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保健

2024-05-27

德育保健(通用3篇)

篇1:德育保健

体育保健学论文体育保健论文:学生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研究

摘要:传统保健体育包括中国武术、吐纳导引、健身气功、宗教功法、医学功法等种类,是以我们传统文化为指导思想的健身、养生体育项目。通过几个学年的专选课程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其在学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极具推广价值,我们将继续广泛深入地发展此项教学工作。关键词:学生传统保健体育教学

传统保健体育是以中华民族为主体的集东方文化、哲学、政治、宗教、医学等思想理念为一体的健身、养生体育活动项目。它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姿势的调整、主观意念的积极参与及恰当的呼吸配合(身、心、息联动),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位机能,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锻炼身体,培养性格,起到祛病、益智、健康长寿的作用。它具有医疗和体育的属性,从历史的演进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分析,古代劳动人民往往是为了防病治病的目的创造出了众多的健身、养生功法和技术,这一类体育活动可以称之为“为医疗服务的体育”,它与现代奥林匹克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超越极限、永争第一”的精神观念有质的区别。认为个体身心的积极参与,以个体的“我”为目标,不断地超越自我才是至关重要的。它又不同于医疗,医术和药物对患者个人而言都是外来的,而传统保健体育的医疗效益主要来自个体自身。不能说它取代医疗手段,无数事实说明,它对疾病的预防,辅助治疗及康复治疗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尤其适合体质虚弱者及慢性病患者锻炼,是临床医学有效的完善、补充手段。

一、开展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意义

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专项知识、技能及传统文化、哲学理念的学习、训练,不仅增强了体质,有效改善了身体健康状况,对传统保健体育与中西医临床医学相结合在疾病的预防、辅助治疗及康复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为本专业——中医、中药、中西医临床等学业的学习起到良好的辅助、促进作用。

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义工”实践过程相结合的育人模式,旨在培养广大学生慈悲、仁爱、融入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道德情怀。我们称这种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三义”行动,即义务为群众诊断、咨询保健养生方法;义务为群众提供中医学专门的保健手法推拿按摩服务;义务为群众演示并传授保健养生功法。在实施“三义”活动时,我们非常谨慎地将其定位在:义务的、非经济、商业性特征;教书育人的特征和服务社会特征的层面之上,不如此恐将脱离纯粹,流于庸俗。

同学们社会实践服务受众一般为老年人或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天之娇子”一下子扎进“弱势群体”之中,我认为其思想认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收获,首先是滋生出几分怜悯、慈悲、仁爱的道德情怀;其次是对自身存在价值(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认识;再者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技能、未来职业的价值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于此活动与课程的教学评价挂钩,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我校自2004年起,迄今已有逾1800人次参与并完成了38个单元、约3000小时的社会慈善服务活动,教学效果及社会效应良好。

二、学生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几个问题 1.气功类教学问题

个体主观意识的积极参与,是传统保健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道由心学”,即“心”学是学,“心”练是练,“心”得是为最大之得。不认同虞定海教授关于练习者在练功时“调息、入静,暂时关闭一切信息通道„„”的提法,不少同学在交流“松”、“静”的功夫时,都简单地理解成“什么都别想”——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辨证地理解,“空灵”、“透彻”、“无”、“零”也是一种存在状态;同样地,“无为”、“不作为”,对有生命的个体而言,也是一种作为方式。练功状态有别于睡眠、清醒状态,从正常人心理、生理的角度分析,那是一种“以心治心”、“以念止念”的情感、欲望等心理活动的戒持状态,怎么戒持?我认为朝着中庸、中和的状态收摄戒持,是心理活动窄缩、心理活动定向性集中活跃状态,亦即气功练习时常提的“意守”的目标。

在许多气功类练习方式的传统保健类体育活动中,都强调并提倡“内动”、“调心”,充分挖掘个体心理活动与肢体动作、呼吸方法有机配合的能力。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即物质决定精神,然而在特定的环境状态及一定的时间域之内,意识(精神)是可以升华存在,提高存在价值的内涵的,“望梅而止渴”、“听风生凉意”就是最好的佐证,这是气功类传统保健体育活动所追求的一种场境、氛围。

