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分析

2024-06-17

概念分析(精选十篇)

概念分析 篇1

德育 (主要是指道德教育) 一词在18世纪70、80年代已经形成。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 明确把教育划分为智育 (intellectual education) 、德育 (moral education) 和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由此开始, 德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名称。该词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 1912年, 中国国民政府颁布了道德教育的教育宗旨, 并以实利主义教育、国民教育辅之, 兼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宗旨的实施标志着德育一词开始成为我国教育界通用的名称。

从德育在近代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来看, 我国和西方一样, 德育在建立之初也仅仅有道德教育的意思。1928年唐钺先生在编著的德育大辞书中明确指出, 德育为教育之一方面, 以儿童之道德心之陶冶为目的, 是德性之熏陶。同年, 王克仁, 余家菊等编写的中国教育辞书中也指出, 道德教育, 训练道德品格之教育也, 亦称德育。但是, 建国以来, 由于受到道德和政治不分家这一思潮的影响, 人们开始把社会上的各种意识都归入道德, 德育也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含义。由此, 德育开始不能再简单地被认为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此外, 我国学者黄向阳在其《德育原理》中使用“德育即道德教育”这一命题, 并且他用整整一章篇幅来对这一命题进行论述。黄向阳对我国过去半个世纪德育概念的外延的演变进行了研究, 认为存在如下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从“德育即政治教育”发展到“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个阶段是从“德育即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发展到“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第三个阶段是从“德育即社会意识教育”发展到“德育即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以上这些对德育的界定都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大德育”, “大德育”虽然“大”, 但它的基本格局不外乎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大块。

二、德育范式的类别

从目前的著述来看, 关于德育概念的定位主要存在两种流派:一种是主张大德育的概念, 另一种主张是正本清源, 把德育仍看作道德教育的同义词, 指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一) 大德育范式。

1. 大德育定义概要。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 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说, 包括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等方面。因而, 我们所说的德育, 包括对学生的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一般来说, 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 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来说,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

胡守棻这样定义德育概念, 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赵翰章也认为, 德育的实质归根结底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刘惊铎同样把德育定义为, 德育就是一定社会的教育者运用该社会的品德规范, 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 、自觉系统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具体分析来看, 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一切专门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德育也可以叫做品德教育, 人们习惯上又叫思想品德教育。王道俊、王汉澜定义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 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 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鲁洁和王逢贤认为,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遵循品德形成规律, 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 通过内化和外化, 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以上这些, 都是国内学者对德育的大德育概念的界定。

2. 大德育存在的合理性。

从内容上可以说,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德育即品德教育, 包括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品质的教育。所以, 把德育作为一种“大德育”来看待, 已成为国内学界的一种传统。他们认为, “大德育”存在的合理性在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在学校生活中绝对独立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道德教育必然要与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发生某种联系, 而且它们之间没有严格和明确的界限;在学校生活中并不存在着纯粹的道德教育, 各种政治思想因素必然要渗透到道德教育中去;另外, “大德育”界定与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吻合的, 在德育过程中要保持所谓的“价值中立”和“政治中立”是虚伪和根本不可能的。还有德育专家认为, 把德育看作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外延宽广, 涵盖齐全, 界限明确严整, 可以减少歧义。如果在德育决策和实践中通用这种广义的德育概念, 使德育各个构成部分都能得到实施, 坚持德育的全方位教育, 就能充分发挥其间的互补功能, 相互促进, 减少内耗, 全面提高德育的质量。总而言之, 把德育界定为“大德育”是学界的一种主流范式。

(二) 小德育范式。

1. 小德育定义概要。

有的学者也认为不要过于宽泛地定义德育概念。比如, 钟启泉与黄志诚认为, 德育是培育人的德性的教育, 即通过培养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动机与态度, 提高道德实践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 谓之德育, 一般与道德教育同义。班华也认为, 德育即育德, 即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 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檀传宝也是把德育定义为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2. 小德育存在的合理性。

在持小德育的学者中, 有些学者认为德是思想品德的简称。另一些学者认为从今天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德就是内在的认识、情感和外在行为 (包括意志) 等方面的统一体。认同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这一德育概念。

第一, 英语中moral意思为principles of behaviour inaccordance with standards of right and wrong, 是关于人们行为对错的准则, 并不包括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德育学术背景下, 小德育的定义有利于我们同国际教育界进行接轨, 在同一语义背景下去讨论研究德育。第二, 把德定义为思想品德, 这反映了德育工作者职责的本质和核心内容, 这更有利于我们明确德育的方向, 加强道德在其他意识形态教育中的基础和核心的作用。第三, 把德育概念的范围定义在道德教育, 也给政治教育等其他教育一定的发展空间, 符合教育研究中意识形态概念不断细化的趋势。

有论者认为, 小德育的概念不仅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的内容相吻合, 也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 不能把德育的概念无休止地泛化。世界不断在发展, 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宗教、心理等精神层面新的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们不能把新出现的所有精神层面的教育全部笼统地归于德育。

三、解决大小德育范式混淆的对策

一方面, 有论者认为, 为了使“德育”把“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包括在内, 只好把“德育”的“德”字解释成“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三者的综合, 把“德育”定义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但是, 对“德育”中的“德”字的理解, 人们想到的往往是“品德”或者“道德品质”;一般地认为, 所谓“德育”指的就是“道德教育”, 所以“大德育”的范式与语言习惯不符。黄向阳还认为, 采用“大德育”的范式来界定“德育”, 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了, 这样不但对政治思想教育的理论发展不利, 而且也有碍于道德教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他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德育即道德教育”, 也就是在理论上把“德育”限定为“道德教育”。

另一方面, 是檀传宝教授提出的“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守一”指的是“德育”在严格意义上只是“道德教育”;“望多”的必要性是, 一方面, 政治信仰与思想等本身是重要的, 所以“望多”是必要的, 要开展政治与思想教育。另一方面, 政治和思想等教育与道德教育 (狭义教育) 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 所以也需要“望多”, 这样可以加强学校的德育 (狭义) 本身。

笔者比较赞同“守一而望多”的原则。也就是说, 当把“德育”界定为“道德教育”时, 是一种狭义的“德育”, 我们姑且把它称之为“小德育”;但在此基础之上, 并不否认德育可以指涉“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如果“德育”的内容在涵盖“道德教育”的基础上, 再包含“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时, 就把这种“德育”称之为“大德育”。这样, 当“德育”没有特别说明时, 这一概念就包括“小德育”和“大德育”, 或者说它是一个全称的“德育”;当使用“小德育”概念时, 指的只是“道德教育”;当使用“大德育”概念时, 指的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三者的全部。如此, 就把德育分为两个层次, 就可以避免把“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者混淆;而且在对外交流或者是与国外德育作比较研究时, 可以使用规定性只是“小德育”的“德育”概念。

摘要:德育概念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理论知识, 在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而且, 这一概念的多元化导致了德育理论界思想的混乱, 阻碍了德育理论及其实践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发展。本文通过论述德育概念的渊源, 大小德育的范式及其存在的合理性, 指出了解决大小德育范式混淆的对策, 旨在通过对大德育与小德育概念的对比分析, 提出更为科学的思想观点。

关键词:大德育,小德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胡守菜.德育原理 (修订本)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 .赵翰章.德育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7

[3] .刘惊铎, 权利霞.德育学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4]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5] .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6] .钟启泉, 黄志诚.西方德育理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7] .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8] .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9]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正式面试概念分析 篇2

正式面试包括行为面试和知识面试,

(1) 行为面试。几乎所有的行为面试中自我介绍都是一个主要的内容。自我介绍看似简单实际上很难对付的。通常我们会想,不就是介绍一下过去的经验吗,那就很容易呀。别人不了解难道我还不了解自己?但是有没有想过,既然简历上已经把经验写得很清楚了面试官为什么要求再复述一遍呢?所以说面试者肯顶希望听到简历之外的内容。

(2) 向孔雀学习,有一位公共关系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要向孔雀学习,两分钟就让整个世界记住自己的美”。自我介绍也是一样,面试官给每个人只有两分钟的时间因此,准备自我面试的第一条要诀是短而精。

(3) 展示自己的个性。准备自我介绍的第二条要诀是推陈出新。张军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他对我们说,他刚毕业求职时的自我介绍在每个场合都不一样。比如在家著名的时候,他是最后一个面试的,之前同学的`自我介绍都很常规,就是来自哪里,学的什么专业,兴趣爱好等,感觉是把简历扩充了一下,

轮到他的时候,他一改前面大家沉闷的介绍思路。第一句话就说:“我今天的自我介绍想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大学四年我学到了什么,一是在大学四年教会了我怎样去学。一个是什么的问题,一个是怎样的问题。”当时面试官眼睛一亮,露出赞赏的眼神。简短的回答之后,面试官说:“从你刚才的自我介绍中,我发现你是一个特别能表达的人,并充满了创新的火花。”

(4) 基于事实的自我介绍。目的是为了获得职业,与自我标榜、自我吹嘘无关。基于事实的自我介绍才能使气氛变得舒坦起来,自己也能游刃有余。不能言过其实、夸夸其谈,也不要设计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应掌握要领单到直入地围绕自己的资力而谈。

女性概念汽车调查分析 篇3

一、颜色:红色一枝独秀

新秦调查数据显示,红色为女性对于汽车颜色的首选,以37.7%占据首位,其后依次为白色16.0%,蓝色1 4.O%,彼此差别都不如与红色来得鲜明。

可见,最代表女性感的颜色是奔放、热烈、激情的红色,或者是淡雅、幽静、清澈的蓝、白两色,较为大众化的黑色、银色等冷色调,则被大多数的女性排除在选择之外。

选择汽车颜色可能成为了女性汽车制造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不是就选红色?各厂家还是依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斟酌。对于女性汽车市场开发的战略战术不同,所应挑选的颜色也应当不尽相同。适合具体品牌的汽车颜色选择,需要经过更多的调查与数据综合所得。

二、购车考虑因素:车型第一

女性购买汽车时着重关注的因素有哪些呢?

