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

2024-06-27

名师教学(精选十篇)

名师教学 篇1

名师之名,名在课堂风格。名师是从课堂上走出来的。从事初中英语教学20多年来,曹群老师一直孜孜以求,探索着英语教学的最佳路径。为了彰显英语学科内蕴的诗意,成就学生生命发展的诗意,她一直追求英语教学的诗意境界,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她的英语诗意课堂,体现出双语融通、文化渗透、诗理共生、生命对话的特质。通过艺术解读文本、诗化教学设计、灵动教学环节、绽放活动诗性、变革学习方式、玩转教学手段、开放教学评价、锻造诗性魅力等路径,努力营造诗的课堂氛围,展现英语学科的诗意和理趣,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习得语言能力,涵养思维品质,放飞浪漫情怀,形成跨文化意识,完成学科素养的建构和诗性灵魂的养成。曹老师就是一位生命的牧者,将历史悠久的东西方文化在学生身上融合,适切体现文化传承与价值引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才,为他们未来的诗意人生奠基。

名师之名,名在教学业绩。业内和社会在评价老师时,有个不约而同的倾向:看他的教学成绩。在这方面,曹群老师教学效果堪称一流。“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她关注班上的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英语学习充满期待,学科素养发展全面。身为特级教师,她率先垂范,常常站在毕业班的岗位上。她放低身段,总是和同轨英语老师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她那骄人的中考成绩总是让人信服。历年中考,她所教班级的英语成绩在整个年级乃至通州区都名列前茅。她辅导的学生在省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前后有近百名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

名师之名,名在教研相生。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说:“教师即研究者。”曹群热爱教育,研究教学。这种研究,不是关在办公室里玩概念,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际,为优化教育教学而研究。我们看她先后所主持的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促进英语有效教学”“信息技术环境下‘语境化’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基于知识激活的初中英语‘三维’语法教学实践研究”“指向于润泽童心的诗意英语课堂研究”……每一项都源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一名初中的英语学科老师,能在省级报刊发表几十篇文章,能有多篇论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谈何容易!曹老师的研究,全部基于教学一线的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又不断优化着她的教学实践,让她的教育思想渐趋先进,教学技法渐趋完美,教学业绩渐趋优异。将教育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源于实践,研究升华实践,教研相生,这是一线老师投身教研的最佳路径。

名师之名,名在示范引领。在金郊初中英语组,曹群自然是领军人物,有着绝对的权威。但她不以名师自居,真诚地带动着全组老师踏踏实实地做好英语教学的每一项工作。每一次集体备课,每一份“学教案”,每一堂研究课,每一次阶段检测,每一次展示活动,她都和同伴们做得津津有味,开开心心,让所有的成员时刻感受到向上的力量。她带的英语教研组是“南通市优秀教研组”,是南通市教育系统“五一巾帼标兵岗”,是省初中英语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她组建了“曹群名师工作室”,吸收了本校、全区乃至南通市内的英语骨干教师参加,大家共同享受英语,研讨教学,开发课程,让“英语诗意课堂”的理念在广大骨干教师中传播。金郊初中是南通市初中英语学科基地,作为基地负责人和专家组组长,她精心策划和组织基地活动,努力探索英语教学改革,渐次开发英语教学“产品”,引领初中英语教学,使南通初中英语的学科建设风生水起,成为南通市优秀学科基地。

名师之名,名在人格建树。凡是和曹群有过接触的人,都十分欣赏她的人品。她一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位老师,只谋事,不谋人,对工作满腔热情,对他人洋溢关爱。她是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可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一直以“好事者”的姿态,充满教育的激情,忙碌着学校常规的优化和品位的提升。她连续任教毕业年级,引领着英语学科,可她关注的不只是本学科,同时准确把控着毕业班的复习节奏,也关注着各年级的教学实情。她是南通市名师培养第一梯队的培养对象,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殚精竭虑,可她对自己的同行、对青年教师成长、对学术旅途的同伴更是一腔热血,给予着最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聚拢了更多相似的人,她的团队中走出了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等多名英语骨干力量。

都说名师有个性,曹群老师的个性就是以激情和热情对待工作和他人。和她熟悉的人不叫她曹老师,叫她“曹宝”,这其实是对曹群老师人格的生动概括:在学生和家长心中,在同行同伴心中,在学校和行业当中,她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一大宝贝。眼下,人们在热议真专家、假专家,真名师、假名师,无疑,曹群是真专家、真名师。我们的教育是多么需要像曹群老师这样的真名师、这样的宝贝啊!

名师教学 篇2

说到名师成长,总是想到李吉林。这位从小学教师里走出来的儿童教育家,身上藏著名师成长的密码。她曾说:“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思想者,但我觉得,即便是小学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教育主张,那么,我就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是一个思想者。”的确,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不能说自己是个思想者,当然,也不能说是名师,更不能说是教育家。看来,教学主张,是名师成长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它关乎名师的文化品质和教学品位,也关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主张是名师“教育自觉”的关键性标志。名师应当是思想者,是“反思性实践家”。思想者、反思性实践家存在的价值之一,就在于思想,而教学主张正是对教育教学深刻思考后所形成的一种见解、一种思想,不仅表达了对事业、对学生热爱的情感上的自愿,也表达了理智上的自觉。这种自愿与自觉,正是对理想教育的追求,表现为教育自觉和自由。具有教育自觉的教师才会有追求,也才会有行动;有理念,理念才会逐步成为信念;有实践,实践才会逐步成为实验。可以说,教学主张是从教育自觉的根上长出来的鲜亮的绿叶。一个缺乏教育自觉的教师,很难成长为优秀教师。

教学主张是名师成熟、成功的核心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着教师成熟的程度和专业发展的深度。同时,教学主张的形成是教师长期历练和专业发展深化的过程。在形成的过程中,教师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经验,不断汇聚、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开发了自身生命的活力,积蓄着可贵的能量。这一个过程,是教师不断成熟的过程,过程中积蓄的能量将成为教师持续发展的力量,提炼的经验和智慧,必然形成教师进一步发展的平台,开始新的探索,最终走向成功。年轻的小学数学教师张齐华,潜心研究数学文化,从“数学+文化”,到“用文化关照数学教学,在数学中开发文化元素”,正是一个不断学习、思索、实验和提炼的过程,教学中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智慧的魅力,生动而又深刻,活泼轻松而又从容沉稳,表现出教学的成熟,他的教学主张正坚定地引领他走向更大的成功。

教学主张是名师产生和保持影响力的重要原因,是具有影响力的名师与一般名师的显著区别。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涌现了一批名师,如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名师已没有多少声音了,他们的影响已基本消失。而另一些名师则能持续地影响着今天的教学改革和教师的成长。当下的名师也大体如此。实际上,名师已分成了两类。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的名师缺少自己的见解,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严格说来,他们是操作型的,甚至是技术性的,只是按规定要求执行得忠诚、实施得认真。说得严重些,他们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教书匠”的桎梏。这类名师固然可敬,但并不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名师。真正的名师应当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不仅以他的教学经验、教学特色影响着教师,更应以他的教学主张,即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影响着、改变着教师。即便是教学经验,也应是以教学主张为支撑的教学经验,也才能真正影响教师。就他本人而言,也因为是教学主张以及教学主张下的实践,使自己获得持续的影响力,并使自己不断有新的进展和新的经验。这样,才能从深度上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家办学”才是有可能的。

教学主张是名师教学风格的内核。名师应当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教学风格绝不是一张面具,也绝不是教学的炫技和表演,它有自己的内核。这内核就是思想。福楼拜说:“风格是思想的血液。”别林斯基则说,风格是“思想的浮雕”。思想,使风格具有深刻的内涵,使风格站到一块精神高地上。教学风格的这一思想内核,往具体方面说,应该是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和个性化,教学主张的血液里流淌着思想。失却教学主张,教学风格就失去了灵魂,充其量只是一种可供一时观赏而无实质内容的、平庸、苍白的教学表演。历史上所谓的幽默型、典雅型等教学风格,其背后都有理论支撑,其内在总是活跃着一种思想。从另一个方面说,教学主张也是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从总体上说,教学主张贯穿名师成长的全过程,它不是一个环节,不是一个步骤,而像是发动机,提供著名师发展的动力。

当下,大家对“名片”情有独钟,不过,我还是喜欢“通行证”。教学主张以及以教学主张为内核的教学风格,应该是名师成长道路上的通行证。这张通行证,引领名师走向教学改革的深处,走向特级教师,走向教育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可以和国内外的教育专家们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总之,教学主张是名师发展中一个亟待重视的话题,也是当下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中一个亟待深度开发的领域。

