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隐名投资纠纷的原因及启示

2024-05-28

浅析隐名投资纠纷的原因及启示(精选7篇)

篇1:浅析隐名投资纠纷的原因及启示

浅析隐名投资纠纷的原因及启示

浅析隐名投资纠纷的原因及启示

郑祺

近年来,以他人名义出资的现象日渐增多,尤其是一些境外投资者往往借用中国内地居民的身份设立公司、开办企业。究其原因主要有这几点:一是为了方便办理相关手续。内地对外商投资企业在审批、设立、经营过程中除部分政策优惠外,有诸多限制,如设立条件较多、监管较严格,办理手续较繁琐;还有就是寻求“本地优势”,试图通过这些挂名股东在当地的人脉关系、渠道迅速开拓和占领市场。境外投资者的这种隐名投资方式虽然在短期内看来简易快捷且可能收益颇丰,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实际上已为自己埋下了定时炸弹,留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在本所办理的一起上海某餐饮有限公司投资纠纷案中,就较为典型的反映出隐名投资的巨大缺陷。不仅投资者的利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更造成法律关系的混乱,对正常的经济秩序造成重大破坏。参与协调办理该案,并最终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了各方当事人利益的本所主任孙仁荣律师提醒所有的境外投资者:在到中国境内投资前,必须全面仔细考察投资地的投资环境和法律环境,严格遵照中国的投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在发生纠纷时运用法律I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忌为了躲避繁杂的手续或为赚取一些短期利益而规避法律的监管,最终丧失获得法律保护的权利。

一、案情介绍:

7月28日,中国籍吉林人尹某与美籍韩国人柳某经协商同意,在上海成立一家集桑拿、洗浴、餐饮、美容美发为一体的公司。由于缺乏对中国投资法律法规的了解,柳某全权委托尹某办理该公司设立的相关事宜。为了扩大投资规模、分散投资风险,柳某又先后找来韩国籍人朴某和与柳某有长期业务往来的中国籍温州人孙某参与投资,后孙某又找来台湾人李某加入。同时,尹某也找到中国籍安徽人张某加入。至此,一家错综复杂的合资公司粉墨登场。其轨迹演变如下:

209月,上海某餐饮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RMB500万元。工商注册登记法定股东为尹某、孙某、陈某(朴某的挂名股东)三人,其中,尹某用美籍韩国人柳某的资金以自己的名义出资32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5%;陈某作为韩国人朴某的挂名股东出资75万元,占注册资本15%;孙某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20%。由尹某出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基本都由其操作。公司成立之时,原发起人约定:先以国内合资注册登记,待时机成熟时再变更其公司性质。

截止到2月1日,实际出资人柳某、朴某、尹某、孙某、张某共投资约1911.38万,其中柳某523.38万,朴某660万,尹某(用柳某的资金)188万,张某200万,孙某420万(其中200万为李某的资金)

在投资过程中,柳某逐渐察觉到:在处理投资款项和餐饮公司装修等一些涉及重大资金问题的事项上,尹某的一些做法十分不妥,甚至存在众多可疑之处。后经多方调查取证后发现,尹某采用所谓的“借鸡生蛋”的手法,即一方面假借公司装修急需资金的名义,不断要求柳某等投资者连续投入巨额资金。另一方面,尹某用赊账的形式拖欠装修的工程款和设备款。正是巧妙的利用这一“时间差”,尹某令近千万的投资款不知去向。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柳某决定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在咨询了相关的法律人士后,柳某发现自己的这种隐名投资行为由于在我国尚无法可依,在公司里没有正式的“名份”,因此很难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于是,柳某只好通过与其有密切的业务往来孙某,要求孙某代其提起诉讼以公司名义主张权利。

203月8日,在柳某的指使下,孙某以公司股东名义,同时以上海某餐饮有限公司作为第三人,起诉股东尹某,要求尹某停止侵害公司利益,返还公司资金124万元,并赔偿公司利益损失。

年3月11日,法院裁定保全公司成立至今的财务账册。

2005年3月27日,在尹某的安排和操纵下,公司通过股东会决议,免去尹某执行董事,聘任其同乡为执行董事。尹某已准备金蝉脱壳,逃避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形下,柳某不得不向公安机关报案。

2005年5月10日,尹某被公安机关经侦处立案调查。至此,公司内部投资纠纷已经转变为刑事案件。

2005年5月12日,尹某外逃境外。

2005年8月28日,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内容为尹某、陈某两名股东转让股权事宜及变更公司法定人数。最终形成决议:尹某无偿转让其所有股份,陈某代表朴某原价转让15%股份,受让人黄某占公司80%股份,孙某占20%。

2005年10月26日,十几起诉讼案件在本所律师的指导下,由公司人员自行处理完毕。至此,这起涉及出资人数众多,法律关系复杂,案件金额巨大的投资纠纷案暂时得以平息。

二、律师在本案中的作用

鉴于本所主任孙仁荣律师在涉外投资法律事务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影响力,在本案投资纠纷发生后,各方当事人都先后不约而同的慕名而来,希望孙仁荣律师能够成为其法律顾问,维护其合法权益。

当时的情况是:公司内部,实际投资人、股东身份错综复杂,各方矛盾激化,关键当事人外逃境外,员工被拖欠工资,大家只顾自己的利益而置公司的利益于不顾,都希望从公司中拿到更多利益。更有极端的投资人以保护公司财产为名,带领10多名不明身份的人士强行入住公司;公司外部,由于Y当时采取赊账的工程方式,因此导致工程结束后债权人纷纷上门索要工程款。场地出租方也索要拖欠的场地使用费及相关费用,并已经中断对上海某餐饮有限公司水电供应。债权人在索要欠款不成的情况下,纷纷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当时公司实际已陷入内忧外患的混乱局面。

孙仁荣律师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接受上海某餐饮有限公司的委托,以调解人的身份,介入协调公司内部实际投资人之间的矛盾。同时,委派孙仁荣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韦剑、杨昌文负责处理上海某餐饮有限公司对外诉讼。

孙仁荣律师的处理该案的思路是:首先,统一各投资方的观点,即一切应以公司的利益为重,只有在保证了公司利益的前提下,投资方的权益才有可能得到充分保障。因此,既然Y的问题已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就应暂时搁置。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公司早日走出目前的困境,保护公司的现有财产,争取尽快重新投入营业,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各投资方应联合起来,在律师的指导下统一对外应诉,尽早结束目前的被动局面。

在孙仁荣律师的巧妙协调及各投资方的积极配合下,这起涉及投资人数众多、法律关系复杂、投资金额巨大的涉外投资纠纷终得以解决,从而避免了各投资人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三、本案引发的启示与教训

在涉外投资法律实务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影响力的孙仁荣律师,总结类似投资纠纷后发现:境外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法律认识上的误区及操作上的错误,最终导致无法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特结合此案提醒境外投资者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问题:

1.境外投资者必须全面了解相关的投资法律法规并严格遵守

由于我国目前尚处于公司法和外商投资企业法双轨并行阶段,因此境外投资者在投资前除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外,还需重点关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及相应的实施条例、实施细则。设立合资企业、合作企业或独资企业(简称“三资企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形式。上述“三资企业法”对企业的设立审批、注册登记、组织形式、注册资本、管理机构、经营管理权以及解散清算等方面作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是“三资企业”设立和经营的直接法律依据;“三资企业法”没有规定的,则适用《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本案中,Y正是利用了外籍人士L对中国法律的不熟悉,以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手续繁琐复杂为名,取得了L的全权委托。同时,混淆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的概念,以公司设立需要大量注册资金的名义,不断的要求L投资。设想如果L在投资前了解相关法律或咨询资深律师,最后就不可能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

2.投资前应谨慎调查,切忌经“熟人”介绍后就冒然地盲目投资

一些境外投资者由于人生地不熟,对投资地环境知之甚少,因此比较信任来自同一国家的投资者或其在投资地的朋友。这样往往造成经“熟人”介绍后未经充分全面的调查就草率作出投资的决定。一旦发生纠纷,才后悔莫及。本案中,L为降低其投资风险,“善意”的将其同胞P及与其有密切生意关系的S加入到投资行列。而Z是Y为扩大投资而拉来的朋友。这些人由于未经成熟的考虑,冒然听信了“朋友”的一面之词,草率地投入数额较大的资金,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合资合伙经营各方应目标一致,以公司利益为重

合资、合伙企业一般都是为了共同的经营目标,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因此,这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更多的以共同利益为重,而不应为了合资、合作各方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共同利益。如果各方都过多关注个人利益而置共同利益于不顾,合资、合作企业很难存续下去。在本案中,各投资方在投资之初就似乎各有打算,L想借助其他几方达到低风险投资,Y则根本就是借用他人资金达到自己目的,P是为了赚取合资公司购买进口设备的高额差价,S则是为了保持其与L的生意关系。四人各有所图,怎么可能将公司经营好!

4.尽量避免隐名投资,防止权利受到侵害时无法可依

所谓的隐名投资是一方(隐名投资人)实际认购出资,而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资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显名投资人)的一种法律现象。无论隐名投资是善意或恶意,都是规避法律的行为。隐名投资人通过登记机关的登记,为其披上了合法外衣。正因为如此,隐名投资所产生的纠纷较一般投资纠纷更为复杂,这类纠纷大体分为二类。第一类属内部纠纷,即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股东资格之争,包括公司分红、股权转让、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之间权利义务享有和分担之争等等;第二类属外部纠纷,即隐名投资人、显名投资人与第三人权益之争,包括与第三人的债权债务、侵权纠纷等。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关于隐名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实际出资人的权益很难受法律全面有效的保护。()一旦发生纠纷,一般只能以实际投资人与显名股东的协议,根据合同法及民法中的公平诚信原则进行救济,而实际投资人作为公司实际股东的权利很难加以行使。本案中,L作为投入资金额最大的投资人,自始至终都未能获得对公司的有效控制,以至于在发现异常情况时无权对公司事务进行有效干预,而只能借用他人的名义。这不能不引起充分的重视。由此可见,在隐名投资中,一旦实际投资人失去对挂名股东的有效控制,就意味着失去对其投资的公司的控制,结果很有可能是血本无归。因此,投资者应尽量避免隐名投资。如果一定要采取隐名投资,也必须在律师的指导下与挂名股东订立内容详实的协议,以防在发生纠纷后手中仍握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四、律师提醒

涉外投资往往数额巨大,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前一定要对投资地的法律环境和投资环境作全面的考察。在投资过程中,最好有资深律师为投资者把关,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无后顾之忧。

篇2:浅析隐名投资的成因及法律规制

关键词:隐名投资,法律规制,成因

经济的繁荣离不开投资主体和投资形式的多元化,隐名投资的广泛存在既是经济多元化的表现,也是人们趋利避害的本性所致。如何有效规范隐名投资、切实保护合法隐名投资人的权益,是法学界和隐名投资人需要关心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一、隐名投资的含义和成因

学界对隐名投资的理解有广狭之分,广义的隐名投资是指为了取得营业收益而实际投资于企业,但基于多种原因,其投资者身份未被记载在工商登记文件中的投资。狭义的隐名投资限于投资人为了防止暴露自己作为企业真正投资人的身份,而选择寻找显名投资人充当名义投资人。[1]显然,狭义的隐名投资只是隐名投资现象的一部分,不能反映隐名投资的全貌。因此,本文采广义理解。与此相对应,本文将所有在工商登记中有记载的投资统称为显名投资,包括但不限于未实际出资而被工商登记记载投资者身份,在名义上取代隐名投资人的名义投资。隐名投资的终极目的是获得投资收益,同时须负担营业风险,与显名投资并无不同。

实践中,隐名投资性质复杂形式多样。从投资主体上,隐名投资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从投资的企业种类上,既有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甚至个体户,也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或外商投资企业;从工商登记的名义上,隐名投资人的身份可能被一个或几个名义投资人所取代,也可能没有被任何人所取代;从经营方式上,隐名投资人可能控制、参与管理,或只参与盈余分配和承担投资风险,不参与经营活动;从合法性上,既有确定合法的隐名投资,又有确定违法和不确定性质的隐名投资。

虽然具体的隐名投资成因各有不同,但从投资人身份未登记的主观原因分析,隐名投资的成因不外乎两种:依投资者主观意愿不登记和非依投资者的主观意愿不登记。

其一,依投资者主观意愿不登记而形成的隐名投资。此种情况又可分为非违法的不登记和为规避法律的不登记。非违法的不登记是指投资者在投资时,主观动机和目的既没有规避法律的意图,行为和形式也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只是不愿意以自己的名义登记注册,如不愿意露富、怕麻烦、不愿单位知晓、不愿曝光等等。为规避法律的不登记是指投资者主观上为规避法律规定而以他人的名义登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在外商(或港澳台股资中,外方投资者为了规避本国(或本地区)对外投资的限制性规定或为了规避我国法律有关限制投资的行业或限制投资方式而不便或不能显名出资,如台商为了规避台湾当局限制到大陆投资的规定。中方投资者为了获得我国法律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各种优惠而借用外国(或港澳台)人士的名义投资;政府公务人员违反“禁止公务人员经商办企业”的规定,以亲属或他人的名义投资,以权谋私,接受他人贿赂的股权或通过隐名投资进行洗钱,如曾广受关注的“官煤勾结”,其中就存在大量政府公务人员“隐名”投资煤矿的现象;公司管理者违反同业竞争的规定,以他人名义从事就职企业同业经营的;为了利用国家某项企业优惠政策,借用符合条件者的身份开设公司,如借用下岗人员、残疾人员、退伍军人、大学生等国家规定有创业优惠政策的人的名义开办公司。

其二,非依投资者的主观意愿不登记也是形成隐名投资的主要原因。正当合法的投资者理应期望得到官方的承认,成为显名投资人,但由于他人(或机关)的疏忽或故意,没被注册登记或将股权登记在他人名下,被动成为隐名投资人。从其原因又分两种情况,纯粹由于工作的疏忽,办理公司登记的代表漏报或错报,登记机关漏登或错登。因大股东或公司故意所为。实践中,有的公司、大股东和法定代表人以自身的利益和便利作为取舍标准,不愿意依法进行登记和变更,致使实际投资人没有被记载或被记载在别人的名下。如大股东为了设立的方便,避免知识产权出资评估验资的繁琐手续,不登记知识产权出资人;公司利用股权激励机制时,不作变更登记;在公司职工持股中,强行要求将职工股交由职工持股会或代表人统一行使,对职工的股权不作登记;股权转让后公司不作变更登记。凡此种种,都可能并已经在实践中出现。

