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2024-06-20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精选7篇)

篇1: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统筹城乡发展,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途径。

一、加快推进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已是当务之急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通过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近几年,我市积极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推动乡镇水厂改造扩容、输水管道延伸入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市自来水公司日均供水能力约为10万立方米,管网覆盖全市建成区和南海新区。完全有能力保障全市的供水。但是开发区自来水公司为主的包括部分乡镇自来水公司等小区域分头供水模式的弊端已日益明显,迫切需要按照城乡一体化供水的要求,彻底消除供水的安全隐患,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1、水源水质状况难以控制,农民群众要求一体化供水的呼声日高。小水厂均自河道取水,由于生活、工业污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水源污染状况相当严重。取水口或被住宅区包围,或离工业园区较近,水源污染更加难以控制。绝大部分水厂粪大肠菌、铁、锰、溶解氧超标,2家水厂氟化物超标。同时大多数小水厂规模小、工艺流程简单、净水设施简陋,供水水质难以保证。近些年,农民对饮用安全卫生水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由市自来水公司统一向城乡供水,就能消除农村用水的安全隐患,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

2、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整合优化供水资源迫在眉睫。

多年来,各水厂建设中各自为政,缺乏统筹规划及与其相适应的实施机制,造成重复投资,有限的建设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小而全的供水格局造成供水基础设施不能共建共享,设计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水质得不到充分保证。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就可以突破行政区域界限的束缚,有效解决资源制约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3、部分水厂发展后劲不足,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刻不容缓。大多数小水厂当初建设主要出于及时解决群众饮用安全水问题,依靠政府行政推动,主要通过集体、个人筹资建成,具有应急性和突击性的特点,较少考虑供水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规模小、成本高、管理水平低,难以做到良性运行。同时,由于早期铺设的管道材质低劣,施工安装不到位,管道基础处理不当,经过多年的运行后,管网漏损率普遍较高,而且水压难以达标,给水厂的日常维修保养和及时抢修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不少水厂后期维护的必需投入和经营效益不佳投入乏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依靠规模企业的管理手段,就可以有效改善各乡镇的用水环境,优化地方的投资环境,保障各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城乡统一供水相应滞后,推进一体化供水势在必行。

坚持集中集约集聚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民生为本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先争优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全市上下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村庄整治、城乡公交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乡一体化供水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单纯强调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而对饮用水安全卫生标准关注较少,虽然早在2001年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目标,但是项目实施进展较慢,已经远远落在了其它地区的后面。据我调查:浙江省在城乡一体化供水工作中走在最前面,比如绍兴市在2001年就对市区农村实行一体化供水;萧山区在1990年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早1999年城乡一体化供水已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平原乡镇,到2002年对南片山区可通水的村也实行了一体化供水;嘉兴市目前已完成了市区3个镇的一体化供水,到年底可完成5个镇,计划到2010年全面完成;桐乡市在2005年完成了7个镇的一体化供水的基础上,目前已全面完成一体化供水任务。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是生活质量要素的第一要求,也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就应将城乡一体化供水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加快实施进程,切实改善农村群众的饮水水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二、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城乡一体化供水是一项造福于民、恩泽千秋的实事工程,要使工程顺利推进,必须客观正视、着力解决有关技术层面、体制层面、资金层面、社会层面的相关问题。

1、关于区域供水模式选择

实施区域供水与城市供水经营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供水范围延伸到了乡镇,从我省其它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的经验来看,推行的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统一直供模式。由市自来水公司对乡镇用户直接供水、直接管理,并按照中心城区相同的价格直接向用户收取水费。该模式要求市级供水企业前期投入大、日常管理要求高。二是分层转供模式。由市级供水企业将水输送到乡镇,通过总表计量,按统一价格批发给小水厂(供水服务站),再由小水厂(供水服务站)向本区域内用户零售自来水。该模式继续由乡镇水厂对乡镇以下管网实行管理,对市级供水企业压力较小。但小水厂的效益可能降低,也有可能擅自制水,形成混供水。

2、关于小水厂资产、人员的处置。

推行城乡一体化供水必然涉及到市自来水公司与小水厂的关系处理问题。现有乡镇水厂权属性质多种多样,建成时间与经济效益状况各不相同。上下各级必须围绕一体化供水的目标,综合采取行政、经济、法律、舆论等手段加以推进。区、乡镇政府要积极做好水厂间的协调工作;要明确供水管网无论谁建设,统一划归市市自来水公司管理;二级批发供水的,要参照天然气上、下网的方法,对价格介入审查,维护好双方的利益;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安全饮用水的宣传报道,营造推进一体化供水的舆论氛围。要坚持有序推进、有情操作,兼顾收购后乡镇小水厂的利益。小水厂节余资金仍留在各营业所,用于所在区、乡镇管网建设和改造;小水厂的安装队仍然保留,改造和维护保养管网可优先安排其施

