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汤剂口服

2024-06-28

中药汤剂口服(精选八篇)

中药汤剂口服 篇1

1.1 对象

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收入我科的心力衰竭患者30例,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50~90岁。入选标准:①入院前均口服汤药在两周以上出现心力衰竭加重;②各种结构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心功能III~IV级合并有心源性水肿;③临床应用袢利尿剂治疗在两周左右;④入院时血清钠稍低或正常。排除标准:①患有各种结构性心脏病但没有心力衰竭。②虽然合并有轻度心功能受损, 但临床应用袢利尿剂<2周;③如院时合并高钠血症[1]。

1.2 方法

在入选患者中给予基础治疗 (利尿和血管活性药物) 及病因治疗。重症HF的治疗:在控制液体入量的基础上给予袢利尿剂 (临床随机选择速尿、托拉塞米) 、ACEI/ARB、B受体阻滞剂、螺内酯。部分患者接受小剂量多巴胺及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病因治疗:根据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口服汤药者停用中药汤剂。

研究方法:①所有入选HF患者均给予含钠饮食 (摄入氯化钠标准为6g/d) ;②对重症HF患者给予适量进食咸菜;③均给予停止口服中药汤剂, 并给予含钠饮食。观察指标:观察入院后第1、2、3、5、6、7、11、12、14、15d的电解质检测值, 必要时随机复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连续变量以均值 (±s) 标准表示。

2 结果

①疾病范围:冠心病11例、扩心病9例、瓣膜病7例、其他3例。②相关指标:HR:100bpm, BP:90~130/50~80mm Hg, 超声心动图:LVDd 5.0~7.0, LVEF 20%~55%。③入院时心功能分级 (NYHA分级) :III 23例、IV级7例。④低钠血症发生率:观察2周, 在30例观察中, 有17例在治疗观察中合并低钠血, 低钠的总发生率56% (17/30) ;其中36% (11/30) 合并轻度低钠血症20% (6/30) 合并中重度低钠血症。④持续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观察2周内8例HF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均<3d, 占合并低钠血症总人数的47% (8/17) 。⑤对血清钠的影响:入选30例中, 无1例患者发生高钠血症, 17例在应用袢利尿治疗的同时, 适度补充含钠饮食均纠正了低钠血症, 出院时血钠均恢复至正常。⑥适度进食含钠饮食对心功能的影响:在停止口服汤剂的同时均控制液体入量及使用袢利尿剂, 同时进普通饮食、咸菜的方法, 无1例患者因此而出现心力衰竭加重[2]。

袢利尿剂使用情况:以1mg布美他尼=10mg托拉塞米=20mg呋塞米换算, 将布美他尼和托拉塞米换算成等效呋塞米。30例患者中, 30例入院后长期医嘱口服呋塞米, 平均剂量60mg/d (40~200mg/d) , 其中83% (25/30) 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根据临床需要加用了静脉呋塞米;总计有60% (18/30) 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连续或间断使用了静脉呋塞米。HF治疗过程中, 随心功能改善, 停用静脉呋塞米。

出院时, 13例患者都继续口服袢利尿剂, 平均呋塞米20mg。

比较不同血钠浓度的重症HF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静脉或口服呋塞米剂量, 发现合并中、重度低钠血症组的静脉呋塞米使用剂量较大, 但组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3 讨论与思考

