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与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必要性论文

2024-05-29

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与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必要性论文(精选6篇)

篇1: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与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必要性论文

内容提要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获得正式命名和系统阐释的主体论文艺学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诞生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然而,由于以生态危机和人文危机为主要表征的现代性危机的加剧,主体论文艺学所隶属的现代性理论家族成为反思和超越的对象。本文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诸多欠缺后认为其根本局限在于它所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未能意识到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天—地—人三元运动的产物。主体论文艺学的根本欠缺注定了它是必须被超越的文艺学样式,代替它的将是三种形态的新整体论文艺学:生态文艺学,新道论文艺学,存在论文艺学。因此,二十一世纪的文艺学家承担着重写文艺学的使命。

关键词

篇2: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与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必要性论文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承担着重新建构自身的使命。正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一个时代也应有一个时代的文艺学。要建构真正属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就必须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学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在二十世纪中国本土学者所提出的文艺学体系中,主体论文艺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它的诞生使中国文艺学的主流形态由自然本体论和社会本体论转向以人为中心的主体论,意味着中国文艺学基本上完成了现代性转型,社会文化论文《超越主体论文艺学—新整体论文艺学论纲》。但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在中国学术界渐成潮流,主体论文艺学作为现代性理论家族的成员也成为反思的对象,在更广阔的理论视野中显露出其局限。本文将通过分析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来证明超越它的必要性,并探讨新的文艺学体系的可能形态。

篇3:审美主体的现实性与超越性

1 人是世界的一个存在。

在时空中人又要受制于自身的存在, 这就规定了人的创造性只能是有限的创造, 这种有限表现在个人只能创造生活, 而不能创造世界与宇宙。于是, 这就构成了人的双重存在:一方面受制于世界的事实, 一方面又主宰生活事实。

这里的“生存”并非存在主义鼓吹的超越精神存在, 而是指人的自然生命存在, 包括生存、温饱、活动、休息、安全、繁殖等需要及其行动方式, 是人和动物的、共有的生命需求。诚然, 作为进入文明社会的人, 其生存需要的现实方式已经同动物有了很大差别, 时时处处体现着社会文化生活精神。

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 同时也是社会的存在, 正如马克斯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但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生活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于是, 在生存需要之外, 又出现了另一个需要, 即:实践和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和发展活动中建立了自己的对立面--客观世界, 同时也使自身从自然中分化出来, 确立为自主、能动的主体。虽然实践发展的需要目的和归宿是生存需要, 但二者又有其本质区别。生存需要出于动物本能需要 (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 而实践发展需要则在于人的自觉性、能动性, 带有功利性色彩。生存需要很大程度上是处于人与自然的融合状态, 实践发展需要则是个体与个体客观世界的对立状态。个体可以在自己的对立世界遨游, 进行不懈的创作活动, 同时, 又要受制于对立世界。其一, 作为实践发展中的个体要不断地去改造客观世界, 但主体的人又必然会同对立世界形成一种相生相克的关系, 主体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对立面, 但对立世界也会反作用于主体。其二, 主体的实践发展领域又总是极其有限的, 作为主体生命的有限性, 研究范围的有限性等都不能越出人自身的界限, 也就无法达到一种超越。正是因为个体对现实需要不能得以满足, 同时又受到对立世界的界限, 从而导致了个体对精神的追求。

2 如上所述, 实践发展的有限性来自主体

和客观世界的对立, 那么超越性精神追求便应当致力于消解和超越这种主客对立的格局, 使主客融为一体。作为审美来说, 审美从总体特征集中表现为客体的活动, 以特殊方式冲破心灵束缚, 引导人走向广阔天地。审美之所以是人的一种自由实现方式, 在于审美以个体的活的生命, 特别是以人的感情为核心进行综合运动, 自愿、能动、超越, 是人的创造力的全面发挥。