教学主张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见解,它坚定地指向教学改革的实践。

教学主张是对教学、对教学改革的一种坚定的见解。这种见解是个性化的、独特的、稳定的。它指向行动,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被证明而发展。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在长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总结、提炼出“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际上这就是她的教学主张。她始终认为,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教师教学的使命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她主张,应该让学生的学走在教师教的前头,并且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唯此,才能真正确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人的教育成为学生自己的教育。李庾南对此坚信不疑、坚定不移,“自学・议论・引导”这一主张,坚持数十年,并在坚持中改善,在改善中发展,至今她还活跃在课堂上。

教学主张植根于教育思想,是教育理念的深化与聚焦。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主张是个性化的,但又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价值。从文献资料来看,思想与理念往往是同义的。苏格拉底说:“每个理念只是我们心中的思想。”黑格尔甚至说:“理念也就是真理。”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完美的永恒存在”。在我国也有关于“理”的概念,它指向事物存在的根据,揭示事物的规律。我们应该把教学主张看作是教师对教学、对教学改革的一种理性认识、一种理想追求。新一轮课程改革生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可以说形成了教育观念体系。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应当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梳理和概括。对此,不仅不应该反对,而且要鼓励。南京市力学小学一直致力于“力学”校训的传承和践行,让学生努力学习、自主学习、享受学习,着力构建“研究性课堂”。他们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一定是学生的尤其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研究性课堂”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无疑,这种主张是正确的。也正因此,我相信这样的团队里会走出名师。所以,教学主张既打上了个体经验、理念的烙印,是个体对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凝聚,又植根于整个教育思想体系之中。

教学主张是对学科和教学特质深度开发后的独到见解。苏州市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坚定地认为语文就是语文。他说:“语文和生活密切关联,但语文不等于生活,生活也不等于语文,应该是生活中的语文或语文中的生活。”“语文的人文性,不是文学的人文性,不是历史的人文性,不是艺术的人文性,也不是人文科学的人文性,只能是语文的人文性。”他认为,把一切人文性的东西都拉过来堆在语文上,必然会失去语文自我,“语文的人文性只能在语文课程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体现”。(黄厚江:《语文就是语文》,《江苏教育研究》,5月号实践版)笔者也曾写过类似的文章,不过黄厚江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说明,教学主张往往不在“主张”的命名,而在“主张”内涵的独到和丰富。

学科教学还应体现教学的特质。香港大学程介明先生曾讲过“墙上的洞”的故事,说,印度新德里穷人街上的孩子,没有钱进学校,实验者在墙上开了洞,安上电脑,洞的高度与孩子的身高差不多。孩子看到电脑感到非常新奇,乱触摸。三个星期以后,孩子们在互相帮助下,竟然学会了用英文上网。故事后的题目特别有意思:“他们在学校吗?”回答是:“不在。…‘他们在受教育吗?”回答是:“不知道。”“他们在学习吗?”回答十分肯定:“他们在学习。”实验告诉我们,要重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教学;要从学生内心渴望和经验建构的角度来理解学习。教学主张的独特性,表现了教师的独到的、创新的见解,但仍然基于学科教学特质和基于教学特质的深度认识与把握。

教学主张坚定地指向实践,但又是实践经验的理性概括和提炼。可以说,教学主张在理论与实践中搭起了一座桥梁,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它与学院式的概念不同,更具有实践智慧,更“平易近人”。名师需要有理论素养。笔者以为,名师与一般教师相比较,他的可贵之处、高人之处,就在于他有理性思考的品质和习惯,在于他逐步累积并内化的理论素养,因而,他往往有深度。长期以来,我们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的是理论向实践靠拢,这当然没错。但是,实践也应主动向理论趋近。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学主张最终指向实践,不过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又把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孙双金开始认为,小学生在课堂里学得好,应当是“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常举、小嘴常开”。这些描述符合实际,也很形象、生动,还便于观察,但毕竟是现象的罗列和描述,而非理论的概括。经过学习、思考及与专家的研讨后,他提出了“情智语文”的主张,从情感与智慧两方面追求他所认为的理想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孙双金已把自己的认识提升到了形成自己教学主张的层面。这一教学主张内在地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经验,并始终互动着。今后,他的实践将更有方向感,会持续地向着教学改革的核心部位走去。

保持教学主张与教改实验互动的张力,使教学主张成为一种现实。

教学主张与教改实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有了教学主张应当进行实验,实验应当伴随教学主张的发展。这种互动产生一种张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成功。道理不难理解。其一,教学主张是一种思想、一种见解,这种理性层面的主张必须通过实验去证明,只有在实验中才能得到完善,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否则,它只是理念而已,只是口头的“主张”而已,只是一种可能性。其二,如前所述,教学主张是指向行动的,是为行动服务的,唯有行动的改进才是它真正价值的体现。否则,它只是空中楼阁,是天上的五彩云霞,教师可望而不可及。其三,名师成长的实践,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他们成功的关键是将教学主张与实验融为一体,在互动的过程中共生共长。邱学华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范例。曾记得,邱学华开始把尝试教学叫做教学方法,在以后的实践中,他把尝试提炼为一种教学的原则,又是在实践中,尝试教学成了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说起邱学华,必然想起尝试教学,必然浮现他在课堂躬耕的身影。

教学主张引领下的教学改革实验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第一,用课题来凝练、提升。教学主张及其实验应有它的表达方式,笔者以为,最适合的表述还是用课题的方式。课题最具凝练性,是理念精髓的揭示,是研究重点的表达,也是发展方向的引领。而且之所以是课题,说明是未完成的,是生成性的、发展中的。因此,把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课题来研究,既是对教学主张的进一步确认,又是在研究中对其提炼、提升,使之更准确、更清晰,通过研究去完善它、发展它。研究最讲科学,实事求是是研究的生命,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自己主张的偏颇与缺陷,因而可以作进一步的修整、调整。这是一条被名师发展事实证明了的正确的有效的成功之路。

第二,从问题出发来研究。研究要从问题出发。教学主张的形成之始,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有研究的价值,才会有发展的空间。教学主张在实验中,必须把研究学生、认识学生、发现学生放在最核心的地位,只有从学生学习、发展中的问题出发,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是千差万别的,只有深入到教学的内部,深入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景中,才可能发现问题,把存在的问题与自己的教学主张结合起来,深入解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教学就是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前发展的,教学主张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完善和坚定起来的。当然,关键是要找到教学主张与教改实验的最佳结合点,用教学主张来看待与对待问题。如果把教学主张永远看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才会持续地在高位运行。

第三,让案例和故事来说话。我常常把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案例就是一个个事件、一种种现象,实质上就是一则则故事。说案例、说故事,就是将时间人格化,就是给予我们一个人人可以分享的世界;同时,说案例、说故事就是用象征符号解决无法用经验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研究的方式、研究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的方式、文化的过程;此外,说案例、说故事在本质上就是再创作。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教学主张在教改实践中变成一个个案例、一则则故事的时候,那将是一个多么精彩的、令人欣喜的状态啊!那时,教学主张已不仅仅是一种见解,也不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是成为现实,它鲜活起来、真实起来,可感受、可触摸。翻看《李吉林文集》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专著,我们就是这种感觉。

第四,在教学主张引领下追求教学风格。教学风格也是名师成长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余光中先生说得非常好:“风格多样,因为我长寿。”教学生命的长寿甚至永恒,可能就在于你的风格。他又说风格可以使自己“清楚自己站在哪里”。如果你还不知道在教学改革中自己站在哪里的话,那么,说明你还没有自己的风格;而无教学风格是不可能成为名师的。教学主张只有走向教学风格,才会是真正的成功。名师以自己的教学主张去追求教学风格,那么,教学主张就不是昙花一现,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就不会转瞬即逝,而可能是完美的永恒存在。

在即将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戚韵东约我去讨论她的“快乐学语文”。我心里一亮:这是个好题目,好主张。名师们已在实践中认识到教学主张的重要,教学主张在实践这块土壤将会生长出更加绚丽的名师之花。

(作者: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成尚荣) 《人民教育》.01

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周末看一本有关教研书籍时,作者专门在文中以此篇文章为例对写作立意进行分析,文章作者对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论述的角度以及对论点的处理方式,感受到他对文章立意的角度把握的游刃有余,具有很深的高明之处。

作为体育教师中的名师或致力于以名师目标的老师,这篇文章更多的是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一个思想者是很难的,但树立自己的教学主张则是必须的。名师的教学主张,既在教学一线中验证,也要在教学一线中体现出来。对于我们的体育课,我们在贯彻教学理念、从事教育活动时,用何种思想去引导教学和孩子,用何种方式去解决教学重难点,用何种手段去激励学生兴趣等,都是体育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聆听名师教诲 借鉴教学长风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示范课;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61-02

2013年12月7、8两天,学校选派我到北大附中云南实验中学参加昆明中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为期两天的会议,聆听了四位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及其讲座。

一、12月7日上午,韩军老师

韩老师是全国著名中学语文教师,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获得者、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一等奖获得者。

韩老师上了《背影》的示范课,他带来的讲座是新语文、新课标与高效课堂。

无论是示范课还是讲座,韩老师都在为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者传递一个信息“文本要静心地去读,读出自己最接近作者的原意”。

在讲座中韩老师指出当前老师们的三种不好的现象:“1、文本解读不够,多媒体来凑;2、文本解读不够,煽情来凑;3、文本解读不够,外加来凑。”我觉得这些现象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犯的错误,尤其是课文太长的时候,放一个课文录音,少则十多分钟如《绿色蝈蝈》(13分钟),多则三十多分钟如《皇帝的新装》(35分钟)。一节课只有45分钟,可是一个范读就占去了很多时间,那么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就会少得可怜。如此少的时间怎么可能练就学生的真本事?

