一方。四是霸道。最典型的就是杀张裕之事。尽管这种霸道行径不是很多,但足以让人看到,现在的刘备毕竟只是在小说中的形象,逃脱不了历史人物中的那种草莽之气。

历史上,那些在乱世中崛起的、真正有所作为的开国君主,差不多都有几分骁勇之气。自汉高祖到唐太宗,从宋太祖到明太祖,都可以称为枭雄。但在封建时代,枭雄与明君并非截然对立的,往往是同一君主的不同面。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身上,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但是,对于刘备的“枭雄”色彩,《三国演义》有意淡化,或者不写,或来个移花接木。最明显、最容易被人想到的例子便是“鞭打督邮” 。史上鞭打督邮的本来是刘备。事情的经过是:由于朝廷下诏,要对因军功而当官的人进行淘汰。正在当安喜县尉的刘备担心自己的官职也可能保不住;适时督邮来到安喜县,准备遣还刘备;刘备前往馆驿求见他,督邮却称病不见刘备;刘备一气之下,便带人闯入馆驿,将督邮捆了起来,绑在树上狠狠地打了一顿;然后解下了自己的印绶,把它挂在督邮的颈子上,扬长而去。历史上的刘备原本性格刚毅,带有强烈的草莽气息,此时又年轻气盛,受到欺辱时自然不愿意忍气吞声了。但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为了把刘备塑造为理想的“明君”,便把此事转移到了张飞头上,这样不损害刘备“宽仁长厚”的形象,又有利于突出张飞嫉恶如仇的性格特征,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啊。[5]

三、似伪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保留了历史上刘备的那种奸雄似的伪善的。

(一)目的和手段、功利追求和道德向往的矛盾

刘备难以避免“似伪”的嫌疑。作为一代豪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候,刘备要想复兴汉室,统一全国,又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割据者都能像陶谦一样以礼相让,就只能从他人之手夺取了。既然要夺取,权谋是少不了的了。以取益州为例。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就制定了“跨有荆、益”,伺机两路北伐的战略方针,这关系到刘备的根本利益和长远的奋斗目标。而在占据荆州之后,刘备对是否夺取益州曾经也有过疑虑: (庞)统曰:“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玄德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庞统笑曰:“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

事情已经很清楚:刘备要么坐守荆州,不再进取;要么入主益州,取而代之。但是如果益州被他人(例如曹操)所夺,那对刘备将是很大的不利。所以刘备就采纳了庞统的意见。而在益州真正到手时,面对刘璋这位软弱无能而心地仁厚的同宗兄弟的时候,刘备不可能毫无内疚。“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第65回)这正反映了刘备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常有的矛盾心态。为了争取人心,他们可以做到爱民,可以做到敬贤,却不可能做到对竞争对手处处“长厚”。这里无法完全避免诈伪,但如果一概斥为“诈伪”,就有点太偏激了。

(二)《演义》对刘备爱民的描写,有过头失真的地方。

如第41回写刘备携民渡江,见到百姓扶老携幼,哭声不绝,刘备就不禁大恸,这是合乎情理的,和他后来甘冒生命危险也不抛弃百姓的行为是相一致的[6]。作品紧接着久写他“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这就太过头了,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实。作者一心想要美化刘备,但是夸張过头了,反而造成了“似伪”的嫌疑。

(三) 古今政治道德观念有所不同

《演义》第42回写赵云把冒死救回来的阿斗交到刘备手中,“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很多人对此时有讥刺,民间甚至有“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的俗语,这似乎也是诈伪。其实,在古代政治人物心目中,心腹大将有时似乎比妻子更加重要。《三国演义》的描写,可以说是这一史实的延伸吧。古今政治道德观念有所不同,乱世英雄与普通百姓的选择也不同,对此不宜作太多的解释。

(四) 临终托孤

对于刘备临终托孤给诸葛亮的举动,《演义》第85回在史实的基础上,写得很是动情。如果把这也视为“诈伪”,不仅没有贬低刘备,而且也损害了诸葛亮的形象,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

