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思教学模式初探

2024-06-07

洋思教学模式初探(共8篇)

篇1:洋思教学模式初探

精益求精以过程促结果优化

龙泉驿区义和小学钟世根

我校地处龙泉驿区和新都区交界处,是办学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学校现在在职教师36名,12个教学班共575名学生。在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远程教育系统,教学设施设备齐全,硬件设施和城区学校差别不大。但从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学效果看,学校与城区学校的差距是明显的。纠其原因,优秀教师流走和大量的留守儿童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有一定的原因,主要还是归结于学校内部管理乏力与管理水平低下。因此,直面问题,以精益求精的过程管理促教学效果的全面优化便成了我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发现问题需要勇气的情况非常好,也可以得出我校拥有一批善学习、肯钻研的高素质教师。但我们教师队伍真的是与时俱进吗?但我们的校本研修工作真的在稳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吗?答案是否定的。还有我们常规工作所涉及的教案、作业等,无一不是学校层面形势大好,而反映到教学质量方面却没有什么效果。因而,学校质量工作出现了一个怪圈,一边是学校常规工作“稳步推进”一边是教学质量步履蹒跚。学校常规管理是过程,质量工作是结果,有了扎扎实实的工作过程和过程管理必然应该有效益突出的结果,但从我们学校的现象看,却没有这种由因到果的结果。通过学习和讨论洋思经验,回顾学校的绩效管理,便发现了不少弊端。

一、学校制度的建立缺乏对教学规律尊重,有应付检查的趋势。

二、教学管理的规定和制度日益完善,但这些规定和制度有些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

三、教职员工对制定制度的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影响着用制度指导工作的效果。

四、教职员工都在用惯性思维对待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学习洋思“四清”,抓细节,促质量。受洋思“四清”经验的启发,我们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一些意见征集和学习讨论,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首先,制定了一系列辅助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的管理细则。比如我们针对学校校本研修氛围不浓,效果不佳的现象制定了《义和小学教师结对工作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教师结对后的具体工作和相互学习内容和学校对结对工作的简便易行考核办法。其中包括一月当中学科教师要听多少课,一期完成哪些学习与研究任务等。在考核方面,既有对教师对子的月考核,又有对教师结对工作的年度考核,使以前弱化的教师互相学习工作得到明显的加强。再如,我们对学校月常规考核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过程一团和气,结果一团糟的现象。从便于量化,易于实施的角度规范和完善了《义和小学听评课管理办法》《义和小学备课实施细则》《义和小学课堂评价方案》《义和小学作业批改要求》《义和小学教研组工作目标考评细则》。这些办法和细则使教师从备课到上课及作业批改到教学研究工作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管理人员在常规检查时也有了具体的标准和合理的方法。比如,以前的课堂管理有失控现象,管理人员凭印象和想当然对教师的课堂进行评价,教师得分大多为10分。现在《义和小学课堂评价方案》明确规定检查人员必须现场随机听课现场评分,优质课要作为全校的教研课进行学习,截止《方案》实施以来,学校还没有一堂满分的课。其它如备课、作业批改以前我们都认为没有问题的工作,现在无论教师还是教学管理人员都感到问题多多,必须改进的内容不少。其次,我们注意了制度制定教师参与面,每个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案的制定,都建立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参考兄弟了学校先进经验,形成初步意见后再由学校教职员工讨论,使教师对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第三、学校强化了制度执行的力度。深化教学管理对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一团和气只会使我们教师夜郎自大,被时代淘汰,也会阻碍我们事业的发展。但完善管理健全制

度必然对教师业已习惯的工作方式带来一定的冲击,势必影响着制度的执行和管理的效果。所以学校每制定和完善一项管理细则都会通过会议、宣传栏、专题学习等形式广泛宣传,让学校规范化管理得到教职员工的认同。这样,学校教学管理从不敢管、管不好到科学管理、效益管理的过渡便水到渠成了。洋思的“四清”也就在我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成功嫁接了。

