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2024-05-31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通用6篇)

篇1: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是人类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必经之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提升现代化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和新趋势,有必要在理论上、制度的创新上、政策的制定上加强研究,以保证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健康稳定地推进。现将理论界有关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

一、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目标及其内涵要求

1、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尊重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布局,促进城乡生产发展有机互补、生活水平大体相当、现代文明广泛扩展,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过程。①

2、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近期目标就是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改革农村体制机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加快城乡经济融合和一体化步伐。长期目标是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略,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事业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多予少取,努力使城乡居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②

3、城乡一体化的内涵要求

(1)从内涵上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城乡资源高效地综合利用;二是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三是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四是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

(2)在内容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包括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两个方面的核心目标。其中,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内涵是城市(镇)与乡村在产出效益上趋一致,重点是促进城乡经济要素(包括组织、资源、市场、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的多维传播和融合。实现途径包括: 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完善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城乡经济联系和优化城乡经济布局四个方面。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内涵则是城市(镇)与乡村居民生活质量趋于一致,重点是城乡居民具有同等的生活待遇和发展机会。实现途径主要包括:加快城乡社会建设、促进城乡公平发展、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 几个方面。③

二、城乡一体化的典型模式

1、城阳的新城市主义模式(1)城乡建设一体化。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从打破城乡界限入手,全面统筹全区城乡规划体系,以旧村改造为重点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将全区230个社区村庄整合为46个居住团组,城市化率达到66%。

(2)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城阳区积极推进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千户扶贫工程等涉及民生方面的56项工程,使全区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城乡经济一体化。城阳区构筑起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相互衔接、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特别是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的“一村一策”策略,加快了社区集体增收的步伐,实现了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城乡统筹的成都实验

(1)推进工业集中发展,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目前工业集中度达65%。

(2)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转变。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63%。(3)稳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3、涉县的大城区模式

(1)河北省涉县把原来分立的“四镇两厂”建设整合为城乡统筹的大城区,将主城区面积由原来的48169平方公里扩大到81142平方公里,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区功能。

(2)加强产业集聚和就业吸纳能力。涉县围绕大城区建设总体规划,在大力发挥原有工业优势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带动作用,建成了太行商贸城大型综合批发市场、温州步行街和建材、干果、农机等14个大型专业市场,吸引了大量涉县本地农村劳动力。

4、诸城的农村社区化服务模式

(1)优化空间布局,将农民纳入了“2公里服务圈”。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庄有发展潜力的原则,合理确定社区中心村和社区服务范围。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 1500个农户左右。

(2)开展“一揽子”服务,近距离服务农民。社区服务中心一般设医疗卫生、社区警务、社会保障、社区环卫、文化体育等几个服务站和1个办事服务厅。同时,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组织引导供销、农技、邮政、电讯等部门和有实力的商业企业到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便民超市、便民食堂、农资超市等,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诸城市通过打造“2公里服务圈”推行农村社区化服务,开创了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一种模式,提高了农村公共服务效益,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了生产要素配置,促进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④

三、城乡一体化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因素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中国在实行了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加深和固化城乡二元分割的各种条例、政策、法规甚至是法律,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格局。由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财政税收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投资制度等所构成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造成了城市偏向的城乡交易制度,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资源分配以及政治权利的安排等一系列关系都被扭曲了。特别是户籍制度强化了几十年的城乡隔离。

2、缩小城乡差距的任务十分艰巨。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方面,在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城乡差距也十分显著。长期以来,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明显向城市居民倾斜,城市的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而对于农村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投入相当有限,主要由农民或地方政府负担。

3、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十分突出。首先,几乎所有生产要素都想进入城市而不愿进入农村,形成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单向流动,造成城市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越来越多,而农村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越来越匮乏。其次,与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转相比,农村资金、土地等物质要素向城镇流转得更多,城乡之间物质要素的流动与人的流动不相协调。

4、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中国农地分配平均化、流转难和农业兼业化的特征阻碍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从而延缓了农业机械化、科技推广和产业化进程;而小规模、细碎化的农地经营方式又成为农业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的重大障碍,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民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经营处于严重的分散、独立状态,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难以确立,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土地供给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而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人口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留守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水平更低。建立在农村留守人口这种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之上的农村经济社会,容易

5、出现农业渐趋衰落、老年人口保障差、留守儿童教育难等问题。⑤

第二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市场分割与城乡制度分割

1、城乡市场分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城乡金融市场分割。城市经济体系不仅有发达的货币市场,而且有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城市各类经济主体提供长期资金融资渠道。而农村经济仅有少数的国有银行和资金实力有限的农村信用社。相当部分的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依赖于非正规的民间金融渠道,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筹资成本。

