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2024-04-11

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精选7篇)

篇1: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绕河村引入旅游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以“政府引导、企业 动、村级组织发动、农民主体参与”为原则,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因地制宜,通过引入旅游企业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农村的产业层次和水平,促进农业多种功能的实现、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农民增收。为全镇新农村建设起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建设示点

以洛邦镇绕河村作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示范点

三、建设时间 2008――2010年

四、建设依据

洛邦镇绕河村距镇政府10公里、市区19公里,全村共有农户712户,人口2624人,人均纯收入924元,是一个交通不便、农民经济收入较低的少数民族村寨,该村是我省唯一的一个绕家族民族村。有着自己的民族语言,自然条件优越,民族风情浓郁,是理想的旅游胜 地。但由于该村基础设施落后,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部分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发展意识淡薄,仍存在“等、靠、要”思想,严重制约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乡村旅游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紧密的联系――新农村的“新”主要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五个方面上,而这些方面都和乡村旅游关系密切,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能够极大地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又能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和互动,能够形成新农村建设一种重要而且行之有效的模式,即以旅游产业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绕河村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条件,只有将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引入旅游企业,其管理人员与村委基层干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即形成:企业+村委干部+农户模式,利用企业的市场优势、管理优势,对绕河村旅游的宣传、管理进行管理指导,不断推进绕河村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户收入,有效转移本剩余劳动力,不断发展本村经济。

五、建设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强力扶持乡村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1、完善发展思路,科学编制规划,促进绕河村旅 游业的健康发展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最基础和最重的工作。镇党委政府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内容进行重点考虑。加强规划指导,合理布局产业。要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持续利用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绕河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政策是关键。我镇将进一步健全有利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将分散的村寨和庞大的市场有机衔接起来,提高旅游产业的系列化、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与引导,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依托新农村建设工作,优化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营造绕河村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极大促进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交通、通信、卫生和饮水等条件的改善,将使乡村旅游业的设施条件和自然环境大为改观。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改变农业生产总体面貌的同时,也转变了乡村旅游的理念,丰富着乡村旅游业的内容,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生活宽裕建设上:以特色种养殖业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进一步量化农民增收目标和增收计划。积极调动农户作 为经营主体参与到旅游接待服务中来,如农家家庭旅馆、餐馆、娱乐。政府在规划阶段对这些项目进行指导和示范规范、在运营阶段帮助协调、提供咨询指导并进行规范和管理。村容整洁建设:以村庄整治作为主要内容。着力抓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同时用好国家扶持性政策,做好民房改造,使村寨焕发新貌,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发挥农村后发经济优势。乡风文明建设:注重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举办多种类型的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能力,为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管理民主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重点,探索新农村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探索村民理事会制度,其职责主要是组织村级公益事业议事及实施、组织群众建设和群众意见反馈,使政府、村级组织与群众之间拱建桥梁,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顺利完成;二是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卫生保洁制度和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制度。

(二)引入旅游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提高旅游业的质量和水平

1、解决好民俗化的问题。民俗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一个乡村旅游中的传统人居环境。通过引入旅游企业,帮助乡村保持和还原乡村居民特有的朴素、纯 真、热情、好客的传统民俗。

2、解决好产业化的问题。产业化是指在乡村旅游中要构建旅游产业链。可充分利用绕河村大面积特色种养植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带动相关农副产品的销售,依托这些农副产品可形成旅游商品,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从而推动农副产品的加工与开发,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深度开发和加工的方向调整和发展。

3、加强培训,严格管理,不断提升乡村旅游产业水平。旅游企业可请专家指导农民学习接待礼仪、装修布置农居;请宾馆领班指导摆台、上菜、泡茶等;请厨师免费指导村民学习烹饪。利用各种机会在农村传授旅游基础知识,宣传旅游法规政策,扩大他们的视野加强对农民服务意识的培训,使农民能很快转变角色,为游客提供“热情、周到、体贴”的服务。

4、挖掘文化内涵,乡村旅游须注入文化理念和提升品味。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活力源泉。没有文化的内在支撑,再好的乡村旅游只会是昙花一现。要保持乡村旅游长期繁荣兴盛,就应该重点在做足文化文章上下功夫,不断深度挖掘绕河村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反映本土文化的东西,要赋予乡村旅游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满足旅游者对乡村文化的鉴赏、体验、学习需求,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和水平,选择多种渠道宣传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不断推陈出新,打造更多的文化产品,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灵魂与品位所在,对乡村自然、人文、民俗风情资源进行开发和包装,将多种民间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游客。着力打造以农耕文化、民间工艺、乡村民俗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经营聚集区,从单一休闲型向集文化、风景、娱乐等为一体的复合型转变,提升品味和档次,不断增强竞争力。

