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06-17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14篇)

篇1: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课题』《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名人单元,课文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初一从、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人生目标并拥有坚定的信念。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闻一多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从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自己的人生理念。

本文语言优美,语句精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初一学生阅读,教学时应加强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并在熏陶感染中,培养中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已经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课文大意,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方法。摄入的信息量比较窄,不能主动的,积极地合作探究学习。个别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依赖性比较强,学习较为被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结构,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领会语句饱含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搜索,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做人原则,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正直的人。『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中语句中的关键词语,难点: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和做的呢?请你说给大家听听。

二:了解闻一多,臧克家

闻一多(1899-1946)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诗集有《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1943年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郭沫若称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臧克家(简略了解)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掌握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沥经心血目不窥园气冲斗牛兀兀穷年潜心贯注迥乎不同慷慨淋漓

四、理清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

放录音

教师范读

个读

齐读

互评、纠正

2、合作探究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

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

(2)综合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原文回答)

(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

(4)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引用原文)

(5)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

五、小结

这篇文章学的十分精粹,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文章兼顾西安的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六、布置作业

1、读一读,写一写

2、完成练习二

『课后反思』:

1、朗读的 效果较好,通过朗读,让学生很好的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本人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把握起

来的难度较大,所以本课设计了重点批注的环节,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并通过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 为学生留出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感受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的空间,有理由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个性化阅读。

3、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了一道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讨论题,目的是锻炼

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发言比想象中的还要踊跃,不断有新的亮点产生,吧这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篇2: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七星二中七年级任双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2.能够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并把它们运用到平常的写作当中去。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学法引导: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

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在南方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教学重难点

本文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但文中更多的是重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通过联系生活,加深对生命的思考认识即教学的重点。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读能感受到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揣摩法: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 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摩品味。

五、媒体设计

1.腰鼓表演片段。

2.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流程

课前,我播放了一段关于安塞腰鼓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雄浑壮阔的场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壮阔的安塞腰鼓,请同学们端起书,齐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激情吧!

1.学生齐读课文。

2.请学生从字音、停顿等方面,对自己的朗读进行点评。

探求新知

1.请同学们,用我感受到了——的安塞腰鼓,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课文中,作者多次运用相同的句子来反复赞美安塞腰鼓,同学们找一找,看是哪一句?”

明确: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3.这些句子反复出现,除了抒情的需要以外,还点示了课文的层次,使得课文结构清晰,请自由朗读课文7—24节,用//划分层次,并且在每一个层次中,寻找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层次描写的主要内容。”并分男女两组,派代表上黑板板书。

明确:舞蹈、响声、后生、舞姿

3.品析文章中语言美。

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安塞腰鼓的美,试用美,你看。”句式来说。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美? 例句:蓄势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

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4.主旨探究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黄土高原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安塞腰鼓有什么内涵?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上生命的激昂和宣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小结:

1.排比反复旋律美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反复,形式上力求多样,富有变化。排比又有句内的、句之间的、段之间的。

2.短句短语激昂美

3.节奏明快雄浑美

反思提升

我们要进行一个演读活动,要求读出气势,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我给同学们发了一份演读稿讲义,大家推荐男领由于越同学担任,女领由单昕哲同学担任,花三分钟左右熟悉了各自角色需要演读的内容。

演读开始:

看!——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安塞腰鼓!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好一个黄土高原!

好一个安塞腰鼓!

作业。

1.将精彩的语句抄在积累本上。

2.完成活页和试题优化。

八.板书设计

1-4:的腰鼓

安塞鼓5-27:的腰鼓 5-13:宏伟的场面 14-17:雄壮的

18-22:击鼓的

23-27:奇丽的

寂静28-30:的腰鼓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地位,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我不去讲,学生自己看书能回答的问题,我不回答。同时,我也十分注意情境的创设,先在课前播放安塞腰鼓的视频,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在感性性对安塞腰鼓有所了解。此外,本节课,我还重视学生的读。有全班齐读,有男女生分角色读,有领读,更有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回读。

当然,任何一节课都不是完美的,在本节课上,还存在着不少缺点需要我今后改进的:

1.教学的目标的确立,还有不明确的地方,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也有与教学目标不符的地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有待提高。

2.播放的视频,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视频还不够典型。而且播放的顺序还可以更灵活一点。如放在品析语言后面。

3.学生的参与度还不够,对个别学生的提问次数过少,没有照顾到全体

篇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引入部分]

一、回顾与思考

1.抛一枚普通硬币1次, 出现正面的概率是___。

2.抛一枚普通硬币2次, 出现2个正面的概率是___。

3.抛一枚普通硬币3次, 出现3个正面的概率是___。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概率的预测, 以及所做过的实验———抛硬币实验, 回答问题1、2然后思考问题3, 使得学生发现计算这个问题的概率难度比较大。

【课堂反馈及反思】对于问题1、2, 学生很快就能准确得出概率的大小。对于问题3, 学生经过思考, 没有得到结果, 于是笔者就提出, 把这个问题留下来, 随后一起来研究。从而引起学生注意。

对于第三个问题, 给学生留的时间有些少, 故学生思考不充分。

二、活动与探索

1.抛一枚普通硬币1次, 会出现哪些结果?

2.抛一枚普通硬币2次, 所有的结果有哪些?

3.抛一枚普通硬币3次, 所有的结果有哪些?

