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业务处理流程

2024-05-26

企业年金业务处理流程(通用6篇)

篇1:企业年金业务处理流程

企业年金业务处理流程

2011-11-9 来源:中国工商银

一、计划登记与账户设置1.释义:计划登记与账户设置是指企业将计划建立信息和客户账户信息提交受托人审核,账管人依据受托人提供的信息在账管系统中完成计划登记与账户设置的业务环节。

2.业务处理流程:(1)企业经办人填写《企业年金计划建立申请表》(须经企业盖章确认)、《计划成员明细表》,若企业为集团公司,还须填写 《分公司建账信息表》。

(2)企业经办人将上述申请单证提交受托人;(3)受托人审核后发送账管人;(4)账管人完成计划登记与账户设置系统处理,将《企业信息汇总表》提供给企业。

二、缴费1.释义:公式法缴费指由账户管理人根据年金计划缴费规则,计算出企业当期缴费总额及员工缴费明细的缴费方式。

企业自定义缴费指由企业自行计算当期缴费总额及员工缴费明细的缴费方式。

2.业务处理流程:。公式法缴费:(1)账管人计算企业本期缴费总额及员工缴费明细,生成《企业年金缴费预处理通知单》和《企业年金缴费明细表》,发送给企业,并将《企业年金缴费预处理通知单》转发给受托人;(2)企业确认《企业年金缴费预处理通知单》和《企业年金缴费明细表》无误,将盖章确认的《企业年金缴费预处理通知单》发送给受托人;(3)受托人向托管人下达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收款指令;(4)企业将缴费款项划账到年金计划专用账户;(5)托管人根据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收款指令和实际到帐金额进行数据匹配:匹配一致时,托管人向受托人及账管人提交《到账通知单》;账管人依据《到账通知单》进行入账处理;匹配不一致发生短溢缴情况,流程参照相关内容。企业自定义缴费:(1)企业经办人填写《企业年金缴费申请表》(须经企业盖章确认)和《企业年金缴费明细表》提交受托人审核,受托人审核后,发送账管人;(2)账管人在收到准确完整信息后进行系统处理,生成《企业年金缴费通知单》提交受托人和企业,受托人向托管人下达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收款指令;(3)企业将缴费款项划账到年金计划专用账户,托管人根据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收款指令和实际到帐金额进行数据匹配:匹配一致时,托管人向受托人及账管人提交《到账通知单》;工行(账管人)依据《到账通知单》进行入账处理;匹配不一致时,有两种情况:当实缴金额大于应缴金额时,受托人向企业发送《企业年金计划短溢缴通知函》,企业在客户回执中选择以下处理方式:超额缴费退回、入企业特别账户(投资)或重新提交缴费申请。

(1)超额缴费退回:受托人将客户回执发送给账管人,并向托管人下达多余缴款退款指令,托管人将多余缴款划回企业付款账户(“原账户来,原账户去”)。

(2)入企业特别账户(投资):受托人将客户回执发送给账管人,账管人对实缴金额与应缴金额进行缴费到账的匹配处理,超额缴费部分进入企业特别账户,参与投资运作。

(3)重新提交缴费申请:受托人将客户回执及企业重新提交的《企业年金缴费申请表》、《企业年金缴费明细表》发送给账管人。

当实缴金额小于应缴金额时,受托人向企业发送《企业年金计划短溢缴通知函》;企业可在客户回执中选择以下处理方式:补缴差额或重新提交缴费申请。

(1)补缴差额:受托人将客户回执发送给账管人,并向工行托管人下达企业年金基金资产收款指令,企业按照补缴金额进行缴费。

(2)重新提交缴费申请:受托人将客户回执及重新提交的《企业年金缴费申请表》、《企业年金缴费明细表》发送给账管人。

(3)账户管理人完成缴费匹配处理后,缴费当期末向企业提交《企业资产汇总表》。

三、投资、收益分配及待遇支付1.释义:投资及收益分配是指投资成交及将收益分配的业务处理环节。

待遇支付是指员工在符合约定支付条件下可申请企业年金的待遇支付。

一次性领取即将个人账户中的权益余额一次性领走,账户注销;分期领取即将个人账户内的权益按照固定期数或固定每期领取金额的方式领取,直至账户金额为零时账户注销。

2.业务处理流程:(1)托管人对企业年金基金受托财产净值进行会计核算,并在估值日将单位净值估值结果发送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企业可通过账管人网站进行单位净值查询。

(2)企业经办人填写《企业年金待遇支付申请表》(须经企业盖章确认),提交账户管理人;(3)账管人在系统进行录入,并在下一次估值日计算个人账户权益,生成《支付报告》和《支付通知》发送受托人和企业;(4)受托人审核后向托管人下达支付指令;(5)托管人将资金划入受益人指定的银行账户,并将《支付完成通知》发送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6)账户管理人根据《支付完成通知》扣减个人账户权益,当个人账户权益余额为零时,办理个人账户销户手续。

四、投资更改1.释义:投资更改包括投资分配变更和投资转换。

投资分配变更是针对未来缴费分配于不同投资组合账户比例的重新设定,所有后续缴费均按照该分配比例进行投资单位的买入,直至做出新的投资组合分配为止。

投资转换是对投资主体持有的投资组合进行买卖处理,以改变年金基金存量资产在各投资组合账户的分配情况。

2.业务处理流程:投资分配变更:(1)企业经办人填写《企业年金投资变更申请表》(须经企业盖章确认),提交账户管理人;(2)账户管理人根据收到的变更申请在账户管理系统进行投资分配变更处理,处理完成后将《企业信息汇总表》提供给企业。

投资转换:(1)企业经办人填写《企业年金投资变更申请表》(须经企业盖章确认),提交账户管理人;(2)账管人根据收到的变更申请在账户管理系统进行投资转换处理,将《投资转换清单》反馈给企业。

五、信息变更1.释义:信息变更包括计划信息变更、企业信息变更、员工信息变更。

计划信息变更主要包括缴费规则、待遇核算及权益归属等内容的变更。

企业信息变更主要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联系人信息和账户信息等内容的变更。

员工信息变更主要包括成员姓名、证件号码、职称等内容的变更。

企业和员工信息变更属于一般信息变更,计划信息变更属于重大信息变更。

2.业务处理流程:(1)企业经办人根据变更的业务类别选择填写《企业年金计划信息变更申请表》、《企业年金企业信息变更申请表》、《企业年金员工信息变更申请表》,经企业盖章确认后,提交账户管理人;(2)一般信息变更,账户管理人可根据企业提交的变更申请直接进行系统处理;重大信息变更,账户管理人在处理前先提交受托人进行审核;(3)受托人审核通过后将《账管处理反馈表》发送给账户管理人;(4)账户管理人根据受托人的反馈进行系统处理。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

2011-12-26 来源:证监会网站

一、为加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规范企业年金基金运作程序,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流程。

二、本流程适用于企业年金计划的委托人及从事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

本流程所称受托管理合同是指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的合同,账户管理合同是指受托人与账户管理人签订的合同,托管合同是指受托人与托管人签订的合同,投资管理合同是指受托人与投资管理人签订的合同。

三、委托人应按受托管理合同规定,将企业年金计划信息、企业账户信息和个人账户信息提交受托人,受托人确认后提交账户管理人。

委托人也可按受托管理合同规定,将企业账户信息和个人账户信息提交受托人委托的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对提交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通知受托人。

四、账户管理人应为企业年金基金建立独立的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并及时记录企业年金计划信息、企业账户信息和个人账户信息。

