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24-05-28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通用6篇)

篇1: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张莹1

摘要:佛教自传入我国就与我国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我国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该挖掘其深层次内涵,遵循开放性、生态性、特色性的原则,按照主题公园、节庆活动、餐饮等形式开发,这样就能够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激发旅游动机的文化因素,并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成熟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佛教文化旅游包括普通旅游者观光、游览佛教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参加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和专业佛教信仰者的朝拜。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它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旅游客源市场稳定,旅游者回游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在我国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在人们中影响根深蒂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人们心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无论是普通的旅游者,还是佛教的信仰者都可能成为佛教潜在的购买者,佛教旅游地中寺院、石窟、佛塔等实体景观和佛教圣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对佛教旅游者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很多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已经具有了开发的价值。因此,佛教实体景观、人文景观和节庆活动就成了现代社会重要的旅游资源,称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二、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佛教旅游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了解佛教文化,但是佛教旅游的发展也使佛教文化的普及和传播鱼龙混杂。佛教旅游实质上是一种以佛教文化内涵为主要吸引物的特色旅游。但是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目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对其内涵深层地挖掘和开发。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的项目开发比较晚,而且开发的水平不高, 基本停留在一些实体景观观光较低层次产品的开发上。大多数佛教旅游景点只进行了一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少挖掘自己独特文化特点,对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1 作者简介:张莹(1980—),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中的文化进行设计和开发, 这就造成了佛教旅游者得不到深层次的文化感染,收获很少,从而降低了对佛教景点的吸引力。导游在对佛教旅游资源进行旅游讲解时,大部分停留在佛教建筑的外观上,对蕴含在实物当中的深层次佛教文化内涵不能理解,从而不能把一些佛教文化和佛教故事向游客详细讲述;佛教寺院中大师和徒弟,基本上都是从事诵经、占卜等活动,不能与旅游者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在佛教景点游客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旅游者感受不到佛教文化真正的熏陶。

三、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为丰富,遍布我国的大江南北。但是,要想使佛教旅游健康、快速发展,合理开发这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并且保持和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就必须遵循以下开发原则。

1、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原则就是指开发佛教旅游文化资源时要结合旅游者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充分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设计和开发出能够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旅游产品。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佛教,而且还可以很好地发展佛教旅游事业,将佛教旅游发展壮大,使之成为旅游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把我国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推向全世界。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以后,又是我国传到日本、朝鲜、韩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佛教在东南亚国家传播的中转站,不同宗派的大师的讲法、遗址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我国佛教圣地大多数都坐落在风景秀丽、青山绿水的名山之中,如果我们能够开发合理,宣传得当,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实现佛教旅游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生态性原则

生态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要注重佛教文化与周边自然景观的融合。佛教生态旅游,以佛教周边自然景观为主,佛教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使自己感受佛教的生态底蕴,保护资源不受到任何破坏。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坚持生态性原则,可以引导游客从观念上净化思想,自觉保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筹划佛教圣地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工作,尽最大可能保持其原有建筑格局和

建筑风格,佛教圣地后来的人工建筑也要与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相协调,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风格。合理开发佛教旅游地的旅游内容、接待项目,控制佛教旅游地的规模和接待人数,使佛教景区得到可持续发展。

3、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指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挖掘不同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这些资源组合成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感受。

坚持特色性原则就要紧紧围绕佛教文化内涵这一主题,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佛教旅游地的不同特点,开发一些区别于其它佛教旅游活动的独特旅游项目,让佛教与我们日常生活相融合,如武术与佛教、茶道与佛教的融合,创造出独特的佛教旅游项目,使佛教信徒和普通游客者得到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随着旅游消费者需求水平的提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要从观光旅游向参与体验旅游转变。观光旅游是以游客观光游览旅游景点中的实物为主要方式的旅游。这种旅游方式游客几乎没有参与体验旅游项目的机会,游客也很少能够真正亲身体验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很难受到佛教文化感染。所以,观光旅游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参与体验旅游开发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动态式开发,除了设计观赏实体景观以外,还设计了一些与佛教活动有关的动态参与和体验项目。游客可以在动态的佛教旅游活动中,亲身体验出家弟子的生活状况。如出家弟子的饮食、住宿等。在这种优雅的环境中感受佛教独特的生活气氛,可以让游客舍弃名、利等杂念,忘掉烦恼,净化心灵,实现佛教文化的深层体验。

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挖掘佛教文化内涵,紧紧围绕满足旅游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遵循科学开发的原则,将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佛教主题公园开发

1955年7月,世界上最早的主题公园——美国迪斯尼乐园建成以后,人们很快地接受了主题公园这种新型旅游形式。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锦绣中华的主题公园在国内获得了成功以后,主题公园的形式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如:杭州“千古宋城”,无锡的“三国城”和“水浒寨”。主题公园的形式、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只要主题定位准确,设计方案能够满足现代旅游者的多种需求,主题公园形式就能获得成功。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可以借鉴主题公园的形式来规划和开发。由于藏传、南传和北传佛教建筑在风格上有很大差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的佛教建筑风格也有很大差别,各有各的特色。如果把不同特色的建筑合理地组建在一个主题公园中,全面、系统地展示给游客。那样,游客只要去一个主题公园,就可以领略到不同派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佛教建筑了。杭州的“东方文化园”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建筑、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同时在一个公园中展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游客评价很好,而且游客回游率很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成主题公园形式,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非常具有前景的形式。

2、佛教节日庆典活动开发

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文化对我国影向比较深远,在我国宗教的教徒中,佛教徒占有很大的比重,数量最多。普通人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他们对于佛教节日比较感兴趣,而且参与佛教节庆的积极性也比较高。通过开展和举办佛教节庆活动,可以增加佛教旅游地吸引力。佛教节庆旅游不仅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地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佛教旅游业的发展。所以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时,应该重视佛教节日庆典形式的开发。开发节日庆典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佛教节日很多,作为开发者,要重点利用这几个节日来安排旅游地一年的活动内容,从而提高佛教旅游地的声誉,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佛教餐饮开发

目前全国大部分佛教旅游地,产品较为单一,主要是观光与赏景形式。餐饮食品开发一直是空白,而且游客对佛教餐饮也不了解。因此,开发佛教餐饮食品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重大创新。现代社会中,人们提倡健康的饮食,为佛教餐饮开发提供了市场潜力。因此,可以在佛教旅游地开设如佛教素菜餐馆或素食餐厅,把素食延年益寿的理念向晋通游客推广。佛教餐饮开发将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又一个重要形式。

总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必须做好旅游市场的调查和研究,深层次地挖掘蕴含在佛教旅游资源当中的文化内涵,使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在此基础之上,搞好与之相配套的软、硬件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具一定特色的佛教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 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2] 华钢.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网络财富,2008年第5期

[3] 刘海英.哈尔滨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8月

[4] 袁银枝.试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 [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5] 金波,孙鹏祥,蔡溢.宗教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2011年3月

篇2: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一、民俗旅游

旅游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的生活环境到居住地以外,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获得一种心灵上的“重生”。传统的观光、度假旅游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精神需求,以文化为载体,以体验为方式的民俗旅游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现代游客的精神诉求,现在民俗旅游也来越来越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方式,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很大一部分仍然处于待开发状态。云南、贵州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当前的旅游发展中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民俗旅游之路。那么在发展民俗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开发?我认为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一个大品牌时代,只有精准定位才能建立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品牌形象。中央电视台广告中心副主任何海明如是说。“不要放过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任何特性,并从品牌中提炼出独特的特性,占据一个细分品类。”现代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也是旅游者深度旅游的开始,随着旅游的频率的增长,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旅游地表征的肤浅的认识,希望获得的是一次次震撼心灵的“心灵之旅”,谁能打动游客的放心,触动他们心底最深的期望,谁将在旅游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二、品牌---旅游符号