【设计意图】问题1、2想让学生思考并通过列举的方法得出结论, 问题3也让学生进行列举, 使得学生发现计算这个问题的概率难度比较大。如何来快捷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得找出机会均等的结果不多不少呢?于是就引出了这节课的课题。

【课堂反馈及反思】问题1、2学生能通过列举的方法得出结论。对于问题3, 也有学生得出了正确答案, 不过大家都发现列举的过程很麻烦, 或缺或漏, 从而引出新知———如何才能更好的列举出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我们今天要使用画“树状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 有些走过场, 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

[问题1]抛掷一枚普通的硬币3次, 有人说连续掷出“三个正面”和“先掷出两个正面再掷出一个反面”的机会是一样的。你同意吗?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问题, 使得学生掌握“树状图”的画法, 并能够列举出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 计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

【课堂反馈及反思】课堂上, 笔者通过完整的分析问题, 并一步一步画出“树状图”, 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使得学生对“树状图”的画法及如何解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之后, 对这个问题加以小结和说明———“树状图”反映出来的情况是什么意思、什么作用。

【知识积累】在分析这一问题的过程中, 我们采用了画图的方法。这幅图好像一棵倒立的树, 因此我们常把它称为“树状图”, 也称“树形图”、“树图”。

它的优点: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 而且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 既直观又条理分明。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以及其优点。

【课堂反馈及反思】在课堂上加以分析讲解, 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记录, 明确学习目的, 并方便之后的复习。

[摸牌游戏]

两组扑克牌, 一组为红桃1、2, 一组为黑桃1、2, 从每组牌中各抽出一张, 称为一次试验。那么, 所有的结果有哪些?求两次都抽出相同数字的概率是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游戏题目激发学生兴趣, 并引起他们的思考, 使得能够更快的运用“树状图”列举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 并能够计算概率。

【课堂反馈及反思】对题目讲解不充分, 因此, 学生对两次摸牌掌握的不好, 就出现了在两次摸牌的时候, 在四张牌中进行选择, 优生大多都能够通过自己思考完成, 而思维较差的学生就无法正确的进行分析。

笔者在巡堂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 于是, 在学生练习完成之后, 找了3个典型的“树状图”画法, 来进行投影, 和学生们一起来进行分析, 在这个时候对两次摸牌, 两次试验进行了讲解, 使学生把这样的题目分为两步来进行。

[例题学习]

[例1]口袋中装有1个红球、1个白球和1个黑球, 搅匀后从中摸出1个球, 然后放回搅匀, 再摸出第二个球。 (1) 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2) 两次都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解决下面的例2, 故设计了问题1, 把难度分散开。

【课堂反馈及反思】这个题目两次试验, 每次抽取结果都为3个, 在之前问题上加了难度。故加以分析讲解, 然后由学生在黑板上书写, 并进行讲评。通过之前题目的讲解, 这道题目大多数学生都能够自主完成。

[例2]口袋中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 搅匀后从中摸出1个球, 然后放回搅匀, 再摸出第二个球。

1.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2.两次都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这个题目难度比较大, 因为要对两个白球编号, 从而加以区分, 让学生要能够解决类似问题, 比如“配紫色”问题。

【课堂反馈及反思】课堂上, 由学生出现了把球分成红球、白球的两种情况, 于是挑取了一些错例与学生一起来分析, 使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因为有了例1作为前提, 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要对白球编号, 并能解决该问题。

[练习]

两组扑克牌, 一组为红桃1、2、3, 一组为黑桃1、2、3, 从每组牌中各抽出一张, 称为一次试验。求两次都抽出数字2的概率。

【设计意图】和“摸牌游戏”一样, 让学生体会两次试验分步来解决。

【课堂反馈及反思】与例1的情况类似, 又因为有了例1的学习, 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这节课从引入、例题、练习都经过认真的设计, 在课堂上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不过有些地方处理的还不够到位, 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这次课题真的使笔者获益匪浅, 在课题结束后笔者也进行了很多的反思以及经验总结, 在这里只是简单的加以记叙, 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课题及教研活动, 以使自己能够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摘要:为了更好地完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引入的设计研究”课题, 课题组以统计中的“树状图”为内容, 由笔者讲授了一堂公开课。首先, 自己阅读课本、教参, 提高对课本的理解, 然后进行大的框架的备课, 再精心准备课件, 但发现其中有好几个难点有待于处理。于是与其他老师一起交流, 再备课, 解决难点, 再进行课件的修改。同时, 课题组就课堂引入一起进行了设计, 使得课堂引入的目的性非常突出, 课堂效果也非常好。课后, 笔者再次进行反思、总结, 其他老师也针对课堂的问题给了笔者很大的指导。

篇4: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新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课堂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反思

可纵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与世隔绝,“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

这样的教学效果,带来的最大表现之一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普遍消沉。学生对语文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听不听课无所谓,有无作业无所谓。而一些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成长为“啃老本族”,平时将语文打入了“冷宫”,到考试才“临阵磨枪”。

第二种表现是应付老师,平衡自己。这些学生迫于考试和老师的“威力”,对语文课的态度要比冷漠型积极些,但却是停留在应付阶段。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第三种是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型。这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

第四是投机取巧型。这一类型的学生,充分了解语文课的重要性,但是却凭着自己的小聪明,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中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常常期待“神明降临”,等待“考场超常发挥”。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设计