五、企业年金计划信息、企业账户信息或个人账户信息变更时,委托人应按受托管理合同规定,将变更信息提交受托人,受托人确认后提交账户管理人。

企业账户信息或个人账户信息变更时,委托人也可按受托管理合同规定,将变更信息提交受托人委托的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对变更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通知受托人。

账户管理人应按变更信息调整账户记录。

六、账户管理人应按账户管理合同规定,在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缴费日前,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及委托人提供的缴费信息,生成缴费账单,提交委托人和受托人确认。

受托人应向托管人发送缴费收账通知。

七、托管人应为托管的每个企业年金计划分别开设受托财产托管账户,用于企业年金基金的归集和支付。

委托人应在计划规定缴费日,将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划入托管人开设的受托财产托管账户,并通知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

八、托管人应按缴费收账通知核对实收缴费金额。核对一致时,托管人将缴费资金到账情况通知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将缴费信息记入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核对不一致,实收缴费金额多于缴费收账通知的应收缴费时,托管人应通知受托人,根据受托人指令进行超额缴费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知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实收缴费金额少于缴费收账通知的应收缴费时,托管人应通知受托人,受托人通知委托人补缴。

九、托管人应为托管的企业年金基金分别开设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并负责所托管企业年金基金的资金清算与交收。托管人应为所托管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人分别开设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账户,专项用于弥补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亏损。

十、受托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应就指令下达、确认和执行等程序达成一致。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应将发送指令的人员和权限通知托管人。

十一、受托人应将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分配指令通知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

托管人应对受托人投资分配指令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及时将受托财产托管账户资金划入相应投资组合的资金账户,并将资金到账情况通知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

十二、受托人调整投资管理人的投资额度时,应提前将调整方案通知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

托管人接到受托人划款指令后,应对指令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及时划拨资金,并将资金划拨情况通知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

十三、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应分别及时从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机构获得企业年金基金证券交易结算数据。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核对无误后,托管人及时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办理企业年金基金的资金清算与交收。

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按照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有关规定,办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买卖、回购业务和资金清算等事宜。

十四、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应分别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独立建账、独立核算,并参照《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办法》等规定,分别完成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的会计核算与估值。托管人应复核、审查投资管理人计算的投资组合净值。

托管人负责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核算,每个工作日对企业年金基金进行估值,并按托管合同规定,及时将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净值增长率或份额净值等会计核算结果发送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

十五、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应分别及时编制和核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净值变动表及附注等会计报表,并由托管人报送受托人。

托管人应及时编制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净值变动表及附注等会计报表,并报送受托人。

投资管理人应定期出具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的投资业绩和风险评估等投资管理报告,并报送受托人。

十六、托管人应按照《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托管合同及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投资比例、会计核算与估值、费用计提与支付以及收益分配等事项进行监督。

因证券市场波动、上市公司合并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投资管理不符合《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比例或投资管理合同约定比例的,托管人应及时通知投资管理人并报告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应在合理期限内进行调整。

十七、账户管理人应按《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及账户管理合同的规定,分配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收益。采取金额计量方式时,账户管理人应按托管人提供的收益分配日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和净值增长率及企业账户与个人账户期初余额,计算本期投资收益,并足额记入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

采取份额计量方式时,账户管理人应记录托管人提供的收益分配日的企业年金基金份额净值。

十八、托管人接到受托人下达的费用支付指令、投资管理人下达的交易指令后,应对指令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予以执行。

十九、职工退休、死亡、出境定居需要支付企业年金待遇时,委托人应向受托人提交申请,受托人通知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计算个人账户权益,生成个人账户权益支付表,发送委托人和受托人确认。

受托人确认后向托管人下达待遇支付指令,并通知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按待遇支付指令办理资金划转手续,并将资金划转结果通知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应扣减个人账户权益,当个人账户权益余额为零时,办理个人账户销户手续并通知受托人。

受托人将资金划转结果通知委托人。

二十、职工离开本企业转入新的企业年金计划时,委托人根据有关合同规定应向受托人提交个人账户转移申请,受托人确认后通知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计算个人账户权益,生成个人账户转移报告,发送委托人和受托人确认。

受托人确认后向托管人下达资金转移指令,并通知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按资金转移指令办理资金划转手续,并将资金划转结果通知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应办理个人账户转移手续,并通知受托人。受托人将资金划转结果通知委托人。

十一、职工离开本企业,不能转入新企业年金计划的,账户管理人可将其转入保留账户并进行单独管理。

篇2:企业年金业务处理流程

一、方案报备

1.企业年金方案应由企业与工会或职工代表通过集体协商确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还应提交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并征得出资方(国资委)的同意。

2.企业年金方案应当自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由企业代表集体协商双方报送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并附以下材料:

(1)《关于××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的函》(见附件1);(2)企业年金方案(文本格式见附件5);(3)集体协商双方通过企业年金方案的决议;

(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经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出资方(国资委)同意的有关材料;

(5)企业年金方案重要条款的说明。

3.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收到符合规定的企业年金方案文本15日内,向企业出具《关于××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的复函》(见附件2)。

二、计划确认

1.企业可以按企业年金方案的规定,代表集体协商双方作为委托人,或由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法人受托机构或企业年金理事会签订受托管理合同(要件见附件6)。

受托管理合同签定后,受托人与帐户管理人、托管人(帐户管理人和托管人原则上应为同一银行,以下简称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签定委托管理合同(要件见附件7、8)。

2.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签订之日起10日内,由受托人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文本报送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并附以下材料:

(1)《关于××公司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备案的函》(见附件3);(2)企业年金计划受托管理合同和委托管理合同;

(3)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出具的《关于××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的复函》。(4)理事会章程(要求见附件9),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及其简历等。

3.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于收到符合规定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备案文本之日起15日内,向备案受托人出具《关于××公司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见附件4),给予企业年金计划登记号。

三、人员登记

1.企业年金首次缴费之前,由企业或受托人携带以下材料到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社保中心)办理企业年金参加人员基本信息登记手续:

(1)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出具的《关于××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的复函》、《关于××公司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

(2)企业和受托人审核确认后的《昆山市企业年金个人基本信息花名册》(见附件10,附盘片)。2.市社保中心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将参加人员个人基本信息发送至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

四、申报缴费

1.企业或受托人应在办理人员登记手续之后,在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缴费日前,至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申报企业年金缴费。

2.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市社保中心发送的参加人员个人基本信息和企业提供的缴费信息,生成企业年金申报缴费清单提交企业和受托人审核确认(核对有误的返回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重新处理)。

3.企业根据经确认的企业年金申报缴费清单,在计划规定缴费日将企业缴费和个人缴费划入在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开设的受托财产托管帐户。

4.企业或受托人在企业缴款后2个工作日后,到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领取企业年金缴款收据及首次参加的职工参加企业年金的相关凭证。

五、人员增减

1.参加人员的增加

缴费期内有人员增加的,企业或受托人在至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办理申报缴费手续前,需填写《昆山市企业年金个人基本信息花名册》(附盘片),至市社保中心办理新增人员基本信息登记手续:

(1)如新增人员在原企业已参加年金,且属我市企业年金统筹范围内的,可按规定办理企业年金个人帐户转移手续。

(2)如新增人员在原企业已参加年金,但不属我市企业年金统筹范围内的,可凭转出地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开具的年金关系转移证明,在转移基金到帐后办理企业年金个人帐户转入手续。2.参加人员的减少

