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钢琴教学

2024-05-31

高效钢琴教学(精选8篇)

篇1:高效钢琴教学

以上两节讨论了“慢”和“分”。它们是在长期钢琴学习中经过反复实践、思考最后提炼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个经验不是每个练琴人都能在练琴中获取并加以掌握的。一旦掌握并经常在自己练琴中付诸实现,弹奏质量就会得到提升,弹奏的信心也就会得到加强。

而“听”即为用耳朵接受声音,人人有耳,人人会听。并且一天24小时在全天候地打开听。“能听”是一回事,“会听”是另一回事。如果说“能听”是共性,那“会听”就是个性。

换句话说,由于我们每时每刻用耳接受的声源内容是如此丰富多彩,眼花缭乱,那我们分分秒秒对声音的接受方式也就会五花八门,花样翻新了。苏联著名钢琴教育家齐平说过:“无需证明,钢琴的声响不单单是像刚开始学琴的学生想象的那样:只有轻或响。钢琴的声音还可以是温暖的或冰冷的、柔软的或尖利的、明亮的或阴冷的、鲜明的或暗淡的、辉煌的或阴郁的……等等。”齐平还可以在音乐范畴内对声音内容的描述长长的进行下去,与之相匹配的听音方式也可长长的应对下去。

如何真正做到听音内容和听音方式的完全统一,我认为在状态上必定要高度专注去倾听。要摒弃杂念,专心倾听,深入意境才能求索到音乐的真谛。

俄罗斯著名钢琴家约瑟夫·列文在《钢琴弹奏的基本原则》一书中写道:“优秀的音乐学习者应知道,学会如何注意去倾听音乐,教师必须教会高级学生注意倾听音乐是一件不问自明的事。”我国著名钢琴教育家应诗真在批评一些学生学习方法时就说:“他们不去听自己的演奏,也不会听。更可怕是他们对音乐毫无感受,冷淡,无动于衷。”英国钢琴家马太指出:“听可以是消极地去听,也可以是积极地听。演奏者应集中精力,积极地去听自己演奏”。他建议:“年轻的钢琴家要经常利用自身的耳朵和‘内心的耳朵’去听,并把这个习惯看成是每个演奏者每天必须遵循的规则。”这一切正如17世纪法国著名古钢琴作曲家库普兰忠言所示:“千言万语也不能代替倾听音乐本身。”

篇2:高效钢琴教学

孩子学钢琴最上心的就是家长了,恨不得能够亲自上阵,自己学的会孩子也就学会了,但是家长们要清楚,孩子年龄小,接受知识也会比较慢,这时候要让他们自己努力去学习,去思考,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学钢琴,代替的太多反而是害了孩子。也不要因为学了一点时间没成绩而向孩子施压导致孩子对钢琴产生厌恶心理,家长更多的陪同和鼓励,给孩子正能量。

所以一开始老师要给家长明确几点,让家长不再盲目的焦急、苦恼,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前进目标来引导孩子。

1、耐心:家长要给孩子当榜样,正如孩子刚学走路不是家长一步一步带着孩子走的,这时候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没有成绩而焦躁,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学钢琴;

2、鼓励:家长适当的鼓励是带动孩子学钢琴的最好方法,孩子遇到难题的时候要陪伴孩子一起度过,并适当的给与提示,让孩子从提示中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3、准备工作: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弹钢琴前要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脚垫的高度、位置,学钢琴安置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

4、监督:家长要安排孩子每天的练钢琴内容,因为孩子小,没有自控力,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来监督了,更利于把孩子弹琴中遇到的问题跟老师讲,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老师的因材施教也是很重要的,就像一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和心理特征,学钢琴老师就要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来教学,而不只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

孩子年龄小,肯定是听不懂钢琴技术的这些问题,这时候老师要用有趣的故事、图文等来引导孩子领悟,这就是趣味教学,学钢琴好的接受学到的知识,就是把无形的东西转化成有形的来教学。

在就是初学钢琴孩子肯定是放松不下来,这时候可以做一个放松操:让小孩的两手自然放松地垂于身旁,不要有主动的动作,由家长拿着两只手,把它渐渐提起,直到一定高度(最好超过肩高),前后左右轻轻地摇,在孩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掉,让其完全松弛坠落下来。在这个过程要注意手臂的活动不能主动地上举与坠落,手臂在家长的协助下要被动地进行活动,样孩子就能够更快的进入练习当中,取得的效果也就更好。

学钢琴名人演奏的音乐,培养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能够更好的辨别出音乐的好坏,风格特征,最好老师能够把名人的故事以趣味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孩子,让孩子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有探索的欲望,更好的去学习。

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保证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岁左右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每次练习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每天安排两至三次,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品质。

篇3:高效钢琴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 做好教学准备

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保证,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教学特点,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循序渐进, 注重实效性, 忌起点太高, 流于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教师可将总体培养目标进行分解, 分解成学期教学计划, 然后再将计划细化到每一堂课的培养目标。结合幼儿园的岗位需求情况,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基础的钢琴弹奏和弹奏简单的儿歌伴奏的能力, 因此, 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的总体教学目标可以定位是, 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和兴趣, 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 能为简单儿歌编配伴奏, 并能自弹自唱。