同时我们也坚决反对由刻意于“玄妙”而至“迷信”,那些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无所不至”、“无所不及”的“开天耳开天目”等奇功异能的鼓吹要不得,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对某种功法或某大师的迷信崇拜。迷信常使人愚钝,实际上那些歪理邪说再好识辨不过,不论什么“信息讲座”、“带功报告”、“开班设坛”等等,都有财物、名誉、权利非常规敛聚的特征,他们常教唆学生、信众要“坚定信心”、“唯师唯大”、“唯功唯大”,这本身就犯了“起意”、“生欲”、“争执”的修习大忌。在教学中我经常教育同学们要以人为本,以个体身心愉悦健康为标准,要敢于抛开我、超越我,抛弃一切不适宜个体锻炼的功法。2.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与宗教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和学生们讨论“老”、“庄”,谈“阿赖耶识”、说“涅磐”,分析瑜珈术与运动处方等,遭致一些误解,个别信教学生很欣慰,“欢迎老师宏法”,这引起了我深刻地反思。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有关宗教问题的论述:“不信仰宗教是做一名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共产党员不但不能信仰宗教,而且应该积极宣传无神论,宣传科学的世界观,宣传反对封建迷信的正确观点。”“我国宗教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与我国文化的发展相互交融,吸收了我国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哲学、医学当中不少优秀的成分,可以研究和发掘其中精华。”“肯定宗教中的积极因素,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宗教,而是要努力使已经存在的宗教多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祖国统一服务。”

信仰宗教不对,必须防止宗教极端主义的滋生,做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倡导者、维护者,同时简单地抵制、拒绝、排斥宗教理念和信教学生也不对。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基本的宗教政策,我们应该以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待宗教,努力认识和掌握宗教自身的规律,研究挖掘其中积极进步的因素,为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服务。3.课程德育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近年来学校体育较为时尚的提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致力于开展“德育与健康教育”工作。在培养建设新形式下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时候,将其换上一套传统的提法,那就是努力建设一个颐养、培植浩然正气的道场,一个士(义士)、子(君子)、匹夫(时刻有责于天下兴亡的匹夫)的教育道场。视实践的方向、过程为最大的教学目标,不断激励同学们去勤勉地参与、行善、奉献和创造。为此我们给每位同学配发了“三义”社会实践义工工作日志本,将每次活动内容、时间、地点都详实地记录,并由教师、服务受众或资深社会人士签名认证,每学期回收评价一次。积极倡导“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耘”、“视行善为积德、积福”这些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学生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努力做好中医学、中药学为主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理念的秉承、光大事业。

4.学生教学水平及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问题

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技术,能自己独立练习之外,还有运动处方的要求,即学生应当能够将所学过的传统保健体育技术,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向患者传授、应用于临床。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动作技能教法,从目前情况看,同学们结合动作一边叫口令、诱导语、张嘴的第二信号系统应用能力较差,此应为今后要努力改善提高的一个环节。项目的提高、深化要求在专业理论方面要不断探究,这一工作不能仅仅是教师的,更有待于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尤其结合学生主修的中医、中药学专业。近年来此项工作成效甚微,学生仅有一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另有10篇文章在校园网站相关版块上刊发,影响的面和度都极其有限,这也是要努力改善提高的一个环节。参考文献

[1]江泽民2001年12月10日全国宗教会议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与养生[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

篇2:保健食品亟须“自我保健”

“送礼就送脑白金”、“花一样的钱补两样”、深海鱼油降血脂、螺旋藻延缓衰老、羊胎素补血养气……如今,“送礼送健康”,服用保健品“保”健康已成为一种崇尚,一种时尚,甚至一种风尚,然而有谁可曾想过这些让人眼花缭乱、寄予无限“希望”的健康食品可能暗藏的风险,有多少人是它们的受益者,又有多少人正被禁锢于莫名的“信任”之中……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浮夸风”虚假广告价格欺诈堪称行业潜规则