(1)参加人员因变动工作、升学、参军、失业等原因发生减少时,应根据年金方案,确定减少人员的年金个人帐户中企业缴费部分的归属,填写《昆山市企业年金人员减少花名册》(见附件11),经企业和受托人同意及市社保中心审核确认后至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2)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根据年金方案、市社保中心发送的减少人员信息和审核确认后的《昆山市企业年金人员减少花名册》,对减少人员个人年金帐户的企业缴费收回部分进行处理,对个人缴费部分和未收回的企业缴费部分进行封存。

(3)企业缴费收回部分按照年金方案中的未归属权益处理办法处理,可以选择再分配或冲抵下期企业缴费。

六、帐户管理

1.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为每一位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个人帐户,银行每年不少于一次分别向参加企业年金的企业和职工公布企业年金基金企业帐户和职工个人帐户情况。

职工个人也可持参加企业年金的相关凭证至银行打印帐户记录。2.帐户转移:

(1)职工在我市企业年金统筹范围内流动的,需经转出和转入年金企业及受托人同意后,由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办理企业年金个人帐户转移手续;新单位尚未参加我市企业年金的,其个人帐户由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予以封存。个人帐户基金转移后,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应向企业和受托人出具个人帐户基金转移清单。

(2)职工向我市企业年金统筹范围外流动的,若职工转移当地已开展企业年金且要求转移的,须由转入地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开具接收证明,填写《昆山市企业年金异地转出申请表》(见附件13),经企业和受托人同意及市社保中心审核确认后,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方可办理有关转移手续,终止其在我市的企业年金个人帐户,并向企业和受托人出具相关基金转移清单;如职工转移当地未开展企业年金,且职工户口不属于我市企业年金统筹范围内的,须由职工本人申请,填写《昆山市企业年金申领表》(见附件12),经企业和受托人同意及市社保中心审核确认后,由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办理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帐户金额一次性支付手续,并向企业和受托人出具相关年金申领清单。

(3)参加我市统筹范围外企业年金的职工转入我市,经企业和受托人同意,可由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办理企业年金个人帐户转入手续。个人帐户基金转入后,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应向企业和受托人出具个人帐户基金转入清单。3.帐户申领:

职工因退休、出境定居或死亡申领其个人年金帐户金额时,须填写《昆山市企业年金申领表》,附职工《退休养老证》(或《退休审批表》)、出境定居材料、死亡证明等有关材料,经企业和受托人同意及市社保中心审核确认后,由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按照企业年金方案办理该职工企业年金个人帐户金额一次性或分期支付手续,并向企业和受托人出具相关年金申领清单。

七、信息变更

1.对不涉及企业年金方案的企业或职工个人基本信息变更,填写相关企业或职工个人基本信息变更申请表,企业和受托人同意并经市社保中心审核确认后至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办理。

2.涉及企业年金方案的变更,须将新的企业年金方案重新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备审核。

八、监督管理

1.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应在企业年金计划首次缴费前及以后每年初,将企业上财务报表及劳资报表及时报送市社保中心。

2.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应按规定及时将企业年金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情况,个人帐户及利息记载情况,以及个人帐户转移、封存和支付等情况,通过网络反馈给市社保中心。

3、受托人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5日和结束后45日内向市社保中心提交季度和基金管理报告,其中基金财务报告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4.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0日和结束后30日内向市社保中心提交季度和帐户管理、托管及财务会计报告,其中财务会计报告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九、原补充养老保险处理

原已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企业及其职工个人帐户的处理办法: 1.企业需将原补充养老保险实施方案修订为企业年金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2.市社保中心与原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单位对原有数据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市社保中心将补充养老保险金转作企业年金。

十、其他

1.在我市经办企业年金基金业务的受托机构、帐户管理人和托管人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符合国家与省有关规定;

(2)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确认;

(3)受托机构、帐户管理人与托管人具有规范的企业年金信息管理系统,并具备与市社保中心实时联网,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能建立统一规范的企业年金信息接口。

2.企业、受托人、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均须按规定完整、妥善保管各类业务资料、会计凭证、帐薄。3.驻我市的部省属企业,由子公司单独建立的企业年金,按照本业务流程操作。

附件1 ××〔200×〕××号

关于××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的函 昆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劳社部令第20号)和有关规定,经过集体协商,拟在本公司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现将《××公司企业年金方案》送上,请予备案。

××公司

二○○×年×月×日 附件2 昆劳社函〔200×〕××号

关于××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备案的复函 ××公司:

你们报送的《××公司企业年金方案》收悉。经研究,该方案符合《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要求,望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此复

昆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年×月×日

附件3 ××〔200×〕××号

关于××公司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合同备案的函 昆山市劳动和劳动保障局:

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社部令第23号)规定,××(申请受托人)拟作为××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受托人,行使受托人职责,并选定了帐户管理人和托管人,分别签订了委托管理合同。

现将××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受托管理合同和委托管理合同呈上,请予备案。(申请受托人名称和盖章)二○○×年×月×日 附件4 昆劳社函〔200×〕××号

关于××公司企业年金计划确认函(申请受托人):

你们报送备案的××公司企业年金计划受托管理合同和委托管理合同收悉。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劳社部令第23号)和有关规定,现对××公司企业年金计划予以确认,登记号为××。望认真履行受托人职责,按规定运作。

此复

昆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年×月×日 附件5 企业年金方案指引

企业年金方案一般包括总则、主体条款、附则三部分,文本内容分章节逐条排序。

一、总则部分

(一)建立企业年金的目的。一般应表述为:为了保障和提高本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调动本企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建立人才长效机制,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建立企业年金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和《集体合同规定》。

(三)建立企业年金应当遵循的原则。一般应包括: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充分体现效率与兼顾公平的原则;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高度安全、适度收益的原则;适时调整的原则。

二、主体条款部分

(四)方案参加人。一般包括:①企业职工总数和参加企业年金方案的职工人数。②企业职工加入的条件。加入的程序尽量简化,企业如认为有必要,可让参加人填报申请表。对一部分接近退休年龄或已退休人员,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考虑。③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应明确参加人对其企业年金基金个人帐户信息有知情权。④参加人退出企业年金方案的条件和程序。

(五)资金筹集方式和缴费办法。一般包括:①企业的所有制性质。②企业年金的资金来源。应明确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③企业缴费的方式、时间、提取比例,对不同参加人的分配比例等。④个人缴费的方式、时间和缴费比例等。⑤明确企业年金缴费上限要求。

(六)个人帐户管理方式。一般包括:①个人帐户的开立。明确由帐户管理机构开立个人帐户和企业帐户。②个人帐户的维护与变更。③个人帐户的转移。主要包括需要转移帐户的情况、转移方式、无法转移的情况以及处理办法等。④个人帐户的注销。列明帐户注销的条件。⑤企业帐户的处理。明确未归属权益产生的资金重新分配的原则。

(七)基金管理方式。一般包括:①企业年金基金的组成。明确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组成。②基金管理。明确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帐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按照国家规定投资运营的收益计入企业年金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与企业、受托人、托管人、帐户管理人的自有资产或其他资产分开管理,不得挪作其他用途。③基金分配。明确将企业缴费按照企业年金方案规定比例计算的数额计入职工企业年金基金个人帐户,以及特殊情况的限制条件;职工个人缴费额计入本人企业年金基金个人帐户;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净收益计入企业年金基金个人帐户。

(八)待遇计发和支付方式。一般包括:①支付条件。一般包括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并办理了退休手续;因病(残)丧失劳动能力办理病退或者提前退休;出国定居;在退休前死亡。②支付方式。应明确是由职工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还是由职工选择其他投资方式。③待遇计发办法。根据不同的支付方式,一般应明确相应的待遇计发办法。④受益人的指定和修改指定。一般应确定企业年金待遇的受益人及参加人死亡后享受待遇的受益人。