心力衰竭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和体征突然或逐渐恶化, 或新发生的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力衰竭, 临床特征:①静息时呼吸困难, 严重者-心源性肺水肿;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源性休克;③呼吸衰竭;④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代谢紊乱;⑤心律失常等。口服中药汤剂的心力衰竭患者, 往往未注意控制中药汤剂的日总量而导致入量增加, 进而使心力衰竭加重, 再则因心力衰竭患者在利尿过程中, 心源性水肿还未消退便合并了低钠血症 (稀释性低钠血症) , 一旦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 就会降低袢利尿剂的利尿效果-利尿剂抵抗。所以在治疗HF传统的概念中, 就是要禁食低盐饮食这样使纠正或预防心力衰竭过程中出现低钠血症就显得比较困难, 同时也成为治疗重症HF的难点。本人通过上述观察治疗体会如下:①适度补充氯化钠对预防和纠正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作用:总发生率较高, 与静脉利尿剂使用率高有关;但合并中重度稀释性低钠血症发生率较低, 提示适度补充氯化钠有一定预防中、重度稀释性低钠血症作用;适度补充氯化钠及时纠正低钠血症, 起效快, 不中断袢利尿剂的治疗, 有及时纠正低钠血症作用;持续适度补充氯化钠, 纠正了持续用袢利尿剂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中、重度低钠血症和持续性低钠血症, 使袢利尿剂持续发挥稳定利尿效应, 避免了因稀释性低钠血症导致的难以克服的利尿剂抵抗[3]。②适度补充氯化钠与传统纠正稀释性低钠血症方法的比较:①保留合理部分:控制液体入量、适当增加静脉利尿剂剂量、同时应用小剂量多巴胺;②改进治疗部分:适度补充氯化钠。适度的具体体现:在规范重症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 以消化道补充为主;需静脉补充时缓慢泵入;补充血清钠浓度到正常值低限;③适度补充氯化钠的基本理论依据。此结果提示, 用适度补充氯化钠的方法预防和纠正稀释性低钠血症, 使袢利尿剂持续发挥稳定的利尿效应, 可改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预后。单中心, 非对照, 且样本量较小是本此研究的局限, 另外因我院暂不能开展pro-BNP检测, 所以给入选患者带来局限。

参考文献

[1]李永才, 任军梅.血清脂联素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3) :300-301.

[2]张斌, 毛秉豫.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3 (5) :34-35.

小儿如何服用中药汤剂 篇2

一、煎得越浓越少越好吗

不少人都喜欢把中药煎得又浓又少,尤其是小儿服的中药更是如此,以为中药煎得越浓越少效果越好。事实上,这种看法和做法是无科学根据的,有时还是有害的。

须知,中药的煎煮过程,实际上是中药中的有效成份不断向水中析出溶解的过程,当中药饮片本身与药液中的有效成份浓度平衡时也就停止了。故此时如继续煎煮,不仅药物内有效成份不会再析出溶解,还会使药液中有效成份不断蒸发减少,甚至还因为经时过长的高温条件而遭到破坏,令药效为之降低。还有,过于浓缩之药汁,其味无疑更苦,更难以服用,服后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这对于儿童服用尤为不宜。

综上所述,为使药物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应注意“质”与“量”的关系,中药在煎煮到一定的时间后,其每次中药液滤取量保持在400~500毫升为宜。小儿所用的药物剂量,往往比成人少,故当酌情为之减量亦可。

二、小儿用药剂量怎样把握

鉴于小儿有其生理和病理特点,故在用药剂量上与成人不同。历代医家对出生1个月内的新生儿和周岁内的乳儿,用量十分谨慎,不但剂量用得小,而且药物选择也很注意。当新生儿或乳儿得了小病,则不主张用药,认为只要乳母饮食洁净,乳汁清和,可以不药自愈。也有主张乳母服药,让药物吸收入乳汁之中,小儿食乳,则可达到治疗目的。总之,小儿的用药剂量应慎之又慎,既不可药量过轻,治之无效,亦不可投之重药,损伤小儿。

小儿用药的具体比例为:新生儿,一般是成人用量的六分之一左右,药性平和的用量可稍微增大;乳儿为成人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幼儿及幼童,可为成人的三分之二或接近成人量;学龄期儿童可用成人量。

在此应提请各位注意:①疾病的轻重不同,用量应有所变化。一般的门诊病例和并不十分危重的住院病例,均可按上述比例用量处方,但若病情重急。则不要受此限制。②处方中药味多少不同,用量也要有一定的变化;药味特别少的处方,用量可稍增大,但以不超过成人一般用量为限。药味多的处方,主药的用量以不减为好,辅助药可以适当减少,减少的幅度以不超过原定比例用量的三分之一为度。③要特别注意控制药性猛烈的中药用量。在这些中药中,一类是药性比较辛热、苦寒或有攻伐作用的,另一类是剧药和有毒药,如疾病必须要用者,也宜“中病而止”,不可过量。

三、如何对待服用呕吐

小儿服用中药汤剂,有的在药碗未放下就马上将药吐出,给继续用药带来困难。鉴此,止吐是必要的,可采取内服外用的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止吐作用。

(1)内服方法 可用伏龙肝(灶心土)50克,煎汤代水加入中药汤剂中服用;绿豆100克,加水适量煎液,服药后立即饮用绿豆汤,可奏止吐效果。

(2)外用方法可嘱咐患儿家长在服药前取一块干净的毛巾,用温水湿透拧干后围于颈项(毛巾温度不宜过高),此时再服药汁,可避免吐药。尚有,对易吐药者,服药汁时温度应适口,不可过烫;可先喝一小口,不吐时荐喝第二口,勿一气喝干。服药姿势以站立为佳。

