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概论课程感想

2024-05-20

佛教文化概论课程感想(精选8篇)

篇1:佛教文化概论课程感想

佛教文化概论课程感想

艺术与设计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141班 陈嘉怡 5202512013 很有幸本学期选到了梁红老师的《佛教文化概论》。开始选这个课程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纯粹的不了解。每每去一个地方的旅游,都会去当地的寺庙看一看。开封的大相国寺,宜春的化成禅寺,广州肇庆的庆云寺,从化的隆华寺等等。因为不了解,所以好奇,也就有了和老师,和这门课程结一个善缘的机会。最开始我认为的佛教是神圣的,所以去过那么的寺庙都会虔诚的拜一拜。其实也并不是求什么。再后来,我开始慢慢地抄经,一篇《心经》,用个下午,感觉整个人都轻松的许多。第一节课,从老师手中接过了一本《了凡四训》,虽然不能尽解其意但对人生还是有了些新的认识。

佛陀并不是千变万化、有求必应的神,也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位教导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师。

佛法是佛陀所教导的法,是断除烦恼、灭尽诸苦的方法。后世将这些教导记录成文,即成了佛经。犹如一个病人拿到了药方,唯有去抓药、吃药才能治病;只知道捧着药方诵读却不吃药,疾病一辈子不会痊愈。同样的,将经典奉为能免祸享福的灵丹妙药、了脱生死的箴言神咒,却不肯依教奉行,依经实践,烦恼永远也不可能被断除。

世上一切色相皆由因果所致,一切皆空因果不空。人之初,性本善。但后人的善良本性被执着,贪念所嗜使人坠入六道,受因果摆布。老师说过,修炼佛法是为了脱离六道轮回,达到常乐我净得寂灭状态。

这个学期,有幸听到了顿雄法师做到的《禅的智慧与身心和谐》的报告,有幸听到了一位在亚青禅林闭关十年的老师的讲课。同样感恩。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许还没有到顿悟的时候,也许我们无法想象佛祖拈花而笑的样子,也无法详察一部部经书中蕴含的深奥寓意,也许连追求广袤无边的慈悲的慈悲或者隐忍也是一种奢侈,我们也不得不放弃。但只要佛在心中,即使达不到“明心见性”后的大彻大悟,也至少能宁静淡泊,笑对人生,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极其深刻。虽然我并没有宗教信仰信仰,但通过这个课程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也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

很感谢这门课程,对我的人生观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引导我正确面对人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不如意,压力太大,空虚无聊时接受佛教文化洗礼,佛禅能够帮助我们,启迪我们,在宁静、慈悲善良之中体味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同时更感谢梁红老师的悉心教导。

篇2:佛教文化概论课程感想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把个人、家庭、国家、天下四者统一起来,在社会整体中确立个人的价值,强调培养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使命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就是所谓的自身、家庭、治国、平定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国家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

“修身”也即修身养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这句话把“修身”放在首位,说明其在这四者中的重要性。所有个人对社会、国家的使命感,是要在个人具有良好道德的前提上才得以体现的。

俗话说“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德才兼备是圣人”,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注重在知识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道德水平低下的所谓人才起到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只有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道德素质的人才才能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近年来,有关高科技犯罪、高级知识分子心理扭曲、高校学生忧郁自闭甚至跳楼这样发人深省的报道屡见于报端。例如,科研成果应该是思想的结晶劳动的成果,是汗水辛勤浇灌的真理之花。它们的出现或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果,或者能够谋福利于人类,只要能够做到这些,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参数优化也是有价值的。然而,有些不道德的科研人员为谋取私利,或者在学术上弄虚作假,或者剽窃他人成果据为己有,在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汉芯”丑闻便是一例。真正的科研要耐得住寂寞,不畏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去发现。

《礼记·大学》有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若想成就一番事业,正心修身是首要的条件。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代上的贤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修身养性的思想。《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厚,君子以厚德载物”,《论语》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有“仁、义、礼、智、孝、悌”。好的道德修养来自于内心转化为外在行动,即使在举手投足中亦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使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除了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判断能力外,对于细节的注意也是不容忽视的。良好的教养,礼貌的举止赢得别人的敬重和欢迎,点滴小事也能反映人的道德水准。试想,如果一个年轻人口吐脏话,买东西不排队,不主动给老人让座,那这种人会受人摒弃的。爱心、责任心…道德的试金石多种多样,少了哪一种都不可以。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能够体现道德品质,遵守纪律,忠于职守也是道德之美。

