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2024-05-27

刘备(共14篇)

篇1:刘备

凄然托孤。“托孤”是古代“家天下”政治几乎不可避免的重大政治现象,它往往发生在先君早逝、嗣君年幼的情况下。孔安国说:“六尺之孤,幼小之君。”又说:“临终之命曰顾命。”因此后世受托孤之任的大臣常被称为顾命大臣。

托孤的对象应该是满足忠诚度足够深、能力足够强、威望足够高、与先君关系足够好等几个条件的大臣,其中忠诚是第一条件。无疑,诸葛亮是最适合的人选。

第二个人选李严,刘备就煞费苦心了。李严其实是荆州南阳人,因兵乱入蜀在刘璋手下任区区的成都县令,常有屈才抱憾之感,刘备一来,正好另择明君。善于识人的刘备将其提升为犍为太守、兴业将军。犍为是蜀国要郡,毗邻成都,物产丰茂,刘备入蜀国后铸造的“直五百铢”钱币,背左有直书“为”字,就是铸造于犍为郡(是中国最早的“地名钱”)。李严对刘备的知遇之恩回报以耿耿忠心。刘备登基时有异象“黄龙见武阳(犍为郡治)赤水,九日乃去”。大家因此都说“大王当龙升,登帝位也。”所谓的“黄龙”,其实就是李严为了劝进所炮制的异象,这对刘备来说当然是大忠臣了。后来,这里成为刘备的“籍田”。李严的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曾经镇压了土著豪族马秦、高胜及越Q土著高定。

《三国志》里历史上最著名的托孤是如何进行的呢?

--先主病笃,托孤于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

此时刘禅还在成都,没有见到刘备最后一面,这是历史的黑色幽默:如果刘备地下有灵,治国无能、不战而降的刘禅恐怕也无颜见刘备,相见不如怀念,徒增烦悲而已。

托孤时诸葛亮自然是一号角色,那二号李严的地位如何理解?李严是尚书令(但不录尚书事),军职是“中都护”,相当于魏国司马懿的都督雍、凉等一或多个州的军事,蜀国只有一州,李严的.中都护都督五个郡,实力远在郡守之上。

刘备选择诸葛亮和李严,应该说是费了心思的:诸葛亮是可以信赖的荆襄老人代表;李严虽是荆州人士,但原是刘璋属下,是新人代表,所以刘备用他来平衡诸葛亮。

刘备的托孤算是托对了人,比起同期魏国曹苯曹芳托孤于司马懿和曹爽,东吴的孙权将孙亮托孤于诸葛恪等五人等以血淋淋收场的结局,尽管诸葛亮、李严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权利之争,如李严请求割益州东边五郡为巴州,诸葛亮没有许可;李严因为犯错被诸葛亮免职等,但总体而言,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托孤了,因此流芳千古。

托孤之谜。关于刘备所说的“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历史上争议很大。有人说这一席话,困惑了中国二千年。

篇2:刘备

第一,真心说。陈寿也赞成这种说法,并且在《三国志先主传》的评语里面高度评价说:“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赵翼也说:“千载之下,犹见其肝膈本怀,岂非真情流露?”卢弼《三国志集解》在反驳孙盛等质疑时也说:“有所感于中,不觉言之如是”。

第二,权谋说。有人认为是刘备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又怀有猜忌,于是“阴怀诡诈”出此言,逼诸葛亮表尽忠之态,“非剖心出血以示之,其能无疑哉”(王夫之《读通鉴论》)。孙盛也认为“(刘)备之命(诸葛)亮,乱孰甚焉!”--“古之顾命,必贻话言;诡伪之辞,非托孤之谓。”

第三,还有一种说法,所谓“自取”,不是“自代”,是指刘禅不肖无能,诸葛亮可以在刘备另外二子中选取立一个。但联系上下文就知道此说不通。如果是从刘备另外二子中选立一个皇帝,那何必拿曹丕出来说事、对比?

争议主要发生在第一、第二种说法中。它是千古之谜吗?

笔者斗胆提出第四种说法:这是一句可有可无的客套话--本身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不必看重这句话。为什么呢?

首先,这句话不稀奇。如果单独看这一节,不可避免地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认为是“惊世骇俗”的一句话,基本会赞同陈寿的说法。但三国里六次托孤,几乎同样的话就发生过三次之多,另外两次分别是孙策托孤于张昭:“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吴历》)刘表托孤于刘备:“表病笃,托国于备,顾谓曰:‘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魏书》)。”

篇3:鞋祖刘备

三百六十行, 无祖不立,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曹操曾骂刘备是“贩履小儿”。没想到这个“少孤, 与母贩履织席为业”的刘玄德后来创建了蜀汉帝国, 与曹操和孙权争天下, 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位大名鼎鼎的蜀汉皇帝还因“贩履织席”的经历被鞋业封为“鞋祖”而世代祭祀。