工;小水厂的人员由各营业所安排工作,确保人员稳定,职工退休或内退可参照所在区、乡镇统一政策执行。

3、严格依照一体化供水规划执行。

有关部门应在前几年开展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变化了的情况,对规划作进一步论证修改,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使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完善后提交市政府批准实施。根据《城乡一体化供水规划》确定的方案和任务,制定出具体实施计划,不断优化供水管网方案,加快推进一体化供水设施建设。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严禁随意调整项目,对不符合规划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立项,一律不得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各级财政不给予任何贴息补助。对用水需求上升较快,供需矛盾日趋明显,水质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在近期新上马供水设施项目的乡镇,按照“统一规划,先急后缓,分步推进”的原则,优先立项,集中力量,提前推进,切实避免重复建设,杜绝新的投资浪费。

4、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

城乡一体化供水具有社会公益的属性。政府每年应从财政上安排一定资金,或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配套费,专项用于城乡一体化供水设施建设。明确小水厂的闲置土地拍卖所得主要用于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通过对项目进行包装,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争取国债和上级专项补助或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项目用地作为公益性建设用地,经批准可以行政划拨,纳入当年建设用地计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一体化供水工程需要架设输电专线的,只收取成本费,其运行电费给予优惠。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农村居民用水,短期内实行城乡差别政策,不收取污水处理费,但要根据水源状况、供水成本以及群众承受能力逐步调整,分步到位,最终实现同网同价;实施对居民生活用水采取阶梯收费的办法;使水价问题不致以成为供水一体化的障碍。

2011

委员蔡长青 年4月8日

篇2: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如棉花、油料等生产费用高,使得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改变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具体措施:

一、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二、积极推进全民创业,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三、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四、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广开劳动就业门路。

五、农村改造应符合长期经济发展和拉动农村消费的需要。

六、农村改造应结合地区实际、有利于能源资源整合。

七、农村改造应有良好的融资渠道和政策保障。

第一阶段我们要首先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

第二阶段在拆迁前应对所有拆迁户进行“补贴”,以利益化

导向从而使拆迁公平合理顺利地进行。

第三阶段新区建设的融资。

篇3: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一、组织推动,科学引导建设

当地市政府应成立一个专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一套健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机制,充分发挥市政府的带头作用,有效协调、组织各方积极配合工作,保证做到“四到位”,也即是思想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及措施到位。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应包市长、分管副市长、财政部门、水利部门、交通部门、国土部门等管理者以及各镇负责人,其中市长、分管副市长应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商讨会议,共同分析、讨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调研,最终讨论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同时,应加大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的督查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比如周检、月检,每季度进行通报,半年进行一次评比,每年进行总评,确保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同时应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由市里统一组织实施市区到镇村所有用水户的水表,包括水表井和水表,坚决不向老百姓随意收取任何费用,尽可能减轻群众的生活经济负担,使群众认识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是真正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而且对于城乡用户居民的水价应执行“同网同价”制度。另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关于镇村水厂人员以及资产的处置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市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明确规定各个镇村关于水厂处置的主要责任人,专门负责镇村水厂人员、资产等处置共奏。在处置镇村水厂后,由市水投公司统一管理所有资产。而且,每一个镇村应做好青苗补偿、征地拆迁等协调工作,确保加压站、管网建设等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确保组织实施的科学性,加快建设步伐

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整体的工作思路,根据工作要求制定科学、有序、系统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做好区域供水主管道、镇村水厂处置、加压站建设等重点工作,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的快速、有序开展。总体而言,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是实现市镇联网,一个水源,两个水厂建设,所有镇、区、港、村、户供水都以市区为供水中心,通过两个水厂将市区的自来水送到整个市区的家家户户。同时,应建立必要的城乡安全供水系统,主要以地面水环网供水为主,而以区域联网供水和地下水供水为应急供水,确保分片供水到镇供水的安全性。其次,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百日竞赛”、“抢工会站突击月”等活动,市政府应和每个镇以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签订具体的工作目标责任状,确定具体的工作任务、时间节点,而且成立专门的工程建设督查小组,做到月月查,家家查,全力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工程的建设步伐。

三、实现组织机制的创新

应实现管理体系的创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管理体制应实现统一的管理体系,由一个部门牵头,由一个领导负责分管,由一个单位负责实施,这样有利于明确各方的工作职责,促进工作任务的落实。当然,市政府应作为主导方,统筹安排整个工程建设,市政府应加大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的资金投入,通过银行贷款、企业筹资、向上争取等多种方式来筹备所需的建设资金,并且设立专项建设资金,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市水利局应成立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具体负责区域管网、加压站、镇村管网等投资建设以及具体的管理工作,实现集中水务、运营、建设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其次,因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涉及范围较广,工程战线较长,很出现很多矛盾,关于镇村水厂的经营权、产权较为复杂,因此有必要明确主体责任,协调水利主管部门、各镇村、各部门等各方责任主体通力合作,全力配合,共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用水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市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市政府的带头作用,动员、协调相关人员积极投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中,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尽早解决农村居民用水安全问题,更好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民,刘吉贵,马云峰.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实践[J].饮水安全,2014,9