近几年,社会上爆发了好多舆论事件。有如“佛山小悦悦事件”,“大学生刺杀大学教授”,“我爸是李刚”高校开车撞死人、高官贪污受贿等事件,这些事件都反映出来社会人的冷漠,大学生思想的麻木和道德素质低下。当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在现在的生活中,在学好知识之前,更应该学会做人,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尤其是以后踏上工作岗位后,要着眼于大局,不为一些非主流的阴暗所吓倒,不为腐化堕落的恶习所诱惑,以自己的高风亮节坦然面对不公正的潜规则,如果有更多的人有勇气加入进来,则社会风气之净化、和谐社会之实现不远矣。

篇3:佛教文化概论课程感想

西北地区是是我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主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三省及宁夏、新疆两自治区,历史上的几条重要通道都曾贯穿于西北地区。西北地区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等。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其舞蹈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实为一座异彩纷呈的舞蹈文化资源宝库。

二、“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新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一)彰显民族舞蹈教育之特色。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先生在重庆举办“边疆音乐舞蹈大会”并在当地育才学校为广大青少年教授少数民族舞蹈,随后1954年北京舞蹈学校的成立与加盟、80至90年代恢复与新建的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系科、2000年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条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更加专业化与系统化的少数民族舞蹈教育之路,这一切努力使得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教育事业的地位在整个社会发展中日渐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国舞蹈教育事业全面高速的繁荣发展,身处在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的舞蹈教育,如何更好地进行民族地区舞蹈教育的创新教学?“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新课程的开发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晶。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多元、文化多元的实际出发,结合该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在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中彰显西北地区民族舞蹈教育的独有特色,这也为我国民族舞蹈教育的特色化发展贡献了微薄之力。

(二)优化舞蹈课程结构之体系。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 -2010年)》明确指出:各学校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正是在这样的全国性艺术教育改革思潮的大力推动下,众多民族地区院校都在积极地整理当地本民族的各种艺术文化资源,并试图将其以最佳的方式引入到当地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以笔者所在的主要以西北地区民族舞蹈教育与研究为主的西北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为例,便可窥探一二。西北民族大学自2008年成立了舞蹈学院以来,各届领导班子以及教师们都在不遗余力地对如何彰显民族院校的舞蹈专业教学特色、建立地方性高等舞蹈教育创新发展模式而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究除了全国艺术教育改革思潮的影响与推动之外,就舞蹈教育自身而言,舞蹈课程结构的优化也到了亟待改进的时刻。“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作为一门舞蹈专业文化理论的新课程,以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理论研究为切入点,将现代教育理念与地域民族舞蹈文化资源的整理结合起来,试论拓宽民族地区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改革课程结构的种种可能。这对于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开展创新教育的基础工程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三)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之新式。学校教学的课程开发是众多传承当地民族文化的新方式之一。地方学校对当地的民俗风情等文化研究比较方便、快捷和系统,这是其他地域高校不能比拟的。缘此,“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概论”新课程的开发,从宏观上是为人类共有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付出了实际行动;从微观上丰富、补充了“学院派”民间舞现有的教材体系,有助于呼吁更多的人来研究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高校大学生毕业以后,走向祖国的各个阶层工作,不仅对西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研究的辐射性传播能起到积极作用,而且通过学习其风格韵律、表演形态可以实现活态样式的保存。

篇4: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原则初探

摘 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有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也不等同于中国文化成果展览。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步总结出这门课程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它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民族文化特性及其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从而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性。

关键词:教学原则;文化模式;精神统摄;价值系统;文化传统

2000年以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十多年来,在教务处等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先后申报并获批院级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颇有成效的课程建设。

就课程性质看,中国文化概论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历史课程有着根本区别;它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作为由精神到物质,由形上到形下的有机体系特性,体现出其核心价值、内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概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精神运动轨迹及其决定的诸方面具体的外在形态为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从而充分显示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和基本特性。而一般性教学原则的确立,则是课程特性与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