(一)以情入境,诗意无限。初中每一篇语文课,都是作者潜心创作,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至亲”,所以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时,要把学生带进教材特定的情境中,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情入境,联通无限”。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也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情境,找准作品情感的闪光点,导读时或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或摄取作品最感人的情境加以描述,从而把学生引入情境。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教材不像影视文学作品,无论作者笔下如何缤纷多彩,感情如何丰富多姿,如果教师不去点拨、渲染,学生不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也只是一些语言字符的整合。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联想,充分运用讲述的方法,把教材的语言化为教师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涓涓的情感细流的沐浴中受到艺术感染,成为富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从而达到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

教材中的小说、戏剧,有很多对话描写。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教学常常利用角色效应,设计角色让学生充分活动,或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表演。这样可以从教材语言出发,落实教材语言。即“语言→情境→语言”不断沟通结合,以切实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同时,学生加深了情感体验,加深了对情境本质的认识。

(二)交流探讨,联通无限。但凡所有教学,能让学生动起来,是最佳的学习方式,这也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在学习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问题设置既要扣住教材的重点又要有探究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尝试到学习的乐趣。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正反方之间的交流,要不拘形式,只要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即可。但必须诚心诚意。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必须要“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样不仅符合学生心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三)拓展延伸,精彩无限。 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人文教育,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语文人文教育追求对学生的人生关怀、人性关怀。语文学科肩负着丰富人与社会知识,启迪人们的智慧,间接地影响人们对于人与社会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重任。担负此重任的基本途径就是将语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语文人文教育不能等同于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人文教育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教学,但绝不等同于人文学科知识教学。语文学科虽然反映了人文精神的精华,能够给学生人文素养的成长提供各种有益的影响,但它们不等同于实际生活。回到现实当中,现实生活给予学生的影响,对学生人文素养成长作用更为有力、更为实际。

篇5: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共)

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和技能:积累文言词语,疏通全文,了解文学体裁和什么是“托物言志”。

2.过程和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美语言特色。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学生在多次诵读的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因此我把“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并体会莲的高贵品质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托物言志的手法作为本文难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基础,能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和已有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反译并熟背课文;

2、了解衬托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映衬手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入情景)

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学生初步感受“莲”的形象

2、诱思导学

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点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弄清字、词、节奏。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分组疏通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及提示理解文意。

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合作探究

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1、什么是“说”?

2、看课文注释,画出不能理解的句子。

3、文章开头为什么先写陶渊明和世人的爱好?

4、文中写了哪些花?重点写什么?为什么要写其他的花?

5、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6、哪些地方是写莲的?从哪些方面写莲的?

7、莲花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

8、作者为什么发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叹?作者的感叹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合。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的理解并及时消化与及理。

让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4、朗读背诵指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

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

5、拓展延伸与莲花有关的诗歌写几句关于莲花的话可以是对莲花的描写,学习本文的感受,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6、课文总结归纳主题(找出中心句)了解本文衬托的写法

本文中,作者除了写莲,还提到了什么花?几次提到?作用是什么?

衬托的两种类型——正衬,反衬

(1)陶渊明爱菊

世人爱牡丹(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与众不同)

予爱莲

(2)菊 花之隐逸者

牡丹 花之富贵者(衬托,表现莲的品格高出百花)

莲 花之君子者

(3)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 何人(衬托,感慨世风恶浊,表现作者洁身自好)

牡丹之爱 众

全面掌握文章内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气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喻人

菊花牡丹 对比烘托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我在教学设计中努力探求一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学生活动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的方法,着眼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培养他们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以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能力。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的方法上,并把课堂当作他们能力展示的天地,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但是在其中令我不满意的是,不是所以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些学生还是没有调动起来,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多找寻方法,促进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一、内容太多,课堂太紧张。可以考虑减去课堂环节的“2、口语练习,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变之为课外练习;补充资料可以再精简,或只是提到即可,不必全诗朗诵或板书。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

篇6: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二、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动点。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能在活动的起始阶段多着笔墨,多动脑筋,使创设的教学活动情景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创造性,活动中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每节课,我会更改电脑桌面背景,将生物科技成果与生物科学家作为桌面,通过猜一猜、听一听、讲一讲,动一动活动,极大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发很多疑问,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课堂也真正活起来。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教师课前收集大量科技录象片:如基因、克隆人、病毒、试管婴儿、吸烟、吸毒 的危害、人体奥秘等等,穿插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也为生物活动教学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了条件。

总这近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了一些学习生物的基本方法,本学期我仍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改革措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争取提高教学质量。

篇7: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反思

张娟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教学要求

读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明确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界线(山脉、河流、海峡); 通过读图及课件动画,讲解大陆漂移及板块学说;

(二)能力目标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整体感性认识,了解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分布情况及大小;

通过对各大洲、大洋分界线的解析,让学生掌握有关大洲、大洋间山脉、河流、海峡等分界物;

通过对大陆漂移及板块学说的讲解,是学生掌握世界大陆、海洋形成的历史过程,并对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的发生产生理性认识。

(三)情感目标

1.联系当前南海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2.由我国在世界上所处地理位置及海域分布,激发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

1.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及各自分界线。

2.大陆漂移及板块学说。

(五)教学难点

1.七大洲、四大洋各自分界线的掌握。

2.大陆漂移及板块学说的讲解

3.用大陆漂移及板块学说解释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

(六)教学过程

1.七大洲、四大洋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结合地球仪进行讲解,板书内容为: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这里要特别强调,没有北极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课件内容设计:

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

讲到每个大洲和大洋时,把它的地理位置闪烁一下,现实面积大小

2.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 板书内容为:

(1).七大洲各自的分界线(一一讲解)(2).四大洋各自的分界线(一一讲解)

课件内容设计:

世界大洲、大洋分界线图示,把山脉、河流、海峡等界限闪烁一下,一一讲解

3.大陆漂移及板块学说 板书内容为:

1.板块学说的发现及发展过程 2.板块学说的主要内容 3.板块学说发现的历史意义 课件内容设计:

篇8: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抽象·简单式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中国情部分相对抽象的道理比较多, 如何变这些抽象的道理的僵化“灌输”为生动的“内化”体会, 需要教师认真梳理、注意资源整合, 借助一些生动的比喻、幽默等等方式将之“简单化”。

案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两者的关系, 并能用此原理分析社会的更替发展原因。

【教学思路】

(1) 引题:从学生的生活中如何买鞋的话题谈起, 引出鞋的大小尺寸只能根据自己的脚的尺码来决定, 不好随意。 (简单易懂) ;

(2) 初步探讨:随着年龄的增大, 当自己的鞋尺码嫌小了, 该什么办?回答肯定是再去店里买一双, 谁也不会愚蠢到拿一把剪刀把已经张长的脚多余的尺寸给剪掉。 (笑声之余, 引发问题) ;

(3) 进步深化:脚感到舒服, 鞋很重要, 适合脚的尺寸最好。社会的发展就像人成长一样, 像脚 (生产力) 与鞋 (生产关系) 关系一样, 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脚与鞋的关系说明,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的辨证关系。

【教学思考】

通过脚与鞋的关系把原本很抽象的原理“简单化”了。思品教学中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识”来转借“抽象原理”, 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理解·直观式

荀子有云:“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 “不闻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而博得很多学子喜爱的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它们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实验, 而政治课任何借鉴, 任何增强直观性, 现代教育下, 多媒体教学初步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 但传统教学下的粉笔构思也能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2: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

【教学思路】

(1) 引题:有化学实验图引出教学话题 (如左图引出学生好奇心, 集中精神) ;

(2) 进行讲解:整个圆形玻璃容器代表违法行为, 圆形容器内有一块金属板, 金属板左边是犯罪行为, 右边是一般违法行为, 中间留一段空隙, 容器下有一注液体的导管。从导管进入的喻为不良行为, 当不良行为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般违法行为, 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从中间金属空隙进入, 从而导致犯罪;

(3) 教师课前设计一些引导性的问题, 让学生看图思考并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4) 在直观性视觉作用下, 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都是违法行为, 都有社会危害性, 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有一般违法的人不及时改正, 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我们一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

【教学思考】

这个问题尽管单纯的讲解也可以讲的通, 但可能上课的积极性和印象没有在直观视觉作用下来的深刻, 所以, 思品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充分的把一些需要理解性的问题直观化。这样对学生更能消化、吸收和理解。

三、引导·探究式

案例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的基本路线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思路】

(1) 由“人的理想的实现到底最需要什么?”引出讨论的话题, 学生各抒己见, 比如, 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善于创新的精神等;

(2) 讨论完教师肯定每个学生的观点的正确性, 分析每个观点好象都是一个人实现理想所必须的具备的;在差不多都赞同的情况下, 教师话锋一转, 仅仅有这样的精神理想目标就能实现了吗?列举我国“大跃进”时期我国制定了“用三年时间赶上英国, 五年时间超过美国”的奋斗目标, 很容易得出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要实现自己的目标, 首先必须先了解自己, 不能好高骛远;

(3) 教师概括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是根据我国的这个最大的基本国情, 我国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教学思考】

思品课堂中的一些理论看起来比较“理论”“枯燥”, 但仔细琢磨, 我们可以发现“理论”实际上源于生活, 只要我们用心去“嫁接”, 会使思品课堂出现“枝满头”的效果。

四、形象·实践式

案例4: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我国当前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过程】

在准备讲“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时, 我在打篮球时脚受伤, 休息了一段时间才来上课。上课前我找来一根拐杖, 铃声响了之后, 我“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 开始那天的上课, 在准备分析为什么我国当前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时候, 我先问“为什么老师现在要拄拐杖?”学生回答简单明了, 因为老师脚有伤。“那么老师的脚伤好了之后呢?”回答:扔掉拐杖;我马上会意的扔掉拐杖, 开始结合上一课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来分析我国实行上述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本”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 决定的, 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目前所处的历史阶段, 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等到我国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度时, 就不需要再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 就必须“扔掉拐杖”。

【教学思考】

篇9: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

引言:

语文,不仅仅可以让人学识丰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精神,涤荡人的灵魂,塑造人的修养,所以语文给人精神上的震撼是其他科目所无法比拟的。语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尤其是那些对于生命的感悟,对于生活的思索.正因为此,语文成了各个阶段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尤其是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迅速形成的时期,求知欲强,对外界的环境也非常渴望,而语文中很多寓意深刻的篇章都可以对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很人的满足,而且语文中特有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多方而的原因使得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效率非常低,很多学生都是被迫走进课堂,整个课堂毫无生机可言,因此,创新初中语文的教学设计思路迫在眉睫。

