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课标培训

2024-05-02

科学新课标培训(精选9篇)

篇1:科学新课标培训

这段时间我参加了南昌市的“科学线上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到了科学系统的很多专业知识。同时也明白了科学课程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几天培训学习,我感触最深的是认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在物质科学领域里,能让学生了解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等;在生命科学里,学生能了解到一切生命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我们人的生命就是由无数个细胞组织而成。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每天都在工作,器官工作需要输送能量,而能量可以是氧气,水,也可以是各种食物。食物的材料来自于地球上的动植物,氧气也是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出来的。所以我们要保护人类和动植物能够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在宇宙科学领域里,学生通过学习能知道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如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业生产,利用土壤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等,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过度开发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等。在这个版块里,学生还会知道地球是一颗行星,地球绕地轴自转使我们的生活有了昼夜更替,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了四季变化。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上没有水和空气,没有地心引力,人类在月球上不能生存等等内容,我觉得都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通过13个跨学科概念的学习,我也领悟了当今的科学课程不是单一的课程,它是一个整体,它不但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它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形成学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品行。

篇2:科学新课标培训

两天的高密度学习让我进一步了解了新课改后的五、六年级教材的编写意图,专家名师分别从单元设计思路和各课教材分析对教材进行了解读。单元设计思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基于概念建构及学生年龄特点要求,从新旧教材的对比,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进行了解读;各课的内容解读,针对每个活动的意图和目的,分析讲解的特别透彻,提供了许多教学活动建议,对于我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培训结束了,但学习实践才刚刚开始,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理念、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为学生搭好“脚手架”,让科学课动起来,从课内到课外、从室内到室外、从传统教学到数字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长期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篇3:科学新课标培训

关键词:目标性,教学过程,学习过程,认知水平

在科技飞速发展及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 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 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当代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和教育提到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已成为物理教学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在最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已经把科学方法教育确定为高中物理的目标之一, 把科学方法确定为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视, 也足以说明科学方法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行之有效地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呢?下面结合多年的体会, 谈谈在新课标理念下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方法教育要有明确的目标性

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其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应当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具有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具有创新意识, 能独立思考, 勇于有根据地怀疑, 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积极关心科学发展前沿,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因此, 在研究科学方法教育计划时必须从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这一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出发, 不仅考虑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及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技巧, 从学生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方法教育的意义。

二、科学方法教育要融于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人类在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和探索中, 已逐渐形成今天这种比较完备的知识系统, 不仅创造了各门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体系, 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学方法体系。科学方法是伴随着人类探索过程而形成的, 不能孤立于探索过程和科学理论知识内容之外,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脱离物理知识单独介绍科学方法, 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方法的内涵, 更不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所以,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不能独立于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之外孤立进行。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有效的科学方法教育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科学方法教育的前提。

科学理论和规律的发现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问题开始的;弗莱明发现青霉素是从“为什么霉菌周围不长细菌”开始的,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正是问题激发着我们从事科学研究, 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因此, 要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把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放在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问题的情境, 启发引导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如“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中, 首先设计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实验, 从相同高度处同时释放一个小铁球和一张纸片, 结果小铁球下落得快,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认为小铁球的质量大, 下落快。接着分别演示两个对比实验, 用两张相同的纸片, 把其中一张揉成纸团, 再从同样的高度同时释放, 结果观察到纸团下落得快, 再将一张质量较小的小纸片揉成团与一张质量较大的纸片, 让其同时从高处下落, 则观察到质量小的纸团反而下落得快。后两个实验展示的新现象与学生原有的认识产生矛盾, 学生必然会重新思考原有结论, 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没有空气阻力, 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深入思考研究从而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除了上述利用“分析实验事实与已有理论的矛盾”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外,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当从“分析物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关系”“分析物理理论内部的逻辑困难”“比较各种假说之间的差别”“寻找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追求物理理论的美”等多个方面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2. 把教学过程变成“模拟科学研究的探究过程”。

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活动, 同样科学方法教育也必须具备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过程, 新课程标准强调过程与方法的有机结合是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的, 物理新课程标准目标之一, 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 满足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 课堂教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动手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本意在于“模拟”, 使学生从基础教育时期就开始模拟科学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类似过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概念和对知识深层的理解, 而且探究、合作的亲身体验,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成功的喜悦, 以物理学家认识物理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 获取认识世界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这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例如, 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 首先引导学生定性分析a与F、m有关, 进而启发学生提出探究a、F、m三者数量关系的课题,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定性实验对三者数量关系进行科学猜想, 然后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问题, 教师乘机适时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 启发学生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如何进行分析推理, 最终得出与猜想一致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明确掌握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加速度的测量方法, 更重要的是熟悉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 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探究式学习既坎坷又生动有趣, 这无疑会有助于学生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增强探究学习乐趣。

