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让语文课堂更富情智

2024-04-19

追问,让语文课堂更富情智(精选6篇)

篇1:追问,让语文课堂更富情智

追问,让语文课堂更富情智 ——两次执教《端午的鸭蛋》有感

城关一中 张海燕

两次执教《端午的鸭蛋》,我深切地感受到:追问是引导学生远离肤浅的调控手段,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策略。追问,能使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丰富、智慧的启迪、素养的提高和生命的发展,使语文课堂更富情智。

一.对比中明意义

三年前,第一次执教《端午的鸭蛋》,我抛出了四个问题: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2.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4.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接到第一个问题,学生迅速地浏览第一段,找出“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和“挂鸭蛋络子”等八种风俗,遇到遗漏,纷纷举手补充,场面异常热闹。遇到第二个问题,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找齐了质细而油多、黄是通红的“双黄蛋”的特点。当问及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时,学生除了鸭蛋好吃外,再也挤不出另外的内容。回答语言的特点时,答案更是五花八门。我一再催促与灌输,最后,硬塞给学生平淡而有味,口语色彩浓厚,有淡淡的幽默的语言特色。整节课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浅表回答的热热闹闹,要么是停滞状态的死气沉沉,学生的思维得不到丝毫训练,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

如何改变现状,实施有效教学,使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呢?我进行了第二次尝试。同样的四个问题,因为巧用追问,使呆板的语文课堂高潮迭起,碰撞出朵朵智慧的火花。

(一)深入追问,激活思维

疑问与思考是一对孪生姐妹,“问”是“思”的动力,“思”是“问”的结果。追问,是启迪智慧的导火线,它能引导学生在释疑中主动探求知识,迸发灵感。如学生回答八种风俗后,我深入地追问,(追问一)哪些风俗详写,为什么?

生:放黄烟子和吃十二红,因为这两种风俗是“我”家乡特有的。师:对于别处没有的,别人不熟悉的事物要详细介绍。生:挂鸭蛋络子,因为鸭蛋是本文的重点。师:文章的重点当然要详写,回答得真棒。

好课是问出来的。在教师有意识的追问下,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远离了粗糙的回答,还培养了思维的逻辑性,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把课堂追问比作石子,那么,在它的问路下,学生就会主动思考,快乐地与文本对话,引出一朵朵美丽晶莹的浪花。

(二)巧妙追问,放飞想象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鼓励他们刻苦钻研,标新立异,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无拘无束,勇于挑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地挖掘。在回答鸭蛋的特点时,我创造性地追问:来到高邮,你会挑怎样的鸭蛋吃,(追问二)为什么?

生:蛋白柔嫩的蛋,它细腻,不会发干、发粉。生:质细而油多的蛋,它口感好。

生:“双黄蛋”,切开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既使人惊奇,又赏心悦目。生:黄是通红的蛋,富含钙,有营养。(全班大笑)

师:质细而油多、黄是通红的“双黄蛋”正是高邮鸭蛋特点。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按作者的吃法,老师请你们吃咸鸭蛋。(学生们吃得啧啧有声,吃后回味无穷。我趁机请他们谈谈咸鸭蛋的滋味。)

语文教学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鼓励百家争鸣,发展个性品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找准切入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追问中,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思路得到开拓,语言得到训练,理解更加准确。

(三)迁移追问,拓宽视野

由于阅历的局限,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多是浅层次的,缺乏深度。教师适时准确的追问,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考的空间,铺设思维的跳板,使新旧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登山的话,追问就是学生攀爬悬崖的绳索。帮助学生铺设绳索,能使学生走得更快、更稳。如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生:鸭蛋好吃,所以难忘。

生:“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家乡的鸭蛋是最好的,所以难以忘怀。

师:作者引用了古诗,告诉我们鸭蛋确实不同凡响。而我们的同学也不一般,分析透彻,见解独特。还有原因吗?(教室里一片沉寂)

师:(追问三)这种独特的鸭蛋在哪儿呀? 生:高邮。作者的故乡。(学生恍然大悟)

生:还有对家乡鸭蛋的自豪之情,让作者久久不能忘怀。师:原来,作者不止爱鸭蛋„„

生齐接:爱的是家乡特产,爱的是家乡人,爱的是家乡,所以难忘。

师:原来咸鸭蛋里面盛着满满的情啊,是老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眷恋。(追问四)如果我们要写一种家乡的风味小吃,你会写什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达到联系实际,情感升华的目的。)

