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师的教学机智

2024-06-03

语文名师的教学机智(精选十篇)

语文名师的教学机智 篇1

这种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集体沉默, 场面尴尬

集体沉默, 是指一时间教室里寂无声息。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教师提出某个问题之后。这可能是因我们预设不足、教学气场不能贯通引起或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密切造成的, 也可能是因为问题难度较大或学生沉浸在上一个教学情境中, 教师突然过渡到下一个教学情境, 学生一时无法调整状态造成的。

二、课堂喧闹, 场面无法控制

与学生的课堂沉默相对的是语文课的喧闹。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就使有些教师走入了一个误区。一节语文课从头至尾师生讨论热烈, 这样的“热闹”看上去很民主、很平等、很和谐, 其实已经造成了语文课堂的失衡, 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

这种课堂喧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初中生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活泼好动, 出现一些意外喧闹是不足为奇的。这些意外喧闹大致分为:课前发生的一些事情, 使学生产生了亢奋或低落的反常情绪, 使课堂气氛异常;也可能因为恶作剧引起学生的哄堂大笑, 使课堂失去控制;还可能因教师处理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而节外生枝;也可能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古怪的问题;也有些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疏漏或错误造成的学生的喧闹。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在这种时候, 不能因为慌乱而影响了教学任务的正常完成。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抑制情绪的激动, 冷静地审时度势, 信心十足地寻求适度的解决方法。

我们可因势利导, 巧妙并幽默地把坏事变成好事, 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并增长知识, 发展思维。教师应该把这些意外看作是一个机会, 既有助于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 又使我们的教学艺术有用武之地, 可以获得常规教学所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感情都得到深化。

教学机智——语文教学的支点 篇2

一、随机行事,走进多彩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在老师看来也许微不足道的事,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却别有洞天,趣味无穷。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期盼的事,许多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渴求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甚至大声训斥。不能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课堂,就缺乏人文性,也往往失去美丽的、富有诗意的课堂。

去年1月的一天,当孩子们都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着《飞向蓝天的恐龙》时,忽然,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孩子轻轻地说了一声:“呀!窗外好像下雪了!”真的下雪了,而且没有雪的前奏,就那样地纷纷扬扬地下着!学生看着纷飞的雪花,跳动的心也飘到窗外去了。一个学生要求:“黄老师,我们看雪吧!”我没有训斥,而是把手一挥,快活地说:“我们一起玩雪吧!”于是,师生与雪花共舞,与雪花亲吻,与雪花同乐。玩够后,同学们回到教室愉快地完成小习作《雪地世界》。看着他们的习作多么精彩纷呈:“我看着美丽又小巧的雪花,在我手中慢慢消失,它仿佛化成了一股清风,抚摸着我的脸,然后又开心地离去了。我想留住它,但它不愿,就从我身边轻巧地走了,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娃娃,就像一个个白色的精灵。带着一身洁白的衣服来到大地妈妈的怀里……”“抓起地上的一把雪,用力捏成一团,对准目标扔了出去,一团团雪花打在身上,爆了开来,像节日的礼花。湿漉漉的雪流进脖子里,冷冰冰的,可没人在意这些……”

阅读着这些充满生命灵性的文字,我的心起伏激荡:教学机智,确实有其独特的令人惊叹的神奇魅力。

二、巧借时机,努力激发学习热情

新课程要求教学具有“开放性”,开放的课堂需要老师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有敏锐地捕捉各种信息的能力,并且结合课堂,为我所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去年教师节,我刚好上郑燮的《竹石》,原来的设计和往常一样,平平淡淡。但当我踏进班门,学生就忽地站起来,异口同声地说:“黄老师节日好!”讲台上鲜花盛开,芳香四溢,我被感动了,情不自禁地说:“你们真诚的话语和五彩的鲜花,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下课后,我会立即给我的老师发一条短信,什么内容呢?我想,郑燮的《咏竹》最能表达节日里对老师的深深谢意。”学生个个竖起耳朵。于是,我在黑板上挥洒自如地写下:“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竹,十丈龙孙绕凤池。”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后,我抑扬顿挫地说:“我的成长离不开许许多多恩师的栽培和扶持。你们现在也像一棵棵新生的竹笋,我今天的努力必将换来你们的茁壮成长,到时候,你们郁郁葱葱,修长挺拔,那‘十丈龙孙绕凤池的景象将多么美妙!”我平时就喜欢欣赏郑板桥画的竹,背诵他写的诗,在这种氛围中,接着又讲他开仓济民,通过竹表达不恋荣华、一身正气、关心人民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介绍完这些知识后,我话锋一转:“接下来我们学习郑板桥最有名的诗——《竹石》,请翻开课本……”教师节特定的时机,学生温暖的话语、尊师的举动,改变了我原来按部就班的预设教学程序,我积极调动平时的知识储备,结合课文,用诗的语言让学生开阔眼界,享受知识的魅力。学生整节课都处在亢奋状态,理解《竹石》的内涵就水到渠成。

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篇3

一、注意观察学生状态, 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学生精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走神”的现象, 造成这样的现状和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有关。学生在课堂上“走神”会导致重要的内容没有领会掌握, 影响整体教学成效。对于这样的状况, 有些教师采取批评甚至训斥的方式, 将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点出来, 让他们在课堂上难堪, 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会挫伤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甚至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走神”的现象, 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进行妥善处置, 以巧妙的方式既让学生明白教师对自己的教育, 同时也要做得严丝合缝, 不影响整个教学秩序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较为恰当的方式, 一方面是运用眼神或者肢体语言对“走神”的学生进行暗示、提醒, 让学生将注意力回归到课堂学习之中, 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简单内容提问进行提醒, 让学生不再走神, 通过这样的教学机智巧妙地解决这一问题, 做到悄无声息。

