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论文,质工业

2024-06-07

5S管理论文,质工业(共8篇)

篇1:5S管理论文,质工业

论 5 S 对 生 产 的 重 要

姓名:张海

20131131832

专业:机电一体化 性 学号:摘要:5S管理是企业规范化管理的成熟的管理方法,能从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国内企业对5S理解不够,做的不够好,也没达到良好的效果。关键字:5S;生产;安全;

正文

1.引言

“5S” 管理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得到大范围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5S” 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 “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随着越来越多的日资、港资及台资企业的进入,“5S 管理 ” 逐渐被国人所了解,但在中国的企业中的应用却很难达到效果。对“5S”理解不到位、执行不沉底很难达到效果,更有些企业还是不重视。中国常年以来在国际上竞争优势是人力资源丰富,从而能够有产品的价格优势。随着中国的人口增长的减少,中国企业所依赖的人口红利已经走到头,中国的企业要想在国际中继续保有产品价格优势必须通过改革。“5S”管理在中国的企业中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虽然已经有的企业已经在做,但都没有放到重要位置,也没有很多企业能做的很好。由此使得中国的企业在生产安全方面问题频出,生产效率也一直得不到提升,生产过程中成本由于生产过程中的错误也很难降低。

2.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5S”现场管理的内容: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是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物料、工具、进行管理的有效方法。“5S”作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提升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现场只保留必需的物品。把要与不要的人员、物品、工具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员、工具、物品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车间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厂房上下、工具箱内外,以及车间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这个一步是“5S”管理的第一步,在生产中如果没有区分要的东西和不要的东西就会在生产过程中就需要员工拿出时间来分辨。这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会造成生产过程中的物料错误,造成成批产品出现错误,返修又增加了产品的成本。生产工具的管理也需要“整理”,产品生产过程中面临多次转产。其中有些产品结构复杂,需要使用多种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现场变得杂乱。生产现场杂乱,工具多使得员工作业时使用工具会浪费很多时间,不能一次拿到想要的工具。而生产工具在生产过程中会多次使用,一个产品会使用多种工具,长时间不进行整理会造成工具的损失。

“整顿”把需要的人员、工具、物料加以定量、定位。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洁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在“5S”管理过程中,通过“整顿”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条理有序,极大的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中国的企业在对“5S”的执行过程中,对前面人员、工具、物料的定量、定位做的还可以,但对“整顿”中的“以最快的熟读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洁的流程下完成作业”这方面都不是很重视。在海信实习时发现,海信的作业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但长时间企业都没觉得这是个问题。反观日本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优化作业流程锱铢必较,即使是0.5秒的优化也要重视。

“清扫”通过对整理、整顿、清扫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通过“清扫”能够将工作的环境打扫干净,从而能够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干净的环境,能使员工不自觉的从精神上能对生产严肃的重视。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内心,员工在良好的环境中比起在一个脏乱的环境中能更好的完成工作。同时在清扫过程中能够发现生产现场操作工具或者仪器和设备存在的问题。比如:生产线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漏油现象,在每天的清扫过程中就能很好的发现。在对生产现场的清扫的过程也是对生产线的保养过程,这里可以结合对机电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清扫过程就是日常保养过程。

“清洁”通过对整理、整顿、清扫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清洁”是将整个生产环节的流程进行制度化,将前面的3个“S”的管理进行制度化。每次前面3个“S”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要立马改正,并马上将它制度化,在其它车间或生产现场执行。通过“清洁”能很好的对前面的管理进行执行,从而对生产起到长期的管理作用。而且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能很好的积累经验,从而能避免类似的问题重复出现,减少了生产中出现的错误,提高生产的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通过制度化,和经验的积累,能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高效,高质量产品的比例越来越高。