韩老师说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树立的观念是:“1、文本不厌千回读,千回都有千回新;2、语文教育乃情怀,悲悯博大显真魂;3、上课应试本一事,备课就是备考分;4、且深且新且有趣,语文乐趣抓心魂;5、语文课堂要瘦身,语文再长一课论;6、语文观点乱纷纭,咬文嚼字和准本;7、枝繁叶茂成大树,多颂文言扎深根。”

讲座中,韩老师紧扣朱自清和《背影》来分析语文教学的心得:用心、用情才能把语文教好。

二、12月7日下午,吴丹青老师

吴丹青老师,著名特级教师,曾任初、高中语文教师,现任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学生发展研究中心语文科研员,兼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国培计划”中西部远程培训项目2011年度北京大学初中语文学科网络培训中,担任教学团队核心成员。

吴老师上的示范课是《用色彩描绘,用声音表达》,她带来的讲座是为“写”而“读”----诗歌教学漫谈。

吴老师的示范课及其讲座都是围绕诗歌来展开的。用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来评析诗歌教学,上了戴望舒的《雨巷》的示范课。在课上吴老师教我们如何去教学诗歌。在备课的时候,你要明白三个问题:这首诗歌是什么?教什么?和像什么?诗歌的美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在教学诗歌的时候要注意五个步骤:朗读——体会抒情性、韵律美和节奏感;品位——咀嚼精美隽永的语言,掌握字词的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你和音乐性;联想、想象——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仿写——在结构和内容上模仿,学会诗歌;知人论世——挖掘诗歌的深层意蕴。

诗歌教学贯穿初中语文的始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诗歌教学的关键,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具体去体会诗中的画,领会诗的内容,需要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吴老师无疑为我们上了一节诗歌教学的成功的示范课。

三、12月8日上午,程翔老师

程翔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首都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附中语文副校长。参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初中教材编写工作,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观摩会一等奖获得者,主要著作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等,曾应邀到全国各省市及香港、澳门、马拉西亚作报告并执教公开课,深受好评。

程老师为我们带来《伤仲永》的示范课,他开展的是谈教师专业发展的讲座。

在示范课上,程老师一直都是处于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到课文里面去学习,抓住朗读,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从对课文的无知到知的提升,包括文言文的字、词、句、篇的理解,都是在程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在课堂上,让学生学有所得。

程老师的讲座是从回答参会教师的疑问开始的,参会教师平时的教学疑问在程老师的讲座上得到答疑。综合程老师的发言,我从中得到以下的启示:1、对所教内容的把握要准确、深刻。只有你准确深刻地把握好所教内容,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2、善于积累自己的课堂作品,分析研究并组织发表。积累课堂作品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方法,但是要对所教文本做深入研究,拒绝浅尝辄止,多而不精。3、要看教育研究的杂志。看别人的教学教研成果,能够成为自己教学理念上的支撑,更全面地掌握课程教材教法。4、课堂教学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推敲,这样就能明白自己的定位。5、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组织教学和启发引导。课堂上老师千万不要奉送答案,由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展示学生思维变化的过程,这是学生学习的本质。6、学习的发生:学生产生问题——老师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明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懂文本的意思还需要研究学习的本质。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教什么和怎样教。8、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学会说半句留半句,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9、教师要全身心投入对学生的关爱,语文课应该是情感的绿洲不该是情感的沙漠。一个老师要学会爱护学生、保护学生,老师要不断地去强化学生的信心。

程老师的讲座无疑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的盛宴,他讲座的内容涵盖了教学、教研、课内、课外,从各个方面给予我们一线语文教师有力的指导。(下接第62页)

(上接第61页)四、12月8日下午,赵谦翔老师

赵谦翔老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称号及香港的宁顿教育基金会孺子牛金球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育硕士导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客座教授。

赵老师上的示范课是《曹刿论战》,带来的讲座是母语的悲哀。

读,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读,贯穿整堂课。通过自读,抽读,教读,带读,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融会贯通。老师始终扮演导学的角色,让学生学习、领会、品味文言文的特色与魅力。

名师的教学主张及其研究 篇4

教学主张是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信念。教学思想是名师的第一素养。只有经过理性加工和自我孵化,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思考”才能发展成为“教学思想”,教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学信念(教学信仰、教学信条)。

教学主张是名师的“个人理论”。特级教师们在高原期一致的感觉,即“理论的贫乏”。要将“个人经验”上升到“个人理论”,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所行、所见、所得,加工、提炼、升华为理论;另一方面,要用先进的理论反思、充实、引领自己的实践。通过这样的双向互动,名师才能把自己的经验要素转化为充满智慧、可资借鉴、更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因子”。这是教学主张的内核。

教学主张是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的一种反映。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是我们对教学主张的价值、意义进行评判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教学主张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教学主张的理论研究包括:(1)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对名师而言,第一,要了解别人对同类问题研究的成果:了解自己的教学主张是否与其他名师相同或相似。第二,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和比较研究,获取对自己的研究最有价值的论据和素材。这是使资料个性化和课题化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的过程。(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点。一是教学主张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二是教学主张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关于理论基础与教学主张的关系, 我们要特别强调“有机性”,即两者的关系是内在的。名师一定要把教学主张最直接、最核心的理论基础找出来, 务求准确、简洁、到位; 要把两者的内在逻辑揭示清楚,使其成为有机的理论体系。三是教学主张的具体观点和核心内容,这是研究的重头戏。(3)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进行论证。我们要拿出一组理由或证据, 证明一个结论或阐述一个观点(教学主张)。第一要有理论性。要讲道理,解释原因,使人信服;要把这个过程的机制和思维展现出来,解释清楚。第二要有逻辑性。如果说理论性要求“言之有物”,那么逻辑性就要求“言之有序”。“序”体现思维的完整性、条理性、严密性,以及推论的合理性、证伪的科学性。

教学主张的实践研究包括:(1)教学主张的教材化研究———使教学主张有根有源。现在有的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够、解读不深。名师对教材的研究首先要达到基本的共性要求,同时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化枯燥为生动、化共性为个性……这就是教学主张教材化的过程。名师要用主张来统领、解读教材,给教材注入主张、思想与智慧;同时,要不断从教材中提炼出体现教学主张的内容与意义,使主张变得厚重、丰富,有根有源。在这方面,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显性化,即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隐形存在变成显性存在。二是结构化,即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零散存在变成系统存在。它要求名师把不同学段、不同单元、不同章节、不同课文里所蕴含的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按照某个思路和线索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系统。三是彰显化,即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微弱存在变成强大存在。 (2)教学主张的教学化研究———使教学主张看得见、摸得着。要以教学主张为教学的导向,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的每一个“毛孔”,使教学活动烙上自己的个性。名师的个性、风格一定要与自己的主张相融合,否则个性和风格就可能变成没有内核和精神的空壳。 (3)教学主张的人格化研究———使教学主张名师化、精神化。教学主张不但要进入教材、教学,还要成为名师人格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才更令人信服。筻

《白杨》名师教学实录 篇5

生:老师好。

师:请坐。(生坐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齐读课题。

(师指屏幕)

生:(齐读课题)白杨。

师:(播放课件)几十年前,新疆的大部分土地是这样的,目之所及是茫茫的大戈壁。这里没有山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沙石。大风衣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孩子们,看到这里,你对大戈壁有了怎样的认识呀?

生:我觉得大戈壁非常的荒凉。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我觉得大戈壁是一望无际的。

师:茫茫的大戈壁,一眼看不到边。

生:我觉得大戈壁是寸草不生的。

师:很好。你观察得很认真。同学们,书中也有描写大戈壁景象的内容,咱们一起打开书(学生打书)我们一起来齐读第一自然段,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播放课件)列车就行进在这人际罕至的茫茫戈壁滩上,每隔几秒钟,窗外就会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这就是生长在铁路沿线的一行白杨树。那么,文中是怎样描写白杨的呢?请你自由朗读文章的4~12自然段,把描写白杨的句子画下来。好吗?