2.1 主体实现精神享受对功利的超越。

主客二体的对立, 从根本上说对现实的欲望太多, 功利心太重, 人作为有目的的主体, 其对象必定是适应特种功利需要的对象, 于是, 二者之间也只能是互相利用的关系, 即主体按自己需要来利用和改造对象世界, 而对立世界则按自己发展规律来限制主体及其改造活动。因此, 要超越主客对立的场面, 就要超越现实功利性, 也就是说, 使自我摆脱各种功利追求和羁绊, 不再把周围的世界仅仅看作可占有功利的资源, 而是要敞开自己的心胸, 以个体生命去拥抱他人生命, 宇宙生命, 这就是超越性精神所在, 正如美学家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进入了“天地境界”便不再有主客对立, 天人合二为一, 人的生命活动也在于天地的存在相沟通。反过来看超越性需求虽然要面向无限的存在, 但从事超越追求的同时也使现实生活中的人, 个体的差异性同时也体现在超越性的追求上。于是, 庄子的“无待”、佛教的“空门”、儒家的上达“天命”、道家的“回归自然”, 西方存在主义宣扬的精神“自由”,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自由”都对超越性内涵作了不同的判断。

2.2 审美实现个体生命对社会压力的超越。

审美活动是最忠实于人的个体性。它是细致入微的, 关注到人的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审美给生活的强者一杆叛逆的旗帜, 赐予生活的弱者一张逃亡通行证, 也同时把一面名片塞到卑鄙者的手中。”

审美的虚构性与超越现实的力量既升华了审美的创作, 又净化了审美者的心灵, 在泪笑一时冲动过后, 化解了生命在现实中承受的压力。

2.3 审美是个体自我超越。

人凭借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性来实现对自身的有限性, 暂时的超越。在入的双重存在中, 人主宰着自己的生活名单, 又受制于对立世界, 只能与无法超越的东西共存。但审美却给人一双巨翅, 人可以无所不能的超越, 但超越有限走向无限, 超越短暂走向永恒, 尽管一切说到底都是精神上的, 想象中的, 无法解脱真正现实中人的有限和困境。但是人的心灵所渴望的实际超越从根本上来讲是不可能的事, 毕竟是活生生的世界存在体。如果人的心灵与外界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 外在世界即内心世界, 内心世界即外在世界, 世界成为了“我”的, “我”成为了世界的, 一切的束缚不再存在, 那便是审美境界, 纯粹的心理超越。

3 由此我们便产生这样在一种判断:

审美是对功利的超越, 艺术是对生活的超越, 形式是对内容的超越, 自由是对现实的超越等一系列对立超越轮。美和艺术在其体制上被看作是对日常习俗生活的一种锯截, 以超然的态度来审视生活, 但这种超然心态的超越并非独步世外, 唯我独尊, 绝对逍遥的精神乌托邦, 也不是生命本能的伊甸园与人类实现解脱的天堂。

作为一种独特需要的审美, 它同人的整个生命活动是相始相终的。那么就审美需要来说, 它是发生在生命活动的内在需要, 特别是其中的心灵感受部分, 也即生命体验。但作为生命体验的个体, 它又是社会的综合, 又必须融入到社会的存在之中, 我们才可以体验到人类之美, 现实生活不仅是反映主体的一面镜子, 同时又是主体超越的基础, 正是这种现实性, 主体才不会陷入陌生的抽象之思、玄虚之境, 把精神纯粹化, 把物质低俗化。看不到这一点, 不承认审美与功利之间以及审美的超越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味张扬超越性和非功利性一面, 必然导致审美与现实人生脱节, 于是审美所带来的精神解放不再是生命的感发, 只能是苦闷与厌倦的短暂性解脱, 是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与自我安慰, 而审美所实现的自由境界也就纯然成了心造幻影。

摘要:审美主体和客体的结合与分离有其自身规律, 由主体的生存活动到最终的自我超越, 是生命本质的飞跃。主客体二者是相生、相克, 对立统一的。

关键词:审美,审美主体,审美经验,现实性,超越性

参考文献

[1]王一川.审美体验论[M].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1]王一川.审美体验论[M].天津: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2]黄凯锋.价值论视野中的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1.[2]黄凯锋.价值论视野中的美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1.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4]仪平策, 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J].文史哲, 生活美学, 2003.[4]仪平策, 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J].文史哲, 生活美学, 2003.

