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进总结

2024-05-16

持续改进总结(共9篇)

篇1:持续改进总结

规范返修和线返现场

项目背景:

转向泵摆放混乱,经常出现一台转序车上摆放几种型号转向泵现象;

现场清洁度不能保证;

现场不能按工艺流程进行装配;

项目目标:

返修现场转向泵摆放整齐有序,标识明确;

保证返修装配清洁度;

返修现场所有铝泵、小铁泵全部校力矩。

项目组长:

陈军

小组成员:

王雨、王海峰、常富

起始时间:

2011年5月

完成效果:

立项之后小组对现场管理办法进行整改,先后做出了几条整改措施: 一:现场试验不合格的转向泵,有返修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试验员或返修人员把待返修泵推到返修区后,如及时返修可不用摆到架子上;暂时不修的泵,由返修人员指定料架位置,分类摆放整齐,并做好状态标识;

三:返修人员把返修完的泵,要按工艺文件要求校验力矩,并将转向泵整齐摆放到转序车上,做好状态标识,将转序车推到指定的待试区域;

四:返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按返修工艺流程,保证转向泵的清洁度和保持工作现场的整洁有序,工作完成后要求把现场及工作台面清理干净,气动工具、力矩扳手、工装等擦拭干净摆放到工装架上,做好交接班准备;

五:返修和线返配备相应的设备; 同时,小组确定了返修流程:

第一,由实验员将不合格泵推到返修区放到指定的架子上并做好标识,如需及时返修的泵可交给返修人员;

第二,由返修人员确认待修泵的返修原因;

第三,由返修人员拆解,并根据返工指导书进行返修工作,在修过程中必须保证各部分零件的清洁度;

第四,在返修结束后将返修泵放到转序车上推到返修待试区等待复试; 做出了整改方案之后,我们每个月都要定制这个月的计划,要把持续整改按照每天都要进步来要求。

这样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持续改进,线返和返修整改效果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1.线返区:

(1)对于线返区,配备了气动量仪等器具使拆解的转向泵阀孔间隙符合要求;给线返区配置的工具整理架已经到货,并完成了组装。

(2)现在的线返区域问题泵已经很少了,从以前的满屋都是问题泵,到现在的几车问题泵,工作效率提高,现场能解决的问题泵不拖拉,立刻解决,对有疑难问题泵尽快找相关部门确定问题,进行修理。

(3)返修区域的问题泵变少,人员上相对就发生了调整,从六人到现在的线返区域一共是四名工作人员进行返修,把剩余人员补充到装配线。

2返修区:

(1)原先堆积在返修区的3000多台转向泵,经过对其查找原因和处理,转向泵的堆积数量已经减少了很多,现在还剩100余台,由于这100余台问题泵都是有异响和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对其用换组件的处理办法,有十几台问题泵需要打废。

(2)现在返修区域问题泵越来越少,人均问题泵也就少了,所以我们将返修人员减少到现在的白班2人,中班1人,晚班1人。将多出来的人派到装配线,增加了作业效率。

(3)返修区域还添加了两台气动压紧装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较力矩,使返修泵可以直接到气密台,然后上试验台,节省了再去装配线较力矩的不必要工序。(4)返修现场问题泵的减少,使返修区域彻底进行5S标准管理,减少了乱码乱放的现象,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私自拆卸泵。现场环境得到了改善,工作人员也就能有个相对舒适的环境进行工作了。

小组成立以来返修和线返的现场改进有了很大提高,小组将在下个季度进一步解决现在返修和线返现场的问题,争取早日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标准。

篇2:持续改进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确保医院安全有序运行是医务人员共同奋斗的目标,也是医院存在的基础和价值所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是医院赖以生存的关键,如果没有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就会陷入僵化,不利于医疗管理、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是医院全面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实现。2009年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年》、《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江苏省等级医院评审”及“患者安全目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质量改进,现总结如下:

一、经过对临床检查,可以反应出部分医生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对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不够重视。为了加强对临床医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新医生、年轻医生的严谨态度、严肃作风,提高操作应急等水平,对全院进行统一培训。层层把关,责任落实到人,先后组织了年轻医生的三级培训、模拟操作训练,并对主治医师定期考核。经过统一培训后我们组织三基水平考试及操作技能考试。从考试成绩看,主治医师三基、技能考试均反应出良好的水平。住院医生三基成绩良好,操作考试较主治医师稍差。总体令人满意。但这项工作仍需要持之以恒的进行下去,以确保三基理论及基本技能不滑坡。

二、全面落实患者安全目标考核管理,联合病区科主任、护士长对首诊负责、三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制度、死亡讨论、分级护理、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准入制度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首诊负责、三级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制度、死亡讨论、分级护理、查对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准入制度等执行良好。但对科室二次查房检查尚存在一定问题,虽然科室都能保证二次查房,但质量不够,特别是存在跨组查房、低年制住院查房,不能保证查房质量。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够,主要体现在漏交班情况。给予下发整改通知后,要求科主任、护士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进行检查,通过改进后,几次抽查结果均良好。