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对某地的一种最初的印象,也就是某地在我们脑海中最突出的形象的树立,如西湖--杭州、漓江-桂林、丽江-云南,这就是一种旅游符号,有其“能指”和“所指”。江西旅游在中国旅游市场上,它的旅游符号可能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革命圣地、红色旅游。自2000年江西省率先提出“红色旅游”,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将革命圣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战略性开发。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江西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红色旅游的三分之一,“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这一旅游品牌已经深入心。但是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数据显示,江西的旅游在全国各省排名仍然处于中等以下水平。究其原因在于江西“红色旅游”象征符号已经深入人心,“红色旅游”资源符号客源群体比较单

一、旅游主要是以观光、教育为目的,产品的体验性、娱乐性不足,不能满足大众对于异质文化的高品质的旅游心理需求。现在对于江西旅游而言,应该改变以往单一的符号象征,打造更为丰富、更符合江西地区特质的,长远吸引力的民俗旅游产品。

三、江西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江西有着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以断发纹身悬棺葬为代表的古越人风俗,以畲族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为代表的畲族风情;以客家文艺客家饮食为代表的客家风情;还有景德镇瓷俗、樟树药俗、婺源茶俗、江西傩舞等。江西傩舞和永新盾牌舞被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众多的民俗资源当中尤以客家风情、畲族文化、傩舞为代表的江西民俗文化独具地方特色,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有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但是就江西目前的民俗旅游开发现状看来,除了赣州的各家文化,其他发展都特别滞后。位于赣县的客家文化园建筑风格既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 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现在已发展成为集祭祀庆典、文博展览、商贸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已成为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除此之外江西富有地方特色、源远流长的傩文化,虽然受到了政府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只是成为重要节日的表演项目,在民间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傩庙损毁,傩舞、傩戏失传,并没有发展成为惯常的旅游项目。还有江西目前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畲族,是全省惟一成乡镇建制的少数民族 截止2006年9月江西省共建7个畲族乡,九个畲族村,由于长期以来的不重视,畲族民俗风情至今还不为人所知,前途令人堪忧。

四、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民俗旅游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发展民俗旅游要深入的挖掘其中的文化特质,在开发的时候注重文化元素的挖掘、组合。

(一)以节庆带动的民俗旅游开发。

节庆是一种特殊的仪式展演,在我们发展民俗旅游中,节庆的辐射效应非常大,节庆是一个民族民俗活动展演的浓缩和核心,通过特定的节日我们可以领略当地人民的精神信仰,现在的很多节日大都来源于古时的祭祀礼仪,是族群精神的凝聚、团结的重要载体,并且通过民俗节庆,可以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感受到当地最为多样化的民俗风情。在江西发展民俗旅游中,可以先开发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节日,以节日的效应,辐射影响其他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畲族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73万人,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 其中闽东、浙南占70%,江西位于第三,畲族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有着独特民族习俗、文化艺术、民族建筑及其居住的特殊地理环境等, 形成了鲜明的畲族民俗文化旅游特色。

江西信丰自2009年参与全国畲族文化古籍整理,年至今已经连续两届举办了“三月三”畲族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通过节日展示了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乌饭节活动在全省民族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媒体的报道,很多人了解了畲族,村民看到了旅游带来的巨大效应,都纷纷主动挖掘当地特色,“三月三”乌饭节开创了江西省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利用节庆文化的这种效应,田垅畲族村打出畲乡牌,成立了畲民脐橙、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也成为畲农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二)增强民俗旅游资源的娱乐性、世俗性

江西独特的傩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江西是傩文化的发源地,尤其以上栗、莲花、等地为主,江西丰富的傩文化资源,重点突出以傩祭、傩俗、傩舞、傩戏为特色的傩文化原生形态,以彰显赣傩在傩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目前在傩文化的开发中主要以展览这种静态的表现为主,以实物、图片,辅以声像播放、活态展览等手段给游客以视觉欣赏。江西南昌举办的傩文化画艺术节以及傩文化主题公园,都没有深入挖掘到傩文化的内涵,傩是古代的一种驱鬼的仪式,是人神交流,祈福免灾的一种民俗活动,它的源泉在民众,在生活,因此单纯的以一种静态的、展览的方式不足以领略傩文化的真谛,也不能感受到足够的文化震撼,吸引力大大减弱,目前在民俗旅游中应该增强傩文化的民俗性和体验性,旅游者亲自参与或者亲临观看傩祭、傩戏,了解傩文化的内涵,从而提升旅游认识,亲身制作傩面具,最终达到娱神、自娱的目的。

(三)民俗旅游主体---社区居民的主动性提升 民俗旅游开发中要注重旅游地居民的民族主体意识的提升,强化其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发中注重开发产品的选择,不能一味的为了满足游客猎奇的需要而开发出一些与民族主体意识背离,消弱民族认同的项目,如现在很多民族地区开发的少数民族少女的低俗歌舞表演,还有开发出一些“奇风异俗”满足游客低俗的旅游需求,随着旅游的这种主客关系的错位,民族居民的民族意识会逐渐淡漠,会背离民族主题文化而逐渐被同化。因此一定要确立以民族地区居民为主体的民族开发方向,这样民俗才能得以保持,吸引力才能持续存在。

(三)民俗旅游与其他旅游的组合

江西民俗旅游中可以将其不同类型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同时也可将江西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增强旅游线路的吸引力,使江西旅游的品牌得以提升。如鹰潭要利用龙虎山悬棺表演这一品牌在龙虎山建立古越人民俗馆集中展示古越人悬棺葬习俗、断发纹身习俗、图腾崇拜习俗,干栏式建筑习俗等;可以把畲族民俗文化旅游与上饶、吉安、赣州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以畲族的乌饭节、中秋歌节、二月二会亲节等传统节庆活动为重点,集中展示畲族的文化艺术成果、婚俗、民族服饰、畲族礼仪把经典的参与性强的趣味性大的活动日常化。赣南客家文化是江西非常重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把赣南建成赣闽粤客家文化的中心在赣州市或赣县建客家文化城,将客家独特的建筑客家土楼和围屋客家文艺客家饮食等集中展示给游客。

旅游是旅游者离开惯常的生活环境到作为一种特有的经济方式,是通过游客在空间载体上的活动和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是通过感受来实现的。它不像工业产品,工业产品在车间里生产,或者在商店里销售。那么,旅游营销的品牌价值如何才能实现呢?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一、江西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江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尤其是江西的红色旅游资源,自2000年江西省率先提出“红色旅游”,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将革命圣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战略性开发,到现在江西红色旅游的收入已经占到全国红色旅游收入的三分之一多。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江西红色旅游规模已占全国红色旅游的三分之一,“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这一旅游品牌已经深入心。但是据国家旅游局2011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数据显示,江西的旅游排名仍然在全国的中等以下水平。

二、江西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一、江西 畲族

江西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人口、历史上

2012年3月24日(农历三月三)在江西信丰举行了第二届“三月三”大型节庆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很多游客,畲族人民也穿上了自己的节日服装,融入到了歌的海洋,畲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人们擅长以歌曲来表达各自的心声,“三月三”不仅是畲族的祭祀节日,更是畲族男女寻找意中人的“情人节”。在轰轰烈烈的节庆文化的升温之下,我们不禁要问

二、江西畲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江西旅游产品比较单一:红色旅游、绿色旅游 民俗旅游比较欠缺

