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校园文化

2024-05-01

隐性校园文化(精选6篇)

篇1:隐性校园文化

校园隐性文化是真正无声无息对师生员工发挥潜移默化作用的校园文化部分,是告诫人们如何自律的根本,是较显性文化更深层次的校园文化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因而校园文化的建设难就难在隐性文化的建设上。

2.1 研究学校文化特征,整体规划,强化落实

学校管理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要在艺术的.建设物质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性、规范性功能的同时,精心的创造精神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性和导向性功能。所以,学校管理者一定要认真分析研究本学校固有的文化特征,找出学校的优良传统和不良习惯与作风。正确认识现有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深入了解师生员工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思想要求、行为习惯,正确分析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摸清学校的人际关系,从这些方面把握学校的文化特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文精神、高雅的情趣品位来设计、规划校园文化的各项要素,建设积极向上、有朝气、有品位、学习型、创新型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是相对不变的,规划的实施要有序性分段落实,重点强化养成。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在“真”和“实”上。“真”就是实事求是来真的,“实”就是认认真真落到实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的建设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实施:一是重视基础教学,使文化课和专业课充分发挥起自身功能;二是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而不能以学习成绩的高低评价学生的能力;三是重视学校道德教育的渗透,提出校训口号以及明确学校发展的远大目标,促使师生员工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任感,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品德高尚,行为文明。

2.2 以人为本,创造条件全员参与

校园文化是师生员工共同创造且共同享受的,无处不在,它渗透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部行为和人与人的关系当中。校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安排自身活动、选择自身行为方式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学校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要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参与性是校园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学校的全体人员,要形成人人议论、人人参与、人人引以为豪的气氛,而不能只是少数人关注、部分人满意,更不能只是领导集体取得共识就行了。

学校的每一个人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学生的成才、教师的成就,不仅取决于他本身的才能学识,而且取决于他所属的群体的整体效应。认识到了这一点,校园文化的建设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宝塔式文化,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学校管理者是关键,他们是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起着示范、导向的作用。他们不仅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无私的宽阔胸襟、高昂的工作热情感染人、凝聚人、激励人、引导人,而且还要统一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行为,要有集众人之智慧的思想作风,要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倡导一种文化意识和精神,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得到全校师生员工的认可,从而建立一种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学校人际关系,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工作态度和群体意识,激发每一个人的潜力和集体的智慧。

教师不但要参与学校的文化建设,还要搞好班级的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发展,校园文化才有生命力。

2.3 外显文化建设和内隐文化建设要并重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设计中,要特别注重外显文化建设和内隐文化建设并重,把握好整体的同时要突出本学校的特色。

实践证明,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效率相当高;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生活,则永远提不起精神来。如果在优美的环境中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在校园中艺术地设计林荫小道、曲径水池、标语画廊、科学家头像、名人名言、科技景观等,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联想等思维,是校园物质文化的潜在的、规范的育人功能更显著,更有利于陶冶高雅的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由环境入手,强化制度,建立导向机制,严格要求,落实检查,循循善诱,在“育”字上下功夫,倡导、强化、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管风,必然能够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全面育人的功能。从文化渗透性上来说,个体要受到本群体文化的影响,建立积极向上的文化,取缔消极文化的影响是隐性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2.4 与时倶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校园文化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尤其是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前进就会落后。校园文化也是如此,也必须与时倶进,不断增添新的文化内涵,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才能使校园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时代精神,确保持续不断地发展。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议》中强调,学校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校在设计物质文化建设和创建精神文化氛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校园文化的信息化和互动化,建设学习型和创新型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创造的成果,也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劳动的结晶。每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每所学校也都在不断给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增添者新的、深的内涵。每个学校还应该在协调建设校园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方面,充分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建设和创造自己独具特色、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并且不断加以充实和提高,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亮点,形成办学特色,为学校教书育人服务,为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篇2:隐性校园文化

形势急迫,现状堪忧。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国内企业对于战略管理重要性的认知,而是其中的水平和质量堪忧。即以笔者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经历来看,除少数几个如联想集团,在战略并购方面相对成功之外,其它几无可圈点之处。

再往深处分析,不能不说国内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实施上存在着一种普遍性的误区,这种误区,笔者个人认为,便是没有处理好战略与文化之间的冲突。

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变革管理和系统性工程,必然要涉及深层的文化。当前国内企业大多在急急忙忙地在调整业务,而不去触及企业变革中的文化命脉,到最后战略变革总是不了了之,成了一道摆设。这也正好验证了战略管理专家阿勒瑞尔和菲西托罗的观点:”文化为公司在试图改变战略方向时遇到的难以克服的困难提供了一种解释”。

国内企业大多属于机会牵引和财富驱动型。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市场不规范,相关法制缺失,以及大量的市场空白,“时势造英雄”一直为国内企业家深信不疑,无形中加深了企业管理者的机会主义倾向。

其实,机会与关系(资源)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上世纪90年代的沿海市场可谓遍地是黄金,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竞争格局的加剧,渐渐地,显性的市场机会几乎消失殆尽,战略和技术创新起而代之,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主旋律,

这样,与知识经济和百年老店的要求南辕北辙,长于短线操作而疏于创新、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内企业,最终无论在存活率,还是行业集中度方面均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此外,企业管理者的这种机会主义倾向还表现为把市场策划当成规划,以经验代替规律,缺乏方法论意义上的理论自觉和集成。我有时甚至想,即使是明茨伯格“拍脑袋式”的战略规划,也不得不注重系统性和长期性!