二、针对学生观点差异, 组织辩论活动纠正片面观点

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已经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思维, 他们乐于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身心发展特点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 学生在学习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同的观点, 甚至意见截然相反, 对于这样的问题, 有些教师充当了“裁判员”的角色, 直接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正确与否的评价, 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直截了当, 实际上并没有能够让学生从思想根源上对这一问题加深理解, 甚至有的学生还会存在一知半解或疑惑的心态。由此可见, 教师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判并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较为科学的处置方式是“还政于民”, 让学生自己来辨析、比较、确定。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处理这一问题的时候, 体现了较好的教学机智, 并不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 而是为学生搭建思维交流与辨析的平台, 要求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各自合作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 双方开展辩论活动, 最终由一方辩倒另一方。在学生辨析、辩论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与观点也在发生着逐步的变化, 向正确的方向靠拢, 最终依靠学生的辩论实现了明辨是非的目标, 寻求出了正确的答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的学习成果将会更为深刻、牢固。

三、掌控思维点拨火候, 促进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深入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为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了明显作用。在这一模式的教学中, 部分教师成为了“甩手掌柜”,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放手让学生进行, 结果受制于学生思维能力与知识基础等方面的限制, 学生学习的深入程度严重受限, 尤其是在一些重难点突破方面更是事倍功半, 影响了实际教学成效。针对这样的状况,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灵活处置, 重点在放手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重点在学生思维活动遇到障碍的环节进行“画龙点睛”, 给予学生思维方式与学习技巧方面的点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入性与实效性。对于学生遇到的难点环节, 如果是共性问题, 教师则要在全班开展提示, 个性问题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教师的启发引导实现了圆满统一, 既能够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习能力发展, 同时也加深了思维的深广度, 有助于教学活动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

四、运用正面评价方法,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内在动力

有些语文学困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为消极的一面, 听讲昏昏沉沉, 小组合作中成为了“旁观者”, 影响了语文教学成效提升。对于这样的状况, 较为恰当的处置方式还是以心药治心病, 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运用正面评价方式, 提高学生内心的积极学习情感, 激发学习热情, 将他们吸引到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基础, 有目的地设置一些基础性内容提问, 对他们进行发问, 将他们注意力集中起来, 对学生能够回答出来表示肯定, 加以表扬, 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快乐因素, 让他们缓解对语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吝惜对学生的赞扬与夸奖, 要善于运用正面评价的方式, 提高学困生为重点的学生群体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机智处理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为语文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情感基础。

综上所述, 教学机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要重视并善于运用、科学运用, 有效促进教学活动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冯向莉.运用教学机智激活课堂教学[J].才智, 2010 (36) .

如何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学机智 篇4

1.培养全新的教育理念

理念决定思想,思想指导行动。教学机智是教师灵魂深处教学观、学生观的行为外化,反映着教师的综合素质,体现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所以只有加强教育思想建设,才能固本求源。先进的课程理念应是一切教育行为的总纲、灵魂和指南。只有把新的教育思想化为指导教学实践的自觉行为,才能使教育机智生成并带动新的课堂。因此,作为教师务必认真学习,并深刻体会国家新课程理念,从传统教学经验中大胆取舍,牢牢把握教育新思想的精髓,并以此反思教育,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对其本质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此基础上科学把握语文的特性,对教材进行精耕细犁。

2.努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是“生成”的课堂。在新型学习方式中,教师将会面临大量不可预设的复杂问题,面对这些层出不穷、新颖独特的问题,长期习惯“单向传授”教学方式的教师将会面临极大挑战,这就需要教师从如下几方面锤炼自己的能力。

(1)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众所周知,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会生成许多“偶然事件”和“意外”,其实这些事件并不偶然和意外,它们与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教育理论的背景下,一切言行都能找到归宿,所以需要教师有着充分的自信,遇事沉着、处变不惊,积极主动找到与课程的联系,把控全局,便能成竹在胸,决胜千里,就能调好“育人”和全面发展的琴弦,弹出最和谐、美好的协奏曲。这正是生成教育机智的必要心理准备。

(2)提高教学情景的敏感性。教学机智所面对的教学情景中的突发的“意外”的事件,教师无法预先设计,要维持课堂动态平衡,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当机立断,准确恰当地反应。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教师具有敏锐分析判断能力,高度的课程敏感性。教师的灵敏反应,主要是对学生心智活动和情绪反应的敏感。当然,教学机智的发挥也不能只是等待和接纳,而应是悉心敏觉——主动积极地去感应。

(3)学会欣赏、包容、沟通与变通。在教学中,只有教师拥有欣赏和包容的情怀,才能创造出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的翅膀无拘无束地翱翔,也只有欣赏和包容,才能使教学机智在诙谐幽默中,令人心荡神驰。在一堂公开课上,当教与学都进入津津有味时,一名学生的课桌里忽然传来鸟叫声,鸟儿的声音打断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走到课桌前伸出双手,说“同学们这样入神学习,连鸟儿什么时候飞进课桌里也不知道。”学生在老师的幽默中笑开了怀,“同学们放午学时最想的是什么?”“回家吃饭”。“好,小鸟饿了,该回家呢!”在一片善意的笑声中,那同学愉快地将鸟交给了老师……教学机智本应是幽默的,而幽默正是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中表现出来了智慧才情。教学中有了沟通,也才有了对突发事件的巧妙转化,嫁接,点染和提升,从平常中生成不寻常的意义,这就是变通。