2、畲族旅游的开发对树立畲族民族自豪感,保护民族遗产的重要性。

3、节庆旅游的辐射效应。

该村按照“一村一品”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脐橙、西瓜、生猪、养牛等特色产业,成立脐橙、西瓜两支党员带头的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在服务队的带领下,成立注册了畲民脐橙、精美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拓宽了农产品的营销市场。目前,全村脐橙实现人平一亩果,总产量达到250万斤,西瓜种植面积1400亩,年产量达2800多吨,总产值300多万元,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该村发展生态农业的做法在全省召开的民族地区“一村一品”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了充分肯定。

09年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34米长、以“和谐畲族”为主题的大型畲族文化墙,新建了一幢畲族民俗文化展览馆和一个具有浓厚畲族特色的歌舞戏台。并于2009年和2010年农历三月初三连续举办了两届“三月三”畲族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通过节日展示了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乌饭节活动在全省民族地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先后在《人民网》、《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1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进行了报道。该村在挖掘和整理畲族文化工作方面走在了全省民族地区的前列。

畲族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大分散、小聚居

2、江西的地理位置及文化积淀

3、畲族文化的意识

三、信丰畲族文化旅游的策划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73万人,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省, 其中闽东、浙南占

70%,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畲族独特的民族习俗、民族文化艺术、民族建筑及其居住的特殊地理环境等, 形成了鲜明的畲族民俗文化旅游特色。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我省的畲族分布在7个乡80个村500多个村民小组,近15万人,是全国畲族分布的三大省份之一。我们欣喜地发现,近些年来,支撑这个民族结构的固态的东西,正渐渐地回到了畲民的生活中:

2009年,我省首次参与全国畲族文化古籍整理,并成功地承办了第三次全国畲族古籍整理工作会,在会上,我省1000多件古籍、契约等走进出版社。

经过挖掘、整理和建设,如今,全省拥有畲族特色村寨15个。2012年,畲族乡村更是以从未有过的火爆场面和热情,竞争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计划,会昌、崇义等县专门列支几百万元资金投入畲族特色村寨建设。代表畲族忠勇刚直精神的“铁书”、描绘畲族祖先神话历史的犬王图„„这些畲族文化的载体也在万安、贵溪、会昌等10多个县的民间被陆续发现。江西舍族的族群祭祀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舍族一样都与盘颤神话传说中的图腾礼仪 图腾标志图腾禁忌相联带盘饭是金族共同的祖先

在上个世纪,在江西宝山乡安长畲族自治村发现了一副保存完好的,清乾隆十五年所做的《犬王图》,这幅全网图为工笔画,叙述了

畲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它们是让文化元素鲜活起来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自己的文字,因而,畲族山歌成为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好它们,是让文化元素鲜活起来的必由之路。

《高皇歌》在长篇叙事诗歌中最为著名,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反映了畲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和图腾崇拜。“盘古开天到如今,一重山背一重人,一朝江水一朝鱼„„”,在“三月三”乌饭节上,当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小的孩子们登上舞台,美妙的歌声四处飘扬时,一个民族的文化韵味也被发挥到了极致。五年级学生王一超自豪地说:“现在,他们学校每个学生都会唱这首山歌了。”

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定离不开文化的发展。

对信丰县安西镇田垅畲族村来说,“三月三”乌饭节开创了全省民族地区自办大型民俗活动的先例,随着畲族歌舞、畲族民俗文物、畲族服饰、畲族饮食等一些独具畲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一一亮相,也让这个偏远的小村庄声名远播,不远千里前来参加活动的大有人在。利用这种效应,田垅畲族村打出畲乡牌,成立了畲民脐橙、西瓜两个专业合作社,脐橙、西瓜等特色产业成为畲农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同样的现象接连出现在一些畲族乡村。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向政府争取、自筹资金、自主投劳,创办了一个畲族文化演艺厅,把本民族的祭祀、山歌、饮食、服饰等文化元素集中起来,同时与畲族村寨的旅游相结合,每年都有近万人来到这个村寨品尝畲族饮食,观赏畲族祭祀,与畲族歌舞相伴。五年间,畲族村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从中等收入步入“小康人家”。

江西民俗旅游开发

篇3:南京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南京市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是当之无愧的古代中国江南地区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圣地,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研究中心[1]。南京的佛教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它的存在不仅奠定了南京的佛都地位,更是中国佛教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课题的今天,南京正加快建设国际城市的步伐,南京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具有特殊的意义[2]。本课题通过整合各界资源,研究南京佛教资源开发现状,多元系统开发,科学规划,整体推进,使南京佛教文化资源得到多视角、高层次、全方位整体展示,彰显南京“江南佛都”魅力[3]。

1 南京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现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寺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是发展佛教旅游的主要游览景点,唐朝诗人杜牧的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金陵一带佛寺普遍存在的景象。近年来,南京十分重视对于佛寺等佛教文化遗存旅游资源的整修与开发。据201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的统计数据,南京现有各时代佛教文化遗存百余处,其中列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9处(国保单位2处,省保单位9处,市保单位28处)(见表1)。南京市批准成立的45个佛教活动场所也多半为在历史遗留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4,5]。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下半年,南京市政府首期斥资40亿元打造的世界级佛教遗址文化公园———牛首山遗址公园盛大公开,当代佛教界泰斗星云法师曾说,中国有了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就可以傲视全世界[1]。而这枚最珍贵的舍利就供奉在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佛顶宫的地宫之中,随着佛顶宫的开放,牛首山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是中国的佛教膜拜圣地和旅游胜地。还有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大报恩寺遗址公园,它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遗址公园中保护性地展示了大报恩寺遗址中的千年地宫和珍贵画廊,以及从地宫中出土的石函、铁函、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等世界级国宝。由此可见,南京在世界佛教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为南京佛教旅游资源走出亚洲,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性。无论是牛首山遗址公园的开幕还是大报恩寺的重建都让我们看到南京市发展佛教文化旅游的巨大潜力。

2 南京市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存在的问题和误区

通过前面对南京佛教旅游资源的概述我们认识到南京佛教遗存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佛教旅游完全可以成为南京旅游产业中的核心产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京佛教旅游的开放成果显然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状态。即使是在“十二五”规划出台[6],国家为旅游业提供大量的相应政策扶持,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南京市的佛教文化旅游产业也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中的形式开发。在南京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操作中,部分开发主体对佛教文化旅游的定位不够准确,缺少系统的、专业的理论指导,使南京佛教文化旅游在开发过程中经历一些瓶颈和坎坷。这不仅滞缓了南京佛教旅游的开发进程,也对佛教文化的传播形成负面影响,背离了对南京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初衷。

2.1 佛教旅游景区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仅表现在南京佛教旅游开发中,在全国各地的佛教文化中都显得较为普遍。在进行相关课题的实践时,我们在南京某寺外发现有许多摆摊算命的摊贩,这些摊贩假借寺庙的名声进行收费算命,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封建迷信敛财行为使佛寺的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当然这只是佛教景区中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而导致的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采用各种手法诱骗游客烧高香贵香、抽签等迷信诈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引起游客的反感,使其对佛教文化旅游产生失望等负面情绪,以致敬而远之,甚至横加指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发展[7]。

2.2 对佛教旅游景区的认识单一

这个问题体现在2方面。一方面是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对佛教旅游文化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烧香拜佛,看庙看神的阶段,认为这就是佛教旅游文化消费的核心,而事实证明千篇一律的消费核心并不能使佛教旅游保持新鲜活力,若是开发主体延续对佛教旅游景区的单一认识,容易使佛教旅游文化产生同质化问题,尤其是南京佛寺景点甚多,若按同一标准开发,必将使旅游者产生腻烦心理,对南京佛教旅游产生单调乏味的印象。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者对佛教旅游认识单一,在游客的心理认知中所谓的佛教旅游就是看庙拜佛,形成了思维定式,甚至有一些游客就只是冲着烧香去的,旅游动机单一,这种心理也十分不利于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久而久之,对佛教旅游感兴趣的旅游者会越来越少,甚至不再参与有关佛教旅游的活动。