新秦调查所得对于车型的考虑占被调查者80%,品牌和安全性均占77%,价格和颜色因素均占72%和71%,其次是舒适性、易操控性和动力性能均占被调查者的69%、63%和47%。

由此可见女性选择车仍然把外观的第一感觉放在首位,对于品牌、安全性、价格、颜色、舒适性等方面的关注程度差异性不是很明显。对于汽车动力性能关注程度相对会比较弱一点,这可能跟女性驾车者对于速度的追求不是很强烈有关。

三、车型:轿车最受欢迎

在女性最喜欢的车型这一调查内容中,有72%的被调查者选择轿车,24%的被调查者选择SUV,4%的被调查者选择MPV。轿车是经济、商务车型,SUV外观体积较大、耗油多,MPV适合多人乘坐经济型休闲车。由此可见,女性在选择汽车时更喜欢轿车成为自己每天的座驾。

四、汽车配置:安全性至上

在汽车配置这一问题上,安全气囊是女性首要关注的问题,调查者对于安全气囊的重视比例达到了80%,远远高于其他的汽车配置。而对于其他配置的重视程度都差不多在1以下,依次为自动变速箱、助力转向、倒车雷达、导航系统、儿童安全保护装置、可调式座椅、为女性设计的储物盒、天窗和音响系统。

音响系统对于吸引女性驾车者的关注程度方面没有预期的强烈。目前女性驾车者对于汽车的态度,代步的成分会高过于享受生活的因素,对于汽车现实需求的分化从当下的现象来看,并不如男性消费者那般细致和多样。

新秦调查认为:女性对于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视,表现在汽车选择时的诸多方面,对于汽车的要求、以及在选购汽车时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得到反映,这一区别于男性购车偏好的特点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性汽车营销策略的方向和途径。

五、最适合女性汽车的词语其实是:多变

调查显示,给一款适合女性驾乘的汽车作评价的时候,时尚和优雅大方所占比例均超过半数,占到58.7%和51.7%,处在第一阶梯;第二阶梯是个性鲜明、操作简便、简单实用、造型灵动、小巧可爱,而排在最后一组的词语是做工精细、颜色亮丽、强劲而柔和、温馨、漂亮和动力强劲。看来,真正能代表女性汽车的一个词应该还是多变,追求个性表现可能会更符合女性汽车这一细分市场的特征,这可能代表了更多的未来消费的因素。

结合本次新秦调查对于女性汽车概念性规划调查的资料显示,部分有别于男性汽车消费市场特征的因素,将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选择传播方式时的一大权衡条件,也希望在今后的汽车营销市场上看到更丰富的营销手段。

基因概念的意义分析 篇4

正如迈尔( E. Mayr) 所言,“学习一门学科的历史是理解其概念的最佳途径。只有仔细研究这些概念产生的艰难历怪———即研究清楚早期的,必须逐个加以否定的一切错误假定,也就是说弄清楚过去的一切失误———才能有希望真正彻底而又正确的理解这些概念。”[1]因此,文章首先分析了日常概念下,大众科学对基因概念理解的误区。之后,重点讨论了基因概念语义变迁的发展史,尝试厘清基因概念发展过程中的语义变化,以期对基因概念本质的讨论有所帮助。

一基因的日常概念———一种大众科学的误区

概念作为人类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通向未知领域的桥梁和阶梯,它包含了人类思想的奥秘。任何一个概念都结晶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虽然,概念已经是人类认识活动中十分稳定的结构,但是,所有的概念都仍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处在不断地变迁中。基因的概念也同样如此。

根据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领域的不同,概念的形成也有不同的途径。例如,有些概念来自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如声、光、力、生命等。有些概念直接来自于科学的创造。如电子、夸克、光合作用、基因等。前者通常是以对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实用属性的概括为依据。起初,它只为解决人类生活的需求而产生。我们称其为日常概念。后者是人类在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科学活动中的结晶。它往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为了满足人类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的需求而形成。我们称其为科学概念。然而,无论是哪种概念,都会随着科学技术地进步、人类对世界图景认识的转变以及科学理论的发展而发生转变。

基因的概念最初就来自于科学创造,它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指称具有遗传特性的物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认识的进步,基因对于任何一个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人来说,都是一个科学常识。基因又变为一个日常概念。( 陈嘉映并不认为这是科学概念转变成日常概念,而称其为多数人了解的科学概念,或者是日常话语借用了某些科学词汇。)[2]但是,显然基因这种日常概念的科学常识表述与现代遗传学中基因概念表述的意义是绝对不同的。“基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被人们所理解的?与当代遗传学中“基因”概念的内容和意义有什么区别? 我认为,下面的几个问题应该是我们需要讨论的。

( 1) 基因———绝对的预言者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谈到基因时,它往往表示一种决定或控制某种性状的物质,它总是必然地限制生物的性状,并且生物所有的性状都被编码在基因中。当人们谈到“某某基因”( 例如犯罪基因等)时,其实就包含了某个基因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相对应地决定了该种性状的意义。因此,当某一个体的某种性状或性能的表现超越了或未达到人们的某种期望时,我们就经常会说“某某基因优良”或“某某基因不优良”。这些都表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基因往往被看作是性状或性能的决定者。然而,在分子遗传学中,基因是否是独立的片段,单个的基因是否能够对应于某种特定的表现型? 答案显然都不是肯定地。在分子遗传学中,当遗传学家谈到某个基因,或把某种性状归因于某个特定的基因时,那也仅仅只是为了实验研究而采取的一种语言上的方便表述。在分子遗传学中,出现这种方便式地语言表述在于研究者们有专业地技能对这种方便表述的科学内涵进行区分。

正如上文所言,日常概念是以对事物的外部特征或使用属性的概括为依据,是为了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而形成。因此,日常生活概念就具有实用性和含糊性的特点。[3]基因的日常概念就以其实用特性来反映基因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遗传属性。从而就产生了某种基因决定或控制某种特性的表述。日常概念实用性就自然地会带来其含糊性。对概念实用性的要求就必然会带来认识上的不精确。因此,基因的日常概念也就不要求其反映基因的本质属性,而只要求其与常识不相矛盾,便于使用即可。有时候对日常概念的精确定义,反而对其日常运用是有害的。

( 2) 基因与DNA相互混淆

究竟DNA或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基因是DNA的一部分抑或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功能片段? 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不对其进行区分,往往是将其混为一谈。人们只会谈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生物界遗传规律。但遗传物质的本质属性是什么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其日常概念的范畴。例如,进行亲子鉴定时,我们可称其为“DNA检测”,又可称其为“基因检测”。究竟检测的是DNA核苷酸的序列,还是DNA上有效片段的编码序列? 日常生活中,我们从不精确其定义。也正是这种概念上的含糊性明确了其对遗传信息检测表述的实用性。

( 3) 对基因物质实体的忽视

日常概念的含糊性从来就不要求其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基因的日常概念同样如此。对于基因是否是连续的、独立的、线性排列的DNA片段,甚或是基因的化学成分是什么的问题都不在其日常概念的范畴。即便是现在的中学教育中,对基因实体的认识也仅限于其基本结构的化学本质。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发现,虽然,基因概念最初来源于科学的创造,但是,伴随着社会认识图景的改变,基因概念经历了一个常识化的过程。然而,无论基因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二者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日常事物与科学事物之间的连续性,都要求我们使用相同的术语对其进行表述。这时候,理论越远离经验,基因日常概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用性地描述作用反而越重要。