(九)中止缴费的条件。一般包括:①企业中止缴费的条件。主要包括企业经营亏损、兼并、解散、破产等;本企业半数以上职工反对继续实施企业年金方案。②职工个人中止缴费的条件。职工与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③中止缴费后企业年金的处理。应明确各种中止企业年金缴费后的处理办法。

(十)组织管理和监督方式。一般包括:①企业年金方案设立的程序。一般由企业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通过集体协商形成企业年金方案草案;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以及其他民主方式审议通过后,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形成合格的企业年金方案。②管理监督。企业通过集体协商选择法人受托机构或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受托人,并通过集体协商确定由企业作为委托人或企业及其职工作为委托人,与受托人签订受托管理合同;集体协商双方监督受托管理合同的履行情况。③管理费用支付。一般应明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营的费用及列支渠道,按照基金管理合同规定确定。④争议的处理。应明确因订立或者履行企业年金方案发生争议的,由企业与职工协商;协商不成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三、附则部分

(十一)修改企业年金方案的条件。一般包括:企业根据盈利情况,适时调整企业缴费比例,但不得突破企业和职工缴费的上限规定;本企业半数以上职工提议进行企业年金方案的修改。

(十二)修改企业年金方案的程序。一般包括:企业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集体协商修改企业年金方案;将草案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重新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书面通知有关方面。

(十三)企业年金方案中止的条件。一般与企业中止缴费的条件相同。出现与企业中止缴费相同的条件,由集体协商双方协商确定。

(十四)企业年金方案中止的程序。应明确须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并以书面形式通知参加人和受托人。

(十五)企业年金方案实施的时间。

四、企业年金方案文本格式

封面标注“××公司企业年金方案”,字体为二号宋体加黑。申请备案公司名称(加盖公司公章)、企业协商首席代表(本人签字)、职工协商首席代表(本人签字)、申请日期,字体为三号仿宋体。正文分章节逐条排序,标题为三号黑体,其余为三号仿宋体,行间距为1.5倍,页码置于下端居中。附件6 受托管理合同应载明以下要件:

1.受托管理合同设立的目的、依据、原则,以及财产独立性的规定等。

2.甲方的权利与义务:监督权、知情权、查询权、解聘权等的规定,以及及时缴费、提供企业和职工信息、向受益人提供查询等义务的规定。

3.乙方的权利与义务:独立的受托财产处置权的规定,收取管理费等权利的规定;依法审慎管理的义务、报告的义务等。

4.受益人的权利与义务:受益权的规定,知情权和查询权的规定;受益权不得转让、担保和偿债,以及保密的规定等。

5.受托财产的管理:受托管理职责的规定;受托管理方式及内容的规定(具体指帐户管理、托管及主要内容的规定)等。

6.受托的财务管理:受托财产建帐的规定;受托财产资金流的规定;受托财产负担费用的规定等。

7.信息披露及查询。

8.受托管理费的提取比例和标准。

9.受托合同生效、变更、终止和清算。

10.违约责任及免责条款。

附件7 帐户管理合同应载明以下要件:

1、甲方的权利与义务:监督权、知情权及解聘权等权利的规定;提交有关帐户管理必要信息的义务,进行帐目核对的义务,敦促企业缴纳帐户管理费义务等的规定。

2、乙方的权利与义务:及时获得履行帐户管理职责必需的资料及其他信息的权利,及时、足额取得帐户管理费的权利;根据合同进行帐户管理的义务,接受监督的义务。

3、帐户记录及其规则。

4、缴费与分配。

5、转移、支付及退出。

6、投资运营收益分配。

8、信息披露及查询。

9、甲方对乙方的监督与检查。

10、帐户管理费的规定。

11、托管人的指定与变更。

12、帐户管理合同生效、变更、终止。

13、违约责任及免责。

附件8

托管合同应载明以下要件:

1、甲方的权利与义务:监督权、知情权、查询权、解聘权等权利的规定;及时下达有关指令的义务、核对的义务等。

2、乙方的权利与义务:取得托管费的权利的规定,根据乙方指令进行财产分配的义务,财产保管、会计核算、估值等义务的规定。

3、受托财产的托管:受托财产及托管财产的规定、帐户开立、财产保管、资金划拨、清算、会计核算、估值等的规定。

4、帐户管理人的指定与变更。

5、甲方对乙方的监督与检查。

6、信息披露及查询。

7、托管费、受托费的计提与支付,计提与支付的方法与程序。

8、合同生效、变更、续签及终止。

9、禁止行为。

10、违约责任及免责。

附件9 企业年金理事会章程应包括以下内容:

1、理事会成立的缘由

2、理事会组成人员要求

3、成员的任职资格条件

4、理事会的内部组织结构

5、内部各部门的具体职能

6、选择帐户管理和托管银行的条件和程序

7、监督委托管理机构的具体办法

附件

10、附件

11、附件

12、附件13请到表格下载中下载

篇3:浅析企业年金基金的财务处理

(一) 企业年金的概念

企业年金 (Enterprise pension) 是指企业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 旨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制度。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企业年金有不同的名称, 在美国有雇主养老金 (Employer, s Pension) , 欧洲有职业年金 (Occupational Pension) , 澳大利亚有超级年金 (Employer Annuity) , 智利有私营养老金 (Private Pension) , 香港有强积金等。

(二) 企业年金基金的概念

企业年金基金, 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2004年,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部长令的形式陆续发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 (20号令)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第23号令) 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 (24号令) 。上述法规将企业年金办公室为唯一的补充养老保险形式, 且均为设定提存计划。

国际上企业年金基金一般有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设定提存计划是指根据基金的提存额及其投资收益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通常以职工的收入和 (或) 供职年限为基础确定退休福利支付金额的退休福利计划。

二、企业年金的发展

企业年金在中国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 以2000年底《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的颁布到2004年5月1日《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的颁布为界, 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阶段、企业年金试行阶段和企业年金全面推行阶段。

(一)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阶段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决定》 (国发[1991]33号) , 该决定首次提出了“国家提倡、鼓励企业实施补充养老保险”。从1991年开始到2000年这个阶段, 企业年金被称为“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是我国企业年金的探索阶段。

(二) 企业年金试点阶段

企业年金试点阶段是从2000年开始的, 这是我国企业年金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这个阶段以国务院42号文件的颁布为标志。2000年底, 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中, 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正式更名为“企业年金”, 将我国企业年金定位为实行以参保人个人账户为基本形式, 基金积累制的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制度。

(三) 企业年金全面推行阶段

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这两项制度的出台, 构建了我国当前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 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推行企业年金制度。

三、企业年金基金的账务处理分析

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一种信托财产, 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等的固有财产及其他资产, 应当存入企业年金专户, 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的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应设置相应会计科目和账户, 对各种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并编制年金基金财务报表。具体的账务操作步骤如下:

(一) 基金投资管理机构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 按发生的交易费用, 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 对于收到的属于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

(三) 估值日, (国家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应当按日估值, 或按周进行估值, 即将每个工作日结束时或每周五确定为估值日) 对投资进行估值时, 应当以估值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以此调整原账面价值, 增加 (或冲减)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 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作相反的账务处理。

(四) 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科目

(五) 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 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 ”, 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贷记或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 按其差额, 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 按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基本案例

2009年, A企业发生有关年金基金的业务情况如下:

