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2024-05-18

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通用8篇)

篇1: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当前,我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规模小、密度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农村社会事业比较落后;南北差距逐年增大;产业结构单一等。为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要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系统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是指导城乡一体化协调和健康发展的首要环节。根据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转变过去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对城乡分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高度重视城乡一体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力,严格规划实施和监督。

二、要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按照大体系构筑、大城市带动、大园区承载为战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产业聚集、生态涵养、旅游发展城乡体系空间布局;全力打造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域百万人口中心大城市,带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打造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节点和平台,推动农村人口向重点城镇集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三产的吸纳作用,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交通体系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宅基地换房等多种形式,分层次稳步推进引导农民向中心城区、组团中心区、中心镇、一般镇和中心村集中。围绕实施“千企帮带、百村示范、十村样板”工程,建设1000个新农村,保护好、发展好一些民办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探索走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居住方式改变有机结合的路子,建设田园式新型社区,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三、要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完善城乡经济体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加快构筑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深度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要手段,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按照结构优化升级、优势行业突出、产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要求,进一步推进工业项目向园区、基地集中,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规模大、质量高的特色产业集群区。

四、要推进城乡劳动和社会保障一体化。进一步加大力度,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标准适当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到2015年农村社会保障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基本接轨。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安置政策,将全市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网络体系,健全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网络,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五、要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普及普通高中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以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延伸,保证城乡居民公平享有付费合理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管 1

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扩大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范围。完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机制。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创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根据我市“两基地、一中心”建设要求,有针对性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

科学发展 富民强市

篇2: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第十一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座谈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今年4月,我市启动了《榆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3—2030年)》编制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多次召开研讨会和征求意见会,于8月26日通过专家评审会,9月12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查,11月15日,市委常委会议又对本规划进行了审查。为使规划更趋完善,现再次征求各界人士、广大市民的意见,欢迎大家建言献策。

榆林,一座古老传奇的边塞之城,闪亮数千年的塞上明珠。随着改革开放和能源开发的深入推进,一座现代化的“能源新都”异军突起,中国“科威特”、“区域性中心城市”、“陕西省重要一极”、“创新转型”、“持续发展”„„

荣耀伴随着使命,为着更多的繁荣昌盛和民生福祉!

一、规划背景

(一)四大背景:

1.区域中心城市——国家发展战略新动向榆林位于陕甘宁、呼包银榆、“三西两东”三大国家战略区域交汇之地,多项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使榆林站在了更高的发展起点上,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要求榆林依托资源优势,推进特色产业升级,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城市。

在三个国家级层面的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三西两东”区域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中,都对榆林发展有很高的定位。

2.陕西重要一极——陕西迈入“双轮驱动”时代依托资源优势,榆林的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通过产业升级转型,打造陕西重要经济增长极,助力西安,领航大西北,形成陕西“双轮驱动”的经济发展格局。

3.区域发展新要求——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新时期我国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党中央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一般规律,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1 后我国处理城乡关系的经验教训,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突出矛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城市优先到城乡协调,从高能耗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土地城镇化”到“人口城镇化”,科学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新型城镇化是相对原有城镇化的一个调整。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一体协调健康发展是最终的目标。

4.周边城市发展新态势——竞相发展、竞争激烈榆林地处包茂、青银两条国家重要联系大通道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主要辐射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能源资源支撑区。

榆林邻近地区城市均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趋同性较高,发展竞争激烈,从经济发展来看,榆林经济总量处于前列,以第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发展特点明显,第一产业发展居邻近地区首位,第三产业发展较慢。

然而,相较其他城市,榆林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独特的农业发展条件、较为充足的水资源、多样化的资源条件,为榆林在区域中寻求突破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立足多样的资源基础,做到他无我有、他有我优、他优我特,在区域城市竞争中寻求突破发展。

(二)自身审视三大特征: 1.自然条件多样。2.资源开发主导经济沉浮。3.资源分布决定地区发展。

(三)自身审视五大优势:

1.区位条件优越。2.经济基础雄厚。3.矿产、可再生资源丰富。4.农林牧资源独特。5.地域文化多样。

(四)自身审视五大制约:

1.“能源独大”,产业升级转型压力大。2.地区发展差距大。

3.“小马拉大车”,以城带乡任务重。4.水资源紧张,用地受限,制约城乡发展。5.“保护与发展博弈”,生态保护压力大。

二、战略目标

(一)发展方向与思路

市域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做强做优高端能化主导产业,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接续产业,成为中国绿色能源化工新都。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产业聚集和人口城镇化,支持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城乡居民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

中心城市发展: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现代服务业,服务周边区域,辐射大西北,成为陕甘宁蒙晋接壤区“四化同步”的区域中心城市。

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塑造多元文化城市特色,建设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二)总体战略

贯彻省委、省政府支持榆林持续发展的意见,以“四化同步”为动力,着力产业升级、空间优化、生态建设和机制创新;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城、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为切入点,针对榆林城镇化发展实际,以“中心引领、三区协同、南聚北优、双人联动”作为城乡发展总体战略,全力打造中心城市、大力推进县级城市、择优培育重点镇、合理布局一般镇和农村社区,因地制宜、差异发展,有重点分层次建设城乡居民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中心引领随着近年来榆林高速公路网建设的推进,横山、米脂、佳县,毗邻中心城区的发展优势已经形成。

横山县与中心城区之间的榆横工业区,已经形成区县一体发展的趋势。此外,榆神、榆米、榆佳之间均已建设起一批工业园区,但这些工业园区仅立足于各县承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的基础上,园区之间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中心城区与周边各县协同发展局面。