一、创新课堂组织与设计方式,提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堂是最主要的教学场所,是目前阶段教与学最为集中呈现的地方,因此课堂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的教学,都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一块黑板,而且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只能是处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

一般来讲,学生是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完全服从教师。而伴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学生的思路也在改变,他们渴望自主,以及丰富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其实,课堂组织形式怎样才算有效?没有一个固定答案,是不是只有课堂安安静静,学生规规矩矩地听课才算有效?未必、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是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迅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组织形式,就是有效的。

例如:把班内的学生按照智力程度、学习爱好、性格差异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也可以按照兴趣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语法兴趣小组、占文兴趣小组、诗歌兴趣小组等。让同学们定期自己组织课堂,每小组组织一次,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且初中学生又处于一个非常渴望被关注的年龄段,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潜力一下子都会被发掘出来,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创新教案设计方式与思路,推动学生参与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是教学开展的基础,主要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不管什么类型的教案,针对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学生,因此要得到学生的认可,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很乐意学习,这是教案设计的难点所在。以往我们的教案都是按照人纲设计的,基木上是固定的模式,而且是自己设计,有的教师还不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教案。

其实,教案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教和学的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教案的设计,让学生提出他们公认的最喜欢的案例,或者最喜欢的学习方式,然后整理和加精。这就好比教师提供毛坯房,学生们选择房子里而贴什么颜色的壁纸,当然什么颜色的壁纸都不影响居住功能,但是而对人家都喜欢的颜色必然会心情愉悦。因为与学生年龄差距比较人,教师难以了解学生们真正的心理,所以由学生民主推荐一些素材,对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是习非常有效的。

三、教师要反思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恰当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与方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对目标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一方面要潜心研究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使教学目标的制定符合实际状况,尤其要针对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和理解分析能力方面的差异,体现分层目标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以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立体性,有没有体现能力、知识、与情感三位一体的目标。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适应性与全面性的反思, 有助于教师在卜一步的教学中确定更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思路。

四、教师要反思教学评价内容是否全面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都是以测试的方式进行。大部分的教师都是采用试卷分数这一单一的标准,然后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是不全面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反思教学评价的内容是否存在单一性的问题,不仅要从卷面分数这一量化标准对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更要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情感等进行综合分析,在语文能力方面,侧重朗读能力、普通话发音、汉字书写等语文基木功,对这些基木功进行评价时可以采取等级制的方式。

另外,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还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情感状态,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如何、投入程度如何,这些都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兼顾的内容。通过全方位、科学的评价,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认真总结,进一步优化评价模式。

五、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组织得是否科学

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上的过程是核心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回过头分析整个教学过程,是否还要坚持教师灌输的单向模式,是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研究。

另外,教师还要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存在形而上学的教改倾向,如合作学习小组作用发挥不够深入、存在形式主义、思考提纲设计不够科学合理、难度過低等,要对整个教学过程有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学手段运用得是否恰当、有效等方面展开分析,以便寻找到教学组织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下一步的教学设计中讲行弥补和优化。

结语:

创新,永远是初中语文教学经久不衰的话题,也是促进教学改革的一个法宝.但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改革也需要过程,创新是一种有基础的探索式改革.我们必须有足够的经验与实践,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和整理、总结和提炼,最终才能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思路.而且,我们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参考文献】

[1]崔皓翔.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探讨[J].才智2011(10)

[2]邵美红.教学反思为初中语文教学与改革提供保障[J].考试周刊(下).2011(06)

篇10: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二历史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

一、教材分析

《鸦片战争》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内容。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中国开始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本课在教材中有开篇点题的作用,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特征的认识,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的重要素材。

二、学情分析

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授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

三、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通过学习认识清政府的腐朽和落后是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认识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始终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了解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确定《南京条约》为重点,其理由是:《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使中国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的难点则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怎样理解中国中国开始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五、教学方法分析

为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课以讨论分析为主,辅之以讲授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增强分析历史事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能力。

六、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1、给学生展示有关鸦片的图片(罂粟花的图片、鸦片的制作过程、鸦片名称的由来、鸦片的用途,清朝人吸食鸦片的情形以及出示本课标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答。

2、展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3、学生预习课本1、2页及自由阅读卡回答下面问题

⑴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 ⑵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⑶面对灾难,中国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其他学生补充,最后教师出示答案

4、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5、思考讨论:⑴通过展示历史史料,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⑵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⑶小讨论;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6、教学巩固 补充练习:处理练习,布置作业

篇11: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荐荐小初学二

数数

学学

教教

案案案

[1000(800 [1000

字字

篇12: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经历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发现过程,体验归纳、猜想的思想方法。

2、了解二次根式的上述两个性质。

3、会运用上述两个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上述两个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上述两个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准备 上课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二次根式的概念:像根号内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和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都叫做二次根式。

2、大家抢答

填空

教师提示:参照教材右边的图(启发诱导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步骤

(重难点突破的过程、巩固方法)

二、探索新知:

从熟悉的知识出发先练习、再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得出性质一

1、教师板书

性质一:

2、学生合作学习,完成课本P6填空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 和有何关系?当a≥0时,=和a﹤0,=

通过练习、再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得出性质二

教师板书

4、学生练习(利用性质二进行运算):

梳理知识使条理清楚,及时练习巩固

5、例1 计算

(1)(2)

教师强调:规范书写,知道运算程序、强调性质运用的条件,二次根式运算顺序

6、学生完成:课本P7课内练习第2题(领悟方法,学会迁移)

7、例2计算:

要求比较先算括号里与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性质的优劣;强调先判断中a的符号

三、引申与提高

例3 化简:

(1)(2)(3)(a<0,b>0)

(4)(a>1)

做一做:

你能把一张三边长分别为的三角形纸片放入4×4方格内,使它的三个顶点都在方格的顶点上吗?