二00八年六月一日

篇2:现代农业建设与农业组织体系创新

1.1 农业经济组织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分工协作理论表明,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是一体化和社会化生产高度发展的重要表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分工,都是劳动者不同结合方式的体现。分工必然产生协作,不同的分工协作方式,带来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从而形成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1]。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只有创新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才能充分实现农业生产的分工与协作,使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各经济主体间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1.2 交易费用理论启示人们通过交易费用的权衡来进行组织和制度选择

市场交换和组织内部都存在着交易费用,市场主体会主动寻找交易费用最低的交易方式。不同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不同的交易模型,其交易费用将不一样。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单个农户,当在自身组织内无法用现代工业化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时,或者从市场上购买的交易费用很高时,必然会选择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以实现个体交易费用和社会交易费用最低[2]。

1.3 农村经济组织体系创新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制度创新

伴随农业现代化的实施,由于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竞争增强等因素的作用,农户经济组织形式变得非最有效率,农村经济组织体系创新正是这种新的经济机制和条件引发的制度创新。它是农民自发引起的创新,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3]。

2 农业组织创新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

2.1 农业组织创新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指以农业的市场化为背景,运用现代工业化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将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集中化、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实施全程标准化经营,从而达到建设专业化基地农业、标准化品牌农业、工厂化制成品农业的战略目标。简言之,农业现代化就是按照新型工业化原理组织农业生产[4]。工业化就是采取现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加强对生产流通过程的管理,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业现代化就要以现代经济组织方式及经营管理理念来管理农业的生产经营,加快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运用有效的组织形式把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组织起来,形成协调流畅的生产经营链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

2.2 农业组织创新是加速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技术商品生产和将农业技术商品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新品种或生产方法的研究开发、试验推广、生产应用和扩散等一系列的技术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单独的农民或者农户由于自身素质、资金筹集、规避风险的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很难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因此,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将农户组织起来并吸引其它社会组织的参与,让它们分别承担科技管理、科技生产、科技传播和科技应用等职能,形成彼此分工、相互联系、有机构成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才有可能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3 农业组织创新是化解农户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矛盾的重要措施

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本经营制度。但是,伴随着农户主导地位的突出,农民的社会化组织功能却大大退化,农村改革所设计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实际上只有农户家庭经营这个单层,集体经营的功能弱化或被忽视,为农户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埋下了隐患[5]。如,农户生产规模受限于自然人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家庭的规模,较低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分工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技术改良的社会风险决定了传统农业的生产规模较小;而现代农业经济是在高度的社会分工、专业化发展,完善的社会服务、社会保障、货币金融、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先进的生产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具有比传统农业大得多的生产规模。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农业生产日趋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过程,而分散农户作为“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分工协作能力差,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抗市场风险能力差,难以与社会化大生产、大市场进行对接[6]。因此,只有提高农户的组织化,才可按照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以及组织方式来农业的生产和经营。

3 现代农业建设中农业组织创新的路径选择

3.1 发展农业企业

农业企业是以“资产联合”为基础,按照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从事商品性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产品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经济组织。无论是进行农产品的企业化生产,或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还是把农产品的产后流通环节进行企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对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进行工业化经营,即以工业的思路来发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使农业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或半自给自足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方式向高度商品化的、面向市场的农业企业经营方式转变,使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向具有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投资意识、科技意识的农业企业家方向转变,从而解决当前农业生产过度分散化和非组织化的问题。

3.2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以农户“资产联合”加农户的“固定成员身份”为基础建立的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是组织体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种以土地公有为纽带、以村为范围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主的社区合作经营组织。具有生产服务、组织协调和资产积累等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的局限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在农业现代化中,我们要尽快改变大多数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处于萎缩或者瘫痪状态,恢复、建立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3.3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以其成员农户为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是一种与农民利益联系比较紧密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应大力推广。