在这一发展条件下,借助中心城区及周边经济强县带动,有效整合区域资源,将横山、米脂、佳县纳入中心城市建设,组织协同发展,构建一 市四区的大榆林,不但能够做强榆林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核心增长极,有效带动市域经济跨越发展,同时对三县的城镇化及经济发展也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三区协同以“大榆林”中心城市为统领,整合北、西、南三个发展区,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发展阶段等特点,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三个副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神府、靖定、南部三个经济区,明确发展思路与区域职能,协同推进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

3.南聚北优结合榆林市域资源分布、发展条件及国家国土开发计划,榆林南部地区受地形及发展基础所限,以县城为中心,集聚发展;北部地区依托现状较好的城镇发展基础,优化结构,实现城镇网络化发展,总体实现“南聚北优”的发展思路。

4.双人联动受资源开发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市域城镇主要分布在长城沿线和无定河川道,如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以及榆阳、米脂、绥德和清涧,形成了“正人字型”的空间形态,榆林中心城区处于人字型的中心。

同时,黄河沿岸和307国道沿线也形成了系列城镇群,如府谷、佳县、吴堡、清涧以及绥德、子洲,形成了“倒人字型”的空间形态。

双人字型发展轴线一直是市域城镇发展的重要集聚导向,已初步形成,并成为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地带。

(三)战略目标

1.发展目标以升级转型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榆林建设成为:城乡经济协同发展,共同繁荣;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共同进步;城乡空间层级分明,分类指导;城乡社会均衡发展,公平共享;城乡设施统筹建设,高效衔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发展。

2030常住人口375393450城镇化率(%)606575城镇人口(万人)225256338农村人口(万人)1501371122.推进步骤近期(2013—2017):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统筹发展步伐,率先在全省建成小康社会。

中期(2018—2020):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提升,建设中国经济强市。

远期(2021—2030):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力迈进现代化发达城市。

三、空间布局

(一)城乡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主三区三副四轴”的“1334”城乡空间总格局。一主:即以榆林中心城市作为市域发展主核心,辐射带动整个市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区:即在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神府、靖定和南部三个经济发展区。重点通过产业差异化发展,在中心城市外围形成各具特色、协同互促的城镇发展片区。

三副:即以神木、靖边和绥德作为三个市域副中心城市,实现撤县设市,辐射带动片区发展。

四轴:即在无定河谷和长城沿线,形成主要的“正人字型”发展主轴。在太中银铁路和青银高速沿线以及黄河沿线,形成“倒人字型”发展副轴。

(二)城乡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构建“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镇—建制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结构,形成市域“13513”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

“13513”体系——1个中心城市:1市4区大榆林;3个副中心城市:3个县级市;5个县域中心城镇:5个县城;100个建制镇:30个重点镇、70个一般镇;3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

(三)中心城市——构建大榆林中心城市

1.打造功能新区,建设“双百”城市在中心城区内建设高新区、西南新区、空港生态区、东沙新区、芹河新区五个城市功能新区,形成“一城五区”的中心城区新格局,壮大中心城区,打造“双百”城市。

2.产城一体发展,协调中心城区外围工业组团发展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榆神工业区、榆佳工业区、麻黄梁工业区、榆横工业区、鱼河工业园等产业组团,引导中心城区产业职能外迁,加强各产业园间的协同发展,构建产业环线,形成中心城区外围半环形经济发展圈。

各产业园区寻找差异化发展方向,围绕中心城区统筹布局、协同发展。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型能源产业、物流服务,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榆林中心城市产城一体发展的城镇新格局。

3.促进“一市四区”融合发展加强中心城区与横山、米脂、佳县之间的一体化建设,统筹产业园、城镇建设,引导城镇化向一体化发展带集聚。明确各自职能定位及发展思路,强化中心城区吸引作用,形成“中心城区+5个产业园区+3个卫星城+45个镇(街办)”的中心城区圈层式发展格局。带动“三区”城镇化加速发展,促进“一市四区”融合发展。

4.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加大生态林带建设及沙漠治理力度;加快污染治理,提升环境质量,力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大力建设生态产业园,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榆林生态文明水平,建设宜居城市。

加大对王圪堵水库、红石峡森林公园、榆林沙漠森林公园等中心城市各类风景区的保护和开发,提升中心城市环境吸引力。

依托榆溪河及其支流兴建十三处水系公园,重铸“塞上榆林十八滩,水清草绿似江南”的景观意境,重现水丰草美、林木茂盛的塞上江南风光。

5.强化城区路网建设在中心城区构建“环+纵+横”的骨干路网格局,具体布局为“三环一线双十三”。

三环:内环(迎宾大道+长城路+文化路+沙河路),总长15km,围合面积9.6km;

中环(环城北路+榆林大道+明珠大道+朝阳路+金沙大道),总长30km,围合面积44km;

外环(环城北路+怀远十三街+榆马大道+ G210过境线),总长58km,围合面积184km。

一线:即绕城环线(北环线+西环线+怀远二十一街+榆马大道+G210过境线),总长90km,围合面积440km。

双十三:即榆林市中心城区“十三纵横”主干路网,总长度360km。6.县级城市强化服务功能,集聚产业和人口,引领县域城镇化。经过行政区划调整,2030年全市除市本级以外将辖3市5县。其中,神木、靖 边、绥德未来的3个县级市,为市域副中心城市、片区发展中心;府谷县城、定边县城、吴堡县城、清涧县城、子洲县城5县,为县域发展中心。

7.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①城市建设——主动对接中心城市、引领区域统筹发展。

神木、靖边、绥德三个副中心城市在做强做大自身的基础上,主动对接中心城市,并增强对周边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功能布局、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上相衔接与协调。