篇4:现实主体对现实的超越

作家刻意地在现实当中插入奇迹,使故事在非理性,反逻辑中展开。以独特的视觉坐标透视新的问题焦点,触及人性深处的复杂,传达出一种高踞于具体现实纠纷之上的抽象氛围。如《麦面馒头》利用三年自然灾害作为背景,作家以一个还在母亲肚子里的胎儿作为视角的出发点,来表现“三分钱”母亲的分量;《提着马灯的人》用一个死去了的人为活着的人引路;《神牛》中,“我”在鱼塘中钓出一头村里早年丢失的牛,吃了“神牛”肉的人头顶都长出了犄角,社会最终以这种犄角为美的潮流;《水晶鸭》中的鸭子煮熟后竟然独个儿沿着河流逃跑。《人鱼》讲述了一个在岸上行走的人变成一条水中的鱼,由于环境恶化,鱼最终想变回人但却失败的故事……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谢的小小说中却是一个煞有介事的文本真实。从抽象化的艺术想象中突现具体的社会形态,神秘感知腾跳于意识感知的边缘。作家所谓的“魔幻”包括神话、寓言、符咒、宗教、瑜珈术、巫术等等许多玄虚的内容。而上述内容正是神秘主义范畴所离不开的,换而言之一个“魔幻”的世界正是利用了神秘主义构建的神秘叙事空间。从客观存在的神奇、不可思议的现实来观察、认知、判断真实的社会生活。

“我生活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那块魔幻般的土地,不但塑造了我的外形,而且塑造了我的灵魂,我现在看待世界的方式,基本上还是凭借那时获得的视角和观念。……有一个供牲畜饮水的涝坝,我记得从没在那个涝坝钓起过一条鱼,可频频咬钓诱惑着我们。我们没有跳进涝坝洗过澡,据说深不可测,里面有一条大红鱼,只见过隐约的一片红。那时涝坝通向地球的另半边的说法固定在我的意识里。……农场对沙漠有个说法,称沙漠为魔毡,一旦走上去,就不由得奔跑,跑得跑不动了,就倒毙了。童年的种种经历(听的看的)已为我写所谓‘魔幻类小小说奠定了心灵基础。”当代古巴著名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1980)曾提出,神奇现实的发现首先需要一种信仰。也就是说,“神奇”者并非客观现实本身,而是某种信仰对客观现实的突变、启明和夸张。而谢志强也一再告诉我们,他是相信这类小说的。他说新疆塔克拉玛干(维语意为进去出不来)沙漠是一块“魔幻般的土地”,他曾经有过“魔幻”的生活,于是那些神奇在他眼里已成为现实生活本身,因此他相信那类事是可能的(可能是一种存在的真实)。也就是说,其作品反映的是现实,一种神秘的现实。什么是神秘的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觉悟思维的差异而引发出的形而上体验的触动和知觉。作家在使用“神秘”把现实生活抛到无意义的边缘从而增强文本隐含的深度性。文本存在的意义之一正是尽其所能地去延伸、拓展阅读客体的思维,神秘主义所具有的特有的文本本质的表现特征,巧妙地使现实与幻想形成对流,也是这样使得阅读客体与文本内容本身之间形成对流。神秘主义体系的这种“对流”,除了通过异象、寓言、神话等内容本身生而具来的神秘主义感染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存在与虚幻带来的界限和差异来形成现实生活中的读者与文本所反映出来的意蕴之间的对流。经验能指可以滑脱现实共存空间的所指——从这些虚无的神奇却是读出了所指意义的空间。如《神牛》中荒诞离奇的“神牛”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衍化的象征,深刻地挖掘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盲目跟随的“黑色潮流”触目惊心;《人鱼》中大胆的奇想却是作家对自然环境遭到灭顶破坏的哀叹与警告,为人类的生存空间作出探索性思考。