二基因概念的语义变迁

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现象之一。长期以来,对遗传和变异机制的探讨和争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就意识到性状特征世代相传和遗传的问题,这无史可查。但是,史前期人类对家禽、家畜的驯养,就说明从那时起人类已经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注意性状选择。直到古希腊时期,人类就已经很明确地意识到进化和遗传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基因语义变迁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古希腊时期人们对遗传问题的主要观点和认识; 从19 世纪60 年代后,颗粒遗传学说提出到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之间的5 个经典案例;DNA双螺旋结构发现之后,当代分子生物学中基因概念语义的发展。

( 1) 古希腊时期人们对遗传问题的主要观点和认识

古代关于遗传概念的意义与现代是完全不同的。遗传只是指生育具有相同特性或相似特性的同类后代。这是无法用现代生物学的词句来解释的。古希腊初期,遗传的概念包括了体质和精神这两方面的特征。到了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以及他们之后,人们注意到特性、畸形和疾病等的遗传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这类问题是同生殖以及男女双方在生儿育女中所起作用等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但是随着医学,特别是解剖学知识的发展,逐渐澄清了关于男女配偶在生殖、受精中所起作用的这类观点,以及性分泌物对新个体生成的重要性的观点。古希腊人就试图对这种现象给予哲学的说明。其中最具代表性及影响力的有希波克拉底学派的泛生理论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的论题。

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学派中的许多人提出了一个原理,即生殖物质来自于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这一新的原理为研究遗传问题,提出了许多完全不同的方法。他们着重强调生理活性液体( 体液) 是遗传性状的负荷者。例如,在《论生育》中就有写道“男性精液是由体内所有体液形成的”“精液是从身体的硬的和软的各个部分中抽取出来的,是从体内各种体液中抽取出来的。体液有四种: 血液、粘液、黄胆和黑胆,它们都是与生俱来的。它们是疾病的来源。”[4]从以上的文字就可以看出,当时人们认为体液可以把双亲的性质传递给发育的孩子。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与早期学说相反的一个观点———男子和妇女都有参与男女性别形成的生殖物质。两种性别在功能上是相等,它们以同样的方法对精液的形成起作用。

可以看出,当时的这些说法已经很接近当代遗传学中关于性别决定的两种根本性见解: 生殖物质和性别决定因子,具有发育成任何一种性别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元前500 年到400 年之间,希腊人关于科学思想发方法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从最初的哲学猜测开始,逐渐发展到对科学定律的认识。遗传物质的概念也由最初的完全臆想,发展到精液将双亲的可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代。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对泛生说提出批判的思想家。他认为泛生理论不能解释上几代比如祖父母的特征也可以遗传下来,也不能解释上下代之间在声音、指甲、毛发和行走姿态方面的相似等。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提出了内在目的论的论题,并强调用辩证的术语进行概念分析。他强调一个个体的内在本性决定了这个个体的发育途径,而不是发育途径决定了个体的本性。也就是说,个体的天性是在先天赋有规律决定的发育过程中实现的。他把支配一个个体的本性的动力原理称之为“形式因”。这是这个形式因在发育过程中控制了物质,并使物质成型。与柏拉图的外在目的论不同,柏拉图假定一个超自然的存在,有一个主宰宇宙的万能的上帝。但是,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自然是具有内在目的的,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它的一切创造物是合目的性的。例如,燕子做窝,蜘蛛结网,植物长叶子等,无意图也可能有目的。[5]

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他提出的“先天赋有的规律”或“形式因”,本质上已经很类似于现代遗传学中的D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遗传程序———胚胎包含有生物体各个部分的发育程序,并控制着各个部分的生长发育。这一点是亚里士多德与他的先驱者所不同的。之前的人们只是注意性别的区分和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程度,而亚里士多德已经开始注意特殊性状和一般性状的遗传本性,并试图用精液传送的运动成分所固有的不同结合力来加以解释。

亚里士多德对遗传理论的另一个创新是,他首次将先天的、能动的运动归因于母亲月经血中所含的物质。在此之前,月经血仅仅是被动得到的和接受形式的本原,精液才是能动地起作用的、赋予形式的本原。这样一来,把形式因和物质之间的对立就变得模糊了。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对遗传问题的主要贡献是收集了他那个时代关于生殖和遗传的各种看法,并按目的论的思路作了系统阐述。将遗传的概念由最初的只关注于生殖物质和性别决定因子,推进到尝试对遗传程序的思考。

( 2) 从泛生论到DNA双螺旋结构

自古希腊之后,人们对遗传问题讨论的重点一直没有离开弄清楚人和动物精液的来源,以及性在生殖、受精和遗传方面的作用。随着解剖学和外科学的发展,17 世纪的哈维发现血液循环的动力学,扩展了人类关于生理学的知识,促进了人类对胚胎的认识;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一些生物学家,提出了遗传机制的预成论和渐成论假说等。这些认识及假说在人类认识遗传物质及遗传机制的过程中都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是,所有的这些讨论都没有脱离形而上学的意念层面。直到19 世纪60 年代,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从各自工作的立场出发,提出了颗粒遗传学说,使得人类对遗传问题的认识实现了突破。我们主要通过表1 中的5 个案例来讨论这一阶段中基因概念的语义变迁。当然,在这一段时期中,还有许多重要的实验和理论都为基因概念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是,表1 中的5 个案例,作为关键的案例,都可以突出地反映出当时基因概念的语义特点。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生物学纵向理论的发展,基因从假定的“泛生子”和承担专一遗传作用的“种质”,到孟德尔实验中推导出的遗传因子,再到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后代中出现的重组频率推导出基因重组的存在,把基因落实到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的颗粒。最后,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人们最终找到了遗传和发生变异的实在物,找到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机制。

( 3) 当代分子生物学中基因概念的发展

通过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基因作为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经历了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从简单臆想到抽象假定,从对事物表面现象地狭隘归纳到对经验事实地统计概括,从约翰逊第一次提出基因的名词到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发现,随着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基因概念的内容变得日益丰富化、具体化和纯化。直到20 世纪60 年代,基因由最初一个抽象的名词,成为一段具体的,可以编码蛋白质或RNA的双螺旋结构的DNA序列。虽然,1961 年雅克( F. Jacob) 和莫诺( J. Monod) 发现了有些DNA片段不编码任何产物,但是,当时的许多生物学家们都非常乐观地认为,基因已经被成功地还原到分子水平。虽然,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基因作为一个实体已经毋庸置疑,对生命的研究需要从基因入手。就像克里克曾认为: 根据物理学和有机化学解释生物学将会是当代生物学运动的最终目标。[6]

但是这一段时期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跳跃基因、断裂基因、重叠基因、垃圾基因……等相继被发现。这些分子生物学中的新发现,都造成了对基因概念语义的挑战。如下图所示:

还有假基因: 与功能基因具有相似的序列,但由于个别位点的突变导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套装基因: 一个基因包含于另一个基因的内含子之中; 组装基因: 不同的DNA序列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基因……

总而言之,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的越多,反而越不了解基因究竟是什么。基因不再是具有固定的位置,不再是连续的片段,不再是彼此分离的片段,也不再是具有独立确定的产物。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还会有新的认识。那么,究竟我们该如何对待基因的概念。

有的人提出,用其他的概念来取代基因的概念。例如,用基因组的概念代替基因。但是,这种整体主义的探讨方式只能起到一种思辨的意义,对于遗传学具体的实验研究并没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为,无论我们如何的谈论基因组的概念,都无法避免我们对基因具体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分析研究。还有一些生物学家提出其他一些新的概念。例如,布罗希( J. Brosius) 和古尔德( S. J. Gould) 提出一个新的单位———纽恩( nuon) ,用它来代表任何具有结构或功能的DNA片段。同样,这些概念都无法替代基因在遗传学中的作用。

一个科学概念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有助于具体的研究。虽然,约翰逊提出基因概念的时候,并不承认基因的物质性。但是,他将基因作为一种计算或统计的单位,满足了表明遗传单位技术术语的要求。因此,基因一词通过常规化的过程很快地成为遗传学范式的基本要素。之后,随着人们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基因的概念不断地得到丰富,也不断地受到挑战。但是,无论怎样,基因作为遗传学范式的基本要素,一直在被使用,也丝毫没有被摒弃的迹象。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能根据DNA的序列确定其编码序列。再者,如上文所言,编码的序列也不是单一的,固定的。因此,我们还是只能由编码序列表达的产物来确定编码的序列。换句话说,不是通过基因来确定产物,而是通过产物来认定基因。这一点就很类似于摩尔根在1993 年,接受诺贝尔奖时所说的: “在遗传学家当中,对基因是什么———它们是真实的还是纯粹虚构的———并无统一的意见,因为在遗传实验的水平上,不管基因是假想的单位,还是一种物质颗粒,并不会造成最轻微的差异。”[7]