②产业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通过项目集中、产业集群、发展集约等策略,壮大优势产业,突出特色产业,提升现状产业,推动产业“循环联动、多元拓展”,实现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互动发展,打造产城一体的城乡发展格局。

③设施配置——合理配置城乡设施,建立完善的区域设施配置体系。合理配置城乡设施,坚持设施配套建设与产业项目、新型社区建设同步实施,建立起与城乡居民点相对应的完善的区域公共设施分级配置体系。

8.五县做强做优强化县城服务功能,集聚产业和人口,推进县域城镇化。

加强自身综合发展能力,强化县城服务功能;推动“一县一园区”建设,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完善县城、重点镇和园区各项设施,提高综合承载力和服务品质。

9.打造特色重点镇建设30个重点镇,示范引领市域小城镇建设。10.做大集镇拓展城镇规模,引导周边人口集聚,助力县域城镇化。11.社区建设通过村庄撤并,在2030年规划期末,全市形成100个建制镇、3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2000个村的村镇体系。

四、支撑保障

通过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建设、产业发展布局、设施统筹完善和一系列的项目策划与政策措施,作为规划实施的支撑保障。

结语:从区域发展来看,榆林有机遇、有条件建设成为陕甘宁蒙晋接壤区的中心城市,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带动区域全面崛起。

篇3: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1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1.1 农民持续高效增收难

1.1.1 种养业增收难。

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 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农资补贴及水稻直补, 使老百姓得到一些实惠, 但同时, 粮价的下降以及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 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惠农政策带来的增收空间。

1.1.2 产业化带动难。

近几年来, 虽然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 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 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 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尚不成熟。农民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 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 不注重质量的提高, 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2]。

1.2 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难

当前, 受传统思想因素的影响, 农民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理。同时, 农民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不强, 在修路、修渠等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公益事业上斤斤计较, 对农村经济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 现行的教育体制相对落后, 学校在教育方面, 缺乏对农业生产技能的培养, 同时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普遍较短, 造成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

1.3 农村基层组织运行难

1.3.1 村级债务化解难。

由于历史原因, 大多数村债务包袱沉重, 导致各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精力不能高度集中。西亭镇经过几年的努力, 通过清收债权、盘活资产、还本降息、控减支出等多种方式, 化解村级债务700多万元, 成绩比较显著。但是剩下的债务仍然较大, 而且通过这几年来的化解, 加上税费改革后, 村级可用资金越来越少, 这些对村级债务的进一步化解带来难度, 剩下的债务已经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

1.3.2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难。

自税费改革后, 村级可用财力非常有限, 村级组织运转的正常办公费用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来维持, 而村内公益事业主要以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来组织实施。通过这2年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专项审计看, 所筹的一事一议资金根本无法满足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需要, 一些村都是举债兴办公益事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无钱办事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

1.4 农村基层工作难

多数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思想僵化, 工作被动, 对新时期农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 且工作作风不扎实, 服务意识不强, 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

国家政策规定对农业税费改革以前农民欠缴的税费实行挂帐管理, 税费改革后新欠的农业税费要依法征收。这项政策的出台给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带来被动, 增加了非常大的工作量。决策层不了解农村的现实情况, 在农村, 农业税费欠交户, 大多数不是农村的贫困户, 而是以各种借口拖欠税费的赖皮户、钉子户, 数额较大。对他们的宽容就是对遵纪守法农户的亵渎。决策层过高地估计了一些农民的素质, 在农民民主意识不强、法制观念依然淡薄的今天, 即使是正确的决策和合理的收费, 如果缺乏正当的行政手段和法律干预, 一些群众是不会接受的, 村干部也是独木难支, 从而使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全面贯彻和合理费用的收缴大打折扣。如果这些欠款基本上收缴到位, 那么西亭镇的债务化解就迎刃而解, 必将推动西亭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

2.1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发展新产业

2.1.1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

就西亭镇而言, 要全力推进“亿元企业”“亿元村”建设, 做大做强民营企业, 壮大村级实力, 重点培育壮大纺织服装、电子电缆、太阳能、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 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农产品加工业板块, 建成以西亭脆饼、通明淀粉、祥龙酒业为龙头的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2.1.2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

要引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形成镇、村2级比较完整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加大发展农村服务业, 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生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专业性服务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要加强合作经济组织的规范性建设, 用抓工业的办法抓农业, 管理项目的办法管理农业, 开拓市场的办法营销农业, 按照“四有”标准, 完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 强化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 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效率和带动能力。因地制宜, 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选择一批规模较大、带动农户多、发展前景好的合作经济组织给予重点指导和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 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总体目标, 促进经纪人经营规模化, 活动组织化, 手段现代化, 功能综合化, 市场多元化, 服务信息化。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健全本地区农民经纪人台帐, 掌握当地农民经纪人基本情况;二是引导农民经纪人利用市场信息的优势, 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 优化种养殖品种及规模发展高效农业;三是引导农民经纪人持证经营, 规范经营行为;四是引导农民经纪人发展“订单农业”, 并为其提供相关服务[4,5]。

2.1.3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城郊型农业, 主动适应大中城市农产品的需求, 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 建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区域, 优化布局, 形成高效蔬菜种植、高效立体种养、畜禽规模养殖、特种水产品养殖四大种养板块。建立规范化、正常化的农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机制, 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 广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 实现龙头企业和外来资本、先进管理和国外市场的有效嫁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及特色专业村, 促进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适度集聚。

2.1.4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带建设。

围绕发展特色农业, 全力打造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万亩无公害稻谷生产基地建设, 努力形成一批独具优势的产业带[6]。实施项目农业战略,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培育一批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壮大一批上连市场、下接农户的“龙型经济”, 提升农产品品牌, 达到延伸产业链, 开拓产品市场, 带动农户致富的效果。