2.3 忽视佛教文化的导游问题

导游员是在佛教旅游中是佛教文化的主要传播者,但是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对导游员的关注远远不够,甚至有妖魔化导游的倾向[5],导游员本身的文化素质也呈现偏低的趋势。在我国旅游院校中,接受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生只占10%,而接受专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约占90%[8]。这就造成我国导游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难以生动地诠释佛教景点的旅游文化内涵,难以保证佛教旅游文化的内涵能被顺利传递给旅游者。导游员肩负着向游客传播佛教文化的重任,只有将导游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上来,将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融合在有吸引力的导游词讲解中,才能使游客更清楚地了解佛教文化。

3 对南京佛教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

在对南京佛教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鉴于目前南京佛教文化资源的历史现状和相关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程度,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促进南京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9]。

3.1 提升游客佛教旅游满意度,有针对性地拓宽海外市场

要提升游客在南京进行佛教旅游时的满意度,就必须在佛教景点设施及其周边设施上加以改善。南京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寺庙,如高座寺、长芦寺,或年久失修无法开放游览,或仅存名号无迹可寻;而诸如大报恩寺、宏觉寺等知名寺庙即便已经开始修缮,但工期漫长,目前仅是部分开放[4]。加快佛教景点的建设工程,才能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得到全面丰富的佛教文化体验,从而提升游客对南京佛教旅游的满意度。与西安、北京等城市相比,南京在接待海外游客进行佛教旅游的这一方面明显较为薄弱,为了拓宽佛教旅游的海外市场,必须对南京佛教旅游资源进行一些针对性开发并且加大海外宣传。例如针对我国台湾游客,可以将总统府、中山陵、菊花台九烈士墓、雨花台新民主主义革命烈士陵园等民国文化旅游景点与汪伪政府时期建造的玄奘寺、雨花阁云光法师讲经处以及灵谷寺相结合,在袅袅禅香中,感受历史沧桑,与台湾同胞分享尘封的历史记忆,促进台湾游客对大陆的亲切感以及文化归属感。佛教旅游设施的完善以及对海外游客的针对性建设一定能够为南京佛教文化景点带来更多的海外游客资源,同时增强南京佛教文化的影响力。

3.2 历史资源向现代化转变,将复古与创新合二为一

我们知道南京与佛教有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可谓丰富绚烂,但我们不能把佛教旅游文化开发看成是恢复历史,打出“复兴”的大旗,制造大量复古的佛教旅游文化,那么这种佛教旅游文化必然不能为旅游者所认同和接受。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修建时借鉴国内一些知名佛教旅游景区将现代化科技与佛教文化结合的成功经验,将复古与创新合二为一,成为南京佛教旅游的一大亮点。

牛首山遗址公园内的禅境大关中心为一尊释迦牟尼卧像,当有演出时,巨大的莲花从地下缓缓升起,与此同时,卧佛徐徐下降,一时间声光影电,瞬间让人进入一个神秘而又动人心魄的佛国奇观[9]。佛教文化的确是源远流长,自有风华,但当佛教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二者结合达到的效果是一加一大于二的,这也应当是南京佛教旅游文化开发的目标,只有这样,南京佛教资源的开发才能有更大的空间。

3.3 以人为本,坚持佛教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游客在旅游中更加青睐于“体验式旅游”,特别是带有地方特色的佛教旅游体验更能获得旅游者的欢迎。具体来说,南京的清凉寺、栖霞寺、宏觉寺等佛寺可以开办斋堂,供应具有南京特色的斋菜,让游客获得佛教饮食体验;依山傍水的佛寺例如灵谷寺可以将佛教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使游客在自然中体悟佛谛;金陵刻经处可以开发游人体验刻经的特色项目,使南京佛教的特色脱颖而出。总而言之,对佛教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守护,这不仅是游人对于佛教旅游的最终向往,也是南京佛教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主体的终极目标。

南京目前正处在“文化南京”战略的实施中,同时也是南京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的重要阶段,南京应该牢牢抓住自己的佛教文化特色,以此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一个关键点,打造出独具南京佛教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使南京佛都的形象深入人心乃至与国际接轨。南京佛教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能够扩大南京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更是对南京佛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源远流长的中国佛教文化的尊重与敬仰,使佛教文化能够在和谐社会中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永泉.南京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J].南京社会科学,2009(2):7-14.

[2]赵德兴,蒋少华.南京佛教小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3]付启元,赵德兴.“商禅偕行”与南京佛教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J].南京社会科学,2009(6):42-47.

[4]赵轩,邱华青.南京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5(1):55-63.

[5]桓占伟.我国佛教旅游文化开发的问题和误区[J].沧桑,2009(4):148-15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7]陈卫华.对佛教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思考[J].法音,2012(11):55-58.

[8]《中国工程咨询》编辑部.演绎现代服务——写在《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之时[J].中国工程咨询,2013(4):1.

篇4: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关键词] 佛教文化系统化开发本色开发可持续发展科学管理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文化内涵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业逐渐向文化型旅游方向过渡,佛教文化旅游成为满足人们当前个性化旅游需求的旅游方式之一。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其开发过程存在一定局限性,不利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一、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主要由佛教名山、佛教建筑物、佛事活动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特色文化组成。

佛教名山主要是指以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为主的佛教菩萨道场。佛教建筑物主要包括寺庙、佛塔、石窟及其附属的佛教雕塑、绘画等。佛事活动主要是指佛教法会、节日活动等,如水陆法会、盂兰盆会、浴佛节等。

二、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江苏佛教历史悠久,佛教圣迹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太湖、长江、徐海三大旅游区内高知名度的佛教景点就达30余处。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江苏主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三大旅游区分布比较均匀且各具特色,其中佛塔和石窟资源主要分布在徐海旅游区,而太湖旅游区和长江旅游区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则主要以寺庙景观为主。

三、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开发层次、指导思想、景区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1.开发方式系统化程度较低

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题仍然以烧香祈福等传统的寺庙文化为主,虽然部分景区在传统主题模式上有所突破,如镇江金山寺以佛教文化和神话传说两条主题线作为旅游开发的主导方向,将江天禅寺、白龙洞、中泠泉等多个景点组合起来,力求最大限度发挥金山寺的旅游潜力以吸引更多客源,但其系统化程度相对较低,未能以“点”带“面”,综合开发,形成旅游资源的规模化优势。

2.开发规模追求大型化

近年来,江苏佛教景区开发规模呈迅速扩大趋势,主要体现在佛教建筑、佛教造像及景区地域等方面。如:无锡88米高的巨型灵山大佛;常州天宁寺据称是全世界最高的佛塔;无锡灵山三期工程启动后,景区规模仍在持续扩大;常州天宁寺与红梅公园建成组合式园区后,其整个景区的规模达到600余亩;一些佛教法会、开光仪式等,也以隆重、规模大为主。

3.开发深度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江苏佛教寺庙地面建筑遗存丰富,客观上为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条件。同时,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风险较小,回报率高,因此佛教文化旅游项目开发较多,但功能相对单一。而且,由于功利思想严重,未对佛教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许多佛教寺院推出的佛教文化旅游活动内容极为单调,大多数仍以烧香拜佛、观光活动和销售开光纪念品为主,在项目开发和经营管理方面缺乏创新性,忽略了佛教启迪智慧、唤起道德、塑造人格、放松精神、治病疗养等功能。近年来有些地方也开始组织一些参与性的活动,比较常见的如祈福撞钟活动,但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内涵和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而言远远不够。