[2]李肖亮,刘婷.城乡一体化供水中镇村供水建设经济分析——以江苏典型小城镇供水规划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2(12)

[3]马洪涛,张卫红,杨东方,乔焕新.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市供水规划方法研究——平谷新城供水专项规划[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06)

篇4: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根据市政协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的工作安排,8月5日至9月5日,由市政协副主席马文建带队,农村委牵头,各专委配合,组织28名市政协常委和委员,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专题,分两个阶段分别深入到市规划局、市农业局、市发改委、市广电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设局等市直18个有关部门以及平定县、盂县和郊区三个农业县区的9个乡镇、30多个村,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期间,分别召开了3次由委员参加的、3次由县(区)领导参加的、15次由市、县(区)部门领导参加的和9次由乡(镇)、村有关领导、文化站、学校、卫生院及部分农民代表共同参加的汇报会、座谈会。通过走村进户、个别访谈、实地查看、汇报座谈等形式,广泛了解情况。总的来看,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指导思想已经明确,目标任务已经确定,正在扎实有序地推进,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不容忽视,各方面的工作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大。

一、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探索

我市多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首先,典型示范,以推动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狠抓文明生态村镇的创建工作。

2004年7月,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全市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累计创建301个高标准文明生态示范村,31个试点村和71个重点推进村.全部完成了“四化四改”和“五个一”工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村镇建设模式,基本实现了“一个突破、一个提高、二个促进”。

其次,突出重点,以“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健全新保障、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建好班子”的“五新一好”为工作中心,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是着力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狠抓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实施“35155”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工程和“3+2”富民产业工程,积极做强畜牧、干果、蔬菜三大优势产业,发展生态林业、小杂粮两大潜力产业,大力实施“培育骨干企业、确立成长工程、狠抓项目建设、发展园区经济、加大技术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六大战略,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第三产业全面提速。2007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57.6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24元,同比增长14.1%。

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市农村公路在册里程达到4686公里,村村通硬化路率达98.3%,村村通客车率达到了100%,行政村的通达率达到了96%;饮水解困再上新台阶。“十五”期间,全市共建成各类人畜吃水工程881处,累计解决了856个自然村、28.9万人、1.62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截止2007年底,全市已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89处,解决150个村、6.4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2%;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市累计完成各类造林30.55万亩,完成通道绿化1028.7公里,园林村250个,绿化覆盖率达到23.1%;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实行同网同价;“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等便民工程,拉近了城乡距离,农村的信息化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农机、农村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发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05万千瓦,机耕面积60万亩,机播面积40万亩;累计发展农村户用沼气5003户,秸秆气化炉20183户;农村信息化“村村通”试点工程——农业科技信息网在平定县全面启动。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了市气象防灾减灾综合指挥中心,初步形成了人工增雨和防雹体系。

三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有序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教育事业有效推进。“十五”期间共投资1.38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75万平方米。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部免除了农村和农业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寄宿制学校学生住宿费,三个农业县区已有99所学校、3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用上暖气,对农村学生实行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生活补助,全部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投资2588万元对32个乡镇卫生院、601个村卫生所进行了改、扩、新建和规范化建设,全市共有58.36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24%,参合农民最高补偿金额达到3万元,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农村五保对象实现了按标尽保,应保尽保,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开展,“福星工程”全面实施,新、改扩建农村敬老院23所,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2600元;扶贫攻坚取得新突破。整体移民搬迁56个村、6180人,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四是扎实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和民主管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协调发展。首先,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组织科技大集、送书下乡、送文艺下乡、农民体育比赛等活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实施,数字化电影、数字化电视走进农村。着力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广场、街心公园、图书馆、体育场等文体设施。其次,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开展“三级联创”、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和“五个好”党支部活动,对全市乡镇书记、乡镇长、农村党支部书记和71个重点推进村主任进行了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公开选聘了700多名大学生村官到基层任职,抽调68名副县级后备干部组成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分赴全市32个乡(镇),驻点开展新农村建设帮扶和指导工作,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展顺利。同时,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规范议事制度,突出村务、财务公开等关键环节,保障了村民的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第三,紧紧抓住我市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唯一试点市的大好机遇,着眼“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加强领导,制定意见,编制规划,稳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2007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使其成为指导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纲领性文件。制定了《阳泉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完成了阳泉市城乡一体化规划方案展版、沙盘模型以及多媒体专题片,召开了全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

