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2024-05-19

社区儿童之家工作总结(共8篇)

篇1:社区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篇一:南七街道丁岗社区儿童之家工作汇报

----南七街道丁岗社区儿童之家验收汇报材料 构建创新服务举措、完善服务功能 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新环境

南七街道丁岗社区,位于合肥市蜀山区东南部,南至铁路专用线与本区荷叶地街道相邻,西至潜山路与本街道洪岗社区相连,北至黄山路与西园街道相望,东至石台路与本街道新华社区相交。辖区面积1.13平方公里,现有住户5362户,人口14245 万余人。其中妇女4608 人。儿童3461 人。辖区内有蜀山区住建局、南七街道办事处、省建筑机械厂等驻地单位和新华学府春天、信旺华府骏苑、九华华林家园、利恒嘉苑、秀水花园、丁怡花园、世纪新城等9个高档生活小区,共划分15个社区化管理服务网格。社区服务中心面积600余平方米,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和多功能活动室。知名企业爱尔眼科医院、特易购(乐购)超市、左岸国际影城、肯德基相继入驻社区望潜商圈经营。现将丁岗社区儿童之家的规划建设思路如下:

一、加强领导、构建网络,完善建设

丁岗社区儿童之家位于洪岗路丁香家园小区,紧邻丁岗社区服务大厅、蜀山区人口计生服务中心、南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七街道居家养老中心,形成了一个便利的综合服务圈。社区妇联建立“三者结合”的队伍模式,即“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巾帼志愿者”社区妇联主席担负儿童之家的日常管理,社会工作者承担儿童之家的日常活动,巾帼志愿者由大学生志愿者、辖区五老队伍、“中国好人”蜀山区“五美女性”张风琴为首的“爱心妈妈”等协助儿童之家开展工作。

丁岗社区儿童之家建设之初,社区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任组长,两委班子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将驻地单位、辖区企业负责人纳入社区妇联组织,为开展相关活动提供人力、物力保障。社区多次开展了“儿童之家”建设问卷调查,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确定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对“儿童之家”的规划建设进行了定位,以“快乐一个儿童、温馨一个家庭、温暖一个社区”为建设口号,以“贴近儿童、方便儿童、吸引儿童、服务儿童”为建设标准,着力打造融生活服务、信息服务、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六月份,社区妇联正式启动了“儿童之家”项目建设,街道妇联组织经过认真筹划,将“儿童之家”与“城市生活e站”并行建设,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减少了资金投入,形成了工作的合力。在儿童之家入口处,相关名称、标识、开放时间等标牌明显。并根据各服务区的功能,配臵了电子琴、吉他、空调、电脑、照相机、投影仪、液晶电视、dvd、数码相册等电子设备,配备了休闲沙发、饮水机、生活常用工具,各类图书、报刊、杂志1000余册,建立“阳光书吧+家长学校+文体乐园”三位一体的功能室,着力打造融和生活服务、信息服务、娱乐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二、创新服务、打造品牌、丰富儿童生活

为了提高居民服务的贴近度,我们对儿童之家的各功能区制定了管理制度,由指定的工作人员兼任管理员。同时社区不断加强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一方面注重教育宣传,利用社区宣传栏、上门走访、入户宣传等方式,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的社区群众了解志愿服务,接受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另一方面社区结合自身特色,以“群众的需要就是服务的方向”为宗旨,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吸收多类型的志愿者,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并将志愿者的兴趣、需要与服务对象、项目挂钩,提高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挥一技之长。社区现已有心理咨询、儿童教育、医学保健、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维权援助等各类志愿者30人,其中具备职业资格证的10人。社区不断完善社区志愿者队伍管理机制,开展志愿者服务互评活动,鼓励优秀的社区志愿者,提升志愿者服务的热情。社区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实行职业资质、服务项目、服务时间三公开,确保儿童之家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社区与志愿者策划开展的“我是小医生”、“小小剪纸送母亲”、“暑期训练营折纸小课堂”、“非遗传承文化”、“爱心按摩”、“阅读经典”,“中国好人” 合肥市“五美女性”张风琴为首的“爱心妈妈”参与活动等特色活动得到了儿童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儿童之家的吸引力和社区的凝聚力,儿童之家成为了社区小居民温馨的家园。

三、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开展活动

社区儿童之家内环境温馨、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按照2+n的要求,建立了家庭幸福生活指导室、e智空间电子阅览室两个基本功能室、乐智小天地、知心小栈等特色服务延伸区。明亮安静的“e智空间”主要分为图书阅览和网络浏览两个区域。图书阅览区现有图书1000余册,分为儿童、科普、文化、教育等多个板块,我们还定期和辖区内的华府骏苑小学,信旺集团公司进行图书互换,方便儿童能有更多的好书可读;网络阅览区配臵了6台电脑,儿童可以免费上网查阅资料、浏览新闻,我们更贴心地给每台电脑配臵了摄像头,为流动留守儿童提供亲情视频服务,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e智空间还专门配备了一名网管员为儿童上网提供帮助指导,同时我们也拓展了配套网络服务。

“家庭生活指导室”设家庭教育视听区、悄悄话室、健身室三个功能区,我们以促进儿童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为目标,为社区儿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定期开展快乐生活、和谐共处、夕阳关爱、健康呵护、共筑爱巢、同城温暖等幸福指导活动,受到了居民的欢迎。在“三八”节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办了一次有趣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活动,几位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现场为妈妈制作剪纸,以实际行动为妈妈送上一份温馨特别的节日礼物。我们针对社区内的儿童的典型问题和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暑期课堂”“健康生活技能培训、、“家庭保健”等特色服务项目。

“知心小栈”是社区儿童的心灵驿站。生活中、学习上难免会产生疑惑和难题。在“儿童之家”设计之初,社区就将特地规划了这样一个倾诉点,让儿童可以放心地向社区工作人员敞开心扉,说说心里话,讲讲麻烦事。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聊天、游戏的形式,帮助儿童解疑释惑。