长期以来,对于刘备的人物形象,研究者也不少。但是,这类研究大都只是单单的《三国演义》中的刘备的人物形象,很少有人把刘备这个人物形象从历史跟小说联系起来分析。长期以来,由于三国历史的独特魅力及它所具有的特殊政治内涵,三国人物一向是封建文人以及政治家所关注的对象。他们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政治的需要对三国人物加以大量的重塑和修改,导致了那些原本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褒有贬的三国人物丧失了应有的本色,使其逐渐偏离了历史的真实轨道。要了解刘备人物形象到底如何,《三国演义》分析得很透彻,其人物形象的演变也会更加清晰,一个历史上的奸雄,小说中的明君枭雄。当然在这期间也不乏众多的文人雅士对刘备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过多方位,多角度的论述和分析。

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不要片面的把小说的内容当做历史事件来看,也不能片面的从某一个角度来评定人物,这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没有好处。刘备是一个历史人物,不管是在历史还是在小说中,都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和乐趣[7]而《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虽然它有很多地方和历史一样,但是它也有很多地方和历史相差很多,因此我们在欣赏《三国演义》的时侯,不要再把小说当成真正的历史来看了,要分清历史和小说的差别,了解历史人物的真实本来的面目,而不能把他们和小说中的人物混为一谈。

结语

《三国演义》的作者从政治思想、人格精神、智术权谋三个层面来刻画刘备这个人物形象,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物的主要性格,但作者并没有把刘备写成一个“完人”,他的性格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譬如趋小义而坏大事,少武略且逊智。集中表现在关羽被杀、张飞被害之后,为了替他们报仇雪恨,他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亲帅大军讨伐东吴,而自己并不精通武术,被东吴火烧连营七百里,终至惨败,几近全军覆没,戎马一生的他只落得“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凉结局。但是从侧面也烘托出小说作者在对刘备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是相当精彩的。

当然,《三国演义》塑造刘备形象的艺术手法也并非没有瑕疵,鲁迅先生当年评论《三国演义》时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可谓一语中的。作品中“猎户杀妻”、“刘备掷阿斗[8]”等情节完全违情悖理,明显带有为拔高人物形象而刻意夸张的痕迹,不免失之过分,所谓“夸过其理,则名实两乖”,使作品的客观效果和主观愿望反面而拉大了距离。

篇5:《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刘备简介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38]

曹操:①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②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③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39]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40]

诸葛亮:①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②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41]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①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②备是猾虏,更尝事多。③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 [42]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彭羕:仆昔有事於诸侯,以为曹操暴虐,孙权无道,振威闇弱,其惟主公有霸王之器,可与兴业致治,故乃翻然有轻举之志。[43]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44]

杨戏: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45]

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2]

习凿齿: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朱敬则:蜀先主抱英济之器,无角逐之材。远窜荆蛮,畏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刘璋之政衰。国小人夷,风颓俗陋。[46]

杜甫: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47]

何去非:方其豪杰并起,而备已与之周旋于中原矣。始得徐州而吕布夺之,中得豫州而曹公夺之,晚得荆州而孙权夺之。备将兴复刘氏之大业,其志未尝一日而忘中州也。然卒无以暂寓其足,委而西入者,有曹操、孙权之兵轧之也。

萧常:昭烈父子以帝室支属,介在一隅,而正位号,尚数十年,由先汉至是,垂祀五百,三代以还,葢未之有。人主之结人心,其效廼尔,有大物者,庸可忽诸。[48]

郝经:汉得天统,莽簒而在光武,操窃而在昭烈。魏吴虽僣,犹夫吴楚也。昭烈天资仁厚,宇量(阙)毅,岿然一世之雄。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崎岖百折,偾而益坚。颠沛之际,信义逾明。故能终系景命,信大义于天下。任贤使能,洒落诚尽,使诸葛亮以死自效。复见三代君臣,高、光为不亡矣。国贼未讨,境土未复,而偾军崩殂,哀哉![49]

陶宗仪:备又非人望之所归。周瑜以枭雄目之,刘巴以谁人视之,司马懿以诈力鄙之,孙权以猾虏呼之。[50]

杨璟:昔据蜀最盛者,莫如汉昭烈。且以诸葛武侯佐之,综核官守,训练士卒,财用不足,皆取之南诏。然犹朝不谋夕,仅能自保。[51]

