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评估持续改进

2024-05-28

病情评估持续改进(精选7篇)

篇1:病情评估持续改进

患者病情评估2012年度总结与持续改进

医务科通过对各科室抽取相应病例数,检查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考核,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检查中大部分科室病情评估制度执行较好。个别科室,个别病例中患者病情评估表存在缺陷。

一、各科室做的好的地方:

1、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由有资质的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2、对新入院患者、手术患者、危重患者等均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对患者的评估。

3、定期参与考核,及时纠正评估缺陷,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二、持续改进措施:

1、在规定的时限内做好患者入院病情评估,手术患者做好术前手术风险评估,并详细填写各项目。

2、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时应随时评估,记入病程记录中。

医务科 2012.12.16

篇2:病情评估持续改进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评估记录

2013年我院全体职工通过努力,按照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措施执行后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上班期间,职工无脱岗现象。

二、参与会诊科室人员能按照规定时间及时到位。

三、团队精神加强,工作中能互相帮助。

四、病历书写质量得到提高,医务人员能及时查房及签字。

医务科

篇3:病情评估持续改进

关键词:老年人,干燥综合征,干眼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 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包括干燥综合征 (Sjogren Syndrome, SS) 在内的许多疾病在老年人这个特殊年龄群体里有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目前国内针对老年人SS的干眼 (dry eye) 方面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确诊SS的老年人患者和正常老年人的干眼诊断试验指标的对比研究, 旨在寻求出评估老年人干燥综合征患者眼部病情的敏感指标, 从而有利于老年人干燥综合征的诊断。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28例56眼2012年~2015年在我院风湿科住院并由风湿科按SS诊断标准[1]确诊的患者, 年龄60~81岁, 为SS组;32例64眼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年龄和性别与SS组相匹配的无干眼主诉患者 (验光或眼底病患者) , 为对照组。

1.2方法:SS组和对照组均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和干眼诊断试验 (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 。

1.3泪膜破裂时间 (Break-Up Time, BUT) :被检查者结膜囊内放入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 嘱眨眼使荧光素钠分布于全眼表, 裂隙灯钴蓝光下观察, 从患者最后一次眨眼开始至角膜表面出现第一个黑斑为止计算时间。连测3次, 取平均值。

1.4角膜荧光染色 (fluorescein staining, FL) :被检查者结膜囊内放入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 嘱眨眼使荧光素钠分布于全眼表, 裂隙灯钴蓝光下观察, 将角膜分为4个象限, 规定无染色为0分, 有染色则分为轻中重3级, 共0~12分。

1.5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chirmerⅠtest, SⅠt) :双眼各滴盐酸丙美卡因眼液1滴表面麻醉, 后使用天津晶明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标准泪液检测滤纸条, 将滤纸条置于被检查者下睑缘外侧1/3处, 记录5 min时滤纸条浸湿长度。

1.6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经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S组滤纸湿长平均为 (2.2±1.4) mm, 正常对照组平均为 (2.8±1.7) mm,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199) 。

2.2泪膜破裂时间:SS组BUT平均为 (4.6±1.7) s秒, 正常对照组BUT平均为 (5.1±1.1) s,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66) 。

2.3角膜荧光染色:SS组FL评分平均为 (4.3±2.8) 分, 正常对照组FL评分平均为 (1.8±1.2) 分,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干燥综合征是1933年由瑞典Sjogren医师首先报道的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性反应主要表现在外分泌腺体的上皮细胞, 故又名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 其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和高免疫球蛋白。本病起病多隐匿, 临床表现多样, 病情轻重差异较大, 常常会有一些系统性和局部表现。可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1]。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和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伤害, 从而导致眼不适症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2]。判断是否干眼是确诊SS的诊断依据之一[1]。流行病学显示SS患者容易继发干眼, SS干眼好发于40~60岁左右的女性, 患病率38%[3]。随诊人口老龄化发展, 老年人干眼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基于人群的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干眼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疾病[4,5]。老年人的干燥综合征干眼的诊断需与正常老年人乃至非干燥综合征干眼的老年人相鉴别, 诊治才能更有针对性。临床上, 我们常用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这3项干眼诊断试验再结合患者有无干眼症状来诊断干眼。既往的研究表明, 老年人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6,7]。也就是说体现泪液分泌量的SⅠt和体现泪膜稳定性的BUT这2项在正常老年人的数值较总体人群偏低, 本研究中SS组和对照组的SⅠt和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我们在诊断老年人干眼方面SⅠt和BUT特异性不足。本研究中FL评分在2组中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或许提示我们, 在诊断老年人干眼进而作为判断是否干燥综合征诊断依据方面, FL评分具备一的特异性, 可以作为区别正常老年人与老年人的干眼的重要指标。刘祖国[2]认为, 诊断干眼, 症状是首要参考指标。有症状的前提下, 结合临床检验结果方可确诊干眼。在本研究过程中我们亦发现, 老年人症状不典型, 或者体征较严重情况下, 老年患者亦无干眼主诉, 这亦是老年人群的疾病的特点, 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更好的诊断老年人干眼的辅助诊断检查及指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干燥综合征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0, 14 (11) :766-768.