二、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问题与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影响和制约我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认识问题、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问题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要进一步深化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的认识

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意义。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乡镇都要尽快成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机构,在资金、人员、办公场所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实施意见》落到实处。同时,我市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唯一试点市,应当积极向省里争取税收的省、市分成比例调整向我市倾斜、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税收减免、允许农村宅基地作为资本形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及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的教育、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尤其是要针对我市没有享受全省贫困县、“两区”开发优惠政策的实际,积极主动地争取省里农业、农村方面投资向我市倾斜。

(二)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努力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1、进一步摆正位置,突出特色,努力使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实现产业化。

——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基本农田,进一步研究扶持粮食生产诸如化肥、农药等农资补贴的政策措施,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使种粮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加快发展小杂粮基地。在稳定发展谷子、马铃薯、莜麦、荞麦、玉米等品种生产的同时,应大力发展甘薯生产。三是继续打造“青红牌”等品牌优势,在平定和郊区重点发展红富士苹果和以油桃、红提葡萄、凯特杏等品种为主的小宗水果,盂县努力建成酥梨集中产地,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使水果生产有一个大的发展。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推进农业经营企业化。一要在继续把田园乳业、大寨饮品、鸣凤食品和三来食品等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小杂粮加工,特别是要发展肉牛、生猪等畜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增强对农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带动力。二要加快推进种养大户向农业企业转变。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

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上下工夫,大力发展专业乡镇、专业村、专业户,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尤其要加快培育种养殖大户,并对种养大户给予政策扶持,使之逐步由种养殖大户转变成为种养业企业,提高规模效益。三要组建或引进培育一批大宗农产品的营销公司或配送公司,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和配送公司。四要加速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农业外部增收途径。要认真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配套资金落实不够和不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加大“阳光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广辟农民就业渠道,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切实改善农民外出务工环境,实现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围绕我市畜牧、干果、蔬菜主导产业的发展,着力抓好畜禽良种繁育、优质核桃栽培管理和疫病防治等体系建设,加快先进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要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重点围绕粮食、蔬菜、核桃、水果、肉、蛋、奶类等优势农产品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以产地认定、产品认证、过程监测、市场准入等手段为突破口加强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创新,把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乡镇企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一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扩张。大力实施“升级、规范、推进”战略,着力抓好白泉工业园等4个市级重点工业园区的升级,尽快规范南娄工业园等6个县级重点工业园区的发展,加快推进西上庄新型能源工业园等5个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使它们成为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煤炭企业转产、发展现代工业,助推农民增收的产业基地和接替平台。二是在企业规模上,要在做强做大的同时,还要抓住小的,大力度膨胀乡镇企业总量,不断提高质量和效益。要注重挖掘我市传统产品诸如沙锅、“任”字牌铁锅等传统特色产品产业的开发,使我市小有名气的品牌特产形成群体产业;要注重开发千家万户能参与的以手工业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注重积极扶持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小作坊、小企业等加快发展;要坚持“放胆、放手、放宽、放开、放活”的原则,动员和引导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定经验和有一定实力的乡土人才,创办、领办机制活、投资少、见效快、有市场、好调头的小企业;要注重各种不同类型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特别是注意小规模、小批量、小品种、多门类产业产品生产经营中的经济组织形式建设。对小建筑、小加工、小运输和小养殖企业,除个体经营之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创建不同类型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合伙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以此种种办法,膨胀乡镇企业总量,多形式增加农民收入。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搞活农村生产、生活市场,繁荣农村经济。

依靠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广阔的前景。对此,一要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要按照“六统一”的要求,对全市农资经营网点进行连锁化改

造,形成公司+连锁店+综合服务社的配送模式,充分发挥供销社、农村“三站”等原有供应网点资源,推动其加强联合,开展农资和农技专业服务,构筑农资经营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经营要培植城市市场的龙头企业,依托基层网络,向农村市场延伸,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二是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连锁超市、“农家店”的建设步伐,新建和改建规范的乡镇超市和村级农家店,努力扩大乡镇超市和村级农家店的覆盖面,以方便农民生活需求。三是把现代物流、商贸流通、旅游、信息服务作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科技服务、中介服务、餐饮住宿、健身产业、社区服务、市政与公共服务等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求。尤其要加快面向农业的生产、销售、科技、信息、金融以及农村生活服务业,为增加农民收入开辟新的增收空间。

(三)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强化公共设施建设,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仍然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问题。