孙承恩:贤矣昭烈,宽厚弘毅。崎岖立国,仗信履义。推诚任贤,肝胆孚契。顾命数词,可训后世。[52]

王夫之:刘先主以汉室之裔,保蜀土,奉宗祧,任贤图治,民用乂安,尚矣。[53]

篇6:《三国演义》孙权简介及人物评价

孙策: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31]

刘备: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诸葛亮:①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②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32]

周瑜:①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②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33]

鲁肃:①将军神武命世。②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陆逊:陛下以神武之姿,诞膺期运,破操乌林,败备西陵,禽羽荆州,斯三虏者当世雄杰,皆摧其锋。

张辽: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

程昱:权有谋。[34]

刘晔:①权有雄才。②权善用兵,见策知变。

陈琳:夫天道助顺,人道助信,事上之谓义,亲亲之谓仁。盛孝章,君也,而权诛之,孙辅,兄也,而权杀之。贼义残仁,莫斯为甚。乃神灵之逋罪,下民所同雠。辜雠之人,谓之凶贼。[35]

贾诩:孙权识虚实。[36]

邓芝:大王命世之英。

篇7:三国演义读后感——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刘备

历史上的刘备,其实是一个经常领兵冲锋在第一线的军事家,而绝非如《三国演义》所谓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最典型的是赤壁之战,刘备亲自领军参战,但当是担任侧翼掩护作用,因为主力是周瑜的三万军队。即便是在三顾草庐之后,刘备亦经常把诸葛亮扔在家中而四出征伐.但刘备的军功委实说不上赫赫,他的最得意之作即是取蜀川、下汉中两役。其余战役,他屡屡败走、寄人篱下,这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详细介绍。不过,刘备却是从社会的最底层一级级白手起家的,三国君主中他身份最低微,能够成三国霸主之一,殊为不易。从这一点看,尽管西蜀拥有的人才数量最少,但刘备招引人才、吸纳人才的水准绝不在曹、孙之下。

刘备的最大失误处,在于倾全国之力以攻东吴。刘备攻东吴,正说明他放眼的是全国,看到曹操力不可敌,唯有取东南江山才足以北上和曹操一决。但一出兵后,就发现东吴的实力其实超出其想像,就此陷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地步,最后被陆逊一举击溃。

诸葛亮

《三国演义》的主角实际是诸葛亮。诸葛一生,在刘备生前,除了领军从荆州出发、支援刘备围攻成都一役外,几乎未执掌军事。博望坡的小胜是刘备设的伏兵,但随后曹操大部队赶到,刘部当然不战自退;赤壁之战,诸葛的功劳其实是在零陵、长沙一带为刘备抢占实地,同时筹集军粮,根本不在赤壁前线。

直到刘备去世后,才有了诸葛亮的用武之地。但他先做了两件事,一是将竞争对手--同为辅命大臣的李严除去,二是平定南方的孟获。完成这两件事后,诸葛高才真正控制了西蜀,可以对后主刘禅说出“宫中府中、俱为一体”的话来,此后,诸葛高开始了一而再、再而三的北伐之举。与其说是北伐,不如说是骚扰更合适,除了第一次比较有威慑外,其余都不对曹魏构成威胁。

诸葛亮的用人,不如刘备兼容并包。蜀汉后期的真正能独挡一面的战将唯有刘备提拔起来的魏延,但此人屡受诸葛亮排挤,原因即在于他有自己的想法,而诸葛亮只喜欢绝对服从自己的人士。刘备和诸葛亮在人才观上大相径庭,几乎可以说凡是刘备喜欢的人都为诸葛反感,诸葛喜欢的都为刘备反感。

由于历来对诸葛亮太多美言,这里对诸葛亮颇多实言,应该说我对诸葛亮还是尊重的,诸葛亮是个审时度势的杰出战略家,隆中对堪称针对刘备的精确预言,但诸葛亮绝非将材。

关羽

关羽的最大毛病就是傲,除了不服入川、取汉中皆有上佳表现的老将黄忠外,再举一例:孙权请求迎娶他的女儿,不嫁也就算了,还以当时南方人最忌讳的北人骂语辱骂之。所以有学者说,关羽之死咎由自取,是刘备、诸葛亮假借曹、孙之手除去,很有见解。