四、小儿服用中药的正确方法

给小儿喂服中药,是每个家长普遍感头痛之事,此因孩子不愿服,或喂后立即吐掉。鉴此,掌握正确喂药方法是很必要的。现辑介之。

一般1~3岁的婴幼儿,每天中药量为100毫升左右,可分6~7次分服完。因为此阶段的婴幼儿对味觉非常敏感,尤以对苦味特别反感,往往入口即吐。可在不影响药效前提下,先在药液中加少量的牛奶、冰糖、砂糖等食品,以作调味。对于3岁以下的婴儿,可采用被动喂药法,将病儿抱成半卧位,头部抬高,颈部垫上小毛巾,固定手足,取塑料软管吸满中药,将管置于病儿口腔颊粘膜和臼齿间慢慢挤滴。由于体位的原因,此时药液可慢慢从舌下入口。若小儿仍不肯咽下,则可用拇指和食指捏小儿两颊,令之吞咽。切记不可采用捏鼻子灌药的粗暴动作,以防药液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3~7岁的幼童,每天中药量一般是300毫升左右,可分3~4次服完。3~7岁幼童大多数已具有自服药的能力,但往往不愿服之。故应诱导、劝说,晓之以理,不要轻易威逼,反而使病儿产生对抗情绪。可以将中药液说成幼童爱吃的食品,如“可口可乐”、“雀巢咖啡”等,同时还可在服药后给小儿吃一些平时喜爱的食品,以使小儿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对极个别不愿服药的幼童,亦可采用上述的被动喂药法。

另外,因病情需要,对30天内的新生儿喂药,可以将中药汤放在奶瓶中,用乳胶奶头让患儿自己吸吮,因新生儿味觉尚未完全形成,故对中药苦味不在乎。但有些新生儿体质差,则可用滴管慢慢滴入,喂时宜多观察面色及呼吸,防止呛喉。新生儿中药量每天30~50毫升左右。

五、吃中药可否加糖

由于中药多昧苦,故给小儿服用中药汤剂时往往加糖,为的是减轻药物之怪味,其实此为是不妥的,往往易于降低中药的药效。

中医认为,中药具有辛、甘、酸、苦、成五味,各具不同的作用,辛味中药多为发散,如荆芥、薄荷;甘味中药多为补益,例甘草、大枣;酸味中药多为收敛,如五味子、金樱子;苦味中药多为清热,如黄连、黄芩;咸味中药多为软坚,如海藻、昆布。若将蔗糖放入药液内,味道虽然得到调和,实际上缓和了药物作用。同时,中药还具有寒、热、温、凉四性,而蔗糖属温性,如果投入寒凉的中药中,无疑中药之寒凉之性被缓解,从而药效降低,疗效随之受损。

此外,蔗糖也有它的禁忌范围,患者具有腹胀中满、湿热内阻、舌苔厚腻等症状者,不能服用。如在服用化湿理气中药时,加入了蔗糖,无疑是“火上加油”矣!

综上所述,未经医生许可,不可自行加糖作调味。

六、服药禁忌

中药汤剂口服 篇3

笔者从事中药工作多年, 对汤剂煎法的心得是:汤剂对煎具、用水、浸泡、火候、煎药时间及入药次序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以此保证汤剂的质量和疗效。

1 煎药用具

以砂锅、陶瓷瓦罐为首选, 砂锅、陶瓷瓦罐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与中药内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传热缓慢, 受热均匀, 煎药时减少水分蒸发。还可以选搪瓷锅。

严禁使用铁锅、铝锅作为煎具。铁、铝制品化学性质不稳定, 易氧化, 易与中药很多成分发生反应, 降低药效, 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如中药中所含鞣质易与铁、铝发生化学反应, 而生成鞣酸铁、鞣酸铝, 产生黑色沉淀, 服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还可与中药中黄酮类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难溶的络合物。与朱砂等含重金属的中药发生置换反应, 生成有毒的游离汞。与中药中所含的有机酸发生反应, 生成盐等均可影响疗效。