三、科学方法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规律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要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要, 以学生发展为主, 不是仅仅为了物理科学方法自身体系的完备。从近年来科学方法教育的历程来看, 如果我们过于强调科学方法体系, 就很容易导致“难、繁、偏、旧”等现象的出现, 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 因此物理科学方法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 适应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的规律。

科学方法教育在实施方式上可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种。所谓隐性,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隐蔽性地发挥物理学方法的向导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物理学方法的熏陶, 但不去揭示所用方法的名称, 也不对这些方法的内容进行解释。显性方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方法的名称提出来, 并且以学生所能接受的深度把这些方法的内容、特点和操作过程讲清楚, 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练习。这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其利弊, 隐性方式潜移默化, 适用面广, 不必另外为方法教育花费较多的教学时间, 日积月累, 学生也会自然地学到一些科学方法。缺点是这种方式不能让学生获得对科学方法的理性认识, 更不能让学生自觉地以科学方法为指导加深对学习过程的理解。而显性方式正好弥补了隐性方式的弱点, 但处理不当, 会过份地增加课堂的信息量, 学生不易接受, 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隐性方式的基础上还必须适当地采用显性教育方式, 从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应当整体上以隐性教育为主, 显性为辅, 两者不能偏废, 何时采用显性方式, 关键是掌握合适的“度”。这个“度”是由教材知识体系, 该方法出现的次数和难度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当某一方法在某一知识教学过程中达到“呼之欲出”的氛围时, 就应及时显化, 并对这一方法作一总结。

初中学生已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还未充分发展, 他们对方法也不太注重, 缺乏兴趣, 因此初中阶段应着重进行观察实验方法的教育, 对于科学思维方法一般只作隐性渗透。方法教育应按层次展开, 逐次递进, 从隐性向显性过渡。如控制变量法在教材中多次用到, 在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 一般不作介绍和强调这一方法;讲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 可适度介绍这一方法应用这一方法;讲欧姆定律时, 应具体讲解怎样应用这一方法;讲液体内部压强时、可让学生自己运用这一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 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等等, 对方法论开始感兴趣, 因此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时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采用隐性的、显性的或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就可以选择那些较抽象但很重要的方法, 例如, 比较与分类、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要结合学生实际, 合理调节和安排各个学习阶段中各种方法教育的侧重点和深浅度。例如, 高一侧重实验方法、归纳方法、理想化方法;高二侧重演绎、假说—验证和数学方法;高三可相对集中地、显性地归纳一些科学方法, 并着重进行运用训练。这样, 将有助于形成科学方法教育的体系。

总之, 科学方法教育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规律, 只有对这些方法不断了解、积累和熟练, 才能尽快地获取知识, 并通过一定的网络结构深刻体会和掌握知识, 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态度以及掌握科学方法, 使科学思想扎根头脑之中, 这也是物理教学和物理教师的希望所在。

四、科学方法教育要有系统性

从物理教学的整体来看, 方法教育绝不是孤立的, 它与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紧密联系,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各种科学方法交叉在一起,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 就综合了多种方法:让小球从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 (控制变量法) ;若平面越光滑, 运动的距离就越大, 假如无摩擦小球就将永远匀速运动下去 (合理外推法) ;而平面无摩擦就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 不可能在一种科学方法的教育完成以后再进行另一种科学方法的教育, 需要进一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求在教学中有机结合, 协调处理。因此,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必须充分利用物理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 把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如在物理实验中注重渗透观察和实验方法的教育;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渗透观察、实验、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在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渗透科学猜想、观察与实验、归纳与演绎、比较与分类、图像等方法等。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因素分析和落实教学时, 要注意分清轻重、缓急和分布, 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地进行系统性安排, 一个知识点可渗透进行多种方法的教育, 一个方法也可应用于不同的知识点, 要权衡一个知识点突出哪个方法, 兼顾其它, 一个方法重点落实在哪一个知识上, 同时又借助哪些知识点教学作为铺垫, 或作为起点, 或突出该方法的某一个侧面, 等等。总之, 一定要有系统地考虑。