“素养”人人按章操作、依规行事,养成良好的习惯,使每个人都成为有教养的人。这是“5S”管理和核心部分,通过种种手段都是为了使员工能够做出正确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最重要的是这个人的思想,“素养”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人的思想,通过对前面管理的认识和严格执行,从根本上提高一个人的素质。就像国家推行提高全民思想文化素质一样,这应该是企业在推行“5S”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许多企业很难做好,有的并不重视,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整天处于互相应付检查的状态。对于在生产过程中的漏洞则成了员工偷懒的手段。只有一个人真正有责任心,才能一心放在生产和企业上。

3.案例

3.1海信电视螺钉用错

在海信实习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起生产错误,导致300台电视螺钉用错进行返包。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在转产过程中“整理”工作没有做好,有两种螺钉十分相似,只是有一种比较短。在转产时,上个机型的螺钉在交换工位时没有清理,下一个员工没有对比作业指导书,错将短的螺钉当做长的螺钉使用,导致生产的电视机存在质量问题。同时基层管理人员对这个问题不重视,因为这两种螺钉的螺帽是一样的,螺钉拧紧后从外表不能发现螺钉用错,觉得能通过质量管理这一关。这里的基层管理人员正在生产线上都有很长的工作经验,还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海信的“素养”也没有做好,生产的细节上并没有引起生产人员的重视。

3.2“5S”管理理解基础上的拓展“6S”

“6S”是在“5S”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在原来的“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加入“安全”。安全生产是一个同样影响企业生产的重要问题,安全生产,生命第一。企业中出现安全事故会影响整个生产现场所有人员的生命安全,不用说也会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是企业在对“5S”管理做的很好的表现,“5S”是一种通过不断发现问题会不断改进的和发展的管理方法。

4.总结分析

“5S”管理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细节的管理,对所有的生产流程进行规范,使得生产变得更加简单。减少了产品的错误率,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改善了员工的精神面貌,使得整个企业变得组织、高效。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大目标,是提高营业额,多创利润,使得企业能够永续经营,从企业的管理层次来看,5S活动是企业的基础管理,5S管理的应用及其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将品质、成本、交期、技术、管理等要素都达到最佳的状态,最终能实现企业的竞争方针与目标,所以说5S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和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说,二者又是措施与目的的关系,从企业最终目的来看,5S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殊途同归的关系,都是实现企业终极目标的过程和手段。

5.参考文献: [1]郭伏等.《基础工业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36-176.[2]范中志.《基础工业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年.[3]刘胜军.精益生产—现代IE.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年.[4]白东哲.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篇2:5S管理论文,质工业

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建立健全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和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所称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是指对工业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及潜在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性安全保障措施。所称工业产品是指除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特种设备以外的,属于质监部门监管的工业生产及加工领域的产品。

第三条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的目标是及时发现工业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中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避免出现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尽量减少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

第四条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按照“省局统一组织部署、市(州)局属地管理、技术机构提供技术保障”的原则分工,各负其责,协调配合。

第五条省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省局相关业务处(室、局)、各市(州)局、各技术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省生产加工环节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产品质量监督处,负责风险信息的汇总整理,组织开展风险评估,提出处理意见,向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提出风险监控建议。省局机关各处(室、局)根据各自职能职责分工,收集业务工作范围内获取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六条各市(州)局要分别成立由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为成员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区域内生产、加工环节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建立辖区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员制度,并对信息员的身份进行严格保密。

(二)对一般性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会同有关检验检测机构做出初步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做好记录,存档备案;对较为复杂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报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的处理意见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执行,处理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上报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负责辖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的应急处理工作,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报送省局备查。

(四)负责辖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报送。每季度末向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一次本单位本季度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

工作情况,梳理发现的风险信息,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五)负责每月定期与有关检验检测机构沟通,交换汇总辖区内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全面。

第七条甘肃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省级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监测、评估责任单位。主要职责是:

(一)成立专门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评估机构,建立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明确风险信息收集、风险评估研究人员,制定年度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研究方案,开展工业产品质量风险监测、评估工作。

