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体网页设计论文

2022-04-17

[摘要]高职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学校积极、企业不感兴趣的冷热两级现象,教育部提出的“产教融合”从本质上解决了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冷热两极问题。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通过“异步教学组织方式”实现“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双主体网页设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双主体网页设计论文 篇1:

“双高”背景下高职设计类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同时,职业教育也迎来了需求升级、期待提高、环境变化、对接错位等现实挑战。在“双高”背景下,高职设计类专业需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对接数字创意产业链,探索“双高”设计类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以“三能”师资为目标,打造教学团队;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通过思政课和设计+技艺+创新创业的课程建设,培养德技并修的人才。

[关键词]设计类专业群;数字创意产业链;德技并修

[作者简介]张文(1973- ),男,四川蓬安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兰(1975- ),女,四川营山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唐春妮(1974- ),女,四川达州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重庆  40112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重庆市高水平学校和专业群建设A档“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群(项目批准号:渝教职成发〔2021〕12号)和2021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巴渝民间美术传承及相关文旅产品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1SKGH3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同年,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56所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41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双高”),支持这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学校和专业群优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从目标、模式、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高职设计类专业群需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探索设计类专业人才发展新路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快課程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创新教材教法,使设计类专业群服务产业链,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艺术人才。

一、“双高”背景下设计类专业群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针对数字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人才需求,面向数字创意产业链中的“设计服务、文化旅游”两大领域以及“数字文创设计、数字创意技术、网络直播、5G短视频、人居环境设计”五大业态,设计类专业群建设在“双高”背景下面临以下挑战:

1.需求挑战: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结合提出新的艺术人才需求。第四次工业革命使技术经济范式得到全面变革,催生了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形态,产业之间也呈现出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的发展特征。新兴的数字创意产业就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融合产生的新经济形态,它以数字技术为工具,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进行数字内容开发、视觉设计、策划和创意服务。目前数字创意产业主要应用在会展领域、虚拟现实领域和产品可视化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随着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模拟实训等技术的广泛应用,设计思维和实践方式也随之改变。设计师不仅要有传统的美术能力、创意能力、设计能力、企划能力,同时需要一定的计算机图形处理能力、软件设计能力、数字思维能力,并将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完美融合起来。比如,全媒体运营师就是集媒介技术、数据分析、创意策划、加工、传播等多项任务于一体的新兴职业,需要大量媒体运营的知识,但是一切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数字媒体技术的支撑。

2.期待挑战:大众对综合能力强的数字设计师期待的挑战。大众期待的设计师是有创意、会设计、善沟通、具有合作精神的人。设计师要思维活跃,工具使用熟练,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意设计能力仅靠教学中的训练很难达到要求,如PS、AI、AE等软件的学习就需要技术练习和创意设计相结合。一般而言,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培养的人才设计能力与创意能力较强,沟通和合作能力偏弱,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化训练或者小组合作等方式强化学生沟通和合作能力。同时,传统课程缺少数字设计模块,设计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传统设计与数字技术结合的能力,将传统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等课程用数字设计的手段进行教学,使之成为数字素描、数字色彩、数字构成等课程。在课程的不同环节提升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数字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3.环境挑战:信息化、个性化的复杂环境对设计的挑战。随着科技发展、经济互通、社会进步,信息技术全面融入设计领域,产生电子商务设计、网页设计、UI设计、虚拟仿真、影视动画等新的设计类型。这些设计既有传统设计对美、对艺术的要求,又重视互动、虚拟、商务等因素。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培养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换位思考能力,从实际市场需求出发,实现产品设计的功能化和操作的方便性,给用户更丰富更生动的体验。同时,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讲究个人价值的实现,喜欢个性化的设计作品,这就要求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从外观形象、结构设计到品牌打造、传媒推广,都需要设计师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行创意设计,并且是数字化、智能化、商品化的设计,以满足这些群体对设计的需求。