教学准备应对学习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 找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其中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是教学准备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也是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依据。结合学前教育专业性质、钢琴教材以及学生的技能水平分析, 钢琴课教学可补充有一定音乐性与技巧性、充满童趣的乐曲, 尽可能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使他们能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音乐文化的熏陶, 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另外, 学生可以在完成教师指定的钢琴曲目外, 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并驾驭的曲子, 同样可以加到会课曲目中, 这样教师予以指导, 同时给予学生们自由学习的空间, 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以提高。

二、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

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测试, 根据学生们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第一层次是思维灵敏、接受能力强, 有钢琴学习基础的学生, 对待他们不仅要求弹奏的作品准确、完整, 更应注意作品的细致及表现力。第二层次是钢琴基础薄弱或零基础、音乐感受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差的学生, 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不自信的表现, 缺乏恒心。教师在对待他们时要先选择一些易于他们理解的简单曲目,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再挑选难的作品。分层教学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能够因材施教,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 改变传统钢琴教学形式, 采取小组教学, 把程度差不多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 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可以互相看到彼此的优缺点, 也能激发学习稍弱的同学更加努力的进行练习, 这样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提高课堂教学的专业性

启发式教学方法、欣赏法都是钢琴课堂中经常用到的方法。把乐曲编成一个个小故事, 按照音乐节奏做些相应的形体动作来体会正确律动感, 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歌或弹琴, 以感染和带动学生们的音乐表现情绪。欣赏法对于一首新的钢琴作品时, 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背景, 要了解作者在创作此作品时的时间、地点和发生的事件, 然后我们再分小节或分乐句去欣赏作品, 去感受它的生命力。

四、增强师生间情感交流,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钢琴课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模式。有研究发现, 教师的热心、情感丰富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情感的丰富和发展也是钢琴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语言亲切、对学生有耐心, 自然会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反之教师言辞苛刻、对学生缺乏耐心, 时间久之, 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 造成学生厌学、弹琴紧张等心理问题。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多多鼓励学生, 多多爱护学生,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让学生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钢琴的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从而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充分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测量、分析和评定。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充分、教学组织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过程教师是否注重师生间的互动等方面。

针对钢琴教学活动的复杂性, 对钢琴课的评价应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作为一名钢琴教师, 及时的进行自我教学反思, 客观的评价自己, 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来调整教学。对学生来说, 可通过实际演奏来检查自己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及时改进学习方法, 从而调整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另外, 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方面, 师生间要善于沟通, 及时调整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当教学进入到一定阶段后要进行结果评价, 教师要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弹奏, 指出学生弹奏作品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从而检验自己的弹奏方法是否得当, 进而全面评判教学效果。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 调整控制钢琴课教学活动系统, 使之良性循环,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取得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 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保证教学任务高效率完成。

参考文献

篇4:高效钢琴教学

关键词:钢琴教学 因材施教 创作背景 人文内涵 《合唱交响曲》

一、对学生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能力及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从小时候就开始接触钢琴,演奏技术已经炉火纯青,对他们只要略加点拨,就能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样的学生寥寥无几,很多学生对钢琴接触较少,缺乏基本功,甚至一无所知。但就整体而言,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阶段,对音乐的认知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弹奏能力,具有较强的音乐审美水平。更为可喜的是,极个别的学生有超强的音乐天赋,颇有发展前途。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以增强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能触发学生的灵魂。比如,柴可夫斯基的资助人梅克夫人破产,柴可夫斯基精神几近崩溃,柴可夫斯基对于死亡早有觉悟,伟大的作曲家感到自己日薄西山,来日无多,首演第六交响曲《悲怆》九天之后,柴可夫斯基在圣彼得堡的家中逝世,享年53岁,对一位名震寰宇的音乐家来说,可以说是英年早逝,第六交响曲《悲怆》等于是他写给自己的安魂曲,一般而言,学生闻之对此都若有所思,增加了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积极性。

三、理解学习钢琴的意义

1.改变人生态度。音乐是心之弦歌,是智慧之所在,可以清洗灵魂,陶冶性情;能跨越国界,感染精神。通过对音乐的学习,通过对钢琴的弹奏,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养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能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能够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

2.培养高尚情操。音乐能激发情感,让生命多姿多彩;通过感受音乐,音乐作品的音响浸入心怀,音乐的情绪层层传递,学生感受到人文内涵,增添了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审美、评价的过程当中,体验到了真善美,对高尚的情操有一定的培养。

3.增强能力。音乐是开放的艺术,在演奏和欣赏的过程当中,通过交际,增强了对艺术的热爱,感受到了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第九交响曲的教学与欣赏

第九交响曲,又名《合唱交响曲》,构思广阔,壮丽神奇,是天才巨匠贝多芬在1823年完成。自问世以来,即盛誉乐坛,震撼人心,常演不衰,风靡至今。第九交响曲代表着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其艺术魅力超越了时空,它是全世界的财富,堪称不朽和永恒。教学中,引领学生层层递进,深入其中,感受其伟大。

第九交响曲的四个乐章

1.第一乐章。速度均匀,庄重严谨,气势宏大;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始而低沉,随之有力,最后排山倒海,它向听众表达了斗争的艰辛,过程的曲折。