4.开发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

旅游是发展佛教文化的手段和途径,佛教文化旅游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并宣扬佛教文化,開发佛教景区必须以传播佛教文化为目的。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景区甚至以迷信思想来误导旅游者以促使游客高价购买各种物品,同时看相算命现象屡禁不止。这些利用游客心理,混淆视听,将迷信等同于佛教文化的做法对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造成极大危害,偏离了佛教文化旅游的正常轨道。

5.景区多头管理现象较为严重

景区管理不规范也是江苏佛教文化旅游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同时具有宗教活动场所、园林旅游景点双重功能,有些景区的管理上也存在双重性甚至多重性,从而造成开发无序化、政出多头、管理混乱的局面。如镇江焦山就存在一山多主的状况,由园林局、宗教局、旅游局等同时管理,导致景区管理混乱,互相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景区可持续开发。

四、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本身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务必以保护为前提。但从长远角度出发,可持续发展是佛教文化旅游永续发展的保证,也是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既能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能满足经济、社会、美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能保证佛教文化的完整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永续发展。

1.系统化开发佛教旅游产品

目前江苏佛教文化旅游项目比较单一,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握主题,结合资源的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从旅游业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方面寻找突破口,进行佛教文化旅游产品的综合开发,除传统的佛教寺庙观光旅游、一般佛事活动旅游之外,纳入佛教饮食旅游、疗养旅游、修学旅游等产品,形成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从养生的角度看,佛教素食斋席无异是佛教文化旅游有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色之一。当前素食文化内含的健康长寿及保健思想已经普遍为人们所接受。江苏佛教寺院的素食斋席源远流长且与许多历史名人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从市场细分的角度来看,佛教修学旅游是佛教文化旅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修学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佛教学术交流活动,其参加者主要是专攻佛教文化的研究型旅游者。另外,佛教徒本身的学历进修活动也是一种佛教修学旅游。如无锡灵山祥符寺开展的“人间佛教”思想研讨会,镇江举办的“住持论坛”等。佛教疗养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人们普遍感觉生存压力过大,佛教提倡清静的观点及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人们调节身心、陶治情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享受生活的旅游需求。当然,在体验式旅游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开发一些参与性较强的佛事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扩大旅游地的知名度,还可以刺激游客的出游欲,从而达到宣扬佛教文化、发展旅游以及增加经济效益的多种目的。

江苏各地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因此开发时必须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区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

2.资源共享,景区联合

在开发规模上应注重资源共享,景区联合,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共同发展来谋求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利用程度的最大化,并非一味在某一方面贪大求全。佛教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如何充分利用两者各自的优势来促进自身发展,是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

资源共享、景区联合的发展方式是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主导方向。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大的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相互之间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取长补短,实行景区联合,使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从而为旅游者提供物超所值的旅游享受。

3.注重资源深度和广度的挖掘,进行本色开发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应谨慎处理其深度与广度之间的关系,既要兼顾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又要注意挖掘其深层次内涵。在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内容,适当增加有益的佛教理念,对于提升游客的精神修养,加深人们对佛教的认识,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4.开发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大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

经济效益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物质保障,但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的指导思想会对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形象产生破坏作用,导致隐性投诉的产生、重游率降低,反而不利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应兼顾经济效益与社會效益。

提高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经济效益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和宗教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商品也叫旅游纪念品,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既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也满足游客的精神享受。佛教可以满足游客的一种精神寄托,可以实现游客的心理满足感,而佛教纪念品就是这种精神寄托的延续。开发佛教旅游商品,不仅仅是提供佛像、佛教音像制品、佛珠、木鱼、开光护身卡等简单的佛教商品,还必须突出地区特色,结合佛教的主题,制作具有纪念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从而产生收入和广告双重效应。二是大力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吸引客源。导游人员由于专业知识欠缺的缘故,在介绍时敷衍了事,常常会导致游客不满,引发投诉,间接损害佛教景区的经济利益。因此江苏佛教景区需要培养既具有一般导游能力,又有较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和佛教专业知识的、高水平的佛教文化旅游导游员,以此来满足游客景点讲解的需求和了解佛教知识的求知欲望,也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重游率,促进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

5.科学管理佛教文化旅游景区

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管理的科学化是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首先景区相关管理机构应加深对佛教文化的了解,将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与普通旅游景区区别开来,根据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景区各管理机构之间应加强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其次在佛教景区的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内部管束还是外部治理,都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处理问题,以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用科学的手段统一、规范景区的管理。

处理好江苏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使佛教文化与旅游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带动整个江苏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使佛教文化旅游的资源和客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袁银枝:论佛教旅游资源及开发原则[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2]江苏省旅游局:江苏导游基础知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曹绘嶷:中国宗教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现状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2(17)

[4]霍国庆:佛教文化旅游[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5]赵伯乐: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

[6]周春燕陶海洋张继志:培育镇江市旅游支柱产业[J].镇江学刊,2000(1)

[7]郑嬗婷陆林 杨钊: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32)

篇5:杭州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摘要:佛教自传入杭州就慢慢与本地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佛教文化,唐朝吴越国和两宋时,佛教发展到达顶峰。本文主要从佛教旅游资源的研究以及从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三方面提出建议,打造杭州佛教文化旅游。关键词: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建设策略;杭州

一、研究背景

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随着旅游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很关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这些资源的开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佛教文化资源。杭州作为一个有悠久佛教历史文化的名城,佛教文化旅游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杭州地位

杭州自秦设县治,已有2200年历史,当时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杭州。现今杭州是浙江省的行政和金融中心,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不仅有良好的历史文化基础,还有一个很好的国内国外交流平台,这为杭州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二)杭州地理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地形多样,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杭州属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足,气候宜人,生物繁多。佛教寺院自古以来都有“静修”之说,我们也可以常说“深山藏古寺”,可见佛教寺院周围环境的幽静美好。[1]杭州独天得厚的地理环境正好与佛教选择“静修”之地相得益彰。

(三)杭州佛教文化历史

杭州佛教历史源远流长,素有“东南佛国”之城,佛教文化资源是杭州创文化名城的一个基本依托。杭州佛教始于东晋,兴于五代,盛于五代,期间兴修扩建寺庙,古刹林立,南宋末期最多达480所。五代吴越国时期,大力奉行“信佛顺天”,扩建兴修寺,为杭州佛教盛行的一个高峰点;南宋时,上层建筑统治者与佛教相结合,大批佛寺被王室占用该做御花园,是为杭州佛教发展的另一个黄金时期。由于历史兴替,逐渐形成北山、南山两大寺庙群,佛教派生不同宗派,其中禅宗派生的临济宗成为杭城佛教主流。民国时期,宗教信仰自由,早已传入我国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等与佛教相冲突,逐渐使佛教世俗化。

(四)杭州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杭州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佛教资源,同时与杭州的自然山水结合,给予杭州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宋元以后,虽然全国的佛教发展呈衰微趋势,但杭州的佛教规模仍呈发展的态势。[2]抗日战争、“大跃进”及文革时期,不少杭州佛寺被摧毁、改作其他功能场所如公园、疗养院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杭州的宗教文化资源得到一定的恢复和保护。

自旅游产业兴起,佛教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杭州的佛教旅游有了飞速发展,如灵隐寺、净慈寺、下天竺法镜寺、飞来峰、三潭映月、雷峰塔、虎跑景区等佛教景区。同时佛教资源也正在得到重视和保护,如著名佛教圣地灵隐寺、下天竺法镜寺、径山寺等。一些大型佛教传教、朝代佛教和佛教名人思想的讲座在杭州举行,使得杭州佛教再度重视起来。

二、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佛教文化资源

杭州佛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后代存留了不少物质精神文化。有些资源既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又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如摩崖石刻造像。在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由于各种竞争,随之而来的压力过大,就需要一片净土来净化自己,佛教文化旅游就提供了一条途径给人们。除了可以达到愉悦身体的目的之外,还可以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1、寺院、塔、幢