(一) 2008年12月31日A企业向企业和员工收取年金, 合计金额200万元, 同日, 资金全部到位

(二) 4月1日, A企业委托投资管理人用企业年金以交易为目的购买B公司股票5万股, 每股3元, 手续费1.5‰;以交易为目的购买D股票投资基金10万股, 每股5元, 手续费1.5‰;以交易为目的按面值购入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 2009年1月1日发行的3年期按年付息C企业债券, 面值为100元, 4000张, 共计40万元, 利率4%, 手续费1.5%

A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三) 4月30日, 收到B公司已宣告分派的2008年现金股利, 每股分配现金股利为0.3元, 该股利已到达托管账户

A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四) 6月1日为估值日, B公司平均每股价格为3.2元, D股票投资基金每份平均价格为5.1元, C企业债券市场平均交易价格为98元

A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五) 12月30日, 确认C企业债券利息收入, 并已到达托管账户

确认C企业债券利息收入时, 计入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为12000元 (400000×4%×9÷12) , 计入收回成本金额为4000元 (400000×4%×3÷12) 。

(六) 12月30日, B公司宣告分派2009年现金股利, 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1元 (所分配股利假设均为2009年经营所得) , 并到达托管账户

A企业账务处理如下:

(七) 12月31日, 投资管理人以3.5元/股的价格在证券市场上卖出所持有的B公司股票, 以每张105元的价格售出C企业债券, 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相同, 不考虑相关税费

(1) 卖出B公司股票时,

(2) 卖出C企业债券时,

(八) 2009年底, 将各项收入、费用同时转入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账户

四、结论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及相关法律的规定, 年金理事应在每年年末编制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附注) , 向企业和职工说明年金基金的使用和运作情况。同时还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企业年金计划或类似的财务安排, 包括涉及的职工、资金筹集的方式、涉及的期间、每年养老金费用总数及基本养老金费用数和企业年金费用数。对于有条件的企业, 应进一步披露该计划的基金投资收益, 以及计划的公允价值。

摘要: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一种信托财产, 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等的固有资产及其他财产, 作为独立的会计立体进行确认。因此, 对企业年金基金的财务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从财会角度分析企业年金基金的财务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以供业界参考。

关键词: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收益,核算处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精读精讲[M]东方出版社

[3]杨长汉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篇4:企业年金业务处理流程

从国外实践和我国养老制度安排看,企业年金能有效解决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不广和保障能力不足的问题,是国家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利国、利企、利员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企业年金业务的运作模式完全独立于传统信贷业务,企业须委托具有企业年金资质的专业机构管理,一个企业年金计划需要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四个管理角色参与,管理机构按照企业年金的资产规模(受托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或职工数量(账户管理人)取得管理费收入。

企业年金在商业银行业务中的重要性

一般意义讲,企业年金业务由于涉及员工切身利益且个人账户管理及资金运作都高度依赖系统,转移成本较高,如无重大投资或管理失误,企业一般不会更换管理人。因企业年金计划存续期限长,企业年金业务的特点是一次投入、长久受益。而一个企业年金计划只能委托一个受托人、一个账户管理人和一个托管人,如果其他金融机构捷足先登,就很难再介入,更不可能像存款、贷款等通过平衡或分割的方式参与。因此,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业务既是现实的迫切需求,更是对未来市场竞争的提前布局。

(一)发展潜力巨大,是商业银行转型的战略布局 企业年金市场在我国仍处于培育阶段,后续市场潜力巨大。截至2008年底,全国企业971万户,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16597万人,其中:已经建立年金的企业仅占0.3%,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仅为6%,企业年金覆盖率极低,与其他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国家相比,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均为50%以上,存在巨大差距。截至2008年底,我国企业年金基金仅占当年GDP的0.64%,而美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则与GDP相当。

按2005年末以来我国企业年金增速计算,至2020年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受托资金、个人账户和托管资金将分别达到14000亿元、3300万户和32400亿元。从实践看,近三年来,全国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量和基金规模几乎年均实现翻番增长。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2006年底为300万户,2007年底524.67万户,2008年底已经突破1000万户达到1034万户;企业年金基金规模从2006年的158亿元,到2007年的422亿元,2008年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达到1276.87亿元。随着企业年金规模的逐步扩大,企业年金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

(二)累积效应显著,中间业务收益可观 企业年金业务的滚雪球效应非常明显,企业年金计划建立后直至最后一名退休员工支取完之前,企业年金计划一直存续,只要企业年金计划存续,各管理人即可根据员工数量和资产规模收取管理费,而且随着每年缴费的自然增长,管理费也会逐年自然增长。尤其是对于人数众多、缴费标准高的大客户动则数亿甚至几十亿元的资产规模,中间业务收入非常可观。

例如:某集团公司有职工4万人,存量年金18亿元,每年缴费2亿元,按照目前收费下限保守估计,即账户管理费2.5元/人/月,受托或托管费率0.1%/年,账户管理人每年中间业务收入约120万元,由于企业职工数量每年变动不大,以后每年会在120万元左右,受托人或托管人年中间业务收入在第一年为180万的基础上每年递增20万元,即第一年为180万元,第二年为200万元,第三年220万元,以此类推。如果商业银行能够取得两项资格(托管+账管或账管+托管),那么由此为商业银行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每年300万元的基础上,逐年递增20万元。

(三)带动能力强,间接效益不可忽视 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和服务内容的不断拓展,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的议价能力和受托人主导地位的不断提高,增值服务的内容和种类不断丰富,年金咨询顾问费和管理人的收益提成将显著增长。对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的查询、支付等需求直接带动商业银行的结算转账、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手机银行、个人理财等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同时,作为账户管理机构,详细的个人信息为拓展其他个人业务提供了重要信息。下一步,企业年金的资产管理为商业银行对公、对私业务的综合服务和金融创新提供重要平台,如,政策允许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扩展,企业年金直接对接商业银行自行设计的对公、对私理财产品。另外,企业年金的合作机构范围广,在业务发展中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等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商业银行机构合作和产品创新提供了平台。

市场格局及竞争分析

经过2005年和2007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两次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目前我国共有38家机构获得了58个企业年金管理资格,其中,11家法人受托机构、18家账户管理人、10家托管人和19家投管人。这些资格分布在银行、信托、基金、证券、保险等五大类行业。由于我国企业年金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年金市场规模有限,而年金管理机构众多,均以“抢市场、争份额”为第一目标,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过近五年的发展,市场格局初步形成。若干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形成了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第一梯队,在当前和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比较优势的地位。

具体来说:受托业务方面,目前以国寿养老、平安养老为代表的五家专业养老金公司拥有近75%的市场份额,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由于获批资格较晚,总体市场份额占比约20%。其他机构受托业务迅速萎缩,基本已经退出市场。账户管理业务和托管业务,目前以工行、建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中工商银行由于获批资格较早,拥有近50%的市场份额。

(二)竞争态势

1.竞争不计成本,投入产出不匹配。企业年金业务的竞争主体非常多元,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市场化公司的加入,以及银行对于未来战略布局的考虑,使年金业务的竞争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收费率极低,甚至部分客户还有几年免费期,竞争成本不断加大,投入产出极度不匹配。

2.内部考核机制对年金业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企业年金业务在短时期内无法覆盖成本,商业银行的具体经办行无利益驱动,但企业年金又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家银行出于对未来业务战略布局的考虑,均把企业年金业务作为当下的重要考核指标,作为战略性业务,加大考核和激励力度,强力推进,甚至已经有商业银行开始对年金业务实施负激励。