2.第二乐章。活泼快板起调,一反传统,d小调,3/4拍,诙谐曲式庞大新奇,主题鲜明,节奏明朗,动力十足,昭示光明在前、阴云难在、阳光欲照,和谐而具有舞蹈性。

3.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变奏曲式,旋律和缓,静谧合和,安详柔美,思想奥博,哲理深邃,柏辽兹评价此乐章是“伟大的乐章”。

4.第四乐章。这是第九交响曲的核心所在,急板,D大调,4/4拍,为序奏加人声两部分组成,人声之前,乐曲备感折磨,饱受痛之蹂躏、苦之摧残,既有追忆,又复感慨,骇浪惊涛,动魂夺魄。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要让学生明了其价值和意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以便学习具有持久性。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学习钢琴的喜爱,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给他们增加表演和比赛的实践机会,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对音乐爱不释手,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其音乐素养。

篇5:钢琴文献在钢琴教学的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阐述了钢琴文献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着重论述钢琴文献如何更加合理有效的应用于钢琴教学中去,这是目前高校钢琴教师共同面临的挑战,对于培养21世纪的钢琴文化人才意义深远。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以一代名师周广仁先生为代表的钢琴表演与教育家们学成之后积极投身于钢琴教育事业,他们默默付出,悉心培养,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钢琴人才,在世界的钢琴舞台上不断散发光彩。在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中,一段时间以来较注重钢琴课程的技术技能训练。近十年来,随着音乐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进,逐渐增设了《钢琴教学法》《中外钢琴作品赏析》《钢琴艺术史》等与钢琴相关的提升学生钢琴音乐文化素养的拓展性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得我们的钢琴教师不得不去思考和开始研究钢琴文献这一领域,由于它涵盖了所有关于钢琴作品本体以及表演、美学、版本等诸多问题,并且对钢琴单人课教学和拓展性钢琴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和依据性意义。

一、钢琴文献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基于“文献”一词的定义: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钢琴文献作为一门学科还未真正进入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中,由于我国钢琴的普及和发展相较于欧美国家时间较短,还未真正认识到钢琴文献研究的重要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培养出来的学生钢琴音乐知识欠缺,整体音乐素养堪忧,自主学习实践,积极主动查阅学科文献资料的能力严重不足,而对于钢琴文献的研究不仅是钢琴教师的责任所在。教师在搜集、整理、分类和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整合,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在课堂讲授并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钢琴的热情和动力。同时,大学生应该建立一种学科研究意识,课后查阅相关学科文献资料也应该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一学期只练习几首作品应付考试,对于钢琴艺术发展的整体脉络没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对不同时代、风格、作曲家的作品一概不知。这并不符合我们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通过钢琴教师带领学生建立起钢琴文献的研究意识,才能真正拓展学生的钢琴艺术文化视野和眼界,活跃他们的艺术思维,提升整体的音乐文化素养,并且在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一种勇于探索和大胆尝试的精神和信念。

二、钢琴文献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一)钢琴文献的搜集、整理、分类及选择是一项庞大而有意义的工作

随着信息网络多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获得文字、音频、视频等文献资料的渠道多元而且快捷。除了传统纸质的乐谱以及于钢琴作品、作曲家、演奏家有关的访谈传记和资料分析,还可利用磁带、唱片、CD、LD、DVD、VCD、MD、MP3等音频与视频多种技术手段,更加真实的感受和聆听演奏家们精彩绝伦的现场表演,清晰看到弹奏时手的不同表现姿态和微妙的手指动作,完全能够感同身受,享受其中。把搜集到的钢琴文献资料需要按照不同时代、风格、作曲家、演奏家做一分类和整理,以便于教师在讲到某一作品时能够提前备课,把与这首作品的相关的文献资料串联起来讲解,就是一堂丰富而生动的融文字、音频、视频具有全方位知识性的钢琴教学展示。另外,钢琴研究者还需要在浩瀚繁杂的钢琴作品当中选择具有时代特征和充分表现作曲家创作特点和意图的经典作品,作为学生的练习作业和视听赏析曲目。这就要求钢琴教师和研究者弹奏和积累大量的钢琴文献资料,有着多年的舞台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于各类乐谱和作品的识别有着客观而独到的见解。

(二)对于乐谱版本的正确应用

西方钢琴艺术发展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从最早以手写记谱的方式发展到现在各种不同版本的印刷出版,无论是作曲家本人的潦草手稿还是演奏家依赖个人喜好和当时的演奏方法及记谱规则修改原谱。应该说,乐谱版本的使用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是否符合时代风格特征,是否尊重作曲家本人的创作意图,是否表现出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因此,乐谱研究者应该尽量找到作曲家最原始的乐谱以及相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随着钢琴这一乐器的演变和发展,不仅仅推动着钢琴演奏技术的快速前进,也赋予了音乐丰富的表现力,而原始乐谱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演奏者和研究者也具有一定的干扰性。例如,巴洛克时期的乐谱版本有关于装饰音、触键、句法、速度、表情术语、踏板等在不同版本之间有着不同的标记和弹法,也因此而备受争议。笔者认为,选择版本应遵循符合作品所处的时代风格特征,能够体现出作曲家的精神追求的原则,更重要的是获取乐谱背后深奥的思想内涵。在面对教学使用的版本尽量选用作者的原版乐谱,至于后人对作品的一些修订可以作为参考和借鉴,这就要求研究者仔细比较研究,找到其中的不同,发掘其中的美,深入探寻作品的正确表达。