学习洋思经验,不仅要求我们在课堂层面进行思考和探索,对我们教学管理工作也应该有极大的推进,只要我们“管”得科学“理”得具体,不但有利于教师学习和运用先学后教模式,而且学科和学校的四清也会成为现实。管理但通过和洋思对比,感觉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应该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所以,学校现在更加注意了学校每日的常规工作,每周的工作总结和工作布置,每月对教学工作和学生常规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总结。现在,教师和课堂层面的学习洋思已经蔚然成风,相信学校管理学层面的学洋思也会硕果累累。

篇2:洋思教学模式初探

一、理念: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教学策略:

① 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②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③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

⑤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

三、集体备课: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四、备课笔记: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题、教学内容;②学习重点;③学生思考,从学生实际出发,写出指导学生的策略;④课堂检测题的设计。

五、教学模式:范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流程如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七、教师的作用:

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③教师行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④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⑤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八、“兵”教“兵”:

①“兵”教“兵”也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②“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③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单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能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九、“做”中学:

①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②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知识的处我感悟,这本身就是创新。

③允许差异。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自我体验,自我基础。采取不贩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充分的肯定,这也是创新。

④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⑤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

十、谁紧张?

课堂上,学生要比教师紧张得多!

①有人认为,一堂课教师只讲几分钟,学生主要是自学,能紧张吗?所有到过洋思听课的人都会看到课堂上学生不闲着,特别紧张。课堂效益很高,学生不停地思考、阅读、提问、解答练习、操作等。

②课堂效益表现以下七能:

a.一能发现真实的,并加以解决;

b.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三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d.四能真正理解知识,不断提升质量;

e.五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想品质和好学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f.六能最有效地“培尖补差”;

g.七能确保减轻负担。

篇3:洋思教学模式初探

一、“导学”与“先学”的融合

“先学”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的改革与突破。它使课堂教学重心前移, 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暴露、展现。这里, 我就实践课题研究谈谈我的认识与体会。“先学”是“指导—自主学习”的主要特征和关键。学生的“先学”是必须先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先学”不单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 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 提出自学相关要求, 进行学前指导后, 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课前独立学习相关的内容, 尝试练习自学完成检测的练习 (依托导学稿中自学练习题来完成) , 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这些正是“导学”的内涵。但要注意教师的“导”还包括: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通过巡视, 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 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 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认识到这些需要一个过程, 需要一定方法, 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

(一) 教师关键要解决的观念

1. 急于求成的观念。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这个过程中, 蕴含着指导的力量因素, 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家庭的环境、社会的背景等, 需要教师的究因识果, 体察求索。

2. 潜能的认识观念。

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正如布鲁姆所说: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 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达到高水平的掌握。

3. 人性的观念。

教师要对学生持有积极的、向善的、信赖的态度, 相信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 以及独立学习、自我实现的愿望, 以人生幸福追求人性化教育。

(二) 转变观念需要的方法

1. 常规性导学。是指教师把重点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上。搞好“三读”, 生字词读写记 (音形义) 、语法修辞、语句插图等。

2. 引导性导学。

是指在“指导—自主学习”中针对教材 (篇章) 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 确立以导学稿、自主学习指要等形式作为先学的指南或拐杖。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的作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

3. 拓展性导学。

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的基础上, 由教师指导参阅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 了解社会、历史背景, 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中的重、难点。在这一点上我们应着重抓好针对性指导, 全面了解有关参阅材料, 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总之, 落实“导学”使问题形成并提出, 使矛盾、困惑碰撞, 逼近最近发展区, 逼迫学生思考, 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走近同学、小组和教师。导学的环节:开始教师三言两语, 或用投影显示, 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后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 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 并指导学生自学方法。学生自学时, 教师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 特别是板演、练习的形式进行调查,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对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后教”做好准备。

二、“后教”与“学教结合”的交融

“后教”是“指导—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学教结合”里的“教”不是漫无目的地教, 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其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 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 在自学结束之后, 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让已学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 促使学生相互合作, 相互帮助, 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此环节教师的几点具体做法有:

1.建立课堂教学新常规。这是一种有别于旧常规压抑、严整、呆板的课堂制度。它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表征。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 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 想上就上, 畅抒己见, 并学会倾听, 快速思考;学会补充, 表达自己的想法。

2.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创设学生认知冲突情境, 引发学生学习欲望, 让思维擦出火花, 让矛盾碰撞, 使学生积极加入有意义学习的行列。尊重学生的选择, 让个性自主张扬, 焕发思辨活力, 从中汲取他人的观点为我所用, 激活学生挑战、迎战的能力。

3.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手段、角色等表现自我, 表达自己的行为, 表述自己的认知, 表演自己的创作,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 以“让”为“促”,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提供必要的帮助。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 给予指点迷津, 确立航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 给予铺路架桥, 纠正错误;当学生思维外放时, 给予正面牵引, 把握教材;当学生思维定式时, 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在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 给予“柳暗花明”的启示。

5.把球抛给学生, 促进交往互动。创设机会, 把球抛给学生, 也让教师多说一些“我也不懂, 不知道”, 装装无知和愚笨, 让学生多些互动, 多些探究。在此, 交往可分为语言交往、情感交往、动作交往, 课堂教学注重以活动促开放, 以开放促发展, 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交往能力。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 做到矮化师高, 让教师做个“平等中的首席”;生生互动, 让出机会, 让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本互动, 引导学生与书本 (教材) 交流, 回到文本中再认知, 再发现。

三、“评练”与“当堂训练”同功

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课堂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自学, 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 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经过严格的训练, 形成能力。这是在“导学”“学教结合”之后进行的, 一般不少于15分钟, 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 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

二者同功之妙处如下:

1.“评练”与“当堂训练”是相映成趣的。只有做到“学教结合”, 才能把学习新课的时间缩短, 这样留出时间做到“评练”, 提高了教学效率, 当堂解决了问题, 又为下一堂课的“学教结合”创造了条件。

2.“评练”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练习题。我们阜新依托导学稿中的“达标检测、课外延伸”来完成这一环节。达到的目的有: (1) 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达到了教学目的, 做到“堂堂清”; (2)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 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都是极为有利的。

3.“评练”中要保证训练时间。时间必须在20分钟左右, 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创造性地“做”, 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 教师不做辅导, 学生不得抄袭。

四、“导学评练、学教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及操作要领

1.“揭示教学目标”阶段 (辅助环节)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性地学习。

2.“自学前的指导”阶段 (辅导环节) 。揭示目标后,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前的指导要具体、明确, 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 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加针对性, 提高学习的效率。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让学生达到四个明确: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 (即自学后如何检测) 。

这两个环节教师要编写并下发“师生导学稿”, 导学稿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自学前的指导、学习过程、自学的内容及教师对新知识学习的揭示等。第一天放学前发给学生, 由学生在家完成“导学”这一阶段, 即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导学”阶段。包括学生看书自学和检测自学效果两个环节。 (1) 学生自学:“自学”是指在前两个辅助性环节后, 学生按照教师指导认真地阅读课文、思考或动手操作。学生紧张地读书, 代替教师传授课本知识。 (2) 检测自学效果:上课时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成果, 汇报形式可多种多样, 如口头表达、板书、展示自学笔记、互相提问等, 对于疑难问题, 可采取分组讨论, 然后由学生讲解, 以实现兵教兵的合作学习过程, 最后由教师点拨寻找规律, 完成“学教结合”阶段。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4.“学教结合”阶段。通过学生更正、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帮助归纳总结, 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最终形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环节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 是“补差”, 尖子生帮助差生纠正错误, 教学相长, 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 增强能力,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这就是合作学习的过程。

5.“评练”阶段。“评练”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练习题。这个环节要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评练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教师下发随堂练习题, 采取多种形式由学生完成, 这一阶段还可延续“兵教兵”的过程, 教师点拨启发, 其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其次, 教师布置作业题, 如同考试一样,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 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以上五个阶段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 不能截然分开。

篇4:模式,为何是洋思?