3.银行的业务重心以账管和托管为主,集合计划产品,尤其是2+2产品的丰富程度对市场拓展起到重要作用。受托人处于企业年金业务的核心地位,需要持续的营销和服务客户,在中小客户营销上,银行推荐客户、保险公司负责跟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2+2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合作模式。

4.与信贷业务捆绑营销是商业银行的通行做法。企业年金是一项“有求于”客户的业务,在企业年金业务营销中,尤其对谈判地位处于弱势的中小客户,银行一般将做企业年金作为贷款投放的条件,而且是必须真正运作,如果不能实现全部员工运作,至少先从高管层做起。

5.由签约“圈地”转为报备“圈地”。激烈的竞争导致机构之间竞争手段迅速升级,签合作协议甚至逆流程先签订合同均不能有效地将客户固化,对于中小客户,目前同业已将重点转移到提高报备率上来。

企业年金业务的发展趋势

(一)随着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企业年金管理的空间正在稳步发展。国家保民生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导企事业单位建立养老保障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支持发展商业保险,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去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文明确了企业年金单位缴费的税优政策,将列支优惠比例从工资总额的4%提高到5%,对企业年金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人社部下发的《关于规范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加强企业年金管理服务、规范年金市场行为。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也体现了对企业年金发展给予适当鼓励和扶持的原则。

(二)标准化产品——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将是未来企业年金的发展趋势和利润主要来源。目前,企业年金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大客户的单一计划,即个性化的一对一的服务;另一类是针对中小客户的标准化的集合计划产品。大型企业建立年金虽然量大,但个性化要求高,价格低,议价能力强,而通过标准流程及标准投资组合,为中小客户提供标准化的企业年金服务。而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了我国55%的GDP、60%的出口总额、40%的利润、45%的税收,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建立的企业年金基金还不到企业年金基金总额的1%。

相对大型客户,集合计划产品在定价以及操作运营方面,机构拥有更高的话语权,更有利于提高企业年金业务的收益水平,同时降低成本。

(三)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企业年金业务领域不断拓宽。目前,虽然大部分企业对建立企业年金仍处于观望和等待之中,但其他方式的员工养老保障需求,如补充养老保险的账户管理和投资理财、综合员工福利计划等准年金产品需求正在迅速发展。企业年金业务领域逐步向整个养老金行业扩展和延伸。

如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职业年金、个人养老储蓄、养老金理财、养老金委托管理等。近日,保监会专门下发了《关于试行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批准养老保险公司试行开展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业务,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团体客户提供有关养老保障方案设计、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待遇支付等服务,大大拓展了服务领域。

商业银行加快企业年金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把握企业年金业务的发展规律,加大业务整合 企业年金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一类新兴业务,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有很大的区别:一是企业年金受托业务本质上属于信托资产管理业务,受托人必须承担信托责任;企业年金账户管理业务运营贯穿个人客户整个生命周期,服务环节多,服务周期长。企业年金业务运营上涵盖了客户营销、产品开发、运营管理、风险控制全流程;业务上涉及对公业务、个人业务、归集支付、资产管理、投资理财以及保险、信托、基金托管等诸多业务领域。从更大的范围上看,企业年金只是养老金业务中的一类产品,随着我国养老金市场的迅速发展,如仅提供企业年金服务,已不能满足客户多元化、综合化养老金需求,需要将企业年金业务扩大到养老金业务,整合企业年金、员工福利计划、职业年金、养老金理财等养老金相关产品和服务,拓展业务范围,打造商业银行养老金统一的市场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加快发展和创造效益的机会。

(二)实施捆绑营销,利用信贷业务平台拓展企业年金业务 商业银行企业年金业务起步较晚,要迅速扩大市场份额,需抓住客户准入、投放等关键营销环节,实施捆绑营销。对于商业银行有主控权的客户,可以将企业年金业务作为客户准入、贷款发放的条件之一或按照年金运作进程,持续进行节点控制,提高报备率和运作率。如:在准入阶段,要求其必需进行试点申请或取得企业年金方案备案回函,在贷款发放阶段,要求尽量签订管理合同等。

(三)抓住大型客户,打牢发展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宣传,企业年金在吸引人才、稳定高素质员工、获得税收优惠方面的好处,已经深人人心。但是,相对于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在建立企业年金上还存在一定障碍,国有大中型企业仍是目前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主体,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市场90%以上的规模都来自于大型国有企业。据了解,国资委直接管辖的中央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仅四分之一;全国2000余家重点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亦不足四分之一,依然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大力开拓重点客户,对于确立商业银行在企业年金业务市场中的地位,提高市场份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加快产品创新,加大集合计划产品推广 企业年金产品具有“营销公司、服务个人”的特点,是对公、对私业务的桥梁,应加强和商业银行个人业务的协调和产品开发,促进个人负债产品、理财产品、银行卡、电子银行等业务创新和发展。进一步,针对目前市场上企业提出的补充医疗计划、补充养老保险等补充福利计划业务,重点开发员工薪酬增值福利计划等产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账户管理及理财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类补充员工福利计划的账户管理、投资咨询、投资理财等产品。目前养老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合作的“2+2”集合计划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商业银行应尽快通过机构资源共享和优势合作做大市场规模。

(五)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营销和运营队伍 从前期咨询顾问到企业年金方案设计,到合同谈判、运营实施,企业年金业务流程长、环节多,参与机构多,还涉及到薪酬、保险、精算、税收等专业知识,必须要有一支知识全面、素质过硬的营销和运营队伍。

营销人员还要由单纯的企业年金产品经理向综合理财顾问方向发展,可以通过选派优秀年金从业人员参加理财方面的培训或社会资质(如AFPCFP)认证,鼓励从业人员取得社会从业资质,提升对客户企业年金受托咨询、资产配置建议服务能力。

篇5:企业年金业务处理流程

企业年金管理业务,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事的企业年金基金受托管理、帐户管理、投资管理等有关业务。

摘要:中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社会,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扑面而来,养老金融服务将成为未来商业银行竞争的重要领域。作为养老金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年金既是商业银行发展轻资产业务、获取轻资产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服务养老经济、捆绑公司零售客户的重要渠道,并且还是延伸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和功能视角的重要平台。对于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而言无疑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门类。本文从年金的内涵和制度基础入手,在分析了我国年金业务的市场环境、竞争主体和业务模式后,又对美日商业银行的年金业务策略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年金业务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年金;养老保险;老龄化

一、企业年金的内涵及制度基础

年金是一种补充养老机制,是在现行的退休薪酬替代率不足的背景下,由企业自愿建立,员工与企业共同缴费,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的补充养老安排,具有薪酬递延、滚动收益、税收筹划以及弹性激励四大功能。其宏观层面理论基础为20世纪40年代英美福利经济学观点,微观层面的理论基础则分为企业层面的劳动报酬理论、延迟工资理论和部分人力管理学说观点,以及参与者层面的生命周期理论和消费理论。

我国企业年金的治理结构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和拉美地区的做法,采用四角色的治理安排,受托、账管、投管和托管角色各自分离,相互制衡,以确保年金个人账户做实、投资保值、交易安全等目标。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补充养老制度的试点,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一套保障企业年金运行的制度体系,包括基本管理办法(劳社保20号令)、企业和个人税优、参与主体的牌照管理、资产管理及保障、外部监管等,这些制度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年金制度的政策框架。