(2)城乡土地市场分割。城市化的步伐加快,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突出,导致城乡发展的经济矛盾也越来越严重,而被人为割裂的城乡土地市场,使得农民无法享受到土地资本化的好处。

(3)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农民难以与城市居民平等的身份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只能进入所谓的农民工市场。

2、城乡制度分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现在的户籍制度是“三农”问题的祸根,使农民阶层不能享受同等的公民待遇,处于最低的社会地位。使得城市可以无限度地榨取农村的财富和掠夺农村的人力资源,而无须负责农民工的医疗、工伤、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

(2)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总体上看,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治色彩。一是养老保险标准不同。现行城乡养老保险有三种,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上述三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不同,且同类保险中又进行分类。二是医疗保险种类较多。目前,城乡医疗保险有六种,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病统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低保医疗救助、农村居民低保医疗救助及离休人员、老干部、伤残军人医疗保险。从以上六种医疗保险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界定清晰。三是城乡居民受益不均。由于各阶层缴费比例不同、各级财政补助额度不同,造成各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受益不均。四是缺乏统一管理机制。目前,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多家分管、条块分割,缺乏统一、长效的管理机制。

(3)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现行的城乡分割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公共资源配置厚城薄乡,主要向城市倾斜。在城市实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大大优于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⑥

第三种观点认为,城乡一体化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城乡分割的财税政策,拉大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全额投资,不需城镇居民承担任何费用或劳务;而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属定额补助或补贴,还需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由于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足,加上农民自身承担投资投劳的能力极其有限,致使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加剧了城乡间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

2、财政公共支出重城轻乡的倾向,加大了城乡之间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差距。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长期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忽视,对农村积压的历史欠账较多,致使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还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城镇的水平。

3、财政支农支出偏重支持农业产业,对农村公共产品支出的比重较低,制约了城镇化的步伐。为解决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短缺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基本上以扶持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建设为主,大多投向与农村生产有关的经营项目。近几年来,虽然逐步增加了对农村道路、人畜饮水、义务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公益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等方面的投入,但在整个农村投入中所占的比重还相 当低,制约了城镇化的步伐。

4、支持“三农”的财税政策缺乏系统性,降低了财政支农的效果。财政支农资金除由各级财政部门拨付外,县以上各级农、林、水等主管部门也层层下拨资金到县级对口部门,形成资金来源渠道多、管理部门多、投入分散、要求不统一、交叉重复等现象,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大了资金管理成本,资金“漏出”现象时有发生,致使资金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5、财政支持“三农”投入缺乏追踪问效和问责机制,造成了政策走样和资金的流失。由于资金来源分散,管理制度和要求不统一,支付方式、渠道和对象分散,加上追踪问效和问责制缺失,使得一部分资金在支付过程中游离于监管之外,难以保证资金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向合理、规范地运行。少数地方政府对财政投入和农业建设项目的成效很少过问,进而造成了专款没有完全专用,甚至存在着明显的资金流失现象。⑦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思路一:城乡一体化的政策选择

第一,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破除城乡分治的体制障碍,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共同发展;消除重城轻乡的思想,发挥政府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将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纳入各级财政负担的范围,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等人为造成城乡分割的体制,为城乡居民创造平等的发展环境;建设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打破城乡之间要素流动不平衡、不协调的状态,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城镇化进程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要科学规划大中小城市布局,发展小城镇;要大力发展城乡关联度高的产业,加快城乡产业融合;要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城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要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要推动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

第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直接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县域经济,要把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推动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要促进城镇的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职业分化,增强城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建立一个包括产业发展、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县域经济综合支持体系,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第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落后的局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拓展农业功能,满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业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城乡产业之间的互动、融合;发挥城市科技资源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⑧

思路二: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市场融合与制度融合

1、建立城乡融合的劳动力市场。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引导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定和增加就业机会。

2、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市场。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经营关系要长久不变。合理安排和调控城乡用地布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坚决制止滥征滥用农地。

3、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支持开展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探索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提高农村地区支付结算业务的便利程度,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农”保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总结一些地方将宅基地及其上面住宅抵押给信用社或其他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做法,大力发展住宅抵押试点,实现宅基地及其上面建造住宅的可转让性。

4、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的切入口在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建立公司制农业。这种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营运为纽带,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这必然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5、建立城乡融合的户籍制度。国家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步伐,尽快修订《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取消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性质,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度,不断放宽准入和迁移条件,实现城乡“同是居民、同等待遇”。

6、建立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从城乡结合的立场出发,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实际并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循序渐进地扩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最终实现“国民皆保险”或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整合,使城乡居民能够平等地分享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要树立非歧视性、城乡统筹的观念,将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中。