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句子。

师:谁来和我们交流一下,你画了哪些描写白杨树的句子?

生:我画的是“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这是描写白杨的句子,是吗?(生点头)还有其他的句子吗?有就大胆地说出来。

生:你看那树多高。

生: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生:你看它多直。

师:同学们画得这些都是描写白杨树的句子。今天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这部分内容。(课件出示文字)这是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请同学们再默读这段文字,想一想爸爸心中的白杨树是怎样的?

生自学,教师巡视,交流。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我画的重点词是直、高大、不管、风沙、雨雪、不管、干旱、洪水、总是、坚强、不软弱、不动摇。通过这些重点词,我能感受到白杨树是坚强的,不怕困难的。在爸爸的心中,白杨树在什么地方都能顽强地生存下来的。

师:思雅,你画了这么多的重点词,老师和同学们听得不清了。你能一句一句的说吗?

生:可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我画的重点词是直和高大。

师: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就是。

生:高大挺秀。

师板书:

高大挺秀

师:读一读书上白杨树高大挺秀的一段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师:感受到挺拔的白杨树吗?

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多位同学,要有语气)。

师:思雅谈了她对第一句的理解,看看还有其它的补充吗?看看还能抓住哪句话,哪些重点词呢?

生: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对于这些困难白杨树永远都不畏惧,更加坚强。

师板书:

更加坚强

师:在这戈壁滩上白杨树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会遇到怎样的风沙呀?

生:漫天卷地的风沙。

师:会遇到什么样的雨雪。

生:瓢泼样的大雨和鹅毛般的大雪。

师:还会遭到什么样的洪水。

生:汹涌的洪水。

师:还会遇到怎样的干旱呢?

生:寸草不生。

师:大家想白杨树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谁能给大家读读这一段。

生: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来,当漫天风沙袭都吹不倒它,它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谁能再读一下。

生: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师:狂风暴雨压不挎它,它咬定青山不放松。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

师:大家想一想,土地出现裂纹,寸草不生它无所畏惧;洪水如猛兽袭来它也不害怕,白杨树就像是戈壁滩上的中流砥柱一样巍然不动。让我们大家再来读这段文字。

师生齐读。

师:大家想一想这是在哪儿生长的白杨树呀,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还能生长,不软弱,也不动摇。

生: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师:怎样的戈壁滩上的白杨树是这样的坚强?

生: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的白杨树。

师:这样地方生长的白杨树它需要怎样?

生:它需要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支干。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特别强调很快地这个词。纪方你为什么这么读啊?

生:白杨树知道戈壁滩的情况非常恶劣,要很快地长出来把戈壁滩变得完善一些,增添一些色彩。

师:增添一些什么样的色彩?

生:绿色。

师:让这满地黄沙的戈壁滩能够有一抹绿色。在恶劣的环境中,白杨树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谁还想来读。

(指名朗读。)

师:谁能通过朗读告诉我们是贫瘠的土地需要它,是寸草不生的土地需要它。

(指名朗读。)

师:很好。它一样在这样的土地上舒枝展叶,顽强生长。这是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那你怎样通过朗读,把我们刚才体会到的读出来呢?

(生自有练习朗读,指名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白杨树在需要它的地方顽强生长。

板书:

因需要而生长

(齐读。)

师:孩子们,爸爸只是在向你们介绍白杨树吗?

生:不是。

师:很多同学坚定地摇头。爸爸也是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爸爸到底在表白自己的什么心愿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3自然段,结合老师给的提示,自己先思考,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生自学,和同桌交流。)

生:爸爸在新疆工作是自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自愿去的。爸爸妈妈自愿去新疆工作是因为他们知道戈壁滩的环境比较恶劣,他们去支援新疆。

师:他们到这里是要改善这里的环境。

生:爸爸接他们到新疆念小学,是因为爸爸也希望下一代也来建设新疆,也希望他们像白杨树一样那样高大。

师:你的意思新疆这样贫瘠,有他们这一代人来建设可能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他们的下一代,所以来接他们到新疆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生:我想给胡洋补充,爸爸妈妈自愿去新疆工作是因为戈壁滩需要白杨,更需要我们的建设,让荒无人烟、一望无际的大戈壁变成绿洲,不再是难以生存的大戈壁。

师:爸爸是这样介绍白杨树的(播放课件)那他在表白什么心呢?出示课件:爸爸不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更是在表白自己一颗的心!

生:爸爸在表白自己一颗建设新疆的心。

师:爸爸要成为新疆的建设者。

师:爸爸既然想表达自己建设新疆、扎根新疆的愿望,那他为什么要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呢?

生:因为爸爸想让他的孩子像白杨树那样坚韧不拔。

师:他是借着白杨树表白自己的心。他介绍的是白杨树的形,而向孩子们传达的是有这样的“神”。白杨树就成了爸爸的代言人,他是在告诉孩子。

(学生齐读课件播放的内容。)

师:想着爸爸心中的白杨树,感受着爸爸这颗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心,你要怎样表达爸爸的心愿呢?

(指名朗读。)

师:想着爸爸心中的白杨树,感受着爸爸这颗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心,你们能表达出爸爸这火一样的热情吗?

(学生齐读。)

师:想着爸爸心中的白杨树,感受着爸爸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心,我们能读出爸爸一定要把新疆建设好的坚定的信念吗?

(学生齐读。)

师:通过爸爸的介绍,孩子们多了一些知识。孩子,你多了什么知识呀?

(生读课件播放的内容。)

师:陈天一,你多了些什么知识?

生:读“在通向新疆的路上……”

师:孩子们,你们多了什么知识呀?

(学生齐读。)

师:通过的爸爸的介绍,孩子们对新疆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生:和教师一起读课件播放的内容。

师:正是有许许多多的建设者奔赴新疆。1954年,驻疆人民解放军集体转业组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0年代初,共和国从山东,湖南等地招募了大批女青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兵。60年代,12万余上海、江苏等沿海省市的知识青年来到了新疆,加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里条件非常艰苦,没有工具,他们就自己制作。生活上也是那样艰辛,用油桶烧水,在青石板上烙饼。没有地方睡觉,就只能在戈壁滩上挖了洞穴来居住。他们在这里挥洒着自己的青春,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就是为了能够把新疆早日建设成绿洲。孩子们,他们不也像白杨树一样吗?那么,我们就用赞美白杨树的最朴实语言来赞美这些建设者吧!

生:齐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师:爸爸的介绍像一粒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望着火车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爸爸此时陷入了沉思。

师指一学生:爸爸,你在想什么呢?

生:我在想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希望以后也有很多人这样。

师:也有很多建设者像你一样到这里来。(指另一学生)爸爸,你在沉思什么呢?

生:我想在戈壁滩上多种一些白杨树,把戈壁滩变成绿洲。

师:这荒凉的戈壁滩需要更多的白杨树在这里扎根。也需要更过的建设者在这里扎根。他们能来吗?(生点头)此时,爸爸的嘴角又露出一丝微笑,作为孩子你能理解这微笑的深刻含义吗?

生:爸爸是高兴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能像他一样建设新疆。

师:你怎么知道爸爸此时是在高兴自己的孩子也会像他们一样呢?

生: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边,在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师:作为孩子你理解爸爸这微笑吗?

生:因为爸爸看到了以后的新疆不会再荒凉,也会像首都北京一样繁华。

师:这些小白杨不正像孩子们的代言人一样吗?(课件出示)他们会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坚信这一点。因为……

生:齐读“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师:(播放课件)这张面孔,在曾经感动了中国,他叫徐本禹,是个大学生志愿者。他本来可以在繁华的都市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他却毅然自愿到贫苦的山村去支教。这是我们能叫得上来名字的志愿者,而还有许多志愿者我们根本就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他们都是自愿到祖国的西部去扎根,去建设。

师:我们曾经被执着感动,曾经被英勇感动,也曾经被幸福感动。而今天我们却因为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的平凡而感动,为像他们有白杨树这样因需要而生长,遇困难更坚强的精神而感动。

师:正是有这许许多多的志愿者奔赴了新疆,奔赴了祖国的西部,今日的新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播放今日新疆的画面)昔日那个荒凉的戈壁滩,如今却是人们心驰神往的地方。刚才我注意到很多同学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你们在赞叹什么呢?