4.对接挑战:设计教育与产业发展存在供需错位。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在教学理念、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都与产业发展存在供需错位的问题。近年来,设计类专业在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等方案时企业参与度不高。设计类专业在教学中虽然采用了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并开设了实践课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产业实际需求相比仍显滞后。一是设计类师资队伍来源单一,结构失衡。设计类教师大多是美术院校或师范院校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刚出校门就上讲台,缺少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经验。二是设计类师资队伍团队凝聚力弱,缺乏领军人物,也缺少校企双方参与的团队。三是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会以传统的设计基础和软件训练为主导,数字技术应用训练则相对缺乏,如虚拟仿真和产品可视化技术的实践相对较少。四是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实训内容较陈旧,导致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设计水平不高,技术更新速度过缓。

二、“双高”背景下高职设计类专业群高质量建设策略

1.校企共建数字创意产业学院形成命运共同体。高职教育是一种开放式的“跨界”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社会环境,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①建设产业学院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产业学院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统筹起来,共同为行业企业进行人才教育、培训、营销。

高职院校应从数字创意产业需求出发,结合地方行业企业现状,与当地龙头企业或优质企业共同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学院。数字创意产业学院,可以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前沿技术的机会以及真实的项目和实训,如H5、虚拟仿真、模拟实训等。数字创意产业学院首要工作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产业链工作环节分析—各环节工作岗位分析—各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优化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相应学习领域课程”的思路,紧扣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接职业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所需课程,并调整相应的课时和教学模式。设计类专业已有的优势课程以高职院校为主导,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如技能大赛的课程、核心岗位能力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对新技术和综合实训要求较高的课程则由企业主导,职业院校老师担任助教的角色,双方共建共享课程教学资源,主要采用专周实训模式,如在三、四、五学期分别设置一周、两周、四周的课程,设置由单一到综合的实训任务,以给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环境,逐层提高学生的数字创意能力。

专业群是基于产业链上相互关联的职业岗位而建构的,群内各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各自独立又相互贯通。高职设计类专业群应以技术前瞻性、知识复合性和资源共享性为原则,加强整合专业群内部的教学资源、人力资源、知识技术资源,以及合作企业的相关资源。设计类专业群应瞄准数字创意领域发展趋势,开设数字技术课程,如设计软件、影视技术、网络直播等。

2.课程思政和“设计+技艺+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发展。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习者的职业生涯发展,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促成其就业的同时,促进其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设计类专业群当以“人”为核心,根据学生学习的发展诉求,不断调整和创新治理理念,力求实现学生的一专多能和创新发展。

第一,立德树人,做好适合设计类专业群特色的课程思政。在教学的各环节融入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思想。结合专业群特色,开发课程的育人功能。专业课程要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价值引领。设计类课程在传达文化自信、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等作为设计的母题,进行工业品、包装、广告等设计,或者将传统技艺、工艺进行数字化再现与创新,既能弘扬文化、展示形象,又能增强文化自信。设计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这就要求高职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要从思想上重视工匠精神,在设计上追求技艺精益求精,在形式上体现文化文明,在内容上富有创新,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创新精神浸润其中。

第二,构建“设计+技艺+创新创业”的进阶式课程体系,共建共享信息化教学资源,加强课程的实践导向。高职设计类专业群应对接数字创意产业链,面向产业链中的广告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技术领域,构建“设计+技艺+创新创业”的进阶式课程体系,培养德技兼修、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设计型人才。设计类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的根本宗旨在于“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深入挖掘产业链分工及其特点,并将其融入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其一,设计类专业群中底层课程应具有高度共享的特征,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设计概论、传统技艺等一些基础知识课程,为后续专业设计奠定基础。其二,专业的骨干课程应以培养核心岗位能力为主旨,课程相对分立,核心课程如广告设计、影视特效设计、UI设计、产品专题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公共环境设计等。其三,高层课程侧重于创新创意的设计,以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为主,可跨专业与同学合作设计产品,在混搭过程中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如工业设计与广告设计混搭,融合实物设计与品牌推广设计能力。这样的课程体系,使各个模块课程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互为贯通,全面提升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第三,构建项目主导、分层分岗、多元培养、创新创业的教育过程。以企業产品研发和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通过“设计+技艺+创新创业”的进阶式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教学、实践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采用理实一体化、专周实训、教改班、工作室等培养方式,确保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针对专业群内生源类型艺术生和文理生兼收的情况,分层次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背景、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学生学习和技能需求,实施分层分岗教学。整合数字创意产业学院及其他合作企业的力量,利用合作课程、顶岗实习等环节,对学生多元培养。以设计项目为实施载体,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课程。