刘备 (163~223) , 字玄德, 东汉末年涿郡涿县 (今河北涿州市) 人,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谥号昭烈皇帝, 史家谓之“先主”, 鞋业称之“鞋祖”。一个大名鼎鼎的蜀汉皇帝, 怎么又是鞋行的祖师爷呢?这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在民间, 刘备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之所以名扬华夏, 是因为《三国演义》“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的故事广为流传的缘故。话说胸怀大志的刘备28岁那年, 在涿县看到招兵榜文时, 适逢张飞、关羽在场, 他们对黄巾军的作乱义愤填膺, 恨不得马上奔赴疆场为国杀敌。三人志同道合, 一同来到桃园酒庄, 共商义举。三豪杰在推杯换盏中, 一见如故, 拜为兄弟。为上报国家, 下安百姓,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 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为长兄, 虽家贫困, 却宽厚有德, 善结豪杰;关羽为大弟, 身在江湖, 武艺高强;张飞为小弟, 家有资财, 威风凛凛。刘关张“三结义”后, 就招募乡勇三百多人, 首战黄巾军凯旋而归, 名声大震。从此, 刘备戎马一生, 与曹操和孙权争天下, 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为创建蜀汉帝国, 功勋卓著, 英名盖世。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 把自己和刘备均视为当代英雄豪杰:“操以手指玄德, 后自指, 曰‘今天下英雄, 惟使君与操耳!’”曹操表面把刘备捧上了天, 然而, 骨子里却看不起刘备, 常用“贩履小儿”、“织席贩履之夫”的话骂他。诸葛亮看不过去, 后来反驳道:“昔高祖皇帝, 起事乃泗上亭长, 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履, 又何足为辱乎?”用现在的话就是说, 过去汉高祖皇帝, 起兵的时候不过是个相当于现在派出所所长的小官吏, 但终于得天下而有西汉王朝;先主年轻时虽织席贩履, 但终为蜀汉开国皇帝, 又何必要羞辱他呢?“英雄各有见, 何必问出处。”侍郎也好, 履贩也罢, 终究各分天下, 何必在乎出身出处呢?

曹操骂刘备是“贩履小儿”, 是因为刘备的确有“履贩”的经历。没想到“织席贩履之夫”的刘备后来竟被鞋业封为“鞋祖”而世代祭祀。

刘备贩履的经历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道:“先主姓刘, 讳备, 字玄德, 涿郡涿县人, 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 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 坐酎金失侯, 因家焉。先主祖雄, 父弘, 世仕州郡。雄举孝廉, 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 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这段话的意思是, 先主姓刘, 名备, 字玄德, 当今河北省涿县人, 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的儿子刘贞, 于元狩六年封在涿县, 爵位是陆城亭侯, 因为献给朝廷的贡金成色不足而被罢官回家。先主的祖父是刘雄, 父亲是刘弘, 世代在州郡担任地方官吏。刘雄举为孝廉, 官职做到了东郡范令。先主很小的时候就成为孤儿, 与母亲一起卖鞋子、编织草席维持生计。”刘备从小迫于生计而贩履, 并不影响他出身汉室的正统血脉。史书还说, 刘备报复远大, 意志坚毅, 性情宽厚, 有汉高祖的风范, 更具英雄豪杰的气度, 不仅成就了他蜀汉帝位, 更被后人奉为“蜀汉鞋祖”的美名而永享后世祭祀。至今, 在民间还有“刘备卖履———内行”的歇后语广为流传, 足见“贩履”的刘备影响之广之深。

清朝道光乙巳年 (1845) 5月, 成都民间鞋业行会为纪念刘备及结义兄弟关羽和张飞, 在提督街建造三义庙, 并制牌匾“神圣同臻”悬于正殿。自那时起, 成都民间鞋业行会每年都在三义庙开会, 祭祀刘备, 洽谈生意。1997年, 因城建原因将三义庙整体迁建于武侯祠内。而今的武侯祠, 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部分组成, 是国内唯一君臣合祀的祠庙, 是刘备、诸葛亮及蜀汉英雄纪念地;而今的武侯区, 已成为成都乃至全国的鞋履制造和贸易中心。

以武侯区为核心的成都制鞋基地, 有制鞋及配套企业四千多家, 业者达十几万人, 年产鞋品一亿多双, 产值达上百亿元之巨。成都作为一座西北地区的内陆城市, 之所以能与广州、温州、泉州等并列为全国三大皮鞋生产基地, 其重要原因是具有市场定位准, 产品更新快、性价比高的优势, 名牌产品不仅热销国内, 而且漂洋过海远销到东南亚、东欧、俄罗斯等地。“中国女鞋之都”已在成都崛起, 世界扬名。刘备当年做贩履生意时,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被立为鞋祖, 在他亡殁之地的鞋业竟如此发达。

被立为鞋祖的帝王, 除刘备外还有轩辕黄帝。公元1919年, 在北京靴鞋行财神会所立的《靴鞋行孙祖殿碑》的碑文称“盖闻:盘古治世立民, 以至天地黄均赤足而行, 举步维艰, 动必择路。迨我黄帝, 赌人民之困苦, 始创造屐履, 借作护足之需, 相从造履之艺者, 颇不乏人。追溯其源, 黄帝实为我鞋业之鼻祖……”

据传说, 黄帝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若以司马迁《史记》记载为依据的话, 他就是中华民族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他一生下来就神奇灵异, 幼小伶俐, 长大勤勉, 成年后聪明通达。他征服了炎帝, 被四方诸侯尊为天子;他统一了黄河流域, 制礼仪、施教化, 治理天下;他修明政治, 顺应自然, 种植五谷, 安抚百姓;他还有很多发明创造, 如养蚕、纺织、衣饰、鞋履、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后人把一切最古老的文明都归功于他, 于是就成了世世代代令人敬仰的“文明超人”。之所以号称他为轩辕氏, 因为是他最早发明了高轮车;之所以立他为鞋祖, 因为是他“命文妃嫘祖教民养蚕制丝, 供作衣料;伯余制作衣裳和鞋履”。称黄帝“实为我行业之鼻祖”, 是因为他是领导者, 是他派遣“伯余制作衣裳和鞋履”, 单就这一点就足有资格为鞋祖。因为历朝历代把发明创造的功劳, 都要全部或部分记在领导者的名下而已成遗风。尽管说奴隶创造了历史, 但不及领袖推动了历史。黄帝是古代一切英雄、偶像、神灵的代表, 是中华一切文明的祖先, 当然也包括鞋履文明。鞋业界把古代所有鞋履文明都推源于他, 都附会在他身上, 也是非常合理的行业文化现象。