1、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对“三农”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资金比重。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以逐步实现城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和基本服务为目标,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建立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农村建设的机制,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社会力量,广泛地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之间各种资源要素的相互流动,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仅成为政府行为,而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2、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要巩固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果,加大养护力度,制定发展规划,形成布局合理,畅通便捷,优质高效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加快农村公路等级化建设,尽快实现县县高速路,乡乡沥青路,村村水泥路,户户硬化路的目标。二是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进程。继续大力实施“六大造林”工程,巩固创建园林城市成果,形成城市、乡村和农田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生态环境体系。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处理制度,减少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对农村的污染,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三是要把农田整治和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加强对现有项目和资金的整合。加强统筹协调,统筹编制基本农田建设规划,确定建设任务和开发治理的重点区域,把水利建设、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项目向规划确定的重点区域布局,将各相关项目资金拼盘配套实施,集中成片地整体开发治理农田,并完善水利排灌和道路配套网络,通过部门的合理分工和相互配合,真正实现“建设一片、见效一片、致富一片”。四是要集中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有效整合部门资金,还要积极探索吸引社会

资金和农民投资开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办法,在明晰产权的同时,开展有偿服务。同时扩大城市骨干供水工程覆盖面,力求“十一五”末基本解决全市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提高到90%。五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按照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的思路,不断加大城乡水、电、气、热、信息网络等工程项目建设,把现代化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排水和信息网络向农业县区延伸覆盖。

3、继续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一是以全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制订城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打破城乡教育分割格局,建立城乡优质资源共享的教育体制,特别是要研究制定城乡师资优化配置和相互整合的办法,加大城镇教师服务农村教育工作的力度,鼓励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尽快提高农村教学水平。二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以及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整合力量,实行农村文化“多元共建”和一个服务点具有多种功能,提高文化建设的整体效益。三是以居民健康为目标,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医疗救助和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基础设施建设,多方并举,不断提高农村医疗队伍整体素质。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尽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尤其要关注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社会保障,通过“政府出一点、集体拿一点、个人缴一点”的办法,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障覆盖面;要继续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全面实施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范运作,提高标准,核编定岗,落实人员,开展市级资金统筹的试点工作,加强合作医疗电脑网络化管理,加强购药管理,积极探索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研究制定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无障碍进入合作医疗的具体办法,努力使农民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

(四)要加快推进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

篇5: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对策建议

近年来,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日益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多次重要讲话更是指明了当前和今后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明确了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去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要把重点放在“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土地整治目标、任务和工程布局上。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我市紧紧抓住了这一有利契机,提出了以建设优质、高效、生态、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打造哈尔滨市半小时现代农业经济圈为目标的哈尔滨市郊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该项目可解决我市中心城区鲜活农副产品和蔬菜供应的问题,可改善阿什河等流域生态环境,是造福全市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对于更好地解决我市“菜篮子”工程问题,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及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于我市周边土地开发利用比较早,未利用地少,郊区均未达到国家要求的新增耕地率5%的立项标准,一直以来我市未被列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重点。因此,我市在土地整治方面起步较晚,缺乏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操作体系尚未形成,而该项工程5年内总投入60.53亿元,整治面积达225万亩,横跨我市6区、2县(市),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利益协调难度大,特别是当今的土地整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已不仅仅是单个土地整理、开发或复垦项目的简单累加,而是区域内各项用地的综合考虑和统筹兼顾,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可以预知和不可预知的困难,如何稳步开展好如此重大的项目工程是当前市委、市政府急需破解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就推进该项目实施中需要着重处理好的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着力统筹谋划 加强机制创新

为确保该项工程5年内如期完成,真正建设成“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必须在统筹谋划的基础上加强机制创新,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长效的规划驱动机制。土地整治规划是土地整治工作的纲领、依据、重要支撑,是确保土地整治统筹布局的前提。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前瞻和指导作用。因此,我市应高度重视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土地整治规划体系,积极引导项目区所在区、县(市)参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全过程,建立并完善区县(市)、乡(镇)及村的三级监管体系,尽早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地。编制规划要立足实施、重在落实,确保可行,要在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同时,要确保规划的强制性地位,建立有效的规划效能监督机制,加强规划监督检查,避免重规划、轻实施,使规划失去其价值。切实发挥规划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作用,维护好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建立完善的部门协调机制。土地整治涉及多个部门,关系多方利益,组织与协调工作极端重要,必须依靠政府主导,才能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形成多方合力。而土地整治中打破部门界限实现“部门协同”是一个大难题。对此,我市必须坚持政府牵头下的多部门协同运作,运用和整合各部门涉农的政策和资源,结合形势变化和任务要求,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项目建设中的领导、组织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国土搭台、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集中力量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该项工程。

3、建立刚性的责任考评机制。明确市政府为该项工程的责任主体,为该项目负总责,项目区所在区、县(市)为该项目工程的实施主体。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将该项目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并作为各级政府领导任期内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每年依据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具体实施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和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先易后难、择优实施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市政府要加强对该项目的监管力度,健全集中统一、分级负责、全面全程的监管制度,坚决杜绝项目推进过程中标准执行不力、工程进度较慢、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的发生。在推动该项目实施中各相关部门出现的推诿扯皮、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管理混乱、不按照规定完成任务或项目建设质量差等问题要坚决予以行政问责。

