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表内还是表外

2024-04-20

融资租赁表内还是表外(精选4篇)

篇1:融资租赁表内还是表外

一、银行表内、表外、表表外业务的区分 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OBS):

银监会2011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将表外业务定义为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有可能引起损益变动的业务。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业务。

财政部颁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银行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包括下列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表外项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融资保函、非融资保函、开出即期信用证、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等八大类。

表外业务仍然需要计提风险准备金,而表表外业务则是完全不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业务。

表外、表表外业务之所以受到关注,完全是因为银行以此为突破口来规避银监会的监管要求。

二、银行在非标业务上与银监会斗智斗勇的历史

2013年3月底出台的银监会8号文,明确将非标资产做了定义: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券、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型融资等。

非标资产的业务形式有:银信合作、票据双买断、同业代付、信托受益权转让、买入返售、银行承兑汇票、同业偿付、银证合作。

2009年之前,长期贷款卖出回购的银信合作就已经存在:先将资产卖给信托以后用理财资金回购,信托扮演通道的角色,资产凭借这个通道一来一回,表内变表外;

2009年,银监会发了【银监发[2009]111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禁止理财资金用于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

紧接着又发了【银监发[2009]113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直接叫停了卖出回购银信合作;

2010【银监发〔2010〕72号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银信理财合作表外转表内,记拨备(拨备,是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

2010年,银行直接用理财资金直接买信贷资产实现表内转表外,但是很快【银监会规范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0]102号】出台,明确了“不得使用理财资金直接购买信贷资产”;

2010年末2011年初,4万亿刺激到了头,银行开始收银根,房地产、铁公机、城建项目受到严重影响,这时候银监局火上浇油出台了【银监发(2011)7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对存量银信合作产品提出了具体的由表外转为表内的工作进度要求;

2011年148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转表范围及方式的通知】文件对银信合作业务提出了具体转表要求。

银行不想转回已经在表外的信贷资产,但是银监之前的文件表明了一定要让银行转回,这时候就找到了其他途径。银监会之前所有的文件都是针对所有权的规定,信托这时候推出了收益权理财产品,通过改变标的物的方式解决2009年111、113号文件带来的问题。

差不多同一个时间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开始运转并成为银行同业交易商协会的制定平台,地方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债权融资工具、私募股权融资工具等在北交所挂牌;

之后资产证券化开始渐渐出现:银行有表内资产,券商做成一个债券。再由原来的债权银行用理财资金买回债券,表内资产转为表外。这个跟银信合作模式几乎完全一样,但券商不归银监会管;

到了2013年,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管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提出了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概念(如前所述),然后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合理控制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总额,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的规定。最后要求“对于本通知印发之前已投资的达不到上述要求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商业银行应比照自营贷款,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要求,于2013年底前完成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和资本计提。这在根本上限制了银行的通道建立,因为8号文给出了总量控制,只要监管当局不认定新的“标准化债券资产”,银行通过不停找通道突破监管的途径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有效抑制了“通道业务”的发展。

三、银行的表内业务

1、流动资金贷款:

功能定义:流动资金贷款是为满足借款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临时性、季节性的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

产品特点:流动资金贷款的特点是期限灵活,能够满足借款人临时性、短期和中期流动资金需求,按期限可分为临时流动资金贷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和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临时贷款是指期限在3个月(含3个月)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企业一次性进货的临时需要和弥补其他季节性支付资金不足;短期贷款是指期限为3个月至1年(不含3个月,含1年)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周转的资金需求;中期贷款是指期限为1年至3年(不含1年,含3年)的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经常性的周转占用和铺底流动资金贷款。

2、固定资产贷款:

功能定义:这是向企业发放的用于固定资产项目投资的中长期贷款,一般包括新建项目贷款和技术改造项目贷款。前者是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能力为主的新建、扩建工程,后者是支持企业对原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更新以及增加配套设施。

项目融资:项目融资属于固定资产贷款:项目承办人(即股东)为经营项目成立一家项目公司,以该项目公司作为借款人筹借贷款,并以项目公司本身的现金流和收益作为还款来源,以项目公司资产作为贷款的担保物。这种融资方式一般应用与现金流量稳定的发电、道路、铁路、机场、桥梁等大型基建项目,并可以分为: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和有追索权的项目融资;

3、专业融资:

业务简述:是指针对飞机、船舶、大型成套设备、工程机械等产品提供的融资,这些产品的特点是金额大,买者难以一次性付清全款,因此通过银行贷款来购买就可以提前投入使用,然后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银行的贷款本息,也称为“买方信贷”。

适用对象: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

4、国内贸易融资:

业务简述:目前,国内贸易融资更侧重于“供应链融资”的特点,近年来银行开始实施细分市场策略,就产生了专门针对国内贸易的融资产品系列,如存货融资、“厂商银”三房业务等,同时,某些国际贸易融资方式也引进国内使用,如国内信用证、国内保理等。

4.1存货质押融资是指银行以客户移交给银行占有的动产(包括商品、原材料等)为担保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一般选择品种稳定、流通性好、用途广泛的动产作为质押物,例如大宗、高流动性的原材料如石油、煤、成品金属、矿产品、粮食、木材等;

4.2“厂商银”三方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买房)购买货物提供的预付款融资,银行、买方、卖方签订三方协议,收到预付款的卖方要按照协议要求将货物发放到银行指定的仓库才算解除责任。“厂商银”和存货质押的区别是,存货质押的前提是客户先有货物压给银行才能得到贷款,厂商银则是银行先贷款以后才有货物质押;三方协议一般规定卖方(厂家)收到预付款以后向银行承诺:(1)如果再贷款到期时买方未提够预付款金额的货物,厂家需将未提货部分的资金退还给银行,即“差额返还责任”;(2)买方已提取货物在贷款到期时未全部实现销售,由厂家再把货物买回去,即“厂家回购”;感觉这个主要是给下游经销商的贷款,经销商可以用卖货物的钱解押另一批货物。

4.3保理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买方)购买货物提供的预付款融资,银行、买方、卖方签订三方协议,收到预付款的卖方要按照协议要求将货物发放到银行指定的仓库才算解除责任。

“厂商银”和存货质押的区别是,存货质押的前提是客户先有货物压给银行才能得到贷款,厂商银则是银行先贷款以后才有货物质押;

三方协议一般规定卖方(厂家)收到预付款以后向银行承诺:(1)如果再贷款到期时买方未提够预付款金额的货物,厂家需将未提货部分的资金退还给银行,即“差额返还责任”;(2)买方已提取货物在贷款到期时未全部实现销售,由厂家再把货物买回去,即“厂家回购”;感觉这个主要是给下游经销商的贷款,经销商可以用卖货物的钱解押另一批货物。

四、银行的表外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业务关系密切,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通常将这些有风险的经营活动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具体业务:贷款承诺、担保、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银行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它们是商业银行以中间人身份办理收付、委托事项,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具体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和金融服务类业务。

五、银行的表外业务——担保业务

担保,即银行应某交易中一方申请,承诺当申请人不能履约时由银行承担对另一方的全部义务的行为。

担保业务不占用银行资金,但却形成银行的或有负债。

银行在提供担保时,要承担客户违约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国家风险等多项风险。因此,《巴塞尔协议》将银行担保业务的信用转换系数定为100%。

一、备用信用证

(Standby Credit Letter,简称SCL),是开证行应开证人申请,向受益人承诺在开证人未履约时,保证为其承担付款或经济赔偿责任。

银行发放备用信用证,实际上相当于在合同期内把自己的信用出借给了申请人,使申请人的信用等级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银行开立备用信用证要收取佣金。

通常,开证行只是第二付款人,只有当借款人自己不能履约时,才由银行付款。而开证行一旦付款,借款人必须补偿银行的损失。

银行开立备用信用证要收取佣金。

(一)备用信用证的类型

备用信用证按可否撤销分为以下两种:

1、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

在申请人财务状况出现某种变化时,开证行可以撤销或修改信用证,以保护自身利益。

2、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

开证行不可单方面撤销或修改信用证,对于受益人而言,开证行不可撤销的付款承诺使其有了一个确定的信用保障。

(二)备用信用证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备用信用证在中国的出现并广泛应用,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大规模吸引外资的时期。当时,许多港澳台等外资企业老板来到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办厂,其中中小企业居多。这些工厂的厂房是租来的,机器因为是免税进入而被海关监管“锁定”,不许转让与抵押(以防走私逃税)。此时,这些中小企业若急需流动资金而向境内银行申请贷款,几乎没有任何可用作抵押的资产;而境内银行对这些初来乍到的、陌生的、没有任何信誉记录的企业,也不敢贸然发放信用贷款。于是,这些急需资金的外企老板只能回国找到其境外的银行筹措资金。此时,备用信用证便在国内应用开来。