寺院、塔、幢是佛教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它们的存在向游客诉说了当时佛教发展历程。现存著名的寺院有灵隐寺、天兰三寺、凤林寺、虎跑寺、圣果寺、孤山寺、梵天寺、昭庆寺、六通寺、云栖寺、慧日永明院(净慈寺)、玛瑙寺、样符寺(龙兴寺)等,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塔、幢有龙兴寺经幢(我国佛教史上第三座)、梵天寺经幢(全国最高)、灵隐寺经幢与双塔、六和塔、保像塔、雷峰塔、白塔等,摩崖造像有飞来峰造像、烟霞洞造像、慈云岭造像、石龙院造像等。

2、高僧、文人雅士

寺院因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名士云集,使佛教文化更上一层楼。一些历史记载的高僧雅士,如唐时有法铣、法钦、道标、韬光、文喜、道林等法师及白居易(乐天居士)等,吴越时有德韶、遭翊、道潜、延寿等法师,两宋有遵式、省常、契嵩、净沅、元照、宗本、宗杲、瞎堂、如净等法师和苏轼(东坡居士)等。白、苏等许多文人墨客和能诗善文的僧人留下了大量有关佛教文化的、充满掸意道心的诗文名篇。

3、建筑山水文化

佛教建筑是依据不同朝代的建筑风格建立的,给予游客欣赏的喜悦之情。中国寺院的布局,大都依据中国礼制的规定,主要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前低后高,[1]如天竺三寺。中国建筑多为砖木建筑,江南地区的佛寺因袭中国本土建筑风格,为砖木建筑,[3]大多数为抬梁式。同时建筑中融合释、儒、道三派元素;因佛教修身养性,寺院多建立在深山中,寺院的设计中会因地制宜,加入自然山水特色,如一九八八年在白龙寺东南侧又辟建了一新景点,新景点内有荷塘、鱼池、曲桥、回廊、水榭、丝竹铍、书画展室,财神殿等景观,其中遍植各种花卉。

4、佛经著作

杭州佛教,既有伽蓝相依,又有贤圣相继,历代高僧在修持和研究弘扬大乘理论时推陈出新,源远流长。其主要宗派著作有:华严宗的主要经典《华严经》;净源著述《金师子章云间类解》、《华严疏钞》、《仁王经疏》等等;遵式在杭州下天竺创建精舍,推行净土忏法,率众修持念佛三昧,并作《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谛闲弟子著有《始终心要讲义》、《教观纲宗讲义》等;南宗门人景霄深得律宗奥理,著《简正记》二十卷,逐渐形成南山正宗;赞宁住杭州灵隐时精通南山律法,著有《大宋僧史略》、《三教圣贤事迹》等;灵芝尊者元照主持昭庆寺时,博究南山律学,著《行事钞资持记》一百多卷,随后又有允堪律师在杭著《行事钞会正记》;宜洁玉书从宝华山分席来杭在昭庆寺重兴律学,著有《梵网经菩萨戒律》、《毗尼日用切要乳香记》、《沙弥律义要略述义》等;,弘一法师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5、摩崖石刻造像

摩崖石刻造像上记录了朝代佛教的经典,如佛经、佛诗、名僧功绩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与文化财富。元、明、清至民国时期佛教虽时盛时衰,但佛教文化依然具有坚韧强大的生命力。元代在飞来峰留下了大量运用蒙藏技法的密宗摩崖石刻造像,吴山宝成寺建有国内罕见的麻曷葛剌造像,元代高僧有主要出自净慈的四峰(云峰妙高、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孤峰明德)以及愚庵智及、楚石梵琦等,明代则有见心来复、莲弛株宏、豁堂正岩、智旭藕益等佛门栋梁。

6、民俗文化

古时佛寺仅仅只供寺人吾禅清修,崇佛之人参教交流,之后因政权的加入和佛本身的思想,这些寺院的开放对象扩大到了黎明百姓,佛教的有些佛事活动,也逐步演化为民间习俗。香市、哑目连戏、禅茶等佛教文化对杭州民俗文化有着深刻影响和广泛参透。

7、佛教戒规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佛也有佛规。寺院中住着大批的僧人,需要对其管理,制定佛规,不然僧人的日常生活就无法进行。例如吴越诸王十分注重对佛教僧团的管理,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剃度、戒坛、修习、寺院经济,等等[4]。僧人的寺院日常修行生活围绕着“戒、定、慧”而展开。戒是指持受佛门戒律,通过持守戒律摒弃流俗,纯洁心性。据传佛祖释迦摩尼亲自制定“僧律250条,尼律500条,印度僧尼以这些戒律为宗教生活的规范。中国僧团除了遵守这些戒律外,还制定了其它的清规戒律,其中有寺院自订,也有历代王朝立为僧制的。”[3] 其所持戒律主要为“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二)佛教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千年的洗礼,融入了中国各种文化的精髓,同时佛教也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特点。发展到今天很多人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对佛教的崇拜信仰转变成了欣赏、感受、体验佛教文化的心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这种宗教性质的文化类资源,除了具备一般旅游周期特征外,又有其特殊性,它的生命周期相对于其他类旅游资源要长,如果开发管理得当,甚至可以再延长周期[1]。这些使得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有了意义。

三、佛教文化旅游的建设策略

(一)旅游主体的建设策略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时间也渐渐宽裕,使得旅游人口增多,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如何把握旅游客体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吴必虎等人(1998)就提到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资源的丰富度,更在于客源市场可靠度。

1、充分调查客源市场

如何得知客源的集散度,客源对旅游路线、产品、旅游地等的需求,调查研究客源市场是必不可少的。佛教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具有一般客源市场的特性,但又具有其独特性。佛教文化旅游的主体一般分为僧人寺人和普通人两种。通过问卷调查、邮件调查、抽样调查等各种调查方式统计游客对佛教文化旅游需求的综合信息,建立多种预测客源市场规模的模型,以便对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改进。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基本上是建立在客源市场的基础之上,当充分调查客源市场,佛教旅文化游的开发就成功了一半。

2、研究旅游者行为规律

充分调查德源市场之后,依据客源信息,分两块调查旅游者的行为规律。第一块内容是旅游者个性特征,另一块是旅游地的区域特征。

影响旅游者个性特征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自然特征,生活方式、职业、宗教价值观等社会特征和态度、动机、情绪等心理特征。对于佛教文化旅游主体,根据动机不同,可以划分两类:一类是以朝圣参拜为目的的宗教行为;另一类是以观光为目的的一般旅游。这样就可以针对不同旅游者需求心里,设计相应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其需求。

研究旅游地的区位特征,主要是从普通旅游者出发,因为朝圣参拜目的性强不能随意改变。从统计的数据中研究旅游者的出行方式、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得出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选择关系,另一方面是旅游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联系关系,之后根据这些关系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以便节省旅游时间。

(二)旅游客体的建设策略

1、构建重点寺院建筑群

寻找重点寺院附近没有被发现或破坏的寺院,同时修葺、复建,构建一块地的佛教寺院建筑群。这样使得观赏寺院的内容丰富,也可以缓解旅游黄金时期拥挤的问题。旅游资源也是旅游成功的一大内容,由于历史原因,大量的寺院被破坏,现在主要的寺院已在保护之列,而一些相对不是很出名的寺院还没被发现或发现后没被保护,为开发佛教文化旅游,相应的措施必须采取。

2、完善寺院管理制度

佛教文化旅游过程中,一些旅游垃圾、文物损坏等问题随之产生,这些就要求寺院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人员需更好履行监督的职责,引导旅游者的行为,及时做好寺院情况的记录,及早修复,保证文物的完整度以及人员安全。