生:我想说现在的新疆和以前的戈壁滩简直就是两个地方。

师:今昔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离不开像白杨树一样扎根在这里的建设者。

生:我看到这几幅画面,更加坚定的认识到和知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力量,像白杨树一样,往后的新疆的日子会比现在更好。

师:不止新疆,祖国的西部乃至我们整个国家一天会比一天好。

师:孩子们,就让我们记住这生长在我国西北一种普通的树。

生:白杨。

师:更要记住的是这具有白杨精神的……

生:建设者。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把书合上。

(生合书。)

师:下课(学生起立)同学们再见!

对名师课堂教学的反思 篇6

【关键词】名师;课堂教学;反思

聆听和观看了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公开课和课堂实录,特别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示范课,的确令人感慨,引人反思。

1 精彩的开场是成功的一半

韩军老师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堂课,开场的就独具特色,介绍姓名时说,我韩军的名声可大了,上网一搜,“韩军与美军联合军演”扑面而来。接下来介绍说,“我出生于地主家庭……(以第一人称介绍作者艾青)”。接着说,“我会唱歌,就给大家唱一首歌吧。”就高声朗诵起《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来。600多人的礼堂里鸦雀无声,人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感染了。独特的作者介绍,长达13分钟的朗诵,充分调动了听者的兴趣,甚至使听者受到震撼。

反思自己的课堂,开场太过平淡,几乎都是单刀直入,而且调子太低,后边想高点也唱不上去,更谈不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了。

魏书生讲公开课《人生的境界》,原是旧人教版高一课文,魏老师引导初三学生去读它。一开场就极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高举拳头,高声齐吼:我能行!连吼3声,所有听课者都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场或者导入,能奠定整堂课的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不大感兴趣的课,开场就更重要了。而我自己的课,缺乏的正是这一点。

2 大手笔的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篇高中课文,韩军老师给初三学生上这一课,切人极为恰当,取舍大胆,以“读”为抓手,反复诵读,整堂课几乎全是在读。在“读”中,引领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在“读”中,引领学生体悟诗歌语言;在“读”中,引领学生理解诗人情感;在“读”中,斟酌字词;在“读”中,引导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

在韩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不知不觉中,分明是感受到了大堰河的苦楚,理解了母爱的伟大与高贵,理解了湿润的情感,眼睛湿润润的。而且是学生真正读懂了的,绝不是别人强加的。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常常是按部就班,什么结构层次、形象语言、写作特点等等,费老大劲了,自己也心里也觉着“教”踏实了,方方面面都教到了。可学生可能哪个方面都没有多少收获,即使有一点点收获,那也是学生自己领悟的,绝不是“教”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程翔的公开课《将进酒》同样是大手笔的设计。一堂课,全是读,教师读,学生读;个人读,集体读;台上读,台下读;诵读,默读:读了个不亦乐乎。反复诵读,反复领会,顺便斟酌了几个词语,一堂课就这样上完了。可是,学生对诗人的激情,对诗歌的语言,对作者的情感,有了切实的把握,真正学有所获。

名师们大手笔的教学设计,也正体现了大师们的大将风度,体现了他们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更是体现了他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正是我们所欠缺的。

3 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名师课堂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突出了学生活动,整堂课始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韩军的示范课《大堰河,我的保姆》,程翔的公开课《将进酒》,魏书生的公开课《人生的境界》,李镇西的公开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等,都是这样。他们都能恰到好处地引领学生去读,去分析,去感悟,去探究,去整合……

名师们常常是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时甚至做得有点神奇。例如韩军的示范课《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关于“紫色的灵魂”的理解一节:

生:我有个问题,那个“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师:你是问我,还是问大家?

生:问大家。

师:好,大家谁帮助她回答一下。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

生:我以为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不痛快。

生:我认为紫色是一种高贵颜色,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

生:我记得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也是高贵。

生:是指苦涩。我曾看过诗人的访谈录,他在谈到这首诗时说过“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引起的人的心理反映是苦涩的。

生:我认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像火一样,温暖世界,是尊贵的,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

师:看来你对颜色非常有研究,你能说说各种颜色的含义吗?比方白色象征什么,绿色象征什么,蓝色象征什么,等等。

生: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也表示安静。

师:有道理,你的思路非常独特。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强调紫色只代表一方面,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生:老师你的意见呢?

师:老师补充一点学术界的“观点”,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艾青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紫色是一种冷色调,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

我只不过是综合大家的意见。你们看看,刚才大家的全部意见,无非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强调尊贵、圣洁、热烈的方面,一方面强调是苦涩、忧郁、压抑的方面。慎思、深思一下,这两种意见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可以从痛苦角度去理解,体会一下全诗吧,似乎字字句句都在强调大堰河一生所承受的痛苦,紫色的灵魂,就是痛苦的灵魂。也可以从高贵的角度去理解,想想呀,一个人的灵魂,由于承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凌侮、太多的折磨,那么,这个人的灵魂会是怎么样的呢?

生:承受的苦难越多,就越高贵。

师:所以,这里高贵与痛苦矛盾吗?

生:不矛盾。

师:这不统一了吗?请大家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对“紫色”的理解,这句话的格式是,灵魂因

而——!(板书:灵魂因——而——!)

生:灵魂因“痛苦”而“高贵”。

师:非常精彩,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同学们,大家看看,这个结论是谁得出呢?不是老师得出的,老师只不过是大家意见的概括者。结论是大家自己共同讨论、研讨、集思广益得出的。在学术界,这个问题仍然是一个悬案,没有一个定于一的结论。今天大家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成为众多学术观点之一。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呀!研究性学习并不神秘!

多么精妙啊,不仅解决了一个难点,连研究性学习也教给了学生。学生的力量是多么的大啊,我们是不是应当充分地信任学生呢?

中学历史名师教学方法初探 篇7

什么是名师?笔者认为狭义的名师分为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如:校长和教务处长;学科教育工作者,即各学科教学一线的知名教师。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后者中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一线名师,即中学历史教学名师,指长期扎根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实践的杰出教育工作者,有丰富的历史教育教学经验且教学业绩突出,有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历史教育风格,有很强的历史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并在中学历史教学领域有很强的专业影响力。

根据笔者对名师的研究,名师之名,不在于他自身,而是他的课。可见名师征服人的还在于他在教学上的真功夫。让历史教学名师的课堂充满思维,真正为学生和同行所认可的就必然是历史教学名师在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实现教学目标,启发学生思考,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主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而研究中学历史教学名师教学方法则可以为无数正在通往名师之路的教师和未来准备成为名师的学生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历史教学方法概述

在各类历史教育学的文献中关于教学方法的分类众说纷纭,参考之下,笔者采取了日本佐藤正夫在《教学论原理》中的分类,将教学方法总结为三类:提示型教学法、共同解决问题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

提示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示范、呈现、展示、口述。赵利剑老师作为历史教学名师曾在《在路上———一位中学历史教师的行与思》一文中写道,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主要采用口述的提示型教学方法,赵老师对独立战争的背景、经过和个人事迹进行细致入微、详略得当的讲述,使学生明确独立战争是世界上一个新兴民族为争取其独立生存与自由发展的权利而进行的一场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实现了教学目标。历史教学名师全仁经老师也善于运用口述法。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一课中,他主要采取讲述的提示型教学法,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独裁,二是卖国,三是割据混战。透过这些知识使学生明白北洋军阀的统治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样的统治不崩溃实在是天理难容,这样的讲解,概括中有提升,叙述中有评论,评论中有理由,让学生在信服中学习历史的方法。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教学对话往往通过创设历史学习情境实现。夏辉辉老师在成长感悟中写道:在高中历史必修一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通过创造雅典农民帕帕迪来创设历史情境,将学生引入历史情境进行思考和对话,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孙双武老师在《怡心书香·探索守望———一个普通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生涯之感悟》中归纳教学方法时提到:在讲授鸦片战争时,主要采用林则徐用黄蜂巧妙击退英军的故事和“粪桶将军杨芳”等历史故事和史料创设历史情境与学生进行教学对话。

自主型教学方法指的是:学生独立完成问题探究,教师适当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郭富斌老师曾经设计过一节“文化大革命”的研究性学习课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型教学方法。在上课前一周,郭老师给学生印发材料,介绍有关书目,先让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包括采访曾经历过“文革”的长辈。学生了解到这些真切强烈的历史之后,带着疑惑和探究的愿望走进课堂,课堂上,学生展示搜集成果,进行课堂讨论。学生1组进行“文革”词语解释,2组展示“文革”图片并讲解,3组讲述“文革”访谈纪实。学生依据所掌握的资料展开丰富激烈的辩论,学生交流学习随感,进行拓展性练习,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主题神话历史进行思考,升华主题认识。