2 煎药用什么水, 加多少合适

水是煎药汤剂的主要溶媒, 现多选用常水, 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 以水质洁净、新鲜为好。一些含重金属过高或被农药、放射性物质污染过的水均不宜选用。

煎药加水要一次加足, 不可中途再加凉水, 切忌用沸水煎药。加水量多少, 常与药物的吸水量、煎药时间、火候及患者所需的药量有关, 同一方剂的药量, 在一定条件下, 加水越多, 其浸出物的含量也越高, 但实际上加水量也不能无限制地增加, 而有一定限度。同一方剂中有吸水量较大的药物与吸水量较小的药物配伍, 平均起来每克中药需加水8 m L左右。当吸水量较大的中药占多数时, 可适当多加些水;当吸水量较小的中药占多数时, 可适当少加些水。把计算得到的总加水量70%加到第一煎中, 余下的30%留待二煎备用。

煎取药汤儿童50~100 m L, 成人150~250 m L为宜, 如果大剂量用药, 煎取的药汤也要增多, 否则会浪费药物, 影响疗效。

3 煎药方法

先将药材用冷水浸泡30 min~60 min, 不宜用温水或加温浸泡, 以免引起一些药物酶解。中药饮片多数是干品, 有一定体积、厚度, 浸泡能使中药湿润变软, 细胞膨胀或胀破, 使有效成分扩散到水中。一般中药煎2次, 2次煎液去渣滤净混合均匀, 分2次服用。

煎药是药物中成分溶出的过程, 药物中含的生物碱、盐类、甙类、糖分、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几乎都能溶于水中, 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 但与其他成分一起煎也能部分溶出。当中药内有效成分浓度与水中浓度相当时, 即处于平衡状态, 停止溶出, 此时必须滤出药渣, 在药渣中再加水, 造成新的不平衡状态, 中药内成分继续溶出, 这就是一次久煎不能代替二次分煎的原理。如果是急重患者, 为争取治疗时机, 不在此例, 头煎可先服用。

4 煎药火候及时间

煎药温度的高低, 即火候, 常用文火、武火来表示。文火, 温度上升缓慢, 水分蒸发很慢。武火, 温度上升较快, 水分蒸发也快。一般未沸前用武火快煎, 沸腾后改为文火慢煎, 既可防止药液溢出, 又能减少水分过多蒸发和挥发成分的损耗, 以及高温引起的有效成分破坏。

煎药时间应根据疾病和所用中药性质而定, 一般头煎以沸腾开始20 min~25 min, 二煎15 min~20 min为宜。

解表药、清热药宜武火煎煮, 时间宜短, 沸后3 min~5 min即可。滋补药需用文火慢煎, 时间宜长, 头煎在沸后再续煎30 min~60 min, 二煎25 min~30 min, 有些疾病用药量较大, 煎药时间可适当延长。在滤取药液时, 可加压过滤, 尽量减少药渣中储留的药液, 也能提高煎出率。

5 煎药时因药物有效成分的性质不同, 应区分对待

如有些药易溶于水, 有些药难溶于水, 有些药加热易挥发, 有些药久煎易分解破坏, 有些药加热易糊化、焦化等。因此, 在煎药时本着既保证有效成分不破坏, 又能充分提高疗效, 应采取不同方法煎煮。

5.1 一些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矿石类、贝壳类、兽角类等

药物, 如磁石、生石膏、牡蛎、龟板、鳖甲、水牛角等, 因质地坚硬, 应打碎先煎20 min~30 min, 再下其他药物同煎。

5.2 对毒副作用较强药物, 如附子、乌头等宜先煎45 min~

60 min后, 再下其他药物同煎, 可降低毒性, 提高疗效。还有些植物药, 如天竹黄、火麻仁等难溶于水, 也要先煎, 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

5.3 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 如薄荷、木香、砂仁、沉香等, 为减少挥发油的损耗, 应在其他药煎好前5 min~10 min入煎。

对久煎能分解破坏有效成分的中药, 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应在其他药煎好前10 min~15 min入煎。