就企业内部文化而言,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国内企业文化大多属于威权文化,而这种威权文化的最大弊端便是与战略管理的公共决策和制度性建设诉求背道而驰。众多国内企业一方面普遍忽视制度建设,重人治而轻法治,强调威权,重视人际关系,甚至潜规则,明规则往往只是摆设,不谙潜规则的人处处碰壁,倒成了大家眼中的“异端”;同时倡导英雄主义,不分清红皂白一味强势,战略是老板的战略,文化是老板的文化,老板单肩挑天下,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在战略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不注重员工的参与,集体智慧和热情难以调动。另外,由于战略规划不是在公共、制度性平台上制定与实施的,以致或朝令夕改,或一仍其旧,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处于威权文化笼罩下的企业,遇到战略管理要求的组织变革时,便往往可能引发“地震”。今天的市场环境深刻要求以客户为中心,并进行相关的流程变革,而这种流程变革必然要改变原先的职能型企业架构,并充分授权,这种权力的分散和无边界式的管理模式,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同样构成了挑战。

篇3: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

一、抓“硬件”建设, 让环境教育人

校园的硬件, 即校园建设、文化设置、校园绿化、环境美化等, 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也是繁荣校园文化的前提。

1. 注重环境建设的艺术性和教育性

有人曾说:美的环境是一部立方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它有利于陶冶情操, 美化心灵, 诱发灵感, 启迪智慧, 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我校经过几年的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 对校园进行了绿化和美化, 学校处处都像“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学校的校门是一只振翅高飞的天鹅, 它象征着中心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是学生成才的沃土, 是学生腾飞的基地, 中心学校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自由发展提供空间, 同时也象征着中心学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正展翅高飞, 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步入校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校园, 校园的四周是品种各异的风景树。东侧是两排垂榆, 两侧是各种几何造型的梧桐树, 南侧是丁香花和梅花, 每到夏季, 绿树掩映, 相映成趣, 使学生在感受美、享受美的同时, 还能受到艺术的熏陶。教室的窗前是长城和书形的花池, 夏季花香浓郁, 蜂飞蝶舞, 配上两只“欲飞的雄鹰” (雕塑) 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后栋教学楼前坐落着三个雕塑, 两侧是两本大书, 象征着学校是书的家园, 是知识的摇篮。中间是一个左手拿着一把钥匙, 右手拿着一只表的学生, 它寓意知识的大门永远向勤奋的人敞开。

2. 注重环境建设的思想性、知识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面墙壁说话。”我校的中廊宣传窗内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是我校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座右铭;前栋教学楼后墙是“学生养成教育系列雕塑图解”;教室、实验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中外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班级支部板报。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起到隐型教材的作用。

二、抓“软件”建设, 让校风感染人

校园文化的软件包括:群体精神、群体意识、群体规范、群体作风、群体舆论、群体凝聚力等, 归结起来就是校风建设。校风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直接影响着学校成员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和日常行为, 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校风的优劣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

1. 树立典型, 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通过学雷锋活动、升国旗仪式、校园广播、五无班级评比、各种文体活动等的开展, 大张旗鼓地表彰表现突出的师生。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推动了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形成了当先进光荣、辱学校形象可耻的良好氛围, 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

2. 新生入学进行入学教育

讲校史, 介绍师生的先进事迹、学校的辉煌成就及校风校纪要求, 为新的校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抓“社团”建设, 让集体影响人

集体生活可使学生在心理上相互激励、相互攀比和相互改造, 包括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性格习惯、爱好追求、气质风度和纪律性、组织观念与种种世界观都在无声之处相互交融。其影响作用随交往程度成正比变化。繁荣校园文化,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仅靠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校风是不够的, 还应开展与之相适应的社团活动。

学校根据场地、器材和教师的优势, 成立了合唱队、舞蹈班、英语口语交际班、数学家之路班、书法班、足球队、篮球队、文学社、科技组等20多个校级社团。班级也根据成员爱好成立了兴趣小组。如合唱队, 目的就在于实现学校提出的“给我一次机会, 让我去创造”的育人理念。通过表现自我, 培养自信, 张扬个性, 教育学生唱健康的歌曲, 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书法班, 开展课前“五分钟激情硬笔书法”活动, 以名言警句及优美诗词为书法内容, 从思想上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从布局与书写上引领学生感悟书道, 让学生在激情中学书法, 学做人。这些团队建设活动的开展都是把德育教育放在特定的场合, 培养学生的政治观点,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人生信念, 熏陶学生风纪严整的意志情操。