具体操作流程:境外的公司以其自有资产向境外银行作抵押,然后境外银行依约向境内银行开出一张一定金额、见索即付、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境内银行凭此担保向这些外企老板发放贷款。但是,这个貌似简单的融资过程,在中国的金融实践中却发生出多种意想不到的波折与结果。其操作过程如刚才所述,只不过是境内外企从一开始谋划该笔备用信用证担保的境外融资操作时,便已决定到期不归还境内银行发放的贷款了。于是,一笔笔急于进入国内的“热钱”,便通过备用信用证输送给了境内公司。此类情形在备用信用证担保项下的人民币贷款业务方面尤为突出,即境外公司押给境外银行的是美元、港币等外币,而境内银行凭此备用信用证担保发放给境内外企的贷款则是人民币。结果是境内外企拿到这笔“借贷”而来的“热钱”时,省去了结汇的步骤。因此,业内人士戏称,备用信用证为“热钱”进入国内的“绿色通道”。当时,国外许多投机者凭多张不同版本的备用信用证,与境内换上“投资饥渴症的”的诸多机构搞“合资经营”,向国内银行借款搞开发、上项目。但是,这些备用信用证的开证行,有的竟是一些位于东南亚甚至南美、北非一带的闻所未闻的小银行,甚至还发生了国内银行向这些境外银行索款时遭到拒付的案例。因此,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等国内银行均发文要求其下属分支行在办理该类业务时,严格审核境外银行开出的备用信用证的资格,要求开证行必须是近几年英国出版的《银行家》杂志所列的世界前300名的国际大银行。但是,遗憾的是,这仍不能杜绝问题的发生。1993年,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衡水中心支行在两位美籍华人投机者的欺诈下,对外开出了共200张、总金额达100亿美元的备用信用证。这一事件,成为了那段亢奋与躁动年代的“巅峰之作”。对于这种现象,金融监管当局曾连续发文,封杀该类金融产品。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在1998年发布的《关于加强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里明确规定,“境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不得开具无贸易背景的远期信用证”。此后,中国各大银行纷纷发文,严令下属分行自行对外开出备用信用证。最后,中央银行的一纸命令便将尚在襁褓中的备用信用证封杀了。1998年,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强境内金融机构外汇担保项下人民币贷款业务管理的通知》,规定“境内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向境内中资机构提供人民币贷款时,不得接受外资银行和境外机构提供的各种外汇担保(含备用信用证)”最终,曾在中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大潮中喧嚣一时的备用信用证归于沉寂。2008年10月,金融海啸泛滥,业务冒进的数十家在华外资银行的贷存比普遍超标,有的甚至高达500%。与此同时,出于对境外欧美银行倒闭浪潮蔓延的恐惧,境内中资银行几乎在一夜之间停止了向在华外资银行拆出资金。在华外资银行资金头寸告急,面临流动性枯竭的金融风险。鉴于这种现象,中国央行通过与相关数国央行协商,采取了纾困措施。具体操作:首先,让在华外资银行的境外母行将一定数额的货币、黄金、债券或相关的其他经认可的金融资产质押给所在母国的央行。该境外央行据此向中国央行开出一张美元金额达数以亿计的备用信用证,中国央行再凭此证向在华急需资金救援的外资银行发放巨额借款,以解其燃眉之急。这一举动,及时化解了多家陷于资金链断裂的在华外资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这一举动,是可记入国际金融史的精彩一笔,也体现了备用信用证这一金融工具的巨大价值。事实上,在今天,这一工具亦可推动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与收购。截止09年6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高达21316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同年7月15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发布了《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该文件的第11条即列明“境内机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规定,向境外直接投资企业提供商业贷款或融资性对外担保”(即对外开出备用信用证)。

二、商业信用证

(一)定义:

在国际贸易中,进口商请求当地银行开出的一种证书,授权出口商所在地的另一家银行通知出口商,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愿意承兑或付款承购出口商交来的汇票单据。

对商业银行来说,商业信用证又是其一项重要的表外业务。在这项业务中,银行以自身的信誉来为进出口商之间的交货、付款作担保,一般来说不会占用银行自有资金。因此,这又是银行获取收益的重要途径。

(二)商业信用证的特点及益处

1、商业信用证的特点

(1)商业信用证结算方式中,开证行担负第一付款责任,是第一付款人。开证行对出口商的付款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这一点与备用信用证的备用性有较大区别。

(2)信用证是一项独立的文件。开证行只需对信用证负责,只要出口商提供的单证符合信用证的规定,则开证行就有付款责任,而不管实际中的交易情况如何,即信用证业务是以单证而不是货物作为付款依据,其已脱离了买卖合同,成为一个独立的文件。

2、商业信用证的益处

(1)对进口商来说,商业信用证的使用,提高了它的资信度,使对方按约发货得到了保障,而且可以通过信用证条款来控制出口商的交货日期、单据的种类和分数等。

另外,还可以通过信用证中的检验条款来保证货物上船前的数量和质量。

(2)对出口商来说,出口收款得到了较大的保障。银行作为第一付款人,使付款违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