我国的保健食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截至目前,我国被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近10 000个,年产值达到1 000多亿元。在众多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中,投资总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只占2%,更多的是投资在1 000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该类企业占全部厂家的50%。巨大的利润导致国内保健食品市场竞争激烈,而中小型企业的居多,投资研发的乏力,短期利益的驱使,又使得整个保健品市场充斥着不正当竞争、无序竞争,虚假广告宣传盛行、保健品冒充药品的“浮夸风”等各种损害行业形象的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保健科技学会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国内保健食品的宣传内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占73.5%,其中对产品功能进行虚假宣传、擅自宣称产品具有治疗功能的占一半以上。另据有关部门抽查结果显示,85%以上的所谓“保健食品”没有获得监管部门的生产批准文号,违法生产。还有的擅自改变国家有关部门核准的功能范围,宣传未经核准的功能。更有甚者,冒充药品,把保健食品混同为药品,宣传治疗作用或者使用易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欺骗患者,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机能,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由此可见,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它能调理生理功能,但不能治疗疾病。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有22种,包括:免疫调节、调节血脂、调节血糖、延缓衰老、改善记忆、改善视力、促进排铅、清咽利喉、调节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抗突变、抗疲劳、耐缺氧、抗辐射、减肥、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质疏松、改善营养性贫血、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美容、改善胃肠道功能。凡是超过上述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是违法的。

《食品安全法》第51条规定: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致。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揭露: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管理规定和法规,但大多保健食品厂商置之不顾,为了牟取利益,夸大保健功效,渲染治病作用,在宣传产品时往往将保健功能过度“演绎”,如“免疫调节”在产品说明书上标示为“提高免疫力”,甚至有的声称具有“预防传染病”、“抗肿瘤”等作用;还有的厂商打着义诊的旗号忽悠人们购买;利用“赠药”、“免费试用”、“赠送礼物”等促销手段吸引人;依托名人效应,超出标签标示作用范围大肆进行虚假宣传等。即使是正规的大厂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夸大疗效、销售人员资质不够等问题。

一名曾在保健食品公司任职的业内人士表示,保健食品公司能否赚到钱,并不是取决于所生产的保健食品的好坏,而是看能否遇到一个好的策划公司和好的创意广告,并如何对产品进行宣传。宣传工作做得好,价格再高也有人买。而保健食品的价不符实、价格欺诈行为是除虚假宣传外的行业又一通病。比如深海鱼油,有的价位高达几千元,甚至近万元。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整个保健品行业的经营“潜规则”。据调查,保健食品的购买人群中多数为老年人,他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很高,因此很容易受广告宣传误导,只要他们认为是对健康有利的,不管价格多么昂贵,平时省吃俭用的他们也会毫不吝啬。经销商正是抓住了老年人这一庞大购买人群的心理特点才大肆宣传,肆意抬高价格,赚取高额利润的。

假作真时真亦假

套用批号添加违禁化学物质保健身体实为“糖衣炮弹”

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王飞处长谈到,近年来的监督检查发现:有相当比例的保健食品为假冒产品。很多不法保健食品商会套用合法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以此蒙骗消费者,而消费者即使有警惕意识去药监局网站上查询文号,通常也会“一头雾水”。因为一个批准文号虽然对应一个药品名称,但同样的药品名在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批准文号,同一个厂的一种药品可以有多种商品名,不法生产商便会以此为由哄骗消费者。而这类冒牌产品未经检验,没有获得有关部门的资质认证,质量安全毫无保障,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另外,为了提高产品的所谓疗效,达到吸引顾客购买的目的,保健食品中添加违禁物质的现象也可谓层出不穷,已严重威胁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国家规定保健食品中绝不允许添加药品等禁用成分,但太原市食药监局在对保健食品的抽查中发现,60%的所谓“保健食品”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违禁成分。如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中添加降糖药;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添加利尿剂或兴奋剂;抗疲劳类保健食品中添加“伟哥”或近似成分;改善睡眠类保健食品中添加安定类药物;“增高”类保健食品中添加生长激素;免疫调节类保健食品中添加中枢食欲抑制剂等。这些添加在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大量违规添加违禁物质的所谓保健食品,非但不能补身健体,反而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原料质量差准入门槛低生产环节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

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能否保证,其健体功效如何取决于原料配料的质量以及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为了对保健食品的原料安全性和生产过程做一个全面了解,本刊走访了多家保健食品生产商,调查结果竟不容乐观。保健食品的原料安全问题值得考究,生产环节更是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

原料是保证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原料的好坏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调查发现,保健食品原料产品质量存在参差不齐、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花旗参里掺萝卜干、贝壳粉假冒珍珠粉、树胶成山寨版蜂胶、虫草混合铁粉、铅粉等状况屡见不鲜、源源不断,不仅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影响,也严重制约着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国内某保健食品公司山西分公司的负责人谈到,由于没有统一的原料质量标准,有些企业为求生存,缺乏自律,通过原料造假来牟利。保健食品的原料成分是中药材,而天然的中药材以自然采摘居多,如虫草是一种天然的菌类,人工几乎无法种植,采收很难统一监管。目前,全国大部分药材都是由民间的药材公司在负责采购、收购。而民间的药材公司很难有专人负责对药农进行技术指导,农民没有种植中药的专业知识,又缺乏相应的监管,因此很容易在这个环节出现造假现象。原料质量问题如今已是保健食品领域的诟病。