卡夫卡在《城堡》中说:“生活的流水线把一个人载向某个地方,人们不知道被载向何方……”人类生存的现实命运悲剧性显真,人内在精神的亟待深层开掘。严然成了作家创作的焦点之上。在日趋严峻的生存意识的忧患纷扰下,人类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人类应如何直面困境并成功地突围?人类应以何种方式拯救自身?这就促使了作家们义无反顾地寻求它的终极答案。在谢志强的这一系列作品当中都流露了这一人文主义的关怀,作品中的意象都是作家苦心所造的艺术意图,这种艺术意图在这个虚构的但真实的世界里,在事物中,以及现实生活中寻找基本的、持久的本质的东西。

掩卷沉思,无论是谢的魔幻小小说还是“国王系列”,作家都是在试图探求一种永恒的意义,这种意义就是人的生存价值,即人应该面对荒诞的社会现实,争取积极的存在,向善求真,知行合一。

篇5: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与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必要性论文

二、从主体论文艺学到新整体论文艺学:一个必要的导言

主体论文艺学分有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欠缺:将人设定为面对整个世界的主体,忘记了人乃是在世界中的存在(Being-in-theworld)。要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图式,我们就必须重新领受世界的原始结构:人在世界中,意味着他生存于天地之间,因此,人永远是天―地―人三元整体的构成,把世界理解为天―地―人三元结缘而成的整体是对世界的最恰当言说。老子在《道德经》中将天―地―道―人称为域中四大,实际上说出了由域中四大结缘而成的世界结构:“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17)此处的道脱离了天、地、人而又被当作独立本体,实属虚构。海德格尔在著名论文《物》中写道:“这种大地和天空、神圣者和短暂者纯然一元的转让的反射活动,我们称为世界。”(18)这便是广为人引用的世界四重结构说,与老子的域中四大说是同构的。然而,正如脱离了天地人的道是纯然的虚构,神的唯一属性也是并不实在地存在,所以,世界是而且只能是天―地―人三元构成的整体。《周易系辞下传》对此有明晰言说:“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19)天―地―人三元整体的存在是人的实践的前提和支撑,故而我们所居住的世界绝不能仅仅被理解为人化自然的结果,而是天―地―人三元互动本身。以此原始而全新的世界观来审视文艺学的历史,便会发现:前现代的以天道主义/神道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学与现代的以人道主义为中心的文艺学都是片面的,最完整的文艺学体系乃是将世界领受为天―地―人三元整体而又承认人的主动性的新整体主义文艺学。因此,文艺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归纳为:天道主义/神道主义文艺学(前现代)→人道主义/主体主义文艺学(现代)→新整体论文艺学(后现代)。

前现代文艺学明确地将人道归结为天道/神道,虽正确地认识到了人不过是世界的一部分,但未能领受到人在文学艺术创造过程中的能动性,有把人的`人道放得过低的毛病。主体论文艺学把人推到了最高主体的地位,固然激发了人在创作中的主动性,却忘记了下面的事实:1、人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将人道抽离于整体性的世界之道,既不符合世界的原始结构,也会使人道找不到最人道的发展方向;2、主体―客体的二分法将世界中的非人存在物都当作客体/手段质料,因而在对物的物性的忽略中伤害了物乃至整个世界。我们可以通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首普通的中国民歌看到无限制的征服对世界的伤害程度:一脚踢倒山/一拳捅破天/张口吞宇宙/革新地球翻/以大山做鞍/以大河做鞭/挺起胸膛/征服自然。(20)走向极端的主体主义在二十世纪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和人文灾难,因而不受限制的主体主义是必须超越的,但这超越不是回到前现代文化去,而是要为人的人道找到最确切的位置。那么,人的人道的最确切位置是什么呢?1、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其主动性也是由实在的世界结构所支撑的,他上受惠于天,下托福于地,因而其主动性不能朝着破坏其基础的方向发展,而应赞天地之化育,守万物之生机,这是天道―地道―人道三元辨证关系对人道的最基本规定;2、既然人是天―地―人三元运动中的一元而又有主动性,那么,他在“赞天地之化育”和“守万物之生机”的同时也有权力发展自己的主动性。所以,新整体主义文艺学是对前主体论文艺学和主体论文艺学的共同超越,指