二、隐名投资的法律规制

隐名投资的法律规制主要涉及企业法、合同法和相关行政法律法规。我国企业法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企业投资人的身份登记制度,但对未登记的隐名投资未明确,学界虽然普遍认为《公司法》第33条[2]和第217条[3]间接承认了公司中隐名投资的存在,但对隐名投资人的法律地位以及与企业、其他投资人及第三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无述及。实践中,大量隐名投资纠纷因司法者对相关法律的理解不同处理结果差异很大,缺乏准确和公正。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有关法律的梳理,从法理上辨析隐名投资法律规制的具体内容。

1. 企业法对隐名投资的规制

隐名投资的法律规制首先应当解决的是隐名投资人的投资人资格问题。我国现行企业法中,只有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和组织机构中有所述及,第33条规定了“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显然,我国公司法在这个问题上采用了公司内部登记生效主义与外部登记对抗主义相结合的方法。[4]依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投资人实际投资后,尽管股东身份未被登记,在公司内部隐名投资人仍然可以依据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公司章程等主张投资者(股东)权利;通过股权转让受让股权的隐名投资人可以依股权转让协议和其他法定比例以上股东的同意主张投资者(股东)权利。工商登记并不是认定股东资格唯一的、绝对的条件。在公司外部,隐名投资人无权对第三人主张股东权利,即不得对抗第三人。在出现因“公司人格否认”而须由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下,第三人有权选择由名义投资人还是隐名投资人承担股东责任,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对于股份有限公司,除发起人外,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并不是工商登记的必要内容。由于我国公司法允许股份公司发行记名股票,也允许发行无记名股票。公司发行记名股票的,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股东的姓名或名称。记名股票的转让,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东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可见,在我国,记名股票的持有人只有被记载在股东名册中才能成为股份公司的股东,而无记名股票的持有人即为股东。所以,股份公司无所谓隐名投资问题。

合伙企业是典型的人合组织,其信誉完全依赖于合伙人。2006年生效的新《合伙企业法》同样要求合伙人的工商登记,但同时更强调合伙协议的效力,第19条规定“合伙协议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合伙人按照合伙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显然,工商登记件不是认定创合伙人的依据,隐名投资人只要依生效的合伙协议即可具有合伙投资人资格。但同时,如果第三人因信赖工商登记的公示公信而与合伙企业发生债权债务关系,工商登记中的名义合伙人必须依登记对第三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或有限责任。如果第三人选择向隐名合伙人主张权利的,隐名合伙人即应取代名义合伙人承担责任。

外商投资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没有涉及隐名投资的规定,有关隐名投资问题只能依照合同法及有关行政法规的制。

2. 合同法对隐名投资的规制

依投资人主观意愿不登记而形成的隐名投资,在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或名义投资人之间存在隐名投资协议;非依投资者的主观意愿不登记形成的隐名投资,直接投资的隐名投资人与其他投资人之间存在企业设立和投资协议;受让企业投资的隐名投资,在受让人和转让人之间存在投资转让协议,股权激励形成的隐名投资,在企业与受激励人之间同样存在附条件投资转让协议。在企业法对隐名投资人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该适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依《合同法》第44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的,依其规定。只要不存在合同法规定的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形,即应依照当事人间的协议确定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名义投资人或企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 对为规避法律不登记的隐名投资的规制

隐名投资人取得投资人地位、享有合同权利的前提是不存在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在规避法律的隐名投资中,隐名投资人隐名的目的,是为了规避法律、行政法规或政府规章、政策中对投资主体的限制,或骗取法律、行政法规或政府规章、政策中规定的投资优惠待遇或谋取其他好处。法律对此类行为的规制是有区别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有关法律规定,只有规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隐名投资才是全部无效或部分无效的,隐名投资人不能享有投资人资格,或不得取得非法利益,并且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只是规避地方性法规或行政规章、地方政府条例、命令等的隐名投资,不能认定为违法。

参考文献

[1]薛启明.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法律问题试析[J].山东审判,2007,3:99-103.

[2]沈贵明.新《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质疑[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90-94.

[3]孟勤国,张素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与股东有限责任[J].中国法学,2004,3:16-23.

篇3:浅析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231-01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就医的过程中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各级医院护理人员编制少、知识结构偏低及个别护士的护理道德意识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会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现将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对策浅析如下。

1 原因

1.1 护士方面的原因。

1.1.1 医学模式没有转变。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在思想上仍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坚持功能制护理,以疾病为中心,只重视被动的执行医嘱、单纯的技术操作,忽视了患者的情感、思想、心理、信念和意识等,缺乏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没有把“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的医学模式作为主导思想。

1.1.2 一部分护理人员的护理道德修养不够。任何一个职业,都需要也都存在本专业的道德,但护理不同于其他领域,在于护理本身就是一个道德的职业,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善。表现为对病人的关怀、爱、照护等。既然选择了护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你能承担或有准备承担起这个职业本身的道德责任。有一部分护理人员未能真正体会到护理道德的内涵和护理的本质。在临床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冷漠,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缺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不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无视患者的就医权,疾病认知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等,从而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

1.1.3 护士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业务能力差。如:多次静脉穿刺失败、为病人导尿误入阴道、不能及时发现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以致贻误抢救时机、再有由于护理人员的疏忽,抢救物品准备不充分、抢救器械出现故障、在抢救中延误时间、造成与患者家属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

1.1.4 护理管理不完善。如在对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由于紧张忙乱,护理记录、病历书写不清楚、不及时、不规范或事后追记补写,均可能出现时间及顺序颠倒,用药与实际执行的不符,使护理文件不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在医疗举证倒置的今天,这样的文件将无法证明我们的护理行为没有过错。

1.2 患者的原因。

1.2.1 患者和家属对医疗和护理的期望值过高。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基本知识欠缺,对医院期望值过高,达不到时,就造成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乃至情绪迁怒、发泄到医护人员身上。如:手术科室,患者及家属认为手术后病人就应该痊愈,对手术的并发症和术后病情恶化不能理解、不能接受。

1.2.2 医疗检查费用的负担。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费用极其关注,由此发生的纠纷屡见不鲜,对一些收费不能理解、费用过高、与心理接受的费用相差较大。

1.3 社会的原因。

医疗体制不完善。我国现行的医疗体制不完善,以占全世界医疗拨款1%的比例解决全世界22%人口的根本医疗保障是不可能的,正面临新的改革形式,处于改革的特殊时期,缺乏第三方为医疗机构承担风险,使得医护人员被医院的管理牵涉到经济效益中,与其肩负的道德职责相矛盾,在工作中不能彻底覆行职业道德,使患者感觉到医患之间和护患之间存在经济利益冲突。如:病人在住院过程中,发生欠费问题,医院停止患者的治疗、护理及用药等,由此发生护患纠纷的现象屡见不鲜。

2 对策

2.1 健全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所服务对象是病人,所以必须严把护理质量关。护士必须在一个安全而有保障的护理环境中工作,各个环节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成立以护理部、护士长为主的医院护理安全委员会,增设护理事故差错鉴定小组。并建立护理差错、事故登记制度、讨论制度等形式的一套组织严密、制度健全、职责明确、较为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安全管理、层层把关、各司其职、责任到人。