2.2 以素质教育为龙头, 培训新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处于主人公地位, 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 把农村人力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当前, 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促进城乡交流和城乡经济融合。农民通过外出务工经商, 以及在与城市经济组织接触的过程中, 自身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 由此成为农村社会的中坚力量。二是加大新农民培训力度。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作为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建立新农民培育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民素质“阳光工程”, 以镇成人教育学校为依托, 以政企合作为保证, 建立一批骨干专业培训基地。三是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四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认真总结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经验, 逐步完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 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7]。

2.3 加大农村发展投入, 强化政府职能

统筹各方力量, 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要按照现代公共财政的思路, 进一步调整各级财政支出结构, 在保持国家财政存量支出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将财政支出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发展和建设, 切实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快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轨的步伐, 倡导城乡一体化建设, 扎实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获想改革开放的成果。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 加大工作力度, 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8]。加强税收体制改革, 在原有税收分成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给村级一部分财政税收分成。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

2.4 抓新农村建设规划, 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 搞好村镇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 力求形式多样, 严格规划管理, 建新拆旧, 逐步推进。

2.5 规范农村财务, 确保资金安全

近年来, 各级财政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为了保证国家资金得到合规、有效地使用, 各地应当严格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实行民主理财, 坚持财务公开, 严守财务纪律, 规范财务管理。

2.6 扩大基层民主, 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党的领导,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狠抓农村普法教育, 培育农民民主法制意识, 增强依法办事和参与村务管理和监督的能力;实行村民自治, 规范建章立制;加强综合治理, 维护农村社会, 经济稳定;强化村民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的功能, 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9]。

参考文献

[1]沈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9) :50-51, 97.

[2]吴东金.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作用全面建设新农村[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 (21) :78-82, 72.

[3]陆景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史志, 2010 (3) :116-117.

[4]沈悦忱.谈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商业时代, 2010 (33) :4-6.

[5]何平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难点与对策[J].文史博览, 2006 (2) :65-67.

[6]王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4) :398-399.

[7]唐全, 邹华芬, 金辉, 等.贵州省盘县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技服务, 2012 (6) :775-777.

[8]郑鹃娟.郫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3.

篇4: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一、龙城区小城镇建设取得成效

龙城区小城镇规划以各个镇镇政府所在地为核心,通过土地、城建、户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大力发展工商业,集聚小城镇人口,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壮大全区各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通过农业企业形成产业带动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民从原始土地经营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劳动力。

各项措施的有力推进取得了实效:2014年区重点实施建设项目之一——上河首村城镇化建设项目(化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期工程)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发建设,目前贷款申报、规划设计、代建单位招投标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总投资1.2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朝阳芳芝泉温泉小镇项目,已完成7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额3000万元,吸纳当地农民800余人就业。截至2014年9月,龙城区已完成小城镇建设13万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当年目标任务。

二、遇到的问题

(一)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操作性不强。由于目前尚缺乏可操作性强的支持小城镇建设政策,龙城区小城镇建设工作基本处于一事一议状态,小城镇发展缓慢。

(二)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由于龙城区是市辖区,上级支持政策难以量化到龙城区,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影响了建设速度。

(三)缺乏支撑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定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需要支柱产业的支撑。目前龙城区小城镇发展所需产业出现选择性困难,缺乏支撑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小城镇建设只能停留在靠公益项目投资的初级阶段。

(四)尚未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协调机制。目前龙城区尚未建立完善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协调机制,相关政策衔接、资金整合不到位,没有形成合力。

(五)农民对移居城镇心存顾虑,土地流转意愿不足。在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中,农民对移居城镇心存顾虑,对放弃土地后就业、养老、医疗等问题有后顾之忧。同时,由于对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前景认识不清,对流转土地期限、价格认同度不高,土地流转意愿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城乡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思路,进一步理顺城乡一体化发展管理体制,强化“顶层设计”。根据市辖区现状和经济特点做好发展规划,优化布局,突出重点。加强对现存体制和政策障碍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深化改革,研究解决和落实相关工作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二)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城乡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需要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明确相关工作任务分工与完成时间表,建立部门与单位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统筹相关政策、制度、项目与资金安排,以解决相关工作政策不衔接、制度交叉与空白、项目重复与资金分散等问题。通过强化城乡工作统筹安排,形成工作合力,以有效的工作机制保障城乡一体化工作任务的落实与目标的实现。

(三)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资金支持尤为关键。一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主渠道作用,主动向上级汇报市辖区“顶层设计”的工作思路与方案,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二要认真研究当前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政策的工作方案,积极争取政策倾斜;三要研究打造城乡一体化融资平台,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从银行贷款;创新融资方式,研究探索收益权质押贷款、设备设施融资租赁;四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如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发展;在小城镇建设中,研究探索BOT、TOT等建设管理模式,通过政府特许经营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交通、供排水等公共事业。

(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在城乡一体化“硬件”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还需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条件。

(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结合朝阳市产业结构调整整体规划,进一步深化龙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如饮食、商店、旅馆、修理、家庭服务、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强乡镇社会的凝聚力和辐射功能,对于增加就业、方便人民生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要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大胆放手让广大城镇居民和农民参与到那些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密集、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中来。同时放宽相关政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促进“三产”的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农业综合扶贫开发局 水利部财务司)

责任编辑:宗宇翔

篇5: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10级音乐学2班刘永辉学号:20105141206

题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主要内容:

1、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2、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3、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怎样发展城乡一体化。