篇6:主体论文艺学的局限与超越主体论文艺学的必要性论文

一、居民方面

居民表达意识的欠缺是基层自治民意表达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的一个直接的原因, 其中有着深刻的思想意识根源与现实根源。

一是客体意识。改革开放之前, 几乎每一个社会成员, 都处在严密的组织生活当中, 组织的安排就是他们的生活与命运, 强大的组织行为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作为自然形态的自我, 他们很难走出组织框架与组织设计。如果他们要设计或改变自己的生活, 就必须依靠组织, 或者说是依赖官员, 那几乎是唯一的合理路径。显然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几代人的经历沉淀, 严重强化了居民的治理客体的身份。强大的制度与一元化的文化氛围, 使他们的自主意识严重受损, 也使他们的表达需求极度萎缩, 在很多人的思维中只剩下强大政府治下的顺民概念。这是居民缺乏表达意识的一种深厚的心理基础。而且这种现实陶冶背后还有着强大的传统文化的背景, 那就是官本文化与臣民意识。直至现在, 在农村或社区中, 如果有居民过分地主张自己的意志, 还会被官方或民间视为刁民, 其自身往往也会有一种羞耻的感觉。这种表达环境的劣势必然导致表达动机的欠缺。

二是利益束缚。在基层, 包括社区与农村, 尽管自治已经经过了若干年, 但是自治组织的运行模式与利益分配模式并没有走出传统的框架。在资源配置中, 不是实行了充分的市场原则, 也不是踩着了居民意志的步点, 而仍然是官方主导。因此, 官员在利益分配结构中仍然明显处于优势的地位, 公共资源分配的透明度不够, 程序性不强, 规范性欠缺。这促使居民们在利益驱动下, 寻找投机的机会。他们希望在这种不公平的分配中, 依赖与官员的接近, 可能得到更多的照顾。无论在程序内还是程序外, 村 (居) 委会成员都具有高出普通成员的能量。潜规则与暗箱操作大量存在, 丧失了自治组织的公信力, 无论是投机居民还是利益受损居民, 都不愿通过正常的渠道表达自身的需求。期望理论揭示, 在人们行为动力中, 有对目标期待的成分。期望值越高, 其行为动力就越强。基层自治中民意达成机制还是严重欠缺的, 民众对它的期望值普遍较低, 而表达的成本往往很高, 这严重损害了群众表达的动力。

二、自治委员会方面

权力存在着腐败的倾向,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对权力的认识上, 要有更客观理性的起点, 对自治委员会的领导和成员也不例外。

一是在他们面临政府意志与居民意志选择的时候, 毫无疑问, 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前者。导致他们这一选择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村 (居) 委会成员, 尤其是负责人, 在更多的情况下, 是有政府背景的, 真正意义上的选举还没有完全普及。依照法律, 自治组织领导与成员的产生, 是依法进行选举的, 但是不成熟的选举机制, 给政府的干涉提供了诸多自由裁量的方便。“经过多年农村选举的实践, 村委会选举的制度虽然都已经建立起来, 也已经推广, 但是选举的质量并没有提高, 主要原因在于选举的组织者只关心是否进行了选举, 忽略了对选举程序细节的关注, 因而造成由于细节忽略而出现2004年农村基层选举的选举制度上的漏洞。”1强势的政府在人事安排上实际上没有给居民自治留下太多的空间。自治委员会成员们无疑会倾向于去实现政府的意志而不是把居民的意志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尽管这两者在现实中常常是一致的。