多好的情感迁移啊,学过这篇课文之后,学生遇到类似的文章,就会自觉地进行迁移、转化。如果将“问——答”看作是一场攻城战的话,正面进攻难以突破,那么巧用追问,就

会转移学生思维的方向,有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迂回包围,从而轻易地登上城楼。

(四)适时追问,形成梯度

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预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这些问题虽然也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但终究还有一些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问题摆出来了,学生启而不发,问而不答,跳不到果实的高度,怎么办?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设计铺垫性的台阶,形成梯度,引领学生的思维沿着一定的坡度发展,摘取果实,这时,往往会带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师: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生:“白嘴”“空头”富有乡土气息,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生:平淡而有味。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冒出来了,“吱”字,极其形象。师:你真会选词,就这么一个字,绘声绘色地写出了红油冒出来的动感与品尝者的快感。还有其它的特点吗?(学生满脸困惑,无处着手。)

师:(追问五)还有一种语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所食鸭蛋多矣,“矣”字经常会在哪类文章出现? 生:文言文。

师:对了,这就是文言词语啊。作者善于使用口语、方言,使文章通俗易懂;又善于使用文言、古诗,使文章典雅大气,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学生恍然大悟)问题本身难度大,使学生觉得很难把握,适时的追问,可以分解问题,降低难度。学生跳一跳拿不到食物,那就让学生跳两跳、跳三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享受成功的喜悦。追问,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而且对摆脱课堂的沉默、拯救思维的凝滞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说学生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炬,那么,教师有梯度的追问,会使这支火炬点燃并熊熊燃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追问什么,怎样追问,何时追问,才能灵活有效,使之充分发挥作用,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追问这把钥匙,进入学习的佳境,获取丰富的知识。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增添一缕灿烂的阳光,充满生机和活力。

篇2:让小学语文课堂情智飞扬

一、注重情感渗透, 让语文课堂不再干涩

情感是个体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润滑剂, 缺少情感的课堂不可能达到高效, 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是欠缺的。教师只有充分研究教材, 联系学生实际, 用自己的语言、情感以及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一片广阔的空间, 用情感推动学生需求, 使其成为牵引学生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

1. 运用教材资源, 调动学生情感

语文教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广阔的知识背景, 这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可比拟的,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资源, 通过恰当的方式, 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在真情中品味课文, 感受文章的内在。如课文《歌唱二小放牛郎》, 其感情真挚强烈, 教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 从而品味其中深厚的情感。尤其是王二小惨遭杀害的内容的诵读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中流露出的情感。通过分析, 让学生体会王二小为了将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埋伏圈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英雄壮举。学生理解了课文, 自然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 深刻体会了文章的情感。

2. 通过教师情感, 传递师生真情

以情传情是教育的根本规律,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恰如火种, 能够有效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要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 披情入境,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滋生浓厚的情感感受。如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 可先让学生说出祖国大地上的风景名胜, 等到学生们兴致高涨后, 教师再充满自豪地告诉学生:千千万万的外国朋友, 不远万里来到九寨沟, 他们流连于九寨沟的迷人景色, 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在教师饱含真情的讲解中, 学生带着对九寨沟的向往和憧憬进入课文情境中, 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

二、面向学生主体, 让自主学习成为靓丽的风景

学生是生命的个体, 他们有着旺盛的自我意识。因此,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 通过创新教学手段, 呼唤学生的求知意识, 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从而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为此, 教师要力求将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表现, 充分展示, 自己则化身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 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学习主动性, 尤其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读, 让学生去体味、去感悟, 从而以读促趣、以读启智、以读育人。

开展自主诵读, 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质疑,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 他们的小脑袋里就会蹦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想法, 他们还会去为之思考、为之实践。也许他们的问题是非常肤浅的, 也许他们的想法是幼稚的, 但是,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 他们才会真正地发现自我, 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让自主学习成为伴随其一生的自觉行为。