4、建立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该项工程的监测监管系统,及时全面掌握该项目的建设动态。推进该项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实行项目基础信息备案和动态跟踪监管制度,对该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和验收全程监管。建议项目实施过程中推行季报、年报和快报制度,定期收集汇总工程实施信息,并逐级上报,确保各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建设动态。建立健全该项目的追踪问效机制,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加大对项目实施建设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该项目的招投标管理,规范招投标信息公开、资格审查、评标等工作,确保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加强资金绩效评价与管理,强化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加强工程监理,在充分发挥专业监理单位监督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群众义务监督员的作用,确保工程质量。加强耕地质量评定和监测,确保整治后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加强该项目的廉政建设和市场管理,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和施工队伍管理等等。

5、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在开展土地整治过程中农民的权益保障,是决定整治工作成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这不仅是因为农民是土地整治工作涉及的最大利益群体,更主要是因为农民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吸纳公众的参与,特别是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和话语权,实实在在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项目在建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基层党委、政府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项目区所在村党支部和村干部的战斗力和号召力,针对项目区涉及耕地补偿和权属调整等问题,项目实施中应及时向公众公告项目的基本情况、规划设计方案、招投标情况、土地权属调整、补偿政策等相关事项,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征得大多数村民同意,并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凡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权利调整的,必须取得相关权益人的一致认同,依法保护农民的财产收益权与处置权。只有广泛依靠基层组织力量,才能使项目实施更加科学,工作进度更加可行,建设成果更加突出。

6、建立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项目区所在区、县(市)政府应当鼓励引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要求,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等发展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为土地流转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对需要流转的承包经营的土地,要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确保集体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同时,建议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适时成立农村富余劳动力服务中心,免费培训农民其他技能,以此解决流转土地后农民的后顾之忧。

二、夯实工作基础 优化实施环境

在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中,除了在整合资源、统筹谋划的基础上加强机制创新外,笔者认为夯实工作基础,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同样不容忽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环节也应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

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设立宣传日、宣传栏、宣传册等手段,形成强大的自上而下的宣传态势,加强对该项目工程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建设内容的宣传,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积极配合和参与该项工程的各项工作,营造项目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全市各级各界各部门不断增强土地整治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积极主动投身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项目建设中来,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加强管理、规范指导,推进专业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土地整治专门机构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土地整治专业技术队伍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益土地整治,促进土地整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市应加强土地整治专业教育,积极引导和鼓励在哈的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设土地整治专业和建设重点实验室。加强土地整治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开展针对土地整治中所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的重点研究。加大基层土地整治人才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健全土地整治从业人员上岗认证和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切实提高土地整治管理和技术人才的专业素养。适应土地整治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全面提升我市各级土地整治机构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增强土地整治相关业务工作、项目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能力。此外,在项目推进中,还要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加大技术指导和审核把关力度,提高工程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建设任务如期保质完成。

3、着眼长远、注重长效,跟进完善相关的法律规章。各国土地整治管理最能体现土地整治复杂性的环节是各种权利人的利益协调和平衡问题,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机制保障。但目前,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还没有涉及,全国各地的土地整治工作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市在组织该项目实施中,对涉及的土地确权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维护农民权益等现实性问题,以及各类倾向性、非常规性问题,要积极探索,及时跟进研究,总结经验,化解矛盾,转化成果,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做好土地整治的法制保障,从法律上解决支持和维护大多数人的土地整治权益问题。

4、规范操作、严控慎防,发挥财务验收的增值功能。在严格资金管理的同时,建立健全项目会计核算和内部稽核制度,对项目资金实行全过程的财务管理与监督;严格项目资金竣工决算,规范项目的业绩考评和追踪问效。此外,要充分发挥财务验收的鉴证功能和咨询功能,从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验收资料信息中揭示项目与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其他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正确决策提供借鉴和依据,提供相应的财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5、完善制度、发挥效益,加强土地整治项目的后期管护。土地整治的后期管护是实现土地整治工程综合效益长期发挥的保证,也是对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保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建设与管护并重必将是未来土地整治工程开展的趋势。目前我国对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模式的研究不多,而土地整治后期管护方面也缺乏相关的制度规定,为了实现土地整治工程综合效益的长期发挥,我们应不断提高对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项目后期管护工作列入重要日程,落实责任,明确任务。项目区所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要加大土地整治后期管护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农民认识到土地整治后期管护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开展好土地整治后期管护工作是一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问题。在后期管护方面我们应参照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通过对落实明确的管护主体、建立完善的土地整理工程后期管护制度、建立后期管护主体各级责任制度,理清各主体的权、责、利。可以建立以农户为执行主体、村委领导、国土局监督的管护体系;参照某些地区先进的经验,开拓多方面的管护资金筹集渠道等后期管护的机制研究是顺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的有效方式,建立土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土地整理后期管护制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第一,应该在工程竣工后及时的层层签订合同,第二,由于土地整理后期管护客体的差异,可以建立各单项工程管护制度,分别对耕地保护、农田水利设施保护、道路工程防护和农田防护四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制定管护制度和规定;第三,设立后期管护的奖惩制度,加强管护的积极性,减少违法管护行为。后期管护引入市场机制。