“乐智小天地”充满了童趣,弯弯的月亮桌、彩色的小靠椅、新奇好玩的益智玩具、内容精彩的漫画图书深深吸引着社区的孩子们。来自辖区幼儿园和小学的志愿者老师们,会在这里定期开展各类智趣活动,拓展孩子认知领域,促进孩子身心成长。同时我们更加关注辖区的“特殊”孩子,希望他们能与健康的孩子一起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自信,在自信中成长。在我们辖区有一所特殊的学校——至爱阳光学校,全部是患自闭症的孩子,为了让这些孩子也感受到社区的关爱,我们多次与学校的指导老师沟通,精心组织了一次“栽种希望、放飞梦想”的活动,买来了美丽的小植物让孩子们亲手栽种,这些“星星”的孩子在阳光下露出了快乐的笑容,学校的老师也称赞活动效果好。

丁岗社区儿童之家自开放以来,紧紧围绕促进“家庭发展能力建设”这一核心,积极开展形式独特、内容有趣、贴近儿童生活的特色活动,不仅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更吸引了诸多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香港中通社、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安徽生活广播等知名媒体纷踏而至并相继进行了宣传报导,为儿童之家造出了声势、提高了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今后社区妇联将进一步加强儿童之家服务平台建设,拓展公共服务内容,优化公共服务机制,从满足群众多样性、个性化需求出发,扎实工作、务求实效,确保儿童公共服务水平试点工作健康发展和卓有成效。

丁岗社区妇女联合会

2013年12月20日篇二:2013奥林花园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工作总结 2013奥林花园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工作 总结

2013年来,奥林花园社区围绕“发挥核心作用,建设人文社区”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活动为载体,切实推进社区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几年来,我们社区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把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列入社区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了以社区书记张家国为主任,社居委主任葛家文为副主任,社区民警、文教干事参加的社区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职责,按小区划片,落实了责任,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为了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我们坚持做到:一是社区工作计划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二是社区大的活动必定有关心未成年人的工作内容;三是每季度开展一次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专题教育或专题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和政治素质,维护了社区的治安稳定。

二、以法制教育为重点,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除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教育外,社区也是一块重要的阵地,然而,未成年人的思想建设工作是全方位的,要做的工作很多很多,作为社区,我们把工作的定位首先放在他们的思想教育上,更以法制教育为重点,积极配合学校和家庭,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自觉遵纪守法的思想品德。

三、抓好重点,切实为未成年人多办实事。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点和热点,我们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利用社区科技馆的优势,定期进行儿童科普活动,开发儿童智慧,培养其科学兴趣。利用家长学校、阳光书吧、大润发职工书屋丰富的藏书优势,丰富儿童的知识,培养其阅读兴趣。利用手工操作区,培养儿童动手能力。利用绿色网吧,为社区留守儿童开通与在外父母的视频聊天,关心留守儿童心灵并培养社区儿童文明上网习惯。社区将与时俱进,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把社区关爱未成年人设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奥林花园社区工作站

2014年4月篇三:大风社区妇女儿童之家2012年工作总结

大风社区妇女儿童之家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社区党支部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大风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已形成了系统的体系和完整的制度。依托完善的工作制度和配套齐全的软硬件设施,妇女服务队在这一年的工作开展的更加如火如荼,展现了队员们积极奉献的风貌。社区妇女儿童的素质得到提升,以妇女儿童为主力军的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广泛开展,丰富了广大妇女儿童的生活,也提升了整个社区的精神面貌。具体总结如下:

一,完善组织制度建设,积极吸收先进妇女。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的各项工作制度。吸收先进妇女担任服务队各小组的负责人,明确各分队责任范围。同时,配合社区妇女人才建设工作,又推荐了两名优秀的妇女同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社区党支部加大了对妇女儿童之家的经费投入,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开展困难妇女帮扶活动和妇女维权活动。首先,维护妇女生存权是妇女儿童之家的崇高职责。切实 解决好特困妇女家庭的生活困难,维护 好这些特殊女性的生存权是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坚持把关注特困单亲母亲家庭作为救灾救济、低保工作和救助的重点。给她们送去米粮油盐,并为他们开展义诊活动。让所有贫困母亲不再因吃饭、就医、住房发愁犯难,为她们撑起生活的希望。其次,为若干家庭妇女提供了维权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并成功调解了若干起家庭矛盾纠纷。开展了两次普法教育活动,向广大妇女宣传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

三,关爱儿童,加强儿童教育培训。采取助学与解决生活困难相结合的方法,帮助部分经济困难的单 亲贫困母亲家庭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辖区内低保家庭的大学生进行救助,受到救助的大学生中女性占 75%,单亲母亲 贫困家庭占56%。全面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亲子道德实践活动”和“环保从我做起”等活动。加强了儿童与家庭的互相信任,深化了儿童的环保意识。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室配备了电脑和网络,定期对社区妇女进行电脑操作和上网培训。妇女们可以再业余时间上网休闲,也可以便捷地搜索所需信息。服务队的成员们开展了各项志愿者活动,包括探望孤寡老人和美化小区环境等。同时,在服务队的组织和带领下,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包括唱红歌,广场舞蹈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生活。

五,创建平安家庭。针对全社区的夫妻,召开了了系列讲座,宣传了男女平等思想和反家庭暴力教育。在全社区范围内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辖区内家庭参与率达到100%。评选出了10个平安家庭以及10个先进妇女,并进行了表彰。

在过去的一年里,大风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的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活动丰富多彩,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们将再接再厉,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成具有沛县特色的示范妇女儿童之家!

篇2:社区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2015年,按照《关于开展市级重点示范“儿童之家”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贵政办通2014]110号)文件的要求,经过近一年的努力,xx镇荷塘社区市级儿童之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儿童之家示范点建设。为了做好市一级儿童之家的建设工作,我镇成立了以人大主席xx同志为组长,组织委员xx同志、妇联主席xx同志为副组长,示范点全体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示范点的要求开展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荷塘社区儿童之家的创建工作。

二是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完善儿童之家软硬件建设。荷塘社区儿童之家联合向南居·汉唐世家房地产公司,投入资金2万多元,购置了儿童玩具一批、图书1000多册等;由地产公司提供场地,妇联负责场地设计布置加强硬件配备,组织社会力量服务社区内的儿童,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成长训练、游戏娱乐、心理支持、行为纠正等活动,强化软件功能。

三是完善规范管理机制,儿童之家功能发挥功能最大化。荷塘社区儿童之家有稳定的专职管理人员1人,志愿帮扶队伍共2个,有监督管理团队,有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通过健全儿童之家的安全告知制度、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儿童之家”服务的农村儿童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成长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等功能发挥作用最大化。同时让“儿童之家”的安全看护、财务物资监管、志愿者服务、职责任务、活动计划、留守儿童、贫困儿童建档帮扶等日常管理制度能有效执行。