(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指由农户、农业企业、农业服务或者相关经济组织自愿组成的,为种植、养殖、加工、销售、运输、储藏等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的县市区、乡镇、村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形式。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一般可围绕当地的某个农产品,为农户的生产经营无偿和低偿提供技术、信息、政策、法律咨询和经营管理策划;举办经济技术培训;制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规范;组织农资和农产品购销;依法参与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活动,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可以依法申请注册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创办为会员服务的经济实体。

3.4 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

农产品行业协会是以农户为基础建立的行业性组织,由涉农企事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为增进共同利益、维护合法权益,在自愿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组织,属于经济类社团法人。农产品行业协会以服务为宗旨,一般履行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职能,由于其可以跨地域、跨组织发展,可以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和水平上提高农民和农业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一家一户小生产和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与国内外大市场的有效对接,降低市场的风险和交易的成本,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效益。

4 加速农业组织创新的对策

4.1 按体系创新的要求促进农业经济组织协调发展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企业、农户、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专业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不同形式的组织都有各自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他们在现代农业建设的不同环节、不同分工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只有促进各种组织协调发展,以多种组织形式配置好农业资源,农业现代化才可以得以顺利推进。因此,在农业现代化组织创新的整体战略上,必须以现代农业建设为突破口,以农户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以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体制为核心,形成结构合理、主次明显、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市场化程度高的现代农业组织网络体系。

4.2 努力营造有利于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制度环境

由于农业属于弱质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经营规模小,单位成本比较大,农业经济组织自身难以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政治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问题,因此,要使各种农业经济组织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断演进,必须建立有利于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制度环境。一是要通过立法,解决不同经济组织形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属性、原则、权利、义务等基本问题,规范不同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正常轨道。二是要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进一步明晰土地的产权,促进土地的依法流转,以适应经济组织体系的创新。三是要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组织,重塑和强化农业投资机制,优化投融资环境,确保农业投融资持久、高效运行,同时构建新的农村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以解决农户投入资金和转让土地的后顾之忧。四是要为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保障不同经济组织形式的健康发展。

4.3 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组织的管理体制

鉴于有的地方政府在扶持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行政介入过多,扶持力度不大,导致其行为变异和功能扭曲的状况。因此,在农业现代化中,各地要根据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经济组织的行政管理体制。一是要整合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二是应根据不同经济组织的特点建立和落实扶持政策,提高扶持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减少扶持的随意性,让各类经济组织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主决策。三是要努力将属于有关行业管理职能转交行业协会、专业协会,政府则侧重宏观调控,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等,通过建立与行业协会、专业协会的制度性对话渠道,听取行业的意见和建议,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4 大力激发农户创新组织体系的动力和能力

目前农业经济组织的创新,都是建立在农户组织的基础上的。新农业经济组织的顺利建立和成功运作,需要激发农户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需要农户知识、经验和素质的保障。因此,要选取一些有发展潜力的农民进行培训,让其掌握农业科学技术,懂得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市场营销、WTO运行规则和国际市场竞争趋势等,使其提高组织意识和组织能力,成为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组织者;要大力宣传创新农业经济组织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要加强农户的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的教育。只有增强了农户的契约意识、诚信意识,农业经济组织的创新才可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23,85-111.

[2]池泽新,郭锦墉,陈昭玖,等制度经济学的逻辑与中国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61-65.

[3]皮国忠.我国农业经济组织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J].江淮论坛,2003(5):55-59.

[4]刘茂松.论我国农业转型期的农业工业化战略[J].求索,2005(12):1-5.

[5]杨劲.论农业经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J].学术研究,2004(8):58-61.

篇3: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一、深化道德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目的

思想政治工作是石油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主要任务是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和生活。

我们以深化员工道德诚信体系建设为重要抓手,提升员工教育效果,解决员工思想问题,进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机制上的创新。

(一)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紧密围绕企业发展实际和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增强针对性。员工道德诚信体系涵盖了员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员工在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和日常行为。

(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从过去的灌输说教式、被动式教育模式向互动式、自我教育、相互教育转变,才能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建立健全责任领导、协调运行、考核激励等各种保障机制,才能增强合力和实效性。