【关键词】教学模式;洋思;实践性;规律性;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56-02

【作者简介】1.戴荣,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江苏泰州,225300)校长;2.姚小林,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江苏泰州,225300)教师,一级教师。

近年来,课堂教学模式颇受诟病。有耶?无耶?是耶?非耶?莫衷一是。相比较而言,对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批评较少,赞誉较多。有些学洋思的教学模式仅仅是名称说法不同、学科更为具体,但为了体现所谓的独创,反而东施效颦,远没有其本身来得简洁、贴切。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模式为何是洋思?

洋思教学模式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以蔡林森为代表的一代洋思人经过艰辛探索总结出的一条教学质量提升之路,在应试和素质教育之间找到了最佳契合点。在国内许多知名的教学模式的身上,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洋思模式的影子,学、读、讲、练、议等关键字都是这些模式必不可少的课堂行为。同时洋思模式与国外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美国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模式以及其他的,如合作学习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发现式学习模式等等,也都有着惊人的内在一致性,即它们都非常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有效并得到广泛认同,我们认为是它具有三个特性。

一、规律性

首先在于它具有规律性。它是一切有效课堂都必须具备的核心规范。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论有效教学三条“铁律”》中说,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优质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条铁律是绕不开的,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思考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先去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20世纪60年代,倡导“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的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也指出,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堂,而不应该是教师的讲堂,要变“讲堂”为“学堂”,课堂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确切地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条“纪律”,用来规范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先学后教”,教师不至于“满堂灌”“填鸭式”,学生不至于“无目标”“乱方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以生成问题为导向,以合作探究为形式,真正实现学学相长、教学相长。“当堂训练”就是一个明确要求,教师要确保在课堂上有时间进行训练,而不能一讲到底、把训练抛到课外。“先学后教”更是“规律”,说它是“规律”,则是因为这一做法符合学生身心成长和认知发展规律。“先学”是学生自主学习,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和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为指导,“后教”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小组合作中生成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共性错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合作学习,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和更正,以引导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教师努力由控制者到促进者,由讲授者到引导者,由“唱主角”到“演配角”。

二、实践性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实践性,它是一个既具有理论基础又已被实践检验证明了的优秀范式。洋思课堂教学模式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是完全契合的。它以教学目标为旨归,以群体教学为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采用适当频次的反馈矫正措施,辅之以个别辅导等其他教学形式,使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学科知识,形成必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这一模式能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精神紧张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全身心投入进去,进行深度学习。所有到洋思中学听过课的人都能感受到,在课堂上学生要比教师紧张得多,上课就像考试一样。课堂上的学生是闲不下来的,学生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点都不能松懈,必须不停地思考、阅读、提问、解答练习、操作等。这样培养的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和发展后劲都很突出。实践也证明,洋思模式是成功的,有效的。近些年,洋思中学从一个农村薄弱初中迅速成长起来,创下了突出的办学实绩,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14年,“洋思教学模式”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可见其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三、开放性

洋思课堂教学模式更具有开放性,是一个结构合理、可复制、可移植的完备体系。总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洋思各学科、各课型中的应用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模式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规定程式,已经呈现出“一种基本模式”“两种常见变式”和“三个层级”的核心特征。

“一种基本模式”是:一节课一个回合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两种常见变式”是:(1)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课时中包括多次“学”、多次“教”、多次“当堂训练”。(2)大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几课时分别进行“学”“教”“练”,即“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跨越一个课时。

“三个层级”是:第一个层级是教师引领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出示目标和自学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解决问题,教师出示当堂训练题。第二个层级是教师“半扶半放”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策略,一起交流、解决学习问题,一起出题进行训练检测。这与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个层级是学生自主式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目标,自己提出学习方案,自我训练、自我反馈。三个层级也是三种境界,螺旋式上升,当学生走进第三种境界,“授人以鱼”就变成了“授人以渔”,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河南沁阳永威学校就是一个洋思模式成功移植的典型。蔡林森在那里根据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和学段不同的情况,继续推广和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小学推广时,他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在数学、常识课教学中实行了“看一看、做一做、议一议、练一练”的“四个一”课堂教学模式,这与前文所引段力佩的“茶馆式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在语文课教学中采用了“比读书、比写字、比说话、比当堂完成作业”的“几个比”教学模式,而其中的每一个“比”其实质都是一次“先学后教”。