经过近20轮的教学实践和不懈的理论探索,我们精品课程组逐步提炼出能体现本课程特性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文化精神统摄原则

这一原则应该是诸教学原则中的核心原则,因为它体现着我们对文化特性的正确认识:所谓“文化”,不是由一堆互不相干的僵死物堆积而成的混合物,而是由内在灵魂统摄的生命有机体。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都认为,每种文化就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她的诞生、成长、强壮、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1][2]。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认为:文化模式即是“文化”的存在方式,它是民族文化各层面的复杂元素围绕该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即本尼迪克特所谓的“制度化了的动机、情感和价值等背景”)或总体目标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功能齐全、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整体”决定着各构成元素的基本内容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部分”从不同侧面显示“整体”的终极价值;离开了“整体”的精神统摄,各个“部分”即成为难以理解的“文明的碎片”[3]。

因而我们认为: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区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与文化知识课程教学的内在依据。目前各高校编写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大致有数十种,重点不同,体例各异,但其教学模块设计的主体部分大多依据文化结构三层面(物质、制度、精神)或四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安排章节。虽然大多数教材把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基本特征等作为全部教学的提纲挈领性内容,但真正把哲学与宗教作为中国文化(也是其他民族文化)精神层面中核心价值系统置于统摄全局或枢纽地位,以此展开其他文化层面的教学模块,似乎还未被广泛采用。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影响深广的权威性教材,以体例的严密性、知识的涵盖性、文献的丰富性、评论的精当性,具有无可置疑的开创性和典范性意义。就体例或教学模块设计思路看,该书“上编”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政治基础及其发展历程,为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宏观视野。“中编”具体展开,依次论述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具体文化形态。“下编”在此基础上综述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价值系统等内容。顾伟列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主体部分,依次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他多种颇有影响的教材与此大同小异。上述体例,显然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唯物史观的体现。然而,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对特定民族文化基本精神、核心价值系统的把握,是理解其文化结构及其具体外在形态的依据和前提;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在此只能导致“本末倒置”的结果。金元浦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则在“总论”基础上,依次重点论述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法文化、佛教文化基本精神。全书以此为枢纽,形成精神文化统摄整个中国文化有机体的大格局。则较好地体现出“文化”有机体本质特征。

根据文化模式理论及其凝结的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我们经过多年探索,设计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如下教学模块:

第一部分:源流论。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与社会—政治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历程。中国文化发生期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融合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及其价值系统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本体论。所谓“本体”,就是文化有机体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是统摄整个文化有机体的灵魂,也即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中与“部分”相对应的“整体”。它主要包括宗教与哲学,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特性正在于此。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化模式以宗教为核心,而具有世俗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哲学精神为灵魂,也即以儒、道、佛(学)等思想学说及其最终相互融合形成的宋明理学统摄着整个文化有机体。因此,哲学与宗教成为整个教学模块的枢纽与核心,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这是“纲举”环节。

第三部分:形态论。这是在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统摄下具体展现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典章制度、史学传统、民俗文化、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它们从各个侧面、各个层面体现着中国文化“本体”的人本精神、德性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中庸精神等。在这些基本精神的统摄下,那些具体文化现象才能得以很好地被理解。这是围绕“纲”的“目张”。

第四部分:转型论。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历程及当代中国民族新文化建设。它的基本教学思路是透过外在具体文化现象的变迁,探讨中国文化模式的精神蜕变历程,显示在精神蜕变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