(三)与钢琴相关的文献资料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是相通的,根据这一论断,在钢琴教学中与钢琴相关的一切艺术形式与门类都应成为钢琴拓展课程和单人课教学的一部分,尤其到了大学阶段,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走向成熟,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情感情绪日益丰富,具有一定的.辨别和批判性,而且具有相对主义的爱情观,对自身审美情趣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学习钢琴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练习技巧,而是为他们创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开阔艺术视野,提升艺术素质和修养,培养审美情趣,具有艺术眼光和艺术鉴赏力。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渗透与钢琴作品相关的如摄影、绘画、舞蹈、文学、电影等经典作品的鉴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艺术熏陶和感受。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一定有共性,学生可以从多种艺术形式中捕捉到艺术的精髓和风格特征。例如,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达到的同样效果,他从诗歌和绘画中获得创作的灵感,表现的都不是真是的,活生生的事物,而是一种感觉,一种瞬间的印象,一种意境的美,并且带有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在讲到德彪西的钢琴音乐作品时,还可以从艺术美学的角度来对比中国国画和书法当中的意境美,中西融汇,相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探索的求知欲,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感悟,获取理解和演奏的灵感。这就要求我们的钢琴教师注重平时日积月累的学习和积累,注意整合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到钢琴教学中,大量浏览和投入演奏实践,使自身获得更多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在讲课过程中才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也让自己充满热情和自信,力求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与音像视听资料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钢琴教学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钢琴相关的音像视听资料应用于钢琴教学中,尤其在《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法》《中外钢琴作品赏析》等钢琴拓展课程当中应用,会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全方位直观的感受和聆听,教师需要提前整合资料,在讲授某一首作品时,可以把相关的背景知识,演奏影像呈现给学生,更能激发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同一作品不同演奏家的演奏诠释,逐渐形成正确的弹奏理念,把握准确的风格特征,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通过大量浏览和视听,结合教师的讲解以及深入引导,学生能够欣赏到更多经典的作品,系统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乐器发展以及演奏方法的演变过程,从世界著名演奏家的精彩演奏中获取能量和学习的动力。

三、结语

随着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日益发展,钢琴文献资料的研究与应用必将推进钢琴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作为钢琴教师的我们除了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以外,应树立学科研究意识,真正投入到钢琴文献的学科研究中,并逐步深入到钢琴教学的课程中去。真正的钢琴学科研究还是要从高校做起,因为高校有最优越的学术环境,最前沿的研究理念和最优秀的师资配备,相信我国钢琴教育事业一定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效刚.钢琴文献学浅议[J].钢琴艺术,,(02).

[2]叶茵.小仪开设钢琴文献课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08).

[3]张薇.浅谈钢琴音乐文献版本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04).76

篇6:高效钢琴教学

一开设钢琴理论课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历来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钢琴课来说,培养学生掌握实用的钢琴技能技巧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只注重培养键盘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传授传统单一技能,而忽视了音乐基本素质的提高,那将有悖于我们的初衷。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人才。如何让高等职业院校钢琴教学从传统单一技能训练转向更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实验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调整相应的教学结构,探索新的钢琴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是对我国高职学生乃至全社会艺术教育有效的、迫切的、必要的补缺式教育。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课又是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程和技巧课,在教学整体安排上占有重要地位。高等职业院校钢琴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基础和灵魂,学生掌握好弹奏钢琴的基本技能技巧对于以后胜任工作岗位尤为重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钢琴教学结构的改革绝非单纯的上课形式的变化,钢琴教学法理论课应该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习课程,学生在学习钢琴实际演奏技能的同时,也要对高等职业院校钢琴教学法系统理论知识进行学习。高等职业院校钢琴理论课程的设置是现代音乐教育在思想上、方法上的一个突破,使学生钢琴演奏技能与音乐综合能力全面提高。

二开设钢琴理论课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钢琴必修课的目标不是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家,而是把钢琴作为其他专业课程学习和日后教学工作的必要教学手段和重要辅助工具。钢琴理论课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钢琴基础课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更为合理,对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也更为有利。从高职院校钢琴课教学目标出发,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过程中对钢琴技巧和钢琴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开设钢琴理论课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在钢琴技巧课上能学到钢琴技巧的实际操作,而且可以在理论课上学到如何教学的理论知识,使教与学、知与行互为补充,互为完善,为毕业后完满胜任工作奠定理论方面与技巧方面的基础。钢琴理论课改变了钢琴技巧课纯技术操作的枯燥形式,而运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形式,再加上妙趣横生的音乐故事以及波澜壮阔的钢琴音乐篇章,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高职院校学生进校时虽然大多对钢琴知之甚少,但是对钢琴的学习却有着极大的兴趣,然而面对钢琴抽象的触键感觉、不同的技巧手法以及浩繁的作品文献,仅在钢琴技巧课上解决这些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久而久之学生学习钢琴很容易失去自我把握的准确性,失去认识对实践的正确指导,逐渐产生对钢琴既喜欢又害怕的心理。通过开设钢琴理论课,将有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不仅找到了学习钢琴的方法,而且还能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同时也能用实践验证理论。因此,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出发,开设钢琴理论课是可行的。