华夏民族地域广阔, “相从造履之艺者”极多, 鞋祖也不止轩辕黄帝和昭烈皇帝二人。北京靴鞋行财神会所立《靴鞋行孙祖殿碑》的碑文中又称“我孙祖归圣以后, 曾奉御旨封为鞋行祖师, 各省建竖祠宇, 流传久矣。其京师门卖靴鞋行, 曾在前门外东市金鱼池西财神庙东跨院建有祖师殿三间, 历年春秋, 献戏致祭, 接办已久……”这里的“孙祖”指的是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孙膑之所以被立为鞋祖, 是因为他惨遭庞涓陷害而失去双足之后, 为继续指挥作战的需要而发明了义肢和皮靴。当时的皮靴只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地区流行, 而中原地区则“有舃而无靴”。当人们看到孙膑脚上的高筒皮靴, 就觉得十分神奇, 便纷纷前来向孙膑夫妇学习做靴子的方法, 于是做靴子的手艺就从此传开了。孙膑自己做靴自己穿也就罢了, 如果传授做靴的手艺就没那么简单了, 必须按样加工, 于是就发明了剪靴样的方法。会做靴还会剪样, 真是太了不起了, 慕名前来学做靴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从此美名远扬。做靴鞋的人多了, 孙膑也就很自然地被皮鞋匠们奉为靴鞋行的师祖, 尊之为孙祖、孙膑老师、孙膑真人等, 令靴鞋界万世敬仰。

孙膑残遭刖刑是史实, 但发明义肢和皮靴的事却难考证。后世给予孙膑至高无上的“靴行祖师”尊称, 受到靴鞋业者的敬仰和崇拜, 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除北京建有财神庙孙祖殿、精忠庙孙祖殿外, 武汉在乾隆年间建成孙祖阁, 奉孙膑及其娘子为祖师, 所以又称双祖阁, 后改称鞋业公所;长沙靴鞋业成立了孙祖会, “各铺户客司俱在乾元宫合祀”;东北鞋匠则供奉孙祖为“孙膑真人”, 旧社会每年正月初三孙膑生日那天, 鞋业同仁共同举办祭祀活动。

无论是刘备“蜀汉鞋祖”、轩辕“鞋业鼻祖”, 还是孙膑“靴行祖师”, 都是后人为鞋业寻根求源祈福消灾的文化形象。这种鞋文化现象, 既可借帝王和名人的人格魅力为鞋履寻根求源, 彰显鞋史的悠久, 又可借以提升鞋业层次, 壮大鞋业队伍, 渴望在“鞋祖”这样一面大旗庇护之下, 自重自爱, 团结敬业, 祈福消灾兴旺发达。

行业鼻祖崇拜, 是我国悠久民俗文化的重要祖成部分, 由来已久。“三百六十行, 无祖不立”,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一般行业鼻祖由一人担当, 而鞋行有三个鼻祖却十分鲜见。黄帝因“始创造屐履”而鞋祖, 孙膑因“奉御旨”而鞋祖, 刘备因“贩履织席”而鞋祖。除刘备“贩履织席”有史证外, 黄帝和孙膑的“鞋缘”皆为传说, 更重要的是立昭烈皇帝刘备为鞋祖的时间比立黄帝和孙膑还早约近百年。虽鞋祖崇拜已成为消逝的传统, 蜀汉鞋祖刘备也成为一个象征性符号, 但中华鞋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世代永存, 传承数千年的鞋履文化愈加灿烂辉煌。

篇4:刘备拼爹史

也可以说,中山靖王这个平庸的皇室贵族,他在历史上的唯一作用,就是给刘备制造出身提供了一个最好、最近的可能性。

东汉和三国时代,其实也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想要登上历史舞台,你必须有一个强势的父辈系统,在父系统积累的基础上,你才有可能进入操作历史的空间。

诸如曹操,他的父亲夏侯嵩从夏侯父系跳槽进入曹氏父系,因为后者具备强大的政治资源,曹操从此获得一个强势的父辈系统的支撑,在反董卓的战争中,能有巨大的财富投资于政治和军事活动,从而成为北方的军政集团之一。

袁绍集团则有天下人羡慕的强势父系,袁绍的父亲袁逢是朝廷大司马,袁家四代三公,可以说是东汉末年父辈资源最丰富最坚固的集团。

孙氏集团也不用说,他们历来是江东的大族,父辈孙坚已经铸造了巨大的家族模型,子辈孙策、孙权沿着这条路继续奋斗就行。此外四川的刘璋莫不如此。

唯一不能从父系获益的就是苦孩子刘备,他没有强势的父辈,他只是一个城市手工匠,可以说没有强势爸爸的刘备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弱势的情况下,刘备如何登上社会舞台,与那些有强势爸爸的同辈人竞争?还是得拼爹。爹在哪里?自己寻找,自己塑造。

讲究门第的时代,其实就是讲究父辈的年代,在这个领域里,完全空白起家的刘备,不能拿空白来显摆,因为当时的社会不吃这一套,英雄就是要问出身,就是要问你有没有一个好爸爸。

刘备给自己找了一个好爸爸,这个爸爸就是汉王朝,因为汉王朝与他同姓。但汉王朝还只是一个大而泛的父系统,接着,要具体定位一个目标,那就是生殖能力旺盛的中山靖王。刘备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父系统,从而让自己成为这个家族的子系统。与其說,中山靖王被刘备塑造成祖先,还不如说是被塑造成父亲,他们之间的关系被打造得极其直接。