7、建立城乡融合的公共产品制度。建设好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力度,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使农民享有同城市市民一样的公共产品服务。要积极调整农村财政的投入结构,要重新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乡村合作组织等方面的现有财政资源,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财政投入。要加强对农村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⑨

思路三:制度设计与创新

1、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打破束缚城乡居民和人才自由迁徙的户籍枷锁。应尽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按照“自由进城,自由迁徙”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取消对农民进城的不合理限制,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准迁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从而基本打通城市与农村在户籍方面的障碍。

2、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打破束缚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土地枷锁。

(1)开展土地整理和重划。依据有关政策逐步将城市规划区和乡镇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土地依法变更为国有土地,有条件的地区可直接取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形式,统一为国家所有,实行土地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确保发挥最大效益。

(2)实行土地经营权权证管理,乡镇成立农村土地经营权管理中心,推行共同经营、合作经营、委托经营等方式,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3)农业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要拓展服务范围,国家提供优惠贷款政策,以有志于农的自耕农为核心,贷给他们资金,从附近愿意弃农的小农户处购买土地经营权,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专业化、机械化水平。

(4)对符合城市规划已集中改建的农民住房用地被依法征用或市和区县政府依法确认为国有土地后,农民住宅纳入城市房屋管理,可以直接发放房屋产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允许在房产市场上流通,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可享受相邻区位经济适用房的优惠政策。

3、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一是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二是积极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实行城市化的社区管理体制。三是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扶持农村商品生产经营。四是引导和鼓励支持农户根据自愿原则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五是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实行“村财乡理”,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4、加快财政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一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二是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投入机制,全面实现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同时,设立农民技术培训专项资金,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推进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三是整合“三农”资金投入渠道,将目前分散的多渠道的政府支农资金,按使用性质和方向进行整合。四是大力支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增加农业科技及科研成果推广的投入。五是逐步完善粮食生产补偿机制,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六是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投入。要积极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5、建立有效的农村融资渠道,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基本的金融保障。一是加快改革农村信用社体制,提高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覆盖面。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应重新定位,使其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三是建立邮政储蓄资金的回流机制。四是完善农村信贷政策。五是鼓励、支持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培育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六是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降低农民生产经营风险。⑩

6、改革财政体制,加大对基层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县级政府调控农村经济社会的能力。

(1)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按照“明确责任、奖补结合、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省级财政要强化保障责任,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通过实施奖补政策,加大对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支持力度。

(2)相对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中央主要负责国防、外交、国家安全、中央国家机关运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以及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务。地方主要负责辖区内行政机关运行、公共安全,以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农林水等事务。

(3)加快形成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改进一般性转移支付测算办法。规范现有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设立新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区分不同情况取消、压缩、整合现有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完善转移支付办法,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

(4)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适当统一省以下主要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将部分适合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上移。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5)加大村级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村干部待遇,保证村级活动的正常运转。

思路四:建立和发展农民利益集团

要真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由城市单方面制定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格局。城市偏向决策机制形成的背后是我国农民权利的弱化,是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农民利益集团的缺失,使得在我国国家公共政策、经济社会制度及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缺少农村、农民利益代表的制衡,城市居民则在其制定过程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使得城市偏向的政策法规制度形成甚至不断强化。因此,只有建立起农民利益集团,增强农民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投票参政权,使农民在国家规划、政策和制度制定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知情权、话语权、参与权和决定权,形成统筹兼顾城乡利益的均衡决策机制,才能真正制定出有利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立和发展农民利益集团,首先,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素质;其次,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利益组织;最后,中央政府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政府应为农民利益集团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①吴晓林:《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两个误区及其政策建议》,载于《调研世界》2009年第9期。②⑦《城乡一体化与财税政策研究》课题组:《城乡一体化建设及其财税政策研究》,载于《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年第2期。③赵群毅《:城乡关系的战略转型与新时期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载于《区域与城市经济》2010年第4期。

④⑤⑧王新志:《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载于《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期。

⑥⑨刘根荣:《转型时期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探索》,载于《中国经济问题》2009年第6期。⑩周颖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模型及制度创新研究》,载于《调研世界》2009年第6期。方辉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机理研究》,载于《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1期。

篇2: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应是当地社会经济的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工业化后期的水平。目的是要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当地经济总量,维护生态平衡,提升本地区人民生活质量。

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2003年,城乡一体化工作在西部陆续展开。经过一年多的试点,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市行政区划分的不尽合理。由于城市区划不尽合理,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小城镇发展普遍存在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表现为人口少、面积小、设施差。由于遍地开花,乱铺摊子,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简陋,文化、娱乐、卫生等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市场功能残缺。加之城镇规模过小、功能不全、缺乏特色,必然导致对人口的吸纳力降低、对要素的聚合力减弱,制约了城镇的进一步发展。正因为城市区划不合理,限制了城市外延的发展,阻碍了城市功能的发挥, 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因素。