三、在推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组织全院医师学习抗生素分级使用管

理办法,学习预防使用抗生素原则。统计每月前十名抗生素名称,进行通报,提醒临床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减少耐药发生。对医院对大处方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许多临床医生仍不能完全按照要求进行。针对出现问题进行整改、定期进行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检查,对抗生素种类、应用时间均进行严格控制。对治疗性使用抗生素进行培养检查。对联合使用抗生素进行严格控制。经过抗生素专项整治后抗生素使用基本规范,基本做到合理、有效、经济。这项工作需常抓不懈。

四、对医患交流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部分医生的病情告知、病情评估流于形式,内容过于简单,不能体现疾病的诊疗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预后等情况。特别是在跟病人交代病情时虽然提到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未告知患者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机转归,没有真正让病人或家属了解整个疾病的治疗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项治理,责令科主任、护士长对医生进行培训,规范告知内容,统一告知格式,做到一病一告知,坚决杜绝模板化,形式化。减少医患矛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五、针对目前医疗环境变化,舆论导向的误导,导致医疗纠纷增加,特别是无责任的投诉比例很高。医院经过讨论,统一扎口于医务科,依据《医师法》及《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制定了投诉、医疗纠纷处理流程,做到每期投诉都有人接待,有记录、有调查、有处理。目前流程改善明显,效率明显提高,经过与患方较好的交流,切实减少医患矛盾,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六、随访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实,科室责任到人,有专门调查表格,做到每人登记,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问题反映及我们的处理意见。满意度调查显示,患者对医院服务基本满意,反应最多的还是看病难看病贵,所以对科室医嘱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医生严格控制检查类别、数量,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能用经济简单的检查就用经济简单的检查,用药同样是能用价廉的就不用贵的,能用国产的就不用进口的,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负担。

七、对我院门、急诊整改效果进行检查,目前医院从今大门即画出急救绿色通道标记,检查时未发现在绿色通道上有障碍物。救护车到急症门口即有急诊医生护士在迎接,陪送陪检人员全程陪同进行挂号、送检。目前急诊已经达到既定目标,即配备齐全合理、就诊便捷、诊治快而有效。门诊流程也进行了进一步优

化,增设了收费窗口,减少了挂号交费时间。

八、我院为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依法行医能力,提高医疗水平,构建文明和谐就医环境。我院对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了培训讲座。并对此进行全院范围内的综合考试,在全院反应良好,使大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再次得到学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九、重点检查了科室病历书写,对病历书写规范(第四版)的进行了再学习,结合2009年门诊病历、门急诊处方、急诊留观病历、医技科室申请单及报告单书写、住院病历环节、终末质量控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改进,重点加强各种讨论记录的内涵质量,手术科室重点是术前讨论记录及疑难危重讨论记录,非手术科室重点是疑难危重讨论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同时对护理文件的质量进行管理。日常查房及教学查房的内涵质量,按照查房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对重点是异常检查结果的处置、医患沟通、病历完成的及时性等进行了检查,促进大部分科室对病历书写、查房质量进行了改进。

十、加强临床用血的监管,强调安全用血,科学用血,合理用血,提倡成分输血,无特殊情况不适用全血。不可以输血浆作为一种支持治疗方案。对医务人员进行了合理科学用血的相关培训后,每月对临床合理用血及时检查,总体效果明显,以后仍旧需不断更新理念,合理用血。

经过对各科室对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检查、整改、再检查,医院管理、医疗秩序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还存在较多不足的情况,如:陪送陪检流程尚有待进一步改进、核心制度执行过程中会出现松懈,抗生素使用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门诊在繁忙的情况下,病历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输血质量有待于进一步维持与提高等,在新的一年里将存在问题及不足的地方要重点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医务科

篇3:日式管理的精髓——“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一种理念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它像一根红线一样,将日本式管理从哲学、体系和问题解决工具几个方面贯穿起来,要求人们不断改进、做得更好。今井正昭认为,持续改进是一个包含了许多日本式管理实践的"伞形"概念(如图1)。

持续改进文化强调全面提高,而不仅限于产品质量,目标是改进和提高一切。在企业界,持续改进已经深刻地印在人们脑海深处,变成了一种思维习惯。

在大多数日本公司,持续改进在不断进行着,并认为管理层应该把50%的注意力集中到持续改进管理和持续改进文化建设上。日本的工程师经常被警告:如果你总是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做事,就表明你没有进步。在日本,TQC和CWQC概念帮助日本企业形成了过程导向思维方式和持续改进战略。持续改进文化给人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企业每一天都应该有一些改进。

总起来看,日本企业持续改进文化具有全员参与、过程导向、团队活动、无止境的循环提高等特点。

首先,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文化要求企业全员参与,从高层领导一直到一线员工都参与其中。高层管理者将持续改进作为公司战略导入到企业中;中层管理者运用持续改进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力,并帮助员工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基层管理者改进与工人的沟通效果,形成持续改进的具体计划,并给工人提供指导;工人通过小组活动等参与到持续改进中来。这样就形成了持续改进体系(如表1)。