二、深化道德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我们深化员工道德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两项机制,有效解决了员工思想教育中的难点、焦点问题,将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搭建教育实践平台。一是加强素质教育,通过举办“讲文明树新风”漫画展、道德诚信书法摄影展、劳模事迹报告会、道德诚信大讲堂,增强员工对道德诚信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不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深化道德实践,持续开展青年成才岗位实践、选树道德诚信典型,以及志愿服务、金秋助学、矿区绿化环卫日、勤俭持家大家谈、美丽矿区我来建等活动,让员工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熏陶,形成了团结友爱、乐善好施、扶贫帮困、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三是开展文明行动,修订完善港狮矿区文明公约,培育践行新时期三厂共同价值观,教育引导员工群众热爱油田、忠诚企业。在网络、内刊上开设专题专栏,大力倡导员工动手拍摄身边的好人好事和凡人善举,捕捉美丽、记录感动、承载真情,传播文明道德,感受好人魅力。

(二)建立约束惩戒机制。一是建立诚信档案,将员工在采油厂、港狮矿区等企业内部受到的通报、处罚等信息资源,以及地方公安、检察院、法院、银行、计生等社会管理系统中的不良行為、信用记录,整合起来建立采油厂员工失德失信信息数据库;二是建立应用办法,制定出台了《失德失信行为管理应用办法》,将失德失信行为与员工评先、晋升、竞聘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挂钩,加大了员工失德失信行为的风险和成本,形成了“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局面;三是建立发布制度,通过设立失德失信行为查询平台、道德诚信红黑榜,定期召开发布会等渠道,及时通报员工在周期内发生的各种失德失信行为,有效形成了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浓厚氛围。

(三)建立表彰激励机制。一是创新评选方式,通过量化细化道德诚信模范的评选标准,采取个人申报、网络投票等方式,让员工在推荐评议道德诚信模范时当评委、唱主角。每年年底评选出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和孝老爱亲等方面的道德模范。

三、深化道德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要成果

两年来,我们深化员工道德诚信体系建设,拓展了员工教育内容,创新了员工教育方式,丰富了员工教育载体,提升了员工教育效果,在倡导善行义举、引领文明风尚、凝聚正能量、推进和谐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员工文明素养显著提升。通过宣传普及文明礼仪,倡导文明言行,培养文明习惯,员工群众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全体员工讲道德、讲诚信、讲文明的氛围日益浓厚,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各类精神文明先进典型竞相涌现,广大员工能够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在全厂形成了积极向善、崇尚道德、乐于践行的良好氛围,积聚了推动企业发展的正能量。

(二)员工自我约束得到加强。通过建立不良行为信息档案,定期曝光各种不文明行为,逐渐形成了员工家属对失德失信等行为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的自我管理机制,大家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塑形。目前,全厂员工家属基本杜绝了赌博酗酒、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邻里关系、人际关系更加稳定和谐,较好地实现了“人人和善、家庭和气、邻里和睦、矿区和谐”的目标。

(三)各项业绩指标圆满完成。风气正,则民心顺;民心顺,则政通人和。通过深化员工道德诚信体系建设,有效激发了全体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杜绝了假资料、假报表、假台账,以及不遵守安全规定、不遵守操作规程、不遵守劳动纪律等不诚信行为,始终保持着“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良好的工作作风,激发了饱满的热情和冲天的干劲,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促进了各单位圆满完成主要业绩指标。

(四)实现南部油区繁荣发展。在道德诚信体系建设实践中,我们加强员工家属日常行为约束,评选精神文明家庭,有力促进了南部油区各单位的队伍管理。

篇4: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1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管理活动的目标就是追求效益, 在知识经济时代, 科技管理的最大目标应该是追求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 科技管理工作体系创新就是根据科技活动的特点, 通过对科技活动自身的规律及其外界环境与条件的发展变化的不断认识, 通过对科技管理体系的完善和重构, 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和促进科技活动发展的过程[1]。高校科技管理的创新要符合国家创新系统的需要, 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这既是实施科教兴国大业的重要举措, 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动力和资本[2]。

2 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然而, 由于高校本身基础和条件的差异性、认识的不统一性、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科技工作本身的艰巨性, 致使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 优势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使高校科技工作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影响了我国高校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2.1 科技管理模式陈旧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还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科技管理模式。传统的科研管理指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 对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人、财、物的一种规范, 寻求一种内部的良好秩序, 实现科研的效率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行政的强制性。这种管理模式, 已经严重不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的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校科研的发展。因此, 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应由传统模式向创新型模式转变。