二、思想观念落后,影响他们融入现代社会,城乡之间的“鸿沟”需要逾越。大多数农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愿意离开辛辛苦苦耕作的土地。对于他们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的避风港,离开了从小生长的土地他们会感觉没有安全感;而且一部分人怕离开土地进城之后失去生活依靠,怕进入城镇找不到就业门路,怕转移住宅不适应环境;还有一部分人持观望态度,寄希望于政策搬迁,寄希望于政府扶持;很多的农民传统小农经济意识还很强,根据固有的经验或跟着别人跑进行生产经营,没有市场理念。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制造了“鸿沟”,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三、城乡产业长期分割,难以形成产业互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多少年来,城市产业就是发展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在农村就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这种产业发展政策弱化了城乡产业的关联性,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差,共同发展难。当前,有些地方采取大肆圈地搞房地产开发、在城镇建一些中心广场和高楼大厦等方式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些方式从长远看,不但不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城乡产业的分割。

四、总体经济实力不强的中心城市,难以帮扶经济水平低下的农村,对城市建设的引导作用不强。而且农村经济水平比较低下,仅靠经济实力并不很强大的中心城市帮扶大范围的农村推行城乡一体化,难度较大。

五、建筑设计思想不活跃,城市建筑形式呆板、色彩不鲜明、风格不突出,缺乏生机和活力。从全市建筑总的格局看,仍没有摆脱直线加方块的模式。

六、建设投入短缺,城镇发展需要突破。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筹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而绝大多数农民刚刚跨越温饱,进镇建房后资金所剩无几。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篇3: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所覆盖的对象是没有得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城乡居民, 特别是相当一部分生活来源没有可靠制度保障的城乡老年居民。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可以解除居民对养老送终的顾虑和担心, 有效保证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 减轻子女的负担, 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2012年5月7日,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召开全国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盖工作动员视频会议, 宣布从201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 计划年底前完成。

随着新农保和城居保的推广, 我国各级政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术界也进行了许多研究, 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归纳, 将我国理论工作者关于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的观点整理为如下部分。

2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与必然性

2.1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内涵

曹信邦 (2006) 提出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是指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统一。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的目标是打破城乡二元保障分割体系, 让所有的人, 无论是居住在城镇还是居住在农村, 都能够覆盖在养老社会保险制度范围内, 享有养老社会保险的权利, 享有现代社会文明的成果,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需要说明的是,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并不是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完全等同, 把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完全等同的观点不利于城乡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劳动者收入的计量方式、城乡居民生活指数等有区别,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的缴费比例、缴费方式、待遇水平等也有差异。

牛桂敏 (2010) 认为, 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凡年满16周岁以上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 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打破以往城镇、农村居民各自参加养老保险的二元障碍, 即将符合参保条件的居民, 无论户籍在城镇还是农村, 都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障制度, 缴费、待遇等城乡标准相同, 从而在保险制度上没有遗漏人群, 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2.2 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必然性

许多研究表明, 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即具有必然性。现有文献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基本上没有异议。大部分学者认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熊思远 (2003) 认为,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施的是城镇偏向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一制度导致了城镇保障过足、农村保障不足。改革开放后, 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城乡结构关系、社会价值观念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要求对农民实行“国民待遇”的现代法治原则, 这些都对我国现行的以城镇偏向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在这种背景下, 扭转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城镇偏向,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就成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顺应改革发展潮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他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 同时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时代需要。

刘昌同 (2008) 提出必须尽快实行模式基本一致、养老保险待遇可以合理衔接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使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统一协调的政策下健康发展, 以适应社会各类人员在市场经济中合理流动, 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刘军伟 (2011) 也提出统筹发展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是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理论界多数学者认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童广印、薛兴利 (2009) 指出现在已经具备了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制度条件以及政策条件。武建新 (2009) 认为, 构建城乡一体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在于:一是中央财政收入的稳健增长;二是北京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可行性参考;三是我国目前的土地政策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四是农村养老观念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农民则希望自身养老,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这些内在和外在条件已经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3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障碍分析