在现代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已从“民族历史”进入到“世界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对任何民族文化的考察都不得不在文化比较的视野下进行。因此,在中外文化比较背景下,如何把握、正确评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批判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所谓“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是指在考察中外民族文化,尤其是比较中—西方文化价值系统时,应充分承认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延传中的现实合理性,而不能从当下功利主义立场出发,在抽象概念的阐释中,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本身进行片面、抽象的高—低、文—野、优—劣评判。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看,各民族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其在各自生存环境中的生产方式与生存方式的反映,是其民族或社会共同体生存状态、发展需求和历史变迁的反映,是各民族成员自觉与不自觉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常常截然相反的文化价值观念,都有其现实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我们只能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判断特定价值理念对特定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欧洲文化的个人主义传统及其人权观念、平等观念、契约与法治意识等,来自古希腊城邦政治文化传统,来自其航海贸易的社会经济模式,来自古罗马帝国的法治精神,来自中世纪北欧封建制度下权利与义务对等传统。这些对中国人非常陌生的文化理念在欧洲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却是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同样,东亚大陆孕育了中华民族早熟的农业文明;束缚于土地的小农经济模式,使中华民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牢固的宗法社会结构;宗法社会的扩大,酝酿了建立在政治权威与家族伦理基础上的大一统政治及其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以儒家忠孝观念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它以一定程度上以限制个人权利与自由为代价来保证全社会、全民族的整体和谐及强大的向心力。因而,东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各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客观适宜性,我们难以脱离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依据作抽象概念的优劣比较。“五四”时期,陈独秀处处以西洋文明价值观批判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胡适强调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以及辜鸿铭式的文化爱国主义,今天以此原则看来,其偏颇之处是不言而喻的。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各民族文化的一律平等。“文化”从本质上说是特定民族、特定社会的人们生活方式的综合,其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别。比如,东方伦理文化精神未必就比西方人权观念和法律意识“低级”;西方的个人至上传统也未必就是东方文化群体协作精神的未来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对西方及其他民族文化)价值系统应作历史性判断,事实性判断,而不能在中外文化比较中作孤立、抽象的价值再判断。这才是真正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历史是过去了的事实,它以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等各种物化遗迹,为我们所感知,但本质上已不再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其所形成的传统,传统“就其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来看,它的涵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traditum),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4]作为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代代相传的东西,传统是活在当下的历史。作为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以思想信仰、社会心态、民风民俗等形式,对现实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强大的感召与规范力量,成为社会意识和存在方式的精神本源。现实社会的人们正是通过文化传统,与自己的祖先建立起密切的思想交流与精神共振,实现着历史与现实的相融共存。

因此,我们今天——还有将来,不管是重大社会生活,还是个人的日常处世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文化传统的显在影响与潜在规范之中。这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的理论依据。系统梳理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并非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考察我们自身的文化渊源,反思今天我们对自身传统的继承、发扬和改造。认清我们当今的文化生态,促进我们的“文化自觉”,以更加理性地进行“文化选择”。总之,重温传统以认清自我,追溯源流以把握现实,改造文明以开创未来,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宗旨所在。因而,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原则。

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总和——经济基础,是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发展起着某种反作用。唯物史观正确阐释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运动诸多方面的一个侧面,诸多“轮回”的一个环节。实际上,人们的生产与各种社会实践推动社会生活、文化形态缓慢变化、渐进发展,而其最终结果——思想观念、文化精神的重大变革,则推动历史与社会文化产生质变,产生里程碑式的突变,以致往往开创人类历史文化新纪元,而非仅仅是唯物史观框架下所谓的“反作用”。在中国,这种文化现象被解释为上天的启示与“圣贤”的教化。在西方,则是柏拉图的“绝对理念”映照论、基督教“上帝”意志说、黑格尔“绝对精神”决定论以及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开创论等。广义而言,人的精神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远离具体、纷繁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各种精神运动(神话的、宗教的、哲学的、伦理的等等),其重大变革对人类历史运动与文化变迁的推动,往往就是总结性与开创性的,是里程碑式的。

因此,这一教学原则使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必须超越复杂历史表象,清晰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结构图”与“精神运动图”。在此宏观视角下,漫漫五千年中华文化纷繁复杂的变迁历程,实际上就是取决于几次重大的民族精神蜕变:远古神话逐渐凝结的“贤者崇拜”社会情结,奠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思想基础;传说中的颛顼“绝地天通”宗教革命,推动远古中国原始宗教向成熟宗教的迈进;周初“敬天保民”政治伦理的确立,结束了殷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模式,开创了伦理型、世俗型“礼乐文明”辉煌时代,奠定了中国文明基本模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文化成果,历史性地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图;董仲舒“天人合一”神学目的论,开启了儒学独尊及其宗教化历史进程;陆王心学从理学体系中反叛而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人”成为万物的尺度,从而成为宋明时期尤其是晚明以后近世中国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石。同理,在近现代中西文化挑战—应战大格局中,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运动图谱”,才能更好地透过纷繁的历史表象,把握中国文化现代转型历程中的历史运动轨迹。

参考文献:

[1]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一、二卷)[M]. 吴琼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英]阿诺德·汤因比. 历史研究[M]. 刘北成,郭小凌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C]. 傅铿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5-130.