2.2 科研成果与地方经济联系不够紧密

高校中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 由于科研目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科研成果缺乏中试环节, 高校科技成果缺乏面向经济、社会的有效体系和运行机制, 科技成果转移不力, 科技市场发育不成熟, 造成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不力, 浪费严重, 贡献率不高。

2.3 高校人才流动速度加快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过去的“精英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 教师要承担过去几倍的教学任务, 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专职科研工作人才偏少, 由于受条件限制, 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留不住精英人才。同时受传统影响, 论资排辈想象较为普遍, 科技创新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 缺乏科研水平、学术声望的积累, 很难独立申请或承担科研项目, 影响了创新性科技成果及高水平成果的产生。此时如果高校不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他们将很难在科研活动中取得突破, 必然会选择其他更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单位。

2.4 科研缺乏学科交叉合作

传统学科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 再想在原有方向上取得重大突破已变得极为困难。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学科门类的不断增多, 学科分支越来越细, 不同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也越来越多, 出现了各学科间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的发展趋势, 新的成果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之间的交叉及新兴学科上, 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国计民生中的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 常常涉及多个学科门类[3]。

3 创新高校科研工作体系, 促进科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3.1 加强高校科技管理队伍建设专业化建设, 组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队伍

作为高校科研管理职能部门, 应该重点研究学校的科技布局、科学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策略, 科技成果转化等重要问题。

科研管理中的管理意识包括:一是科研管理本质上的管理, 而不仅仅是事务性的服务工作。服务只能算作是管理的职能之一, 良好的服务意识, 是科研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一个体现, 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的敬业精神和服务质量, 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

二是“政策意识”, 深入调查研究, 提高政策水平, 敢于挖掘、触及和研究高校在科研管理方面的深层次问题。科技管理的主体应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的管理型人才, 不仅熟知业务, 更善于协调管理。科技管理应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政策贯彻、计划落实、组织策划、运作协调、信息咨询、成果评价、合作搭桥、产权保护等主动性工作上来。只有科学的决策和科学的管理, 才能最有效利用校内外蕴藏的有限科技资源来实现学校科技管理预期的有限目标。

三是“理论意识”, 在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中要善于总结, 及时将直接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 加强管理理论学习, 提高管理手段。要勤于思考, 善于利用现代化管理工具、手段做好管理及服务工作。

3.2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加强产学研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去认识, 要努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4]。

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 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当前高校先进的科研设备及良好的科研场所为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通过与企业建立相应专职或兼职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 从而探索市场的投融资机制。这样不仅提高了高校参与技术创新和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同时也拓宽了高校自身发展的资源渠道。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3.3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建立科研人才培养机制[5]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 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完善科技基础服务平台, 整合、重组、优化现有科技资源, 建立大型仪器等公共服务平台, 优化调控新增科技资源, 以满足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给高校发挥和巩固人才优势带来了新的挑战。科研最终要靠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才会有所发展, 因此科技创新, 必须培养创新的科研人才。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人才竞争机制, 建立一支稳定和精干的科技创新队伍, 鼓励他们全身心投入科技创新工作, 为高校科技持续发展作贡献。

3.4 发挥跨学科的发展优势, 加强学科间交叉合作

高校拥有跨学科的发展优势及科研条件。跨学科的交叉、渗透, 更易激发科学家的思想火花, 产生创新的理论。作为学校层面的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定期提供各学科间相互交流的平台或机制, 营造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学术交流空间。

科研管理作为科研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高校科研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还有许多领域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广大科研管理工作者, 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运用现代管理手段, 为加快高校科研发展速度, 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体系创新的意义, 分析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创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体系, 促进科技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严会超, 黄江康, 吕建秋.试论高校科技管理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 2005 (6) :108.

[2]谷珍丽.加强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的策略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 (7) :183-185.

[3]刘敏.高校科研管理质量的探索[J]河北化工.2008 (10) :76-78.

[4]张炜.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J].石油科技论坛.2007 (2) :59-61.