(二)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1.常规监测。对监督抽查工业产品实物质量检验合格率低于70%的工业产品或同一重要安全指标合格率低于60%的工业产品,要启动风险评估程序,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评估可能产生的危害影响,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报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临时监测。在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对新出现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热点问题和新发现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启动临时性风险研究评估机制。

(三)开展风险监控分析研究。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年初制定全年风险监控分析研究计划,平均每季度选择一类涉及安全生产、人体健康、财产安全的重点工业产品开展风险评估课题研究。重点对标准未作具体规定,但可能出现危害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指标开展研究,形成书面报告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5日前报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积极配合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质监局开展风险评估、分析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八条省局风险监控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以及紧急预警信息的处理工作。

第九条监控信息收集。信息收集主要从以下渠道获取:

(一)投诉举报信息。12365举报投诉中心、消费者投诉举报信件。由省局稽查局负责收集。

(二)执法监管信息。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风险信息。由省局稽查局、各市(州)局负责收集。

(三)检验检测信息。技术机构在日常检验检测(包括委托检验)中发现的风险问题。由省局监督处负责收集。

(四)媒体网络信息。各类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广告等宣传媒体中发现的质量风险问题。由省局法宣处负责收集。

(五)行业协会信息。从相关工业产品行业协会中发现的质量风险问题。由省局质量处负责收集。

(六)信息员信息。各市(州)局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在相关行业、企业或社会人员中发展质量信息员,收集所了解的有关质量风险信息。由各市(州)局负责收集。

(七)转办信息。上级或同级部门转办的事项中发现的风险信息。由省局办公室负责收集。

第十条各负责信息收集的单位要核准信息来源、内容,并提出初步分析、处理意见。同时确定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信息的汇总上报,上报时间为每季度末,但发现可能引发危害的重大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要立即报送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十一条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需要把收集到的风险信息及监测情况组织专家或委托有关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开展从产品质量

可能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的威胁程度,可能导致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对风险信息的性质、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评估。

第十二条风险监控评估的重点:

(一)非法使用危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的原辅材料;

(二)偷工减料或使用低劣廉价代用品致使工业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三)不按国家强制性标准生产的产品;

(四)其他危及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的情况。

第十三条对因技术手段无法准确开展风险评估的信息,由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向国家质检总局报告,请示总局相关部门提出具体的实施和处理意见。

第十四条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汇总的风险监控评估结果及处置建议报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责成相关单位立即实施风险监控处置。

第十五条负责后处理的单位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演变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并在处理完成后的5个工作日内向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书面处置情况。

第十六条对质量风险已经明确或已发生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要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各单位要在省局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省局、各市(州)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及时将应急处置工作相关情况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通报。

第十七条风险监控信息对外发布工作,统一由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风险监控信息。

第十八条省局将筹措资金对此项工作予以重点保障,同时将风险监控工作列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计划。省局风险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单位的风险监控工作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监督考核。

第十九条各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局的保密规定,凡因工作不力、措施不当、相互推诿造成的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未得到有效消除或因泄漏风险监控信息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将追究负有关领导及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第二十条本规定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篇3:5S管理论文,质工业

近两年来,客服中心相继获得省、市“巾帼文明岗”、市政务公开和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市“五一巾帼标兵岗”、市“青年文明号”、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为民服务示范岗”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成绩面前,客服中心的姑娘们没有骄傲,而是把今天的荣誉作为对明天的鞭策,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于今年2月份起,在工作场所推行“5S管理”。

为使“5S管理”活动取得实质性的成效,乘客服务部成立了客服中心“5S管理”活动推进小组,制定了“5S”管理推行计划并逐步推进。前期,客服中心按照第一阶段——整理阶段要求,中心工作场所已达到了最常用物品或文件摆放位置触手可及,文件根据使用频次放在合理位置,桌面无堆放凌乱杂物及私人物品,抽屉内物品整齐,办公区域不存放废弃或不需要物品的要求。

