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

2022-09-10

一、隐名股东的定义与类型

(一) 隐名股东的定义

从国内学者对“隐名股东”的阐述来看, 他们的定义可谓各有所重:刘敏着重从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的各项差异这一点来给出定义, 李后龙、雷兴勇着重于是否参与实际出资这一点给出定义, 施天涛着重于是否在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中得到记载这一点给出定义, 王成勇、陈广秀着重于是否在工商登记材料中得到记载这一点给出定义, 等等。

在本文看来, 隐名股东应定义为:该投资人虽然实际上参与了公司相应股份的出资认购, 但表面上其并不满足合法有效股东身份的构成要件。所谓“合法有效股东身份的构成要件”即是指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者工商登记中将其记载为公司股东。

(二) 隐名股东的类型

隐名股东的类型可分为:一是完全隐名股东, 即其与名义出资人约定股东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均有后者享受和承担, 唯投资收益由前者享有的情形;二是不完全隐名股东, 即其与名义出资人约定后者仅是挂名代持股份的角色, 股东的所有权利和义务通通由前者享受和承担的情形。此外, 隐名股东也可以根据合法性的不同分为合法隐名股东和不法隐名股东。从历史上看, 合法隐名股东多表现为个人持有法人股、职工持股会等企业改制导致的现象, 而不法隐名股东多是实际出资人故意规避法律限制的结果 (如为规避股东身份限制规范而找人代持的情况) 。

二、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

(一) 否定说

该说认为所有的隐名股东皆不应该被认定为合法的股东, 因为他们并不具有合法的股东资格。首先, 由于隐名股东并未在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得到记载, 也未在工商资料中得到登记, 因而并不具备合法的股东应当具备的形式特征。其次, 隐名股东没有实际的签署公司章程的行为, 虽有实际出资行为但未取得出资证明, 因而并不具备合法的股东应当具备的实质特征。再次, 从现代民法的价值追求角度讲, 隐名股东违背了现代民法对于保障交易安全和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价值取向, 不应被认定为合法。第四, 隐名股东不仅不应该被认定为合法股东, 相反由于其隐瞒、变改法定登记事项的违法性, 损害了国家对商事活动的正常监督秩序, 还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 肯定说

该说认为隐名股东应当被认定为合法股东。第一, 隐瞒股东是自由契约和私法自治性的表现。作为自由契约的一方, 隐名出资者与他人自由约定将自己的财产由他人代为支配, 将自己的权利由他人代为享受, 将自己的义务由他人代为承担, 这种行为并不违反契约产生合法效力的一般规则。第二, 强制性的公权力不应过多干涉自由自治的私法领域。商法是典型的私法, 而股东登记则是行政法律行为, 属于公法领域。私法是公法的根基, 公法与私法间产生竞合应当优先考虑私法, 不能因为隐名股东在公法领域的微小瑕疵就一刀切地否定其股东身份与资格。

(三) 隐名股东成立应满足的实质条件

本文认为, 上述二说皆有失偏颇, 因为并非所有的隐名股东皆是伪“股东”,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隐名股东皆是真“股东”。若要真正认定某隐名股东为合法的真“股东”, 除了要符合上述若干形式要件外, 还必须满足若干法律上的实质要件。本文认为隐名股东合法化的实质要件包括如下几点。

1. 隐名股东问题仅存于有限责任公司范畴内

我国公司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两者的区别之一是前者的人合性较强, 股份流通不易, 后者的资合性较强, 股份流通较为容易。这种差别决定了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 股东的真实身份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该公司人合性的成立, 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那么确认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名册和公司章程以及相关的工商登记材料上的登记股东的真实身份就变得相当之重要, 所以才会有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问题。而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 所谓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的辨别并不具有前者那么重要的意义。因而本文认为, 隐名股东问题仅限于有限责任公司范畴内讨论。