另外,由于开证行开出的商业信用证都需有贸易和外汇管理当局的批准,所以利用商业信用证结算,就可避免进口国家禁止进口或限制外汇转移产生的风险。

(3)对开证行来说,其开立商业信用证只需提供信用保证,因此,既不必占用自有资金,还可以得到开证手续费收入。

另外,进口商所交纳的押金,在减小垫款风险的同时,也可以为银行提供一定量的流动资金来源。

注:备用信用证与商业信用证最大的区别便是开证行是否是第一付款人。

六、银行的表外业务——票据业务

一、票据发行便利及其产生的原因

定义:票据发行便利(Note-Issuance Facilities,简称NIFs)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具体操作:借款人根据事先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一系列协议,可以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5-7年),以自己的名义周转性发行短期融资票据,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中长期资金。承诺包销的商业银行依照协议负责承购借款人未能按期售出的全部票据,或承担提供备用信贷的责任。

要点:1.是一项循环承诺业务——借款安排。2.是一种以中期承诺(5-7年),发行短期票据(3-6月)的短期信用性质的业务。3.银行为客户的票据融资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使企业获得了中期信用,而不需要支付中长期融资的较高的利息成本。4.发行人:一般企业,以商业本票形式发行;中小银行,以短期存款证形式发行。5.销售对象: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较少私人投资。6.持票人虽然将票据作为一项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中,但银行的包销承诺通常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因此票据发行便利属于表外业务。

起源:票据发行便利起源于辛迪加贷款,最终在金融证券化的推动下产生。1.什么是辛迪加贷款?

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 ]即银团贷款,是指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数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方式。

各家银行作为一个集中的整体为客户服务,每一家银行既提供资金,又承担风险。当时网络信息技术还没有兴起,在辛迪加贷款中,商业银行的信息优势以及在贷款安排上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二、票据发行便利的出现与发展

产生背景: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资金盈余者更多的选择把资金投向金融市场,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而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也都不同程度地经营一些本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

面对这种新的融资结构变化趋势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改变旧的经营观念。于是,票据发行便利便在此时应运而生。

最终出现:票据发行便利应该是在辛迪加贷款的基础上做了继承与发展。它一方面继承了辛迪加贷款中有众多银行参与,既能满足对巨额资金的需求,又能有效分摊风险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充分发挥了银行在市场安排和信息提供上的优势,帮助借款人实现了以短期融资的利息成本来获得中期资金的好处。

三、市场交易主体

票据发行便利市场主要由四部分交易主体构成: 1.借款人

票据发行便利的借款人一般是资信较高的企业,这样,银行在办理该种表外业务时需要实际履行包销业务的可能性就小,从而在不占用自有资金的情况下取得承诺费收入。

2.发行银行

(1)最初,发行银行是由牵头行来承担,其作为独家出售代理人发挥作用,并负责出售所发行的任何票据。

(2)1983年开始出现了由银行投标小组负责的票据发行便利。投标小组成员对所发行的任何一种票据,在预先确定的最大幅度内都可投标。这种方式使得最终的票据发行方案与以前独家垄断发行相比更为合理,尤其是在价格方面。

3.包销银行

包销银行承担的是有风险的票据包销职能。其主要职责就是按照协议约定,提供期限转变便利,以保证借款人在融资中期内不断获得短期资金支持。

具体做法是,一旦借款人的票据未能如期售完,包销银行就有责任购买所有未售出的票据,或提供同等金额的短期贷款。

当然,由于采用竞价投标方式进行票据发行,使包销银行履约包销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使其能真正发挥保证的职能。

4.投资者

投资者也就是资金提供人或票据持有者,他们只承担期限风险,即当借款人在票据到期前遭受破产而不能还款时,票据持有人就会遭受损失。

当然,能够进入票据发行便利市场的借款人资信度都比较高,特别是采用无包销票据发行便利的借款人,因此其风险比较小,投资于这种票据比较安全,且流动性也比较高。

四、票据发行便利的程序

1.由发行人(借款人)委任包销人和投标小组成员。

2.在发行人与包销人和投标小组成员之间签订一系列文件。(包括便利协议、票据发行和付款代理协议、投标小组协议)

3.在上述各项协议就绪后,发行时间表。

七、银行的表外业务——衍生品

一、远期利率协议

定义:远期利率协议:Forward Rate Agreement,简称为FRA,是一种远期合约,买卖双方约定将来一定时间段的协议利率,并指定一种参照利率,在将来清算日按规定的期限和本金数额,由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协议利率和届时参照利率之间差额利息的贴现金额。

二、互换业务

互换是交易双方或多方根据预先制定的规则,在一段时期内交换一系列款项的支付活动。

三、金融期货

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集中性的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所进行的期货合约的交易。而期货合约是指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日期按成交时所约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某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篇2:融资租赁表内还是表外

表外融资, 即资产负债表外融资, 是指该融资项目不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 但其所形成的收入与费用却在利润表中反映的融资方式。