[2]刘祖国.干眼的诊断[J].中华眼科杂志, 2002, 38 (5) :318-320.

[3]罗浩, 楼倚天, 潘冰心, 等.干燥综合征泪液功能和眼表变化[J].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 (3) :559-561

[4]Schein OD, Munoz B, Tielsch JM, et al.Prevalence of dry eye among the elderly[J].Am J Ophthalmol, 1997, 124 (6) :723-728.

[5]Hikichi T, Yoshida A, Fukui Y, et al.Prevalence of dry eye in Janpanese eye centers[J].Grafes A rch Clin Exp Ophthalmol, 1995, 233 (9) :555-558.

[6]陈问京.我国正常人和若干眼病中乳铁蛋白的变化规律[J].中华眼科杂志, 1989, 25 (5) :292-295.

篇4:与病友谈病情评估

“患糖尿病就服点儿降糖药,降降血糖不就行了吗?”很多人有这样的误解,其实,患了糖尿病.首先要进行病情(尤其是并发症)评估。

做病情评估的理由至少有两个:其一,糖尿病绝不只是单纯的高血糖,而是一种包含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复杂疾病。这已经有充分证据证实并为国际糖尿病学界所共识;其二,糖尿病的核心问题是其具有高发生率和高病死率的并发症,会引发致残、致命的严重后果。

所以,在发现患糖尿病后,应立即检查身体内存在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搜寻有无并发症的迹象,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发展风险的预测,这是至关重要的,是应该在治疗之前首先进行的工作。

怎样进行评估

首先,要评估所患糖尿病属哪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处理不同,绝大多数患者为2型糖尿病,但有时与1型糖尿病,特别是与“成年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或与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难以区别。除了参考临床资料及家族遗传史外.还可以通过检测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胰岛的自身抗体等项目来帮助辨别类型。

其次,要评估并发症的有无和程度(尤其是心血管疾病)。

如前所述,糖尿病的核心问题是高发的并发症。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已经证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一半已有程度不等的血管并发症存在。因此.一发现糖尿病,就应当及时检查并仔细评估是否已经存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

在发现患糖尿病时,通过相关的检查、全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病请评估的结论。这样可以让医生和患者对病情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根据。

检查和评估的内容包括:血压、体型、肥胖程度、血脂、尿酸、肝功能、肾功能等。糖尿病引起血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容易发生微血栓,亦应进行相关检查。肥胖者要检查有无脂肪肝。其他必要的检查包括心、肾、眼、肝、脑、神经等器官的功能是否正常。

举例说明

某患者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29(低于24为正常),腹型肥胖,血压为150/90mmHg(高血压),甘油三酯为3.8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为(LDL-C)4.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HDL-C)0.85mmol/L(血脂紊乱),血尿酸为510mmol/L(高尿酸血症),眼底正常,尿微量白蛋白为15 μ g/min(正常),肝功能正常。

评估结论:2型糖尿病;尚无明显临床血管并发症证据;已具有代谢综合征的多个成分,具有多种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个体。

治疗目标:

除了控制血糖达标外,还要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降低体重;

减轻胰岛素抵抗;

降血压,使之达标;

纠正血脂的异常,使血脂项目达标。

对糖尿病的全面治疗,目前医学权威提出了”疾病管理”的概念。糖尿病的管理并非只是吃药降糖那么简单,而是要积极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预防并发症。这就是在进行糖尿病的二级防治。我们要让更多的病友了解这些。