很多人也质疑,说自己也学了洋思模式,为何没有预期的效果。这就好比学武,武功不光有“招式”,更要有“心法”配套,不然就是花架子,伤不了人还可能成为笑话。简单地说,洋思模式是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最佳效力。

这些条件包括赏罚分明的责任制、教师敬业奉献和通力协作的文化场,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抓好最后一名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学生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执行力,“师徒结对”、集中辅导的培优,“兵教兵”“一帮一”的补差,以及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强化课堂有效训练和持之以恒地抓责任落实,等等,或许这些也正是这所学校“一直被模仿,很难被超越”的主要原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严格管理制度、以蔡林森校长为核心的团队整体的奉献精神,这四者的整体熔铸,造就了洋思的奇迹。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抽取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运用到学校管理与教学管理中,可能会取得暂时的效果。然而,要想获得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与发展,真正将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则必须将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否则,片面的理解洋思经验,肢解洋思经验的整体思路,机械地搬取与套用洋思的模式,只能是歪曲了洋思经验与理念,同时也可能让学校发展打着素质教育的“方向灯”,却拐进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

篇5:洋思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直至化解到每一个教学坏节。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揭示课堂教学目标。

开始上课时教师三言两语,准确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进行自学前的指导。

在揭示了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既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还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看书是独立围饶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过解决疑难问题等等。

三、加强督查。在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导”在两个方面:

(1)督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学,确保完成自学任务,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2)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积压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进行“第二次备课”。

四、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自学之后,既进入“后教”的环节。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己掌握的不教。

(2)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地达到大纲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给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准确估计学生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

(3)明确教的方式,先让己掌握的学生讲,教师给予肯定补充、更正。这样,教师讲的时就很少,一般不超过10分钟,但能通过补充、更正的方式到解决疑难问题的目的。

五、当课训练检测。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后,教师就引导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的训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

(1)保证训练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确保学生能够把刚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2)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知识解快实际问题和培养能力,不搞死记硬背。

(3)训练的形式像考试那样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快节奏的按时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实际上是高强度的训练,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很有作用,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能及时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进行补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高度紧张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减轻了课外负担。

总之,采用“先学术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不仅使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由知识的传授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由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的过程、研究信息、增长知识、形成才能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必不可少的过程。

http:///huaxue/kejian/

班主任工作浅谈

一、工作目标

1.全班团结一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2.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班风,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3.差生的转化效果好,思想觉悟明显提高。4.争取期末被评为先进班级体。

二、主要工作

1、第一周召开班委会议,明确具体分工,并听取班干部的班级建设计划,使班委工作正式运作。

2、第二周调整部分学生座位,使学习小组达到最优化组合,均衡力量,建立帮扶。

3、及时调整值日安排表,加强值日组长职责,确保各块卫生干净整洁。

4、及时进行班风校纪的教育,以常规管理为载体,规范学生的各项管理要求,重申学校各方面的要求,防患未然。

5、开展礼仪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吃穿住行等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文素质环境,增强集体凝聚力。

6、开展法制监督员值日活动。让每一位同学成为沟通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带头做好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在一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化解上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7、继续做好后进生工作,稳定、激发同学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积极上进的学习自觉性。

8、继续开展写周记、日记活动,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和学生时刻保持心灵上的沟通。

9、以学习委员为核心,以各科课代表为主的自习课和午间自主学习活动,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力。

10、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办好黑板报和学生的手抄报活动。

11、制定适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约束同学们的思想行为。

12、尝试实施班干部轮换制度。

13、倡导在班级工作和学习中大力实行《中学生一日常规活动》,培养竞争意识,开发创造力。

14、严格请假制度,坚决杜绝私自外出和随意缺课现象的发生。

15、力加强安全教育,时时处处讲安全,以防为主,同家长经常取得联系,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16、充分利用考试的杠杆作用,每次考试结束要求每一位学生写出考试的得与失,查找经验与不足,并列出整改计划和下次考试的目标。