3.锤炼“因势利导”的功夫

某教师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他让学生体会诗人笔下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忽然刘同学举手站起来说:“诗人笔下又是鸡又是狗的,脏乱不堪,我觉得毫无美感可言。陶渊明当官当不成,就说官场不好,这不就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么?”刘同学坐下去后,教师发现下面有学生在窃笑,还有的点头表示赞同,看来,由于时代的差异和人生阅历的不足,学生对这样的作品还是有隔膜的。这时,只见教师忽闪着一双慧眼,顺着学生的思路说:“是呀,我也有这样的疑问。诗人笔下的景物再平常不过了,可他为什么会觉得如此美好呢?哪位同学可以揣摩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一石激起千层浪,看到这样的见解老师都没有贸然予以否定,学生说话的欲望顿时被调动起来,思路也被打开了……

这位教师可能事先没有想到学生会大胆地提出这样一个令人咋舌的见解来,但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向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机智的魅力也即在于此。

教学机智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我,追寻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机智——语文教学中的艺术闪耀 篇5

一、将错就错,巧施策略。

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意外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如果课堂上出现失误,教师必须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切勿手忙脚乱。对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必忙于改错,而应该巧妙地从错误中引出一点教训,深化人们对该问题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位教师在公开课上由于紧张,将《清塘荷韵》一文的作者误写为朱自清。当听课教师为其紧捏一把汗时,一学生站起来吃惊地说:“老师你写错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季羡林而不是朱自清。”教师这才恍然大悟,但他却面带微笑不缓不急地说:“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正确,以往考试中答这篇课文的作者时,有不少同学疏忽大意,张冠李戴,闹出笑话。”接着教师又问:“这些同学为什么把季羡林误写为朱自清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因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都是借景抒情的散文,都是以“荷花”为物象,并且题目也有点相同。教师趁机强调:“对,同学们分析得很有道理,我们可不能再犯这个错误噢。”事后这位教师得意地说,对这个内容的考查,再也没有出现同样的错误。

二、妙语补失,以诚相救

课堂中有些失误是不能“瞒天过海”的,面对已经产生的失误,教师既不能掩盖,也不能不了了之,更不能强词夺理。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学机智,通过坦率纠错、自我解嘲等多种方式巧妙地加以补救,从而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一位教师在讲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时,用潇洒的板书写出诗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可惜板书中漏掉了一个“话”字,听课的教师们感到有些惋惜。然而,这位教师略思片刻,便坦然自若地在诗句后面用小字补了“酒后失话”四字。这一独具匠心的补救措施,既说明诗中“酒”字后面少个“话”字”,又表明歉意,酒后失误,敬请师生原谅。这种随机应变、妙语补失的技巧,不但显示了这位教师的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无形中树立了谦虚谨慎的良好形象。

三、循循善诱,化解尴尬。

开放性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特别是那些爱出风头,喜欢恶作剧的学生,更是胆大口直,常常会提出许多超越知识体系范畴或与教学内容不符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循循善诱,充分发掘学生见解中的“合理”因素,肯定其长处,改正其过失。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内蒙访古》讲到“在大青山下”一节时,提问:“为什么在内蒙古会有那么多昭君墓?”一学生怪腔怪调地说:“因为王昭君是美女,内蒙古人不爱英雄爱美人。”顿时引来一阵哄堂大笑。那位教师压住了心中的火气,调整了一下情绪,微笑着说:“这位同学知识面很广,知道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是,有一点却说错了,王昭君出塞为民族和平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内蒙古人民心中,昭君墓就是民族和平的象征,所以都想王昭君葬在自己的家乡,而不仅仅因为她是美女。”诚恳的表扬和善意的批评使这个学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同时教师也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教学任务。

四、绕道迂回,调节难度。

在课堂教学中若发现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训练的效能时, 应及时调节难度。原来设计的问题难度过大, 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 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显, 要追加问题, 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于本节课内容或偏离教学重点时, 应予以回避, 可以婉转加以说明, 适可而止, 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或喧宾夺主, 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总之, 教师要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自己手中。如有位教师在讲《南州六月荔枝丹》时, 提出这样两个问题: (1) 本文题目包含了哪些信息, 有什么作用? (2) 课文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哪些知识, 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由于事先进行了充分的预习, 加之学生本来生活在荔枝盛产的地方, 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加思考就异口同声地回答出来了。教师马上意识到所提问题过于简单, 继续下去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于是便因势利导提问: (1) 作者没有直接以“荔枝”为题, 而借用明朝诗人陈晖的诗句命题为“南州六月荔枝丹”, 这样拟题有什么好处? (2) 文章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介绍我国荔枝种植的历史?问题难度的增加, 不但马上调整了原来“满堂青蛙呱呱叫”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冷静思考, 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篇6

一、借机施教, 为我所用

在教学中, 教师或者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教师在遇到棘手的突发问题时, 可借机施教, 把问题引向教学目标上来, 不仅解决了问题, 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也将自己的尴尬化解于无形。