四是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各项活动。2015年,荷塘社区儿童之家自成市级示范点以来以来主要通过游园活动、知识讲座、爱心帮扶等形式开展活动共3次,参与的儿童达200人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篇3:社区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一、理论与方法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 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 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 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 而是改变认知, 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 人们的认知为B, 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 因此其核心理论称为ABC理论。据此理论, 中年级学生的情绪问题可能源于他们对于一些生活事件的错误认知, 如处在被监护者的角度对监护人 (父母、老师) 等行为的不理解等。

针对青少年的特点, 小组活动以“游戏+体验式环节+自由讨论分享”的模式开展, 致力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小组氛围, 既以体验环节提高组员的参与度、增强服务效果, 又以包含丰富信息的分享与讨论让组员通过“替代学习”习得更多有效经验结合情绪ABC理论, 社工将通过表演游戏先了解组员情绪困扰的具体表现 (C) , 设计发泄环节引导组员合理宣泄情绪, 注意自身安全;再联系不良情绪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 (A) , 运用专业检视表发现组员的不合理信念 (B) , 让组员了解是自己认知的局限性引起了不良情绪, 通过对生活事件的剖析引导组员寻找新的认知, 倡导组员以积极的角度认知生活事件, 做自己情绪的小主人, 从根本上缓解组员的情绪困扰并预防组员离开小组后的情绪问题。

二、小组方案

“情绪魔法师”儿童情绪管理小组作为成长性小组的一种, 招募对象为S社区中年级 (三、四年级) 有轻微情绪困扰, 情绪管理能力缺乏的学生。共招募12名成员。因为作为致力于培养组员情绪管理能力的成长性小组, 12名成员的较少容量使得每一位成员都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聆听他人的看法;同时12名成员的容量不至于使每位成员过分暴露, 从而避免逃避小组行为的发生。此外, 较少的成员使得每一位成员都可以更加充分地参与小组, 有益于小组成员间亲密关系的建立, 小组一致意见的达成也更为容易实现;也可以避免或减少小组成员与工作者的互动多于组员间互动、小组规则意识涣散、小组内部矛盾频发等的不利于达成小组目标的情况的出现。

本次小组活动的目标是建立良好的小组氛围, 帮助组员学会认识和觉察情绪, 了解情绪内涵和表达的重要性, 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和转变不合理信念, 继而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和方法, 提高组员情绪管理能力, 协助组员发现身边支持力量, 减少组员情绪困扰。

本小组拟开展六节活动, 每周两节活动, 每节活动1个小时, 第一节活动主要致力于信任关系的建立与小组契约的订立;第二节活动是引导组员理解不同情绪, 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第三节活动是组织组员探讨宣泄情绪的合理方式, 反思自我宣泄行为;第四节活动是协助组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 并尝试寻找积极的认知角度;第五节活动是鼓励组员以积极的认知重新审视生活事件并进行分享, 以此延伸和强化第四节内容;第六节活动是引领组员梳理自己的支持力量, 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 通过总结分享保持小组经验。

小组的活动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从理解情绪与合理宣泄的“疏导”层次逐步深入到改变认知与建立支持网络的“管理”层次。“游戏+体验式环节+自由讨论分享”的设计思路贯穿于六节小组活动中, 共设计了“一心二用”“寻找情绪超人”等10余次游戏, “礼物对对碰”“情绪垃圾桶”等至少5个体验式环节, 不同主题的讨论与分享6次。

三、小组发展情况

1. 小组准备期

小组筹备的主要工作任务有需求评估、方案设计、组员招募等。在需求评估阶段, 社工从家长、老师、学生等多个群体角度, 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方式对该问题进行评估, 中年级的学生存在情绪困扰, 且在隔代教育的环境中无法解决, 并希望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在设计活动方案时, 社工充分考虑了青少年群体的特点, 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与环节, 以体验式教育为主, 提高组员参与的积极性, 并提前准备了相应的游戏道具而关于组员招募方面, 社工通过学校与教师的资源, 有效、有针对性地向中年级学生发放招募通知;同时在社区宣传活动中发放小组招募的宣传单页。在筛选小组成员时, 社工综合考虑了孩子的特点 (通过之前的接触与老师提供的信息) 、孩子在之前活动的表现、孩子的性别比等, 保证小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基础上共招募了12名小组成员。

2. 小组初期——第一节

小组成员处于一种对小组活动既投入又逃避的矛盾心理, 小心谨慎, 沉默而被动, 对社工的依赖性较强。社工在对小组的基本内容及自己的角色澄清后, 运用了破冰游戏致力于协助组员消除陌生感, 通过“礼物对对碰”游戏引导组员体会、表达不同情绪, 完成对小组内容的初体验。随后在订立小组契约时, 社工作为一个组织者让每位成员都参与到制定过程中, 以提升成员对小组的归属感, 创造信任、安全的小组氛围, 同时有利于成员后期对小组规则的维护。

3. 小组中期——第二、三节

在这个阶段, 小组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让组员理解各种情绪并学会合理宣泄情绪, 活动形式主要为“体验式环节+自由讨论分享”。社工在此时应由策划者、组织者转变为引导者、协助者, 协助组员完成体验游戏如我爱表演、情绪垃圾桶等、引导组员进行分享与讨论, 共同探讨对不同情绪的理解及对情绪宣泄的正确方式等。在引导讨论与分享环节中, 社工采用自我暴露的方法, 拉近自己与组员的距离, 使组员获得普遍感, 进而对自己的个人经历进行分享。这个阶段是冲突与矛盾的多发阶段, 其中既有组员与组员之间的冲突, 也有个人与小组整体的冲突;会出现诸如在讨论中发生争吵、个别成员对小组活动有抵触心理等不良情况, 社工在此时成为调节者与支持者, 要密切关注小组中的特殊情况, 及时介入、协调各方面的冲突, 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4. 小组后期——第四、五节

组员对小组的归属感与投入度逐渐提高, 社工与组员一同寻找新的认知, 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小组中习得的经验, 应对不良情绪。在这个阶段, 社工运用了一些“自我检视表”“情景窗”等专业性较强的载体, 使得小组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深度, 组员也在“说出自己的故事”与不断讨论中加强了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社工在此时运用倾听、共情等技巧, 对成员表示接纳, 鼓励成员表达自我。小组成员的关系亲密度不断提高, 但小团体现象初现, 小组规则遭到破坏, 集体目标的达成受到阻碍, 社工要及时发现这种现象, 进行介入, 重申小组规则,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座位分隔等。