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亟需建立, 虽然有其实施的可行性, 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障碍, 对此,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曹信邦 (2006) 提出了体制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人口性因素、公民权体系缺乏、农民利益表达权缺位以及技术性因素等阻碍中国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的阻碍性因素。具体是制度和保障水平不同导致的体制障碍;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过大以及城乡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不同导致的经济障碍;城乡人口比例的不合理, 导致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 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下降, 制约城乡养老社会保险一体化;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需要建立在统一的公民权基础之上;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失还相当严重, 漠视和侵犯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农民利益表达权缺失阻碍中国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技术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还没有建立投保人的全国统一的养老账户, 二是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网络技术来确保对参保农民的准确的信息采集、账户的及时转移。牛桂敏 (2010) 还提出了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方式不同, 城乡基本养老社会化程度和保障水平差距大,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社会互济功能差异大等障碍。因此, 在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时, 应充分考虑上述障碍性因素, 确保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顺利运行。

4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路径

居民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必须经过一定路径才能达成。许多学者都提出分阶段分目标完成的策略, 其中刘军伟 (2011) 提出“先城市、后农村、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分三步完成:第一步, 在农村, 要力争实现国务院在《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目标;第二步, 从2021年到2040年, 抓紧实现“二元养老保险模式”向“一元养老保险模式”的过渡。政府应当在“制度统一, 待遇有别”原则指导下, 逐步统一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养老金管理与运营机构、养老金缴费及支付标准、基金投资方式等, 扫除阻碍城乡养老保险统一的制度性因素, 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机制;从2050年起往后为“城乡一元化养老保险模式”的形成期。实现“二元养老保险制度”向“一元养老保险制度”转换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政府应当在这一阶段将城乡两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为城乡一元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戴卫东 (2010) 也是提出三步走, 过程基本一致, 只是时间上比刘军伟提前许多:第一步 (2010~2012年) 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生活费代发政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农村五保户制度一起构成养老保障体系。第二步 (2013~2020年) , 到2020年前, 也就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制度定型之际, 推动以“一个制度, 多档次缴费”为特征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步 (2021~2035年) ,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35年前后, 与全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步调基本一致。

还有学者提出通过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进行过渡的方式。卢海元 (2008) 提出, 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主张通过为农民工建立个人账户制度, 优先解决他们的养老需求, 来辐射和带动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进而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体化发展。

岳宗福 (2009) 提出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不同主体参保的路径选择。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加入养老保险体系应是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 这部分劳动者只要激励性政策措施到位, 他们应该都会积极参保, 但必须明确一旦自愿选择参保就不能随便退出, 且养老保险部分缴费不足15年只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 到退休年龄后可以一次性取出。农民加入养老保险体系也应遵循自愿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原则, 具体的参保路径可以参照灵活就业人员的办法。失地农民应该由当地政府责成原征用土地者按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一次性为每个失地农民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用, 如果原征用土地者难以确定, 就应由当地政府负责为失地农民补缴这笔费用。进城务工人员有土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又可以划分为愿意放弃土地的和不愿意放弃土地的两种情况。不愿意放弃土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像农民一样自愿选择是否加入养老保险体系;愿意放弃土地的, 必须像城镇职工一样强制性纳入养老保险体系, 资金来源可以采取“以土地换保障”的办法解决, 即一方面可以由接管其土地的单位或其他农户为其缴纳一部分 (也可以由接管其土地的单位或其他农户按合同每年给付一定的金钱, 由其自己缴纳) , 缴费标准应当与城镇职工一样。

5 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

首先, 建立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系统, 必须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刘同昌 (2008) 认为只有把社会养老保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明确养老保险的内容和标准并统一养老保险形式, 才能使社会养老保险活动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第二, 根据保险学的“大数法则”原理, 覆盖面的扩大应该基本上可以弥补由于缴费比例降低带来的资金不足问题。岳宗福 (2009) 提出新的制度设计应采取“大个人账户与小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具体而言, 就是每个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规模统一设定为个人缴费工资的24%, 每个劳动者养老保险账户的结构统一设定为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全国统筹账户和养老金地方统筹账户三大模块。每个模块的规模统一设定为:个人账户为个人缴费工资的16% (个人负担一半, 单位负担一半) 、全国统筹账户为3% (全部由单位负担) 、地方统筹账户为5% (全部由单位负担) 。

第三, 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武建新 (2009) 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 打破居民的身份限制, 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目前制约我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城乡分割的居民身份, 这种状态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限制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限制的农民工的享受养老保障权利。因此, 应当打破这种分割的居民身份, 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号码, 实施城乡居民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岳宗福 (2009) 也提出新的制度应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一卡通”。即每个劳动者, 不论农民、市民还是进城务工人员, 都要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号码相关联的社保号码, 拥有一个与身份证同等重要的社保卡。

最后, 吴利明 (2011) 等提出要建立包括基础性养老保险、转移性保障和补充性保障在内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的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养老保险运行模式。