三、历史教学名师教学方法的特征和启示

(一)立足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的最终对象是学生,检验老师授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也是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的一切行动和教学目标都应该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出发,这是所有历史教学名师的共同点。在具体实施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贯彻这一理念,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真正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成学江老师在《杏坛漫记》中谈到他一直用平等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爱。孔子说“有教无类”,用现代的话说,这是教师的学生观。有教无类,平等对待,长善救失,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特点和性质的反映,是处理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正是由于成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因此他的班上总是洋溢着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亲其师,信其道”。由于有了爱,成老师的历史教学工作就一路顺畅,在成老师的历史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认真学习的,由此省去了许多组织教学的环节。同样的道理,郭富斌老师指出其所研究和坚持的大历史观的要诀就是坚持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郭老师的课堂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是双向合作的,不是单向灌输的。同学们不仅是郭老师的受教育者,更是他的对话者和合作者。所以,郭老师的课堂教学原则是:平等对话、独立思想。建立在学生基础上的课堂和教育必将最大限度地成就学生和历史教学名师,成就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

(二)追求教学方法的更优化,具有强烈的专业化意识。

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便是同样的课程内容,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也可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不一样的感觉,在历史教师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中,为了防止因为重复讲课带来的疲劳感和精神倦怠,历史教学名师总是拥有强烈的专业化成长意识,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时政前沿和社会热点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山东青岛的李付堂老师在学校设计的校本课程“与伟大灵魂的对话”中实现了教学方法的转变,原来只是给学生讲一些历史人物,现在讲这些内容整合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有素材,有活动,有评价。如:两弹元勋郭永怀、海尔: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融合等课题。(三)探索历史教学方法个性化。

(三)探索历史教学方法个性化。

所谓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过程。人在社会中的发展一定会伴随个性化。教师也不例外。教师的个性化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规律和特点,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塑造属于个性风格和性格特征。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是从刚开始的模仿到结合自身特点开辟出只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历史教学名师成学江老师认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历史教师要守经答变。历史特级教师孔繁刚老师“志于道,游于艺,识于情”的教学路径,于漪老师以情感人的教学风格,钱梦龙老师精巧见长的教学设计等,他们都是拥有独特教学风格的历史教学名师,至今无人可以复制他们,因为这些教学方法是他们根据自身特长所发掘和打造的。

(四)紧跟时代前沿,追求教育理念突破创新。

国家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山东青岛的李付堂老师就是抓住改革的机会,紧跟课程改革前沿信息,在教学设计中遵循了“两个一”的原则:一次活动,每个教学设计,李老师一定要上一个让学生或自主探究、或谈论辩论、或角色体验等相对开放的学习活动;一次感动,即每个教学设计,李老师一定设计一个激情环节,通过历史人物或历史情节,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学校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中学历史教学名师郭富斌老师将教学方法与史学研究方法相结合,追求突破创新,为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视野和角度。郭富斌老师强调的是大历史观。大历史观就是用宏观的、放宽的视野研究历史。大历史观作为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意在通过变换认识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实蕴涵的问题和价值进行再认知,从而发现最具现实感的历史解释。郭富斌老师将这一认识的方法运用到历史教育实践中,认为大历史观不仅是一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方法,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发展。

纵观中学历史教学名师的教学方法,可谓是异彩纷呈,每个老师都在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有一套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正是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必然会不断更新前进,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教学名师热的冷思考 篇8

一、何谓教学名师

不同的学者在论及教学名师时, 有不同的标准和看法。成尚荣认为, 名师应该具有四个方面的基质, 即对事业、生活意义、职业价值充满激情, 内心不满足, 文化底蕴和才情, 独特的思维。郭华认为, 名师关键在于“课”, 在于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授课风格, 是否有可彰显的教育话语体系。陈震认为, 名师可从三个维度来衡量:人格、贡献和影响。童富勇和程其云提出:名师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认可度、影响力, 且专业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综合各家观点, 尝试给“教学名师”下个定义:名师, 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 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具有人格魅力、见解独到, 在一定范围内做出突出贡献, 形成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

二、教学名师能评出来吗

名师的培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过很多时候, 人们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名师的出现, 就只好根据学校与学生的需要, 去挑选、认定或者评选名师。这就使人们形成误解, 认为名师是可以量化的, 只要达到教育行政部门文件上要求的条件, 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名师, 而忽略了名师应该具有的特质素养、教学主张、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等量化指标所无法衡量的要素;更看轻、放弃了长期的艰苦磨练。而那些评上名师的教师对自己是否是真材实料的名师, 也就不再深入反思。“评”名师的导向使很多有潜质的教师疏离刻苦修炼, 失去了成为真正名师的机会。

三、教学名师是捧出来的吗

在充满包装的当今时代, 很多人误以为名师像许多商品一样是可以包装出来的, 捧出来的。显然, 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其实, 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真正名师的道路十分坎坷。他要经受长期的磨砺, 担得起重担, 受得了挫折, 经得住批评;能谦虚谨慎、矢志不渝地研究、探索、实践, 坚守职责, 辛勤耕耘。这些都是无法包装的, 只能是从教学一线脱颖而出并得到同行广泛认可和推崇的修炼正果。而反观现实却不难发现, 一些“准名师”一旦在县、市、省小有名气, 就开始固步自封, 喜欢听人奉承, 听不进批评, 不再思考, 不再研究, 不再探索;他们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反而往往成了严重阻碍其成长为真正名师的绊脚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警惕。

四、名师能打造出来吗

社会需要名师, 需要早出名师, 快出名师, 多出名师。于是各地纷纷出台“打造名师工程”政策, 投资建名师培训基地, 举办教师成才研讨会等。不可否认, 这些举措对教师的成长的确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味肯定或否定名师是打造出来的说法也都是片面的。谁也不能否认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但更不能否认其自身素质与修行的根本性作用。名师不是别人打造出来的, 也不是别人宣传出来的, 而是其在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中磨砺、积淀而形成的。一名普通教师要想成长为真正的名师, 必须在长期实践中历练、学习、反思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 他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追求, 自觉打破思维定势, 积极改革创新;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经历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事件、不同的体验, 自觉履行教育、教学的双重责任;既能够热情、踏实地埋头实践, 又能够诚恳、虚心地向他人学习;要认真读书, 深入钻研, 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并付诸行动, 在实践中求真知, 在实践中扬弃、完善、升华、圆梦。

可见, 适合的环境、外力的打造的确可以助一臂之力, 但成为名师的根本还是自身。缺了自身的素质和修炼, 即使再适宜的环境、再完美的打造也无法造就真正的名师。

五、名师能够复制吗

听名师上课是一种享受, 名师课堂也必然受到广泛的追捧、模仿。但名师不可复制。理由有四条。一是名师的学科专业素质难以复制。不同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同, 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和传授知识的方法也必各异。不考虑自己的专业素养, 一味复制名师的教学实难奏效。二是名师的教学智慧难以复制。教学智慧包括教学内容的处理智慧和课堂现场机智的调控智慧。对于前者, 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各异, 其教学设计中所蕴含的智慧必然不同;对于后者, 由于真实的课堂是转瞬即变的, 具有生成性和不确定性, 照搬名师总结的规律和设想难以完全预测自己的课堂。三是名师的教学反思难以复制。名师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名师的成长经历了对个人教学不断的反思、否定、变革,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是持续的行为。一味复制名师的教法, 不经历长期的自我反思, 妄图速成难以实现。四是名师坚定的事业心和坚韧的敬业意志无法复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教有三种境界:一为知之境界, 二为好之境界, 三为乐之境界。此三界渐高, 需长期修炼才能逐层入境;而其境界深广度不一, 人的悟性、韧性各有长短, 更难以复制。

综上所述, 可见当今时代的确急需大量名师, 但切切不可急功近利。我们应该尊重名师的成长规律, 鼓励教师争当名师, 引导教师自励、反思, 夯实自己的根基, 积淀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应当善待“名师”, 善待“名师”这一光荣称谓, 万不可瞎捧、热评、打造、催熟和克隆名师。只有这样, 名师才能够在教学领域发挥辐射效应、示范作用和激励效应, 才能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人人尊敬、人人学习的楷模, 才能推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摘要:当今的教育界悄然刮起了一股教学名师热。但由于没有“教学名师”的公认标准, 名师热中浮躁风气盛行, 认为名师是评出来的、是捧出来的, 是可以打造的、是可以复制的。这些不够理性的认知, 严重地阻碍了名师的辐射效应、示范作用和激励效应, 颇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教学名师,名师热,冷思考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名师的基质[J].人民教育, 2008, (8) .

[2]郭华.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从对五位名师质的研究中谈起[J].中国教育学刊, 2008, (8) .

[3]陈震.名师成长的核心要素摭谈[J].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版) , 2012, (2) .