目前,“5S管理”活动已进入第二阶段——整顿阶段,按照整顿阶段管理要求,个人办公桌面的文件定置定位且标识清楚,重要文件归档管理,所有文件、档案、办公用品分类摆放、一目了然,个人的物品及私人物品指定位置摆放整齐,不外露,桌面上电话机、电脑、键盘、文件夹、水杯、绿色植物按在指定位置摆放,做到井然有序。

为使“5S”管理长效化,乘客服务部每周两次对客服中心进行检查,每月评选“5S”之星。

篇4:我国工业转型重在提质增效

2016年是我国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2016年,我们要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全局,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军民深度融合和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强化互联网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层次,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增长和提质增效。”工信部部长苗圩如是说。

这意味着,在保证工业平稳增长的前提下,提质增效将是2016年我国工业发展的重点;也意味着2015年所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的延续和落实,包括继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系列重大措施,也包括继续落实网络提速降费、“互联网+”行动等一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点工作。

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

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2016年工业转型如何谋篇布局十分重要。苗圩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2016年要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全局,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层次。苗圩同时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力争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能耗降低4%,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电信业、互联网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分别增长3%、25%和14%左右。

这个目标是在对整个“十三五”期间的谋篇布局下作出的,也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当前,我国工业运行下行压力巨大,存在着经济减速未触底、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金融风险隐患加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也难于通过短期刺激来实现反弹。因此,有必要做打持久战的准备,适当提高换挡降速容忍度,强化体制动力和内生活力,努力实现工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从这个视角来看,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目标便有了丰富的内容。2016年在推进制造强国建设方面,我国将聚焦十大领域的细分行业,加强与省区市之间协商协调,实现差异化和梯次发展。以五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在关键共性领域和重点行业率先突破,推动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在网络强国建设方面,工信部将按照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围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保障网络安全等重点任务,加快推动信息通信业转型发展。

提升工业供给体系质量

在工业运行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我国工业将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全局,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层次。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产业经济学术年会上,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子学表示,供给侧改革是要增加高端行业供给,应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这是目前发展态势较好、很少有产能过剩的产业。周子学认为,当前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最终增加高端行业的供给。周子学表示,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集成电路产业,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高达2184亿美元,供给严重不足。因此,要作为供给侧改革中的重点发展对象。

事实上,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也是为了提升工业供给体系质量。在工信部2016年的工作规划中也专门提到,2016年将“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不仅如此,我国在2016年将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五大关键装备创新应用。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确定60个以上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同时,工信部在今年还将深化“互联网+”制造业创新发展、深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增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支撑能力、积极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提升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在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去产能”是2016年五大结构性改革任务之首。这次会议同时明确了“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的思路。因此,下大力气化解产能过剩,进而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也是我国2016年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之一。

我国在2016年将抓紧制定实施推动产业重组、处置“僵尸企业”总体方案,协调出台扶持措施,坚持多兼并少破产,妥善安置好职工,引导“僵尸企业”平稳退出。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破局性、战略性兼并重组。对此,苗圩表示,我国将要分业施策调整存量,制定实施机械、汽车、轻工、纺织、电子、建材等重点行业分业施策专项方案,支持困难行业加快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现产品升级、转型转产、扭亏增盈。

化解产能过剩方面,我国将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利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加大特困行业过剩产能化解力度。开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试点,严控新增产能,依法依规查处顶风审批扩能。

篇5:5S管理(5S现场管理法)

5S现场管理法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五个单词的缩写。

开展一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身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

1、整理:将工资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又不要的与不必要的,把必要的东西与必要的东西明确的、严格的分类开来,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的处理掉。

2、整顿:3定规则:定点、定容、定量

对整理之后在现场的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排列整齐,明确数量,并进行有效的标识。