这种找父亲的构思,在刘备年少时就确定了,因此他指着住所东南角的大桑树说,这是他当皇帝以后的伞盖。对于黄罗伞盖的虚拟,其实是对家世的虚拟,对于父亲的虚拟。

父系确定了,刘备以后就沿着这个创意确定自己的人生路线,他是皇室贵族,到哪里都把这位塑造的父亲挂在嘴巴上。久而久之,他真把自己当成要申大义于天下的汉室之后,而别人也被他洗脑,真把他当成皇室,承认了他塑造的父系。这当中不排除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例如刘备本是平民出身,却有着贵族的生活范儿,例如好狗马,好美衣服,这都是一个织席匠不应该有的贵族范儿。

当汉献帝将刘备与中山靖王的关系最后确定下来时,刘备就不再是门第上的孤儿,一对政治上的父与子系统就这么坚固地树立了。刘备与富爸爸之间有没有血缘关系无所谓,只要是在身份上政治上联接上了,这个关系就成立了。

篇5:刘备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打败曹操夺取了益州咽喉汉中,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而且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阳、樊城战役,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打得曹操几乎迁都。但是在曹操和孙权的联合下,被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江陵、公安,关羽败走麦城被杀。两年后,刘备称帝后忿而起兵,在夷陵惨遭失败,辛辛苦苦累积的精锐力量几乎一空。刘备因羞愧交加,在白帝城去世。

此时的蜀国,外有魏、吴两个强大的敌手,内有汉嘉太守黄元、太守朱褒、益州郡大姓雍]、越隽夷王高定的南中之叛,加上蜀国新败大伤元气,刘备刚刚去世,新生的蜀国,就像风中之烛,稍有不慎就会熄灭,非力挽狂澜于既倒者不能为之。幸好,蜀国就有一个“千古第一贤相”诸葛亮。

君臣至公:白帝城托孤

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自古被视作君臣关系的典范,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这是“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士人们梦寐以求的两代“帝师”稀世之遇。能够达到这种鱼水境界的君臣,只有此二人。

可是,舌头和牙齿这么亲密的关系都会有不合的时候,何况是人呢?因为主张连吴的诸葛亮不赞成刘备对东吴用兵,被刘备留在成都,而且诸葛亮也不得不留:本来蜀国的人才就少,加上关羽败亡,张飞被刺,“凤雏”庞统、法正早死,他留居成都除了监护太子刘禅,也有“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的作用。若是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师,情况或许不一样,因为刘备是“常败将军”,他“连营七百里”的排兵布阵,连军事水平并不高的曹丕都指出其必败。

篇6:刘备作文500字

也许曹操对中国社会的贡献如屯田制度等推动了中国前进,也许他的文才和武略刘备难以企及,但刘备仍然为他的仁治天下而奋斗,即使即位后也没有废掉仁义二字,如果说能达到曹操这种高度的帝王不多,那么能像刘备这样的君主也是鲜见。

翻开履历,很少有人的经历像刘备这样坎坷和艰辛。

他以没落的皇族宗亲的名义,从讨黄巾起白手起家,先后奔走于公孙,陶谦,吕布,曹操,刘表等各势力之间,颠沛流离难有寸土之地又屡遭败绩。赤壁之战后才夺到荆南,但又落得个“借”的名声,刚拿下益州,就在吴魏的夹攻下放弃了半个荆州。接着夺下汉中不久孙吴就把剩下的半个荆州给夺还杀了第一大将关羽。然后刘备终于按耐不住伐吴但又惨败回白帝,简直命运处处和刘备作对!无怪乎刘备败逃到白帝时仰天大呼:“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刘备的人生很悲剧,不象曹操灭了袁绍后就春风得意,也不象孙权一直无忧无虑。刘备尽管扛不住最后一次失败病死了,但他尽管经历了这么多失败,仍凭“仁义”成立了蜀汉,而他的悲情人生或多或少也为以后不少蜀汉的臣子命运奠定了色彩基调。

篇7:刘备的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到涿县,引出了三位英雄:刘备、张飞、关羽。三位英雄都想为国出力,于是他们边喝酒边抒发自己的志向,谈得十分投机。隔日,三人来到一个桃园,点燃香烛,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并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此后,三人果然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刘备摔阿斗

赵云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日:“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刘备携民渡江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行军又慢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于是与民一同渡江,差点被曹军截住。

三顾茅庐

一日,刘备带关羽、张飞来到卧龙冈,想请诸葛亮出山。小僮说诸葛亮今早出去了。又过了数日,刘备又同关、张二次来访。又见不到诸葛亮,而是见到其弟诸葛钧。于是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回到新野不久,刘备想再次去请诸葛亮。经过一番争论,兄弟三人又第三次来到卧龙冈。他们一到,小僮说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后更衣才得以相见。刘备不辞劳苦,三顾顾庐,终于请出诸葛亮出山辅佐,共图大业。火烧连营

刘备为了替关张报仇,亲率75 万人马杀向东吴。

篇8:简论刘邦与刘备的异同

一、两人共同点

个人认为两人的共同点在于都有用人之能、识人之实、驭人之才以及最重要的共同点:政治敏感性既政治才能。

(一) 刘邦的政治敏感性

刘邦从一个布衣做到皇帝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首要表现在刘邦的采谏上面, 。他很清楚当时局势的变化和当时条件的影响, 知道什么样的意见是正确的, 什么样的意见对自己有利, 这种政治敏感性是刘邦出身平民却夺取天下的利器。最突出的是韩信要王位的事情, 在韩信灭齐之后, 他做了一件蠢到家的事情, 向刘邦提出“假王位以慑齐”的主张, 这是刘邦所不能容忍的。大家都知道, 刘邦这个时候的身份是汉王, 韩信要是称了齐王, 在政治上两人就不是上下级关系了, 而是处于对等关系。一般情况下统治者是不会让自己的下属和自己平级, 刘邦当然要生气, 可是刘邦答应了韩信的无理要求, 而且还把假王变成了真王。为什么刘邦会答应韩信的要求呢, 因为他知道, 要想打败项羽, 韩信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拉拢韩信才能帮助自己夺取天下。