[4] [美]E·希尔斯. 论传统[M]. 傅铿,呂乐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原则与培养目标研究”成果之一(批准文号:20100914)]

篇5:《中国文化概论》再读感想

不管有些国家、有些人是否愿意,中国文化或者说国学,都注定要成为21世纪乃至更长时期内人类所推崇的文化,就如同中国的崛起不可遏制一样。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并传播这一理念,不仅将增加国人的自豪感,并且能提醒国人及时静下心,认真面对自己的文化,面对现实的纷纷扰扰,从中发现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理解所谓“中国特色的道路”的含义,也能从中找到个人未来的道路。在这种观念下,我又一次阅读了李宗桂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对中国自己的文化再次有了新的感叹。

翻开历史,尤其是近代现代文明的发展历史,无疑可以看到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是以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先导的。以意大利文艺复兴为发源的欧洲复兴是如此、美国建国不过200年其靠麦当劳文化的扩张是如此、中国以五四运动为发端的变革也是如此。尽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但也正因如此,当我们面临新世纪的巨大发展契机,回眸之间发现了我们文化发展的巨大缺失,所以面对现实的痛心疾首,更加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和反省,这必将作为传统文化回归的开始。而即使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及其所代表的所谓“蓝色文明”,当我们仔细盘点一下,也会发觉其无法阻止的没落。

西方推崇的模式化和商业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扩张,从领土到商业,从物质到思想(所谓“民主”),所以西方的政治模式本质上就具有侵略性,对很多国家和族群来说,就是“入侵物种”。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不断在中东、北非、南美推行其所谓的民主,但带着严重模式化和商业味道的政治模式,无一例外的应对不了文化、信仰、思维模式迥异的当地族群,最终变成了对当地政治生态的一场破坏,犹如当年被带入澳大利亚的第一只兔子,甚至成为一场灾难。又如一次粗鲁的外科手术,不断引发当地政治经济的“感染”,而西方则不断靠打“抗生素”——驻军、制裁来应对。

自然生态需要多样性,政治生态也需要多样性,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而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正如中医一样,相信每个国家肌体自身的抵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张靠外部的“调理”来引导内部体系自行疏通“经脉”产生抵抗力,并且努力融入当地文化发展——而不是摧毁,这与天人合一、系统思维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

西方不断强调自己的“民主”,但究其根本强调的,却都是个人的“民主”,甚至可以以个人利益牺牲国家利益的也屡见不鲜,这对一个族群、一个国家乃至人类显而易见是不足取的。而中国文化的“家国同构”、“居高堂之上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感忘国忧”的深度忧患,却让一个民族极具凝聚力,极易在重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上达成一致。

而商业上,也已经明显的看到,以麦当劳为代表的西方模式化管理方式和理念的没落——虽然我们还在认真学习。诚然,西方的工业化管理模式,为世界近代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看到,同质化的产品不断在发展中革了自己的命,模式化的服务和理念,与人们个性化的需求矛盾越来越大,使得所谓的“商业模式”越来越短命,甚至让一个行业在某个时期走入死胡同——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就让整个世界受牵累!而中国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自身不断内省的思维、行为方式,与西方现代管理所推崇的所谓“狼性”的贪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这正是中国历经世界经济动荡岿然不动,而“金融创新”祸事不断的根本原因。

西方现代管理不断追求“精细化”,试图把所有的管理问题数字化,“切片化”,一如他们对计算机世界的自信。但事实上我们看到,管理越来越细致,新的领域却越来越多,最终大家发现所面对的是个无穷无尽的研究对象,很多的行业迅速从朝阳走向夕阳。最具有讽刺意味的,就是正如火如荼的“苹果”产品,其取胜的根本,从本质上,并不是纯粹的技术,而是“产品体验”,而这也正使它自己在走向江郎才尽。就如同中国饮食文化,当各种快餐连锁模仿着麦当劳模式席卷各地的时候,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横空出世,让众老板们明白一个根本性的东西——模式化的快餐(文化)只能达到“就餐”的目的,只有个性化、融入了人文的餐饮才能称得上“文化”——而中餐制作中,心情影响味道的概念,更让快餐望尘莫及!