5. 小组结束期——第六节

在小组的最后一节, 社工事先预告小组结束的日期, 成员对于小组虽有不舍, 但能够自己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 并未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反应。社工在本节小组中设计了“支持树”环节, 让组员发现自己身边的支持力量, 在自己无法运用已习得的经验排解情绪时, 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从而避免使情绪困扰转化为严重的情绪障碍。为巩固小组的服务效果, 社工引领组员对小组内容进行回顾, 让组员总结学习经验, 并对组员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最后的“DIY表情书签”让组员自己完成对此次小组纪念品的制作, 在富有创意的环节中淡化离别情绪, 正式结束小组。

四、小组评估

1. 小组成员评价 (如表所示)

2. 社工自我评价

小组前期准备较为充足, 在小组开展前就完成了前两节的物资准备, 每节小组活动需要的物资都会提前一个星期准备到位, 活动中通过不同的与情绪息息相关的游戏让组员更加理解情绪。每节活动必有的分享互动环节更是让组员在互动中共同探讨合理的情绪管理方法, 增强情绪管理能力。部分环节如情景剧表演等因小组成员较为羞涩并不受欢迎。因此应注意, 需要组员较为放开的前提下才能顺利进行的环节可考虑放在小组的后半阶段, 在组员充分融合的情况下开展。社工在小组活动中认真负责, 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在不同阶段致力于小组的建立、组员关系的形成、离别情绪的处理等。恰当运用较多的倾听、适当回应、自我暴露等工作方法与技巧, 支持鼓励组员表达自我。对活动中的突发情况应变得当, 处理及时。社工还应加强对小组规则维护方面的工作技巧的学习, 增强对小组纪律的管理能力, 以保证小组活动顺利开展, 达到最佳服务效果。

五、专业反思

1. 小组开展过程中的经验

儿童情绪管理小组的服务目标基本达成, 服务对象对小组的满意度高, 并表示希望继续参与该社区社工站开展的其他青少年活动。该小组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并受到服务对象的喜爱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 小组活动中对社工游戏的成功使用。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游戏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小组的不同阶段, 应恰当地选用不同类别的游戏致力于不同目标的达成。如在小组初期使用破冰游戏, 在小组中后期活动开始时可以使用热身游戏,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结合小组目标设计相关沟通游戏、角色模拟游戏等。

(2) 小组中突显的体验式获得。该小组既重视组员之间的讨论与分享, 以“替代学习”获得更多有效信息, 更注重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体验式环节, 让组员参与其中, 印象深刻的同时又通过参与增强对小组的归属感。

2. 服务需改进的方面

儿童情绪管理小组的服务效果虽获得了组员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但在开展时仍遇到了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小组中出现次团体现象。社工在小组中应致力于营造信任、融洽的氛围, 促进成员的互相融合与接纳。但小组成员在熟悉之后就可能出现次团体现象, 在小组活动中破坏小组规则, 扰乱小组一致目标的达成。社工在带领小组时应注意小组成员关系的动态管理, 既让组员在小组中获得友谊的支持力量, 又将预防次团体的出现纳入工作范围之中。在小组中出现这种现象后, 社工应及时进行反思与调整, 可运用改变座位、私下介入等方式维护小组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姑岚.启动情绪管理的神奇按钮[N].中国青年报, 2005-07-13.

篇4:福寿之家:社区“百事通”

东北人王德才开始参透个中玄机,决定反其道而行之。

2013年,经过一番重振旗鼓,真正具有“活雷锋”精神的社区零售店“福寿之家”遍地开花: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除了呼和浩特、拉萨和贵阳,福寿之家的红旗插满全国,2年间就开出2000多家门店,单店营收高达百万元,仅2014年便营收逾10亿元。

被忽略的“非网络”用户

“当年轻人们在网上一边大快朵颐的时候,他们身后的老年人还连键盘上的字母认不全。”从自己母亲的身上,王德才深有体会。每当年迈的老母亲乐呵呵从超市买了自认为很优惠的产品时,儿女们总是以一句“网上还有比这更便宜的呢!”让老人顿时成就感全无。

不知从何时起,老年人似乎成了被电商抛弃的群体,这让他们的身影显得更加孤单。没有儿女们陪伴逛街的热闹,也没有渠道买到更优惠的产品,原本想节俭,最后却发现自己买的东西样样都比网上贵。可是面对电脑,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以上,都是王德才在商海征战了几十年后,一直埋在心中的所感所想。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

他曾在烟台八仙啤酒有限公司、伟康生物制品公司、哈慈股份等国企或上市公司担任过要职和高管,次次都是别人羡慕的岗位。但他却始终认为,“人这一生总要做点自己喜欢或有意义的事情。”因此他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和财富后,便决定自己创业。第一步,就从解决老年人的需求开始,正式创立社区厂价团购店——福寿之家。什么是厂价团购呢?顾名思义,就是所售商品以出厂价以团购形式销售。

“2014年我国网络交易额总额13万亿元,零售2.8万亿元,3.1亿人次参与贡献。也就是说,至少还有10亿人是没有参与网购的。”他从一组数据中验证福寿之家当初的正确战略选择:“中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2.2亿人了,而福寿之家重要目标人群就是这2.2亿老人”。

在一片对实体店唱衰中,就连沃尔玛、卜蜂莲花等大型超市集团都纷纷减少线下门店整合资源。而福寿之家却在这时候选择以社区为出发点,拾起零售这块投资者并不看好的蛋糕,在所有人看来,这似乎困难重重。

三合一新力量

马云曾经说过:“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王德才非常认同。作为一个生意场上的老将,王德才当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避开大超市的有力竞争,以及互联网的价格优势,福寿之家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壮大的可能性。而这就取决于两个关键点:第一,便宜;第二,方便。

要吸引消费者们到店里消费,必须紧抓核心竞争力。曾经有过厂家、经销商和渠道商从业经验的王德才,对于产品从出厂到终端的来龙去脉再熟悉不过。他感慨:“如果不是中间商太多,层层加价的话,消费者拿到手的产品根本不会这么贵!”