我在上《丑小鸭》时, 原教学思路是引导学生抓住丑小鸭出生后大家嫌弃它丑陋, 欺负它, 丑小鸭离家出走最后变成美丽的天鹅这个过程, 让学生明白遇到任何事情不要对自己灰心丧气, 因为丑小鸭也能变成天鹅。但是, 当学生讨论到“丑小鸭感到非常孤独, 就钻出篱笆, 离开了家”时, 一位女学生站起来说:“为什么丑小鸭的妈妈不来保护它?鸭妈妈为什么不去找它呢?”问题的提出, 出乎我的意料, 因为课文没有对妈妈进行描写, 只在课文开始部分写到“丑小鸭来到世界上, 除了鸭妈妈, 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 鸡公啄他, 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我在备课时确实没有注意这个问题, 但我马上意识到:鸭妈妈的这个问题闪现着学生的思维智慧火花, 千万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启发学生的思维, “是呀, 鸭妈妈在丑小鸭离家出走之后为什么不去找它呢?”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 展开合理的想象, “鸭妈妈的孩子太多了, 根本不知道丑小鸭离家出走了。”“丑小鸭出生不久, 妈妈就病死了。”等等。大家的想象都道出了丑小鸭的可怜。学生在讨论中对课文的理解更深透, 课堂变得更精彩了。

二、借题发挥, 为我所用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 随时都会出现与教学无关的尴尬之事。这个时候, 教师应巧施妙手, 根据教学内容借题发挥, 让意外的事件化成教学的案例。

一次, 在给学生上课《花钟》这篇课文时, 孩子们正听得津津有味, 突然从窗外飞进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蝴蝶吸引住了, 有几个调皮得男生还蠢蠢欲动。看到这种情况, 我没有强硬地把让学生认真听课, 而是采取了借题发挥的方法问学生:“同学们, 蝴蝶为什么向着你们翩翩起舞呀?”学生被我的问题问住了。我接着说:“蝶恋花嘛, 因为今天我们学得是《花钟》这篇课文, 文中不同时间能开不同花, 把蝴蝶都吸引来采花粉了。”学生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于是, 孩子们又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了, 课堂上又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借水推舟, 为我所用

语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现在的学生视野宽广, 思维敏捷, 而且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课堂上, 往往会提出一些超过教师认知水平的问题。此时, 教师不能选择回避, 应该实事求是地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既不能不懂装懂, 胡编滥造以蒙蔽学生, 也不应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应该将它们当作一种较好的教学资源, 以学生的回答为切入口, 顺着学生的回答, 及时运用教学机智顺水推舟, 以新的教学思路推进教学, 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时, 它也时刻提醒我们教师, 要多储备知识, 要吃透教材。

四、借用幽默, 为我所用

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窘迫的场面。幽默的语言则是一贴妙方, 能端正双方的心态, 调节双方的情绪, 改善双方的关系, 甚至可以使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避免矛盾产生。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的语言, 既不伤学生自尊心, 又不影响师生的关系。在紧张的情形下, 教师“幽默”一下, 学生会忍俊不禁, 化怒为喜, 更尊重教师。教师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化“腐朽为神奇”。

我在教学《小兔运南瓜》一课时, 让学生帮助小兔想办法运南瓜, 黄晟同学举手说:“我觉得可以用一块大板做成跷跷板, 把南瓜放跷跷板的一头, 然后请森林里的大象在跷跷板的另一头用力一跳, 南瓜就会飞起来, 直接飞到小兔家的院子里。”老师说:“你的办法可真是省力气, 太让老师佩服。更老师大吃一惊的是, 你的这个南瓜居然长眼睛了, 飞得这么准?”学生马上发现了黄晟的这个办法有些不足, 又另辟蹊径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幽默机智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 顺着新的思路从再次进入课文, 峰回路转式地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丰富提高了认识。“精彩的生成”看似“信手拈来”, 实际上是一个教师教学机智的展现。

运用教学机智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篇7

课堂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艺术之树上最为亮丽而鲜活的花朵, 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常常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景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 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 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 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 受教师、学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课堂不再是风平浪静的港湾, 而是无风三尺浪的大海, 充满着各种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来应对课堂上的千变万化, 从而为语文课堂锦上添花。那么, 课堂上怎样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得心应手,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获得高效率的课堂效果呢?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想法, 与同行切磋。

一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确切地说, 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去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随着时代的需求, 信息的狂飙式变化, 教师在课堂中应当适时运用教学机智, 因势利导, 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解读文本, 独立思考, 大胆质疑。这样, 学生不仅在语文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激活创造力, 而且为学生未来的人生播下人文精神的种子。

有位教师执教《斑羚飞渡》时, 由于备课充分, 一切都像她预设的那样: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复述故事, 感悟形象……并且大部分同学都感悟到了镰刀头羊的镇定、从容、临危不惧, 也都被老斑羚们为了种族的延续而勇于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感动着。但正当教师准备鸣锣收兵的时候, 一学生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 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真实, 国家明文规定禁止捕杀野生动物, 而文章中的狩猎队却明目张胆地去捕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羊, 我觉得这是违法的, 是不可能的。”这位学生的发言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块巨石, 立刻引起课堂的一阵骚动。教师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不慌不忙, 在保护学生质疑精神的同时, 引领学生一起去探究文本, 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不一会儿, 不少同学也举起了手, 有的说第8 段中的斑羚们的训练有素经不住推敲, 有的说第9 段的试跳成功太不真实, 有的说第11 段中斑羚们所表现出来的高素质令人怀疑, 有的说狩猎队本来是去捕捉包括斑羚在内的野兽的, 但有了捕捉一大群斑羚的好机会却放过它们, 让其逃生是不可思议的。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实践证明, 在教学中出现“意外”时, 教师要能因势利导游刃有余地应对。“因势利导”, 首先要“因势”, 而后才能“利导”。“导”的过程也会对“势”产生反作用。因者, 顺也。因势, 即顺着现有并发展的形势、情势。利者, 顺利, 使有利也。利导就是使行为有利于引导、导示。如此“因势”和“利导”就会使学生得到个性化阅读文本的机会, 从而读出他们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习兴趣高涨了, 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语文课堂吗?