生产环节是确保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对保健食品行业生产环节的要求并不高,缺乏一个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给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埋下了隐患。同时保健食品不像药品那样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准入门槛低,不需要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因此,也使得某些企业在研发生产方面投机取巧,不利于产品效应的发挥和整个行业的进步。

路漫漫其修远兮

标准体系欠缺法律法规滞后检测能力有限监管乏力

据了解,20年来,保健食品“队伍”在日益壮大,然而却并未得到长足发展。标准体系迄今为止始终未曾建立,最基础的原料标准缺位,生产工艺标准缺位,检测标准缺位,功效审核评判标准缺位……如此多的“缺位”,何以确保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没有严格的功效审核标准,更是给许多保健食品生产商和销售商制造了可乘之机。而标准缺失的潜在效应就是质量安全坠入“低谷”。

同时,检测能力、检测手段的落后也是制约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对此,王飞处长深有感触,由于检测能力和检测手段有限,太原市还没有开展保健食品的质量检验工作,仅仅在产品的标签标识和宣传方面实施监管,至于品质如何,是否安全尚无从考证。检测技术能力问题是国内普遍面临的困境,目前我国也仅有几家机构可以对保健食品进行检验,而且技术也欠成熟。这一点是监管部门一直以来都无可奈何的问题。

法律界人士指出, 虽然国家出台了《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无疑对保健食品监管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与保健食品相配套的法规体系却依然不健全, 许多规定久未修订, 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变乱象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立法、执法。

此外,保健食品是由药监、工商、物价等多个部门分段管理,部门职能交叉,权力责任不清,管理上容易脱节,易导致监管出现漏洞和盲区。所以要彻底根除假冒伪劣、虚假宣传、质量隐患、功效微弱的“保健食品”,根治整个行业“疾病”,除了建立完善配套的标准、法规体系,提高检测技术能力之外,还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尽快完善行政许可与行政监管的衔接以及行政管理能力的分配与整合,加大对违法经营保健食品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保健食品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保健食品只适用于特定人群乱吃会起反作用

保健专家表示,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合格优质的保健食品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益处。它具有调节身体的保健功能,但它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也有严格的适宜人群和禁忌症,只适用于特定的人群食用。

服用保健食品要因人而异,阴虚的人要养阴,阳虚的人要扶阳。反之,如果阴虚的人吃了热性的保健食品,就会火上加油,变本加厉;阳虚的人吃了滋阴的保健食品,就更没精神了。若不管其所含成分盲目服用,很可能不仅起不到保健功效,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从医学角度讲,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可以适当吃些保健食品进行调节或补充,但需在营养科医生指导下酌量服用,以免误服后适得其反,导致损害健康。所以,凡有临床症状或化验指标不正常者,除需看专科医生外还应咨询营养科医生,根据亚健康者个人身体情况选择所适宜的保健品,使其对“症”保健。

健康回音壁

本刊建议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营养保健食品之前,必须记住以下要诀:不要轻信电视、报纸上的健康指导。可信的健康建议是基于多次的科学研究才发表的,而不是单纯的媒体吹捧。对快速解决等偏离科学研究的宣传要提高警惕,学会发现虚假宣传。如果事情听起来好得令人难以置信,那它可能是虚假的。以下是你要加以警惕的产品声称:“快速和有效的治百病的万应灵丹,可以治疗或治愈所有的疾病”,“绝对安全,全天然完全没有副作用,供应有限无风险”,“原银奉还,或需要提前付款”等。

选购常识

1.购买保健食品应确保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2.看产品标识有无卫生部颁发印制的“小蓝帽”, 这是国家为让消费者辨认区分真假保健品的特制标志。

3.看包装是否规范, 有无无法识别的部分。

4.看GMP认证标志:GMP是国际通行的食品医药企业良好的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 是我国药品和保健品生产的强制实施审核项目。

篇3:保健酒真的保健吗

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表示:“保健酒属于保健食品,但到底什么是保健酒,国家尚无确切和统一的定义。”