1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品质,摆正学生的同学交往观念,确保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

18、本学期一定要做好“双差生”的工作和重点学生的家访工作。

19、对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不折不扣的完成。

20、坚决服从学校的管理,并教育学生令行禁止,有问题时可以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逐级汇报妥善解决。

21、做好班费的公开明细工作,严格班费使用制度。

22、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绝学生进网吧。

23、经常进行班级工作的总结和各项计划的调整以更好的做好班级各项工作,使班级各项工作得以更好的开展。

篇6:洋思教学

代玉霞

传统的教材功能观认为,教材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类知识的精华,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知识性的特征,教学就是把这些文明和知识的精华教授给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这些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的过程,这种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教学以教材为本,教师要吃透教材,教好教材,学生要学好教材,掌握教材中的知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这种教材功能观受到了挑战,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现阶段许多中小学掀起洋思的教学热潮,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洋思教学模式的学习和取经活动,都大为感慨,就是“严”,严格的学生管理,严格的教学管理。严格的老师管理,还有就是节奏快,许多人带着疑惑,这样的教学能行吗?这样的教学能适应现阶段的学生吗?在去年我校的校本培训上就有意识的给我们灌输了一些学习洋思、杜郎口的教学模式的思想。可那时我们不够重视,也没有真正了解洋思,更没有付诸于行动。对于洋思模式也只是肤浅的理解。我校在今年2月份开学前的校本培训上,教研室的朱主任就给我们全校教师介绍了洋思教学模式的经过。听了教研室主任的介绍后,我们同事之间议论纷纷,更多的是拿来开玩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们去请那些专家、学者来教教我们的后进生,看他们能不能教好”,“喔!以后我们上课还是只讲4分钟”,“学生自学都可以了,还用老师干什么”……这就是老师们对洋思的初始态度。而且我的脑子里也糊涂,没个方向不知道洋思到底怎么样的。但值得高兴的是在上学期里有幸能观摩到朱继梅老师的课,才让我对洋思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听了朱继梅老师的课后,我回来后自己也试着开始着手进行洋思教学,但上学期我带的是初三毕业班,要实施这种模式相当困难,所以并没有入门。这学期开始才真正的实验,通过实践这种教学,我认为要接受和实践洋思应该遵循以下的两种方式:

一、转变自己的观念

洋思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洋思人创造了一种自主学习的精神,从实质上把教学创造成了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传统的教师主导作用不同的是:过去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靠系统讲授来实现的,现在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并且扭转了以前对洋思教学肤浅的、错误的认识。

二、转变学生学习观念

我在教学时,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先学阶段,很多学生(无主动学习习惯的学生)是坐在方位上耍,等着老师讲,念答案,或者是仅仅把书上文字看一遍,连一些简单问题都不敢动笔,害怕出错;另外课前三分钟准备,即使纪律好,也就是静静坐在那儿等着老师来上课,甚至连书都不翻开,我知道这些就是学生长期依赖老师,被动学习而养成的方法和习惯所致,所以我们除了进行洋思教学实践外,还要结合具体情况给学习介绍方法,讲道理,让学生也要学习洋思,了解洋思,明白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也真正转变学习观念,进而改进学习方法。