6 小结与简评

过去二元分割的城乡治理体制使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和城市有很大的区别,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养老保险制度必然会迈入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代表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待遇完全等同, 而是让城市居民与农民的养老保险是设定在同一个制度内, 能让资源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而不再受到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

现阶段的文献除了在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建立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上达成共识以外, 关于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建立的可行性、新农保未来制度设计等均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 为了应对“白发浪潮”的到来、克服城乡分割管理的弊病、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 迫切需要我国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来保障城乡老年居民的生活。关于新农保建立的可行性, 学者观点分成两派, 部分学者认为, 我国经济状况目前并不允许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与之相反, 多数学者通过测算认定,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允许建立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政治环境已经成熟。

综上所述, 对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障碍以及制度设计, 定性研究较多, 定量研究少, 这难免观点的片面化, 并不能设计出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服务于我国广大的城乡居民。我国政府工作者与学者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以尽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保障居民权益, 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曹信邦, 城乡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一体化障碍性因素分析[J].理论探讨, 2006 (5) .

[2]牛桂敏, 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与思考[J].天津大学学报, 2010 (1) .

[3]熊思远, 关于在我国建立城乡统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学术探索, 2003 (1) .

[4]刘同昌, 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再等[J].中国改革, 2008 (4) .

[5]刘军伟, 二元经济理论视角下的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1 (5) .

[6]童广印、薛兴利,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路径与战略布置[J].特区经济, 2009 (1) .

[7]武建新, 我国实行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消费导刊, 2009.

[8]戴卫东, 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路径选择[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4) .

[9]卢海元, 农民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账户养老金[J].中国社会保障, 2008 (6) .

[10]岳宗福, 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9 (6) .

篇4: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一、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发展影响的研究

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目前的很多研究都把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与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很多研究者更倾向于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所出现的问题与现象,而不是专注于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的影响与结果。

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都普遍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劳动力的转移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因素。宋智(2011)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从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既是解决“三农”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吕文静(2015)认为农民工进城就业数量逐步增多,他们对于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也是统筹城乡、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很多研究者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非但不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影响,而会为城市的工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而,由于城市劳动力的增多,工业得到发展,城市的经济也会增长。

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发展影响的研究大都关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但也有少部分学者注意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李实(1997)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率、转换农业结构、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然而,在众多的讨论与研究中,有很多研究者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对城市与农村发展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存在许多消极因素。比如,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会增加城市劳动力的失业率,与城市劳动力争抢就业的机会。同时也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破坏城市的治安增加犯罪等问题。吴仁明(2002)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村耕地面积下降,影响农民耕地的积极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新生代农民工已取代第一代农民工。这也意味着农村在逐渐丧失青壮劳动力,不利城乡发展。

二、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研究

(一)劳动力自身因素的影响

有很多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融入城市生活不是很容易。同时,劳动力文化程度低也导致他们的转移领域窄,就业空间小,只能在城市从事脏、苦、累等较为低级的劳动,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宋智(2011)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缺乏现代化生产的技术,思想观念仍然比较保守、落后,难于接受新的经济形势,对市场先机、经济意识比较薄弱。王宁(2010)认为由于城乡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失衡和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的城镇倾斜,长期以来形成了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文化教育、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然而也有研究者并不同意劳动力的自身文化程度是制约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重要因素。赵耀辉(1997)认为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

(二)政策因素的影响

在所有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因素中,政策因素的影响占很大比重,尤其是户籍制度的制约。大量研究表明,隐藏于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外衣之下的二元结构致使城市劳动力市场处于分割状态,这也加剧了农民工的社会和经济隔离。因为户籍性质的不同,同样在城市中工作,他们的机会、地位、权利已被划分开来。李培林(2003)的研究表明了制度因素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影响,对户籍制度等的改进,将促使农民工顺畅地进城务工。游德升(2015)认为城市中的政府人员常常把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同的户籍人员捆绑在一起,只提供给具有本地户籍的居民者享用,所以农民工无法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主人很大因素是因为户籍制度的限制。并且在教育制度方面,城镇教育资源有的与户籍制度是紧密相关的,有一些教育机构是不接收非本地户口的孩子,如若接收农民工子女,所缴纳的费用会比城市户口所交的费用高出很多。客观上将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拒之门外。

(三)其他因素影响

除了上述概括的几项主要影响因素外,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社会的排斥,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张红宇(2010)课题中提出,农民工进入城镇后在很多方面会与城市原住居民产生竞争关系,城镇既得利益集团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施加压力,反对给予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很容易被边缘化。吕文静(2014)认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困难,由于人为设置城乡分割障碍,城市政府对来自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采取控制措施;公平正义、城乡一体的劳动合同制度覆盖有限,对农民工保护有限。