三高职院校开设钢琴理论课的具体实施办法

1.学习钢琴技能与舞台表演

高职院校钢琴学生在入校时存在着两个普遍的突出的问题:一是弹奏水平参差不齐,程度差别大;二是弹奏方法不规范,从而导致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最基础的演奏技能开始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讲解和实际弹奏的训练,如怎样触键等,加强最基础的入门动作训练,才能为以后学生规范的弹奏打好基础。重视基本功的规范性教育要贯穿于整个钢琴教学法课程的始终,并随着课程的不断推进,逐步深化学生对钢琴弹奏基本技巧的理性和感性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钢琴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基础钢琴的学习,还强调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艺术实践训练,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琴法技能以及相对应的理论知识,必须通过艺术实践才能达到感性与理论的统一。可以适当运用一些如表演、技能竞赛、艺术演出、实习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相互观摩中学习,在艺术展示中进步。

2.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材和教学内容需进行一定的选择和科学地运用。教师应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做出相应的教材选择,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量身定制更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教学双方都能更加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教材选择讲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材选择应以《高等职业院校钢琴教程》为主,辅以其他各类教材。初级学生在学习练习曲时,通常选用如车尔尼系列、《哈农钢琴练指法》等,而中级程度的学生,除了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外,还应注重选择风格多样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进一步扩大知识面;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广泛接触学习更多的作品,并且通过实际的学习体验提高其理解处理作品的能力。

钢琴课在教学内容上除了通常的钢琴基础及技能的学习之外,还应适当增加一些视奏、即兴演奏、即兴伴奏等学习内容。教学中,在注重提高弹奏技术的同时,应适当增加合作性曲目,使学生迅速熟悉键盘,并尽快掌握24个大小调及各类伴奏音型特点,逐步发展编配伴奏等实用技术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基础键盘技术水平和实用伴奏教学能力。3.学习和认识钢琴的构造与发展史

在理论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从钢琴的起源发展开始讲解——钢琴虽然诞生在意大利,却是在德奥和英国得以发展和成长,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多次改良,随着时代变迁,声音尖锐古板、缺乏生机的拨弦古钢琴被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所代替,到18世纪后期,钢琴的魅力全面展现,进入19世纪,钢琴更是登上“乐器之王”的宝座……可让学生了解钢琴这种乐器本身的构造、特性及其发展过程,然后再介绍每个时期、每种风格流派的钢琴作品所具备的时代特征。通过对钢琴发声原理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开始就重视培养听力,而对钢琴发展史的了解可以培养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介绍与钢琴音乐相关的一系列钢琴音乐史知识,从音乐史的角度分析具体作品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这个时代的钢琴演奏风格是钢琴集体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此阶段教学内容应辅以大量的图文资料和示范活动,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4.加强识谱能力训练

在了解钢琴这一乐器的发展和发声特性以后,还应该利用钢琴理论课对识谱这一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不同范例的乐谱进行由浅入深地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标注是作曲家对作品的最佳解释,从而更准确深入地读懂这些符号和标记。具体操作时可从最初的识谱的基本要素开始,例如音准、节奏、指法等等,这些内容往往都是在谱面上有明确标记,在识谱时一定要忠实于作曲家的原始意图。但有时候在谱面上我们无法一眼看出这个音要用断奏、连奏还是跳奏,这时就必须通过承上启下或者是对作品及作曲家风格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做到准确演奏。识谱能力的提高还包括读懂乐谱中力度标记、速度标记、音乐表情术语、装饰音、踏板讲解和运用等,只有让学生全面、正确、深入的识谱,才能更准确的领会作品内容,达到学习作品的目的,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钢琴弹奏素养。

5.学习一定的钢琴教学教法

在钢琴理论课教学中每学期都应安排适量的教学实习实践课,并让学生掌握一些钢琴的教学教法,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锻炼,让学生们在其相互教学过程中掌握钢琴教学方法和培养实际教学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现代音乐教育工作需求。

钢琴演奏基本技能是贯穿钢琴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主线,而钢琴教学法理论课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作品,积累更多钢琴教学实战经验的最有效手段,也是教学工作获得更大成果的有力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应该说钢琴理论课教学不是某种单一的技能课程,而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课程,要求教师具有多学科的理化知识,具有极强的示范演奏能力、良好的心态以及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能力。目前钢琴理论课教学还没有一部完整、系统的教材来指导教学,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还需更多的高职钢琴教育者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宁文燕等.论职业化、普及型高职钢琴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2]雍敦全.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体系架构[J].音乐探索,2001(2)

[3]赵晓声.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4]招翠馨.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9(2)

[5]沈恒.“钢琴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钢琴艺术,2004(7)

[6]秦华.对高职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改革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篇7:高效钢琴教学

双钢琴教学形式能够从多角度让演奏者来认识作曲家,通过合作的两人来一同诠释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音乐性。双钢琴演奏技能使钢琴教学形式多样化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四手联弹、独奏等其他形式所无法具备的。