(二) 刘备的政治敏感性

刘备的政治眼光不比刘邦要低, 他利用自己姓刘属于天子血脉, 提高自身政治威信和政治影响, 也表现在他早年的东奔西投上面。有人评论刘备没有忠诚心, 投奔谁反谁, 可是事实上正是因为刘备的政治眼光让他可以提前预知潜在危险, 从而正确进行战略抉择。于是, 虽然刘备几次遇险, 但都平安度过。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例子就是衣带诏事件和刘备投奔袁绍, 前者, 刘备提前看出董承等人是绝对不会成功的于是找了个借口 (拦截袁术) 逃走, 还拐带了几万曹操军队;后者, 身在袁绍军营内的刘备更是已经看出袁绍军绝对不会是曹操军的对手, 于是又找了个堂堂正正的理由 (说服联合刘表) 逃之夭夭, 刘备的政治敏感性可见一斑。

(三) 知人待士方面

刘邦手下聚集了当时相当多的豪杰, 而且不少是从对方阵营当中投奔过来的。如:韩信、张良、陈平等等。这些英才各居其位, 各展其才。作为老板的刘邦识人用人驭人之能不得不让人称道, 有人说过, 最好的老板不是什么都会做的, 而是知道什么应该让最适合的手下去做的。汉五年五月,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 曰:“公知其一, 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 给馈饷,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此三者, 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 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无独有偶, 刘备也是一个善于知人待士的君主。史载刘备年轻时即肚量很大, “喜怒不形于色”、“善下人”。这种性格有利于与人相处, 能产生非常的凝聚力。汉末群雄并起, 人才在不同的阵营中流动大, 但刘备麾下的臣将, 却相当稳定。对于刘备的用人, 清人赵翼曾评论说:“至刘备一起事, 即为人心所向, 少时结交豪杰, 已多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 早资以财, 为纠合徒众之用。领平原相, 刘平遣刺客刺之, 客反以情告。救陶谦, 谦即表为豫州刺史。谦病笃, 命以徐州与备, 备不敢当, 陈登、孔融俱敦劝受之。后为吕布所攻, 投奔于操, 操亦表为左将军, 礼之甚重。嗣以徐州之败奔袁谭, 谭将步骑迎之。袁绍闻备至, 出邺二百里来迓。及绍败, 备奔刘表, 表又郊迎待以上宾之礼, 荆州豪杰多归之。曹兵来讨, 备奔江陵, 荆州人士随之者十余万。是时身无尺寸之柄, 而所至使人倾倒如此。程昱谓“备甚得人心”, 诸葛亮对孙权亦谓“刘豫州为众士所慕仰, 若水之归海”, 此当时实事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翡注引《傅子》曰:“刘备宽仁有度, 能得人死力。“

二、不同点

(一) 性格上面的不同

先说刘邦, 刘邦的性格有些狂傲, 毛病很多, 例如:不喜欢读书、好色、贪财、无赖、具有流氓特质。可是,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易中天先生所说的刘邦所具有的两个最大优点:1.“毛病虽多改的快”, 这个表现在刘邦见郦食其上面, “郦食其陈留高阳人, 沛公领兵过陈留, 郦食其到军门求见。沛公见说其人状类大儒, 使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 方以天下为事, 未暇见儒人也。’郦生嗔目案剑叱使者曰:‘走, 复入言沛公, 吾高阳酒徒也, 非儒人也’……沛公遽雪足仗予曰:‘延客入’。”2.屡败屡战的勇气和信心, 刘邦所有的战斗当中, 都体现出了刘邦强大的神力量, 刘邦数败于羽, 然垓下一战终成功者, 就源于刘邦屡败屡战的勇气和信心, 最终, 这种勇气和信心保证了刘邦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刘备给人最大的印象应该是仁厚、仁慈、宽仁的具备帝王王者仁德的王者形象。夷陵之战中, 刘备大军溃败, 部将黄权再不得已的情况下, 率军投降曹魏, 当时大臣们都劝刘备将黄权全家满门抄斩, 刘备却说, 黄权投降曹魏是不得以的举动, 还说:“黄权并没有辜负我, 是我辜负了黄权!”, 身居高位, 有如此广阔的胸襟, 实为难得, 所以后世人都以宽以待人评价刘备。

(二) 战略眼光的不同

还是先说刘邦, 刘邦的战略眼光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从一个平民到一个英武皇帝, 刘邦的水平天天在进步。从不喜读书人到言听计从, 大的战略构想一点一点建立了起来。起义、灭秦、克楚, 天才般的战略部署的战略决策都建立在刘邦的进步上面。反观他的后代刘备, 屡败屡战到是不假, 可最终屏弃了和东吴的战略同盟是刘备一生最大的败笔, 不顾众人劝阻, 一意孤行, 决意发动对吴战争, 彝陵的大火葬送掉诸葛亮和他自己的苦心经营的心血, 统一天下, 从此只是梦想了。

三、我的浅见

刘邦和刘备都是英雄只不过两人的性格差异和对手水平的不同影响了两人最终的命运, 总体来说, 刘备的水平比不上他的老祖宗刘邦, 刘邦的成功建立在自身的强大和对手的水平不足上。刘备的失败 (指没有统一) 建立在自身重大的失误上面和对手不比自身水平低上, 这样的结局, 可以预料。

摘要:刘邦和刘备两位千古英雄之所以被众人关注, 不只是因为他们都姓刘, 更重要的他们有着相似的出生和性格, 但最终刘邦一统天下而刘备无法完成统一大业, 这不禁引发了人们对其不同命运的思考。本文主要从刘邦和刘备的政治敏感性、战略眼光、知人待士和性格这几个方面分析他们二人的异同, 旨在进一步了解人物, 认识历史, 借鉴历史。

关键词:刘邦,刘备,政治敏感性,知人待士,战略眼光

参考文献

[1]《三国志》卷32《先主传》, 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 第871页.