于是,他决定直接砍掉这些中间商,而这一招,就让其产品的售价直接蒸发掉30%~50%,令不少人大跌眼镜。当然,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事情,不过对于王德才来说,他用两条妙计解决了这一难题。

首先是“社区革命”,即社区营销。将店真正地开到消费者家附近,效仿“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从三四线城市入手,将福寿之家开到这些城市里的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城镇。此举不但把消费者拦截在了小区门口,分流了大超市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它还为厂家直接建立了终端,让他们不用通过中间商就能铺货。

其次,建立线下“美团网”。福寿之家设立会员制,每个店招纳500~1000名会员。所有会员所需产品直接向厂家进货,省去所有中间环节,适当加10%的利润,然后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线下模式的核心有两个原则,首先保证货真价实,淘宝实行7天退货,福寿之家因为中老年消费群体较多,实行半月无理由退货制;其次是最低价格保障,如果会员发现其卖价高了,凭购物发票可获双倍赔偿。

而对于厂家来说,只要福寿之家这个进货方能够以现金交易,并且每次都有足够大的产品需求量,那么货源则可以保证优先和低价。如此一来,厂家能够现金交易,再也不用担心回款和终端问题,而消费者又能以出厂价买到产品,不失为一件双赢之事。

2012年10月,王德才在无锡先后开出68家福寿之家厂价团购店。随即福寿之家社区店火遍无锡,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店外排队的场景。所有店铺基本当月就能盈利,这吸引了很多传统的超市和其他实体店铺的加盟。

社区百事通

事实上,在王德才的模式设计中,福寿之家并不是纯粹的传统零售店,它还能做很多事情。在社区这个平台中,只有真正为以中老年人为目标人群去服务,才是福寿之家的价值所在。

福寿之家还会为消费者提供家政、房地产中介、鲜花代购,甚至是婚姻介绍等服务项目。这些增值服务,能够有效增加用户黏性,比如店员可以帮老人们到超市里去购买产品,解决了老年人体力不支,或不方便出门的生活问题。如此一来,福寿之家就会渐渐演变为一个真正的社区“百事通”,成为老百姓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这批能够在福寿之家聚集起来的真实用户,才是真正有用的大数据!

正是基于收集这样真实的大数据,王德才还进一步打通了线上线下互动,不仅线下有实体店,福寿之家还开通了网上商城(易买365),每天和众多分公司及其实体店同步运营,相互促进,形成规模效应。

如今,王德才的商业模式雏形显现。可他深知,公司要快速抢占市场,就要借助他人力量,各自发挥优势,合作伙伴也同时跟公司一起成长——于是,合伙人制度正式浮出水面。

福寿之家和各省、市分公司关系是联营,即合伙人制。公司和投资人双方按相应比率出资组建分公司,公司既提供模式、又出资金还负责铺货;投资人则负责找门店,以自身优势拓展当地资源;双方共同承担装修、税金和房租。这一系列“金手铐”模式把彼此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致行动,也能有效避开公司“圈钱”嫌疑,以及合伙人当“跷脚老板”的心态。

王德才相信用不了多久,福寿之家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每一个社区,成为中老年消费者们心目中真正信赖的“百事通”。

篇5:社区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一,完善组织制度建设,积极吸收先进妇女。在上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的各项工作制度。吸收先进妇女担任服务队各小组的负责人,明确各分队责任范围。同时,配合社区妇女人才建设工作,又推荐了两名优秀的妇女同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社区党支部加大了对妇女儿童之家的经费投入,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开展困难妇女帮扶活动和妇女维权活动。首先,维护妇女生存权是妇女儿童之家的崇高职责。切实 解决好特困妇女家庭的生活困难,维护 好这些特殊女性的生存权是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追求。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坚持把关注特困单亲母亲家庭作为救灾救济、低保工作和救助的重点。给她们送去米粮油盐,并为他们开展义诊活

动。让所有贫困母亲不再因吃饭、就医、住房发愁犯难,为她们撑起生活的希望。其次,为若干家庭妇女提供了维权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并成功调解了若干起家庭矛盾纠纷。开展了两次普法教育活动,向广大妇女宣传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

三,关爱儿童,加强儿童教育培训。采取助学与解决生活困难相结合的方法,帮助部分经济困难的单 亲贫困母亲家庭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辖区内低保家庭的大学生进行救助,受到救助的大学生中女性占 75%,单亲母亲 贫困家庭占56%。全面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亲子道德实践活动”和“环保从我做起”等活动。加强了儿童与家庭的互相信任,深化了儿童的环保意识。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室配备了电脑和网络,定期对社区妇女进行电脑操作和上网培训。妇女们可以再业余时间上网休闲,也可以便捷地搜索所需信息。服务队的成员们开展了各项志愿者活动,包括探望孤寡老人和美化小区环境等。同时,在服务队的组织和带领下,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包括唱红歌,广场舞蹈等等。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妇女群众的生活。

五,创建平安家庭。针对全社区的夫妻,召开了了系列讲座,宣传了男女平等思想和反家庭暴力教育。在全社区范围内开展了平安家

庭创建活动,辖区内家庭参与率达到100%。评选出了10个平安家庭以及10个先进妇女,并进行了表彰。

篇6:社区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2018年,XX社区妇联在高新区妇儿工委的精心指导下,在蜀麓中心妇联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为宗旨,坚持以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目标,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妇女整体素质,扎实推进妇女儿童服务工作,展现新时代妇女在政治、文化、社区等各领域的自我风采。2018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坚持党建带妇建,夯实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坚持党建带妇建的工作原则,坚持组织覆盖,工作覆盖与服务覆盖三者有机结合,健全组织,完善机制,提升能力,激发活力为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妇女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目前,XX社区妇联巾帼志愿服务长期服务的志愿者25人,另外,成立了一支以“阳光少年社”为品牌的志愿服务队,围绕“四心家园”之暖心工程为服务宗旨,致力于为民服务,搭建为民服务的平台。

三、弘扬家庭美德,开展各类评选创建活动

XX社区妇联为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妇女自身素质,维护合法权益,倡导健康文明、向上、奋发的良好氛围,继续在辖区内认真开展“平安家庭”、“环保家庭”、“美丽家庭”“最美婆媳”等的创评活动。今年共选出“环保家庭”2名,“平安家庭”2名,“美丽家庭”2名,使妇女成为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关爱妇女儿童,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社区妇联坚持把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放在重位置,不断加强妇联组织的维权能力。通过“三八”维权和法律咨询活动,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营造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今年调解接待来访人4人,通过政策的指导和法律援助,目前都己全部调解。