笔者在高中任教时, 也曾遇到过类似情况, 记得是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课, 通过讨论分析得出杜十娘坚强的性格特征。正当我准备结课时, 有学生就提出疑问:如果杜十娘真的坚强, 就应该在认清了李甲的真面目时离开他, 怎会为了一个出卖自己的负心人送掉性命, 这种行为能叫坚强吗?

笔者先是表扬了这位学生能积极思考, 然后顺着他的思路反问道:“如果杜十娘离开了李甲, 她的命运将会怎样?”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发言, 为杜十娘设计了许多种出路。在此基础上, 笔者又引导学生结合人物的环境加以辨析, 最终学生大都认识到杜十娘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她最强烈的反抗只能用毁灭自我的方式来表达。我觉得这也是较好地运用了学生问题的“势”, 起到了“导”的作用, 让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 使其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

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师应自觉地实施新课标, 做到因势利导, 及时启发学生去个性化地解读文本, 大胆质疑, 独立思考, 并自主解决疑难。这无疑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放飞了他们灵动的翅膀。这不正是我们所期盼的高效语文课堂吗?

二善待错误, 虚心向学生学习

我国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一个教师即使掌握的知识再渊博、备课再充分、预设再精心, 课堂上也偶有出差错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大可不必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更不能文过饰非, 而应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 蹲下身子, 承认错误, 虚心向学生学习。

记得那天的语文课上, 笔者和学生欣赏着鲁迅先生的《雪》。笔者以那段“江南的雪, 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为例, 来领略鲁迅先生的语言风采。由于学生读得较透, 赏析得比较到位, 大家都争着发言, 不少同学说本句仅用了比喻这一种修辞手法, 而我却认为除了比喻外还有拟人, 是修辞手法的兼用。同学们又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笔者不再为自己争辩, 只是静静地看着学生, 期待着他们拿出更充足的证据来说服我。这时, 机灵的小明站起来说: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 没有拟人, 在拟人这种修辞中, 被比拟的事物必须具有人的情态或动作, 而这句话中的“雪”却不具有这种特点。“那你能举个例子吗?”笔者追问道。“能, 如‘山也乐来水也笑’中的‘乐’和‘笑’就说明山和水具有了人的‘乐’与‘笑’这一情态。”其他同学也纷纷赞同小明的观点。学生说得有理有据, 笔者也心服口服, 笔者欣然接受了同学们的观点, 并当场表扬了小明同学。这节课就在民主而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只有适时肯定学生的正确观点, 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 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知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 从这一角度说, 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 也只有这样做才不愧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教师要由以前的演讲师、布道者,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才能让学生灵动的翅膀伴着语文课堂快乐飞翔;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 更能收获被肯定、被赞赏的快乐。笔者认为这也正是高效语文课堂的真谛所在。

三顺水推舟, 提高教学情境的敏感性

教学机智所面对的教学情景中的突发“意外”事件教师无法预先设计, 要维持课堂动态平衡, 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当机立断, 作出准确恰当地反应。要达到这一境界, 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高度的课程敏感性。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的灵敏反应, 主要是对学生心智活动和情绪反应的敏感。教师教学机智的发挥也不能只是等待和接纳, 而应是悉心敏觉 (就是主动积极地去感应) 。课堂上, 一位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赏析一篇描写秋雨的美文, 突然教室外下起了大雨, 急促的雨点敲打着窗外梧桐树叶, 立即揪住了学生的心, 其目光情不自禁地斜视窗外雨景。面对此境, 老师立即调整计划:“同学们, 秋雨深富秋天的内涵, 夏雨更有夏的神韵, 在体会秋雨之前, 让我们先品味一下夏雨吧!”学生兴致立即高涨, 屏声静气, 或侧耳倾听, 或开窗用手接雨, 或是伸长脖子呼吸新鲜空气。十几分钟后, 师生再回到课堂, 这位老师敏感性很强, 洞察学生的心志, 巧妙地抓住由环境和学生生成的资源, 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可谓见微知著, 曲径通幽。像这样由“预设”读秋雨到“生成”写夏雨, 理解学生的好奇心, 尊重他们的感受, 随机应变地进行教学,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与此同时, 语文教师还应意识到, 不仅要让学生在书本上学习语文, 还要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 因为生活处处皆语文。

四冷静思辨, 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 即教育机智。教育的对象是人, 是活泼、生命力正处于最旺盛阶段的青少年学生, 这样一群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 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意外情况, 这时候, 就需要教师的机智来冷静面对了。

笔者曾在教学《勾践灭吴》一课时, 首先以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作导入。项羽破釜沉舟和勾践卧薪尝胆千百年来成为激励后人的故事, 学完本课后又做了一个文言练习《范蠡事越王勾践》, 里面有这样一句:范蠡以为大名之下, 难以久居, 且勾践为人, 可与同患, 难与处安。

翻译到这里的时候, 笔者又给学生讲了范蠡与文种的典故:吴既灭, 范蠡引退, 致信种曰:“高鸟散, 良弓藏, 狡兔尽, 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种得范蠡书后称病不朝, 人或谗种且作乱。越王乃赐种剑曰:“子教寡人伐吴七术, 寡人用其三而败吴, 其四在子, 子为我从先王试之。”种遂自杀。