5.4 一些黏性强、粉末状及带有绒毛的药物, 如车前子、

蒲黄、旋覆花、滑石粉、青黛等, 为防止药液浑浊及加热时引起糊化或焦化, 宜先用纱布袋装好, 再与其他药同煎, 同时也起到过滤作用。

5.5 一些贵重药材, 如人参、西洋参、鹿茸、麝香等, 为更

好地煎出有效成分, 减少被同煎药物吸收, 应单独煎, 煎液可单服, 也可与其他药液同服。

5.6 一些难溶于水的贵重药材, 如麝香、珍珠、羚羊角、熊

胆、牛黄、蛤蚧、西洋参、鹿茸等和不耐久煎的药物, 如朱砂、沉香等, 为防止散失, 可研成细粉制成散剂, 用温水或其他药液冲服。

5.7 一些新鲜不易入煎的药物, 可榨取原汁, 兑入汤液中服用, 如临床上常用的姜汁、藕汁、梨汁、竹苈汁等。

5.8 一些胶类或黏性较大又易于溶解的药物, 如阿胶、鹿

角胶、龟甲胶、蜂蜜等, 为防止入煎粘锅或黏附其他药物, 不利于药物溶出及影响煎煮, 可单独溶化后再与煎好药液同服。

5.9 一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药

物, 如藏红花、番泻叶、胖大海等, 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的煎液趁热浸泡, 加盖闷润30 min后去渣即可服用。

关于中药汤剂的质量控制 篇4

中药汤剂是我国的传统中药的中药知己之一, 因其制法简单、奏效迅速、便于辨证施治等优点, 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但由于操作者自身的中药水平不同及许多实际问题的影响, 导致中药汤剂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 汤剂饮片的质量控制

中药材的加工炮制质量各地发展不平衡, 不同的产地、不同的炮制方法都会直接影响到饮片的质量, 从而影响到汤剂质量的好坏, 必须加以重视[1]。

2 汤剂制备人员的素质问题

由于调剂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有些甚至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缺乏敬业精神, 工作粗枝大叶, 不按规范调配, 也对汤剂的质量造成了损害。

3 临方炮制的问题

有的药材需酒炙、蜜炙、或捣碎、研磨成粉等, 必须在制备前按规范炮制, 否则也影响汤剂的质量。

4 对煎药器具的要求

煎药器具选择的标准应是化学性质稳定, 不易与所煎药物内含化学成分起化学反应, 同时还要传热性能好。李时珍说:“煎药并忌铜铁器, 宜用银器、瓦罐。”根据中药汤剂制备的器具要求砂锅、不锈钢锅、玻璃和搪瓷器具用作中药煎煮较为合适。

5 煎煮前的浸泡至关重要

中药饮片煎煮前需要冷水浸泡半小时, 使其吸水充分, 组织膨胀, 有效成分便于煎出。如浸泡不充分, 煮沸后会使药材表面淀粉糊化, 蛋白质凝固, 药材内部的有效成分不能溶出。

6 煎煮次数和时间的控制

根据各类药的质地不同, 现代普遍认为: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 首煎5~10min, 次煎10~15min。滋补药则时间宜长, 首煎30~40min, 次煎25~35min。一般性药物每次煎煮的时间掌握在20min左右即可。煎煮时间应从煮沸后计算。

7 加水量的要求

中药汤剂加水量多少直接关系到汤剂质量, 水量过少因煎煮时间短有效成分不宜完全煎出, 水量过多则因煎煮时间过长而造成有些有效成分被破坏。实际用水量应根据临床服药要求、方剂的药量以及药物吸水性能而定, 煎煮过程中还与蒸发量、煎煮时间有密切关系。实验证明使用5~10倍量水是最适合的[2]。

8 包装、储存也有学问

中药汤剂一般来说, 临床现煎最好, 但由于医院、药厂等的批量生产必须采用无菌真空包装, 常规有瓶装或软包装, 保质期为1年[3]。

中药汤剂如果从以上8个方面入手, 层层把关, 还是能保证其质量的。同时, 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改进, 使其质量标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高继才.中药汤剂质量应予以重视[J].中医药研究, 2004, 16 (2) :18.

[2]袁继民.现代药物制剂技术.2005, 12:432.

