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5-21

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2篇)

篇1: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感悟古今不同内涵。

2.反复诵读,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3.掌握文言词汇,加强基础积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视频,从历史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排山倒海的气势于四日内成功横渡长江,取得了解放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这一震撼人心的壮举再次证明了人心向背在战争胜负与治国成败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正应了亚圣孟子所阐述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

二、简介作者

(幻灯片展示有关孟子生平的填空题)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思想 家、政治 家、教育家。他是 儒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与弟子著有《 孟子 》一书,该书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明确学习目标

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本节课我们打算完成以下任务。(幻灯片投影展示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文章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领悟文章思想内容,继承传统文化之精华。

3.品味文章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四、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1.教师配乐示范读课文,在教师示范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听清楚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

(多媒体配乐示范读课文)

2.学生展示所画字词,并讲解画那些字词的理由,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做好标记。

3.学生尝试模拟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哦讽诵课文,朗读时要求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尝试读出气势并能结合书下注解大致贯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学生展示朗读(多媒体配乐),并请同学加以评点。

5.教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吟哦讽诵课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

五、深入文本,品读赏析

(此环节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课文)

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多媒体展示疑难字词句)

目前仍在使用的相关成语或词语。(教师注意点:学生对“兵”的古义可能出现疑问,《说文解字》中说,“兵”,械也,“械”器之总名。可以借助“兵”的篆体字来加深理解,成语中作兵器讲的词:兵不血刃、短兵相接)d.能够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够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畔”同“叛”,背叛)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

孟子长于辩论,其文逻辑严密,言辞犀锐,气势磅礴,领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就战争问题展开论述,战争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孟子关于战争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战争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逐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战争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战争而扩大到治国)

(4)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研讨第四小节,探讨孟子是如何深入论述其深层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论断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从反面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来强调“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争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与文化水平,以便争取民心,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

(5)小结归纳:通过学习,我们共同探讨了课文,明确了中心论点,学习了孟子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懂得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内涵。

第三步:吟哦讽诵,积累经典。(此环节重在诵读欣赏,及时巩固,加强积累)

六、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短暂的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领略了孟子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密的风采,而且对“和”这一传统文化精华有了新的感悟,“和”的思想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现在“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祥和、和善与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这种思想对处理国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商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幻灯片展示“和”的新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与精华,早日成才。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高声讽诵全文吧!(师生共同讽诵全篇)

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板块“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篇2: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值得肯定的:

一、在学习这课之前,我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孟子生活的年代和他的思想的精髓,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二、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中可以质疑,互相解决问题,交流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三、在问题的探究中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些都是我觉得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合理的,但课堂只有四十五分钟,想面面俱到确实很难。通过上这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失”:

一、学生在汇报自己的翻译情况时没能注意形式的变化,使得气氛较沉闷,学生注意力没能高度集中。

二、文言文应该在诵读中理解,但我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没有充分地让学生接触文本,朗读不到位。

三、在学生讨论中心论点时,没有紧紧围绕论点和论据的关系展开讨论,使得学生理解还不够透彻。

篇3: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认识前辈学者读书治学的经验,并能有所启示。

2.熟读精思,学会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深读精思,含英咀华,反刍品味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内涵,能发现隽永智慧的语句,并能说出这些语句的含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3.学习不同的论述方法(谈话式、随录式、独白式),并能模仿一定的表达方式写出有思想智慧的语句;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4.学习在与别人的交谈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二、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学牛吃草”,即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泛读”和“精读”的读书方法,尤其是对一些经典之作像牛“反刍”一样反复品味,含英咀华,直至得其精髓。

本单元的4篇文章均为经典之作,其内容都是论述与读书治学修身相关的道理,但论述的角度和论述的方法却不一样,语言风格也不相同。因此,要让学生反复阅读,仔细品味。特别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并能就一些共性问题展开讨论,得出自己新的感悟。

“反刍”式的读书方法要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因此,与课文的阅读教学同步,要指导学生利用好课外的阅读训练,以加深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品味,如某一种说理的方式,或某一位作者的创作风格等等。

最后,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表达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的能力,要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导读 学习目标:

1.能够清楚的知道本单元学习内容。

2.能够知道学习本单元所要运用的读书方法。教学过程:

(一)学习精读泛读的读书方法。阅读单元导读“学学牛吃草”,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牛大量的吃草,但吃下去还不够,它有一个特殊的硝化方式——反刍,这就好比我们读书,能大量的阅读固然是好事,但更需要对充满智慧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度精思,反复品味。

(二)泛读本单元课文,明确单元学习内容。

1.快速阅读本单元课文,概括这四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点。

参考:都是作者关于读书治学修身的看法,语言都比较有哲理,等等。(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对照单元导读要求,安排本单元学习计划。(1)利用一个礼拜寻找并阅读与读书治学修身相关内容的书籍。摘抄精彩处,反复深读品味,写出自己的发现,并积累一些相关的言语。最后进行单元总评价。

(2)在品读课文前,于课外寻找并整理与课文相内容相关的材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第2课时九《成功》 学习目标:

1.能够准确的说出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大题小做”的写法。2.熟读精思,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品味谈话式的语言风格。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借助文下注释,理解几处文言句的意思。

2.运用查找资料和询问的方法,能叙述囊萤、映雪、悬梁、刺骨等故事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成功,人人都追求的目标,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成功的呢?”(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是啊,生活的经验给了我们一些有关成功的启示。今天,我们来阅读北大教授季羡林根据他七十多年的生活经验,所得出的成功之道,相信会给我们每个同学有益的启发的。

(二)朗读课文,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三)熟读课文,理清作者的论述思路。

1、作者阐述了成功的三个条件,在作者眼里,这三个条件的意义一样吗?作者是如何阐述的? 参考:作者先承认有“天资”,但不惟天资;接着肯定“勤奋”的作用,即使天资再高,不勤奋也无用,这是众所周知的公理;然后说“机遇”,以实例为证,指出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且指出其重要性。接下来,通过引用比较分析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治学或是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2、你认可作者的看法吗?请援引实例为作者进一步证明,或者有理有据的表明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当提供关于“天资”、“机遇”、“勤奋”的材料。

(四)精读品味课文,学习谈话式说理的方法。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1、从前面的学习内容中概括要点:“大题小做”、说理清晰等。

2、反刍品味,有新的发现:谈话式说理等。

(五)课后延伸:

1、积累文中隽永智慧的语句。

2、收集更多的成功人士的实例,并能从中概括出成功的道理。第3课时十《创造学思想录》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课文,简单说说创造学思想理论的含义。

2.从课文中得到启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展创造性思维。3.品味文中隽永智慧的语言,分析它们的含义。课前准备:

1.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及《创造学思想录》这部书。2.积累有关创造的故事或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有一句名言“我创造,所以我生存”,他阐明了创造的意义,要想创造就必须有创造性思维。今天,我们一起阅读美国思维科学学者冯•奥赫的《创造学思想录》节选,相信大家能从中有所启发和收获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把无法理解的片断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2.对你认为讲得很有道理的片断进行比较详细的解释和分析,适当给这个片断寻找新的事实或理论依据。

(三)品读课文,获得启示:

1.用通俗易懂的话概括作者在语录中所阐述的有关创造学思想理论。

2.这些创造学思想读来非但不觉得晦涩难懂,反而觉得饶有情趣。品读课文,说一说产生如此效果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充分发挥语录体的特点,形式不拘一格,有的用小故事和创造者的实例,有的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名言,有的直接说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是作者的思想碎片和智慧火花,生动形象,又有生活气息,这些奇思妙想、惊人之语把读者印象深广高远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引燃了读者思维的激情。

3.关于创造性思维的道理远不止这些,你能否说出一两点来,并能从生活中举一两个“聪明人做聪明事”的例子,用类似课文的夹叙夹议的方法来说明你的道理。

(四)课后延伸:

1.摘抄文中隽永(精炼油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语句,并能加以分析和体会,说出自己的感受。

2.想办法阅读奥赫德《创造学思想录》全文。第4课时十一《学问和智慧》

(一)学习目标:

1.弄清“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找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2.学习用论据证明论点,分析文章的说理层次。课前准备:

1.通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摘抄文中对你有吸引力的词句,并能尽可能的理解其含义。3.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学问与智慧的小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问”和“智慧”是大家熟悉的两个词汇,你能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两个词的理解。(肯定学生认为两者有关系的看法,指正把两者割裂开来的说法。)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我国教育家、思想家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希望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

参考:生字新词有寸积铢累、矻矻穷年、探骊得珠等;还有一些文言词句。

2.读完后思考:作者通过本文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用简单的话概括,并能结合文章内容简单说说理由。

(三)解读课文,理清结构。

1.再读课文,梳理一下作者说理的思路,即作者是如何逐步地摆出其观点的?