语文名师的教学机智 篇8

一、将教学中的意外巧妙的转嫁到教学主体中

作为一个复杂、开放的动态课堂,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会产生很多教师无法预料的状况。面对学生做出的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行为和问题时, 教师应利用教学机智灵活将其转嫁到教学主体中, 并科学的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1]。

比如:在讲解《再别康桥》的相关内容时, 文章中多次用到“轻轻的”一词, 在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这么用时, 教师可以借助一个偷偷睡觉的学生来逐步引导, 可以轻轻地走向这位学生, 并轻轻地叫醒这位学生, 之后再引导其他学生思考为什么教师要轻轻的叫醒这位同学?那么文章作者多次运用这些词汇的用意何在?教师通过巧妙地利用学生睡觉的这个意外, 不仅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的难点, 顺利地完成了整个教学任务, 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了教师直接冲到学生面前叫醒学生而伤害到学生的自尊, 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

二、冷静思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

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高中生来讲, 在课堂教学中其思维都比较活跃, 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提出一些让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 对此, 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沉着、冷静的应对。比如:在讲解《勾践灭吴》的相关内容时, 在课前预习和课程导入过程中, 通过翻译和初步分析, 常常会有学生认为勾践做事的手段比较卑鄙, 不能将其称之为英雄。而一旦有学生产生这种想法, 就会引起其他学生讨论与附和, 进而导致勾践的英雄形象不断降低。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翻译和分析“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含义, 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其实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而我们则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个人, 并在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 利用别人的短处来反省自己, 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情感价值理念[2]。

此外,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 学生很有可能会给出一些古怪的答案, 对此教师不应该一味地批评, 而应该利用教学机智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 并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采取可持续有效的教学手段, 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 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与回答, 也能够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 掌握更多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 不断提高自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速度。

三、积极开展师生间的互动对话与合作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机智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一些意外问题再重新抛给学生自己, 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相应问题, 进而使学生的思维与沟通能力得到全面培养与锻炼。比如:在讲解《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相关内容时, 对于其中那句“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对于“紫色的灵魂”教师就可以运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是紫色的, 而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思维特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有的学生会认为紫色代表高贵, 也有的学生认为紫色代表的可能是浪漫等等。在学生之间经过激烈的讨论后, 大部分学生也对紫色的含义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这时教师再带领学生通过分析艾青运用颜色的规律, 让学生明白文章中的紫色代表的其实是苦难与大地[3]。此外, 教师还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并懂得从不同角度去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 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 教师应利用教学机智, 指导学生针对质疑与评价展开讨论, 并积极主动地加入学生的探究过程。

四、结语

总之,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智慧的集中体现, 教学机智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科学、灵活的应对课堂教学中的突发状况。同时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发挥, 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得到不断提高。因此, 高中语文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 科学、恰当的利用教学机智应对一些意外状况, 进而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 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到不断完善与优化。

参考文献

[1]孙妮妮.论教学机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王晓琴.教学机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13 (81) .

语文课堂呼唤教学机智 篇9

一、机智——让教学随机应变

在编写屠格涅夫《麻雀》一文的教案时,我看到教参上有这样一个环节:边读边想象文中的画面。

1.猎狗跑在我前面。

2.小麻雀被风刮下。

3.老麻雀准备与猎狗搏斗。

4.猎狗后退了。

教参上建议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师生一起进入课文的情境。因本人画图水平有限,怕在学生面前丢丑,决定略去这一环节。在课堂上,我突然灵机一动,改为指定四名画画较好的学生上黑板分别画出四幅图。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学生在评画的过程中联系课本,理解了课文,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机智——让教学顺水推舟

还以《麻雀》一文为例,文章讲到老麻雀从没有危险的树上飞到有生命危险的地方是因为有一种强大力量的作用。我便问学生:“这种力量是什么?”其中有个学生说:“是老麻雀对小麻雀的母爱!”这时,我忽然想到了一位特级教师上公开课时的故事:她在归纳《麻雀》这篇课文时说:“本文赞扬了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母爱。”当时,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发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老麻雀是母的呢?课文里没说呀。”那位老师当场被问住了。于是,我灵机一动,决定来个倒打一耙。我把“母爱”二字板书在黑板上,然后问道:“文中好像并没有说老麻雀是公是母,你们怎么知道它是小麻雀的妈妈呢?”同学们一下子愣住了,赶紧又去看书,可是仍找不出证据。这时,有一名学生小声说:“要是爸爸,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可能不会飞下来。”我听到了他的话,先让同学们就他的看法进行了一番讨论,然后总结说:“你们可能觉得平时妈妈比较关心你,而爸爸对你比较严厉。可是爸爸同样爱你!当你遇到危险时,他也会不顾生命危险去救你的。”借此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可是提出的问题——老麻雀到底是公是母,还是没有解决。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课外书上读到的有关知识,来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让学生明白动物的幼儿一般由妈妈抚养长大,所以老麻雀很可能就是小麻雀的妈妈。你们的理解是对的。只是希望你们以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多动脑、多思考,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一个个情绪高涨,积极发言,完全被课堂所吸引了,学习效果甚佳。

三、机智——让教学峰回路转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学生的回答超出教师的预设,却由此带给教师以教学灵感。教师不妨以此为切入口,变换角度,顺着新的思路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情境,给人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

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最后一节时,许多学生都陶醉在泼水节所营造的欢乐气氛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立刻就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我愣了一下,马上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并请学生再读全文并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有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学生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他们相信,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短短的五分钟的讨论,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