中心思想: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面对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城乡一体化成为了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这种趋势的到来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如何发展城乡一体化?”;“在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和处理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这就是我所要发言的中心思想。

结构安排:

一、城乡一体化的背景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二、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2、贫富差距,文化和心理的差异过大(要消除以至弥合这种差距,就要:a/是城市如何以更多的空间和宽容的心态接纳农民;b/是农民如何以自身的能力、素质、文化和心理适应城市;c/是政府如何为这种城乡之间的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和服务安排。);

3、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污染过于严重;

4、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

5、乡镇政府机构人员冗杂;

6、教育体制不够健全,经费投入比例偏差过大;

7、社会歧视压力过大,农民工就业难等等。

四、怎样既好又快的发展城乡一体化

1、稳步推进城市化

2、调整国民收入分配

3、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4、精简乡镇政府机构

篇6: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摘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各地市城乡结合部地区一些建设用地的流转现象比较普遍。本文通过对河南一些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集体建设用地规范流转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城乡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中原经济区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全国各地城乡集体建设用地自发进入市流转和集体建设用地隐形流转已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建设用地流转的实践表明,迫切要求国家和各级政府规范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完善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和政策。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省份,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规模扩大,国家建设用地指标满足不了需求,各地市城乡结合部地区一些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现象比较普遍。通过调查发现,建设用地在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流转市场混乱,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土地补偿费用少,农民得不到妥善安置。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在河南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改革,规范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推进河南“三化”协调发展,合理配置现有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河南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分析

1.1 有关各地市建设用地流转的实例 200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制定并印发关于《河南省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若干意见》,各地市根据该意见开展了不同程度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有:①2006年鹤壁市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鹤壁市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集体土地依法以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严禁以“流转”名义,擅自将集体所有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变为建设用地。鹤壁市淇滨区建设用地流转后建设的金山工业园区,使当地农民获得了合理安置补偿,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和保障。②2009年南阳市政府在新野县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通过拍卖、挂牌方式公开流转集体建设用地,用于乡镇集贸市场建设,面积共计183亩;通过协议租赁方式流转193亩集体建设用地用于乡镇企业工业项目建设。目前新野县基本实现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有序流转,较好地盘活利用了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缓解了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的压力,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秩序初步规范,新野县成为国土资源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合作研究示范项目示范区。③2012年洛阳市印发了《洛阳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在实践中探索集体建设土地的流转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的利用联系起来,社区节余的建设用地可直接用于发展二、三产业,流转过程中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意见,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收益,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

1.2 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特点 ①各地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比较普遍。根据调查发现,各地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比较普遍。随着河南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城镇郊区,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更为显著。由于这些地区受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辐射影响,农民大都从事第二、三产业,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用地指标,国有土地指标所剩无几,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最近几年又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流转,甚至一些远郊村庄的农村建设用地也普遍存在着流转现象。②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主体呈现多元化。在调查中发现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主要表现为土地的所有者和土地的使用者。从土地进入市场的供求双方主体来看,供地主体有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民个人、还有乡镇企业,受地主体有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其他集体经济组织社会成员,还有社会企事业单位。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区位特征明显。一般情况下,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活动比较活跃,一些远郊地区流转相对较少。由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城乡结合部地区,对集体建设用地需求大,流转活跃,并且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一些远郊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流转程度较低,形式单一。由此可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区位特征比较明显。河南城乡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流转缺乏制度规范和法律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都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办企业或建住房除外。”第63条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按照上述法律规定,集体土地禁止流转,现实中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或私下流转复杂多样,这种情形与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法律规定发生明显的冲突。对于其他企业和个人使用土地的,如果按法律规定通过征用方式将集体建设用地变为国有土地,手续繁琐且费用高,集体经济组织从中获得的流转收益低,因此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就会隐形流转或违法流转操作。由于流转不规范,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流转后经济纠纷和毁约现象不断出现,问题得不到解决,农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保障。

2.2 流转产权不明晰,实际拥有产权者利益得不到保障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般由乡镇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来实施,而不是由村内集体经济组织来执行,村内集体经济组织受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管辖和领导,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当其中利益发生冲突时,处于劣势群体的村内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土地保护意识,其利益就得不到保障。

2.3 流转主体收益分配关系不清,缺乏监督管理 由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主体呈现多元化,不同形式的流转,主体获得的收益不同。如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在出租房屋取得的土地收益全部归个人所有,土地所有权人基本不参与收益的再分配,特别是处在经济发达的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大量建造房屋,从出租中获得大量收益而暴富。由城镇化带来的土地流转收益主要依赖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理应国家应参与流转所得收益分配,但实际上基本没有得到体现。

2.4 农民对耕地的保护意识薄弱 国家落实政策严格保护耕地,农用耕地是禁止作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但是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耕地就可能转为建设用地。从土地的收益来看,建设用地流转的收益远高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农民受高收益的驱动,保护耕地的意识薄弱,想方设法通过合法或违法手段把耕地作为建设用地流转,国家严格保护耕地的目标也受到冲击。集体建设用地规范流转的对策

3.1 创新和完善集体土地相应的法律法规 现行土地法律和政策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有较多约束和限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当前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城镇化速度加快的条件下,健全城乡集体土地使用权,合理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加快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就需要创新和完善集体建设土地相应的法律法规。另外还要健全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对流转的土地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因此需要根据当地建设用地流转的实际,适时地调整现行土地方面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上保证集体土地流转规范,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3.2 明晰土地产权 集体建设用地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入市流转就必须明确主体产权。如果产权不明晰,使用权流转获得的收益分配必然会出现纠纷或分配不公。清晰的土地产权是土地市场交易规范化的前提。明确主体的土地所有权,以增强农民对土地财产权的控制、流转以及收益的行为能力,从根本上保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公开、公平、公正。