二是自治委员会成员在面临权力归于居民或更多地集中在自己手里这一问题时, 目前机制运行的状况导致他们当然选择后者。出现这样的情况并非说自治的原理与机制有问题, 相反是因为目前自治的原理与机制没有能够充分地运行。如果没有外力的干扰, 按照自治的章程去运作, 那么自治委员会的权力就完全掌握在居民手中, 自治委员会必然要遵从居民全体 (比如按多数原则) 的意志。因为, 居民有权决定自治委员会的人选, 有权监督他们的工作, 也有权随时撤换他们。

现在的事实是自治委员会的权威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政府, 居民的意志只是作为一种法理上的权威而存在, 不能在实际上普遍地发挥效用。从“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现状来看, 到目前为止居委会基本上没有摆脱是政府一条腿的实质, 他们所做的事情大部分仍然是政府的工作, 社区居委会真正能够实现自治的屈指可数。”2所以自治委员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政府的态度而不是居民的态度。因此, 他们更希望权力较多地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而不是交给居民。只有对自治区域内的资源配置有更集中的自我支配权力, 自治委员会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去完成基层政府下达的各种业绩指标, 而基层政府下达的业绩指标往往与居民的意志并不是全部吻合的。作者曾经对部分农村的村务公开情况进行过调研, 发现确实有部分村民委员会做到宣称的村务公开, 但更多的委员会普遍停留在形式阶段, 而且形式也是不完备的。这种村务运作的神秘性, 就是村委会背离村民自治本意的一个绝对标志。它导致村民不能有效监督村民委员会, 是对民意表达客体呈现的控制行为。

三、基层政府方面

在一些地区, 基层政府不仅不是基层自治的推动力量, 反而是阻碍力量。有的基层政府拒绝宣传自治法规, 有的基层政府干脆放弃民主选举或者操纵选举与破坏选举, 削弱居民自治权利, 阻挠居民的民主监督。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偶然的。

首先, 基层政府退出自治领域不具备现实的可能性。虽然我们在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在行政系统还存在着明显的计划特征。每一个政府每年度都会从上级政府那里领到各种各样的指标, 这些指标就是基层政府工作的指针。显然这些指标不是来自基层民众的要求, 也许是巧合的雷同, 但在程序上是不存在的。这说明, 权威是自下而上的, 主导的意志是自上而下的。因此, 基层政府如果放弃了对自治区域的掌控, 就无法确保贯彻上级政府的各种指标, 因此, 政府为了确保自身目标的实现, 就必须以同样的权威方式来掌控自治区域, 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行政区域按照上级的意图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放弃对自治区域的掌控, 则基层政府将会成为自上而下的权威与自下而上的民权碰撞的一个焦点, 那是基层政府无法接受的现实。因此, “困扰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乡镇政府对于农村自治的干扰, 这种干扰阻碍和破坏了农村基层自治的发展。”3

其次, 基层政府自身也不愿意放弃对自治区域的掌控。行政系统的运行是一个综合的工程, 长期的模式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资源配置方式, 如果不通过对自治区域的掌控来维持这样的方式, 也就意味着要有新的模式来取代现有的模式, 这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也是一个充满矛盾与风险的过程。同时, 基层政府还有大量的利益集中在自治领域, 政府放弃对自治领域的影响就等于放弃了大量的利益, 基层政府不会主动去做这样的选择。这些利益当中不仅包括公共的利益, 同时也包括一些灰色的利益。因此, 基层政府不具备退出自治领域, 大力推动民意表达的动机。

在社会稳定任务越来越重要的今天, 加强基层自治组织的民意表达功能是一个基础性的工程。政府加大力度推进居民自治, 加强居民表达的程序建设, 同时培育居民的公民意识, 从而使大量的民意在基层得以达成与化解是减轻信访与群体性事件压力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2]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1-3.

上一篇:中国建行业务简介资料下一篇:幼儿园环保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