学生动手,教师引导。

(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使之呼应,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是有用的数学)板书设计 1.2二次根式的性质

性质一性质二

例1例2例3

学生版演

教学反思

备课中常常是把教材备得很到位,把流程写得很清楚,很多时候,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不过是合作者,引导者,很多问题都自己包办了,学生没有经过深刻的体验,难以在头脑中合成自身的信息,导致有问题一而再的发生。

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从学生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对比才有进步,并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枯燥,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让学生主动上去版演,可以更直接的发现学生的不足,也可以更直观的体现他的好方法,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次上课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操作空间,比以前有所改善。

篇13:初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探索

一、探究语文课堂的“病因”

1. 脱离生活

如果语文脱离了生活就如断了线的风筝, 虚无缥缈、毫无方向。从前有个故事, 说一个思想家老是抬头看着天空思考问题, 而没有低头去看看现实的路, 最后掉进了陷阱里。这都说明了同一个问题:理论源于实践, 语文源于生活, 脱离生活的语文是没有现实意义的。观察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 还存在着“语文是语文, 生活是生活”的现象, 造成了课堂时间、空间以及学习内容的封闭, 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长期以来, 对于语文教学各级教师都在探讨与争论中前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指出, 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不仅为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而且还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发展进行了创新。

2. 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僵化守旧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往往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 一味地关注如何才能把问题解释清楚, 故而花费大量时间讲授课本内容。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 我们教师往往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课堂的主宰, 以自我为中心, 占据五尺讲台, 大讲特讲, 而对学生的兴趣、状态、需求等视而不见。不客气地说这样的教师有些“目中无人”, 即使有时“有人”, 也喜欢牵着人家鼻子走, 问题也是为完成自己的思路, 设下套子, 让学生们自己钻, 如不如意, 轻则叫坐, 重则挖苦。事实上, 我们忘记了一个最为浅显的道理:语言非学得而是习得, 学生没有亲身参与, 怎么能学好语文呢?“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而这种“满堂灌”的教育, 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思维, 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衰退。

3. 都以成绩论英雄

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 教师还是学校都面临着升学的压力, 而这种压力恰好成为了“成绩综合症”的根源。单纯以成绩评价师生, 给师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也导致了某些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因急功近利而不择手段地折磨、摧残学生, 千方百计迫使学生考出高分来, 而不是进行良好素养形成方面的训练。这类现象, 还被教师自己、学生家长误认为是教师“对工作很负责”。学生在枯燥乏味、学无长进而又不堪折磨、摧残的情况下, 万般无奈地丧失了学习兴趣和信心, 还要遭教师、家长、社会的责斥, 这是我们教育界的悲剧。

二、冲出重围, 突破困境

1. 语文和生活“手牵手”

课文内容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也是我们将语文与生活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在分析课文时, 如果仅仅从文本结构、字词句去断章取义, 这种方法我们视为下策。我们应该把我们身边的生活与文章中的情景联系起来, 让生活为语文大声说话。在我们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 可以这样设置我们的课堂教学: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趣事,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童年时代的趣事和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反复理解课文, 找出作者童年时代的乐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进行比较, 找出异同点。这样的教学就是充满人性化的, 我们一定要把生活的气息引进语文课堂, 丰富课堂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性, 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度、对社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珍爱;否则, 语文课堂便会像失去灵魂的人, 游走在荒漠里, 寻求不到新的出路和希望。

2. 革新理念, 探索多元化

其一:在教学理念上, “以人教之”远胜于“以书教之”, 因为“以人教之”的观念体现了教学的本质———“让学”。“让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爱上语文”, 二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门径”。“以人教之”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而非主导作用, 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以书教之”则强调书所承载的“道”“业”的绝对权威, 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走向课堂讲台, 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其二:在教学方法上,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打破因循守旧的课堂,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实现“厌学→好学→乐学”的转变。 (1) 注重导入, 激发学生兴趣。一个良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刚上课时的注意力是极度分散的, 要将分散的眼神集中到课堂上来, 就应该设置一个别开生面的导入, 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我教《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课时, 在课前播放歌曲《命运交响曲》, 优美激扬的旋律回荡在教室里。此时无声胜有声, 无需教师多言, 学生在情感上已产生共鸣。 (2) 开展多种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 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开展了多样的活动———说:复述课文内容, 或根据情节改编成单口相声, 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其对文本的理解;诵:大声朗诵是对课文理解的一个有效途径, 如果我们能灵活运用各种朗诵方法, 将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通过播放录音朗诵, 或者让学生分角色朗诵等, 定能激发学生朗诵的兴趣, 在熟能成诵中达到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从而收到感染人、震憾人的艺术效果;唱:许多课文都可以和歌唱结合。如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文时, 我们可以播放《送别》一曲, 充分渲染课堂, 调动学生的情感。我们知道, “诗歌”的本意是“诗”与“歌”的完美结合, 我们将音乐融汇在文学里, 是诗歌教学的一种成功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意蕴;演:选择一些课文, 让学生自己编故事, 自己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如学《口技》这类浅显的文言文, 学生可以模仿课文里的角色, 再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单一的灌输好得多;赛:在课堂上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竞赛,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活跃性, 使学生在你争我赶的竞赛氛围中迅速进步。