3.3 建立和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机制 在创新和完善集体土地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和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体系。由于各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尚未形成规范有序的交易市场,流转价格缺乏一定的价格评价标准,势必造成一定的土地收益损失。因此建立有效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机制,才能保证建设用地的流转顺利进行。

3.4 创新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从流转收益分配方面来看,在充分保障了农民和集体利益的基础上,考虑国家参与分配部分收益,要创新和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国家在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得到提升,因此政府应当通过税收或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来参与收益分配。在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收益上,在收益分配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职青云.对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42-4643,4652.[2]郭晓丽,马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及管理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7):181~183.[3]潘涛,宋丽丽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3):255~258.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3-GH-295)。

篇7: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zz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zz中心城区第三板块的重大机遇,围绕“福民强市”总体目标,着力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2012年,我市城镇化率达50.4%,高于zz市平均水平2.47个百分点,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zz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如下:

一、构建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的现代城镇体系

围绕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目标,大力实施“4+8”组团发展战略。“4”即首阳新区、南部宜居区、城市建成区、产城一体化推进区“四大城市组团”建设;“8”即8个镇区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引领发展。我市根据城镇化建设需要,及时编制各乡(镇、区)及市区总体规划,合理安排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及开发时序,引导城镇有序发展;科学编制南部宜居区、首阳新区、产业集聚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高标准打造城市新区。二是产城互动,协调发展。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也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我市充分结合各乡(镇、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在城镇体系中的定位分工,逐一对其产业进行科学布局规划,形成以现代生态观光农业、针纺业、机械加工业、轻工业为主的“一镇一特色、镇镇有产业”的产业格局,促进了传统产业的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三是组团规划,集约发展。紧紧围绕zz作为zz中心城区“三板块”之一的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城市组团规划,— 1 —

确定了“4+8”的城市发展框架,明确了城市功能和发展方向,避免了“摊大饼”式的粗放蔓延,实现了城市集约节约发展。四是强化审批监管,规范建设行为。严格城镇公交、道路、学校、医院、通信、公园绿地等项目选址及审批,确保公共基础设施早落地、早投用。强化城中村建设行为管理,严厉打击规划区外建设、改变用途、挤占道路等私搭乱建行为,引导城中村向城市建设转变。五是强化资源保护,坚守文化底线。结合城市规划,划定规划紫线,对二里头、南兆域、商城遗址、汉魏故城、邙山陵墓群等文物片区实施重点保护。同时,积极规划建设洛河公园、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首阳山森林公园等公共绿地项目,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二、依托城市四大组团建设推进城镇化

围绕新型城镇化和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目标,加快“四大城市组团”建设,相继引进了浙江广厦、河南建业、杭州励精三大区域合作项目,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与浙江广厦集团合作,推进首阳新区建设。创新政企联合模式,与浙江广厦集团合作,开发建设首阳新区,核心建设区规划面积10.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0万人。2012年,启动了浙江大厦、公安指挥中心、中州路、府佑路、汉魏路、新阳路等12个项目,总投资38亿元;今年启动了信用联社金融服务中心、邮政大厦、永宁路、府佐路、夏都路等公建、路桥、景观、配套、社区等24个项目,总投资32亿元;2014年,计划完善首阳新区其他路网,启动市民广场、体育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截至

目前,首阳新区已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各项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正在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经过3—5年的努力,首阳新区将初具规模,新增就业岗位3万余个。

(二)与河南建业集团合作,推进南部宜居区建设。为进一步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步伐,2010年10月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为指挥长的zz市城市建设改造指挥部和9个城中(郊)村改造指挥部,具体负责城中(郊)村改造工作。2012年,通过实施“招大引强”战略,积极与河南建业集团合作,对南部宜居区进行整体开发,完成征迁72.28万平方米、建设30万平方米、投资13.06亿元。今年将实施4条道路和偃登渠改造、洛河综合整治等6个基础设施项目,带动该区域至少完成投资10亿元。目前,城中村安置房建成21栋、36.57万平方米、计划安置2432户、9728人,在建23栋、35.07万平方米、计划安置2663户、10652人;16个行政村已改为居民委员会。

(三)与杭州励精公司合作,推进产城一体化建设。坚持“以业兴城、以城兴业、同兴共荣”原则,积极与杭州励精公司合作,由其投资15亿元,对全市公路交通和产城一体区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统一开发。杜甫大道南延二期、洛偃快速通道扩宽项目已开工,产城一体区基础设施项目有望近期开工。目前,产城一体化推进区已完成征迁3.11万平方米、投资2500万元,其中水岸柳苑社区规划占地170亩、总投资10亿元,建设高层住宅26栋、3200套,可安置村民1万余人、产业工人3000人。目前,一期4栋公租房主体建至15层,预计5月底主体封顶。中侨社区规划占地300

亩、总投资7.5亿元,一期占地129亩,建设住房24栋、2260套,可安置村民7800余人。目前,一期2栋6层住宅楼群众已入住。

(四)实施分块运作,全面推进城市建成区地块开发。近年来,我市先后启动了食品公司和大张量贩、农贸市场等8个总面积130亩的旧城改造项目,完成征迁25万平方米、新建34万平方米、总投资4.4亿元,在建项目6个,预计今年年底竣工5栋、主体封顶11栋,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同时,着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完成城市道路提升改造20条、建成雨水泵站2个、安装LED节能灯500余盏、改造亮化街区小巷14条,总投资1.6亿元。今年,启动旧城改造项目7个,新建31.5万平方米,总投资9.2亿元;实施5项城建提升工程,总投资3851万元。