篇4:校园隐性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校园隐性文化;教风;学风;校风

校园隐性文化指的是内隐的学校形象、价值观念、校风学风等,它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和管理功能。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隐性文化,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大力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作为核心和必然要求。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培育良好教风

“教之道,德为先。”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是其能否把握和使用好校园隐性文化中各要素的重要前提。为此,教师应着重培养和弘扬以下六种职业素养:一是为教育事业效力的职业理想;二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职业责任;三是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职业素质;四是埋头苦干、甘当人梯的职业作风;五是勤奋钻研业务、练就过硬本领的职业技能;六是严于律己,师德高尚的职业人格。无数事实证明,中学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帮助学生端正生活和学习态度,那么,这样的学生即便进入高一级学校,走向社会,也会是消极甚至是危险的。因此,他们迫切需要精神的召唤,需要健康纯洁的灵魂作为生命的根基。教师应正身育德、严谨治教,努力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的先行者,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的引领者,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有一种知识分子在物欲时代固有的良知与操守。

二、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学风建设,培育优良学风

学风直接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全体学生的求学态度,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校园隐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结合当前的新形势,积极开展学风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制订学风建设的战略目标、内容和措施,把各项学风建设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可利用校刊校报、宣传橱窗、条幅、墙报、广播等舆论工具,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表彰学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全校召开学风建设动员大会,各班级召开学风建设的主题班会和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同时,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风建设的有关文件和教学工作规范、学生学籍管理条例等,在教师中开展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大讨论,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可通过兴趣诱导,变“苦学”为“乐学”;通过难易疏导,变“难学”为“易学”;通过思维引导,变“死学”为“活学”;通过高效指导,变“学会”为“会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重视校园舆论文化建设,培育文明校风

集体是一个大熔炉,学生在集体中的思想行为易受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大力培育文明校风。

学校要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精神文化。要完善校园广播电视系统,及时报道校园新人、新事,激浊扬清;积极发挥国旗下讲话、黑板报、阅报栏、阅览室、警示牌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尤其要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新载体,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强大优势,通过“思想教育专题网站”“博客论坛”“班级网页”等宣传教育平台,努力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为系统安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内容丰富、信息健康的“绿色网络”。此外,还要建立“评先创优”“奖学金”等激励机制,引导学生树立争学创佳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四、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优化校园心理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隐性文化,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和谐、亲密、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具有正向功能,不仅可以满足师生交往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发展师生的安全感和友谊。课堂评价用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责备羞辱、道德说教、命令指使、嘲讽奚落、训诫呵斥、威胁利诱,等等,都可能让学生远离文明,逐渐变得冷漠、粗俗,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倘若我们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开朗的处世性格和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影响、引导受教育者,就能使教育成为一种传递快乐与幸福的事业。焦躁时代,柔和甚至适当的示弱也不失为一种根本性的教育素养。林格教授说过,柔和的气息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我们的声音柔和,就更容易渗透到辽远的空间;我们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轻灵地卷起心扉的窗纱;我们的面庞柔和了,就更能流畅地传达温暖的诚意;我们的身体柔和了,就能更准确地表明人与人平等的理念。同事相处,哪怕只是一句真诚的问候,哪怕只有一个体恤的眼神,都会使我们在百转人生中获得绵长的感动与温情的停留;同学之间,少些倔强与敌意,多份宽容和体谅,自然会坐拥点点滴滴真善美的记忆,消融悲伤,化解懊恼,让生活一寸一寸地灿烂开来。

篇5: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发展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校园隐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从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认为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可以推进校园文化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文章提出了隐性课程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分别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评价等角度,尝试解决高校校园文化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管理手段等问题。关键词: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

一、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关系

(一)隐性课程的来源

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指出,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规课程更加有力。

事实上,校园文化之教育意义与课程有相同之处。只不过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学生从校园文化中习得的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教授的,因这一特殊性,国外称之为“隐性课程” [1]。

隐性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当代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1968年杰克逊(Jackson,P.W)在其《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概念,引发一片研究热潮。《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则将隐性课程明确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

20世纪8O年代,我国开始将隐性课程纳入课程之列加以考虑。普遍认为:隐性课程的提出,改变了传统课程的观念。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的选择与构建问题,还必须将相关的背景因素以及动态的因素纳入其中,课程设计走向立体化和动态化;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已不单单局限于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而是扩展到了学校的整个生活世界之中,课程学习全面化、整体化;隐性课程的提出,促进了现代课程体系的重构。学校的实际课程,应该是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大课程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隐性课程的特色,是重视改善物质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以完善学生的经验结构。如果说显性课程更重视知识、技能等认知性因素的传授,那么隐性课程则侧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教育,以暗示、习得、熏陶等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学生的非认知心理的作用,来实现其教育价值。