3.以“三能”师资为抓手,打造教学团队,开发新型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实践教学、信息化教学,开展学分互认,推进三教改革。高职教师的职业特性要求其应该具备三种能力: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创新能力。当前,高职设计类教师基本具备一定的理论教学能力、实践指导能力,但是创新能力不足,与数字创意发展趋势存在一定距离。设计类教师在实践中存在对产业特点掌握不足、设计缺乏创新、数字创意技术应用不多以及与企业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制约着高职设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共建教师团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在课程教学和项目研发过程中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高职院校对于设计类专业群的建设应对接国家级教学团队的标准,着眼行业引领,实施教研创赛“四星名师”工程,建设一支学术水平高、专业技能强、行业影响力大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可以组建人才梯队,由专业带头人领衔,骨干教师作为中坚力量,吸引企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相互配合开展数字创意设计与设计转化工作。同时,全面落实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推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专业群教师双向流动,支持教师以“访问设计师”等形式参与企业品牌企划和设计服务,特别是参与中小微企业的设计研发,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如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意设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需要紧跟产业发展趋势、行业人才需求和典型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及时将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设计类专业可以邀请设计行业协会、企业力量共同参与教材建设,合作开发校企双元系列教材。对专周实训内容的教材编写,采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形式,并配套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

当前,设计类课程中数字技术和创意设计结合紧密,对技术和艺术的要求更高,在此情况下,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和校际间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一是利用“智慧职教”“爱课程”“智慧树”等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技能,充分发挥线上设计资源的作用。课堂教学利用翻转课堂、评价—修改—再评价—再修改等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消化先期所学。二是校际间开展学分互认和互学工作。不同地域的设计院校在资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各有特色,通过访学、设计工作坊的方式开展互学互认工作,让学生学习到对方的优质内容,并有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高设计类学生的整体竞争力。

4.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打造数字创新设计中心,注重成果孵化,助力乡村振兴。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组建研发团队。校政企多方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培训平台、双创平台,开展项目研究、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推动各方协同发展,实现社会服务能力质和量的飞跃。设计类专业群一方面需依托国家级、省市级、校级的双创平台和学校的研究院所,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另一方面与企业共建数字媒体工作室,开展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项目,形成集“教学、生产、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公共实训基地。此外,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设计类专业群已有的工作室的设施设备,与合作企业联合打造数字创新设计中心,为政校企提供集数字化、科技、设计于一体的公共产品。创新设计中心采用设计坊模式,学生是创意、创新、创业的主体,邀请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担任创业指导教师,从而在实践中更好地促进学习者职业素养的形成。创新设计中心还需要为优秀成果提供展示空间和对外宣传窗口,为学校和企业团体、协会的数字设计、智能设计、概念化设计、创意设计提供展示空间,助推其成果转化,并通过网络、移动终端、实体店等渠道进行销售。同时,提供体验交流平台,开展学术研讨、设计竞赛等活动,将创新设计中心发展成为一个资源聚集、项目聚集、专家聚集的综合性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公共实训基地和数字创新设计中心等平台服务于乡村振兴。帮扶乡村进行景观设计,对乡村风貌进行数字媒体宣传,为特色农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设计,促进乡村旅游产品的改造升级,不断扩大乡村的知名度,为乡村振兴贡献设计的力量。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參考文献]

[1]毕雪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研究——基于设计坊模式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应用[J].艺术教育,2020(4):190-193.