参考:全文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二自然段,解说学问和智慧的概念的不同;余下的为第二部分,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也离不开学问,二者相辅为用,只会显得更为重要;最后自然而然的归纳全文,作者站到了俯视问题的高度上,展示了正确的观点。

2.在整个过程中,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运用了许多有说服力的材料,浏览课文,在文中做好记号,并在旁白处点评一下这些材料的特点及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文中给抽象的概念和道理作比,显得更加的通俗易懂;通过具体的例子,有力的证明了自己的正确看法;通过正面说理和反面说理的比较,突出了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课后延伸:

对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你完全同意吗?同意的话,找点实例进行加以进一步的证明;如果有不同的看法,表达清楚,也找相关论据加以说明。第5课时十一《学问和智慧》

(二)学习目标:

1.继续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懂得智慧比学问更重要的道理。2.分析品味文中警策睿智的语言。课前准备:

批阅学生完成的课后延伸的作业,按照内容和学生作业的质量分组,已备学生课堂上阅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回顾上堂课的内容,说说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二)思辨训练:

1.对作者的这个观点,有同学认可,也有同学不完全同意,并且也摆出了自己的理由。按照老师的分组,进行小范围的辩论。通过辩论,各小组要能够得出一个更完整的结论。

2.阅读《学问与智慧》一文后,有同学认为学语文不必费太多的力气,你以为这种想法正确吗?如果不正确,你会怎样劝说他? 参考:懂得学问是知识的聚集。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说理最忌枯燥,说理也很容易流于枯燥,你阅读本文有无这种感觉?本文为什么会让读者喜爱? 参考:(复习)作者运用举例、比喻、对比的方法论述道理,显的通俗易懂;本文的语言充满智慧,意趣盎然,不失幽默。

2.读自己认为警策睿智幽默的语言,在书旁白处进行点评。3.完成练习“三”。

4.诵读这些句段,争取背诵。第6课时十一《论美》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能说出培根的审美观。2.品味形象睿智的语言。

3.学习杂感的写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对美的理解。课前准备

收集并积累一些关于美的格言警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没在灵魂。”爱美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美呢?今天我们就向英国大哲学家、美学家培根请教一下。

(二)初读课文,认识“美”:

朗读课文,你觉得作者眼中“真正的美”是怎样的美?为什么? 参考:“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的美。作者强调了美的德行,认为和美的外表相比,美德是最具价值的,但作者并没有否定外表之美。

(三)再读课文,梳理“美”:

1.这是一篇杂感,杂感不受论述形式束缚,比较自由,培根的论说经常是断想式的,具有跳跃性。那么你在读本文的时候,有无杂乱之感,试着梳理一下文章的层次。参考:以两种人为例,论述“内在美”的重要。(2)勉励人们把 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行为之美的比较,美的形貌和(1)美德最美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3)美的德行结 通过某些老人与年轻人相比,强调美德最美。(4)合起来。(5)

2.在整个论述过程中,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是自己的观点具备说服力的?

参考:多用实例。有的具体,有的概括;有的用来直接证明观点,有的用来作比较;这样,使得道理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说明。

(四)深读课文,品味“美”:

1.作者层次清晰的、有理有据的阐述了他眼中的美,你有没有从文中欣赏到作者的美呢? 参考:准确精炼、隽永含蓄、充满智慧的语言。

2.你是否觉得这篇文章已经很完美了?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尝试着精加工。

建议:在论述“才德与美貌也可以并存一身”这一观点时,作者所举的人物多是帝王,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你能否找出更好的事例论据。

(四)思维拓展训练,创造“美”:

用精炼而又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认识,并能通过对实例的阐述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第7课时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学习目标:

1.能够借助文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

2.能够理清文章脉络,并认识作者所强调的“和”的意义。3.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课前准备:

通读全文,借助工具扫除字词障碍,借助文下注释理解大意。教学过程:

(一)一读:准确、流利。

1.点名读:正音,掌握文言文准确的停顿。2.自读:达到准确流利的标准。3.齐读:检查方式。

(二)二读:读懂文章的意思。

1.提出课前准备时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寻求解的方法。2.同桌相互检查重点词句的解释和翻译。3.教师出示检查小练习。

(三)三读:梳理文章的脉络。

1.作者通过这篇短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答案来。2.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阐明这个道理的?