(二)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关系

学界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已成共识。它以“教育场”的方式,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熏陶素养,激发认同感和使命感,以形成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个学校的精髓与灵魂。

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具体说来[2]:

1.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包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众多方面,这与隐性课程偏重于非学术性内容非常一致;

2.从影响方式来看,校园文化通常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这与隐性课程所具有的对学习者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实施方式非常一致。

但这并不等于说校园文化完全就是隐性课程,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从产生的背景看,隐性课程是在西方课程理论研究的背景下提出的,与“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的问题密切相关,强调“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杜威)的重要性。而校园文化则是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观念被提出的,即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各种文化现象。从属性上看,校园文

化是一种教育影响,而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教育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教育性经验是有选择的,主观上看通常可以被设计。

所以,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之间既紧密关联又相互区别,应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这种资源可以通过科学的开发和设计成为隐性课程[3]。

二、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

高校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在高校教育中,课程是传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因而成为目前高校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从课程的角度去观照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站在高校建设的高度,去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避免其建设的盲目性;可以站在课程设计的角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化有序性,从而匡正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偏见与误解,提升其地位,共同支撑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1.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是高校教育创建品牌打造特色的需要,更是进行“文化管理”、提升高校现代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教授认为:“同类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育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高质量的隐性课程。”

以隐性课程的方式进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无疑是高校创建特色的良好切入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将之设计成高质量的隐性课程,是学院进行品牌建设、促进特色形成过程中,值得考虑的战略之一。

另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既具有亚文化属性,又具有管理属性,既不同于传统的刚性的管卡压式的管理方式,也不同于单纯的物质引导管理方式,而是一种用文化进行管理的方式,重内在启发,重文化环境的熏陶,重文化氛围的感染[4]。

建设具有管理属性的校园文化是现代管理学的必然要求。通过隐性课程的设计可以充分凸显校园文化的“文化管理”特性,提升学院现代的管理水平。

2.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进行规划、管理和建设,可以避免校园文化建设陷入误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曾经出现偏差,例如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管理、文体活动等层面,或者用思想政治工作、党群工作等代替校园文化建设,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和低层次化,能够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进行操作的极少。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更是进行高校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校越来越强调实践性,在理论性方面的关注有所减轻。这样就导致了有些大学生过分注重实践而忽略理论知识。过弱的文化熏陶、过重的功利性培养,使得高校一度沦为职业训练场所,出现了知识、人格和文化的严重割裂。高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已经使得在高校中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成为日益强烈的呼声。

人们普遍认识到,由于隐性课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且深刻持久的影响力,若缺乏强有力的隐性课程体系的支持,仅仅拘泥于45分钟课堂上的显性课程教学,要培养大批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合格人才,将成为高校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而校园文化可以通过隐性课程这个方式,充分弥补高校教育目标中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缺失。高校内涵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高校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独特、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复杂而富有

活力的课程形态,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文化是可以被设计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种设计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开展,而设计、规划并实施的过程,就是使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化科学化的过程。

三、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从课程目标看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位:高等性和职业性

高校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偏差还表现在:要么“眼睛向上看”,一味地模仿或复制重点大学的校园文化模式;要么“眼睛向下看”,将本校的校园文化进行简单的改头换面。我们可以转换一个角度,结合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和特色,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思考其定位。

“完人”的教育一直是人类共同的教育理想,课程的目标自然也是促进个体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亦不例外。人是知、情、意的统一体,隐性课程在情意方面的价值已得到承认,因而就要有目的地发挥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隐性课程部分的校园文化在这方面的特有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的课程目标,主要是承担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培养而不是专业技能训练。其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校校园文化自然应该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在其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遵循高校校园文化的一般原则,要重视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具有的高等性。二是职业性。高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高校院校的定位是培养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高校教育特点和规律,尽可能追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教文化,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设优良环境[5]。

(二)从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看高校校园文化的规划设计

从“亚文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校园文化分为“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两个层面。物质环境等可以算是“静态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动态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大致可以划为三类[6]:

其一,是智能型文化.主要指以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为目的课外文化,例如课外学术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办校刊等;

其二是观念型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 其三是素质型文化,指的是由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包括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工作作风、治学风格等。

从教学计划的角度,我们应该对其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种制度、每一个观念、每一种精神都要进行细致认真的设计,并根据学生的生活轨迹和作息时间,恰当测算出校园文化每门隐性课程的所需时间长度(即课时),从总体上做好系统化的实施安排,避免课程的冲突与无效。