四、机智——让作业推陈出新

布置作业也是一门学问,抄词、背书一类的作业固然不可少,但是作业的形式如果能灵活一些,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我们不妨在布置作业时来点创新。例如,在教完苏教版一年级课文《家》之后,我就让学生仿写一首诗: 是 的家。学生们很感兴趣,六七岁的孩子竟然写出了“草原是骏马的家,沙漠是骆驼的家,天空是星星的家……”一些美丽的诗句。经验告诉我,富有创意的作业,不仅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而且能给他们带来快乐。

语文名师的教学机智 篇10

一、预设多个学案, 多维开放生成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 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仅是认知的) 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

可见, 教师教学设计时应尽可能地发挥聪明才智及主动性, 为动态生成而设计, 使设计尽可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尽可能多地考虑不确定因素, 使教学资源尽可能生成在预设之内。

所以我们要摒弃的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 追求的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设计。

1. 灵活的板块式教学程序

教师根据文本特点, 结合教学重点, 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几个大的板块。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活动的板块设计, 在不同的环境, 面对不同的学生, 尽管产生的问题可能多种多样, 甚至截然不同, 但是由于有充分的预设, 所以教师不会手足无措。即使出现在这些预设之外的情况, 也能够很快想出应对的策略, 及时化解。

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万里长城》时, 安排这样一个环节, 让学生展开想象, 如果有一个70岁老人, 登上这雄伟壮丽、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 他会怎么想?如果有一群外国友人登上这雄伟壮丽、历史悠久的万里长城, 又会怎么想?……

老师一连说了一连串人物, 老少中外, 涵盖了所有的人, 再让学生想象说话片段写作, 由于教师引领时的多向性,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想象和说写的方向和空间。这样做, 学生在创造中有了独特的感受, 教师在设计和实施中实现了自我。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多方面满足, 教师创造才能和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 多维的开放式问题设计

新课程中的语文课堂, 应该完全摒弃那种“对不对”“美不美”的唯一答案的问题设计。生成性的预设, 应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语言, 领略文章的表达方法;更多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 并以此为基点, 采用多维的、发散的形式精心设疑, 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例如《开国大典》的教学设计中, 笔者有这样两处预设: (一) 一边读书, 一边圈画出最令你感到激动、自豪的语句, 并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感受。 (二) 课件创设情境, 设疑“此时此刻, 你就在天安门广场, 你就是30万群众中的一员, 你想以怎样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呢”?

二、预设学习困难, 全程质疑生成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反映, 必须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 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 他们呈现在课堂中的喜怒哀乐、言行举止, 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即时质疑, 教师必须独具慧眼, 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 巧妙运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

例如陆红老师《一只贝》的教学课堂片段, 就是先确定主问题后, 以独立或合作探究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形式, 抓住教材和学生理解中的不确定因素, 鼓励学生创造, 在全程质疑中, 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师:我们围绕这是一只怎样的贝?请你浏览课文。如果书上有答案就请你把它圈出来。

学生汇报:可敬、丑陋、可怜、勇敢、坚持、平常、稀罕、顽强、默默、伟大, 有苦说不出、破烂、痛苦、受折磨。

师:是的, 看来我们已经读出来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贝, 已经有了你第一步的理解, 那么请你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证明这是一只怎样的贝。你认为它是丑陋的, 哪些句子能够说明?好, 拿起你的笔。

学生自己画句理解。

师:有没有答案?我相信你们肯定有想法。把你的想法跟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你找到哪些证明这是一只怎样的贝。

学生交流。

师:我想你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同学又给了你启发, 那么我们先一起来研究学习。课文里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贝?一句话, 课文是哪一句话把你们的体会都涵盖在里面了?

如果说“一只怎样的贝”让学生带着主问题自主感悟课文, 那么“用书上的句子证明自己的感悟”则是培养学生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理由, 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而“课文是哪一句话把你们的体会都涵盖在里面了”则是从散到聚的转择, 既保证了学生个体感悟的时间, 又可以一起来研究, 将课文的学习引向更深的层次。学起于思, 思解于问。因为乐于为学生质疑搭建平台, 充分尊重学生创造思维,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体。

三、预设学情起点, 自主感悟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巨大的空间, 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 走进文本, 和文本中的人物对话, 并进入情景, 去体验、感悟, 允许对文本多元解读。你要把学生带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你首先得明白学生现在在哪里。教学前, 教师要充分估计执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充分预设学情, 考虑学生的真实起点, 活化资源, 促成课堂教学的成功。

1. 重文本解读, 教学目标预设到位

是教学, 就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采取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设立有意义的目标, 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统一。教学目标明确了本节课所要达到或完成的任务所在, 如果一节课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极可能导致教学随心所欲, 即使再生动的生成也不一定能被老师发现, 而成为一种浪费。正确的目标预设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基础, 也为教师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与进程推进上提供了正确的保证。

在执教柳宗元《江雪》一课时, “独钓寒江雪”怎样进行难点突破, 当时颇花了一番心思。是啊, 这么冷的天, 老翁为什么还要在江上钓鱼?一般的孩子不会理解到老人是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 但是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以及不得志, 自然就能理解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东西了。因此, 当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这么冷的天, 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设想原因。