其次,是过程导向。日本企业持续改进文化强调过程,是一种过程导向思维方式,持续改进管理体系支持和认可为了改善而进行的过程导向的努力,这与西方式结果导向努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图2)。

持续改进是过程导向的.在持续改进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很注重过程。例如在评价推销员时,就包含了许多过程导向指标,以这些过程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管理人员希望迟早会提高推销员的销售成果。换句话说,在管理人员的脑海中,过程和结果都是重要的,并且过程是保证结果能够达到的前提。

QC小组在美国很短命,但在日本却长盛不衰,原因就在于日本的过程导向思维。美国管理者对QC小组的评价依据是结果,即金钱的节约或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日本管理者支持QC小组努力的过程,并从过程的努力和贡献两方面评价QC小组。例如,每月开会次数,参加人员比例(出勤率),解决问题数,提交报告数,选题时是否考虑公司当前主要任务,是否把安全、质量和成本考虑进来,是否提高了工作标准等。

再次,以团队为主要参与形式。日本企业的持续改进活动主要以团队方式进行,形式灵活多样。诸如,兄弟小组、姊妹小组、品质圈、零缺陷活动、迷你思想库、建议小组、安全小组、车间活动小组、生产力委员会、目标管理小组、车间座谈会小组等。这些小组的成员相互协调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参与持续改进活动对小组对成员具有激励作用。持续改进活动小组强调自主管理,权力人人平等,创造民主的工作气氛。活动小组尊重每个人独特价值与个性发展,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工作技能,丰富工作内容,开阔工作视野,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和潜能发挥欲望,使他们的工作更有价值和意义。

篇4:提高能效持续改进

[摘要]加热炉是热轧线能耗使用和排放最主要的部分,而国家“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主题又给加热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本文主要总结了加热炉在节能技术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加热炉 节能 煤耗 模糊燃烧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27-02

一、前言

面对严峻的钢铁市场形势,企业寻求盈利甚至存活都十分困难,而对于轧钢企业降本增效的第一环便是降低加热煤气成本。本文借用莱钢型钢厂能源体系方针“提高能效持续改进”为题,依托型钢厂大型线加热炉最近8年的技术改造的经验,对加热炉节能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让读者充分了解加热炉及其工艺技术。

二、加热炉热装技术

这主要时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钢坯从连铸机直接进入轧线加热炉,大型加热炉连铸坯热装时钢坯入炉温度能达到500-600度,缩短了钢坯预热所需时间,降低为钢坯预热所需的煤气消耗。

1、采用异形坯

采用异形坯轧制,一方面可以降低轧制过程的能耗;另一方面异形坯在连续式加热炉中加热过程所消耗的热量,要低于加热方形钢坯所消耗的热量。与方坯相比,异形坯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体积比,从而显著缩短了坯料的加热时间,减少烟气的排放,降低了煤气消耗。而且三种不同的异形坯料,就可以轧出负荷不同国家标准的所有规格的H型钢和工字钢产品,莱钢型钢厂已经多次通过了欧标、日标、韩标的审核。

2、提高热送热装率

轧钢企业中,热送热装率是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莱钢型钢厂大型线热装率一直稳定在75%以上。连铸机和轧线生产要密切协调,连铸机换方、换钢种;轧线换辊、检修、故障停机炉都需要两方调度员进行协调,比如轧线故障停机2小小时,连铸机可以改变生产计划,生产用于库存的钢坯,在轧线故障排除之前改回原计划钢坯。

三、多晶莫来石的应用

1、多晶莫来石的特点

(1)体积密度小。莫来石耐火纤维制成的炉衬热容量小、蓄热损失少,特别适合用于间歇作业的工业炉。

(2)导热系数小。因此炉衬传到热损失少,可大幅减少炉体的热损失,并对炉子周围环境有明显改善。

(3)莫来石耐火纤维具有柔性和弹性,耐急冷急热性好,且具有较高荷重软化温度和使用温度。

2、使用效果

以莱钢型钢厂大型线加热炉为例:

(1)节能效果显著。排烟温度平均下降100℃,热效率至少提高了3%,炉子实际单耗下降约0.075GJ/t,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2)提高了炉子的加热能力。炉子升温降温的响应速度与使用前相对较快,减小了炉子的热惯性(1)。提高了炉子加热能力,方便了加热工的操作更满足了轧线生产要求。

(3)改善加热炉周围环境。多晶莫来石的使用不但增加了炉体耐材热阻而且封闭了炉体膨胀及裂纹,有效降低了炉体散热。

(4)提高炉子使用寿命,延长炉门等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多晶莫来石的使用改善了火焰和炉气对炉顶及侧墙的冲刷,并减少了炉头、炉尾的冒火现象。

四、孔型滑块

1、孔型滑块示意图(图1)

2、孔型滑块的优点

加热炉水梁滑块直接与钢坯接触,造成钢坯下表面产生黑印,使下表面温度不均匀,温差大,在轧制过程中对轧机形成较大的冲击负荷,对轧件尺寸造成影响,严重的可能造成轧辊断裂。

孔型滑块具有以下优点:

(1)在钢坯加热过程中拥有更高的温度,减少与钢坯的温差,减轻黑印甚至消除黑印现象。

(2)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炉子的热效率。减少了待温时间。

(3)由于黑印的减轻,优化了加热工艺,降低了工艺要求温度,降低煤气的消耗。

五、汽化冷却

1、水冷却的缺点

加热炉的冷却油工业水冷却和汽化冷却两种方式。工业水冷却有下问题:

(1)水中含有钙镁等离子、溶解氧和杂物,易结垢并对冷却水管网造成腐蚀。

(2)冷却水温度低,造成水梁滑块温度低,易产生钢坯下表面黑印。

(3)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与国家和企业节能减排的政策相悖。

(4)难以进行余热回收,造成企业基本没有对冷却水热量的回收利用。

2、汽化冷却的应用

汽化冷却示意图如下(图2)

汽化冷却的优势:

(1)采用除氧软水闭式循环冷却,不结垢、不积渣堵塞、无腐蚀、传热性好,水梁事故率低、寿命长,保证轧机作业率。

(2)利用水汽化为蒸汽吸热量大的机能进行冷却,水使用量少,能耗低,例如260t/h的步进式大型加热炉仅需水460t/h。

(3)汽化冷却蒸汽温度高,可以减少钢坯黑印的形成。

(4)不需要室外冷却水设施,占地面积小。

(5)易于余热回收,间接的提高了加热炉能效。

六、PID模糊燃烧控制

加热炉燃烧控制过程本身易受随机因素的干扰,具有惯性、纯滞后等非线性以及时变的特点(3)。在开关炉门、环境温度以及钢种等都对温度有较大影响。所以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常规控制很难实现对炉温的精确控制。下面我们看下燃烧控制技术的基础以及发展。

1、脉冲燃烧控制(2)

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脉冲燃烧控制。与连续燃烧控制方法不同,脉冲燃烧控制技术改变了连续燃烧控制中对燃料与空气供给量的连续供给方式,采用电磁阀通断式控制燃料和空气流量,避免了调剂阀非线性特性给燃烧控制系统带来的影响。

燃烧过程控制主要是对热需求的计算,如何准确计算每个区域的热需求时提高热效率、保证加热稳定的关键。热需求的控制不是通过控制空气、煤气流量,而是通过控制每个区域的燃烧时间来实现的。操作人员虽然钢坯的化学成分我们无法改变,但是可以针对不同钢种的性质制定不同的工艺规程。

2、传统P1I]控制

PID算法控制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在工业控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4)。但它—般只适用于线性系统,而且存在参数不易整定、抗干扰性不强、适应性查,并且严重依赖操作人员的现场经验等缺点,难以适应现代化加热工艺的要求。

3、模糊白整定PID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其控制动作仍然有经典PID承担,模糊逻辑程序块输入值确定并适应PID调节器必要的变化。结果以由模糊逻辑监控根据系统观测提取的专门的数据库、人的经验和处理过程只是为基础,这一解决方案不需要过程模型。模糊调节在监控层实现,它计算标准温度控制回路PID设备的在线参数。

加热炉PID模糊燃烧控制优化了加热炉温度设定点,使得目标温度稳定。加热质量不收生产率变化、轧机延迟及操作人员的影响,在长期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其节能效果已经得以验证。

七、总结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拥有领先技术的企业才能占领先机,赢得发展。对于轧线企业,加热炉这一环在降本增效中拥有着巨大的潜力,而加热炉节能工作是一项集经济、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重要工作,需要企业从上到下做好协调。从上世纪出现的热送热装技术到最近几年开始普及应用的PID模糊燃烧控制系统,科技的进步带动着加热炉节能技术的发展。随着国家对能源体系管理工作的推动,节能技术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加热炉技术人员应努力开发新技术,“提高能效”,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翁林山,多晶莫来石纤维在步进式加热炉上的应用,冶金能源,2003,(3);50-53

[2]冯桂宁,蒋翔俊,单片机模糊P1D自整定控制算法的实现及仿真[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7,9(5);59-62

[3]廉小亲,模糊控制技术l Ml,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篇5:医院医疗纠纷持续改进季度总结

医疗纠纷持续改进季度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关系病人生命安危、关系卫生院生存发展。我院通过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实行“首诉负责制”,强化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全院的医疗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医疗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总结我院在防范医患纠纷等医疗安全工作方面主要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改进服务态度等为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为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卫生院每月召开会议,开展全员医疗安全教育,带领全院职工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安全是医疗的生命线,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

一、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二、医院成立了由院领导、科室组长和各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分析研究存在和发现的隐患及问题,并持续改进医疗护理质量。

三、严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1、严格按照诊疗规范开展临床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会诊制度等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认真遵守无菌技术、消毒隔离等操作常规。

3、认真落实执业医师管理制度,对未取得执业资格人员不单独执业,一律在具有执业资格人员带教下工作。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班有交接、交接有记录,对疑难重危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做到“口头、书面、床旁”三交接。

四、落实各项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理解。在所有与患者及家属接触的诊疗过程中,加强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配合和理解,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同时要求各科室:增强对不良反应事件的敏感性,发现问题及时处臵上报;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严把医疗技术准入关;科主任护士长加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重视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各科组间严禁互相在服务对象面前推拖指责等。