五、科学方法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践

自然科学方法论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的一个结合点, 是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 若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学习,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就很难认识到科学方法的真正意义所在, 也不能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因而科学方法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将学到的物理科学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 从生活走向物理科学方法, 再把物理科学方法运用到社会, 让他们体会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了解物理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深刻理解科学方法的精髓, 从而准确而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因此, 教学中应向学生提供大量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 要求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去解决, 让他们感受到科学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作用。如学习了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后让学生用“时间测量法”测绳长, 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后让学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粗测楼高, 让学生从中掌握间接测量长度的科学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

另外, 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就的研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方法, 因此我们还要注意物理科学方法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 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科学技术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即STS问题。关注STS问题的好处是可以使科学方法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科技发展前沿, 同时在此过程中能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知识和方法的整合。如航空、航天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超导及磁悬浮技术的应用、通迅技术、电力网的知识、太阳能的利用、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水土流失问题, 等等。这些新研究动态一方面为我们实施科学方法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科学方法的使命感、责任感。

参考文献

篇4:刍议小学科学新课标

关键词:科学;时间;新课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而小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现代教育注重素质教育,小学科学新课标的有效实施,能够启发小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知识的养成。以下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谈一谈小学科学的重要性。

科学反映人类思维、社会以及大自然等客观规律,综合了各门学科,它拥有真实的内涵以及丰富的内容,正因为有了科学,人类才得以生存、发展。从小学生阶段就开始进行科学教育意义深远。小学科学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素質,培养他们学会自主对问题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为以后的生活及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应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到科学的趣味。科学课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要开展各项活动,就需要教学工具、自制教具、实物材料、器材等等,这些教材、工具的准备是为学生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为确保教学质量,科学教师还应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做好辅导、教学等一系列工作。例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为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师可预先准备钢尺、橡皮筋、水、音叉、号、鼓、横笛等,让学生认识到为什么钢尺、橡皮筋的声音会被鼓声、笛子声掩盖等等。只有教师准备充分后,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且多彩的科学教学课堂。

小学科学新课标的实施给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早期体验,为小学生插上了科学的翅膀,同时也体现出科学课的重要性。学校校长及相关领导应对科学教师工作的关键性给予充分重视,在工作中落实课程教学,不能将科学课作为副课,在新课改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下,注重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杜巧,王伟,徐萍萍,等.小学科学课堂学生参与率低的原因探寻与对策分析:湘西州吉首地区小学科学讨论课堂的反思[J].新课程:小学,2013(04).

篇5:新课标小学科学培训心得

“立意”——体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

“整合”——体现了学习进阶和跨学科整合;

“一体”——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一、“立意”——体现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

20xx年版课标中,从四个维度凝炼了核心素养。基于素养的立意,以关注人的视角定位科学学科的教育价值。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外,还要教给学生适应社会、解决问题的独特视角、思维方法,建构科学本质观,帮助学生获得科学精神层面的整体提升。

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既能反映科学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又能反映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共通素养,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体现了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整合”——体现了学习进阶和跨学科整合

从20xx年版课标中提出的18个核心概念减到13个核心概念。20xx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上最大的改变就是忽略了四个领域严格的领域分界,突出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一方面基于学生的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完善学习进阶来配合学生发展。比如低段关注的是具体现象、具体事物外在特征的观察、描述、分类等;到了中段要求学生要在关注具体事物和外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现象,重点训练归纳和推理;高段关注事物的结构、功能的变化和相互关系。体现出老师在学段之间采用教学方式应该遵循从指导——引导——组织的进阶,来帮助学生思维发展。

以第一个核心概念: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为例。学习内容为:(1-2年级)让学生知道物质有不同形式,颜色等;(3-4年级)认识物质可以由较小部分组成;(5-6年级)学生能够意识到物质可能是由一些看不见微粒构成;(7-9年级)理解物质由多种微粒构成;认识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微粒表征。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内容从对物质的宏观描述到微观探究。

另一方面精简内容、跨学科整合部分内容,反映了科技进展和专题教育要求,配合”双减“政策,着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例如:

(1)科学中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并不是完全孤立的。新课标忽略了四个领域严格的领域分界,提出了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四个跨学科概念,进一步实施综合性改革。

(2)与修订前相比,《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加强了综合性,减少了概念和知识点的数目。核心概念由18个减少为13个,学习内容由75个减少为54个,知识点由207个减少为161个。