2.2 护理人员应增强法律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护理人员要认真地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了解自己职责的法律范围及患者的法律权利、道德权利。维护患者的隐私保护权、知情同意权等。强化三基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加强责任心,严格履行护士职责,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并不断学习,以掌握最新的护理动态、护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保证病人的安全。

2.3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服务态度是防范护患纠纷的重要措施之一。护理工作“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为病人提供全面的身心护理。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信仰及价值观等,将“病人的满意”作为护理工作的标准,始终如一的关爱生命。坦诚与病人沟通,以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技术、规范的礼仪、良好的沟通技巧获得病人的理解与支持,有助于化解矛盾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2.4 增强投诉反馈控制系统。一旦发生投诉事件,及时调查原因,无论什么原因有关人员应迅速安抚患者及家属;调查事件真相,判断性质,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更重要的一环就是针对此次投诉,分析发生的原因和处理中的不足之处,并以此为契机,对护士进行质量控制意识的培训和素质教育,以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以便对以后的工作进行指导和借鉴。

2.5 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国家将为每个公民提供所需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为医疗机构提供承担风险的第三方,使医护人员能彻底履行职业道德。

篇4:浅析隐名投资纠纷的原因及启示

隐名投资在经济实践中出现多年, 但是法律尚未对其作出实质性定义。理论界对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说认为隐名投资是指全部或部分是隐名的投资主体从事经营实体的现象[1];而狭义说则认为隐名投资是指一方 (隐名投资人) 实际认购出资, 但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 (显名股东) 的法律现象[2]。

由于本文讨论的是基于《最高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之规定 (一) 》 (以下简称“《规定》”) 实施下的外商隐名投资纠纷的解决问题, 所以主要涉及的隐名投资纠纷情况包括:外资作为隐名投资方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商业纠纷;外资作为名义股东与背后的隐名投资者所引起的商业纠纷;或者是不涉及外资方, 但是发生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隐名投资纠纷。

在2010年最高院《规定》实施之前, 我国尚无法律法规对于隐名投资有实质性定义。法院主要是依据《合同法》和《外资企业法》来解决隐名投资纠纷的。最高院出台实施了《规定》后, 其中主要是第十四条到第二十条为专门调整隐名投资纠纷的条款。以上条款的规定, 结合《合同法》相关规定, 弥补了原来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隐名投资的委托投资协议效力认定以及相关股权处理规则的法律空白。

二、外商隐名投资纠纷案例比较分析

《规定》实施以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下面笔者将会通过对北大法意上查找到的相关案例进行对比分析, 来找出《规定》实施后出现的一些现象, 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北大法意上有关外商隐名投资纠纷的案件共有10起。其中共有9例是涉及到《规定》的引用进行判案。其中有7起是引用《规定》第十四条, 2起引用的是第十五条。

(一) 对有关《规定》第十四条的关联案例整理, 得出以下几组数据统计结果

1. 隐名投资者诉名义投资者6例, 名义投资者诉隐名投资者1例。其中前者胜诉率达50%, 后者为0。

2. 在隐名投资者中, 台资3例, 且集中上海。港资1例。外资2例。中资涉诉1例。

3. 在投资成立的公司中, 中外合资企业类型3例, 外资企业1例, 国内合资企业3例。

4. 上述案件中, 一审审结3例, 胜诉率67%。二审审结4例, 胜诉率25%。

5. 上述案件中, 胜诉案件3例, 其中1例涉及争论焦点集中《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和第三款, 另外2例分别各涉及第一款和第三款;败诉案件4例, 引用理由为第一款, 第二款的分别一起, 第三款为两起。综上所述, 上述案件中, 引用《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判案有3例, 第二款的有1例, 第三款的有4例。

(二) 对有关《规定》第十五条的关联案例整理, 得出以下几组数据统计结果

1. 隐名投资者诉名义投资者1例, 败诉;名义投资者诉隐名投资者1例, 败诉。

2. 隐名投资者均为台资。

3. 在投资成立的公司中, 国内合资企业1例, 个体工商户1例。

4. 上述案件中, 一审审结1例, 败诉。再审审结1例, 败诉。

5. 上述案件中, 败诉案件2例, 主要引用都为《规定》十五条第一款。

(三) 相关案例数据分析

从总体数据看, 目前外商投资领域的隐名投资纠纷所涉及引用的《规定》条款主要集中在第十四条和十五条。对比可以发现, 该两条主要解决的是隐名投资效力的认定问题。

1. 有关《规定》第十四条的关联案例数据分析

根据前文, 在所有引用《规定》第十四条败诉的案例中, 败诉理由较多集中在不满足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上, 该项规定:人民法院或当事人在诉讼期间就将实际投资者变更为股东征得了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机关的同意。

联合案情实际, 都是由于原告直接诉请法院支持其变更股东的要求。其中两个案件法院的判案思路基本是一致的:即是在要求变更股东之前, 必须要先确认隐名投资人的股东地位, 否则法院不予支持。这样的司法实践操作顺序在法条中并没有明确体现。其次两个法院在对于确认隐名投资人股东地位这一问题上实践做法存在差异:广州中院认为原告的股东地位可以根据其庭上呈交的证据由法院进行确认;而浙江高院则认为隐名股东身份也是要通过审批机关的批准或同意, 法院才能确认。

对于确认隐名股东身份的司法实践方式差异问题, 可以看上海地区法院裁决的, 较为一致:他们认为只要法院确认该投资企业所在产业非法律禁止外商投资产业, 那么只要根据当事人呈交证据就可以确认隐名股东的身份, 无需经过特别的行政审批。

故综上所述, 目前在确认隐名股东身份这一司法实践上, 存在三种方式:第一, 广州中院:认为只要根据当事人提交证据即可由法院直接确认。第二, 上海法院:除了当事人提交证据, 还需法院审查投资企业是否为法律禁止外商涉足的产业。第三, 浙江法院:对于确认隐名股东身份, 必须通过行政机关的审批和同意, 法院才能确认。

2. 有关《规定》第十五条的关联案例数据分析

第十五条第一款的精神首先在于尊重合同的约定。因为最终确定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并非外资审批, 而是当事人间真实的意思表示。既然审批只是对民事行为的认可, 则当合同约定与批准证书不一致时, 除非合同无效, 否则就应根据合同约定而非批准证书确权。

将第十五条与第十四条的相关案例对比不难发现, 后者主要是隐名投资者诉名义投资者时在援引;而第十五条则是还有名义投资者诉隐名投资者时在援引。笔者据此认为, 《规定》第十四条主要是给善意隐名投资者提供寻求合法权利保护的途径;而《规定》第十五条则是通过遵守合同意思自治原则, 来平衡隐名投资者和名义投资人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

(四) 根据案例数据分析, 提出的相关问题

由于《规定》第十五条的引用判决案件差异度小, 故对其暂无在司法实践中引出的问题。通过上述数据分析, 笔者主要对《规定》第十四条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提出几点疑问:

1. 对于确认隐名投资人股东身份, 法院有三种具体做法。对于同一法条的运用在实践中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应该如何协调是笔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2. 在《规定》第十四条中, 并未对隐名投资人请求变更其投资企业股东要先确认其在该企业的股东身份的司法判决顺序有明确表述。但是司法实践都是按照这个次序处理类似案件的。从涉及引用《规定》第十四条第三款而败诉的案例均进入二审程序来看, 这种法条未释明而实践已有相对稳定做法的规定给大部分法律从业者造成困扰, 以致单从法条未能理解其真正含义, 从而引起不必要的商业纠纷。

三、对案例分析结果的相关建议

通过前文的案例分析, 对《规定》第十四条实施, 笔者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接下来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 针对问题1

笔者认为上海法院所采取的方式比较合理, 理由如下:第一, 无论该隐名投资人为中资方还是外资方, 对于确认其股东的身份不会影响其投资企业的性质。因为此时, 企业工商登记上还是为名义投资人未变更。确认隐名投资人股东身份只是保障其在法律没有禁止规定的投资上能得到相对保障, 该种权利是在企业内部用来对抗名义投资人的。根据外部公示原则, 还是名义投资人对外负股东责任和享股东权利。行政审批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外资的监管, 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既然确认隐名投资人股东身份不影响对外公示效力, 那么应该无需强制其通过行政审批, 此法也减轻了行政机关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同时能及时, 有效保护那些法律不加禁止的隐名投资人的权利。

有些学者也认同该观点[3], 认为确认隐名投资者股东身份无需行政审批的理由, 在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外商投资企业采取隐名投资方式并非都处于逃避行政审批的目的, 非规避法律型的隐名投资也普遍存在。

第二, 但是从保护国家利益, 和避免不公平竞争的角度看, 通过法院单纯的证据审查, 还不足以规制出那些违法的隐名投资。所以应该通过特别的审查对隐名投资者所投资的产业是否属于禁止外资进入产业进行判断。笔者认为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征询当地商业委员会的专业建议进行审查的方式值得借鉴。相对于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通过查询《外商投资企业产业指导目录》更加灵活和贴近现实。

(二) 针对问题2

即隐名投资人请求变更其投资企业股东要先确认其在该企业的股东身份, 这一审理案件的先后顺序为何在法条没有明确阐明的情况下能在司法实践上达到相对统一?笔者认为是有一定法律逻辑的。因为隐名投资人只有在确认其股东身份后对内才有资格向企业提出变更股东的合理申请, 否则任何一企业是不会理睬无关第三人对其内部提出的变更股东的要求。但是法条的表达比较奇怪, 其用“或者”一词, 将确认和变更股东并列在一起, 让相当多法律从业者认为两者的条件都是相同的, 以至于造成部分当事人根据其律师建议, 会在确认之诉前之间直接提起变更之诉, 导致最后诉求得不到满足。针对该一问题, 笔者认为此种司法实践方式符合法律逻辑, 且根据长期的司法实践的总结经验, 法律从业者会逐渐熟悉该法条的适用规则, 无需特意出台解释对其规制。同时, 通过其他关联法规的规则可以确定该判案顺序的原则, 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 》第一条第一款“实际出资人不得向公司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只能首先提起确权诉讼”的规定, 为隐名股东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摘要:随着最高院在2010年颁布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外商投资企业纠纷案件若干问题之规定 (一) 》后, 对外商在大陆隐名投资所产生的纠纷有了新的解决方法。本文将对该规定在有关外商隐名投资方面所起作用的情况进行介绍, 并且通过几个相关典型案件的对比分析, 提出对该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若干问题, 以及发表对问题解决的几点个人建议。

关键词:隐名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委托投资协议

参考文献

[1]陈红.探讨公司隐名投资的现状与规范[J].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 (政治与法律版) , 2003 (3) :117-121.

[2]甘力.隐名投资法律问题之研究[J].民商法理论与审判实务研究, 2004 (3) :675.

[3]朱晖.外商投资企业隐名投资股东资格确认法律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11 (11) :96-97.

[4]毛海波.外商隐名投资所涉疑难法律问题解析[J].法治研究, 2011 (3) :83-87.

[5]石育斌, 毛燕琼.如何认定台商在大陆隐名投资的法律效力—以上海为例的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1) :59-65.

[6]赵晓青.浅析我国台商隐名投资现象若干法律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汉文综合版) , 2007 (1) :58-59.

[7]陆怡红.外商投资企业隐名投资纠纷[J].法制与社会, 2011 (9) :103.

篇5:浅析隐名投资纠纷的原因及启示

关键词:临床护理;护理纠纷;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10-01

引言: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牵涉到护患双方的关系和权益,严重者可能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如何预防、有效地解决护患纠纷、投诉,使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每一个临床护理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1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

(一)护理工作落实不全面

与我国人口结构有关,80~90后的独生子女是目前医学护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但因家庭的娇惯或其他原因,部分护理人员服务理念较差,缺乏主动、积极的奉献精神,无自我提升观念,安于现状,缺乏必要的责任心,态度冷淡,自我中心观念强,怕吃苦,做事拖延。且个人的护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无过硬的专业技能,遇事不冷静、易慌张。综上所述原因,可引发与患者之间沟通较少,易出现言语争执及其他矛盾。

(二)护士的法制意识薄弱

由于有的护士法制意识薄弱,致使在护理过程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侵犯病人的某些权益而造成违反医护法规。常见的有忽视病人的隐私权,议论病人的隐私,擅自公开病人的健康状况资科,护理人员中止执行医嘱或停止实施护理,忽视病人的知情权、同意权。例如让实习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时未经病人同意,且穿刺不成功,就易引起纠纷。

(三)工作态度不严谨

有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如擅自修改或错误执行医嘱,甚至在抢救或手术台上说一些与治疗无关的话题,引起病人及家属对医疗效果的怀疑,使病人失去对医护人员的信赖,一旦治疗效果不满意,容易引起各种纠纷。

(四)护士的责任心不强

这是护理纠纷发生较高的一类。常见的是有的护士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未能执行查对制度和交接班制度,如查对制度执行不严,造成输血错误使病人发生溶血反应,输液未完拔针,交接班不认真,对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发现不及时,延误救治等,均可能引起病人不满而引起纠纷。

(五)护理人员的书写总结

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护理专业素养,对护理记录、工作总结等书写记录无明确认识,书写较随意,常造成遗漏、错写等情况,或书写不规范,给患者一种随意性,进而引发护患纠纷。

(六)检查治疗流程复杂

部分患者认为医院对患者应采取“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治疗观念,认为对全身进行检查是一种为多收费的现象,且患者还认为多项检查明显耽误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易产生医患、护患的沟通困难,造成言语争执。

(七)护士的服务态度差,技术水平低下

这是病人投诉的最常见的原因。有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把不良心态带到工作中,对病人关心不够,解释工作缺乏耐心,说话语气生硬,基础技术操作欠熟练,尤其是新开展的技术项目,致使工作效率低下,引起病人不满而产生投诉。

2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纠纷的解决对策

(一)规范职业行为,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

护士的形象在护患沟通中起重要作用。要求着装整洁,注重言谈举止,不要动不动就把“对不起、我很抱歉”。这句话挂在嘴边,针对患者的质疑张口就道歉,等于把自己置于患方的对立面,应站在患者的一边,换位思考,以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取得双向合作。