也就是说,基因的概念由最初的理论构建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理论构建。然而,无论如何,基因概念都经历其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认为,这种发展和进步与基因概念解释语境的变化是无法分离的。

三基因概念解释语境的变迁

纵观生物学历史的发展,生物学解释模式的多样性是其学科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按照解释类型的划分,生物学中有适应解释、发生学解释、目的论解释或功能解释、因果解释等。[8]其中,适应解释是进化生物学家持有的模式。它关注个体性状与适应性的问题。如索伯所说: “适应解释首先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研究纲领。适应主义的纲领应做如下理解: 大多数种群中的大多数性状都可以通过一个在其中仅考虑选择因素而其他非选择因素被忽略的模型而得到解释。”[9]发生学解释又被称为历史解释。它通过对特定历史事件的具体分析,来论证特定的生物学理论。这种解释模式往往处于古生物学的研究传统中。目的论解释或功能解释是以整体论的思维特征为基础,通过对生命现象不同层次的分析,实现对生物体整体特征的解释。它属于生物学中博物学的研究传统。因果解释的模式强调因果决定的演绎特征,它关注于不同层次理论间的逻辑演绎,认为解释就是从解释项中合规律地导出被解释项的一种逻辑关系。它是分子生物学的一种研究传统。

不难看出,不同的生物学解释模式是由研究者的专业领域以及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理论背景等因素限制的。生物学解释模式的多样性本质上是由生物学解释语境的多样性决定的。每一种解释模式都是在其特定的解释语境下,对其理论的语境性分析。同样,基因概念的发展也离不开其解释能力的进步。而这种解释能力的进步正是建立在其解释语境的变迁之上。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实现了基因概念语境的确立。这个实验的成功主要在于其精密的实验设计以及复杂的统计学定量分析。虽然,直到20 世纪后,孟德尔遗传定律才被重新发现。但是,这种科学的实验方法却开创了生物学研究转变的先河。在近代第一次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的方法进入了科学家以及哲学家的视野。同时,化学和物理的方法进入生物学实验的研究中,奠定了在这一阶段中,基因理论分析的语境基础。例如,缪勒( H. J. Muller) 通过使用X射线对果蝇的照射发现了突变的性质。格里菲斯( F. Griffith) 、艾弗里( O. Avery) 等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确定了核酸为遗传的物质基础。在这一阶段中,物理、化学的方法在生物学中的使用引发了生物学解释的突破。人们对基因的解释由最初归纳分析的模式进入了物理化学分析的解释模式。因此,当时的生物学家大多数都持有一种强烈的信念: 只要将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应用于最简单的生物体上,生命的原理就能得到解释。在当时,分子生物学也被定义为综合应用物理学、化学和遗传学研究生命过程的科学。[10]然而,由于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基因的解释并没有真正进入分子水平的因果解释模式。

孟德尔遗传因子的确立拉开了基因理论分析模式解释的序幕。但是,直到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才开启了基因理论分子水平因果解释模式的新时代。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不但符合之前所有解释对基因的描述,成功的承袭了对基因已有的解释,同时还打开了生物学解释领域一扇新的大门。DNA双螺旋结构确立之后,克里克在1958 年提出了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中心法则。之后,生物学家用A、T、C、G四个字母表示DNA链上的四种碱基。并且,在任意一段双链DNA上都满足A + T = C +G,A = T、G = C。四种碱基可以以任意的序列排列。碱基排列的多样性以及特异性决定生物体性状的多样性和特异性。与此同时,“遗传密码”的概念自然地被引入。每三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一个三联体,对应于蛋白质的一个氨基酸。并且,所有的生物都遵循同一套遗传密码。所有的这一切都为形式化的逻辑体系在基因研究中的成功引入奠定了基础。形式化逻辑体系在基因研究中的确立就使得生物学家可以通过对符号形式的分析研究解释微观的生命现象。DNA芯片、PCR技术、生物信息学等基因技术与理论都是在这种形式化逻辑体系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的。在这一阶段中,生物学家对基因的研究虽然早已进入了复杂性的阶段,对任意基因的研究都必须采用综合的手段。但是,还原主义的解释模式依然是这一阶段研究的基础。物理、化学的层次依旧被认为是解释的起点。

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人们对基因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也越来越透彻。如,跳跃基因、断裂基因、重叠基因、垃圾DNA、蛋白质修饰……一系列的新发现。这早已使得基因与性状之间不再是一对一的关系,DNA片段与DNA片段之间不再是独立的关系……随着对基因研究内容的深入和研究范围的扩大,之前实验室的研究模式已经被如今大规模集约型的研究模式所替代。很多时候出现的都是多个实验团队之间合作的模式。此时,人们不仅提出了“基因组”的概念,甚至还提出了“后基因组时代”的概念。“‘后基因组时’代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知道了所有生物种类的基因组序列,而是说应该在测定基因组序列‘后’开展研究。”[11]在这一阶段中,生物学家对基因的研究已经从局部观发展到了整体观,由之前的逻辑演绎的线性思维发展到系统论的复杂性思维,从之前的注重还原分析的方法发展到分析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综上所述,对基因的研究经历了归纳分析、化学分析、分子水平的解释模式、形式化的逻辑分析、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等阶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一阶段中,生物学家对基因的研究都是在其特定解释范围的平台上展开的。特定解释范围的解释平台就构成了基因分析的解释语境。正是这种特定的解释语境规定着生物学家对基因的解释与描述。也正是在这种特定解释语境的变迁中实现了基因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尔.生物学思想发展的历史[M].涂长晟,等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28.

[2]陈嘉映.回应成素梅和郁振华[J].哲学分析,2012(4):31.

[3]王天恩.日常概念、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J].江西社会科学,1992(3):48.

[4]亨斯·斯多倍.[M].赵寿元,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1-32.

[5]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65.

[6]Crick F.Of Molecules and Men[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6:12.

[7]方舟子.寻找生命的逻辑:生物学观念的发展[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6.

[8]李金辉.生物学解释模式的语境分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3):11.

[9]Sober E.Philosophy of Biology[M].Boulder:Westview Press,1993:122.

[10]霍格兰.探索DNA的奥秘[M].彭秀玲,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社,1986:34.

分析化学重要概念 篇5

红移,是由于化合物的结构改变是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蓝移,是化合物结构改变时或受溶剂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

振动弛豫,是处于激发态各振动能级的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的碰撞而将部分震动能量传递给溶剂分子,其电子则返回到统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的过程。内转换,是当两个电子激发态之间的能量相差较小以至其振动能级有重叠时,受激分子由高电子能级以无辐射方式 转移至低电子能级的过程。外转换,是溶液中的激发态分子与溶剂分子或与其他溶质分子之间相互碰撞而失去能量,并以热能的形式释放能量的过程。体系间跨越,是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分子的多重性发生变化的过程,荧光,无论分子最终处于哪一个激发单重态,通过内转换及振动弛豫均可返回到第一集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再以辐射形式发射光量子而返回至基态的任一振动能级上,这时发射的光量子称为荧光。磷光,经过体系间跨越的分子再经过振动弛豫降至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可以存活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至基态的各个振动能级而发出光辐射,这种光辐射称为磷光。

共振线,原子在基态与第一激发态之间跃迁产生的谱线称为共振线,通常它是最强的谱线。压力变宽是由于吸光原子与蒸汽中其他粒子间相互碰撞而引起能级的微小变化,使发射或吸收的光量子频率改变而导致的变宽。

简并,振动频率完全相同的吸收峰在红外光谱中重叠,这种现象称为红外光谱的简并。

振动自由度是分子基本振动的数目,即分子的独立振动数F=3N-5

当振动过程中分子的瞬间偶极矩不发生变化时,不产生红外光的吸收这种现象称为非红外活性振动

核外电子及其他因素对抗外加磁场的现象称为屏蔽。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的共振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标准物为四甲基硅烷。其影响因素一是内部因素即分子结构因素包括局部屏蔽效应,磁各乡异性效应和杂化效应等。二是外部因素包括分子间氢键和溶剂效应等。

自旋偶合是核自旋产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自旋分裂是由自旋偶合引起共振峰分裂的现象。有相同化学位移的核称为化学等价核,分子中一组化学等价核与分子中其他任何一个核都有相同强弱的偶合,这组核称为磁等价核。具有(1)组内核化学位移相等(2)与组外核偶合的偶合常数相等(3)在无组外核干扰时,组内核虽有偶合,但不产生分裂的性质