尤其要注重整个校园文化课程化体系中主隐课程与次隐课程的层级组合关系,使之系统化。

学校应该具有自己的主隐课程。所谓主隐课程,就是主流的隐性课程,用张楚廷教授的观点则是“隐性的主流文化”。

不同的主隐课程代表着不同学校的个性。主隐课程是在开发学校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课程体现了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并凝聚着学校独有的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并产生强烈影响的校园特色文化。因此,学校在制定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重点建设主隐课程,也可使原有的次级隐性课程上升为新的主隐课程,进而与原有主隐课程一道形成更具有内涵的主隐课

程[8]。

(三)从课程评价看高校校园文化的“文化管理”方式的体现

课程评价同样是对课程的价值判断。不过,由于隐性课程主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态度等非学术性因素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不仅是内隐的,而且是漫长的。因此,评价注重舆论性、自我性、人文性和非程序性,偏重于自然式探究性的评价,关注定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更多采用对实际情形的文字描述,特别重视学生自评价能力的形成[9]。这样的评价方式,无疑有助于校园文化重启发、重熏陶等“文化管理”方式的实现[9]。

“隐性课程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是最早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美国学者杰克逊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论断之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各大高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需要全校上下群策群力,研究并实施校园文化战略,把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 建设,将使学校的高校文化建设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并取得杰克逊所期望的成绩和作用。[参考文献]

篇6:关注校园中的隐性人身伤害

对少年儿童而言,隐性人身伤害发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场所。

在校园中,隐性伤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为的对身体和精神所造成的伤害,另一种则是由于外在物质设施的不当而引起的身体或精神的伤害。本文中的隐性伤害主要是前者,即校园情境中由于教育方法、治理方式、办法的不完善或失当等引起的学生隐性人身伤害。这种伤害,由于不太明显且发生效应较为迟滞,很轻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往往对少年儿童脆弱的心灵造成无法估量的消极影响,有的甚至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

隐性伤害:孩子心底最深的痛

案例之一

1998年,北京某学生因成绩较差无法升学,父母应学校的要求往医院为孩子开具了一张“中度智力低下”证实。不料学校很快将此公布开来,老师在课堂多次当众欺侮学生是“弱智、白痴”,其他学生也常以此来嘲笑、殴打该生,后来该学生被诊断患了精神***症。学生父母向学校提起了赔偿诉讼,要求学校为擅自泄露学生的个人隐私、造成其精神障碍一事承担责任并赔偿相应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张维平主编《中小学校学法用法案例评析》)

案例之二

某地一初中女生平时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有写日记的习惯。一次课间偶然的机会,一女同学无意中发现其书包里的日记,好奇地翻看,并将日记中记录其爱情心理活动的一段文字摘抄下来,汇报给了班主任。第二天,班主任老师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全班同学眼前朗读出来,并斥责说考试在即却不好好学习、作为女生不思检点等。当该生失声痛哭时,老师将此视为对自己的不尊重,说学生“要哭出往哭,知道要面子就别写那样的日记”。消息传开,学校中到处有人对该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该生觉得再也无脸见人、前途无看,回家后仰药自杀。(张维平主编《中小学校学法用法案例评析》)

这种较为极真个隐性伤害事件在全国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而造成的少年儿童自杀、精神***等现象并不鲜见。但是,在现实学校生活中,少年儿童所受到的隐性伤害并不都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而大多数只是在他们的心里投下了一丝阴影,其伤害何时会显现,程度如何,却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知道。

案例之三

一位小学生由于写错了17个生字而被老师惩罚倒立30分钟,此后几天一直觉得头疼、恶心,经常呕吐,然而却什么也不对家长说,怕的是老师加倍惩罚他。其母亲这样描述儿子的变化,“原来调皮出了名,现在蔫的像变了个人,一个暑假都很少找伙伴玩,总爱躺着。”(《中国青年报》2000年9月7日)

案例之四

一位被确诊患有精神***症的少年在离开学校两年后,仍然不想说学校的事,以为老有人欺负他,而当初在学校时,每次考试后倒着排名次的公布方式使他总是第一或第二。他的旧日同桌,另一位因成绩较差而备受歧视的少年则坦言,老师曾找他及其父母做过工作,劝其转学或弃学,以免影响班级的均匀分。他承认,在学校里觉得很压抑,并以“再往,我就要疯了”的言语说服了父母,整整一年没有往上学,老师也没有再往找他。(《南方周末》2001年9月13日)

正是由于这些伤害的“隐性”,使我们很难正确地估量它们会给这些成长中的稚嫩心灵带来多大的危害。而当这些伤害引起人们的重视时,往往已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难以逆转的极端后果,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产生了恶劣的消极影响。也正是这种伤害效果发生的潜伏性及凸显的迟滞性,隐性伤害始终未能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校园生活本应布满欢歌笑语,但对很多受到隐性伤害的孩子来说,却可能成为可怕的梦魇。

隐性伤害:当今校园中状况究竟如何?