三、依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

在积极依托城市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我市还紧密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推进8个镇区的城镇化。目前,在建住宅楼152栋,已封顶103栋,群众入住工作正有序展开。

(一)坚持科学规划布局。坚持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城乡路网规划“四规合一”原则,在8个镇区规划建设29个新型农村社区,惠及11.6万户、44.1万人;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统一整编,29个社区共占地12546亩,社区建成后可节地7万余亩、节地率84.8%;6个zz市试点社区建设规划全部完成,顺利通过zz市专家评审。

(二)坚持分期推进实施。2012年开工建设9个重点社区,目前完成投资4.68亿元,开建安置房152栋、81.8万平方米,可安置6230户、容纳2.2万人。其中,6个zz市试点和1个我市试点社区开建安置房110栋,已竣工94栋,建成安置房4188套。计划至2015年,确保20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设;至2020年,29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成。

(三)坚持多元投资破瓶颈。采取财政投入、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部门联动筹资、税费减免等10种途径,多方筹措建设资金。2012年争取上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258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4367万元,主要用于社区道路、污水处理、学校医院、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与金融部门合作,支持社区建设,其中市农村信用社为翟镇镇发放低息贷款650万元。

(四)坚持建设标准保质量。按照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原则,规划1—1.5万人的社区16个、1.5—2万人的社区9个、2万人以上的社区4个。坚持“农村社区、城市标准”,逐步完善社区功能,促使基础设施达到“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达到“十健全”。注重彰显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融入牡丹文化等元素,提升社区档次水平。严格审核施工单位资质,建立健全质保、安保体系,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农民住上“放心楼”。

(五)坚持阳光操作人为本。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社区建设之前与群众签订整村征迁协议,在征迁费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先签协议后实施征迁,确保先建后拆,实现和谐征迁、和谐安置。社

会保障方面,为群众提供城镇保障和农村保障两套标准,由群众自主选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低保,就高不就低,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户籍管理方面,本着自愿原则,社区群众可以由村民转化为城镇居民。

同时,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完善镇区功能,提升镇区发展品位和吸纳人口的能力,把镇区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和社区项目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工程”推进,全力抓好“六个一”工程(每年建一条路、一个污水处理设施、一个垃圾处理设施、一个社区、一个广场游园、一个连锁超市),目前8个乡镇总投资2.2亿元的21个镇区建设项目均按计划快速推进。

四、强化产业支撑,不断提升城镇吸纳就业能力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我市从解决人口就业入手,依托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集聚和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

(一)以延链、补链、建链为目标,加快主导产业集聚。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发展思路,zz市集聚区着力打造三轮摩托车、新能源、新材料三大超百亿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一区三园”发展格局,总规划面积11.9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包括岳滩镇、首阳山镇、城关镇部分区域和工业区全部。2012年,完成投资45.3亿元,实现收入177.6亿元;建成通车道路13条,规划建设跨河大桥2座,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3个、总投资11亿元。其中,三轮摩托车产业园中,整车生产企业30余家,配套企业1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家、主导产业集群企业43

家,安置从业人员3.2万人。2012年,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8个、总投资37.3亿元,竣工项目5个、总投资16.1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中,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9家,主导产业有万吉新能源、建龙分子筛、龙海玻璃、首龙铝业等企业11家,安置从业人员3700余人。

(二)以转型升级为契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打造“中国布鞋之都”目标,加快推进制鞋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制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现有856户、注册资本17188万元,2012年新增71户、注册资本2700万元,吸纳就业人口5—6万人。电线电缆、石油管件、耐火材料、针纺、壁纸等传统产业,以标准化厂房建设和技术进步、品牌打造、集聚发展、管理创新等为载体,正在进行改造、集聚、提升。目前,全市电线电缆企业及个体工商户102户、注册资本59040万元,吸纳就业人口5000人;针纺织企业及个体工商户522户、注册资本12567万元,吸纳就业人口1.5万人。

(三)以商贸流通为依托,大力推进城市区服务业发展。成立zz市服务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zz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意见》、《zz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夜消费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意见》等,制定了服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服务业发展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政策依据;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特色商业区,面积达1.42平方公里,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已通过省发改委评审。2012年,市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3.76亿元,较2009年增长57.4%;完成消费品零售总额74.24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的72.5%,较2009年增长11.8%;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5.1亿元,较2009年增长150.7%;服务业从业人数达43310人,较2009年增长13.6%。

(四)以产业配套为支撑,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就地就业。产业支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我们围绕农民就近就地就业,不断加大配套产业建设力度。目前,6个zz市试点社区均配套有产业项目,达到了三个“1”,即有1个居民创业园,有1个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每户至少有1人就近在非农企业就业,可吸纳就业人口54510人。全面推进“三篇文章”一起做,全市已流转土地13万亩,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17家、休闲农业观光园10个。

五、加强社会保障推进城镇化建设

牢固树立“关注民生就是关注发展,改善民生就是加快发展”的理念,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中,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农民工创业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积极开展定向、订单培训,积极为当地企业培训技术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市场择业竞争力和就业率。今年以来,已完成劳动力转移107157人,其中就地转移74403人;完成农民工培训6796人,其中引导性培训4269人,技能性培训2527人;65名农民工新创办企业44个,带动就业532人。

(二)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改革我市

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降低来偃入户门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城市发展,吸引更多农民进入县城、小城镇定居。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可自愿登记为城市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和引进人才户口迁入条件,降低在我市投资兴办实业和购买房地产人员的登记入户和外来从业人员落户门槛,取消对投靠城镇亲属落户人员的条件限制和父母投靠城镇子女入户的限制。2008年以来,已办理农业人口转非农业人口3万余人。