关羽能镇守荆州多年,要感谢一个人:鲁肃。就是因为鲁肃坚决主张联好西蜀,才有关羽坐镇荆州的局面,否则,不要说早逝的周瑜,吕蒙早就瞄准了荆州,只是在鲁肃生前,孙权一直听从了鲁肃的主张罢了。所以,关羽只是逞匹夫之勇,身担重任,而不知事事当以孙刘联盟战略为重,他的败亡是早晚的事。

关羽在民间的信仰极深,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统治者的刻意拔高,也就是为了宣扬所谓的忠义。在三国志中,他和张飞一样,是“万人敌”的猛将形象。

马超

马超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和曹操的相争以失败告终,从此和曹操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其实以曹操的肚量,有杀子之仇(曹昂)、失将之痛(典韦)的张绣和贾逵都可以接纳,何况威镇西羌的马超?

但马超先投张鲁,后在刘备围攻坚城成都时投奔刘备。随后成都不战自降,原因是刘璋见大势己去无心再战外,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马超的归顺刘备。要知道,马超在当地有着无人能匹的威望和号召力。事实上,刘备先派人去劝降马超,当时并无把握,后听说马超愿意归顺,本来围攻城坚粮足的成都刘备并无胜算,此时却心中大喜,立马说了句“我得益州(成都)矣!”此后,马超投降刘备不到10天,成都不战而降。

在刘备时期,马超还是挺受重视的。刘备称汉中王时,领衔上表、排在第1位的就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此时的诸葛亮排在第5位。但可能马超一家老小都为曹操所杀,心中怒气难平,年47岁就亡,一代猛将,在西蜀没有能够建立功业,只是临终将其弟马岱托付给了刘备。当然,马超如果能够活得长一点,刘备对他肯定亦多防范。

孙权

孙权的功业,在于开创了孙吴政权和以陆、顾为首的吴地大姓之间同心协力的新局面,从而也就开创了孙吴政权独霸东南的新局面。孙权在三国外交中,手段最为灵活,这也是被后人指为不坚定的来由。其实这也是不得己的孙权难处所在,他不能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又不能像刘备那样号称皇叔,在一个以正统为至高无上的社会,他要独霸江东则不得不忍辱负重,时而在赤壁战中坚决抗曹,时而在刘备兵戈相向时称臣曹丕。

外无合适的名号以服众,内有江东土著势力的融合难题,这是孙权面临的两大困境,但他都解决得非常棒。这也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称赞所在。

周瑜

对周瑜评价最高的要数熟稔三国史事的宋代文豪苏东坡。“遥想公谨当年”之句,确实是道出了周瑜的一生杰作,即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到底是一场大战,还是一场曹魏前锋和孙吴联盟之间的遭遇战。但周瑜是此次战役的主要策划者、指挥者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在当时连张昭重臣都心存畏惧的紧急情况下,周瑜能够力挽狂澜,打破曹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确实功莫大焉。难怪东坡要如此抬高这位精通音律的美男子了。不过,周瑜的短处在于大局感欠佳,没有看到孙刘联盟是当时两家能够生存的唯一之道,一再主张杀死或软禁刘备。赤壁战后,他在南郡前线一再和曹仁过不去,结果自己受箭伤,不但荆州被刘备抢得,连自己的年轻生命也搭上,可惜。

鲁肃

此人绝对是一位高瞻远见的战略家。

早在此人初见孙权时,就已经说出了类似诸葛隆中对的孙吴争霸之策,即先取江东,再取刘表荆州,再西极长江,然后再北上和曹魏争锋。也是鲁肃,在刘备借机取得荆州之后,劝说孙权“多树操之敌”,这才有了孙吴对这一事实的默认态度。此后他继周瑜之后镇守孙吴上游,也是从不计较关羽的傲慢,只是从维护两者联盟的大局出发。

曹操

曹操不仅是一个政治家、战略家,还是个在文学史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家,仅从这一点看刘备、孙权似乎有所不如。

在强调正统的时代,曹操以残忍手段对待汉献帝,受到后代文人的指责不可避免,但到今天,曹操统一北方的实力在当时无人能敌。

08013813

上一篇:四川省南充市2018年中考理综试题下一篇:2019酒店人事经理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