作者简介

篇5:病情评估持续改进

工作自查报告

为巩固我院等级评审成果,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突出我院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整体服务和管理水平,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开展二级中医医院持续改进检查评估工作工作的通知》(卫函发〔2015〕53号)要求,切实做好检查评估阶段各项工作,对照《二级中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持续改进检查评估实施细则》,近日,我院专门成立持续改进检查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自查,现将自查报告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篇6:患者病情评估培训总结

2014年 月 日,我院开展”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培训,由医务科杜鹏主任讲课,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在行政三楼会议室召开。

此次培训从患者角度出发,对确立查对制度,识别身份,确立特殊情况下人员之间有沟通和程序、步骤。确立手术安全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发生错误等,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结合医疗核心制度对医疗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全体医护人员进一步掌握医疗规范,提高安全意识,有效避免医疗不良事件和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培训总结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的发生,改善服务态度,增强医务人员对工作的责任感,预防医疗纠纷,杜绝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强化医务人员执业风险防范意识与患者沟通技巧,我院采取集中培训,与2014年 月 日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培训。

本次培训重点强调了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医疗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理顺解决纠纷的途径、程序,才能找到对策,处理好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的再度发生。

要妥善处理好各类医患矛盾,维护好医患双方共同利益并非是容易之事。在实际处理医疗纠纷事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意想不到,而又不相同的纠纷,只有了解医患纠纷的原因,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意识,加深了他们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使全体医护人员了解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掌握医疗纠纷防范的措施和应对技巧。

医疗质量重点核心制度培训总结

我院重视核心制度建设和培训,根据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我院制定15项核心制定,为了让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定有所了解和掌握,2014年 月 日在医院行政三楼会议室,对医务人员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要求人人掌握,人人熟悉,人人遵守,给各临床医务人员培训了医院岗位相关制度、核心制度,主要讲解了15项核心制度里的首诊负责制、病历书写与管理制度、会诊制度等,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掌握,下去后各临床科室继续组织学习,科主任以绩效考核的形式,考核到日常工作中。

通过培训、学习、科室考核,医务人员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般会诊能在24小时内完成,紧急会诊能在10分钟完成;病历书写基本能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执行。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总结

为加强我院病历内涵建设,提高病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于 年 月 日在三楼行政会议室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病历书写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这次培训,让全体医护人员认识到病历书写的重要性,细致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以及学习了自己在书写病历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做到对病人负责,对医院负责,对自己负责。

在培训过程中大部分职工都认真听讲,此次培训效果明显,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2013年病历书写考核试题

姓名: 科室: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

1、主诉的写作要求下列哪项不正确()

A.提示疾病主要属何系统

B.提示疾病的急性或慢性 C.指出发生并发症的可能 D.指出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 E..文字精练、术语准确

2、病程记录书写下列哪项不正确()

A.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B.体检结果及分析 C.各级医师查房及会诊意见 D.每天均应记录一次 E.临床操作及治疗措施

3、病历书写不正确的是()

A,入院记录需在24小时内完成 B、接收记录有接受科室医师书写 C、转科记录由原住院科室医师书写 D、手术记录凡参加手术者均可书写

4、下列哪项不是手术同意书中包含的内容()A.术前诊断、手术名称 B.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C.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 D.患者签署意见并签名 E.经治医师或术者签名

5、下列哪些不属于病历书写基本要求()A.让患者尽量使用医学术语 B.不得使用粘、刮、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C.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D.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6、术后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限为()

A.术后6小时 B.术后8小时 C.术后10分钟 D.术后即刻 E.术后24小时

7、死亡病历讨论记录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A.7天 B.9天 C.14天 D.3天 E.24小时

8、患者对青霉素、磺胺过敏应记录于()

A.主诉 B.现病史 C.既往史 D.个人史 E.家族史

9、患者有长期的烟酒嗜好应记录于()

A.主诉 B.现病史 C.既往史 D.个人史 E.家族史

10、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小时内完成

A.8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6小时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既往史包括下列哪几项()