篇5: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关键词:学分制;指导老师;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225-02

为了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杰出人才,很多学校实施了学分制指导教师制[1]。它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寻求知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并使已经掌握的知识成为今后学习的基础,帮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体系[2]。

一、建立指导老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3][4]

学分制为学生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强调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在学习年限、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上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争取实现更高学习目标的基本条件。但一、二年级学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课程结构体系缺乏了解,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从而导致盲目选课。因此,有必要由专业老师根据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学生个性差异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专业学习给予有效指导。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还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学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学业压力、情感变化和经济状况等矛盾都可能引发心理障碍,而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其生活、学习和工作等诸多方面。专业导师的引导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困惑期,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师生关系将会更融洽,双方真正成为良师益友。

二、指导老师制的体系构建

我校实施学分制指导老师制度已多年,在此过程中已建立较完善的体系,对指导老师的资格和职责有较为明确的规定。

1.指导教师的资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高度的责任心,有一定的教育经验,懂教育规律,有教学热情。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培养过程。

2.指导教师的职责。指导教师应全面关心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健康发展。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寻求知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体系。①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积极引导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有智慧的四有新人。②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的内容、特点、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在所属学科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端正学习目的。③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所学专业教学计划、选课程序、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学习要求及毕业要求等。④向学生介绍有关选课的各种规定、程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并审核学生选课单。⑤注意发现和培养思想素质好、能力强、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⑥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与研究工作,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⑦经常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指导老师制的实施效果

我们经过几年研究实践,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建立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学分制指导教师工作体系,并运用于实践。

1.重点指导学生在入学后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转变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并能够独立地管理自己,明确学习目的等。

2.通过研究,为学生编制了“关于学分制学生学习相关问题解答手册”,并编印成册,发给每位新生,手册解答了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毕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询问和老师的解答,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選课的各种规定及选课操作流程,专门为学生制作“四川大学学生选课系统使用示范”软件,并制成光盘发给学生,通过软件的指导,学生能轻松、顺利选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全面系统地给学生介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内容,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内容、方向及发展趋势,根据专业要求向学生介绍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以及对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的了解,指导学生安排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并做好教与学两方面的沟通工作,为三年级的专业分流和四年级的考研做好准备。

4.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帮助和启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进行一定思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运用知识并构建符合自身特点、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体系。针对学生对学科研究方向了解不多,对科研实验室的情况了解甚少等,聘请多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热情,并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扩大了学生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为培养创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项目实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增强,特别对个别同学的特殊情况,如个人兴趣爱好、人生规划、创新创业意识等,有较大的帮助和启发,使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指导老师制实施过程中的思考[4][5][6]

1.合理的学生与导师比例。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应控制在l0~15人左右。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会造成教师疲于应付,导师制度的实施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2.采用双向选择制度。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的由管理部门指定导师和分配学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若能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选择,可使双方的关系更协调,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3.加强教师的责任心。有些老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比较繁重,无法履行指导教师职责,如:有的学生反映与指导教师见面的次数少,指导教师制没能获得预期的指导目的。导师与学生联系较少,以致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思想、兴趣、特长不太了解。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就是奉献,应加强对导师的培训,使其增强责任心。

4.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导师制度还需要比较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许多考核点还难于检查和量化。也没能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指导、考核和评定,以致导师对其工作的实施缺乏压力、动力和工作热情。我校采用学生打分和定期座谈的方式,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敖山.完善学分制,培养创新型人才[J].毕节学院学报,2011,(3):110-113.

[2]吴毓斌.高校完善学分制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6):113.

[3]陈勇,张革英.学分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24-125,140.

[4]张惠典.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7):15-17.

[5]农琪.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导师制度的研究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1,(5):159-160.

篇6: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2. 潘雪芬副巡视员主持会议

4 月10-11日, 广东省农业厅在广州召开全省农业科技

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会, 传达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广东现代农业科技强省建设合作备忘录》及农业部有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精神, 分析当前农业科技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部署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及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局和116个县 (市、区) 农业局分管局长, 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的负责同志, 以及省5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省农业厅程萍副厅长、潘雪芬副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讲话。

程萍副厅长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全力提升广东省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为主题作讲话。程副厅长在讲话中高度归纳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主要精神, 全面总结了全省近年来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并指出了全省当前农业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她要求全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各地农业部门要认清形势, 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突出重点, 全力以赴抓好全省农业科技工作, 要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部共建合作备忘录为主线, 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支撑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农业科技强省建设水平和农业科技入户水平。

会议由潘雪芬副巡视员主持, 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程萍副厅长的讲话精神, 强调要着力抓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 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抓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 抓好农业科技人员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篇7:洛邦镇组织工作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立指导老师制度的目的和意义[3,4]