西方强调信息的充分性和分析的模式化,但正如“冬吴相对论”说的:所谓信息“五力分析”的管理思维方法,本身就是悖论——信息瞬息万变,根本就不可能搜集完整,而“蝴蝶效应”则更会让你所有的所谓“准确分析”毫无价值,甚至南辕北辙!所以面对复杂、抽象的未知对象,结合中国“五行”思维的“意会”和模糊性将会发挥其特有的指导作用。

曾经先享受后还贷款的老太太,让中国多少年轻人唏嘘不已,但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的噩梦袭来,反而让“为之者疾,用之者舒”量入为出的中国消费理念引发世界的赞叹。而眼下正如火如荼讨论中的退休延长和养老问题,又把“养儿防老”的旧话重提。在这个提倡“孝文化”的国家里,也许合理的缴费比例、妥善的退休制度真的能让你我有能力拿着养老钱度日或进敬老院度过余生,但和“安享晚年”这个理想是否渐行渐远?我们是最求“活着”还是“安享”,生活的品质靠什么来保证,当我们要走到生命的尽头时,能有什么来代替儿孙绕膝的快乐?这是当我们整个社会着力在参照西方社会福利制度考虑自己的未来时,要特别警醒的。

再以教育培训为例,现在社会上的各种培训铺天盖地,也是利用了西方的商业化模式在进行经营,其内容又多为从西方现代管理模式、观念转化来的,当对这些培训接触一些后,多数人都会产生迷茫:为什么需要学习的东西层出不穷,却又相近,而自己运用起来却并不顺利?原因只有一个:那中间缺少中国文化层面的东西,你用中国文化的“胃”难以消化西方文化的“草料”,当然更难以转化成自己的牛奶或血液!中国文化上下5千年,只要你认真挖掘学习,其实绝大多数的思想、方法都可以找到的。比如《弟子规》,你可以表面的学习家庭、生活中为人处事的“守则”,更可以将其中的“父母”、“兄长”等词语更换成“领导”和“同事”,就可以发现它变成了“职场守则”,其内容的涵盖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站、立、行走,到思想教育,无所不包——当你看到“晨必冠,兼漱口;便尿回,则净手”的词语后,古今中外,估计你很难再找到这么细致、全面的培训经典教材了!

模式化没有任何问题,它极大的增加了产品的供应,解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但一味的模式化倾向,必将把每个行业的发展迅速带向极端,耗尽行业的资源、信誉和未来,成为横行商业领域的病毒。而中庸思想的适可而止,“见好就收”,不求竭泽而渔,为行业的发展预留下一步的发展空间,防止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西方推崇的“创新”也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如同原子能的发展,既可以发电,更可以造出毁灭地球的原子武器,创新一定要有前提,就是使用者发自内心对自身的约束力,而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优点之一。而中国式的民主,更是以“和谐”统一为前提,对社会破坏力最小的一种方式„„

总之,曾经优秀的中国文化,在现代化不断深入的当下,正被不断的重新挖掘。面对已经发展到极致的西方工业文化,中国必将以特有的方式展现出其魅力,并重新发扬光大,因此说21世纪中国的强大,是可以指日可待的!

2012年11月10日

篇6:工程管理概论课程学习感想

10装潢二班 24号 刘超

我认为这是文科与工科的完美结合,可以让我学习我擅长的理工科的同时学习我感兴趣的经济学,而且还有对数学的大量运用让我觉得自己会在此门课程上如鱼得水。然而上了大学尤其是上了工程管理概论这门课后,我才发现我所知道的其实很狭隘。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工程管理专业是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设立的。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成为热点。该专业对学生进行经济工程师和经济师的双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计算机管理和外语的综合知识,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由于工程管理责任重大,除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有个奇怪的发展趋势,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社会生产越来越精细,专业隔离越来越明显,隔行如隔山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却越来越要求复合型的人才,即常说的T型人才。单纯的具有管理技能,或者是单纯的具有工程技术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出来的同学,正是T型人才的典范,他们懂技术,又懂得管理,恰好适合社会所需。