A.传染病史及接触史 B.手术外伤史 C.家族遗传病史 D.局灶病史 E,预防接种时及药物过敏史

2、交班记录本应记录哪些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意义()A.一级护理的病人 B.危重病人 C.病情可能变化的病人 D.当天术后的病人 E.医院内感染的病人

3、现病史内容包括()

A.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B.伴随症状 C.诊疗经过及结果 D.与鉴别诊断有意义的阳性或阴性结果 E.性别、年龄、职业

4、住院志的书写形式包括()

A.入院记录 B.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 C.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 D.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 E.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5、使用人体植入物或特殊物品时,应记录()A.名称 B.型号 C.使用数量 D.厂家 E.地址

6、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讨论的内容包括()A.疾病的诊断 B.疾病的治疗 C.死亡原因 D.死亡诊断 E.死亡时间

三、判断题:(每题2分)

1、医嘱内容前应空两格。

()

2、主诉书写字数应不超过18个字。

()

3、年龄在1岁以下者记录至月或几个月零几天。()

4、入院记录书写中对患者提供的药名、诊断和手术名称不需要加(“”)以示区别()

5、日常病程记录可由经治医师书写,也可由进修、实习医务人员或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但应由经治医师用蓝黑色墨水笔审

核。

()

6、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月内,由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7、病危(重)通知书是指患者病情危、重时,由经治医师或值 班医师向患者告知病情并由患者签名的医疗文书。()

8、抢救记录是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8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9、长期医嘱单一般不应超过2页,当医嘱超过2页且停止医嘱较多时应重整医嘱。()

10、二级医院留住观察时间不应超过72小时。()

四、填空题:(每空2分)

1、手术记录应在()小时内由()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经()审阅后签名。

2、手术安全核查记录需有()、()、()三方核对,并签字。

3、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划在错字上,并保留()清楚、可辨。并注明(),()签名。

病历书写规范测试答案

一、单选: 1.D 2.D 3.D 4.B 5.A 6.D 7.A 8.C 9.D 10.B

二、多选: 1.ABDE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三、填空题 1.24 手术者 手术者 2.手术医师 麻醉医师 巡回护士 3.双划线 原记录 改时间 修改人

四、判断题: 1.×2.×3.√4.×5.×6.×7.√8.9.×10√

修√职业安全防护的教育培训总结

通过对我院医护人员职业防护认知现状的调查,找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中存在的误区,有针对的实施安全防护教育,以提高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意识,并根据现实的条件,改善工作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情况和安全防护行为执行情况,我院于2013年10月25日在三楼行政办公室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后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和防护措施执行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培训,可以较好地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的依从性,最大限度的保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窗体底端

医疗安全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培训总结

在过去一年里,医务科严格按照医院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的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促进医院全面、稳定发展为总体目标。本次的教育还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内容不够系统,相关的质量安全不够深入,研究不够全面,由于医院就诊患者逐渐增多,全院医务人员的任务重,临床工作的时间紧,于是我院于2013年4月15日在行政三楼办公室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篇7:住院患者病情评估记录格式

主治医生 住院医师 主诊医师XXX对患者XXX进行查房后,现患者情

况,主要的阳性体征及必要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结果:阳性结果及必要的阴性结果,采用什么方法,对患者进行了病情评估,情况如下:

一,采用的评估方式:

二,评估结论:

三,处置意见:

评估医师

记录医师

(附标准:)

1.A 型 单纯普通病例 中青年患者居多,普通、单纯、慢性病为多病种单纯诊断明确病情较稳定 不需要紧急处理 的一般住院病人住院日较 B 型病例长费用一般低于 CD 型高于 B 型病例。B 型 单纯急症病例中青年患者居多病种单纯、病情较急而需紧急处理 但生命体征尚稳定不属疑难危重病例费用一般低于其它型病例。C 型 复杂疑难病例中老年病人居多病情复杂 诊断不明或治疗难度大有较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较差的疑难病例。住院时没有生命危险不需要抢救 住院日长费用消耗较多。D 型 复杂危重病例病情 危重复杂、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有循环、呼吸、肝、肾、中枢神经功能衰竭病变之一者。需要积极抢救住院日较 C 型短费用消耗多。一般还可依据下列条件进行简单的分型(1)年龄 70岁或新生儿大多为CD型病例

上一篇:建筑工地参观实习报告2000字附图下一篇:傅雷家书课文读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