五、在化验室的安全管理方面,重点做到:

(1)制定完善院内标本采集管理制度、化验室质控规定、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处理制度、一次性用品使用登记制度等安全管理制度;

(2)检验人员加强自我防护,做好职业暴露防护处臵,定期安排接受上级培训、学习;

(3)认真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开展检验工作;

(4)定期对检验场所进行消毒,请县级医院专业人员对检验设备进行校对,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等;

(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按照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臵。

从这个季度全院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和业务收入等方面来看说明群众对我院服务的信任度有所提高。但是我们的工作仍有不尽人意之处:由于部分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知不到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以及与患者沟通不当和态度冷漠导 致医患纠纷时有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还应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三基知识培训,提高服务能力,总结经验教训,确保方方面面医疗安全,做到:

1、进一步强化环节管理。要针对医疗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管理,减少疏忽,防止纠纷的发生。

2、加强门急诊管理和生命救护绿色通道建设,做到人员、技术、设备、服务和管理五到位。

3、加强高危科室的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查,落实消毒制度,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4、加强高危人群的管理,对病人投诉多,意见大,发生过医疗纠纷的职工,医院要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技术水平,改进服务态度,做到重点培训,重点管理。

5、不断提高医疗护理人员诊疗技术水平,优化人员结构,巩固“三基三严”大练兵取得成果,提高服务能力。

篇6:持续改进总结

一、检查时间:2月2日至2月6日

二、检查对象:各护理单元

三、检查内容:

1、护理服务:按照2013年《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检查护士仪容仪表、“四个一”和“五掌握”落实情况。

2、护理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护理安全用药、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设备管理、各种风险环节的管理。

五、质控结果

(一)护理服务质量

1、亮点:内二科、五官科护士在操作中使用尊称;内四科、急诊科呼叫器响能及时接听,询问患者需求并处理;五官科、内四科、感染科“四个一”、“五掌握”落实较好。

2、存在问题:

1)部分科室护士长管理意识不强,对护理人员仪表方面要求不严,个别护士未戴头花、部分护士鞋袜不符合要求;

2)操作过程中不使用尊称,与病人沟通不到位; 3)新入院病人评估和入院宣教不及时;

4)责任护士尤其是替班护士对患者的用药、护理措施、诊疗计划掌握不全。

(二)患者安全关键环节质量

1、亮点:血透析、感染科、外三科、妇产科、五官科、小儿科、外一科在安全输血、跌倒坠床管理、导管管理等环节方面没发现问题。

2、存在问题:

1)ICU危急值记录缺少传达时间;

2)安全输血检查中急诊室、肛肠科输血记录不完善;

3)内一科35床跌倒坠床评估单挂错,内四科高危患者评估不及时;

4)内二科转科交接记录转出时间不具体,内一科、中医科、内四科转科交接记录无转出时间,外二科病人转出与转入时间相差太大,内四科持续导尿患者未及时做尿护; 5)内一科、内二科压疮高危患者无翻身记录。

(三)护理核心制度、护士执业检查

1、亮点:全院护士依法执业,无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者,独立从事护理工作情况,也未发现护士超范围执业行为,检查中各科室护士均能反问式核对患者身份,抢救制度落实到位,积极开展护理查房。

2、存在问题:

1)内三科、外三科医嘱查对同一护士签名(是否两人查对?); 2)外一科1床、9床年龄不符?肛肠科未及时查对医嘱;

3)临时医嘱全院不统一,妇产科、外二科、内四科临时医嘱未签字,ICU、肛肠科临时医嘱签字不及时;五官科、小儿科皮试医嘱未签名。

4)内二科29床体温单上少1次血压记录,中医科体温单少体重; 5)内一科、肛肠科、急诊室、感染科不良事件制度不熟悉。

(四)急救药品、急救仪器检查

1、亮点:各科室急救药品管理到位,护士能够应急取药,且掌握常用急救药物的药理作用。急救仪器设备清洁,完好备用,特殊设备电量充足。

2、存在问题

1)内四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肛肠科个别护士心肺复苏相关知识掌握不全; 2)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外一科、中医科、五官科个别护士对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不熟悉;

3)内二科、妇产科、ICU近期急救药品无标识;

4)ICU急救药品交接记录缺少护士长签名,内一科氧气筒缺少“四防”牌。

(五)科室各种药品管理检查

1、亮点:各科室易混淆药品规范管理,外二科高危药品的配置、管理落实较好。

2、存在问题

1)冰箱内药品管理:小儿科、妇产科冰箱除霜时药品放置不正确,内四科、外三科缺少冰箱除霜记录,五官科、ICU对冰箱内药品管理相关知识掌握不全;

2)高危药品管理:肛肠科、外三科、ICU、五官科、中医科、小儿科个别护士对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掌握不全,外三科、ICU、妇产科、小儿科未更换15%KCI标签; 3)封管液管理:小儿科肝素封管液无日期和时间,有其错误; 4)毒麻药品管理:ICU无毒麻药品管理制度,缺少使用记录。