(三)旅游介体的建设策略

1、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

常说“深山藏古寺”,很多佛教文化资源位于山野,这就需要在开发佛教文化资源时,保护资源附近的生态不被破坏,尤其是在交通设施建立方面。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深入人心,把宗教与生态结合起来研究的越来越多。云南大学杨桂华教授在《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开发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宗教生态旅游”这一概念[1]。

2、注重品牌打造,加强宣传

旅游介体有六大要素,其中“购”这一要素传递的信息告知我们要注重品牌打造,吸引旅游者消费,带动杭州经济发展。国外旅游研究表明,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形象”使旅游者产生一种追求感,进而驱动旅游者前往。佛教文化产品工艺品、文具、佛教意义等多家打造,吸引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流。

杭州佛教文化旅游主题的打造,宣传是一种短时间效益内最大的策略。现今科技的发达,信息的多样化,宣传方式亦是多种多样,网络媒介、名人效益、形象广告都是不错的宣传方式。

3、多举办佛教文化会展和座谈会

杭州已举办多届佛教讲经交流工作座谈会,这样使佛教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提升了杭州佛教的知名度,也为佛教积攒了人气,是一个好的开端。

4、多种文化的整合在大众意识中,杭州倚湖而立,因湖而名。其实西湖只是杭州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佛教文化丰富了西湖的山水。而杭州的另一张品牌茶文化,其实与佛教也有不解之缘,早在唐开宝元年(742年),余杭径山寺开山祖师在高山上开山建寺并亲手种植茶树以供佛待客,这是杭州饮茶的开始,也是茶圣陆羽著《茶经》之地,也是日本茶道之源,后由于政治原因,佛教与茶文化脱离。所以,要找到茶文化与佛教的契合点,依附西湖的盛名,推动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结语

目前杭州佛教旅游资源开发尚处于一种描述性开发,更多的是在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一种浅开发,多停留在实景开发建设上。杭州佛教文化旅游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三方面建设,使佛教文化成为杭州除西湖和茶与茶文化外的第三代文化主题。

参考文献:

[1] 廖婧琳.贵州喀斯特洞穴文化特征及旅游开发建议[J].理论与当代,2008,(10).[1] 翟志芳.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学术期刊,2011.[2] 张玲蓉.佛教文化开发与杭州文化旅游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6(140):62~64

篇6: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贵州省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为例

摘要: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是整合多种资源的平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依托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合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发展各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本文以贵州省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为研究主体,综合地对当地的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居民和外来游客进行深入调查。围绕珠市彝族乡的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三大主题,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就珠市彝族乡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与劣势、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等方面,认真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本文还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辩证地提出了一些关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珠市彝族乡 旅游资源 生态环境 民族传统文化 发展 保护

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经济普遍落后,但基本上都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这些文化旅游资源中,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更是吸引着广大的外来游客。因此,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利用其民族特色,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片面地追求经济发展,没有做好开发过程中的保护,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民族传统文化日渐变质和消亡。贵州省赫章县珠市彝族乡也和众多的少数民族地区一样,在自身不合理开发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共同作用下,部分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因此,抢救、保护其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已刻不容缓。

一、珠市彝族乡主要旅游资源概况

珠市彝族乡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境内有一个省级风景区——赫章县韭菜坪风景名胜区。韭菜坪景区主要分为小韭菜坪风景区和石林风景区,小韭菜坪的山高丛入云,雄伟壮丽,石林的石星罗棋布,千姿百态。除了有奇异的自然景观之外,珠市彝族乡还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其中,以彝族的民风民俗最为原始、纯朴、多彩和绚丽。每逢民间盛大节日,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便来珠市彝族乡举行各种活动,欢度节日。

1.“贵州屋脊”小韭菜坪景区:小韭菜坪是横亘于滇黔两省之间的乌蒙山的主峰,海拔2900.6米,是贵州省山岭的最高峰,人称“贵州屋脊”。小韭菜坪海拔较高、污染少、破坏小、植被覆盖率高,故夏季温度适中,天高气爽,极少有30°以上高温天气。加上山川秀丽、风光旖旎,在2008年、2009年的香港城市研究院组织专家评比中,连续入围“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景区以“全球变暖,我自清凉”为主题,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打造“阿西里西”文化旅游品牌。

2.“喀斯特迷宫”石林景区:石林景区由盆景石林和迷宫石林两部分组成,景区各式各样的石头星罗棋布,数不胜数,是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主要的喀斯特地貌区。盆景石林处于较潮湿地区,石林上灌木、藤蔓丛生,形成了一片石上长树,树丛冒石,藤缠于石,树石相依的盆景式石林。盆景石林附近,由于白云岩溶解性较弱,石林的发育程度较差,形成了一片连座石林。石间灌木丛生,藤萝缠绕,人在石缝中穿行,容易迷路,故人们把这片石林又称为“迷宫石林”。

3.彝族语言、文字、服饰、建筑文化:珠市彝族乡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支东部方言恒可土语。一字一音,语轻文雅,全乡的彝族人基本都会说彝语。文字多为象形和会意,一般由布耄(类似于巫师)传授。彝文献均为五言体,以三段式和铺叙式较多,手法常以物为喻,用歇后语衬托文采。彝族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欢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花边、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貌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服装的花纹、花边,含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彝族建造房屋是一种龙图腾文化的象征,嗜究风水,常以山脉称为“龙”,山脉的支系称为“龙筋”。山脊顺沿而下的山脚,是建宅的最佳地,表示刚好接着“龙筋”。

4.彝族歌曲舞蹈:珠市彝族乡彝族歌曲,按其表演场合的曲调进行分类,有出嫁歌曲、悼念歌曲、酒礼歌曲、道喜歌曲、爱情歌曲、四句山歌调子等类别。其中以四句山歌曲调最为丰富,一曲一调,约有170多个调子。舞蹈有酒礼舞、铃铛舞、敬酒舞、燕麦舞、琴弦舞撒麻舞等,其中,以铃铛舞最为出名。铃铛舞,又称“跳脚”、“抄子舞”,彝语称“恳合呗”,意为灵体告别舞,是彝族人民在祭祀场中演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此舞在珠市彝族乡保留得最完整,铃铛舞无音乐伴奏,靠鼓点及舞者摇响手中的铜铃声来统一动作,唢呐只作间隙的吹奏,其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

5.彝族节日文化: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节日期间,家家饮酒、吃坨坨肉、杀牲祭祖。人们穿上民族装,参加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三天晚上,人们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除火把节外,彝年也是彝族的重要节日。彝年也就是彝族年,现在多以农历十月初一,以前由布髦占卜而定。节日期间,中年男子们三五成群,走亲访友,相互拜年,妇女不出门留在家中招持客人。人们除唱歌跳舞外,还举行磨秋、赛马、射箭等竞技活动。

6.民风民俗:珠市彝族乡因为坐落在偏远的西部山区,自古交通闭塞,对外交流极少,内迁和外迁人口都不多,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并不断被继承下来。如崇拜山神、灵魂、图腾,喜食包谷饭(玉米饭)、荞麦饭、坨坨肉、羊肉、烧洋芋(土豆),好酒好客等。另外,还有一些相亲、婚嫁、待客等习俗极具趣味性和神秘性。

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珠市彝族乡“把享受韭菜坪清凉夏季”和“体验阿西里西民族文化”相结合,加大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珠市彝族乡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不合理开发,不重视保护,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民族传统文化,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且受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可再生性影响,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