有不少同学认为工程管理就是一种单纯的管理学科,这是不正确的。工程管理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思想,同时还要求有一定的工程背景和数学知识。在这门专业的学习中,我们应明白一个基本的等式就是“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当然决不是简单的相加,而应当掌握几个基本的技能:1.掌握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掌握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3.掌握相关的经济理论;4.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5.具有从事工程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6.具有阅读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的能力;7.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能力;8.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总的来说,工程管理还是偏重于管理科学,适合那些人际交往能力强,又善于用理性去思考问题的考生报考。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教育是在管理工程专业、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专业、国际工程专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形成的。其主要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学、计算机应用、经济法、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项目融资、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等。

工程管理专业设置了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

工程建设管理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应基本具备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一般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应基本具备进行国际工程项目的招标与投标、合同管理、投资与融资、风险与索赔管理、信息管理及国际工程项目全过程系统化、集成化管理的能力及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

投资与造价管理专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适合于从事项目投资与融资和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工作。应基本具备进行项目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基本具备编制项目招标、投标文件和投标书综合评定的能力,基本具备编制和审核工程建设项目估算、概算、预算和决算的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业领域:建筑、房地产、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房地产咨询、工程造价管理、金融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等部门。

从国内社会需求与改革开放看,随着工程建设建筑标准要求的提高,将对工程管理专业及行业的发展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挑战。如何使工程建筑在质量、监理的水平以及创意上有所突破,都需要工程管理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在建筑施工组织和技术、工程开发和经营、财务的滚动和回收、整体规划的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工程管理的升级和同步发展,以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

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分为三个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我最喜欢的就是工程造价方向。下面说说我对工程造价师的理解。工程造价专业是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增设的热门专业之一,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为主导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的边缘学科。培养目标:较系统地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熟悉有关产业的经济政策和法规;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编制有关工程定额;具备从事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编写各类工程估价(概预算)经济文件,进行建设项目投资分析、造价确定与控制等工作基本技能;具有编制建设工程设备和材料采购、物资供应计划的能力;具有建设工程成本核算、分析和管理的能力;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懂技术、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造价人才。

在项目投资多元化、提倡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今天,无疑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和地位日趋重要。在国际上,如英联邦国家的项目业主一般喜欢聘请工程测量师,协助业主进行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料测量师一般被业主称为“费用经理”。

工程造价师的工作任务:这就是“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对这一条规定,应从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造价工程师受国家、单位的委托,为委托方提供工程造价成果文件,在具体执行业务时,必须始终要牢记的一个宗旨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通过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达到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这是造价工程师执业中的具体任务;其次,通过造价工程师在执业中提供的工程造价成果文件,达到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就是造价工程师执行具体任务的根本目的。

工程造价行业前景很好,工程造价是属于土木建筑方面的,因为每个工程都会需要造价预算,就这个工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对于造价这个行业来说也是十分可观。再加上现在造价方面的考试十分严格,考试通过率也十分低,所以对于造价 方面的人来说收入也是很可观的,市场需求量大,而市场却供应不足。

谈谈现在的学习情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造价工程师的工作中心也已经发生了转移。

在“E 变”时代,工程造价事业同样也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而目前在造价方面的应用大概处于这样的状况:第一类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上也是最成熟的应用,即预算软件,一般是需输入定额编号及工程量;第二类软件是专门针对工程量的计算、钢筋的计算,如工程量辅助计算软件、钢筋辅助计算软件,这类软件虽然也需人工输入图纸的特征及尺寸,但不仅大大节省了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定额的“量价分离”、“实物法”及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的实施,工程量等的计算日趋繁杂,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在工作中已离不开计算机及这些软件的应用

(1)因为大量繁杂的、基础的工作被电脑所代替,从实践角度应逐渐向市场信息的收集、定额的换算、补充定额方面发展,特别在工程量清单招标和投标制度下,还应向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上发展,若在投标单位工作,应向报价(即清单项目单价估算)方面发展。

(2)为最大限度发挥造价人员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应尽可能向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发展,特别注重与设计的配合(如前所述,或者是“相对造价进行设计”,或者是“估价设计造价”),如能动地去影响优化设计、工作重心放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提高造价工作的精确度上。