服用中药汤剂致皮疹1例 篇5

患者, 女, 61岁, 2015年11月7日因“上腹部疼痛十余天” 来我院就诊。主要症状为胃脘痛, 舌淡红, 苔薄白, 脉弦, 究其病因, 证属肝胃气滞所致, 治以疏肝解郁, 和胃降逆, 拟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1剂/d。柴胡10 g、半夏10 g、陈皮10 g、白芍15 g、炙甘草6 g、香附10 g、枳壳10 g、厚朴10 g、玉竹10 g、天冬10 g、麦冬10 g, 患者服用1剂后, 下身皮肤出现轻微瘙痒, 坚持服用至第3剂, 继而颜面部红肿, 全身皮肤出现红疹, 瘙痒难忍。询问患者得知, 服药期间未吃鱼虾类食物。考虑为中药所致的药疹, 遂停药, 并给予开瑞坦5 mg qd, 酮替酚1 mg qn抗过敏治疗, 炉甘石洗剂涂擦患处。6 h后皮疹基本消失, 2 d后皮肤恢复正常。

2讨论

浅谈中药汤剂传统煎药法 篇6

1 汤剂制备方法

1.1 用具

传统方法以砂锅、瓦罐为主, 它们有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传热均匀缓和、保温等特点。陶器、玻璃、搪瓷煎器也可使用, 它们的化学性质也较稳定[1]。

1.2 煎前浸泡

煎前要以清水浸泡药材, 使药物细胞重新膨胀, 可溶性成分逐渐溶出, 提高煎出量。如未经浸泡的茵陈蒿汤, 第1次煎出量为19.5%, 第2次煎出量为7.69%;而预先浸泡60min后, 第1次煎出量为21.31%, 第2次煎出量为9.63%[2]。浸泡的时间一般30min即可, 但也要根据药材的质地和季节的差异分别对待。如花、茎、叶宜浸20~30min, 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化石、贝壳等宜浸60min。夏日可酌减, 防止变质;冬天气温低, 浸泡时间要延长一些, 以药材浸透为准[3]。

1.3 加水量

煎药时加水量应根据药材的质地而定, 一般为药物重量的5~10倍。水太少药物煮不透, 成分煎不出;水过多会给服用带来困难。质地疏松, 吸水量大的药物, 如花、叶、全草等药材, 加水量应大于一般用水量;质地坚硬的药物, 如矿物类、贝壳、根茎类药物, 加水量可小于一般用水量。用于儿童内服的汤剂, 应减少用水量, 以减少小儿服药的困难。解表药、利尿药加水量应稍多, 以增大服用体积, 增强药力。传统煎药法是将药物置煎器内, 加水超过药物的表面3~5cm, 第2次煎药的加水量要适当减少, 但仍要加水超过药物的表面为宜。有实验研究证明, 加水量的倍数要根据煎出物的含量和溶解性而定, 如果含量较多, 溶解度差, 加水量相对要多, 反之加水量要少。

1.4 火候

汤剂煎煮的火候要根据药物的性味、质地、病人的病情而定, 火力过强水分很快蒸发, 火力过弱煎煮效率低, 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古代医药文献对煎药火候早有记载, 《本草纲目》云:“先武后文, 如法服之, 未有不效者。”未沸之前宜用较强的火力, 习称武火, 沸后宜用较弱的火力, 习称文火, 以保持微沸状态, 既可减少水分的挥发, 防止煎干、焦糊, 又有利于药材中成分的煎出。

1.5 次数

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中, 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溶液中, 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 因渗透压平衡, 有效成分就不再继续溶出了。这时, 只有将药液滤出, 重新加水煎煮, 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为了充分利用药材, 避免浪费, 更好发挥药效, 1剂药最好煎煮2~3次。一般方剂煎煮2次, 滋补药可增加1次。对煎煮次数的研究大体一致, 一煎煎出率约为30%, 二煎为40~50%, 2次合并可得70~80%。而三、四煎仅占20%。另外, 第二、三煎时, 必须加入热水, 如在热药里加入冷水, 会使药材表面形成凝固膜, 不易再煎透。

1.6 时间

传统方法煎药时间的长短根据药物气味质地的不同, 一般有以下3种情况: (1) 一般药物, 第一煎20~30min (均按沸后计算) , 第二煎15~25min。 (2) 解表、行气及质地轻松、气味芳香的药物, 第一煎15~20min, 第二煎10~15min。此外, 煎药时不宜频频打开覆盖物, 尽量减少挥发性成分的丧失。对于解表药、清热药、气薄类药, 宜武火急煎, 以免药效挥发, 药效降低。 (3) 滋补药、质地坚硬的药物, 以及久煎减毒的药物, 如川 (草) 乌、附子等, 第一煎40~60min, 第二煎30~40min。每次煎煮至规定时间后, 应趁热及时滤出药液, 以免一些成分冷析而丢失。应将每次的煎液合并, 混合均匀, 再分次服用, 以保证汤液含量均匀, 药效平衡。