保留时间是从进样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时的时间间隔,即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的色谱峰顶点的时间间隔。死时间是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即不被固定吸附或溶解的组分的保留时间。调整保留时间是某组分由于溶解于固定相,比不溶解的组分在色谱柱中多停留的时间。保留体积是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时所需要通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体积。死体积是由进样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间的容积。调整保留体积是由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的体积。相对保留值是两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当金属离子进入溶液的速度等于金属离子沉积到金属表面上的速度时达到动态平衡,在金属与溶液界面上形成了稳定的双电层。在组成不同或组成相同而浓度不同的两个电解质溶液接触面所产生的电位差称为液接电位。指示电极是电极电位值随被测离子的浓度变化而改变的一类电极。参比电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电位值已知且基本恒定的电极。

直接电位法是选择合适的指示与参比电极,侵入待测溶液中组成原电池,测量量原电池的电动势,根据能斯特方程直接求出待测组分活度的方法。

酸差是指PH玻璃电极测定PH小于1的溶液时,测得的PH偏高产生正误差,碱差也称为纳差,是指用PH玻璃电极测定PH大于9的溶液时,测得的PH偏低,产生负误差。

巧用概念分析来“作文” 篇6

例: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他自己的样子。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这是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要写好这篇作文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中“智慧”这一词语的含义,学会对“智慧”进行概念分析。“智慧”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智商,聪明”,“有知识”。 “智慧”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智慧,可以是对事物的一种巧妙的态度,也可以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也可以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总而言之,“智慧”应该是“善”与“活”的结合。“智慧”需要“智商”,也需要“知识”,但并不是唯一的,一个有知识的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是智慧的,关键在于他在向善的同时能否做到巧妙应对,灵活处理,做到才是智慧的。

在2015江苏高考作文阅卷评分标准中,一类卷的评分标准就要求考生能够紧扣“智慧”进行深入分析,对“智慧”概念界定准确。而我们的考生往往抓住材料中的“经验,能力,境界”作文,却忽略了对“智慧”的概念分析,由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善,活,妙”,这是“智慧”的特质。不可仅仅停留在“经验”、“能力”、“境界”、“景象”上,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智慧”。

所以要进行概念分析,首先必须要能够明确概念的内涵。如下面一则材料:

在群山之中,当你们坐在白杨树的阴凉下,享受着远处田野的安宁和草原的宁静安详时——让你们的心在静谧中说:“上帝憩于理性。”

当暴风雨来临,狂风震撼森林,雷电弘扬天空的庄严肃穆时——让你们的心在敬畏中说:“上帝行于热情。”

材料中关键词是“理性与热情”,需要对“热情”和“理性”进行概念分析。热情,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热情是一种态度,热情不是激情,不是凭着一时的激动和冲动去做事,而是怀着一颗热忱的心,一种友好的态度。

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是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情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理性尊重事实,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按照做事的逻辑程序操作,让主观始终服从客观。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有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理性并不等同于冷漠。

其次,要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来界定概念。通过比喻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形象的概念,这样极不容易偏题,也容易寻找恰当准确的论据。如泰戈尔说:“热情,是盛满船帆的风。风过大,会把船帆折断,但没有风,船就不能前行。”可见,热情给人生之途注入无限动力。而理性是明亮的灯塔。若没有灯塔的指引,极易迷失方向。通过“风”和“灯塔”的比喻就把“热情”和“理性的概念界定清楚,两者关系也解释清楚”,这样在论据的选择上也更加方便,就能很容易找到恰当准确的论据。

最后要学会阐释,用阐释表明你对材料中关键词概念的理解。如热情,究竟为何物?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外在表现形式上的活跃。它是由心盛载汩汩涌动的情感,并将之酣畅淋漓地浇灌于当下生活的自然流露。理性并不是麻木冷漠,不是别有用心之人无情冷酷的挡箭牌;理性亦不是呆板迂腐,不是固执已见之人的护身符。透过哲学家们深邃的眼,我分明看到了,理性是智慧之光,是正义之剑。通过这样的阐释既可以展现你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又能够让老师认识到你的分析能力,同时结合阐释又能做到不偏题。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在新材料作文审题难度加大的现实面前,加强对概念的界定分析对写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不容易偏题。不管是上面方法的哪一种,亦或是三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都能避免偏题现象的出现。如在“有些人习惯于仰望别人,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着”材料中,很多同学把“仰望”理解为“羡慕”,叙述家庭条件不好的自己到家庭优越的同学家一对比,很自卑,对同学产生“仰望”,这样就是没有正确理解“仰望”内涵,没有运用概念分析,导致文章出现偏差,如果我们对“仰望”一词进行概念分析,“仰望”意为“敬仰而有所期望”。就不难发现“仰望”和“羡慕”在概念上有着比较大的区别。自然就不会出现偏题现象,也就不会出现举例不恰当的问题。

拓宽思路,使论证深刻。如“体面”一词,表面上看是指好看,漂亮,有面子。但如果能对“体面”的内涵进行辨析,就会发现体面有真假之分,区分真“体面”和假“体面”,从生活、人生、社会的角度立意,指出“体面”的真正价值取向和社会意义,那就可以对“体面”进行深层次思考了。如果再能认识到“体面”是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与评判,在立意时能更多地从个人价值与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的角度进行深度思考,弘善弃庸,理性择取;“体面劳动”和“体面生活”也是实现劳动者“中国梦”的最佳通道,其关键在于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这样就可以显示很强的时代感和责任感。这样文章在论证时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和宽度,角度变多,思路就会拓宽,学生有话可说,论证就会变得深刻。

由此,在写作时强化对概念的分析就是要求我们弄清概念的内涵,学会用比喻等手法去阐释概念,这样才能确保审题不出现差错,论据选择恰当,写作才能顺利进行。

向量概念的语境分析 篇7

1. 向量概念的物理学语境

定义1:向量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又称为矢量.这个定义是中学数学以及大学数学基础课和普通物理教材中采用的最传统的定义.是从物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量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电场强度引用而来,舍弃实际含义,抽象出数学中的概念.这些量贯穿于物理学的许多分支,都是数学中的向量的现实原型,为数学中的向量提供了丰富的物理背景.

定义2:向量是一个既有大小和方向又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的量.

但实际上,物理概念的抽象和数学概念的抽象是有本质区别的,例如,电流强度、有限角位移等虽有大小方向,但不满足平行四边形的相加法则,所以就不是向量,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向量定义的不足.为此,有学者就提出了定义2,将我们平时显而易见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为向量的本质属性写在定义中.

从以上两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家们为了对现实问题或者数学问题进行求解,预先构造一套合适的数学语言,而数学概念语言的建立本质上有包含具体物理意义的语境所决定,是数学家语用约定的结果.

2. 向量概念的几何学语境

向量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是一种几何图形(有向线段),因而它成为几何学的基本研究对象.作为几何学的研究对象,向量有方向,可以刻画直线、平面等几何对象及它们的位置关系;有长度,可以刻画长度、面积、体积等几何度量问题.

定义3:平面上全体点的一个平移,叫做平面上的一个位移向量,简称向量.

定义4:向量是平面上有向线段的等价类.

在这里,突出了向量的几何语境,很好的解释了“自由向量”的本质属性.有向线段既有几何特征,也与物理学语境中的传统定义相吻合,也就使得这种定义能更方便地应用于几何和物理当中.

3. 向量概念的代数学语境

虽然向量作为有向线段可用来确定位置.但要用向量解决几何中的长度、角度等度量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向量的代数运算才能实现.如,利用向量的数乘运算可以刻画平行,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可以刻画垂直、角度、三角函数等.而运算及其规律是代数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因此,就需要给出向量的代数定义.

定义5:由n个数a1,a2,…,an组成的形如或

的有序数组叫做n维向量.数ai叫做它的第i个分量.

通过这个定义,向量可以进行加、减、数乘、数量积(点乘)、向量积(叉乘)等多种运算,使得向量具有一系列丰富的性质.

4. 向量概念的向量空间模型语境

为了丰富向量空间的结构,数学家们又建立起了内积空间的理论,在这里,向量既不是有向线段也不是数组,而仅仅作为一些抽象的数学对象,称作是向量空间的元素或者点.各种有着具体形式的向量则仅仅只是这一概念的一些具体解释.

定义6:令F是一个数域,F中的元素用小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令V是一个非空集合,V中元素用小写希腊字母α,β,γ,…来表示.把V中的元素叫做向量,而把F中的元素叫做数(标)量,如果下列条件被满足,就称V是F上的向量空间:

(1)在V中定义了一个加法,即若α∈V,β∈V,则(α,β)→α+β∈V.

(2)有一个数量与向量的乘法,即a∈∈V,(a,α)∈V.

(3)向量的加法和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列算律:①α+β=β+a;②∃30∈V,Vα∈V,有0+α=α;③彐0∈V,Vα∈V,有0+α=α;④彐α∈V,Vα’∈V,有α’+α=0;⑤a(α+β)=aα+aβ;⑥(a+b)a=aα+ba;⑦(ab)α=a(ba);⑧1α=α.