学分制为学生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 强调自主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在学习年限、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上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个性特长、争取实现更高学习目标的基本条件。但一、二年级学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课程结构体系缺乏了解, 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 从而导致盲目选课。因此, 有必要由专业老师根据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专业的基本要求和学生个性差异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专业学习给予有效指导。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制订学习目标和计划, 还要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大学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业压力、情感变化和经济状况等矛盾都可能引发心理障碍, 而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其生活、学习和工作等诸多方面。专业导师的引导作用, 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困惑期, 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师生关系将会更融洽, 双方真正成为良师益友。

二、指导老师制的体系构建

我校实施学分制指导老师制度已多年, 在此过程中已建立较完善的体系, 对指导老师的资格和职责有较为明确的规定。

1. 指导教师的资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有高度的责任心, 有一定的教育经验, 懂教育规律, 有教学热情。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 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熟悉本专业教学计划、各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及培养过程。

2. 指导教师的职责。

指导教师应全面关心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健康发展。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寻求知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 帮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体系。 (1) 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满腔热情地关心学生成长,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积极引导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有智慧的四有新人。 (2) 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的内容、特点、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在所属学科及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 端正学习目的。 (3) 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包括所学专业教学计划、选课程序、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学习要求及毕业要求等。 (4) 向学生介绍有关选课的各种规定、程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计划, 并审核学生选课单。 (5) 注意发现和培养思想素质好、能力强、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6) 指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与研究工作, 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7) 经常了解教与学的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指导老师制的实施效果

我们经过几年研究实践, 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建立了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学分制指导教师工作体系, 并运用于实践。

1. 重点指导学生在入学后所面临的问题, 帮助学生

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转变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并能够独立地管理自己, 明确学习目的等。

2. 通过研究, 为学生编制了“关于学分制学生学习

相关问题解答手册”, 并编印成册, 发给每位新生, 手册解答了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毕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询问和老师的解答, 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选课的各种规定及选课操作流程, 专门为学生制作“四川大学学生选课系统使用示范”软件, 并制成光盘发给学生, 通过软件的指导, 学生能轻松、顺利选课,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 全面系统地给学生介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毕

业要求等内容, 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内容、方向及发展趋势, 根据专业要求向学生介绍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以及对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的了解, 指导学生安排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 并做好教与学两方面的沟通工作, 为三年级的专业分流和四年级的考研做好准备。

4.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 帮助和启发学

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进行一定思考, 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运用知识并构建符合自身特点、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体系。针对学生对学科研究方向了解不多, 对科研实验室的情况了解甚少等, 聘请多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创新的热情, 并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 扩大了学生视野,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 为培养创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项目实施,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普遍增强, 特别对个别同学的特殊情况, 如个人兴趣爱好、人生规划、创新创业意识等, 有较大的帮助和启发, 使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指导老师制实施过程中的思考[4,5,6]

1. 合理的学生与导师比例。

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应控制在l0~15人左右。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 会造成教师疲于应付, 导师制度的实施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2. 采用双向选择制度。

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的由管理部门指定导师和分配学生的管理模式, 不利于激励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若能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选择, 可使双方的关系更协调,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3. 加强教师的责任心。

有些老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比较繁重, 无法履行指导教师职责, 如:有的学生反映与指导教师见面的次数少, 指导教师制没能获得预期的指导目的。导师与学生联系较少, 以致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思想、兴趣、特长不太了解。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就是奉献, 应加强对导师的培训, 使其增强责任心。

4. 建立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导师制度还需要比较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 许多考核点还难于检查和量化。也没能对导师的工作进行及时的指导、考核和评定, 以致导师对其工作的实施缺乏压力、动力和工作热情。我校采用学生打分和定期座谈的方式, 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摘要:培养创新人才, 是民族进步和国家振兴的需要。建立学分制指导老师制度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本文就建立学分制指导老师的目的意义、体系构建等开展研究, 并就实施效果及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学分制,指导老师,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敖山.完善学分制, 培养创新型人才[J].毕节学院学报, 2011, (3) :110-113.

[2]吴毓斌.高校完善学分制探讨[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6, (6) :113.

[3]陈勇, 张革英.学分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 :124-125, 140.

[4]张惠典.对本科院校实行“专业导师制”的思考[J].内蒙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21 (7) :15-17.

[5]农琪.高职院校建立专业导师制度的研究与实践[J].大众科技, 2011, (5) :159-160.

上一篇:安李小学校舍校产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宋明理学与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