1.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彝族人民世代居住在山区,从事艰苦的农耕生活,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利用自然,就必须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珠市彝族乡广泛流传的谚语,而世代与高山峻岭为伴,更增加了他们对山的敬畏,故当地彝族人民皆崇拜山神。他们觉得要想永远有山“吃”,就得合理利用,加以保护。然而,在旅游业可观的回报的诱惑下,政府盲目地开发旅游资源,导致基础设施、游客承载量、环境自净能力等相矛盾。如大量的游客涌入,使主要景点区的草坪、景观等受破坏;管理不到位,基础设施不足等加大了景区的环境污染;建设过程中破坏了植被、景观等。

2.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逐渐消亡: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魂,是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与风俗习惯的基础与载体。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表现了多样的民族风情,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经济、教育的不断发展,民族融合不断加强,汉语在全国各地得到普及,这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传承受到冲击。此外,少数民族在恋爱、通婚、交友等方面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无专业人员教授民族语言文字而缺少学习环境等,更让语言文字传承难度加大,并不断呈现在走下坡路的趋势。

3.民间艺术、工艺传承面临断层:经济全球化导致消费文化的传播,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民间建筑、歌曲、舞蹈、刺绣等賴于生存的环境改变了,具体表现在民间歌曲、舞蹈、刺绣等艺人逐渐老化;中年人忙于劳作、赚钱,没有时间;年轻人多数出外打工,无心向老一辈学习。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如服饰、漆器、首饰等与现代工业制造品相比,既费力又耗时,成本太高而没有竞争力,因此,年轻一代没人愿意去学这种费力不讨好的工艺技术。长此以往,工艺传承就不可能持续,工艺技术也就走向了消亡。

4.外来文化和商业化影响民俗民风变化: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珠市彝族乡不断对外交往,促进了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伴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商业化,外来文化不断渗入到当地,游客以自身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介入少数民族的生活中,并对当地文化产生“示范效应”,这使当地的人们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独特生活习惯,如饮食、祭祀、穿戴、婚恋、娱乐等。彝族是个好酒好客的民族,他们有着纯朴善良、重义轻利、朴实勤俭的好民风。但受商业化过程中重钱重利、腐败奢侈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骗客”、“宰客”等现象,民族文化旅游开始走向庸俗化。

5.工业化和全球化影响价值取向:在经济大潮的驱使下,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步伐在不断加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在不断改变。首先,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无论富裕或贫穷,无论悠闲或劳苦,都开心快乐地生活。而是“一切向钱看”,没有钱就没有开心快乐。其次,为了开发旅游资源,改变和捏造一些民风民俗,导致“伪民俗”、“假民俗”的出现。这些改变,使民风民俗或夸大隆重,或假借别地,或无中生有。还有一些民族商人和外出年轻人,受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影响,耻于学习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他们觉得那都是些落后的东西,并把新的思想观念带回到本土,潜化和冲击着本民族特有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

三、旅游、生态和民族文化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旅游、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有利于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和保护民族文化之间也一样,民族文化的发展会影响生态环境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会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作用。

1.发展旅游对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有利有弊

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搞活经济,为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保护提供物质保障,也可以激活文化,为游客提供一种到文化原生地参观的机会,加强人们对文化的了解。但是同时又对文化造成一种冲击,对自然生态造成一种破坏。在“发展旅游”的大旗下,部分传统的风俗被改造成商业性表演,民族节日经常化,这些虽满足了游客需要,但是使民族旅庸俗化。过度开发、缺乏科学规划、管理不善、忽略景区游客承载力等破坏了生态环境。

2.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制约着旅游业发展 秀丽的自然景观、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没有任何特色,或者原有的特色被破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难吸引人们去观赏、品味,旅游业也就很难兴起和发展。珠市彝族乡旅游业要想走出去,走下去、就必须加大对原始草原、石林、民族传统文化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都具有脆弱性,如果忽略了对它们的保护,旅游业发展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

3.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

人和自然是相互影响的,文化不可能存在于真空中。环境对文化有影响的同时,又通过文化作用于生态系统,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任何文化都适应着特定的生态环境,人类就是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创造文化、发展文化的。就像珠市彝族乡,为了适应高山气候,服装偏厚;居于高山峻岭,崇拜山神;地广草肥,流行放牧等。而民族文化中的一些风俗、信仰对保护自然环境有着一定的作用,例如崇拜山神利于保护山林,旱作文化利于合理利用土地等。

四、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能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推动民族文化向好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环境的损耗和地方文化的同化。随着现代社会、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或多或少地存在逐渐被同化、庸俗化以至消失的现象,如民居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等。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不容忽视,为此,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

1.要积极调动民族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 少数民族人民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和保护的核心,要想民族文化真正得到保护和发展,关键还是在本民族自身,民族自身才是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帮助他们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和意义。可以通过开办学校双语教育、相关民族文化学习班等,加强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增加少数民族对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乐于接受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

2.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调节、指导、保护作用

政府要发挥好调节、指导、保护的作用,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是关键。法律法规没有制度、完善和实施好,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借鉴其他民族地区及国外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发达国家保护民族文化的经验和做法,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过程加以指导,也是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此外,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机构和设施建设,大力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鼓励、扶持少数民族艺术创作,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尊重和脑户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都是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的。

3.培养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和传承专业人员 开发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需要专业人才,拥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关键。在坚持培养本地民族民间文化研究、传承人才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出包括管理、表演、导游等大批专业人才,也要大胆引进一些熟悉文化产业策划、设计、销售,具有创新思维和现代科技素质的文化经营人才,把强劲的外力与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以满足民族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多种要求,为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智力保证。

4.选准突破点,开发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

生存于少数民族民间的手工艺品诸如编结、纺织、制陶、漆艺、雕刻等手工艺品以及少数民族的装饰品等,深受旅游者的喜爱。如果将这些手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有较大的市场和开发领域,但生产此类手工艺品时,一定要避免机械化批量生产,粗制滥造。少数民族种植的传统作物,如彝族人的苦荞,经加工后可作为健康饮品、点心,苦荞皮更可做枕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彝族人种植苦荞,既可保留他们的生产方式,又可转化为旅游商品。民族文化中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重大节日、服饰、饮食、手工艺品、建筑、文物古迹等,我们可以采用科学合理的途径,将它们选好并集中开发出来,既能保留传统的精神又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5.把文化开发与文学及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形式相结合

发掘更多的少数民族风俗、生活方式、原生态音乐、舞蹈等,制成电影、电视等产品,出版更多有关少数民族文化题材的书籍、刊物、杂志。利用文学艺术的吸引力、歌舞的流行性、音像制品的生动性,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激发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热爱,至使更多的人支持甚至投资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特别是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激发他们对自己文化的热爱,积极参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和保护,让民族文化更好地得到发展。

6.应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采用不同保护方式 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源泉,若无民族文化,民族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地旅游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针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和整理,但少数民族文化浩繁庞杂,丰富多彩,前人所抢救和整理的材料与整个民间文化蕴藏量相比,仍显不足,许多民间文化至今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甚至面临消亡。因此,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急需采用合理保护方式。对这些文化资源先挖掘、整理,然后开发与保护并重,形成开发式保护模式。

7.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传统文化资源有许多唯一性和独特性,因此在开发前要有科学有序的规划方案,突出其精华,因地制宜。首先,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产品为中心,提高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水平,积极倡导生态旅游,贯彻“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和“保护性开发与开发性保护并举”的指导思想,坚决制止破坏性开发与低水平重复建设。其次,要协调旅游开发中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及旅游开发规模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旅游发展模式或旅游开发策略,引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面对少数民族地区丰富民族文化的损毁、流失、消失的现状,我们不能再等闲视之,必须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加以行之有效的保护。否则,消失的不仅只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灵魂、精神与民族自身。总之科学地、合理地把握好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使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协调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也蕴涵了社会的时代内涵,是一个民族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得以体现的根本,对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开发与保护并重,发挥少数民族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在人类文化百花园中的地位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上一篇:易混高频成语解析下一篇:资料管理系统操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