三、教给学生方法, 强化语文素养的熏陶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 其中富含着丰富的文化积累, 深厚的人文底蕴。学生要想学好语文, 必须从小树立正确的语文观, 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 注重自己的积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 在对学生进行适度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 加强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不断丰富自己、不断积累自己尤为重要, 教师切忌急于求成, 为了一时的所谓“质量”而不顾学生长远发展, 对学生进行速成训练。只有我们着眼长远, 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目标, 在平常的教学中, 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熏陶, 让学生不断沉浸在语文这一博大精深的知识海洋中, 从而诱发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培养的同时, 提升他们语文情感的升华和语文素养。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 特别是语言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明天我们毕业》非常富有节奏感的排比句等, 都可拿来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四、立足学生长远,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学科是充满灵性的学科, 是闪耀着创新火花的学科。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品质。

1. 培养想象能力

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后, 乌鸦受骗后还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在教学中, 我给学生留下这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让学生续写故事,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即标新立异, 是对习惯思维的否定, 它更体现思维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 打破盲目顺从。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 很多学生都认为狐狸狡猾, 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而也有学生认为乌鸦上当受骗是活该, 是它自己爱听好话、不能明辨是非造成的。对后者, 教师更应大加褒扬, 鼓励学生学会改变角度来分析问题, 看待问题。

篇3:个性阅读让语文课堂更富活力

然而,传统的教学,教师却教得过死,牵得过多,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和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失去了自己“觅食”的能力。如何改变现状,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入于书而出于书,学于书而又不拘泥于书,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飞扬,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师生关系融洽,课堂上师生互动。

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使其思维流畅,语言丰富。因此师生互动阅读无疑能充分激活、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主动介入到当前的知识探究活動中,去感悟、去吸取、去创造。这样,创设一个平等真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坦陈内心,畅所欲言。

我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时候,在“教室读书”部分,我采取了师生分角色朗读,我扮演寿镜吾先生,摇头晃脑的读课文,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一下和学生亲近了很多,学生也读得很起劲。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发言积极,有很多独特的见解,这是我在备课时没想到的能有如此好的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呵护学生的个性。

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民主教学,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我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有位语文老师在教《木兰诗》一课时,一位男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古代女子都是缠足的,三寸金莲,走路都很困难。木兰怎么还能够参军打仗?”老师闻说便敷衍了事地说:“噢,那可是书上写的,可能是木兰没有缠足吧。”但这位男生却追根问底:“木兰可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孩子啊!怎么会不听父母的话,而不缠足呢?”老师这时可不耐烦了,说:“我们只要学懂这篇课文,至于木兰有没有缠足我们就不必去讨论了。”这位男生说:“可是,老师,这样不就违背事实,不真实了吗?……”这位老师听了,沉不住气了,他以训斥的口吻对学生说:“学习这篇课文,你只要理解木兰的性格特点就可以了,别的问题不是这篇课文要写的。你用不着去多想。坐下!”就这样,一句“用不着去多想”重挫了学生的个性,一声“坐下”伤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一顿训斥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学生探索的火花。

后来我在教《木兰诗》时,学生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我没有马上答复学生,而是启发学生:裹脚兴起于哪个朝代?木兰生于哪朝?要学生根据历史知识来解答。接下来学生进行了热火朝天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论,连平时不怎么发言的学生也参与到讨论中来了。

后来学生讨论的结果是: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又有些学者说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可能裹足在北宋之前有但是主要还是自愿为主,之后就开始流行到后来的强制执行。

而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传说德一个巾帼英雄,但是具体考证花木兰出生在哪个年代有是众说纷纭了。如果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在隋唐,五代之前,五代之后才是北宋。

学生认识到,原来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还有密切的联系,真是丰富多彩。

这节课他们还提出了一些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学得热火朝天,兴趣盎然。

由此看来,一名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是多么重要,他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也可以压抑孩子们探索的童心。

三、不期待答案,给予学生真诚的激励。

曾经有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来我国考察。一位特级教师给他们上了一节课,教学设计严谨有度,学生对答精彩纷逞、气氛活跃。我们认为这堂课上得极为成功,可是美国专家却说:既然学生都知道了,那还有什么必要教他们呢?