篇7:佛教文化概论课程感想

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迄今已有六个礼拜,作为高中是理科出身的我来说,学习这门课程确实收获很多。

首先,很感谢老师在学习这门课的形式上的别出心裁,老师采用课本学习与学生独立思考探讨同步进行的教学方法既避免了思想政治课一贯的枯燥模式而且对学生联系实际、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特别的,对锻炼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演讲能力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比如对于我来说,虽然中学有过几次参加来说,虽然中学有过几次参加演讲比赛的经历,但进入大学发现山外山、人外人是如此之多,难以抑制的自卑心理使我变得远离人群和沉默寡言,毛概课上老师给予的积极的课程压力的激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走向了讲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相信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有很多同学都能感受到类似的帮助。的确,大学生不仅仅应该具备杰出的学习能力,还要重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大胆表现自己的能力。在完善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学会如何展现自己的才能,现在的大学本科学历已不再是绝对优势,如果你相信沉默地等待能等来伯乐的话,结果很可能等来的只是一抔黄土,这样的怀才不遇的悲剧能怨谁?只能怪自己当时没有毛遂自荐的勇气。

其次,在课程知识的学习方面也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和思考,我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得到了很大的启发。随着国内外一些事件的发生变化,以及相关理论的学习,我意识到在努力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因为在总结国内外的大事的经验和教训时,我深刻认识到政治思想的指导作用。

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治党治国、创造性运用唯物史观的重大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必然趋势的深刻和精辟的揭示,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体认,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现了对于社会发展

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认识。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我们党从建立伊始就以中国社会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利益代表的姿态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政治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和民主集中制,在经济上节制资本和平均地权,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从而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出了双百方针,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然而,由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准备不足,又缺乏经验,使得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并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历史的经验表明,只要我们党坚持和把握了三个代表,我们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三个代表,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人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篇8:佛教文化概论课程感想

一、确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跨文化比较不仅对学术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以实践, 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 将文学理论纳入到多元文化视野当中, 试图还原“文学”这一概念的本民族意义。长时期以来, 中国文学理论界均为一个问题所困扰, 即文学基本问题阐释角度的单一化, 或者说是全盘西方化。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 教、学两方面在理解文学基本规律时仅限于西方话语, 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诚然, 文学理论的学科设置体系源自于西方世界, 然而在面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活动之时, 借助本民族传统文论思想应更利于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因此, 将中国与西方的文艺理论共置于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 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视野, 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其二, 借助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实现该课程的理论具象化、实践学理化的创新范式。文学概论课程旨在解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 其学理性较强。因此, 借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成为了一种必须。

二、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构成与措施

跨文化学习模式主要由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实践操作两部分所构成:

第一, 宏观理论研究。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 梳理近些年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并总结出该课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学理背景与实践可能。

第二, 微观实践操作。此部分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的培训。具体而言, 课堂教学环节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 对常规性教学进行改革。着重讲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 突出文学一般发展规律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面貌与不同特征, 并指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其次, 借助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另外, 加强多媒体课件在日常性教学当中的作用, 充分展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时代性。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等物质媒介, 诉诸视觉、听觉等感官, 呈现给学生一个形象化、多样态的文学世界。同时, 还要有意识地选择当代作家观点、文学作品, 也能彰显文学理论的时代性, 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就课外实践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其一, 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写作。阅读笔记主要指针对教材所涉及的核心理论观点, 以及学生课外所习得的文学理论展开介绍、品评等工作, 数量为每学期四至六篇。通过撰写阅读笔记, 能创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其二,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与文学活动。利用课堂所获得的文学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文学现象, 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旨。因此, 通过该项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创新之处

首先, 将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纳入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 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而言, 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某些改革方案虽已采用, 但呈现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态势。因此, 通过跨文化学习模式, 架构起文学概论课程的新型学习模式, 为本课程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其次, 利于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以“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为教学核心, 着意于各种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的改良, 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再次, 提升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借助跨文化的比较方法, 使得学生在掌握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 能自觉地总结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提高认识水平。

最后, 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 文学即为“人学”。由此, 通过文学理论问题的解答与人生话题的探讨, 不仅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文学理论知识, 而且还能锻造大学生多思考、勤观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2]马启伟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上一篇:我的成长故事优秀作文700字下一篇:中班健康教案足球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