[2]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7):90-92.

[3]姜大源.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应然之策——关于《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跨界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7):5-9.

[4]金渝琳.协同产业链 共建数字工业经济专业群[N].中国教育报,2020-10-14(6).

[5]林克松,许丽丽.“双高”时代高职专业群建设与治理体系改革的共同演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34-139+164.

[6]刘晶晶,和震.“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维度及内涵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17):52-58.

[7]罗丹.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析[J].江苏高教,2014(5):139-141.

[8]乔为.学徒课堂: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样式[J].职业技术教育,2019(1):23-30.

作者:张文 李兰 唐春妮

双主体网页设计论文 篇2:

“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产教融合”

[摘 要] 高职人才培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了学校积极、企业不感兴趣的冷热两级现象,教育部提出的“产教融合”从本质上解决了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冷热两极问题。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通过“异步教学组织方式”实现“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介绍了“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特点:根据IT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动态调整岗位专业技能课程;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逐步深度融合。实践证明,“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深度“产教融合”能有效提升专业的办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异步教学组织形式;产教融合;岗位班;项目班

一、背景

2017年2月,教育部等部委决定实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五大建设任务,其中,再次提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其建设目标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带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二、“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实现“产教融合”

2012年至今,我校通过“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产教融合”,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校企双方根据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生产岗位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需求,共同研究制定的基于生产岗位、工作过程所设置的可以根据技术变革灵活调整核心课程、按课程需求组织实训、按生产需求组织顶岗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把“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1.大一自然班:学生进入我校学习,平行分成软件技术1班、软件技术2班……并学习专业的基础课程,如程序设计基础、网页设计基础、数据库基础等。

2.大二岗位技能班:岗位技能班的设定是依据企业行业的技术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的情况以及软件工程过程所需岗位来确定。学生经过大一的学习,对专业有一定的认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自主选择岗位技能班,学习相应岗位核心技能课程。目前设有软件工程师岗(包括:Java工程师岗、.NET工程师岗、移动应用开发岗)、UI界面设计岗和软件测试与服务岗。

3.大三项目班:根据企业运作规律和项目开发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开设项目班。学生经过岗位班的学习后,基本掌握了相应岗位的核心技能,进入大三项目班进行“产教融合”学习和实践。项目班由企业提供正准备实施的真实项目,并对学生进行项目前适当的培训,然后严格执行“教融于产、产促进研”的产教融合教学方式,即一边生产一边教學,同时促进校企双方的研发能力提升。

在“异步教学组织形式”中实践了分层教学、小班教学、导师制。分层教学体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选择岗位技能班时的隐性分层,岗位选班实践中,成绩好、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一般选择软件工程师岗位,而成绩一般的学生一般选择UI界面设计岗位或者软件测试与服务岗位。(2)主动分层,针对选择人数比较多的岗位,挑选出优秀学生组成岗位精英班,实现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利于因材施教。小班教学体现在项目班中,项目班学生人数严格要求控制在20~30人之间,利于每位学生在“产教融合”实践过程中分到足够量的任务,同时也有利于导师指导学生。导师制体现在项目班中,项目成立时,指派1位校内专任老师和1位企业工程师担任导师,导师不仅负责项目班的“产教融合”,也要负责第六学期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及答辩指导,直到学生顺利毕业。

“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具有两个鲜明特点:(1)根据IT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动态调整岗位专业技能课程;(2)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逐步深度融合。大二岗位技能班——校企共同设置岗位模块课程,以企业案例项目为主,以学校为主的专兼教师团队,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考试方式主要是技能测试。

三、“异步教学组织形式”的“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的提升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骨干校建设期间从2013年开始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做了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MYCOS)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报告(简称“MYCOS报告”)。每年的评价报告实际上是针对前一年情况的毕业生数据的统计报告。表1和表2对软件技术专业和学校所有专业的平均数据做一比较:

表1、表2说明:

1.2012年初步实施异步组织教学,2010级学生实施项目班教学,毕业生为2009级学生,其他以此类推。

2.综合指数增量:针对每年数据以2012年数据作为基准数据采用归一化处理,计算公式:

从表1、表2、上图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信息:

1.学校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的改革中,整体办学效果逐年趋好。

2.软件技术专业2013年开始实施异步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前期,2013年毕业生综合指数增量为负值,不如学校平均水平。

3.2014年后软件技术综合指数增量数据整体上上升趋势快,高于学校上升速度。(2014年毕业生正是2013年刚开始实施项目班教学的学生)

4.2015年后,软件技术综合指数增量数据明显好于学校平均水平(2015年毕业生是2012级学生数据,2013年实施岗位班,2014年实施项目班)。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下的“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分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应了学生的成长特点,符合教师教学安排规律,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比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专业的平均水平具有较好的优势。

四、问题和思考

“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实施过程中主要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有三点:

1.“异步教学组织形式”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次异步调整学生班级,教学管理工作量增多,工作难度加大。目前主要是依靠教务管理人员发扬奉献精神解决工作量大的问题。

2.合作企业选择难度较大,大企业对学校各方面要求高,小企业接受学生人数少。

3.项目班实施过程中少部分学生由于初次进入企业,准员工角色较难短期适应,存在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定情况,导致部分学生中途要求换班。针对该问题主要由校内导师协同企业导师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学生及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增强项目班凝聚力等方式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惠坚,刘洁,康思琦.“校企双主体”办学的内涵、路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

[2]曾文权,曾文英,龙立功.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3]刘惠坚,李桂霞.对高职教育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

[4]刘晓林,牛德雄.高职校企“双主体”软件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

[5]康玉忠.校企双主体办学模式下“产、学、研”长效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2014(11).

作者:刘海 余爱民

双主体网页设计论文 篇3:

电工电子“双主体”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摘要]依托学科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结合与电工电子相关学科, 积极探索和研究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双主体”的电工电子教学体系。对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体系,双主体。

0引言

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作为理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知识面宽,实践性强,对于满足各专业学生对本专业高新技术设备应用与技术改造、专业技术研究量化分析和系统工程建立的需要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各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应用、创新能力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因而电工电子课程永远是一门有待改造的“老”课程。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如何选择先进的教学内容和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长期的课题。它的教学面向众多专业,学生受益面非常广,教学体系改革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授”教学模式。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他们的思维模式单一,思维渠道闭塞,缺乏获取知识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些学生直到毕业设计仍然沿袭着高中的学习模式。新的教学理念提倡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施素质教育,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电工电子“双主体”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回顾电工电子课程的改革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教学改革只有与时代同步才能满足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教学改革应以不断适应时代要求为根本目标。在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后, 笔者确定了教改的目标和思路。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电工电子系列课程中优化高等理工科人才教育培养过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科技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笔者提出了要更新教学观念,依托学科发展,结合与电工、电子相关的边缘学科进行系列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扩大系列课程知识范围,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构造一套体系完整、信息量大和工程实践性强的电工电子“双主体”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

基于上述思路,笔者对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2电工电子“双主体”教学体系探索与实 践

2.1以学生为本,构建专业人才培养的电工电子教学新体系

电类专业与非电类专业对电工电子知识与能力要求在内容上虽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性,但在专业特点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将整个教学体系在原来非电类专业“电工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电类专业的“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5门课程的基础上,按电学基础知识内容相关性,结合与电工电子相关学科, 扩大系列课程知识范围,划分为通识教育、学科门类教育和应用与发展教育3个知识层面(图1), 每个知识层面又由多个在课时和内容上要求不同的模块组成,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选课的需要,各模块课程的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样性,体现了宽口径;后续纵向课程的延伸满足了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要求,体现了厚基础。分模块实施教学,增强了课程对不同专业的针对性,对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通识教育层。分为四个模块:电路基础,电工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理论。针对不同专业要求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科门类教育层。按照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开设专业基础课,并设置相应的实习与课程设计,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需求;