200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和法律探究所劳凯声教授和中国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共同主持完成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人身伤害新题目探究”课题,对校园中少年儿童的隐性伤害进行了深进探究,在北京、上海、重庆、山西、山东、湖北、陕西、广东、浙江、辽宁等10省市近6000名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二年级在校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为我们熟悉校园隐性伤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事实和依据。这项探究以为,在学校制度中,很多强制性的制度、治理办法以及来自教师、同伴的行为和语言伤害,都给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潜伏的危害。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构成隐性伤害。伤害的主要方式是不当教育惩戒及教师的心理惩罚、学生间的肆意欺侮等,包括老师或学生群体之间私下起外号,嘲讽、取笑学生的有关私人新题目(如家庭背景、父母职业、个人缺陷或日常行为习惯等);向他人脸上吐唾沫、泼粪便、剥衣服等,强令他人从跨下爬过;在公共场合的惩罚或带有示众性质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对隐私的侵害,如侵进他人私人领域(书包、日记、通讯、身体等)并予以公然宣扬,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校园暴力所带来的不平安的校园情境,对学生人身平安的危险及威胁所造成的学生身心伤害„„

哪些孩子更轻易受到伤害?

相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上课表现较乖的学生而言,那些成绩较差、上课时小动作较多、爱说话或者爱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更轻易受到隐性伤害。由于老师责罚他们的频率更多,力度更大。在一个以学业成绩为首要衡量标准、以秩序为首要保证的校园情境中,这一类少年儿童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而性格内向、较为内敛、孤僻的少年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更大,即使是同样的伤害情境,这些孩子受到伤害也会比别人更深更重。调查显示,有相当多的少年儿童(19.9)在受到委屈或伤害时采取了“谁也不告诉或无人诉说”的应策略略。其中,中小城市的孩子多于大城市的孩子,男生多于女生,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多于成绩较好的。由于不想说或无处可说,而把委屈或伤害默默地埋躲在心底,久而久之,小小的心灵隐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也留下了一道道伤痕。他们将独自啜饮痛苦,体验心灵的孤寂和无人言说的痛楚。本不起眼的伤害,可能会在长期的积郁中逐渐壮大,对其心灵造成更大的伤害。

少年儿童在学校中最怕什么?

调查数据显示,30.8和29.5的少年儿童最怕“老师批评或体罚”和“被人瞧不起”,其次是“考试”(19.4),“被同学欺负”(11.3)。

“老师批评或体罚”是近年来反映较多的一种校园伤害事件,有如此多(三分之一)的学生惧怕老师的批评或体罚,已经使人感到那一棵棵稚嫩心灵上的重重伤痕。而调查还显示,在学校中,经常有“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讥讽、责骂”、“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被老师打”等经历的学生,累加起来占学生总数的17.1(均匀为2.85),偶然有此类经历的学生均匀为24.1。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学生,在中小城市、西部大城市和东部大城市分别为34.1、32.7和27.6。

调查还发现,处于12至15岁之间的少年儿童,明显要面对更多的此类新题目的困扰。说明这一年龄段的少年儿童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也更轻易体验到此类伤害的存在。此外,女生中害怕“老师批评或体罚”的明显高于男生。

有29.5的少年儿童最害怕“被人瞧不起”。而这种隐忧显然不仅仅来自于自身的学习成绩、日常表现、老师的态度等等。调查显示,选项结果和居住地和父母学历水平有明显相关,城市少年儿童害怕“别人瞧不起”的远高于县镇和乡村,因而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认可;而随着父母学历水平的增高,少年儿童也更多地在意他人的目光。

有19.4的少年儿童最害怕“考试”。调查数据表明,无论大中小城市,还是县镇乡村,无论男生、女生,在“考试”上均存在着较大的焦虑。这种焦虑情绪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加剧,也和学习成绩形成了极其明显的相关,学习成绩越差,考试焦虑越大。这种对考试的惧怕和焦虑有不少来自父母对子女高期看的压力,尤其以父母学历水平不高的子女更明显。

校园欺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较严重的世界性校园新题目,往往直接导致少年儿童的身心伤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和校园暴力有所联系。从11.3的少年儿童最怕“被同学欺负”可以看出,欺侮现象在我国校园内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目前学校中比较常见的几种隐性伤害:

——教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类

体罚是一种以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学生某些新题目行为的惩罚方式,多以罚站、罚跑、罚抄课文或作业、放学后留校、打骂等为代表形式,在传统教育中一直被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被广泛地使用。直到今天,尽管有关教育法规早已明确禁止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但这种不良现象仍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程度的存在。

调查显示,“经常”被老师罚站或罚跑的少年儿童占2.6,“偶然”有此类经历的则高达37.7,表明此类事件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比较普遍;“经常”和“偶然”放学后被罚留校的分别为2.8和26.2;“经常”和“偶然”被罚抄课文或作业多遍的分别高达4.4和33.4。此外,“被老师打”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体罚,调查数据证实,媒体时有报道的恶性体罚事件决非空***来风,尽管和其他惩罚现象相比,“被老师打”的发生率要低得多(“经常”和“偶然”分别为1.5和13.9),但仍然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