一、双钢琴演奏的起源及发展

双钢琴属于钢琴二重奏的其中一种演奏形式,是钢琴演奏的重要表演形式之一。较早出现了四手联弹演奏这种形式,主要指由两位演奏家在同一架钢琴上合作演奏作品,期初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之后著名作曲家海顿就借此形式创作出《师与生》,作品着重强调将教师与学生分别演奏不同难易程度的声部,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双钢琴演奏起源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主要体现为双方演奏者齐心努力,共同来诠释一部钢琴作品,巧妙的演奏出作品的整体结构和音乐风格,较独奏形式相比,更加突出声部及和声多层次、乐队效果般的音响,使原本较单一的钢琴艺术富裕更加丰富的表现力。两个人要一同探讨音乐内涵,但由于演奏者双方演奏能力、演奏习惯等不可能完全一致,加之双钢琴的舞台摆放位置为对置型,这样就要求两位演奏者统一节奏、规格及音乐内涵等,培养契合的演奏能力。双钢琴这种演奏形式流传于欧洲并得到发展,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作品一起大大丰富了钢琴艺术的发展。莫扎特则是双钢琴辉煌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随后得到许多作曲家的认可。代表作有舒曼的《行板与变奏》,米约的双钢琴组曲《胆小鬼》,拉赫玛尼诺夫的《C大调组曲第二号》等。

二、双钢琴演奏技能的教学概括

双钢琴的演奏训练对钢琴独奏者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当前在我国高等专业音乐院校中开设双钢琴课程的只有少数,在国内的钢琴教学中双钢琴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双钢琴演奏是钢琴合作的艺术,在表现色彩丰富的和声与线条交错的复调给创作者带来无限的灵感和表现欲望。

1.中国的双钢琴创作与音乐活动起步较晚,应在在教学形式上多样化使钢琴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对音乐形式和演奏特点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建议把双钢琴演奏课程列入国内钢琴教学中。音乐的表达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重视双钢琴在教学、演奏上的作用,培养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音乐家。双钢琴演奏与教学改善了培养模式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的缺点。

2.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国最早出现双钢琴创作和专业演奏的时期,开始注重更全面的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双钢琴教材凌乱与乐谱和资料的缺乏,急需寻找可行的教学发展之路。利用众多的文献及丰富钢琴教学的内容。得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双钢琴的概念,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根据双钢琴发展的历史与特点、性质,为双钢琴的演奏改编作品。从双钢琴合作的艺术、技术两方面演奏实践的感受,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扩展。从演奏合作的各个层面来分析双钢琴,丰富教学资料和内容。

3.21世纪初期是中国双钢琴音乐创作的发展期,基于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的特点,在钢琴音乐发展中慢慢扎根并普及。双钢琴的创作、演奏、比赛在这一时期得到倡导,表现委婉如歌的旋律与音乐的多元化发展。作品创作题材同国外一样一般来源于现有的音乐作品改编的双钢琴作品,例如法国作曲家托马斯克里奎隆为两架键盘改编的法国歌曲《不可比拟的美丽》,这是最早的双钢琴作品。双钢琴这一新颖的曲风和演奏形式逐渐受到更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向多样化发展。

4.双钢琴的两位演奏者各自都有较强的演奏水平和技术能力,为达到艺术观念和审美方向基本一致需要较完备的教学体系。注重培养有合作能力的、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钢琴演奏家,使双钢琴演奏的效果更精彩。但两人的学琴历史和钢琴基础都各不相同,因此需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对技术能力方面与音乐作品的理解、表现方式等方面,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多元化。演奏者双方在艺术观念和审美方向要保持基本一致,对作曲家进入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钢琴教学中的双钢琴演奏技能探究

在西方,双钢琴这一艺术表演形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音乐学院对培养合作能力的认知要比国内的音乐学院超前。几乎所有知名的音乐院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其教学思路就是要不断的提高自我表现力和想象力。但我国双钢琴的演奏与教学虽已有了一些发展,但受场地、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以及整个资源的投入等条件的制约,还属于较新的音乐课题。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国内已经在钢琴专业中加入了包含着双钢琴课程的室内乐。双钢琴演奏与教学引起了比较广泛的重视,改善了培养模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的缺点。通过对钢琴教学中的双钢琴演奏技能探究,丰富教学内容并提高演奏者的水平。

1.钢琴演奏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如手指颗粒性、节奏、音乐风格的把握等。双钢琴与独奏相比,需再次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根据每个人对作品音乐的理解加上两位演奏者相互沟通,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表演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具有很大帮助。其轻松表现出从一个层次向复杂的多层次的前进衔接与转化,深入地和富于表达地把乐曲的思想性和艺术内容传达给听者。演出时相互不会干扰并且演奏更加流畅,和声更加丰富,把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作为一个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介绍给听者。

2.19世纪70年代至今钢琴二重奏已登上了音乐会的大雅之堂,钢琴教育也开始注重专业的理论性研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双钢琴由于是两架钢琴共同演奏,声部必然得到了大大地扩展,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学习、认知音乐。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每个演奏者高度的配合技巧等众多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使得技术和艺术上得到统一,展现双钢琴的魅力。钢琴艺术家必须具备多样的钢琴演奏手法,使双钢琴演奏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对钢琴教学的形式上进行拓展,着力培养学生多声部思维能力、多声部的平衡能力及和声的听辨与分析能力。