其实,真正沉下心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来一个深思的话,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课堂常常只是优生的活动天地。而大部分学生成了听众或看客,存在与否无关紧要。

但我们内心深处又意识到: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和鼓励。鼓励好比春天的阳光,禾苗感到的不仅仅是温暖,还有愉快的成长。一个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时时企盼的就是对个体阅读价值的肯定。在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地向上成长,轻易否定,犹如含苞待放的花蕾突遭严霜摧残,它再也无力绽放,自此会打蔫凋谢。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就是在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地向上成长。吝于表扬,对学生的阅读结论吹毛求疵,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失去自信。

我们教师要大方,不要吝啬于赞扬学生,要发自内心,不要用一些“很好”、“不错”、“还可以”、“有进步”来随意打发他们,要让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看得出来,你读得很仔细,你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你的看法很有道理,给了老师不小的启发,你真棒!”、“回答真精彩!”、“你有自己独特的想法,真了不起!”、“你说得很有道理”……与对优等生的激励相比,当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有了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学困生的一个很突出的心理障碍是缺乏自信,而在这时,教师的赞赏性评价就显得意义重大,它可以激起他们的主体参与性,让差生也能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当然,学生创造性阅读得出的结论有时难免有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甚至包含错误。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教师不要轻易去否定,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学会容忍学生错误,给予学生犯错误的权利。让学生意识到“与其重复一句正确的话,还不如试着说一句错误的话。”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探究能力尤为重要。

与其一枝独秀,还不如百花齐放,我相信,有了老师的肯定与赞扬,学生就会大胆发言,我们的课堂就会赋予生机与活力。

四、鼓励学生合理想象,给阅读插上翅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给阅读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之时,就是学生创造力的放飞之际。

阅读教学要实现个性化,不仅是让学生读懂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视角转换中读出有创意的感悟。

在教完《皇帝的新装》后,要学生发挥想象,游行之后会发生什么事。于是,学生大胆设想,争先恐后回答:

学生1:他回皇宫后,会继续善待两个骗子,因为他不想承认他什么也没穿就游行的这个事实。

学生2:他回皇宫后,会捉了两个骗子斩首示众,因为骗子犯了欺君之罪,让自己出丑。

学生3: 他回皇宫后,会继续善待两个骗子,因为他们让自己醒悟了,不能只想着每天穿衣打扮,应管理军队,治理国家。

学生4:他回皇宫后,会找到那个说真话的小孩,培养他成材,以后重用。

……

之后,学生还要求表演故事情节,我看学生要求这么强烈,就要学生进行表演,学生的想象力真是太出乎意料了,表演的很成功。

通过这些活动,他们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富有艺术的魅力。

篇4:有效追问,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关键词:语文课堂,“追问”,有效

“追问”, 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 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 在已提出问题并且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 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甚至出新出彩的问。新课程标准指出, 课堂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书本,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而追问就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教师在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并能随机应变地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 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课堂上及时而有效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展现, 更是教师主导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有效的课堂追问, 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有效的追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 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追问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并由此生成了丰富的动态资源, 从而使学生得到智慧的启迪、素养的提高和生命的发展。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开始, 就给我们描述了两条“龙”, 找出来读一读, 看看是哪两条“龙”?

生 (默读后) :“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这“长龙”指人民子弟兵, “奔腾不息的长江, 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 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这里的“巨龙”指汹涌的洪水。

师:那么“龙”与“龙”的对峙会如何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 在书上批注自己的感悟, 等会儿交流。

这个环节的追问, 老师引导学生前后比较阅读, 在比较中激活了思维, 培养了兴趣, 然后进一步深入课文, 边读边想, 读中感悟。这样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后面学生的感悟交流中, 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可见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追问。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必须抓住课文的对比点、矛盾点、突破点等处, 进行巧妙的追问, 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 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二、有效的追问能引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适度的追问能唤起学生的想象, 启发其获得真实的体验, 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教学《荷花》:

师:第二自然段中 , 你觉得哪个动词用的十分传神?