——教师的心理惩罚类

这是一种并不以明显的身体伤害为目的的惩罚方式,旨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使他们不敢违反老师的任何规定。学校中的心理惩罚一般包括讽刺、讥讽、嘲笑、责骂,冷落、孤立、排斥,拒尽学生进教室听课或学习,公然学生的个人隐私或秘密并加以宣传、渲染,任意公布、肆意评说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等。和体罚相比,心理惩罚给少年儿童的心灵造成的伤害更大,其影响也更深远。

调查显示,有3.3的少年儿童“经常”被老师讽刺、讥讽、责骂,“偶然”有此类经历的为23.4;“经常”和“偶然”受到老师“不让进教室听课”惩罚的少年儿童分别为1.5和10.6。这和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学习成绩明显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采取这些惩罚的频数也日趋增高,有此类经历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于成绩好的;而受到老师讽刺、讥讽、责骂的城市学生要多于县镇和乡村学生。

探究以为,来自教师惩罚时的不当处理,如讽刺、讥讽学生,刻意贬低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给学生起一些欺侮性的、有损其自尊的绰号,使学生处于一种被轻视的无助状态,往往会造成学生自我评价偏低或不正确,因而自暴自弃,有时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

教师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在校园生活中,不少教师常出于好意,对学生的书包、日记及信件等进行监控,试图把握学生的最新发展动态,以便及时把不良苗头抹杀在摇篮中。尽管如此,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在很多时候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反感。而当教师将把握的信息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出来,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沉重的压力。作为教师,对学生的日记、信件以及个人秘密(如身心疾患、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地位及其婚姻状况等)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并为其保密。否则,就可能给少年儿童带来伤害,有时还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后果。本次调查的少年儿童中,自己的信件“经常”或“偶然”“被老师私自翻看”的,分别占1.8和6.6。张榜公布成绩 “减负”以后,考试排名次逐渐被人们所扬弃,但调查发现,张榜公布成绩这一现象仍在很多地区较为广泛地存在着,甚至有成为排名次的替换品的危险。在被调查的少年儿童中,只有59.7“从没”经历过张榜公布成绩,而“经常”和“偶然”经历的分别高达15.3和25。其中,中小城市要高于大城市。调查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好坏就越敏感,对学校张榜公布成绩的做法就越不满。

——校园风气类

校园欺负 在学校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现象并不少见。调查显示,“经常”和“偶然”有“高年级同学欺负低年级”经历的学生分别为6.1和32.5。这种情况在城市、县镇和乡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中,中小城市比较突出。和女生相比,男生更轻易受到同伴的欺负;而父母学历水平较低的少年儿童,受同伴欺负的可能性更高。起绰号 调查显示,分别有10.6和31.4的少年儿童“经常”和“偶然”有“老师和同学给其他同学起刺耳的外号”的经历,说明这种现象在校园生活中并不少见,而城市明显地高于县镇和乡村。学习成绩较好和较差的学生都有较多的此类经历。

——由学习活动带来的隐性伤害

这类伤害往往是由于学习时间过长、课业负担过重、老师和父母对少年儿童施加了过高的期看而造成的,假如少年儿童自己对自身也有较高的成就期待,就更轻易产生隐性伤害。一些少年儿童因此而产生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厌学情绪以及学校惧怕症。

专家评说

隐性伤害形成原因

参和此项课题探究的北京产业大学高教所王辉博士对隐性伤害的形成原因作了深进的分析:

教育生活中的严重压力 在我们的教育中,学校并不是一个可以让人身心无忧的地方。事实上,学校一直是一个令少年儿童又爱又恨的地方,那里有无穷的知识,有同龄的伙伴,有新鲜的事物,同时也有繁重的课业、无尽的烦恼。一旦进进学校,学习的压力、纪律的束缚使孩子们原本童真的心灵布满了压力和烦恼,他们过早地开始感受到“苦”的含义。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习成绩(更严格地说是考试分数)和班级或学校名次,就成了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会衡量他们学习是否努力,智力如何,个人可否造就的终极标准,一切都围绕着以分数为中心的学习生活而无奈地旋转。少年儿童也就无形中成了这种天翻地覆的学习生活中一只小小的陀螺,被外界众多的压力鞭打得无法停止转动。同时,我们的教育和西方国家相比,更夸大约束和服从,夸大教师的主体性而非学生的自主性,夸大秩序而非活力。往往就是在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学校生活中,孩子的天真、活力、想像力、创造力却被慢慢地消磨殆尽。