[2]清赵翼著, 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7“三国之主用人各不同”, 北京:中华书局, 1984年, 第41~42页.

[3]《三国志》卷32《先主传》翡注引《傅子》, 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 第882页.

篇9:“闷骚男”刘备

他最有名的特征是手长耳大,手臂垂下来可以超过膝盖,双眼可以看见自己的耳朵,这种外形实在有点难以想象,换到今天,从哪方面看都是畸形儿,但在古代,这便成了“天赋异禀”“有圣人之貌”了。

关于刘备的个性,想来只有两个字能形容:神秘。

读完三国史料,我们会发现刘备很少说话(相较于曹操、孙权、诸葛亮等),就算有,也很少是“肺腑”之言。

他虽然喜欢跟属下同床共枕,却很少能看到像孙权那样与属下说些家长里短的记载。他也没有曹操的文采好,常写些诗文表明心迹。其实,刘备不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为人低调、内敛,甚至有些内向,用今天的话说,是个典型的闷骚男。

刘备年轻时可能还带些外放的面相,中年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深沉内敛了,史书上记载他“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应该是一个大体描述。这使得他与曹操的慷慨豪迈,或是早期孙权的亲切可爱有很大的区别。

再说说刘备的整体形象跟气质。

刘备是个军人,他习惯于战场上金戈铁马的声响,或是军营中成千上万名男人数十天不洗澡的那种酸臭味。相对来说,他对政务管理的能力却十分薄弱,对于繁杂的公文案牍感到头大,这使得他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在“枭雄”与“流寇”之间游走。

但刘备也有长处。

首先是他会做人。从历史记载来看,刘备的亲和力十足,很容易就和别人成为勾肩搭背的哥们儿。

这种“亲和力”跟所谓的“交际手腕”是不同的,那是一种天生就令人亲近的气质,因此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公卿,都对刘备相当友好。这在刘备长期的流浪生涯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然,光凭“超人气”是无法达到刘备的高度的。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不是什么“仁德”或者“英雄之气”,而是他的出身,他的草根性。

和同时代大部分军阀相比,刘备的起点是相当低的。刘备虽然也受过儒家的经学教育,但程度充其量也就是小学水平,这使得他(与他的伙伴)一直都保持着很强烈的草根性。这种特性是刘备的资产,同时也是负债,造成了他前半生的颠沛流离,但也成为他不死的保命符。

在刘备后半生的事业里,他开始注意到自己的短板,于是聘请诸葛亮为高级顾问,这才真正开创了属于他的蓝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想象刘备是一个高大、内敛、刚毅、有点土腥味的军人,善于领兵作战、冲锋陷阵,但看到数字或者法律条文便会头痛。有点类似港台电影里的黑道大佬,不是那种讲话大声、充满霸气的角色,但也绝不是那种看起来憨厚老实,甚至有点窝囊的忠厚大叔。

篇10:刘备作文300字

刘备礼贤下士,深受众人的称赞。他出生在贫寒的家庭中,与张飞关羽桃园三结义,十分会收买人心,在山顾茅庐,前俩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第三次去时,终于看到诸葛亮,但诸葛亮在睡觉,我以为刘备一定会放一把火,可刘备却在雪中等了两个时辰直到诸葛亮醒来再商议,真令我感动。

有人说刘备是奸雄,张飞关羽都是被刘备所利用,比如吕布,吕布为刘备和纪灵解和了一场大战,却被刘备和曹操一起杀死在了沛城,只说了一句话就把恩人吕布杀了,恩将仇报,令人气愤极了。还有一会,赵云拼命就回了阿斗,刘备为了让赵云更信任自己,把亲骨肉啊斗扔在了地上,说:“为了这小子差点损了一员大将”。这一出苦肉计真完美。

篇11:刘备作文300字

姓名:刘备

年龄: 岁

病症:“和平钥匙”丢失症。

症状:脸皮变黑,部分皮肤脱落,讨厌和平,喜欢打仗,没有仗打就像杀人,另外印毒蕈中毒现在出浅昏迷状态。

病情诊断

“快叫病人进抢救三室。”结果过了几十分钟后,他才被关羽张飞慢慢推入“快给病人注射阿托品五毫升静推每15分钟一次,催吐洗胃”我都忙成这样那两位还跟没事人似的,我就纳闷他是怎么想的。“我大哥的何病也?”张飞终于不耐烦地说。“你大哥的了和平要是丢失症,从病历上看,您大哥的病已入膏肓,可能治好的机会不大”谁知这话一说,关羽竟呜呜地哭了,而张飞却将腿往桌子上一跷,赖在那死活不走……

手术治疗

次日,我和几名助手硬着头皮进了手术时,我们都带了近10层口罩……我提取了病人的DNA有定好锁型在10几个小时的手术后刘备出院了……

一个月后

篇12:刘备作文300字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亘古不变,刘备正是深谙此点,最后才赢得三分天下,与曹魏、东吴孙权呈三足鼎立之势。