生:我觉得“冒”字用得美, 用得生动传神。

师:美在哪?想想“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钻、抽、长、顶……

师:作者没有用“钻、长、抽”而用了“冒”, 肯定有其独特的用意。大家再读读这一自然段, 体会一下什么才叫“冒”。

生:一下子钻出来叫“冒”。

生:“冒”有使劲地长、自豪地长、迫不及待地长、毫不犹豫地长的意思。

师:这个“冒”字把荷花写活了。大家想象一下, 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有效的追问, 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让静止的语句变成立体的图画, 让有限的目光变得辽远, 想象让文字也插了翅膀。

日常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文字的背后, 在课文内容的空白处、省略处、含蓄处等适时提问、追问, 让问题引发想象, 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而训练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情感, 让想象生成语文课堂的精彩。

三、有效的追问能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一位教师在执教《牛郎织女》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学生有的说喜欢牛郎, 有的说喜欢织女, 还有的说喜欢王母娘娘。喜欢王母娘娘的理由是她让织女们织出彩霞, 有了美丽的天空;她善良仁慈, 每年都让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显然这位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于是, 这位老师追问:你们认为王母娘娘的“真善美”与牛郎织女的“真善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吗?师生交流讨论后, 明白了:织女织彩霞是王母娘娘狠心逼迫的结果;王母娘娘惩罚织女, 这是对人神间美好爱情的摧残;王母娘娘最后所谓的“仁慈”是牛郎织女努力抗争的结果。因此, 王母娘娘是一个应该受到鞭挞的角色。这样的追问, 帮助学生有效地化解了解读文本时产生的匡谬, 帮助学生拨开了眼前的迷雾, 明辨是非, 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四、有效的追问能开发学生的潜能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 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需要老师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使之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提升语文思维。凡是特级老师的课, 精彩之处也往往在追问处。他们会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的生成, 在学生的回答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间架设跳板, 帮助学生成功地走入文本。让问题从文本中来, 到学生中去, 再让问题由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最终巧妙实现问题的嫁接, 文本与学生的融合。有效的问题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作用, 有效的问题就能开掘新的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从教材、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让学生更多的潜能得以开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路, 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 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在有效的追问中, 师生都是思考着、发展着的主体, 并互相影响着, 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追问因生成而起, 又以生成而落。

篇5:让语文课堂情智共生

一、音乐燃情,进入情境

音乐的作用是神奇的。孔子认为音乐是修身成仁,兴邦治国的根本。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也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好方法,因为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情感使人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在教学《赶海》一课时,在揭题时,我先播放一首《大海呀,故乡》的歌。当播放完这首明丽、愉快的歌曲,学生还沉浸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时,我关掉录音机,问道:“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美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大海,去领略它独特的美。”(读题)这样的导入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创造了热烈的课堂氛围,奠定了课堂基调,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理解“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这个拟人句时,我先出示课件:波澜壮阔的大海,层层海浪涌上岸边,拍打海滩,发出哗哗的撞击声。学生通过听看课件,理解了大海哗哗地歌唱,实际上就是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使学生感受到小作者把大海当作人来写,突出了大海的亲切、可爱。接着指名读、齐读、师读,最后闭上眼睛听录音读,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学生正是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进入到语言文字描述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人文教育。

二、教师范读,引起共鸣,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在教学中,我们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怎能不激起学生求知的情感?怎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如果我们能按不同文章的风格,采用不同的朗读风格,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音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意韵,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走进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与作品中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在意境中体验到真正的情感。如《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抒情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师应该高亢、激越地抒情,这样才能够读出韵味来,才能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三、抓住佳机,拓展移情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较准确地领会文章中的情感,或被文中人所感,或被文中景所醉时,已经完全达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感意境。随着情感蓄积而情加剧,会产生急于喷泻的动机,正是“情蓄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即出现了“情满而溢发”的现象,此时,我们为学生创设表情达意的途径和时机,培养学生丰富的移情能力。以《理想的风筝》为例,当了解了“刘老师是个生命顽强、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人”时,文中出现了一个活泼的少年又该怎样呢?这时,我适时地指导学生扩展说练,如“作者当时正当少年,那么少年的他又该怎样呢?少年的你又该怎样呢?”这样轻而易举地把情移到了学生的人生观上,培养了学生的传情能力,健全了学生的情感品质。