2. 必须得到公司法人和其他股东的承认

首先, 为了保证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后续良好发展, 必须有半数以上的其他股东知晓隐名股东才是实际出资者;其次, 必须有半数以上的股东同意隐名出资人出资但由他人在名义上代持股份, 若不同意则该股东应该购买隐名出资人的相应出资股份;最后, 公司作为一个法人也必须是知晓隐名股东是实际出资者, 必须认可他的股东身份。认可的方式可以是明示———如股东会决议认可, 也可以是默示———如公司明知实际出资人, 在该实际出资人行使股东权利时公司法人不予反对。

3. 隐名股东在事实上行使了股东权利

隐名出资人以股东身份行使股东权利是一种事实, 它构成了隐名股东是合法股东的事实认定。并且这种权利的行使应当是对公司运营具有相当重要作用的, 比如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 参加董事会, 为公司重要战略计划的出台提出意见, 领取分红等等。不过, 这种事实认定需要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 否则很可能会被法官判定为债权债务关系。

4. 不存在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

我们知道, 隐名股东的存在多数是出于规避法律规定的原因。但是是否只要是规避法律规定的就不应认定为合法的股东呢?本文认为应该分三种情况看待:第一, 如果规避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公众利益, 则不应将隐名股东认定为合法股东;第二, 利用法律或相关优惠政策而采用隐名出资的方式的出资人, 只要没有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就应该认定其为合法股东;第三, 如果只是法定程序上存在缺失而目的并不违法, 这种隐名出资人也应当被认定为合法股东。概而言之, 是否认定隐名出资人为合法股东, 其标准应当是更有利于促进商事活动正常发展, 维护市场稳定, 保护投资人利益, 保障被投资的公司法人得以正常经营发展。

5. 身份确认必须经过法院的确认之诉

隐名股东想要取得合法股东之身份, 必须通过向法院提取确权诉讼的方式得以实现, 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张股东之身份, 即只能以法院之判决作为成为真正股东, 享受权利, 承担义务的依据。并且, 胜诉后应及时采取变更措施, 变更股东名册和相关工商登记资料的内容, 其他股东和公司法人须予以必要配合。

三、结语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主体在面对法律规制时所采取的规避方法也显得愈加“进步”, 这表现为其目的愈加深藏在后, 行为愈加复杂难理, 以及规制方的应对愈加困难耗力。作为市场主体, 尽可能地去追求最大利益———包括用隐名出资这种逃避管制、规避法律的行为———当然本是天性所致, 不过, 是否可以为了促进经济之发展而对其中的“灰色”甚至“黑色”的行为完全放任不管呢?从根本上说, 设立公司和购买股份之事本就应当是正大光明之举, 何以需要通过“隐名股东”之“打擦边球”式的行为来实现, 而导致公司法人、其他股东、债权债务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人士必须多分出精力明加辨别?这固然可能涉及所谓“善法”与“恶法”之争, 但另一方面, 作为主要的规制方即立法者和司法者, 如何通过有效的立法和公平公正的司法裁决引导隐名股东问题走向一条良性循环的可持续改善之路?这还需要立法者和司法者更多的努力。

摘要:在当今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公司表面的股东与实际出资人并不一致, 并且这种不一致是表面上的股东与实际出资人合意的结果, 是由契约约定导致的——即所谓的“隐名股东”现象, 其中的实际出资人即被称作”“隐名股东”。而这种不一致给当今的民商事司法裁决带来诸多问题, 其中最关键的是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问题。本文即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相关探讨和阐述, 以期能够为司法实务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隐名股东,显名股东,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施天涛.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 刘俊海.现代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3] 范健.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4] 王义松.私人有限公司视野中的股东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

[5] 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6] [日]加藤一郎.民法的解释与利益衡量[A].梁慧星译.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 (第2卷) [C].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4.

上一篇:智库与国企:招贤纳士的“旋转门”下一篇:基于新课改的中等专业数学教学方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