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有着王宗贵族的血统,却在一座小城中以卖鞋和草席为生,后来和关羽、张飞投奔到军阀公孙瓒手下,三兄弟跟着公孙大人南征北战,刘备才混得了一个小县令之职,可惜没过多久解雇了。陶谦让出徐州,使他成为了徐州太守,又因吕布,刘备被迫再次逃亡,徐州父老都愿意跟随刘备,刘备当徐州太守时对百姓的影响可见一斑,刘备已经收获民心,诸葛亮见时机已到,遂帮助刘备击败张鲁,夺取汉中,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刘备的野心更大,联合东吴抗曹,赤壁大战中,刘备一方以少胜多,大败曹军,刘备的势力就更大了。收容马超之后,因荆州的归属,刘孙两家结仇,因为东吴大将潘璋杀死关羽,刘备发誓报仇,被陆逊打得大败,六十五万兵马一个都没回来,蜀国以前屯的士兵在这一战中全部报销,蜀国的优势这一去再也不复返了。

刘备靠民心而白手起家,让他失败的是他的鲁莽,如果他在跟孙权干仗时能多分析一下利害关系,大概结局就会有所不同吧。

篇13:浅论刘备形象“似伪”的原由

一、史学与文学的直接冲突

历史演义是具有特殊文体性质的小说类型, 是以历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它与史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文学的“演义”, 要有历史事实的依据, 不能凭空捏造, 无中生有;它要做到“不乖正史”, 但又必须“添设敷衍”, 允许使用“稗官”手法, “叙述曲折”, 使它具有感人的艺术性[2]。这种特殊的文体规范决定了《三国演义》在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等叙述方式上基本上呈现出以历史叙述为主导、文学叙述间插其中的文体特色。也正是因为《三国演义》在主“据正史”的同时, 兼“采小说, 证文辞, 通好尚” (高儒《百川书志》) , 这样作者的主观意图即文学叙述必在某种程度上受历史叙述的限制, 换句话说, 史学与文学的直接冲突, 参与构建刘备形象给读者“似伪”的印象。这种情形在“刘备去西川”的部分 (六十回至六十五回) 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小说在再现这一历史事件时, 反复渲染刘备入川之前的迟疑, 显示刘备在道德上是反感和抵触谋夺同宗基业, 又写刘备入川之后数次拒绝谋士的一些激烈、冒进的建议, 甚至在“鸿门宴”阻杀刘璋的正义行径, 造成“人主几番存厚道, 才臣一意进权谋”[3]的对比性印象。这些都是作者通过文学描写欲彰显刘备之长厚的有力证据, 这是相当成功的。然而, 《三国演义》对刘备取西川的叙述, 总体上是依据历史记载, 处理成一个“兼昧攻弱”的历史过程。小说在表现刘璋“暗弱”性格时是采用了反讽叙事的, 通过他对刘备的错误认识来显现的。刘璋始终认为刘备是仁义之人, 直到刘备杀死他的大将, 攻占他的领土, 才追悔莫及。小说一再使用反讽技法强调刘璋政治上的幼稚, 而刘备的道德形象也因此受到消解, 因为按照逻辑, 刘备的真实形象恰恰与刘璋的印象相反。小说如果此时不受史学的限制, 完全可以将刘璋等描述成一个无道昏庸之辈, 这样刘备取西川正是一场以有道伐无道的正义战争。史学对文学的消解作用最明显的莫过于刘备攻取涪关醉语这一情节 (六十五回) , 《三国演义》完全保留了《三国志》中这一对刘备仁义形象极为不利的情节。单纯从刘备之“长厚”的文学形象着眼, 这一情节实在不应该保留。《三国演义》的文体特征决定了其必须与史学保持最大限度的一致性, 因而与文学构成了一定的冲突, 对刘备仁者的主观形象构成很大程度上的消解。因而刘备形象给人以“似伪”的感觉, 这不是文学描写的失败造成的, 而是由《三国演义》的文体特征部分决定的。

二、“仁”与“君”的矛盾

刘备和曹操一样, 胸藏“为君”的野心。这本身无可厚非, 刘备以刘皇叔的名义, 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相抗衡, 实则是好名正言顺地壮大自己的势力, 扩大自己的地盘而已, 这在很多读者看来便是一种虚伪。笔者认为不然, 刘备欲借刘皇叔的名义实现自己“为君”的政治理想, 是很昭然的事情, 这不是虚伪, 这只不过他和他手下人很长时间内不愿捅破的一层纸而已。刘备和曹操不同的是, 两者实现“为君”的方式和手段。前者用“仁”, 后者用权术。当然我不是说刘备的“仁‘是假的, 相反我认为刘备有意识地以儒家的仁义思想提升自己的生命, 形成宽仁厚德、不弄奸诈的人格, 并常落实于生活之中, “仁”可以说构成了刘备性格结构中的主导性格。他处处标榜自己的仁义, 对待同盟者, 当曹操为父报仇杀往徐州时, 孔融叮嘱:“公切勿失信。”刘备回答说:“圣人云:‘自古皆有死, 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 必然亲至。”公孙瓒劝说刘备:“曹操与君无仇, 何苦替人出刀?”刘备回答:“备已许人, 不敢失信。”对待落难者, 当曹操听了荀彧的计谋, 写信叫刘备杀掉吕布时, 张飞也认为吕布是无义之徒, 杀之无碍, 而刘备则认为:“他势穷而来投我, 我若杀之, 亦是不义。”于是不但未杀, 反而还将此时告诉吕布, 并安慰他说:“见勿忧, 刘备势不为此不义之事。”诸如此的例子不胜枚举。仁义是刘备夺取天下的一面旗帜, 他用仁义团结内部, 分化敌人;用仁义笼络人心, 安抚天下;用仁义攻城略地, 复兴汉室。“仁义”是刘备的人格理想, 无意识当中却又充当了政治手段。正如获取西川时, 他对庞统说的那段话:“今与吾水火相敌者, 曹操也。操以急, 吾以宽;操以暴, 吾以仁;操以谲, 吾以忠。每与操相反, 事乃可成。若以小利, 而失信于天下, 吾不忍也。”笔者认为, 刘备形象应该是先具有仁义思想, 然后才试着去利用“仁”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刘备身上体现的是仁义与君对应的矛盾性格结构, 这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当“仁”无益于君, 特别是阻碍他达到“为君”的目的时, 刘备会艰难地选择把“仁”抛弃。在“三让徐州”时, 刘备是表示出仁义的, 这不是伪, 而是真让, 是其“长厚”的表现。但是潜藏在刘备内心深处, 是对徐州的渴求, 不过此时, 时机未到, 不敢轻易表露。面对长厚的陶谦, 也不忍其此念。最后他还是放弃了“仁”, 向其“为君”的野心妥协。还有“阻杀刘璋”等细节也同样体现了其长厚的特点, 但还是因为其“为君”的野心, 刘备仍然放弃仁义而公开夺占西川。这些事例都体现了刘备“长厚而似伪”的性格, 但我们应注意的是, 在总体的真诚仁厚中, 刘备形象的“似伪”是可以理解并且原谅的。“长厚而似伪”, 正好写出了刘备这个“仁君”独特的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三、“伪装术”