篇6:关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领导为我们提供了此次学习交流的机会,下面我就城乡一体化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不妥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同志们批评指正。

目前我国对城乡一体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指城乡融合。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县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水平为目的,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加快城镇化为核心,以加快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着力点,通过强化创新机制,大力实施三个集中(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三个延伸(即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向农村延伸),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共享现代文明;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9.61亿元,同比增长14.7%;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33.76亿元,增长51.87%;完成财政总收入

2.37亿元,增长48.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1亿元,增长56.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681元,增长22.8%;实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653元,增长15%。;“五大”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新农保试点、新合疗、城乡低保、一二类残疾人补助等惠民政策规范运行,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经济建设的新成果;完善了政务、企务、村务公开制度,保证了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城乡居民民主意识逐步增强。选派了大学生村干部到建制村任职,为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还不大。目前我县的经济总量在全市仍处在较后位次,经济发展是在较小基数上的高位增长,经济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实力还不强;二是经济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资金、土地、环保等瓶颈制约依然存在,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有效扭转,循环发展任重道远;三是财政增收压力较大。财政收入虽然稳定增长,但骨干财源不稳定,收入结构不合理,财政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四是带动能力小,城市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五是农村环境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脏、乱、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农村绿化、饮水、就医、上学、交通、居住、娱乐等方与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1、加大推进力度。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强化对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的领导,要像抓工业、抓招商一样抓城乡一体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废除影响城乡一体化推进的政策制度,破除机制、体制制约,建立考核体系。建议建立一套城乡一体化推进情况指标考核体系,奖优罚劣。加强对城乡一体化推进情况督导检查,确保顺利

推进,取得实际效果。

2、科学制定规划。科学制定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制订城乡产业建设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金融一体化、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等配套政策,并将规划与政策措施通过人大,以法制的形式约束执行。

缩小城乡收入差别是促进农民转入城市的一大动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吸引广大农民进城;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是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力量,城镇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吸纳农民进城的能力;食品加工业使农业生产摆脱了只生产原始产品的框框,拉长了生产链,增加了农业产值,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一方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寻找新的就业出路,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途径。因此农业产业化既为城镇化提供了人力资源,又为这些人力资源转移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3、抓好以城带乡。组织领导、专家及具体工作人员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如何发挥城市的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探索城市工业、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带动农村同行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研究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新举措。统筹抓好新区开发、老城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沿街综合整治和城乡结合部整治,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4、提升人口素质。提升人口文化素质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文化素质有时比经济的意义更为深远。城镇化的内涵,不仅仅是指造几幢高楼大厦、修建几条宽敞道路,更重要的是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开放。使日益繁荣的农村,在生活水平、生活观念、消费方式上都越来越向城市靠拢,文化素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成为决定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尽快提高我县劳动者的素质。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提升现有农民文化技术水平,保证使农村孩子受到义务教育及职业技术培育,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备足后劲。

5、繁荣农村经济。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还需要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

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繁荣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需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建立乡镇银行,扶贫基金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篇7: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一、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1、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宜昌城镇化率由41%提高到48%,年均提高1.4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及推进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能力明显提高,五年转移农村人口近30 万人,全市城镇人口达到200 万人,2010 年市域人口变为净流入。

2、城镇体系不断优化

初步形成了以宜昌主城区为龙头,县(市)城和中心镇为支点,沿江城镇为纽带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主城区加快做大做强,常住人口由74 万增加到123 万,步入特大城市行列;宜都、当阳、枝江3 个小城市发展加快,外出人口呈现回流趋势;远安等5 个县城和枝城等60 个建制镇综合功能进一步提高,农村新社区和中心村建设加快。

3、城镇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宜昌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 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 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等主要城建指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率先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城市第73 位。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秭归、兴山新县城和宜都市相继荣获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和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安福寺镇等6 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行列,枝城等9 个镇成为全省重点镇,夷陵区龙泉镇等10 个镇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涌现出了龙泉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明星镇,问安关庙山村等一批环境优美的中心村。

二、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按照世界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 美元时,城镇化率会超过50%,达到55%左右。2010 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500 美元,城镇化率为50%;宜昌市人均GDP接近6000 美元,而城镇化率仅为48%,可见宜昌的城镇化落后于平均经济发展水平。