(二)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及技能训练

加大“三基”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术。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常见病及多发病的症状、治疗、用药、护理,用过硬的知识和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

(三)增强服务意识

在临床工作中,也许数次、数十次地被患者或家属传呼,而实际上患者的病情没什么变化或不需要我们进行处理,但不要麻木,不要倦怠,也许下一次传呼,病情就有实质性的变化。千万别草率说句没有事、不要紧打发了事,不耐烦的一句话,可能会酿成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住院规章制度及主管医生护士,讲解疾病的注意事项及相关指导,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多深入病房,及时找患者及家属沟通,将不满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注意交流技巧

护理学上有很多专业性的名词,当患者遇到疑难问题时,医护人员尽量用患者简单易懂的语句向患者进行讲解交代,避免患者听到过多的专业性名词时出现恐慌、急躁的心理。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当以委婉的语句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鼓励患者积极治疗,保持乐观心态。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需注意自身礼貌用语,说话时注意面带微笑,给患者一种亲切感,并向患者给予一定的祝福性话语,如祝您早日康复等,给予患者一定的信心。

(五)加强防范意识

对于部分不讲道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先对其进行耐心讲解,若无法继续沟通时,护理人员需遵循自身原则,掌握部分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与此同时,医护人员首先需完善自身的工作,不因个人原因造成工作上的失误,为患者的利益带来一定的伤害。医护人员还需按照规范对各个患者的护理日记、病情发展、每日情况等进行记录,及时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对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有全面的掌握。

(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若患者需进行检查时,护理人员需交代相关适宜。如做B超检查前需饮用大量白开水,使膀胱膨胀有急切的排尿感。并对实施检查时的各个检查项目、可能出现的情况向患者进行交代,减少患者的恐慌感。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患者应按顺序进行排队检查,护理人员不可因遇到熟人便对其进行优先检查等情况,若遇到较危急的病人,护理人员可与其他患者进行沟通,在其他患者同意后,对危急情况的患者进行优先检查。检查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在检查结果上签署自己的姓名,以示自己愿意承担检查中出现的任何失误,维护患者权益,提高自身的责任感。

(七)敢于面对不回避

医疗过程中难免出现纠纷,护士人员遇到此类情况时不可逃避,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护理人员首先需保持自身冷静,判断纠纷原委,若是因自身过失原因造成的纠纷则应积极承担责任,不逃避、不畏惧。若是患者原因,护理人员应先做到不责怪、不愤怒,积极向患者讲解原因,若患者仍然挑起纠纷,应及时通知上级或进行相关的法律援助,护理人员自身不得对患者进行殴打、辱骂。以理服人,防止造成事件的严重化。

结束语

總之,护患关系的和谐对推动临床医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就需要我们每位护理工作人员应遵循职业操守,努力完善自身的不足,改善以往不当之处,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避免医疗护理纠纷,使护理工作整体水平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从而有效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建华. 浅析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 医学信息. 2008(06)

[2] 崔可瑛. 护理管理与护理纠纷[J].中国民康医学. 2008(08).

篇6:浅析隐名投资纠纷的原因及启示

关键词:医疗环境,医患关系,医学生,职前教育

近年来有关医患矛盾、医疗纠纷等方面的报道屡见于各种媒体, 伤医、杀医案也时有发生。这些恶性事件无一不揭示了当前国内糟糕的医患关系和恶劣的医疗环境!回顾一下医患关系的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医患关系并非一直是处于紧张状态。上世纪80年代以前, 是医患关系平稳发展的时期。当时新中国的卫生事业以全面卫生保健为核心, 使每个人在事实上都进入了公费医疗体系中, 虽然每个人能够真正享受到的医疗服务的水平普遍不高, 但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 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保持着较高的满意度。该阶段我国医患关系保持了相对和谐的状态。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 中国医患关系开始经历急剧变化。医疗卫生机构的市场经济改革, 将其推上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归之路, 而改革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没有为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群尤其是那些并不富裕的人群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医患之间的直接利益冲突急剧恶化了我国的医患关系, 使医疗环境越来越恶劣。进入20世纪90年代, 医疗纠纷每年以10%~20%的速度递增[1]。频发的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而紧张的医患关系又促使医疗纠纷频发, 呈现出一种恶性循环。对于这种现象, 笔者试图从患者、医者、医疗体制及媒体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一、患者对治疗效果要求过高

现代科技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医疗技术水平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时医疗机构为了吸引患者, 不免过高的宣传了某种医疗技术的先进性, 使得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 以为凭着现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可以包治百病。然而, 实际上目前很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也不可能完全治愈。加之国人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因此难免对治疗效果要求过高。有些要求甚至远远超过了医学科学所力所能及的范畴, 而一旦治疗结果没有达到病人及其家属所期望的效果, 就会发生医患纠纷[2]。因此不能不说现在医疗纠纷频发在某种程度上和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不无关系。去年发生的温岭杀医案, 患者连恩青自感鼻部手术没做好, 而在多家医院的检查结果提示手术是成功的, 医院也多次解释了手术是成功的, 然而他不相信多家医院客观检查的结果, 认为是多家医院串通起来骗他。最终他举起屠刀砍向了主任医师王云杰, 王医生惨死患者刀下。成长为一名主任医师是需要多年寒窗苦读, 加上多年临床经验的积累。就这样逝去, 不能不说是当地广大患者的损失。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中的实践科学、经验科学, 世界上几乎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疾病, 而且同一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又有不同的表现, 不同的疾病在同一人身上有可能又有相同的表现。要求医生100%的确诊并治愈, 这是有违医学科学规律的。

二、部分医生医德缺失, 业务水平以及医患沟通水平欠佳

医疗机构市场化改革以后, 医生收入和病人的花费挂钩, 确实有一些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不是以解决病人的疾苦为第一, 而是想方设法掏病人的钱袋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这些医生确实应该受到谴责。为医者,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一颗同情病人的心理, 对病人的疾苦应当感同身受, 尽量想办法去解决患者的疾苦, 而不是去盯着患者的腰包。不过更多的情况还是医生业务水平有限以及医患沟通艺术欠佳。绝大部分医者都是想治好求医于己的患者, 因为水平有限, 难免对病情复杂的患者出现误诊或漏诊。而患者的要求又高, 不允许有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 医患冲突及医疗纠纷在所难免。此外, 就算正确诊断了患者的病情, 而在医学上无有效治疗方法时, 如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使患者或家属理解自己的病情, 医患纠纷同样难免。

三、医疗体制不合理

我国在经济上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巨大的人口数量使得保障全国人民的医疗保健成了一种巨大的负担。目前国家对医疗卫生方面投入不足, 无法保证医院正常的日常运作, 因此引入市场机制以弥补国家投入不足的空缺, 而各种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配套措施又不到位, 由此加剧了医患矛盾并造成了恶劣的医疗环境。长期以来, 医院的发展建设和运行费用主要靠向群众就诊收费[3], 这种机制的直接结果是医院过分注重经济收入, 逐利性增强, 公益性丧失。目前国家为了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 对医护人员的技术劳务费用进行了限制。为了弥补这部分的损失, 将医生的收入和病人的检查费、药费挂钩, 这就导致了患者的检查费和药费等开支节节攀升, 也必然导致了医患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世界其他国家, 医生都是靠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吃饭的, 从来不需要靠各种检查或药品养着。医生的劳动是和拯救生命息息相关的, 因此医生的劳动应该是最有价值的。在很多国家, 医生也是收入最高的人群之一。而在我国, 如果医生没有所谓的灰色收入, 其收入可能连农民工的收入都比不上。也有人说即使如此, 医生也应该恪守自己的节操, 不拿灰色收入。假设真如此, 医生作为一个社会人, 在其付出了辛苦的劳动后, 仍要为生计而发愁, 那么大多数医生改行也就是必然的了。再者我国医疗资源过分集中于大医院, 导致大医院的病人人满为患, 大医院的医生超负荷劳动。在这种情况下, 医生的医疗服务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而患者不辞辛苦来到大医院就诊, 结果三言两语就被打发, 其不满情绪极易被激发。