(四)四读:得到启示。

1.你认为作者写本文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战争的成功经验吗?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你能否举例说说“和”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五)五读: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帮助学生背诵。第8课时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2.在准确表达的同时,努力追求自己的创作风格。教学过程:

(一)体悟并学习经典作品的语言风格。

1.比较本单元的四篇经典作品的语言特点(也可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师生交流并讨论。

2.自读“综合学习与探究一”,划出编者的分析,与我们的分析进行比较,有无不当或不完整之处?

(二)学习对生活中的人事发表自己全面完整的看法。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些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仅用简单的“好与不好”、“是与不是”来表达,显然不会吸引他人,更不用说被人接受,这就需要在表达的语言上下一番功夫。

在以下两题中选择其一进行说话训练,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风格,尝试着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有特点的表达。

1.语境:刘老师和同学甲进行了一下一段对话,你听了后有何见解?请表达清楚—— 刘老师:我们有些学生成绩总是上不去,但人却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学生甲:生活条件好了,穿戴精神一些,这与学习无关。刘老师:头脑里装的尽是美,哪有心思去学习?

学生甲:我学习成绩不好,无人注意我,所以我穿戴时尚些,吸引他人的目光,这有什么错吗? 2.给你身边熟悉的某位同学写一份有价值且能让人眼睛一亮的评语。要求既突出这位同的个性,更能表现出你的语言风格来。小组交流评价,推荐优秀作品。

(三)课外练笔:选择在班上最普遍的一种现象,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流畅且有特色。第9课时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够写出有理有据的论说文。2.初步形成有风格的作文语言。教学过程:

(一)学习提炼观点。

1.本单元中谈到了天资、机遇与勤奋的关系,创造与生存的关系,智慧与学问的关系,美貌与品德的关系,作者通过思考判断,做出了准确的选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不少有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问题。请你想出几组来。

2.选择一组进行思考比较和分析,概括出明确的观点。师生交流评价。

(二)作文练习。1.从众多观点中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一点,到生活中或书本中寻找能为你提供说服力的材料。2.列写作提纲,理清表达的脉络。第10课时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在交流评价中提高和发展。课前准备:

批阅学生作文,按照等第分好学习小组。教学过程:

1.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篇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3课《〈孟子〉两章》。本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法制教育目标

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宣布战争和发布动员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全国人大,决定战争与和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国务院: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2.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解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宏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齐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材料,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课件展示: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课件展示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委而去之(离开。今义:往、到)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战争中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类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结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六、总结升华、法制渗透 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目前,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到今天,虽然欧美发达国家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支配地位,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大国的霸权地位已处在江河日下的境地。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在我国,为民所用,为民所谋,为民所系的共产党人,一定能得到民众的拥戴。你知道我国什么机构?什么人能决定发动战争吗?

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宣布战争和发布动员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全国人大,决定战争与和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国务院: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外阅读《孟子》一书。

八、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第一板块“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板块“译读课文,把握文意”,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积累经典;第三板块“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指导背诵思路。第四板块“总结升华、法制渗透”通过孟子思想对今天世界格局的意义,引出我国《宪法》中对战争决定权的规定,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

篇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1、反复诵读,掌握朗读节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背诵全文。

3、赏读并学习运用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中心论点,理清本文论证思路。

2、赏读并学习运用本文孟子的雄辩艺术。

教学过程:

一、直入导新课

提到中国古代文学,我们大多想到的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其实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在这座宝藏里,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提到儒家经典,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另外一部经典,那就是《孟子》。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一部经典的经典 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着孟子学雄辩。

二、初读明节奏

1、通过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雄辩之势。

三、品读赏雄辩

1、过渡: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混战激烈,他们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热衷于战争,有的是为了生存,有的是为了一统天下,实现霸业。因为战争连绵,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国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对不义战争。请看第一章标题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们细细地品读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2、学生通读全文,根据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读思考。

3、分享交流。

学生1:要雄辩先得有自己的观点。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请你分别解释一下“天时”“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学生1:天时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是指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师: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学生沉默,老师用红粉笔标注两个地利)

学生2:运用顶真,突出人和是作战克敌制胜的最重要的条件。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1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学生3:要雄辩得有自己的论据,孟子为了具体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列举了具体的战例。

师:哪些文字与这些战例相关,请你把相关文字读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举了几个战例,什么样的战例?