2、城镇结构规模不够协调

现在宜昌主城区常住人口虽然达到123 万人,但低于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平均规模(2008 年为130 万人),与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要求差距巨大(2015 年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要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 万人)。主城区规模较小,制约了集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充分发挥,导致对资本、人口等要素的吸引有限,对宜荆荆及鄂西南地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与“宜荆荆”中心城市、鄂西南核心增长极的定位要求差距较大。

3、制约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的各类因素客观存在

一方面,宜昌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对建设用地、资金等核心要素的需求急剧扩大。与此同时,核心要素的供给量总体偏紧、使用成本急剧增加,导致城镇化推进难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现行体制机制制约了城镇化加快推进。一是城镇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城镇建设投融资渠道受限;二是政策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土地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加快转移;三是乡镇一级建设管理机构缺失,村镇建设管理乏力。

三、加快推进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1、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新型工业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强工兴城、城乡互动”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城镇扩容提质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优化城镇结构和空间布局,增强城镇综合实力和承载力,促进城乡互动共进,推动宜昌跨越式发展。

(2)总体目标。城镇化水平全面提升,到2015 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4%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显著增强,五年共新增35 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城镇布局进一步优化,“一主一带两圈五级”的城镇体系基本构建;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主要城建指标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

2、聚集产业,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1)做大做强产业园区。坚持以新型工业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产业集聚带动农村人口转移的发展思路,发挥沿江综合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以长江为轴线,以开发区园区为载体,深入推进沿江突破、跨江发展,推进产业布局向沿江集中、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打造要素集聚、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沿江百里经济走廊。以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统筹推进“一区六园”建设,打造宜昌高新区深圳工业园、白洋工业园、生物产业园、磁电子高科技产业园等四大千亿级园区,宜都、夷陵、当阳、枝江等四大五百亿园区,支持各级各类开发区园区加快发展。

(2)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打造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食用油等六大百亿产业,支持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发展精品名牌;加快农产品原料基地和加工基地建设,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依托和放大长江三峡旅游品牌优势,加快平湖半岛旅游新区、龙盘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央视动画宜昌动漫体验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清江民俗生态文化旅游板块,打造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挥综合区位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把宜昌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3、优化布局,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1)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按照“集约发展、布局协调、结构合理”的总体要求,实施“1125”城镇空间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一主一带两圈五级”的新型城镇体系。“一主”即宜昌主城区;“一带”即沿江城镇带;“两圈”即以主城区为核心、以江南翻坝高速公路和三峡专用公路等为外环,以沪渝高速公路、荆宜高速公路等为纽带,带动周边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五级”即1 个主城区、3 个副中心城市、5 个县城和若干个重点镇、一般镇。

(2)大力培育中心镇和特色镇。优先支持县域中心镇发展,集中打造特色资源镇,使其成为接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节点。遵循城镇自我发展内在规律,根据经济基础、历史延续和辐射功能,每个县(市)域要建成1 至3 个综合实力突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健全、特色明显的中心镇或特色镇。“十二五”期间,选择20 个重点中心镇,实施扩权强镇,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按小城市规模和标准建设,使其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副中心。

(3)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和中心村建设。编制和实施县(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充分利用土地整理、农村环境整治、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以中心村为重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抓手,搞好村庄建设和农村住房建设,促进土地节约、资源共享,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4、强化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1)加强城乡规划调控和引导。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制定宜昌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修编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村庄发展布局规划,加快形成宜昌城区—县城—建制镇—中心村—基层村五级城乡规划体系,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全覆盖。

(2)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为抓手,统筹城镇功能设施布局和建设。主城区坚持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并重原则,以骨干道路类、配套设施类项目建设引领新区骨架拓展、功能完善,以民生改善类项目建设推进旧城提档升级,到“十二五”末,主城区全部主干道和90%以上的次干道全面实现黑色化,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 平方米,县(市)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2平方米,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 平方米。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由主城区向周边城镇及农村延伸,深入推进城际快速交通项目建设,加快构建高效连接市域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的运输走廊;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供水、燃气等市政设施项目建设。

(3)强力推进城镇住房建设。积极优化商品住房供应结构,加快城镇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住房750 万平方米,其中保障性住房190 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以公共租赁住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到“十二五”末,建成2.8 万套以上各类保障性住房,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城镇人口的20%以上。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实现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各类城镇企业中的全覆盖。

5、创新举措,切实保障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

(1)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实行重点镇、特色镇城市维护建设税全额留存制度,用于支持重点镇、特色镇建设。市本级财政补助资金向重点镇、特色镇倾斜,保持每年投入与GDP增速基本一致,各县(市)应制定相应财政扶持政策,支持重点镇、特色镇建设。

(2)完善城乡土地管理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探索建立市级统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储备中心,实行城镇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储备、统一开发、统一监管”制度。

摘要:“十一五”期间,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本文就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宜昌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上一篇:幼儿园上学期园务工作计划下一篇:中考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