四、部分媒体的引导

目前传媒业竞争激烈, 各媒体为了增加其市场份额, 吸引观众的眼球, 不惜夸大、扭曲医疗纠纷的真相, 随意发挥以制造出读者感兴趣的话题来炒作医疗事件。以2012年发生的一起轰动的负面医疗事件“八毛门”为例。一位患儿的父亲称用8毛钱的药治好了医院称需10万块治好的先天性巨结肠。这起事件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 医疗行业因此遭到广大群众的一片声讨。然而该患儿最终诊断的确为先天性巨结肠, 当事人在事后也做了道歉。在对这起事件的报道中, 媒体在事实尚未查清之前就对医院进行了有罪推定, 大肆批判。即便事后澄清了, 也难以弥补医疗行业的名誉损失。有一些媒体记者, 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 采访报道时又只听患者的说法, 不理会医生的意见甚至不采访医生, 在这种情况下, 其报道内容有几分可信度可想而知。然而其不负责任的报道使本来就脆弱的医患关系愈加糟糕, 恶劣的医疗环境愈加恶化。

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行业的生力军, 他们将来也会面对这种医疗环境。因此在其走上工作岗位之前, 对其进行医德、医患沟通技巧、医疗安全意识、医疗暴力事件应急处置方法等方面的职前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1. 加强医学理论知识学习, 加强医学实践技能的培养。

要避免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 首先要学会正确诊断并治疗疾病, 尽量避免误诊或漏诊。因此医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功底和临床实践技能。在校学习医学课程期间要认认真真的学习, 刻苦钻研医学理论知识, 力争能融会贯通并用之于临床实习。在临床实习期间, 要仔细观察患者病情, 并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诊疗活动, 尽量积累临床经验。

2. 培养良好的医德和医患沟通技巧。

作为一个有医德的医生, 必须牢记任何时候都要把病人的疾苦放在首要位置, 要理解病人的疾苦, 对病人充满同情之心, 尽力给病人诊断和治疗, 任何时候都不能在利益驱使下做违医德背良心的事情。同时要精通医患沟通的技巧, 以和蔼的态度、礼貌的用语以及细致的服务来对待每一个患者。只要患者明白了道理, 大多数患者还是通情达理的, 不至于引起医患冲突。

3. 医疗安全意识。

就算一个医生德艺双馨,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 也不能完全避免医疗纠纷, 所以医疗安全意识不可少。医生的诊疗行为必须按照诊疗常规进行, 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切不可为图一时方便, 省掉一些必须的环节, 比如病情知情书、有创操作或手术同意书、特殊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等, 在目前举证倒置的情况下, 这些手续都是必不可少的。不然, 一旦出现意外情况, 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相当大。当患者病情复杂, 自己难于诊断的时候, 不能不懂装懂, 必须请示上级医生或者建议患者转诊, 不能因为怕没有面子而延误了病人病情的诊断。总之, 加强医疗安全意识, 既是对医生的保护, 同时也是对患者的保护。

4. 医疗暴力事件的应急处置。

尽管一个医生对有些患者已经尽心尽力在提供医疗服务, 有时仍然会遭遇患者打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医生应尽量保持克制, 不与病人发生冲突。如果患者已经发展到动手打人, 一定要呼唤保安到场, 同时尽量伺机离开, 必要时及时报警。在这种时候, 医生自己的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要求很高, 反复质疑医生诊疗效果的患者, 心里要预先有防范意识。坐门诊时最好面对着门, 身上也可携带一些防身物品以备不时之需。事后一定要通过医务科或者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甚至法律部门来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尽量不要让患者处于调解无门而找医生报复的心态。鉴于当前伤医杀医案频发, 很多医院都按照床位配备了保安, 有人甚至还建议在医院设立安检设备。然而这些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最终还是需要改革医疗体制, 改善医患关系, 使患者不再看病难、看病贵, 使医务工作者能安心工作。

5. 对医疗行业的未来要充满信心。

医疗行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不可或缺的行业, 其重要性是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捍卫人类健康的使命是无比神圣的。目前国内医患矛盾突出, 医疗环境恶劣只是在医疗体制不健全下的不正常现象。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 医改最终会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提高对医疗行业的投入来保障人民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得到医疗服务, 提高医生的待遇以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取消以药补医, 建立科学补偿机制。这就是一个很好信号。因此, 希望广大医学生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 医学生的未来是大有前途的!

医学生是我国未来医生的储备军, 是我国人民未来健康的保证。长期恶劣的医疗环境必然会挫伤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医学事业的积极性, 最终受损的还是人民的利益。相信在新一届领导人的带领下, 我国的医疗体制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使破碎的医患关系能够得以修复, 让医生和患者能和谐配合, 站在同一战壕里共同对付他们的敌人———疾病!

参考文献

[1]郝欣欣.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 (9) :1145-1152.

[2]鲁思鹏.浅析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西南军医, 2006, 14 (04) .

篇7:隐名投资的法律风险

关键词:隐名投资;法律分析;风险

一、隐名投资的概念及特征

(一)隐名投资的概念

隐名投资是指一方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某种原因,与他人(相对隐名投资人的显名投资人)订立书面协议或口头约定,借用他人名义注册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在公司中出资,成为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但公司的所有资料中(包括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其他工商登记材料)并未有相关记录,相反,投资人却登记为他人(相对隐名投资人的显名投资人)的法律现象。

(二)隐名投资的特征

隐名投资一般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第一,隐名投资人是公司的实际出资人。实践中,如果隐名投资人在实际出资数额未达到显名投资人要求或根本未履行有关隐名出资协议,往往导致纠纷。

第二,公司的实际出资者与有关资料登记的出资者一致。实际的出资者由于某种原因成为隐名投资人,而公司的所有登记材料记载的出资人却为他人(显名投资人)。

第三,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依据书面的或口头的协议成为投资合约关系。

第四,隐名投资人通过显名投资人在公司中行使其相应的权利,承担义务,并依据协约承担公司的盈亏风险。

二、隐名投资相关纠纷及法律风险

隐名投资人与显名股东之间基于各种个人情感(亲戚、朋友、恋人等),因此,彼此信任加之金钱的奖励形成了合约关系。一旦出现利益冲突,所谓的亲情、友情、恋情皆成浮云。显名股东一夜之间盗走公司的事情时有发生。隐名投资的相关法律问题处理不当,就会隐埋下诸多法律风险导致纠纷的产生。