五、移动网络平台宣传促效率。

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依托社区信息网络、微信、QQ等交流平台,发布各类活动计划,与社区居民保持畅通联络,对活动情况进行宣传,让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妇女儿童活动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等过程。XX社区社区微信服务群共5个,服务人数约800余人。实实在在地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六、不断完善阵地服务功能,继续拓展“阳光少年社”“一居一品”服务范围。

(一)开展特色活动,服务特定群体。

社区依托妇女儿童之家、老少活动家园、城市生活驿站E站活动阵地,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围绕“阳光少年社”活动品牌,整合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计生协会志愿者,党总支红领巾之家,安徽新华青协,安徽行政学院阳光社等志愿者团体。继续以“四心”家园为服务目标,以0至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以关爱残疾、单亲、贫困计生家庭和关爱独居老人为结对帮扶对象,以圆梦“微心愿”为志愿服务目标,从“关怀、关爱、关心、关注”四个方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新颖的活动。以创建“健康”、“幸福”家庭为目的,以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常住、流动人口“幸福家庭”、“健康家庭”评选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感。上半共开展各类慰问帮扶活动共5次,帮扶对象累计42户家庭,评选“最美家庭”1户,结对帮扶老人活动累计16次,从实际出发,帮助社区困难群体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切实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

(二)拓宽服务领域,提升家庭幸福感。

2018年XX社区将重点围绕提升家庭幸福感来开展创新服务,充分发挥辖区三所幼儿园资源和辖区高校志愿者队伍力量。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常住、流动人口未成年人各类学习兴趣的培养,开阔视野,增加科普、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将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一系列面向儿童,面向家庭的健康促进主题活动。

(三)摸准信息,建立台账。

认真细致地做好弱势群体信息摸底工作,掌握致贫原因,做好人群信息分类,建立弱势儿童家庭档案,落实一人一档,并针对服务对象开展需求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有哪些困难和思想上的压力。

目前,XX社区留守儿童1名,残疾儿童3名,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子女及患病儿童16名。结合实际,围绕弱势儿童需求开展分类服务。掌握每个孩子在学习、思想、心理、品德、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做好联系和帮扶记录。并通过各个渠道征集“微心愿”圆梦活动。上半,开展各类帮扶困难儿童共20名,实

现“微心愿”22人,计生协会困难救助家庭1户。

(四)开展有亮点有特色的服务

1、每周开展一次一加一结对帮扶服务。XX社区携手安徽新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利用双休日时间,每周组织志愿者入户,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辅导:如课业帮扶和心理辅导,掌握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导,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孩子们树立自信心。今年上半年一对一帮扶的困难儿童4名。帮扶独居老人7人。

2、每月开展一次特色主题活动。“阳光少年社”以关心儿童身心健康为主线,以“阳光少年社”为服务平台,有计划、有重点、有创新、有特色的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活动。以提高未成年人家庭生活幸福感为目的,培养儿童身心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开展有科学性、教育性,内容丰富的趣味活动,锻炼孩子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加强团结协作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结合起来,达到寓教于乐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思路,亮化 “阳光少年社”志愿服务品牌,让“阳光少年社”志愿服务队成为社区儿童快乐之家。

3、每学期开展一次家庭、志愿者交流会。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良好心态和健康心理。如:XX社区开展“雷锋月”志愿者交流会、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社区活动。

4、每年招募“爱心志愿者”。利用辖区高校志愿者团队资源,每学期招募爱心志愿者,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专门面向弱势

儿童开展学习、心理、法律和平安自护等方面的辅导帮扶工作。

5、每年不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围绕“优良家风家教”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等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切实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6、每年开展一次志愿者爱心对接仪式。帮助每届新对接的弱势儿童家庭做好与大学生志愿者的结对工作,促进新换届的志愿者与弱势儿童家庭的交流沟通,让志愿精神继续传承,让爱心延续。第七届爱心对接已初步完成。

7、每年开展弱势儿童“微心愿”征集——圆“梦“计划。在”六一“、春节期间,开展”微心愿“圆”梦“计划。根据困难家庭实际情况,做好困难需求摸底登记,联合社区社会事物办、妇联等部门,向社会、辖区单位、区爱心协会征集物品,帮助困难家庭圆“梦”,解决物质上的需求。2018年上半年共征集和实现“微心愿”22个,征集物品有小推车、书包、文具、台灯、书籍等学习用品。

8、每年开展节日慰问关怀。社区计生协充分发挥社会各级力量,继续加强对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未成年子女贫困弱势群体的关爱。在春节、计生协会日、六一儿童节等传统节日和纪念日期间,开展帮扶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把社区关怀和温暖带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2018年上半共开展的慰问活动有:生育关怀困难女孩家庭、爱心牵手六一免费游园活动。慰问困难家庭23户,“六一”儿童节帮扶困难儿童10人。

9、每年开展暑期少儿公益课堂

2018年XX社区将继续与合肥师范学院“行知学堂”共建,“阳光少年社”第六届暑期少儿公益课堂于7月上旬正式开课,继续围绕创建幸福和谐社区,关爱儿童的发展与成长为目标,不断丰富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

10、开展“阳光少年社”志愿服务活动。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广泛动员社区未成年人担当“小小志愿者”、“小帮客”,积极参加针对“三无”老人、困难未成年人关怀关爱的志愿帮扶活动。并邀请“五老”担任义务辅导员,积极开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和成长教育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上半共开展帮扶活动10次,收益对象30人次。

(五)精心筹划,打造活动阵地建设

随着保利西山林语花园新居民已陆续入住,配套的社区活动用房设施已基本建设完成,后期的管理制度、服务项目正在逐步完善中,活动阵地服务功能的打造稳步推进。2018年6月1日各个功能室已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1、家庭发展中心:以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建“健康”、“幸福”家庭为目的,围绕常住、流动人口“幸福家庭”、“健康家庭”创建为目标,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感。

2、生活健康指导室:围绕家庭保健、科学育儿、生殖健康、孕期保健等方面,免费为常住、流动人口妇女提供计生“四项”手

术技术指导、妇科疾病检查、孕期保健随访服务和“一单制”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提高流动人口居住地获得感。