学生3读“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读完后学生回答:两个战例: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

男生读与第一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易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势之大,结果却没有胜利,孟子通过分析这个战例得出:主动攻打,说明攻城方必得天时,结果却失败,只能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这个战例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个观点。

女生读与第二个战例相关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举这个战例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粮食充足的城,结果却是弃城而逃,用这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地利不如人和”这个观点。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2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师:这一句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师: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双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条件非常优越,但结果却弃城而逃,更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语言也更有气势。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3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师:还有哪些句子运用了排比,请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师:这还是在谈作战吗?

生:是在谈国家治理了。

请一个学生翻译这一个句子。

师:这是一个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师:治国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4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师:孟子还运用了其他雄辩艺术吗?

学生6:在最后孟子还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得道者”和“失道者”进行对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顺之”,“失道”就会“亲戚畔之”,最终得出实行仁政的君主“战必胜矣”,来强调“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师: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顺之”“战必胜矣”。

师: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就能天下归顺,就能握有“人和”这枚“战必胜矣”的尚方宝剑。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5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4、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样的思路来推行其仁政主张的。

学生7根据板书归纳概括:孟子先提出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举攻城不胜和守城而逃的两个战例来具体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类推到国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过运用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师小结:

雄辩艺术6层层深入,逻辑强。开合自如,真雄辩!

5、学生根据文章思路自由背诵全文。

6、背诵比赛。

四、拓展巧运用。

作业: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到的孟子雄辩艺术在班级劝告那些写作业依赖智能手段搜题的同学在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

附孟子雄辩艺术:

开门见山,亮观点。单刀直入,显力量。

列举战例,来论证。一攻一守,很具体。

排比句式,增气势。大气恢宏,有气场。

类推治国,靠人和。两方论证,更全面。

对比论证,巧结论。得道多助,战必胜。

篇6: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看课文:看注释,看简析;一查:查工具书。了解孟子的生平和主张,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划标出疑难词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⑵ 背诵课文,积累名言警句。

2、能力目标:

⑴ 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⑵ 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寡道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背诵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那则气势恢弘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西路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得人心者得天下。)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预习检测

1、孟子,()家代表人之一。提出()的口号,被称为。

2、《孟子》是一部()的书。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三、研读课文品味赏析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作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

3、小组讨论,质疑解惑: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同意强调,内容如下:

⑴ 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⑵ 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去,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护城河。今指水塘)

⑶ 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三里之城(的)

以天下之所顺(用)环而攻之(代词)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多助之至(到)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⑷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采用四面保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4、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⑴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⑵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教师提示: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五、方法总结,畅谈收获

1、合作学习有利于同学们的团结,这也是和

2、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背诵中理解、感悟课文更透彻。

3、和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团结,共渡难关,是齐家强国得根本。

当堂反馈

1、本文的主旨句()

2、表明战争三要素的句子()

3、解释黑体字及句子:

亲戚畔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池非不深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板书】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据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

篇7: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

地利不如人和→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委而去之→失道寡助

篇8: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1。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3.掌握两篇短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 :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数:二课时

篇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四、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1)解释题目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的意思:

“道”即“王道”,得道:施行“仁政”,助:帮助,失道:不施行仁政,也就是违背道义

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

师:这位同学翻译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2)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反对不义的战争,主张施行“仁政”。

(三)精读品味

(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第一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是比不上。“人和”是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那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比较,那哪个更为重要呢? 对,“人和”比较重要。那又为什么呢?我们接下去看。

(2)“三里之城”的“三里”是什么意思呢?对,三里是周围,方圆的意思;城,是指内城,郭,是个古今异词,古义:外城,今义:姓氏;那“环而攻之而不胜”的“环”又是什么意思呢,对,“环”名词作状语,是围的意思。第一个而,表顺接;第二个表转折,是“却”的意思。

好,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我们再接下去看,首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学生朗读)

“城”是城墙的意思,“池”是指护城河。池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今指水塘;“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灰甲;坚利,是指坚固锋利。米粟,是指粮食。那“委而去之”的“委”是什么意思呢?