三代苏派名师的“简朴”教学 篇9

斯霞、于永正、薛法根三位苏派名师, 虽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地域, 却有着“质朴天然, 真水无香”的共同品质, 他们以一种“大巧之朴”和“大俗之雅”, 铸就了“淳朴恬澹, 本色天然, 外表平易, 秀色内涵” (季羡林语) 的苏派教学风格, 成了江苏教育的一朵奇葩。

一个目标:追寻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课程的本质是什么?从上世纪到本世纪, 从斯霞到薛法根, 他们一直都在苦苦追寻着。渐渐地, 他们把目标都聚焦在“人”上———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 既是为了掌握语言文字这么一种交际工具, 又是为了吸收精神方面的滋养, 打下人生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 语文课程的本质, 便是“语文”要以人为本, 要促进儿童的发展。名师们的心声道出了对小语教学本质的追寻之旅:

“阅读教学发展到今天, 它的课堂结构、教学形式, 越来越丰富多样, 并且形成了各种流派。但无论怎样变化、怎样教学, 总的来说, 我以为离不开下列诸方面: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教学生懂得词语、句子是如何表达意思的, 为什么这么写 (说) 而不那么写 (说) ;一篇文章是怎么组织起来的,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组织怎样的语文基础训练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练就能力而负担又不重;讲解、练习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从他们的水平、兴趣、特点出发, 做到有的放矢, 就不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斯霞

“语文课, 就是要读, 要识字, 要写字。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不那么复杂, 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 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 而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学语文与‘熏锅屋’类似。学语文是个慢功, 是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 仅靠课本那点‘烟火’熏, 是远远不够的, 要靠大量的课外读物去‘熏’。”

———于永正

“语文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为核心, 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走向智慧。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双基’, 但知识不等于智慧, 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 走向智慧, 建立在三根支柱上:‘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儿童的创造精神’。”

———薛法根

三位名师的话朴实无华, 都指向了小学语文的本质: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 语文就是听说读写。小学语文, 就是小学生的听说读写, 它姓“小”, 姓“语”, 是“小语”!古人说:“大道至简。”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应该是至简至易的。

一脉相承:开辟简约朴实的小语教学之路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是语言文字, 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张庆老师曾概括为“七字诀”, 即识 (识字) 、写 (写字) 、读 (读书) 、背 (背诵) 、作 (习作) 、说 (口语交际) 、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本功, 应下大力气抓好, 抓实。斯霞、于永正、薛法根等名师们, 始终牢牢把握小学语文的本体, 不断改革、探索、创新, 开辟了简约朴实的小语教学之路。

镜头一:斯霞和她的“随课文识字”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为了提高识字效率, 斯霞老师在实践中大胆改革, 创新了一条分散识字 (随课文识字) 的路子。具体说, 先教汉语拼音, 再教若干独体字、短语和句子, 最后通过一篇篇短文使学生认识大量汉字。分散识字, 不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使学生爱学乐学, 提高了识字质量, 而且开辟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识字与阅读教学的新路。请看《我们爱老师》的精彩教学片段:

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关心我们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句话。“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里有几个生字, 我们先学习生字。 (这句话有五个生字, 生字结合在句子里教,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这样容易使学生理解词义, 也节省教学时间) (出示事先写好的d俪o) 大家把这个拼音读一读。

生:d俪o。

师:看老师写“朵”字。 (教师边讲边板书, 字的上半部分用红粉笔写, 以便引起学生注意, 字的下半部分用白粉笔写。) 谁说说“朵”字怎么记住它?

生:“朵”字是上下结构, 上面是“几”字少一钩, 下面是“木”字, 合起来就是“朵”, 花朵的“朵”。 (开始教一年级学生汉字时, 要引导他们分析字形结构。这样既便于学生记忆, 也有利于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能力。二年级学生就不必每个字都分析字形了。)

师:讲得很好。你们看得很仔细, 上面不是“几”字, 而是“几”字少一钩。你们再看看, 这个字的上面一部分像一朵花, 花多半长在树上, 所以下面是一个树木的“木”字。大家能记住吗?

生:能。

师:花很美丽可爱, 你们知道是谁栽培的?

生:这美丽的花朵是园丁叔叔、阿姨浇灌出来的。

师:对, 是园丁们栽培出来的。 (指黑板上的yu佗n)

生:yu佗n。

师:yu佗n要整体认读, 再读一遍。

生:yu佗n、yu佗n。

师:看, 老师怎样写这个“园”字。 (边说边写) 先写外面, 后写里面, 最后关门。大家看好了, 我马上要把这个“园”字遮住, 看谁能说出“园”字是怎么写的。

……

镜头二:于永正和他的“五重”教学法

于永正老师教了40多年的语文, 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 重感悟, 重积累, 重迁移, 重习惯。他始终认为:“教语文, 没那么复杂, 就三件事:读书, 写字, 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 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 语文要学好也难。”于老师在课堂上, 始终牢牢抓住最基本的语文元素展开训练, 为学生打下最基本的语文功底。

《新型玻璃》教学片段:“同学们, 拿出本子来, 跟着我写字———新、型、玻、璃。”于老师一边板书, 一边指点:“新”的最后一竖要长一点, “型”的第四笔竖要短一点, 为什么要短一点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字底。“玻”的一撇要写长一点, 这样字才显得精神……

《庐山的云雾》教学片段:我在备课时感到最难读的是第三段, 我一连读了七八遍还没读好。同学们, 你们觉得第三段难不难? (生齐:不难) 哎, 怪了, 我怎么觉得难读?既然这样的话, 我就请你们跟我比赛, 敢吗? (生齐:敢) 请你们先练习一下, 然后和我比赛。

(学生自由练读, 教师巡视指导。)

师:准备好了吗? (生齐:好了) 谁愿意和我比一比? (学生都举了手) 手举得高的我不找, 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很厉害。我找一个手举得不高的 (找一女同学) , 我想她不会比过我的。请大家当裁判。

(女同学读得很流利, 也有感情。)

师:坏了, 找错人了。 (生笑) 你叫什么名字?

生:朱丽丽。

师:不该找朱丽丽, 该找朱丽。两个“丽”当然厉害。说真话, 听了她的朗读, 我不敢读了。

生:不要紧。

师:怎么不要紧?

生:你一定会读得很好, 我支持你。

师:有你的支持, 我什么都不怕。别说朱丽丽, 就是朱丽丽丽……我也不怕。说是这么说, 不过我还是有点胆怯。这样吧, 找个同学替我跟她比, 谁愿意?

……

在于式的“简朴”中, 传统的“熟读精思”已不再是机械的反复诵读, 而是多了一层时代的亮色和循循善诱的智慧, 让学生乐此不疲、常读常新。于老师设计的与学生比读书的环节, 极大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熟读课文增加了乐趣。学生读得很认真, 赛得很投入, 师生的生命状态处在和谐、自然的共振之中。

镜头三:薛法根和他的“组块教学”

薛法根潜心语文研究, 原创“组块教学”, 主张“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而教”。在教学方法选择上体现“针对性”, 提出了“组块识记、语境还原、陌生文本”等7条策略, 作文教学提出了“命题激活、贴近现场、虚实相生”等9条策略, 形成了“清简、厚实、睿智”的教学风格。如薛法根老师在教《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时, 根据学生独特的语言认知特点对全篇内容进行了整合重组, 并结合生活整合实践活动设计出简约明快的三个教学环节, 这对学生言语智慧的生成起到了以一当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听写四组词语 (包括:淤蝉、悠闲、自由自在;于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盂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榆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 (这一教学过程不仅巩固了学生日常所能够积累的生字、词语, 而且培养了学生短期记忆的能力。)

2.联系四组词语, 教师示范讲“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故事, 要求学生边听边记, 并用上这四组词语复述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给了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听记复述的能力, 同时促进了学生对所记词语的及时运用, 将书本上的词语化为自己的词语, 丰富了学生的言语表达, 可谓一举多得。)

3.指名复述故事, 组织学生评议。 (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的重组教学, 看似简单平实, 学生却在简约流畅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听、读、悟、习”等多项综合能力的发展, 真可谓受益匪浅。)

一样风格: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 这就是斯霞的教学风格。”这话是小语教育专家袁微子先生对斯霞老师的评价。其实, “于质朴中见真功夫”这样的评价同样适用于永正和薛法根两位名师。无论在什么时候, 你看到于永正、薛法根的课堂教学, 都是最朴素、最简洁、最有效的。没有影视, 没有动漫, 甚至没有多媒体课件, 只有一块黑板, 一支粉笔。并不是他们排斥现代教育技术, 而是他们始终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 而不仅仅是技术。真正吸引学生的不是直观的图像与画面, 而是背后隐含的知识与文化, 是教师对教材新鲜、独到的见解。” (薛法根语) 基于这样的认识, 他们的教学始终保持着质朴与本真, 从不把精力浪费在浓妆艳抹、花样翻新的形式上和矫揉造作、搔首弄姿的做作中。