企业进行表外融资, 增加了表外的资产和负债, 未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相关的收入与费用却在利润表上得以体现, 使企业真实财务信息失真, 体现了隐蔽性和误导性;表外融资提供给企业灵活多样的融资选择, 但是也使企业的部分债务隐藏, 无法反应真实的财务状况, 体现了其灵活性和风险性;表外融资的方式众多, 企业会计准则对此规范的却很少, 其诸多项目未反应在财务报表上, 却也与财务报表密切相关, 体现对表外融资监管的困难性。

二、表外融资的现实意义

通过表外融资企业能够改善财务状况、扩大经营成果、降低汇率波动以及规避借款合同限制。

1. 能够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企业进行表外融资项目, 可以将表内资产负债项目转移至表外, 使基于财务报表得到的财务数据优化, 从而达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目的。相比直接财务报表得到的财务指标, 进行表外融资降低负债权益比率、提高偿债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了资信等级, 进而降低企业平均融资成本。

2. 能够扩大企业的经营成果

根据表外融资的定义可知, 表外融资涉及的收入与费用项目在利润表反映。当利息率低于投资回报率时, 表外融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 能使企业拥有较高的投资报酬率, 扩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

3. 能够降低汇率波动的影响

对于以对外贸易业务为主的企业而言, 其经营成果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 而国际形势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风险性较高。其中汇率的变动会对资产负债表的计量产生影响, 表外融资不仅能够调节财务报表中相关项目的兑换价值, 而且能够稳定财务状况、防范外汇风险。

4. 能够规避借款合同限制

通常在签订借款合同的时候, 债权人会对借款人做出种种限定, 比如规定借款人的负债比率和产权比率。借款人可以将部分债务转移至表外融资项目, 以符合债权人的要求, 规避合同限制。

三、表外融资的现状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 “一股独大”普遍存在, 公司大股东可以利用表外融资项目来谋取自身利益, 置中小股东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不顾。此外, 我国企业普遍融资难, 尤其是对中小企业, 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的门槛过高, 急需寻找新的融资方式, 表外融资不仅解决融资难问题, 更能提高企业资信等级。然而, 不少企业利用表外融资工具, 欺骗债权人和投资者。主要体现在:首先, 不真实的企业财务状况。表外融资决定了财务报表对财务状况反映的不充分性, 一定程度上粉饰和掩饰了财务报表的问题。其次, 夸大的企业偿债能力。只看资产负债表必然低估现有负债, 高估偿债能力, 很容易忽视财务杠杆效应带来的高财务风险, 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

四、表外融资的规范思路

表外融资受到企业的格外青睐, 为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提供新的渠道。表外融资的积极性和灵活性, 决定了它能够打破企业融资桎梏, 额外地为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创造财富。随着金融工具在表外融资中的应用, 表外融资正面临繁琐复杂、脱离监管的局面。因此, 必须对表外融资作出规范加以引导, 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1. 增强对表外融资的认识。

表外融资的根本目的在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 以此为出发点在企业承受区间内制定规模上限, 才能从自身出发进行经营筹划, 规避非法表外融资事项的发生。

2. 完善企业会计规范准则。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只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企业融资的核算和披露即可, 其不规范性提供给企业滥用表外融资的机会, 所以应明确规定纳入企业财务报表事项, 尽可能多接受会计准则准则规范监督, 才能保证财务信息高质高效, 为决策提供依据。

3. 提高对表外融资审计意识。

独立有效的审计工作能够提高财务信息可信度, 注册会计师现阶段的审计主要集中在对财务报表表内项目的审计, 对表外融资事项的审计仅仅停留在了解判断的阶段, 对表外融资事项的实质性程序和测试以及相关的披露工作少之又少。因此, 注册会计师应该拓宽审计视野,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表外融资审计意识, 将表外融资事项审计同资产负债表审计同等对待。

五、结语

由于信息不对称, 潜在投资者无法了解到企业在表外融资事项中获得的资金, 其所做出的投资决策很容易受到资产外部膨胀的危机, 同时企业过于频繁地寻求表外融资, 会透支企业的投资透明度。因此, 企业要正确认识到表外融资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科学合理的运用表外融资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也要不断规范表外融资的会计准则, 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旭苗.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研究[J].经融视线, 2014 (9) .

[2]王旭烨.资产负债表表外融资的作用和监管问题研究[J].赤子, 2013 (10) .

[3]李飞, 黄乐.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J].商业会计, 2012 (10) .

[4]梁秀娟.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12) .