对,委是放弃的意思,“去”,是指离开,去也是古今异义词,今义:往,到。

好,还是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这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对,“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4)好,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完后面的几句话,“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最后”,师:读得很好,故是所以的意思,域,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却用作动词,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域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居住,定居。以是凭,靠的意思。固国,巩固国防,固,也是使动用法,使……巩固。威,也是使动用法,可以翻译为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我们接下去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至”是指极点;亲戚,是古今异词,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畔,是通假字,通“叛”,背叛。顺,归顺,服从。(5)课文的大意我们已经分析完了,现在,请全体同学们再有感情地大声地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五)讨论交流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 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论证: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失道寡助——天下叛之

教后反思:

篇10:初中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互相提问、作答引导学生归纳。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篇1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案

一、资料链接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二、初读文章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米粟()亲戚()畔()之 2.用斜线“/”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幸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天下顺之()2.翻译下列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环而攻之而不胜。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深入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温馨提示:论证方法主要有: A.举例论证B.道理论证C.对比论证D.比喻论证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修辞是什么?三个句子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4.怎样理解文中“道”的意思?

五、积累迁移 1.背诵课文。

2.积累本课名句。

3.君主须“得道”,百姓亦须“得道”,商人要掌握经商之道,学生要掌握学习之道,你认为我们在学习中应遵循的“道”有哪些?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1.sù pàn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1.内城 外城 围

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 2.翻译略

四、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答:排比。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4.仁政

五、积累迁移 1.略 2.略

3.答:态度端正,方法适当,勤奋刻苦(言之成理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1.sù pàn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三、1.内城 外城 围

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限制 极点

畔通“叛”,背叛 归顺 2.翻译略

四、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开籍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答:排比。从“域民”到“固国”再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将前一个阶段的事情做好,才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4.仁政

五、积累迁移 1.略 2.略

篇1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2、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

3、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对“和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

2、复习逐层论证的写法。

[课型、课时]

导读课,一课时

[教学方法]

导拨法、自读法、讨论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有一位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大师是谁?(孟子)面对他所处的社会现实,谁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主张?(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投影,介绍孟子及其政治主张,学生齐读投影内容)

[投影一]

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投影二]

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投影三]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出自《<孟子>二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听课文录音,在舒缓的音乐中感知课文内容。

(二)学生伴随音乐试读课文,初步领会语句的意思。

(三)学生串讲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1、每四名学生为一组进行讨论。

2、教师指名代表对课文进行试讲,其他学生补充更正。(文段比较容易翻译,学生能够较轻松地完成。教师对试讲的学生要及时鼓励、肯定)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章是针对当时那些好战者的心理,阐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向背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那么作者是如何进行论证的呢?

(一)学生分组对文章内容逐段设疑、释疑。(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作答)

(二)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教师出示投影,分别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四]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二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 原因何在?

3、第三段中:

①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② 战争结果如何?

③ 为什么?

明确: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① 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②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③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

④ 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①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②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

③ 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承接问题,教师进一步启发:“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方法?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

师: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人和)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明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板书)

[投影五]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这三句话什么意思?

2、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各层次学生回答)

明确:

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

3、作者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新的论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师启发:要想得人和,君主应该怎样做呢?(得道,施仁政)

孟子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学生讨论,各层次学生各抒己见)

师归纳: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

四、总结:

师生齐读课文,回顾课文结构。(指名学生总结)

明确: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

五、巩固练习(出示投影,各层次学生回答)

[投影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 委而去之 ② 环而攻之 ③ 池非不深也 ④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⑤ 亲戚畔之

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不以兵革之利。

[投影七]

填空:

1、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

2、在“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这个问题上,孟子和曹刿有着基本一至的看法,孟子认为在于 曹刿认为是。

3、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向背的重要规律,即。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翻译全文。

2、预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论点 论据 结论

天时不如地利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 得道多助

上一篇:给家长的森林防火信下一篇:住院病案首页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