1.7 入药

传统手工煎药除一般浸泡后煎药外, 有些药材要求有特殊的煎法。 (1) 先煎, 介壳类、矿石类药物, 因药性难以煎出, 先煎10min, 再下它药;泥沙多的药物, 宜先煎取汁, 然后以药汁代水再煎它药, 如灶心土、糯稻根须之类。 (2) 后下, 凡气味芳香, 借其挥发油取效者, 宜将它药煎好后再下, 煎4~5min即可, 以防有效成分走散, 如薄荷、木香、金银花之类。 (3) 包煎, 为防止煎后药液混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 可将药物用纱布包好再入药同煎, 如车前子、滑石、旋覆花、赤石脂等。 (4) 烊化, 凡胶质、粘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 如同煎易粘锅或烧焦, 且粘附它药, 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 故应在它药煎好后, 置于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 使之溶解, 如阿胶、鹿角胶、饴糖之类。 (5) 泡服, 含有挥发油或药性易溶解者, 可用开水或药汁趁热浸泡, 如藏红花、肉桂之类。 (6) 冲服, 凡散剂、丹剂、小丸以及较贵重药物, 宜研粉冲服, 如琥珀末、田七末、鲜藕汁等。

2 结语

现阶段人工煎药法, 人们可因需选择不同的方法。中药汤剂的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然而由于药材成分复杂使现代化进展缓慢。对煎煮法的改进, 需要在科学的前提下, 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将煎药规范化, 科学化, 现代化。实现中药汤剂制备方法的现代化, 对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胡思一, 蔡进章, 包箐箐.煎药之法, 最宜深讲[J].海峡药学, 2006, 18 (3) :153~155.

[2]李霞.汤剂煎取法初探[J].中国社区医师, 2004, 6 (2) :43~44.

大力提高中药汤剂的质量水平 篇7

1 药材来源质量选择

药材品种优劣受种植地、气候环境、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故药材质量差异很大。为保证药材质量, 要从合法经营的单位购进药材, 并尽可能的购进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的地道药材, 如东北三省的人参、河南怀庆府四大怀药、甘肃黄芪、宁夏枸杞等。

2 药材的炮制加工对质量的影响

药材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材炮制规范》及《饮片标准通则的规定》依法炮制。炮制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药效, 针对少数毒性和烈性药材的合理炮制, 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

如:巴豆制霜, 应保留脂肪油在18%~20%;马钱子砂烫, 士的宁生物碱含量应在0.8%左右, 含量偏高, 容易中毒, 除去或破坏太过, 疗效难以保障[1]。

3 汤剂饮片质量鉴别

炮制后的饮片常失去了原药材的形状。由于植物器官, 特别是同科同属的植物器官形态相近, 炮制后的饮片往往外表、形态、颜色相似, 鉴别难度大, 时常发生配方差错。如:金钱草、连钱草, 苍术、白术混用等。此外还出现假冒掺伪现象, 如将山茱萸、五味子、枸杞子染色, 以纸丝染色冒充西红花;以小泛丸冒充菟丝子。药材差错、假冒、掺伪后果严重, 轻者毫无疗效, 延误病情, 造成经济损失;重者, 出现毒副反应, 危及生命。因此, 提高执业药师鉴别中药饮片的能力是保证汤剂质量的前提。

4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

中药贮存保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饮片的质量、临床疗效甚至患者的安危。中药饮片在保管中由于干燥程度不够, 或所含的某些成分受到了外界气候或虫害等的影响, 就会逐渐发生变化, 使药物的颜色、气味、形态和内部组织等都出现变异, 如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粘连、糜烂等。

掌握正确贮存方法和养护技术才能保证饮片质量, 如饮片水分严格控制在9%~13%, 且须根据饮片及所加辅料的性质, 选用适当的容器贮存。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及干燥, 避免日光的直接照射, 室温应控制在25℃以下, 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为宜[2], 贮存容器必须合适。贮存饮片的仓库要建立一套温湿度管理制度及防护措施, 保管员应定期定时做好贮存养护工作。

5 中药调剂

汤剂调剂是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方面, 然而这项工作至今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调剂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有的调剂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药学专业培训, 医院存在重医轻药的观念也直接影响了汤剂的调配质量。由于炮制品种不齐或有的品种需临方炮制, 对缺药不征得医师同意, 而以生品代替炙品, 以炙品代替生品, 以整品代替碎品, 仅凭主观猜测调配, 分秤不准造成每剂药之间剂量相差悬殊。故认真的工作态度及精湛的专业技术是调剂工作的重中之重。

