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与刘备 车绍丽

2024-04-12

论曹操与刘备 车绍丽(通用1篇)

篇1:论曹操与刘备 车绍丽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号:111120101001

姓名:车绍丽 内容摘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及文学家。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基本上消除了汉末诸侯割据、各自为主的局面,初步实现了北方大一统,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后世研究不完的话题,阴险、残暴、奸雄成为了他的代名词。

关键词:

军事才能、抱负、残暴、猜疑

一、卓越的军事才能及博纳良策

(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於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刘晔、荀攸、许攸。

1.袁绍与曹操在白马相持时,袁绍下令筑起箭塔,连日向曹操营寨射箭,使曹 操军心动摇。其后,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据守之地。

2.曹操於黎阳与袁绍杷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大破袁军。

3.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於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於用人之道。我们可以细分来看: 刘晔、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於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

官渡之战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我国历史上“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著名战例之一。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条件,但首当其冲的是双方军事实力的较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实力明显不如人力物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袁绍,但他却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并最终大获全胜,其取胜之道是值得后人很好地深思的。

曹操成功统一北方的原因 :

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广招人才。

2、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还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军事上,200年,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曹操用人不疑,唯才是举,相比之下袁绍便是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他认为自己统一了河北就能一举灭曹,但是这场仗不止是军事上额战役,也是性格上的战役,而袁绍就输在了这一点上。当许攸投曹时,曹操就没有一丝的怀疑,反而听从了许攸之言。袁绍手下谋臣谏言,却呗袁绍所杀,所以这场战争不止是军事战役,也是心理战役...(二)跣足相迎许攸

那是曹操和袁绍官渡之战的事。袁绍的兵力是曹操的数倍,曹军战局很不利。此时曹军粮草又告罄,更是雪上加霜。正在这时,袁绍无谋,听信谗言,不但不听许攸的计策,还羞辱他。此时袁绍派拉一个酒鬼去守自己的粮草基地——乌巢。许攸看袁绍不听忠言,知道他必败无疑决定投降曹操。曹操此时正在睡觉,但他一直没有睡着,军情紧急啊!这时突然听说许攸来降,高兴得鞋也不穿就跑拉出来迎接。两人交谈中,曹操开始还想隐瞒,但许攸已猜出曹操粮草也尽,曹操只好将事情告知。许攸看曹操求贤若渴,彻底决定投靠曹操。于是说出袁绍重地乌巢是软肋,建议曹操去突袭乌巢,烧掉袁绍的粮草。曹操按计行事,果然得手。粮草被烧,袁绍军顿时大乱,这一战就成拉曹操和袁绍之战的转折点。但许攸看出拉曹操是英雄,却没有看出曹操是奸雄。他由于立功后过于嚣张,而最终在官渡之战后被曹操所杀。

(三)颁布三道招贤令(《求贤令》、《举世令》、《求逸才令》)

二、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的目标

(一)龟虽寿

诗中 “ 老骥伏枥 ” 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 犹有 ”和“ 终为 ” 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 “ 老骥 ” 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 “ 时露霸气 ” 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这首诗表现了曹操踌躇满志,充满自信,豪情溢胸的思想感情,充分展露了他的霸气,体现了他自信.有野心,想雄霸天下的性格特征

(二)逃离以袁绍为首的讨董联盟

曹操为何让袁绍做讨董盟主?在三国演义上记载的话是“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太守王匡曰:“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听约束,然后进兵。”操曰:“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绍再三推辞,众皆曰非本初不可,绍方应允。”可见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帮多了分数。并不是袁绍的为人能力如何。但曹操是何等人?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在曹操的地头上,做不了盟主,还提供米粮等等。我的分析是这样的:

1、扩大影响力。利力这次会盟,扩大曹操的影响力,使多方的人才来归。其后郭嘉的到来就是一个好例子。

2、扩大实力。尽可能在讨董战争中占得便宜。

3、借刀杀人。袁绍做盟主的主要理由是四世三公,门生故旧众多。其实在董的里面也有不少人是袁绍亲戚朋友。可以讲,袁绍的发展离不开这个理由。曹操要发展,当然知道袁绍将会是他的敌人。所以,削弱袁绍的势力也就成了曹操的一大目标。给袁绍做盟主也就是曹操的借刀杀人之计了。果其后,董卓得知袁绍做了讨董盟主后,将其统治下的四世三公的有关人等一率杀掉。其中就包括了袁绍的叔叔。可见,袁绍做这个盟主是得不偿失的。在后来与曹操的对抗中也缺少一些对他有影响力的人。这些应该就是被杀掉了。