3、清扫:将工作场合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呈缩的干净、明亮的环境。

4、清洁: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篇6:5S管理论文,质工业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机械工业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但从去年开始这一态势发生了较大变化, 增速出现了较大回落。尽管如此, 去年中国机械工业的总产值仍比2010年增长了25.06%, 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了21.14%, 但上述增速比上一年度有所降低, 出现了明显回落, 说明中国经济总量高速增长时期已逐渐过去, 今后全行业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 “十五”和“十一五”的10年中, 绝大多数机床企业依然产销两旺;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 行业需求增势明显趋缓, 经济效益逐渐趋于严峻。去年中国机床工业总产值增速由年初的近39%回落到年末的32.5%, 实现利润增速由年初的57.5%降至年末的29.8%。

篇7:推动安徽工业提质增效升级

一、精准调控定向发力

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疗,力促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科学运行调度。坚持经济运行月调度、季分析,运行监测直报企业扩展至2500户,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会商分析,关注重点行业、企业、区域分化情况,摸清退规、停产、半停产企业底数,不断提升运行研判、监测、预警能力。二是精准帮扶企业。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的省属企业帮扶领导小组,省政府领导分工负责一对一指导大企业提质增效;我委结合“百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组建精准帮扶工作组,对民营企业分类指导,用1/3干部、1/3时间,深入企业,找准“问题清单”,制订“措施清单”和“责任清单”,2015年以来协调解决难题3000余个。三是有效拓展市场。坚持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服务企业,持续开展皖产名品“全国行、江淮行、网上行”活动,每年举办钢铁、装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家博会等产销对接活动10场次以上,年签约金额近400亿元。四是用足用活政策。推动省政府连续4年出台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意见,2016年新政正在制定中。建立企业微信群、开通96871热线,开展涉企政策“进园区、进基层、进企业”宣贯活动,组织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专项督查,借助第三方力量开展政策落实评估,确保稳增长调结构各项政策落地见效。

二、调整结构增强实力

坚持进退并举,综合施策,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一是改造传统产业调存量。制定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设立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由每年的8000万元扩大至5亿元,每年滚动实施1000项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突出技术改造在开发新产品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支持企业运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到15%。例如,江淮汽车不断加大S3等新车型开发力度,2015年1—10月利润同比增长48.4%;博西华电器开发多功能大容量冰箱,1—10月利润同比增长39.2%。二是培育新兴产业优增量。去年,我们着眼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谋划了加快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发展的意见。一年多来,我委整合力量、集聚资源、聚焦重点、分业调度,深入推进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十大高成长产业发展。目前,中国(合肥)智能语音产业园投入使用,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近3万辆,京东方8.5代线满产运行,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加快建设,总投资525亿元的京东方10.5代线及配套项目等正式开工,安徽国家级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2万多人规模的“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动员大会,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三是淘汰落后产能做减量。强化技术、能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重点推进钢铁、水泥、煤炭、非煤矿山等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工作,水泥产能置换和跨市交易试点取得明显成效,超额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目标任务。勇挑重担、主动作为,依法依规开展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47处30万吨/年以下小煤矿全部关闭到位。

三、降本增效深挖潜力

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一是降低融资成本。省政府每年安排33亿元充实国有担保机构资本金,设立10亿元续贷过桥资金,全面推广“税融通”业务,构建“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机制,着力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我委主动加强与银行、担保机构合作,探索成立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建立优质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评价体系,推动设立5亿元规模的省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放大使用8000万元产业集群专业镇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着力解决小额票据贴现难、融资信息甄别难、过桥贷款倒贷难、担保代偿风险释放难、小微企业增信难等“五难”问题。2015年已发放担保贷款170亿元、过桥贷款140亿元,仅“过桥贷款”就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亿元以上。二是降低税费成本。在全国率先建立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实施结构性减税和普遍降费,年减轻企业负担近400亿元,其中我委主动停征散装水泥、新型墙体改造基金,每年减轻企业负担3亿元,安徽成为全国企业负担最轻的省份之一。三是降低运营成本。开展机器换人“十百千”行动,分行业召开推介现场会,2015年已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2000多台;通过“电商换市”,引导企业营销模式向电子商务、B2C、O2O转变;注重管理换效益,推出优秀企业管理创新100例,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控,挖掘潜力、开源节流。四是降低能耗成本。实施节能环保“五个一百”专项行动,开展低碳循环工业园建设试点,每年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100项、实施节能环保重点项目100项,“十二五”,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5%以上,节能环保产业达到千亿规模。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0.0276元/度;2015年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试点,为76家电力用户增加年收益6.2亿元。