篇3:勒紧万亿表外融资

在银信理财平台上积聚的近万亿元规模的表外融资,近期被监管层纳入规范之列。

所谓表外融资,即不体现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上,但借助银行渠道完成的融资。其大量存在,不仅会抵减央行的货币信贷调控政策,而且会因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大量出表的信贷资产游离于监管视线之外。

12月18日,银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1号文,以下简称111号文),要求信托公司提高自主管理资产能力,并要求信贷资产来源独立于理财发行银行。

同时,银监会相关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透露,将通过降低监管内部评级中“信托资产规模”的评分标准,促使信托公司不再抱有通过“银信合作”的扩规模冲动。

这是继12月财政部叫停“财政担保向公众集资”后,在政信合作领域之外,监管层对迅速膨胀的银信合作业务重拳规范。

商业银行人士认为,前一政策将加大银行规避信贷管制的成本,降低银行的表外融资冲动;后一政策则重在引导信托公司理性发展,使当前扭曲的低水平扩规模之路得以纠正,降低信托公司对银信合作的依赖。

两相并举,沸腾的表外融资有望理性降温。但降温不等于遏制,充足的创新发展空间依然是市场的期待。

“基本没法玩了”

此次规范银信合作,监管层意在控制表外融资风险。

“111号文”出台前,银监会对于银信合作业务进行了广泛调研。由于银信合作产品信息并不完全透明,其中蕴含的风险亦未完全呈现。

银监会相关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111号文”的主导思想是“提高信托公司自主管理资产的能力”,避免信托公司通过银信合作,走粗放的规模发展之路,而疏于风险防范。

在只有11项条款的“111号文”中,监管层的导向清晰可见:资产自主管理原则、资产真实持有原则、资产来源独立原则。

文件公布后,银监会的监管导向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其中也不乏争议之声。接受采访的人士大多认为,此举对短期的银信合作影响颇大。

资产自主管理,也即“信托公司在银信合作中应坚持自主管理原则,提高核心资产管理能力”。在“111号文”中,这种资产管理的自主权包含了四方面内容:即产品设计、项目筛选、投资决策和实质管理。

由于银信合作中,信托公司大多仅充当渠道作用,而贷前评估和贷后管理则多由银行承担,银行等于“转移了资产、却没有让渡客户、也没有让渡管理权”,因而“111号文”强调,银信合作业务中,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不得将尽职调查委托其它机构,不得将资产管理职能委托资产出让方或理财产品发行银行。

此举意味着,信托公司将取得在银信合作中的更多“自主权”,而非仅起“壳”作用。

为保证自主管理的落实,“111号文”提出“资产真实持有原则”,即无论票据还是信贷资产,在出售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必须书面通知债务人资产转让事宜,保证信托公司真实持有上述资产。

这些原则的提出,将大大改变当前的银信合作固有格局。但目前看来,“111号文”中,市场分歧最大的,还是“资产来源独立原则”。

该原则要求,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不得投资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自己的信贷资产或票据资产。

针对这一原则,一位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的银行人士感慨,“基本没法玩了”。

银信融资推手

银行业的担忧,在于这一新规的出台,打破了正酣的游戏进程——近年来,借助银信合作通道,无论是银行还是信托公司,都各得其所,取得“共赢”。

就银行业而言,银信合作满足了它的四大诉求:绕开存款利率管制,满足客户高收益投资要求;绕道信贷规模管制,达到信贷规模管理要求;进入信贷无法涉足的领域,满足客户融资;银行加强中间业务,调整收入结构。

信托业方面,亦乐享其成。通过银信合作平台,信托公司得以迅速做大规模,而做大规模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在监管机构内部的信用评级,获得新业务的准入门槛。

“信托公司要快速做大规模,除了银信合作,没有更好的方式。”某小型信托公司董事长对《财经国家周刊》说,“现在资产规模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其信托资产80%、甚至90%以上都是靠银信合作。”

普益金融研究所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12月20日,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共发售6300款,且呈现前低后高态势。从前半年的月均100多款,到年中的月均200多款,9月份达到300多款,而12月份仅前三周即达到412款。

由于信息披露有限,无论是哪家研究机构均难以给出确切的信贷类理财规模。但一个基本共识是,理财产品的“前低后高式增长,” 的正是规避信贷规模管制的现实。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银信合作产品呈现出两大新特点:一是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多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或政府扶持项目,这些项目一般具有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等特点;二是借款人以大中型企业、市政投资公司和地方交通部门为主。

这些新特点,凸显出理财产品投向上的高集中度,这导致新的风险加速滋长。

一位不愿具名的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围绕今年巨额的地方投资资本金缺口,信托贷款理财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搭桥”作用,以此达到审贷标准后,撬动更多的银行信贷进入,然后以贷款置换出理财资产。