(三)泽东《浪淘沙

北戴河》

三、嗜杀成性

1、屠城徐州

四、极强的猜疑心理及性格残暴一面

(一)夜杀吕伯奢

京剧《捉放曹》是以陈宫为主角的著名老生戏,据《三国演义》第四回《谋董贼孟德献刀》而编撰的。当然,正史陈寿的《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的写法不相同。《魏书·武帝纪第一》中说:“卓表太祖(曹操)为骁骑太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或窃识之,为请得解。”曹操因何拒与董卓“计事”而逃走呢?没有交代,看来是关乎曹操身家性命的大事,否则何必要变易姓名,秘密出逃呢?如果没有董卓的通缉令,曹操赶路时,何必为亭长所疑,押解至县,有人“窃识之”,为之说情而解脱呢?这“不写之写”,给小说家罗贯中提供了想象空间,编织出曹操献刀刺杀不果而逃亡,过中牟为守关军士所获,县令陈宫觉得曹操为忠义之士而释放,并弃官随他而去。

值得注意的,按正史所说,曹操出虎牢关,离开中牟,直接回到了陈留(今河南开封),组织义兵,并没有提到他经过成皋,夜宿吕伯奢家,怀疑吕伯奢家人图己而杀了其全家男女,并且也杀了出外买酒的吕伯奢。但南朝宋人裴松之注释这段逃亡过程时,引王沈的《魏书》、郭颁《世语》和孙盛的《杂记》,都说曹操路经吕伯奢家,由于疑心杀了吕的家人,至于杀的原因,各书的观点略有区别。如《魏书》说:“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以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吕伯奢的儿子和宾客不认识曹操竟动武抢劫,曹操出于正当防卫而剑杀数人,未提杀吕伯奢。

《世语》则说:“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世语》指出了曹操的多疑性格和无端杀人的狠劲。

孙盛的《杂记》对杀吕伯奢家人的原因以及曹操的性格作了精彩补充:“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杀了几人?是否杀了吕伯奢?没有说明。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孙盛一针见血地揭示了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世界观;我们更赞佩罗贯中对情节的提炼,因为在曹操杀吕伯奢之前,虚构了献刀刺卓的情节,曹操是因刺卓不成而逃走的。到了吕家,又虚构了让吕伯奢出去买酒,准备款待曹操,操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误以为要杀他,又怀疑吕伯奢出门一定是借故告发,所以才动了杀机,杀了吕伯奢全家,也给了吕伯奢一刀。罗贯中更由正史的亭长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引申虚构了陈宫,“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跟随曹操逃亡。可这位“忠义”之士却残忍地杀害吕伯奢全家,特别是杀他父亲的故人吕伯奢,指责曹操“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才引出了曹操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经典名句。

罗贯中引申虚构“献刀刺卓”,“杀吕伯奢”,一方面写出了曹操在什么样情况下杀吕伯奢和全家;另一方面,采用孙盛的论断,点出了曹操为了什么目的,在什么样思想支配下杀人。其实从汉末群雄争夺霸主地位的形势看,曹操是非杀吕伯奢不可的。因为一切枭雄奉行的本来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处世哲学。假如曹操没有损人利己的狠劲,那就混不下去,不能击败对手,早就做了董卓的刀下鬼。何况曹操不同于一般的奸者,似乎比别人更毒辣。由疑而错杀一家已是做错了事,曹操竟要骗吕伯奢回头,又一剑刺死,免除被跟踪的威胁,并且杀了父亲老友之后,一点惭愧都没有,这是大奸大恶者所为。倘如采用《魏书》的判断,是出于正当防卫,或是用《世语》因疑心而动杀机,曹操的性格能产生如此震撼的力量吗?

(二)许攸探营问粮

五、性格中宽容与狭隘的矛盾纠缠

(一)对部下陈宫的态度

(二)杨修之死

六、小结 参考文献:

陈寿.《三国志》.[M].北京出版社,2007.01 曹操.《曹操集》.[M].中华局出版社,1974,12

上一篇:修家谱传承家训家风下一篇:省卫生监督所2009年终工作考核时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