(三)大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把学校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镇区中小学。按照“应入尽入”原则,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城区学校教育的权利。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建设南部宜居区和首阳新区初中、小学,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问题。

(四)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9年以来,先后完成了市中医院病房楼、120急救指挥中心、顾县镇卫生院和翟镇镇卫生院等建设项目,群众就医难问题有效缓解。2010年,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建立商都、华夏和迎宾等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城区设置1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各乡镇卫生院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已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61.5万份。实施“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药品价格总体下降30%左右;3家公立医院实行全部药品零差率销售。

(五)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城乡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低于45万元,对11所乡镇敬老院进行改、扩建。2011年投资30万元为全市敬老院统一配备洗衣机、电视、空调、蒸馍机、洗碗机等生活设施,2012年投资80万元完成乡镇敬老院“温暖工程”建设。2013年投资2000万元的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项目选址已完成,下半年将开工建设。积极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2009年我市正式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国家新农保首批试点县(市)。2011年7月将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按照“示范带动、稳步推进、规范管理、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一季度,我市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达11.45万人,共发放养老金2278.71万元。为城关镇后庄、西寺庄两村543名符合领取条件的失地农民发放养老金38.23万元。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已建设廉租住房6万平方米、1200套,经济适用住房8100平方米、98套,公共租赁住房865套。同时,加大社保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用工单位和进城农民工的参保意识,使农民工合法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待遇。

六、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市的城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不小差距。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用地手续办理周期长。城镇化建设需将农用地转

为建设用地,各项手续需层层审批,历时较长。建议:进一步简化土地报批手续,缩短土地报批周期。二是土地征迁难度不断增大。部分失地农民对城镇化工作不理解,对征地、征迁有抵触情绪,借征地、征迁向政府提出过高的收益要求,影响城镇化进程甚至社会稳定。建议:上级部门根据市场成本的变化,逐步建立住房征迁补偿标准动态机制,并做好新旧标准之间的衔接,使征迁标准能够更贴近市场实际和群众期望。三是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城中(郊)村和各乡(镇)镇区的水、电、气、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征地征迁、基础设施建设等需大量资金投入,县级财政负担沉重。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探索、扩宽补偿渠道,助推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

篇8:榆林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 土地管理存在着若干问题。首先是不能很好地规划, 在如何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常常发生矛盾。笔者发现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过程以牺牲长远的整体利益来换取近期的局部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领导不能很好地把握好整体发展的问题, 不能尊重土地开发的基本规律, 这样土地开发必然遭遇到破坏性的开发态势。我们知道土地投资周期长、投资金额大, 这应该是基本的规律, 但是一些地方急功近利, 追求经济利益的速成心态而不顾土地开发自身的规律, 盲目地追求当年开荒、当年收益的原则, 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必然会破坏整个生态环境, 我们看到不顾被开发区域的小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和土质水文环境的现象发生了, 而且对后备资源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适应性。造成了很坏的结果, 实际上是土地管理中的二律背反, 这边退耕还林, 那边毁林开荒;这里退耕种草, 那里毁果园开发的怪现象, 破坏与重复性的建设造成的不仅是人力物力的浪费, 关键是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的恶化, 这是土地开发中非常不好的现象。还有一些地方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只重视田块的方整, 而忽视对河流、丘陵地等生态景观的规划, 没有对整个自然环境的评估和掌控, 不熟悉地理地质特点而盲目开发, 其结果是短期得益, 远期受害。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域环境的恶化将逐步显现, 致使所开发的土地再一次荒芜。这是一个不能不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另外, 还存在一个人开发质量和效益的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 应该始终坚持“占补平衡”的原则, 但是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土地质量低, 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占补平衡”。《土地管理法》在确立占补平衡制度时, 对补充耕地的质量要求作出了, 明确规定:占补平衡必须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规定是规定, 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发生了这样和那样的偏差, 有的地方甚至无视这种平衡原则, 只是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盲目的开发, 只占而不补的现象很突出。不少开发整理项目为了使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能够得到及时的补充, 以满足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审批的需要, 对补充耕地的质量往往只停留在几个简单的数字上, 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地去执行开垦和所占的耕地数量和质量, 即使开发出的一些耕地也是因为项目质量不符合要求, 往往因为质量较差, 很难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 还是不是出现一边开发整理一边抛荒的现象。资源浪费而重复性的劳作不能有丝毫的效率, 这不仅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耕地占补平衡”, 而且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另外, 土地管理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关键还是人的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土地管理专业队伍素质不高, 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特别是缺乏整体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土地开发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是一个综合性强的领域, 涉及诸如: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土方工程、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农业设施工程等众多分项工程, 这就要求相关的人才必须能够熟悉这些领域, 知道这些专业领域各有什么样的特点, 这样工作起来才能更专业, 所以土地管理中需要那些具有跨行业、多学科和多技术的特点的人才加入进来。没有人才的加入, 土地管理很难迈上一个良性的轨道。最后我感觉在土地管理中还存在着投资主体较为单一的问题。政府投入的较多, 而民间投资的较少, 这是发展的瓶颈。对于土地开发整理, 应当尊重市场。根据市场原则办事, 这是国际惯例。但是就目前而言, 政府的投资存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政府在一些大的项目上发挥主导作用, 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毕竟在资金的开发上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我们知道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地开垦费、农业重点发展基金等等。如果没有民间资本的涌入, 很难把土地管理所需要的足额资金凑齐。因此需要在政策上适当调整, 应该大力引起民间资本, 这样才能把土地开发整理所需的资金很好的融入, 使得土地管理和开发步入良性循环。

上一篇:爱上作文下一篇:农村经纪人培训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