洋思方法,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却很困难,毕竟那是洋思人花了10多年时间的经验总结,我们运用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下一翻功夫怎么能轻易学到。有很多人认为采用洋思教学老师会很轻松,我看不一定,至少在我们没能灵活运用前是非常辛苦的,因为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用洋思经验中教好的部分去教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好,课上的巡回指导和提问会使你感到劳累,课下的辅导和作业(三清)更需要你的细心和奉献,所以学习洋思还要不怕吃苦,要需灵活运用,如果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照抄照搬过来,收获一定不大,甚至会出现退步。既然洋思经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它就应该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学习价值。坦率地讲,我们班级经过近一个月的实验,我感觉并不好,从第一次月考考试成绩与兄弟班级比较也来看也毫无优势可言。与兄弟班级落后很多,我认真分析、总结教训,得出结论: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去实践的结果,只停留在表面,简单模仿,甚至是很多时候是走形式,况且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不是短时间的事.。所以我们还要继续积极实践,放开手脚。有改革就会有成功和失败,所以学习洋思要有思想准备,不管在学习,教学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与挫折,只有执着的追求、探索,才会成功。正确分析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把已经成功的洋思经验和不断改进的教法应用到教学中去,不断总结、探索、创新,我相信也能取得洋思一样的效果,甚至更好的成绩。

在月考后我从新在制定计划,从课堂上去下功夫,我认为历史课就是注重“读”。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可见学习洋思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大量的历史素材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因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从教会学生“读书这里的“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背”。“读”是带着问题去熟悉知识,理解教材,学生记下的内容应该是“活”的,这些“活”的知识会让学生在今后的考试或运用中灵活自如。“背”是不顾教材含义的“硬啃”,学生勉强记下的一点内容也是“死”的,不久就会烟消云散,对学生今后的考试和运用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那么应该如何去“读”,怎样“读”才更有效率?简而言之,读好历史书就是做好“粗读”和“细读”整篇文章。“粗读”就是读整本书、整个单元、整节课的层次和结构:这本书一共写了哪几个单元?这一单元一共写了哪几节课?这一节课一共写了哪几个问题?即我们得先抓住教材的基本思路和线索。就好比是我们自己在构思一篇文章的时候,总会列个提纲,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其实教材也是按照这个规律来编写的,我们的考试题目(特别是主观题)的命题也是这样的思路。一旦我们抓住了编者的思路和线索,就好比是在旅行中找到了地图。可谓把课本由“厚”读“薄”了。这一点是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

所谓“细读”,就是在“粗读”的基础上,深入到教材的具体内容,把每一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让你刚刚掌握的这些结构丰满起来。每一个问题都会有它的前因后果,都会有它的经过,这些都需要我们从细部了解和掌握,可谓把课本由“薄”读“厚”。

如果把书比为一棵大树,“粗读”就是树干和大的树枝,“细读”就是哪些细枝和茂密的树叶。就拿历史人教版八年级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举个例子吧,这一课讲的是红军长征,那我们就要从长征的原因,经过,长征胜利的标志、作用及启示来学习教材用了三个子目来描述,分别讲了这些问题:

1、红红军长征的原因;

2、长征的经过及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会议;

3、长征胜利的标志、作用,显然,1个子目属于原因,2、3是经过,作用及启示。这就是这个知识点的线索和结构,至此已经达到“粗读”的目的。

接下来,围绕每一个具体问题深入阅读教材。比如“红军长征的原因”,通过阅读,我们发现,由于中共中央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转移战略根据地,这就是红军长征的原因了。至此我们掌握了教材的内容,细读的任务就完成了。

在课堂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

篇7:洋思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最近我在泰州师说里学习学洋思的教学经验,从洋思校长的讲话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洋思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是他们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尽心教的教师”,他们真心实意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校长率先垂范,带领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对于面向全体的初中教育,无疑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二是他们创立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基本结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紧紧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从限制教师单向讲授时间入手,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减少了教师的无效劳动。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无论对于初中还是高中阶段的教学都有我们可能学习之处。

“先学后教”的课堂结构:即在课堂教学上:

1、揭示教学目标;

2、指导学生研讨(重点);

3、学生自学;

4、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5、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6、当堂训练。采用此方法很好,值得我们学习,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关键是寻求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更重要是勇于实践,多做实验争取实效。

三是要立足课堂,真抓实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革新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及思想道德培养上。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个中心环节,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做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备好教案,并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善于鼓励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只有学生具备了这些素质,学生的自学能力才会提高。才能有效的解决课堂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问题,假如没有给学生留下问题,这堂课不能说是成功的。因此,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点,三、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对洋思中学语文课堂实录的学习,我发现洋思的老师很注重课堂训练,他们一节课成功的标志是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大对学生训练的力度,从不同的层次进行训练。在本周星期二的研讨课上,我上的课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这节课我有意识到的加大了对学生的训练,从学生的朗读到背诵,从字词的理解到识记,我都很重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了提高,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推行洋思的教学模式。