有的学生认为他家里穷, 以捕鱼为生, 天冷也要来钓鱼;有的学生认为他是个钓鱼爱好者, 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有的学生认为可能老翁在想鸟都飞走了, 没人和自己抢了, 可以独享一份清静;有的学生认为老翁可能是遇上什么伤心事了;还有的学生提出可能是他犯了错误, 被流放在外, 用钓鱼排遣心中的郁闷。在此基础上, 我马上让学生阅读柳宗元生平简介, 问学生你现在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 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生1:现在, 我知道了柳宗元是在被贬永州时写这一首诗的。生2:我感到, 诗人是在借这个“孤舟蓑笠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由于预设得充分, 难点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在多元感悟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也在“知人论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学习方法的熏陶。

2. 预设要有弹性, 考虑学情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过程, 一切教学都应该从学生出发, 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达成度更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的独特感受是我们难以预设的。我们不妨用基于弹性的预设, 来预约生成的精彩, 锻炼教学机智, 尽可能多地考虑学情, 设想学生对环节的反应, 在预设学情时我们应该多这样思维:如果学生已经知道了, 我该怎么办;如果学生一无所知, 我又该怎么办;如果学生这样说, 我该怎样引导;如果学生那样争论, 我又该如何调控。多预设“如果”, 多预设“怎么办”, 课堂上教师就多了一份自信, 多了一份机智, 从而使自己灵活驾驭课堂, 创生更多的生动, 这样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教师要适时把握这些不确定因素拥有的无穷的教育价值, 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 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

如教学《养花》时, 一名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文章不太真实, 作者在搬花时忙得腰酸背疼, 还说‘真有意思’!要是我, 讨厌还来不及呢!”我放弃了预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紧紧抓住了这一信息,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是呀, 为何说‘有意思’?这样真实吗?”

在我的启发下, 学生积极地投身于朗读、探究之中, 经过反复思考和交流, 踊跃地参与了讨论:生1:“作者喜爱养花, 把它当做乐趣, 搬起花来自然觉得有意思, 所以这样写是真实的。”我肯定地说:“是呀, 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能不高兴吗?”生2:“搬花是一种体力劳动, 它有利于作者进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调节, 有益身心健康, 胜于吃药, 所以说有意思是真实的。”我点头说:“搬花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还胜于吃药, 当然有意思。”生3:“我认为是真实的, 因为作者热爱劳动, 认为劳动是乐趣, 自然觉得有意思。”我赞赏地说:“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最有乐趣!你们今后应该怎样做?”生4:“我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生5:“我们应该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任何一种劳动都是神圣的!”生6:“我们必须爱惜劳动成果, 不浪费粮食。”……

虽然我的教案搁浅了, 但学生的思绪却已远航, 他们学着并快乐着, 在多元感悟中体会到了老舍养花的乐趣。

3. 预设要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强调过程, 过程要充分展开, 就必须精心预设活动步骤。具体地讲, 是指在教学设计中,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处学生会不会有疑问;这一点他们是不是感兴趣;这一段孩子们可能有哪些生活的体验;读到这里学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有满腔的情感要表达……设计中,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弹性空间, 任孩子们的思维自由驰骋。因此, 这是一种为学生的学而做的预设, 是为课堂生成更有方向性、成效性的一种预设。

如教学《山行》时, 事先设定的程序是:读诗题, 了解背景;读诗句, 弄清内容;想诗境, 体会感情;诵诗篇, 赏析特色。可刚一上课, 便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发问:“诗中为什么用‘生处’而不用‘深处’?”其余学生也在下面议论纷纷。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 于是甩开预设的教案, 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当学生给出五彩的答案后, 我又根据学生的需要, 把学生分组, 一组为诗配画, 一组改写, 一组利用计算机收集相关资料, 一组去图书楼查找资料。最后, 学生不仅深入地体会了诗歌内容, 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 这是一个特殊的个案, 老师在处理偶发事件时需要高度的教学机智。

四、把握差异资源, 探究合作生成

课堂教学中需要组织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尝试中出现错误和失败是很正常的, 因为在尝试和探究活动过程中, 如果能预设学生在尝试和探究中出现的错误, 那是极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钟玲老师执教《鸟的天堂》一课, 就给我们非常好的启迪。

考虑到最后一节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因此钟老师范读后鼓励学生质疑:

“此时此刻, 你有什么感受?如果还有疑问也可以提出来。”

生1:巴金爷爷把大榕树和乌儿写得那么好, 如同天堂一般, 可文中怎么写“我有一点儿留恋”呢?如果是我的话, 会恋恋不舍的。

教师的高明之处还不在这里, 她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 让学生自主来解疑。

师:和他一样存在这个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有半数左右的学生举手。)

师:看来, 巴金爷爷的想法与众不同,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没有举手的同学, 你们心中的答案呢?

生1:巴金爷爷觉得他留恋这里的风景对鸟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人们留在这树林里鸟儿会被打扰的。

师:你认为他想为鸟儿留下更多自由的空间。

生2:我认为巴金爷爷是想保护环境。

师:和前面同学想法一样。其他同学怎么想?

生3:我认为可能是这样的, 一般小鸟都留在树林里, 但是等到他们长大了成为成熟鸟儿的时候, 就要飞出森林去找更广阔的天空, 巴金爷爷就像一只成熟的鸟儿要飞出去做更多的事。

五、把握教学契机, 实时应生生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如果能给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 无疑是很好的“生长点”。而我们的种种不放心和不放手, 最终将导致学生思想翅膀的退化而永远不能高飞。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 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成长, 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成熟。从学生“应师”走向教师主动“应生”, 这是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一大发展。新课堂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改变传统课堂学习中学生一味“应师”的现象, 促成学生、教师互为主体, 把握教学契机, 实时应生生成尤为重要。

上一篇:征像分析下一篇:人力资源投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