(一)隐名投资人、显名股东之间纠纷

第一,双方仅有口头协议导致的纠纷

隐名投资人与显名股东之间的权责,通常是以双方协议确定的。根据协议进行利益分配、责任划分和纠纷的解决等。但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由于双方特殊的关系彼此信任,隐名投资人常常忽视书面出资协议的重要性,仅靠口头协议,就交付所需款项。一旦出现问题,导致纠纷发生时,隐名投资人因无法证明其出资性质、出资金额及责任限额,往往被法院认定为借贷纠纷或普通合伙纠纷,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第二,双方订立的协议不全面导致的纠纷

双方尽管签订了有关书面协议,但由于协议约定事项不完善,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导致纠纷的产生。如约定事项不明、约定内容本身存在歧义等问题,要解决双方间由此产生的纠纷,隐名投资人最好通过专业的法律机构或者聘请律师,起草、审核有关出资协议,对于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第三,对显名股东盲目信任导致的纠纷

由于盲目信任对方,因此隐名投资人疏于对公司的监督、管理,导致其权利被侵害;或者显名股东凭借隐名投资人的信任,并未按照约定向隐名投资人如实报告公司经营状况,对隐名投资人的正当监督不于接受,混淆公私财产,不按约定建立应有的会计账簿,财产混乱,业务混乱,账目混乱,呈现在隐名投资人面前的是一本糊涂账。最终导致公司亏损或失败,从而达到侵害隐名投资人的利益,侵吞隐名投资人所投资产的目的。

(二)隐名投资人、显名股东与公司之间纠纷

尽管隐名投资人、显名股东之间存在协约,但是由于隐名投资这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往往会使得隐名投资人和显名股东之间因公司分红等利益分配问题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显名股东违背承诺而发生纠纷。此时,隐名投资人就会要求公司对其股东资格给予认定,同时要求自己应该享受的利益分配。通常公司只对其登记在册的股东按照公司章程发放相应的红利,对隐名投资人的要求往往不予理睬,一旦因此产生纠纷,显名股东由于具有工商登记的公示性比较等完备的法律上形式要件,往往占有优势。隐名投资人此时想要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就必须对自己股东地位进行认定。而隐名投资人股东地位的认定需要通过司法程序,隐名投资人首先要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实际出资人,法院才会对其隐名投资人的地位予以法律上的认可。否则,隐名投资人和显名股东之间的纠纷,往往被认定为债权债务关系,从而导致隐名投资人的损失。

(三)隐名投资人、显名股东与第三人之间的纠纷

由于隐名投资这种特殊的投资方式,隐名投资人和显名股东之间作为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的投资协议,第三人通常是不可能知晓的。对此,我国法律的规定,隐名投资人是不能以工商登记不实对抗第三人的。因此,当涉及到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优先保护善意第三人,从而充分体现《商法》的公示主义和形式主义,导致隐名投资人股东身份不予认定,使隐名投资人被动局面。

所以,在隐名投资当中,隐名投资人事前应做足“功课”完善防范措施,确保对显名股东的控制和监督,从而使自己的财产安全得以有效地保障。

如果在隐名股东和名义股东之间发生股东身份确认争议,不涉及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与工商登记无关,应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探求其真实意思,据实对股东身份作出认定。 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认为对隐名股东的法律地位,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既然隐名股东的存在形态各异,就应具体分析:对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其股东资格应否定,因为它甚至会引起对公司法人人格的否定;而对非规避法律型隐名股东,因为该行为并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应具有法律效力。即:既然隐名股东的核心特征是“表里不一”,那么在对其地位进行法律评价的时候,也应该坚持内外有别。对内应以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为基础,保护隐名股东的利益,肯定隐股东的股东资格;对外应坚持公示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原则,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

(四)隐名投资人股东地位不被认可的风险

关于隐名投资人股东地位的确认,目前我国法律尚未给出没有明确的规定。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隐名投资人和显名投资人之间一旦发生纠纷,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须通过诉讼经法院认定方可取得。而在司法实践中对其股东地位的认定,完全依赖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亦即法官对隐名投资的法律理解程度,结果很可能就与出资人最初的预期相差甚远。尽管为了最大限度的维护每个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缩小法官的自由裁量度,很多地方的高级法院在不违背我国公司法的基础上对此做出了相关规定,如:“《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中的规定明确表示:隐名投资人与显名投资人之间的约定对于公司不产生效力;如果隐名投资人要向公司主张权利,必须首先提出确认其股东资格的诉讼。公司半数以上其他股东明知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且公司一直认可其以实际股东的身份行使权利的,如无其他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形,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实际出资人对公司享有股权。但如果隐名投资人和显名股东双方未约定隐名出资人为股东或者承担投资风险,且实际出资人亦未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未实际享受股东权利的,双方之间不应认定为隐名投资关系,可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①中对于隐名投资人股东资格的认定也进行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即:股东资格是投资人取得和行使股东权利并承担股东义务的基础。依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涉及实际出资额、股权转让合同、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工商登记等。确认股东资格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具体案件中队事实证据的审查认定,应当根据当事人具体实施民事行为的真实意思表示,选择确认股东资格的标准。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适用公司法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②中基本采取形式主义为要件。例如:公司或其股东(包括挂名股东、隐名股东和实际股东)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应根据工商登记文件的记载确定当事人的股东资格,但被冒名登记的除外;股东(包括挂名股东、隐名股东和实际股东)之间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除存在以下两种情形外,应根据工商登记文件中的记载确定有关当事人的股东资格:(1)当事人对股东资格有明确约定,且其他股东对隐名者的股东资格予以认可的;(2)根据公司章程的签署、实际出资、出资证明书的持有以及股东权利的实际行使等事实可以做出相反认定的。实际出资并持有出资证明书,且能证明是由于办理注册登记的人的过错致使错误登记或者漏登的,应当认定该出资人有股东资格;股东(包括挂名股东、隐名股东和实际股东)与公司之间就股东资格发生争议,应根据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的记载作出认定,章程、名册未记载但已依约定实际出资并实际以股东身份行使股东权利的,应认定其具有股东资格,并责令当事人依法办理有关登记手续;以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名义或盗用他人的名义出资并登记为股东设立公司的,应认定实际出资人为股东;因此导致出现一人公司的,应当由冒名人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③。”尽管如此隐名股东的法律风险而易见。

(五)显名股东擅自转让其名下股权的风险

(六)显名股东名下股权被司法冻结、强制执行的风险

综上,从目前的法律法规看,并没有明确禁止隐名投资,因此,只要不违反关于公司股东身份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应当允许隐名投资。当然,契约型的隐名投资,应当是首选的模式,这样可以明确隐名投资人和显名投资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过,隐名投资人,既然选择了隐名投资,就应当正视相应的法律风险。

【注释】

① 2004年2月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次会议通过京高法发【2004】50号.

② 2003年6月3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司法解释。

【参考文献】

[1]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主编.公司法律事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陈国辉主编.公司法案例与评析[M].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3]陈宇,赵浩君,卢正敏主编.公司法案例·学理精解[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刘兰芳主编.新公司法疑难案例判解[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王兰.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D].西南政法大学,2006.

[6]韩苏冬.论游戏室内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标准[D].华东政法大学,2009.

[7]周荃.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

[8]霍思宇.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0.

上一篇:区农机局年度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总结下一篇:第三片区初三教师动员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