三、“一体”——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20xx年版课标强化了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的有效指导,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建议,以及针对每个核心概念的学业要求、教学策略建议及学习活动建议内容。老师在课堂中灵活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可以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采用提问、观察、作业、讨论、展示、日志、调查等方法;在解释过程中采用核查表、量规、反思日志、自我和同伴评价等方式;在结果呈现和交流过程中采用评语、档案袋、成绩报告等方式;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开展嵌入表现性评价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情境中做,运用知识的技能,借助评价工具,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

新课标真正告诉我们:

(1)“教”——教师如何把握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教学活动,达到育人目标;

(2)“学”——学生如何学,将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素养;

篇6:科学新课标培训

首先,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也探讨,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因为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师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分的限制他们,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当然会感到新鲜,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次,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充分观察、思考。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认知活动。它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必要过程,使他们不仅看到结论本身,重要的是看到了结论形成的来龙去脉。还要让学生勤动手,发挥主体作用。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什么事儿总想弄明白,做什么都想亲自试试的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因此,科学课中一些实验和观察材料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准备,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同时,教师也不失时机的给予点拨引导和鼓励,就会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篇7: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科学把握数学新课标

作者/徐庆江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学教育改革浪潮。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数学教育沿着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

一、科学把握课改核心,转变数学学习方式

数学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角色去体验数学学习,从学习者的立场来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引发学生“学会向数学知识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现实各种数量关系内化上升为形式化的过程。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主要活动是思想实验”。这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本身的严谨性特点。为此,数学教师应充当教练的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千差万别的方式练就千差万别的学生,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学应是一种反思与体验性教学。从这个角度上讲,数学教师应当以评价参与者的角色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强化数学教学的评价意识。在有效教学中进行有效评价,在有效评价中进行有效教学,使教学与评价形成互动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理想教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理想教学,从而使理想教学与理想评价形成良性互动。同时,数学教师还要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的学习环境。

二、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把握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有效性。

1.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它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让学生在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强调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思维能力”,改变用“纯数学”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让学生从现实世界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让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育的同时,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分析教学目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能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

2.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的目的;循循善诱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障碍,通过学习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学习以至人生的境界,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的根本途径;教师要把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贯穿教学过程之始终。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中,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通过示范边想边说以及演示,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给学生探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合作学习者、合作研究者:教师把自己当做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形成概括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效性

教师的教学不能完全按照教材上的知识排列顺序,按部就班地、匀速地进行,必须根据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对教材进行加工,让学生形成知识的认知结构。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相似性对其进行归类,也可以对知识之间的关系加以组织和提炼。当学生通过认知结构内化加工,认识到了知识的共同特征和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之后,知识就具有了一定的意义,进而会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是“接受――建构”式的,它是一个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接受前人已有数学知识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由于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教师的启发引导是必须的。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寻找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预度”,是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关键性课题。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的结构化。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的原则是:提供整理方法和程序的具体示范;发挥学生集体的互助与促进作用。指导过程包括这样几个步骤: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示范整理知识的方法和过程;二,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或伙伴合作进行知识整理;三,让学生独立地进行知识整理;四,对整理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4.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自己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学活动中的学习气氛是教师培养起来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态度,双方情感的协调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关系,需要以教师自身积极情感的建立为基础,以此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⑴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说一些肯定和鼓励的话。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学生的错误反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⑵上课期间,教师应该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个人的、积极的交流,针对他们的作业内容、完成方式等说一些支持的话,并认真倾听和接受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

总之,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发展权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充分认识到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让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篇8:科学新课标培训

一、深挖教材, 完成知识迁移

教材例题一出现突兀, 如果学生直接进入学习会使所学知识不连贯, 造成学生思路混乱。 在进入例一教学前, 可以先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列出几个过渡性的问题, 完成知识的迁移。在此教学中, 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问题1:计算2KCl3=====2KCL+3O2↑中各反应物, 生成物的质量比。 问题2:指出上述质量比的含义。 问题3:若24.5 克氯酸钾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氯化钾? 多少克氧气? 问题4:若要生成48 克氧气, 需分解多少克氯酸钾, 同时生成多少克氯化钾? 学生在翻阅课本资料后, 都能解答上述问题。 此时教师板书:

问题5:根据上述数据思考, 各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与它们的式量和比有何关系? (成正比) 。 教师着重指出这就是解题的根本依据。经过问题1~5 的讨论思考后, 即可进入具体教学。

二、规范讲题, 培养科学素质

例1:加热分解5.8 克氯酸钾, 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指出氧气是怎样制得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再分析例题所给已知量和所求量, 确定怎样设未知数? 需计算哪些物质的式量和。 其次要规范解题格式。 学生正处于养成行为阶段, 科学规范的解题过程, 就是一个养成科学习惯的过程, 也就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技能和态度, 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对如何规范解题, 教师必须加以强调。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交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有“设、写、找、列、求、答”六大步骤, 然后边讲边作如下正规板书: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Ⅹ克— (设)

三、由浅入深, 引入简单综合计算,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例2: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制取10 克铜需要氧化铜多少克?