而由于保健酒和药酒都是在酿造过程中加入药材,导致很多消费者分不清二者的区别。事实上,保健酒属于“饮料酒”范畴,主要用于调节生理机能,以保健、养生、健体为目的,由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和食品部门主管;而药酒属于“药”的范畴,主要用于治病,有其特定的医疗作用,由药厂生产,药品管理部门主管。前者适用于健康或亚健康的人饮用,后者则多用于疗伤治病。专家解释,药酒主要以治疗疾病为主,必须取得“国药准字号”,有药物的基本特征,有明确的适应症、禁忌症、限量、限期,必须在医生监督下饮用。

根据国家规定,药酒必须在正规医院药房或药店才能销售。而“保健酒”以养生健体为主,没有治疗作用,产品上不能明确宣传其疗效,必须获得保健食品批号。因此,药酒的审批要较保健酒严格得多,治病功效也优于保健酒,而且是对症的。

夸大宣传引消费者不满 许多保健酒不仅“蓝帽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没戴好,还屡屡被消费者质疑夸大功效宣传。通过上网搜索各种保健酒的介绍说明时,就能很清晰地看到打着各种噱头的保健酒。网友张先生发帖说,春节给父母买了两瓶“参宝酒”,本想尽尽孝心,可老人喝了这种酒后腹泻不止,在医院挂了两天吊瓶,年都没过好。而广告上说,这酒适合中老年和免疫力差的人喝,每天喝一口就能增强抵抗力,还能治风湿病,有好多功能,说得天花乱坠。

无独有偶,网络上有很多网友表达饮用保健酒之后的不满。其实,张先生的遭遇只是鱼龙混杂的保健酒市场的一个缩影,更有业内人士指出,几乎每天,全国各地的工商部门都能接到关于保健酒的投诉电话,一些以假乱真的劣质保健酒流入市场,侵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甚至很多商家煞费苦心制作各种案例来吸引消费者购买。某男,66岁,郑州退休干部,3年前患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步履蹒跚,需人搀扶,常感周身困重,肢体麻木,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经人介绍,儿子为其购买两盒精品鹿龟酒,坚持喝完后感觉浑身轻松,麻木消失,睡眠很好,就又买了三盒,喝完后已能自己拄拐行走,生活自理,其余症状基本消失,感觉年轻了15岁,现仍继续饮用。类似这样的案例在各种保健酒宣传中不胜枚举,令消费者啼笑皆非。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酒类企业资本运营专家朱玉增表示,中国传统的中医有很多所谓的药方,所以非常容易搞保健酒。另外,它对基酒、泡药酒的技术要求不是很高,所以进入门槛比较低。朱玉增认为,保健酒本身不是药,它不能达到像感冒药那样立刻见效的效果,但是很多中国人喝保健酒确实抱着这样一个心态,希望喝了保健酒就可以立刻见效,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等等一些效果,它就促进了中国保健酒产业本身的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监管,保健酒很有可能重蹈保健品市场的覆辙。

喝保健酒因人而异 很多人以为酒中加入了药材,就能以“养生”的名义多喝几杯;或认为保健酒冠以“酒”的名称,就不是药,没有不良反应。专家指出,保健酒基本都是白酒加药材调制而成,虽然属于保健食品,但首先还是酒,酒精对人体的危害不会因为加入中药而减弱。而加入了中药材,保健酒、药酒就和其他中成药一样有了药物属性,具有不同的性味和功能,用药不当也会产生危害。

保健酒并非人人都适宜喝。专家指出,人的体质有热性和寒性之分,在不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情况下,随意饮用保健酒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一般来说,青年和儿童都不适宜喝。另外,容易上火、经常面红耳赤、脾气暴躁、口舌生疮的人都不宜饮用保健酒,感冒期间和上火期间也不能饮用。

保健酒按其功能分为补气、补血、滋阴、补阳和气血双补等类型,饮用保健酒除应对照酒类的功效选购外,还应根据个人体质来选择。

摘自《北京青年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德育保健】相关文章:

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知识培训材料06-11

保健服务05-24

幼儿保健06-04

保健教案06-27

保健能力05-03

中药保健05-09

保健旅游05-19

保健管理05-22

保健意识05-29

二级保健06-06

上一篇:《信客》教学设计下一篇:第三章消费税法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