三、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就国外而言,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并不多,国外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相对于国内还是比较早的。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第一个人口流动理论——“二元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工业部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路径,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结构理论”阐述了一个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存在着生产收入、生产率的差异。同时也证明了在二元经济结构下,由于城乡收入的差距,农村劳动力会选择离开乡村选择城市中的非农业的部门,提出了通过发展城市工业来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路径。费景汉在刘易斯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与工业两个部门应同时发展的思想,并形成了“拉尼斯—费景汉”劳动力转移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式考虑了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但是依然认为工业部门不存在失业,只要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农业部门,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还是会源源不断像城市转移。

四、小结

综上所述,关于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的调查与研究成果还是比较突出的。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与成果,对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忽略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其他条件与存在的外在影响因素,所以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并没有起到现实的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述相关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们在研究中会考虑到中国的社会发展的背景,从不同视角对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多数研究者还是比较倾向于经济学视角与人口学视角,而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并不是很丰富。很多学者较为关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城乡劳动资源分割及城市排斥农村劳动力致使劳动力难以市民化的现象,同时也很重视如何打破户籍制度、保障制度等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性因素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认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也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在以城乡一体化进程下对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中,多数都是针对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制约等问题展开的研究。然而,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劳动力所享受的医疗、福利、所享有的社会权利是否也达到“一體化”的问题却很少被关注。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而劳动力市场资源分割,二元经济结构都逐渐被打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衣”实现“一体化”了,而劳动力转移的“身体”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目前相关研究领域比较薄弱的地方,也是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关注的方面。(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通讯作者:崔永军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4-14.

[2] 解丽娟.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分析与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0(8):21-22.

[3] 宋智.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2-12423.

[4] 吕文静.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政策保障[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018.

[5] 游德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14).

篇5: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思考

专业论文

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思考

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思考

[摘 要]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城乡居民在政治地位、经济条件、发展机会、文化资源等方面存在严重不平等。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农村文化事业与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过大已成为城乡文化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的极大障碍。因而,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乡文化;一体化;农村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8-0084-02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城市相对先进,农村相对落后,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的,统筹城乡文化建设是其中的课题之一。如何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建设性的研究。党和各级政府逐渐将农村文化建设提上了重要的日程,针对当前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转变发展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文化,进一步挖掘城乡文化的潜力,从而促进城乡文化的共融,更快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精神基础。

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的产生背景和现实意义

城乡文化一体化问题源于中国现存的二元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而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已经产生了,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在当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由农业化到工业化的发展方式的共同性质。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所不同的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并不完全是由社会内部自发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政策选择的结果。当时的“城市工业现代经济由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主义所统治。传统的农村经济由封建地主所统治”。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始形成中国经济显著的二元分化。但这个过程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逐渐生成和逐渐固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在苏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确定后,由于重工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而且技术含量高,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这就需要国家具有一定的资本积累,我国当时工业比重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农业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提供积累。于是,我国工业化进程跨越了以轻工业为重心的阶段,而将农业作为重工业发展的积累主源,与此同时,国家在收入分配上实行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政策。在这一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又通过一系列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和制度以及城乡居民不平等的国民待遇,使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最终确立。1978年的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到1985年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了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起伏和波动。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根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1.1 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严重的结构畸形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关系一直未能实现均衡增长,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固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联系较以前实现了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从根本上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的城乡差距过分悬殊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已明显超出了合理的范围,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此以往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因此,现阶段必须加强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对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政策倾斜,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党的十六大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们党根据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实践经验而提出的一个基本方针。按照这个思路可以使城市和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1.2 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方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

“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以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要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包括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进步,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但是在世纪之交,“三农”问题有一些矛盾更加尖锐起来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还任重道远。例如,还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相当低,远没有达到小康水平。“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无法依靠短期的政策调整,而是需要农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新的战略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全国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建设一个惠及全国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1] 关于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文献综述

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李秀忠(2009)认为,城乡统筹必须是经济和文化的统筹,因而必须让农村拥有先进的文化、思想,进而进行文化创造,最终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高善春(2010)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朱敏(2012)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遏制城乡文化发展差距过大,扩大农村需求的根本出路。赵光元(2012)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遏止城乡文化发展差距拉大和解决农村文化建设相对不足的有效途径。刘文俭(2005)认为,“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广大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李云(2007)在城乡文化发展问题上,认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但这种相互影响可以表现为积极影响,也可以表现为消极影响,在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上,把握好城市文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对乡村文化的辐射作用,避免城市文化中的消极一面侵蚀到农村经济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对农村文化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赵家国(2012)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群众文化活动贫乏、公共产品稀少、文艺人才匮乏,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要推进战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一体化。众多学者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虽然从各个视角进行了研究分析,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应该有自己的理论结构、研究机理和方法,但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文献资料极少,存在诸多理论盲点,迄今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对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只局限于表面的统筹城乡文化必要性的论证、内容和方式的概括以及理论意义的说明,甚至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概念也有待于进行深入拓展和规范精确的提炼。总之,对于这一问题的高水平理论研究不足,大多停留在空泛谈论的层面。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面,因而,统筹城乡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应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础,并在借鉴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和属性规律从多个维度进行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索研究。