作为一种数学模型,数列、函数、多项式、矩阵等都可以成为相应向量空间中的向量,丰富了向量的外延.

二、多语境观下的向量概念教学启示

1. 向量概念的层次性决定向量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和不同的教学要求

数学语境存在层次差别,低层次语境向高层次语境的扩张是数学发展得以展开的前提.通过语境层次的不断扩张,数学问题也不断得到解决,最终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在中学和初等物理课程中,特别强调向量的几何定义,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运动方向、速度、加速度都只用正负号就可表示,即都可以当做代数量来处理,因此定义1、2和定义3、4就成为基本的概念定义;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则需要向量的代数定义5;而在现代数学中就需要抽象的向量空间定义6.

2. 方法论角度,从“多元性”的视角来理解数学的发生、发展

比如,在学习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后,可以发展学生把平面看成一个2维的代数系统,这个系统就是由两个不平行向量的线性组合得到,进而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空间向量就是一个有3个不共面的向量生成的一个3维代数结构.而结构数学是现代数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如,从历史研究出发,对于向量的理解可以从向量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主要有三条线索进行:物理学中的速度和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位置几何;复数的几何表示.而现代数学意义上的向量概念,它包涵的对象极为丰富,已经被推广到更高维的空间或更抽象的空间,它已成为现代物理学和数学研究的基本工具之一.

向量概念的语境化为理解、说明向量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对向量概念的认识不再是绝对的,而是有一个语境前提,在相应的语境下理解向量概念的发生、发展,也为向量的意义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解思路.

参考文献

[1]郭贵春,成素梅.科学哲学的新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徐元根.现代数学中的向量概念[J].中学数学杂志,2002(1):19-20.

档案信息资源概念分析 篇8

一、“档案信息资源”概念的发展

查阅诸多有关档案信息资源的书籍和论文后, 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 第一是观念转变阶段, 第二是理论完善阶段。

1. 观念转变阶段。

1984年, 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 服务四化建设”。在此精神的指引下, 1985年初, 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揭开了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研究的序幕。1985年11月28日至30日和12月24日至26日, 辽宁省档案学会分别在锦州市和丹东市召开了“进一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在讨论中对档案信息的性质、特点, 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档案信息资源, 运用哪些得力措施、采取哪些有效的手段大力开发, 以及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 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微观开发利用宏观开发,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1986年开始, 陆续出现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的论文, 研究范围涉及各类型档案, 如高校档案、科研档案、农业档案、企业档案、城建档案等。

2. 理论完善阶段。

从世纪末开始, 在信息资源论的影响下, 档案界在借鉴信息资源论相关观点的基础上, 对档案信息资源概念在理论上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这一阶段, 承认了档案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家族的组成部分, 认识到档案信息资源不等同于档案及档案信息, 并对这三个概念的关系作出了解释, 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定义。颇具代表的研究观点如下:

(1) 在陈永生、田炳珍所著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效益研究》上, 深刻论述了档案信息资源论的产生, 提出“认识档案信息资源需要以信息及信息资源概念为基准”;阐述了“档案”与“信息资源”的关系, 认为“档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信息资源”, 在此基础上更是提出了档案信息成为资源的三大条件, 即有用性、规模性、系统化管理。

(2) 周晓英教授在《档案信息论》一书中提出“档案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各种档案原件和复制件及各种档案信息开发成果如档案目录、档案文献汇编、档案综合参考资料等”。认识到档案信息资源在信息资源体系中的地位, 分析了档案信息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 潘连根教授在《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定义。认为档案信息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是指档案信息内容本身;而广义的档案信息资源则既包括档案信息本身, 又包括有关提供档案信息的设施、设备、组织、人员、资金等其他资源。

然而在不断的研究中, 却出现了这样一种问题, 新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概念无法完美地融入其他理论之中, 出现了档案信息资源概念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开发等概念不相称的现象。如关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对开发的客体“档案信息资源”就有许多不同的见解, 大部分采用狭义档案信息资源, 而更为系统的广义档案信息资源却被弃之不顾。笔者认为, 必须对档案信息资源概念做更深入的理解, 力求在符合信息资源理论的前提下, 更具档案学的特色。

二、对档案信息资源概念的理解

从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 档案信息资源的提出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 而档案信息资源理论则是从信息资源学说中借鉴而来。因此要深刻理解档案信息资源, 首先必须理解信息、档案信息、信息资源等一系列的相关概念。

1. 从信息到档案信息。

目前, 在一般意义上, 即在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情况下, 我国信息学专家钟义信对信息作出定义。这个定义表述为“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 以及这种方式或状态直接或间接的表述”。这个定义具有较大的普遍性, 不仅能涵盖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 而且通过引入约束条件还能转换为所有其他的信息定义。“从信息的角度看待档案, 档案的本质就是信息”, 这种观点已经在档案界广为接受的。那么档案信息就是“来源于档案的能消除人们不确定性的, 反映已经发生的各种事物运动状态、方式及其规律的征象或知识”。由于档案的本质已经是信息, 所以关于档案信息还存在一个狭义的理解, 也就是“档案信息是指依托于载体但又不包括载体的知识内容”。具体来说, 档案信息包含三层内容:其一是档案的内在信息, 也就是指档案载体所承载的符号、信号所能重现的所有知识内容, 这些内容有显现的也有隐藏的, 这类信息是利用最为广泛的信息, 是档案信息最基本的一部分;其二是档案的形式信息, 也就是关于档案的存在形式和特征的信息, 如传统档案载体的制成材料、规格等, 电子时代下储存档案的物理硬件规格, 保证档案阅读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等信息也属此类;其三是档案的再生信息, 也就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参考资料和检索工具等, 如档案目录、索引、指南、论述、述评等, 另外还应该包括统计报表等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

2. 从信息到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和客观存在形式。由此定义, 我们引出成为资源所必要的条件, 也就是创造性、规模性以及可开发性。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但信息并非全都是资源, 只有满足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资源。虽然信息是资源的思想已经被广为接受, 但是对于其定义却还没有定论, 一般认为信息资源可以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是信息本身或者信息内容的一部分。另一种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包括下述几个部分:a.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b.为某种目的而生产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c.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d.其他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3. 从档案信息、信息资源到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信息资源被包含在信息资源的概念中, 是信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档案”是一个限定词, 从字面上理解档案信息资源就是关于档案的信息资源。由此可见, 对档案信息资源的理解必须结合“档案信息”和“信息资源”两个概念, 不能照搬照抄信息资源学里面的观点。据此, 借鉴信息资源的定义并结合档案信息论的相关观点, 笔者把档案信息资源也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指来源于档案的, 反映事物特征, 运动状态、方式及规律的, 已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狭义档案信息资源实际上从属于广义的档案信息, 包含了档案信息的三个层次。但是狭义档案信息资源并不等同于档案信息, 而是具备了创造性、规模性以及可开发性三大条件的。广义的档案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档案信息为核心的各类档案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它包括如下几个部分:a.档案信息要素, 即源于档案的已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这部分内容在诸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b.人员要素, 指负责管理档案信息的档案工作者的集合;c.技术要素, 指加工、处理和传递档案信息的信息技术的集合;d.其他档案信息活动要素。

档案信息资源概念从提出到现在的不断发展、完善, 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档案信息的可开发性, 促进档案的合理利用, 实现档案价值。所以, 档案信息要素在档案信息资源中应处于核心地位, 因为信息要素才是档案价值的体现, 才是最具档案特色的部分。相较而言, 狭义档案信息资源虽然在外延上比广义的狭窄, 但是却突出了档案信息要素的核心和实质。广义档案信息资源除了档案信息外, 还囊括了档案信息活动的其他要素, 更能全面、系统地理解档案信息资源的内涵。因为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虽然体现在档案信息要素之上, 却离不开其他要素的支持。

在明确档案信息资源各要素的地位与关系的前提下, 笔者认为广义的理解档案信息资源能让我们更全面地研究档案信息资源, 使研究中不再局限于档案信息本体, 而把视野扩大到支持档案信息活动的各要素。如此, 无论是在管理、开发、服务、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都可以获得更为系统、全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颜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音程概念分析质疑及其矫正 篇9

关键词:音乐文化,音程概念,分析质疑,矫正

音程在音乐的基础理论中占有很大的重要位置, 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 音程理论是对基础上的乐理作出概括定义, 音程实践一般就是用它来做音乐歌曲。它的理论概念复杂, 逻辑性比较强, 稍有一字不慎, 那么整体理论就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因此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会出现许多与之相悖离的地方。

一、音程

何谓音程?很多音乐读物上都会说, 所谓音程就是指两个音级在音高方面上相互的关系, 通俗形象的说就是两个音级之间的距离。两个音级既可以是相同的音级也可是不同的, 例如相同的是do—do, 不同的是do—re。相同音级可以构成纯一度音程, 不同的音级可以构成三种各种各样的音程:增减音程、纯音程、大小音程, 但是其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纯音程不包含纯一度音程。但是在对“变化全音”和“变化半音”的解释中, 与音程概念相互矛盾。

“变化全音”和“变化半音”在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上》解释为: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音级所构成的全音, 叫做变化全音, 例如C—重升C。由同一音级的两种不同形式所构成的半音, 叫做变化半音, 例如C—升C。很多人又会有疑问了, C—C是属于两个音级, 但是C—重升C为什么又是同一个音级的不同形式呢, 这不是很矛盾吗?