这种做法,不仅大大降低了资本对投资风险的约束力,也让银行的信贷被绑架其中,并加剧偿付风险。

操作难题

从风险约束、加强宏观调控效应的角度观察,银监会的两大举措,对迅猛发展的表外融资业务,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但硬币总有两面。银监会的初衷并非遏制银信合作创新,而意在规范。但目前看来,在政策的“可操作性”方面颇有分歧,亦可能与监管初衷有所背离。

民生银行某理财产品设计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由于信托公司对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能力远低于银行,如果让信托公司自主管理资产,不仅会加速信托业的洗牌,而且可能加剧贷后管理风险。

“一旦信托管不好,由于借助的是银行的销售渠道,最后还得银行向客户兜底。”招商银行某财富管理人士称。

在既有的游戏规则内,这种潜在的风险责任承担机制,导致转让后的信贷资产虽然归信托公司持有,但是其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等基本由银行无偿承担,信托更多充当的是平台作用。也是这种风险承担机制,现有转让的基本都是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某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这样可以真实掌握信贷资产情况,而且可以规避信贷规模管制。

但按照“111号文”,理财产品将不能投资于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商业银行人士认为,这一新规可能“错杀”合规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业务,或引致银信合作的一轮缩水。“那样只能做新增贷款或者从其它银行购买信贷资产,存量贷款的转出就没法做,而目前存量贷款转出占比很高。”上述人士称。

如果信贷资产从他行购买,多位商业银行人士认为,操作成本太高。

招商银行零售银行部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转让自己的信贷资产可以拿最好的出来,但是他行转过来的就未必了,要全面了解这个资产的风险情况,销售行需要重新进行贷前审查,这需要巨大的操作成本和时间成本,那样银行只能少做或不做了。”

就信托业而言,实行新规后,也将陷入一个短期困局。“没有了银信合作,信托公司迄今尚不能探索出另一条快速发展之路。”某中小信托公司总经理告诉《财经国家周刊》。

创新与规范

这一意在控制银行表外融资风险、并提高信托业自主管理能力的监管行动,在遏制不规范行为的同时,市场更期待为创新助航。

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张旭阳认为,银信合作应该加强监管。但也要看到,目前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应该给市场创新予以保护,让创新具备生存空间。

对此,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应坚定推进金融创新与发展,创新是一把双刃剑,用不好会加剧风险,用得好可以促进发展。

另外,张旭阳认为理财业务为传统银行向资产管理银行的转型提供了试验田:一是借助理财,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管制的情况下,为客户取得市场化利率定价;二是借助理财,银行打通了信托、保险、基金、债券、股市等多种融通工具,在分业经营的情况下,实现了综合化融资的有限探索。

篇4:融资租赁表内还是表外

表外融资是一种融资行为, 但是这种融资行为没有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予以表示。 即与这种行为相应的资产和负债没有列报在资产负债表中, 而与之相关的利益与费用要列示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 表外融资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同时没有降低企业的债务风险,起到了粉饰报表的效果。

二、表外融资的主要形式

(一)租赁

租赁由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形式组成。 融资租赁在实质上是, 出租人把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 承租人要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相关的资产和负债, 这种融资方式会在资产负债表中显示出来,是一种表内融资方式。 经营租赁在实质上是,出租人并未转移资产的所有权, 只是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转移了资产的使用权, 承租人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相关的资产和负债, 经营租赁是一种主要的表外融资方式。 承租人更倾向于选择经营租赁的方式,经营租赁避免了企业大量资金的短期消耗, 而租金的支付义务只需在表外进行披露,降低了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优化了企业的资本结构。 而出租人,则更喜欢融资租赁的方式,因为在这种方式下, 出租人不必再承担与资产有关的所有风险。 因此,租赁双方为了自身的利益,想方设法把合同设计为对自己有利的形式, 把租赁业务设计为表外融资方式。

(二)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对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转变成债券的金融活动。 资产证券化的流程是,融资项目的发起人对能够在未来产生现金流的资产进行整理, 构建资金池,并把资产的所有权出售给特设机构(SPV),实现所有权和收益权的分离。 通过信用增级的手段,发行信用等级更高的债券来获取资金, 这笔资金不会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形成了表外融资。 通过资产证券化,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即资产变现的能力, 进而提高了企业的资本利用率。 融资项目的发起人转移了资产的所有权,需要把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这种情况下,改变了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优化了财务状况。

(三)合资经营

合资经营是指一个企业持有某企业的股票并能对其实施重大影响,但并未对其进行控制的经营方式。 合资经营企业无需合并财务报表, 而是按照权益法以净额列示在各自资产负债表的长期投资中,只体现了一项资产,并未披露其他的财务状况。 在合并报表之外的合资企业安排投资结构,开展表外业务,形成表外融资,既能够从完全控股中获益,又不会产生合并问题,这也促使企业的关联关系越来越复杂。