3)应用与发展教育层。该模块是为学生有更多选课自主权而设计的通选课程层,学生可以任意选择课程,组成符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知识体系。

2.2突出“三能”的培养目标,建立“一体两翼”层次化的“双主体”实践教学体系

在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中,实践教学既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课程的改革是全方位改革电工电子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与层次化、模块化的教学体系相配套。笔者以“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为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兰州交通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为平台,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突出“三能”(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能力)为特点的培养目标,建设与教学体系改革相适应的“一体两翼”、“分层次 + 开放式”的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图2)。实行双向推动机制。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普及性的课内实训模块。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基础内容实验模块:包括电工电子所有与理论内容配套的实践环节。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为基础,增加实验内容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层——新技术应用与设计实验模块:以掌握设计性实验为主,进行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为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发性实验打下扎实基础;第三层——综合设计与实践模块:让学生尽早接触有实用价值、有创造性和前沿学科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科学思维能力;

2)优选性的课外实训模块。以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为工程实训环境,实施层次化科技创新竞赛体系。第一层——兴趣培养层:以研究、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由学生自主完成各种创新实验,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培育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层——应用训练层:组织校内不同层次的科技竞赛,进一步强化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由学院与示范中心共同组织的仿真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由院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开展每年一届的科技活动周。参加学校“创新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第三层——创新训练层:集中培训,专门教师辅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索尼杯”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智能机器人大赛、数控大赛等省和国家级竞赛。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识到,在大学阶段开展层次化实践过程,让学生参与到由教师牵头与科研任务结合的研究性实验中,使学生熟悉科研的环节和方法,是培养开发能力、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这一类研究性实验要注意寻找与教学的结合点,题目也应反映电工电子方面的新技术、新器件及实际需要。另外,从长远来看,和相关企业联合创办学生科研基地,将会大大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解决学生实验经费不足的问题。企业同时也能将已成熟的科研成果迅速投入生产,使双方受益。这种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无疑也十分符合“高等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宗旨,无疑将给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活力。

2.3 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搞好教材建设,适应新的人才培养需求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既是教学工具,也是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结合课程的特点,将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注意跟踪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新器件、新技术、新分析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并有选择地加以融合。近年来,笔者共编写出版了适合兰州交通大学各相关专业的系列教材7本:《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数字集成电路》、《电路分析基础》、《EDA技术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应用系统设计》。编写修订实验指导书6本。在系列教材中,课程内容和实验内容都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相关学科的发展要求,包含了教学改革的最新内容,凝聚了全体教师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教材系统完整,可满足非电类与电类不同专业、不同学时的需求。实施精品教材建设计划。

2.4通过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保证教学新体系的实施效果和质量

1)以“双主体”为教学理念,实践 “教与学”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应当是教授(教师的活动)最优化与学生(学生的活动)的最优化的有机统一。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双方互动,才能真正实现主体教育。为此,在课内开放讲台,教师走下讲台、学生请上讲台,教学形式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采用启发式、对比式、研讨式、答疑式、探究式等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互动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加各种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在课外,将互动式教学延伸到第二课堂——师生对话,答疑与质疑相结合、对“学困生”实施关怀教育。在课内、课外都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和谐统一,促进了师生素质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2)以网络素材库为核心,实现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优化整合。多媒体教学方式是科技高速发展和普及的必然结果,是一次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举。但是,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谁更具有优越性、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多媒体课件不应成为电子讲稿或教材的配套附件。不能盲目追求时髦,要扬长避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述方式。将传统教学手段、教师教学风格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实现手段和效果的共同提高。2003年率先以知识点为基础研发电工电子教学素材库。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建立了以素材库为核心,具有智能交互式的,既可应用于学生学习又可辅助于教师教学的电工电子网络教学系统,包括电工学专题论坛、模块化的教学素材库、实验指导系统、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在线练习、在线考试等。现已有相当规模,为优化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推动师生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及电工学精品课程建设、教研室的发展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以人为本,贯彻了“综合性、全程”考核方式。考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学生的指挥棒。这根指挥棒的运用是否得当,对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2003开始改革以理论为主的闭卷考试,先后在40个班实行“总结报告+半开卷”的考核方式,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改革,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采用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考核方法,实践课程考核向过程考核的转变:①采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理论考核和实验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②集中考试和平时成绩评定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③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④课题论文与口试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⑤期中总结与期末考试结合的考核方式。