七、整改措施

1、护理部组织召开护士长例会,进行问题反馈,并以书面形式反馈至各科室,督促整改,2月下旬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包括护理服务、患者关键环节、高危药品管理等)。

2、要求各科室护士长每天上班前检查护士仪容仪表,强化护患沟通,认真落实“四个一”、“五掌握”工程。

3、各班护士应关注重点环节,包括跌倒坠床管理、输血、转科病人交接、导管和皮肤护理等,护士长加强质控。本次患者安全检查作为2月份科室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4、严格落实查对和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后及时签名,从执法的角度认真写好护理文书。辅助检查医嘱全院统一规定:抽血检查护理人员谁执行、谁签名和执行时间,其他CT、B超、心电图、放射等值班护士签名。

5、进一步规范高危药品和毒麻药品管理。冰箱设专人管理,每周进行清洁除霜,并有记录。肝素封管液保存时限为4小时。

6、春节前各科室对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病房安全设施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篇7:持续改进总结

通过对2012年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情况的考核,发现部分医护人员未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手术安全核查表填写过于形式化,未落到实处。

2、部分手术医生未及时签字。

3、部分医护人员对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内容和流程部熟悉。

4、核查表眉栏项目空白。

5、个别手术存在未认真核查执行者就已签字的情况。

6、部分手术未做手术部位识别标示。

7、未严格执行“三步安全核查”。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再次要求各手术科室负责人加强科室医护

篇8: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体会

1 规范院科两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基石

以分管院长为主体、护理部为支架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活动主线, 在该体系框架下分别开展工作, 定期 (每两周) 由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本阶段质量考核及评析 (现场) , 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 出具质控简报到各科, 由科室护士长及质控人员组织学习讨论, 相互学习借鉴;由护理部专门负责质控人员定期检查回访、促改, 在不断改进中推动各项护理工作高质高效运行, 确保护理服务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2 完善护理质控委员会的工作制度、职责及质量标准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宝典

各级质控委员会制度明确、职责分明、标准清晰 (根据临床需要及科室具体情况随时修定) , 工作人员严格按制度及标准完成自身的各项职能职责。科级质控采取随查-日检-周总结评析-月考核的工作机制, 做到巡查及时、指导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及时。在执行护士分层培训时必须将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护理操作流程、医院感染、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等作为培训的必备内容, 并常态化。新进人员及时补课, 让所有工作人员心中装有制度、原则及标准, 使其行为有规则、行动有指南, 明白自身行为的规范性及准确性。

3 培养全体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基本理念

质量及安全是护理工作的核心, 安全确保质量, 质量提升安全。但是, 两种意识的培育非朝夕及阶段之举, 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 是护理管理者的核心工作。护士长的“五查房”、护理部的定期查房、不定期巡房必须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领域及全过程。

3.1 抓人员培训, 建优质团队

人员培训有计划、有方案, 对不同层次、不同素质工作人员均进行个性化培训措施, 除专业学习培训外, 注重医疗法律法规、医院感染、职业素养、职业礼仪等相关知识及意识, 对所学内容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温固及考核, 如查房提问、交接提问等, 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3.2 抓目标管理, 量化每一环节

护士长管理严格执行月计划、周安排、日重点, 根据临床具体修定各项质量标准进行制度化、标准化管理。护理质控组织各成员根据各科护士长的计划进行及时监督、检查指导, 院科两级信息互通。年初签定护理目标管理责任书, 根据内容及项目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考核, 年中及年终均有全系统的护理质量、护理目标分析及研讨会, 旨在相互交流学习, 共同提升发展。加强环节质量, 注重特殊人群 (高危护士及高危患者) 、特殊时段 (节假日、中班、夜班、交接班) 、特定场所、急救物品、设施设备及特殊科室的护理质量、人事物的管理, 基本做到流程设置无缝隙、关键节点不漏人、重点人群有人管、物资设备工作状、应急处理反应快、事中事后显关爱, 既确保了安全, 又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 同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3.3 抓制度管理, 提升各级护理管理人员执行力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以“问题”为源头实施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是基层医院最直接而且最有效地管理办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 坚持提前预防、主动发现、具实上报、认真分析、积极整改、及时复检、防漏补缺、持续改进的原则。所有不良事件不构成纠纷或事故, 且责任人主动报告或改进及时, 都不追究其责任, 仅作为情况分析, 相互学习借鉴的, 用别人的错误或教训来修正自己, 起到良好的效果。

3.4 抓文化建设, 构建积极、和谐、团结、人性的工作环境及病员休养环境

文化是团队的活力, 只有优良的团队才能创造良好的业绩, 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文化氛围浓厚团队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才能培养工作人员良好的工作作风及职业操守。在常态化的学习培训、常规化的礼仪服务工作进程中, 充分优化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护理管理者随时深入临床, 了解掌握护士所思所想, 主动帮助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建立各种团体组织, 丰富护士的业余文化生活;岗位上高标准严格要求, 以制度、标准、规程为标尺, 公平对待每个岗位、每个人及每件事。潜移默化中护士便成了懂规矩、讲原则、爱岗位、敬职业的服务者, 真正用爱心及责任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3.5加强部门协调, 联动优化服务流程定期的质量分析会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的绝佳机会, 不同声音主导的不同问题都可以在会议中得到满意解决, 同时, 以协商方法定下的各种规则及流程执行起来更是得心应手。因此, 良好的交流沟通是部门合作的基础, 做质量就需要强调人人参与, 部门协调, 在执行已有的规则流程基础上根据实际随时修定优化, 以确保环节及终末质量。