(四)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由原生性金融工具衍生而来的金融产品。 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的制定速度完全跟不上它的更新速度。 因此大部分的金融资产和负债无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确认, 形成了表外融资。 即使能够得到确认,也会由于自身价值的不确定性和高杠杆性,无法保证其真实性。 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衍生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性带来的高额利润进行投机行为,而未能把潜在义务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对财务状况的积极影响

1.优化企业财务状况。 从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可以判断出企业偿还债款的能力, 如果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较低,则会给债权人增加信心,更容易获得长期借款。 进行表外融资, 相应的负债不会列示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负债权益比率,提高了偿债能力。 而对于负债的减少,资产负债率和净权益负债率也随之下降,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2.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进行表外融资,产生的资产与负债不会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 但是与之相关的收益要列示在损益表中进行核算, 会对企业的盈利水平产生影响。以两个盈利指标为例。用来衡量企业资本利用效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股东极其重视的指标。 它的值为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 表外融资可以提高企业的净利润,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影响,最终会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用来反映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 通过一定时期净利润与平均资产的比值来获得。 企业进行表外融资时,获得的资产没有计入到企业资产中,企业资产被低估,而获得的收益计入了企业的净利润中,导致了资本收益率的升高。

3.开辟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融资问题,对于常规的表内融资,企业并不会轻易获得。 金融机构向企业贷款前,要进行严格的审批,流程复杂、审批时间长,这会产生很高的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而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对于企业的门槛也很高。表外融资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只要企业与提供资金方签订相关的合同,很快就能获得资金,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对财务状况的消极影响

1.夸大企业的偿债能力。 表外融资形成的负债没有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导致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规模并不是真实的,小于企业实际的负债水平。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夸大了企业的偿债能力。 偿债能力的提升, 使企业更容易获得借款并降低了获得借款的资金成本。 为了掩盖企业真实的负债水平,企业常常寻找机会,构造表外融资,将负债从表内移到表外。 夸大的偿债能力增加了企业的债权人和潜在债权人的风险。

2.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虽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不包含表外融资形成的负债, 但是企业仍然要承担表外融资形成的义务,即按时偿还债务。 如果企业没有能力按时偿还欠款,伤害了表外债权人的权益,表外债权人有权利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企业的责任。 因此企业可能面临着罚款和信用等级的下降。 表外融资增加了企业的偿债风险。 而且表外融资的费用,要求在缴税之前进行支付,减少了所有者的收入。 如果企业做出了错误判断,选择了不良项目进行投资,企业的财务杠杆效应就会变大,会给企业带去巨大的损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隐藏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 企业通过财务报告展现自己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报告为企业与债权人、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沟通的桥梁。 因此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对各利益相关者极为重要。 企业进行表外融资时,隐藏了真实的财务信息。 财务报告使用者无法获得企业真实的资产负债信息, 却会看到企业增加了收入和提高了资产收益率, 从而得出企业提升了经营效率的错误判断。 财务信息的缺失会严重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判断,导致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规范表外融资的对策

(一)加速会计准则的制定

会计准则的制定没有跟上表外融资迅速发展的步伐,由于会计准则的滞后性和存在的漏洞,进一步给表外融资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尽管表外融资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会计准则没有要求其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确认,只要求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但是随着表外融资带来越来越多的财务问题,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逐渐把表外融资移至表内进行管理。 如附追索权的应收账款出售,从以前的确认为出售改为确认为短期借款。 我国应该加强对表外融资的研究, 改善对表外融资的会计处理方式, 加速制定能够把表外融资移至表内进行确认、计量、披露的会计准则,遏制表外融资的发展。

(二)提高对表外融资的监督力度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是必然趋势。 对于这种现象,监管部门要采取措施来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采取多部门合作进行监督的方式,做到信息共享。 如通过银行等金融部门随时掌握企业的资金动向,监管企业的融资行为,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的表外融资问题。 建立合理的规范制度,强制企业披露融资规模和方式, 严格规范企业对于表外融资披露内容及形式。 引导企业进行合理的表外融资,使表外融资的目的仅限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调整资产结构。

(三)加强对表外融资的审计

作为独立第三方,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进行审计,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度。 没有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确认的表外融资会加大审计工作的难度, 对最终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产生影响。 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有必要加强对表外融资的调查深度, 不要局限于企业提供的信息,要进一步调查研究表外融资真实的、隐藏的信息帮助财务信息使用者认识到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 做出正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李飞,黄乐.表外融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研究[J].商业会计,2012(20)

[2]刘鹤.浅析表外融资的现实意义和规范思路[J].商场现代化,2015(10)

上一篇:甘肃级行政事业单位下一篇:寨桂学校2015秋课改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