他们这样的风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首先, 本于对儿童真诚的尊重, 有一种大爱。

在斯霞老师的《我的教学生涯》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 教他们读书、识字、算算术, 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画图画, 带他们爬龙山, 游东湖、太禹庙, 饲养小动物……我爱上了我的工作……当老师, 和孩子们在一起很有意思, 我愿意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当时我并没有更多更高的理性认识, 就凭着这点朴素想法, 风风雨雨几十年, 我始终安心在学校工作, 心甘情愿当‘孩子王’。”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发自肺腑的一席话:“我非常爱我的学生, 几十年了, 我送走了一届届、一班班的学生。他们那一张张不同的脸, 圆的, 长的, 胖的, 瘦的……他们那一双双不同的眼睛, 明亮的, 锐利的, 狡黠的……他们那千差万别的性格, 开朗的, 活泼的, 沉静的, 孤僻的……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刻在我的记忆中。可以说, 我的大脑至少有一半的位置被众多的学生的形象‘占据’了, 成了学生形象的储存库……要知道, 如果没有他们, 生活就会缺少色彩, 缺少浪花, 就会使人感到乏味儿, 使教学失去魅力。”

薛法根老师说:“教师要具有一颗永远年轻的童心, 只要童心不老, 他就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而要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 还需具有童眼看世界的本领、看课文的能力。这样的眼力是需要磨砺出来的。”

其次, 源于孜孜以求的教学追求, 是一种坚持。

曾经和斯霞共事过的一位校长这样回忆斯霞的备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 斯霞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 但她的公开课还比较多, 一个星期有两到三节。每次上公开课前, 斯霞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先写教案, 而是先读课文, 读个几遍后就和同事们交谈该怎么怎么教, 然后, 她就一个人跑到操场上一面读一面思考, 非常认真、非常投入。”

了解薛法根的人, 都说他的勤奋造就了他的今天。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勤奋的, 但从一个细节上就可以看出他做事的严谨和细心———他的听课笔记或者会议记录, 记得清清楚楚, 简直可以作为艺术品欣赏。他尤其擅长挖掘教材的内涵, 创造生活化的言语实践空间, 引导学生在创造性的运用中获得言语的智慧。

“教学上没有捷径可走, 我们如果追求学生学得扎实, 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备课越充分、越扎实越好!” (斯霞语)

名师教学 篇10

“研教学”名师工程即指在“研教学”校本教研活动中打造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素质好的优秀的教师团队。

一、“‘研教学’名师工程”的构建

1.“名师”构成

分高中教师 (含职业中专教师) 、初中教师、小学教师 (含幼儿园教师) 三个系列。每个系列分中老年组、青年组。每届全县评选“教育名师”10名、“学科带头人”40名、“骨干教师”100名。

2.“名师”评选程序

⑴学校以“德、勤、能、绩、学、研”为内容, 从基本素质 (含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学习三大指标) 、工作状况 (含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教科研、出勤与工作量五大指标) 、工作效绩 (含反馈意见、教育教学效果、教科研成果三大指标) 三个方面, 采取自评、生评、家长评、同事评、考核等方式对全体“一线”教师进行考核。

⑵县“名师工程”办公室从学校对“一线”教师考核结果中按约8%的比例, 采取民意测评的办法确定“名师”候选人, 按照评选细则从“名师”的“基本条件”、“教学终端业绩”、“理论考试”、“教学面试”四方面考核认定县“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⑶“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由县“名师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公示后审定, 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3.“名师”的管理

实施一年一考核管理制度。要求“名师”带头遵守教师道德规范、社会公德, 认真、有效地指导同行工作, 做到为人师表。承担示范课、巡回教学任务, 主动到偏远农村山区学校讲学、送教下乡。指导本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 开发校本课程, 开展富有成效、富有特色的教研教改活动。任期内为本校或薄弱学校培养1~2名青年骨干教师。每年“教育名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学科带头人”在市级以上刊物、“骨干教师”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篇以上。

二、“‘研教学’名师工程”的实践

目前, 我们评选了两届“名师”, 第一届评选“名师”134人, 第二届评选“名师”131人。围绕评选“名师”, 举办了新教材培训、学科专题例会、中考研讨会、送教下乡等区域性校本教研交流和观摩活动。活动着眼于课堂教学, 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以“听”帮教, 以“导”促教。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县“研教学”名师送教、教学开放日示范课、区域教研活动累计27次, 送课354节, 讲座85次, 为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做出了积极贡献,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实践“‘研教学’名师工程”的收获

1. 构建了教师评价体系

经过两届“名师”的评选, 我们构建了如下的评价体系:

学校按照“德、勤、能、绩、学、研”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 教师签名认定考核结果。只有学校考核优秀的“一线”教师, 才有资格参加县级组织的民意测评活动, 民意测评达标的教师进入理论考试活动, 理论考试成绩加教学终端业绩成绩 (个人荣誉、能力业绩、教科研业绩量化积分) 优秀教师进入教学面试活动。教学面试分上课和评课。每次活动都公示结果, 体现公正、公开的原则。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县“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根据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申报条件产生。

2. 形成了我县“名师”培养特点

⑴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县中小学实施“‘研教学’名师工程”。“名师”由县人民政府发文公布, 并由县人民政府颁发证书, 每月享受县人民政府颁发的特殊津贴。

⑵评选“名师”是手段, 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 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 均衡教育发展是目的。“名师”的评选采取在教科研、教学竞赛等活动中累加积分晋级评选, 也达到了参与面广、受益群体大的效果。

⑶重视“名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等方面有问题的教师评选“名师”一票否决。

⑷“三公开”。学校对教师的考核结果公开, 评选活动中累加积分公开, 各级别“名师”入围人选公开、公示。

3. 收获了一批教研成果

我们围绕“教师成长”这个主题的实践, 得到省、市专家领导的好评。《江西教育》、《赣南教育》等杂志做了相关内容的专题介绍。

调研报告《新课程实施下农村教师适应性问题调研报告》在“全省教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活动”中评为叁等奖。

4. 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教育文化

“名师”评选提倡“能者上, 庸者下”, 不看身份, 不分区域, 只认能力与业绩, 懒惰者, 不思进取者, 在荣誉中生存者被边缘, 激发了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 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优秀教师群体注入了新鲜血液, 教师队伍“新陈代谢”呈现了“比、学、赶、帮、超”的态势, 有付出, 才有收获, 成为了教师的教学文化。评选既关注个人特长、素质, 也重视个人的努力, 敬业精神, 它使教师知道了成长目标, 即“我如何发展”, “我怎样取得发展”。“教育名师”是教育教学上“出类拔萃”的教师, “学科带头人”是教育教学上“鹤立群鹤”的教师,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上“脱颖而出”的教师。有了优秀的教师群体, 教育质量有保障;有了优秀的教师群体, 素质教育、新课改就能顺利推进。

四、思考

1. 理清主体职能是区域推进名师工程的关键

实施“‘研教学’名师工程”目的在于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引导教师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评选名师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措施, 作为一种区域性的实践活动, 也是项需要较长时间的工作, 在“工程”的实施中需要理清各主体职能, 这是保证区域推进的关键, 任何一个主体职能未尽好职责, 都将影响整个工程的推进。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策的制定者, 把好督导、审核关, 并加大力度, 将“名师”工作列入学校目标考评中, 以保证各项评选制度的顺利执行。县教研室作为教学管理的业务部门, 在教师的成长上起好指导、引领、资源共享作用, 开展区域性教研活动, 工程的开展既是名师的评选, 也是教师锻炼的机会, 更是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学校应挑起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任, 构建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 建立教师业务档案, 开展校本教研, 多开展教学竞赛、案例评比、教学反思等活动。教师要做好职业规划, 思考与行动并行, 切实提高职业生存能力。

2.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是区域推进名师工程的基础

名师工程涉及到评选, 有评选就有评价, 有评价就有竞争, 有竞争就有压力。“名师”的评选应采取自评、生评、教研组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各种评价在最终评价结果中都应占有一定的权重。教师对自已的评价有知情权和申诉权, 每学年的评价结果即学校上交的教师最终的评价结果务必有教师的认可签名, 没有教师签名的认可的结果不能作为评价的最终结果。对入选教师要组织民意测评, 切实把师德高、业务精, 水平高的教师选拔上来。以量化考核方式评选各级别名师, 让分数说话, 让实力说话。师德师风有问题的教师一票否决。我们评选了两届名师, 未出现一例举报案例。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实践和应用下一篇:力-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