3、手工坊(巧手乐园):通过各类DIY手工制作活动, 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居民们的手工技能,促进了邻里间的交流,营造和谐氛围。

4、舞蹈室(魅之舞):以“健心、健身”为目的,通过居民自发组建的舞蹈队,大家自娱自乐,用自编自排的文艺舞蹈展现生活的美好和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5、社区小课堂(智趣学堂):为在放学后无家长看管的孩子提供课业辅导,为家长分忧的社区服务的社区平台。社区重点以“四点半”课堂和暑期公益课堂为主,开展课业辅导、安全教育和科普课堂。不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科普、健康知识的兴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6、康体中心:室内运动休闲,娱乐的地方。以体育健身器材为主,为居民们提供室内健身场所,鼓励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7、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室(心灵驿站):以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为目标,通过系列培训、学习和实践,促进辖区未成年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尚在建设中)

篇7:社区儿童之家工作总结

海子社区成立于2002年,辖区面积约0.68平方公里,现有住户2968户,总人数5986人,其中妇女人数2856人。社区妇女儿童之家于2015年筹建,占地面积243m2,投入资金15万元。

主要做法

启动以来,在县妇联的正确领导和社区党总支的指导下,妇女们齐心系力,弘扬当代女性拼搏进取、敬业奉献的时代精神,结合海子社区实际,促进妇女发展,推动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等方面问题,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一)项目带动,提升水平。

妇联干部的工作热情。我们迅速行动,进一步夯实妇联基层组织的建设,加大建“家”力度,建坚强阵地,筑温暖之家。

1、领导重视,精心安排。社区“两委”专门召开会议,成立领导组,制定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妇女儿童之家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展板、橱窗、条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各项工作,并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居民家中,积极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3、增添设施,改善条件。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社区多方筹资,在县妇联及相关部门的资助和帮助下,社区规范资金管理与使用。一部分用于改建办公楼、装修妇女儿童之家,建成基本的活动场所;一部分用于购置电脑、打印机、课桌、消防器材、儿童玩具等,改善了场地活动设施;一部分用于购买健身器材,改善社区健身环境,完善了社区健身条件;一部分用于社区妇联组织及关爱妇女儿童志愿者服务,如社区妇联及艺术团开展的各项志愿服务和文体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极大的促进了社区妇女建“家”的积极性,提升了妇联的知名度,促进了社区妇联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因地制宜,利用资源。

社区妇联充分利用辖区学校、七彩小屋、活动室、电子图书室、社区民间艺术团、志愿服务站及离退修教师等作为“妇女之家”建设资源,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人员、制度等软件建设。

1、配强带头人。各项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社区妇联积极吸收能带领妇女强身健体、丰富业余生活的女能手成为妇代会成员,分别在六个片区成立妇女活动小组,让她们成为妇女群众的引导者,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2、发挥“妇女之家”阵地作用。建立健全了“妇女之家”各项制度,积极组织社区艺术团、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关爱未成年人志愿者服务队,让她们在妇女队伍中开展文体娱乐、科普培训和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活动,使之成为妇女工作的有效阵地和载体。

(三)丰富活动,完善功能。

海子社区妇代会从需求出发、从服务入手,为广大妇女儿童搭建三个平台。

一是搭建学习的平台。经常组织广大妇女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各种生活知识,例如:加强对妇女科普知识培训,同时开展了“爱海子,环境卫生从我开始”活动,通过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环保、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在“三八”节、“母亲”节等重要节日,结合上级妇联和计生办的相关优惠政策,并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协助下进行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健康检查、妇科病的普查,不断提高广大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利用社区道德讲堂为载体,在社区内大力宣传优秀妇女代表、全国优秀爱民模范等人物的先进事迹,并组织评选社区“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文明院坝”等活动,营造孝老爱亲、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的良好氛围。利用“七彩小屋”及“未成年服务站”,开展“关爱照顾留守儿童”238人次、“中小学生功课辅导”137人次,开展“同心协力服务高考”等活动。

二是搭建维权的平台。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普法日”等有利时机,结合创建文明社区的基础广泛宣传“文明社区”的重大意义,强化妇女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文明建设“从我做起、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同时,还积极协助社区做好群众的情绪疏导、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和贫困救助工作。每逢节假日慰问救助特困家庭、贫困妇女。近年来妇联组织捐资2000元,帮助贫困家庭张成会的残疾丈夫治病,为低保贫困户争取慰问资金及各种物资。

三是搭建娱乐的平台。结合本社区实际,着眼于妇女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社区民间艺术团每到节日都会联合其他社区的文艺爱好者一起自编自演戏曲节目,到小区、学校等需要关爱的群体进行了文艺汇演活动;在春节、“三.八”节、“六.一”儿童节等特殊的节日,妇联动员辖区妇女开展有趣味的活动达到26场,通过活动加强和培养邻里友好关系。在争创省级文明县城活动中,积极开展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随处可见巾帼志愿者们勤劳的身影,她们积极参加小区杂草清除、路面清理、清除“牛皮癣”等文明创建活动。巾帼志愿者的笑脸已经成为社区最靓丽的名片、最温馨的表情。社区今年开展评比表彰“文明家庭”25户、“文明院坝”6个、“好媳妇、好公婆”24人。

过去的一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的要求和社会的需求,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深化建设服务力度,一如既往做好社区妇女之家工作,把社区妇女之家建成广大妇女找得着、靠得住、能办事的“娘家”。

海子社区妇联

篇8: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1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是指原本健康的儿童在医院外获得感染性肺炎, 包括感染了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 而在入院后, 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是相对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H A P) 而言的。

(1) CAP是肺实质和 (或) 肺间质部位的急性感染, 引起患儿不同程度缺氧和感染中毒症状, 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增快、呼吸困难、胸壁吸气性凹陷, 肺部湿性啰音和支气管状呼吸音等呼吸道征象并有胸部X线异常改变。

(2) CAP是在院外发生的又有与住院关联的时间概念, 包括部分患儿发生在社区, 如发病在医院, 但入院时处于潜伏期内的肺炎。

2病原学

C A P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 此外还有真菌和原虫、支原体、衣原体和某些病毒 (如汉坦病毒等) 、细菌 (如嗜肺军团菌等) 又称非典型肺炎病原以区别肺炎链球菌等典型肺炎病原。