三、多元化评价

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学生, 我们都要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而不是单单以成绩论英雄。比如一个教师能以饱满的热情、热切的关注、殷切的期待去激励、鼓舞学生, 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增强, 从而逐渐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 他就应该被认定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对于学生, 新时代赋予他们更多的期望和挑战, 全面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教学当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应该从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 去开发学生的潜能与个性, 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获取真正的知识。

总之, 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难而进、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学是门科学, 科学在于求真;教育是门艺术, 艺术在于创新;教育是事业, 事业需要奉献。”跨越世纪的语文教师, 咀嚼过两千年仁德治国、礼仪之邦的滋养, 秉承着中华数千年文化底蕴的熏染, 接受了当今世界先进文化信息的浸育, 理当破除现成套路, 着眼素养、锐意创新。

摘要: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事倍功半的状态, 究其原因, 我们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是教学内容的封闭, 二是教学方法的陈旧。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语文课堂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因此, 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 必须强调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注重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开放性,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吕达.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J].人民教育, 2001 (6) .

[2]吴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创新[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3 (Z2) .

篇14: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计 反思

数学教学是一种过程教学,它既包括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也包括人的思维过程。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正是激励、欢欣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使学生听其言,入其境,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认知理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进入问题者的“角色”,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下面,就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及我使用苏科版教材的教学实际,谈谈创设教学情境情境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从形象、生动入手,导言要引人入胜,具有趣味性。这样,学生在好奇中接受知识的效率最高。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变被动为主动。作为一线的教师,我对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作了一定的思考与探索,以下是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常用的一些方法:

1.1联系现实,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选取具有生活气息的现实情境,营造数学探究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和力,缩短与数学的心理距离,最终改进教学效果。

【案例1】

在七年级上册《3.1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引入:

师:每天我们总能从学校的公布栏中得到一些重要信息,比如今天老师看到一则招领启事:初一(8)班的小丽同学昨天下午在学校大门口捡到一只钱包,内有人民币若干,请丢失钱包的同学尽快来初一(8)班小丽处认领。

初一(8)班9月21日

师:启事中为什么要用“若干元”表示钱款数?

生:……。

师:若干元表示多少钱?能否概括地表示出来?

生:……。

师: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用字母表示数。

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逐步体会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知识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展示图片,创设图片情境

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获得数学知识。

【案例2】

在七年级下册《11.3.探索三角形全等ASA》的教学中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

议一议:某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在活动中,不小心将一块三角形形状的玻璃摔成三块。,他们决定到市场去配一块同样形状和大小的玻璃,应该怎么办呢?

问题:你觉得带哪块玻璃?说说你的想法和理由.

第Ⅲ块玻璃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由这三个元素决定的三角形是不是所要配的三角形呢?问题的提出立刻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交流, 气氛热烈,不一会儿有的同学举手回答带第三块玻璃, 因为它包含了原三角形的三个元素, 从而引出这节课所要讲的判定公理..一般情况下,给了公理,下面就是学生按公理的条件进行应用训练, 但为了同学们对公理的条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我设计了一个添加条件的变式训练, 所有的同学都积极的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3播放动画,创设动画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喜欢新奇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段动画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案例3】

在七年级上册《5.3从三个方向看》这节课的教学引入时可先播放一段动画:奥运会跳水比赛播出时,从三个角度慢镜头回放郭晶晶跳水的过程,请学生分别指出从哪些角度看,为什么从三个方向看?由动画创设情境,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引起学生的思考。

1.4新旧结合,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原有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入手创设问题情境,用这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自然流畅,既有利于复习旧知识,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案例4】在七年级下册《10.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

(1)举例说说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步骤有哪些?这些步骤渗透了那种数学思想方法?

(2)请你尝试运用这种数学思想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可以同伴互助解决。

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发生与迁移过程,使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新知识。

【案例5】在八年级下册《11.1你的判断对吗》这节课的教学中,“用比地球赤道长1米的绳子给地球加个圈,在地球与绳子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缝隙,这个缝隙中能够放进一个拳头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学生的经验往往并不可靠,因而每个学生都想实际算一下,证实自己的猜想,因而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同时结果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可能有比较大的差距,因而易于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学习效果将明显不同。

1.5回顾历史,通过数学发展史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值得人们回味的史实,以数学发展史创设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产生的过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案例6】

在八年级上册《2.1勾股定理》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导入方式:

这是1955年希腊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观察这枚邮票,你有哪些发现?