在那个权雄纷争的年代, 刘备从一个市井闾里的草莽英雄, 进而实现其“为君”的理想, 这其间刘备时时也离开不了伪装术。刘备为了保全自己, 时常要用伪装术, 有时又会用来实现一些政治目的, 因而在作者欲彰显刘备之长厚时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虚假的联想, 这是可以理解的。

“煮酒论英雄” (二十一回) 这个情节是最能显露刘备的“伪装术”的, 这段故事表明刘备的伪装术非同一般, 连我们的乱世第一英雄的曹操也比不上。东吴招亲时, 刘备在国太面前要“哭”, 在孙夫人面前要涕泗请死, 这正是刘备对待周瑜美人计“伪装术”。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虽然这些都是刘备为了保全自己自己, 或达到某个政治目的而是施展的伪装术。但这极易形成读者的思维定势, 我们会用同样的心理反应去观照和猜测刘备实则“长厚”的行为和语言, 譬如刘备因“为汝孺子, 几损我一员大将”而摔阿斗, 民间俗语“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便是读者产生“伪装术”之自然联想。而这实则是一个有着高远政治目标和知人之明的领袖人物, 在特殊情况下的自然选择, 是真心的流露。类似的情形还有“白帝托孤” (八十五回) 这个情节, 很多人都会认为刘备的嘱托实是刘备的一种试探、警戒和无奈的复杂心态。人之将死, 如果还以为刘备施展的是一种伪装术, 这显然是有违作者的主观意图的。而笔者更倾向于这样的一种解释, 阿斗毕竟是刘备唯一的儿子, 刘备实不忍心直接废阿斗而立诸葛亮, 他知道阿斗继位后很有可能昏庸无能, 如果有损自己的基业, 他知道诸葛亮必不会背主, 所以特意在遗嘱中劝诫诸葛亮, “如其不才, 可自为成都之主”。

总之,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 确实是“长厚而似伪”的。《三国演义》的作者试图把刘备塑造成一个“长厚”的形象。但由于小说文体, 以及刘备本人“为君”野心, 还有读者产生的“伪装术”之联想等种种因素, 造成了刘备形象“似伪”的阅读印象, 而不是作品的文学描写上的失误造成了。

摘要:《三国演义》的作者试图把刘备塑造成一个“长厚”形象。刘备形象给人以“似伪”的阅读印象, 这不是作品的文学描写上的失误造成的, 而是与演义小说的文体特征、刘备“仁”与“君”的矛盾以及读者“伪装术”之自然联想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刘备,长厚,似伪

参考文献

篇14:无敌克隆刘备

我找到刘禅,告诉他我能让他父亲重新活过来,而且变得非常年轻。刘禅高兴得不得了,给了我一大堆财宝。可是,刘备“复活”后,整天就知道哭。刘禅担心地问:“父亲,您为什么整日哭泣呢?”“我可怜的二弟三弟呀!”刘备边哭边说。“噢!原来是为了关羽和张飞呀!”我说,“那好,他俩一块儿复活,当然也要把诸葛先生变年轻。”“太好了!”刘备顿时停止了哭泣。

又过了几天,几员“新”将出兵了。他们一路没有动一刀一枪,就把敌军杀得大败,准确地说,是吓得大败。具体是这样的:

关羽率軍来到吴国的边界上叫阵,不久,敌方营中号炮连天,冲出一员猛将。关羽凤目圆睁,冲出队伍。原来,来者乃吕蒙。“娃娃!报上名来受死!你家爷爷从来不杀无名之鬼。”吕蒙很狂。“哈!哈!哈!”关羽一阵冷笑。咦,声音怎么这么熟呢?吕蒙仔细一瞧,惊叫一声:“鬼呀!”跌落马下。吴兵顿时乱了套,哭爹的喊娘的,大败而归。

以后打仗,不管是张飞还是关羽,他们只需要出去亮亮相,就把敌军吓得尿了裤子。不久,刘备就统一了天下。

后来,我听到好多投降的吴兵和曹兵说:诸葛亮太厉害了,不只会用兵,还会用鬼,而且,他还会永葆青春之术呢!哈哈哈,笑死我了。三国太好玩了,为了感谢我,刘备又留我住了好多天,然后,我突然想回到2012年向同学们炫耀炫耀,一高兴,就什么也忘了拿,空着手回来了。唉!等我想起来那些财宝,我已经失去了穿越的能力,可惜呀!可惜!

灵犀一点:

上一篇:《二氧化硫》说课稿下一篇:幼儿园礼仪常识教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