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措施

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深刻的影响莫过于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失衡。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失衡已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一大障碍,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迫在眉睫。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可以通过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弘扬各地农村的乡土特色文化。广大农村地区往往拥有大量历史文物古迹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蕴藏着丰富的旅游价值和广阔的旅游业发展前景。如果再配上现代城市的科技、资金、项目,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就可以使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进行有效的交流。二是通过各项政策措施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各级官员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逐渐改变重视城市文化事业建设、轻视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观念。地方政府在制订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坚持农村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两手抓的思想,在城乡建设规划的制订中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重考虑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要树立城乡文化均衡发展的思想,确立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还要充分考虑到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投入总量偏少、人才奇缺等各方面软件和硬件设施较为落后的客观现实,坚持在文化事业发展中政策投入适当向农村倾斜的原则。总之,要根据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城乡文化资源分布情况,来制定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三是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体制创新。首先,创新文化发展的领导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责任制及其配套的评价机制。在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要责任,制订合理的长远的地区农村文化发展规划,并且将具体任务落实到人,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当地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调动广大干部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推进城乡文化统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其次,建立针对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帮扶机制。积极引导城市居民、各社会团体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促进城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地区流动,重点支持农村文化站、图书室、科技展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娱乐节目和文化活动。再次,实现文化投入机制的创新,在有限的财政投入下,积极探索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方式,动用社会资本的力量,吸引各大中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投资兴建乡村文化组织和活动设施,经营农村文化娱乐场所,提供文化产品服务。只有在广大农村地区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才能使广大农村居民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

篇6: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

一、我区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工作开展现状

2003年我区作为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县区,率先开展了农村低保工作。重点保障农村五保户、家庭主要劳动力重度残疾、无劳动能力人员,全区保障107户、395人。2005年农村低保工作全面开展,保障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693元以下人员,保障对象233户、651人,人均补助25元。06年将农村五保户从低保对象中予以分离,每人每年600元。

近几年来,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断提高。目前,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已提高到1840元,农村五保供养保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00元。截止目前在册农村低保对象1189户、3697人,人均月发保障金85元。农村五保对象68人,每人每月补助333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之间的差异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咸秦政办发[2011]106号)。现在的农村低保标准是从

2011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农村低保最低限定由过去每年每人1600元提高到1840元(陕民发[2012]2号),农村低保现在的发放是按照定额保障的方式发放的,人均每月发放85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城市居民以货币补助形式,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秦政办发[2011]107号),城市保障的标准是每人每月320——340元(陕民发[2012]2号)。发放按照补差的形式予以发放,城市三无人员全额发放340元,人均补差每人每月230.4元。现行制度导致城市农村低保补助差距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2、城乡一体化后纳入条件确定问题。农村低保家庭以年收入作为纳入低保的条件,是因为农村居民有土地收入或种植业,养殖业收入,有一定的周期性,按月计算收入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城市低保是以每人每月收入来计算,主要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如何将两者之间有机结合,目前缺乏相应的政策依据。

3、五保供养对象的集中供养问题。区级中心敬老院是省发改委2010年立项的建设项目,总投资2457万元,占地30亩,拟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设臵床位300张。该项目已经市规划局选址予以批准,并通过国土秦都分局审核,上报咸阳市国土局,至今还未得到市国土局的批复。2011年6月,项目用地已与农民剥离,赔付已完成,地面附着物清理

完毕,围墙已砌,待土地批复到位后方能开工建设。目前我区农村五保还不能达到集中供养,现全部分散在各村供养。

三、建立城乡一体化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的建议

1、及时将失地农民中的低保对象纳入城市居民保障范围。

近年来随着我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交通建设用地的增加,部分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有的农村居民已住进小区,住上楼房,虽然名义上是农村居民,但实际已无地可耕,实际已进入居民行列,能否将我区人均耕地不足0.5亩农村居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居民待遇。

2、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

按照现行制度城市农村低保补助差距较大,两者之间差距145.4元,只有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标准,缩短城市农村之间的保障差距,是否享受城市低保还是享受农村低保将意义不大,镇办和民政部门具体操作也比较容易。

咸阳市秦都区民政局

上一篇:震撼心灵的一块钱五年级作文下一篇:网络研修成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