还有的音乐读物提出的音程概念直接就忽视了纯一度音程, 这些音程概念都犯了逻辑思维不强的错误, 因此对音程必须要有一个概括性的概念:音程就是音与音之间在高度上的相互关系。

二、音程的音数和级数

在很多关于音程的音数和级数概念, 其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他们的概念与实际生活中音乐的运用相背离。

例如:有的音乐读物认为音程的因数是主要指音程里全因和半音的数量, 其表现形式有分数、带分数和整数。有的音乐读物认为度数是音程根据两音之间的音数而定的。这两种论述有一定的矛盾, 就比如说C1—D1之间有两个音, 是二度, 但是如果说是C1—#C1之间又有几个音呢, 该叫什么度呢?

出现这种错误主要是因为没有挣脱脱自然音程和自然调试范围内的影响和束缚, 以及没有运用记谱法。因为没有运用记谱法却强调音程的级数或者是度数, 这是大错特错。这也就是“变化全音”和“变化半音”概念违背了逻辑性原则的主要原因。因此我觉得“变化全音”就是:在五线谱的同一个空间范围内或者是同一条线上, 还有在相邻的两条线上亦或是两个空间内形成的全音。“变化半音”就是就是:在五线谱的同一个空间范围内或者是同一条线上形成的半音。

三、等音程

很多音乐读物上对等音程的解释为:在乐曲的写法和意义上有所不同的两个音程孤立起来, 其音响效果相同就叫等音程。但是一个音的单独存在是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的, 因此把两个音程孤立起来是无法表达出一个音乐作品的意义。其次由于变化音程和自然音程是音程的构成部分, 因此两个“上减下增”

的变化音程和相应的自然音程是等音程的关系 (除纯一度) , 就例如倍增四度和减六度的变化音程与之成等音关系的就是纯五度自然音程。但是变化音程在书上的解释是不协和音程, 如果单独听就失去了不协和的意义, 从而致使概念模糊不清。最后是把“音响效果”和“音高”相提并论, 等同来说, 犯了一个重大的逻辑错误。而且对于等音程的解释它没有抓住基本的两个特征, 第一就是调性意义, 第二就是音数、音高一样。因此等音程正确的概念是:因为等因变换的时候, 产生各种各样的音数、音高一样, 但调性意义不相同的音程。

四、同度音程

很多对同度音程的概括就是:一度, 也是同度, 一般发生于演奏听一个音或者是两人一起唱的时候。但是这个概括却又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和声音程和旋律音程构成了音程, 在同一时间内结合的两个音是和声音程, 按先后顺序结合的两个音就是旋律音程。两人不再同一时间唱只能体现和声音程不能体现旋律音程。很多人都说同度音程是由于两人同时演唱或演奏同一个音而产生的, 但如果说一个人或者多个人按照先后顺序演唱演奏同一个音, 难道就不是同度音程吗?这种对同度音程的概括造成了概念混乱, 逻辑思维不强的错误, 应该给以摒弃。

五、音程的协和与否

音程的协和与否意义和音程的调试意义是和声音程的音响至少具有的意义。针对音程协和与否的问题, 音乐者一般都知道, 它取决于两个音之间在同一时间发出声响的频率比, 频率比值复杂就不协和, 频率值简单就协和。但是这里的音程协和问题是针对的调试范围内的基本音程。因此对于音程协和与否, 笔者提出自己的一己之见。关于音程协和的概念, 许多音乐读物上的解释一般都差不多, 但是有一部分却把因此不协和概念扩大范围, 致使许多概念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例如书上所说的:增减、倍增减、大小二度以及大小七度都归属于不协和音程。因为倍增减音程由于不属于自然和基本音程的范围内容, 所以不用对它进行协和问题的讨论。除此之外, 倍增减音程在任何音乐作品之中都不存在, 虽然在音程理论中需要独立出现时, 有些倍增减音程不协和, 有些则是协和, 即使协和没有任何的调试意义。

另外, 针对“一切增减音程都归属于不协和的音程”的说法, 也存在错误。例如, 增五度相当于小六度, 增二度相当于是小三度, 那为什么就能说前者协和后者不协和?这主要是因为调试意义, 如果离开音程的调试范围, 有谁能够分辨出增二度和增五度的区别, 从而证明它们之间的不协和呢?就算在调试范围内, 它们一般的表现形式都是以旋律音程先后出现的, 也就没有什么协和与不协和了。任意一种自然调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如果包含着临时变化音的音程, 都可以因为这个音程和这个音程调试的“不谐调”作用而不协和。所以, 关于协和音程的解释应该是:一切大小三、六度和纯一、四、五、八度的音程都是属于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的解释是:“增四减五”和一切大小二、七度的音程都是属于不协和的音程。而且我觉得讨论变化音程的协和与否问题是没有什么必要的, 用变化音程对不协和音程进行举例是不合理的, 对于“增减、倍增减、大小二度以及大小七度都归属于不协和音程”的说法都是没有什么科学的。

六、“增四减五”和“三全音”

很多人都认为“增四度音程和减五度音程就是三全音”或者是“三全音就是增四减五的音程”, 这些结论都是错误的, 虽然三全音里包含了增四度音程和减五度音程, 但是也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或是对立起来, 这样犯了逻辑性错误, 造成定义不清, 概念混乱的现象。如果把增四度音程和减五度音程和三圈因完全的混为一谈, 就否定了“变化半音”“变化全因”等变化音程的存在意义。其实“三全音”和“增四度”与“减五度”属于包含关系, 根本就不是同种关系。虽然三全音里面有减五度和增四度, 但是它们之间的意义根本就不相同。除此之外, 三全音里范围里面有包含变化音程, 而变化音程范围里里也有三全音, 他们属于是互相包含的关系。但是三全音的内容又比变化音程的多, 因为三全音除了可以是变化音程, 也可以是自然音程。有些人说:除了三全音, 其余的增减音程和倍增减音程都是变化音程。这个说法很明显是错误, 如果倍减六度与倍增三度是在三全音的范围内, 那他们到底是变换音程还是自然音程?虽然“增四减五”是由它自己的特殊性质, 但是如果把它和“三全音”等同来说, 就犯了错误了。面对这些概念里的逻辑错误, 笔者认为音程真正的概念是:凡是归属于任意一种自然调试范围内的音程就是自然音程, 凡是不归属于任意一种自然调试范围内的音程就是变化音程。

七、结语

音程概念是音乐最基础的理论, 也是一个很难的重点, 对音乐者在音乐上有巨大的帮助作用。但是音程概念问题已经成为音乐读物中一个普遍的现象了, 它误导音乐学者或音乐爱好者对音乐的理解, 降低了音乐教学者的教学质量, 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力。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音程概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 并进行矫正, 以便于音乐的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蒲亨建.音乐理论中的音程概念与认识方法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与表演版) , 2004, 4:39-42.

[2]齐研.音程的音高、音级多维空间——对后调性理论“音程”概念的分析解读[J].乐府新声, 2012, 30, 4:36-40.

[3]刘娅娅.对数简史与音程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7, 1:26-29.

[4]高为杰.音级集合的配套[J].中国音乐, 2004, 4:29-61.

[5]姚恒璐.三种音高思维的创作理念与实践——传统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共融[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8, 3:57-69, 80.

[6]陈明.从和声音程之“和”看早期多声音乐纵向结构力[J].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2, 4:37-42, 50.

[7]周沐春.略谈视唱练耳教学中“音程”概念的养成[J].金田, 2014, 1:207.