二、商业银行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现状

(1)市场环境分析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进程加速,人口净下降阶段即将来临,而作为社会养老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却因为历史问题和制度缺陷导致无法满足我国未来庞大的老年人口的养老支出。社会统筹过多、个人账户空账、资金积累低于通胀、显性和隐形债务巨大等问题是养老金业务发展的基本市场环境[1]。作为国家主导、企业参与的企业年金,自20正式启动以来,规模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截至二季度,年金建立企业74797个,参加职工2308万人,积累基金8862.86亿元。年金参保企业数约占同期全国企业数的0.3%。年金参保职工数约占同期参加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7%①。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群体较多分布在央企、外资企业和中型企业。建立年金的企业比例并不高。这一方面受企业效益、自身建立意愿以及员工短期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我国现行社保体制中基本保障负担偏大、年金税优力度不强以及年金推广方式的影响。

基于年金从设立到发展均与我国人力资源保障状况紧密相连,为促进年金业务发展,国家也在不遗余力的释放政策红利。如为适应新的资管环境变化, 年4 月,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扩大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及《关于企业年金养老金产品有关问题的通知》,前者放宽了企业年金的投资渠道。为解决年金个人纳税问题,2013 年12 月, 《关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采用EET模式将个人年金纳税义务递延到实际领取年金的环节,实现了税收递延,减轻了企业和员工的税负,激发了企业设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体制的并轨,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职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势必将带动企业年金市场新一波的快速增长,扩大商业银行的年金业务规模。

(2)竞争主体分析

目前,全国共有年金管理机构34 家、57 个资格,其中,受托资格10 个、账管资格17 个、投管资格20 个、托管资格10 个②。商业银行持有的年金牌照为3张受托牌照、10张托管牌照和10张账管牌照。商业银行按照牌照持有的区别分化为三资格年金牌照和双资格年金牌照。具体的业务开展情况见表1。可以看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形成了年金业务的第一梯队,其他6家银行除了民生银行发展年金业务相对靠后以外基本处于相当的水平线上。

由于一段时期里年金市场的发展预期低于商业银行的业务判断,因此年金业务争夺显得异常激烈。一方面表现在新设年金项目上,成熟企业往往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业务选择,商业银行间经常展开激烈的关系竞争、方案竞争与价格竞争;另一方面,受各家银行考核指标与市场增量空间有限的影响,存量的年金业务竞争成为又一争夺的领域,在企业年金业务续作过程中各项资格转移的情形时常发生。从竞争促进服务的角度看,年金业务争夺有利于各家商业银行寻找设计更为丰富的养老金产品;但同时过度竞争的后果也形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交易成本的提升。

(3)业务模式分析

年金业务属于轻资产业务,是在不占用商业银行任何资本的情况下创造的轻资本收入,因此是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各家银行业务模式的相同点与差异点均很凸显。

业务模式的相同点:首先是中后台集中,这一点与年金业务后台营运操作的专业度有很大关系,与一般资金和账户管理不同,年金基金管理和账户管理一般建立在专业系统之上,操作流程、管理方式、资金投向、信息披露均有专门的协议进行约定,且规模化操作是降低边际成本的选择,所以各家商业银行的年金业务中后台均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其次是重点合作渠道选择。年金按照缴费规模区分为单一年金和集合年金计划,在单一年金计划中,商业银行一般根据市场竞争的局面联合自身合作相对稳定的重点渠道客户,而在集合年金计划中则更是通过标准化的角色设置将各自的.合作关系相对固化,比如1+3,2+2等模式。最后,在客户年金业务的营销上基本上按照从行内资源客户到借助合作渠道寻找客户两种路径同时进行的方式来展开。且营销工具基本为授信撬动、关系捆绑加产品方案营销。

业务模式的不同点:首先,资格牌照的不同使得各自的考核导向和角色重点具有差异,具有受托资格的商业银行其竞争对手是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在年金受托管理上相对于发展成熟的保险公司而言还居于相对劣势,因此,有资质的银行受托人会在受托人竞争中将重点客户自身受理,而中小客户则采用受托外包的方式来降低自己的操作成本。其次,基于自身客户类型和银行业务特点,年金的行业客户分布也呈现差异化,各家商业银行一般在信贷投入相对较大的领域获得了年金业务的捆绑,如某国有行在铁路、烟草行业,某股份制银行在石油、汽车行业的年金客户覆盖相对集中就分别与其业务投向密不可分。最后,在养老金产品供给和增值服务环节,各家商业银行的产品类型基本为结合本行零售、公司产品和联合外部合作渠道的产品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三、国外商业银行开展年金业务的策略比较

(1)美国企业年金制度下的商业银行策略

美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主要由始于1978年401(K)养老计划组成。该汁划是由美国联邦政府批准,之后允许公司雇主单独在税前依据雇员薪金的特定比例向某一金融机构缴款,由该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和经营雇员未来的养老金。20世纪80 年代,美国立法公布了商业银行经营企业年金业务的合法资格,由于美国商业银行的投行属性,投资者服务构成了其养老金业务的核心部分和关键盈利驱动因素。克林顿大金融法案出台后,商业银行具备提供一揽子企业年金服务的资格。

美国从事投资者服务的大银行通常将业务分为两大块:资产管理、投资管理等交易前和部分交易中服务――以投资决策为核心的信托和非信托业务;投资服务、公司机构服务等交易后和部分交易中非信托服务。一般来讲,大银行更多同时从事信托与非信托业务;而中小银行更多从事信托业务,而将部分或全部托管业务外包给大银行。因为从技术和成本上看,托管等中后线处理更需规模和系统支持。这导致托管业务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银行,比如富国银行。由于综合化经营能力的区别,美国的大银行更趋向于提供DB(Defined Benefit)和DC(Defined Contribution)计划混合的完全退休方案服务,而中小银行则主要提供DC计划服务[2]。

客户服务模式方面,一是大公司养老金支付金额巨大,同时也有完整严密的管理系统,它们可做到每日监控其资产投资状况,并要求基金管理机构随时保持联络,对其投资需求迅速反应。银行通常安排专门团队提供客户服务,并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并将客户服务与产品运作分离。如道富的大客户业务分为两部分:客户关系经理,确保客户满意和交叉销售;后线运作,会计和交易处理等。二是中小公司和个人客户资产分散,对银行监督松散,银行往往采取客户服务与产品运作合二为一的模式,通过客户关系经理将客户要求和运作对齐。

(2)日本企业年金制度下的商业银行策略

日本的退休养老制度主要由三大支柱构建而成,一是公共年金制度又称国民年金;二是企业补充年金制度;三是个人储蓄养老金制度。企业年金主要有两类: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企业雇员和公务员等依据身份不同而分别加入“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

10月,日本国内通过了“确定缴费年金法案(日本401k计划),并于4月生效。导入DC型企业年金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日本年金投资状况不理想,年金制度改革需求迫切;二是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逐渐瓦解和职业流动的增加;三是日本会计制度国际化所带来的“时价会计基础”的推广,使企业背负的中长期年金负债问题表面化。该法案还授予了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对基金资产进行运营管理的资格。

长期以来日本的养老模式奉行“国家中心主义”原则,政府主导着养老资金的管理。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均由厚生省社会保险厅管理,共济年金则由各互助协会自行管理,政府甚至承担了厚生年金的全部管理费用。且承担资金运作的是厚生省内部的养老经办机构,不是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尽管在投资管理上采用市场化投资策略,并聘请外部专家制定投资组合方案,但其投资管理仍摆脱不了政府干预。长期以来,在投资决策上执行政府的意志,大部分资金以购买债券、国内股票、住宅投资等形式被政府借回用于公共项目的建设。由于年金大部分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20世纪90年代日本产生了严重金融泡沫并最终破灭,股票市值下跌,资产大幅度缩水。随着年金制度改革的推行,目前日本商业银行在年金业务上的市场化程度得到初步改善,年金收益率开始回升。同时由于日本人面临高龄化社会比较久,其年金延伸的金融商品发展较早,健康医疗不动产投资信托、老人年金与医疗保险结合、遗嘱信托(Will Trust)等产品也得到了较好的运用。