3.双钢琴课程在钢琴专业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这种表现形式已与钢琴独奏、协奏并肩出现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对演奏艺术采取一种创造性的态度,在演奏中两架钢琴充分发挥各自的声部及特点。致力于演奏的表情与深刻分析乐曲的结构并领会风格,努力寻求类似乐队气势磅礴的音响效果。培养宽宏的艺术胸怀和鉴别作品内容与风格特征的能力,开拓对双钢琴表演艺术形式的新视野。技术与艺术目的的有机结合,对双钢琴音乐探索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形成重叠的音响效果,避免追求华而不实的技巧、获取辉煌而庸俗的效果。

4.双钢琴音乐文化与西方的交流加强受到了音乐家、教育家的关注,着重为钢琴专业学生增加了双钢琴等课程。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钢琴协奏、四手联弹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一些演奏的难点,需注重演奏技术和艺术的全面培养。两架钢琴既可以表现同一层次的纯粹与辉煌,增加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可以表现复杂而丰富的多层次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双钢琴与四手联弹相比,演奏双方各自控制所有的音区,可以用演奏者富于表达地演奏艺术把乐曲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传递给听者。

四、钢琴教学中的双钢琴演奏技能未来展望

双钢琴犹如一个被压缩了的庞大的交响乐队,有着自己较完备的教学体系。演奏者需要对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和不同音色做以具体的分析、了解,进行音乐理解力的启发和对音乐的音乐形象的探索。与钢琴独奏相比,双钢琴可将键盘音乐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种对长期机械训练的否定、对弹琴艺术的熟练与心智的活动。其极大的丰富音乐的层次感,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需心互协作,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对作品的演奏,使教学形式得到拓展。

1.双钢琴演奏是通过两位演奏者之间配合的完美来达到演奏的统一性,多数的双钢琴演奏者都是同时进行双钢琴演奏与钢琴独奏的演奏者,钢琴演奏者主要追求自己技术能力的展示和对音乐的表现,着力追求演奏技术上的突破。考查重点不应该放在两人各自的技术技巧上,需达到一专多能的效果。两位演奏者要主动与对方在音色和语气等方面寻求统一,通过音乐理解力的启发和对音乐的音乐形象的探索培养宽宏的艺术胸怀和鉴别作品内容与风格特征的能力。

2.双钢琴演奏应更加强调演奏者对技术能力的控制,使教学内容比较全面丰富与国际上接轨。在双钢琴的演奏中避免双方的理念存在较大差异,从多角度、多方面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演奏人才。避免教学形式上比较单一的局面,使音乐层次和音响效果更加丰富。培养学生与他人良好的合作能力是成功创造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在对双钢琴作品的演绎中除了运用独奏乐曲的技巧外,加大对双钢琴课程有着足够的重视程度。训练学生的合奏能力入手逐渐培养学生音乐思维能力与习惯,强调技术和艺术的相互统一,并驾齐驱达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性格、秉性的磨合的过程也是双钢琴演奏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与有较好的技术控制能力。演奏艺术是以熟练的技巧为基础,使音乐色彩五彩斑斓并展现音乐的魅力。双钢琴的课程设置应早一些介入到钢琴教学中来,才有可能通过两架钢琴的合作恰如其分的表现音乐。对演奏艺术采取一种创造性的态度,取得如交响乐一般的辉煌效果。对钢琴教学的形式上进行拓展,培养学生多声部思维能力、多声部的平衡能力及和声的听辨与分析能力。忠实地、情感地表达乐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内容,强调学生参与及达到培养和锻炼学生整体协调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目的。着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风格、音响、节奏等方面要形成一种共性。

参考文献:

篇8:高效钢琴教学

(一)成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成人相对于儿童来说,在心理和生理发育上已经趋于成熟,骨骼、肌肉等也发育完善、基本定型,思维发育成熟。从生理上讲,成人的肩、臂和手都比较有力量,弹琴时手指不会软绵绵的,弹出的声音也不会觉得很弱。但是,在学习中成人会出现肩部高耸、手腕僵硬、灵活性差及手臂的力量往往不能完全放到指尖上等问题,由于手指支撑不容易做好,会使弹奏时速度受到限制。从心理上讲,成人年龄普遍在20到50、60岁之间,相对儿童来说经验丰富,能够很快理解教师所讲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表达。

(二)成人的学习特点

成人学习钢琴的目的十分明确。他们有坚强的毅力,有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并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人学习钢琴的特点是理解能力强,但是学习起来较慢。大多数成人学琴者手指比较僵硬,有的曾经接触过钢琴,有的从来没有接触过,基础不一样,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成人学生知识面比较广,理解力比较强。

成人学琴者社会经验丰富、知识面比较广,对音乐的理解力比较强,他们多是在理性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学习钢琴。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受过严格系统的训练,在弹奏时常常出现节奏不均匀,速度不统一的问题。

2. 成人的学习热情很高,有意注意时间较长,可以根据需要克服困难。

人类的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二者之间以是否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进行划分,有意注意的发展通常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于成人钢琴学习者的注意主要是有意注意,而引起有意注意原因包括:(1)成人对钢琴活动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2)成人对钢琴兴趣的依从性。从成人学习钢琴的特点不难发现他们目的十分明确,“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越能引起和维持。”当学琴时遇到困难,成人会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学习钢琴的任务上,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习特点