癌症病人“希望”的概念分析 篇10

1 希望的概念

希望的英文表达为“hope”。其含义为:希望、期望;希望的东西;被寄予希望的人或事物、情况;与“绝望”一词相对应。《外国哲学大辞典》 (2008) 对希望的解析为, 人类对还未生成的可能性的期待、希望和向往。Mille等[5]基于词源和希望的本质对希望理论进行探讨, 将希望定义为, 对美好状态或事物的一系列预期和描绘, 对日常生活中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感觉。医学上的希望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于1905年提出, 他认为希望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6]。

2 希望的特征

希望是一种信念。希望使人相信目前面对的状况是可以改变的, 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希望一般不会呈现在人的意识当中, 但会在人们面对冲突和危机时显现出来[7]。当希望受到威胁或遭到破坏时, 人们会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来重塑希望[8]。

希望与人类身心健康密切相关[1,9]。拥有较高希望水平的人具有更强的免疫系统, 康复能力更快, 适应性更强, 较少遭受抑郁和焦虑, 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增强, 会通过积极的行动和不懈努力克服困难, 实现目标[10,11,12]。同时, 希望能够使病人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缓解疾病相关不适感与应激状态, 从而能够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13]。癌症病人的希望水平一般较正常人高, 为中等至高等, 总体偏向积极的一端[14,15]。但也有调查研究显示, 部分癌症病人的希望水平为低等[16], 这可能与癌症的恶性程度和预期预后有关, 如卵巢癌、食管癌的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 希望水平较低[16,17], 而分期较早的乳腺癌的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 希望水平较高。

不同个体及同一疾病不同阶段的希望水平会有差异。一个刚刚被诊断为癌症的病人与一个得知自己的疾病已到晚期, 生命到了最后阶段的病人的希望是不同的。前者希望的是治愈, 后者希望则可能是在亲人的陪伴下有尊严地死去[3]。此外初次被诊断为癌症的病人与癌症复发病人的希望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18], 复发病人可能经历了化疗和放疗的副反应, 对治疗产生恐惧和怀疑, 对癌症治愈的信心降低, 从而能影响病人的希望水平。这提示护士需要根据病人不同时期希望水平的特点, 提供个体化护理措施, 帮助病人提高希望水平。

3 影响希望的相关因素

Roborts[19]将影响病人希望的因素分为外部影响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是指外界环境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病人自身因素, 具体如下。

3.1 经济收入水平

癌症的治疗需要高额的费用, 收入较高的病人一定程度能够缓解经济方面的压力, 因此有较高的希望水平。收入处于低水平的病人与中高等收入的病人相比, 其希望水平明显偏低[20,21], 其中失业病人和靠养老金为生的病人的希望水平最低[22]。

3.2 社会支持

癌症病人获得越多的社会支持, 其希望水平越高[23,24]。McGee[25]的研究指出, 社会支持能够使人产生希望, 特别是当个体感觉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时, 希望便得以维持。护士作为希望源泉的一种[26], 需要持续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希望水平, 为病人提供全程的护理支持, 适时对病人进行干预。但目前国内临床护士资源短缺, 护理工作繁重, 对病人希望水平的关注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3 患病时间与疾病不确定感

癌症病人的患病时间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 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其希望水平逐渐降低, 在确诊的1个月内, 病人的希望水平最高[27]。这可能与病人诊断初期部分病人被隐瞒病情, 认为所患疾病可通过治疗痊愈, 希望水平较高[28]。随着治疗的持续, 病人经历了各种放化疗的副反应等痛苦, 影响了病人的希望水平。

3.4 性别

癌症病人希望水平是否与性别相关尚存在争议,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Ballard等[29]的调查表明, 男性病人的希望水平高于女性。而Bnslont等[30]的研究与之相反, 认为女性病人的希望水平高于男性。

3.5 受教育水平

过去有些研究表明, 癌症病人希望水平与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31]。受教育水平高的病人能够获得更广泛的疾病相关信息, 充分了解自身疾病。而近期的研究表明, 癌症病人希望水平与受教育水平无相关性, 这可能与医学知识的普及和癌症的高发有关[32,33]。

3.6 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的病人可通过信仰寄托心灵承受的压力, 缓解应激情绪, 较无宗教信仰的病人, 有宗教信仰者希望水平更高[31,34]。

3.7 婚姻和家庭

Schjolber等[35]的研究表明, 已婚或与家人共同生活的病人希望水平更高。国内相关的调查也表明拥有配偶的病人可以从配偶获得更多的支持和信心, 其希望水平较无配偶者高[2]。

3.8 癌性症状

癌症病人的希望水平与癌因性疲乏、不适症状、疾病不确定感、负性情绪等因素有关[36]。这种癌症导致的身体反应, 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病人丧失部分功能, 产生烦躁等不良情绪, 从而影响病人的希望水平。

4 希望的评估

4.1 行为观察

希望水平高的病人通常会充满活力;往往自我感觉良好;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具有自信心。而希望水平低下或绝望的病人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 情绪空虚低落, 没有活力, 甚至与社会隔离、拒绝交流。

4.2 沟通交流

希望水平高的病人在交流过程中往往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 认为能够从外界得到帮助和支持, 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乐于与人交谈。而希望水平低下或绝望的病人往往抱怨自己得不到外界的帮助和支持, 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悲观与失望, 表示对未来没有信心, 失去人生目标和兴趣。

4.3 希望水平量表

Herth希望水平量表 (health hope scale, HHS) 是基于Dufault[7]的希望理论研发, 共30个条目, 有很强的外推性。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4~0.94, 3周重测信度为0.89~0.91[36]。

Herth希望指数量表 (health hope index, HHI) 是HHS的简体[21]。是评估癌症病人希望水平最常用的工具, 影响力最高。研究表明中文版HHI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适用于中国癌症病人希望水平的测评[37]。该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7, 共12条, 包括3方面的内容:对现实与未来的积极态度 (temporality and future, T) ;采取的积极行动 (positive readiness and expectancy, P) ;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 (interconnectedness, I) [36]。

Nowotny希望量表 (nowotny hope scale, NHS) 最早应用于癌症病人, 评估应激事件对病人的影响。该量表有29个条目, 总分为29分~116分。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包括信心、寻求帮助、未来可能性及信仰支持等6个分量表[38]。

Miller希望量表 (miller hope scale, MHS) [36,5]应用也较为广泛。该量表由40个条目组成, 总分为40分~200分, 希望水平与分值呈正比, 专门用于身患疾病的人群。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7, 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82。

Snyder希望量表系列[38]包括希望状态量表 (SHS) 、成人希望特质量表 (CTHS) 、儿童希望特质量表 (ATHS) 等。这些量表分别从路径、意愿等不同信念方面对希望做出评估, 应用于不同人群。

5 希望相关的护理措施

几乎所有被诊断为癌症的病人都会出现悲观失落等情绪问题。研究发现88.26%病人希望向护士倾诉自己的心理烦恼[27]。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5.1 信息支持 (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 刚诊断为癌症的病人中有84%认为需要获得大量疾病和治疗的相关信息[39]。越年轻的病人对信息的需求越多[40,41]。因此护士应在了解病人希望水平的前提下根据病人的需要, 向病人提供信息支持, 包括疾病的预后、诊断、检查和治疗等方面的信息[42,43], 减轻病人在面临疾病时的不确定感, 如在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中向病人讲解手术以及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知识等。对受教育水平低或年老等理解能力差的病人, 要用通俗的语言, 耐心解释, 注意语速和语调, 既要满足其求知欲, 又要维护其尊严。

5.2 加强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家人、朋友、邻居、同事、医务人员等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帮助和认可[44]。在临床工作中要关注癌症病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向病人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使其了解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鼓励家属与病人相处, 增加交流, 对病人表示理解, 提供精神支持。对丧偶或离异的病人, 医护人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需要完善病人出院后的社区衔接, 健全社区护理。

5.3 控制缓解相关症状

癌性症状能够显著影响病人的希望水平, 因此要关注癌症病人主诉, 及时识别和解除各种不适。要加强休息降低疲劳[45], 选用合适的疼痛评估工具, 对病人进行持续的疼痛评估, 及时处理癌性疼痛[46]。同时教会病人必要的自护知识和技能, 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的能力。

5.4 心理护理

癌症病人的希望与心理护理彼此结合, 密不可分。有效的心理干预在癌症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的希望水平和心理应对能力, 改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及疲乏等不适症状[47]。而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是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病人的信任。这就需要护士提高自身素养,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临床实践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阶段的癌症病人, 心理需求会存在差异[48]。对诊断初期的癌症病人, 向其讲解所患疾病的相关信息, 提高病人对肿瘤的认知水平, 减轻病人的不确定感, 同时使病人认识到心理因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的重要性。对治疗期间的癌症病人, 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 使其获得疾病治愈的信心。同时指导病人排解不良情绪, 学会自我放松, 分散注意力, 听音乐、读书、看报、散步、郊游等减轻内心的压力。鼓励病人在治疗间隙和康复期间参加社会活动, 增加与他人的交流, 回忆愉快的情境来摆脱负性情绪。而对于临终的病人, 护士和家属要多陪伴其左右, 尽可能满足所有需求, 利用止痛药物等减轻病人的痛苦, 使病人平静有尊严的离去。

6 展望

上一篇:开发保护对策下一篇:人才水平