4“质量控制记录”, 院科两级信息互动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轨迹

“护理质量控制手册”是我院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规范化记录依据, 通过“日检周评月考”的活动模式在本手册上完善反映护理质控轨迹, 记录表格式, 内容包括:问题、责任人、归因分析、周评析情况、改进措施、责任人及管理者签字、护理部复检及督改情况记录及签字, 与之对应的“质控信息表”由科室将本月质控情况总结填表上报护理部, 护理部根据各科信息总结分析找出共性问题全院共享, 并对各科改进情况随时监督检查指导。

5 分层培训, 提升服务能力是持续质量改进的根本保证

护理质量优劣很大程度上由服务能力决定, 患者认可的好护士一定是“理论+技能+爱心”的总合体, 护理技能是护士的专业技术, 而理论则是指导技能的依据及准则, 分层次个性化才是培训护士的最好方法。

5.1 教学培训

我院实行院科两级技能、理论教学小组分别执行教学计划并考核的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及项目按计划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 (时间、场地、人员掌握情况等) , 所培训内容采取短长期考核回顾, 反复强化记忆, 开放式科内“业务学习记录本”与“护士读书笔记”相结合。各组分别由动手能力强、理论扎实及责任心强的护理骨干组成, 院级培训骨干, 统一流程标准, 骨干培训所属团队, 院科两级定期考核。

5.2 查房培训

充分利用晨会交接班机会, 利用患者资源, 以提问或基本操作模式夯实护理人员三基能力, 将理论技能与患者密切结合, 使记忆更深更久。让责任护士或管床护士现场指导或健康宣教, 既促进学习, 又能对新护士起到带教作用。危重症查房、死亡病例讨论及每月一次的专病业务查房均是提升护士专业能力的途径。

5.3 信息培训

利用小黑板及医院网络传播新业务、新技术, 了解护理动态及护理信息。“护士学习园地”每月一期可以让护士学到较为综合、连续及实用的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

5.4 个性培训

各科根据护士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反复训练改进, 不定时考核指导, 提升其综合处置能力。高水平的护士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培训是提升护士服务能力的唯一途径, 近几年, 我院采用多种方式, 通过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 极大地提高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升了护士服务能力, 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6 护理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与考评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原动力

组织、计划、实施、监督、指导、考核、评价、改进是护理管理部门的工作方法及工作方针。只有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落实护理计划、完善实施过程、健全考评体系, 才能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及思想, 建立优秀护理团队, 形成团队合力, 彰显护理文化。让“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根植于心、脑、手, 意识左右态度, 态度指导行为, 行为决定结果。所以, 护理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及考评才是做好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郑惠芳, 殷惠琴, 董卫红.持续质量改进项目258项的分析及体会[J].护理与健康, 2010 (10) :893-895.

[2]张丽华, 赖玉莲.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项目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当代医学, 2011 (24) :112-113.

篇9:持续改进:从平庸到优秀

一种两全其美的景象总被企业追求:产品质量更高,性能更好,但成本更低。这也是成本领先战略实施的根基。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里,在成本上有领先优势的企业更有实力抵抗市场消费的下滑,甚至拥有并购竞争对手、迅速壮大自己规模的战略机会。相对而言,那些在成本上优势不明显甚至处于完全劣势的企业,在市场需求下滑时更会倍感成本压力。因为,节省下来的成本即是利润。

在提升产品性能与质量、降低产品成本的过程中,创新作为一种突出的手段被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极其重视。然而,创新的门槛并不低,大量人力物力长期的投入会使大多企业步履艰难。实际上,创新并不是唯一的路径,许多企业的成功有创新的功劳,但更多的是持续改进。因为真正的、彻底的创新并不多,诸多所谓的创新,也是持续改进和“合成”的结果。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持续改进可以实现从平庸到优秀甚至卓越的飞跃,不过这需要企业贯彻实施并持之以恒。

由内而外

就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而言,成本的持续改进意味着企业必须客观地把握成功的关键因素——成本,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和改善企业整体的成本管理水平,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通过成本价格优势占领行业的主导地位,提高竞争实力。

持续改进最先用于生产环节,以改善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狭窄,注重生产环节变动性成本控制以及现有产品生产成本的改善和降低,这是成本持续改进的一个方面。比如丰田开始实施世界范围内的成本控制时,就向往“过去需要由10个工人完成的工作,现在我们必须想办法让1个工人完成”,但这并不等于要加强劳动强度,而是希望能在工作方法等方面有所改进和超越。丰田在全力超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那段时间里,成本削减确实表现出了明显的效果,但之后丰田设定了新的“基准成本”并努力地改进,成本削减的速度却大不如从前。显然,在生产环节,成本的改善和降低是有一定极限范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改善和降低的投入所产生的边际收益会不断减少。