6 汤剂的煎煮

煎药的器皿宜用砂锅、陶瓷, 具有受热均匀、散热慢、化学性质稳定、价廉等优点。切忌用铜、铁、铝制器皿, 以免药液与器皿直接接触发生化学反应。一般药材煎煮前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20~30min, 一煎水量以高出药面3~5cm为宜, 二煎高出药面1~2cm, 煎煮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 开锅后煎30min, 两次煎药混合量300~500ml, 分2~3次服, 急性病不定时服, 特殊药物应根据药物性质、疾病情况采用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特殊煎药的原则。

综上所述, 中药汤剂质量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丰富的中药专业综合知识和技能是保证中药汤剂质量的前提。

关键词:中药,汤剂,饮片,质量

参考文献

[1]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0.

中药汤剂治疗骨折的疗效分析 篇8

关键词:中药汤剂,骨折,疗效分析

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骨折愈合主要是骨折间的组织修复过程, 通过骨折组织的重建, 从而使患者机体恢复, 也可以说是骨骼的再生过程。中医认为骨折的愈合是一个“瘀去、新生、骨合”的过程, 其实质上就是机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参与周围组织损伤修复的过程[1]。为了探讨中药汤剂在治疗骨折中的作用。对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80例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40例。其中男48例, 女32例, 年龄19~54岁, 平均32.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骨折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复位固定的方法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必要的手法复位, 石膏夹板外固定或手术内固定后,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止痛消炎、抗感染、扩张血管及钙剂等治疗15d。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疗法:服用中药汤剂 (含乳香、没药、水蛭、虻虫、丹参、红花、马钱子、续断、自然铜、骨碎补、杜仲、当归、龟板、五味子、鹿茸等) , 一日3次, 连服15d。

1.3 疗效标准

痊愈:骨折基本愈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且患者能够灵活下地, 运动等;显效:骨折有所好转, 疼痛基本消失, 能够下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有效:骨折有所好转, 时而会有疼痛感, 不能下床;无效:骨折症状, 治疗后无明显变化[2]。总有效率= (愈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配对t检验,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由上表可知, 两组患者在治疗15d后,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的修复过程, 且影响因素较多。中药汤剂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再加上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 中药汤剂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中药汤剂中含有乳香、没药、水蛭、虻虫、丹参、红花等药物, 其具有活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定痛之功效。本次实验结果表明, 中药汤剂能有效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 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改善骨折断端局部血液循环, 清除血凝块及代谢产物, 为骨折的愈合提供一个良好的血运[3]。本次实验组有15例患者痊愈, 对照组有13例患者痊愈, 实验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此外, 中药汤剂还具有接骨续筋的作用, 中药汤剂中含有马钱子、续断、自然铜、骨碎补等名贵中药材, 具有活血、止血、接骨、续伤的作用。中药马钱子能有效促进患者骨骼, 让其保持兴奋状态, 从而加大了骨断端压力使局部静电反应增强, 使大量的负电荷吸引钙离子在局部堆积, 从而加快骨痂形成[4]。本次实验中, 实验组患者有效及显效有23例, 对照组患者有21例,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最后, 中药汤剂还具有补益气血, 补养肝肾的功能。中药汤剂中富含杜仲、当归、龟板、五味子等, 能促进患者骨细胞的增殖, 并可提高成骨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从而有利于形成更多的骨组织, 促进骨折的愈合。此外, 中药中的总黄酮能加快骨折患者愈合, 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中药汤剂中的鹿茸等药物能促进骨、软骨细胞增殖及促进骨痂内骨胶原的积累和钙盐沉积而加速骨折愈合。本实验中,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综上所述, 中药汤剂与西医方法相比在骨折患者愈合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大量实验结果表明, 中药汤剂及其有效成份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功能较多, 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血肿吸收、调节体内离子含量等多个方面促进骨折愈合,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春华, 彭太平, 邹来勇, 等.丹参对SD大鼠闭合骨折早期VEGF表达的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9 (2) :85-86.

[2]洪定钢, 时光达.续断对实验性骨折愈合影响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明[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 20 (1) :4-7.

[3]张廷, 崔瑛, 申玲玲, 等.中药药性复杂性与药性物质研究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 (3) :585-587.

上一篇: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下一篇:综合实践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