总之,通过对洋思经验的学习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以教师为主体,不相信自己的学生,作业不精炼且没有针对性。当然,洋思的经验一定要我们辩证的学习,我应该在课堂中吸收一些符合我校我学科的经验,把有效的东西运用到课堂上,把一些还不能用的经验找时间使用。在课堂中,改一些教学时的毛病。从布置预习,到课堂教学,有效的践行洋思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洋思经验及实施新课程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反思,及时地总结,适时地改进,充分地完善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切实有效地推动我校教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8:洋思教学模式初探

“洋思教学模式”是指江苏泰州市洋思中学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教学方法。其基本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基本要求(或程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一、洋思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依据

1.更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还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怎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切教学理念最终都要归于课堂实践。而洋思教学模式正好能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

2.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总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使许多学生养成不爱动脑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抄笔记,不愿主动学习。洋思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这种“重教”的方式,转向“重学”,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能力不断增强。

3.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们一直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主要是课外作业。特别是像政、史、地这类在初中阶段被当作“副科”的学科,甚至于都不可以留课外作业,以免跟“主科”抢时间。对此,洋思教学模式要求当堂训练,并且每节课的训练至少不少于15分钟, 这就逼着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精练。同时,每堂课的训练就是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培养了学生的考试能力,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轻松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

4.能更好地解决后进生的问题

一是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引导、精讲,可以抽出更多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此外,教师将学习成果展示等机会更多地给了后进生,既推动、促进了他们的学习,也培养和树立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二是在学生互动学习过程中,实行“兵”教“兵”。课堂上,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助后进生,最后大家都成了“好兵”。所以说,洋思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模式,更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思想。

二、洋思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

为了说明这一教学模式能真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以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为例,谈 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洋思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及收到的效果。

1.第一步: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 生依据教学目标和导学提纲,自主阅读课文并完成导学提纲内容

这个过程中我在教室来回走动,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后进生,解答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问题。之后,让后进生上台板演,展示自学成果,师生一起对展示成果做适当点评。本环节的教学,由于目标和要求清晰明确,加上内容的基础性,并给了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这样就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教学之中,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符合课改要求。同时,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又能有更多的时间点拨辅导后进生,从而推动促进了后进生的学习,提高了课堂的教学实效。

2.第二步:这个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带有 普遍性的问题以及突破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其原则就是学生会的坚决不讲,能少讲的尽量少讲。例如,在进一步分析探讨四大文明古国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人类文明会产生于大河流域这一问题时,我仅仅引导,点拨学生从表格中的地理位置,文明产生的时间等方面去思考其共同之处,从气候特点, 光照、水源、土壤等因素上分析其原因。将时间、主动权等都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归纳总结,不仅体现了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在学生的讨论互动中,不仅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更实现了“兵”教“兵”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3.第三步:课堂训练

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在经过前两个环节,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有了较好的把握之后,我以优化设计上的测验题要求学生限时完成。这样通过当堂的限时训练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以上就是我课堂上运用洋思教学模式的几个主要环节。下面我就教学中的得失谈谈个人的看法。

三、洋思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困惑

1.如何让学生持之以恒地保持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这种模式在开始的阶段,学生的参与度比较好,但时间一长, 学生已经熟悉了这种套路之后,没有了新鲜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开始滥竽充数。所以如何长时间地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与激情,应是我们继续要关注的问题。

2.这种课堂模式还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驾 驭课堂的能力

由于这一模式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去自学、讨论,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有同学趁机讲话等。有时提出一些我们备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所以,教师自己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随机应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不要说提高课堂效率, 相反可能还会大打折扣。另外,学生素质的好坏,如基础知识、学习态度等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施。

上一篇:砖砌检查井施工方案下一篇: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