四、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策略建议

(1)将年金业务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相结合

企业年金业务的服务对象是有建立补充养老制度需求的企业及其员工。从大环境上看,企业建立年金是满足职工养老的补充保障需求,从企业发展自身来看,年金方案则是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涉及激励的公平效率原则,而且还包含薪酬体系设计、岗位价值评定、特别贡献衡量、中人缴费补偿、离退人员管理等一系列的内容。因此商业银行的年金业务服务首要的第一原则就是必须充分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了解其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和现行的薪酬待遇体系,使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障、税收优惠筹划、员工弹性激励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嵌入与发挥[3]。

(2)将综合经营与专业拓展相结合

年金业务的开展需借助各个参与资格的配合与互动。具有受托资格的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资格优势,未有受托资格的商业银行则应该发挥自身金控平台或捆绑渠道的优势,其目的就在于可以提供年金受托、投资、托管和账户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提供一揽子服务是商业银行开展年金主动营销的关键。

同时,一方面由于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定位和优势的不同,另一方面由于大客户在实际的合作方选择中往往采用平衡各家商业银行的做法,因此银行在年金业务开展发挥综合化优势的同时需要在专业服务方面加强拓展。比如领先的账户管理系统、个性化的托管营运服务、收益及安全性平衡的后端资产对接、专业的受托方案设计、流畅的监管沟通服务等。

对于国际先进银行在投资者服务上的理念和功能则需要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该领域积极尝试拓展,一是将服务视角向前延伸,积极提供投资咨询服务;二是加大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和数据信息的分析,为年金投资服务提供支撑;三是争取在投管人牌照上形成突破,实现商业银行年金业务真正的综合经营。目前经国务院批准试点设立的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已正式成立,建行将原有的养老金业务从建行体系中剥离,建信养老将作为建行集团开展养老金业务的统一平台。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已开始向养老金投资核心业务迈进。

(3)将延伸营销与产品创新相结合

年金营销需要本着链式思维,一方面做好年金业务本身的流程服务。商业银行应本着帮助企业实现最优化年金计划落地的原则,在员工理念导入与宣讲、缴费方案与激励措施、角色选择与分工、流程审批与合同签署、投资咨询与资产对接、待遇支付和增值管理、信息披露与持续改进等方面加深客户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要向企业和个人客户的前后端服务进行延伸。一是利用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客户的金融产品资源,做好企业和个人的投融资服务;二是利用商业银行的渠道、信息和系统资源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年金基金资产的增值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年金业务产品除了标准化的年金组合以外,还需要加大创新、丰富其产品配置,如弹性福利计划、类年金产品、医疗和健康保障产品、养老社区服务、专属养老金银行卡类产品、养老类融资和借贷产品、互联网模式下的投融资理财服务、养老金专属理财等。

(4)加强内控管理和专业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开展年金业务过程中需要承担年金资金和账户营运的操作风险,因此完善的内控体系也构成了年金业务发展的重要策略保障。除了正常的岗位分离、风险审查、严格授权和集中营运以外,还需要定期接受内外部开展的内控审计,以帮助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

年金业务对市场、产品和营运人员的专业化要求很高,一支稳定的有战斗力的专业队伍是商业银行发展年金业务的重要基础。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在稳定的人员数量和持续提升的人员素质两块基石上。对于年金业务人员的培养需要持续稳定的培训机制和资源投入,并且需要在人员业务激励上做好机制安排。

参考文献:

[1]石莹,赵建.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养老金业务策略[J].理论学刊,(6).

[2]陆晓明.美国银行业的养老金业务[J].银行家,2013(12).

篇6:企业年金业务处理流程

杨长汉

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运作流程,在职工退休、死亡、出境定居需要支付企业年金待遇时,委托人应向受托人提交申请,受托人通知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计算个人账户权益,生成个人账户权益支付表,发送委托人和受托人确认。受托人确认后向托管人下达待遇支付指令,并通知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按待遇支付指令办理资金划转手续,并将资金划转结果通知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应扣减个人账户权益,当个人账户权益余额为零时,办理个人账户销户手续并通知受托人。受托人将资金划转结果通知委托人。

职工离开本企业转入新的企业年金计划时,委托人根据有关合同规定应向受托人提交个人账户转移申请,受托人确认后通知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计算个人账户权益,生成个人账户转移报告,发送委托人和受托人确认。

受托人确认后向托管人下达资金转移指令,并通知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按资金转移指令办理资金划转手续,并将资金划转结果通知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账户管理人应办理个人账户转移手续,并通知受托人。受托人将资金划转结果通知委托人。

如何看待“企业年金基金必须存入企业年金专户”的规定?

企业年金基金必须存入企业年金专户,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受托人须以企业年金基金的名义在托管银行处开立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专用存款账户,即受托资产托管专户,将基金财产存入该账户;二是受托人须以企业年金基金的名义在证券交易场所开立证券账户。这种要求是由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独立性决定的,是确保基金财产独立性的有效手段。为什么企业年金基金财产须与委托人的固有财产和其管理的其他财产相独立?

据法律规定,信托一旦有效设立,委托人便与信托财产脱离,一般情况下,除信托财产收益权之外,委托人对信托财产和受托人不再享有任何权利,除非在信托文件中对某些权利有所保留。而大陆法的规定与此不同,虽然规定委托人将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但考虑到信托尽管为受益人的利益而设立,但其中存在委托人的意愿,所以委托人在设立信托后,并没有退出信托关系,而保留了信托关系当事人的地位,并对财产的管理等拥有多种权利。与其他国家法律不同的是,我国信托法突出了委托人的地位,强调委托人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而没有规定委托人将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为有效保护信托财产的独立性,我国信托法规定,信托财产与委托人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相区别,未设立信托的其他财产包含其固11本文由中央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杨长汉(笔名杨老金)编写

有财产和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关于管理企业年金基金事务的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及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代理人,从法律关系上看,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受托人)管理和处分基金财产的,他们对于基金财产即使是名义的所有权也没有,他们自己的固有财产当然必须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分离。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还规定,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还须独立于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管理的其他财产,包括其他企业的年金基金财产。

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管理、运用或其他情形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应当如何处理?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二款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范围作了界定,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管理、运用或其他情形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应当归入年金基金财产,这是对于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作为信托财产同一性的规定。因管理、运用企业年金基金所产生的财产和收益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原企业年金基金(就是委托人最初交付年金基金的财产,如现金财产)产生的收益,比如由此产生的利息收入;二是原企业年金基金的代位物(如买进的股票、债券或其他财产)及由其产生的收益。其他情形取得的财产和收益,是指因企业年金财产灭失而取得的赔偿金或保险金。如本办法规定投资管理人在规定期限内造成基金亏损,全部或部分风险准备金应补偿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再如委托人、受托人及其他当事人因不当处置企业年金基金财产所产生的罚金也应归入年金基金财产。对于“取得”的理解,应该是直接取得,不能把其他当事人以自己身份取得的利益(该利益并非直接运用年金基金财产所产生的财产)也归入年金财产。

如何保持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独立性?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第五条规定,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不属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其他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清算财产。

上一篇: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篇:高中生绿叶对根的情意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