学生在经过对例题一的学习后, 对此题能够得出正确的解答方案。 此时, 教师应趁热打铁, 要求学生求“同时需消耗氢气多少升”指明 (氢气的密度为0.0899 克/ 升) 。 启发学生的思路, 设置递进思考题:若设氢气体积为VH2能否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 有的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作如下的解答:

此时, 教师就要求学生对此种解答方法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体积单位为升, 质量单位为克, 我们先用例题一的思路单纯的生搬硬套求体积可以吗? 通过学生们的讨论, 指出以上的解法是错误的, 它违背了我们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依据的原理。 然后, 教师要求学生们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学生们在课堂时饶有兴趣地互相提醒讨论该如何将体积转换为质量, 先是在以前所学的化学知识里进行查找, 没有结果, 之后又在相关的学科查找资料, 最后终于找到结果:要把体积和质量连接起来必须用到物理学的知识即质量= 密度×体积这个公式。 这样, 学生们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结果。 这时, 学生们实际完成了一个思维创新的结果, 形成了一个突破知识框架的结果, 教师应对他们的表现加以肯定, 增强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

四、结束语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大纲安排一课时完成,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 生成物质量的计算及其解题格式, 培养学生的解题的能力, 加深学生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通过使用探究性教学方式, 既使学生能够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来对待学习, 又使学生形成了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兴趣, 培养了他们科学严谨的态度。

摘要:从深挖教材, 完成知识迁移;规范讲题, 培养科学素质;由浅入深, 引入简单综合计算,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三方面进行研究,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并能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跨学科联系。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课堂讨论,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金伯明.新课标下初中科学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 (Z2) .

[2]马宁宁.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2.

[3]朱纷, 肖红梅.基于培养学科观念的“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J].化学教育, 2015 (06) .

[4]宁四清, 张春花.加强化学实验, 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4 (S1) .

[5]蒋法仲.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宁波大学学报, 2004 (02) .

[6]程玉芬.刍议中师化学课堂教学改革[J].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1) .

篇9:新课标文体分类不科学

关键词: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文体分类

教育部2003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文体分为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2013年及2014年据此编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新考纲”),亦多处使用“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或“论述类文章”、“文学类文章”、“实用类文章”这些新术语。那么,新课标将文体分为“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科学吗?用它们取代传统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分类必要吗?本文就此作些探讨,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一、三类文本的作品范围

何为论述类文本?何为文学类文本?何为实用类文本?新课标多处使用这些术语,但对这三类文本并没有严格定义与具体列举。新考纲是新课标的具体实施与体现,按理应对三类文本的作品范围有严格定义与具体列举;但新考纲对三类文本的作品范围并没有一一列举。

必考部分的“现代文阅读”对“论述类文本”的作品范围没有具体列举,仅有“阅读一般论述类、说明类文章”(2007版)、“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2013及2014版)的简单提法。必考部分的“写作”,对三类文本也没有具体列举,仅有“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简单提法。考卷是新课标及新考纲的具体实施与体现,其中的“现代文阅读”,大多为议论性的社会科学类文章,有的是说明性的自然科学类文章。

考纲选考部分对“文学类文本”及“实用类文本”有具体列举。考纲选考部分对“文学类文本”的要求是:“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考卷中的“文学类文本”多为散文和小说,偶尔也有戏剧。考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07版)、“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13及2014版)。考卷中的“实用类文本”多为人物传记,有的是社科论文。

综合新课标关于三类文本的提法、新考纲关于三类文本的规定,以及课标卷实际所考的文本,我们可以得出三类文本具体作品的大致范围:“论述类文本”有社会科学类议论文、自然科学类议论文或说明文等;“文学类文本”有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实用类文本”有访谈、新闻、传记、社科论文、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二、三类文本的交叉情况