实验考核既要考查实验技能、实验态度、实验室常识及实验报告等方面,又要考查学生的独立实验设计和实践过程。实验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50%。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考核方式的改革,进一步推进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

2.5以精品课程和学科建设为依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优秀的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1)充分发挥校本资源,实施“内培外修”的教师培养机制。教师是新教学体系方案的具体执行者,是能否实施“双主体”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教师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与能力。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坚持“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主导思想,建立以下教师培训制度:

第一,校内培养制度。①小学期培训。充分利用每学期的小学期,对教师进行新观念、新技术、新内容的培训;②划分课程小组,开展听课、评课及教研活动。根据电工电子新教学体系各课程的不同性质,确定了4个课程组、课程组成员和负责人,在各个课程组团队中,教师们分工合作,对新教学体系方案的基本要素、本学科发展状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改革、多媒体教学手段、新教材特点、双语教学、新的实验方法与内容及规范教学管理等进行培训、研讨和交流。获得了显著的成绩。两年来发表教改论文18篇。与此同时在稳步抓好电工电子各类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教研室各位教师的专业与特长,还让他们参加到学院其他各系相关学科组,明确各自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奠定了基础;③学位培养与青年教师导师制相结合。一方面有计划安排、支持中青年教师以各种方式读博、读研提高学历层次,另一方面聘任具有敬业精神、业务过硬的中老年教师担当青年教师的导师。在业务水平、教学经验积累、敬业精神及严谨工作态度、进修计划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④以科研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从小题目、自选课题和带毕业设计开始,着重进行基础研究,并逐步向纵向、横向课题研究发展。将教学、实践、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校外进修访问制度。有计划的送中青年教师到重点院校进修、学习,学习他们的新观念、新技术、新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每年派出教师参加全国或地区性的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最新的教学、学术信息;

2)以精品课程和学科建设,带动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全体教师树立教研室发展人人有则的理念,形成人人都为教研室的发展所想,教研室为大家的提高发展创造条件的和谐发展格局,形成了院、校的一个团结、有水平、有生气、能创新的优秀基础教学团队。为学院、学校教学团队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2.6加强教学管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制定教研室考核制度。为了进一步深化校、院的内部体制改革,经过调研、多次反复讨论制定教研室考核制度,有效的调动教师的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 “课程负责人制度”。课程负责人要对课程建设负责,包括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的制定、实验和课程设计指导书的编写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的确定和考卷的审定等,保证课程建设健康发展;

3)主任、副主任、教研室秘书三级管理制。主任、副主任严格执行学院制定的主任、副主任岗位职责,主任秘书严格执行教研室制定的岗位职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日志、试卷等教学基本文件按学校有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要求统一填写、装订,实现秘书、副主任、主任三级审核管理;

4)开展讲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实行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听课制,每学期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观摩教学,交流教学方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结束语

电工电子“双主体”教学新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教学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要坚持以电气与信息学科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与学“双主体”的电工电子教学体系。对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内容与方法、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使“电子技术”课程更好地成为专业学科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在应用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光迅.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理念创新[J].教育研究,2005,(7).

2 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2005,(11).

3 唐介.面向21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 革的研究与实践总结[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3(4).

4电工课委会.关于面向21 世纪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意见[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1997,119(3).

5金春英.国外教材特点及我国电工学教材改革[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5).

6 孙肖子.建立一个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新体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1).

作者:罗映红 陶彩霞 李若琼

上一篇:幼儿园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微写作作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