四、融合创新增添动力

坚持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落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组建3D打印、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首批认定智能制造、智能家电等6家行业技术中心;2015年13家企业技术中心晋升为国家级,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二是打造安徽工業精品。坚持创新创造供给、供给引领需求,每年培育认定省级科技创新新产品300项、信息消费新产品100项。实施“安徽工业精品三年行动计划”,首批推出“安徽工业精品”105项;连续举办两届“江淮杯”工业设计大赛,创建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2家。三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深入实施两化融合专项行动,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技术和装备,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全柴动力等5个项目进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名单。开展“百企达标,万企对标”活动,建成“智慧企业”1万家,14家企业完成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任务、22家企业入围第二批试点,数量均居中部第一位。四是推动创业创新。大力推动“互联网+”创业创新,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打造“服务淘宝”,培育创客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等600多个,认定省级以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108个。注重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才能,积极营造尊重、爱护、服务、成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五、改革开放激发活力

坚持放管并重、改调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大力营造创业创新、开放合作的良好环境。一是放管并重。力推简政放权,实现权力、收费、责任“三项清单”省市县全覆盖,省级权力事项精简68.3%;我委主动取消、下放系统集成资质行政审批、煤炭安全生产“三证”认证等行政权力50项,精简率达53%。二是改调结合。改革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建立“三会一审”制度,单体项目扶持资金提高至50万元以上,技改专项提高至100万元。直面难题、敢于担当,在全省率先推进委属事业单位整合改革,委属单位数由64个精简为43个,上缴事业编制351名,实现了机构和编制的“双减”、职能和结构“双优”的目标。三是开放合作。深化与全国知名民企合作,近5年签约项目3613个,完成投资8375亿元;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产业、产能、产品、技术立体输出,促进国际产能合作,70多家境外世界500强入皖投资,460多家皖企在海外100多个国家、地区“开疆拓土”。

篇8:褐煤提质自主工业化技术获突破

该项目采用神华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褐煤HPU提质技术和低变质烟煤混流干燥技术, 将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矿生产的褐煤通过两级破碎变成3毫米以下的原煤, 再通过烘干挤压成型为洁净煤, 褐煤的水分由35%降低到5%~8%, 1吨煤大约分解成0.5吨型煤以及0.5桶相当于6号重油的低硫碳氢液体 (CDL) , 使其发热量从3700大卡提升到5500大卡以上。

内蒙古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苏海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该项目的成功试运行, 说明我国褐煤提质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褐煤经提质后应用于煤化工具有很大的优势:活性好, 点火控制容易, 在工艺参数合理的条件下, 气化产生的合成气有效气体含量达83%~92%, 氢碳比值在1.66~1.92, 符合合成甲醇、二甲醚、油品等化工产品原料气的要求。

呼伦贝尔市政府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褐煤提质项目一期工程产能为100万吨/年, 拟建两条50万吨/年褐煤提质生产线, 年耗煤153万吨, 已经投产的第一条生产线产能为50万吨/年;项目二期工程为300万吨/年规模, 将建设三条生产线。该项目将有力地推动内蒙古蒙东地区褐煤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 为褐煤发电、汽化、液化、焦化等方面高效洁净的加工利用提供条件, 经济效益也将十分可观。

上一篇: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下一篇:有关于老师的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