1.论述类文本中有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有社会科学类议论文、自然科学类议论文或说明文等。且不谈“等”所指的范围,单就社会科学类议论文、自然科学类议论文或说明文看,它们不仅有论述类文本性质,而且有文学类文本及实用类文本性质。因为,论述类文本中的社会科学类议论文,有的用散文笔调或杂文笔调写成,属于散文或杂文的范畴,具有“文学”的特点,属于文学类文本;有的是表达朴实的社科论文,具有“实用”的特点,属于实用类文本。同理,自然科学类议论文或说明文也如此,有的用散文笔调写成,具有“文学”的性质,属于文学类文本;有的表达朴实,具有“实用”的性质,属于实用类文本。

有的论述类文本属于杂文,从表达内容看,杂文有说理类杂文、叙事抒情类杂文。据此,可以认定说理类杂文为论述类文本,叙事抒情类杂文为文学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从表达形式看,杂文一般被认定为“文艺性议论文”,具有“诗与政论相结合”的特点,而“文艺性”及“诗”的因素,正是文学类文本的特点。鲁迅杂文集中许多文章属于论述类文本(如《灯下漫笔》等),但同时有许多文章属于文学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如《纪念刘和珍君》等);甚至可以说,鲁迅的许多杂文,既属于论述类文本,又属于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

有的论述类文本属于评论,不言而喻,朴实的评论犹如实用类文本的“社科论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交叉。文学性强的评论犹如“文艺性议论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论述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的交叉。

2.文学类文本中有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指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似乎界限清楚,不会混淆。小说、诗歌、戏剧固然不会被认为是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但散文就比较复杂:它固然属于文学类文本,但很多散文或者同时属于论述类文本,或者同时属于实用类文本。有的散文类似于杂文,而如上所述,杂文文体属性不单一。就表达形式看,散文大都讲究形象塑造、意境营造、语言锤炼,属于文学作品,因而被归为文学类文本范畴。就表达内容看,散文有的侧重说理,有的侧重叙事,有的侧重抒情。侧重说理的,属于论述类文本,也属于文学类文本;侧重叙事抒情的,属于文学类文本,也属于实用类文本。正因为如此,2013年江苏高考卷中的文学类文本《何容何许人也》,有人认为它“更像实用类文本”。[1]

总之,文学类文本中的散文,有的兼属论述类文本,有的兼属实用类文本。

3.实用类文本中有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

高考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常考人物传记,这里着重谈谈人物传记。简单朴实的人物传记固然属于实用类文本,但更多的人物传记属于文学类文本。一般工具书与教科书,都认为人物传记大多文学性强,属于文学作品。如王凤主编的《简明语文知识辞典》对“传记”的解释:“传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史学传记,以记录翔实的人物史实为主……另一类是文学传记,以史实为根据,采用形象化方法,对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及其历史背景加以刻画描绘,并组成情节和给予某些联想和想象”[2]。再如十四院校所编的《文学理论基础》,将传记文学放在“文学作品的体裁”中讲述,说“传记文学是以文学手法描写人物成长历史的叙事散文”[3]。高考卷及高考模拟卷中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常考文学性强的人物传记,形象鲜明,文笔优美,说它是“实用类文本”实在牵强,故其名为“实用类文本”,实为“文学类文本”。

根据新考纲的规定,“实用类文本阅读”有时会考“社科论文”与“科普文章”,不言而喻,“社科论文”与“科普文章”同时属于“论述类文本”。

可见,论述类文本中有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文学类文本中有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中有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三类文本互相包含,彼此交叉,不能并列,其分类不合逻辑,更谈不上科学。

三、三类文本的逻辑猜想

新课标为何将文体分为“论述类”、“文学类”与“实用类”呢?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若按内容属性划分,只有“论述”能标示内容属性(以说理为内容),而“文学”、“实用”不能标示。若按形式特征划分,只有“文学”能标示形式特征(表达有文学性),而“论述”、“实用”不能标示。若按功用属性划分,只有“实用”能标示功用属性(有实用价值),而“论述”、“文学”不能标示。可见,“论述”、“文学”、“实用”不是同一逻辑范畴内的概念,三类文本的分类不合逻辑,更谈不上科学。

或许因为“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分类不合逻辑,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必修5的作文训练等,仍然使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术语,用以指称不同类别的文章。笔者认为,尽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还不能穷尽所有文章,但它们是按表达方式分出的文体类别,彼此互不交叉、互不包含,术语使用不仅约定俗成,方便交际,而且符合理据,科学性强,有其使用的合理性,新课标及新考纲不应盲目跟风,将其废除。

参考文献

[1] 赵仲春.材料选择不当命题规范失衡.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3(9).

[2] 王风.简明语文知识辞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

[3] 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编写组.文学理论基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5.

上一篇:见闻作文怎么写下一篇:什么是存款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