2.1病毒病原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在婴幼儿CAP起始阶段, 常见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呼肠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病毒感染占小儿C A P病原的1 2%~3 5%, 病毒病原的重要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并应注意新发现病毒、变异病毒造成C A P的可能。如人类偏肺病毒 (h M P V) , S A R S变异冠状病毒 (S A R S) 、人禽流感病毒等。

2.2细菌病原儿童CAP血细菌培养阳性率仅5%~15%,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使小儿血培养阳性率更低。

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链球菌 (SP) 、流感嗜血杆菌 (HI) 、金黄色葡萄球菌 (SA) 和卡他莫拉菌 (MC) , 此外还有肠杆菌科细菌和百日咳杆菌等, SP是生后20日后各年龄期的小儿CAP的首位病原菌。HI主要见于3个月至5岁的小儿。

2.3肺炎支原体 (MP) 、肺炎衣原体 (CP) 、沙眼衣原体 (CT) 和嗜肺军团菌 (LP) 是小儿CAP的重要病原。前两者都见于学龄期和青少年感染。近年来报告5岁以下也不少见。

2.4混合感染儿童C A P混合感染率为8%~4 0%, 年龄越小混合感染的几率越高。

3临床征象

3.1发热是CAP的重要症状, 腋温>38.5℃, 而且病情愈重体温愈高。

3.2吸气性凹陷和 (或) 呼吸频率 (R R) 增快W H O对<5岁儿童呼吸增快的判定标准:<2个月, RR>60次/min;2~12个月, RR>50次/min;>12个月, RR>40次/min, 对1岁以下肺炎患儿有助于提示肺炎严重度但需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对R R的影响。

3.3呼吸困难。

3.4肺部啰音肺部可闻程度不等的中小湿性啰音或管状音。

4临床症状对肺炎的提示

4.1细菌性肺炎特征: (1) 腋温>38.5℃; (2) 呼吸增快; (3) 有胸壁吸气性凹陷; (4) 两肺有湿性啰音, 无喘鸣症状, 如有喘鸣应考虑病毒或MP感染; (5) 临床体征和X线呈肺实变征象。

肺炎链球菌感染起病多有发热、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 胸壁吸气性凹陷和严重中毒症状。葡萄球菌性肺炎起病与肺炎链球菌相似, 发热中毒症状明显, 易在短时间内形成脓肿, 胸片可出现肺浸润、肺脓肿、肺大泡、脓胸或脓气胸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起病较缓, 常有痉挛性咳嗽或喘鸣, 全身症状重, 中毒症状明显, 小婴儿多并发脓胸甚至败血症、脑膜炎等, 胸片可示粟粒状阴影。大肠杆菌肺炎多见于新生儿或小婴儿, 为双侧支气管肺炎, 全身症状急重, 常并发败血症及休克, 常有脓胸但肺脓肿少见。4.2病毒性肺炎特征: (1) 多见于婴幼儿; (2) 喘鸣症状常见; (3) 腋温<38.5℃; (4) 明显胸壁吸气性凹陷; (5) 肺部多有过度充气体征; (6) RR正常或加快; (7) 胸片示肺部过度充气, 部分患儿有斑片状肺不张, 严重者可出现大叶性肺不张。

4.3支原体肺炎感染特征: (1) 多见于学龄期儿童; (2) 多有咳嗽且较频、发热, 部分患儿有喘鸣、关节疼、头疼和肺部湿性啰音; (3) 胸片呈肺间质浸润性, 小叶性、大叶性肺实变和肺门淋巴结肿大。

5不同年龄期小儿CAP病情评估 (见表1)

6治疗

6.1一般治疗轻症在门诊 (社区或乡镇医院) 治疗, 重症必须住院治疗。 (1) 休息和护理:卧床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保持适当的室温 (18~20℃) , 湿度 (55%) 左右;保持呼吸道通畅, 且应常翻身及更换体位;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操作, 烦躁不安常可加重缺氧, 可给适量的镇静药物。 (2) 饮食:供给充足水分, 给予热量丰富, 含有较多维生素并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有缺钙者应同时补充钙剂。

6.2支持疗法有缺氧症状者, 应及时吸氧, 病情较重、病程较久、体弱、营养不良者可考虑输血浆或静滴免疫球蛋白、肌注干扰素等, 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6.3抗生素治疗选用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及时、足量或联合应用。

6.3.1合理选择 (1) 根据临床诊断先进行经验治疗。经验治疗应考虑社区感染或院内感染、新生儿或年长儿感染、营养良好或营养不良基础上的感染、急性或慢性感染、当地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及变迁情况等。 (2) 经验治疗应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体内外药代动力学特点及临床使用中的药效学特点、不良反应、药源及价格等, 选用合适的类别及品种。 (3) 病因特异性治疗, 应用抗菌药物前应采集相应的标本作病原学检查或培养, 根据细菌学诊断及药敏结果, 选用敏感抗生素, 即由经验治疗转为病因治疗, 以选用最佳类别和品种的抗菌药物。

6.3.2合理使用选择最佳给药方案, 采用正确的剂量、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时间和恰当的疗程, 使之达到最大杀菌 (抑菌) 效应, 并尽量减少毒副反应。轻症患儿门诊尽可能口服给药, 如需静脉给药, 应选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不要联合应用。如为病毒感染则不宜应用抗生素。

6.3.3合理联合用药联合抗生素用药的指征为: (1) 原因不明的严重感染; (2) 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和 (或) 混合感染; (3) 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性的患者; (4) 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的药物得以减量者。

联用的机制为: (1) 二者作用机制相同, 作用环节或作用位点不同, 如磺胺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T M P (甲氧苄氨嘧啶)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使细菌叶酸代谢双重受阻。 (2) 二者作用机制不同, 有协同作用, 如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 使其形成受阻;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通过受损的细胞壁, 进入菌体靶位发挥作用;罗红霉素与磺胺甲唑联用对流感杆菌有效;磺胺类药不适合小年龄儿童应用;氨基糖苷类耳肾毒性大, 如细菌药敏阳性可慎重选用, 有条件的可作耳测听或血药浓度测定。 (3) 与β-内酰胺酶抑制药联合, 以抑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 (4) 支原体或衣原体与细菌混合感染可选用β-内酰胺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联合用药效果较好。

上一篇:小学诚信演讲稿下一篇:财务公司内部控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