四、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儿童的情感就像一池水,只要一颗小小的石子,就会使它泛起粼粼波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感人的情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录音、幻灯、挂图等灵活地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观看多媒体课件:先欣赏屏幕上波浪翻滚、气势雄伟的辽阔大海,水平如镜、和风拂柳的美丽西湖,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感受自然美。然后我激情告白:“同学们,大海、西湖水美,泰山、香山山美,但都无法与桂林山水相比,桂林山水不但山美、水美,而且奇山围绕碧水,碧水倒映奇山,山水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把桂林山水这幅画点缀得更美,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验,激活了情感。又如在教学《草原》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文中优美的草原风光图:蔚蓝的天空,茫茫的绿色草原,洁白的羊群,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面,充满着诗情画意,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再配上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一边看一边听,仿佛身临其境,学生入景、人情。情景交融之中,学生驰骋想象,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情感的波澜也被掀起了,由此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风光的无限之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总之,情感让语文充满活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展示形式多种多样,在课堂中也可以综合展现。在教学中,我们应挖掘课文,点化学生情感,打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让“情感”在教学中起到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

篇6:有效追问,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语文课堂 “追问” 有效

“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在已提出问题并且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甚至出新出彩的问。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书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追问就是课堂教学中对话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教师在动态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能随机应变地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思维作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课堂上及时而有效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的展现,更是教师主导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有效的课堂追问,有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有效的追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追问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并由此生成了丰富的动态资源,从而使学生得到智慧的启迪、素养的提高和生命的发展。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开始,就给我们描述了两条“龙”,找出来读一读,看看是哪两条“龙”?

生(默读后):“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这“长龙”指人民子弟兵,“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这里的“巨龙”指汹涌的洪水。

师:那么“龙”与“龙”的对峙会如何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书上批注自己的感悟,等会儿交流。

这个环节的追问,老师引导学生前后比较阅读,在比较中激活了思维,培养了兴趣,然后进一步深入课文,边读边想,读中感悟。这样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后面学生的感悟交流中,我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可见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追问。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课文的对比点、矛盾点、突破点等处,进行巧妙的追问,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让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二、有效的追问能引发学生的想象

教师适度的追问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启发其获得真实的体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教学《荷花》:

师:第二自然段中 ,你觉得哪个动词用的十分传神?

生:我觉得“冒”字用得美,用得生动传神。

师:美在哪?想想“冒”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钻、抽、长、顶……

师:作者没有用“钻、长、抽”而用了“冒”,肯定有其独特的用意。大家再读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下什么才叫“冒”。

生:一下子钻出来叫“冒”。

生:“冒”有使劲地长、自豪地长、迫不及待地长、毫不犹豫地长的意思。

师:这个“冒”字把荷花写活了。大家想象一下,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

有效的追问,能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让静止的语句变成立体的图画,让有限的目光变得辽远,想象让文字也插了翅膀。

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字的背后,在课文内容的空白处、省略处、含蓄处等适时提问、追问,让问题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进而训练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情感,让想象生成语文课堂的精彩。

三、有效的追问能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一位教师在执教《牛郎织女》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中的谁?学生有的说喜欢牛郎,有的说喜欢织女,还有的说喜欢王母娘娘。喜欢王母娘娘的理由是她让织女们织出彩霞,有了美丽的天空;她善良仁慈,每年都让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显然这位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于是,这位老师追问:你们认为王母娘娘的“真善美”与牛郎织女的“真善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吗?师生交流讨论后,明白了:织女织彩霞是王母娘娘狠心逼迫的结果;王母娘娘惩罚织女,这是对人神间美好爱情的摧残;王母娘娘最后所谓的“仁慈”是牛郎织女努力抗争的结果。因此,王母娘娘是一个应该受到鞭挞的角色。这样的追问,帮助学生有效地化解了解读文本时产生的匡谬,帮助学生拨开了眼前的迷雾,明辨是非,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四、有效的追问能开发学生的潜能

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需要老师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使之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语文思维。凡是特级老师的课,精彩之处也往往在追问处。他们会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回答进行课堂的生成,在学生的回答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间架设跳板,帮助学生成功地走入文本。让问题从文本中来,到学生中去,再让问题由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最终巧妙实现问题的嫁接,文本与学生的融合。有效的问题就能起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作用,有效的问题就能开掘新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从教材、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让学生更多的潜能得以开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表现。在有效的追问中,师生都是思考着、发展着的主体,并互相影响着,共同创设一个美好的境界。追问因生成而起,又以生成而落。

上一篇:聊书演讲稿下一篇:高二李白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