(一)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

儿童正处于发育期间,他们手部的骨骼发育是逐步完善的。儿童生理的发展顺序是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学习滞后于大肌肉动作的学习。儿童学习钢琴这一动作技能是一种“自动的、迅速的、正确的、柔和的动作,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动作,而是一连串的上百个肌肉与神经的协调的动作。”因此可以看出,由于儿童手部小肌肉发育相对迟缓,在学习钢琴时,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进行指导,要避免不恰当地练习导致手部的伤害。另外,儿童相对成人的手指较柔软、灵活,但是不足之处是手型容易变形,需要教师经常提醒,还要经常考虑布置手型的练习作品。

(二)儿童的学习特点

儿童相对成人来说,学琴的目的虽然也十分明确,但是学习目的及动机多是家长的外在力量影响的,内部真正的学琴需要并不十分明显。由于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儿童理解能力较差,克服困难的信心相对不足,注意力集中也相对成人较短;但是儿童尚未发育成熟、各方面没有定型,他们的可塑性极强,只要教师能抓住该特点,进行科学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正确地弹奏方法,将会对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成人和儿童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对于钢琴学习的影响及所产生的异同点

(一)成人和儿童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的相同点

1. 成人和儿童通过钢琴的学习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钢琴这个被人们称作“王子”的乐器更是具有净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的力量。钢琴的学习强调主体的参与性,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是通过弹奏钢琴而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钢琴演奏中,成人和儿童能够对弹奏的曲目做出相应的评价,比如喜欢或不喜欢,为什么等等,因此,成人和儿童都可以从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2. 在钢琴的学习中成人和儿童遇到困难时都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帮助

学习钢琴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活动,需要人体多个部位的运动。在钢琴学习到一定阶段时,成人和儿童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论是手型的问题,还是对作品的理解问题),这些问题不时地困扰着学习者。遇到问题时,学习者都会有挫折感,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甚至产生厌学、辍学的情况。在这个时候教师如果能适当的给予鼓励,可能会使想要放弃学琴者继续努力学习下去。激励有时可以起到比斥责、讽刺更突出的效用。因为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扬,尤其是教师的称赞。教师适时的称赞和鼓励,能够增强他们学琴的信心;可以促使学习者自觉地改掉坏毛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成人和儿童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的不同点

1. 成人与儿童学习动机不同

心理学中“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良好的动机会产生良好的活动效果。外在的动机是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内在的动机是由个人内在的需要而引起的动机。

就成人与儿童学钢琴的目的来说,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儿童学琴是希望掌握一技之长为升学提供保障,或者是为将来从事钢琴专业打下基础。而成年人学习钢琴是希望充实自己,实现儿时的梦想,达到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的目的。由此不难看出,成人学习钢琴和儿童学习钢琴的动机有很大的不同。成人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目的十分明确,主要是内在动机。由于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他们的内在动机相对成人较少,“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人的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活动的推动力量”,大多数儿童是在家长的压力下学琴,尽管有些儿童也很喜欢钢琴,但是相对成人学习者,他们缺乏明确的学琴目标和愿望,缺乏动力。

2. 成人钢琴与儿童钢琴教学方法上的不同

由于成人与儿童学琴者的动机不同,教师应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在成人钢琴教学中,学习应该循序渐进、不易过快。由于成年人的记忆能力和手指的灵活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给钢琴的学习带来了很大困难,眼、脑、手、心的不协调,都会影响弹琴的效果,因此,教学进度不宜太快,布置的作业不应太多。

(2)对于儿童来讲,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布置一些同等难度的作品来巩固学到的知识,从而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此外通过布置一些难度稍浅的作品,有助于增强儿童学琴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不宜急于赶进度,只有在这个时期打好基础,才能为儿童更深入一步地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成人钢琴与儿童钢琴教学教材的选择不同

钢琴教材的选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由于成人与儿童在生理、心理及学习钢琴的特点方面的不同,所以在选择钢琴教材上也是不同的。

(1) 成年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根据成年人的需求和特点, 选择教材时应以人们所熟悉的中外名曲和具有实用性的教材为主。如《成年人应用钢琴教程》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共同课教研室李菊江、黄佩莹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 《钢琴基本教程》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 韩林申、李晓平、徐非、周荷君编.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哈农练指法》和《车尔尼599》效果更佳。

2)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在选择教材时要注意趣味性,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最好能选择彩色图书,增强吸引力。如《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 (1一5册) 、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 (第一册) 、拜厄的《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599》、《车尔尼849》、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第二册及《小奏鸣曲集》等教材。

当然,学习钢琴还有其他很多影响因素,成人与成人之间、儿童与儿童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教师应采取适合的钢琴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取得好的钢琴教育成果,造就优秀的钢琴人材。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 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 从5岁左右的儿童到50、60岁的老人不等, 由于学琴者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 使得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学习钢琴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就成人与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异同进行探讨, 以期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钢琴教育,成人,儿童

参考文献

[1].张应辉.儿童钢琴教学现状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2].卢蕾.论儿童学习钢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4.

[3].周洲.从儿童钢琴教学的需求——谈儿童钢琴教材 (一) .小演奏家.2006.10

[4].韦承甫.钢琴教学中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广西教育.2006.10

[5].苑韵、毕雪梅.浅谈成人钢琴教育.教育与职业.2007.3

上一篇:迎接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永远的感动》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