教育过程中的不当教育方式 在教育生活中,学生要面对无数次教师的教育,教师稍有不慎,就会给学生造成伤害。由于传统上对师道尊严的推崇和敬畏,形成了很多教师潜意识中的惟我独尊、容不下学生丝毫冒犯和违反的“一言堂”作风。不少教师喜欢那些顺从听话、唯唯诺诺的乖孩子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对不太顺从、固执己见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感喜好。不当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为,使用体罚或滥用各种惩罚粗暴地处理各种学生的不良行为,对成绩好坏不同的学生予以分类分别对待,使学生看不到教师惩罚的依据和标准,丧失对教师和学校的信任感。这种现象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仍有较大的市场。

教师素质偏低,是造成当前体罚及变相体罚屡禁不止的不正常现象的一个方面,但同时,教师职业所带来的“过劳”现象和此也密切相关。在有些时候,教师并不是存心往伤害学生,体罚事件只是在其身心极其疲惫的情况下,一种***状态的情绪宣泄和开释。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职业像教师这样布满了辛劳和挑战,他们要随时面对几十个性情各异、活蹦乱跳的孩子,在承担着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随时预备处理学生在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新题目。而在长期处于神经紧张、极度疲惫的身心状态下,很多教师很难做到完全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教育中的“过度社会化”策略 学校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为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参和社会而做预备。但在教育过程中,校长、教师经常自觉或不自觉的从学校秩序的稳定或便于治理等角度出发,采取一些不良的教育策略,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应有的后果。这种现象就是少年儿童“过度社会化”,它使少年儿童缺乏自信和自尊,布满无力感、挫败感和负罪感,使他们为自己有悖于社会期待的言行或想法而敏感和不安,让这些稚嫩的心灵早早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主要表现为:

过于追求“尽善尽美”,苛求于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犯的一些小过失,使学生总是无法得到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总是处于自我苛求之中。过于夸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使学生“规矩有余,活力不足”,过早地社会化,成为“小大人”、“小老头”。

过于宣扬“和人为善”、和睦相处和忍让,只教会了学生有一颗善良、容忍的心灵,却忘记了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策略和能力,使他们丧失了和不良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丝尽不敢反抗外来的任何伤害。

教师素质的低下和其自身的心理新题目 在我们的学校中,大多数教师是怀着一颗爱心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即使有时可能出现失误,也是其无心之过。但不可否认的是,确有一些教师素质比较低,仅凭个人好恶对待学生,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肆意处罚学生,使学生对其布满了厌恶和惧怕。此外,由于职业压力较大,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新题目或心理障碍,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因此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精神状态 很多探究者的调查均表明,少年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和自身的某些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瑞典科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探究发现,儿童中欺侮行为和受欺侮者的发生率较为稳定,小学男生一般约有10涉及到欺侮行为,其中欺侮他人和受人欺侮者各占5。受欺侮的儿童往往自尊心较差,在同伴中不太受欢迎、主观适应性差、和同伴关系表现不良,其身体健康也比适应良好的儿童要差一些。在同样的学校情境下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心理素质偏低的学生更轻易被外界因素所伤害,而在同样的伤害经历中,心理素质较低的学生受到的隐性伤害更大。

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和熏染 传统教育所主张的“学而优”的观念今天仍在教育生活中流行着,人们看重学富五车式的知识积累,而忽视了现代教育中应有的对“人”本身的关注。我们的教育仍把学生这一学习中的主体看做是被教育者、被矫正的对象,将教师这一学习中的辅助者视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少年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作为不可侵犯的“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在校园中大多被削减或抹煞。

如何面对少年儿童隐性伤害

少年儿童隐性人身伤害是当前无法回避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新题目。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办法,减少少年儿童面临隐性伤害的危险,真正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平安的成长环境。

学校教育应该人性化 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少年儿童作为“人”的权利和尊严,体现对“人”自身的关注,夸大对“人”的发展的促进功能;确立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教育中的“人”,是同等的教育活动参和者的观念。学校制度布置和日常治理常规,都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为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应该推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学校治理策略手段的变革,用更加具有“人情味儿”的治理手段来对待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把他们当作独立的、有自身尊严和权利的同等的“人”来教育和治理。教师在进行惩戒和批评教育时应该突出其教育性,注重采用公道的方式。

防患于未然 要针对隐性伤害的来源和成因,对学校教育中的一些弊端予以必要的改革,切实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目前应该采取的办法应包括:不断进步教师素质,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开展适当的学生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伤害和挫折;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软环境。学校和教师应努力营造***同等的心理氛围,在学校中倡导教学相长,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慎用各种强迫命令、简单生硬、粗***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隐性校园文化】相关文章:

中学校园隐性教学美术论文04-25

体育隐性课程中的精神文化要素分析11-20

隐性知识05-25

隐性失业05-06

隐性机制05-26

隐性故障05-26

隐性安全06-12

隐性06-12

隐性渗透06-26

隐性德育资源06-26

上一篇:陈涉世家 说课下一篇:欢度国庆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