因为产品成本的消耗既取决于各环节成本的控制水平,同时也决定于各环节的有机联系,如原材料的及时供给、部门间半成品的结转等。在此情况下,持续改进扩散到企业价值链上的其它环节,以从整体上来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比如,把它用于改进销售和服务流程也同样有效。对于一个复杂的销售项目,从最初的接触到最后的成功签单往往要经历很多过程与环节。过程化的营销管理是将一个复杂的销售任务分解成若干个标志性的阶段,每个阶段以里程碑式的工作成果进行界定,同时为每个阶段制定预期的成功率,这样销售人员及其业务主管就可以快速掌握每个项目的进展状况、停滞情况以及对项目进行汇总分析。

持续改善观也扩散到供应链管理上。比如,日本汽车制造企业同其他汽车制造商不同,没有依靠对供应商的压榨——压低零部件的购货价格来实现成本消减,而是与供应商一起积极地思考降低成本的办法。厂家会派遣专业人员到供应商的生产现场去进行指导,推进改善,绝不吝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与付出。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客户变化的需求逼迫着企业及时将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否则,落后的产品会滞销,进而造成库存积压和资金浪费,这是一种巨大浪费。于是,在持续改进在企业内部扩散至各生产经营环节的时候,以技术创新和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持续改进也浮出水面。市场竞争上升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阶段,企业的产品开发,需要先根据顾客的具体需求来设计出产品实体,然后根据顾客的消费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设定生产成本,再把这个成本分解到各个生产环节中去,各生产环节以此为目标再来降低自己的成本。

三大关键

实际上,改进并不是优秀企业的专利,而是企业普遍而常见的行为。但为什么还有许多企业仍停留在平庸的台阶上呢?关键是持续改进,它是一种积跬步以至千里的行为。

一般说来,持续改进有如下几个环节: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检查反馈。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企业正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前进。在实施持续改进过程中,有三个关键问题值得注意。

首先,全员参与,企业各部门紧密协作。松下幸之助曾说过:“没有全员的参加,就没有全面的管理。”持续改进亦如此,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改进不仅难使企业发生飞跃,而且难以持久。以前,丰田的持续改进以善于发挥普通员工的积极性著称,这也就是所谓的改善(kaizen)。不太为人所知的是,丰田还有另一个术语“自主研修”(jishuken)。按照丰田的解释,“自主研修”是“一种管理层驱动的改进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查找出需要持续改进的领域,并在整个组织中传播相关信息以促进改进活动”。“自主研修”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选择需要改进的领域;第二,成立由各部门成员组成的小组;第三,向小组成员分派任务,小组成员根据其任务范围提出问题;第四,组长对问题进行跟踪,查找原因所在,确定解决措施以及负责改进的责任人和改进时间表;第五,组长与责任人讨论他们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已采取的改进措施;第六,公布改进结果,跟踪改进变化情况。由此可见,丰田的持续改进已成为一种由下而上及由上而下相互交织的全员参与的管理行为。

其次,强调内部学习和交流,倡导知识共享。提高持续改进能力不完全依靠科学的进步,而主要是依靠每位员工都具有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高度创造性的思维模式,这就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知识交流。有学者将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知识,可以在不丢失大量内容的情况下方便地整理和转移;另一种是隐性知识,这类知识比较复杂,很难去整理和转移,它需要长期去探索。由于显性知识比较容易收集和存储,也容易被模仿,所以尽管隐性知识难以学习和应用,但它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丰田从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开发收集、传播和应用隐性知识,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些方法:1、通过供应商技术展示会,邀请供应商带来新产品或新技术和丰田的工程师当面交流;2、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并分析;3、关注解决问题的学习;4、进行反省活动,参与者共享他们在开发项目中的经验、教训和缺陷;5、建立知识数据库;6、一年一度的项目经理研讨会,讨论工作中的教训,传递新的经验;7、开展革新项目时,成立跨部门的业务革新小组;8、在职训练;9、经常分派工程师去不同的子公司,并互换职位。丰田这些所着重的隐性知识,正是一些企业学习丰田却难以成功的地方。

最后,管理层要切实重视,并建立追求卓越、锐意进取的企业文化。贯彻持续改进的经营思想是丰田成功的关键。比如,持续改进活动中有这么几项原则:“1、丢掉对工艺原有的僵化的看法;2、考虑怎样可以做事情,而不是找出不做的理由;3、不找借口,对现有方法质疑;4、不要追求完美,马上付诸实施,尽管只达到约定目标的5%;5、立即纠正错误;6、排除障碍,寻找解决方法;7、集合大家的意见而不仅仅是个别人的主意;8、持续改进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这些原则的切实贯彻显然需要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我们每天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提高一点”,这句话反映了丰田对于改善的承诺,更体现了持续改进能让丰田成功的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

上一篇:人力资源部管理规范下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到水果城去》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