开放性的问题设置,学生不仅能发现小方格数量的关系,而且能发现邮票的设计思路,为下面的动手操作作准备。

设置古典知识的情境,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易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1.6明知故错,创设纠错情境

不过,在教学中教师有时巧妙地设计一些“坎坷曲折”,诱使学生失误出错,再利用这些契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7】

在八年级上册《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教学时出了下面一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为5厘米,另一边长为7厘米,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许多学生考虑不周,只得出周长是17厘米,我试着反问“难道7厘米不能作为腰吗?”学生心有所悟,立刻说出第二种情况是19厘米。我并没有到此结束,又问“第一边长改成3厘米呢?”很多学生理直气壮地说:“这有何难,13厘米和17厘米嘛。”好家伙,果然中计。接着,我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草图并标上长度。很快有学生出声了:“13厘米不对,只能是17厘米。”我抓住时机问原因,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我笑着表示肯定,此时的教学效果远比我事先告诉他们怎么做要好得多。

“吃一堑,长一智”,有时候反面的教训比正面的经验要深刻得多,只有历经险阻,才知道路上的坎坎坷坷,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甚至终身难忘。

1.7开展活动,创设活动情境

【案例8】

在七年级下册《11.3.探索三角形全等SAS》的教学中讲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过程中,我为同学们设置了一个应用等的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由于问题情境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加上同学们的争强好胜的本能,问题很快有了结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得到知识的同时,内心也有满足感。

1.8设计圈套,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

开放式的课堂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权,发言权,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课 堂氛围,从而挖掘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

【案例9】分类讨论是初中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为此,在初三复习讲解分类讨论的专题时,我利用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作为序幕:树上有十只鸟,用枪打死了一只,树上还剩几只。我给出的答案为9只,但学生的反对呼声高涨。让同学们讨论后,请一位学生回答,他的答案为:若枪是无声的,打死一只,还剩9只,若枪是有声的,还剩0只。反对声依然高涨,旁边一位同学的回答让我与同学意想不到,平常默默无闻的他是这样回答:“若枪是无声且打死的鸟挂在树上,答案为10只;若打死的鸟掉在地上,树上还有9只;若枪是有声的,则有1只和0只的可能。若、、、、、、”我打断他的回答,并鼓励他刚才的回答很精彩,你可能还有其他的答案,并解释事件中的条件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并问学生这个事件说明了一个什么重要的数学思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分类讨论。虽然本节课浪费了宝贵的几分钟,但复杂多变的分类讨论思想就在“民主、激烈的讨论与争辩”中被多数同学所接受。

2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操作要点

课堂教学要象磁石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的思维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什么呢?

2.1创设问题情境要善于抓住时机。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情境转为数学问题,从侧面进行数学的思考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是教学过程的任一时段,在引入新课中可以创设;在突破重难点时可以创设;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时创设;在合作与交流时更可以生成。

【案例10】

在八年级上册《2.3.平方根》一节中如何引入可以使学生理解平方根,它的产生是怎样的呢?在上课时我是这样处理的:老师拿着边长是1的正方形问它的面积是多少,再问面积是1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然后拿出两个边长是1的正方形问能否将其通过剪拼成一个正方形,学生很有兴趣,通过拼剪成了1个正方形,老师问它的面积是几,同学答出是2,老师接着问那么它的边长是几呢,学生有了一个疑问。通过上面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平方根是真实存在的,促使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平方根.

2.2创设问题情境要讲究有效性。

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同化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一种是顺应当新知识能被旧知识同化时,要调整原有知识结构,去适应新知识,按照布鲁纳的观点,思维情境是借助于学生旧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作为同化和顺应的外部条件.因此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做到:①要有一定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得学生“踮一踮,摸得着”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③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④问题的创设要有思维的含金量。学生对周围现象的最初的理解会对新概念和看法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就是将那些学生依靠机械记忆加简单推理就能获得答案的问题转变成可以揭示学生最初理解与新知识这之间联系以及暴露学生最初理解与科学概念之间矛盾的问题。

【案例11】

在八年级下册《7.1生活中的不等式》:提出这样的生活实际问题,某公园的票价是: 每人30元,一次购票满45张可9折优惠.本班有42名学生去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了42张票时,爱动脑的李敏同纪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45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只有42个人,买45张票,岂不浪费吗?那么,究竟李敏的提议对不对呢?是不是真的浪费呢?在对问题的思考,探索,解决过程中,学生学到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进行了数学的思考,学会了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了数学美的体验。

2.3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做到: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内力的情境可以不创设;不能科学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境可以不创设;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谐调发展的情境可以不创设。

【案例12】

在九年级上册《1.3.5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节中,教师先出示问题:我家装潢时需要配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镜子,要求与现有的一模一样,怎么配?但是现在不小心打破了,碎成如图样子,问:利用哪一块镜片便可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镜子?对于前面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当然是带镜子去就可以了”,但现在镜子碎了,哪一块能确定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和大小呢?学生面临这样的问题时,难以用现有的认知水平解决,出现了困境。我们认为教师后面一种指令才称之为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只有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认知、心理、情感、行为、价值等方面的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的发展,教师真正做到以问题为载体,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这样的创设才有价值。

3问题情境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新教材的实施为情境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而情境教学又为充分阐释数学新教材提供了武器。充分挖掘情境教学的潜能,因材施教,因时施法,不但可以将教材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增强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还能全面提升学生多方面的素养。数学的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最终目的,而创设问题情境只是一个手段。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也决不仅这几种,他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笔者如上一些设计和作法,在教学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也有一些困惑:如何让问题情境导出更多的问题,如果设置的情境能让学生在解决之后提出更多的问题,就不仅仅是落实一个知识点的效果了;“新情境”是相对的,如果所有的问题都是新奇的,问题便不再新奇,因此如何调控好“新情境问题”提出的频率,才能有效地启动学生的思维列车,同时控制学生信息、摄入的速度、信息处理的节奏,并进一步设计学生的活动,使其能获得规律迅速内化,形成能力。

上一篇:为了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下一篇:生命之道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